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开放题设计策略

合集下载

巧设“开放”式习题培养思维创造性———浅析小学数学开放题的教学设计

巧设“开放”式习题培养思维创造性———浅析小学数学开放题的教学设计

教学篇•学业评价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指出,在数学课堂里更多地进行没有固定答案的研讨,也许将会有更多的学生首次体验到科学女皇赋予该学科的美感。

因此,设计“开放”式习题,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犹如“思维的自由体操”一样,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新颖性、独创性。

那么如何设计、教学好开放题,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低段练习中重视脑、手、口并用由于低段儿童的知识水平肤浅,形象思维占优势。

动手操作能力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能起到帮助理解、寻找规律之桥梁的作用。

动脑、动口则能充分暴露其思维过程,既发展了思维,又促进了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因此,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必须考虑学生脑、手、口并用这个问题。

如小学一年级,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之后就可设计这样的练习: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010-()=()拿10根小棒摆一摆,说说“几加上几等于10”,并记下算式,反之讲讲“10减去几等于几”,并写下算式。

再如小学二年级,我在教学了长度单位后设计了一道开放题:“小明发现两个洞,他用1米长的两根竹竿量洞深,一号洞竹竿露出洞口部分长20厘米,二号洞竹竿露出洞口部分长15厘米,请问哪个洞深一点?”学生虽然已掌握用测量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但是结论各异,引发冲突、质疑、争论,合作与交流不由自主地产生了。

大部分学生按照露出洞口竿子的长短来判断一号洞深一些,这时就有学生质疑:竹竿露出洞口越长,说明洞越浅。

在学生的质疑下我适时进行引导,部分学生还有疑惑,似乎不理解,这时我指导学生用两个不同的水杯当作“洞”,用铅笔当“竹竿”分小组实验,通过小组交流后,学生总算明白“洞深露出洞口的竹竿就短,洞浅露出洞口的竹竿就长”。

因此,我觉得开放题设计要重视脑、手、口并用。

二、要注意思维的层次性,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在两步计算应用题练习课上,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商店第一天运来8箱饼干,第二天运来50千克饼干,两天一共运来多少饼干?学生自由读题后,有的皱眉思考,有的跃跃欲试,有的显得无所适从,有的欲言又止……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但学生很快发现单位名称不一样,不能直接相加,此题不好做。

浅述小学数学开放题设计策略

浅述小学数学开放题设计策略

浅述小学数学开放题设计策略作者:张孝奉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7年第05期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大多教师使用的是封闭型的数学题目,教学主要以理解记忆数学公式、定理等,以此获得解题技能。

在这样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常常是被动思考,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发展。

而在教学中适当引入开放型的数学题目,能给学生的思维发展创造更大发展空间。

笔者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在这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对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一、开放型题目设计范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设计开放型题目是指题目的条件多余或条件不足、题目的答案不确定或不唯一、解题方法多种多样的数学题目。

其特点:一是题目所给的问题或条件往往是不确定的,需要学生收集或挖掘其它信息才能解答;二是没有固定的解答方式,题目部分答案能直观求出,但大部分答案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和思考;三是题目答案不唯一,有多种多样的答案,有利于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培养思维发散能力;四是教师不宜用灌输式方式教学,需要学生主动参与。

所以,教师在设计开放题目时,应该根据开放题目的特点,进行设计,避免走进封闭题的老路,在学生解题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启发、指导和鼓励。

二、开放型题目设计策略(一)题目条件开放条件开放型题目设计时,可设计成:条件多余、条件不足、条件可选、条件隐含等类型。

学生在解答条件开放型题目时,必须认真审题,要学会排除题目中的干扰条件,只有抓住核心条件、必要条件,才能快速、高效地解答问题,才能促进学生思维创新能力提高。

例1:条件有余学校举行体育运动会,三年级运动员人数是23 人,四年级运动员人数比三年级多5 人,五年级运动员人数是三年级的2倍,求:三年级和四年级运动员一共有多少人?通过审题可知“五年级运动员人数是三年级的2倍”这个条件是多余的。

例2:隐含条件四年一班教室要对墙壁进行粉刷,教室长12米、宽10米、高4米,求:准备多少涂料才够用?在此题中隐含的条件是教室的 5个面需要涂料粉刷。

浅谈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是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采用一系列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索,通过实际操作、团队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文将从问题情境创设、教师引导和学生参与等三个方面对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问题情境创设是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的重要一环。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将数学问题孤立地呈现给学生,学生只需要按照老师给定的步骤进行计算即可。

而开放式教学则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框架,通过情境创设将数学问题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加减法时,可以设计一组现实生活情景,让学生通过模拟情境进行数学计算,如购物结账、分苹果等,既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师的引导是开放式教学的关键。

