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裕安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 3.13《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案例 (新
《音乐巨人贝多芬》一、教材分析本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三课。
本单元的主题为“杰出人物”。
他们对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的事迹生动感人,广为流传。
探寻他们的足迹,学习他们的精神,有利于我们的成长。
贝多芬正是这样的一位伟人。
作为“乐圣”,他的音乐地位和音乐成就无人能及,作为和苦难命运作斗争的榜样,贝多芬更是令人崇敬。
本文的独特之处就在于:把贝多芬这样一个伟人还原为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着重表现他内心的痛苦和对不幸命运的顽强抗争。
编者的意图旨在教育学生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培养学生乐观的人生态度,人人争做生活中的强者。
本文重点在于理解贝多芬的精神世界。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速读课文,感知理解文章内容,扫清文字障碍,并在默读朗读的基础上勾画出文中出色的肖像描写和语言描写的句子。
掌握作者高超的肖像描写技巧,学习作者通过肖像描写展现人物个性特征,通过语言描写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写作方法。
同时理解贝多芬对待厄运的态度和感受。
2.方法与过程目标:强调自主学习,自主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理解人物顽强与命运抗争的精神。
利用网络扩大教学容量,通过多媒体课件给学生直观感受,增强课堂教学的立体效果。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作为音乐家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精神无人不知,他的成就以及乐观的人生态度为后人敬仰,他是生活的强者。
学生通过课文学习,要了解贝多芬的内心世界,感悟贝多芬面对不幸不屈不饶的抗争精神以及乐观的人生态度。
同时勉励自己,鞭策自己,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导语设计听一曲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然后教师说,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巨人贝多芬》一文,看看耳聋的贝多芬,这个被命运扼住咽喉的人,在生活中是怎样的形象?(1)初识贝多芬多媒体展示贝多芬的头像,简介贝多芬。
(略)(2)走进贝多芬a. 初读课文,整体知文意找出文中生字词,注音解释注音:厌恶()深邃()门槛()下颏()重荷()踌躇()磐石()凝重()徒劳()解释:徒劳踌躇凝重杂乱无章惹人注目b. 再读课文,认知人物让学生说一说读课文后的感受。
七年级下册语文《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贝多芬的生平历史、音乐成就以及音乐特点。
2.提高学生的文艺素养、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贝多芬的音乐作品,感受音乐的美妙和力量,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贝多芬的生平及音乐成就介绍。
2.引导学生欣赏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如《命运交响曲》、《月光奏鸣曲》等。
3.学生分组,选择一首贝多芬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介绍该作品的创作背景、音乐特点和表现主题等。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播放《欢乐颂》片段,并组织学生进行听力活动,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和力量。
2.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它对我们有哪些影响?第二步:学习贝多芬的生平及音乐成就1.教师通过幻灯片和多媒体设备,向学生介绍贝多芬的生平及音乐成就。
2.学生自主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贝多芬的音乐创作、音乐特点及表现主题等。
第三步:欣赏贝多芬的音乐作品1.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贝多芬的代表作品,如《命运交响曲》、《月光奏鸣曲》、《第九交响曲》等。
2.学生鉴赏这些作品,分析其中的音乐特点、表现主题和情感体验等。
第四步:分组进行作品分析与报告1.学生分组选择一首贝多芬的音乐作品进行分析与报告。
2.学生结合贝多芬的生平背景、创作环境、音乐特点、表现主题等方面,进行深度阐述。
3.学生通过多媒体展示等形式,向全班展示他们精心准备的报告。
第五步:总结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强调学生通过本次学习,不仅增强了音乐素养,也增强了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学生一起回顾自己的学习体验,分享感受和思考。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
2.合作学习法。
3.欣赏分析法。
4.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资源准备1.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2.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资源。
