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登上地球之巅》精品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21页)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21页)](https://img.taocdn.com/s3/m/85f7a73087c24028915fc378.png)
郭超人
学习目标
1、速度课文,复述故事,提高概括能力 2、学习抓住特点进行景物描写的方法 3、感受中国登山队员身上体现出的精神
砭骨
(biān gǔ) (lǔ jiàn ) (cuī wēi )
滞留 窒息
(zhì ) liú (zhì xī) (púfú)
履践
崔巍
匍匐
认 识 三 位 英 雄
这些描写自然环境的语句或段落,可以 把它们分成两类,想一想他们在文章中的作用。
A恶劣的自然环境:
写出了登山队员面临的巨大困难,更能表 现他们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B美丽的珠穆朗玛峰的景色
a给人美的享受,在阅读的紧张之余心情得到放松; b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 和感染力; c烘托了人物的伟大、美好形象
从万米高空俯瞰珠穆朗玛峰
珠穆朗玛峰风光
壮观的珠穆朗玛峰北侧
喜马拉雅山 之珠穆朗玛 峰
在喜马拉雅山脉之中,海拔在7000米以上的高峰有 40座,8000米以上的有11座,“喜马拉雅”在藏语中 就是“冰雪之乡”的意思。这里终年冰雪覆盖,一 座座冰峰如倚天的宝剑,一条条冰川像蜿蜒的银蛇。 其中最为高耸的则是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界上的珠 穆朗玛峰,它高达8848.13米(原),是世界最高峰。
中国人一直以来有一个梦想,那就是登 上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
珠穆朗玛峰简介
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同 尼泊尔、印度等国边境上的喜马拉雅山脉 的最高峰,它高达8848.13米(原),是世 界最高峰。
珠峰峰顶的最低气温常年在零下三四十 摄氏度,空气稀薄,经常刮七八级大风, 十二级大风也不少见。风吹积雪,四溅飞 舞,弥漫天际。由于珠峰的地理环境独特, 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
《登上地球之巅》优秀-七年级下册语文PPT课件
![《登上地球之巅》优秀-七年级下册语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9f12d452f60ddccdb38a002.png)
速读课文
要求:
1、复述课文。 2、文章以什么为序, 记叙了几位勇士攀登珠穆 朗玛峰的经过, 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3、中国登山队队员在突击主峰时遇到哪些困难?
中国登山队员靠什么克服这些困难的?
A、登山队出发 B、刘连满甘作人梯, 帮助其余队员登上第二台 阶。 C、黑夜中, 由于缺氧, 刘连满留下, 其余 三人以最快的速度奔向顶峰。
第二部分(第9至第16自然段), 刘连满因为过度
疲劳停止攀登, 他冒着死亡的危险, 将氧气留给 队友。
第三部分(第17至第24自然段), 三名勇士在氧气
用完的情况下登上了峰巅。
本文质疑: 中国登山队队员在突击
主峰时遇到哪些困难?
(1)山路险峻
(2)天气严寒 (3)缺乏氧气 (4)身体虚弱 (5)黑夜登山 (6)高山反应
地球之巅:
珠穆朗玛峰
位于中国和尼泊尔两国边界海拔8848.13米 的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主峰, 也是世界第一 高峰。 珠穆朗玛在藏族神话中被认为是五位仙女 中的第三女神。 她是万山之尊、地球之巅。
珠穆朗玛峰风光
壮观的珠穆朗玛峰北侧
从万米高空俯瞰珠穆朗玛峰
1953年希拉里和丹增首次成功登上珠峰
珠峰中绒布 冰川的景色
珠穆朗玛峰风光
认识三位登顶的英雄
屈银华
王富洲
贡布
1960年5月,英 勇的中国登山健儿 从珠穆朗玛峰北坡 成功登顶,书写了 世界登山史上的新 记录,他们的行为表现了人类最优秀的 品质:坚强的意志、坚韧的毅力、团结 合作和自我牺牲精神。
1975年珠峰上飘扬的五星红旗
中国首登珠峰成功的(右 起)王富洲、贡布(藏)和 屈银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滞留 (zhì) 崎岖 (qí qū ) 嗡嗡 (wēng wēng ) 窒息 (zhì) 苍茫 (cāng máng ) 朦胧 (méng lóng ) 轮廓 (lún kuò) 匍匐 (púfú)
语文:《登上地球之巅》课件(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语文:《登上地球之巅》课件(人教版七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5e949420227916888486d782.png)
珠峰探险与科学考察
与登山活动相配合,中国科学院也多 次组织了大规模综合考察,进行了地质、 地理、生物和高山生理等多门学科的研究。 1988年5月中、日、尼3国运动员实现了 从南、北坡登顶跨越珠穆朗玛峰的壮举。 1989年建立的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面 积约为3000平方公里。
认识三位登顶的英雄
屈银华
第二部分(4面—对8难) 以逾越的“第二台阶”,刘连满同
志想出了搭人梯的办法帮助大家顺利突破,共花费了 5个小时。
第三部分(9—15) 天色已黑,体力透支的刘连满同志
留守,在半昏迷中,他毅然决定将珍贵的氧气留给回 来的战友,并留下了一封感人的短信。
第四部分(16—23) 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经受了巨
1.课文中有许多景物描写的句子,请举出几例, 并说说它的好处。
2.找出文中令人感动、难忘的人物形象,并说 说他的哪些行动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从中表现 出他怎样的优秀品质?
