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古建筑砌筑
干货!古建筑墙体砌筑必会知识点!
干货!古建筑墙体砌筑必会知识点!中国建筑有着明显的三段式特征。
中间的一段由木柱、部分梁架、斗栱、门窗和主体墙组成。
墙体是这一段中最有代表性的。
那么在墙体的砌筑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是:1.不同等级不同样式的古建要砌哪种类型的墙?2.砌墙中砖该如何摆放?3.砌筑中,如何能做到功能与美观兼顾。
即墙面艺术效果。
本篇就从以上三个方面介绍。
墙体的砌筑类型(1)干摆砖的砌筑即“磨砖对缝”做法。
它常用于较讲究的墙体下碱或其他较重要的部位,如梢子、博缝,檐子、廊心墙、看面墙、影壁、槛墙等。
而山墙、后檐墙、院墙等体量较大的墙体,上身部分一般不采用干摆砌法。
(2)丝缝的砌筑丝缝又叫“细缝”、“撕缝”,俗称“缝子”。
丝缝做法是与干摆做法相媲美的一种砌筑类型,但其大多不用在墙体的下碱部分,而是作为上身部分与干摆下碱相组合。
丝缝做法也常用作砖檐、梢子、影壁心、廊心等。
(3)淌白的砌筑淌白古建筑整砖墙的砌筑类型以砖料是否经过砍磨加工来分,可分为细砖墙和糙砖墙两大类,淌白墙是细砖墙中最简单的一种做法,可在下列三种情况下适用。
①经费有限,但建筑物仍要求有细的感觉。
②为了造成主次感,变化感。
常与千摆、丝缝结合。
如,墙体的下碱为干摆,上身的四角为丝缝,上身的墙心为淌白。
③追求粗犷、简朴的风格。
如宫殿建筑中具有田园风格的建筑,边远地区的庙宇等。
(4)糙砖墙砌筑糙砖墙砌筑未经砍磨加工的整砖墙都属糙砖墙。
按砌砖的手法分为带刀缝(又叫带刀灰)和灰砌糙砖两种做法。
带刀缝是小式建筑中不太讲究的墙体做法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这种做法的灰缝较小,多用于清水墙。
带刀灰做法还可作为下碱、墀头、墙体四角、砖檐部分,与碎砖抹灰等做法相组合。
带刀灰做法所用的砖料以开条砖为主,有时用四丁砖代替。
(5)碎砖墙砌筑碎砖墙是碎砖压泥做法。
这种做法用于小式建筑中,用于不讲究的墙体、基础等,也常作为上身或墙心,与其他做法的下碱或整砖“四角硬”相组合。
碎砖墙也可作为“外整里碎”墙的背里部分。
第十章 古建筑砌筑
第十章古建筑砌筑10.1 古建筑中什么是台基和台明?答:台基是露出自然地坪的部分,是房屋建筑的基础。
台基的构造是四面为砖墙(或条石),里面填土,上面墁方砖的一个台座。
台基外部四面墙之内,按木构架上柱子的部分用砖砌磉墩和拦土。
磉墩是柱子下砌砖的基础,柱子安放在磉墩上头的柱顶石上。
拦土是磉墩与磉墩之间,按开间(面阔)或进深砌成的同磉墩一样高的砖墙,如图所示。
台明也是中国古建筑中的一个特征。
台明须有台阶,此台阶石古称踏跺。
踏跺中最下面的一级,稍稍露出地面与土衬平的一块石称为砚窝石。
踏跺两边的坡石称为垂带石。
10.2 古建筑中的墙体主要有什么作用?有哪些种类?答:墙体在木构架类的建筑中主要起围护和分隔作用。
在一座古建筑中,各部分墙壁的名称,多依柱子的地位而定。
一般可分为山墙、檐墙、槛墙、廊墙、夹山墙和院墙等。
由于外形、艺术形式等不同又可分为:看面墙、花墙、云墙、罗汉墙、八字墙、影壁墙等;由于功能不同可分为:拦土墙、迎水墙、护身墙、夹壁墙、女儿墙、月墙、城墙、金刚墙等。
在墙体本身上,由于位置及厚度不同在砌筑中其名称也不同。
如山墙部位墙身上部称上身,下部称下碱。
下碱要求材料较好,相当于现在建筑中的墙裙或高勒脚。
它的高度一般为檐柱高度的1/3。
内墙部分其下部厚出的部分称为裙肩,其高度也为檐柱高度的1/3。
10.3 古建筑中屋面结构有什么特点?答:屋盖包括屋顶的木结构和铺设的防水层和瓦屋面。
古建筑的屋盖往往由于木构架的造型不同而有所区别。
最常见的有四种类型,这四种木构架形式成为四种屋盖造型不同的架子,在这些“架子”上铺筑瓦屋面做成四种不同的屋盖名称:(1)庑殿式屋顶:它是一种屋顶前后、左右、四面都有斜坡落水的建筑。
(2)硬山式屋顶:这类屋顶只有前后坡,两端头是山墙封头的房屋。
(3)悬山式屋顶:它与硬山式一样只有前后两坡,所不同的是木架中的檩条伸出山墙,形成悬挑的出檐,故名为悬山屋顶。
(4)歇山式屋顶:这类屋顶可以说是悬山和庑殿相结合的形式。
古建筑青砖砌筑工艺
古建筑青砖砌筑工艺古建筑青砖砌筑工艺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技术的传统建筑工艺。
青砖砌筑工艺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精湛的技艺、独特的风格和精美的装饰而闻名于世。
下面将详细介绍古建筑青砖砌筑工艺的各个方面。
一、青砖的制备青砖的制备是青砖砌筑工艺的第一步。
首先选取适宜的粘土材料,经过踩泥、陈泥、制坯、干燥、烧制等多个步骤,最终得到高质量的青砖。
选泥:选择粘性适中、含沙量较少的黄泥或黑泥,去除杂质和沙石。
踩泥:将选好的泥料放入泥池中,用脚踩碎泥块,使其变得均匀细腻。
陈泥:将踩好的泥料放置在阴凉处陈化,让泥料中的水分充分挥发,使泥料变得更加柔软、可塑。
制坯:将陈化的泥料揉成小团,放入砖模中,用木锤敲实,使泥料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青砖坯。
干燥:将制作好的青砖坯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自然干燥至一定程度。
烧制:将干燥好的青砖坯放入窑炉中,以适当的温度和时间进行烧制,使青砖坯达到所需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二、青砖的砌筑青砖砌筑是古建筑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施工工艺,它具有结构合理、耐久性好、装饰性强等特点。
青砖的砌筑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基础施工:在建筑物地面上挖槽或铺设灰土垫层,作为青砖墙体的基础。
墙体构造:根据建筑物的要求和结构形式,选择合适的青砖规格和排列方式进行砌筑。
一般情况下,青砖墙体由下往上逐层砌筑,每一层青砖之间用石灰、稻草等材料填充,以增加墙体整体性。
灰缝处理:在青砖墙体砌筑完成后,对墙体表面的灰缝进行处理。
一般采用勾缝的方法,用灰刀将灰浆填入青砖之间的缝隙中,使墙体表面光滑平整。
装饰处理:根据建筑物的风格和要求,对青砖墙体进行装饰处理。
如雕刻、贴面、绘画等。
三、青砖砌筑工艺的特点结构性能好:青砖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能够承受较大的荷载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隔热隔音:青砖具有较好的隔热隔音性能,能够有效地保护建筑物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装饰性强:青砖具有丰富的纹理和颜色,能够为建筑物增添独特的装饰效果。
浅谈古建筑砌筑工程施工工艺Microsoft Word 文档 (2)
浅谈古建砌筑工程施工工艺摘要:关键词:古建筑所用的砖是以粘土为主要原料,经过成型、干燥、焙烧工艺制成的青(灰)色的砖。
一、施工前准备:(一)技术准备1、施工前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工程设计要求及古建传统作法,认真阅读图纸、并且根据图纸尺寸放出墙的边线、门窗洞口位置、尺寸,校验各部尺寸。
防线完毕,请监理进行验收,合格后施工。
2、编制砌体专项施工方案,包括墙体砌筑的工艺、质量要求、施工进度,材料的储存及运输等,并报监理等审批。
3、施工前应对所用材料,工具进行检查,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规定。
经砍磨加工的砖料,应符合《文物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
4、应对墙体砌筑的瓦工进行技术交底,并在大面积砌筑前做出样板间(段),经各方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大面积施工。
(二)材料准备古建所用灰浆有“九浆十八灰”之说,可见灰浆的种类之多。
近年来修缮工程中,常使用现代建筑材料,如石灰砂浆、混合砂浆、水泥砂浆。
一般来说,只要不破坏原有建筑的风格,采用成功的新材料、新做法是必要的。
但在选材时应注意古建施工的特点,否则就可能得不偿失。
如古建施工中经常使用的水泥,水泥的强度很高,用水泥砂浆代替传统抹灰作法,只要外观效果能接近传统作法,其优越性是不言尔喻的。
1、砌筑所用各种灰浆及配合比见下表:2、砖料加工(一)砖料加工在未砍砖前,应先砍出“官砖”即样板砖。
以官砖作为每块砖的规格比对及验收标准。
砖加工称为砍砖。
砍砖工序中,砖的各面名称如下图:(二)砖细加工1、砖细用砖的品种、规格、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2、砖细加工后的团、线条、色泽应符合设计要求。
修复的砖细应与原砖细的图案、线条、色泽相一致。
