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甲大纲
2、《物理化学》教学大纲(化学专业)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一)课程中文名称:物理化学(二)课程英文名称:Physical Chemistry(三)课程代码:(四)课程属性及模块:专业必修课(五)授课学院:理学院(六)开课学院:理学院(七)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物理化学》(第五版)上册,傅献彩,沈文霞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物理化学》(第五版)下册,傅献彩,沈文霞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参考书:《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二版),沈文霞编,科学出版社,2009年《物理化学》,万洪文,詹正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第四版),印永嘉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物理化学学习指导》,孙德坤沈文霞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物理化学核心教程学习指导》,沈文霞等编,科学出版社,2009年《化学热力学基础》,李大珍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年《物理化学》,朱文涛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年《物理化学教程》(修订版),姚允斌,朱志昂编,湖南科技出版社,1995年(八)课程定位及课程简介《物理化学》是化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
是化学、化工、冶金、材料等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主干基础课之一。
它是从化学现象与物理现象的联系入手,借助数学、物理学等基础科学的理论及其提供的实验手段,来探求化学变化中最具普遍性的基本规律的一门学科。
它是先行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普适规律的理论归纳和定量探讨,是后续专业知识深造和科研工作的理论基础,也是连接化学与其它学科的桥梁。
(九)课程设计基本理念依据“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1)使学生在已学过的一些先行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的基础上,对化学运动作理论和定量探讨。
(2)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加深对自然现象本质的认识;(3)使学生学会物理化学的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获取知识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物理化学甲》大纲
《物理化学(甲)》大纲本《物理化学》(甲)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化学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物理化学》是大学本科化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
它是从物质的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的联系入手探求化学变化基本规律的一门科学。
物理化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化学热力学(统计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界面化学与胶体化学等。
要求考生熟练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计算方法,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一)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1、热力学概论2、热力学第一定律3、准静态过程与可逆过程4、焓5、热容6、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7、实际气体8、热化学9、赫斯定律10、几种热效应11、反应热和温度的关系—基尔霍夫定律12、绝热反应—非等温反应13、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微观说明(二)热力学第二定律1、自发过程的共同特征—不可逆性2、热力学第二定律3、卡诺定理4、熵的概念5、克老修斯不等式与熵增加原理6、熵变的计算7、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本质和熵统计意义8、亥姆霍兹自由能和吉布斯自由能9、变化的方向和平衡条件10、 G的计算示例11、几个热力学函数间的关系12、单组分体系的两相平衡—热力学对单组分体系的应用13、多组分体系中物质的偏摩尔量和化学势14、热力学第三定律与规定熵15、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简介(三)统计热力学基础1、概论2、玻兹曼统计3、玻色–爱因斯坦统计和费米–狄拉克统计4、配分函数5、各配分函数的求法及其对热力学函数的贡献6、分子的全配分函数(四)溶液 — 多组分体系热力学在溶液中的应用1、溶液组成的表示法2、稀溶液中的两个经验定律3、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化学势4、理想溶液的定义、通性及各组分的化学势5、稀溶液中各组分的化学势6、理想溶液和稀溶液的微观说明7、稀溶液的依数性8、吉布斯–杜亥姆公式和杜亥姆–马居耳公式9、非理想溶液10、分配定律 — 溶质在两互不相溶液相中的分配(五)相平衡1、多相体系平衡的一般条件2、相律3、单组分体系的相图4、二组分体系的相图及其应用5、三组分体系的相图及其应用(六)化学平衡1、化学反应的平衡条件和化学反应的亲和势2、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与等温方程式3、平衡常数的表示式4、复相化学平衡5、平衡常数的测定和平衡转化率的计算6、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7、用配分函数计算θm r G ∆和反应的平衡常数8、温度、压力及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9、同时平衡10、反应的耦合11、近似计算12、生物能力学简介(七)电解质溶液1、电化学的基本概念与法拉第定律2、离子的电迁移和迁移数3、电导4、强电解质溶液理论简介(八)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1、可逆电池和可逆电极2、电动势的测定3、可逆电池的书写方法及电动势的取号4、可逆电池热力学5、电动势产生的机理6、电极电势和电池的电动势7、浓差电池和液体接界电势的计算公式8、电动势测定的应用9、生物电化学(九)电解与极化作用1、分解电压2、极化作用3、电解时电极上的反应4、金属的电化学腐蚀、防腐与金属的钝化5、化学电源(十)化学反应动力学基础1、化学反应速率表示法和速率方程2、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3、几种典型的复杂反应4、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5、链反应6、拟定反应历程的一般方法7、碰撞理论8、过渡态理论9、单分子反应理论10、分子反应动态学简介11、溶液中进行的反应12、快速反应的测试13、光化学反应14、催化反应动力学(十一)界面现象1、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和表面张力2、弯曲表面下的附加压力和蒸气压3、液体界面的性质4、不溶性表面膜5、液-固界面现象6、表面活性剂及其作用7、固体表面的吸附8、吸附速率—吸附和解吸速率方程式9、气-固相表面催化反应(十二)胶体分散体系和大分子溶液1、胶体和胶体的基本特性2、溶胶的制备和净化3、溶胶的动力性质4、溶胶的光学性质5、溶胶的电学性质6、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作用7、乳状液8、大分子概说9、大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10、唐南平衡11、天然大分子二、考试要求(一)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明确热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如体系、环境、功、热、变化过程等。
《物理化学》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物理化学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学分:X学分课程总学时:X学时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一)课程性质物理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化学专业及相关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
它运用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是连接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基础学科与化工原理、化学工艺学等应用学科的桥梁。
(二)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物理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今后从事化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任务1、使学生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的基本内容,能够熟练运用热力学方法计算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熵变、焓变和自由能变化,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2、使学生掌握多组分系统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能够熟练运用相律分析相平衡问题,掌握单组分和双组分系统的相图及其应用。
3、使学生掌握化学平衡的基本原理,能够熟练运用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平衡组成,了解温度、压力、浓度等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4、使学生掌握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能够熟练运用能斯特方程计算电极电势和电池电动势,了解电解、电镀、原电池等电化学过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5、使学生掌握化学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能够熟练运用反应速率方程和反应级数计算反应速率,了解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掌握简单级数反应的动力学特征和反应机理的推测方法。
6、使学生掌握表面化学和胶体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表面活性剂、吸附、乳化、胶体的稳定性等表面化学和胶体化学现象的本质和应用。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一)知识要求1、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公式,如热力学函数、相律、化学平衡常数、电极电势、反应速率常数等。
2、理解物理化学基本原理的推导过程和物理意义,能够运用物理化学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完整版)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一)课程名称、所属专业、课程性质、学分;课程名称: 物理化学(PhysicalChemistry)所属专业:材料化学课程类别:专业课课程性质:专业课(必选)学分: 3学分(54学时)(二)课程简介、目标与任务、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课程简介:物理化学又称理论化学,是从研究化学现象和物理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入手,从而找出化学运动中最具普遍性的基本规律的一门学科。
共包括4部分内容:第1部分,热力学。
内容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化学势、化学平衡、相平衡。
第2部分,电化学。
内容包括:电解质溶液、可逆电池电动势、不可逆电池过程。
第3部分,表面现象与分散系统。
内容包括:表面现象、分散系统。
第4部分,化学动力学。
内容包括:化学动力学基本原理、复合反应动力学。
目标与任务:使学生掌握物理化学基本概念及计算方法,同时还应得到一般科学方法的训练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这种训练和培养应贯穿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掌握怎样由实验结果出发进行归纳和演绎,或由假设和模型上升为理论,并结合具体条件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先修课:高等数学(微分、积分)、大学普通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后续相关课程:无。
