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问答题

合集下载

教育心理学问答题整理汇总

教育心理学问答题整理汇总

一、迁移的促进(教学如何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P293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影响迁移的因素很多,包括学生的个人因素(如智力、年龄、学生的认知结构、对学习的态度等)和一些客观因素(如学习材料的特性、教师的指导、学习情境的相似性等)。

并且,迁移贯穿了人一生中各种形式的学习,所以教师应把为迁移而教的思想渗透到每一项教育活动中去。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1、整合学科内容把各独立的教学内容整合起来,即要注意各门学科的横向联系。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把在某一门学科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其他学科中去,若有必要,教师可作示范。

即横向迁移。

2、加强知识联系重视简单的知识技能与复杂的知识技能、新旧知识技能之间的联系。

把已学过的内容迁移到新的学习内容上去。

通过提问或简单的提示,有利于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学习新的复杂的内容。

即纵向迁移。

3、强调概括总结注意启发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概括总结。

一方面,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概括化的原理,提高其概括总结的能力,充分利用原理原则进行迁移;另一方面,在讲解原理原则时,要列举最大范围的例子,枚举各种变式,使学生正确把握其内涵和外延;同时结合具体情境进行讲解和学习,使学生达到对原理原则的去情境化,总之要将所学与所用的情境联系起来。

4、重视学习策略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帮他们掌握概括化的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

5、培养迁移意识通过反馈和归因控制等方式使学生形成关于学习和学校的积极态度。

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反馈,当学生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来解决某一学科的问题时,应当给予鼓励。

6、此外,还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和改造学校的环境和气氛,增加学校对学生的吸引力,并且在每次学习前,也应注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避免不良情绪、反应定势等消极心态产生的消极迁移。

总之,教师必须结合具体学科领域的特点和具体教学对象的特点,灵活地创设和利用教育契机去促进积极迁移的发生。

二、需要层次理论 P219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有广泛的影响。

《教育心理学》试题库(带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题库(带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题库(带答案)第一章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主要内容一、单选题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D )A.学生B.教师C.教学过程D.学习过程2.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其作者是(D )A.陶行知B.蔡元培C.潘菽D.廖世承3.下列研究方法中,对条件控制最严格的是(D)A.观察法B.现场实验C.问卷调查D.实验室实验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明心理是(D )。

A.脑的机能B.对客观认识的反映C.在实践中发生发展的D.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5.人的心理活动包括下列哪两个部分( A )。

A.心理过程和个性B.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C.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D.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6.重视对人类异常行为的研究,强调心理学应研究无意识现象的心理学学派为( D)。

A.人本主义学派B.格式塔学派C.行为主义学派D.精神分析学派7.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是信息加工处理系统的是( C)心理学。

A.精神分析B.人本主义C.认知D.格式塔第二章心理过程与教育一、单选题1.“万绿丛中一点红”,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这主要是由于刺激物具有( D )A.强度的特点B.新异性的特点C.变化的特点D.对比的特点2.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对象的数目是注意的(A )A.范围B.稳定性C.分配D.转移3.在百米竞赛的预备信号之后,相隔太长时间再发出起跑信号,则运动员的成绩就可能受到明显的影响。

这是因为运动员有( C )A.注意的稳定性B.持续性注意C.注意的动摇D.注意的分配4.视觉适应表现为感受性( C )A.提高B.降低C.有时提高有时降低D.既不提高也不降低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D )A.味觉刺激B.听觉适应C.嗅觉刺激D.感觉适应6.“月明星稀”是感觉的( B )现象。