教学评价1.参与评价: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程度,评价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参与程度,表达,阐述,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精品】七年级下册第13课《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01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课方案教课目的知识目标1.累积词语,掌握“重荷、愁苦、深沉、巴望”等词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
2.理清客人接见贝多芬的全过程。
能力目标1.借鉴作者经过肖像、语言描绘显现人物个性特色和内心世界的写作方法,逐渐提升写作能力。
2.推测语言,理解贝多芬对待恶运的态度和感觉。
感情目标抓住文中含义丰富的语句,掌握贝多芬的内心世界,领会字里行间所包含的感情;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坚强精神,培育学生乐观的人生态度,人人争做生活中的强者。
教课要点1.学习肖像描绘的技巧。
2.理解贝多芬的精神世界。
教课难点理解文中艰深语句的含义,理解“内心的音乐”的深刻内涵。
教课方案思路展开小型故事会,学生交流贝多芬的有关资料;朗诵课文,整体感知文意;自读课文,合作研究,理清文章思路;精读课文,推测难句,理解贝多芬的内心世界;品读课文中对于贝多芬肖像描绘的语句,学习肖像描绘的技巧;体验反省,学习贝多芬面对不幸不卑不亢的抗争精神。
教课方法1.文件法。
课前要修业生查阅(图书室或网络)贝多芬的有关资料,课上交流,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
2.品读法。
好文需细品。
文中有很多语义较为艰深的语句,教师宜指引学生频频推测。
3.议论法。
在学生互动交流中解决他们学习中的疑难问题,真切做到“我思虑,我释疑”,努力表现讲堂教课学堂化的教课思想,让学生真切成为学习的主人,讲堂的主角。
教具准备多媒体、录音机、贝多芬画像、贝多芬《命运》交响曲。
课时安排1课时教课步骤一、导语设计设计 (一 ):“磨难是人生中最好的学校” “人的魅力常常和劫难成正比” “劫难能令人优异”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看来,对个人而言,经历一些劫难,确实不算是坏事,况且,劫难的到临与否其实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
今日,我们走近一位勇者、强者、一个真切的英豪——贝多芬,解读磨难对于人生的价值。
设计 (二 ):听一曲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贝多芬的耳疾起于28 岁的时候 (1798 年 ),自此至 57 岁 (1827 年 )去世,此间二十余年时间所有是聋疾为祟的时候,但是大多数的作品却在这段期间产生。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学习运用勾勒外貌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准备查字典,看注释,熟读课文,并查阅贝多芬的有关资料。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理清“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把握全文内容。
教学设计整体感知①导入新课:听一段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第五交响曲》)。
让学生回答曲名、作者。
问:你从交响曲中听到了什么?(乐曲奏出了与命运抗争的最强音)贝多芬的耳疾起于28岁的时候(1798年),自此至57岁(1827年)逝世,其间二十余年时光全是聋疾为祟的时期,然而大部分的作品却在这时期产生。
站在演奏台上听不见听众掌声的时候,他仍是继续作曲,终于作出了最伟大的《第九交响曲》而搁笔,所以,贝多芬的伟大,决不只在于他是一个音乐家,他勇于直面人生的极度苦闷并将他的音乐融入与命运的不屈抗争之中,他是心的英雄,他的音乐就是这英雄心的表现。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巨人贝多芬》一文,看看耳聋后的贝多芬,这个被称为扼住命运咽喉的人,在生活中是怎样的形象?②教师范读课文③学生带着下列问题自由朗读,教师正音。
“客人”是怎样访问贝多芬的?其间写了哪几件事?四人小组讨论,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明确:“客人”来访——女佣开门——女佣介绍贝多芬的情况——参观贝多芬工作室——贝多芬下楼并开始和“客人”谈话——贝多芬和“客人”共进晚餐——贝多芬回忆往事主要事件:“客人”参观贝多芬工作室,贝多芬和“客人”会面,贝多芬回忆他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形。
研读与赏析①学生细读课文,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或者是能触动心弦的句子,用笔划来。
四人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理解句子含义,然后全班讨论明确,教师适时点拨或补充。
a.“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是什么意思?b.为什么贝多芬说“一棵树也比一个人好”?c.“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脱出来。
”应如何理解?d.“请看一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在那本书里流着一条大河,那条大河就是从贝多芬身上流出来的,并且加以引申开的。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3课《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及点评(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3课《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及点评(新版)新人教版第一篇: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3课《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及点评 (新版)新人教版《音乐巨人贝多芬》【设计意图】清代李渔论戏曲时曾说:“传奇无冷、热,只怕不合人情。