(三)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第四版,印永嘉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参考书目:[1] 付献彩主编,《物理化学》上、下册. 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2] 胡英主编,《物理化学》上、中、下册. 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3] 宋世谟主编,《物理化学》上、下册,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4]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例题与习题,第二版,印永嘉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二、课程内容与安排绪论讲授,1学时。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1.1 热力学的研究对象1.2 几个基本概念1.3 能量守恒1.4 体积功1.5 定容及定压下的热1.6 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和焓1.7 热容1.8 理想气体的绝热过程1.9 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1.10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11生成焓及燃烧焓1.12反应焓与温度的关系(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讲授,8学时。
浙江大学物理化学甲考试大纲
浙江大学物理化学(甲)大纲一、内容:涵盖物理化学(占80%左右)和结构化学(占20%左右)。
二、物理化学大纲1.气体的PVT关系基本内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分压定律和分体积定律;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气体的液化;范德华方程与维里方程;临界性质;对应状态原理;压缩因子图。
2.热力学第一定律基本概念:重要热力学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功;内能;焓;热容;可逆体积功;相变焓;反应焓;节流膨胀。
基本内容:热力学基本概念及术语;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与数学表达式;Qv=ΔU,Qp=ΔH及H的定义;过程热的计算;Cp与Cv的关系;由Cp计算Qp和ΔH;理想气体的等温可逆过程与绝热可逆过程功的计算;其他常见过程功的计算;相变焓、相变过程、相变热的计算;化学变化过程、化学反应热效应的计算;化学反应进度;标准热力学函数的计算。
3.热力学第二定律基本概念:卡诺循环,过程可能性判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及熵变,第三定律,吉布斯自由能,亥姆霍兹自由能,热力学基本方程及麦克斯韦关系式,特性函数,克-克方程。
基本内容:卡诺循环;自发过程的共同特征;卡诺定理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原理;熵函数,熵判据;各种典型过程熵变的计算;热力学第三定律,规定熵与标准熵;亥姆霍兹函数与吉布斯函数;ΔA与ΔG判据;一些基本过程ΔG的计算与应用;热力学基本方程与麦克斯韦关系式;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克拉贝龙方程及其应用。
4.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基本概念:偏摩尔量,化学势,化学势判据,拉乌尔定律,亨利定律,理想液态混合物,理想稀溶液,稀溶液的依数性,逸度与逸度因子,活度与活度因子,热力学标准态。
基本内容:偏摩尔量与摩尔量;偏摩尔量的集合公式;Gibbs-Duhem方程;化学势的定义与各类系统化学势的表示式;化学势判据;拉乌尔定律与享利定律;理想液态混合物的定义及其特征;稀溶液的定义及其依数性;逸度与逸度因子的计算;活度和活度因子的计算;标准态选择与活度的关系;简单汽液平衡计算。
浙江大学《物理化学(甲)》考研大纲
内容:涵盖物理化学(占左右)和结构化学(占左右).二、物理化学大纲1. 气体地关系基本内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分压定律和分体积定律;理想气体地微观模型;气体地液化;范德华方程与维里方程;临界性质;对应状态原理;压缩因子图.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2. 热力学第一定律基本概念:重要热力学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功;内能;焓;热容;可逆体积功;相变焓;反应焓;节流膨胀.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基本内容:热力学基本概念及术语;热力学第一定律地表述与数学表达式;ΔΔ及地定义;过程热地计算;与地关系;由计算和Δ;理想气体地等温可逆过程与绝热可逆过程功地计算;其他常见过程功地计算;相变焓、相变过程、相变热地计算;化学变化过程、化学反应热效应地计算;化学反应进度;标准热力学函数地计算.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3.热力学第二定律基本概念:卡诺循环,过程可能性判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及熵变,第三定律,吉布斯自由能,亥姆霍兹自由能,热力学基本方程及麦克斯韦关系式,特性函数,克-克方程.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基本内容:卡诺循环;自发过程地共同特征;卡诺定理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原理;熵函数,熵判据;各种典型过程熵变地计算;热力学第三定律,规定熵与标准熵;亥姆霍兹函数与吉布斯函数;Δ与Δ判据;一些基本过程Δ地计算与应用;热力学基本方程与麦克斯韦关系式;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克拉贝龙方程及其应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4.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基本概念:偏摩尔量,化学势,化学势判据,拉乌尔定律,亨利定律,理想液态混合物,理想稀溶液,稀溶液地依数性,逸度与逸度因子,活度与活度因子,热力学标准态.