教师在开放式教学中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导游和引路人。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在学习分数时,教师可以通过呈现不同的情境和问题,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解决思路,鼓励学生探索和发现,激发学生的数学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学生的参与是开放式教学的核心。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的。

而在开放式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提供指导和支持。

学生需要积极参与到课堂的分析、讨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交流和合作发展自己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几何图形的属性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讨论和互动的方式发现几何图形的规律和特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浅谈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策略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启发式、探究性、合作性、情感性、游戏性和实践性等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和发现知识,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实现双向交流、多元发展。

小学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其教学内容广泛复杂,主要分为数与代数、几何、统计与概率等几个部分,如何利用开放式教学策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成绩,是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探讨的问题。

1.问题导向教学策略问题导向教学策略即以问题为引导,鼓励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要抛出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探究、发现,让学生参与到问题解决中来。

例如,在讲解求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实际生活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求解,如:李华父亲去年38岁,他今年3岁,问几年后,他们父子之间的年龄比为2:5呢?通过这个问题的探究,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增加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资源共享教学策略资源共享教学策略即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共享教育资源,相互学习和帮助。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负责人,根据不同课题及小组成员的不同能力,进行资源整合、讨论和协作,以达到知识共建和智慧共享的效果。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这种方式开展团队讨论、集体探究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3.创意游戏教学策略创意游戏教学策略即将游戏元素融入到教学中,将传统的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有趣,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和思考。

例如,在学习分数的时候,学生可以进行折纸、抽签等游戏活动,使学生在游戏中深入理解和掌握分数知识的相关概念和方法。

4.情感教学策略情感教学策略即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建立密切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愉悦和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快乐。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故事、诗歌、歌曲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兴趣。

浅析小学数学开放性作业设计策略-最新文档

浅析小学数学开放性作业设计策略-最新文档

浅析小学数学开放性作业设计策略数学作业的设计和布置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

传统数学作业设计与布置以教师为主导,作业内容及什么时候完成,都由教师决定。

同时,所设计和布置的作业形式较单一,每个题目的条件、解法、思路、答案等,都有具体的参照标准。

这种单一的作业布置方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和数学能力的培养。

随着新一轮小学数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其倡导在进行数学作业设计时,应当转变传统数学作业设计和布置单一化的模式,向多元化、开放式的方向逐渐演变,以此激起学生思考,激活学生思维,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设置富有挑战的开放式练习有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在完成作业的同时也能进行创造性的思考。

下面笔者就谈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元化、开放性地设计作业练习。

一、设计条件开放性作业在传统数学教学模式的主导下,学生习惯了所有条件都是所求问题的充分必要条件,在这种思维的长期影响下,学生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势,认为作业习题中所给的任何条件都是有用的,会想方设法将所有条件与问题的解决思路联系起来。

而一旦条件不充分时,学生便感觉无从下手。

这种定势的思维模式不仅禁锢了学生思维,而且违背了数学新课改的理念。

因此,教师在设计开放性作业,先要针对条件进行开放性设计,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够仔细观察题目所给的条件,选择其中对自己解题有帮助的条件,从而找寻解决问题的思路。

设计条件开放性的作业,一方面能够有效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另一方面能够鼓励学生敢于大胆尝试对信息的提取与处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设计策略开放性作业与其他学科不同,很多数学作业练习在条件和结论一定的基础上,解题的思路和策略往往不止一种,设计有多种解题思路和方法的数学作业,能够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从而培养起学生自主分析和探索的能力,同时也助于增强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比如:一个采石场共有140吨的石头需要搬运,现已知采石场有16辆大卡车,每辆卡车能运8吨的石头,请问这140吨的石头能一次性运走吗?这个问题拥有多种解决策略,如从工作总量上比较则得出16辆车,每辆运8吨,一次共能运走128吨,结果小于140吨的石头总量,因此无法一次运走;从工作量数来比较,得出140吨的石头总量除以每辆车的载重量8吨,则需要17.4辆约等于18辆卡车,而现场只有16辆卡车;从工作效率上看,石头总量140吨除以16辆卡车,得出每辆车需搬运的石头吨数为8.75吨,大于题干中的8吨,因此也无法一次性运走石头。

浅论小学数学的开放性教学策略

浅论小学数学的开放性教学策略

浅论小学数学的开放性教学策略一、概念解析开放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需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教学方式。

相比传统的教师主导型教学,开放性教学更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主动性,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

二、小学数学的特点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的重要阶段,小学生正处于认知能力的发展期,他们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需要更多的激发和引导。

小学数学的开放性教学策略尤为重要。

三、小学数学的开放性教学策略1. 设计多样的教学活动在开放性教学中,教师应当设计多样的教学活动,例如数学游戏、数学实验等,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来进行数学思维的训练,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 提倡合作学习开放性教学倡导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互相讨论、交流思想,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社交能力。

