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作业空间与作业环境汇总
第八章 作业空间与作业环境

课程名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5
8.1 作业空间
8.1.1 作业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8章 人机界面设计
作业空间设计就是组织生产现场,把所需要的机器、设 备和工具,按照生产任务、工艺流程的特点和人的操作 要求进行合理的空间布臵,给能量、物质和人员确定一 个最佳的流通路线和占有区域,避免冲突,提高工作系 统总休上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4
8.1 作业空间
8.1.1 作业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 作业空间包含了三种不同的空间范围。
第8章 人机界面设计
第一种是人体在规定的位臵上进行作业时, 必须触及的空 间,即作业范围。 第二种是人体在作业时或进行其他活动时,人体自由活 动所需要的范围,即作业活动空间。 第三种是为了保障人体安全,避免人体与危险源直接触 所需要的安全防护空间。
课程名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第8章 人机界面设计
27
课程名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8
8.1 作业空间
第8章 人机界面设计
8.1.2 作业场所空间布臵 二、辅助性工作场地的空间尺寸 4.平台和护栏 1)平台 生产中,常要求作业人员升至设备的最佳操作距离之内 进行作业,就需要采用平台围绕工作区域或在工作区域 相关部分之间提供连续的工作面。 平台不仅设计负荷应大于实际使用负荷,还应与其相邻 的设备表面协调一致,使平均整合度在50毫米之内,应 避免产生大于150毫米的间隙、平台尺寸至少应宽610毫 米,长910毫米,净空高度应大于1800毫米。考 虑到人不仅要能作业,还要有一定的自由活动度,建议 台宽最好在700毫米以上。为了防止平台上的工具、折卸 的零部件等从边缘掉下去砸伤下方的人员或设备,乎台 面板四周应装踢脚板,其高度不得小于150毫米。
人机工程学--第八章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

手工作业岗位设计
(6)大腿空间高度Z和小腿空间高度U的最小值
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
2. 与作业有关的作业岗位尺寸
手工作业岗位设计
(6)大腿空间高度Z和小腿空间高度U的最小值
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
2. 与作业有关的作业岗位尺寸
手工作业岗位设计
与性别有关的尺寸计算(例工作高度) 性别一致时
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
作业空间设计
作业空间设计原则 c.按空间内设施或元件的功能进行布置,按 功能相同或相互联系的设施和元件进行适当编排, 便于操作和管理。 d.整个空间的布置除方便操作处,应按作业 安全、人流、物流的组织来进行。 以上这些原则,在空间设计的实际应用中, 会存在矛盾的地方,满足了某一原则,有可能会 削弱另一原则。每一条原则都不是绝对的,而应 按实际空间的具体情况,统一考虑,全面权衡, 以其中某一原则为主,适当考虑其他原则。
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
手工作业岗位类型
手工作业岗位设计
1. 坐姿手工作业岗位,见图8-2 2. 立姿手工作业岗位,见图8-3 3. 坐、立姿交替作业岗位,见图8-4
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
坐姿手工作业岗位
横向活动空间D
手工作业岗位设计
向后活动空间W
腿部空间进深T1 脚部空间进深T2 脚坐姿腿空间高度G 立姿脚空间高度L 腿部空间宽度B
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
2. 与作业有关的作业岗位尺寸
(6)脚支撑高度F的调整范围
手工作业岗位设计
F5% F95% S5% S95% U 95% U 5%
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
2. 与作业有关的作业岗位尺寸
手工作业岗位设计
(6)大腿空间高度Z和小腿空间高度U的最小值
作业活动的8个环境

作业活动的8个环境什么是作业活动环境劳动者的工作环境称为作业环境.不管是室内作业还是室外作业,地面作业还是井下作业,劳动者都面临不同的环境条件,如冶炼作业的高温,井下作业,的高湿,露天作业的严寒,铆接作业和凿岩作业的噪声和振动,破碎作业的粉尘,化学作业的有毒有害气体,某些作业的电磁辐射以及作业空间的照明、色彩等.这些环境条件直接或间接对劳动者作业产生不同程度影响,轻则降低工作效率,重则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和危害人体安全和安康.作业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照明、色彩、噪声、振动、温度、湿度、空气成分、电磁辐射等.只有改善这些环境因素才能保证人的安全与安康,保证系统的正常、高效运行.关于保护环境有哪些内容关于保护环境的内容有自然环境保护、地球生物保护、人类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
一、自然环境保护为了防止自然环境的恶化,对山脉、绿水、蓝天、大海的保护。
这里就涉及到了不能私自采矿或滥伐树木,尽量减少乱排(污水)乱放(污气)、不能过度放牧、不能过度开荒、不能过度开发自然资源、不能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等等二、地球生物保护。
包括物种的保全,植物植被的养护,动物的回归,维护生物多样性,转基因的合理、慎用,濒临灭绝生物的特殊保护,灭绝物种的恢复,栖息地的扩大,人类与生物的和谐共处,不欺负其他物种等等三、人类环境保护使环境更适合人类工作和劳动的需要。