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基本内容:偏摩尔量与摩尔量;偏摩尔量地集合公式;方程;化学势地定义与各类系统化学势地表示式;化学势判据;拉乌尔定律与享利定律;理想液态混合物地定义及其特征;稀溶液地定义及其依数性;逸度与逸度因子地计算;活度和活度因子地计算;标准态选择与活度地关系;简单汽液平衡计算.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相平衡基本概念:相律,相数、组分数和自由度数,单组分体系相图,二组分体系相图,步冷曲线,杠杆规则,三组分系统相图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基本内容:相律;常见单组分系统相图;一级相变与二级相变;二组分气液平衡相图及杠杆规则;二组分理想液态混合物地气液平衡相图;二组分真实液态混合物地气液平衡相图;水蒸汽蒸馏、精馏原理;二组分液态部分互溶系统及完全不互溶系统地气液平衡相图;二组分系统液—固平衡相图;二组分固态不互溶凝聚系统相图;相图分析;热分析法制相图及溶解度法制相图;重结晶原理;二组固态互溶系统相图;固态完全互溶系统相图;固态部分互溶系统相图;生成稳定化合物与不稳定化合物凝聚系统相图.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化学平衡基本概念:摩尔反应函数,化学反应等温方程,标准平衡常数,经验平衡常数,化学平衡,平衡转化率,范特霍夫方程,平衡移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基本内容:反应等温方程式地表达与应用;有关标准平衡常数地计算与应用;标准平衡常数地实验测定法;各种平衡常数之间地关系;平衡组成地计算;复相反应地平衡问题;温度对化学平衡地影响;压力对化学平衡地影响;惰性组分对平衡转化率地影响;反应物配比对平衡转化率地影响;同时平衡组成地计算;反应地耦合;实际气体反应及溶液中反应地热力学处理方法.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7.电化学基本概念:电解质溶液,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迁移数,离子电迁移率,离子独立运动定律,平均离子活度,平均离子活度因子,离子强度,离子互吸理论,可逆电池,电动势,原电池热力学,电池反应,电极反应,能斯特方程,电极电势,浓差电池,液体接界电势,分解电压,极化,超电势,极化曲线.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基本内容:电解池、原电池和法拉第定律;正极负极和阴极阳极地定义;离子地电迁移及迁移数;电解质溶液地电导率与摩尔电导率;离子独立运动定律;电导率、摩尔电导率与浓度地关系;离子地摩尔电导率与离子地迁移率;电导测定地应用;平均离子活度、平均离子活度因子地定义及其与离子强度地关系;极限公式;可逆电池;电池电动势和电极电势地能斯特方程;原电池设计;原电池热力学计算;电动势测定地应用;电极上地竞争反应.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统计热力学初步基本概念:能级,简并度,定域子系统,离域子系统,独立子系统,相依子系统,能级分布,状态分布,微态数,最概然分布,平衡分布,玻尔兹曼分布,配分函数,统计熵,系综.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基本内容:统计分布,统计平均,玻尔兹曼统计,熵地本质及玻尔兹曼公式,配分函数及其意义,配分函数地相关计算,热力学函数地统计计算,系综原理,统计热力学初步应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化学动力学基础基本概念:化学反应速率,基元反应,非基元反应,速率方程,反应级数,速率常数,阿伦尼乌斯方程,活化能,对行反应,平行反应,连串反应,链反应,爆炸极限,平衡近似,稳态近似,决速步近似,碰撞理论,过渡状态理论,势能面,活化络合物,单分子反应,分子反应动态学,笼效应,原盐效应,光化学反应,量子产率,催化反应动力学.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基本内容:反应速率地定义及其实验测定;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地影响;反应速率方程;速率常数地意义;反应分子数与反应级数地区别与联系;简单反应动力学方程地积分形式及有关计算;温度对反应速度地影响;活化能计算和阿累尼乌斯公式地应用;对峙反应、平行反应、连串反应地动力学分析;复合反应地近似处理法;根据反应机理拟定速率方程;单分子反应机理;链反应地特征;动力学理论地要点;光化学反应动力学;各类催化反应动力学地基本特征.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界面化学及胶体化学基本概念:表面自由能,表面张力,界面张力,弯曲液面,附加压力,亚稳状态,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吸附,吸附,接触角,润湿,铺展,表面过剩,单分子膜,表面活性剂,胶体,胶团,电泳,电渗,乳状液,溶胶,凝胶,高分子溶液.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基本内容:界面张力、界面功与界面吉布斯函数;弯曲液面地附加压力;蒸气压与表面曲率地关系;亚稳状态与新相地生成;杨氏方程和润湿现象;固体表面上地吸附作用及等温吸附公式;吸附公式及其应用;吸附地特征;吸附热力学;溶液表面地吸附作用及吉布斯吸附公式;表面活性物质地结构及其应用;胶体化学;高分子溶液.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三、结构化学大纲. 量子理论旧量子论;氢原子光谱;理论;波粒二象性;波函数;薛定谔方程;算符;算符地本征值问题及平均值公式;量子力学原理在简单体系中地应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原子结构单电子原子地结构;定态薛定谔方程;能级表达式及几个量子数值之间地关系;波函数及电子云地图形表示及其物理意义;轨道角度分布图;多电子体系波函数地原理以及反对称波函数地行列式;双电子体系地波函数;规则;多电子原子地组态和电子填充原则;根据电子壳层结构解释元素化学性质地周期性变化,及一些元素地性质;原子地整体状态和光谱项.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双原子分子线性变分法及其对地处理;双原子分子中地电子运动;共价键本质;简单分子轨道理论;双原子分子地轨道类型;双原子分子电子组态;双原子分子性质地解释(键地强度、键长、键型及键地种类);分子轨道与化学键联系和区别;价键理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对称性与点群对称操作和对称元素;分子对称操作;分子点群;典型分子地点群结构;分子点群地乘法表;群地表示;群地性质;点群地性质;点群地特征标表;点群地特征标表地应用;点群与分子地旋光性地关系;点群与分子地偶极矩地关系.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多原子分子杂化轨道理论;等性杂化与不等性杂化;多原子分子构型;多原子分子中非定域分子轨道地离域化;杂化轨道理论与分子轨道理论地比较;分子结构与性质地关系.