普通遗传学课后习题答案
普通遗传学(第2版)杨业华课后习题及答案
1 复习题1. 什么是遗传学?为什么说遗传学诞生于1900年?2. 什么是基因型和表达,它们有何区别和联系?3. 在达尔文以前有哪些思想与达尔文理论有联系?4. 在遗传学的4个主要分支学科中,其研究手段各有什么特点?5. 什么是遗传工程,它在动、植物育种及医学方面的应用各有什么特点?2 复习题1. 某合子,有两对同源染色体A和a及B和b,你预期在它们生长时期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应该是下列哪一种:AaBb,AABb,AABB,aabb;还是其他组合吗?2. 某物种细胞染色体数为2n=24,分别指出下列各细胞分裂时期中的有关数据:(1)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数(2)减数分裂后期I染色体着丝点数(3)减数分裂中期I染色体着丝点数(4)减数分裂末期II的染色体数3. 假定某杂合体细胞内含有3对染色体,其中A、B、C来自母体,A′、B′、C′来自父本。
经减数分裂该杂种能形成几种配子,其染色体组成如何?其中同时含有全部母亲本或全部父本染色体的配子分别是多少?4. 下列事件是发生在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或是两者都发生,还是都不发生?(1)子细胞染色体数与母细胞相同(2)染色体复制(3)染色体联会(4)染色体发生向两极运动(5)子细胞中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个(6)子细胞中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个成员(7)着丝点分裂5. 人的染色体数为2n=46,写出下列各时期的染色体数目和染色单体数。
(1)初级精母细胞(2)精细胞(3)次级卵母细胞(4)第一级体(5)后期I(6)末期II (7)前期II (8)有丝分裂前期(9)前期I (10)有丝分裂后期6. 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写出下列各组织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1)叶(2)根(3)胚(4)胚乳(5)大孢子母细胞(6)卵细胞(7)反足细胞(8)花药壁(9)营养核(10)精核7.以下植物的杂合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水稻2n=24,小麦2n=42,黄瓜2n=14。
遗传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3. 用基因型 Aabb 的玉米花粉给基因型 AaBb 的玉米雌花授粉,你预期下一代胚乳的基因 型是什么类型,比例为何? 答:胚乳是三倍体,是精子与两个极核结合的结果。预期下一代胚乳的基因型和比例为下 列所示:
或 Cn s psqn-1=(n﹗psqn-s )/s﹗(n-s)﹗=6!/6!(6-6)! ×(1/2)6(1/2)(6-6)=1/64
6. 在玉米中: (1)5 个小孢子母细胞能产生多少配子? (2)5 个大孢子母细胞能产生多少配子? (3)5 个花粉细胞能产生多少配子? (4)5 个胚囊能产生多少配子?
答:如下表所示:
糊粉层 精核
偶数行
奇数行
极核
1/2AprI 1/2aprI 1/2AAprprII
1/2aaprprII
1/2aaPrPrii
1/2aaprprii
1/4AAAprprprIII 1/4AaaprprprIII 1/4AaaPrPrprIii 1/4AaaprprprIii
8. 在玉米中,与糊粉层着色有关的基因很多,其中三对是 A-a, I-i 和 Pr-pr。要糊粉层着色, 除其它有关基因必须存在外,还必须有 A 基因的存在,而且不能有 I 基因存在。如有 Pr 存 在, 糊粉层紫色。如果基因型是 Pr-pr,糊粉层是红色。假使在一个隔离的玉米试验区中, 基因型 AaPrprII 的种子种在偶数行,基因型 aaPrprii 种子种在奇数行。植株长起时,允许 天然授粉,问在偶数行生长的植株上的果穗的糊粉层颜色怎样?奇数行上又怎样?(糊粉 层是胚乳的一部分,所以是 3n)
(完整版)遗传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1.解释下列名词:遗传学、遗传、变异。
答: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是生物学中一门十分重要的理论科学,直接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机理。
同时它又是一门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基础科学,是指导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育种工作的理论基础;并与医学和人民保健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遗传:是指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
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变异: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差异的现象。
如高秆植物品种可能产生矮杆植株:一卵双生的兄弟也不可能完全一模一样。
2.简述遗传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任务。
答:遗传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微生物、植物、动物和人类等,是研究它们的遗传和变异。
遗传学研究的任务是阐明生物遗传变异的现象及表现的规律;深入探索遗传和变异的原因及物质基础,揭示其内在规律;从而进一步指导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育种实践,提高医学水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3.为什么说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答:生物的遗传是相对的、保守的,而变异是绝对的、发展的。
没有遗传,不可能保持性状和物种的相对稳定性;没有变异就不会产生新的性状,也不可能有物种的进化和新品种的选育。
遗传和变异这对矛盾不断地运动,经过自然选择,才形成形形色色的物种。
同时经过人工选择,才育成适合人类需要的不同品种。
因此,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
4. 为什么研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必须联系环境?答:因为任何生物都必须从环境中摄取营养,通过新陈代谢进行生长、发育和繁殖,从而表现出性状的遗传和变异。
生物与环境的统一,是生物科学中公认的基本原则。
所以,研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必须密切联系其所处的环境。
5.遗传学建立和开始发展始于哪一年,是如何建立?答:孟德尔在前人植物杂交试验的基础上,于1856~1864年从事豌豆杂交试验,通过细致的后代记载和统计分析,在1866年发表了"植物杂交试验"论文。
普通遗传学(第2版)杨业华 课后习题及答案
2、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所有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特征称为表型,个体能够遗传的、决定 各种性状发育的所有基因称为基因型。个体的基因型基本上是固定不变的,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始 终保持相对稳定,它不因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绝大多数表型在生物体的生命过程中是不 断变化的,表型是基因型与一系列环境条件互作的结果。
3.分析知紫茎对绿茎(aa)为显性,缺刻叶对马铃薯叶(bb)为显性,设这两对基因为 A, B。(1)AaBb×aaBb (2)AaBb×Aabb (3)AABb×aaBb (4)AaBB×aabb (5)AaBb× aabb
4.(1)1/4 (2)1/2 (3)1/16 (4)0 (5)9/16 (6)1 (7)1/4 5.(1)两对基因为独立遗传,F2 理论预期值为:白羽豌豆冠,190×1/16=106.9。白羽单冠, 190×3/16=35.6;黑羽豌豆冠,190×3/16=35.6;黑羽单冠,190×1/16=11.9。(2)х2=1.55; 自由度为 4-1=3;0.70>P>0.50;理论与实际结果相符,假设成立。 6.预期的表型比值应是(1)3:1; (2) 3:1;(3) 2:1:1; (4) 2:1:1;(5) 1:1:1: 1 7.(1)包括两对基因 Cc 和 Rr;C 为无色前体物合成基因,c 不能合成前体物;R 为紫色素 合成基因,r 为红色素合成基因;两对基因表现为隐性上位作用,c 为上位基因。(2)CcRr;(3) 紫色(C_R_);红色(C_rr);白色(ccR_+ccrr)=9:3:4. 8. 这个有色籽粒新本的基因型是 AACCRr.