A.适应B.对比C.后象症D.视觉障碍7.在嘈杂的环境中人们能够敏感的听见有人喊自己的名字,这是知觉的( C )A.理解性B.整体性C.选择性D.恒常性8.奥运会期间看游泳比赛的记忆属于( A )A.情景记忆B.语义记忆C.程序性记忆D.陈述性记忆9.遗忘曲线的最先提出者是( B )A.巴甫洛夫B.艾宾浩斯C.斯柏林D.弗洛伊德10.看完小说《西游记》后,脑中产生一个"栩栩如生"的孙悟空的形象的心理过程是( A )A.再造想象B.创造想象C.幻想D.表象形成二、多选题1.知觉的特性包括( ABCD )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2.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把情绪分为(BCD )A.焦虑B.激情C.心境D.应激3.遗忘的规律,主要表现在( ABC )A.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B.识记材料的特点对遗忘有影响C.学习程度对遗忘有明显影响D.遗忘的进程是均衡的4.注意的种类包括( ABC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持续性注意5.意志的品质包括(ABCD)A.自觉性B.果断性D.自制性三、判断题( √ )1.一般来说,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为效果最佳。

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A. 学习与记忆B. 个体差异与多元智能C. 教育评估与测量D. 学校管理与领导答案:D2. 在学习与记忆的过程中,以下哪一种记忆形式属于无意识的自动记忆?A. 过程记忆B. 程序记忆C. 获取记忆D. 工作记忆答案:B3. 以下哪一种方法不属于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A. 赞扬与奖励B. 设定具体目标C. 创设合作学习氛围D. 给予严厉的惩罚答案:D4. 根据文献,以下哪个理论提出了情感情绪与学习关系的模型?A. 心理分析理论B. 社会认知理论C. 近似学习理论D. 情感认知理论答案:D5. 以下哪一项不能被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有效指标?A. 口头表达能力B. 创新思维能力C. 学习时间长度D. 阅读理解能力答案:C二、简答题1. 请简述所谓的"教育心理学的科学性"。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需要遵循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即客观性、可证伪性、可重复性和系统性。

研究者在进行教育心理学研究时,需要进行系统的观察、实验和统计分析,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同时,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应该具有普适性,能够适用于不同的教育环境和个体差异。

2. 请简要介绍一下主要的学习理论。

主要的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联来实现的,强调外部环境对学习的影响;认知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过程中个体的思维和心理活动,提出学习是通过获取、组织和应用知识来实现的;社会认知理论则将学习视为观察和模仿他人行为的结果,强调社会环境对学习的影响。

3. 请简述情绪与学习之间的关系。

情绪与学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情绪状态的正负会直接影响学习过程,正向的情绪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而负向的情绪则会干扰学习过程。

情绪对记忆和注意力的调节具有重要作用,积极的情绪有助于提高学习动力和注意力集中,从而促进知识的吸收和记忆。

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

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

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哪个是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
A. 探讨学生的思维方式
B. 研究教育的心理机制
C. 分析教育活动的过程
D. 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
2.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重视以下哪个方面?
A. 单一的知识传递
B. 学生的情感态度
C. 无差别的对待所有学生
D. 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
3. 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教师应该采取以下哪种方法来解决?
A. 直接告诉学生正确答案
B. 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解决办法
C. 惩罚学生的错误行为
D. 忽视学生的困惑情绪
4. 学生在进行学习任务时,以下哪个因素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
A. 学生的智商水平
B. 学生的家庭背景
C. 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D. 学生的性别特征
5. 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下列哪个方面是主要关注的内容?
A. 社会心理学
B. 卫生心理学
C. 教育心理学
D. 临床心理学
二、问答题
1. 什么是学习心理?
2. 请简要说明“情感教育”在教育中的作用。

3. 什么是“元认知”?
4. 请谈谈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5. 为什么说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对学习非常重要?
以上为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希望考生认真思考后作答。

祝各位考生取得优异成绩!。

大学《教育心理学》课后简答题及答案汇总

大学《教育心理学》课后简答题及答案汇总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简要叙述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答:是要研究的是教与学,包括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和教师心理。

2、说说学与教过程的模式。

答:学与教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年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

在这一模式中,学生、教学、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方面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学习与教学及其评价/反思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3、当今教育心理研究的新趋势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研究学习者的主体性。