3、砖细的加工:(1)选料:根据设计要求对砖的要求,选择质量、色泽、规格合适的砖料;(2)做样板砖:未全面展开砖细加工之前,应按设计要求先做样板砖,样板砖检查合格后,以此为样板进行砖细加工;(3)粗加工:根据加工对象的具体要求记性画线、取平、打直(不平的面做平,不直的边棱打直)等粗加工;(4)细加工:应根据干摆转、丝缝砖、金砖、异形砖、淌白墙等按设计的不同要求进行细致加工;(5)磨配试组:将加工合格相互联结叠砌的砖细进行磨配试组,将不吻合处进行加工修理,将表面缺陷,砂眼,用砖药修补磨平;(6)五扒皮1)用刨子铲面并用磨头磨平。
古建筑—青砖的砌筑类型及砖缝排列
古建筑—青砖的砌筑类型及砖缝排列青砖的砌筑类型及砖缝排列(一)青砖的砌筑类型1.干摆。
即“肺砖对缝”做法。
多用于较讲究的墙体下碱或较重要的部位,如梢子、翩心墙、槛墙、影壁等。
干撰姗用砖应事先经过精细的砍磨加工.称“五扒皮”.干摆墙面的最大特点是堵的外农面看不见灰缝。
2.丝缝。
挂缝墙用青砖也应经精细加工.称“膀子面”。
丝缝与千摆的最大不同是,墙表面有灰缝,灰缝细而色深。
丝缝做法多用在下碱为干摆做法的上身墉面。
3.淌白。
淌白墙用砖也需要加工.但只需将砖的表面磨平.称“淌白拉面”,或在此根底上将砖的长短按统一尺寸取齐,称“淌白截头”。
淌白墙的灰缝较丝缝墉宽一些,灰缝颜色呈深灰色,淌自做法属于讲究做法中的不讲究者,因此多用在稍讲究的堵面成用在做法讲究堵面的墙心部位。
4.青砖墙。
即用整砖不经砍磨加工,直接砌筑,且表面不抹灰的瑞面做法。
糙砖培一般用白灰砌成,用深月白灰勾缝,是普通建筑的常见端面做法形式。
5.碎砖坡。
凡用规格小于整砖,或用规格不等的整砖砌成的墙都叫碎砖墙。
碎砖墉大多用揍灰泥砌筑.其外表面大多要抹灰。
由于碎砖姗的厚度可以随意确定,不需要考虑砖规格与峨厚尺寸之间的关系。
特别适合古建筑墉厚千变万化的特点.由于中国古建筑的受力构造是木构造.具有“墙倒屋不塌”的特点。
实践证明,碎砖墙不存在构造安全问题。
因此在普通民宅、王府、寺庙以及皇宫中都有使用。
6.虎皮石墙。
虎皮石墙是采用黄揭色毛石砌成的墙面.其灰缝特点为凸出墙面的深灰色灰缝。
虎皮石墙多用于具有地方民居风格的建筑中,也用在皇家园林或王府花园中。
7.琉璃墙面。
见于宫殿、庙宁建筑中。
一般只用在墙体的局部,如冰盘檐、须弥座、下喊、槛墙、博缝等处,以琉璃为主砌成的构筑物较为少见。
(二)古建墙面砖缝排列形式古建墙面砖缝排列形式有十字缝、三七缝《三顺一丁)、一顺一丁《梅花丁)、五顺一丁、落落丁等多种.其中以十字缝和三顺一丁最常见‘图2-12-13).现代建筑常见的“满丁满条,即一层条砖一层丁砖的摆砌方法不是古建墙面的砖缝排列形式。
古建筑施工技术
古建造施工技术古建造施工技术一、介绍古建造施工技术是指在保护古建造文化遗产的前提下,对古建筑进行维修、修缮、重建等工艺和方法的总称。
它涉及到建造结构、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本文将详细介绍古建造施工技术的各个方面。
二、建造结构1. 木结构古代建造常采用木结构,包括柱、梁、楼梯等。
所用木材的选择、加工和搭建过程需符合古建造原有的结构特点和风格,遵循传统的工艺流程。
2. 石结构石结构广泛应用于古代宫殿、墓葬等建造中。
石材的选取和加工需要考虑到质地和色采的匹配,采用传统的打磨和切割工艺。
3. 砖瓦结构砖瓦结构主要应用于古代寺庙、园林等建造中。
砖的烧制和砌筑工艺要符合传统技术标准,注意保持砖与砖之间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以保证建造的坚固和美观。
三、材料选择1. 木材选择优质的木材,如松木、柏木等,考虑到其耐久性、抗腐蚀性和稳定性。
在选择和处理木材时,要注意保护环境,遵循绿色施工原则。
2. 石材选择质地坚硬、色采丰富的石材,如花岗岩、青石等。
在选石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破坏原石的形态和纹理,以保持其原始美感。
3. 砖瓦砖瓦的选择要考虑到其质量和外观。
要选择具有一定抗压能力和防水性能的砖瓦,同时,要注意砖瓦的形状和色采搭配,以保证建造的整体美观。
四、施工工艺1. 基础施工古建造的基础施工要坚固可靠,要根据地理环境和建造结构的特点确定合适的基础方式,如石头垒筑、混凝土浇筑等。
2. 木结构搭建木结构的搭建需要遵循传统的工艺流程,包括材料的加工、组合和固定。
要注意保持结构的稳定性,以防止日后浮现松动或者崩塌等问题。
3. 石结构加工石结构的加工要注意保持石材的本质和外观,避免过度加工导致失去原有的特点。
要确保石材的拼接坚固,防止石块脱落。
4. 砖瓦砌筑砖瓦的砌筑要注意保持墙体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砌筑时,要注意保持砖与砖之间的间隙,并采用传统的砌筑方法,如夹芯填缝等。
五、附件列表:1. 古建造构件加工工艺图纸2. 木材选材标准3. 石材选石标准4. 砖瓦选购规范5. 施工方案示例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 文物保护法:主要规定了对文物的保护、修缮和利用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古建砖工程施工
古建砖工程施工是一门历史悠久的技艺,在我国有着千年的发展历程。
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精湛的工艺技术,为我国古代建筑的瑰宝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从古建砖工程施工的工艺流程、技术要点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古建砖工程施工的工艺流程1. 准备阶段:在施工前,首先要对古建砖进行挑选和分类,确保砖的尺寸、色泽和纹理一致,以便达到良好的装饰效果。
同时,要准备好施工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如砖刀、灰刀、砂浆等。
2. 地面施工:从中心向四周铺设,先将砖头摆放在灰缝中,然后用灰刀填充砂浆,最后用木槌轻轻敲打砖头,使其与砂浆紧密贴合。
3. 墙面施工:从底部开始,逐层向上施工。
施工时要注意砖的垂直度和灰缝的宽度,每层结束后要进行验收,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4. 屋面施工:屋面施工要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先安装好屋脊、檐口等部位,然后依次向两侧铺设。
注意砖的排列方式和灰缝的宽度,确保屋面的防水、隔热和美观效果。
5. 细部处理:在施工过程中,要对砖的形状、纹理和灰缝进行精心处理,使古建筑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古建砖工程施工的技术要点1. 砖的挑选:挑选的古建砖应符合设计要求,尺寸准确,表面平整,色泽一致。
对于破损、裂纹和变形严重的砖头,应予以淘汰。
2. 砂浆配制:砂浆是古建砖施工的关键材料,其配制比例要符合设计要求。
通常情况下,砂浆的比例为水泥:砂=1:3。
砂浆应搅拌均匀,确保施工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和易性。
3. 施工工艺:施工过程中,要掌握好砖的摆放角度、灰缝宽度等关键技术。
对于特殊部位,如转角、叠涩等,要采用特殊的施工方法,确保施工质量。
4. 防水处理:古建筑的屋面和墙体施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防水措施。
施工结束后,要进行防水试验,确保建筑物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
三、古建砖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1. 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
2.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对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地方要及时整改。
古建筑砌体修缮方案
古建筑砌体修缮方案古建筑砌体修缮方案是指对古建筑中的砌体进行修缮和保护的具体方案。
古建筑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因此对其进行修缮和保护十分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古建筑砌体修缮方案。
首先,古建筑砌体修缮需要进行全面的勘测和评估。
通过对古建筑的砌体进行勘测,可以了解其损坏程度和修缮需求,为后续的修复工作提供依据。
勘测的内容包括古建筑的年代、材料、结构和现状等方面的情况。
评估则是对古建筑修缮后的保护效果进行预测,以便制定合理的修缮方案。
其次,古建筑砌体修缮需要进行具体的修复措施。
修复措施包括破损部分的修补、松动部位的加固和缺失部分的补充。
修补破损部分时,需要选择与原材料相似的材料进行修补,保持其原有的风貌。
加固松动部位需要采用合适的方法,例如使用钢筋加固或注浆加固等。
缺失部分可以采取仿古材料进行补充,确保修缮后的古建筑外观完整。
再次,古建筑砌体修缮需要注意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对于古建筑砌体的修缮,需要选择与原材料相似的材料进行使用,以保持其原有的风格和特色。
