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博物馆资料.
国家博物馆资料介绍
![国家博物馆资料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cbe7c285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7a.png)
国家博物馆资料介绍中国国家博物馆,简称国博,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东侧,东长安街南侧,与人民大会堂东西相对称,是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阐释能够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性物证的最高机构,是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和文化客厅。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前身可追溯至 1912 年成立的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1959 年 9 月 10 日在天安门广场东侧建成新馆。
新馆占地面积 7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 20 万平方米,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现有藏品数量 140 余万件,涵盖古代文物、近现代文物、图书古籍善本、艺术品等多种门类。
其中,古代文物藏品 81.5 万件(套),近现代文物藏品 34 万件(套),图书古籍善本 24 万余件(册),共有一级文物近 6000 件(套)。
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包括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临时展览三大系列,构成涵盖主题展览、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临时展览的立体化展览体系。
其中,“古代中国”、“复兴之路”和“复兴之路·新时代部分”为国家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也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
专题展览主要以馆藏文物为基础,包括中国古代青铜器、佛造像、玉器、瓷器、钱币、书画等十余个专题展览。
临时展览包括自主策划展览和引进交流展览两大类,覆盖历史文化、精品文物、考古发现、经典美术作品、国际交流等多个方面。
中国国家博物馆每年举办各类展览 30 余个,同时,中国国家博物馆还通过举办国际交流展览、组织学术研讨、开展社会教育活动、推广文化创意产品等方式,不断拓展和深化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国家重要的文化窗口和对外交流平台,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未来,中国国家博物馆将更好地发挥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作用,为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国家博物馆(二)——古代中国基本陈列
![国家博物馆(二)——古代中国基本陈列](https://img.taocdn.com/s3/m/4c6acca784254b35eefd34df.png)
中国历史进入全面繁荣的新阶段。无论是隋 唐前期的鼎盛局面,还是唐朝后期至五代十国的 社会变革和发展转折,其宏大的格局、开放的气 势、壮阔的场面,均为前代所无法比拟。当时经 济得到较快发展,内地和周边民族关系更加密切, 中外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中国许多科技成就处于 世界领先地位
杨狩之 鹤猎间 汀的,北 ,主过京 一要着人 九对采生 五象集活 零。和在 年左狩距 作图猎今 。《的七
北生十 京活万 人,年 背鹿到 鹿是二 塑北十 像京万 》人年 ,
山顶洞人生活场景:1974年锡长禧、刘士铭、刘全岑创作。这组群塑 表现了山顶洞人制作装饰品、缝制皮衣和烧烤兽肉等多个生活场景。
距今一万年前,长江中下游开始种水稻,黄河流域开 始种粟。农业工具的制作与加工也达到一定程度。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陶器的地区之一。新石器时代陶器制作由 手工捏塑、逐步发展到快轮制陶技术。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陶器有着丰 富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特征。
纹二 饰百 精年涡 美到纹 ,前四 保两系 存千彩 完年陶 整)罐 ,。: 是生马 古动家 代描窑 彩绘文 陶了化 艺黄( 术河约 的滔公 代滔元 表的前 。形三
中国进入大一统时代。琅琊刻石、秦兵马 俑等文物表明秦始皇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汉兵马俑、绿釉陶 楼、五铢钱纹铜鼓等则展示了西汉的强盛、东 汉豪强势力的扩张、各民族联系的加强、中外 交流的空前发展以及科学文化的辉煌成就。
德曾 。五 此次琅 为巡琊 秦视刻 始郡石 皇县: 巡,秦 视以始 琅示皇 琊威二 郡强十 时。八 所并年 立刻。 刻石秦 石颂始 的扬皇 后统兼 半一并 部海六 分内国 。的后
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西汉。犀牛形象逼真,通体 装饰细如游丝的错金银云纹,熠熠生辉,华美无比。
国家博物馆24件不能出境文物介绍
![国家博物馆24件不能出境文物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d0be0fe6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74.png)
国家博物馆24件不能出境文物介绍
1. 陶鹰鼎
2. 鹳鱼石斧图彩陶缸
3. 后母戊鼎
4. 利簋
5. 大盂鼎
6. 天亡簋(未展出)
7. “虢季子白”青铜盘
8. 四羊方尊
9. 孝端皇后凤冠
10.人面鱼纹彩陶盆
11. 滇王之印
12.舞蹈纹彩陶盆
13.子龙鼎