(2)研究学习者的能动性。

(3)研究学习的内在过程和机制。

(4)研究社会环境的影响。

(5)研究实际情境的影响。

(6)研究文化背景的影响。

(7)研究学习环境设计和有效教学模式。

(8)研究信息技术的利用。

第二章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1、简述皮亚杰理论中6-12岁的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征。

答:6-12岁的小学生处于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的具体运算阶段。

在这一阶段,小学生思维发展特征是:(1)思维中形成了守恒观念;(2)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的事物支持,可以进行简单抽象思维;(3)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只能刻板遵守规则,不能改变;(4)思维具有可逆性。

2、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答:(1)连续性与阶段性.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连续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表现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心理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尽管发展的速度存在个体差异,但发展是不可逆的.(3)不平衡性.不同个体心理的发展速度不同,起步发展可达到成熟水平的时期不同以及最终达到的高度不同,具有不平衡性.(4)差异性.同一种心理机能在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高度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等方面因人而异,具有个体差异性.第三章学生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1、简述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的区别与联系。

答:流体智力与基本心理过程有关的能力。

教育心理学问答题

教育心理学问答题

精品文档你我共享精品文档你我共享精品文档你我共享精品文档你我共享精品文档你我共享精品文档你我共享精品文档你我共享精品文档你我共享精品文档你我共享精品文档你我共享精品文档你我共享精品文档你我共享精品文档你我共享26、为适应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中学教师应该如何进行角色创新?出师表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教育心理学重点问答题

教育心理学重点问答题

教育心理学全部问答
1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作用
2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是什么?如何遵循个体心理发展的教学规律3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
4简述最近发展区,及教育意义
5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6学生的学习的特点:
7什么是有意义学习?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是什么
8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当前教育实践的启示
9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10简述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11成就动机理论
12成败归因理论
13学习动机的培养方法
14学习动机的激发
15学习动机培养的原则
16学习策略的训练原则
17如何训练学习策略的教学
18影响迁移的因素
19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
20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21如何有效的进行知识概括?
22如何提高记忆效果?
23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24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25如何培养学生观解决问题的能力?
26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27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28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9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三水平六阶段
30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31课堂管理的功能
32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33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如何维持课堂纪律)
34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35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36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37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
38教师成长和发展的途径
39一个新教师该如何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

 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

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选项中,不是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内容的是()- A. 研究与记忆
- B. 人格与发展
- C. 教学方法与评价
- D. 学科知识与技能
2. 马奇定律是指()
- A. 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经历起伏的现象
- B. 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呈现递增的研究效果
- C. 研究者在研究时存在专注与注意力集中的状态
- D. 研究者在研究时存在心理疲劳的状态
...
二、简答题
1. 请简述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2. 请简要论述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
三、论述题
请以你的观点论述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影响的可行策略。

...
四、案例分析题
请分析以下案例,并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案例:小明是一个热爱研究的学生,但在最近的考试中成绩却
下降很多。

请分析可能导致小明成绩下降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
五、论文题
请写一篇关于教育心理学在提高教育质量方面的研究论文。

...
以上是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的内容,祝您考试顺利!。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4)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4)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教育活动 B.教育行为 C.教育过程 D.教育心理现象答案:D2.下列哪个是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之一? A.分析个体差异 B.研究学习过程 C.评估教育实践 D.解决教育问题答案:D3.在教育心理学中,学习的本质是指: A.被动接受知识 B.积累经验 C.主动构建知识 D.反思思维过程答案:C4.在教育过程中,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相互作用被称为: A.指导 B.衔接 C.调控 D.适应答案:A5.以下哪个属于自我概念的组成要素? A.价值观 B.能力 C.身份 D.共同体意识答案:B二、判断题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教学的心理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学生的行为和心理过程。

