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元帅和大将
开国元帅和大将、上将的区别
开国元帅和大将、上将、中将的待遇区别新中国成立前后,为推进我军现代化建设、满足实际作战指挥的需要,党中央开始酝酿实行军衔制度。
1955年9月27日下午5时,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了授予大元帅军衔典礼,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
与他们同一批授衔的,还有10名大将、55名上将、175名中将和800余名少将。
十大元帅资料图今天,回顾那段特殊的历史,我们发现,这个名单的出炉,既非纯粹的论资排辈,也非简单的论功行赏,而是综合平衡的结果。
而各位战功卓着的将军们,在授衔过程中,或为这份难得的荣誉感慨万千,或高风亮节地提出让衔,也有人为此流下了眼泪……‚山头平衡‛成重要因素哪些人可当元帅?哪些人能做将军?类似的问题,在军职军衔评定初期,被反复提及。
毕竟,面对数以万计曾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的开国功臣,这次的‚论功行赏‛是否公平、公正、公开,不仅触及到他们的个人利益,还关系到大部队的稳定,谈何容易!连毛泽东都说:‚搞评衔,是很大的工作,也是很不好搞的工作。
‛邓小平曾指出,‚我军队历史上是由各个山头、五湖四海集中起来的。
过去,有三个方面军,每个方面军又是由好多山头结合起来的,这就自然地不同程度地产生了山头主义‛。
这些‚山头‛,虽不如北洋军阀和国民党军队那么根深蒂固,但也真实存在,在经历了数次分化组合后,关系十分复杂。
按当时中央的有关规定:元帅是行政三级,享受政治局委员待遇;大将是行政四级,享受副总理待遇,自大将以上可算作党和国家领导人;上将是行政五级,享受国务院秘书长待遇;中将是行政六级,享受部长待遇,自中将以上都是高级将领,可配备警卫、秘书和保健医生、厨师、勤务员;少将行政七级,享受部长级医疗待遇。
不同级别之间,待遇、权力地位的确相差很多,因此,除了现任职务、政治品质、业务能力、在军队服务的经历及对革命事业的贡献外,最初确定的评衔标准里,还有一条:要适当照顾到各方面军干部的相对平衡。
时任解放军总干部部第一副部长的宋任穷在几十年后回忆说,当时,少将以上军衔由军委直接掌握,所以工作量最大、难度最大的‚平衡、排队‛的任务,就落到了总干部部头上,他们认真研究、反复斟酌,而从最后结果来看,这种平衡因素起了相当的作用:朱德、彭德怀,因为战功卓着,排在了十大元帅的前两位;林彪是第四野战军的代表,十大元帅中他的战绩和指挥能力都堪称第一,是十人中除朱德以外唯一的政治局常委;刘伯承是第二野战军的代表;贺龙,借助南昌起义总指挥和红二方面军总指挥的资历成为元帅;陈毅代表着南方三年游击战、新四军、第三野战军三个方面的力量;罗荣桓是政工元帅,代表着政工在军中的地位,这是中国军队特有的中国特色;徐向前借助红四方面军总指挥的身份成为元帅;聂荣臻是华北野战军的代表;叶剑英一直是‚中**方在政坛上的代表‛,除他之外,党内、军内再无他人有这种特殊地位了。
十大元帅与十大将军
1、元帅——朱德(1886-1976)四川仪陇县人2、元帅——彭德怀(1898-1974)湖南省湘潭县人3、元帅——林彪(1906-1971)湖北黄岗县人4、元帅——刘伯承(1892-1986)四川开县人5、元帅——贺龙(1896-1969)湖南桑植县人6、元帅——陈毅(1901-1972)四川乐至县人7、元帅——罗荣桓(1902-1963)湖南衡山县人8、元帅——徐向前(1901-1990)山西五台县人9、元帅——聂荣臻(1899-1992)四川江津县人10、元帅——叶剑英(1897-1986)广东梅县人1、大将——粟裕(1907-1984)湖南省会同县人2、大将——徐海东(1900-1970)湖北省黄陂县人3、大将——黄克诚(1902-1986)湖南省永兴县人4、大将——陈赓(1903-1961)湖南省湘乡县人5、大将——谭政(1902-1988)湖南省湘乡县人6、大将——萧劲光(1903-1989)湖南省长沙人7、大将——张云逸(1892-1974)广东省文昌县人8、大将——罗瑞卿(1906-1978)四川省南充县人9、大将——王树声(1905-1974)湖北省麻城县10、大将——许光达(1908-1969)湖南省长沙市人“十一五”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极不平凡、十分关键的五年,取得了四大标志性成就:一是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确保了所有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都能有学上。