14.LUOTI浮雕彩陶壶
15.诅盟场面请铜贮贝器
16.船形彩陶壶
17.青瓷莲花尊
18.吴“赤乌十四年”款青釉虎子
19.红山玉龙
20.隋椭圆形绿玻璃瓶
21.三彩釉陶骆驼载乐俑
22.鎏金嵌玉镶琉璃银带钩
23.隋绿玻璃盖罐(“镜里千秋”展馆一个特别不起眼的地方)
24.象牙梳
以上24件珍品,除备注外,都在负一层的「古代中国」展馆展出。
当然,国博里处处是国宝,件件是精品。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24件禁止出国的国宝之外,像三星堆青铜面具、击鼓说唱陶俑、金缕玉衣、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这几件也都在负一层的古代中国馆)等都是值得我们观看的珍宝。
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 感悟历史
![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 感悟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f00758c0d15abe23482f4d9a.png)
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感悟历史,体会人类遗产
五一期间,我参观了国家博物馆。
在博物馆里,我深刻感悟到了历史带给我的震撼,同时也体会了那些文物是人类留给我们的最珍贵的遗产。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藏品数量120余万件,展厅数量48个,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是中华文物收藏量最丰富的博物馆之一,整体规模在世界博物馆中位居前列,是全世界最受游客欢迎的博物馆之一。
我们本着更好的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认识的期望,组织这次参观国家博物馆的实践活动。
通过此次参观博物馆的活动,希望同学们对我们国家的人文历史等方面有进一步的认识。
彩陶人面鱼纹盆
走出博物馆,几句话涌上心头,只要心中有希望,面对名利坦然对待,就总会有迎来曙光的那一天。
而,还是中学生的我们,唯有此刻立志,努力学习,在不久的将来也为祖国贡献出一份力量!在这里,我衷心的祝愿祖国能够越来越昌盛。
初二9班赵宇鹏。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介绍资料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介绍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9cb5769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e6.png)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介绍资料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级综合性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6号。
它是中国最大的博物馆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之一。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前身是中央博物馆,成立于1959年。
它的建筑风格为中国古典宫殿式,占地面积超过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到10.7万平方米。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馆藏品种丰富,包括文物、艺术品、古籍、珍贵动植物标本等。
其中,文物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重要馆藏品类,包括青铜器、陶器、玉器、金银器、石器、书画、印章等。
这些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展览分为常设展览和临时展览两类。
常设展览包括中国古代文明、中国民族艺术、中国历代书画、中国古代科技、中国古代工艺等展览。
临时展览则根据不同的主题和时间不断更新,展示中国和世界各地的文化艺术精品。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建筑设计和展览设计都非常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建筑外观采用了传统宫殿式的风格,内部则融入了现代展览设计的元素,使得整个博物馆既具有传统的文化气息,又不失现代感。
除了展览之外,中国国家博物馆还开展了多种文化教育活动,包括讲座、学术研究、文化交流等。
它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交流平台,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和
学者前来参观和研究。
中国国家地理博物馆介绍
![中国国家地理博物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6f196c58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50.png)
中国国家地理博物馆是中国首个以地理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永定门内大街319号,是中国地理学会的常设机构。
中国国家地理博物馆展示了中国和世界各地的地理与自然环境,包括地貌形成、气候变迁、生物多样性、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内容。
博物馆内设有多个展览厅,分别展示了不同主题的展览,如地球演变、地理科学、中国地理、世界自然与人文等。
展览内容中包括了大量的地理地貌模型、珍贵的地理文献资料、实物标本、交互式展示等,通过多媒体、声光技术等手段,生动地展示了地理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
中国国家地理博物馆还举办了各种临时展览、学术研讨会、教育活动等,旨在推广地理学知识,提高公众对地理科学的认识和理解。