3. 引导自主探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寻找解决方法,并进行实践验证。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 创设情境教学在开放性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数学知识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可以通过实际情境进行数学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数学的魅力。

5. 强调评价方式在开放性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探究的结果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让学生在评价中不断进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四、小学数学的开放性教学的意义采用开放性教学策略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传统教学中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抵触情绪,提高学习效果。

五、小学数学的开放性教学的挑战尽管开放性教学有着诸多优点,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设计教学活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也需要一定的培养。

浅析小学数学开放题设计策略

浅析小学数学开放题设计策略

浅析小学数学开放题设计策略数学开放题是在开放时代背景中生成的一种教育改革产物,开放题是一种答案不唯一的数学问题,开放题因其趣味性、发散性、探索性与创造性的特点被视为创新的壤土,开放题教学成为发展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有效载体,越来越多的受到广大数学教师的青睐。

标签:数学开放题;内容形式;设计角色;思考角度数学开放题是一种教育改革产物,是一种答案不唯一的数学问题。

开放题教学因其趣味性、发散性、探索性与创造性的特点被视为一种教学创新。

开放题教学成为发展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有效载体,越来越多地受到廣大数学教师的青睐,笔者在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致力于开放题教学研究,现将开放题教学的具体做法阐述如下。

一、变幻内容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趣味性是开放题的重要特征,开放题以有趣的数学内容、特别的表述形式和轻松的解题氛围营造了宽松有趣的学习环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我在数学教学中,经常变换设计开放题的内容,精心编制数学问题,通过生活化、跨学科的新颖有趣的内容,以生动的情境和形式呈现,给学生大脑以神奇的冲击,让他们的思维细胞兴奋不已。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球的反弹高度》一课时,我在组织学生谈论拍皮球的话题后,给学生出示了一道开放题:“森林趣味运动会上,小动物们开展了各式各样有趣的运动项目,其中有一个项目是球类反弹高度竞赛,在篓子里摆放着皮球、篮球、乒乓球、足球、铅球等球类,任意选择一个球,想办法使球落地后反弹,球的反弹高度大的获胜。

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小白兔赢得比赛?”开放题以趣味宽松的内容情境和神秘的未知结论,激发了学生好奇心,他们纷纷展开猜想和讨论,有的说:“选择比较轻的乒乓球。

”有的说:“用力往地下拍。

”有的说:“尽可能让球的下落高度大一些。

”饶有趣味的开放性话题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趁着学生的热乎劲儿,我逐步将问题引入正题:“正常情况下,球的反弹高度大约是下落高度的几分之几?”学生又围绕这一稍微开放的问题展开猜想,对实验要求和方法展开设计,在充分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后,我给学生提供了结构性材料,孩子们带着强烈的兴趣投入实验探究中,在积极合作中搜集数据,分析数据,探寻结论。

浅议小学高年级数学开放题的设计策略1

浅议小学高年级数学开放题的设计策略1

浅议小学高年级数学开放题的设计策略文章提要: 在数学教学中,适度引入开放性应用问题,其开放性、灵活性、多变性给学生的思维创设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着重从这几方面来论证:1.条件开放 2.问题开放 3.思路开放 4.结论开放. 多种解题策略的运用,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关键词:开放灵活多变在数学教学中,适度引入开放性应用问题,其开放性、灵活性、多变性给学生的思维创设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养成创新习惯,发展思维的创造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开放性应用题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一、条件开放设计条件不足或有余的开放题,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条件有余:小红家与白蚬中心小学的距离是小刚家与白蚬中心小学的2.5倍,小刚家距学校500米,两家之间相距1000米,小红放学回家用了15分钟,求小刚家与学校的距离是小红家与学校距离的百分之几?解法一:要求问题必须知道两家距学校各是多少米,根据“小刚家距白蚬中心小学500米”和“小红家与白蚬中心小学距离是小刚家与学校距离的2.5倍”,先求出小红家距学校多少米,再求问题。

500÷(500×2.5)=500÷1250=40%从中发现题中“两家相距1000米”和“小红放学回家用了15分钟”这两个条件是多余的。

解法二:根据题目中条件“小红家与白蚬中心小学的距离是小刚家与白蚬中心小学距离的2.5倍”,可知小刚家与学校的距离是1倍数,小红家与学校的距离就是这样的2.5倍,可以直接求出问题:1 ÷ 2.5=40%,从而发现题目中的另外三个条件都是多余的。

引导学生从众多的已知条件中排除表面现象的干扰,抓住问题的本质,高效、简洁地解决问题,促进了学生思维深刻性的发展,也提高了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2、条件不足:白蚬中心小学六年级(1)班有学生40人,其中男同学占55 %,在一次体育活动课中,有70% 的学生参加了50米跑的测验,其余学生打羽毛球,问参加50米测验的男同学有几人?从“六年级(1)班有学生40人”“其中男同学占55% ”和“有70% 的学生参加了50米跑的测验”,可知该班男同学有40×55%=22(人),有40×70% =28(人)参加了50米测验,所以,参加50米测验的男同学人数至少十人,至多二十二人,但从题目中条件不能具体确定有多少人,需要增加一个相应的条件,并解答,创设了一个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氛围,有力地促进了学生思维广阔性的发展。