义务教育普及巩固水平进一步提高,2010年全国初中三年巩固率达94%。
二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6.5%,比2005年提高了5.5个百分点。
三是职业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
实现了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基本相当,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显著提高,2010年毛入学率达到82.5%,比2005年提高了近30个百分点。
四是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
城乡和区域教育差距缩小,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学生受教育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开国元帅与大将、上将的区别
开国元帅和大将、上将、中将的待遇区别新中国成立前后,为推进我军现代化建设、满足实际作战指挥的需要,党中央开始酝酿实行军衔制度。
1955年9月27日下午5时,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了授予大元帅军衔典礼,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
与他们同一批授衔的,还有10名大将、55名上将、175名中将和800余名少将。
十大元帅资料图今天,回顾那段特殊的历史,我们发现,这个名单的出炉,既非纯粹的论资排辈,也非简单的论功行赏,而是综合平衡的结果。
而各位战功卓着的将军们,在授衔过程中,或为这份难得的荣誉感慨万千,或高风亮节地提出让衔,也有人为此流下了眼泪……“山头平衡”成重要因素哪些人可当元帅?哪些人能做将军?类似的问题,在军职军衔评定初期,被反复提及。
毕竟,面对数以万计曾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的开国功臣,这次的“论功行赏”是否公平、公正、公开,不仅触及到他们的个人利益,还关系到大部队的稳定,谈何容易!连毛泽东都说:“搞评衔,是很大的工作,也是很不好搞的工作。
”邓小平曾指出,“我军队历史上是由各个山头、五湖四海集中起来的。
过去,有三个方面军,每个方面军又是由好多山头结合起来的,这就自然地不同程度地产生了山头主义”。
这些“山头”,虽不如北洋军阀和国民党军队那么根深蒂固,但也真实存在,在经历了数次分化组合后,关系十分复杂。
按当时中央的有关规定:元帅是行政三级,享受政治局委员待遇;大将是行政四级,享受副总理待遇,自大将以上可算作党和国家领导人;上将是行政五级,享受国务院秘书长待遇;中将是行政六级,享受部长待遇,自中将以上都是高级将领,可配备警卫、秘书和保健医生、厨师、勤务员;少将行政七级,享受部长级医疗待遇。
不同级别之间,待遇、权力地位的确相差很多,因此,除了现任职务、政治品质、业务能力、在军队服务的经历及对革命事业的贡献外,最初确定的评衔标准里,还有一条:要适当照顾到各方面军干部的相对平衡。
时任解放军总干部部第一副部长的宋任穷在几十年后回忆说,当时,少将以上军衔由军委直接掌握,所以工作量最大、难度最大的“平衡、排队”的任务,就落到了总干部部头上,他们认真研究、反复斟酌,而从最后结果来看,这种平衡因素起了相当的作用:朱德、彭德怀,因为战功卓着,排在了十大元帅的前两位;林彪是第四野战军的代表,十大元帅中他的战绩和指挥能力都堪称第一,是十人中除朱德以外唯一的政治局常委;刘伯承是第二野战军的代表;贺龙,借助南昌起义总指挥和红二方面军总指挥的资历成为元帅;陈毅代表着南方三年游击战、新四军、第三野战军三个方面的力量;罗荣桓是政工元帅,代表着政工在军中的地位,这是中国军队特有的中国特色;徐向前借助红四方面军总指挥的身份成为元帅;聂荣臻是华北野战军的代表;叶剑英一直是“中**方在政坛上的代表”,除他之外,党内、军内再无他人有这种特殊地位了。