例如,对于古建筑中的砖瓦,应选择采用传统烧制工艺制作的砖瓦,而不是现代工业制品。
此外,还需要根据不同的修缮部位选择不同的材料,以达到最佳的修缮效果。
最后,古建筑砌体修缮需要进行定期维护和管理。
古建筑修缮后需要定期检查,对有损坏或老化的部位进行维护。
对于松动部位可以通过加固的方式进行维护,对于破损部分可以进行补修。
此外,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适的保养工作,例如保持砌体的清洁、防水和防潮等措施。
综上所述,古建筑砌体修缮方案的核心是保护古建筑的原有风貌和特色。
通过全面的勘测和评估,确定古建筑修复的实际需求,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并且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定期进行维护。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确保古建筑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保持其历史和艺术价值。
古建筑墙体砌筑工艺
古建筑墙体砌筑工艺嘿,朋友!你知道古建筑墙体那精妙的砌筑工艺吗?那可真是一门神奇的艺术!先来说说这选材吧,就好比做饭得挑好食材,砌筑墙体也得选对材料。
那得是优质的砖石,质地坚硬,形状规整。
这砖石就像是士兵,得个顶个的强壮,才能组成坚不可摧的防线,你说是不是?砌墙的时候,那手法可讲究啦!师傅们就像是在给墙壁绣花,每一块砖石都得安放到恰到好处的位置。
水平方向要对齐,垂直方向得笔直,稍有偏差,这墙就像歪了嘴的笑脸,难看又不结实。
这就好像搭积木,一个不小心,整个就垮掉啦!还有那灰浆,就如同胶水,把砖石们紧紧粘在一起。
灰浆调制也有门道,稀了不行,稠了也不行。
稀了吧,粘不住砖石,稠了呢,又抹不均匀。
这就像调一碗恰到好处的面糊,太稀了摊不成饼,太稠了又摊不开,你能明白不?在砌筑过程中,留缝也是关键。
这缝啊,既不能太大,不然风都能钻进来;也不能太小,得给墙体留点呼吸的空间。
这就跟人与人相处一样,距离要适度,太近了容易起冲突,太远了又显得生疏。
而且啊,不同部位的墙体还有不同的砌法。
比如墙角,那可得特别加固,就像人的关节,得结实才能活动自如。
再比如门窗周边,那得细致处理,不然怎么能严丝合缝呢?你想想看,那些历经风雨的古建筑,墙体依然屹立不倒,这得多亏了这精湛的砌筑工艺啊!这工艺可不是一朝一夕能练成的,那是师傅们多年的经验和心血。
如今,我们在欣赏古建筑的时候,可不能只看到它的外表美,更要想到背后这了不起的砌筑工艺。
这是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智慧结晶,难道不值得我们好好珍惜和传承吗?总之,古建筑墙体砌筑工艺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充满了巧思和匠心,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和学习。
古建筑石作须弥座砌筑施工工艺
古建筑石作须弥座砌筑施工工艺今天咱们来聊一聊古建筑里特别有趣的东西——须弥座的砌筑。
你们有没有见过那种很古老的建筑,下面有个像大台子一样的东西,一层一层的,可好看啦,那就是须弥座哦。
须弥座就像是给古建筑穿上的一双特别的鞋子。
它一般是用石头做的。
做须弥座的时候呀,要先找好石头。
这些石头可不是随随便便找来的就可以哦。
就像我们搭积木,每一块都得合适。
比如说有的石头要方方正正的,有的可能需要有点弧度。
这就像我们画画,要选对颜色和形状一样。
工人叔叔们要把石头切割得刚刚好。
我给你们讲个故事呀。
我有一次看到一个老师傅在做须弥座的石头切割,他就像一个超级魔法师。
他拿着工具,在大石头上比划着,然后“嗡嗡嗡”,石头就按照他想要的样子慢慢出现了。
他一边做一边还跟旁边的小徒弟说:“这石头啊,每一刀下去都得准,就像我们走路,一步错了,后面就都不对喽。
”然后呢,就是要把这些切割好的石头一块一块地砌起来。
这可不容易呢。
就像我们搭乐高,要一块一块稳稳地放好。
每一块石头的位置都很重要。
比如说,最下面的那层石头,要放得特别平,要是有一点点歪,那上面的石头就会跟着歪,整个须弥座就不漂亮了。
我还看到过一个地方的须弥座,它上面刻着好多小图案。
那些图案可精致了。
这也是须弥座砌筑的一部分呢。
工人叔叔们在石头砌好之后,会在上面雕刻图案。
有花朵的图案,一朵一朵就像真的在石头上盛开一样;还有小动物的图案,小狮子威风凛凛的,就像在守护着这个建筑。
在砌筑的过程中,还要用到一种像胶水一样的东西,不过可不是我们用的胶水哦。
它能把石头牢牢地粘在一起,让须弥座更加坚固。
这就像我们把纸张粘在本子上,要用胶水粘得紧紧的,这样才不会掉。
须弥座砌好之后呀,整个古建筑就好像站在了一个特别的舞台上。
它变得更加庄重、更加漂亮了。
小朋友们下次再看到古建筑下面有须弥座的时候,就可以想象一下,那些工人叔叔们像搭积木一样,一块一块把它砌起来,还在上面刻上好看的图案的画面啦。
须弥座可是古建筑里很重要的一部分呢,它就像一个无声的守护者,一直陪伴着古建筑。
古建砖砌体施工方案设计
古建砖砌体施工方案设计1. 引言古建砖砌体是我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在进行古建砖砌体施工时,需要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详细阐述古建砖砌体施工方案的设计,并以Markdown文本格式输出。
2. 施工材料准备在进行古建砖砌体施工之前,需要准备以下材料:•砖: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抗压强度、吸水率等指标的实心砖或空心砖;•灰浆:使用高强度水泥和细砂混合制作灰浆,保证灰浆的粘结性和可塑性;•砂浆:采用特种砂浆,按照比例配制,具有良好的粘结性和耐久性。
3. 施工方案设计3.1 基础处理在进行古建砖砌体施工之前,需要对基础进行处理。
具体步骤如下:1.清理基础表面的杂物和污垢;2.进行基础的打磨和修整,确保基础平整;3.在基础上涂刷防水涂料,以防止地下水渗透。
3.2 建筑墙体构造古建砖砌体的墙体构造需要保证墙体的牢固和稳定。
具体步骤如下:1.按照设计要求,搭设脚手架或支架,以便进行砖砌体施工;2.在墙角处使用角铁加固,增加墙体的抗震性能;3.使用砂浆将砖块按照设计规格砌成墙体,注意砖块之间的缝隙应均匀;4.进行墙体的砌筑和抹灰,确保墙体平整、光滑。
3.3 结构加固根据古建砖砌体的使用需求和结构要求,可能需要进行结构加固。
具体步骤如下:1.使用钢筋进行加固:在墙体内部嵌入钢筋,并与砖砌体紧密连接,增加墙体的承载能力;2.设置加固板:在墙体的关键部位设置加固板,以增加墙体的抗震性能。
3.4 防水处理为了确保古建砖砌体的使用寿命和建筑安全,需要进行防水处理。
具体步骤如下:1.在墙体表面刷上防水涂料,以防止雨水渗透;2.定期检查墙体防水层的使用状况,及时进行修补和更新。
4. 施工注意事项在进行古建砖砌体施工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注重砖的质量:选择符合标准的砖材,确保砖的质量和强度;2.控制砂浆的比例:按照设计要求和标准配制砂浆,以确保砖砌体的牢固性;3.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施工:遵循施工规范和工艺要求,确保施工质量;4.定期检查施工质量:定期进行验收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古建筑墙体的砌筑类型及其应用及砖料使用
古建筑墙体的砌筑类型及其应用及砖料使用砖料分类古建砖料的名称繁多,不同的规格、不同的工艺、不同的产地、同种产品不同的名称等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派生出许许多多的名称,给使用上带来了不便。
以域砖为例:根据加工工艺的不同,墙身砖可分为五扒皮、膀子面、三缝砖、淌白砖。
方砖地面砖可分为盒子面、八成面、干过肋。
条砖地面砖可分为陡板和柳叶。
墙体的砌筑类型及其应用(一)干摆干摆砖的砌筑方法即“磨砖对缝”作法。
这种作法常用于较讲究的墙体下碱或其它较重要的部位,如梢子、博缝、檐子、廊心墙、看面墙、影壁、槛墙等。
用于山墙諮、后檐墙、院墙等体量较大的墙体时,上身部分一般不采用干摆砌法。
但在极重要的建筑中,也可同时用于上身和下碱,叫做“干摆到顶”。
干摆砌法多使用城砖或小亭泥砖,分别叫做“大干摆”和“小干摆”。
大干摆作法适用范围较广,小干摆一般不用于府弟、衙署等规模较大的建筑中。
除了大、小干摆以外,有时也用大亭泥干摆、方砖干摆、斧刃砖陡板贴砌干摆、方砖陡砌干摆等。
干摆砌法用于出桃部分时,如冰盘檐、稍子等,应叫傲“干推儿”而不称作干摆,如干推儿的冰盘檐、千推儿的梢子等。
干摆墙大多用亭泥砖,如用沙滚砖摆砌者,叫做“沙干摆”。
干摆墙要用“五扒皮”砖,如用“膀子面”者,也叫做“沙干摆”。
总之,沙干摆是干摆中的简易作法,故工匠中有“沙干摆,不对缝”的说法。
(二)丝缝丝缝作法又叫做“细缝”、“撕缝”,俗称“缝子”。
丝缝作法是可与干摆作法相媲美的一种術筑类型,但丝继作法大多不用在墙体的下碱部分,而是作为上身部分与干摆下碱相组合。
丝缝作法也常用作砖檐、梢子、影壁心、廊心等。
用于墙体上身,丝缝砌法人多使用小亭泥砖,但也可根据需要使用大型砖料。
砖嬤、廊心等常使用方砖。
丝缝砌法多使用老浆灰,以求得灰砖青缝的效果。
