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中国园林的风格(1、2课时)剖析讲解

合集下载

中国园林的风格介绍PPT课件

中国园林的风格介绍PPT课件
中国园林的风格介绍(PPT77页)
中国园林的风格介绍(PPT77页)
中国园林
中国园林的风格介绍(PPT77页)
中国园林的风格介绍(PPT77页)
中国园林
中国园林的风格介绍(PPT77页)
中国园林的风格介绍(PPT77页)
西方园林
中国园林的风格介绍(PPT77页)
中国园林的风格介绍(PPT77页) 中国园林的风格介绍(PPT77页)
21
中国园林的风格介绍(PPT77页) 中国园林的风格介绍(PPT77页)
22
中国园林的风格介绍(PPT77页) 中国园林的风格介绍(PPT77页)
23
中国园林的风格介绍(PPT77页)
留园
留园位于苏州,该园综合了江南造园艺术,并以建筑 结构见长,善于运用大小、曲直、明暗、高低、收放等文化, 吸取四周景色,形成一组组层次丰富,错落相连的,有节奏、 有色彩、有对比的空间体系。园内亭馆楼榭 高低参差,曲廊 蜿蜒相续有七百米之多,颇有步移景换之妙。留园以其独创 一格、收放自然的精湛建筑艺术而享有盛名。层层的建筑 群组,变化无穷的建筑空间,藏露互引,疏密有致,虚实 相间,令人叹为观止。
西方园林
中国园林的风格介绍(PPT77页)
中西园林特点:
①人工美
西 方
②形式美
园 ③必然性
林 ④明晰
①自然美
中 国 ②意境美 园 ③偶然性 林 ④婉约
中国园林的风格介绍(PPT77页)
中国园林的风格介绍(PPT77页) 中国园林的风格介绍(PPT77页)
中国园林的风格介绍(PPT77页) 中国园林的风格介绍(PPT77页)
颐和园 避暑山庄 拙政园 留园
颐和园
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 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它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饱含中 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 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颐和园亭台、长 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 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 是集中国园林建筑艺术之大成的杰作,在中外园林艺术史 上地位显著。

精品中国园林的风格(1、2课时)

精品中国园林的风格(1、2课时)

字音字义
顾名思义:从名称想到所包含 的意义。 弦外之音:比喻言外之意,即 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 出来的意思。 息息相通:连呼吸都是共同的; 相通的.比喻彼此关系密切。
穿凿附会:穿凿:硬要把讲不 通的道理讲通;附会:把毫无 关系的事硬拉在一起。生拉硬 扯,牵强解释,胡乱联系。
走进作者 陈从周(1918-2000):中国著 名园林学家,同济大学建筑系 教授,擅长文学、戏曲、绘画、 书法。主要著作有:《苏州园 林》《园林丛谈》《扬州园林》 《说园》《书带集》《青苔集》 《帘青集》《山湖处处》等。
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园林的风格。 2、掌握引用等说明方法在文中的
运用 3、领会课文语言典雅凝练的特点。 重点、难点: 了解中国园林的特点。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直观了解中国的园林风格,把握课文结构与
内容。 学习重难点: 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
中国的园林:
颐和园的昆明湖
中国的园林:
颐和园的万寿山
避暑山庄一景 避 暑 山 庄 一 景
中国的园林: 避 暑 山 庄 一 景
中国的园林: 避 暑 山 庄 一 景
中国的园林:
留园一景
中国的园林: 留园一景
中国的园林:
拙政园一景
中国的园林:
拙政园一景
第一部分(1):指出我国园林 建造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总) 第二部分(2-8):具体介绍我 国园林的风格(分) 第三部分(9):谈我国园林是 综合性的科学艺术,并且含哲理 观万变于其中(总)
俯瞰 )全园,冠云峰则需
⑸中央水池通往池心岛的小桥 ( 曲中寓直 ) |(6)“小桃坞”“又一村” ( 讲究以少胜多) (7)池边走廊的空窗、漏窗能够借景 富有诗情画意 ( ) ⑻园中书法家的石刻、花石纲的遗物以及屋 室内的装饰陈设( )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形式与风格分析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形式与风格分析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形式与风格分析摘要: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包含雕刻、绘画、园艺、山池等要素,有着意境之美、形式之美、和谐之美等特征。