浅论小学数学的开放性教学策略

浅论小学数学的开放性教学策略

浅论小学数学的开放性教学策略小学数学的开放性教学策略是指让学生在情境中积极探究、自主学习,通过实际操作和尝试,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断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就从三个方面浅论小学数学的开放性教学策略。

一、鼓励创新思维,注重问题解决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能仅仅注重数学基础的教育,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把学生带进一个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学习场景。

同时,教师也应该关注学生的问题解决过程,而不是仅仅关注结果。

这种开放性思维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潜力,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收获。

二、把知识和技能融入到情境中,注重学生学习的实践性小学数学教学中,知识和技能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教师应该把这些知识和技能融入到情境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它们。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主动地探究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

对于某些复杂的数学概念和原理,教师也应该从生活实践中提取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它们。

这种情境化的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他们学到的知识更加真实和有用。

三、倡导组织性、合作性学习,注重学习效益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组织性、合作性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相互学习,相互复习和纠正错误,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教师也可以安排小组竞赛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合作中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体验和成果,帮助学生更好地相互学习和交流,提高学习效益。

总之,小学数学的开放性教学策略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必要途径。

教师应该采取合适的策略,让学生在教学中获得更多的自我探究和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注重学生的组织性和合作性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益。

小学数学开放型习题教学浅谈

小学数学开放型习题教学浅谈

小学数学开放型习题教学浅谈开放型习题是相对有明确条件和明确结论的封闭式习题而言的,是指题目的条件不完备或结论不确定的习题。

练习是数学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恰到好处的习题,不仅能巩固知识,形成技能,而且能启发思维,培养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除注意增加变式题、综合题外,适当设计一些开放型习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克服学生思维的呆板性。

一、运用不定型开放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不定型开放题,所给条件包含着答案不唯一的因素,在解题的过程中,必须利用已有的知识,结合有关条件,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作全面分析,正确判断,得出结论,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如:学习“真分数和假分数”时,在学生已基本掌握了真假分数的意义后,问学生:b/a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因a、b都不是确定的数,所以无法确定b/a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

在学生经过紧张的思考和激烈的争论后得出这样的结论:当b<a 时,b/a为真分数;当b≥a时, b/a是假分数。

这时教师进一步问:a、b可以是任意数吗?这样不仅使学生对真假分数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

这样的练习,加深了学生对“分率”和“用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的区别的认识,巩固了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提高了全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运用多向型开放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多向型开放题,对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思考方向,使学生产生纵横联想,启发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如:甲乙两队合修一条长1500米的公路,20天完成,完工时甲队比乙队多修100米,乙队每天修35米,甲队每天修多少米?这道题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得出了不同的解法:1、先求出乙队20天修的,根据全长和乙队20天修的可以求出甲队20天修的,然后求甲队每天修的。

算式是(1500-35×20)÷202、先求出乙队20天修的,根据乙队20天修的和甲队比乙队多修100米可以求出甲队20天修的,然后求甲队每天修的。

小学数学开放性教学策略[论文]

小学数学开放性教学策略[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开放性教学策略开放性数学教学已成为素质教育背景下人才培养的一种有效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进一步加大这方面的思考力度。

小学数学开放性教学设计开放题一、开放教学思想实践表明,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正确的教育理论、教育观念,就很难产生自觉有效的教育实践。

因此,要想构建开放的数学课堂,作为教者应进一步解放思想,冲出“以知识为本的”的旧观念的束缚,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打破教学目标的封闭性,更加积极地关注发展性领域的目标,从而使学生获取知识、熟练技能的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学习能力等得到最大程度的培养和发展。

二、课堂教学开放性的界定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则指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教师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手段、形式给学生较自由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使能力和情感得到同步发展,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开放课堂教学应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师生关系更加和谐;2.教学内容更趋时代性、实用性和开放性;3.更重视学生会学知识;4.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三、开放习题设置1.设计开放题教学实践表明,教材中的许多习题常以封闭式的任务出现,这类任务的解决常要求学生用特殊或常规方法才能得到固定答案。

为了更好地实现学生知识的习得与能力的培养,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可通过创设开放性的问题,为学生创设多角度、多方式的问题思考空间,从而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例如,教学“乘车问题”一节内容,可出示如下开放习题:“在一次团队旅游活动中,共有28人参加旅游,共需要大车和小车若干辆。

