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初二上期末物理试卷

合集下载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答案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答案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分)1.(3分)若干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声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但不一定都能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为340m/sD.道路两旁植树可有效减弱噪声的传播2.(3分)关于下列所示图片说法中正确的是(A)A.草叶上的露是液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B.山峰间的雾是汽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C.树枝上的霜是凝固现象,需要放出热量D.冬季冰冻衣服晾干是凝华现象需要吸收热量3.(3分)下列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估测数据,不符合实际的是(C)A.发高烧时人体温度可达40℃B.中学生的脉搏跳动一般每分钟约65次左右C.校运会百米赛跑,冠军同学平均速度可15 m/sD.一位中学生身高约1.6m4.(3分)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杯弓蛇影成像原理相同的是(B)A.雨后彩虹B.水中倒影C.笔杆错位D.手影游戏5.(3分)验钞机发出的“光”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的遥控器发出的“光”,能用来控制电风扇、电视机、空调器等。

对于它们发出的“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遥控器和验钞机发出的“光”相同B.验钞机发出的“光”可用来杀灭细菌C.验钞机发出的“光”具有热效应D.遥控器发出的“光”具有荧光效应6.(3分)古典名著《镜花缘》有这样一段描述:昨夜刮了大风,一老农早上开门,发现原本在篱笆内的井变成如图所示位置,于是惊呼“井被吹到篱笆外!“。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A.他是以篱笆为参照物B.以树为参照物,井越过了篱笆C.相对篱笆而言,井位置未发生改变D.无论选什么为参照物,井位置都是不变的7.(3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对0℃的冰缓慢持续加热到全部变成100℃的水蒸气,下列所示四个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中正确的是(A)A.B.C.D.8.(3分)池鹭号称捕鱼高手,池鹭在水面疾速掠过,冲向自己的“目标”,瞬间叼起水中的小鱼,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B)A.池鹭飞得越高,在水中的倒影越小B.池鹭在水中的倒影是光反射引起的C.在阳光的照射下,池鹭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引起的D.池鹭看到水中的小鱼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9.(3分)如图所示,两块平面镜MP、PN相交,夹角为60°,一束光线AO斜射到平面镜MP上,光线经两平面镜反射后与入射光线AO重合,但方向相反。

初中物理 南京市上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考试卷 考试题及答案.docx

初中物理 南京市上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考试卷 考试题及答案.docx

xx 学校xx 学年xx 学期xx 试卷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xx 题(每空xx 分,共xx 分)试题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次声波传播很远 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试题2: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严禁机动车辆在市内鸣喇叭 B.纺织工人戴防噪声耳罩 C.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D.放鞭炮时捂耳朵 试题3:冬天,小明从室外走进温暖的教室,他的眼镜片上出现了一层薄雾,一会儿薄雾又消失了。

上述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A.先凝固,后升华B.先液化,后汽化C.先凝固,后熔化D.先凝华,后升华 试题4:下列现象发生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A.冰箱冷冻室内出现了白色的“霜”B.夏天的早晨,花草上常有小露珠C.冬天,池塘的水面上结了一层薄冰D.云中的小冰粒在下落的过程中变成雨点试题5:如图1所示,在四个“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中,能反映非晶体凝固特点的是()试题6:生物学研究表明,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吸收光。

而物理学研究表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光决定的。

由此可以推测,不利于绿色植物生长的光是()A.红光B.黄光C.绿光D.紫光试题7:下列光现象中,可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A.立竿见影B.潭清疑水浅C.池水映明月D.一叶障目试题8: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25cm处,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试题9:小明和小红分别用焦距相同的照相机在不同的位置给小强拍照,洗出的底片分别为图2中(a)、(b)所示。

关于小明和小红给小强拍照时物距与像距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明拍照时物距大,像距小B.小明拍照时物距小,像距大C.小红拍照时物距大,像距大D.小红拍照时物距小,像距小(a)图2 (b)试题10: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中学生的身高约1.7×103cmB.人洗澡时合适的水温约为70℃C.中学生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为1.3m/sD.教室里课桌的高度约为1.5m试题11:在市区的一些大厦里建有观光电梯,电梯里的乘客在竖直上下的过程中可欣赏到电梯外的美丽景色。