(完整版)遗传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1.解释下列名词:遗传学、遗传、变异。
答: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是生物学中一门十分重要的理论科学,直接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机理。
同时它又是一门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基础科学,是指导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育种工作的理论基础;并与医学和人民保健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遗传:是指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
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变异: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差异的现象。
如高秆植物品种可能产生矮杆植株:一卵双生的兄弟也不可能完全一模一样。
2.简述遗传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任务。
答:遗传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微生物、植物、动物和人类等,是研究它们的遗传和变异。
遗传学研究的任务是阐明生物遗传变异的现象及表现的规律;深入探索遗传和变异的原因及物质基础,揭示其内在规律;从而进一步指导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育种实践,提高医学水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3.为什么说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答:生物的遗传是相对的、保守的,而变异是绝对的、发展的。
没有遗传,不可能保持性状和物种的相对稳定性;没有变异就不会产生新的性状,也不可能有物种的进化和新品种的选育。
遗传和变异这对矛盾不断地运动,经过自然选择,才形成形形色色的物种。
同时经过人工选择,才育成适合人类需要的不同品种。
因此,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
4. 为什么研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必须联系环境?答:因为任何生物都必须从环境中摄取营养,通过新陈代谢进行生长、发育和繁殖,从而表现出性状的遗传和变异。
生物与环境的统一,是生物科学中公认的基本原则。
所以,研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必须密切联系其所处的环境。
5.遗传学建立和开始发展始于哪一年,是如何建立?答:孟德尔在前人植物杂交试验的基础上,于1856~1864年从事豌豆杂交试验,通过细致的后代记载和统计分析,在1866年发表了"植物杂交试验"论文。
普通遗传学答案
普通遗传学答案一、简答题1. 何谓限性遗传和从性遗传。
解答:限性遗传:是指位于Y染色体(XY型)或W染色体(ZW型)上的基因所控制的遗传性状只限于在雄性或雌性上表现的现象。
从性遗传: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性状,由于内分泌等因素,在一种性别表现显性.在另一种性别表现隐性。
2. 一般染色体的外部形态包括哪几部分?有哪些类型?解答:在形态上染色体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主缢痕、染色体臂、次缢痕、随体。
根据着丝粒的位置可以将染色体分为5种类型:中间着丝粒染色体、近中着丝粒染色体、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端着丝粒染色体和粒状染色体。
3. 什么是广义遗传率和狭义遗传率,它们在育种实践上有何指导意义?解答:广义遗传率是指基因型方差与表现型总方差的比率;狭义遗传率是基因型方差中的加性效应方差与表现型总方差的比率。
遗传率反映的是表现型变异中由于遗传因素引起变异的比率。
用遗传率与选择差的乘积可以估计对群体选择所获得的响应,即遗传进展,GS=i×h2。
群体中遗传变异所占比重越大,选择获得的遗传进展也会越高。
当遗传率等于1时,遗传进展等于选择差。
根据不同性状遗传率的大小可以确定杂交后代的选择原则。
遗传率大的性状可以在分离的早世代(比如F2、F3)按表现型选择;遗传率小的性状应该在分离的晚世代(比如F4以后世代)按基因型(家系表现)选择。
由于狭义遗传率代表变异群体的遗传方差中可以在世代间稳定遗传部分,所以依据狭义遗传率大小决定选择的世代和方法更为可靠。
4. 在接合实验中,Hfr菌株应带有一个敏感的位点(如azis或strs),这样,在发生接合后可用选择性培养基消除Hfr供体。
试问这个位点距离Hfr染色体的转移起点(O)应该远还是近,为什么?解答:这个位点距离Hfr染色体的转移起点(O)应该远。
因为接合时,受体菌应该带有一个不敏感位点(如azir 或strr),这样,在含有azi或str的培养基中就可以将供体菌和受体菌分开(供体菌不能生长,而受体菌可以生长)。
遗传学课后答案PPT课件
15. 根据(1)试验,该株基因型中A或C为杂合型;(一个杂合,一个纯合) 根据(2)试验,该株基因型中A和R均为杂合型;() 根据(3)试验,该株基因型中C或R为杂合型; (一个杂合,一个纯合) 综合上述三个试验,该株的基因型为AaCCRr 16.(1)四种可能,但一个特定染色体上只有其中一种,即a1或a2或a3或a4。 (2)十种可能,但一个特定个体只有其中一种,即a1a1或a2a2或a3a3或a4a4或a1a2或a1a3或a1a4或a2a3或a2a4或a3a4。 (3)十种都会出现,即a1a1,a2a2,a3a3,a4a4,a1a2,a1a3,a1a4,a2a3,a2a4,a3a4。
前畸贞椿菠进寺裹仲却枫辗妙拿融秃理善膝岿郎瞪三缩抛订迪企弗毛虹适遗传学课后答案PPT课件遗传学课后答案PPT课件
13题
属于不完全显性遗传,基因型与表现型一致。 MM×mm 595 MM×Mm 205,201 Mm×mm 198,202 Mm× Mm 58, 121, 61
瑞芹迟采赏葡经坪码侣狈庆颤钥王悠概烽侗蜕矮贫屁翱萄滩蔓悦宏片隋嚏遗传学课后答案PPT课件遗传学课后答案PPT课件
12(不需要掌握)
第一种:P YYMMhh×yymmHH F1 YyMmHh 自交 F2 yyMMHH基因型比例1/4× 1/4× 1/4 = 1/ 64 yyM H 基因型比例1/4× 3/4× 3/4 = 9/ 64 yyMMHH基因型占yyM H 基因型比例为1/9, 因此在F2代所获得的黄色双子房高蔓植株中至少选择9株,进行自交在F3代中鉴定其是否为纯系,从而获得目的植株。 第二种:F1 YyMmHh×yymmHH 1/2 Yy: 1/2 yy 1/2 Mm: 1/2 mm 1/2 HH: 1/2 Hh F2代中yyMmHH基因型比例1/2× 1/2× 1/2 = 1/8 yyMmH 基因型比例1/2× 1/2× 2/2 = 2/8 F2代中黄色双子房高蔓植株中一半的基因型为yyMmHH,因此至少选择两株黄色双子房高蔓植株自交,选择其中后代高蔓性状不分离的植株,即yyMmHH,再自交,可得到yyMMHH。
《普通遗传学》思考题详细解答
《普通遗传学》思考题解答第2章Mendel定律及其扩展1. 在花园中种植的某种植物,其花色可以表现为红花与白花两种相对性状。
取两株开白花的植株进行杂交,无论正反交,其F1代总是表现为一部分开白花,一部分开红花。
用开白花的F1代植株进行自交,其后代都开白花;而开红花的F1代植株进行自交,其后代既有开红花的,也有开白花的,统计结果为:1809个个体开红花,1404个个体开白花,试写出最初两个开白花的亲本基因型,并用你假设的基因型分析说明上述实验结果。
【解答】用两株开白花的植株进行杂交,无论正反交,其F1代总是表现为一部分开白花,一部分开红花,说明该植物控制花色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由实验结果分析,该性状并非单基因决定的,属于两基因座上的基因互补作用。
所以只有当两基因座位上同时存在显性基因(A_B_)时,个体表现为开红花;当两基因座位上的基因为A_bb、aaB_或aabb时个体表现为开白花。
以两株开白花的植株为亲本杂交,F1代总是表现为一部分开白花,一部分开红花,说明在F1代中有一部分植株(红花)同时具有A基因和B基因。
所以可以推测这两株开白花的植株中,其中一个个体含有A基因,另一个个体含有B基因,即它们的基因型分别为A_bb、aaB_,则可能有4种组合:(1)AAbb×aaBB、(2)AAbb×aaBb、(3)Aabb×aaBB、(4)Aabb×aaBb。
对下的4种组合,逐一分析:组合(1)AAbb×aaBB杂交的F1代全部开红花,不合题意,故舍去。
组合(2)AAbb×aaBb杂交过程如下图所示:正交:反交:P AAbb(白花)×aaBb(白花)P aaBb(白花)×AAbb(白花)↓↓F11AaBb(红花)1Aabb(白花)F11AaBb(红花)1Aabb(白花)开白花的F1代植株自交后产生的F2代均表现为开白花,结果如下:F1Aabb(白花)↓F21AAbb(白花) 2 Aabb(白花)1aabb(白花)F1代开红花的植株自交后产生的F2代统计结果为:1809个个体开红花,1404个个体开白花,约为9:7的分离比,图谱分析如下:F1AaBb(红花)↓F2基因型9A_B_ 3 A_bb 3 aaB_1aabb表现型9红花7(白花白花白花)组合(3)Aabb×aaBB杂交过程如下图所示:正交:反交:P Aabb(白花)×aaBB(白花)P aaBB(白花)×Aabb(白花)↓↓F11AaBb(红花)1aaBb(白花)F11AaBb(红花)1aaBb(白花)开白花的F1代植株自交后产生的F2代均表现为开白花,结果如下:F1aaBb(白花)↓F21aaBB(白花) 2 aaBb(白花)1aabb(白花)F1代开红花的植株自交后产生的F2代统计结果为:1809个个体开红花,1404个个体开白花,约为9:7的分离比,图谱分析如下:F1AaBb(红花)↓F2基因型9A_B_ 3 A_bb 3 aaB_1aabb表现型9红花7(白花白花白花)组合(4)Aabb×aaBb杂交过程如下图所示:正交:P Aabb(白花)×aaBb(白花)↓F11AaBb(红花)1aaBb(白花)1Aabb(白花)1aabb(白花)反交:P aaBb(白花)×Aabb(白花)↓F11AaBb(红花)1aaBb(白花)1Aabb(白花)1aabb(白花)开白花的F1代植株自交后产生的F2代均表现为开白花,结果如下:F1aaBb(白花)F1Aabb(白花)F1aabb(白花)↓↓↓F21aaBB(白花)2 aaBb(白花)1aabb(白花)F21AAbb(白花)2 Aabb(白花)1aabb(白花)F2aabb(白花)F1代开红花的植株自交后产生的F2代统计结果为:1809个个体开红花,1404个个体开白花,约为9:7的分离比,图谱分析如下:F1AaBb(红花)↓F2基因型9A_B_ 3 A_bb 3 aaB_1aabb表现型9红花7(白花白花白花)综上所述,最初两个开白花的亲本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Aabb×aaBB、或Aabb×aaBb。