新中国开国元帅和大将
新中国开国元帅和大将、上将、中将的待遇区别(2013-11-02 17:43:34)转载▼标签:开国元帅历史的长河委员十位文化新中国成立前后,为推进我军现代化建设、满足实际作战指挥的需要,党中央开始酝酿实行军衔制度。
1955年9月27日下午5时,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了授予大元帅军衔典礼,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
与他们同一批授衔的,还有10名大将、55名上将、175名中将和800余名少将。
54年后的今天,回顾那段特殊的历史,我们发现,这个名单的出炉,既非纯粹的论资排辈,也非简单的论功行赏,而是综合平衡的结果。
而各位战功卓着的将军们,在授衔过程中,或为这份难得的荣誉感慨万千,或高风亮节地提出让衔,也有人为此流下了眼泪……“山头平衡”成重要因素哪些人可当元帅?哪些人能做将军?类似的问题,在军职军衔评定初期,被反复提及。
毕竟,面对数以万计曾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的开国功臣,这次的“论功行赏”是否公平、公正、公开,不仅触及到他们的个人利益,还关系到大部队的稳定,谈何容易!连毛泽东都说:“搞评衔,是很大的工作,也是很不好搞的工作。
”邓小平曾指出,“我军队历史上是由各个山头、五湖四海集中起来的。
过去,有三个方面军,每个方面军又是由好多山头结合起来的,这就自然地不同程度地产生了山头主义”。
这些“山头”,虽不如北洋军阀和国民党军队那么根深蒂固,但也真实存在,在经历了数次分化组合后,关系十分复杂。
按当时中央的有关规定:元帅是行政三级,享受政治局委员待遇;大将是行政四级,享受副总理待遇,自大将以上可算作党和国家领导人;上将是行政五级,享受国务院秘书长待遇;中将是行政六级,享受部长待遇,自中将以上都是高级将领,可配备警卫、秘书和保健医生、厨师、勤务员;少将行政七级,享受部长级医疗待遇。
不同级别之间,待遇、权力地位的确相差很多,因此,除了现任职务、政治品质、业务能力、在军队服务的经历及对革命事业的贡献外,最初确定的评衔标准里,还有一条:要适当照顾到各方面军干部的相对平衡。
开国元帅和大将
开国元帅和大将、上将、中将的待遇区别元帅是行政三级,享受政治局委员待遇;大将是行政四级,享受副总理待遇,自大将以上可算作党和国家领导人;上将是行政五级,享受国务院秘书长待遇;中将是行政六级,享受部长待遇,自中将以上都是高级将领,可配备警卫、秘书和保健医生、厨师、勤务员;少将行政七级,享受部长级医疗待遇。
不同级别之间,待遇、权力地位的确相差很多,因此,除了现任职务、政治品质、业务能力、在军队服务的经历及对革命事业的贡献外,最初确定的评衔标准里,还有一条:要适当照顾到各方面军干部的相对平衡。
哪些人可当元帅?哪些人能做将军?类似的问题,在军职军衔评定初期,被反复提及。
毕竟,面对数以万计曾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的开国功臣,这次的“论功行赏”是否公平、公正、公开,不仅触及到他们的个人利益,还关系到大部队的稳定,谈何容易!连毛泽东都说:“搞评衔,是很大的工作,也是很不好搞的工作。
”邓小平曾指出,“我军队历史上是由各个山头、五湖四海集中起来的。
过去,有三个方面军,每个方面军又是由好多山头结合起来的,这就自然地不同程度地产生了山头主义”。
这些“山头”,虽不如北洋军阀和国民党军队那么根深蒂固,但也真实存在,在经历了数次分化组合后,关系十分复杂朱德、彭德怀,因为战功卓着,排在了十大元帅的前两位;林彪是第四野战军的代表,十大元帅中他的战绩和指挥能力都堪称第一,是十人中除朱德以外唯一的政治局常委;刘伯承是第二野战军的代表;贺龙,借助南昌起义总指挥和红二方面军总指挥的资历成为元帅;陈毅代表着南方三年游击战、新四军、第三野战军三个方面的力量;罗荣桓是政工元帅,代表着政工在军中的地位,这是中国军队特有的中国特色;徐向前借助红四方面军总指挥的身份成为元帅;聂荣臻是华北野战军的代表;叶剑英一直是“中共军方在政坛上的代表”,除他之外,党内、军内再无他人有这种特殊地位了。
得知自己被评为元帅后,叶剑英马上想起了牺牲的战友:“可惜啊,如果叶挺在,新四军就出了两个元帅。
新中国的开国将领中,谁是排名第一的大将?谁又是排第一的上将?