(word完整版)南京市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期末测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word完整版)南京市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期末测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八年级(上)物理(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附加题10分)一、选择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5题,每题2分,计30分)1.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少噪声的是 ( )A.改进汽车发动机的性能使它的振动减弱 B.在居民楼靠近马路的一面植树造林C.用手捂住耳朵 D.禁止在市区燃放烟花爆竹2.当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次声波时,人类就听不到大象的“声音”,这是因为( ) A.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 B.次声波无法传到人耳C.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 D.一般来说,人耳不能感觉到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3.下表列出了部分金属的熔点和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根据表中的数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物质水银金铜钢钨熔点(℃) -39 1064 1083 1515 3410沸点(℃) 357 2500 2360 2750 5900A.金块在钢水中不会熔化B.因为钨丝的沸点比较高,所以电灯里的灯丝是用钨丝制成的C.表中所列出的金属,沸点都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D.在一40℃时,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温度4.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吸热液化成小水珠B.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再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C.江湖河海中的水吸热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D.积雪放热熔化成水归入大海5.如图1所示,取一只一次性纸杯,在杯底中央扎一个小孔,用一层塑料薄膜蒙住杯口,将小孔对着窗外远处的景物,在薄膜上观察到窗外景物的像是 ( )A.正立、等大的 B.正立、缩小的图1C.倒立、缩小的 D.倒立、放大的6.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你将看到排列有序的三色发光区域是 ( )A.红、绿、蓝 B.红、黄、蓝C.红、黄、紫 D.黄、绿、紫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红外线是人眼能看见的光 B.紫外线是人眼不能看见的光C.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 D.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8.目前光污染越来越严重,白亮污染是普遍的一类光污染,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都能造成白亮污染,形成白亮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 ) A.光有能量 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 D.光沿着直线传播9.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大小取决于 ( ) A.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B.物体的大小C.平面镜的大小 D.观察者的位置10.岸边的柳树,在地上出现的树影和在水中出现的倒影,这二者的成因 ( ) A.都是光的折射引起的B.都是光的反射引起的C.前者是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后者是光的反射引起的D.前者是光的折射引起的,后者是光的反射引起的11.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关于眼睛及其视力矫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凹透镜B.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是虚像C.远视眼看不清近处景物,是因为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D.矫正近视眼所配戴的眼镜镜片是凹透镜12.根据图2所示,可判断出蚂蚁到放大镜的距离 ( )A.小于焦距B.大于焦距,小于两倍焦距C.等于两倍焦距图2D.大于两倍焦距13.以下估测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 )A.一张课桌桌面的宽度是5m B.某同学正常的体温是47℃C.人步行的速度是1.2m/s D.一个乒乓球的直径是4dm14.一辆轿车行驶的速度是100km/h,一辆自行车前进的速度是5m/s,这表明( ) A.轿车行驶的路程一定比自行车多 B.轿车一定始终在自行车前面C.自行车的运动时间一定比轿车长 D.轿车的运动一定比自行车快15.图3是用照相机所拍摄的某小球在水中下落的一张频闪照片.已知水池壁上每块瓷砖的高度为a,闪光灯每隔△t时间闪亮一次(即拍摄一次).观察照片,关于小球的运动,以下判断可能的是( )①小球从A位置到C位置的运动是匀速运动②小球从B位置到D位置的运动是匀速运动图3八上期末物理 第 3 页 共 7 页③小球从A 位置到c 位置的平均速度为3a/2△t ④小球通过D 点时的速度为a/△t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③④ 二、填空题(共7题,每空1分,计18分)16.如图4所示,编钟是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的杰作,古代工匠运用高超的 工艺铸造出大小不同的编钟,这些钟在敲击时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 这是由于不同的钟在敲击后振动的______不同.乐队合奏乐曲时,我 们可以根据声音的_________不同来辨别不同种类的乐器.17.如图5所示,用A 、B 两刻度尺测一木块的边长,就工具的分度值而言, _____刻度尺(填字母)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_____刻度尺(填字 母)不正确.使用方法正确的刻度尺所测木块的边长为________cm . 18.填写下列数据的单位,使其符合实际情况:(1)我国著名运动员刘翔在雅典奥运会110m 栏决赛中夺冠的平均速 度约为8.52______.(2)一本八年级(上)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6________.19.如图6所示,高速公路上都有限制汽车速度的标志,以减少交通事故.这是因为行驶的汽车具有_______能.图7所示是一辆桑塔纳轿车的速度表,从表中可知,该汽车此时的速度为 ______________km /h .20.老花镜的镜片是______镜,它的度数等于它的焦距(用m 做单位)的倒数乘以100.小明拿爷爷的老花镜正对太阳光,纸在老花镜下面来回移动,直到纸上得到一个最小的光斑.此光斑距老花镜25cm ,则老花镜镜片的度数是________度.21.我国古代就有光现象的描述,如“捞不到的是水中月,摘不到的是镜中花”、“潭清疑水浅”.其中“水中月”、“镜中花”是光的________现象;“疑水浅”是光的______现象,该现象是光从_______中进入_______中所形成的.图 4图 5 图 6图722.夏天刚从冰箱中拿出来的硬邦邦的冰棒,常粘着一些白花花的“粉”,剥开包装纸就看到冰棒直冒“白气”,其中“粉”的形成是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白气”的形成是_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吃冰棒感到凉快,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的原因. 三、作图题(共4题,每题2分,计8分)23.在图8中画出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大小.24.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图9中物体AB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25.将图10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补画完整.26.如图11所示,a 、b 为岸上灯泡S 发出的射入潜水员眼睛的两条光线,在图中画出潜水员看到岸上灯泡S 的像S ’.四、探究与实验题(共5题,28题7分、31题6分、其余每空1分,计28分) 27.如图12所示,在教室里,小明敲响乙音叉时,与甲音叉的叉股接触 的乒乓球会________起来,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________,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__________中传播;若在月球 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_____(选填“还能”或“不能”)观察到 上述现象,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在图13甲“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图8图9图10图11图12图13(1)使用温度计之前,应先观察它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2)某同学按实验步骤进行了正确操作,但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这段时间过长,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原因即可),解决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同学看到了如图13乙的情景,这是_________(选填“沸腾前”或“沸腾时”)的情况.(4)该同学记录了一组数据见下表,由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__℃.时间/min O 1 2 3 4 5 6 7 8 9 10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98 98 98(5)请你在图13丙的方格纸上根据上表数据画出水的沸腾图象.29.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小明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及B、刻度尺、橡皮泥、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14所示.(1)实验时玻璃板应该______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2)实验器材选择相同的两个棋子A、B,其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了说明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应采取的具体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平面镜所成的像为___________像.(4)小明在实验过程中,让玻璃板沿00'轴(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动,结果他发现镜中的像相对于A_______移动(选填“向右”.“向左”或“不”);他又将玻璃板绕00'轴转向自己,发现镜中的像_________(选填“转向自己”、“转离自己”或“不动”).3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1)实验时,蜡烛越烧越短,你将看到光屏上烛焰的像向_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2)如图15所示,在光屏中央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此成像的特点可应用在________机上.31.某校初二(1)班的同学进行“测量纸片下落的速度”的实验,该实验:(1)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2)需要的测量工具是:(3)请你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图14图15八上期末物理第5 页共7 页五、简答题(共2题,每题3分,计6分)32.小明背着书包欢快地走在通往学校的路上.问:小明背上的书包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说明你判断的依据.33.牙科医生在诊断牙齿病情时,常常借助如图16所示的一块小平面镜来帮助诊断,使用时常在火焰上先烤一下,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说明:(1)使用小平面镜的作用.(2)使用时在火上将小平面镜先烤一下的原因.六、计算题(共2题,34题4分,35题6分,计10分)34.某一时期,常州开往黄山的202次旅游列车,当天晚上从常州发车,第二天早晨到达黄山,全程运行506km,列车时刻表如下表所示.求:(1)202次列车运行全程的时间是 h.(2)列车运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35.2005年5月15日,南京人终于坐上了期盼已久的地铁,目前开通的地铁一号线在奥体中心和迈皋桥之间行驶.列车从奥体中心行驶到迈皋桥大约需24min的时间,运行的平均速度为55km/h.求:(1)地铁从奥体中心到迈皋桥通过的路程大约是多少千米?(2)若采用磁悬浮列车速度可以达到400km/h,则由奥体中心运行到迈皋桥采用磁悬浮技术的列车比地铁列车运行的时间可以节约多少分钟?附加题(共两题,36题4分,37题6分,计10分)36.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提供的器材有:蜡烛(附火柴)、凸透镜(估计焦距为5cm)、光屏和光具座(标尺的刻度范围是“O~100cm”),如图17所示.物体离凸透镜足够远(大于10倍焦距)时,从物体到凸透镜的光可近似认为是平行光,由此你能否想到利用现有器材粗测凸透镜焦距的一种方法,请你说出这种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37.如图18所示是甲、乙两位同学(甲骑车、乙跑步)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1)根据图线你能够获得哪些合理的信息?(至少写两条)信息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信息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两条线的交点表示此时甲车运动的___________与乙车相等.(3)若甲同学和乙同学同时出发,请你在图中作出甲同学的路程一时间的图线.(4)根据图中数据,请你自编一道有关速度、路程和时间的计算题并求解.八上期末物理第7 页共7 页。

江苏省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江苏省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江苏省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 (共9题;共18分)1. (2分) (2016八下·青海期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平面镜成放大的像B . 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C . 在游泳池边看到的池底比实际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D . 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这是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2. (2分)(2020·龙海模拟) 如图为一束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路,且,若,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 .B .C .D .3. (2分)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A . 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升华B . 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凝华C . 夏天晾在室内的湿衣服变干﹣﹣升华D . 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白气”﹣﹣汽化4. (2分)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 . 在颐和园内昆明湖的水中可看到十七孔桥的倒影B . 人在阳光下,地面上出现影子C . 注满水的游泳池,池底看起来变浅了D . 筷子斜插入水中,水下的部分看起来上翘了5. (2分)“父亲节”这天,小红给爸爸煮了两个鸡蛋,两个鸡蛋的总质量约为()A . 10gB . 100gC . 20gD . 200g6. (2分)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发现在右盘中加上1g的砝码时,指针偏右;减去这个1g的砝码时,指针偏左,若这时砝码盒中已无更小的砝码,则应该()A . 在左盘中加1g的砝码,设法使天平平衡后读数B . 调节横梁右边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后读数C . 将被测物体移到天平右盘,再测出其质量D . 移动游码到适当的位置使天平平衡后读数7. (2分) (2019八上·来宾期末) 如图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甲是近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B . 甲是远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C . 乙是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D . 乙是远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强8. (2分) (2019八上·朝阳期中) 孙杨在里约奥运会上夺得自由泳200m金牌。