我国现存古典园林中保存了很多建筑,象征着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要求,功用价值非常高。

本文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主要形式,并探讨了其风格特征。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形式;风格建筑艺术时人类历史的积淀,能够呈现出特定时期人们的思维方式与想象能力。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自然山水式园林,以追求天然之趣为主,由画家、文人、造园匠师们共同打造而成。

在中国古典园林的景观构图中,主体是不规则平面里面的自然山水,为了营造文化氛围,提高古典园林观赏性,会设置很多形态各异的建筑,并合理布置植物,道路曲折迂回,与自然环境充分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达到美的境界。

一、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形式(一)廊通畅、狭长、空透、弯曲是廊的主要特征,可以将景区与景点连接起来,有着组合景物、分割空间的功能。

通畅而狭长能够诱发人一种盼望与寻求的欲望,实现“引人入胜”的目的;空透而弯曲能够欣赏到风格各异的景色,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

同时,走廊柱头具有框景的作用。

当我们散布于颐和园长廊中,能够欣赏到昆明湖全部景色;而苏州怡园的走廊被花墙所分割,墙上设计有各种风格的漏窗,使得园中有界非界,似隔非隔,景中有景,小中见大,变化多端。

(二)亭休息观景是亭子的主要作用,也可以作为景点。

不管是路边桥头,还是山岭都可以设计建设亭子。

亭子的形式各样,根据平面形状可分为圆亭、方亭、八角亭、矩形亭和三角亭;根据屋顶形状可分为歇山亭、掂尖亭;根据所处位置分为廊亭、井亭、路亭、桥亭等。

同时,园林设计人员可以凭借其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得亭子造型多变,为园林增添一抹亮点[1]。

如北京北海公园的五龙亭、拙政园的别有洞天半亭、苏州西湖的湖心亭等。

(三)其他主要包括阁、堂、榭。

一般建造在花畔和水面,成为园林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榭是一种精致敞亮、小巧玲珑的建筑,室内装饰清新淡雅,近可观鱼赏花,远可远观风景,是园林景点游览的最佳点,也是最打动人心的建筑。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5课《中国园林的风格》知识分享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5课《中国园林的风格》知识分享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5课《中国园林的风格》《中国园林的风格》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中国园林的独特风格。

2、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进一步提高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陈从周:中国著名园林学家,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

中国有四大名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拙政园。

北京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

承德避暑山庄始建于1703年,是清代皇帝夏日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为中国著名的古代帝王宫苑。

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面积约4万平方米, 是苏州最大的古典园林。

它以水景著称(水面占全园的3/5), 主要建筑均濒水而立, 朴素明朗, 自然雅致, 风格独具, 誉为“园中精华”。

二、分析课文1、作者选取什么方面来介绍中国园林的风格?选取造园这一独特角度进行说明。

/2、分层第一部分(1):点题,指出我国园林建造历史悠久,风格独特。

第二部分:(2-8)具体介绍我国园林风格。

第2段:“静观”与“动观”。

园有动静观之分。

庭院专主静;小园以静为主,动为辅;大园以动为主,静为辅。

网师园为南宋侍郎史正志万卷堂故址,堂侧建有花园,名“渔隐”。

清乾隆年间,宋宗元购得重建,借渔隐原意改名网师。

后归瞿远村,再加修葺(qì),始成今状。

1982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3年8月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

第3段:讲究诗情画意。

由建筑、山水、花木组成的综合艺术品,讲究诗情画意。

第4段:讲究“含蓄”与“耐人寻味”。

含蓄,虚实相生,寓意含蓄。

寒碧山庄——(现名留园)位在阊(chāng)门外,占地约50亩,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

原为明嘉靖时太仆寺少卿徐泰时的东园,清嘉庆时刘恕改建,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当时以造型优美的湖石峰十二座而著称。