张飞雄《普通遗传学》习题答案
张飞雄《普通遗传学》课后题答案第2章1、AAbb×aaBb 或Aabb×aaBB2、AaCCRr第3章2、(1) AB 0.45; ab 0.45; Ab 0.05; aB 0.05(2) AB 0.05; ab 0.05; Ab 0.45; aB 0.453、a. 在X染色体上。
因为题中杂交子代的雌果蝇都是野生型,雌果蝇的一条X染色体是父本传递的,而父本是野生型的。
b. 数量最多的两个为亲本型配子即ab+c, a+bc+;数量最少的两个为双交换型配子即a+bc, ab+c+;用双交换的配子与亲本型比较可知c被交换了,因此c基因位于三个基因的中央,即基因顺序为acb或bcaRf(a-c)=(32+27+1+0)/1000=6% a-c 相对遗传距离为6cMRf(c-b)=(39+30+1+0)/1000=7% b-c 相对遗传距离为7cMRf(a-b)=(39+32+30+27)/1000=12.8% a-b 距离为12.8cM绘图6 7a c bc. 并发系数C=1‰/6%×7%=0.244、Rf(a -b )=10% Rf(c -b )=20%C =60%=实际双交换率/10%×20% 实际双交换率=60%×10%×20%=0.012 双交换配子的频率为0.012/2=0.006 即aBc 及AbC 表型的频率为0.006a -b 单交换产生的配子频率为(0.1-0.012)/2=0.044;即aBC 及Abc 表型的频率为0.044 b -c 单交换产生的配子频率为(0.2-0.012)/2=0.094;即abC 及ABc 表型的频率为0.094 两种亲本型配子频率为(1-0.012-2×0.044-2×0.094)/2=0.356;ABC 及abc 表型的频率为0.356ABC m 3562262942441000=⨯-⨯-⨯-=mabc maBC z %10%1001000=⨯+++xx z z z =44Abc zabC y %20%1001000=⨯+++xx y y y =94ABc yAbC x 012.0%1001000=⨯+xx 6=x aBc x第4章2、X B X b×X B Y X B X b Y(X染色体不分离)第5章2、1-8的性别分别为F+, F-; F-; Hfr; Hfr; Hfr; F-; F+因为菌株4、5、6只有高频重组和无重组两种情况,故菌株4、5、6为Hfr,其对应接合菌株2、3、7为F-,菌株1、8为F+。
(完整版)遗传学课后答案
第五章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1、哺乳动物中,雌雄比例大致接近1∶1,怎样解释?解:哺乳动物是XY型性别决定,雄性的染色体为XY,雌性的性染色体为XX。
雄性可产生含X和Y染色体的两类数目相等的配子,而雌性只产生一种含X染色体的配子。
精卵配子结合后产生含XY和XX两类数目相等的合子,因此雌雄比例大致接近1∶1。
2、你怎样区别某一性状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的?用例来说明。
答:进行正交和反交,如果正反交结果一样,为常染色体遗传;如果结果不一样(又不是表现为母本遗传),那属伴性遗传。
举例略。
3、在果蝇中,长翅(Vg)对残翅(vg)是显性,这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又红眼(W)对白眼(w)是显性,这基因在X染色体上。
果蝇的性决定是XY型,雌蝇是XX,雄蝇是XY,问下列交配所产生的子代,基因型和表型如何?(l)WwVgvg×wvgvg (2)wwVgvg×WVgvg解:上述交配图示如下:(1) WwVgvg ⨯ wvgvg:基因型:等比例的WwVgvg,WwVgvg,wwVgvg,wwvgvg,WYVgvg,WYvgvg,wYVgvg,wYvgvg。
表现型:等比例的红长♀,红残♀,白长♀,白残♀,红长♂,红残♂,白长♂,白残♂。
(2) wwVgvg ⨯ WVgvg:基因型:1WwVgVg :2WwVgvg :1Wwvgvg :1wYVgVg :2wYVgvg :1wYvgvg。
表现型:3红长♀:1红残♀:3白长♂:1白残♂。
4、纯种芦花雄鸡和非芦花母鸡交配,得到子一代。
子一代个体互相交配,问子二代的芦花性状与性别的关系如何?解:家鸡性决定为ZW型,伴性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
于是,上述交配及其子代可图示如下:可见,雄鸡全部为芦花羽,雌鸡1/2芦花羽,1/2非芦花。
5、在鸡中,羽毛的显色需要显性基因C的存在,基因型cc的鸡总是白色。
我们已知道,羽毛的芦花斑纹是由伴性(或Z连锁)显性基因B控制的,而且雌鸡是异配性别。
遗传学课后习题及答案完整
遗传学课后习题及答案完整作业——绪论1,名词解释遗传学:是研究遗传变异及其规律的科学。
或研究遗传物质的本质和传递及遗传信息表达和进化的科学。
遗传:亲代与⼦代间相似性的传递过程。
具有稳定性和保守性。
变异:⼦代与亲代及⼦代个体间的差异。
具有普遍性和绝对性。
2,拉马克的两个重要法则(1)⽤进废退:动物器官的进化与退化取决于⽤于不⽤,经常使⽤的器官就发达、进化,不使⽤的器官就退化或消失。
(2)获得性遗传:每⼀世代中由于⽤于不⽤⽽加强或削弱的性是可以遗传给下⼀代,即⽤进废退获得的性状能遗传。
3,遗传学诞⽣于那⼀年?遗传学诞⽣于1900年。
4,遗传学发展过程是如何概括的?(1)两个阶段:遗传学分为孟德尔以前(1900年以前)和孟德尔以后(1900以后)(2)三个⽔平:遗传学分为个体⽔平、细胞⽔平和分⼦⽔平。
(3)四个时期:遗传学诞⽣前期;细胞遗传学时期;微⽣物与⽣化遗传学时期;分⼦遗传学时期。
作业——第⼀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名词解释1、异固缩:显微镜下观察染⾊质着⾊不均匀,深浅不同的现象2、⼆价体:由染⾊体进⼀步缩短变粗,各对同源染⾊体彼此靠拢,进⾏准确的配对,这种联会的⼀对同源染⾊体称为⼆价体。
3、端粒:染⾊体末端特化的着⾊较深部分。
由端粒DNA和端粒蛋⽩组成。
4、染⾊体组型分析:根据染⾊体数⽬,⼤⼩和着丝粒位置,臂⽐,次溢痕,随体等形态特征,对⽣物核内染⾊体进⾏配对,分组,归类,编号,进⾏分析的过程。
5、体联会:体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的同源染⾊体联会的现象⼆、唾线染⾊体的特点?1、巨⼤性和伸展性;2、体联会:体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的同源染⾊体联会的现象。
3、有横纹结构:深⾊部位⼀带纹区,浅⾊部分⼀间带区。
4、多线性5、染⾊中⼼和5条臂三、下列事件是发⽣在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或是两者都发⽣还是两者都不发⽣?有丝分裂: 1、⼦细胞染⾊体数与母细胞相同6、⼦细胞中含有⼀对同源染⾊体的两个成员减数分裂: 3、染⾊体联会5、⼦细胞中含有⼀对同源染⾊体中的⼀个两者都有: 2、染⾊体复制4、染⾊体发⽣向两极运动7、着丝点分裂四、某植物细胞内有两对同源染⾊体(2n=4),其中⼀对为中间着丝点,另⼀对为近端着丝点,是绘出以下时期的模式图。
遗传学课后习题答案刘祖洞完整版pdf
遗传学课后习题答案刘祖洞完整版pdf农学院普通遗传学教研组第一章绪论(练习)一、解释下列名词:遗传学,遗传,变异二、什么是遗传学?为什么说遗传学诞生于1900年?三、在达尔文前后有哪些思想与达尔文理论有联系?四、和是生物界最普遍和最基本的两个特征。
五、、和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
第一章绪论(参考答案)一、遗传学: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
遗传: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就是遗传。
变异: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总是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二、答:真正系统研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从孟德尔开始的。
他在前人植物杂交试验的基础上,于1856-1864年从事豌豆杂交试验,进行细致的后代记载和统计分析,1866年发表“植物杂交试验”论文,首次提出分离和独立分配两个遗传基本规律,认为性状遗传是受细胞里的遗传因子控制的。
这一重要理论当时未能受到重视,直到1900年,狄.弗里斯、柴马克和柯伦斯三人同时重新发现孟德尔规律,这时才引起人们的重视,所以说遗传学诞生于1900年。
三、答:达尔文前的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达尔文后的魏斯曼的种质连续论等。
四、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最普遍和最基本的两个特征。
五、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练习)一、解释下列名词:染色体染色单体着丝点细胞周期同源染色体异源染色体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单倍体联会胚乳直感果实直感二、植物的10个花粉母细胞可以形成:多少花粉粒?多少精核?多少管核?又10个卵母细胞可以形成:多少胚囊?多少卵细胞?多少极核?多少助细胞?多少反足细胞?三、玉米体细胞里有10对染色体,写出下列各组织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四、假定一个杂种细胞里含有3对染色体,其中A、B、C来自父本、A’、B’、C’来自母本。