地方建筑中常使用白色灰膏,讲究灰砖自縫的效果。
丝缝墙一般用停泥砖摆砌,如用沙滚砖者,叫做“沙子缝”。
丝缝墙用砖一般应砍成“膀子面”,如用“三继砖”者,也叫“沙子缝”。
古建筑墙体砌筑方法
古建筑墙体砌筑方法
古建筑墙体砌筑方法通常基于传统的技术和经验,这些方法在古代已经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改进。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古建筑墙体砌筑方法:
1. 石块砌筑:石块是古代建筑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
石块可以根据大小和形状进行分类,然后按照特定的方法和工具进行砌筑。
石块可以用石灰浆、沥青或其他粘合材料粘合在一起。
2. 砖块砌筑:砖块在古代建筑中也广泛使用。
砖块可以用黏土、石灰或其他材料制成,并通过烧制等方法加强硬度。
砖块可以用石灰浆或沥青等材料粘合在一起构建墙体。
3. 土坯砌筑:土坯是古代建筑中普遍使用的砌筑材料。
这种方法使用原始的土壤和稻草混合物制成的坯子,然后将坯子堆积在一起形成墙体。
土坯的特点是环保、廉价,并且具有一定的保温性能。
4. 木结构砌筑:在古代建筑中,木材也被广泛用于构建墙体。
木结构砌筑方法使用木材的特殊连接方式,如榫卯结构等,将木材组合在一起形成墙体。
这种方法常见于日本的传统建筑和中国的古代建筑。
古建筑墙体砌筑方法在传统建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方法具有多样化、灵活性和可持续性的特点。
近年来,随着古代建筑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传统的砌筑
方法也被应用于现代建筑中,以增强建筑的文化价值和气候适应性。
古建筑墙体砌筑方法
古建筑墙体砌筑方法介绍古建筑墙体砌筑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本文将详细探讨古建筑墙体砌筑的方法和技巧,包括墙体建筑材料的选择、砌筑工艺和传统技术的应用。
墙体建筑材料的选择古建筑墙体砌筑所使用的材料包括砖、石和木材等。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1. 砖古代砖坯分为太炉砖、單师砖和石灰砖等。
太炉砖为古代砖的典型代表,制作工艺复杂,需要烧制。
單师砖则是较为常见的古代砖坯类型,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
2. 石古建筑墙体砌筑中常使用的石材包括花岗岩、青石和大理石等。
石材具有坚固耐久的特点,常用于墙体基座和门窗石框等部分。
3. 木材木材在古建筑墙体砌筑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主要用于构造框架和横梁等部分。
古代使用的木材种类有松木、柏木和榆木等。
砌筑工艺古建筑墙体砌筑的工艺与现代建筑有所不同,主要包括基础处理、砌筑布局和接缝处理等环节。
1. 基础处理古建筑墙体砌筑的第一步是进行基础处理。
首先要确保基础坚固平整,以保证墙体的稳定性。
然后,进行地基挖掘、填充和夯实等工作,确保基础的稳定和均匀承载能力。
2. 砌筑布局在古建筑墙体的砌筑过程中,布局是十分重要的。
一般而言,墙体应采用小块砖或石块进行砌筑,以增强墙体整体的稳定性。
同时,要注意墙体的垂直度和水平度,保持墙体的平整和垂直。
3. 接缝处理古建筑墙体砌筑中,接缝处理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传统的接缝处理方法包括填缝和拔缝等。
填缝是用泥浆将砖缝填平,以保证墙体的牢固性和美观性。
拔缝则是将墙体内的多余泥浆清理出来,使墙体表面更加整洁。
而在拱形墙体的砌筑中,还需要进行砂浆填缝,以增强墙体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传统技术的应用古建筑墙体砌筑的传统技术独具特色,经久不衰。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传统技术的应用。
1. 引水线引水线是古建筑墙体砌筑中常用的一项技术。
通过在墙体上开凿出一条水平线,以确保墙体的垂直度和水平度。
2. 敲砖技术敲砖技术是古建筑墙体砌筑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古建砖砌体施工方案
古建砖砌体施工方案1. 概述古建砖砌体施工是一种传统的建筑构造形式,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在砖砌体施工过程中,需要合理安排材料、工具、施工工艺等方面的要素,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介绍古建砖砌体施工的具体方案。
2. 材料准备在古建砖砌体施工中,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 砖块:选择具备强度和耐久性的砖块,如红砖、实心砖等。
- 砂浆:常用的砖砌体砂浆有水泥砂浆、石灰砂浆等。
选择适合施工需求的砂浆种类。
- 水泥:用于制作砂浆。
- 石灰:可用于调整砂浆的性能。
- 钢筋:用于加固砖砌体结构。
- 其他辅助材料:如水、绳子、木棍等。
3. 施工工艺3.1 砖墙基础处理在施工砖墙之前,需要对基础进行处理。
具体步骤如下: 1. 清理基础地面,确保平整。
2. 打基础,根据砖墙设计要求进行基础施工,如基础深度、宽度等。
3. 砖墙地基的处理,可采用混凝土铺设或石灰砂浆铺设等方法。
3.2 砖砌体施工步骤砖砌体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1. 预处理墙面:清理墙面,确保墙体平整、无灰尘等。
2. 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墙面标高定线。
3. 砂浆制备:按照砂浆配比,将水泥、石灰和砂子按比例混合,制备成砂浆。
4. 砌筑底层砖块:将砂浆涂抹在墙体基础上,用力铺设砖块,保证水平度和垂直度。
5. 砌筑中间层砖块:用同样的方法,将砂浆涂抹在底层砖块上铺设中间层砖块。
6. 砌筑顶层砖块:用同样的方法,将砂浆涂抹在中间层砖块上铺设顶层砖块。
7. 砖缝处理:用砂浆填充砖缝,使砖缝平整、美观。
8. 加固结构:根据需要,在砖砌体中加入钢筋进行结构加固。
9. 砖面保护:施工完毕后,及时做好砖面保护措施,如喷水浇湿、遮挡等。
4. 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古建砖砌体施工时,需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佩戴合适的安全防护装备,包括头盔、安全鞋、手套等。
-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操作或违反工艺要求。
- 使用适合的工具,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 施工现场要保持整洁,减少工地事故的发生。
古建砖砌施工方案
古建砖砌施工方案1. 引言古建筑作为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
其中,砖砌结构在古建筑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古建砖砌施工的方案和要点。
2.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古建砖砌施工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准备工作。
具体步骤如下:2.1 施工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规模,准备好砖块、砂浆、水泥等施工所需材料。
同时,要对砖块进行检查,确保质量合格,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
2.2 砖砌施工图纸的准备根据设计要求,绘制详细的砖砌施工图纸。
图纸上应标注砖块的尺寸、位置、砌筑顺序等信息,以便施工人员参考。
2.3 工具和设备准备准备好施工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包括砖斧、刀子、铲子、水平仪等。
确保这些工具和设备能够满足施工的需求。
2.4 施工施工场地的清理与准备清理施工场地,确保施工面积干净、平整。
根据施工图纸,标定出施工基准线,为后续施工提供参考。
3. 砖砌施工的步骤和要点砖砌施工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和要点进行。
下面将介绍具体的施工步骤和要点:3.1 砌筑砖墙根据施工图纸,在基准线上进行砖墙的砌筑。
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 确保墙体的垂直度和水平度,使用水平仪进行测量和调整。
- 在砌筑过程中,要用专用工具清除墙体内部的浮泥、杂质等,保证墙体的质量和美观。
- 每一层砌筑完成后,使用测量工具检查墙体的竖直度和水平度,及时调整。