答案:是2.教育心理学的任务不包括解决教育问题和促进教育实践的改革。

答案:否3.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理论的重要性远大于实践的应用性。

答案:否4.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我的认知、评价和感受的总和。

答案:是5.教育过程中的学生特点是一个稳定不变的因素,不会随着学习环境和教学方式的改变而变化。

答案:否三、简答题1.请简要解释教育心理学的三个基本任务是什么?教育心理学的三个基本任务包括:分析个体差异、研究学习过程和解决教育问题。

其中,分析个体差异主要研究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如认知差异、情绪差异等,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要;研究学习过程旨在探讨学生的学习方式、策略和动机等因素对学习成效的影响,以便提出有效的教学方法;解决教育问题则是教育心理学的应用领域,通过研究和分析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促进教育实践的改进和发展。

2.请简要解释学习的本质是什么?学习的本质是指学习的核心特征和基本属性。

在教育心理学中,学习的本质被理解为个体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

学习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和信息,而是通过个体的思维和认知活动主动地积累、整合和应用新的知识和经验。

学习的本质还包括个体与环境的互动和调节过程,个体通过与环境的交互和反馈来逐步改变和调整自己的思维和行为,实现个体发展和学习成果的最优化。

临沂临沭县小学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临沂临沭县小学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临沂临沭县小学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考试卷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自我评价能力是进行自我教育的()。

A.认识基础B.关键C.核心D.行动指南答案::A解析::自我评价能力是进行自我教育的认识基础。

2.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所确定的保护儿童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无差别原则B.尊重儿童尊严原则C.无歧视原则D.儿童利益最佳原则答案::A解析::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所确定的保护儿童的基本原则不包括无差别原则。

3.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

A.外部行为B.心理变化C.目标活动答案::B解析::认知学习理论认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心理变化。

4.“以提供建构认知结构的框架为教学的切入点”属于()教学策略。

A.先行组织者B.掌握学习C.支架式D.抛锚式答案::C解析::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

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5.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解析::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6.儿童在家庭中养成了爱劳动的行为习惯,这种习惯也会在学校中表现出来,这是()A、行为规范的迀移B、知识迀移C、技能迀移D、学习经验的迀移答案::A解析::迀移广泛存在于各种知识、技能与社会规范的学习中,儿童在家庭中养成的爱劳动的行为习惯在学校中表现出来的是社会行为规范的迀移。

7.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是( )。

A.教学媒体B.教师C.教学内容D.教学方法答案::C解析::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传递的主要信息。

教育心理学简答题汇总(附答案)

教育心理学简答题汇总(附答案)

教育心理学简答题汇总(附答案)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作用,具体的:(1)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学生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教育研究。

2.简述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1)连续性与阶段性:人的心理发展总是从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这就是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心理就会取代旧的特征而处于主导地位,表现为阶段性的间断现象,但后一阶段总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连续发展的。

(2)定向性与顺序性:人的心理发展会有个别差异,但总是按照一定的方向和顺序发展,表现为发展的不可逆性和不可逾越。

(3)不平衡性:人的心理发展的同一方面和不同方面发展的起止时间、成熟程度等都有不同的进程和速率,表现为发展的不平衡性的特征。

(4)差异性:不同个体的发展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等方面均不相同,表现为差异性的特征。

3.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意义。

(1)教育必须以一定的心理发展特点为依据:注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心理准备状态,遵循学习的量力性原则;抓关键期,及时而教,适时而教。

(2)教育对心理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学生心理的发展依赖于教育提出的要求和方向;教育可以延缓和加速学生心理发展的进程;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心理发展;教育能够使心理发展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

4.简述学生学习的内涵。

(1)学习是个体在特定的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2)学生的学习是积极主动的过程,是掌握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是在社会活动中以语言为中介实现的过程。

5.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

人类学习与学生学习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学生的学习既与人类的学习有共同之处,又有其特点。