新中国的开国将领中,谁是排名第⼀的⼤将?谁⼜是排第⼀的上将?建国后,我军第⼀次授衔是在1955年,这次评出了⼗⼤元帅、⼗⼤将军、55位上将,175位中将,802位少将,共1042名开国将军。
评选的标准很多,党内、军内资历的深浅是⼀个重要因素,还要考虑到红军时期的军队创建,根据地建设,抗战时期,解放时期的军功。
此外还有我国建军的⼏⼤起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州起义、黄⿇起义、平江起义、百⾊起义、湘西起义等等。
新中国开国将领中,谁是元帅之⾸?谁是排名第⼀的⼤将?谁排名第⼀的上将?谁是排名第⼀的中将?谁是排第⼀的少将?元帅之⾸——朱德,这个⼤家都知道。
他被誉为“红军之⽗”,领导了南昌起义,在党内、军中地位⽆⼈能及。
曾任红⼀⽅⾯军总司令,全国第⼀⽀红军主⼒最⾼指挥官,中国⼯农红军总司令。
抗⽇战争时期⼋路军总司令,凭借战功和资历,第⼀把元帅交椅⾮他莫属。
第⼀⼤将是粟裕,粟裕没上过军校,但他指挥作战谋略,战术⽔平压倒众多黄埔军校⽣。
他战功彪炳,连⼀些元帅也望尘莫及。
57位开国上将中,有⼀半曾经是他的部下。
特别是在解放战争时期,粟裕总是指挥部队以少胜多,指挥了诸多的重⼤战役,在孟良崮战役击败了国军最精锐部队,三⼤战役中的淮海战役,解放江南的渡江战役等等。
粟裕的战功,进元帅都毫⽆问题,但是他从不计较个⼈名利得失。
粟裕曾⼆让司令⼀让帅,最后被授予第⼀⼤将,这个荣誉当之⽆愧。
第⼀上将——萧克黄埔四期毕业⽣,他战功累累,参加了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参与创建井冈⼭根据地。
萧克在党内、军内资格⾮常资深,完全有资格评⼤将。
早在红军时期,他就担任过团长,这⼀级别中有朱德(元帅),彭德怀(元帅),贺龙(元帅),徐海东(⼤将),萧劲光(⼤将)。
萧克⼜担任过红⼆⽅⾯军副总指挥,这⼀级别的⼈,建国后都成了元帅或者⼤将,他是唯⼀的上将。
抗战时期,萧克任120师副师长,这⼀级别的⼈中,⼜出了五位元帅。
可见,萧克的军衔授予确实过低了。
萧克说“为了新中国的诞⽣,⾝边很多的战友都牺牲了,我早该被打死了,评不评衔,评什么衔,都⾏。
开国元帅将军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将帅录2012-01-13 00:56:17| 分类:军事篇|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955年到1965年获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以上军衔共1614人。
详细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10人01.朱德(1886.02.01—1976.07.06),字玉阶,四川省仪陇县人。
02.彭德怀(1898.10.24—1974.11.29),原名彭德华,湖南省湘潭县人。
03.林彪(1907.12.05——1971.09.13),原名林育蓉,湖北省黄冈县人。
04.刘伯承(1892.12.04——1986.10.07),四川省开县人。
05.贺龙(1896.03.22——1969),原名贺文常,字云卿,湖南省桑植县人。
06.陈毅(1901.08.26——1972.01.06),字仲弘,四川省乐至县人。
07.罗荣桓(1902.11.26——1963.12.16),湖南省衡山县人。
08.徐向前(1901.11.08——1990.09.21),原名徐象谦,字子敬,山西省五台县人。
09.聂荣臻(1899.12.29—1992.05.14),四川省江津县人。
10.叶剑英(1897.04.28—1986.10.22),原名叶宜伟,字沧白,广东省梅县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10位元帅名单姓名军衔授衔时年龄最高任职朱德元帅69 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彭德怀元帅57 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副总理兼国防部长,中央政治局委员林彪元帅49 中央军委副主席,副总理兼国防部长,中共中央副主席刘伯承元帅63 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训练总监部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员贺龙元帅59 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工委主任,副总理兼国家体委主任,中央政治局委员陈毅元帅54 中央军委副主席,副总理兼外交部长,中央政治局委员罗荣桓元帅53 中央军委副主席,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总政治部主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徐向前元帅54 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副主席,副总理兼国防部长,中央政治局委员聂荣臻元帅56 代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副主席,副总理,国家科委主任,国防科委主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叶剑英元帅58 中央军委副主席,武装力量监察部部长,军事科学院院长兼政委,国防部部长,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10人01.粟裕(1907.08.10—1984.02.05),湖南省会同县人。
开国将帅将军排名
将军排名
•《开国将帅名录》中收录了为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
•做出重大贡献,在1955~1965年间被授予或晋升军衔的10名元帅、10名大将、57名上将、177名中将
和1359名少将。
旨在缅怀他们彪炳千秋的历史功绩、讴歌他们矢志不渝的革命信念、弘扬他们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十大元帅
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十大大将
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罗瑞卿张云逸王树声许光达57上将
萧克李达张宗逊李克农王震许世友邓华彭绍辉张爱萍
杨成武韩先楚李涛傅秋涛王平吕正操傅钟萧华甘泗淇
宋任穷赖传珠洪学智周士第郭天民周纯全杨至诚陈再道陈奇涵
王宏坤苏振华刘亚楼刘震陈锡联韦国清陈士榘陈伯钧锺期光
宋时轮朱良才董其武唐亮叶飞杨得志王新亭黄永胜李天佑