博物馆还设有多个教育培训项目,包括地理科普教育、科研训练、学术交流等,为广大学生和地理爱好者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中国国家地理博物馆的建筑面积约为8000多平方米,建筑风格融合了传统和现代元素,展馆内部设计精美,设施先进完善,是了解地理科学和自然环境的理想场所。
博物馆设有导览服务和参观指南,方便游客参观和学习。
总的来说,中国国家地理博物馆是一个重要的地理科学教育基地,具有丰富的展览内容和学术研究资源,为公众提供了深入了解地理学和自然环境的机会。
它的存在和发展对于地理科学的普及和推广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国家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中国国家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https://img.taocdn.com/s3/m/6966e189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49.png)
铜奔马的造型雄健、气势磅礴,反映 了东汉时期高超的雕塑艺术和马文化, 是中华艺术史上的杰作。
四羊方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历史背景
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青铜礼器,出土于湖南省宁乡市 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
文化意义
四羊方尊的造型独特、工艺精湛,代表了当时青铜铸 造技术的最高水平,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清明上河图的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影响
艺术价值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古代绘画的瑰宝,其 画面内容丰富,人物形象生动,构图巧 妙,笔墨细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 历史意义。画中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的 清明时节市民的生活场景,反映了当时 社会的风俗民情和经济发展状况。
VS
社会影响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 对于研究古代绘画艺术、社会历史等方面 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也是中国国家博 物馆的珍贵馆藏之一,对于提升公众对古 代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具有重要作用。
的音色优美动听,是中国古代乐器中的珍品之一。
东汉铜奔马
总结词
东汉时期的青铜雕塑艺术品。
详细描述
东汉铜奔马是东汉时期的青铜雕塑艺术品,现存于甘肃省博物馆。该雕塑以一匹 奔跑的骏马为主题,马匹矫健有力,四蹄飞扬,展现出强烈的动感。整个雕塑线 条简洁明快,造型生动逼真,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中的珍品之一。
四羊方尊
历史背景
西周大克鼎是西周时期青铜器, 于清朝光绪年间出土于陕西扶风 县,是当时所见最大的青铜器。
文化意义
大克鼎代表了西周时期青铜器铸 造技术的巅峰,其造型雄伟、纹 饰精美,反映了西周时期的社会 制度和文化特点。
鸟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历史背景
鸟尊是春秋时期青铜酒器,出土于山 西省太原市金胜村晋卿赵氏墓,是第 一件以鸟形为主题的青铜酒器。
国家博物馆参观 知识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国家博物馆参观 知识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7429809b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04.png)
国家博物馆参观知识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国家博物馆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博物馆之一,其丰富的馆藏和深厚的历史背景使得其成为人们了解和研究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场所。
国家博物馆坐落于北京市中心,占地面积庞大且建筑风格独特,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更是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广阔而精彩的文化交流平台。
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展览内容丰富多样,从古代文物到现代艺术品,从历史故事到科技创新,为观众带来了无尽的知识和文化体验。
国家博物馆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彰显了它作为文化传承和了解国家历史的重要意义。
同时,国家博物馆还具有教育意义,它为青少年和学生提供了一个直观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此外,个人参观国家博物馆也能获得独特的体验和收获,通过观赏珍贵文物和艺术品,人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国家博物馆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以及展览内容等方面来介绍和探讨国家博物馆的重要性。
我们将阐述国家博物馆对于文化传承和教育的意义,并分享个人参观国家博物馆的体验和收获。
通过本文的撰写,希望能够增加大家对于国家博物馆的认识,并进一步提高对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和了解。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首先会对国家博物馆进行一个概述,简要介绍其背景和重要性。
然后会详细说明本文的结构,即各部分的内容和安排。
最后,会明确本文的目的,即通过参观国家博物馆来获得哪些知识和体验。