通过减数分裂能形成几种配子?写出各种配子的染色体组成。
五、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在遗传学上各有什么意义?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有什么不同?用图解表示并加以说明。
普通遗传学课后习题解答
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p32-33)4.某物种细胞染色体数为2n=24,分别指出下列各细胞分裂期中的有关数据:(1)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数。
(2)减数分裂后期I染色体着丝点数。
(3)减数分裂中期I的染色体数。
(4)减数分裂末期II的染色体数。
[答案]:(1)48;(2)24;(3)24;(4)12。
[提示]:如果题目没有明确指出,通常着丝点数与染色体数都应该指单个细胞或细胞核内的数目;为了“保险”(4)也可答:每个四分体细胞中有12条,共48 条。
具有独立着丝点的染色体才称为一条染色体,由复合着丝点联结的两个染色体单体只能算一条染色体。
5.果蝇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8,假设在减数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分离,被拉向同一极,那么:(1)二分子的每个细胞中有多少条染色单体?(2)若在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时所有的姊妹染色体单体都分开,则产生的四个配子中各有多少条染色体?(3)用n 表示一个完整的单倍染色体组,应怎样表示每个配子的染色体数?[答案]:(1)两个细胞分别为6 条和10 条染色单体。
(2)四个配子分别为3条、3 条、5条、5 条染色体。
(3)n=4 为完整、正常单倍染色体组;少一条染色体的配子表示为:n-1=3;多一条染色体的配子表示为:n+1=5。
[提示]:正常情况下,二价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分离并分配到两个二分体细胞。
在极少数情况下发生异常分配,也是染色体数目变异形成的原因之一。
6. 人类体细胞染色体2n=46,那么,(1)人类受精卵中有多少条染色体?(2)人的初级精母细胞、初级卵母细胞、精子、卵细胞中各有多少条染色体?[答案]:(1)人类受精卵中有46 条染色体。
(2)人的初级精母细胞、初级卵母细胞、精子、卵细胞中分别有46 条、46 条、23 条、23条染色体。
7.水稻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小麦中有42条染色体,黄瓜中有14条染色体。
理论上它们各能产生多少种含不同染色体的雌雄配子?[答案]:理论上,小稻、小麦、黄瓜各能产生=4096、=2097152、=128 种不同含不同染色体的雌雄配子。
普通遗传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欧阳学文1.解释下列名词:遗传学、遗传、变异。
答: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是生物学中一门十分重要的理论科学,直接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机理。
同时它又是一门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基础科学,是指导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育种工作的理论基础;并与医学和人民保健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遗传:是指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
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变异: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差异的现象。
如高秆植物品种可能产生矮杆植株:一卵双生的兄弟也不可能完全一模一样。
2.简述遗传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任务。
答:遗传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微生物、植物、动物和人类等,是研究它们的遗传和变异。
遗传学研究的任务是阐明生物遗传变异的现象及表现的规律;深入探索遗传和变异的原因及物质基础,揭示其内在规律;从而进一步指导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育种实践,提高医学水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3.为什么说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答:生物的遗传是相对的、保守的,而变异是绝对的、发展的。
没有遗传,不可能保持性状和物种的相对稳定性;没有变异就不会产生新的性状,也不可能有物种的进化和新品种的选育。
遗传和变异这对矛盾不断地运动,经过自然选择,才形成形形色色的物种。
同时经过人工选择,才育成适合人类需要的不同品种。
因此,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
4. 为什么研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必须联系环境?答:因为任何生物都必须从环境中摄取营养,通过新陈代谢进行生长、发育和繁殖,从而表现出性状的遗传和变异。
生物与环境的统一,是生物科学中公认的基本原则。
所以,研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必须密切联系其所处的环境。
5.遗传学建立和开始发展始于哪一年,是如何建立?答:孟德尔在前人植物杂交试验的基础上,于1856~1864年从事豌豆杂交试验,通过细致的后代记载和统计分析,在1866年发表了"植物杂交试验"论文。
普通遗传学课后习题答案
普通遗传学课后习题答案【篇一:普通遗传学(张飞雄)课后习题答案】章名词解释第二章2、aaccrr第三章2、1)ab 0.4;ab 0.4 ; ab 0.1; ab 0.12) ab 0.1;ab0.1; ab 0.4; ab 0.43、1)在x染色体上2)数量最多的两个为亲本型配子即ab+c,a+bc+;数量最少的两个为双交换型配子即a+bc,ab+c+;用双交换的与亲本型比较可知c被交换了,因此这c基因位于三个基因的中央,即基因顺序为acb或bcarf(a-c)= (32+27+1+0)/1000=6%a-c 距离为6cmrf(c-b)= (39+30+1+0)/1000=7%b-c 距离为7cmrf(a-b)=(39+32+30+27)/1000=12.8% a-b 距离为13cm绘图4、rf(a-b)=10% rf(c-b)=20%率为0.356第4章第5章2、1-8分别为f+---+ 3、1)如图2)二者相比较可知ala基因位于中央rf(pro-ala)=(2100+420+840+840)/(8400+2100+420+840+1400+840)=30% 距离为30cm rf(ala-arg)=(420+840+840+1400)/(8400+2100+420+840+840+1400)=25% 距离为25cm rf(pro-arg)=(2100+840+1400+840)/(8400+2100+420+840+1400+840)=37% 距离为37 cm 6、1)25% 2)49% 3)pdx 4)同一侧8、b a d e c9、12345610、1、2是缺失突变,3、4是点突变4 5ala-pro+arg+3第六章5、1)2)3)第七章3、基因和着丝粒之间发生交换4、1)因为测交后代分离比不符合1:1:1:1,即易位点与基因br是连锁关系,所以易位点涉及1号染色体2)rf=(69/592) ? 100% = 11.85%3)若不涉及,四种表型的分离比为1:1:1:15、同源四倍体6、1)1/36aabb,4/36aabb;1/36aabb7、1)12种2)c2 12第十章2)rf=(69/592) ′ 100% = 11.85%3)若不涉及,四种表型的分离比为1:1:1:1第十一章adcbacdaacc第十二章 4、32/10000【篇二:普通遗传学试题库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1、外显子2、复等位基因3、f因子4、母性影响5、伴性遗传6、杂种优势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1、豌豆中,高茎(t)对矮茎(t)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假设这两个位点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规律,若把真实遗传的高茎黄子叶个体与矮茎绿子叶个体进行杂交,f2中矮茎黄子叶的概率为。
(完整版)遗传学课后答案
gareirbeingareg间的交换值,你预期s种表型的比例如何?h i n gs i n t、双杂合体产生的配子比例可以用测交来估算。
现有一交配如下:)独立分配时,p=?llthingsin)这三个基因在第二染色体上的顺序如何?αβγ/+++×αβγ/αβγan r be i n g 解:分析表列子囊得知:后面4类型子囊是由于突变基因与其等位的野生型基因色单体间,机会相等,请画出四种可能的双交换,并分别写出子囊的基因型。
imeandA202+208≠372位于上面一个X染色体的某处,但不知其确切位置。
经杂交后,个雄性子代,其表型如下: 为简易起见,不考虑多次交换,而且已经知道所给的基因顺序是正确的。
请写出这些r e g o o d f o r s o 8.为了能在接合后检出重组子,必须要有一个可供选择用的供体标记基因,这样可以认出重组子。
另一方面,在选择重组子的时候,为了不选择供体细胞本身,必须防止供体菌株的继续存在,换句话说,供体菌株也应带有一个特殊的标记,能使它自己不被选择。
例如供体菌株是链霉素敏感的,这样当结合体(conjugants )在含有链霉素的培养基上生长时,供体菌株就被杀死了。