南京市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期末测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南京市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期末测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南京市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期末测试试卷及参考答案校长为学校学生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负责校(园)内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和学生出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以及学生春校长为学校学生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负责校(园)内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和学生出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以及学生春( 秋秋) 游和其他教育教学活动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游和其他教育教学活动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c e n te r p in c h e c k s a n d a n c h o rin g th e in n e r c y lin d e r. A c c o rd in g to W h ile c o u p lin g a lig n m e n t sh o u ld k e e p o il o u t o f c a v ity a n d lo c a te th e ro to r a x is n e c k ra ise d a re w ith in th e p re sc rib e d lim its, th e re sh o u ld b e n o g a p s, H o rn , H o rn a n d H o rn 0 .0 5 m m fe e le r g a u g e s fit in to .C e n te r c o u p lin g , c o n d e n se r w a te r fillin g a n d w a te r-fille d a c c o rd in g to fa c to ry re q u ire m e n t. F o r c o u p lin g th re e su p p o rte d ro to r C e n te r, th e m o u th u n d e r th e c o u p lin g b e tw e e n th e v a lu e sh o u ld b e a s stip u la te d in th e m a n u fa c tu rer, u su a lly 0 .1 5 ~ 0 .2 5 m m .In th e c a se o f c o u p lin g c o n n e c tio n , if p o ssib le , liftin g o n ly o n e b e a rin g e n d o f th e su p p o rt b e a rin g o f th e ro to r, re m o v e th e b e a rin g , fitte d w ith sp e c ia l tile s a n d sp e c ia l liftin g to o ls, d isc ro to rs, c h e c k th e jo u rn a l flu tte r tile , sh o u ld g e n e ra lly b e le ss th a n 0 .1 0 M M . W h e n th e c o u p lin g s a n d ro to r c o m e s w h e n th e re is a c o n flic t, th e c o u p lin g C e n tre sh a ll p re v a il. 6 .4 .5 .2 .2 sh a ft lo o k in g fo r: . 6 .4 .5 .3 . P ro v isio n a l b o lt c o n firm e d th e p o sitio n in g o f th e ro to r size , a s w e ll a s th e c o u p lin g b e tw e e n th e a d ju stm e n t sh im th ic k n e ss a c c u ra c y , d ra w in g s to m e e t th e te c h n ic a l re q u ire m e n ts. P la n e , c y lin d ric a l a n d c le a n th e c o u p lin g b o lt h o le s sh o u ld b e c le a n a n d w ith o u t b u rrs, sc ra p iro n a n d g re a se -fre e , re la tiv e p o sitio n o f th e c o u p lin g a c c o rd in g to th e d ra w in g re q u ire m e n ts a re . C o u p lin g to p sc re w s, ro u n d d ista n c e a p a rt, in d ic a to rsto m o n ito r m o v e m e n t o f th e a irc ra ft, its v a lu e is a llo w e d to p a ss th e v a lu e a x is m o v in g , m o u n te d a d ju stm e n t p a d s, n o te p a d s in sta lla tio n d ire c tio n g u id e p in c o u p lin g w ith p ro c e ss e n d c lo se d . T h e b a c k w h e e ls slo w ly tig h te n e d , w h e n 2 m m o r so , w ith sta n d a rd w h ite b a rs w h e re tw o b a c k w h e e l b o lt h o le m e a su re m e n t a b o v e a n d b e lo w , c o n firm tw o b a c k w h e e l b o lt h o le c o n c e n tric ity . T h e n , th e sy m m e tric a l h orizo n ta l m o u n t tw o te m p o ra ry b o lts tig h te n e d , a tte n tio n to m o n ito r d ia l in d ic a to r, th e n in sta ll th e sy m m e tric a l te m p o ra ry b o lts, th is tim e site s slo w ly m o v in g ro to r, in th e m e a su re d c irc u m fe re n c e o f 8 e q u a l p a rts b a c k w h e e l rim ro c k , e a c h m e a su rin g re la tiv e c h a n g e s in v a lu e sh o u ld b e le ss th a n0 .0 2 m m . 6 .4 .5 .4 c o u p lin g re a m e d a n d p a ire d b o lt re a m ing d ie re a m e r, a d ju sta b le re a m e rs, b o rin g m ill, in se v e ra l w a y s.6 .4 .5 .4 .1 G e n e ra l re q u ire m e n ts b e fo re re a m in g o r b o rin g , 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八年级(上)物理(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附加题10分) 一、选择题( (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5 题,每题2 2 分,计30 分) )1.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少噪声的是()A.改进汽车发动机的性能使它的振动减弱B.在居民楼靠近马路的一面植树造林C.用手捂住耳朵D.禁止在市区燃放烟花爆竹2.当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次声波时,人类就听不到大象的“声音”,这是因为()A.次声波的频率大于__HzB.次声波无法传到人耳C.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D.一般来说,人耳不能感觉到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3.下表列出了部分金属的熔点和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根据表中的数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物质水银金铜钢钨熔点(℃)-391064108315153410沸点(℃)3572500236027505900A.金块在钢水中不会熔化B.因为钨丝的沸点比较高,所以电灯里的灯丝是用钨丝制成的C.表中所列出的金属,沸点都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D.在一40℃时,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温度4.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吸热液化成小水珠B.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再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C.江湖河海中的水吸热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D.积雪放热熔化成水归入大海5.如图1所示,取一只一次性纸杯,在杯底中央扎一个小孔,用一层塑料薄膜蒙住杯口,将小孔对着窗外远处的景物,在薄膜上观察到窗外景物的像是()A.正立、等大的B.正立、缩小的C.倒立、缩小的D.倒立、放大的6.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你将看到排列有序的三色发光区域是()A.红、绿、蓝B.红、黄、蓝C.红、黄、紫D.黄、绿、紫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红外线是人眼能看见的光B.紫外线是人眼不能看见的光C.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D.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图1校长为学校学生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负责校(园)内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和学生出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以及学生春校长为学校学生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负责校(园)内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和学生出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以及学生春( 秋秋) 游和其他教育教学活动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游和其他教育教学活动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c e n te r p in c h e c k s a n d a n c h o rin g th e in n e r c y lin d e r. A c c o rd in g to W h ile c ou p lin g a lig n m e n t sh o u ld k e e p o il o u t o f c a v ity a n d lo c a te th e ro to r a x is n e c k ra ise d a re w ith in th e p re sc rib e d lim its, th e re sh o u ld b e n o g a p s, H o rn , H o rn a n d H o rn 0 .0 5 m m fe e le r g a u g e s fit in to .C e n te r c o u p lin g , c o n d e n se r w a te r fillin g a n d w a te r-fille d a c c o rd in g to fa c to ry re q u ire m e n t. F o r c o u p lin g th re e su p p o rte d ro to r C e n te r, th e m o u th u n d e r th e c o u p lin g b e tw e e n th e v a lu e sh o u ld b e a s stip u la te d in th e m a n u fa c tu re r, u su a lly 0 .1 5 ~ 0 .2 5 m m .In th e c a se o f c o u p lin g c o n n e c tio n , if p o ssib le , liftin g o n ly o n e b e a rin g e n d o f th e su p p o rt b e a rin g o f th e ro to r, re m o v e th e b e a rin g , fitte d w ith sp e c ia l tile s a n d sp e c ia l liftin g to o ls, d isc ro to rs, c h e c k th e jo u rn a l flu tte r tile , sh o u ld g e n e ra lly b e le ss th a n 0 .1 0 M M . W h e n th e c o u p lin g s a n d ro to r c o m e s w h e n th e re is a c o n flic t, th e c o u p lin g C e n tre sh a ll p re v a il. 6 .4 .5 .2 .2 sh a ft lo o k in g fo r: ... 6 .4 .5 .3 . P ro v isio n a l b o lt c o n firm e d th e p o sitio n in g o f th e ro to r size , a s w e ll a s th e c o u p lin g b e tw e e n th e a d ju stm e n t sh im th ic k n e ss a c c u ra c y , d ra w in g s to m e e t th e te c h n ic a l re q u ire m e n ts. P la n e , c y lin d ric a l a n d c le a n th e c o u p lin g b o lt h o le s sh o u ld b e c le a n a n d w ith o u t b u rrs, sc ra p iro n a n d g re a se -fre e , re la tiv e p o sitio n o f th e c o u p lin g a c c o rd in g to th e d ra w in g re q u ire m e n ts are . C o u p lin g to p sc re w s, ro u n d d ista n c e a p a rt, in d ic a to rsto m o n ito r m o v e m e n t o f th e a irc ra ft, its v a lu e is a llo w e d to p a ss th e v a lu e a x is m o v in g , m o u n te d a d ju stm e n t p a d s, n o te p a d s in sta lla tio n d ire c tio n g u id e p in c o u p lin g w ith p ro c e ss e n d c lo se d . T h e b a c k w h e e ls slo w ly tig h te n e d , w h e n 2 m m o r so , w ith sta n d a rd w h ite b a rs w h e re tw o b a c k w h e e l b o lt h o le m e a su re m e n t a b o v e a n d b e lo w , c o n firm tw o b a c k w h e e l b o lt h o le c o n c e n tric ity . T h e n , th e sy m m e tric a l h o rizo n ta l m o u n t tw o te m p o ra ry b o lts tig h te n e d , a tte n tio n to m o n ito r d ia l in d ic a to r, th e n in sta ll th e sy m m e tric a l te m p o ra ry b o lts, th is tim e site s slo w ly m o v in g ro to r, in th e m e a su re d c irc u m fe re n c e o f 8 e q u a l p a rts b a c k w h e e l rim ro c k , e a c h m e a su rin g re la tiv e c h a n g e s in v a lu e sh o u ld b e le ss th a n0 .0 2 m m . 6 .4 .5 .4 c o u p lin g re a m e d a n d p a ire d b o lt re a m ing d ie re a m e r, a d ju sta b le re a m e rs, b o rin g m ill, in se v e ra l w a y s.6 .4 .5 .4 .1 G e n e ra l re q u ire m e n ts b e fo re re a m in g o r b o rin g , 8.目前光污染越来越严重,白亮污染是普遍的一类光污染,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都能造成白亮污染,形成白亮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A.光有能量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沿着直线传播9.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大小取决于()A.物体到镜面的距离B.物体的大小C.平面镜的大小D.观察者的位置10.岸边的柳树,在地上出现的树影和在水中出现的倒影,这二者的成因()A.都是光的折射引起的B.都是光的反射引起的C.前者是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后者是光的反射引起的D.前者是光的折射引起的,后者是光的反射引起的11.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关于眼睛及其视力矫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凹透镜B.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是虚像C.远视眼看不清近处景物,是因为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D.矫正近视眼所配戴的眼镜镜片是凹透镜12.根据图2所示,可判断出蚂蚁到放大镜的距离()A.小于焦距B.大于焦距,小于两倍焦距C.等于两倍焦距D.大于两倍焦距13.以下估测中最接近事实的是()A.一张课桌桌面的宽度是5mB.某同学正常的体温是47℃C.人步行的速度是1.2m/sD.一个乒乓球的直径是4dm 14.一辆轿车行驶的速...。