这样读者在阅读这篇文章时可以清晰地知道文章的组织结构和预期目标。
接下来是正文部分,主要包括三个小节。
第一个小节将介绍国家博物馆的历史背景,包括其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
第二个小节将重点描述国家博物馆的建筑特点,包括建筑风格、设计理念和建筑材料等。
第三个小节将详细介绍国家博物馆的展览内容,包括陈列的文物、艺术品和历史文化展览等。
这三个小节将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来呈现国家博物馆的全貌,使读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国家博物馆。
国家博物馆内容简介
![国家博物馆内容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9f1add87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46.png)
中国国家博物馆简介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阐释中华文化代表性物证的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负有留存民族集体记忆、传承国家文化基因、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使命,也是国家文化客厅。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前身可追溯至1912年,以蔡元培、鲁迅先生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奔走推动成立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迈出了典守文物、增进教育的第一步。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决定在天安门广场东侧新建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董必武、邓颖超、万里、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亲自关心指导,隆重推出中国通史陈列和中国革命史陈列,成为伴随几代人成长的社会教育大课堂。
2003年2月,中央决定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合并组建中国国家博物馆,以更好展示中华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引领文博事业发展,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十分关心国家博物馆建设。
2012年,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完成并正式对外开放,建筑面积增加到近20万平米、拥有48个标准展厅,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现有藏品数量143万余件,涵盖古代文物、近现当代文物、艺术品等多种门类,藏品系统完整,历史跨度巨大,材质形态多样,涉及甲骨、青铜器、瓷器、玉器、金银器、钱币、佛造像、古籍善本、碑帖拓本、墓志、玺印、书画、雕塑、漆木家具、砖瓦石刻、珐琅器、玻璃器、丝织品、工艺品、老照片、民族文物、民俗文物、革命文物等等,具有独特鲜明特点,充分展现和见证了中华5000多年文明的血脉绵延与灿烂辉煌。
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展览最多、结构均衡,陈列展览丰富多样、异彩纷呈,形成了以“古代中国”“复兴之路”“复兴之路·新时代部分”三个基本陈列为基础,中国古代瓷器、玉器、书画、钱币、佛造像、铜镜、服饰、饮食及古今科技等专题展览为骨干,每年推出的50余个历史文化、考古发现、精品文物、美术作品、对外交流等临时展览和巡展为支撑的立体化展览体系,先后举办了“三中全会以来的伟大成就展”“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型展览”等重大主题展览,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华文化展示窗口,社会美誉度不断提升,迈入世界上最受观众欢迎的博物馆前列,“到国博看展览”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个博物馆
![20个博物馆](https://img.taocdn.com/s3/m/3a2a1e71783e0912a2162a1d.png)
中外著名博物馆介绍1412422 张文一、中国博物馆1.综合类博物馆(展示地方自然,历史,革命史,艺术方面的藏品,如南通博物苑,山东省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黑龙江省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
)(1)中国国家博物馆基本介绍:中国国家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China)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东侧,东长安街南侧,与人民大会堂相对称布局。
中国国家博物馆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系统地展示中华民族文化历史,是以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博物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之一。
2011年3月1日国家博物馆新馆竣工。
收藏情况:藏品数量为100余万件,集收藏、研究、展览于一身。
镇馆之宝:后母戊鼎、四羊方尊,鹳鱼石斧图彩陶罐,子龙鼎接待游客:2011年3月28日起,每天接待游客8000人次。
组织机构:馆长办公室 ,党委办公室 ,人事处 ,资产财务处,藏品保管部 ,文物科技保护部 ,展览部 ,展览策划与管理中心 ,美术工作部社会教育宣传部 ,蜡像馆 ,学术研究中心 ,综合考古部(田野考古研究中心、水下考古研究中心、遥感与航空摄影考古研究中心) ,图书资料部(图书资料中心) ,信息网络部 ,文化产业发展与管理中心。