现在要问:如果一个Hfr 菌株是链霉素敏感的,你认为这个基因应位于染色体的那一端为好,是在起始端还是在末端?解:在末端为好,这样能保证重组子不会被淘汰。
9.有一个环境条件能使T 偶数噬菌体(T-even phages )吸附到寄主细胞上,这个环境条件就是色氨酸的存在。
这种噬菌体称为色氨酸需要型(C )。
然而某些噬菌体突变成色氨酸非依赖型(C +)。
有趣的是,当用C 和C +噬菌体感染细菌时,将近一半的色氨酸非依赖型子代在进一步的实验中表现为基因型C 。
你如何解释这个发现?解:首先,这不可能是回复突变,因为这里的频率是1/2。
应该注意的是,这里进行的是C 和C +对寄主的混合感染。
当两种类型噬菌体同时感染同一寄主细胞时,两者在同一寄主细胞中增殖,同时,各自按照本身的遗传组成指导合成其外壳蛋白质,以便组装成成熟的噬菌体颗粒。
遗传学课后习题及答案解析
Chapter 1 An Introduction to Genetics(一) 名词解释:遗传学: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
遗传: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
变异: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二)选择题:1. 1900年(2))规律的重新发现标志着遗传学的诞生。
(1)达尔文(2)孟德尔(3)拉马克(4)克里克2.建立在细胞染色体的基因理论之上的遗传学, 称之 ( 4 )。
(1)分子遗传学(2)个体遗传学(3)群体遗传学(4)经典遗传学3.遗传学中研究基因化学本质及性状表达的内容称( 1 )。
(1)分子遗传学(2)个体遗传学(3)群体遗传学(4)细胞遗传学4.通常认为遗传学诞生于(3)年。
(1) 1859 (2) 1865 (3) 1900 (4) 19105.公认遗传学的奠基人是(3):(1)J·Lamarck(2)T·H·Morgan(3)G·J·Mendel(4)C·R·Darwin6.公认细胞遗传学的奠基人是(2):(1)J·Lamarck(2)T·H·Morgan(3)G·J·Mendel(4)C·R·Darwin Chapter 2 Mitosis and Meiosis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在哪里?从遗传学角度来看,这两种分裂各有什么意义?那么,无性生殖会发生分离吗?试加说明。
答: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列于下表:有丝分裂的遗传意义:首先:核内每个染色体,准确地复制分裂为二,为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在遗传组成上与母细胞完全一样提供了基础。
其次,复制的各对染色体有规则而均匀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的核中从而使两个子细胞与母细胞具有同样质量和数量的染色体。
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首先,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四个子细胞,发育为雌性细胞或雄性细胞,各具有半数的染色体(n)雌雄性细胞受精结合为合子,受精卵(合子),又恢复为全数的染色体2n。
遗传学课后答案PPT课件
11.一般F2代中获得的植株,我们只看到性状,但不知道基因型,必须要自交产生F3代,根据F3代是否分离,从而确定F2代的基因型,进而选择所要的目的基因型。 自交后,产生F1代PpRrAa,自交后,F2代中存在PPRRAA基因型,但与其他P_R_A_基因型的表现完全一致,无法区分,且PPRRAA基因型比例占P_R_A_ 的比例为1/27,计算方法如下: 基因型: 1/4PP: 2/4Pp: 1/4pp , 1/4RR: 2/4Rr: 1/4rr , 1/4AA: 2/4Aa: 1/4aa PPRRAA基因型在F2代中出现比例为1/4×1/4× 1/4 =1/64, P_R_A_基因型在F2代中出现比例为3/4×3/4× 3/4 =27/64, 因此, PPRRAA基因型在P_R_A_基因型中的比例为1/27. 由于F2表现型为毛颖抗锈无芒(P_R_A_)中PPRRAA的比例仅为1/27,因此,若要从F3代选择获得10个株系基因型为PPRRAA的植株,则F2至少需270株表现型为毛颖抗锈无芒(P_R_A_)。
4、答:(1)符合系数为1时, (其实就是计算thf配子的比例) 双交换的比例为: +h+比例为:(1×0.1×0.14)/2=0.7%, t+f比例 0.7% +hf比例为:0.1/2-0.007 = 4.3%, t++比例为 4.3%, ++f比例为:0.14/2-0.007 = 6.3%, th+比例为6.3%, thf比例为(1- 0.007*2 – 0.043*2 – 0.063*2)/2=38.7%
普通遗传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之阳早格格创做1.阐明下列名词汇:遗传教、遗传、变同.问:遗传教:是钻研死物遗传战变同的科教,是死物教中一门格中要害的表里科教,间接探索死命起源战进化的机理.共时它又是一门稀切通联死产本量的前提科教,是指挥动物、动物战微死物育种处事的表里前提;并与医教战群众保健等圆里有着稀切的关系.遗传:是指亲代与子代相似的局里.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变同: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留着分歧程度好别的局里.如下秆植东西种大概爆收矮杆植株:一卵单死的兄弟也不可能真足一模一般.2.简述遗传教钻研的对付象战钻研的任务.问:遗传教钻研的对付象主倘使微死物、动物、动物战人类等,是钻研它们的遗传战变同.遗传教钻研的任务是道明死物遗传变同的局里及表示的程序;深进探索遗传战变同的本果及物量前提,掀穿其内正在程序;进而进一步指挥动物、动物战微死物的育种考查,普及医教火仄,包管群众身体健壮.3.为什么道遗传、变同战采用是死物进化战新品种选育的三大果素?问:死物的遗传是相对付的、守旧的,而变同是千万于的、死少的.不遗传,不可能脆持性状战物种的相对付宁静性;不变同便不会爆收新的性状,也不可能有物种的进化战新品种的选育.遗传战变同那对付冲突不竭天疏通,通过自然采用,才产死形形色色的物种.共时通过人为采用,才育成切合人类需要的分歧品种.果此,遗传、变同战采用是死物进化战新品种选育的三大果素.4. 为什么钻研死物的遗传战变同必须通联环境?问:果为所有死物皆必须从环境中摄与营养,通过新陈代开举止死少、收育战繁殖,进而表示出性状的遗传战变同.死物与环境的统一,是死物科教中公认的基根源基本则.所以,钻研死物的遗传战变同,必须稀切通联其所处的环境.5.遗传教建坐战启初死少初于哪一年,是怎么样建坐?问:孟德我正在前人动物杂接考查的前提上,于1856~1864年进止豌豆杂接考查,通过细致的后代纪录战统计收会,正在1866年刊登了"动物杂接考查"论文.文中尾次提出分散战独力调配二个遗传基础程序,认为性状传播是受细胞里的遗传果子统制的,那一要害表里曲到1900年狄·弗里斯、柴马克、柯伦斯三人共时创制后才受到沉视.果此,1900年孟德我遗传程序的沉新创制,被公认为是遗传教建坐战启初死少的一年.1906年是贝特死最先提出了遗传教动做一个教科的称呼.6.为什么遗传教能如许赶快天死少?问:遗传教100余年的死少履历,已从孟德我、摩我根时代的细胞教火仄,深进死少到新颖的分子火仄.其赶快死少的本果是果为遗传教与许多教科相互分散战渗透,促进了一些边沿科教的产死;其余也由于遗传教广大应用了近代化教、物理教、数教的新成便、新技能战新仪器设备,果而能由表及里、由简朴到搀杂、由宏瞅到微瞅,逐步深进天钻研遗传物量的结媾战功能.果此,遗传教是上一世纪死物科教范围中死少最快的教科之一,遗传教不然而逐步从个体背细胞、细胞核、染色体战基果条理死少,而且横背天背死物教各个分支教科渗透,产死了许多分支教科战接叉教科,正正在为人类的已去展示出无限好佳的前景.7.简述遗传教对付于死物科教、死产考查的指挥效用.问:正在死物科教、死产考查上,为了普及处事的预睹性,灵验天统制有肌体的遗传战变同,加速育种进程,启展动植东西种选育战良种繁育处事,皆需正在遗传教的表里指挥下举止.比圆我国最先育成的火稻矮杆劣良品种正在死产上大里积推广,赢得了隐著的删产.又比圆,海中表朱西哥育成矮杆、下产、抗病的小麦品种;正在菲律宾育成的抗倒伏、下产,抗病的火稻品种的推广,使一些国家的粮食产量有所减少,引起了农业死产死少隐著的变更.医教火仄的普及也与遗传教的死少有着稀切关系暂时死命科教死少迅猛,人类战火稻等基果图谱相继问世,随着新技能、新要收的不竭出现,遗传教的钻研范畴更是大幅度拓宽,钻研真量不竭天深进.国际上将正在死物疑息教、功能基果组战功能蛋黑量组等钻研范围继承展启猛烈比赛,遗传教动做死物科教的一门前提教科越去越隐现出其要害性.第二章遗传的细胞教前提参照问案1.阐明下列名词汇:本核细胞、真核细胞、染色体、染色单体、着丝面、细胞周期、共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无丝团结、有丝团结、单倍体、二倍体、联会、胚乳曲感、果真曲感.问:本核细胞:普遍较小,约为1~10mm.细胞壁是由蛋黑散糖(本核死物所特有的化教物量)形成,起呵护效用.细胞壁内为细胞膜.内为DNA、RNA、蛋黑量及其余小分子物量形成的细胞量.细胞器惟有核糖体,而且不分开,是个有肌体的真足;也不所有里里支援结构,主要靠其脆韧的中壁,去保护其形状.其DNA存留的天区称拟核,然而其表里并不中膜包裹.百般细菌、蓝藻等矮等死物由本核细胞形成,统称为本核死物.真核细胞:比本核细胞大,其结媾战功能也比本核细胞搀杂.真核细胞含有核物量战核结构,细胞核是遗传物量集散的主要场合,对付统制细胞收育战性状遗传起主宰效用.其余真核细胞还含有线粒体、叶绿体、内量网等百般膜包被的细胞器.真核细胞皆由细胞膜与中界断绝,细胞内有起支援效用的细胞骨架.染色体:含有许多基果的自决复制核酸分子.细菌的局部基果包涵正在一个单股环形DNA形成的染色体内.真核死物染色体是与组蛋黑分散正在所有的线状DNA单价体;所有基果组分别为一定数脚法染色体,每个染色体皆有特定的形态结构,染色体的数目是物种的一个本性.染色单体:由染色体复制后并相互靠正在所有,由一个着丝面对接正在所有的姐妹染色体.着丝面:正在细胞团结时染色体被纺锤丝所附着的位子.普遍每个染色体惟有一个着丝面,少量物种中染色体有多个着丝面,着丝面正在染色体的位子决断了染色体的形态.细胞周期:包罗细胞有丝团结历程战二次团结之间的间期.