这就涉及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玩的方方面面,都要符合科学、卫生、安康、绿色的要求。
地球上每一个人都是有权力保护地球,也有权力享有地球上的一切,海洋、高山、森林这些都是自然,也是每一个人应该去爱护的。
四、生态环境保护。
濒临灭绝物种的保护。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导致了动植物生境的破坏物种数量急剧减少,有的物种已经灭绝森林植被生态的保护森林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支柱,草原面临严重退化、沙化和碱化,加剧了草地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土地农业生态的保护。
土地耕地退化突出,由于农业生态系统失调每年因灾害损毁的耕地严重损失。
作业环境与安全、健康

作业环境与安全、健康作业环境(operational environment)指人机系统中对操作人员的安全、健康和工作能力,以及对机器、设备(或某些部件、装置等)的正常运行产生重要影响的所有天然的和人为的因素的组合。
这是人机工程学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工业生产中,对人机系统有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作业环境的微气候、作业环境的照明、作业环境的色彩、高原作业环境、环境噪声和振动等。
随着生产领域的扩大和发展,影响因素也增加了失重、超重、异常气压、加速度、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等特殊环境因素。
根据作业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和人体对环境的适应程度,作业环境可分为4种。
(1)最舒适区。
能使操作者在劳动中达到安全、高效、卫生、舒适的各项最佳指标的作业环境。
(2)舒适区。
使人能够接受,不致感到不适和疲劳的作业环境。
(3)不舒适区。
偏离舒适度正常值的作业环境。
较长时间处于这种环境下,会使人疲劳并影响工作效率,需采取措施保证正常工作。
(4)不能忍受区。
不能保证基本的安全和健康的作业环境。
若不采取措施操作者将无法适应,甚至危及安全和健康。
微气候作业环境中的气象条件,包括作业环境的气温、湿度、热辐射、气流速度、人体热平衡,以及高温或低温对人体的影响等。
气象条件包括气温、湿度、热辐射、气流速度、高温对人体的影响和低温对人体的影响。
(1)气温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作业环境中的气温除取决于大气温度外,还受太阳辐射和作业场地各种热源,如冶炼炉、化学反应锅、被加热的物体、机器运转发热和人体散热等的影响。
热源通过传导和对流又使作业环境的空气升温,并通过辐射使周围物体成为第二热源,促使气温逐步升高。
气温的标度有摄氏温标(℃)和绝对温标(K),它们的换算公式为:T/K=273+t/℃式中T为绝对温标,t为摄氏温标。
(2)湿度空气中的干湿程度。
作业环境的空气湿度用相对湿度表示,相对湿度在80%以上为高气湿,相对湿度低于30%为低气湿。
高气湿主要由水分蒸发或蒸汽放散所致,纺织、印染、造纸、制革、采矿、隧道掘凿等作业场所常常是高气湿环境。
作业环境

人工照明 注意事项
照明不宜使用有色光线。在 有色光照明下视力效能降低。 如白光下视力效能为100%, 红光下视力效能仅达90%。
6.眩光
眩光
当视野内出现亮度 过高或对比度过大 的光时,眼睛常常 无法适应,这种刺 眼或耀眼的强光线 叫眩光。 眩光多来源于外界 物体表面过于光亮、 亮度对比过大或直 接强光照射。
照明会影响人的情绪, 影响人的一般兴奋性和 积极性,从而也影响工 作效率。一般认为,明 亮的房间是令人愉快的。 眩目的光线使人感到不 愉快。许多人还喜欢光 从左侧投射。
二)照明设计 1.人工照明方式
1)一般照明 2)局部照明 3)综合照明 4)特殊照明
也叫全面照明。它是指不考 虑特殊的局部需要为照亮整 个被照面积而设置的照明。 采用这种照明方式,可使作 业者的视野亮度一致,视力 条件好,工作时感到愉快。 它的一次投资费用较少但耗 电较多。它适用于对光线投 射方向没有特殊要求,工作 点较密集或工作点不固定的 场所。
7.作业场所的光照要求
作业场所的照明要符合人的要求,达到眼 睛感觉舒服和视觉效果优良,必须保证照 度适宜、光源布局合理、无闪光、不产生 光源的光色包括色表和显色性。 色表就是光源所呈现的颜色,如荧光灯灯光看起 目眩等要求。 来象是日光色、高压钠灯光看上去象是金白色。 光源的显色性指当不同的光源分别照射到同样一 1)合理照度 种颜色物体上时,该物体就会表现出不同的颜色。 2)照明的均匀性 物体的本色只有在白色光照明的条件下才会不失 真。如果照明是有色的,它就会发生变化。同时, 物体颜色的辨别还与照明的强度有关,一般照明 3)照明的稳定性 强度愈大,辨别率愈高。在弱的照明条件下,暖 色调接近红色,冷色调接近绿蓝色。在微光视觉 4)光色效果 条件下,除天蓝色外,其它颜色是辨别不出来的。 因此对需要进行辨色的场合,如何选择光源将成 5)亮度分布 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规范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行为,预防有限空间事故的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办法》、《北京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北京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文件、标准、规范,结合公司在施工程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分公司、项目经理部的有限空间作业应执行本制度,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保证体系;针对施工中的有限空间实际情况制定相应制度和有限空间专项施工方案。