陈明仁贺炳炎阎红彦谢富治陶峙岳乌兰夫周桓杨勇李志民赵尔陆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官方排名)
王建安(56年1月补授)
李聚奎(58年4月补授)
1、正兵团级上将33人:
萧克张宗逊王震许世友邓华杨成武
傅钟萧华甘泗琪宋任穷赖传珠王宏坤
苏振华刘亚楼陈锡联陈士榘宋时轮叶飞
杨得志黄永胜谢富治杨勇李达周士第
韦国清朱良才王新亭周桓李志民赵尔陆
董其武陶峙岳陈明仁
2、副兵团级上将19人:
李克农彭绍辉张爱萍韩先楚李涛傅秋涛王平
吕正操洪学智郭天民周纯全杨至诚陈再道陈奇涵刘震陈伯钧钟期光唐亮李天佑
3、准兵团级上将1人:贺炳炎(1952年西南军区副司令员)
4、未评军队级别而授上将的为2人:乌兰夫阎红彦
5、补授两人
王建安(1956年1月25日授予)
李聚奎(1958年4月授予)。
开国将帅中排名前十的姓都有哪些呢-哪个姓的将帅最多-
开国将帅中排名前十的姓都有哪些呢?哪个姓的将帅最多?本文导读:那么,在开国将帅中排名前十的姓都有哪些呢?哪个姓的将帅最多?从1955年第一次授衔,后来又经过几次晋升,到1964年,我军的开国将帅共有1614人,包括10位元帅,10位大将,57位上将,177位中将,1360位少将。
有意思的是,十大元帅的姓各不相同,十个人,十个姓;十大大将也是这样,十个人各不相同,这个几率太低了。
下面把十大元帅和十大大将的姓名列出来,大家可以对比一下:元帅: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大将: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那么,在1614位开国将帅中,哪个姓最多呢?答案是张。
张姓自古以来都是大姓,跟李、王鼎足而三,历史上的张姓名人更是层出不穷。
在开国将帅中,张姓最多,共120人。
不过,在元帅中没有姓张的,大将有1位:张云逸,上将有两位:张宗逊、张爱萍,中将有14位:张震、张国华、张仁初、张南生、张才千、张藩、张天云、张令彬、张达志、张池明、张贤约、张经武、张祖谅、张翼翔,少将有103位,人数太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排第二的是李姓,共有110人。
在李姓中,元帅和大将都没有,上将有6位:李达、李克农、李涛、李天佑、李志民、李聚奎,中将也有6位:李作鹏、李成芳、李耀、李天焕、李寿轩、李雪三,少将有98位,不一一列举了。
排第三的是王姓,共有102人。
在王姓中,大将有1位:王树声,上将有5位:王震、王平、王宏坤、王新亭、王建安,中将有10位:王近山、王必成、王诤、王尚荣、王宗槐、王秉璋、王恩茂、王道邦、王辉球、王紫峰,少将有86位。
排第四的是刘姓,共有79位。
在刘姓中,元帅有1位:刘伯承,大将没有,上将有两位:刘亚楼、刘震,中将有13位:刘昌毅、刘志坚、刘浩天、刘飞、刘忠、刘少文、刘西元、刘兴元、刘先胜、刘转连、刘金轩、刘培善、刘道生,少将有63位。
长征中走出的开国元帅和大将
红色记忆WenHua 文化责任编辑/王和平长征中走出的文/肖石忠曾涛孙杰成了直接对日作战的战略集结,使党和红军在政治上赢得了主动,获得了全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
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长征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为中国革命奠定了空前广泛的群众基础。
长征前,中国革命的重心在南方,党和红军的影响也偏重于南方。
红军长征数万里,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如一支庞大的武装宣传队,广泛宣传党的主张,使沿途亿万人民懂得了“红军这篇大道理”,认识到“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为中国革命播撒了革命种子,准备了雄厚的群众力量。
正是在长征期间,各地各族群众纷纷行动起来,组织起来,聚集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结成了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强大的抗日救亡阵营。
长征促使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始形成,为革命事业的兴旺发达提供了最为可靠的保证。
红军长征前,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统治党中央达4年之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屡遭打击与排斥,党和红军陷入危机。
长征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常委,“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央的新的领导”,成为“中国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
在经受了1927年和1934年两次严重失败的痛苦考验后,党和人民军队终于得以在自己所自主选定的领袖的指引下,乘风破浪,从惨痛失败走向了辉煌胜利。
长征实现了主力红军的集中与统一指挥,为中国革命战争的顺利发展保存和锻炼了基干力量。
长征前的各路红军,分散于各个苏区,因相距较远和国民党军的分割包围,只能各自为战。
经过长征,各路红军云集中国西北,完全统一于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的直接指挥之下,为下一步集中出师抗日准备了条件。
初到陕北时,许多人看不起红军,看不到这几万人经过长征熔炉的锻造和淬火,“要比三十万更强大”。
周恩来说:我们红军,像经过了暴风雨的大树一样,虽然失去一些枝叶,保存下的是树身和树根。
这时的红军,已成为中国革命的精华,是中国人民团结御侮的坚强核心和基干力量,是中国革命事业得以顺利发展的坚强保证。
55年元帅大将上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
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
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
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
王平王震王宏坤王建安王新亭
韦国清乌兰夫邓华叶飞甘泗淇吕正操朱良才刘震刘亚楼许世友苏振华
李达李涛李天佑李志民李克农李聚奎
杨勇杨至诚杨成武杨得志
肖华肖克宋任穷宋时轮
张宗逊张爱萍
陈士榘陈再道陈伯钧陈明仁陈奇涵陈锡联
周桓周士第周纯全
赵尔陆洪学智钟期光贺炳炎郭天民唐亮
陶峙岳阎红彦黄永胜董其武彭绍辉韩先楚
傅钟傅秋涛谢富治赖传珠
注:表中王建安为1956年授衔、李聚奎为1958年授衔。
1955年评选出了十大元帅、十大大将,分别都是哪些人?
