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别裁——中国成语中的天人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人别裁——中国成语中的天人观
天人别裁
——中国成语中的天人观念
李英华
摘要:天人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命题,同时也是最为大众化的哲学观念。这一点在中国成语、谚语、俗语里有非常鲜明而突出的反映。本文结合中国哲学经典,着重分析、阐发这类特定语言所反映的天人关系,表明中国古代天人之学不但具有哲理性、宗教性的内涵,而且具有世俗化、大众化的特性。中国传统天人观念除开宗教迷信的成分,还具有多方面、多层次的内涵,它的富有生命力的思想精华,其实在于深切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天人关系,人文关怀
自九十年代以来,天人关系为学术界讨论的一个热点。这些讨论较之以往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这里试举出其中几点:其一,大多喜欢笼统地、抽象地概括
“天”有多少种含义(普遍地归纳为三种),而较少深入具体地分析、阐述天人关系的各个命题;其二,由于受到所谓“天”的三种含义(意志之天、自然
之天、义理之天)的束缚,探讨天人关系时往往局限于“就天论天”,而不能从上下文的语境中(即使其中并没有出现“天”字)发掘出原本固有的天人关系的丰富内涵;其三,天人合一是天人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这个命题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即神与人和人与自然。一般地,学界对神人观念更多地给予批判、否定,而对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则予褒扬、肯定。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的时代特点(科技背景下的思维模式)。基于此,本文尝试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天人关系,表明中国古代天人之学所具有的多方面、多层次的内涵,注重揭示在现代生活中仍有生命力的天人观念,以及它的深切的人文关怀。本文虽对学术界一般看法带有一点商榷性,但也只是探讨性的。限于篇幅,本文的阐述也不全面,只能是札记性的。
一性相近,习相远
“认识自己”,这句格言是人类理性的自觉标志。而“人性”(人之所以为人,人之异于万物之所在)则是人类认识自己的首要的、关键的问题。在中国传统哲学里,人性论正是天人关系的核心内容之一。这一点,似为一般讨论天人关系的学者所忽略。事实上,中国古人认为,天是人类的始祖,人性本源于天,因而,天是内在于人的身心性命之中。董仲舒就曾以形象化的语言讲过“
人之为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又说“人之情性有由天者矣”及“道莫明省身之天,如天出之也”
中国传统哲学的人性论,不管是孟子的“性善论
”,还是荀子的“性恶论”,抑或是扬雄的“性善恶混说”,等等,无不表明这么一个基本事实,即肯定人的先天本性的存在。可是,在常人心目中,“天”是高高在上,覆盖万物。他们没有意识到,“天”与“心性”是联系在一起的,原来也内在于人的身心性命之中。而这一点,正是儒家心性之学的奥义所在。
一般说来,中国传统哲学的人性论都或多或少带有教育意义,但无论上述哪种说法,都不如孔子所说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最富有教化的意味。其原因大约有四:一是孔子本人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二是“性相近,习相远”被编入《三字经》,妇孺皆知,耳熟能详;三是这句话中的“近”字言简意赅,耐人寻味,且带有一定的模糊性,从而给后人(如孟子、荀子)留下进一步探讨、阐释的余地;四是这句话简明扼要地表明了
“天”(性)与“人”(习)的辩证关系,颇富哲理。
如果要进一步探究孔子关于“性”的根源的看
法,自然要联系子贡所说的一句话。他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对于这句话,不仅古注各异,而且今人看法也不统一。笔者认为,要正确理解和把握这句话的原意,也许首先要明确、解决一个前提条件,即孔子与《易传》的关系问题。笔者赞同金景芳、李学勤和廖名春等先生的看法,即肯定孔子作过《易传》。因此,孔子的主要思想也反映在《易传》里面。另据帛书《要》所记载,子贡极不理解“夫子老而好《易》,居则在席,行则在橐”,故而质问孔子“夫子亦信其筮乎”。这可不是一个小问题,它涉及到如何看待孔子平时的思想言行、乃至人格、境界的问题。而孔子对这个问题,显然也很在意,故不无忧虑地说
“后世之士疑者,或以《易》乎?”笔者认为,这可能正是促使孔子作《易传》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当子贡明白孔子之所以好《易》的缘由,特别是领会了《易传》中所反映的孔子关于天人性命的思想时,他就不禁感叹:
“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意谓孔子平日所讲的文章,一般在别处也能听到;至于他所说的性与天道合一的道理,在别处就听不到了。也就是说,子贡认为孔子关于天人性命的观点是最独特、最好的。这一点,可以从今本《系辞传》关于“继善成性”的人性论中得到印证。因为,在孔子时期,
的确没有哪位思想家能够提出类似“继善成性”的人性论观点。
所以我们可以说,孔子认为人性根源于天道。这一点经过讨论,相信能够取得共识。而孔子关于“性相近,习相远”的观念,尽管已经渗入寻常百姓家,但落实到日常生活中,人们又往往心不在焉,习焉不察,这或许就是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罢!
二安贫乐道,乐天知命
孔子提倡“忧道不忧贫”的精神。他批评那种“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认为这种士
“未足与议”。他讲,“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他称赞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对于孔子、颜回的这种精神境界,宋儒概称为“孔颜之乐”。这一点,反映在成语中,就是所谓的“安贫乐道,乐天知命”罢!
不过,笔者认为,“安贫乐道”这一成语似有不够确切之处。因为,孔颜所安的,其本质所在,并非“贫”而在于“德”;孔颜所乐的,就是由“德”所获得的“道”。在中国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