(1)学习形式:接受学习是学习的主要形式,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2)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是主动构建过程,具有自主性、策略性和风格性,是师生互动的过程;(3)学习内容:以系统学习人类的间接知识经验为主,具有间接性;(4)学习目标:具有全面性、多重目的性;(5)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篇一: 选择题1、以下哪个属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A. 教育机构的组织与管理B. 教师的职业发展C. 教育中的学习、教学与发展D. 教育政策与社会变革答案:C2、心理发展的特点是:A. 离散性B. 线性C. 连续性D. 随机性答案:C3、学习能力的形成主要受到以下哪个因素的影响?A. 遗传因素B. 社会环境因素C. 营养因素D. 健康因素答案:B4、以下哪个属于感知类学习?A. 记忆B. 理解C. 运用D. 分析答案:A5、某中学决定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以下哪种教学设计较为适宜?A. 教师讲解示范后,要求学生模仿解决问题B. 提供典型问题的答案,要求学生记忆背诵C. 提供大量材料让学生广泛阅读,拓展思维D. 告诉学生所有问题的标准答案,要求学生套用答案:C篇二: 解答题1、请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研究范围涉及到教师、学生、教育机构等教育相关的各个方面。

它主要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学习、教学与发展的心理规律。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个体学习的心理过程、学习困难及其预防、教学评价与教育改革、教育心理学的方法、学习中的心理问题等。

2、简述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心理发展具有连续性的特点,即儿童在心理发展中不断积累新的认知结构,逐渐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

在教育中,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特点进行教学内容和方式的设计,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请说明学习能力的形成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并举例说明。

学习能力的形成受到遗传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

遗传因素通过基因的遗传传递给个体,影响个体的学习潜质和学习风格。

社会环境因素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氛围等,这些环境对个体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等产生影响。

例如,一个家庭对学习非常重视,为孩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学习氛围,这样的社会环境有助于孩子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历年考试习题精选及答案

小学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历年考试习题精选及答案

小学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历年考试习题精选及答案一、单选题1.小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

A.经典条件反射B.操作条件反射C.联结反应D.习惯成自然答案::B解析::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

儿童做对了某件事后得到成人的物质奖励或表扬属于正强化。

2.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

A.感受与体验B.前人经验C.记忆的内容D.信息及其组织答案::D解析::根据现代心理学的观点,知识就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3.针对“教学相长”的观点,说法正确的是()。

A.最早出现于《论语》B.指明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C.是我国新型的师生关系的特点之一D.说明教学过程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要素答案::C解析::“教学相长”最早出自于《礼记?学记》,意思是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是我国新型的师生关系的特点之一。

4.班主任李老师在教室后边堆放清洁工具的角落旁边设置了一个特殊座位,离其他同学有几排位置距离,凡是班上调皮和违反课堂纪律的同学就安排在特殊座位听课。

这一做法()A.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B.是帮助学生改正错误的有效手段C.是既保证学生的受教育权,又履行了教学管理权的有效方法D.是变相体罚学生的错误方法,侵犯了学生的人格权答案::D解析::变相体罚,是指采取间接手段,对学生肉体和精神实施惩戒并使其受到伤害的行为,如劳动惩罚、抄过量作业、脸上写字、讽刺挖苦、谩骂、烈日下暴晒等行为。

这位班主任的行为属于变相体罚,侵犯了学生的人格权。

5.杨贤江于1930年出版的教育学著作是()。

A.《新编教育学》B.《教育学》C.《新教育大纲》D.《实用教育学》答案::C解析::杨贤江是我国最早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教育问题的人。

他于1930年出版了《新教育大纲》。

6.下列内容中不能发生迁移的是()。

A.性格B.气质C.能力D.情感和态度答案::B解析::几乎所有习得经验都可以以各种方式发生迁移。

小学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试题含答案

小学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试题含答案

小学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这体现了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答案::D解析::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机体的某一部分受损后,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补偿,这就是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2.()是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日常课堂行为准则。

A.课堂纪律B.学生守则C.课堂常规D.班级日常规范答案::C3.儿童在熟悉了“白菜”、“豆角”和“黄瓜”这类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这属于()。