如其离、合、悲、欢,皆为人情所必至,能使人哭,能使人笑,能使人怒发冲冠,能使人惊魂欲绝。
”阅读何为的这篇人物传记散文何尝不是如此!本课设计从凡人、不幸的人到巨人的多维度解读中,引领学生在认知与情感的相互促进中深化阅读,与文本主人公、作者展开对话,同时也与自我展开对话,感受英雄人物的精、气、神,丰沛读者的底气和人生的意蕴。
【教学目标】1.学习运用精当的肖像描写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表现人物的精气神。
2.多角度探究人物形象,感受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和丰富性。
3.品味语言,体悟人物传记表达的内在情感。
【课前预习】1.看看文章标题,你预计课文会围绕贝多芬写些什么内容?2.阅读课文,做批注(不少于5处),初步归纳贝多芬人物形象特点。
3.读完后想想,作者笔下刻画的人物形象有哪些内容超出你的预料,作者这样做的用意是什么。
【教学过程】一、交流初感,谈话导学1.交流预习环节阅读时的初步感受。
重点围绕两个问题:1.围绕课文标题,你对贝多芬的初步印象;2.阅读后,你对贝多芬有了哪些新的印象。
2.学法指导。
作家何为笔下的贝多芬是立体的,可感的,如何把握贝多芬形象的丰富性,如何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需要我们抓住文本关键点,字斟句酌推敲辨析,体悟蕴含于作品字里行间的情感。
二、文本细读,体察人性,走近贝多芬1.默读全文,找出文中刻画贝多芬的语句,再次圈点批注。
组织小组内交流。
2.合作探究,感知人物的真实性与丰富性。
学生小组交流集中于两个角度:一是贝多芬作为“凡人”的一面:脾气捉摸不透,不善交往,苦闷抑郁,生活简朴,不拘小节等。
如女佣眼中的贝多芬(第5段,课文原句略):住所杂乱,不拘细节、饮食简单,生活朴素、耳聋多病,孤独痛苦、侄子骚扰,麻烦不断。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3课《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案
【课堂探究】
阅读文中描写贝多芬的相关语句,试着概括出贝多芬是怎样一个人?
贝多芬的形象: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
【拓展延伸】
运用肖像描写,为你的爸爸妈妈或老师写一幅“肖像画”。(80字左右)
【布置作业】完成校本作业
3.整体感知:
(1)在文中画出贝多芬的肖像描写。
(2)“客人”访问贝多芬,其间写了哪几件事?
“客人”访问贝多芬的过程:女佣开门──女佣介绍贝多芬的情况──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贝多芬下楼并开始和“客人”谈话──贝多芬和“客人”共进晚餐──贝多芬回忆往事。主要事件:“客人”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贝多芬和“客人”会面,贝多芬回忆他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形。
13.现人物形象的写法。(重难点)
2.能够梳理出访问贝多芬过程中叙述了哪几件事。
3.走进巨人,理解与学习贝多芬与不幸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
【课时安排】1课时
【预习导学】
1.知识储备:
贝多芬(1770-1827):德国作曲家、钢琴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主要作品有交响曲九部(以《命运交响曲》和《田园交响曲》最为著名),歌剧《费黛里奥》,戏剧《哀格蒙特》《雅典的废墟》配乐等。
2.初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1)给加点字注音
深邃(suì)踌躇(chóu)(chú)磐石(pán)锁闭(suǒ)
喧嚣(xuān)(xiāo)重荷(zhònɡ)(hè)小心翼翼(yì)
(2)解释词语意思
①又多又乱,没有条理。(杂乱无章)②指望。(巴望)
③引起别人的关注。(惹人注目)④看不到光明。(不见天日)
初中七年级语文《音乐巨人贝多芬》优秀教案
初中七年级语文《音乐巨人贝多芬》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贝多芬的生平、成就以及影响。
2.认识贝多芬的音乐特征和艺术追求。
3.提高学生们的鉴赏水平,欣赏贝多芬的音乐作品。
4.培养学生们对音乐、文化和人生的感悟能力。
二、教学内容1.音乐巨人贝多芬的生平、成就和影响。
2.贝多芬的一些知名乐曲和其特点。
3.贝多芬的艺术追求和创作风格。
4.贝多芬在人生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他如何克服。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贝多芬的音乐特征和艺术追求。
2.教学难点:如何通过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感悟人生和文化。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独立阅读:让学生自学贝多芬的生平、成就和影响。
2.大量欣赏贝多芬的音乐作品,以提高学生们的鉴赏水平。
3.个别或小组发言:让学生们就贝多芬的音乐特点及其艺术追求进行发言,并予以点评、引导和解释。
4.利用课堂互动、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们对于文化、人生和音乐的感悟能力。
五、教学流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1.老师简单介绍贝多芬的生平、成就和影响。
2.让学生们自由讨论:你们对贝多芬这位音乐大师有什么了解?对他的音乐有什么看法?第二步:学习(30分钟)1.独立阅读材料:《贝多芬的音乐特点及其艺术追求》。
2.学生们就贝多芬的音乐特点及其艺术追求进行讨论,并予以点评和引导。