第三条公司安全管理部负责对在施工程有限空间作业合规性进行指导监督。
分公司、项目经理部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施工现场有限空间作业日常的巡查、监督检查和安全管理工作。
第二章术语和定义第四条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受限但人员可以进入、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第五条施工现场的有限空间包括:(一)密闭设备:贮罐、槽罐、容器、管道、烟道、锅炉、密闭舱室等;(二)房屋建筑工程有限空间:人防工程、人工挖孔桩工程、消防水池、泵站、电梯井、通风井、采光井、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料仓等;(三)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有限空间:地下管廊、隧道、施工竖井、雨污水井、电力井、热力井、电信井、燃气井、集水井、污水池、沼气池、化粪池等。
第六条施工现场的有限空间危害物质包括:(一)建筑材料类:混凝土添加剂、防水涂料、防腐保温材料、挥发性有机溶剂,以及含苯、甲苯、二甲苯、氨、聚氨酯等物质的其他施工材料;(二)施工环境中存在或者施工产生的有害物质:煤炭或汽柴油燃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粉尘、瓦斯等。
第七条施工现场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包括:防水施工、暗挖施工、顶管施工、盾构施工、拆模作业、电气焊作业、油漆喷涂作业、防腐保温作业、冬季明火保温施工、人工挖孔桩作业;各类管井保养维修清理及升级改造作业、清淤作业、内燃机(水泵、汽柴油发电机等)作业等。
人机工程学课件7作业空间与作业环境设计

坐姿作业空间
坐姿作业优点——持续长工作时间不易疲劳、 身体稳定性好、操作精度高、手脚可以并用作 业等。 适合以下作业:精细作业;施力较小的作业; 所需的工具、材料等在坐姿状态下易于拿到的 作业。 缺点——长时间的坐姿,尤其是不正确的坐姿 会对腰部产生不利影响。
1.上肢作业空间 作业空间的范围主要由上肢伸展的范围决定,这一范围又由 上肢伸展的方向和所要完成任务的性质决定。
2.下肢作业空间 与手操作相比,脚的操作力大,但精确度差,且活动范围较 小。一般脚操作限于踏板类装置。正常的脚作业空间位于身 体前侧,座高以下的区域,其舒适的作业空间取决于身体尺 寸与动作的性质。
坐姿作业空间
优点: • 可活动空间增大,适合来回走动和经常变换体位的作业; • 上肢力量增大,人体能输出较大的操纵力; • 不需要容膝空间,相对坐姿所需的作业空间更小。 适合于频繁的、短期的、中体力或重体力的作业 缺点——相对于坐姿容易疲劳。
热环境与人体热平衡
作业区的热环境是决定人的作业效能和健康的重要影 响因素。人所处的热环境条件主要包括空气的温度、 湿度、风速和热辐射这4种物理因素。另一方面,为了 使人对该热环境感到舒适,必须考虑人所具有的特性 ,还要加入人体代谢量和着衣量,一般将这6种因素称 为热环境六因素。 热环境的各因素是互相影响和补偿的,某一因素变化 对人体造成的影响,常可由另一因素的相应变化来补 偿。
舒适的热环境
舒适的风速
在工作人数不多的房间里,空气的最佳速度为0.3m/s,而在拥 挤的房间里为0.4m/s。室内温度和湿度很高时,空气流速最好 是1~2m/s。
改善热环境的措施
1.生产技术措施 (1)合理布置热源和疏散热源。应尽可能地将热源布置 在作业场所主导风向下风侧及天窗下面。高温半成品 和成品应及时运出室外。 (2)隔热。设置水幕(铁纱水幕、铁皮水幕)、水箱(流 动水箱、水炉门、串水板)、水凉亭、遮热板等。 (3)自然通风。主要设施有普通天窗、挡风天窗、井式 天窗和开敞式厂房等。 (4)降低湿度。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中,在通风口设置去 湿器。 (5)机械通风。主要采用风扇、喷雾风扇、空气淋浴和 岗位送风等。 (6)设置空气调节设备。
《作业环境YKX》课件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对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 用,减少对环境的负担。
绿色作业环境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恢复与绿化工程
在作业区域进行生态恢复和绿化工程,提高环境质量。
环保法规与标准
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法规与标准,确保作业环境的可持 续发展。
业流程。
定期检查与评估
02
对作业环境进行定期检查,评估卫生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问
题。
责任落实与奖惩机制
03
明确各岗位的卫生责任,建立奖惩机制,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卫
生管理。
卫生防护措施
清洁与消毒
定期对作业环境进行全面清洁和消毒,保持环境 整洁卫生。
通风换气
合理设置通风换气设备,保持作业环境空气流通 ,降低病菌滋生风险。
个人防护用品
提供并监督员工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 、手套等,减少病菌侵入人体的机会。
健康监护与职业病防治
健康检查
定期为员工进行健康检查,及时 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职业病防治
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治体系,预防 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
健康教育与培训
开展健康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对 职业病防治的认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