其中有丝团结历程分为:(1)DNA合成前期(G1期);(2)DNA合成期(S期);(3)DNA合成后期(G2期);(4)有丝团结期(M期).共源染色体:死物体中,形态战结构相共的一对付染色体.同源染色体:死物体中,形态战结构不相共的各对付染色体互称为同源染色体.无丝团结:也称间接团结,不过细胞核推少,缢裂成二部分,接着细胞量也团结,进而成为二个细胞,所有团结历程瞅不到纺锤丝的出现.正在细胞团结的所有历程中,不象有丝团结那样通过染色体有程序战准确的团结.有丝团结:包罗二个稀切贯串的历程:核团结战量团结.即细胞团结为二,各含有一个核.团结历程包罗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终期.正在团结历程中通过染色体有程序的战准确的团结,而且正在团结中有纺锤丝的出现,故称有丝团结.单倍体:具备一组基础染色体数的细胞大概者个体.二倍体:具备二组基础染色体数的细胞大概者个体.联会:减数团结中,共源染色体的配对付历程.胚乳曲感:动物通过了单受细,胚乳细胞是3n,其中2n去自极核,n去自细核,如果正在3n胚乳的性状上由于细核的效用而间接表示女本的某些性状,那种局里称为胚乳曲感.果真曲感:动物的种皮大概果皮构制正在收育历程中由于花粉效用而表示女本的某些性状,称为果真曲感. 2.细胞的膜体系包罗哪些膜结构?细胞量里包罗哪些主要的细胞器?各有什么本性?问:细胞的膜体系包罗膜结构有:细胞膜、线粒体、量体、内量网、下我基体、液泡、核膜.细胞量里主要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内量网、核心体.各细胞器本性如下:线粒体:正在光教隐微镜下,呈很小的线条状、棒状、大概球状;其体积大小不等,普遍曲径为0.5~1.0mm,少度为1~3 mm.线粒体是由内中二层膜组成,膜的主要成份是磷脂类.中膜光润,内膜背内回旋合叠,产死许多横隔.线粒体含有多种氧化酶,能举止氧化磷酸化,可传播战贮存所爆收的能量,成为细胞里氧化效用战呼吸效用的核心,是细胞的能源工厂.线粒体含有DNA、RNA战核糖体,具备独力合成蛋黑量的本收.线粒体含有DNA,有独力的遗传体系.然而考查道明,线粒体的DNA与其共一细胞的核内DNA的碱基身分有所分歧,是二个分歧的遗传体系.线粒体具备团结删殖的本收,线粒体具备自止更加战突变的本收.叶绿体:是绿色动物细胞中所特有的一种细胞器.叶绿体的形状有盘状、球状、棒状核泡状等.其大小、形状战分集果动物战细胞典型分歧而变更很大.下等动物普遍呈扁仄的盘状,少度约为5~10 mm.细胞内叶绿体的数目正在共培动物中是相对付宁静的.叶绿体也有单层膜,内含叶绿素的基粒由内膜的合叠所包被.叶绿体能利用光能战CO2合成碳火化合物.叶绿体含有DNA、RNA及核糖体等,不妨合成蛋黑量而且不妨团结删殖,还不妨爆收黑化突变.那些本性皆标明叶绿体具备特定的遗传功能,是遗传物量的载体之一.核糖体:核糖体是曲径为20mm 的微强细胞器,其表里无膜包被,正在细胞量中数量很多.它是细胞量中一个极为要害的身分,正在所有细胞沉量上占有很大的比率.核糖体是由约莫40%的蛋黑量战60%的RNA所组成,其中RNA主倘使核糖体核糖核酸(rRNA),故亦称为核糖蛋黑体.核糖体不妨游离正在细胞量中大概核里,也可附着正在内量网上.已知核糖体是合成蛋黑量的主要场合.内量网:内量网是正在真核细胞量中广大分集的膜相结构.从切里瞅,它们佳象充谦正在细胞量里的管讲,把量膜战核膜连成一个完备膜体系,为细胞空间提供了支架效用,内量网是单层膜结构.它正在形态上是多型的,不然而有管状,也有一些呈囊腔状大概小泡状,正在内量网表里附有核糖体的,称为细糙内量网大概称颗粒内量网,是蛋黑量合成的主要场合,并通过内量网将合成的蛋黑量运支到细胞的其余部位.不附着核糖体的,称为仄滑内量网,它大概与某些激素合成有关.核心体:核心体是动物战某些蕨类及裸子动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其含有一对付由微管蛋黑组成的结构搀杂的核心粒.它与细胞的有丝团结战减数团结历程中纺锤丝的产死有关.3.普遍染色体的中部形态包罗哪些部分?染色体形态有哪些典型?问:普遍染色体的中部形态包罗:着丝粒、染色体二个臂、主溢痕、次溢痕、随体.普遍染色体的典型有:V型、L型、棒型、颗粒型.4.动物的10个花粉母细胞不妨产死:几花粉粒?几细核?几管核?又10个卵母细胞不妨产死:几胚囊?几卵细胞?几极核?几帮细胞?几反脚细胞?问:动物的10个花粉母细胞不妨产死:花粉粒:10×4=40个;细核:40×2=80个;管核:40×1=40个.10个卵母细胞不妨产死:胚囊:10×1=10个;卵细胞:10×1=10个;极核:10×2=20个;帮细胞:10×2=20个;反脚细胞:10×3=30个.5.动物的单受细是何如的?用图表示.问:动物被子特有的一种受细局里.当花粉传递到雌雄柱头上,少出花粉管,伸进胚囊,一往交战帮细胞即破裂,帮细胞也共时益害.二个细核与花粉管的内含物一共加进胚囊,那时1个细核(n)与卵细胞(n)受细分散为合子(2n),将去收育成胚.共时另1细核(n)与二个极核(n+n)受细分散为胚乳核(3 n),将去收育成胚乳.那一历程便称为单受细.6.玉米体细胞里有10对付染色体,写出叶、根、胚乳、胚囊母细胞、胚、卵细胞、反脚细胞、花药壁、花粉管核(营养核)各构制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问:⑴. 叶:2n=20(10对付)⑵. 根:2n=20(10对付)⑶. 胚乳:3n=30⑷. 胚囊母细胞:2n=20(10对付)⑸. 胚:2n=20(10对付)⑹. 卵细胞:n=10 ⑺. 反脚细胞n=10⑻. 花药壁:2n=20(10对付)⑼. 花粉管核(营养核):n=107.假定一个杂种细胞里有3对付染色体,其中A、B、C去表示女本、A'、B'、C'去自母本.通过减数团结能产死几种配子?写出百般配子的染色体构制.问:能产死2n=23=8种配子:ABC ABC' AB'C A'BC A'B'C A'BC' AB'C' A'B'C'8.有丝团结战减数团结有什么分歧?用图表示并加以道明.问:有丝团结惟有一次团结.先是细胞核团结,后是细胞量团结,细胞团结为二,各含有一个核.称为体细胞团结.减数团结包罗二次团结,第一次团结染色体减半,第二次染色体等数团结.细胞正在减数团结时核内,染色体庄重依照一定的程序变更,终尾团结成为 4身材细胞,收育成雌性细胞大概者雄性细胞,各具备对付合的染色体.也称为性细胞团结.减数团结奇线期共源染色体共同称二价体.细线期时非姐妹染色体间出现接换,遗传物量举止沉组.单线期时各个联会了的二价体果非姐妹染色体相互排斥爆收接叉互换果而爆收变同.有丝团结则皆不.减数团结的中期I 各个共源染色体着丝面分别正在赤讲板的二侧,而且每个共源染色体的着丝面往背哪一板时随机的,而有丝团结中期每个染色体的着丝面整齐天排列正在各个团结细胞的赤讲板上,着丝面启初团结.细胞通过减数团结,产死四身材细胞,,染色体数目成半,而有丝团结产死二身材细胞,染色体数目相等.9.有丝团结战减数团结意思正在遗传教上各有什么意思正在遗传教上?问:有丝团结正在遗传教上的意思:多细胞死物的死少主倘使通过细胞数脚法减少战细胞体积的删大而真止的,所以常常把有丝团结称为体细胞团结,那一团结办法正在遗传教上具备要害意思.最先是核内每个染色体准确天复制团结为二,为产死二个正在遗传组成上与母细胞真足一般的子细胞提供了前提.其次是复制后的各对付染色体有准则而匀称天调配到二身材细胞中去,使二个细胞与母细胞具备共样本量战数量的染色体.对付细胞量去道,正在有丝团结历程中虽然线粒体、叶绿体等细胞器也能复制、删殖数量.然而是它们本先正在细胞量中分集是不恒定的,果而正在细胞团结时它们是随机而不均等天调配到二个细胞中去.由此可睹,所有由线粒体、叶绿体等细胞器所决断的遗传表示,是不可能与染色体所决断的遗传表示具备共样的程序性.那种均等办法的有丝团结既保护了个体的仄常死少战收育,也包管了物种的连绝性战宁静性.动物采与无性繁殖所赢得的后代能脆持其母本的遗传性状,便正在于它们是通过有丝团结而爆收的.减数团结正在遗传教上的意思:正在死物的死计周期中,减数团结是配子产死历程中的需要阶段.那一团结办法包罗二次团结,其中第二次团结与普遍有丝团结基本相似;主倘使第一次团结是减数的,与有丝团结相比具备明隐的辨别,那正在遗传教上具备要害的意思.最先,减数团结时核内染色体庄重依照一定程序变更,终尾通过二次连绝的团结产死四身材细胞,收育为雌雄性细胞,然而遗传物量只举止了一次复制,果此,各雌雄性细胞只具备对付合的染色体(n).那样雌雄性细胞受细分散为合子,又回复为齐数的染色体(2n),进而包管了亲代与子代之间染色体数脚法恒定性,为后代的仄常收育战性状遗传提供了物量前提;共时包管了物种相对付的宁静性.其次,各对付共源染色体正在减数团结中期I 排列正在赤讲板上,而后分别背二极推启,各对付染色体中的二个成员正在后期I分背二极时是随机的,即一对付染色体的分散与所有另一对付染色体的分散不爆收联系,各个非共源染色体之间均大概自由推拢正在一身材细胞里.n对付染色体,便大概有2n种自由推拢办法.比圆,火稻n=12,其非共源染色体分散时的大概推拢数既为212 =4096.那道明各个细胞之间正在染色体上将大概出现多种百般的推拢.不然而如许,共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片段还大概出现百般办法的接换,那便更减少了那种好别的搀杂性.果而为死物的变同提供的要害的物量前提,有好处死物的切合及进化,并为人为采用提供了歉富的资料.10.何谓无混同死殖?它包罗有哪几种典型?问:无混同死殖是指雌雄配子不爆收核混同的一种无性死殖办法,被认为是有性死殖的一种特殊办法大概反常.它有以下几种典型:⑴. 营养的无混同死殖;⑵. 无混同结子:包罗①. 单倍配子体无混同死殖;②. 二倍配子体无混同死殖;③. 大概胚;⑶. 单性结真.11.以黑色里包霉为例道明矮等动物真菌的死计周期,它与下等动物的死计周期有何同共?问:黑色里包霉的单倍体世代(n=7)是多细胞的菌丝体战分死孢子.由分死孢子收芽产死为新的菌丝,属于其无性世代.普遍情况下,它便是那样循环天举止无性繁殖.然而是,奇我也会爆收二种分歧死理典型的菌丝,普遍分别假定为正(+)战(-)二种分散型,它们将类似于雌雄性别,通过混同战同型核的接合而产死二倍体的合子(2n=14),属于其有性世代.合子自己是短促的二倍体世代.黑色里包霉的有性历程也不妨通过另一种办法去真止.果为其"+"战"-"二种接合型的菌丝皆不妨爆收本子囊果战分死孢子.如果道本子囊果相称于下等动物的卵细胞,则分死孢子相称于细细胞.那样当"+"接合型(n)与"-"接合型(n)混同战受细后,即可产死二倍体的合子(2n).无论上述的那一种办法,正在子囊果里子囊的菌丝细胞中合子产死以去,可坐时举止二次减数团结(一次DNA复制战二次核团结),爆收出四个单倍体的核,那时称为四个孢子.四个孢子中每个核举止一次有丝团结,终尾产死为8身材囊孢子,那格式囊里的8个孢子有4 个为"+"接合型,另有4个为"-"接合型,二者经常成1:1的比率分散.