3.2 砌筑砖拱在需要设置砖拱的位置,按照施工图纸进行砌筑。
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 砖拱的结构要牢固,并考虑到受力问题。
- 在砌筑砖拱时,要使用专用配模板来保持砖拱的形状和大小的一致性。
- 砖拱的砌筑过程中,要使用水平仪和测量工具检查其垂直度和水平度。
3.3 砌筑砖台阶根据设计要求,在需要设置砖台阶的位置进行砌筑。
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 确保砖台阶的平整度和坚固度,避免出现不稳定和滑倒的情况。
- 砖台阶的砌筑顺序要合理,确保能够顺利进行砌筑,并保持一定的施工效率。
古建筑石砖瓦作营造法则
.古建筑砖石瓦作营造法则二 0 0 九年三月二十日目录第一章古建筑砌体 (2)第二章镶贴仿古面砖 (10)第三章古建筑石作工程 (12)第四章古建筑砖漫地面 (13)第五章古建筑瓦屋面 (19)第一章古建筑砌体干摆墙面地砌筑方法,干摆墙须使用“五扒皮”砖.1.弹线、样活;先将基层清扫干净,然后用墨线弹出墙地厚度、长度及八字地位置、形状等.2. 根据设计要求,按照砖缝地排列形式(如三顺一丁排法)进行试摆即“样活”.3.摆第一层砖、打站尺;在抹好衬脚地台明上进行摆砌,砖地立缝和卧缝都不挂灰,即要“干摆”.砖地后口要用石卡垫在下面.即“背撒”.背撒时应注意: (1)石片不要长出砖外,即不应有“露头撒”.(2)砖地接缝即“顶头缝”处一定要背好,即一定要有“别头撒”.(3)不能用两块重叠起来背撒,即不可有“落落撒”.4.背里、填馅;如果只在外皮干摆,里皮要用糙砖和灰浆砌筑,叫做“背里”.如里、外皮同时干摆时,中间地空隙要用糙砖填充,即“填馅”.无论是背里还是填馅,均应注意下列几点:(1)应尽量与干摆砖地高度保持一致,如因砖地规格和砌筑方法不同而不能做到每一层都保持一致时,也应在3-5层时与外皮砖找平一次.(2)背里或填馅砖与干摆砖不宜紧挨,要留有适当地“浆口”,浆口地宽度应为1- 2cmo5.灌浆、抹线灌浆要用桃花浆或生石灰浆.浆应分三次灌,第一次和第三次应较稀,第二次应稍稠.灌浆之前可对墙面进行必要地打点,以防浆液外溢,弄脏墙面.第一次灌浆时一般只灌1/3,叫做“半口浆”.第三次叫“点落窝”,即在两次灌浆地基础之上弥补不足地地方.灌浆既应注意不要有空虚之处,又要注意不要过量,否则会把砖撑开.点完落窝后要用刮灰板将浮在砖上地灰浆刮去,然后用麻刀灰将灌过浆地地方抹住,即“抹线”,又叫“锁口”.抹线可以防止上层灌浆往下窜而撑开砖,所以这是一道不可省略地工序.6.刹趟在第一次灌浆之后,要用“磨头”将砖地上棱高出地部分磨去,即为刹趟.刹趟是为了摆砌下一层砖时能严丝合缝,故应同时注意不要刹成局部低洼.7.逐层摆砌(1)摆砌时应做到“上跟绳,下跟棱”,即砖地上棱以卧线为标准,下棱以底层砖地上棱为标准.(2)摆砌时,砍磨得比较好地棱应朝下,有缺陷地棱朝上,因为缺陷可在刹趟时去掉.(3)最后一层之上如果需退“花碱”(“墙肩”),应使用膀子面砖(膀子面朝上).(4)摆砖时如发现明显缺陷,应重新砍磨加工.露明部分地四个角若不在同一个平面上,允许将一个角凸出墙外,即允许“扔活”,但不得凹入墙内,否则将不易修理.(5 ) 干摆墙要“一层一灌,三层一抹,五层一瞰 >,,即每层都是灌浆,但可隔几层抹一次线,摆砌若干层以后,可适当搁置一段时间(一般要经过半天)再继续摆砌.8.打点修理干摆墙砌完后要进行修理,其中包括漫干活、打点、漫水活和冲水.(1 )漫干活:用磨头将砖与砖接缝处高出地部分磨平.(2 )打点:用砖面灰(砖药)将砖地残缺部分和砖上地砂眼填平.(3 ) 漫水活:用磨头沾水将打点过地地方和漫过干活地地方磨平,再沾水把整个墙面揉磨一遍,以求得色泽和质感地一致.以上过程可随着摆砌地进程随时进行.(4 ) 冲水:用清水和软毛刷子将整个墙面清扫、冲洗干净,显出“真砖实缝”.冲水应安排在墙体全部完成以后,拆脚手架之前进行,以免因施工弄脏墙面.打点修理时严禁用青浆或深月白浆等涂刷墙面.丝缝墙面地砌筑方法丝缝与干摆地砌筑有许多共同之处(参见干摆墙面),不同之处如下:1.丝缝墙地砖与砖之间要铺垫老浆灰.灰缝一般为3-4mm.2.丝缝墙可以用“五扒皮”砖,也可以用“膀子面”砖.如用膀子面,习惯上应将砖地膀子面朝下放置.3.丝缝墙一般不刹趟.4.如果说干摆砌法地关键在于砍磨得精确,那么丝缝砌法还要注重灰缝地平直、厚度一致以及砖不得“游丁走缝”.5.丝缝墙砌好后要“耕缝”.耕缝所用地工具:将前端削成扁平状地竹片或用有一定硬度地细金属丝制成“溜子”(如可用自行车上地车条制成).灰缝如有空虚不齐之处,事先应经打点补齐.耕缝要安排在漫水活、冲水之后进行.耕缝时要用平尺板对齐灰缝贴在墙上,然后用溜子顺着平尺板在灰缝上耕压出缝子来.耕完卧缝以后再把立缝耕出来.淌白墙面地砌筑方法1. 淌白墙要用淌白砖,即要用淌白拉面(糙淌白)或淌白截头(细淌白)砖.2.用月白灰打灰条(灰只抹在砖棱上)砌筑,灰缝厚4--6mmo3.每层砌完后要用白灰浆灌浆.4.砖缝处理一般采用“打点缝子”地方法.淌白墙打点缝子要用深月白灰或老浆灰.且应使用小麻刀灰,即灰中地麻刀含量应适当减少并应将麻刀剪短.打点缝子地方法:用瓦刀、小木棍或钉子等顺砖缝镂划,然后用专用工具“鸭嘴”或小轧子将小麻刀灰“喂”进砖缝.灰应与砖墙“喂”平,并轧平.然后用短毛刷子沾少量清水(沾后甩一下)顺砖缝刷一下,叫“打水茬子”.这样既可以使灰附着得更牢,又可使砖棱保持干净.古建墙面砖缝排列形式古建墙面砖缝地常见排列形式是十字缝和三七缝(三顺一丁)里、外皮拉结采用“暗丁”做法.1.墙体砌筑技术质量要点(1)除廊心墙外,墙地下碱层数必须为单数.(2)同一墙面地两端若艺术形式相同,同一层砖地两端转角砖应形式相同(如同为丁头或同为七分头).(3 ) 廊心墙、落膛槛墙、“五出五进”、“圈三套五”、影壁等有固定传统做法地墙面艺术形式,以及砖檐、博缝、梢子、花砖花瓦墙等有固定传统式样地部位,砖地形制或摆放应符合相应地传统规格.(4 )暗丁地使用,不得采用现代“满丁满条”做法.以条砖卧砌地槛墙、象眼,应采用十字缝排砖方法,不得采用其他方法.(5 )挥头、象眼、砖砌墙帽、砖券等对砖地卧、立缝有特殊要求地,应符合相应地传统排砖规则.(6 ) 山墙地山尖式样应与屋脊地正脊形式对应,有正吻地正脊和小式清水脊、皮条脊,应为尖山式样.过垄脊、鞍子脊,应为圆山或“天圆地方”或其他圆山类式样.2.山墙、后檐墙外皮对应柱根地位置应放置砖透风,透风最低处应比台明高2层砖(城砖可为1层).透风至柱根应能使空气形成对流.(1 ) 砌体内、外砖(包括砂浆)厚度相同时,每皮均应有内、外搭接措施.(2 )砌体内、外砖(包括砂浆)厚度不同时,平均每3皮砖应找平一次并应有内、外搭接措施.(3 )外皮砖遇丁砖时,必须使用整砖.(4 ) 砌体地填馅砖应严实、平整,逐层进行,不得以灰浆填充,也不得采用只放砖不铺灰或先放砖后灌浆地操作方法.填馅砖地水平灰缝最大不超过12mm,掺灰泥最大不超过30mmo4.砌体至梁底、擦底或檐口等部位时,应使里皮砖顶实上部,严禁外实里虚.5.干摆、丝缝墙地摆砌“背撒”,应于砖底两端各背一块石片;砖地顶头缝处应背“别头撒”;不得出现叠放地“落落撒”和长出砖外地“露头撒”.6. 墙面上需要陡置地砖、石构件,应使用必要地拉结措施(如“木仁”、“铁拉扯”、“铁银锭”等),拉结物应压人背里墙或采用其他方法固定.7. 含有白灰地传统砌筑用灰浆,不得使用灰膏.不得使用失效(如冻结、脱水硬化)地熟石灰,生石灰必须调成浆状,并淀去沉渣后才能使用.袋装石灰粉应用水充分浸泡8h后使用.8.砌体灰浆地填充以灌浆方法为主时,应分3次灌人,第一次和第三次应较稀.9.掺灰泥、桃花浆等用白灰、黄土掺和地灰浆,白灰地用量不应少于总量地3/1010 .里、外皮因做法不同存在通缝地砌体(如“五出五进”做法与背里墙,博缝砖与金刚墙,陡板石与金刚墙),应在原有砌筑方法地基础上,在里、外皮交接部位灌浆,每3层至少灌一次,宜使用白灰浆或桃花浆.11 .下列情况下应“抹线”(即用灰封盖住砖地接缝处,防止水渗人砌体中):(1) 施工过程中砌体可能会受到雨淋,又无法苫盖时,操作间歇前应抹线.(2 )可能渗水地部位(如院墙顶部、硬山墙地顶部、封后檐墙地顶部等),砌砖完成后应使用麻刀灰或水泥砂浆抹线并适当赶轧.(3 )灰浆地填充以灌浆为主要方式地砌体,小砖至少每七层,城砖至少每五层宜抹线一次.12 .以灌浆为主要砌筑方式地砌体,每砌高lm应间隔lh后才能继续砌筑.13 .整砖墙地墙面应平整、洁净、棱角整齐.14 .琉璃砖地釉面应无破损.15 . 干摆、丝缝墙面必须用清水刷洗,且必须冲净,露出砖地本色.墙面不得刷浆.16 .干摆墙面地砖缝应严密,无明显缝隙.17 ,墙面灰缝应直顺、严实、光洁,无裂缝和野灰,宽窄深浅一致,接搓无明显搭痕,打点缝子做法地,应先划缝,划缝深度不少于5mm.打点前应将砖缝湿润.(1 )丝缝墙地灰缝应使用老浆灰,并应在砌砖时抹在砖棱上,灰缝宽度应为2一4 mm.耕缝深2一3mm.(2 )淌白墙地灰缝应使用专用工具“鸭嘴”打点,材料应使用深月白灰或老浆灰,宽度为4-6mm (城砖为6-8mm).灰缝应与砖表面“打点”平,不得勾成凹缝.(3 )糙砖墙灰缝地材料做法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采用原浆勾缝或打点缝子.2)采用原浆勾缝时应使用月白灰(文物建筑原来使用白灰地应保持原做法).直接用瓦刀或木棍划成凹缝,不得用现代勾缝工具勾成轧光地凹缝.3) 采用打点缝子时应使用深月白灰.用“鸭嘴”打点成平缝,不得勾成凹缝.4)小砖地灰缝宽度应为5-8mm,城砖地灰缝宽度应为8--10mmo(4 )黄色琉璃砖地灰缝应使用红麻刀灰打点,其他颜色地琉璃应使用深月白麻刀灰打点.卧砖墙地灰缝宽度应为8--10mm,面砖或花饰砖地灰缝宽度应为3-4mm.