A.下位学习B.上位学习C.组合学习D.派生类属学习答案::B解析::上位学习是指新概念、新命题具有较广的包容面或较高的概括水平,这时,新知识通过把一系列已有观念包含于其下面获得意义,新学习的内容便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产生了一种上位关系。

4.层次结构图和流程图都可以衍变成()A.一览表B.双向表C.模型图D.网络关系图答案::B解析::双向表即从纵横两个维度罗列材料中的主要信息。

5.《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维护少年儿童的()。

A.社会权利的客体独立地位B.社会权利主体非独立地位C.社会权利主体独立地位D.社会权利的客体非独立地位答案::C解析::《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维护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独立地位。

6.提问者要求列举木材的用途。

回答可能是:桌椅材料、做成艺术品、筷子等等,这种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是()A.抽象思维B.联想思维C.发散思维D.逻辑思维答案::C解析::发散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从不同角度列举木材的用途,应为发散思维。

7.提出德育的社会模仿模式的学者是()。

A.科尔伯格B.彼得?麦克费尔C.班杜拉D.皮亚杰答案::C解析::班杜拉提出品德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品德的发展同强化、榜样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有关。

他又做了模仿学习的实验研究。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简答题-历届真题汇总-福建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简答题-历届真题汇总-福建

中学《教育心理学》问答题汇总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P4(5个)①学生②教师③教学内容④教学媒体⑤教学环境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P7-9(4点)①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②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③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和理论指导④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⑤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P13-14**①连续性与阶段性②定向性与顺序性③不平衡性④差异性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提出前五个阶段的发展危机各是什么?P20①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②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③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④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⑤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简述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P22(3点)①家庭教养模式②学校教育③同辈群体简述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

P27(3点)①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②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③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简述自我意识的含义与其发展过程。

P23(1)含义: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与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2)发展过程: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①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儿童一周岁末,开始将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分开来,把自己和自己的动作区分开啦。

3岁左右生理自我基本成熟②社会自我:3岁以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社会自我阶段,他们从轻信成人的评价逐渐过渡到自我独立评价,社会自我到少年期基本成熟③心理自我:心理自我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这时,青年开始形成自觉地按照一定的行动目标和社会准则来评价自己的心理品质和能力。

学生认知方式差异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P24**(1)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教育心理学问答题汇总

教育心理学问答题汇总

教育心理学问答题汇总第一章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P1)答:教育心理学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那就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

2、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P1)答: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展开的。

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3、简述学与教的三种过程模式。

(P5)答:(1)学习过程。

(2)教学过程。

(3)评价/反思过程。

4、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P7)答: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在: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和理论指导,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第二章(非常重要)6、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P13)答:(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9、简述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

(P15)答:(1)学习准备。

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2)关键期。

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11、简述教学与认知发展的关系。

(P18)答:(1)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2)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3)最近发展区。

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水平,还应该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

12、简述最近发展区概念及其意义。

(P19)答:前苏联的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教育心理学》各章节习题及参考答案

《教育心理学》各章节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A )。

A、____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一书的出版B、____年霍尔《儿童心理学的内容》一文的发表C、____年,比纳—西蒙两人《比纳-西蒙智力量表》的创建D、冯特创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2、教育心理学和其他科学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C )。

A、系统性原则B、教育性原则C、客观性原则D、分析和综合的原则3、被誉为美国教育心理学之父的人物是(D)。

A、霍尔(Hall,G.S.1844—1924)B、鲍德温(Baldwin J.M.1861—1934)C、詹姆士(James W.1842—1910)D、桑代克(Thorndike E.L.1874—1949)4、下述研究方法中,对条件控制最严格的是( D )。

A、观察法B、自然实验C、问卷调查及相关法D、实验室实验5、小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B )。

A、小学教育中教与学的心理活动B、小学教育中教与学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C、小学教育中人的本性及其改变的规律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6、实验法的主要特点是(B )。

A、简便易行B、严格控制C、定量研究D、探讨相关关系7、观察法的实施背景应该是( B )。

A.控制条件B.自然条件C.以探讨因果关系为目的D.均衡被试8、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是( B )。