3.课文第12段中引用英国扬赫斯班的话有什么 作用?
4.刘连满没有最终登上主峰,可文中写他的文 字最多,这样写是否偏离中心?
1.课文中有许多景物描写的句子,请举出几例, 并说说它的好处。
郭超人 (1934—2000),高级记者,1956年
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先后任新华社西 藏分社、陕西分社、四川分社记者、副社长,新华 社秘书长、副社长。1992年11月起任新华社社长。 50年代曾采写大量新闻报道揭露西藏农奴制的黑暗, 60年代随中国登山队完成攀登珠峰和希夏邦马峰的 报道,70年代采写的《驯水记》歌颂了中国人民与 大自然作斗争的伟大业绩。已出版的新闻作品有 《向顶峰冲刺》《西藏十年间》《万里神州驯水记》 《时代的回声》等。
4.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文《登上地球之巅》课件ppt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文《登上地球之巅》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b3d0dd1b79563c1ec5da7179.png)
•理解与探究
思考:
1、登山过程中对生命构成极大威胁的三 大困难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出。 (寒冷、黑夜、缺氧)
2、登山英雄靠什么来克服困难的?在课 文里表现在什么地方? (意志、毅力、团结合作和牺牲精神)
学习景物描写
分小组讨论: 找出文中的景物描写,体会 这些描写好在哪里?
1、5月24日清晨,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峰尖锥 形的顶峰耸立在蓝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 缭绕不散。
郭超人
字词读记
砭骨
biān
履践
lǚ
崔巍
wé i
冰镐
găo
阴霾
má i
缭绕(liáo rǎo) 回环旋转。 滞留(zhì) 停留不动。 窒(zhì )息 因氧气不足而呼吸困难,甚 至停止呼吸。 匍匐(pú fú) 爬行。 养精蓄锐(xùruì ) 养足精神,积蓄力量。 斩(zhǎn )钉截铁 形容说话办事坚决 果断,毫不犹豫。
珠穆朗玛峰简介
喜马拉雅山脉,绵延2400多公里,主脉 海拔超过6000米,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山 脉。 在喜马拉雅山脉之中,海拔8000米以上 的有16座,著名的有南峰、希夏邦马峰、 干城章嘉峰。“喜马拉雅”在藏语中就 是“冰雪之乡”的意思。其最高峰珠穆 朗玛峰,高达8848.13米,是世界最高峰。 峰高势伟,峰顶最低气温常年在零下三 四十摄氏度,有些地方常年积雪不化。
登 山 线 路 图
珠穆朗玛峰全景
看珠峰Leabharlann 在5800米看珠峰露珠 出峰 部透 分过 身厚 形厚 的 云 层
珠 峰 的 云
正午的珠峰
晚 上 六 七 点 , 西 藏 的 阳 光 依 然 强 烈
珠 穆 朗 玛 身 后 的 余 晖
整体感知
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分成几个阶段?用自 己的话概括大意。(阅读、分析、筛选信息和 语言概括能力) 1、登山队出发 2、刘连满甘作人梯,帮助队友登上第二台阶。 3、黑夜中,缺氧,刘连满留下,其他队员以 最快速奔向顶峰。 4、刘连满将氧气留给他人,写下感人短信。 5、三位队员抛掉空氧气筒,开创人类历史上 的无氧攀登。 6、完成由北路登上珠峰的壮举。 (复述每一阶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语文第23课《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语文第23课《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55d1b97a5e9856a57126017.png)
2020/9/16
24
2.详写征服“第二台阶”的经过。 因为这一“台阶”被外国探险家认为 是不可逾越的,1924年英国赫赫有名 的登山家马洛里和欧文就是在这一带 失踪的。中国登山队员逾越“第二台 阶”表现了他们坚强的意志和大无畏 的精神,表现了他们团队协作的精神。
2020/9/16
25
课堂小结
“无限风光在险峰”,正是因为有了 英雄们的挑战地球之巅的壮举,珠峰, 一个令万千人顶礼膜拜的圣地,一个令 旅游者心驰神往的盛境,才向世人展示 了她的神秘与伟岸。重温往事,我们更 有理由相信人类征服自然的脚步走得更 稳健、更远。
