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密市第三中学高中政治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导学案(创新班,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一、学习目标:

1、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

2、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学典籍

4、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5、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

6、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

7、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二、知识梳理:

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一)古代辉煌的历程

1、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的辉煌历程

2、古代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二)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

(1)文字的作用、地位:

(2)汉字的作用、地位:

(3)史书典籍的特点:

(三)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中华文化在近代衰微的原因:

2、怎样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第二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1、文学艺术的作用、中国文学艺术的作用:

2、科学技术的地位、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

(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1、区域文化的成因:

2、区域文化间的关系:

(三)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1、各民族文化的地位:

2、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关系:

3、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1)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2)含义:

(3)意义:

4、中华文化的力量的作用、表现

(1)作用:

(2)表现:

三.易错意混点

1.秦的统一,使古代中华文化进入了全盛时代()

2.汉字在今天为中华各民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3.中华文化衰微的原因是受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

4、我国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注重理论创新。()

5、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6、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民族不同,民族文化的色彩也就不同。()

四.巩固训练

1、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①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②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来的③北宋时的《资治通鉴》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阶级所借鉴④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较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发展的民族,必然要有一种生机勃勃、昂扬向上的精神。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原因是()

①中华文化没像其他文明一样,被外族入侵而中断、湮灭②汉字的演变与使用③史书典籍的传承④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3、近代中国文化衰微的原因有()

①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②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③维新运动出现④洋务运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4、“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这句话所体现的中华文化()

A、从未衰微

B、盲目自大

C、源远流长

D、博大精深

5、各民族同文是指各民族统一使用汉字。下列关于汉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汉字出现是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B、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C、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D、汉字是维系中华民族的唯一纽带

6、一位英国学者在对著名科学史学者李约瑟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进行提炼后,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基本发明和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这一结论说明()

①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②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树一帜④中华艺术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韵味传神的青花瓷穿越千年的历史,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

A.包容广纳 B.推陈出新 c.博大精深 D.源远流长

8、我国许多少数民族能歌善舞。侗族大歌、壮族山歌、蒙古族舞蹈、维吾尔族舞蹈、藏族舞蹈、朝鲜族舞蹈等都极具特色。由此可以看出()

①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②各民族文化各具特色,水火不容③各民族文化有各自的民族特性④各民族文化独立于中华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9、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郑和下西洋,都带回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并为中华文化所吸收和借鉴。这突出体现了()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C.中华文化一脉相承 D.中华文化的继承性

10.2014年4月12日,癸巳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新郑举行,来自海内外的各界嘉宾万余人喜聚盛典,拜谒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共同祈福华夏繁荣昌盛。大典主题为“同根同祖同源,和平

和睦和谐”,展现了中华悠久的历史文化。下列关于中华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殷周时期是古代中华文化的形成时期②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中华文化的诞生时期③秦的统一促进了古代中华文化的发展④汉代儒家学说确立了至尊地位⑤隋唐时期,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进入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始终辉煌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⑥D.②③④⑥

11.现在90后人群,或者包括80后段人群以及其他人,在QQ上或其他文字交流区大量使用自己编造的不规范汉字,这种趋势越来越普遍,甚至成为90后的一种认知标签。汉字的不规范使用引起了社会有识之士的深深忧虑。关于汉字正确的看法是( )

A.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B.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C.汉字是中华各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D.汉字是人类文明首要的记载工具

12.中华民族一直以来都通过典籍的整理传承自己的文化。下列对我国史书典籍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B.我国历史上编撰的史书,其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C.我国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见证 D.它是我国最优秀的文化

13.在央视马年春晚上,民族歌舞大联欢展现了一幅“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的民族画卷。这表明( )

①中华文化具有区域性和稳定性②中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③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④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4.长期以来,台湾地区在海外的华文学校中使用的是繁体字、注音符号,而大陆使用的是简体字、汉语拼音。台湾与大陆达成一致——提倡使用简体字,但也不反对使用繁体字。中国大陆与台湾就文字繁简体使用所达成的共识说明( )

A.中华文化随着时代变迁 B.两岸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C.汉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D.汉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15.中国古典诗歌“无体不备,无体不善”,无论内容、风格、形式、技巧,均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成为后世效仿的典范。这主要体现的中华文化的特点是( )

A.博大精深 B.源远流长 C.民族性 D.多样性

16.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

①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

②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③北宋时的《资治通鉴》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阶级所借鉴④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较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发展的民族,必然要有一种生机勃勃、昂扬向上的精神。一个前进的时代,必须要有向上的精神。我们实现全面的小康,就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是( )

①中华文化没有像其他文明一样,被外族入侵而中断、湮灭②汉字的演变与使用③史书典籍的传承④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18.“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自王昌龄的《出塞》。整个诗篇洋溢着诗人的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这说明传统文艺( )

①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生动体现②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③具有反映人们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作用④展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