05
作业环境的心理环境管理
工作压力管理
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任务,避免工作积压和紧急任务带来的压力 。
培训员工应对压力
通过培训和指导,提高员工应对工作压力的能力,如时间管理、 情绪调节等。
提供心理支持
建立员工心理健康支持系统,为员工提供心理咨询、疏导等服务 。
团队建设与沟通
建立良好的团队氛围
有限空间作业管理规章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保障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作业效率,规范有限空间作业行为,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章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有限空间作业环境中的生产作业人员。
第三章有限空间作业管理责任1. 企业应当明确有限空间作业的管理责任,设置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有限空间作业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有限空间作业管理人员应当具备有限空间作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有限空间作业的相关规定和操作程序。
3. 有限空间作业管理人员应当对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确保作业人员了解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性和防范措施。
第四章有限空间作业准入管理1.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场所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持有相应的证书。
2. 有限空间作业前,需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包括作业方案、作业范围、作业时间、通风换气措施等。
3. 有限空间作业前,需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确保有限空间内的氧气浓度、有害气体浓度等达到安全标准。
4.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的作业人员需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带气体检测仪的呼吸器、防护服、手套等。
第五章有限空间作业风险管理1. 有限空间作业中存在各种危险因素,作业人员应当认真排查潜在危险,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风险。
2. 有限空间作业中可能发生的事故情况,作业人员应当提前做好应急预案,确保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理突发情况。
3. 有限空间作业中应当遵守相关操作规程,杜绝违章操作行为,确保作业安全。
第六章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督1. 企业应当建立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监督制度,定期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 有限空间作业中应当设立专门的监督人员,负责对作业过程进行监督,确保作业符合规定。
3. 有限空间作业中发生事故时,应当立即报警并做好事故处理工作,同时进行事故调查,及时总结教训,完善管理制度。
第七章有限空间作业评估审核1. 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进行作业环境评估审核,确认有限空间内的气体浓度、通风情况等符合安全要求。
作业环境包括哪些内容

作业环境包括哪些内容作业环境是指学生在进行学习和完成作业时所处的具体环境和条件。
一个良好的作业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态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那么,作业环境到底包括哪些内容呢?下面我们来一一分析。
首先,作业环境包括学习工具和学习资源。
学习工具包括书本、文具、电脑、笔记本等,这些工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作业和学习任务。
而学习资源则包括图书馆、网络、教学资料等,这些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更丰富的学习内容。
其次,作业环境还包括学习氛围和学习氛围的营造。
学习氛围是指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中所散发出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氛围的营造是指学校和家庭对学生学习环境的营造。
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更专注地完成作业和学习任务。
此外,作业环境还包括学习空间和学习时间。
学习空间是指学生进行学习和完成作业的具体场所,这个空间应该安静、整洁、明亮,能够让学生集中注意力。
而学习时间则是指学生进行学习和完成作业的具体时间段,学生需要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避免拖延和浪费时间。
最后,作业环境还包括家庭和学校的支持和帮助。