第三步:欣赏贝多芬的音乐作品(40分钟)1.老师或学生播放贝多芬的音乐作品。
2.考虑贝多芬的音乐特点,并从中发现贝多芬对于文化、人生和音乐的感悟。
第四步:针对生活、情感的探讨(40分钟)1.组织学生们就贝多芬在人生中面临的问题以及他如何克服进行讨论。
2.引导学生从中探讨人生、文化和音乐等话题。
第五步:总结(10分钟)1.老师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2.学生们进行自我总结和反思:通过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对于文化和音乐有何感悟?六、教学评价1.以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为主要评价标准。
2.观察学生的课堂互动、讨论表现和学习笔记。
3.老师进行课堂点评和指导,以便学生进一步提高。
第13课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设计(新课标)
第13课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设计(新课标)第13课《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教学目标一、以自主、合作、探讨的学习方式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注重质疑问难与彼此切磋;二、在熏陶感染中培育学生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三、阅读方式上,以抓要点精读为重点:内容理解上,以深人人物心里世界为主;写作学习上,以人物外貌描述训练为主。
教学重点一是体会伟大音乐家的人格魅力,二是学习文章描述人物外貌的技法。
教学步骤一、导入由《格列佛游记》中“特意让目盲者为画家调色”导人。
此事颇难以想象,而贝多芬正是这样一名失聪的作曲家,其中艰难不言而喻。
二、整体感知1。
理清“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进程,说说其间写了哪几件事。
(客人”访问贝多芬的进程:女佣开门女佣介绍贝多芬的情况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贝多芬下楼并开始和“客人”谈话贝多芬和“客人”共进晚餐贝多芬回忆旧事。
主要事件:“客人”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贝多芬和“客人”会面,贝多芬回忆他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形。
)2。
用几句话归纳一下作者笔下的贝多芬的形象。
(贝多芬的形象:独立而骄傲,沉郁而顽强,严肃而仁慈,酷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
)3。
文中贝多芬的哪些话深深触动了你?你对这些话是如何理解的?(学生回答)二、研讨学习本课要点一:体会大音乐家的人格魅力1.要求学生:默读全文,筛诞生字。
小组讨论;梳理文章主要内容,并以女佣的语气归纳那天发生的事。
教师:出示需加以注意的生字。
选几组代表归纳文章主要内容,同窗生一路完成板书。
2.要求学生;精读课文,找出自己不睬解的句子来。
小组讨论:①彼此帮忙,理解句子含义。
(此时屏幕显示相关背景资料以帮忙学生理解特定文句的含义。
如:贝多芬名曲创作时间与双耳失聪时间;其侄儿情况;其演奏会盛②各组之间彼此质疑,提问组有权指定某组作答。
教师:适时点拨疑义,并加以提炼补充。
小结:研讨学习的经验:应联系背景理解文句含义。
3.小结要点一。
要求学生:欣赏贝多芬名曲《命运交响曲》,谈从音乐入耳出了什么。
七年级语文下册《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方案设计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方案设计一、导入1.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片段,让学生们初步感受贝多芬的音乐风格。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音乐家是谁吗?他的音乐给你们带来了怎样的感受?3.简要介绍贝多芬的生平,让学生对他的成长背景有所了解。
二、自主学习(1)贝多芬的音乐创作有哪些特点?(2)课文中有哪些细节让你感受到了贝多芬的伟大?(3)贝多芬在面对命运挑战时,是如何保持乐观、不屈的精神?2.分组讨论,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分享。
三、课堂讲解1.讲解贝多芬的音乐创作特点,如:激情、创新、深邃等。
2.通过具体作品,如《月光奏鸣曲》、《第九交响曲》等,分析贝多芬的音乐风格。
3.讲述贝多芬的成长故事,强调他面对困境时的乐观、坚韧精神。
四、互动环节1.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贝多芬与医生的对话,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贝多芬的心态。
2.让学生们谈谈自己对贝多芬音乐的理解,以及如何将贝多芬的精神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五、课堂小结2.强调贝多芬对后世的影响,激发学生们对音乐的热爱。
六、课后作业1.选择一首贝多芬的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写出自己的感受。
2.以“我心中的贝多芬”为主题,进行一篇作文创作。
七、教学反思1.在本节课中,学生们对贝多芬的音乐创作和精神品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通过互动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提高了课堂氛围。
3.课后作业的设置,有助于巩固课堂所学,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4.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贝多芬的作品,让学生们更全面地了解这位音乐巨人。
注意事项:1.学生音乐基础参差不齐,可能导致课堂参与度不一。
2.讲解贝多芬作品时,可能因为作品复杂难以理解。