江苏省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可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的是()A.水中铅笔变弯折B.桥在水中倒影C.树林中的光斑D.雨后空中彩虹2.如图所示,是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舱外操作的情景。

其中一个航天员的双脚固定在机械臂的一端,在机械臂将航天员运送到舱外某作业点的过程中,我们说航天员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A.另外一个航天员B.空间站的核心舱C.神舟十三号飞船D.机械臂的限脚器3.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为液态,由甲到乙是凝固过程,冰的形成与该过程相同B.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汽化过程,衣服晾干与该过程相同C.丙为气态,由丙到甲是凝华过程,霜的形成与该过程相同D.丙为气态,由乙到丙是升华过程,冰雪消融与该过程相同4.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 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放大的像C.当u=2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50cm处移动到2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5.一种色光从空气射入水,部分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记录在下表中;若一束同样的色光从水射入空气,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若入射角为30°,则折射角为22.1°B.若入射角为30°,则折射角可能为52°C.若入射角为45°,则折射角可能为30°D.若入射角为45°,则折射角为70°6.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有关三人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人体温都是39.5℃B.甲的体温一定是39.5℃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D.三个人中有只有一人体温是39.5℃7.如图所示,手机被置于密闭的玻璃罩内悬浮,致电这台手机时,持续铃响,启动抽气时,听到的铃声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重新放气时,人又听到铃声,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抽气,实现了在声源处防止声音的产生B.抽气使手机铃声振动频率逐渐减少C.听到的铃声逐渐变大,说明振动的频率越来越大D.本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与空气介质的疏密有关8.如图是利用高速照相装置拍摄到的运动员击球的频闪照片,每次拍摄照片的时间间隔都相同。

2017-2018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初二上期末物理试卷

2017-2018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初二上期末物理试卷

【江宁区】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八年级物理整理:孙茂祥、施钰、赵周健审核: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如图所示,小华在唱《青藏高原》这首歌,老爷爷所说的话是指唱到“高原”的“高”时,要求声音的()A.音调低B.音调高C.响度小D.响度大2.下列四种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①夏天,草叶上出现露珠;②冬天,窗户上出现冰花;③深秋,树上出现白霜;④初春,冰雪开始消融()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如图所示,下列成语与其物理知识相符的是()A.凿壁偷光——光的反射B.井底之蛙——光的反射C.猴子捞月——光的直线传播D.杯弓蛇影——光的反射4.下列各种成像中,成的是实像的一组是()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投影仪成像④照相机成像⑤放大镜成像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④⑤D.②③⑤5.小梦陪着爷爷到湖里叉鱼,小梦将钢叉向看到鱼的方向投掷,总是叉不到鱼,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叉不到鱼的原因的是()A.B.C.D.6.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记录为:17.82cm、17.80cm、17.81cm、17.28cm、17.81cm,则物理课本的宽应为()A.17.704cm B.17.71cm C.17.8cm D.17.81cm7.要使光线发生如图所示的偏折,下面的光学元件中可以实现的有①平面镜;②凸透镜;③凹透镜()A.①②③B.①②C.①③D.②③8.北京时间8月9日,2016年里约奥运会结束了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争夺,中国选手孙杨以1分44秒65的成绩获得冠军,为中国赢得第五枚金牌.那么观众和裁判判断孙杨快慢的方法为()A.观众: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裁判:相同时间比较路程B.观众:相同路程比较时间;裁判:相同时间比较路程C.观众:相同路程比较时间;裁判:相同路程比较时间D.观众: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裁判:相同路程比较时间9.探究活动中,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非常重要.例如,探究声音的产生的条件时,将发声的音叉触及水面,水花四溅.以下活动中所用方法与上述研究方法相同的是()A.在研究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时引入了光线B.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用等大的两个棋子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C.测量人体体温时,利用体温计内水银柱的长度变化来显示人体的温度高低D.探究声音的传播时,将发声手机置于瓶内,不断抽出瓶内气体,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10.若将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距透镜15cm的光屏上得到这个物体清晰的像,若把物体放置在距凸透镜15cm处,则成()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实像11.如图所示,虚线框内为一透镜,MN为透镜的主光轴,O是透镜光心,a(双箭头)和b(单箭头)是射向透镜的两条光线.已知光线a通过透镜之后与MN交于P点,光线b通过透镜之后与MN交于Q 点.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透镜是凸透镜,距离OP小于焦距B.透镜是凹透镜,距离OQ小于焦距C.透镜是凸透镜,距离OP大于焦距D.透镜是凹透镜,距离OQ大于焦距12.用托盘天平测出一枚邮票的质量,下列做法中最合理的是()A.把一枚邮票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B.先测出200枚邮票总质量,再除以200C.先测出一枚邮票和一螺母的总质量,再减去螺母的质量D.先测出200枚邮票的总质量,再加一枚邮票测出201枚邮票的总质量,两者相减二、填空题13.小明在家里吹奏笛子,悠扬的笛声是由空气柱__________产生的,小明抬起不同的手指,就会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声音的__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笛声通过__________传到妈妈的耳朵里.14.哈尔滨寒冷的冬天,窗户上会结一层冰花,这层冰花出现在窗户玻璃的__________(选填“内”或“外”)侧;在“冰雪大世界”内游客的嘴里不断呼出“白气”,这是__________现象;冰雕作品的质量会一天天减少,这是__________现象;游客在超市买的矿泉水很快变成冰块是______现象,天气放晴,气温升高,冰雪消融是__________现象.(填写物态变化名称).15.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像.由图像可知__________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______C ,熔化过程经历了__________min,在第2min时,它的状态通常是__________.16.人们把红、绿、__________三种色光叫做光的三原色,如图所示,三种色光按相同比例混合(阴影部分),可以形成__________光.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___m/s.17.如图所示,将一束激光射到空水槽的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内注入适量水后,水槽底部的光斑向O点的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侧移动,在此过程中,折射角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停止注水,增大激光束和水面的夹角,则折射角__________.18.如图是某住宅小区内的场景.(1)图中A是禁鸣标志,禁鸣是在__________处控制噪声.(2)图中B是汽车限速标志,它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以汽车为为参照物,标志牌是__________的.(3)图中C是摄像头.它的内部有光学元件,其镜头作用相当于__________透镜.小区内的__________景物通过它所成像的性质是倒立、__________的__________像.19.一列火车长200m,以10m/s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长为1.8km的大桥,这列火车全通过过大桥所需的时间是__________,这列火车全部在大桥上运行的时间是__________.三、解答题20.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题.(1)如图甲所示,已知入射光线,请画出其对应的折射光线.(2)如图乙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请你在图中画出光的实际传播路径.(3)如图丙所示,A B''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AB的位置.21.如图所示,小秦改变了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度拨动尺子,缩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发现尺子振动的越来越__________,声音的音调越来越__________.22.写出以下三种仪器的读数.(1)图(a)中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cm;︒;(2)图(b)中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C(3)图(c)中秒表的示数是__________s.23.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会聚在光屏上一点,如图甲所示.(1)如图甲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cm.(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三者的高度,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__________上.(3)当把蜡烛放在乙图位置时,移动光屏上能成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4)随着蜡烛燃烧,烛焰的像会向____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5)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将蜡烛向右(靠近透镜)移动5cm,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一段距离,所成的像与原来相比__________(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了.(6)在上一步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后,若用不透明的布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遮住,则光屏上像是_________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的.24.如图甲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1)实验前小明先将玻璃管上每隔10cm的距离上做一个标记,针对如何做标记问题,小华认为间距越小,分割的越多,就越能准确测量气泡的运动规律.小华观点是______________(选填“正确的”或“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明记录气泡上升一段路程后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在图乙的坐标系中画出s t 图像.(3)根据实验数据和所画的图像,可归纳出:气泡上升一段路程后,运动速度可以看成是__________(选填“改变”或“不变”)的;运动的路程和时间近似成__________(选填“正”或“反”)比,得出该结论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中气泡上升的快慢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请提出你的一个猜想:气泡上升的快慢与__________有关.25.小明同学在“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处,若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图甲所示位置,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2)天平调节水平平衡后,小明按图乙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小华立刻对小明说:“你操作时至少犯了两个错误.”小华所说的两个错误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明虚心地听取了小华的建议,重新进行操作.在称量的过程中,又出现了如图甲所示的情况,他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天平再次平衡后,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那么小明所称量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___g.若将该物体放到太空中,则此物体的质量将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6.在探究“近视眼的矫正”课外实验中:(1)调整烛焰(模拟远处所视物)、水凸透镜(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其凸起程度可通过注射器注入或吸收水量来调节)、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缩小的__________像.(2)向水凸透镜内__________(填“注入”或“吸取”)适量的水来模拟近视眼,发现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①若将光屏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再次得到清晰的像.说明近视眼将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填“前”或“后”).②光屏不移动,在烛焰和水凸透镜间加一个焦距合适的凹透镜,光屏上也能得到清晰的像.说明近视眼镜是__________透镜.27.小明取两张等大的圆形纸,将它们做成图乙所示的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用它们来“比较两个纸锥下落快慢”的实验.(1)为了便于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两个纸锥的起点位置应当放置的较__________(选填“高”或“低”),且将纸锥按如图乙中的__________(选填“a ”或“b ”)所示的位置释放.(2)关于比较纸锥下落快慢有以下三种方法:①比较两个纸锥哪个先着地,先着地的运动快;②拍摄纸锥下落过程的照片,哪个纸锥在下方,哪个纸锥下落得快;③测量出纸锥下落的高度和时间,算出下落的速度,速度大的运动快,针对这三种方法,小明认为可以分成两类:第一类是相同路程比时间,如__________(填写序号,下同);第二类是相同时间比路程,如_______.(3)小明想测算一个纸锥的下落速度,他应选择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纸锥,测量原理是__________,需要的测量工具有米尺和__________.28.随着中国铁路的发展,高铁时代已经来临,下表是某次高铁列车从上海到南京的运行时刻表.(1)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的平均速度为多少?(2)若该列车从苏州到常州的平均速度为162km /h ,则苏州到常州的里程为多少?(3)另一趟列车上海至常州(OA )段的平均速度为1v ,常州至徐州(AB )段的平均数度为2v .其s t-图如图.则:它们的大小关系1v __________2v .(选填“>”或“<”)。