大车每辆最多坐8人,小车每辆最多坐4人。

问:究竟如何派车才更为合理呢?”再如,笔者教学完“长方体和立方体的体积”后,设计了“计算土豆体积”的练习:“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计算长方体和立方体的体积,那么我们该如何来计算像土豆这些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呢?”在随后的发言中,有的学生认为,“可把土豆拿回家煮熟,把土豆压成长方体的形状再计算”;有的学生认为,“可先在长方体杯中倒入一定量的水,量出水面的高度,然后把土豆浸入水中,看看水面上升的高度,从而算出土豆的体积”;还有的学生想到了利用“比重”称出土豆体积的方法。

浅论小学数学的开放性教学策略

浅论小学数学的开放性教学策略

浅论小学数学的开放性教学策略小学数学的开放性教学策略是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特点,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发现、合作学习、探索实践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开放性教学策略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基于问题开放性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基于问题的开放性教学策略,即通过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和实践经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理解,自主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思维水平。

二、引导发现开放性教学三、合作学习开放性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开放性教学策略,即通过合作学习小组活动、小组竞赛等形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小组合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协作合作,共同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热情,促进学生的彼此交流、相互借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四、探索实践开放性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探索实践的开放性教学策略,即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和数学拓展探究,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游戏和数学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和探索实践,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知和理解。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和追求。

小学数学开放题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小学数学开放题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小学数学开放题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公安县章田寺乡中心学校孙盛法小学数学开放题教学已经成为基础教育数学教学改革和研究的一个热点。

数学开放题与传统问题相比,由于自身的开放性质,不再是条件充分、结论唯一,决定了学生不可能按照既定的模式机械地从事解题活动,而必须主动地、积极地去进行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究能力、独立人格、数学意思和学习情感。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如何引进和用好开放题,实现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还需要实施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一、注重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数学开放题的设计和教学必须注重情境创设,一个好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进行探究的欲望,会让学生久久回味,然而教学情境创设必须切合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在教学常见的数量关系课堂小结后的综合应用中,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过几天我们班就要组织一次春游活动,中餐以4人小组为单位订购食品。

现在请各小组根据学校超市提供的食品价目表填写购物单。

要求是:搭配合理,经济实惠。

说说你们小组是怎么安排的,需要多少钱?你们为什么这样安排?围绕“为春游准备食品”,同学们俨然一副小当家的架势,进行了精心的策划,想出了许多方案,这就归功于教师提供了大家关心的话题,提供了开放式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了一种特殊的开放性实践活动。

既把握了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学生不知要做多少道应用到有关“单价、数量和总价”数量关系的题目),又及时加强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合理处理教材进行开放题教学的有效探究只有大胆挖掘素材,科学灵活地处理和改造教材,用好教材,不拘泥于教材,才能真正转变教材观引领学生走进教材,再走进生活,去感受体会数学的内涵,体会数学的真正价值。

开放题教学要对教材进行开发调整、适当补充;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和经验,及时提出具有挑战性的开放性问题,促进学生不断思考、探究和总结,从而有效形成创新和探究能力。

浅析小学数学开放题探索研究策略

浅析小学数学开放题探索研究策略

( 三) 须要 重组教 材
学测试 , 第一次测试获优 的人数是全班人数 的孚 ,
‘ 士
教材只是个例子 ,而教 师组 织教学真正 的依 据是《 数学课 程标准 ( 2 0 1 1 年版 ) 》 。教师应该转变
从教材例题 中跳 出来 , 有效培养学生学 习能 第二次测试获优的人数是全班人数的} , 第三次测 观念 , 力。这里教师还须要清楚 , 教材例题仅仅是起点 , 试获优的人数是全班人数的的" F 0 - 。前两次测试 , 哪 而不是终点 。另外 ,教师还需要充分考虑学生实 J
环 境 以及 能 力 方 面 的 差 异 , 对 教 材 进 行 大 胆 重 次获 优 的人 数 多 ?第 一次 与第 三 次测 试 相 比 , 哪次 际 、 以便适 应课堂需要 , 给学生提供探索与发展空 获优的人数多?第二次与第三次相 比, 哪次获优 的 组 , 人数多?
间。
1 . 尝试改 变教 材例题 。

让学生 自己探索与总结 ,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知识 ,


开放 题 设计 原 则
而且还能学会学习, 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 开放 题 设计 方法
( 一) 须 要 联 系知 识
( 一) 有效性
课堂上教 师引进 相关开放题 ,一定要考虑课堂实 际, 考虑学生生活背景和相应能力 , 并且还要具有一定

( 二) 层 Leabharlann 性 班学生 的实际情况 ,充分考 虑到有 的方法与答案一般
学生能够得 出,而有些方法 与答案则需要能力较强 的 学生才 能解答 出。 下面这道题就体现了层 次性 : “ 有 甲、 乙两人 ,甲每小时走 1 5千米 ,乙每小时走 1 O千米 ,