历史沿革:中国国家博物馆2003年2月在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两馆合并的基础上组建成立。
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前身为1912年7月9日成立的“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
194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同日,更名为“国立北京历史博物馆”,1959年更名为“中国历史博物馆”。
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前身为1950年3月成立的国立革命博物馆筹备处。
1960年正式命名为“中国革命博物馆”。
1959年8月,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的两馆大楼竣工,为建国十周年十大建筑之一。
同年10月1日,在国庆十周年之际,开始对外开放。
2003年2月,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两馆基础上正式组建中国国家博物馆。
国家博物馆参观 知识点
![国家博物馆参观 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c5367ea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8e.png)
国家博物馆参观知识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国家博物馆是一个展示国家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场所,也是我国的文化标志之一。
每年,成千上万的游客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通过观赏各种珍贵文物,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参观国家博物馆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还可以感受历史的魅力,领悟文化的内涵。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关于国家博物馆参观的知识点。
一、国家博物馆的概况国家博物馆是我国最大、最全面、最权威的综合性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天安门广场东侧。
国家博物馆是一座庄严肃穆的古典建筑,建筑风格典雅庄重,是我国文物收藏和保护的中心。
国家博物馆馆藏丰富,收藏了大量珍贵的文物,涵盖了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展示了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和灿烂的文明成就。
二、如何参观国家博物馆1.购买门票:国家博物馆对外开放,游客可以提前在官方网站或现场购买门票。
请注意,国家博物馆的门票数量有限,建议提前购买,以免错过参观机会。
2.参观时间:国家博物馆每天对外开放时间为上午8:30-12:00,下午13:00-16:30。
游客需要在开放时间内参观,逾时无法进入博物馆。
3.参观路线:国家博物馆展厅庞大,游客可以按照博物馆提供的参观路线逐一参观,也可以根据兴趣自由选择展厅参观。
建议游客根据自身兴趣和时间合理安排参观路线,不要错过重要展品。
4.遵守规定:国家博物馆是一个文明场所,参观时请遵守相关规定,保持博物馆内的安静和整洁。
禁止使用闪光灯和自拍杆,以免干扰其他游客和损坏文物。
三、国家博物馆的展品国家博物馆的展品包括书画、青铜器、陶瓷、玉器、金银器、翡翠、珠宝、文玩等多个类别,涵盖了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和各个方面。
一些文物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如兵马俑、周禹等。
这些文物不仅展示了我国悠久的历史,还体现了我国丰富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国家博物馆的特色展览国家博物馆不仅展示了珍贵的文物,还定期举办各种主题展览,如丝绸之路文化展、大唐盛世展、汉唐文明展等。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的介绍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的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e6103b5b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eb.png)
我国国家博物馆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中轴线上的天安门广场东侧。
其藏品丰富多样,展示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辉煌成就。
在众多珍贵的文物中,不乏一些被誉为“镇馆之宝”的特殊藏品。
接下来,我们将重点介绍我国国家博物馆的一些镇馆之宝。
1. 六出祁山图六出祁山图是宋代画家宋徽宗赵佶的作品,被誉为我国绘画史上的瑰宝。
这幅作品以祁山为题材,写实地描绘了祁山的山水风景,气势恢宏,构图精妙。
画面中所涉及的诸多细节,都展现了宋代绘画的高超技艺和深厚功底。
六出祁山图自问世以来,一直备受世人推崇,被誉为我国绘画艺术的巅峰之作。
2. 青铜司母戊鼎青铜司母戊鼎是我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重要青铜器。
它是我国青铜器的代表作之一,所呈现的青铜技艺在世界上享有盛名。
这件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造型庄重大气,所使用的铭文内容丰富瑰丽,表达了当时社会政治、宗教信仰和文化风貌,对研究我国古代社会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3. 清代官窑天球瓷清代官窑天球瓷是我国瓷器中的珍品,被誉为“观世音菩萨出世天球瓷”。
这件瓷器釉色蓝白,绘有天球、流云和观世音菩萨,工艺精湛,图案雅致。
它展现了清代官窑在青花瓷器烧制上的高超技艺,也是清代瓷器中的一件稀世 rare之宝,对于研究清代官窑瓷器工艺和当时社会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4. 秦兵马俑秦兵马俑是我国古代秦国第一任皇帝秦始皇陵墓中的陪葬品,是我国古代的著名文物之一。