南京市八年级上册期末物理试卷

南京市八年级上册期末物理试卷

南京市八年级上册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如图是有关人和大象的发声频率和听觉频率范围,根据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象不能听到的声,人能听到B.人能听到的声,大象也能听到C.大象发出的声,人一定能听到D.人发出的声,大象不能听到2.为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环境监督局联合城市建设局,实施了一系列举措控制噪声,其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A.晚八点到早七点,工地禁止施工B.居民区周边植树种草C.高架桥外侧增设隔音板D.给生产车间的工人配发防噪声耳罩3.下列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A.冰雪消融B.水烧开冒“白气” C.草地上形成的白霜D.用干手器将手烘干4.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kgB.教室的课桌高为1.2mC.一瓶普通矿泉水的体积大约为500mLD.人正常交流时的声音强度约为90dB5.缺水地区的冬季,当地有些居民靠取冰雪来获得生活用水.如图,是将一定质量的冰雪,从-20℃加热到沸腾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不考虑水中有杂质产生的影响),下列对图象分析正确的是()A.冰的熔点是0℃,水的沸点是100℃B.当地气压高于标准大气压C.冰熔化和水沸腾过程中都吸热且温度不变D.图象中的BC段,物质只是以液态方式存在6.下列光现象中,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雨后的彩虹B.桥的倒影C.小孔成像D.水杯中的笔7.关于平面镜和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照镜子时,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B.凸透镜起会聚作用时成的是实像,起发散作用时成的是虚像C.近视眼用凸透镜矫正,远视眼用凹透镜矫正D.生物课上使用的显微镜,其物镜是凸透镜,目镜也是凸透镜8.下列四幅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④9.如图是今年在重庆智博会上一家公司展示的机器人服务员,这是他穿行在餐厅端着托盘送餐的情景,若认为机器人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A.地面B.餐桌C.托盘D.墙壁10.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车同时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每段相同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都比乙车的大C.在20〜30s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D.在0〜40s的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二、填空题11.如图,小明把衣架挂在细绳中央,将细绳绕在食指上,并用食指堵住双耳,请小红敲击衣架,小明听到的声音是由衣架_____产生的;如果小红用大小不同的力敲衣架,则小明听到声音的_____发生变化,声音在_____中传播速度最快,在_____中传播速度最慢(选填“固体”、“液体”或“气体”)。

江苏省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江苏省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江苏省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 (2019八上·太和期中) 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直接测物体的长度,在下列所记录的数据中,正确的是()A . 0.020mB . 2.0cmC . 20.00mmD . 20.0mm2. (2分) (2019九上·博白期末) 如图所示的图像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 .B .C .D .3. (2分) (2019八上·长沙月考) 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5m的两点,甲从P点、乙从Q点同时沿直线相向而行,它们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A . 甲的速度为2m/sB . 经过2s, 甲、乙相距4mC . 经过4s,甲、乙相遇D . 甲到达Q点时,乙离P点5m4. (2分)往暖水瓶里灌水时,随着瓶内水量增多快至瓶口时,瓶内发出的声音将()A . 音调变高B . 音调变低C . 音调不变D . 无法判断5. (2分) (2018八上·山西月考) 由于视觉原因,我们看到水中的鱼往往比实际的鱼位置浅的多 . 图中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光路图是()A .B .C .D .6. (2分)小军同学用放大镜看自己的指纹时,觉得指纹的像太小。

为了使指纹的像能大一些,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 . 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B . 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远些C . 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D . 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近些7. (2分)(2017·富顺模拟) 如图所示,F1、F2是凸透镜的焦点,S是放在凸透镜前的点光源,S′为S经凸透镜所成的像.当光源S沿平行主轴的方向向透镜移动时(始终保持u>f),像S′的移动情况是()A . 沿平行主轴方向远离透镜移动B . 沿0与S′连线方向远离透镜移动C . 沿F2与S′连线方向远离透镜移动D . 沿Fl与S′连线方向远离透镜移动8. (2分) (2017八下·辽阳月考) 以卵击石,石头没有损伤而鸡蛋破了,这一现象中,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小与鸡蛋对石头的力相比较()A . 前者大B . 前者小C . 相等D . 无法比较9. (2分)如图所示,在一个小桶底面上钻一个小孔,把一个跟孔的直径相同的木塞塞入空中(木塞与孔的摩擦力较小),然后向小桶中倒入一些水,当水浸过木塞的顶端时,木塞会()A . 向上浮B . 向下掉C . 不动D . 无法判断10. (2分)(2020·枣庄) 俗话说“鸡蛋碰石头一自不量力”、从物理学角度看()A . 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更大B . 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更大C . 鸡蛋对石头没有作用力D . 石头和鸡蛋之间同时有等大的相互作用力二、填空题 (共10题;共10分)11. (1分)甲、乙两辆小车在平直的路面上的同一地点向东运动.如图所示是它们的路程—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小车甲速度大小为________ km/h.经过6秒钟时,甲、乙两车相距________ m,若以甲为参照物,乙车向________运动.12. (1分) (2018八上·清江浦期中) 一个同学迟到了,走到门外听声音就知道是哪位老师在上课,他是根据老师声音的________(选填乐音的三要素之一)来判断的,教室外面出现嘈杂的声音,关上门窗是为了在________减弱噪声。

江苏省南京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答案

2018-2019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2分)如图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在木梳的齿上划过,第一次快些,第二次慢些,两次划动时均保持齿的振动幅度相同,则听到的声音第二次与第一次对比()A.音调变高B.音调变低C.响度变大D.响度变小故选:B。