解决办法:挑选一些简洁易懂的作品进行讲解,比如《致爱丽丝》等,让学生先从简单的作品入手,逐渐提升欣赏难度。
3.角色扮演环节,学生可能因为紧张而无法充分表达。
解决办法:提前让学生熟悉角色,甚至可以彩排,让他们在课堂上更加自信地表现。
同时,可以鼓励学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不必过于追求表演效果。
《音乐巨人贝多芬》七年级语文下教学设计
《音乐巨人贝多芬》七年级语文下教学设计《音乐巨人贝多芬》七年级语文下教学设计一、倾听音乐,激情导入1、导语:同学们,你们觉得,对于一位画家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眼睛因为要用眼睛来观察世界、调配色彩;对于一位歌唱家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嗓子因为要用嗓子唱出美妙的歌曲;那么,对于一位音乐家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耳朵因为要用耳朵来聆听音乐、谱写乐曲。
可是,有这样一位音乐家,在他最需要听力的时候,失去了它。
(点第2、3张幻灯片)2、分析幻灯片的内容。
他是谁?贝多芬。
看过他的生平经历和主要作品创作时间表,你会发现什么?贝多芬最辉煌的作品,都是在他罹患耳疾、逐渐失去之后创作的。
对此你们有何感想?3、引用学生作文中的话,引入正课。
上周末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小作文:我心中的贝多芬。
很多同学写得不错。
其中有一位同学的作文中这样写道:一个什么也听不见的人,却能用音乐展现出这样美好博大的世界,表现出这样纯洁高尚的理想,这真是奇迹,怎能不使千千万万人为之感动呢?今天,就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与作家何为一道,共同体验贝多芬的心路历程,感受伟人高贵的灵魂。
(点第4张幻灯片)二、了解内容,整体把握1、自读交流。
(点第5张幻灯片)首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94页,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了解内容,思考下边两个问题。
2、整体把握。
(1)本文记叙的线索是什么?客人拜访贝多芬的经过。
(2)客人拜访贝多芬的过程是怎样的`?其间主要写了哪几件事?来访者来访女佣开门女佣介绍贝多芬的情况来访者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贝多芬与来访者谈话贝多芬与来访者共进晚餐贝多芬回忆往事三、品读赏析不同视角塑造人物形象1、女佣眼中的贝多芬(点第六张幻灯片)本文所写的内容并不复杂,但作者的高妙之处在于:通过不同的视角来塑造人物形象。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女佣眼中的贝多芬。
书中哪些语句谈到贝多芬的哪些情况?需要孤独和安静,生活基本能独立自理,不拘小节。
2、客人眼中的贝多芬(点第七张幻灯片)作为初次拜访的客人,贝多芬的外貌会首先映入客人眼帘。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第13课《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新人教版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
2、学习运用外貌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3、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培养学生坚强乐观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脉络,学习外貌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课前准备:查字典,看注释,熟读课文。
并查阅贝多芬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当雄浑激昂的〈〈命运交响曲〉〉叩响我们的心灵时,就会使我们想起贝多芬这位音乐巨人——虽然一再遭遇命运沉重的打击,但他没有气馁,没有消沉,而是用他的心灵,热情乃至全部的生命弹奏出一首首流传不朽的音乐之作,谱写出了一曲曲壮丽的生命之歌。
之所以称其为音乐巨人,不仅在于他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更是因为他的音乐渗透着与命运不屈抗争的勇气和力量。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贝多芬,了解贝多芬的内心世界,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培养我们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了解贝多芬:贝多芬 (1770-1827)德国作曲家,被称为“乐圣”。
出身于德国波恩的音乐世家,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能,八岁便开始登台演出。
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后,音乐上取得了更伟大的成就。
他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
二十八岁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
但他仍然创作了大量堪称绝唱的优秀作品,如:九部交响曲(以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第九《合唱》最为著名)歌曲《费黛里奥》,歌剧《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五部(《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等),小提琴协奏曲一部,弦乐四重奏十六部,小提琴奏鸣曲十部,弥撒曲两部等三、出示学习目标:1、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