9
2020/9/16
10
2020/9/16
11
2020/9/16
பைடு நூலகம்
12
2020/9/16
13
1960年3月19日,中国登山队在海拔5120米的 珠峰下一块宽阔的谷地上停下来。这就是登山队的大 本营。参加这次登山活动的共有214名队员和工作人 20员20/9,/16 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登上珠峰,为国争光。 14
的经过,并思考下列问题: (小组讨论)
(一)请说说登山英雄遇到了哪些困 难?他们又是靠什么来战胜的?
2020/9/16
20
(一)遇到三大困难:
1、寒冷
——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
2、黑夜
——山上山下一片漆黑,只有点点
星光在天空闪耀;
3、缺氧
——他们抛掉背上的空氧气筒。
这三者都构成对生命的极大威胁。
2020/9/16
2
早在本世纪
初,就有外国 探险队多次不 请而至,试图 从这座巨峰的 北坡攀顶,但 每回都以失败 而告终。
2020/9/16
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第23课《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
![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第23课《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a47eb3e03d8ce2f0166230f.png)
探险与科学考察 自1921年起,不断有人试图征服珠穆朗玛峰,但多遭 失败。直至1953年5月29日,英国探险队的两名队员才第 1次从尼泊尔境 内的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顶。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队的3名队员(王富 洲、贡布和屈银华)首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顶;1975年5月27日中国登山 队9名队员又一次从北坡集体登上珠穆朗玛峰顶,并在主峰顶竖起了 3米高 的觇(chān)标。据此觇标中国第 1次测得珠穆朗玛峰的精确高程。与登 山活动相配合,中国科学院也多次组织了大规模综合考察,进行了地质、
课文第12段中引用英国扬赫斯班的话有什么作用?
为了表现珠峰严酷的自然环境,突出登山队员所 遇到困难的巨大和他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刘连满最终没有登上主峰,可文中反倒写他的文字最多, 你认为他值得写吗?
他同样是英雄,值得赞赏。一是临危之时,把死亡 留给自己,将成功的希望给战友的团队精神和牺牲 精神;二是他不能到达顶峰,并非思想上的懈怠和 精神上的畏缩,而是身体方面的客观原因所造成的。
地理、 生物和高山生理等多门学科的研究。1988年5月中、日、尼3国运动 员实现了从南、北坡登顶跨越珠穆朗玛峰的壮举。1989年建立的珠穆朗玛 峰自然保护区面积约为3000平方公里。
作者简介
郭超人(1934~2000),高级记者,1956年毕业于北 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先后任新华社西藏分社、陕西分社、 四川分社记者、副社长,新华社秘书长、副社长。1992年 11月起任新华社社长。50年代曾采写大量新闻报道揭露西 藏农奴制的黑暗,60年代随中国登山队完成攀登珠峰和希 夏邦马峰的报道,70年代采写的《驯水记》歌颂了中国人 民与大自然作斗争的伟大业绩。已出版的新闻作品有《向顶
登上地球之巅
珠穆朗玛峰简介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23登上地球之巅精品课件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23登上地球之巅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e4deea8cc22bcd126ff0ccb.png)
学习目标
1、速度课文,复述故事,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叙事的详略安排,抓住特点进行 景物描写的方法。 3、感受中国登山队员身上体现出的精神。
积累生字新词
砭骨
(biān gǔ) (lǔ jiàn ) (cuī wēi )