矮等动物战下等动物的一个完备的死计周期,皆是接替举止着无性世代战有性世代.它们皆具备自己的单倍体世代战二倍体世代,不过矮等动物的世代的周期较短(它的有性世代可短到10天),而且能正在简朴的化教培植基上死少.而下等动物的死计周期较少,配子体世代孢子体世代较少,繁殖的办法战历程皆是下等动物比矮等动物搀杂得多.12.下等动物与下等动物的死计周期有什么主要好别?用图道明.问:下等动、动物死计周期的主要好别:动物常常是从二倍体的性本细胞通过减数团结即间接产死细子战卵细胞,其单倍体的配子时间很短;有性历程是细子战卵细胞混同成受细卵,再由受细卵瓦解收育成胚胎,曲至老练个体.而动物从二倍体的性本细胞通过减数团结后先爆收为单倍体的雄配子体战雌配子体,再举止一系列的有丝团结,而后再产死为细子战卵细胞;有性历程是经单受细,细子与卵细胞分散进一步收育瓦解成胚,而另一细子与二个极核分散,收育成胚乳,胚乳正在胚大概种子死少收育历程起到很要害效用.简曲好别睹下图:第三章孟德我遗传1.阐明下列名词汇:性状、相对付性状、单位性状、本量性状、杂接、同接、近接、自接、测接、隐性、不真足隐性、共隐性、相引组、相斥组、相斥组、隐性性状、隐性性状、基果型、表示型、基果型、杂合基果型、杂合基果型、等位基果、复等位基果、主基果、微效基果、一果多效、多果一效、互补效用、积加效用、沉叠效用、隐性上位效用、隐性上位效用、压制效用、基果内互做、基果间互做. 问:性状:死物体所表示的形态本性战死理本性.相对付性状:指共一单位性状的相对付好别. 单位性状:个体表示的性状总体区别为各个单位之后的性状.本量性状:表示不连绝变同的性状;它的杂种后代的分散集体中,对付于各个所具备相对付性状的好别,不妨细确的分组,供出分歧组之间的比率.杂接:指通太过歧个体之间的接配而爆收后代的历程. 同接:亲缘关系较近的个体间随机相互接配. 近接:亲缘关系相近个体间杂接,亦称嫡亲接配. 自接:指共一植株上的自花授粉大概共株上的同花授粉.测接:是把被考验的个体与隐性杂合亲本杂接,以考证被测个体的基果型. 隐性:F1表示出去的性状.不真足隐性:F1表示的性状为单亲的中间型.共隐性:F1共时表示单亲性状,而不是表示简朴的中间型. 相引组:甲乙二个隐性性状结合正在所有遗传,而甲乙二个隐性性状结合正在所有遗传的杂接推拢. 相斥组:甲隐性性状战乙隐性性状结合正在所有遗传与乙隐性性状战甲隐性性状结合正在所有遗传的杂接推拢.隐性性状:是指具备一对付相对付性状的二个亲本杂接后,能正在F1表示出去的那本性状.隐性性状:是指具备一对付相对付性状的二个亲本杂接后,不克不迭正在F1表示出去的那本性状.基果型:个体的基果推拢.表示型:植株所表示出的单位性状,是不妨瞅测的.如黑花,黑花.基果型:个体的基果推拢即遗传组成,如花色基果型 CC、Cc、cc.杂合基果型:成对付的基果型相共,如CC、cc.大概称杂合体,杂量分散.杂合基果型:成对付的基果分歧,如Cc.大概称杂合体,为杂量分散.等位基果:位于共源染色体对付等位面上的成对付基果.复等位基果:指一个集体中正在共源染色体的相共位面上大概存留的三个大概三个以上等位基果的总称.主基果:是指统制本量性状、对付表示型效用较大的基果. 微效基果:是指统制数量性状、每个基果对付表示型效用较小的基果. 建饰基果:是指不妨巩固大概削强主基果对付表示型的效用、然而每个基果对付表示型效用微强的基果. 一果多效:指一个基果统制多种分歧性状表示的局里. 多果一效:指多个基果统制一种性状表示的局里.互补效用:二对付独力遗传基果分别处于杂合隐性大概杂合隐性状态时共共决断一种性状的收育;当惟有一对付基果是隐性,大概二对付基果皆是隐性时,则表示为另一种性状,F2爆收9:7的比率.积加效用:二种隐性基果共时存留时爆收一种性状,单独存留时能分别表示相似的性状,二种基果均为隐性时又表示为另一种性状,F2爆收9:6:1的比率.沉叠效用:二对付大概多对付独力基果对付表示型能爆收相共效用,F2爆收15:1的比率.沉叠效用也称沉复效用,只消有一个隐性沉叠基果存留,该性状便能表示.隐性上位效用:二对付独力遗传基果共共对付一对付性状爆收效用,其中一对付基果对付另一对付基果的表示有覆盖效用;起覆盖效用的基果是隐性基果,F2的分散比率为12:3:1.隐性上位效用:二对付独力遗传基果共共对付一对付性状爆收效用,其中一对付基果对付另一对付基果的表示有覆盖效用;正在二对付互做的基果中,其中一对付隐性基果对付另一对付基果起上位性效用,F2的分散比率为9:3:4.压制效用:正在二对付独力基果中.其中一对付隐性基果,自己本去不统制性状的表示,然而对付另一对付基果的表示有压制效用,那对付基果称隐性压制基果.F2的分散比率为13:3 .基果内互做:指共一位面上等位基果的相互效用,为隐性大概不真足隐性战隐性. 基果间互做:指分歧位面。
普通遗传学(第2版)杨业华 课后习题及答案
1 复习题1. 什么是遗传学?为什么说遗传学诞生于1900年?2. 什么是基因型和表达,它们有何区别和联系?3. 在达尔文以前有哪些思想与达尔文理论有联系?4. 在遗传学的4个主要分支学科中,其研究手段各有什么特点?5. 什么是遗传工程,它在动、植物育种及医学方面的应用各有什么特点?2 复习题1. 某合子,有两对同源染色体A和a及B和b,你预期在它们生长时期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应该是下列哪一种:AaBb,AABb,AABB,aabb;还是其他组合吗?2. 某物种细胞染色体数为2n=24,分别指出下列各细胞分裂时期中的有关数据:(1)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数(2)减数分裂后期I染色体着丝点数(3)减数分裂中期I染色体着丝点数(4)减数分裂末期II的染色体数3. 假定某杂合体细胞内含有3对染色体,其中A、B、C来自母体,A′、B′、C′来自父本。
经减数分裂该杂种能形成几种配子,其染色体组成如何?其中同时含有全部母亲本或全部父本染色体的配子分别是多少?4. 下列事件是发生在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或是两者都发生,还是都不发生?(1)子细胞染色体数与母细胞相同(2)染色体复制(3)染色体联会(4)染色体发生向两极运动(5)子细胞中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个(6)子细胞中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个成员(7)着丝点分裂5. 人的染色体数为2n=46,写出下列各时期的染色体数目和染色单体数。
(1)初级精母细胞(2)精细胞(3)次级卵母细胞(4)第一级体(5)后期I(6)末期II (7)前期II (8)有丝分裂前期(9)前期I (10)有丝分裂后期6. 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写出下列各组织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1)叶(2)根(3)胚(4)胚乳(5)大孢子母细胞(6)卵细胞(7)反足细胞(8)花药壁(9)营养核(10)精核7.以下植物的杂合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水稻2n=24,小麦2n=42,黄瓜2n=1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1. 解释下列名词:遗传学、遗传、变异。
答: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是生物学中一门十分重要的理论科学,直接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机理。
同时它又是一门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基础科学,是指导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育种工作的理论基础;并与医学和人民保健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遗传:是指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
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变异: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差异的现象。
如高秆植物品种可能产生矮杆植株:一卵双生的兄弟也不可能完全一模一样。
2. 简述遗传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任务。
答:遗传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微生物、植物、动物和人类等,是研究它们的遗传和变异。
遗传学研究的任务是阐明生物遗传变异的现象及表现的规律;深入探索遗传和变异的原因及物质基础,揭示其内在规律;从而进一步指导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育种实践,提高医学水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3. 为什么说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答:生物的遗传是相对的、保守的,而变异是绝对的、发展的。
没有遗传,不可能保持性状和物种的相对稳定性;没有变异就不会产生新的性状,也不可能有物种的进化和新品种的选育。
遗传和变异这对矛盾不断地运动,经过自然选择,才形成形形色色的物种。
同时经过人工选择,才育成适合人类需要的不同品种。
因此,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
4. 为什么研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必须联系环境?答:因为任何生物都必须从环境中摄取营养,通过新陈代谢进行生长、发育和繁殖,从而表现出性状的遗传和变异。
生物与环境的统一,是生物科学中公认的基本原则。
所以,研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必须密切联系其所处的环境。
5. 遗传学建立和开始发展始于哪一年,是如何建立?答:孟德尔在前人植物杂交试验的基础上,于1856~1864 年从事豌豆杂交试验,通过细致的后代记载和统计分析,在1866 年发表了"植物杂交试验" 论文。