经清太平天国之役,苏州诸园多毁于兵燹,而此园独存。

光绪初年易主,改名留园。

中国园林的风格课说课讲解

中国园林的风格课说课讲解
平湖秋月 南屏晚钟
断 桥 残 雪
24
苏堤春晓 曲苑风荷
25
小红桥外小红亭,小红亭畔,高柳万蝉声 5段 山际安亭,水边留矶 → 仰视、俯视
26
研读风格,深化内容
6段
曲中寓直 曲直自如
曲折有度
27
研读风格,深化内容
7段 以少胜多
以有限面积 造无限空间
28
总结课文结构内容和语言特点
语 言 : 典 雅 凝 练
9
阅读提示
本文以漫谈的形式介绍 中国园林的独特风格。虽 然主要是从造园角度加以 阐述的,但对如何赏园和 发现园林之美,有一定的 引导作用。作者强调园林 的欣赏与一个人的文化修 养有密切的关系。
本文的语言典雅凝练。 我们应当学会鉴赏,但不 要刻意模仿。
10
自读课文,理清思路
总起:第1段
分写:第2-8段 总括:第9段
31
教学反思
32
谢谢观赏
安达市职教中心:牟秀莲
33
11
速读课文,筛选整合信息
1、用两个四字词语概括中国园 林的总体特点。
2、归纳出中国园林风格特点具 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3、我们怎样才能真正的领略园
林的美?
12
速读课文,筛选整合信息
筛选整合信息的方法: 阅读全文 →明确筛选要求 →确定筛选范围→筛选整合
13
速读课文,筛选整合信息
1、用两个四字词语概括中国园林 的总体特点。
15
速读课文,筛选整合信息
9段 3、我们怎样才能真正的领略园林的美?
16
研读风格,深化内容(2—8段)
1、“动静之分”的依据 是什么?具体如何处理。
2、要造成“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这样的境界, 在景物布局上应该考虑 哪些因素?

《中国园林的风格》教案说课讲解

《中国园林的风格》教案说课讲解

《中国园林的风格》教案《中国园林的风格》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中国园林的独特风格。

2、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进一步提高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陈从周:中国著名园林学家,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

中国有四大名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拙政园。

北京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

承德避暑山庄始建于1703年,是清代皇帝夏日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为中国著名的古代帝王宫苑。

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面积约4万平方米, 是苏州最大的古典园林。

它以水景著称(水面占全园的3/5), 主要建筑均濒水而立, 朴素明朗, 自然雅致, 风格独具, 誉为“园中精华”。

二、分析课文1、作者选取什么方面来介绍中国园林的风格?选取造园这一独特角度进行说明。

/2、分层第一部分(1):点题,指出我国园林建造历史悠久,风格独特。

第二部分:(2-8)具体介绍我国园林风格。

第2段:“静观”与“动观”。

园有动静观之分。

庭院专主静;小园以静为主,动为辅;大园以动为主,静为辅。

网师园为南宋侍郎史正志万卷堂故址,堂侧建有花园,名“渔隐”。

清乾隆年间,宋宗元购得重建,借渔隐原意改名网师。

后归瞿远村,再加修葺(qì),始成今状。

1982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3年8月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

第3段:讲究诗情画意。

由建筑、山水、花木组成的综合艺术品,讲究诗情画意。

第4段:讲究“含蓄”与“耐人寻味”。

含蓄,虚实相生,寓意含蓄。

寒碧山庄——(现名留园)位在阊(chāng)门外,占地约50亩,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

原为明嘉靖时太仆寺少卿徐泰时的东园,清嘉庆时刘恕改建,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当时以造型优美的湖石峰十二座而著称。

经清太平天国之役,苏州诸园多毁于兵燹,而此园独存。

光绪初年易主,改名留园。

俞樾在《留园记》中誉之为“吴中名园之冠”。

《中国园林的风格》说课讲解PPT文档78页

《中国园林的风格》说课讲解PPT文档78页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中国园林的风格》说课讲解
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5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 之属, 阡陌交 通,鸡 犬相闻 。源自▪谢谢!78

中国园林的风格教案

中国园林的风格教案

2013-06教学实践中国园林的风格教案文/张玉琴张治兰一、设计意图课的教学侧重于探究,如何结合课外资料,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研究性学习,学会主动利用网络、书籍为我服务,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