2.(2分)下列所给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故选:D。

3.(2分)下列现象与其物理知识不相符的是()A.影子的形成﹣﹣光的直线传播B.小孔成像﹣﹣光的反射C.湖水中青山的倒影﹣﹣平面镜成像D.雨后天空出现彩虹﹣﹣光的色散故选:B。

4.(2分)如图所示,四位同学画出小丑玩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其中正确的是()A.B.C.D.故选:B。

5.(2分)如图所示,小梦用激光对准看到的小鱼照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能照亮小鱼,因为激光照到了鱼身上B.不能照亮小鱼,因为激光照到鱼身的上方C.不能照亮小鱼,因为激光照到鱼身的下方D.能照亮小鱼,因为激光照到鱼的像上,使像的反射的光变强故选:A。

6.(2分)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A.3.6km=3.6km×1000m=3600mB.3.6km=3.6km×1000=3600cmC.3.6km=3.6×1000=3600mD.3.6km=3.6×1000m=3600m故选:D。

7.(2分)在没有其他任何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A.全身呈绿色B.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C.上衣呈绿色,裙子不变色D.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故选:D。

8.(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到温暖的室内镜片变得模糊,一定是凝华现象B.用扇子扇沾有酒精的温度计的玻璃泡,其示数将一直下降C.冰棍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D.洗澡间的玻璃上有水雾过一段时间又没了,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液化后汽化故选:D。

南京市江宁区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南京市江宁区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南京市江宁区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某同学对下列四个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符合实际的是()A . 人的正常体温是35~42℃B .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4km/hC . 人体安全的电压是36VD . 电视机正常工作的电功率为1000W2. (2分) (2017八上·开江期末) 在下列光路图描述的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的是()A .B .C .D .3. (2分) (2017八上·开江期末) 一个挂钟正对着平面镜,在镜子里看到挂钟指示的时间是10时45分,如图,则挂钟实际指示的时间应是()A . 10时45分B . 7时15分C . 7时45分D . 1时15分4. (2分)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物体运动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B . 物体运动速度v越大,所用时间t越少C . v大小由决定,但与s、t无关D . 上述说法都正确5. (2分)我国大力发展火力发电,火电站进的是煤,出的是电,在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A . 机械能→内能→化学能→电能B . 化学能→内能→机械能→电能C . 化学能→重力势能→动能→电能D . 内能→化学能→机械能→电能6. (2分) (2017八上·开江期末) 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所发出的声音的区别是()A . 音调不同,丁瓶的音调最高B . 音调不同,丙瓶的音调最高C . 音调相同,丙瓶的响度最大D . 音调相同,丁瓶的响度最大7. (2分) (2017八上·开江期末) 如图的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A . ①③B . ①④④C . ②③D . ②④8. (2分)一块质量为100g的冰熔化成水后,它的质量()A . 仍是100gB . 大于100gC . 小于100gD . 无法判断9. (2分)一个质量为0.25k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kg,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1.75kg,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A . 1.0×103kg/m3B . 1.16×103kg/m3C . 1.75×103kg/m3D . 1.2×103kg/m310. (2分)冬天从室外进入暖和的房间里,戴眼镜的人镜片上常常有一些“雾气”,这个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是()A . 液化放热B . 升华吸热C . 凝固放热D . 熔化吸热11. (2分)有空心的铜球、铁球和铝球各一个,外观体积和质量都相等,这三个球空心部分最小的是()(已知ρ铜>ρ铁>ρ铝)A . 铜球B . 铁球C . 铝球D . 一样大12. (2分)甲、乙两同学在平直公路上,二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速度比为5:4,所用时间之比为4:3,则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A . 5:4B . 4:3C . 5:3D . 15:16二、填空题 (共11题;共25分)13. (5分)(2017·建湖模拟) 清晨的公园里鸟语花香.我们听到“鸟语”声是通过________传到人耳的;闻到的“花香”是一种________现象;如图所示,我们常常会看到花草树叶上有一些水珠.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甲图中看到水珠后面远处景物是倒立的,乙图中透过树叶上的水珠观察到树叶清晰的叶脉.则水珠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手机摄像头的成像原理与________(选填“甲乙”)图相同.14. (2分)下雨时,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________,若某次闪电过后3.5s听到雷声,那么发生闪电处距离我们________ m.(声速340m/s)15. (2分) (2017八上·开江期末) 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________cm;温度计的读数为________.16. (1分)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两个小车是________ 。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初二上期末物理试卷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初二上期末物理试卷