滞留
(zhì liú)
履践
崔巍
窒息
匍匐
(zhì xī)
留下氧气和信 第二台阶 上升了约70米, 到达 “第二台阶” 刘连满甘做人梯
8468M
认 识 三 位 英 雄
屈银华
王富洲
贡布
文中哪些情节最令你感动、难忘?找出来,读 一读,并谈谈感受。
他毅然蹲到岩壁前,让别人踩在他的肩膀 上,然后慢慢站起来,让别人的双手能抓 住岩壁顶端的支撑点攀登上去。 他毅然把氧气筒放回原来的地方,自己昏 昏睡去…… 他担心自己在昏迷中停止了呼吸,战友们 不知道他的氧气筒里还保留着氧气,他又 挣扎着坐起来,用铅笔在日记本上给战友 们留下了一封短信。
50年间,越来越多的世界各地登山者踏 上登顶珠峰的漫漫险途,全世界共有1000多 人到达过她的顶峰,但同时也有近200名勇士 长眠于珠穆朗玛的冰雪世界里。
赠言: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汪国真
评测练习参考答案
一、1、(biān)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到非常冷或疼痛 非常厉害。 2、(lǚ)踩、踏。 3、(cuī)形容山高大 雄伟。 4、(zhì )呼吸困难甚至停止。 5、(ruì )养足 精神,积蓄力量。 6、(xié )众人一心,共同努力。 7、 (jié )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二、C 三、3、2、1、5、4 四、1、这是作者发表的议论。表现了突击珠峰的顶峰的 巨大困难,也突出了登山队员们的坚强意志和顽强毅力。 2、这是刘连满独自呆在“第二台阶”时的一段心理活动, 通过他放弃氧气筒,而将之留给战友的行为,表现其自 我牺牲的崇高精神。 3、这句话突出他们所面对的困难,又暗示他们即将取 得最后的胜利。
第23课《登上地球之巅》课件(人教版七年级下) 8ppt--初中语文
![第23课《登上地球之巅》课件(人教版七年级下) 8ppt--初中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697527f416fc700aba68fc43.png)
许多年来人类没有停止攀登 珠穆朗玛峰的脚步,也许这一 切都源于1924年在顶峰附近消 失的乔治·马洛里。当别人问他 为什么想攀登世界最高峰时, 马洛里答道:“因为它在那 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因为它在那里,······
登 上 地 球郭
郭超人
之超 人
巅
英雄 登上地球之巅
创举:从来没有过的举动或事业
1960年大本营庆祝登顶成功
(右起)王富洲、贡布和屈银华
刘 连 满
40年后湖北卫视《往事》栏目请了王 富洲和刘连满两位登山英雄,主持人问 了同样的问题,刘连满的回答是——
因为当时我认为党和国家以及人民 需要我这样做,我应该这样做。没有什 么后悔的。我想在当时来说,登山队我 认为每个队员都能做到这一点,不是说 登山队就我一个人能够把氧气舍出来给 别人。
七年级语文下册:23登上地球之巅 课件(共50张PPT)
![七年级语文下册:23登上地球之巅 课件(共5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228523b581b6bd97f19eaf0.png)
速读课文,根据提示理清课文结构。
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 (1~8段) 第二部分 (9~15段) 第三部分 (16~23段) 四名勇士登上第二台阶。
刘连满因过度疲劳停止攀登,他冒 着死亡的危险,将氧气留给队友。 三名勇士在氧气用完的情况下登 上了峰巅。
氧气用完,三名队员开 始无氧攀登,冲击顶峰。
8848.13M 在朦胧的夜色中 8830M
登上地球之巅
同学们: 你们对珠穆朗玛峰 有多少了解呢?
请欣赏
8848.13m
1960年
中国 尼泊尔
1953年希拉里和丹增首次成功登上珠峰
珠穆朗玛,藏语的意思是“圣母”, 因为峰顶长年积雪,一派圣洁的景象。它 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海拔8848.13m, 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坐落在西藏 定日县中尼边境处。其北坡被许多登山 家称为“连飞鸟也无法越过”,是一条 “充满死亡的路线”。
成功登顶
决定留下刘连满,其余三人以最快 速度奔向顶峰,刘连满冒死保存氧 气 第二台阶 刘连满甘做人梯,耗 时三个小时,终于攀 登“第二平台”顶部 最后三米。
8468M 员突击主峰的经过。
登珠峰的英雄遇到哪些困难?靠什么来战胜?