浅谈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策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方式也在不断进行创新和改革。

在数学教学中,开放式教学策略逐渐成为了一种主流的教学方法。

开放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放开束缚,让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主学习,自主发挥,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本文将就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策略进行一些浅谈。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天生对数学课可能存在抵触情绪,觉得数学难以理解,难以掌握。

而开放式教学则可以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改善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态度。

2. 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被动接受者,而开放式教学则是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学会主动思考、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策略可以通过巧妙的设计,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策略的实施方法1.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开放式教学中,老师可以经常向学生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在问题中有所思考,并通过问题的解答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2. 引导学生的合作学习开放式教学强调学生的合作学习,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相互讨论并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3. 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开放式教学还可以通过多种教学资源的利用,比如图片、视频、实物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所学知识。

1. 利用游戏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将一些数学题目融入到游戏中,设计一些趣味性十足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

2.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可以设计一些富有创造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动脑筋,尝试各种方法,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比如设计一些有关几何形状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发挥,尝试复杂的构图。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开放性问题的设计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开放性问题的设计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开放性问题的设计【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提出了核心素养教育的理念,要求教师发展问题设计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些教师重教轻学的问题,具体体现在教师在设计探究性问题时开放性不够。

因而,笔者试图通过在日常听课中获得的感悟,思考小学数学课堂中开放性问题设计的策略,从而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开放性问题设计问题是思维的起点,能够把学生的思维从一个较浅的层次引向更加深入的高度,从而使得教学更加有效。

而开放性问题更能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发展创新能力。

所以,小学数学课堂开放性问题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怎样设计开放性问题?当然要教师立足于教材抓目标,立足于学生抓需要抓起点,在此基础上信任学生,营造开放包容的环境,方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一、目标在手,收放自如。

教学就像放风筝。

教师就像放风筝的人,他的设计就是一根线,学生就是风筝。

线收得太紧,风筝飞得不高还容易被折断。

线放得太松,风筝容易跑了,迷失。

因而,适度的收与放,风筝才能飞得又高又稳。

那么,如何做到收放自如呢?这就需要教者有明确的目标,做到心中有数,方能有的放矢。

在设计教学时,我们解读教材,明确教材的设计意图这是必须要做的事。

但是,我们往往觉得很多东西都很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就会削弱了重点。

听了一节《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真的让我深受启发,原来课可以上得如此轻松。

这位年轻老师先带领孩子们从解决身边的问题出发,探究1/2+1/4,让学生自己表征,尝试计算。

从而达到了表征多样化的效果。

有的孩子画图(正方形图、圆形图),有的孩子把分数转化成小数,这样在多样化的表征中,孩子们理解了算理,掌握了算法。

接下来,让孩子计算1/3+3/4帮助学生自觉优化算法,发现画图的方法不方便了,要通分。

接下来,由加法过渡到减法,计算7/10-1/6,使学生通过计算,发现通过要找最小公倍数,计算的结果再约分得到最简分数。

小学数学开放性问题设计课题设计方案_数学(推荐)

小学数学开放性问题设计课题设计方案_数学(推荐)

小学数学开放性问题设计课题设计方案_数学(推荐)第一篇:小学数学开放性问题设计课题设计方案_数学(推荐)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大纲中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性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契机,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

所以,数学开放性问题顺应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应运而生,它被认为是最富有教育价值的一种数学问题的题型,是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极佳切入口。

目前,由于受到传统的教学方法束缚,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数学教材中习题基本上是为了使学生了解和牢记数学结论而设计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以死记硬背代替参与,以机械方法代替智力活动的倾向,这样大大抹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因此,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将大量采用操作实践,自主探索、大胆推测、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等活动方式,而课堂教学也必将打破原来封闭的状态,努力创设一种动态、开放、主动的学习环境和学习的态势。

二、对课题的认识和研究目标(一)课题的认识最新研究认为,数学开放性问题是相对于条件完备、结论确定的传统封闭题而言的,是指那些条件不完备、结论不确定的,给学生形成了较大认知空隙的问题。

它能冲破传统应用题具有的封闭性限制,具有探索性开放性、灵活性、多变性,可以给学生的思维创设一个更广泛的空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养成创新习惯,发展思维的创造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具有以下几种最突出的特征:1、内容的丰富性。

开放题题材广泛,涉及面宽,贴进学生生活实际,背景新颖,内容深刻丰富。

解法灵活,不像封闭性题目那样简单、乏味,单靠记忆、套模式来解题。

2、形式的多样性。

开放题呈现的形式多样化,除文字叙述外,还可以用表格、图画、对话等形式来安排设计,综合性强。

小学数学开放题的设计策略

小学数学开放题的设计策略

小学数学开放题的设计策略从数学教学的内部来看,任何一本数学教材包含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关于概念定义的内容,关于命题定理的内容,关于例题习题(统称为数学题)的内容。