以课文为“原点”进行“辐射”,通过网络和生活的典型图片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通过探究,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中国园林”的独特风格,由此引发鉴赏园林风格的兴趣,进而能对中国园林风格做简单的理性鉴赏。

二、教学目的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中国园林的独特风格。

通过探究实践,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进一步提高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中描述中国园林风格的句子。

四、课型安排阅读指导课。

五、课时安排上机准备预习一课时;课文导读一课时。

(一)第一课时教学重点:网络查询中国名园景色图片,学生依据课文内容对美图做点评。

课前预习指导:1.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梳理并整理文章主要内容,抄写表达中国园林风格的句子。

2.网上搜索。

(1)园林的定义。

(2)查找中国四大名园以及有关图片。

(3)选取自己最欣赏的一幅图,根据课文分析图片体现出怎样的园林风格,制作图文卡片发至老师的QQ邮箱。

(4)利用网络解释文中古诗文的意思。

(二)第二课时教学重点: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1.学生自学成果展示交流(分组研讨)。

(1)解释文中古诗文的意思。

(2)诗文理解质疑,解疑。

教师指导帮助。

(3)个人展示图片,朗读相对应的文字;小组内展开研讨,选出图文分析最到位的作品。

教师现场制作PPT,展示各组优秀作品;学生再读课文,朗读描写中国园林风格的句子。

2.图文品评。

欣赏美图,作者自己朗诵鉴赏文字,其他同学做评价,修改或者补充,教师点拨。

重点突出以下几点:(1)小园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大园以动观为主,景观为辅。

或静中生趣,或移步换景。

(2)富有诗情画意,“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3)一山一石,耐人寻味———含蓄。

(4)俯仰有别,曲直相对。

《中国园林的风格》说课稿

《中国园林的风格》说课稿

《中国园林的风格》说课稿《中国园林的风格》说课稿化德县职业技中学袁津津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中国园林的风格》。

根据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和《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的理论要求,坚持“低难度、高品位”的教学思路,针对本文的特点及单元教学要求,对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学生、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时数和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中国园林的风格》选自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二单元“筛选整合信息”中的第一课。

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通过阅读把握文中重要信息,掌握筛选整合信息的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阅读科学类文章要求能够把握文中重要信息和掌握筛选整合信息的方法,基于此要求,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具体化如下:1、知识目标:1、知识目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中国园林的独特风格。

2、能力目标:提高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掌握本文的说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热爱中国的园林文化,提高审美能力。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中国园林的风格》是一篇科学类文章,文笔优美,条理清晰地介绍了中国园林的独特风格。

根据中职学生现有的语文基础水平及大纲要求,侧重学生具有整合筛选信息的实用阅读能力。

在对本课的设计上,不拔高、不加深,以真正的实现学生能鉴赏品味课文,整体感知内容结构,通过学习后掌握筛选整合信息的方法为重点。

但有的时候要筛选的信息并不在一个段落里,这时信息的筛选和整合便是难点。

四、说学生今天我上课的班级是高一年级。

学生具有很强的运用电脑的能力。

他们通过《基础模块》上册的学习,大部分已经掌握“梳理文章思路”、“把握内容要点”、“体察作者的情感”这三种实用阅读能力,理解文本内容是相当轻松的,而且他们对说明文并不陌生,在初中就学过《死海不死》、《苏州园林》等科学类文章,进行过初步的鉴赏。

但还没有学习更高一种能力“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根据这些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难点及教学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拙 (zhuō )政园 幽篁 (huáng)
山蹊 xī
跻 (jī) 攀
穿凿附会: chuān záo fù huì
把讲不通的不相干的道理、事情硬扯
在一起进行解释。
二、概括中国园林有哪些风格?
❖ ①有静观与动观之分 ❖ ②讲究诗情画意 ❖ ③讲究“含蓄”“耐人寻味” ❖ ④有仰视与俯视之别 ❖ ⑤讲究曲中寓直,曲直自如 ❖ ⑥讲究以少胜多 ❖ ⑦讲究简与深,讲究意境。