A.自然实验法B.观察法C.实验室实验法D.问卷调查法9、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 C )。

A.观察法B.自然实验C.实验法D.问卷调查法0、学校环境中的最重要因素是( B )。

A.学生B.教师C.教D.学1、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C )。

A.卡普杰烈夫B.苏霍姆林斯基C.乌申斯基D.布隆斯基2、一切科学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 )。

A.客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教育性原则D.发展性原则3、苏联心理学家阿格法诺夫做的“拾柴火”实验是(B )。

A.观察法实验B.自然实验C.实验室实验D.自然实验与实验室相结合实验4、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C )。

教育心理学问答题

教育心理学问答题
知策略等。
05 问题解决与创造力
问题解决的过程与策略
分析问题
识别问题的性质、明确问题的目 标,并理解问题所给的信息。
制定计划
根据问题的性质和目标,制定解 决问题的计划或策略。
问题解决的过程与策略
执行计划
按照计划采取行动,尝试解决问题。
评估结果
对解决问题的结果进行评估,判断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问题解决的过程与策略
问题解决的障碍与促进因素
情绪干扰
情绪波动影响理性思考和判断。
时间压力
时间紧迫可能导致草率决策和错误解决方案。
问题解决的障碍与促进因素
知识储备
思维方式灵活
情绪稳定
具备相关领域的知识和 经验,有助于理解和解
决问题。
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 题,寻找多种解决方案。
保持冷静和积极心态, 有利于理性分析和解决
创造力的培养与激发
营造宽松开放的环境
允许孩子自由表达、探索和尝试,减 少对失败的恐惧和压力。
鼓励冒险和创新
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迎接挑战,培 养他们的冒险精神和创新意识。
06 情绪与学习
情绪对学习的影响
积极情绪
积极情绪能够提高学习动 机和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消极情绪
消极情绪可能导致学习专 注力下降,影响学习效果。
程序性知识的知识,其获得需要经过技能的形 成过程。技能的形成分为认知阶
段、联系阶段和自动化阶段。
练习与反馈
程序性知识的获得需要大量的练 习,并通过反馈来调整和完善技 能。反馈包括内部反馈和外部反
馈两种形式。
策略性学习
策略性学习是指在学习过程中使 用有效的学习策略来促进程序性 知识的获得。常用的学习策略包 括组织策略、精加工策略和元认

教育心理学试题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题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教育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概念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阿尔伯特·班杜拉B. 卡尔·罗杰斯C. 让·皮亚杰D. 亚伯拉罕·马斯洛答案:A2. 根据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以下哪个概念描述了个体通过社会互动实现认知发展的过程?A. 内在动机B. 外在动机C. 近侧发展区D. 远侧发展区答案:C3. 在教育心理学中,多元智能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霍华德·加德纳B. 本杰明·布鲁姆C. 约翰·杜威D. 爱德华·桑代克答案:A4.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个体在哪个阶段开始具备逻辑思考能力?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D5.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求是什么?A. 安全需求B. 社交需求C. 尊重需求D. 自我实现需求答案:D二、填空题1. 教育心理学中的“认知负荷”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处理信息的________能力。

答案:有限2.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学前儿童主要面临的心理社会危机是________与自主性之间的冲突。

答案:信任3. 在教育环境中,________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

答案:探究式三、简答题1. 请简述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案: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的过程。

学生应通过探索、实验和问题解决来获得知识,而不是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信息。

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和促进者,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描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中的“后习俗水平”。

答案: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中的“后习俗水平”是指个体的道德判断不再依赖于外在的规则和权威,而是根据内在的道德原则和价值观进行判断。

在这个水平上,个体开始考虑普遍的道德原则,如公正、尊重和平等,并能够从多个角度理解和评价道德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心理学》问答题汇总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考试大纲》P1)答:教育心理学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那就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

具体而言,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如学习的实质、动机、过程与条件等,以及根据这些理解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如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活动的安排、师生互动过程的设计与学习过程的管理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2、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P1)答: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展开的。