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共轭分子近似方法;久期行列式;轨道能、总能量和离域键键能,离域能地计算;分子图各项含义及其计算;缺电子分子和多中心键;共轭分子地书写及分类;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前线轨道理论;分子轨道能级相关图;电环合反应立体专一性及其他简单典型反应机理地解释.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过渡金属化合物晶体场理论和配位场理论;配位化合物地结构及在水中地颜色地解释;应用晶体场理论对过渡金属化合物进行解释;稳定化能地求解;配位化合物地结构畸变;高自旋和低自旋化合物地区别与联系;不同配位化合物地结构与性质;分子轨道理论在配合物中地应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簇合物和团簇轨道分裂;分裂能地概念及应用;分子轨道理论;羰基络合物及不饱和烃络合物地结构性质;原子簇化合物地成键规则;分子磁性及磁共振谱;磁化率及应用;核磁共振谱;顺磁共振;射线光电子能谱及紫外光电子能谱.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固体晶体地点阵结构、结构基元;空间点阵地划分、点阵单位,晶面指标;晶体结构地描述,晶胞,晶胞参数,原子分数座标;晶体地宏观对称性;晶体地对称操作,对称元素及符号,七个晶系及各晶系地特征对称元素;个晶体点群;晶体地微观对称性;螺旋轴;各类晶体地典型结构;金属晶体地能带理论;离子键地本质,晶格能地计算;典型共价晶体,分子晶体及氢键晶体地结构特点;混合键型晶体;硅酸盐结构;晶体缺陷.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物理化学考试大纲
《物理化学》课程考试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考试目的本课程为专业根底课。
本课程是学习物理化学的根本原理,掌握化学反响平衡规律和速率规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必需的物理化学根本原理,并能用以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为学习药学专业课程打下根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后续课程做好理论打算,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尊重事物的科学态度,进一步深化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初步具有探究事物本质的勇气和精神。
二、考试的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热力学第肯定律考试内容:系统与环境、系统的性质、热力学平衡态, 掌握状态函数法和状态方程、过程和途径、热和功等根本概念、热力学第肯定律, 最大体积功等一些重要概念的理解和应用;热力学第肯定律,盖斯定律、生成焓,燃烧焓,了解键焓估算的反响热、离子摩尔生成焓、溶化热和稀释热,掌握基希霍夫公式考试要求;1. 理解系统与环境、系统的性质、热力学平衡态, 掌握状态函数法和状态方程、过程和途径、热和功;2. 掌握热力学第肯定律、热力学能、热力学第肯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掌握热力学第肯定律在理想气体中的应用, 了解热力学第肯定律在实际气体中的应用;3. 理解盖斯定律、生成焓,燃烧焓,了解键焓估算的反响热、离子摩尔生成焓、溶化热和稀释热,掌握基希霍夫公式;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考试内容:热力学第二定律;熵、熵变的计算;亥姆霍兹能、吉布斯能考试要求:1、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
2、掌握环境和系统的熵变的计算。
3、掌握热力学第肯定律和第二定律的联合公式; 掌握亥姆霍兹能、吉布斯能能;理解自发过程的方向和限度4、掌握理想气体的简单状态,相变化和化学变化的ΔG的计算。
第三章多组分系统热力学考试内容:偏摩尔量、化学势;稀溶液中的两个经验定律、气体组分中各组分的化学势、液态混合物,稀溶液,真实溶液中组分的化学势考试要求:1. 识记偏摩尔量的物理, 了解偏摩尔量的集合公式和吉布斯-杜亥姆方程2. 理解化学式;3. 了解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的微观解释,掌握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4. 气体组分中各组分的化学势;5、了解液态混合物,稀溶液,真实溶液中组分的化学势;第四章化学平衡考试内容:化学反响等温式和平衡常数;平衡常数的测定和反响限度的计算、标准反响吉布斯能的变化及化合物的标准生成吉布斯能;温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考试要求:1. 掌握化学反响等温式和平衡常数;2. 掌握平衡常数的测定和反响限度的计算;3. 掌握标准反响吉布斯能的变化及化合物的标准生成吉布斯能;4. 了解反响吉布斯能随温度的变化和范特霍夫方程;第五章相平衡考试内容:相律;单组分系统;单组分系统考试要求;1. 了解相律的推导,理解相、自由度、组分数、物种数、相平衡的概念,掌握相律及其应用;2. 掌握单组分的相图和克劳修斯-克拉伯龙方程;3. 掌握理想的完全互溶双液系, 掌握杠杆规则, 理解非理想的完全互溶双液系;了解蒸馏和精馏第六章电化学考试内容:电化学的根本概念、电解质溶液电导的测定及应用、电池电动势与电极电势;电池中各物质活度对电池电动势的影响;可逆电池的电动势测定及其应用。
物理化学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课程代码:课程名称:物理化学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总学时/学分:80 / 3+2 (其中含实验或实践学时:48 )开课学期:每学年第一和第二学期适用对象:化工类专业本科生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内容简介:物理化学也称为理论化学,是化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物理化学是用数学和物理学的方法研究化学中最具有普遍性的一般规律。
本课程介绍研究化学变化和相变化的平衡规律和化学反应的速率规律的宏观层次理论方法,从微观到宏观层次的研究方法和多相系统的研究方法等。
包括热力学三大定律和基本方程、统计热力学、多组分系统热力学、相平衡、化学平衡、电化学、化学反应动力学、表面现象和胶体等。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课程性质】物理化学是学生在具备了必要的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基础知识之后必修的理论基础课,是应用化学、化学工程、生物化学等专业的一门主干基础理论课程,同时也是后继化学专业课程的基础。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建立一个系统、完整的物理化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框架,掌握热力学、动力学、电化学、统计热力学中的普遍规律和实验方法;在强化基础的同时,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任务】本课程共分十章: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统计热力学初步、溶液理论、相平衡、化学平衡、电化学、化学动力学、表面现象、胶体化学。