家庭和学校是学生成长和学习的重要场所和力量,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家长和老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关心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作业环境,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完成作业和学习任务。
综上所述,作业环境包括学习工具和学习资源、学习氛围和学习氛围的营造、学习空间和学习时间,以及家庭和学校的支持和帮助。
一个良好的作业环境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学习氛围,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作业和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态度。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作业环境的建设和营造,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受限空间作业

(1)受限空间的定义
①有足够大的空间;工作人员可以完全进入,并完
成指定工作
受 限
②出入口比较狭窄; ③并非为长时间工作而设计
空 间 概 念
另外,把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特征的受限空间定义 为:需要许可证才能够进入的受限空间 ①存在潜在的危险物质 ②存在易燃易易爆物质
③内部结构复杂,有围墙或者斜坡,有可能使进入
总之,一切通风不良。容易造成有毒有害气体集聚和缺氧的设备、 设施和场所都叫受限空间(作业受到限制的空间),在受限空间的作 业都称为受限空间作业。
受限 空间 概念
有些受限空间可能产生或存在硫化氢、一氧化碳、甲烷 (沼气、瓦斯)和其他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并存在缺氧 危险,在其中进行作业如果防范措施不到位,就可能发生中 毒、窒息、火灾、爆炸等事故,另外大部分受限空间作业面 狭窄、作业环境复杂。还容易发生触电、机械损伤、淹溺和 坍塌掩埋事故。
3、动土和开渠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动土和开渠视为受限空间: 动土或开渠深度大于1.2米,或作业人员的头部在地面以下的; 在动土或开渠区域内,身体处于物理或者化学危害之中; 在动土或开渠区域内可能存在比空气重的有毒有害气体。 4、惰性气体吹扫空间 用惰性气体吹扫受限空间,可能在空间入口附近产生气体危害。在进入准备和 进入期间,应进行气体检测,确定开口周围危险区域的大小,设置路障和警示 标志,防止误入。
二、落实各类人员的安全职责
监护人 员的职
责
1、对受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负有监督和保护的职责。 2、了解可能面临的危害,对作业人员出现的异常行为能够及时警觉 并做出判断。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和交流,观察作业人员的状况。 3、当发现异常时,立即箱作业人员发出撤离报警,并帮助作业人员 从受限空间逃生,同事立即呼叫紧急救援。 4、掌握应急救援基本知识。
安全标准化-作业环境

蓄电池搬运车
4
5
最小转弯半径
40 ~0吨平板车:15 ~18m;15 ~5吨平板车:12 ~15m;汽车带一辆挂车:9 ~12m;二轴载重汽车:8 ~9m;三轮汽车、电瓶车:3 ~4m。
行驶 限速
交叉路口、装卸作业区、人行稠密地段、下坡道、转弯时
2.5
150—200
3.0
300—500
3.5
500以上
4.0
乳白玻璃漫反射
——
100及以下
2.0
150—200
2.5
300—500
3.0
2
荧光高压汞灯
带反射罩
100—300
250及以下
5.0
400及以上
6.0
3
卤钨灯
带反射罩
300及以上
500
6.0
1000--2000
物理性因素:高频电磁场和短波电磁场主要是引起中枢神经失调;强烈的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线可引起职业性眼病;噪声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听觉,可引起职业性耳聋;振动也影响人体健康,可引起振动病,振动的频率和振幅大小是决定振动对人身健康危害大小的主要因素;噪声和震动还可以引起头痛、头晕、失眠、注意力分散、反应迟钝等神经衰弱症状。 生物性因素:包括各种细菌和病毒,如布民杆菌、炭疽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
3 考评要点
生产作业点、工作台面和安全通道普通才光照度符合标准 照明灯具完好率达100%。为限制直接眩光的作用,室内一般照明器距地面的最低悬挂高度,不宜低于表3.1所规定的数值。
车间采光
按规定配备消防器材,且灵敏可靠,并在有效期内使用;应保持车间消防通道畅通,无封死和堵塞现象。 消防器材和防火部位均应设置明显消防标志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及所属各部门、各项目在有限空间内进行的作业活动。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第二章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第四条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全面负责,应当履行下列职责:(一)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作业者、监护者职责;(二)组织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三)保证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投入,提供符合要求的通风、检测、防护、照明等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四)督促、检查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五)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的应急救援预案;(六)及时、如实报告有限空间作业生产安全事故。