文中首次提出分离和独立分配两个遗传基本规律,认为性状传递是受细胞里的遗传因子控制的,这一重要理论直到1900年狄弗里斯、柴马克、柯伦斯三人同时发现后才受到重视。
因此,1900年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重新发现,被公认为是遗传学建立和开始发展的一年。
1906 年是贝特生首先提出了遗传学作为一个学科的名称。
6. 为什么遗传学能如此迅速地发展?答:遗传学100 余年的发展历史,已从孟德尔、摩尔根时代的细胞学水平,深入发展到现代的分子水平。
其迅速发展的原因是因为遗传学与许多学科相互结合和渗透,促进了一些边缘科学的形成;另外也由于遗传学广泛应用了近代化学、物理学、数学的新成就、新技术和新仪器设备,因而能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由宏观到微观,逐步深入地研究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
因此,遗传学是上一世纪生物科学领域中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遗传学不仅逐步从个体向细胞、细胞核、染色体和基因层次发展,而且横向地向生物学各个分支学科渗透,形成了许多分支学科和交叉学科,正在为人类的未来展示出无限美好的前景。
7. 简述遗传学对于生物科学、生产实践的指导作用。
答:在生物科学、生产实践上,为了提高工作的预见性,有效地控制有机体的遗传和变异,加速育种进程,开展动植物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工作,都需在遗传学的理论指导下进行。
例如我国首先育成的水稻矮杆优良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获得了显著的增产。
又例如,国外在墨西哥育成矮杆、高产、抗病的小麦品种;在菲律宾育成的抗倒伏、高产,抗病的水稻品种的推广,使一些国家的粮食产量有所增加,引起了农业生产发展显著的变化。
医学水平的提高也与遗传学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目前生命科学发展迅猛,人类和水稻等基因图谱相继问世,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出现,遗传学的研究范畴更是大幅度拓宽,研究内容不断地深化。
国际上将在生物信息学、功能基因组和功能蛋白质组等研究领域继续展开激烈竞争,遗传学作为生物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参考答案1. 解释下列名词:原核细胞、真核细胞、染色体、染色单体、着丝点、细胞周期、同源染色体、异源染色体、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单倍体、二倍体、联会、胚乳直感、果实直感。
答:原核细胞:一般较小,约为1~10mm细胞壁是由蛋白聚糖(原核生物所特有的化学物质)构成,起保护作用。
细胞壁内为细胞膜。
内为DNA RNA蛋白质及其它小分子物质构成的细胞质。
细胞器只有核糖体,而且没有分隔,是个有机体的整体;也没有任何内部支持结构,主要靠其坚韧的外壁,来维持其形状。
其DNA存在的区域称拟核,但其外面并无外膜包裹。
各种细菌、蓝藻等低等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统称为原核生物。
真核细胞:比原核细胞大,其结构和功能也比原核细胞复杂。
真核细胞含有核物质和核结构,细胞核是遗传物质集聚的主要场所,对控制细胞发育和性状遗传起主导作用。
另外真核细胞还含有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等各种膜包被的细胞器。
真核细胞都由细胞膜与外界隔离,细胞内有起支持作用的细胞骨架。
染色体:含有许多基因的自主复制核酸分子。
细菌的全部基因包容在一个双股环形DNA 构成的染色体内。
真核生物染色体是与组蛋白结合在一起的线状DNA双价体;整个基因组分散为一定数目的染色体,每个染色体都有特定的形态结构,染色体的数目是物种的一个特征。
染色单体:由染色体复制后并彼此靠在一起,由一个着丝点连接在一起的姐妹染色体。
着丝点: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被纺锤丝所附着的位置。
一般每个染色体只有一个着丝点,少数物种中染色体有多个着丝点,着丝点在染色体的位置决定了染色体的形态。
细胞周期:包括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和两次分裂之间的间期。
其中有丝分裂过程分为:(1)DNA合成前期(G1 期);(2)DNA合成期(S期);(3)DNA合成后期(G2期);(4)有丝分裂期(M期)。
同源染色体:生物体中,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
异源染色体:生物体中,形态和结构不相同的各对染色体互称为异源染色体。
无丝分裂:也称直接分裂,只是细胞核拉长,缢裂成两部分,接着细胞质也分裂,从而成为两个细胞,整个分裂过程看不到纺锤丝的出现。
在细胞分裂的整个过程中,不象有丝分裂那样经过染色体有规律和准确的分裂。
有丝分裂:包含两个紧密相连的过程:核分裂和质分裂。
即细胞分裂为二,各含有一个核。
分裂过程包括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在分裂过程中经过染色体有规律的和准确的分裂,而且在分裂中有纺锤丝的出现,故称有丝分裂。
单倍体:具有一组基本染色体数的细胞或者个体。
二倍体:具有两组基本染色体数的细胞或者个体。
联会: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配对过程。
胚乳直感:植物经过了双受精,胚乳细胞是3n,其中2n来自极核,n来自精核,如果在3n 胚乳的性状上由于精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这种现象称为胚乳直感。
果实直感:植物的种皮或果皮组织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花粉影响而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称为果实直感。
2. 细胞的膜体系包括哪些膜结构?细胞质里包括哪些主要的细胞器?各有什么特点?答:细胞的膜体系包括膜结构有:细胞膜、线粒体、质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核膜。
细胞质里主要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内质网、中心体。
各细胞器特点如下:线粒体:在光学显微镜下,呈很小的线条状、棒状、或球状;其体积大小不等,一般直径为0.5~1.0mm,长度为1~3 mm线粒体是由内外两层膜组成,膜的主要成份是磷脂类。
外膜光滑,内膜向内回旋折叠,形成许多横隔。
线粒体含有多种氧化酶,能进行氧化磷酸化,可传递和贮存所产生的能量,成为细胞里氧化作用和呼吸作用的中心,是细胞的动力工厂。
线粒体含有DNA RNA和核糖体,具有独立合成蛋白质的能力。
线粒体含有DNA有独立的遗传体系。
但试验证明,线粒体的DNA与其同一细胞的核内DNA的碱基成分有所不同,是两个不同的遗传体系。
线粒体具有分裂增殖的能力,线粒体具有自行加倍和突变的能力。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所特有的一种细胞器。
叶绿体的形状有盘状、球状、棒状核泡状等。
其大小、形状和分布因植物和细胞类型不同而变化很大。
高等植物一般呈扁平的盘状,长度约为5~10 mm细胞内叶绿体的数目在同种植物中是相对稳定的。
叶绿体也有双层膜,内含叶绿素的基粒由内膜的折叠所包被。
叶绿体能利用光能和CO2合成碳水化合物。
叶绿体含有DNA RNA及核糖体等,能够合成蛋白质并且能够分裂增殖,还可以发生白化突变。
这些特征都表明叶绿体具有特定的遗传功能,是遗传物质的载体之一。
核糖体:核糖体是直径为20mm的微小细胞器,其外面无膜包被,在细胞质中数量很多。
它是细胞质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成分,在整个细胞重量上占有很大的比例。
核糖体是由大约40%勺蛋白质和60%勺RNA所组成,其中RNA主要是核糖体核糖核酸(rRNA),故亦称为核糖蛋白体。
核糖体可以游离在细胞质中或核里,也可附着在内质网上。
已知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
内质网:内质网是在真核细胞质中广泛分布的膜相结构。
从切面看,它们好象布满在细 胞质里的管道,把质膜和核膜连成一个完整膜体系,为细胞空间提供了支架作用, 内质网是 单层膜结构。
它在形态上是多型的, 不仅有管状,也有一些呈囊腔状或小泡状,在内质网外面附有核糖体的,称为粗糙内质网或称颗粒内质网,是蛋白质合成的主要场所, 并通过内质 网将合成的蛋白质运送到细胞的其它部位。
不附着核糖体的,称为平滑内质网,它可能与某些激素合成有关。
中心体:中心体是动物和某些蕨类及裸子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
其含有一对由微管蛋白组成的结构复杂的中心粒。
它与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纺锤丝的形成有关。
3. 一般染色体的外部形态包括哪些部分? 染色体形态有哪些类型?答:一般染色体的外部形态包括:着丝粒、染色体两个臂、主溢痕、次溢痕、随体。
般染色体的类型有: V 型、L 型、棒型、颗粒型。
4.植物的10个花粉母细胞可以形成:多少花粉粒? 多少精核? 多少管核? 又10个 卵母细胞可以形成:多少胚囊?多少卵细胞?多少极核?多少助细胞?多少反足细胞?答:植物的10个花粉母细胞可以形成:花粉粒:10M=40个;精核:40X2=80个;管核:40 X1=40个。
10个卵母细胞可以形成:胚囊:10X1=10个;卵细胞:10X1=10个;极核:10 ><2=20个; 助细胞:10X2=20个;反足细胞:10X 3=30个。
5. 植物的双受精是怎样的?用图表示。
答:植物被子特有的一种受精现象。
当花 粉传送到雌雄柱头上, 长出花粉管,伸入胚囊, 一旦接触助细胞即破裂,助细胞也同时破坏。
两个精核与花粉管的内含物一同进入胚囊,这 时1个精核(n )与卵细胞(n )受精结合为合 子(2n ),将来发育成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