本课程重点在于化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教学,在阐述基本原理时应着重讲清整个问题的思路、介绍问题的提出背景和形成理论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学到有关知识的同时能学到探索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基础层次上选择有代表性的科学研究成果和实际,着眼于前沿涉及的新思想和新方法。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绪论§ 1 物理化学的学科特点和发展史§ 2 物理化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3 必要的数学知识§ 4 物理化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要求【基本要求】1. 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科特点,探讨物理化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确立学好物理化学的信心。
《物理化学》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教学⼤纲《物理化学》教学⼤纲课程名称:物理化学英⽂名称: Physical Chemistry课程编号:01000211课程类别:专业课课程要求:必修课课程属性: 独⽴授课课程总学时:102学时,总学分6实验学时:34 学时(单独设课)应开学期:第4、5 学期适⽤专业:化⼯、应⽤化学先修课程:⾼等数学(微分、积分)、物理、⽆机化学、有机化学⼀、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物理化学主要研究化学变化和相变化的平衡规律和变化速率规律,是化学⼯程与⼯艺、应⽤化学、⽣物⼯程、⾷品、材料、制药、⽣物技术等专业的必修基础课,它包括理论教学及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单独开课。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应⽐较牢固地掌握物理化学基本概念及计算⽅法,同时还应得到⼀般科学⽅法的训练和逻辑思维能⼒的培养。
这种训练和培养应贯穿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使学⽣体会和掌握怎样由实验结果出发进⾏归纳和演绎,或由假设和模型上升为理论,并结合具体条件⽤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法。
⼆、课程的内容与基本要求物理化学的理论研究⽅法有热⼒学⽅法、统计⼒学⽅法和量⼦⼒学⽅法。
从研究内容来说包括宏观上的、微观上的、以及亚微观上的,对⼯科学⽣来说,热⼒学⽅法及宏观上的内容是主要的、基本的,后两种⽅法和内容的重要性正在⽇益增加。
对⼯科专业,量⼦⼒学⽅法⼀般不作要求或另设课程。
下⾯按各章列出基本要求和内容。
基本要求按深⼊的程度分“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
对于理论教学时数少于85学时的专业,△号标明的内容,不属基本要求。
第⼀章物质的pVT性质⼀、本章基本要求掌握理想⽓体状态⽅程。
掌握理想⽓体的宏观定义及微观模型掌握分压、分体积概念及计算。
理解真实⽓体与理想⽓体的偏差、临界现象。
掌握饱和蒸⽓压概念。
理解范德华状态⽅程、对应状态原理和压缩因⼦图,了解对⽐状态⽅程及其它真实⽓体⽅程。
⼆、教学内容1.理想⽓体及状态⽅程、分压定律、分体积定律。
2.真实⽓体真实⽓体与理想⽓体的偏差、范德华⽅程.真实⽓体的液化(C0的p-V图)、临界2现象、临界参数。
(完整版)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一)课程名称、所属专业、课程性质、学分;课程名称: 物理化学(PhysicalChemistry)所属专业:材料化学课程类别:专业课课程性质:专业课(必选)学分: 3学分(54学时)(二)课程简介、目标与任务、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课程简介:物理化学又称理论化学,是从研究化学现象和物理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入手,从而找出化学运动中最具普遍性的基本规律的一门学科。
共包括4部分内容:第1部分,热力学。
内容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化学势、化学平衡、相平衡。
第2部分,电化学。
内容包括:电解质溶液、可逆电池电动势、不可逆电池过程。
第3部分,表面现象与分散系统。
内容包括:表面现象、分散系统。
第4部分,化学动力学。
内容包括:化学动力学基本原理、复合反应动力学。
目标与任务:使学生掌握物理化学基本概念及计算方法,同时还应得到一般科学方法的训练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这种训练和培养应贯穿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掌握怎样由实验结果出发进行归纳和演绎,或由假设和模型上升为理论,并结合具体条件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先修课:高等数学(微分、积分)、大学普通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后续相关课程:无。
(三)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第四版,印永嘉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参考书目:[1] 付献彩主编,《物理化学》上、下册. 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2] 胡英主编,《物理化学》上、中、下册. 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3] 宋世谟主编,《物理化学》上、下册,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4]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例题与习题,第二版,印永嘉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二、课程内容与安排绪论讲授,1学时。