2、学习运用外貌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3、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培养学生坚强乐观的人生观。
四、听录音,感知课文内容:(1)、注意生字词:重荷hè愁苦深邃suì踌躇chóu chú巴望锁闭suǒ磐石pán 惹人注目rě琐事suǒ喧嚣xiāo 杂乱无章不见天日门槛kǎn 厌恶wù(2)理清'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说说其间写了哪几件事。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优秀6篇)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优秀6篇)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查字典,看注释,掌握重点词语。
2.查资料,了解贝多芬生平经历,主要故事。
3.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
重点与难点:整体把握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知识链接: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
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1820年两耳失聪,但仍坚持音乐创作。
他一生共创作了9部交响曲(以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第九《合唱》最为著名),5部钢琴协奏曲,1部小提琴协奏曲,16部弦乐四重奏,10首小提琴鸣奏曲等。
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著深远影响,因此被称为乐圣。
预习检测1、掌握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1)给下列多音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女佣()重荷()丧()失深suì()chóu()躇喧xiāo()níng()重pán()石(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喧嚣:杂乱无章:惹人注目:2、认真阅读(朗读)课文(含单元提示、课文提示、课文、课下注释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记叙的线索是什么?(2)课文写客人拜访贝多芬的过程中,写了哪几件事?(3)在文中圈画描写贝多芬的精彩语句和你难以理解的句子,认真品读,准备课上与同学老师交流。
自主学习:一、展示“预习1、2”成果二、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一)展示“预习3”(二)本文层次清晰,是按照拜访的先后顺序,从三个角度表现贝多芬这一形象的。
请浏览全文,思考,然后具体说说是从哪三个角度表现的?小组合作探究:走进贝多芬心灵,感受贝多芬形象。
1.读完全文,�课外作业:P99研讨与练习一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人物形象及刻画的方法。
2、理解文中几个难句的含义。
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习运用肖像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难点:理解文中几个难句的含义。
自主学习:1.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刻画贝多芬的形象的?2.跳读课文,圈画出这些语段(指刻画贝多芬形象的语段),反复诵读,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精品教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音乐巨人贝多芬》精品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6体会语言描写表达出来的人物心境,学习运用外貌描写表现人物性格;
7感悟贝多芬的人格魅力,学习他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培养学生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4.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体会语言描写表达出来的人物心境,学习运用外貌描写表现人物性格;
2、感悟贝多芬的人格魅力,学习他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培养学生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2.大家看一下课件上这段话(老师有感而发改编了……是老师的杰作),和课文对比一下,哪个更好,好在哪里?
改编:他的手大而有力,身高五英尺左右,两肩极宽。灰色的眼睛显得有些暗淡,额头刻上了深深的皱纹,流露出无尽的沧桑。长而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颏。蓬松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
读完,让学生指出外貌描写的语句……
1.从这些外貌描写中,你认为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一下句式回答:从_________这句描写中,我认为贝多芬是一个__(伟岸坚强刚毅沉郁执着不修边幅)________________的人。
实际上贝多芬是不是一个伟岸坚强的人呢?是。贝多芬的身高五英尺左右,五英尺大概是多高呢?一米五多。这么矮小,作者为什么说他是巨人?为什么会给人坚强伟岸的印象。原因:从刚才女佣的介绍中,我们已经知道贝多芬完全聋了,但依然专心致志于音乐创作。一个弹钢琴的人没了手,还可以勉强用脚。但一个音乐家完全聋了,他能用什么来聆听音乐呢?贝多芬从28岁就开始慢慢变聋了,50岁时全聋了,但许多登峰造极的作品却恰恰是创作于这个时候,而且全聋后还创作出经典之作,这需要怎样的意志啊!