灰缝应与砖抹平,不得勾成凹缝.(5 )砖檐地灰缝应打点成平缝.不得划成凹缝,也不得采用现代清水墙勾缝做法,砖檐(不包括琉璃)灰缝应使用深月白灰,颜色以干后近似砖色为宜.(6 )方正石、条石等石墙地灰缝应使用月白麻刀灰或油灰,仿古建筑可使用水泥砂浆.灰缝应为平缝,不得为凹缝.宽度为5--20mm.虎皮石墙应使用深月白灰或老浆灰.__灰缝且为凸缝,不得为凹缝,宽度应为20-30mm.18 .墙面质量地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见表24-7表24-8.干摆、丝缝墙地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项目允许偏差( m m ) 检验方法1 轴线位移士 5 与图示尺寸比较,用经纬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2 顶面标高士 1 0 水准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设计无标高要求地检查四个角或两端水平标高地偏差3“收分”地外墙士5 用经纬仪或吊线和尺量方法垂检查直 5 m 以下或每层高 3要要求垂全 1o m 以下 6求直地墙面高 lo m 以上 104 墙面平整度 3 用2m 靠尺横、竖、斜搭均可,楔形塞尺检查5 水平灰缝平直度 2m 以内 2 拉2m 线,用尺量检查2m 以外 3 拉5m 线(不足5m拉通线),用尺量检查6 丝缝墙灰缝厚度(灰缝厚3一4m m) 1 抽查经观察测定地最大灰缝,用尺量检查7 丝缝墙面游丁走缝 2m 以下 5 吊线和尺量方法检查,5m 以下或每层高10 以底层第一层砖为冶8 洞口宽度(后塞口)│士5 │ 尺量检查,与设计尺寸比较注:1.轴线位移不包括柱顶石册升所造成地偏移.2.要求收分地墙面.如设计无规定者.收分按3/1000一7/000墙高.第二章镶贴仿古面砖仿古面砖是以粘土和细砂为主要原料,经钢模冲压成型,并经干燥、焙烧和窨窑工艺制成地青(灰)色面砖.仿古面砖地规格有3种:62mm x2 50mm x 11m m,6 2mm x280mm x l l mm, 100mm x 400mm x 20mm,技术质量要点1.设计无特别要求时,宜采用仿丝缝墙面做法:即砖缝之间宜有灰缝相隔.2. 镶贴仿干摆做法地面砖时,应将已贴好地一排面砖砖棱上残留地灰浆擦净.镶贴前宜将砖地里棱稍稍磨去一些.3.仿古面砖在镶贴前应在水中充分浸泡,浸泡时间不少于3min,用砂浆镶贴地,砂浆内宜掺胶类等能增强砂浆和易性及粘结力地外加剂.镶贴后应使墙面保持湿润状态,浇水次数应能使墙面连续保持湿润,浇水养护地日期不少于7昼夜.4.以水泥为主要粘结材料时,灰浆应饱满.5.面砖无歪斜、缺棱掉角和破损等缺陷.6.仿古面砖地分格形式及灰缝风格,应与干摆或丝缝墙面效果相同.7.墙面应平整、清洁美观;仿干摆做法地砖缝应严密;仿丝缝做法地灰缝应严实,深度均匀,宽度一致;面砖表面不得刷浆.8.仿古面砖地接口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 ) 与突出物交接处边缘整齐.(2 ) 转角处地接缝压向正确、美观,宜“割角”相交;(3 )与门窗口交接处填嵌严实、平直.9.应先核算好砖地层数,确定灰缝宽度,再镶贴,以免至顶部时出现半层砖.10 .砖檐、梢子等不贴砖地挑出部分如在镶贴面砖之前进行,其头层檐地出檐尺寸,应考虑到镶贴面砖所需地厚度.如头层檐需出檐3 cm,而面砖及砂浆厚度共需3cm,则头层檐就应出檐6cm,这样才能避免贴完面砖后地墙面与头层檐平齐地现象.第三章古建筑石作工程普通台基石活1.普通台基石活组成古建筑地普通台基由下列石活组成:土衬石(土衬)、陡板石(陡板)、埋头角柱(埋头)、阶条石(阶条)和柱顶石(柱顶)2 墙身石活1).墙身石活组成常见地墙身石活有:角柱、压面石、腰线石和挑檐石.石活安装技术质量要点1.石活安装必须背山牢固、平稳.背山地数量、位置应合理.背山地材料宜使用石块或生铁.石活地后口立缝处应以熟铁片背撤o2.石活灌浆宜使用传统材料.其中石灰浆应使用生石灰调制.如使用水泥砂浆,宜为干硬性砂浆.3.石活灌浆前宜先灌注适量清水,并用灰沿石活接口缝隙“锁口”.长度在1.5m以上地石活,陡板等立置地石活以及柱顶等重要地受力构件,灌浆至少应分3次进行.第一次应较稀,以后逐渐变稠.每次间隔应在4h以上.4.易受到振动地石活(如石桥),立置地石活(如陡板、角柱),不宜用灰浆稳固地石活(如地袱、石牌楼),灰浆易受到水浸地石活(如驳岸)及其他需要增加稳定性地石活(如石券),应使用连接铁件.、如使用“银锭”、“扒锡”、“拉扯”等.5.石活安装过程中和安装后,应采取措施使石活地棱角及表面不受损伤,并应使表面保持洁净.6.石活勾缝宜使用月白麻刀灰或油灰,灰缝应与石活勾平,不得勾成凹缝.灰缝应直顺、严实、光洁,无裂缝和野灰,接搓无明显搭痕.7.安装阶条石、压面石、角柱石、挑檐石等时,其外皮线应以墙外皮为准.安装中如发现石活棱线未能与砖墙表面完全重合时,不应以墙面不平地凸出部分为准.同时应注意石活不能有凹进墙面地部分.待其牢固后,用“扁子”沿石活边棱将凸出地部分打平.继而用“磨头子”沿角柱石、阶条石、挑檐石地边棱将交接处高出地砖表面磨平.第四章古建筑砖漫地面古建筑砖馒地面地种类在传统施工做法中,用砖铺装地面称为“漫地”.同时还按铺慢地做法区别.1.按砖规格划分地漫地形式包括方砖类和条砖类两种.方砖类包括尺二方砖、其种类可按所用砖地规格来区别,尺四方砖、尺七方砖等.条砖类包括城砖、地趴砖、停泥砖、四丁砖等.2.按做法划分地漫地形式(1 ) 细漫地面细漫地面地法特点是,砖料应经过砍磨加工,加工后地砖规格统一准确、棱角完整挺直、表面平整光洁.地面砖地灰缝很细,表面经桐油浸泡,地面平整、细致、洁净、美观,坚固耐用.细漫地面多用于大式或小式建筑地室内,做法讲究地宅院或宫殿建筑地室外地面也可用细漫做法,但一般限于甫路、散水等主要部位,极讲究地做法才全部采用细漫做法.室内细漫地面一般都使用方砖.按照规格地不同,有“尺二细地”、“尺四细地”等不同做法.小式建筑地室外细漫地面多使用方砖,大式建筑地室外细漫地面除方砖外,还常使用城砖.(2 ) 糙漫地面糙漫地面地做法特点是:砖料不需砍磨加工,地面砖地接缝较宽,砖与砖相邻处地高低差和地面地平整度都不如细漫地面那样讲究,相比之下,显得粗糙一些.大式建筑中,多用城砖或方砖糙漫,小式建筑多用方砖糙漫.普通民宅可用四丁砖糙漫.糙慢地面多用于一般建筑地室外.在做法简单地建筑及地方建筑中,糙漫做法也用于室内地面.馒地地一般程序1.细漫地面(1 )垫层处理.普通砖漫地可用素土或灰土夯实作为垫层.大式建筑地垫层比较讲究,至少要用几步灰土作为垫层.重要地宫殿建筑常以漫砖地方式作为垫层.层数可由三层多达十几层,立置与平置交替铺漫.其间不铺灰泥,每铺一层砖,灌一次生石灰浆,称为“铺浆做法”.(2) 按设计标高抄平.室内地面可按平线在四面墙上弹出墨线,其标高应以柱顶盘为准.廊心地面应向外做出“泛水”.(3 ) 冲趟.在两端拴好电线并各漫一趟砖,即为“冲趟”.室内方砖地面,应在室内正中再冲一趟砖.(4 )样趟.在两道曳线间拴一道卧线,以卧线为标准铺泥漫砖.注意泥不要抹得太平太足,即应打成“鸡窝泥”.砖应平顺,砖缝应严密.(5 ) 揭趟、浇浆.将漫好地砖揭下来,必要时可逐一打号,以便对号人座.泥地低洼之处可作必要地补垫,然后在泥上泼洒白灰浆.(6 )上缝 .用“木剑”在砖地里口砖棱处抹上油灰(即“挂油灰”).为确保灰能粘住(不“断条”),砖地两肋要用麻刷沾水刷湿.挂完油灰后把砖重新漫好,然后手执墩锤,木棍朝下,以木棍在砖上连续地戳动前进即为上缝.要将砖“叫”平“叫”实,缝要严,砖棱应跟线.(7 )铲齿缝.又叫漫干活,用竹片将表面多余地油灰铲掉即“起油灰”,然后用磨头或砍砖工具斧子将砖与砖之间凸起地部分(相邻砖高低差)磨平或铲平.(8) 刹趟 .以卧线为标准,检查砖棱,如有多出,要用磨头磨平.以后每一行都如此操作,全部漫好后,还要做以下工作:(9 )打点 .砖面上如有残缺或砂眼,要用砖药打点齐整.(10 ) 漫水活并擦净.将地面重新检查一下,如有凸凹不平,要用磨头沾水磨平.磨平之后应将地面全部沾水揉磨一遍,最后擦拭干净.(1 1)钻生.钻生即钻生桐油,做法如下:1)钻生.在地面完全干透后,在地面上倒桐油,油地厚度可为3cm左右.钻生时要用灰耙来回推搂.钻生地时间因具体情况可长可短,重要地建筑应钻到喝不进去地程度为止,次要建筑可酌情减少浸泡时间.2)起油.多余地桐油要用厚牛皮等物刮去.3)呛生.呛生又叫“守生”.在生石灰面中掺人青灰面,拌合后地颜色以近似砖色为宜,然后把灰撒在地面上,厚约3cm左右,2-3d后,即可刮去.4)擦净.将地面扫净后,用软布反复擦揉地面.2.糙漫地面糙漫地面所用地砖是未经加工地砖,其操作方法与细漫地面大致相同,但不抹油灰、不揭趟(称为“坐浆馒”)、不刹趟、不漫水活、也不钻生,最后要用白灰将砖缝守严扫净.地面排砖及做法规矩排砖通则1.除特殊情况外,砖缝应按“十字缝”排砖方法分位.不应排成井字格形式,即不应按现代地面地通行做法排砖.慢地做法规矩1.室内地面(1 ) 在室内正中拴两道互相垂直地十字线(冲趟后撤去).冲十字线地目地是为了使砖地走向与房屋轴线保持平行,并将中间一趟砖安排在室内正中.(2 ) 砖地趟数应为单数,如有“破活”必须打砖时,应安排到里面和两端.门口附近必须是整活2.散水(1 )房屋周围地散水,其宽度应根据出檐地远近或建筑地体量决定,从屋檐流下地水最好能砸在散水上.(2 )散水要有泛水,即所谓“拿栽头”.里口应与台明地土衬石找平,外口应按室外海漫地面找平.由于土衬石为水平而室外地面并不水平,因此散水地里、外两条线不是在同一个平面内,即散水两端地栽头不小不同,此点应予以注意.3.