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1.1 热力学的研究对象1.2 几个基本概念1.3 能量守恒1.4 体积功1.5 定容及定压下的热1.6 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和焓1.7 热容1.8 理想气体的绝热过程1.9 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1.10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11生成焓及燃烧焓1.12反应焓与温度的关系(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讲授,8学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化学(甲)》大纲本《物理化学》(甲)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化学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物理化学》是大学本科化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
它是从物质的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的联系入手探求化学变化基本规律的一门科学。
物理化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化学热力学(统计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界面化学与胶体化学等。
要求考生熟练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计算方法,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一)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1、热力学概论2、热力学第一定律3、准静态过程与可逆过程4、焓5、热容6、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7、实际气体8、热化学9、赫斯定律10、几种热效应11、反应热和温度的关系—基尔霍夫定律12、绝热反应—非等温反应13、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微观说明(二)热力学第二定律1、自发过程的共同特征—不可逆性2、热力学第二定律3、卡诺定理4、熵的概念5、克老修斯不等式与熵增加原理6、熵变的计算7、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本质和熵统计意义8、亥姆霍兹自由能和吉布斯自由能9、变化的方向和平衡条件10、G的计算示例11、几个热力学函数间的关系12、单组分体系的两相平衡—热力学对单组分体系的应用13、多组分体系中物质的偏摩尔量和化学势14、热力学第三定律与规定熵15、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简介(三)统计热力学基础1、概论2、玻兹曼统计3、玻色–爱因斯坦统计和费米–狄拉克统计4、配分函数5、各配分函数的求法及其对热力学函数的贡献6、分子的全配分函数(四)溶液 — 多组分体系热力学在溶液中的应用1、溶液组成的表示法2、稀溶液中的两个经验定律3、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化学势4、理想溶液的定义、通性及各组分的化学势5、稀溶液中各组分的化学势6、理想溶液和稀溶液的微观说明7、稀溶液的依数性8、吉布斯–杜亥姆公式和杜亥姆–马居耳公式9、非理想溶液10、分配定律 — 溶质在两互不相溶液相中的分配(五)相平衡1、多相体系平衡的一般条件2、相律3、单组分体系的相图4、二组分体系的相图及其应用5、三组分体系的相图及其应用(六)化学平衡1、化学反应的平衡条件和化学反应的亲和势2、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与等温方程式3、平衡常数的表示式4、复相化学平衡5、平衡常数的测定和平衡转化率的计算6、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7、用配分函数计算θm r G ∆和反应的平衡常数8、温度、压力及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9、同时平衡10、反应的耦合11、近似计算12、生物能力学简介(七)电解质溶液1、电化学的基本概念与法拉第定律2、离子的电迁移和迁移数3、电导4、强电解质溶液理论简介(八)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1、可逆电池和可逆电极2、电动势的测定3、可逆电池的书写方法及电动势的取号4、可逆电池热力学5、电动势产生的机理6、电极电势和电池的电动势7、浓差电池和液体接界电势的计算公式8、电动势测定的应用9、生物电化学(九)电解与极化作用1、分解电压2、极化作用3、电解时电极上的反应4、金属的电化学腐蚀、防腐与金属的钝化5、化学电源(十)化学反应动力学基础1、化学反应速率表示法和速率方程2、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3、几种典型的复杂反应4、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5、链反应6、拟定反应历程的一般方法7、碰撞理论8、过渡态理论9、单分子反应理论10、分子反应动态学简介11、溶液中进行的反应12、快速反应的测试13、光化学反应14、催化反应动力学(十一)界面现象1、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和表面张力2、弯曲表面下的附加压力和蒸气压3、液体界面的性质4、不溶性表面膜5、液-固界面现象6、表面活性剂及其作用7、固体表面的吸附8、吸附速率—吸附和解吸速率方程式9、气-固相表面催化反应(十二)胶体分散体系和大分子溶液1、胶体和胶体的基本特性2、溶胶的制备和净化3、溶胶的动力性质4、溶胶的光学性质5、溶胶的电学性质6、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作用7、乳状液8、大分子概说9、大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10、唐南平衡11、天然大分子二、考试要求(一)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明确热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如体系、环境、功、热、变化过程等。
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和内能的概念。
熟知功和热正负号的取号惯例。
明确准静态过程与可逆过程的意义。
掌握U及H都是状态函数以及状态函数的特性。
熟练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计算理想气体在等温、等压、绝热等过程中的U、H、Q和W。
熟练应用生成焓、燃烧焓来计算反应热。
会应用赫斯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
了解卡诺循环的意义。