步骤三:小结
一个伟大的音乐家,却过着极为平凡的生活,承受着非凡的痛苦。他的伟大,正是因为他承受起了平凡人承受不起的痛苦。人们都渴望只有快乐,没有不幸,但生活在不幸中的贝多芬却得到了无穷无尽的生的力量,他心里有着写不完的音乐。因为他坚强、刚毅、执着,设计一:如果没时间,同学们以后面对困难还能害怕吗?能退缩吗?就直接布置作业。设计二:如果有时间就进行外貌描写的交流:作者很巧妙地在贝多芬的外貌中就表现出这些精神了,同学们能不能做到这点呢?拿出你们预习时所写的人物描写,根据我们刚才对外貌描写的分析修改一下,加上主观感受,尽量做到以形传神。不能嘲笑体型比较突出的同学。交流两三个就结束。布置作业
教学设计5:第13课 音乐巨人贝多芬
音乐巨人贝多芬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文意,了解音乐巨人贝多芬。
2、欣赏本文的肖像描写和语言描写。
3、学习贝多芬顽强的精神,培养学生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把握文章内容,学习运用肖像描写和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过程:一、展示贝多芬的图片引入介绍贝多芬其人及音乐作品贝多芬:德国乃至全世界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
出身于波恩的一个音乐世家,年少时便显出了音乐天赋,8岁开始登台演出,在音乐上取得了伟大成就。
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28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
但他仍创作了大量堪称绝唱的优秀作品,如;九部交响曲(以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最为著名)。
贝多芬的一生,是不屈不挠与苦难抗争的一生,是对艺术不懈追求的一生,是对人类杰出贡献的一生。
二、自学指导:自学指导一:出声快速阅读课文,试以拜访者的身份,用第一人称的口吻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学生能讲清客人访问贝多芬时发生的事情,能整体把握文意,初步感知贝多芬这一形象即可。
)自学指导二:1、精读6、7、8、9段勾画出关于贝多芬外貌描写的语句,并说说这些描写反映了贝多芬怎样的个性特征。
(1)从哪些方面来对贝多芬进行描写的?(身材、服饰、肩、面容、神态、鼻子等)(2)欣赏贝多芬的图片,请学生交流:在你眼里看到了怎样的贝多芬?作者的描写与图片的展示有哪些相似?(3)用“我从看到了的贝多芬”的句式说话。
明确外貌描写的作用:外貌描写——以形传神2、模拟“现场采访’对话,品味语言描写,感受贝多芬独特的内心世界。
(分小组讨论交流你对贝多芬语言的理解,勾画难句全班讨论交流。
)明确语言描写的作用:语言描写——言为心声(反应内心世界)3、由客人对贝多芬的描写和访问,我们可以看出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明确:作者按照从外表(肖像描写)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语言描写)的写作方法,成功的表现了贝多芬的独特气质和坚强个性。
小结(以名言应正贝多芬的精神品质):我将扼住命运的咽喉,而不会被命运所征服——贝多芬。
七年级语文《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doc
七年级语文《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教学目标:1、在朗读探究,质疑问难中体会音乐家的伟大人格魅力。
2、学习课文中出色的外貌描写,体会从外貌描写中展示人物的生活遭遇、个性气质和精神风貌的写作方法。
3、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4、在《命运》交响曲的欣赏中提高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能力,走进巨人,感受贝多芬与不幸命运抗争的心理历程。
教学重点:把握文章内容,学习运用肖像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几个难句的含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一、课前三分钟二、导入新课倾听音乐:听一段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让学生谈谈从这交响曲中听到了什么?对一个画家来说什么最重要?对一个歌唱家来说什么最重要?那么对一个音乐家来说又是最怕什么呢?(耳聋)可是,命运常常要捉弄人呀。
让最需要它的人失去一些东西。
就象我们今天所要了解的这位音乐家贝多芬,就在他最需要听力的时候失去了它。
面对不幸,我们的音乐家贝多芬在听不见的情况下仍不断作曲创作,不但为他自己,而且为着人类,写出了一部部伟大的音乐作品,重造了那美妙的音响世界。
那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想不想认识他?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巨人贝多芬》,去看看生活中的贝多芬是怎样的一个人。
三、诵读积累,整体感悟1、诵读积累:学生比读课文,交流感受,体会大音乐家的人格魅力。
2、整体感悟:①本文记叙的线索是什么?本文的记叙线索是客人拜访贝多芬的经过。
②客人是怎样访问贝多芬的,期间写了哪几件事?记叙的主要事件:客人参观贝多芬工作室; 客人和贝多芬会面、交谈;贝多芬回忆自已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景。
③以女佣的口吻概括那天发生的事,梳理文章主要内容。
四、合作探究,品读赏析1、合作探究:①跳读全文,勾画关于贝多芬的描写的句子,并说说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
)②作者主要是通过哪个方面来刻画贝多芬的形象的?阅读课文6、7、9三小节,思考这些段落中外貌描写的作用?(外貌:仿佛要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的宽阔的双肩,那种凝重不可逼视的深邃的眼睛,紧闭的嘴,又显示着他对于不幸遭遇不妥协、不屈服的坚韧无比的生命意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了解音乐巨人贝多芬。
二、揣摩语言,理解贝多芬对厄运的态度和感受。
三、学习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四、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精神,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一、学习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二、揣摩语言,理解贝多芬对厄运的态度和感受。
教学设想:
以感动中国的无臂钢琴师刘伟导入耳聋音乐家贝多芬,激发学生对人物做进一步的了解,品读贝多芬的心灵世界和独特个性。
贝多芬被称作“乐圣”,其音乐体裁和内容形式丰富多变,所以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穿插贝多芬的不同风格的名曲:《致爱丽丝》、《命运交响曲》、《月光曲》、《爱的纪念》,让学生一边感受贝多芬的音乐魅力一边体验贝多芬的人格魅力。
本课安排一课时,课堂上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感知形象,品味语言,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提高多方面的能力,教师适时点拨引导,配以幻灯片帮助学生完成重难点的突破。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生平简介。
以无臂钢琴师刘伟的事迹导入,继而介绍贝多芬的生平和作品。
(板书课题,配乐介绍。
)
二、自主学习。
1、字词检查
2、快速朗读课文,思考: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讨论:
1、作者在展现贝多芬的内心世界时运用了哪些描写的方法?有什么作用?