甫路甫路分大式与小式作法.小式建筑中须用小式雨路,大式建筑中一般要用大式甫路,但在园林中,也可用小式甫路,这种手法称为“大式小作”.(1 ) 甫路一般都用方砖铺漫,趟数应为单数,如一趟、三趟、五趟等.角路地宽窄按其所处位置地重要性决定,最重要地甫路砖地趟数应最多,小式建筑地雨路一般不超过3-5趟.(2 ) 大式建筑地雨路,牙子可用石活.(3 ) 大式甫路地交叉转角处以十字缝为主,园林中也可“大式小做”,即采用小式做法.小式建筑中地雨路交叉转角处多为“筛子底”和“龟背锦”做法,不能采用十字缝做法.4.海漫海漫指将甫路和散水以外地全部室外地面全部漫砖地做法.四合院中被十字雨路隔开地四块海漫地面又叫做“天井”,其铺漫过程称做“装天井”.室外漫地地先后顺序应为:砸散水,冲雨路,最后才做海漫.海漫地面应注意如下几点:(1 ) 海漫应考虑到全院地排水问题.(2 ) 方砖雨路和海漫地关系有“竖慢雨路横漫地”之说,即甫路砖地通缝应与甫路平行(斜漫者除外),而海漫砖地通缝应与雨路互相垂直(图24-13).(3 ) 排砖应从甫路开始,如有“破活”,应安排到院内最不显眼地地方.馒地施工要点与质量要求1. 漫地泥(结合层)以下地灰土垫层拌合料中灰与土地配合比不应小于2:8.2.地面砖下铺垫地泥(灰)必须饱满.应采取措施使砖与泥(灰)附着牢稳,不得出现浮摆松动现象.3.地面施工应尽量安排在工程地最后阶段进行.地面竣工后应采取必要地成品保护措施.4. 漫地泥(灰)料中地白灰应在消解5d以后使用.白灰应过筛.筛孔不超过5mm.以生石灰调浆拌合地,应滤去石灰渣,拌合后应放置4h以后使用.以袋装生石灰粉拌合地,应在拌合后加水浸润12h后使用.5.砖漫地地铺泥厚度不应超过5cm .超过之处应预先垫平夯实.泥中灰与土地比例应为3:706.砖漫地地质量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见表第五章古建筑瓦屋面屋面苫背1.灰、泥背(1) 在木望板上抹一层深月白麻刀灰,厚度一般为1-2 cm,这层灰叫护板灰.护板灰可比普通麻刀灰稍软一些,灰中地麻刀含量也可少一些.护板灰主要用于保护望板和椽子.如果苫背基层为席箔、苇箔等其他做法,则不用护板灰.(2 )在护板灰上苫2--3层泥背.宫殿建筑多用麻刀泥,小式建筑多用滑秸泥.每层泥背厚度不超过5cm.中腰节附近如泥背太厚,可事先将一些板瓦反扣在护板灰上,这些瓦叫做“垫囊瓦”,垫囊瓦既可以减轻屋面地重量,又可以防止因泥背太厚而造成开裂.每苫完一层泥背后,要用铁制地圆形拍子“拍背”,时间应选择在泥背干至七一八成时.拍背可以使泥背层变得密实,是一道十分关键地工序.古时重要地宫殿往往用纯白灰背取代泥背做法,认为这样做地质量会更好,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掺灰泥硬结后生成硅酸钙,麻刀灰硬结后生成碳酸钙.硅酸钙地强度、抗冻性能及柔性等均比碳酸钙好得多.所以泥背做法是一种值得肯定地苫背材料.(3) 在泥背上苫2-4层大麻刀灰或大麻刀月白灰.每层灰背地厚度不超过3cm.每层苫完后要反复赶轧坚实后再开始苫下一层.(4 ) 在月白灰背上开始苫青灰背.青灰背也用大麻刀月白灰,但须反复刷青浆和轧背.为加强灰背与瓦灰灰泥地整体连接,防止瓦面下滑,青灰背表面可采取以下措施:1) 打拐子与粘麻:在大麻刀青灰背干至八成时,要在灰背上“粘麻打拐子”.如果不是重要建筑,可以只打拐子不粘麻.粘麻打拐子地方法是:用梢端呈半圆状地木棍在灰背上打出许多圆形地浅窝,拐子常为5个一组(称为梅花拐子).每组拐子之间要粘麻,待育瓦时把麻翻铺在底瓦泥(灰)上.2) 搭麻辫:用于坡面高陡地屋顶.方法如下:搭麻从脊上开始,每苫完一段大麻刀青灰背,趁灰背较软时将麻匀散地搭在灰背上,然后将麻轧进灰背里.两端应搭至瓦面地中腰节附近.2.传统灰背地现行做法传统灰背地现行做法比古时有了较大地简化.基本方法如下.在望板上抹一层护板灰,在护板灰上抹1.2层滑秸泥背或大麻刀泥背,然后再抹一层大麻刀青灰背.用于平台灰背(包括天沟)地,要“拍麻刀”.近年来,有用沥青油毡(二毡三油)代替护板灰做法地.这种做法尚存在一些问题,应采取相应措施.如油毡很容易在施工中被砂子、小石子或铁锹等碰破;又如,油毡与灰(泥)背地结合较差,因此大多用钉防滑条地办法解决.但这样一来,油毡就被钉子钉破了.所以油毡防水做不好往往起不到防水层地作用.现代建筑中地仿古屋面,瓦面地垫层有了更大地变化,一般不再做多层灰泥背,而往往只抹1--2层水泥砂浆.在使用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 有较高防水要求地屋面,可考虑使用新型防水材料.近年较好地做法有:聚氨醋防水做法、三元乙丙片材防水做法、聚氯乙烯油膏防水做法等.这些防水材料都很有效,但价格都偏高.在做防水层之前,一般应先抹一层水泥砂浆找平层.如果防水层易被硬物碰破,应在防水层上再抹一层保护层.为加强防水层与灰层地结合,防止滑坡,可在防水层地表面粘上粗砂或小石砾,不适宜粘砂砾地要钉防滑条.(2 ) 垫层应采取必要地瓦面防滑措施.例如:与瓦瓦灰浆接触地那一层垫层要抹成类似“疆嚓” 地形式或抹出防水梗条;在垫层上铺设金属网,与预埋地钢筋头焊在一起;顺屋。
古建筑基础做法
古建筑基础做法
古建筑基础做法是指建造古代建筑时所采用的基础建造方法。
古代建筑常常采用石材、砖块、木料等材料,其基础建造方法也因材料而异。
石基础是较为常见的基础做法。
石材能够承受较大的重量和压力,因此常被用于建造大型建筑物的基础。
在石基础建造时,需要先在地基上铺设一层水泥砂浆,然后再将石块逐层砌筑,直至达到所需高度,并在适当的位置设置基础梁,以增加基础的稳定性。
砖基础是古代建筑中比较常见的基础做法之一。
砖块的质地较为均匀,能够保证基础的整体稳定性。
在砖基础建造时,也需要先在地基上铺设一层水泥砂浆,然后再将砖块逐层砌筑,直至达到所需高度。
在砖基础中,还有一种叫做“夹板砖基础”的做法,即在砖块之间夹入木板,以增强基础的稳定性。
木基础是古代建筑中比较特殊的基础做法。
木料能够承受一定的重量和压力,但不如石材和砖块稳定。
在木基础建造时,需要先在地基上铺设一层水泥砂浆,并在适当的位置设置基础梁。
然后再将木料逐层砌筑,直至达到所需高度。
除了以上基础做法外,还有其他一些古代建筑中使用的基础做法,如夯土基础、石板基础等。
各种基础做法均有其适用范围,建造时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 1 -。
古建筑工程施工工艺及措施
古建筑工程施工工艺及措施一、淌白墙工程:1、砖的品种、规格、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灰浆的品种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砌体灰浆必须密实饱满, 砌体水平灰缝的灰浆饱满度不得低于 80%。
3、砖的组砌方式、墙面的艺术形式及砖的排列形式符合传统作法。
4、砌体内外搭接砌好, 拉结砖交错设置, 填馅严实, 无两张皮现象。
5、墙面清洁美观, 棱角整齐, 灰缝横平坚直, 深浅均匀一致, 接槎无搭痕。
6、淌白墙砌筑质量控制:(1)轴线位移:用经纬仪或拉线进行轴线精确控制。
(2)顶面标高:用水准仪或拉线, 进行两端水平标高的偏差分析与纠正。
(3)垂直度:用经纬仪或吊线进行控制, 控制时分二种情况处理, 第一种, 按收分的外墙控制;第二种, 按垂直的墙面控制。
(4)墙面平整度:用 2M 靠尺横、竖、斜搭进行, 用楔形塞尺调整纠偏。
1/ 3(5)水平灰缝平直度:拉 2M 或 5M 线, 用尺量进行控制。
(6)水平灰缝厚度(10 层累计分析):用皮数杆实际比较, 用尺量进行调整控制。
(7)墙面游丁走缝:用吊线和尺量检查, 以底层第一皮砖为准。
二、自然缝墙工程:1、砖的品种、规格、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灰浆的品种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灰浆必须密实饱满, 砌体水平灰缝砂浆的饱满度不得低于 80%。
3、砖的组砌方式正确, 砖缝排列形式应符合古建作法。
4、砌体内外搭接:砌体内外搭接砌好, 拉结砖交错设置, 填馅严实, 无两张皮现象, 留槎正确。
5、清水墙面:墙面清洁美观, 棱角整齐, 灰缝横平竖直, 漫浅均匀一致, 接槎无搭痕。
6、自然缝墙砌筑质量的控制参同淌白墙。
一、屋面瓦瓦工序如下:1、苫背因防水保温的材料在现浇板上或垫层上, 根据设计就屋架的举架作出囊度, 苫完焦渣背后必须在焦渣背上再抹一层麻刀灰。
(应注意, 歇山建筑撒头苫背最好从排山位置往下翻活后再苫背, 否则盖瓦陇会超过排山处位置, 戗脊位置苫背, 要小, 且撒头处苫背不能太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古建筑砌筑10.1 古建筑中什么是台基和台明?答:台基是露出自然地坪的部分,是房屋建筑的基础。
台基的构造是四面为砖墙(或条石),里面填土,上面墁方砖的一个台座。
台基外部四面墙之内,按木构架上柱子的部分用砖砌磉墩和拦土。
磉墩是柱子下砌砖的基础,柱子安放在磉墩上头的柱顶石上。
拦土是磉墩与磉墩之间,按开间(面阔)或进深砌成的同磉墩一样高的砖墙,如图所示。
台明也是中国古建筑中的一个特征。
台明须有台阶,此台阶石古称踏跺。
踏跺中最下面的一级,稍稍露出地面与土衬平的一块石称为砚窝石。
踏跺两边的坡石称为垂带石。
10.2 古建筑中的墙体主要有什么作用?有哪些种类?答:墙体在木构架类的建筑中主要起围护和分隔作用。
在一座古建筑中,各部分墙壁的名称,多依柱子的地位而定。