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3、简述学与教的三种过程模式。

(P5)答:(1)学习过程。

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2)教学过程。

教师通过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

(3)评价/反思过程。

评价和反思过程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反思。

在学与教的过程模式中,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而且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4、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P7)答: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在: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和理论指导,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5、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P9)答:教育心理学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6、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P13)答:(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7、简述少年期的心理发展特征。

(P14)答:少年期是11、12岁到14、15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整个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

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但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

同时,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发展,但仍带有不少片面性和主观性。

8、简述青年初期的心理发展特征。

(P15)答:青年初期是指14、15岁至17、18岁时期,相当于高中时期。

青年初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

他们的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占主要地位的情感是与人生观相联系的情感,道德感、理智感与美感都有了深刻的发展。

9、简述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

(P15)答:(1)关于学习准备。

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学习准备不仅影响新学习的成功,而且也影响学习的效率。

同时,学习也会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新的发展又为进一步的新学习做好准备。

(2)关于关键期。

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2岁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所以,我们应抓住关键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进行适当的教育,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0、试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P16)答: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0-2岁)、前运算(2-7岁)、具体运算(7-11岁)、形式运算(11-15岁)等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他们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思维不具有可逆性。

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

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

本阶段的儿童不仅能够运用经验-归纳的方式进行逻辑推理,而且能够运用假设-演绎推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本阶段的儿童能够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和直喻,能做一定的概括,其思维发展水平已接近成人的水平。

本阶段的儿童不仅具备了逆向性的可逆思维,而且具备了补偿性的可逆思维。

本阶段的儿童不再刻板地恪守规则,反而常常由于规则与事实的不符而违反规则。

11、简述教学与认知发展的关系。

(P18)答:(1)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2)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3)关于最近发展区。

12、简述最近发展区概念及其意义。

(P19)答:前苏联的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它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水平,还应该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

13、简述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教育意义。

(P20)答: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主要培养信任感;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主要培养自主性;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主要培养主动性;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主要培养勤奋感;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主要培养自我同一性;其他三个阶段分别为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时期)、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

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

14、简述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P22)答:(1)家庭教养模式;(2)学校教育;(3)同辈群体。

15、简述自我意识的含义及其发展过程。

(P23)答: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16、简述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

(P24)答: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学生间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型等方面。

17、简述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

(P27)答:(1)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

(2)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

(3)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18、简述学生的性格差异。

(P28)答: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性格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

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特征差异和性格类型差异两个方面。

关于性格的特征差异,心理学家一般是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

依据个人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可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倾型与内倾型两类;依据一个人独立或顺从的程度,把人的性格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

19、简述性格差异的教育含义。

(P29)答:性格虽然也不会决定学习是否发生,但它却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性格也作为动力因素而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

性格的性别差异又会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而且还会影响学生的社会性学习和个体社会化。

因此,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应更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性格差异。

20、简述学习的概念(或学习的心理实质)。

(P30)答: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1)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2)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3)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21、简述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

(P31)答:(1)人的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2)人的学习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生活实践中,在与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而进行的;(3)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

22、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

(P32)答: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式。

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其学习内容含三个方面:(1)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2)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3)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23、简述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理论。

(P32)答:加涅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把学习分成八类: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连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

加涅后来在八类学习的基础,进一步提出了五种学习结果,并把它们看作五种学习类型: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

24、简述联结学习的有关理论。

(P35)答:(1)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2)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

(3)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4)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25、简述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

(P35)答: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

26、简述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P37)考试大(www.Examda。

com)答:获得与消退;刺激泛化与分化。

27、简述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

(P38)答:强化;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消退;惩罚。

28、简述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模式。

(P41)答:学生从环境中接受刺激,刺激推动感受器,并转变为神经信息。

这个信息进入感觉登记,这是非常短暂的记忆贮存,一般在百分之几秒内就可把来自各感受器的信息登记完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