1955年评选出了十大元帅、十大大将,分别都是哪些人?本文导读:那是抗战刚胜利后,共产党提出了和平建国的政策,蒋介石虽然想一党专政,但在国内大势的压力下,也不得不同意多党合作,允许共产党等其他党派一起加入到政府中来。
而要合作,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国共双方的级别要对等。
其实早在抗战刚开始的时候,八路军的一些高级将领就曾接受过国民政府的授衔,比如朱德是中将加上将衔,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叶剑英等人都是中将。
八路军接受这次授衔,自然是为了在抗战中跟国民党军军队便于合作,但没过多久就名存实亡了。
因为共产党讲究的是官兵平等,不管你是总司令,还是普通大兵,吃的饭都一样,穿的衣服也没有区别,所以军衔这个象征级别的东西在八路军中根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朱德总司令有一副对联说的很好:白军中,将校尉薪饷各有不同。
红军里,官兵夫待遇完全平等。
当时曾发生过一个故事,有一位也算很有名的旅长去见主席,很自豪地递上了自己的名片,上面印着“少将旅长”。
主席一看这个东西,就有点不愉快,但也没说什么。
在谈话中,主席问了他几个部队上的事情,这个旅长竟然答不上来,惹得主席生气了,把他的名片扔在地上,说了一句:“什么少将芝麻酱!”后来,这个典故还被陈赓学去了,1955年被授予大将后,陈赓跟孩子们开玩笑地说,我现在是芝麻酱了。
好了,再回来说说1946年授衔的事。
1946年2月24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军队整编的若干问题的指示》,说:“我党军事干部应该请求政府加委,取得正式官衔,以便将来在国防部占有一定地位。
”“我军各级干部即须实行将、校、尉的正规制度。
”3月7日,新四军发布了《军队官兵阶级说明与规定》,具体规定如下:新四军军长、政委为上将;副军长、副政委为上将或中将,参谋长为中将;师长、师政委,军区司令员、政委为少将;副师长及参谋长、政治部主任为上校;……按照这份规定,新四军军长陈毅应该被授予上将军衔,新四军政委饶漱石也应该是上将;后来的开国大将张云逸,当时是副军长,但也代理过军长,因此也可以授予上将;副军长还有罗炳辉,应该授予中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大元帅和十大将原来是这样排名的授衔简介:一九五五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了军衔制。
在中南海怀仁堂,毛泽东授予朱德等十人元帅军衔;周恩来授予粟裕等十人大将军衔。
中国军队著名的十大元帅和十大将由此确立。
1、元帅——朱德(1886-1976)四川仪陇县人朱德,无论从哪个方面思考,第一把元帅交椅非他莫属由于在党史军史上的地位极为特殊,今天人们对他的误解也最多。
朱德字玉阶,1886年生于四川仪陇县一个农家。
少年下田劳作并读过私塾,20岁时到成都考取了高等师范,毕业后回县城当了体育教员。
看到社会黑暗和时局动荡,他徒步跋涉三个月到昆明,考入由留学日本成为“士官三杰”之一的蔡锷所主办的云南讲武堂。
在讲武堂中,朱德参加了反清革命的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
朱德毕业后,在滇军中由少尉排长干起,在讨袁和军阀混战中一直升至少将旅长,名震川滇。
当时他与别的将领不同,对黩武争权深感厌倦,喜好音乐,在家中广泛接纳青年军官及学生,并读过《新青年》等杂志。
1921年,朱德主动离开月收入大洋数以千计的军界,外出学习。
翌年,朱德到上海见到孙中山,提出革命不能靠与军阀结盟。
他又见到陈独秀,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个旧军队的将军想入党,这使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大感惊讶,尽管鼓励朱德追求进步,却未同意。
1922年秋,朱德乘船赴欧,到德国学习战术,并研究社会主义理论。
在那里,他见到了周恩来。
翌年,经周恩来介绍加入了共产党。
1925年,朱德又入莫斯科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并在军训班学习。
在那里,他提出回国后如打不赢就上山,令苏军的教官惊讶。
1926年朱德回国后,利用旧关系到川军、滇军中动员北伐,并秘密做共产党的工作。
1927年南昌起义时,朱德率领滇军教育团一部参加,任第九军副军长。
起义军南征潮汕失败时,他在危境中率领“铁军”余部近千人进入粤北、湘南,于1928年4月走上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合,建立了红四军并任军长,成为全国第一支主力红军的最高军事指挥员。
1930年,朱德成为红一方面军总司令,翌年成为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
此后几十年间,“总司令”在党内成为朱德的代称。
在红军长征时,他有时也担负具体作战指挥。