第五条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负责有限空间作业的现场管理,应当履行下列职责:(一)了解整个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二)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防护设施、作业人员符合要求后,授权批准作业;(三)及时掌握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条件变化,当有限空间作业条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时,终止作业。
第六条有限空间作业者应当履行下列职责:(一)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二)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人防护用品;(三)与监护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
第七条有限空间作业监护者应当履行下列职责:(一)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二)全过程掌握作业者作业期间情况,保证在有限空间外持续监护,能够与作业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三)在紧急情况时向作业者发出撤离警告,必要时立即呼叫应急救援服务,并在有限空间外实施紧急救援工作;(四)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
作业空间参考汇总

低
中
高
原则的使用水平
面板布置原则与作业执行时间的关系
(三)总体作业空间设计的依据
组织的生产(作业)方式、工艺(过程)特点 决定了总体作业空间结构(即多个个体作业场所的 空间结构)。
作业空间设计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两个“距离” 问题。
一是“安全距离”,是为了防止碰到某物(一般 指较危险的物品)而设计的障碍物距离作业者的 尺寸范围;
二是“最小距离”,也就是确定作业者在工作时 所必需的最小活动范围。
二、作业空间设计的人体因素
1、人体测量学数据的运用 2、视觉要求 3、行为影响 4、工作体位
1、人体测量学数据的运用
(1)确定对于设计至为重要的人体尺度 (2)确定设计对象的使用者群体,以决定必须考虑的尺度范
围 (3)确定数据运用原则 (人体设计原则,可调设计原则,
2、作业空间设计的一般要求
1)近身作业空间设计应考虑的因素
(1)作业特点 (2)人体尺寸 (3)作业姿势 (4)个体因素 (5)维修活动
2)作业场所布置原则
(1)重要性原则 (2)使用频率原则 (3)功能原则 (4)使用顺序原则
/min
平 20
均
执 15
行
时 间
10
5
0
频率 重要性 功能 使用顺序
(5)两眼的运动是协调的、同步的。在正
眼高
常情况下不可能一只眼睛转动而另一只眼 睛不动;在一般操作中,不可能一只眼睛
视物而另一只眼睛不视物。因而通常都以
运动规律 双眼视野为设计依据。
3、行为影响
个人心理空间 人的行为惯性
个人心理空间
个人心理空间是指围绕一个人并按其心理要 求的尺寸设定的空间。
第八章 作业空间与作业环境-2

课程名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3
8.2 作业环境 8.2.1 光环境
第8章 作业空间与作业环境
二、工作场所照明设计 1.照明形式的选择 2.人工照明方式的选择 3.光源选择 室内天然采光是通过天窗和侧窗接受户外的光线。作为光源, 自然光是最理想的。 但是天然采光会受到时间、季节和条件的影响,因此在作业 环境内常常要用人工照明作为补充光源。
课程名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5
8.2 作业环境 8.2.1 光环境
第8章 作业空间与作业环境
二、工作场所照明设计 1.照明形式的选择 2.人工照明方式的选择 3.光源选择 常用的人工光源可分为两大类: 1)白炽灯 2)荧光灯 它是较为接近自然光的一种人工光源,其光谱近似阳光。 发热量小,发光面大,可使视野的照度均匀,采光效果较白 炽灯高3~4倍,因而经济性好。
课程名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9
8.2 作业环境 8.2.1 光环境
第8章 作业空间与作业环境
二、工作场所照明设计 1.照明形式的选择 2.人工照明方式的选择 1)一般照明 它是指不考虑特殊的局部需要为照亮整个被照面积而设臵的照 明。 它适用于对光线投射方向没有特殊要求,工作点较密集或者作 业时工作点不固定的场所。
主讲 郑重 E_mail :46896257@
第8章 作业空间与作业环境
内容提要
8.1 8.2 作业空间 作业环境
课程名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
第8章 作业空间与作业环境
8.2 作业环境
8.2.1 光环境 8.2.2 温度环境 8.2.3 色彩环境
课程名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3
8.2 作业环境 8.2.1 光环境
作业环境管理

作业环境是指劳动者所处的工作环境,无论是室内或者室外, 露天或者封闭。劳动者面临着不同的作业环境所可能涉及的风 险亦不相同。
作业环境安全管理的要素(管理对象)
1、厂区布局、设备、工具、物料的放置。 2、物流的流向与通道。 3、作业人员的操作空间。 4、事故疏散通道、出口等。 5、安全标志。 6、作业环境合理的照明。 7、卫生情况。
怎么才能保持作业环境整洁有序?