1、山路陡峭 2、天气严寒 3、身体虚弱 靠坚强的意志、 坚韧的毅力、 団结合作、 敢于牺牲的精神 来克服
是一颗爱国的心,一颗为祖国 争光的心。我们可以想象当鲜 艳的五星红旗插在顶峰时,那 是多么令人自豪和骄傲的啊!
上山
攀登
成功
根据课文内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 发现突击顶峰的除了刚才图片上的三 个人以外还应该有一个人,他是谁?
刘连满
请以前后四人为小组单位(先 确定一名组长,一名记录,余者为 第一发言人,第二发言人),一起 阅读文章,重点放在刘连满身上, 把你们发现的问题,能解决的在小 组内解决不能解决得写在小纸条上, 我们一起解决。
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23_登上地球之巅(1)ppt课件
![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23_登上地球之巅(1)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c1a64e5ad51f01dc281f1bc.png)
登上地球之巅
字音学习 词语积累 思路结构 质疑探究 理解人物 概括主题 拓展体验
郭超人
字音学习
găo
jì biān wēi
冰镐 体力不济 砭骨 崔巍
zhì bèng zhì púfú 滞留 迸散 窒息 匍匐
词语积累
养精蓄锐:养足精神,积蓄力量。 凄厉: (声音)凄凉而尖锐。 窒息:因外界氧气不足或其他气体过多或者呼吸系统发 生障碍而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
心得体பைடு நூலகம்。
仅供学习交流!!!
“无限风光在险峰”,正是因为有了英雄们的挑战地 球之巅的壮举,珠峰,一个令万千人顶礼膜拜的圣地,才 向世人展示了她的神秘与伟岸。重温往事,我们更有理由 相信人类征服自然的脚步走得更稳健、更远。
编后语
• 同学们在听课的过程中,还要善于抓住各种课程的特点,运用相应的方法去听,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 一、听理科课重在理解基本概念和规律 • 数、理、化是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前面的知识没学懂,后面的学习就很难继续进行。因此,掌握基本概念是学习的关键。上课时要抓好概念的理解,
同时,大家要开动脑筋,思考老师是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要边听边想。为讲明一个定理,推出一个公式,老师讲解顺序是怎样的, 为什么这么安排?两个例题之间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之处?特别要从中学习理科思维的方法,如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 • 作为实验科学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就要特别重视实验和观察,并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思考来掌握科学的概念和规律,等等。 • 二、听文科课要注重在理解中记忆 • 文科多以记忆为主,比如政治,要注意哪些是观点,哪些是事例,哪些是用观点解释社会现象。听历史课时,首先要弄清楚本节教材的主要观点,然 后,弄清教材为了说明这一观点引用了哪些史实,这些史料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最后,也是关键的一环,看你是否真正弄懂观点与史料间 的关系。最好还能进一步思索:这些史料能不能充分说明观点?是否还可以补充新的史料?有无相反的史料证明原观点不正确。 • 三、听英语课要注重实践 • 英语课老师往往讲得不太多,在大部分的时间里,进行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大量语言实践练习。因此,要上好英语课,就应积极参加语言实践活 动,珍惜课堂上的每一个练习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详写刘连满宁可自己牺牲也要把氧气
留给同志的事迹。表现他舍己为人的牺牲
精神。
2020/11/18
11
中国登山队队员在突击主 峰时遇到哪些困难?
(1)山路险峻
(2)天气严寒
(3)缺乏氧气
(4)身体虚弱
(5)黑夜登山
(6)高山反应
2020/11/18
12
中国登山队员靠什么克服 这些困难的?
靠的是意志、毅力、团结 合作和勇于牺牲的精神。
2020/11/18
13课文中有不少描写自Fra bibliotek环境的 句子,请找出来,想想它们在文章 中起什么作用?
这些描写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 觉,在阅读的紧张之余还可以得到美 的享受。
2020/11/18
14
珠峰中绒布 冰川的景色
2020/11/18
15
珠峰夜景
2020/11/18
16
从这些感人的情节中,你看 到了年轻的中国登山队员那 些优秀的品质?