❖ 解释:
❖ 园林——是种植树木花草、叠山理水、模拟 自然,把环境要素、建筑物、构筑物、建筑 小品、室内设施加以组合而形成的风景,是 供人们游赏、休息的场所。
作者简介:
陈从周,中国著名园林学家,同济大学建筑系教 授。1978年春应上海植物园的邀请,作了题为“说 园”的讲话,这是一篇介绍中国园林风格的说明文, 作者选取造园这一独特的角度进行说明。他擅长文 学、戏曲、绘画、书法。著作有《苏州园林》、 《园林丛谈》、《说园》。
构与内容。 ❖ 学习重难点: ❖ 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
导入
❖ 中国有四大名园: ❖ 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拙
政园。其中拙政园面积有约4万平方米,水面 占3/5,建筑均濒水而立,朴素雅致。始建于 明正德,苏州最大的古典园林。留园建于明 嘉靖,有湖石峰12座著称。如今都成风景名 胜。那么中国园林有怎样的特色呢?
课堂小结
❖ 本节课我们了解到了中国园林的风格, 其动静结合让我们会领悟很多。尤其是对于 这没有生命的园林,在能工巧匠的设计下巧 夺天工,给人无限的回味。学习此文,我们 不仅了解了中国园林的相关知识,而且得到 一种美的享受。
第二课时
❖ 教学要点: ❖ 通过本篇说明文的学习,把握说明文的
写作特点。 ❖ 掌握引用等说明方法在文中的运用 。 ❖ 领会课文语言典雅凝练的特点。
中国四大名园
❖ 北京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 完整的皇家园林
❖ 承德避暑山庄:
始建于1703年,是清代皇帝夏日避暑 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为中国著名的古 代帝王宫苑。
❖ 苏州留园:又称“寒碧山庄”,以园中栽种 的白皮松得名,由若干组庭院和池山组成, 林木茂盛。
❖ 苏州拙政园:始建于明代,是苏州最大的古 典园林。它以水景著称,主要建筑濒水而立, 朴素明朗,自然雅致,风格独具,誉为“园 中精华”。
导入
在各种文体中,散文给了我们很多的享 受,议论文给我们一种看法,说明文更是给 了我们一定的知识,如果让我们写作说明文, 我们要如何进行写作呢?
一、复习说明方法
❖ 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分类别、作 比较、作诠释、下定义、画图表、引用 等。
二、试在文中找找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从文中找出 实例
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2.空间顺序3.逻辑顺序
寒碧山庄
阅读寒碧山庄 说说我国园林的风格 特点在寒碧山庄有哪些具体体现?
⑴揖峰轩( 静观 )环绕中央池水 的山溪廊馆( 动观 )
⑵中央水池西北的假山古峰,有宋元 山水画意。 ( 讲究诗情画意 )
⑶“寒碧山庄”暗示园中栽植着白皮松 (讲究“含蓄”与“耐人)寻味”
中国的园林:
颐和园的昆明湖
中国的园林:
颐和园的万寿山
中国的园林:
避 暑 山 庄 一 景
中国的园林: 避 暑 山 庄 一 景
中国的园林: 避 暑 山 庄 一 景
中国的园林: 留园一景
中国的园林: 留园一景
中国的园林:
拙政园一景
中国的园林: 拙政园一景
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一、给下列字注音:
⑷远翠阁可( 俯瞰 )全园,冠云峰则需 (仰视 )。
⑸中央水池通往池心岛的小桥 ( 曲中寓直)
|(6)“小桃坞”“又一村” ( 讲究以少胜多)
(7)池边走廊的空窗、漏窗能够借景

富有诗情画意)
⑻园中书法家的石刻、花石纲的遗物以及屋
室内的装饰陈设(

讲究意境
❖ 作业: ❖ 我设计的园林方案。
课前演讲(抽三位同学上 台, 每人演讲2分钟。)(5 分钟)
怀化市振华职业学校 易霞
❖ 教学目的:
❖ 1、了解中国园林的风格。
❖ 2、掌握引用等说明方法在文中的运用
❖ 3、领会课文语言典雅凝练的特点。
❖ 重点、难点:

了解中国园林的特点。
❖ 课 时:2课时
❖ 教法探讨: 启发式
第一课时
❖ 学习目标: ❖ 直观了解中国的园林风格,把握课文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