作为作业者,应该做到以下步骤: 第1步——环顾四周,看是否存在任何属于你的,但现在却没有 任何用途的物品? 第2步——是否有些物品是属于其他人或公司的,但看起来也没 有必要存在此处的物品?
第3步——确保这些不必要的物品得到处置。 第4步——查看你工作区域内所需物品的放置方式,它们是按照 某种规定安置还是随意的到处摆放? 第5步——在确定物品的放置点时,你要考虑它被使用的频率及 它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力。
怎么才能保持作业环境整洁有序?
怎么才能保持作业环境整洁有序?
把你的工作区域当成你的第二个家,你应该考虑到以下的 事实: 在你醒着的时间中,你花费在工作场所的时间确实比你在 家中的时间要多!
作业环境的设置 作业环境的布置要做到整洁有序,而做到整洁有序的 关键,一是要布置好、二是要经常维护清理,才可以 达到高效、协调、安全舒适、美观。
作业环境管理的核心: 通过保持作业环境的整洁有序与无德无害,以给作业 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作业环境,确保作业人员身体健 康,实现安全生产。
作业环境的管理方法:
BRIEF DESCRIPTION(简介): 事故经过:
IP 在下垂直梯时,他决定穿过梯子的后侧走捷径 他没有注意到后侧梯子正下方有一个人孔,导致坠入人孔下跌7.5米
Note(注意事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8.1 作业空间
8.1.1 作业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8章 人机界面设计
作业空间包含了三种不同的空间范围。
第一种是人体在规定的位置上进行作业时, 必须触及的空 间,即作业范围。
第二种是人体在作业时或进行其他活动时,人体自由活 动所需要的范围,即作业活动空间。
第三种是为了保障人体安全,避免人体与危险源直接触 所需要的安全防护空间。
这个基本空间对主要坐着工作的人,应不小于12m3;对 主要不是坐着的人,应不小于15m3;对重体力劳动者, 应在18m3以上。
工作间中除了长时间工作的人员以外,还有并非暂时停 留的其他人员,则每个增添人员必须有10m3的最小空间。
课程名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0
8.1 作业空间
第8章 人机界面设计
每个操作作者最佳的工作活动面积为4m2。如果出于操作 原因,在某些岗位上不能保证1.5m2的自由活动面积,应 为该操作岗位附近提供一个同样大的活动面积。
课程名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9
8.1 作业空间
第8章 人机界面设计
8.1.2 作业场所空间布置
一、主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作岗位的空间尺寸
1.工作间操作岗位
对于每一个在工作间长时间工作的人来说,都有一个基 本的空间要求。
安全工程专业基础课程
安全人机工程学
主讲 郑重 E_mail :46896257@
第8章 作业空间与作业环境 内容提要
8.1 作业空间 8.2 作业环境
课程名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
第8章 作业空间与作业环境
8.1 作业空间
8.1.1 作业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 8.1.2 作业场所空间布置 8.1.3 作业姿势与作业空间布置 8.1.4 安全防护空间距离
课程名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5
8.1 作业空间
8.1.1 作业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8章 人机界面设计
作业空间设计就是组织生产现场,把所需要的机器、设 备和工具,按照生产任务、工艺流程的特点和人的操作 要求进行合理的空间布置,给能量、物质和人员确定一 个最佳的流通路线和占有区域,避免冲突,提高工作系 统总休上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课程名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6
8.1 作业空间
第8章 人机界面设计
8.1.1 作业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
为了使作业空间设计得既经济合理,又能给作业人员的 操作带来舒适和方便,在进行作业空间设计时,一般应 遵守以下原则:
1.根据生产任务和人的作业要求,首先应总体考虑生产 现场的适当布局,避免在某个局部的空间范围内,把机 器、设备、工具和人员等安排得过于密集,造成空间劳 动负荷过大。然后再进行各局部之间的协调。
课程名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2
8.1 作业空间
第8章 人机界面设计
8.1.2 作业场所空间布置
3.设计工作岗位
科研部门为了把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企业为了产品更 新换代求得生存和发展,都十分重视设计工作。
从人机工程学角度出发,对设计工作岗位,推荐每个工 程师的最小活动面积为6m2,空间为20m3,最低高度为 3m。从心理学角度考虑,还应该避免桌子顺序排列或面 对面地排列等布置方式。
课程名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4
8.1 作业空间
第8章 人机界面设计
8.1.2 作业场所空间布置
二、辅助性工作场地的空间尺寸
1.出入口
封闭的工作区域首先应有供日常通行的常规出入口,允 许预期的人员车辆和货物不受限制地通过。
仅供人员进出的出入口,最小高度不得低于2100毫米, 最小宽度不得窄于810~860毫米。
课程名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3
8.1 作业空间
第8章 人机界面设计
8.1.2 作业场所空间布置
二、辅助性工作场地的空间尺寸
在作业空间中,有一些场地并不是工作岗位上作业活动 本身所需要的,但它的存在对作业活动的连续性和有效 性,却是十分重要的和不可缺少的。这些辅助性的工作 场地的设计,辊作业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2.作业空间设计要着眼于人,落实于设备。即结合操作 任务要求,以人员为主体进行作业空间的设计。
课程名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7
第8章 作业空间与作业环境
8.1 作业空间
8.1.1 作业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 8.1.2 作业场所空间布置 8.1.3 作业姿势与作业空间布置 8.1.4 安全防护空间距离
课程名称
(4)高于2m的运输线需有牢固护罩。
课程名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1
8.1 作业空间
第8章 人机界面设计
8.1.2 作业场所空间布置
2.办公室管理岗位
从办公室的职能管理活动来看,基本是两种类型:集中 办公和独立式办公。从办公室的平面布置形式分:有大 空间式、空间分隔式和独间式等。
对办公室管理工作的性质、管理工作人员的主要心理特 性与行为方式和作业环境的影响的综合研究结果表明, 在集体办公情况下,每个工作人员占用的最小面积为5m2, 空间为15m3,最低高度为3m。
8.1.2 作业场所空间布置
一、主要工作岗位的空间尺寸
1.工作间操作岗位
机器设备与设施之间的布局尺寸基本要求为:
(1)加工设备间距,小型设备不小于0.7m;中型设备不小 于1m;大型设备不小于2m;
(2)设备与墙、柱间距,小型设备不小于0.7m;中型设备 不小于0.8m;大型设备不小于0.9m;
(3)操作空间;小型设备不小于0.6m;中型设备不小于 0.7m;大型设备不小于1.1m;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8
8.1 作业空间
第8章 人机界面设计
8.1.2 作业场所空间布置
一、主要工作岗位的空间尺寸
1.工作间操作岗位
为了使操作人员在工作时行动自如,避免产生不良的心 理障碍和身体损伤,最小工作间的地面面积不得小于8m2。
每个操作人员在工作岗位上的自由活动面积不得小于 1.5m2,并且自由活动场地的宽度不得小于1m。
封闭的工作场所必须提供辅助入口,以及各种需要的应 急出口。应急出口应有便于里边人员迅速撤出的足够空 间,包括必须携带必要装备或必须穿臃肿防护服的人员, 而且不应该存在损伤人员或损坏他们所带设备的危险。
课程名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3
8.1 作业空间
8.1.1 作业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
在工作系统中,人、机、环 境三个基本要素是相互关联而 存在的。每一个要素都根据需 要占用一定的空间,并按优化 系统功能的原则,使这些空间 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些空间 的总和,就叫做作业空间。
第8章 人机界面设计
课程名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