第一学期期末八年级物理、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 分)1如图所示,小华在唱《青藏高原》这首歌,老爷爷所说的话是指唱到“高原”的“高”时,要求声音的()2•下列四种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①夏天,草叶上出现露珠;②冬天,窗户上出现冰花;③深秋,树上出现白霜;④初春,冰雪开始消融()A .①③B.①④3•如图所示,下列成语与其物理知识相符的是(A BA .凿壁偷光------ 光的反射C .猴子捞月一一光的直线传播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投影仪成像④照相机成像⑤放大镜成像A .①③④B.②③④ C .①④⑤D.②③⑤5.小梦陪着爷爷到湖里叉鱼,小梦将钢叉向看到鱼的方向投掷,总是叉不到鱼,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叉不到鱼的原因的是()A •音调低B.音调高 C •响度小D.响度大C .②③D.②④)4.下列各种成像中,成的是实像的一组是(B .井底之蛙一一光的反射D .杯弓蛇影一一光的反射)D.17.82cm、17.80cm、17.81cm、17.28cm、17.81cm,则6.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记录为:物理课本的宽应为(7.要使光线发生如图所示的偏折,下面的光学元件中可以实现的有①平面镜;②凸透镜;③凹透镜()&北京时间8月9日,2016年里约奥运会结束了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争夺,中国选手孙杨以1分44秒65 的成绩获得冠军,为中国赢得第五枚金牌.那么观众和裁判判断孙杨快慢的方法为()探究声音的产生的条件时,将发声的音叉触及水面, 水花四溅.以下活动中所用方法与上述研究方法相同的是()A .在研究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时引入了光线B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用等大的两个棋子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C .测量人体体温时,利用体温计内水银柱的长度变化来显示人体的温度高低D .探究声音的传播时,将发声手机置于瓶内,不断抽出瓶内气体,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10.若将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距透镜15cm的光屏上得到这个物体清晰的像,若把物体放置在距凸透镜A.透镜是凸透镜, 距离OP小于焦距B. 透镜是凹透镜,距离OQ小于焦距C. 透镜是凸透镜,距离OP大于焦距D.透镜是凹透镜, 距离OQ大于焦距12.用托盘天平测出一枚邮票的质量,下列做法中最合理的是()A .把一枚邮票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B .先测出200枚邮票总质量,再除以200A.观众: 相冋时间比较路程;裁判: 相同时间比较路程B.观众: 相冋路程比较时间;裁判: 相同时间比较路程C. 观众: 相冋路程比较时间;裁判: 相同路程比较时间D. 观众: 相冋时间比较路程;裁判: 相同路程比较时间9.探究活动中,掌握研究冋题的方法非常重要. 例如,A . 17.704cm B. 17.71cm C. 17.8cm D. 17.81cmA .①②③B.①②D.②③30cm处,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距透镜15cm处,则成()A .倒立、缩小的实像B .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 .正立、缩小的实像11.如图所示,虚线框内为一透镜,射向透镜的两条光线.已知光线MN为透镜的主光轴,O是透镜光心,a (双箭头)和b (单箭头)是a通过透镜之后与MN交于P点,光线b通过透镜之后与MN交于Q 点.由图可知,C.先测出一枚邮票和一螺母的总质量,再减去螺母的质量D •先测出200枚邮票的总质量,再加一枚邮票测出201枚邮票的总质量,两者相减、填空题13 .小明在家里吹奏笛子,悠扬的笛声是由空气柱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的,小明抬起不同的手指,就会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声音的_______________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笛声通过______________ 传到妈妈的耳朵里.14.哈尔滨寒冷的冬天,窗户上会结一层冰花,这层冰花出现在窗户玻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填“内”或“外”)侧;在“冰雪大世界”内游客的嘴里不断呼出“白气”,这是____________ 现象;冰雕作品的质量会一天天减少,这是_____________ 现象;游客在超市买的矿泉水很快变成冰块是______________ 现象,天气放晴,气温升高,冰雪消融是_____________ 现象.(填写物态变化名称)•15•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像. 由图像可知___________ 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__________ C , 熔化过程经历了____________ min,在第2min时,它的状态通常是 ________________ .0 2 4 6 8 10 1216 •人们把红、绿、_____________ 三种色光叫做光的三原色,如图所示,三种色光按相同比例混合(阴影部分),可以形成___________ 光.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__________ m/s •17. 如图所示,将一束激光射到空水槽的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内注入适量水后,水槽底部的光斑向O点的 _____________ (选填“左”或“右”)侧移动,在此过程中,折射角_____________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停止注水,增大激光束和水面的夹角,则折射角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如图是某住宅小区内的场景.(1)图中A是禁鸣标志,禁鸣是在 ____________ 处控制噪声.(2)图中B是汽车限速标志,它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 .以汽车为为参照物,标志牌是_________________ 的.(3)图中C是摄像头.它的内部有光学元件,其镜头作用相当于景物通过它所成像的性质是倒立、________________ 的一列火车长200m,以10m/s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长为1.8km的大桥,这列火车全通过过大桥所需的时间是____________ ,这列火车全部在大桥上运行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 .解答题甲乙如图所示,小秦改变了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度拨动尺子,缩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发现尺子振动的越来越______________ ,声音的音调越来越22.写出以下三种仪器的读数.(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a)中物体的长度是cm ;(2)图(b)中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_______ C ;(3)图(c)中秒表的示数是________________ s .透镜.小区内的像.19.20.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题.如图甲所示,如图乙所示,(1)(2)已知入射光线,请画出其对应的折射光线.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请你在图中画出光的实际传播路径.(3) 如图丙所示, A B ■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AB的位置.21.23 •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会聚在光屏上一点,如图甲所示.(1)如图甲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___ 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三者的高度,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____________ 上.(3)当把蜡烛放在乙图位置时,移动光屏上能成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_____ 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4)随着蜡烛燃烧,烛焰的像会向______________ (选填“上”或“下”)移动.(5)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将蜡烛向右(靠近透镜)移动5cm,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____________ (选填“左”或“右”)移动一段距离,所成的像与原来相比___________________ (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了.(6)在上一步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后,若用不透明的布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遮住,则光屏上像是___________ (选填“完整”或“不完整”)的.24 •如图甲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1)实验前小明先将玻璃管上每隔10cm的距离上做一个标记,针对如何做标记问题,小华认为间距越小,分割的越多,就越能准确测量气泡的运动规律•小华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 (选填“正确的”或“错误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实验数据和所画的图像,可归纳出:气泡上升一段路程后,运动速度可以看成是 _________________ (选填“改变”或“不变”)的;运动的路程和时间近似成____________ (选填“正”或“反”)比,得出该结论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在探究“近视眼的矫正”课外实验中:(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整烛焰(模拟远处所视物)、水凸透镜(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其凸起程度可通 过注射器注入或吸收水量来调节)、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 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缩小的 像.(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水凸透镜内 (填“注入”或“吸取”)适量的水来模拟近视眼,发现光屏上原来清 晰的像变模糊了.① 若将光屏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再次得到清晰的像.说明近视眼将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 网膜(填“前”或“后”).② 光屏不移动,在烛焰和水凸透镜间加一个焦距合适的凹透镜,光屏上也能得到清晰的像.说明近视 眼镜是 ____________ 透镜.(4)实验中气泡上升的快慢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请提出你的一个猜想:气泡上升的快慢与有关.甲(1) 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处,应将平衡螺母向 _____________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 天平调节水平平衡后,小明按图乙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小华立刻对小明说: 时至少犯了两个错误.”小华所说的两个错误是:丙若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图甲所示位置,则“你操作(3) 小明虚心地听取了小华的建议,重新进行操作.在称量的过程中,又出现了如图甲所示的情况, 他应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天平再次平衡后,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g •右将该物体放到太空中,则此物体的质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5.小明同学在“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2pg 20g27 •小明取两张等大的圆形纸,将它们做成图乙所示的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用它们来“比较两个纸锥下落快慢”的实验.且将纸锥按如图乙中的______________ (选填“ a ”或“ b ”)所示的位置释放.(2)关于比较纸锥下落快慢有以下三种方法:①比较两个纸锥哪个先着地,先着地的运动快;②拍摄纸锥下落过程的照片,哪个纸锥在下方,哪个纸锥下落得快;③测量出纸锥下落的高度和时间,算出下落的速度,速度大的运动快,针对这三种方法,小明认为可以分成两类:第一类是相同路程比时间,如_______________ (填写序号,下同);第二类是相同时间比路程,如___________ •(3)小明想测算一个纸锥的下落速度,他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_ (选填“大”或“小”)纸锥,测量原理是____________ ,需要的测量工具有米尺和 ______________ •时间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南京到站时间7:257:427:578:30发车时间7:007:277:447:59里程/ km084126300)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的平均速度为多少?(2)若该列车从苏州到常州的平均速度为162km/h,则苏州到常州的里程为多少?(3)另一趟列车上海至常州(OA)段的平均速度为v i,常州至徐州(AB )段的平均数度为V2 •其s-t图如图•则:它们的大小关系I。

江苏省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江苏省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江苏省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 (2020八下·龙湖期末) 2020年6月21日,精彩绝伦的日环食震撼登场。