2020/11/18
2
PPT模板下载: 节日PPT模板: PPT背景图片: 优秀PPT下载: Word教程: 资料下载:
范文下载:
教案下载:
行业PPT模板: PPT素材下载:
PPT图表下载: PPT教程: Excel教程: PPT课件下载: 试卷下载:
2020/11/18
3
背景资料:
1960年5月,英勇的中国登山健儿从珠穆朗玛峰
刘连满因过度疲劳停止攀登,他冒 着死亡的危险,将氧气留给队友。
第三部分
三名勇士在氧气用完的情况下登
(16~23段) 上了峰巅。
2020/11/18
8
速读课文,简要复述四名 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
2020/11/18
9
最后冲刺——登上“第二台阶”——迎 接黑夜和缺氧的挑战——刘连满决定留 下自己的氧气——三位登山队员在前进 道路上的搏斗——最后阶段的无氧攀登, 最终到达顶峰
2020/11/18
20
感谢你的阅览
Thank you for reading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皆为可修改式文档,下载后,可根据读者的需求 作修改、删除以及打印,感谢各位小主的阅览和下载
日期:
演讲者:蒝味的薇笑巨蟹
2020/11/18
21
2020/11/18
10
本文叙事,详略得当,说说文章 重点写了什么?为什么要详写?
(1)详写征服“第二台阶”的经过。因为 这二“台阶”被外国探险家认为是不可逾越 的,1924年英国赫赫有名的登山家马洛里和 欧文就是在这一带失踪的。中国登山队员逾 越“第二台阶”表现了他们坚强的意志和大 无畏的精神,表现了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
登上地球之巅
第一PPT模板网-
2020/11/18
1
世界第一峰——珠穆朗玛峰
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海拔 8848米,是地球上第一高峰。北坡在中国西 藏自治区境内,藏语称“珠穆朗玛”。
珠峰不仅巍峨宏大,而且气势磅礴。在 它周围20公里的范围内,群峰林立,山峦叠
嶂。仅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就有40多座。
28日,另一批队员出发。4 月11日到达7300米
3月27日傍晚
大本营
6
二、请同学跳读 课文,说出本
文的写作顺序,根据提示理清 课文结构。
2020/11/18
7
本文以时间顺序,记叙了四位勇士攀登珠穆朗 玛峰巅的经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1~8段)
四名勇士登上第二台阶。
第二部分 (9~15段)
他对三个学生说:“这个瓶子是一口井,不过现在井 里没有水。你们手里拿着的铅锤代表你们自己。井口很窄, 一次只能上来一个人。”说完,他又问:“记住了吗?” 三个学生齐声回答:“记住了。”
教育家拿起茶杯向“井”里灌水,他一边灌,一边喊:
“危险!快上来!一……二……”
2020/11/18
19
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 第二,我最后。”“三”字刚出口,三个学生就顺利 地把小铅锤一个一个提了出来。
自我牺牲、团结协作、大无畏的精神。
2020/11/18
17
假如你成功地登上 珠穆朗玛峰,站在珠 穆朗玛峰项上,你会 有哪些话要说的呢?
2020/11/18
18
延伸拓展 一次成功的实验
一位教育家来到一所小学,请校长找来三个学生,让 他们做个游戏。
这位教育家从提包里拿出一个瓶子,又取出三个系着 绳子的小铅锤。他把瓶子放在地上,把三个小铅锤分给三 个学生,让他们拿着绳子头,先后把铅锤放到瓶子里。
2020/11/18
4
字音学习
găo
jì biān wēi
冰镐 体力不济 砭骨 崔巍
zhì bèng zhì púfú 滞留 迸散 窒息 匍匐
2020/11/18
5
顶峰 8300米 7600米 6400米 5120米 2020/11/18
本文
5月29日,队员经过两天到达 7600米 。5月3日登上8600米 并安全返回大本营。
教育家问这个女孩:“你刚才跟他俩说了什么?”
女孩如实的告诉了他。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教育家又问。 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
出去。” 这位教育家激动地抱起女孩,好久才放下。他对
校长说:“这个实验我做过许多次,每次孩子们都争 着往外拉铅锤,把瓶子弄倒了。今天,我的实验终于 获得了成功。
北坡成功登顶,书写了世界登山史上的新纪录。郭超 人,北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奔赴西藏,在十分艰苦的 条件下从事新闻工作。当时,他作为随登山队采访的 一名记者,直接或间接了解到这次登山活动过程中的 许多感人故事。登山成功后,郭超人以最快的速度写 成长篇通讯报道《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并发表。这 篇课文就节选自这篇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