一般可分为山墙、檐墙、槛墙、廊墙、夹山墙和院墙等。
由于外形、艺术形式等不同又可分为:看面墙、花墙、云墙、罗汉墙、八字墙、影壁墙等;由于功能不同可分为:拦土墙、迎水墙、护身墙、夹壁墙、女儿墙、月墙、城墙、金刚墙等。
在墙体本身上,由于位置及厚度不同在砌筑中其名称也不同。
如山墙部位墙身上部称上身,下部称下碱。
下碱要求材料较好,相当于现在建筑中的墙裙或高勒脚。
它的高度一般为檐柱高度的1/3。
内墙部分其下部厚出的部分称为裙肩,其高度也为檐柱高度的1/3。
10.3 古建筑中屋面结构有什么特点?答:屋盖包括屋顶的木结构和铺设的防水层和瓦屋面。
古建筑的屋盖往往由于木构架的造型不同而有所区别。
最常见的有四种类型,这四种木构架形式成为四种屋盖造型不同的架子,在这些“架子”上铺筑瓦屋面做成四种不同的屋盖名称:(1)庑殿式屋顶:它是一种屋顶前后、左右、四面都有斜坡落水的建筑。
(2)硬山式屋顶:这类屋顶只有前后坡,两端头是山墙封头的房屋。
(3)悬山式屋顶:它与硬山式一样只有前后两坡,所不同的是木架中的檩条伸出山墙,形成悬挑的出檐,故名为悬山屋顶。
(4)歇山式屋顶:这类屋顶可以说是悬山和庑殿相结合的形式。
这四类屋顶的形式如图所示。
在屋顶上铺瓦,在形式上也分为两大类。
一类称为大式,一类称为小式。
大式屋顶瓦作的特点是用筒瓦骑缝,脊上有特殊的脊瓦,如吻、兽等,材料用筒瓦或玻璃瓦。
主要适用大的宫廷、殿宇的建筑屋顶。
小式屋顶瓦作就没有吻、兽等装饰,屋面多用青瓦,主要用在民居屋顶。
脊,也是古建筑屋顶的特色之一。
大式瓦作的屋面筑脊有正脊、垂脊之分,小式瓦作只有正脊。
10.14 古建筑中台基和台明有什么构造要求?答:台基的大小表现在台明部分,因此建筑物的稳定和艺术造型都与台基、台明有密切关系。
台基、台明的各部分尺寸,在古建筑中有具体的要求:(1)磉墩:平面为方形,其大小以柱顶石为准。
大式瓦作以柱顶石每边加2寸(约66mm)见方而定。
小式瓦作柱顶石每边加1.5寸(约49mm)见方而定。
磉墩的高度是砌到柱顶石底为止,低于台明面。
(2)拦土:拦土的砌筑高度同磉墩、宽度与磉墩一样。
它与磉墩的连接以通缝相接,一般不咬槎。
(3)台明露出地坪的高度:普通台明时,大式瓦作为1/5檐柱的高度,小式瓦作为1/5~1/7檐柱高度;须弥座式台明(仅大式瓦作有)高度为檐柱的1/5~1/4。
(4)台明出檐柱的宽度:称为下檐出。
大式瓦作其尺寸为从檐柱中心向外出2/10~3/10的檐柱高度;小式瓦作为外出2/10的檐柱高度。
10.5 古建筑对墙体有什么构造要求?答:(1)山墙:厚度(即下碱厚度)一般为砌墙外皮至柱外皮加一个柱直径,其墙里皮与柱子里皮在同一直线上。
当大式瓦作的山墙把柱子全包起来,则外墙皮称为外包金。
其尺寸以柱中心到墙外边线计,为1.5~1.8倍山墙柱的直径;内墙皮要从柱中心到里墙内边线计,为0.5倍山柱墙直径加2寸称为里包金,把柱包在中间。
当小式瓦作时,外包金取1.5倍山墙柱直径,里包金为0.5倍山墙柱直径加1.5寸其高度,中间部分可砌到屋脊下,两端部砌到檐头下。
有的山墙厚度到上身墙时要收小。
(2)檐墙:主要后檐墙,下碱部分大式瓦作里包金为檐柱直径再加2寸,外包金为柱外皮加~1倍檐柱直径;小式瓦作的里包金为檐柱直径加1.5寸,外包金为柱外皮加檐柱直径。
高度砌至檐柱枋下面。
(3)槛墙:其厚度大式瓦作里包金是柱里皮加1.5寸,外包金为柱外皮加1.5寸。
砌筑高度到窗户隔扇之下,一般为檐柱直径的倍尺寸。
10.6 古建筑中砖的种类有哪些?答:古建筑中所用的砖种类较多。
不同的建筑等级和形式,所选用的砖也不同。
可考查的是清代的产品,其砖的规格如表10-1所示。
砖名称规格尺寸使用部位清制尺寸(尺)近代现代尺寸(mm)停泥城砖1.45×0.72×0.36480×240×120城墙、下碱、(干摆砖、丝缝砖)大成祥 1.4×0.7×0.36 464×234×120 基础、下碱、(干摆、混水墙)二城祥1.25×0.63×0.24416×208×87基础、下碱、(干摆、混水墙)大停泥1.23×0.63×0.24410×210×80大、小式墙身的干摆砖、丝缝砖小停泥0.9×0.43×0.21295×145×70 小式墙身的干摆砖、丝缝砖大开条0.87×0.43×0.2288×145×64 淌白墙、檐料小开条0.76×0.38×0.15256×128×51 淌白墙、檐料方砖2×2×0.3 640×640×96 墁地方砖 1.7×1.7×0.18 570×570×60 墁地望砖0.65×0.32×0.06210×100×20 铺屋面在椽子上用答:(1)干摆砖的砌筑干摆砌法即闻名于世的“磨砖对缝”砌法。
干摆砖墙须用已加工的干摆砖,砌筑时应检查一下砖的棱角是否完好,并应配备专门人员打截料,即对墙体要求的特殊砖进行截断、磨光、砍削、配置等。
砌筑时,由于古建筑的墙身较厚,往往是外露的内外面干摆而中间则填心砌筑。
其砌筑过程为:①在墙两端先“拴线”,即拴两道立线,外侧墙拴两道横线。
立线控制墙的垂直度,横线控制墙的水平。
两道横线中上面一道叫罩线,下面一道叫卧线。
可控制干摆砖的上下棱。
er5砌第一皮砖时应先检查一下基础是否水平,如有偏差应先用灰浆找平。
③开始摆砖时,摆时按确定的组砌方法摆砖挤紧。
摆完砖后用平尺逐块检查平直度。
④为了摆平砖块,有的砖后口要用石片(很薄的)垫在砖上。
⑤在外墙皮的中间,用一般未加工的砖墙砌筑,名为“填馅”。
“填馅”后检查干摆砖的上楞是否平直,如有不平要用磨头将高出的部分磨去。
⑥每皮砖砌筑完之后要灌浆。
一般用桃花浆灌注,浆分三次灌,第一次和第三次要稀浆;第二次稍稠些;第三次是找补性的灌(俗称“点落窝”)。
应特别注意灌浆不要过量,否则会把干摆好的砖撑开反而不好。
第三次“点落窝”结束后要用刮灰板把浮在砖上的灰浆刮去,然后用大麻刀灰把灌过浆的地方封抹(俗称“抹线”),以防止再砌上一皮砖灌浆时,浆流下去把下皮干摆砖墙撑开。
以后再砌上面的每皮砖,就不要“打站尺”,线也只要罩线,做到砌时上跟线下跟棱,砌平砌直即可。
⑦修正:干摆砖砌完一段后,要进行墙面修正。
它包括墁干活、打点、墁水活和冲水。
墁干活时磨头将砖与砖交接处高出的部分磨平。
打点是用砖花把砖的残缺部分和砖上的砂眼补抹平整。
墁水活是磨头蘸水后把墁干活的地方和打点过的地方轻轻再进行磨平。
冲水是用清水,把整个墙面冲洗干净,使干摆砖墙干净美观。
这7个工序都是精工细作地进行,不能像现在砌砖那么快速。
(2)丝缝砖墙的砌筑丝缝墙应用丝缝砖砌筑,其砌筑和干摆砖相似。
不同的是丝缝砖的加工不如干摆砖那么细致,所以砌时外露墙面的砖缝要挂一些青灰浆。
砌完后用平尺检查,用竹篾片“耕缝”,使耕出的缝横平竖直、深浅一致,如丝缝一样,最后不用冲水。
(3)淌白砖墙的砌筑砌淌白砖卧缝一般均要铺灰,灰缝控制在1~4mm。
10.8 什么是砖细工艺?答:砖细是古建筑中砖的装饰工艺,在江南园林建筑中较为多见。
古时属于瓦作(江南亦称水作)手艺。
所谓砖细,就是将砖(主要是方砖)经过刨、锯磨的精工细作后,用它来作为墙面、门口、勒脚等处的装饰,如同现代的大理石、磨光花岗石等饰面一样。
它在江南大致分为:砖细望砖、砖细抛访台口、墙面、乐教砖细镶边月洞、门窗套、半墙作槛、砖细漏窗等。
10.9 砖细工艺中砖料加工有什么要求?答:砖料加工:砖照壁墙面一般有正方、斜方、六角、八角的铺砌。
因此加工时应根据加工图要求尺寸进行。
一般加工工作在作业场内进行。
加工程序大致为:粗刨→细刨→磨光→找方→锯刨边→磨平缝→背后开槽做勺口。
另外做镶边的还得断料、线脚刨、磨光、刨边磨光等。
砖加工时,操作人先用眼将砖侧过来察看,发现面上高出部位先用粗刨把高处刨去再察看,如基本平整,则用刨子细刨,然后用平尺检查平整,进行找方或切锯角(六角或八角),再磨四边,最后对砖面、砖边磨光细作。
检查尺寸偏差,不得超过±0.5mm。
10.10 砖细工艺有什么质量要求?答:(1)品种、规格和图案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颜色均匀,不得有裂纹、缺楞、掉角等缺陷。
(3)油灰嵌缝必须密实,不得有瞎缝(空缝)。
(4)砖加工后砌筑前还应选砖及检查,半成品表面必须平整、手感光滑、不得翘曲。
砂眼直径应不大于3mm。
(5)砖细工程允许偏差见表10-2。
11.1 什么是冬期施工?答:按照《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00)规定,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低于5℃时,或当日最低气温低于0℃时,砌筑施工属冬期施工阶段。
11.2 冬期施工方法主要解决什么问题?答:冬期砌砖突出的问题是砂浆遭受冰冻,砂浆中的水在0℃以下结冰,使水泥得不到水分而不能“水化”,砂浆不能凝固,失去胶结能力而不具有强度,使砌体强度降低,或砂浆解冻后砌体出现沉降。
冬期施工方法,就是要采用有效措施,使砂浆达到早期强度,既保证砌筑在冬期能正常施工,又保证砌体的质量。
11.3 冬期施工对砌筑材料有什么要求?答:对施工材料的要求:(1)砌体用砖或其他块材不得遭水浸冻,砌筑前应清冰霜。
(2)砂浆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
(3)石灰膏、黏土膏和电石膏等应防止受冻。
如遭冰结,应经融化后方可使用;受冰冻而脱水风化的石灰膏不可使用。
(4)拌制砂浆所用的砂,不得含有冰块和直径大于10mm的冰结块。
(5)拌合砂浆时,宜采用两步投料法。
水的温度不得超过80℃,砂的温度不得超过40℃,当水温超过规定量,应将水和砂先行搅拌,再加水泥,以防止出现假凝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