数学题的作用首先表现在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数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智能,由于教育选拔功能的需要,数学题的作用还表现在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上。

因此,数学题就自然成为数学教学的中心,“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解决是数学教学的核心”正是数学题重要性的体现。

现行中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数学题绝大多数是封闭题,数学题的特征决定了它的功能,进而决定了它的教育价值。

实践表明封闭题已不能完全满足数学素质教育舶要求,所以,研究设计数学开放题并用之于数学教学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掌握开放题的一些设计方法,是数学教师应该具有的一项重要教学技能。

数学开放题的设计,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考虑:1、选材开放审视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教材中出现的例题是已经经过处理的数学问题,学生做的习题也是人为编制的可以套用现成公式、模仿例题的各种练习。

学生在练习时不需要考虑这些问题的来源和作用,更不需要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学生在长期的、反复操作的数据符号前,会产生乏味、厌学酌情绪,久尓久之就有可能形成对数学恐惧的心理。

由此,数学习题的选材,应由封闭走向开放。

它不仅可以来自教材,也可来自学生、来自生活,让学生在亲切、熟悉的情感体验中感受到数学的意义。

①创设生恬情境教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

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尽可能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促使学生能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有关的数学现象,并能初步解决一些有关的数学问题。

例如:笔者曾经在教学“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前.创设了这样的生活情境:小芳家开了一个小商店,小芳正替爸爸站柜台卖东西,来了—位叔叔。

叔叔:小朋友,我买4支铅笔.2个篮球,4千克糖。

小芳:铅笔每支4角,篮球68元1个,糖每千克12元。

小学低年级开放性试题开发的策略

小学低年级开放性试题开发的策略

小学低年级开放性试题开发的策略
1.明确试题目的:小学低年级开放性试题的目的是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水平。

2.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试题应该围绕学生生活、日常事物展开,避免引入过于复杂或抽象的知识点。

3.尽量避免谷底答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试题设计尽量避免只有一个答案的“谷底答案”,而采用引导性问题,给出启示或提示。

4.体现多元化:试题设计应该体现多元化,不仅考察学生的语言、想象和逻辑思维能力,还应该结合生活实际、社会历史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内容设计试题。

5.注重交流与互动:试题设计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因此应该注重学生的交流与互动,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

6.参考教材、课程标准和教学实际:试题的设计应该参考当前的教育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材、课程标准和教学实际设计试题,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浅述小学数学开放题设计策略

浅述小学数学开放题设计策略

浅述小学数学开放题设计策略发布时间:2021-05-06T13:33:17.367Z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5月作者:杨晓东[导读] 数学是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基础学科,更是学生形成理性思维的主要途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传统的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甚至还会误导学生的已有思维,影响学习效率。

开放题即答案并非唯一且问题条件涉及较多变量,开展此题型教学能培养学生缜密的逻辑思维,为深度学习数学奠定坚实基础。

浙江省龙港市第四小学杨晓东【摘要】数学是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基础学科,更是学生形成理性思维的主要途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传统的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甚至还会误导学生的已有思维,影响学习效率。

开放题即答案并非唯一且问题条件涉及较多变量,开展此题型教学能培养学生缜密的逻辑思维,为深度学习数学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开放题教学策略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习惯于向学生讲述固定的解题模式和知识点的记忆。

学生通过死记硬背解题方法,逐渐失去了自主创新的能力。

通过数学开放题的教学运用,能够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实现对数学解题思路的创新。

因此,在目前的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合理运用开放题的优势,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创新型人才。

一、巧用错误资源,拓宽学生思维开放性数学题目指的是数学题目条件不完整、结论不完整和策略不完整的数学题。

它与封闭式题目相对立的,封闭式题目是有固定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并且答案也是唯一的。

而开放性的数学题目答案是不固定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相关教育者曾指出,每个学生在学习和解题时都会出现错误,这是无法避免的事情,但如果教师不懂得合理利用错误资源,就是教师自身的问题。

利用错误资源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

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鼓励学生不要担心和恐惧错误,只有对外暴露自身存在知识缺陷,才能在学习中加以弥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小学数学开放题设计策略
数学开放题是在开放时代背景中生成的一种教育改革产物,开放题是一种答案不唯一的数学问题,开放题因其趣味性、发散性、探索性与创造性的特点被视为创新的壤土,开放题教学成为发展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有效载体,越来越多的受到广大数学教师的青睐。

标签:数学开放题;内容形式;设计角色;思考角度
数学开放题是一种教育改革产物,是一种答案不唯一的数学问题。

开放题教学因其趣味性、发散性、探索性与创造性的特点被视为一种教学创新。

开放题教学成为发展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有效载体,越来越多地受到廣大数学教师的青睐,笔者在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致力于开放题教学研究,现将开放题教学的具体做法阐述如下。