如:本文第15自然段的“虽然严肃,但脸上浮现出善良的微笑”采用了神态描写,让我体验到贝多芬在严肃的外表下面有一颗善良的心。
2、阅读课文6、7、9 三小节,思考这些段落中外貌描写的作用?
示例:仿佛要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的宽阔的双肩,那种凝重不可逼视的深邃的眼睛,紧闭的嘴,又显示着他对于不幸遭遇不妥协、不屈服的坚韧无比的生命意志。
小结:衣服陈旧不整洁,衣服后面脱着失效的助听器,蓬乱的头发,浪漫,不拘小节,典型的艺术家性格。
“愁苦”的脸——苦难的压力。
两肩极宽——能挑起正个生命的重担及命运的担子。
有力的大手——弹奏出世界最美妙、最动听的音乐不朽之作。
凝重不可逼视的光、深邃的目光、禁闭的嘴——刚毅、顽强、善良、执着。
对于不幸遭遇不妥协、不屈服的坚韧无比的生命意志。
3、贝多芬说的哪些话深深触动了你? 你是如何理解的?
①课文第20小节中“一个人到田野去,有时候我想,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
这是贝多芬耳聋后的心理写照:被人误解而苦闷和绝望。
一方面,耳聋给贝多芬造成了交流的障碍,常常被人误解,他的社会交往受到了极大的约束,耳聋的他比不上一棵树,因为一棵树尚且可以谛听大自然的声音;另一方面,耳聋后的贝多芬远离人世的喧嚣和纷争,获得了心灵的纯净和安宁,就心灵的纯净而言,社会中的人不如树好。
②课文第22小节,贝多芬“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
贝多芬把耳聋的自己比做是“倒落的火山”,“熔岩”指他的创作激情。
他的意思是说,正当他对音乐的理解更进一步,创作欲望旺盛之时,却遭到耳聋的打击,但是他不甘心就此放弃他的音乐事业“拼命”与“巴望”则表现出他与不幸命运做斗争的决心。
③“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
指的是贝多芬用“心”和生命写的音乐,传达出的是贝多芬对人生和生命的理解。
④“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
“永恒”指的是音乐,贝多芬已经超越了自己,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四、交流展示。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拨归纳。
1、一个巨人(板书)
我要紧紧的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让我屈服。
--贝多芬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
贝多芬是伟大的,不仅是因为他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也因为他是一位能勇敢与命运作斗争的人。
耳聋,对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亡,对音乐家则是整个世界的死亡,整个世界都死亡了,贝多芬不曾死,他是生活的巨人,音乐的巨人。
——罗曼·罗兰
2、一个凡人
普通人的情感内心:有人访问,感动流泪;无端打扰,不耐烦;面对耳聋不免叹息。
小结:独立骄傲,沉郁坚强,严肃善良。
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
五、扩展迁移。
1、由贝多芬,你想到了谁?
2、这些人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六、实战演练。
目的:抓住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的外貌特征,以形传神。
题目:用学到的人物描写方法,试作一次人物外貌描写的练习。
要求:1、三分钟人物速写,人物必须是本班师生。
不能出现姓名。
2、要有描写对象的外貌特征。
(以全班同学可判断出是谁为标准)
3、杜绝面面俱到,人物脸谱化。
教师引导:
我们要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个性突出,以形传神。
在平时的写作中我们还可能用到以下外貌写作技巧:
∙(1)仔细观察,抓与众不同的方面,突出特点。
∙(2)抓住“五官”特点,写出人物面部特征。
∙(3)注意身材体型、服饰打扮,体现人物个性。
∙(4)区分性别和年龄差异,用词准确。
∙(5)注意生活经历,符合人物身份。
∙(6)可以用比喻、夸张,联想等修辞手法。
∙(7)要有一定的顺序。
七、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