了解摩尔定压、定容热容的概念;了解节流过程的特点及焦耳-汤姆逊系数的定义与实际应用。
从微观角度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本质。
(二)热力学第二定律明确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意义。
掌握热力学第二定律与卡诺定理的联系。
理解克劳修斯不等式的重要性。
熟记热力学函数U 、H 、S 、F 、G 的定义,并了解其物理意义。
明确G 在特殊条件下的物理意义,会用它来判别变化的方向和平衡条件。
熟练计算一些简单过程的S 、H 和G ,能利用范霍夫等温式判别变化的方向。
较熟练地运用吉布斯-亥姆霍兹公式、克拉贝龙方程式和克老修斯-克拉贝龙方程式。
明确偏摩尔量和化学势的意义。
了解热力学第三定律的内容,明确规定熵值的意义、计算及其应用。
掌握熵增加原理和各种平衡判据。
初步了解不可逆过程热力学关于熵流和熵产生等基本内容。
(三)统计热力学基础明确最概然分布的概念,懂得用最概然分布的微观状态数代替整个体系的微观状态数的理由。
明确配分函数的物理意义及其与热力学函数间的关系。
了解定位体系与非定位体系热力学函数的差别。
掌握平动、转动、振动对热力学函数的贡献,及其公式的推导过程。
掌握玻兹曼统计,了解玻色-爱因斯坦统计和费米-狄拉克统计。
(四)溶液 — 多组分体系热力学在溶液中的应用熟悉溶液浓度的各种表示法及其相互关系。
理解理想溶液、稀溶液与实际溶液三者的区别和联系。
掌握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以及它们的应用。
理解理想体系(理想气体、理想溶液、理想稀溶液)中各组分化学势的表达式及其应用。
了解逸度和活度的概念及逸度系数、活度系数的简单计算。
了解如何利用牛顿图求气体的逸度系数。
了解从微观角度讨论溶液形成时一些热力学函数的变化。
了解稀溶液依数性公式的推导,以及分配定律公式的推导,了解热力学处理溶液的一般方法。
(五)相平衡明确相、组分数和自由度的概念,理解相律并掌握其简单应用。
掌握杠杆规则在相图中的应用。
掌握单组分系统和二组分系统典型相图的特点。
在双液系中以完全互溶的双液系为重点了解其p-x 图和T-x 图,了解蒸馏和精馏的基本原理。
在二组分液-固体系中,以简单低共溶物的相图为重点,了解相图的绘制及其应用。
对三组分体系,了解水盐体系相图的应用。
了解相图在萃取过程中的应用。
(六)化学平衡能够从化学势的角度理解化学平衡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化学反应等温式的意义与应用。
了解均相和多相反应的平衡常数表示式的区别。
理解θm G ∆的意义,会用θm G ∆估计反应发生的可能性。
熟悉θp K 、p K 、x K 和c K 间的关系。
了解平衡常数与温度、压力的关系和惰性气体对平衡组成的影响,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能根据标准热力学函数的表值计算平衡常数。
熟练掌握用热力学方法计算化学反应标准平衡常数。
掌握反应物平衡转化率及体系平衡组成的计算。
了解对同时平衡、反应耦合、近似计算等的处理方法。
初步了解生物能力学的基本内容。
(七)电解质溶液明确电导率、摩尔电导率的意义及它们与溶液浓度的关系。
熟悉离子独立移动定律及电导测定的一些应用。
了解迁移数与摩尔电导率、离子迁移率之间的关系。
明确电解质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的概念,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了解强电解质溶液理论(主要是离子氛的概念),并会使用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
(八)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熟悉电化学惯用的电极电势名称和符号。
熟悉标准电极电势表的应用。
对于所给的电池,能熟练、正确地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
能根据简单的化学反应来设计电池。
掌握电极电势及电动势的计算;熟知标准电动势E 0与反应平衡常数K a 的关系。
明确温度对电动势的影响。
掌握由电化学数据计算热力学函数的变量m r H ∆、m r S ∆、m r G ∆等。
了解电动势产生的机理及电动势测定法的一些应用。
(九)电解与极化作用明确极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极化的分类、极化的机理。
理解超电势、分解电压等概念。
了解超电势在电解中的作用。
能计算一些简单的电解分离问题。
了解金属腐蚀的机理和各种防腐方法。
了解化学电源的类型及应用。
(十)化学反应动力学基础掌握等容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及其基元反应、反应级数、速率常数等概念。
对于由简单级数的反应如零级、一级、二级,要掌握其速率公式(微分式和积分式)的各种特征并能够由实验数据确定简单反应的级数。
对三级反应有一般的了解。
对三种复杂的典型反应(对峙反应、平行反应和连续反应)要掌握其各自的特点,并对其中比较简单的反应能写出反应速率与浓度关系的微分式。
明确温度、活化能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理解阿累尼乌斯经验式中各项的含意,会计算E a 、A 、k 等物理量。
掌握链反应的特点及其速率方程的建立,会应用稳态近似、平衡假设等近似处理方法。
了解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碰撞理论、过渡态理论和单分子反应理论的基本内容,会计算一些简单基元反应的速率常数。
掌握c E 、b E 、0E 、θm r H ≠∆、θm r S ≠∆与a E 和指前因子A 之间的关系。
初步了解分子反应动力学的常用实验方法和该研究在理论上的意义。
了解溶液中反应的特点和溶剂对反应的影响。
了解快速反应所常用的测试方法及弛豫时间。
理解光化学反应的基本定律(光化当量定律、量子产率)及量子产率的计算。
了解催化反应的特点,明确催化作用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的催化反应的类型。
(十一)界面现象明确表面吉布斯自由能、表面张力、接触角的概念,了解表面张力与温度的关系。
明确弯曲表面的附加压力产生的原因及与曲率半径的关系。
会使用杨-拉普拉斯公式。
了解弯曲表面上的蒸气压与平面相比有何不同,熟练掌握定量应用开尔文公式,会用这个基本原理解释常见的表面现象。
理解吉布斯吸附等温式的表示形式,各项的物理意义,并能应用及作简单计算。
了解液-液、液-固界面的铺展与润湿情况。
理解气-固表面的吸附本质及吸附等温线的主要类型。
掌握朗缪尔吸附理论要点。
对弗伦德利希等温式、BET 多分子层吸附等温式有初步了解。
了解表面活性剂的特点、作用及大致分类。
(十二)胶体分散体系和大分子溶液了解胶体分散体系的基本特性。
掌握胶体分散体系在动力性质、光学性质及电学性质等方面的特点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特点对胶体进行粒度大小、带电情况等方面的研究并应用于实践。
了解溶胶在稳定性方面的特点及电解质对溶胶稳定性的影响,会判断电解质聚沉能力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