一、变幻内容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趣味性是开放题的重要特征,开放题以有趣的数学内容、特别的表述形式和轻松的解题氛围营造了宽松有趣的学习环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我在数学教学中,经常变换设计开放题的内容,精心编制数学问题,通过生活化、跨学科的新颖有趣的内容,以生动的情境和形式呈现,给学生大脑以神奇的冲击,让他们的思维细胞兴奋不已。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球的反弹高度》一课时,我在组织学生谈论拍皮球的话题后,给学生出示了一道开放题:“森林趣味运动会上,小动物们开展了各式各样有趣的运动项目,其中有一个项目是球类反弹高度竞赛,在篓子里摆放着皮球、篮球、乒乓球、足球、铅球等球类,任意选择一个球,想办法使球落地后反弹,球的反弹高度大的获胜。

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小白兔赢得比赛?”开放题以趣味宽松的内容情境和神秘的未知结论,激发了学生好奇心,他们纷纷展开猜想和讨论,有的说:“选择比较轻的乒乓球。

”有的说:“用力往地下拍。

”有的说:“尽可能让球的下落高度大一些。

”饶有趣味的开放性话题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趁着学生的热乎劲儿,我逐步将问题引入正题:“正常情况下,球的反弹高度大约是下落高度的几分之几?”学生又围绕这一稍微开放的问题展开猜想,对实验要求和方法展开设计,在充分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后,我给学生提供了结构性材料,孩子们带着强烈的兴趣投入实验探究中,在积极合作中搜集数据,分析数据,探寻结论。

开放题思维角度的多端变幻,以其超乎寻常的开放性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与大脑,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兴趣和积极的探究欲望。

二、变更设计角色,激活主体探究动力
在开放题教学中,主体性是最为关键的因素,我们要驱动学生内力,激活主
体探究动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开放题的探索中。

开放题的主体探究不仅仅表现在学生自发主动地思考解答,还体现在能否参与和独立设计开放题。

教师不仅自己要设计开放题,更要组织和促进学生自主设计开放题,以开放他们的思想,提高设计能力,促使积极深入探究,以获得更高的发展。

在开放题教学过程中,设计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因此,我经常会要求学生模仿或自创,独立设计开放题,将他们从解题者的角色转变为设计者的角色,让学生从享受“做数学”的乐趣转变到尝试“创数学”的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主体探究活力。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和与积的奇偶性》一课中,我在组织学生充分探究并发现了两个数和的奇偶性特点后,我给学生设计了一道开放题:“请写出和是偶数的两个数。

”学生根据学习所得,有的写出两个奇数,有的写出两个偶数。

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激活学生的探究动力,我让学生应用所学自主设计开放题的:“下面请同学们为同桌设计一道开放性较强的题目,看看谁设计的题目挑战性大?”孩子们看到有机会展露自己的才能,有了“刁难”同桌的时机,于是绞尽脑汁地设计,有的设计出:“两个质数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有的设计了:“要使五个自然数连加的和是奇数,可以怎样设计?”开放题设计环节激活了学生的主体探究意识,学习气氛更加浓郁。

开放题教学让学生成为问题设计的主人,充分彰显了学习主体性,让学生的思维自由飞翔,使学生的个性尽情张扬。

三、变革思考角度,激励学生创新精神
开放题有别于常规数学,具有答案不唯一的显著特征,开放的结论和开放的策略要求学生开启发散性求异思维,冲破固定思维的束缚,变革思考角度,寻求与众不同的思路,创造新的解题路径。

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是解决开放题的重要思维方式,开放题教学成就了学生的发散性思考与创造性思维,我在教学中以开放题为切口,引领学生不断变革自己的思维方向和思考角度,开阔思维空间,提升思维的广阔性、敏捷性和深刻性。

例如,在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可能性》一课教学中,学生认识了可能性有大小,懂得根据物体的个数多少判断可能性的大小,我给学生出示了这样一道题:口袋中有三支红笔与四支绿笔,摸到哪一种笔的可能性大?”这是一道封闭性的正向思维题,学生很容易就得到答案。

为了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我将原题稍作修改,变为一道逆向思维的开放性习题:“在口袋中放入7支笔,要使摸出的绿笔可能性大,该怎样放笔?”这样的改变答案不再唯一,赋予学生更大的想象空间,催发学生思维角度发生变通,有的学生说:“可以在口袋内放6支绿笔、1支红笔。

”有的说:“放5支绿笔、2支红笔。

”还有的说:“放4支绿笔、3支红笔。

”将封闭题稍作改动,促使学生的思维从封闭转向开放。

在开放题教学中,我们既可以开展专题性开放题教学,也可以渗透于日常数学教学中。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要有一种开放的理念和意识,时刻关注开放题教学,引导学生变通思维,激励创新,引领学生拓宽视野,感受数学世界的新景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