抗战初期,他率八路军总部前往太行山前线。
1940年回延安后,因年纪已大,主要协助毛泽东指挥全局,不过1947年攻克石家庄时他曾亲临前线指挥。
建国后,朱德先后任国家和党的副主席、人大委员长,1955年授十大元帅时为第一名。
1959年庐山会议上,他不同意给彭德怀那样定性,被有人说成年老糊涂。
“文革”初定林彪为接班人时,他不表赞成,1975年又率先揭发江青,可见心底如明镜。
1976年7月,朱德以90岁高龄去世。
毛泽东曾称他是“红司令”,并说,“朱毛,朱毛,我是你身上的毛啊!”2、元帅——彭德怀(1898-1974)湖南省湘潭县人彭德怀,在军史上的地位仅次于朱德,授衔时是军委工作的主持人,又是第一野战军的代表。
尽管他军事业绩上有胜有败,但从平江暴动到朝鲜停战,一直在第一线从事战斗指挥,这一点全军无人可比。
他的军事造诣并不出色,但二十多年身经百战的资历足以使他傲视群雄,位列元帅第二理所当然。
3、元帅——林彪(1906-1971)湖北黄岗县人林彪,第四野战军的代表,十大元帅中他的战绩和指挥能力都堪称第一。
但他在十人中的资历倒数第二,位列第三是由于当时他是十人中除朱德外唯一的政治局常委林彪原名林育蓉。
湖北省黄冈县人。
一九二三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一九二五年考入黄埔军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九二七年在国民革命军叶挺独立团任排长、连长。
参加了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营长、团长,第一纵队司令员,红四军军长,红一军团军团长,红军大学校长。
参加了红军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指挥了辽沈、平津等重大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司令员,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
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第七、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副主席,第九届中央副主席。
“文化大革命”中与陈伯达、黄永胜、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等结成反革命集团,同江青反革命集团互相勾结,有预谋地诬陷迫害党和国家领导人,阴谋夺取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
阴谋败露后,于一九七一年九月十三日乘飞机外逃,在蒙古温都尔汗地区坠机身亡。
一九七三年中共中央决定开除其党籍。
一九八一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确认为反革命集团案主犯。
4、元帅——刘伯承(1892-1986)四川开县人刘伯承,第二野战军的代表,军事生涯仅次于朱德。
他在军事指挥和学术上都有很高的成就,对中国军队正规化的影响最大。
白崇禧称他是“共军第一号悍将”,而毛泽东对他则别有看法。
授衔时刘伯承在党内军内已无实权,位列第四的原因一是因他的资历,二是他在军中人望甚高,三是毛泽东不会将他对刘的看法公开化。
5、元帅——贺龙(1896-1969)湖南桑植县人贺龙,借助南昌暴动总指挥和红二方面军总指挥的资历成为元帅。
他未受过正规的军事教育,军事造诣和战绩没有任何出色之处。
他创建红二军团时有很强的封建宗族色彩在十年间洪湖苏区仅能自保,谈不上发展。
后人往往将此归罪于夏曦洪湖肃反,其实鄂豫皖苏区的肃反比洪湖苏区更为严重。
抗战时一二零师是八路军的三个师中力量最弱、战绩最小的,长期担任预备队的角色。
贺龙解放战争时仅任晋绥军区司令这一兵团级的职务,建国后任体委主任。
但如仅就表象认为贺龙一无是处也不客观,授衔时他在军委中位置仅次于彭德怀和林彪,庐山会议后他更担任了军委第二副主席,成为毛泽东牵制林彪的首要人物,六五年取消军衔制就出自他的手笔。
6、元帅——陈毅(1901-1972)四川乐至县人陈毅,一身代表着南方三年游击战、新四军、第三野战军三个派系。
他是半路出家从军的文人,军事造诣有限。
抗战以来他指挥的较大战役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都要依赖粟裕。
但他在军中的资历和地位,以及他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的历史渊源,而使得这三个派系的代表人物只能是他,不可能是粟裕。
7、元帅——罗荣桓(1902-1963)湖南衡山县人罗荣桓,众所周知他是政工元帅,代表着政工在军中的地位】意味着中国军队所特有的中国特色。
在十大元帅中他的资历最浅,二七年入党,从未担任过战略方面的最高职。
同时他又是十人中学历最高的,上过大学。
8、元帅——徐向前(1901-1990)山西五台县人徐向前,同贺龙类似,借助红四方面军总指挥的身分成为元帅。
他的资历仅高于林彪和罗荣桓,在黄埔一期毕业生中原是不被看好的人物。