如图所示各光现象中与日食的光学原理相同的是()A . 小孔成像B . 海市蜃楼C . 水中倒影D . 雨后彩虹2. (2分) (2018八上·无锡月考) 关于物态变化说法中正确的是()A . 春天冰雪消融,这是熔化现象B . 秋天的早晨花草树叶上出现露珠,这是汽化现象C . 人们常用酒精为高烧病人降温,说明蒸发要放热D . 在寒冷的冬天,教室窗玻璃的内表面附有水珠,这是凝华现象3. (2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蝙蝠能“回声定位”,说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B .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C . 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 . 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传递能量4. (2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实像眼睛看不到,但能显示于光屏上B . 放映幻灯时,银幕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C . 虚像能用眼睛看到,但不能显示于光屏上D . 远视眼的人配戴凸透镜5. (2分)图5中的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A . ②①B . ③①C . ②④D . ③④6. (2分)农村中常用盐水选种子,它的依据是下列物理量中的()A . 质量B . 体积C . 密度D . 颜色7. (2分)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李红想测出项坠密度.制作如下实验计划:①把托盘天平放在桌面上,游码移到称量标尺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②将项坠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此时液面示数;③将项坠放在左盘中,往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读出质量;④在两桶内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此时液面示数;⑤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项坠的密度.测量项坠密度的实验顺序正确的是()A . ①③④②⑤B . ①④②③⑤C . ①②③④⑤D . ①②④③⑤二、多选题 (共3题;共9分)8. (3分) (2017八上·滨州期末) 用容器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体积V与液体和容器总质量m的关系如图线段AB所示,请你观察图象,根据图象可知()A . 容器的质量是20gB . 液体的密度是3×103kg/m3C . 5L这种液体的质量为5 kgD . 这种液体可能是水9. (3分)针对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 光由空气进入水中时发生的折射现象B . 光的直线传播C . 凸透镜起放大作用D . 舞蹈演员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观察和矫正自己的舞姿10. (3分)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说法错误的是()A . 彩色电视机的彩色是用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B . 人们在湖边看到“白云”在水中飘动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C . 漫反射中有些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 . 只有镜面反射光路才具有可逆性三、填空题 (共13题;共36分)11. (2分) (2016八·新宁月考) 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cm,使用刻度尺测得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cm.12. (2分) (2019八上·九龙坡期中) 宋词《解语花.上元》中描写元宵节“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香飘麝”,其中“箫鼓喧”中的鼓声是由于鼓面________产生的;人们踩着鼓点载歌载舞,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学期期末八年级物理、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 分)1如图所示,小华在唱《青藏高原》这首歌,老爷爷所说的话是指唱到“高原”的“高”时,要求声音的()2•下列四种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①夏天,草叶上出现露珠;②冬天,窗户上出现冰花;③深秋,树上出现白霜;④初春,冰雪开始消融()A .①③B.①④3•如图所示,下列成语与其物理知识相符的是(A BA .凿壁偷光------ 光的反射C .猴子捞月一一光的直线传播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投影仪成像④照相机成像⑤放大镜成像A .①③④B.②③④ C .①④⑤D.②③⑤5.小梦陪着爷爷到湖里叉鱼,小梦将钢叉向看到鱼的方向投掷,总是叉不到鱼,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叉不到鱼的原因的是()A •音调低B.音调高 C •响度小D.响度大C .②③D.②④)4.下列各种成像中,成的是实像的一组是(B .井底之蛙一一光的反射D .杯弓蛇影一一光的反射)D.17.82cm、17.80cm、17.81cm、17.28cm、17.81cm,则6.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记录为:物理课本的宽应为(7.要使光线发生如图所示的偏折,下面的光学元件中可以实现的有①平面镜;②凸透镜;③凹透镜()&北京时间8月9日,2016年里约奥运会结束了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争夺,中国选手孙杨以1分44秒65 的成绩获得冠军,为中国赢得第五枚金牌.那么观众和裁判判断孙杨快慢的方法为()探究声音的产生的条件时,将发声的音叉触及水面, 水花四溅.以下活动中所用方法与上述研究方法相同的是()A .在研究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时引入了光线B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用等大的两个棋子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C .测量人体体温时,利用体温计内水银柱的长度变化来显示人体的温度高低D .探究声音的传播时,将发声手机置于瓶内,不断抽出瓶内气体,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10.若将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距透镜15cm的光屏上得到这个物体清晰的像,若把物体放置在距凸透镜A.透镜是凸透镜, 距离OP小于焦距B. 透镜是凹透镜,距离OQ小于焦距C. 透镜是凸透镜,距离OP大于焦距D.透镜是凹透镜, 距离OQ大于焦距12.用托盘天平测出一枚邮票的质量,下列做法中最合理的是()A .把一枚邮票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B .先测出200枚邮票总质量,再除以200A.观众: 相冋时间比较路程;裁判: 相同时间比较路程B.观众: 相冋路程比较时间;裁判: 相同时间比较路程C. 观众: 相冋路程比较时间;裁判: 相同路程比较时间D. 观众: 相冋时间比较路程;裁判: 相同路程比较时间9.探究活动中,掌握研究冋题的方法非常重要. 例如,A . 17.704cm B. 17.71cm C. 17.8cm D. 17.81cmA .①②③B.①②D.②③30cm处,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距透镜15cm处,则成()A .倒立、缩小的实像B .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 .正立、缩小的实像11.如图所示,虚线框内为一透镜,射向透镜的两条光线.已知光线MN为透镜的主光轴,O是透镜光心,a (双箭头)和b (单箭头)是a通过透镜之后与MN交于P点,光线b通过透镜之后与MN交于Q 点.由图可知,C.先测出一枚邮票和一螺母的总质量,再减去螺母的质量D •先测出200枚邮票的总质量,再加一枚邮票测出201枚邮票的总质量,两者相减、填空题13 .小明在家里吹奏笛子,悠扬的笛声是由空气柱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的,小明抬起不同的手指,就会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声音的_______________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笛声通过______________ 传到妈妈的耳朵里.14.哈尔滨寒冷的冬天,窗户上会结一层冰花,这层冰花出现在窗户玻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填“内”或“外”)侧;在“冰雪大世界”内游客的嘴里不断呼出“白气”,这是____________ 现象;冰雕作品的质量会一天天减少,这是_____________ 现象;游客在超市买的矿泉水很快变成冰块是______________ 现象,天气放晴,气温升高,冰雪消融是_____________ 现象.(填写物态变化名称)•15•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像. 由图像可知___________ 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__________ C , 熔化过程经历了____________ min,在第2min时,它的状态通常是 ________________ .0 2 4 6 8 10 1216 •人们把红、绿、_____________ 三种色光叫做光的三原色,如图所示,三种色光按相同比例混合(阴影部分),可以形成___________ 光.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__________ m/s •17. 如图所示,将一束激光射到空水槽的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内注入适量水后,水槽底部的光斑向O点的 _____________ (选填“左”或“右”)侧移动,在此过程中,折射角_____________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停止注水,增大激光束和水面的夹角,则折射角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如图是某住宅小区内的场景.(1)图中A是禁鸣标志,禁鸣是在 ____________ 处控制噪声.(2)图中B是汽车限速标志,它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 .以汽车为为参照物,标志牌是_________________ 的.(3)图中C是摄像头.它的内部有光学元件,其镜头作用相当于景物通过它所成像的性质是倒立、________________ 的一列火车长200m,以10m/s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长为1.8km的大桥,这列火车全通过过大桥所需的时间是____________ ,这列火车全部在大桥上运行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 .解答题甲乙如图所示,小秦改变了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度拨动尺子,缩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发现尺子振动的越来越______________ ,声音的音调越来越22.写出以下三种仪器的读数.(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a)中物体的长度是cm ;(2)图(b)中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_______ C ;(3)图(c)中秒表的示数是________________ s .透镜.小区内的像.19.20.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题.如图甲所示,如图乙所示,(1)(2)已知入射光线,请画出其对应的折射光线.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请你在图中画出光的实际传播路径.(3) 如图丙所示, A B ■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AB的位置.21.23 •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会聚在光屏上一点,如图甲所示.(1)如图甲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___ 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三者的高度,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____________ 上.(3)当把蜡烛放在乙图位置时,移动光屏上能成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_____ 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4)随着蜡烛燃烧,烛焰的像会向______________ (选填“上”或“下”)移动.(5)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将蜡烛向右(靠近透镜)移动5cm,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____________ (选填“左”或“右”)移动一段距离,所成的像与原来相比___________________ (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了.(6)在上一步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后,若用不透明的布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遮住,则光屏上像是___________ (选填“完整”或“不完整”)的.24 •如图甲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1)实验前小明先将玻璃管上每隔10cm的距离上做一个标记,针对如何做标记问题,小华认为间距越小,分割的越多,就越能准确测量气泡的运动规律•小华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 (选填“正确的”或“错误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实验数据和所画的图像,可归纳出:气泡上升一段路程后,运动速度可以看成是 _________________ (选填“改变”或“不变”)的;运动的路程和时间近似成____________ (选填“正”或“反”)比,得出该结论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在探究“近视眼的矫正”课外实验中:(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整烛焰(模拟远处所视物)、水凸透镜(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其凸起程度可通 过注射器注入或吸收水量来调节)、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 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缩小的 像.(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水凸透镜内 (填“注入”或“吸取”)适量的水来模拟近视眼,发现光屏上原来清 晰的像变模糊了.① 若将光屏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再次得到清晰的像.说明近视眼将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 网膜(填“前”或“后”).② 光屏不移动,在烛焰和水凸透镜间加一个焦距合适的凹透镜,光屏上也能得到清晰的像.说明近视 眼镜是 ____________ 透镜.(4)实验中气泡上升的快慢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请提出你的一个猜想:气泡上升的快慢与有关.甲(1) 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处,应将平衡螺母向 _____________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 天平调节水平平衡后,小明按图乙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小华立刻对小明说: 时至少犯了两个错误.”小华所说的两个错误是:丙若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图甲所示位置,则“你操作(3) 小明虚心地听取了小华的建议,重新进行操作.在称量的过程中,又出现了如图甲所示的情况, 他应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天平再次平衡后,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g •右将该物体放到太空中,则此物体的质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5.小明同学在“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2pg 20g27 •小明取两张等大的圆形纸,将它们做成图乙所示的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用它们来“比较两个纸锥下落快慢”的实验.且将纸锥按如图乙中的______________ (选填“ a ”或“ b ”)所示的位置释放.(2)关于比较纸锥下落快慢有以下三种方法:①比较两个纸锥哪个先着地,先着地的运动快;②拍摄纸锥下落过程的照片,哪个纸锥在下方,哪个纸锥下落得快;③测量出纸锥下落的高度和时间,算出下落的速度,速度大的运动快,针对这三种方法,小明认为可以分成两类:第一类是相同路程比时间,如_______________ (填写序号,下同);第二类是相同时间比路程,如___________ •(3)小明想测算一个纸锥的下落速度,他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_ (选填“大”或“小”)纸锥,测量原理是____________ ,需要的测量工具有米尺和 ______________ •时间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南京到站时间7:257:427:578:30发车时间7:007:277:447:59里程/ km084126300)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的平均速度为多少?(2)若该列车从苏州到常州的平均速度为162km/h,则苏州到常州的里程为多少?(3)另一趟列车上海至常州(OA)段的平均速度为v i,常州至徐州(AB )段的平均数度为V2 •其s-t图如图•则:它们的大小关系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