他的军事业绩最显著之处是曾指挥过一度是红军中最强的红四方面军。
但自从指挥西路军在河西走廊全军覆没后,再不曾有过值得一提的战绩。
解放战争时他仅任兵团司令,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攻克了太原。
】由于红四方面军这一派系人数众多,必须在元帅中有代表人物,曾为总指挥的徐向前就是最佳人选了。
9、元帅——聂荣臻(1899-1992)四川江津县人聂荣臻,华北野战军的代表。
尽管他曾在黄埔军校任职,但实际也没有受过系统的军事教育。
他指挥华北野战军同傅作义对峙三年没有出色的战绩。
他一生的军事业绩中,凡辉煌之处往往与林彪有关:红军时期他是红一军团政委;抗战开始时他担任一一五师副师长;平津战役又是东野与华野联合作战,以至于北京军事博物馆的一位创作员曾经说过:“要想写好《聂传》,先得搞好《林传》。
”10、元帅——叶剑英(1897-1986)广东梅县人叶剑英,没有派系背景,没有实际战绩。
由于在十人中名列最后,容易诱发人们揣测。
实际上,因上述几个因素的制约,除他之外找不出别人能平衡这个位置了。
确定叶剑英为元帅在于他的特殊地位和资历,从北伐直到建国,他一直充当着“中共军方在政坛上的代表”这一角色,除他之外党内军内再无他人有这种特殊地位了。
而在资历方面,他的军事生涯仅次于朱德和刘伯承。
自云南讲武堂毕业后,他在粤军中长期担任高级幕僚的职务,当他协助老蒋率黄埔学生军第一次东征时,林彪还没进黄埔的大门呢;长征中他一度接替刘伯承任红军总参谋长;解放战争三年,他又任总参谋长直至建国。
在重大历史事件中,他两度扮演了微妙的角色,二七年七月他向贺龙、叶挺通报朱培德的动态而直接引发了南昌暴动;三五年过草地时他的作为又导致了红军的公开分裂。
且不说他在以后的岁月中,对粉碎“四人帮”和华、邓之争所起的微妙作用了。
至于他本人军事造诣与指挥能力如何,历史没给他机会证明从十大元帅的各人背景看,哪一个都动不得,十大将换谁上来都会引发新的不平衡。
再看看十大将的人选,派系平衡的因素减弱了,而当时职务的因素加强了。
十大将军1:粟裕(1907-1984)湖南省会同县人。
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一九二七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参加了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
2:王树声(1905-1974)原名王宏信。
湖北省麻城县人。
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任区、县农民协会组织部长。
一九二七年参与领导黄麻起义。
3:许光达(1908-1969)原名许德华。
湖南省长沙市人。
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一九二六年入黄埔军校学习。
4:陈庚(1903-1961)原名陈庶康。
湖南省湘乡县人。
一九二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九二四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
5:罗瑞卿(1906-1978)四川省南充县人。
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
一九二八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一九二九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6:张云逸(1892-1974)原名张运镒,又名张胜之。
广东省文昌县人。
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曾参加辛亥革命和讨袁护国战争。
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7:肖劲光(1903-1989)湖南省长沙人。
一九二零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一九二一年赴苏联学习。
一九二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8: 徐海东(1900-1970)湖北省黄陂县人。
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三十四团任代理排长。
参加了北伐战争和黄麻起义。
9:黄克诚(1902-1986)湖南省永兴县人。
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在国民革命军任营政治指导员、团政治教官。
参加了北代战争和湘南起义。
10:谭政(1892-1974)原名谭世铭。
湖南省湘乡县人。
一九二七年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特务营任文书、书记。
参加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