这些兵马俑形态各异、神态生动,继承了我国古代雕塑艺术传统,其工艺精湛、气势恢宏,展现了我国古代的艺术水平和制陶技术。
兵马俑的出土和保护,对于研究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军事、宗教、文化等方面,以及秦始皇统一我国和我国古代先进制陶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我国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进行介绍,可以看到这些珍贵的文物不仅是我国博物学的重要标本,更是我国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见证。
这些镇馆之宝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为世人展示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国国家博物馆将继续致力于保护和展示这些宝贵文物,让更多的人们能够欣赏和领略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国国家博物馆景点特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国国家博物馆景点特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37ea7c8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30.png)
中国国家博物馆景点特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中国国家博物馆作为中国最大的国家级博物馆,以其丰富的文物和独特的景观吸引着数百万游客的到来。
国家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中心的东长安街,占地面积巨大,拥有雄伟壮观的建筑和精美的陈列展览。
它集中体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成为了中国国家级文物保护与展示的重要场所。
这座博物馆是一座集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它拥有丰富的文物资源,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艺术品和民俗遗存。
这些文物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还对研究中国历史文化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性。
这些文物的陈列除了展示其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外,还融合了现代科技手段,通过多媒体、虚拟实境等展示方式,为游客提供了更加生动、全面的观展体验。
中国国家博物馆以其独特的景观特点吸引了众多游客。
入口处矗立着一对巨大的青铜麒麟,犹如守护着这个博物馆的守护神。
博物馆内的建筑设计充分融合了中西方建筑风格,既有古典庄重的大门和宫殿式的建筑,又有现代化的玻璃幕墙和钢结构。
这种独特的设计理念展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发展的完美结合。
此外,中国国家博物馆还注重与观众的互动与参与。
博物馆举办各种形式的展览和活动,如主题展览、教育展览、研究交流等,不仅能够满足观众的各种需求,还能够引导观众了解、研究和传承中国的历史文化。
此外,博物馆还提供导览服务和讲解员讲解,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展览内容,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识。
总之,中国国家博物馆以其丰富的文物资源、独特的景观特点和与观众的互动方式,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上备受瞩目的博物馆之一。
它不仅展示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还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了解、研究和传承中国文化的重要平台。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国家博物馆将会有更加出色的表现,并继续为世人展现中国历史文化的瑰宝。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介绍:第一部分,引言,主要对中国国家博物馆进行概述,并阐述本文的目的。
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
![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https://img.taocdn.com/s3/m/9b6bcd48804d2b160b4ec05e.png)
了解中华上下五千年,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大兴八中初一年级社会大课堂苏艳丽一、博物馆资源分析中国国家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东侧,是在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和原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基础上组建而成。
国家博物馆是一座以历史与艺术为主、系统展示中华民族悠久文化历史的综合性博物馆。
集文物征集、考古、收藏、研究、展示于一身,将系统收藏反映中国古代、近现代、当代历史的珍贵文物。
该馆展出的中国最顶级的文物,经常能在历史教科书中见到。
二、博物馆资源与学生学习内容的关系中国国家博物馆是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展馆内容涉及到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中国古代史部分,正好是初一历史所学内容。
最早的藏品和展品是170 万年前云南元谋人的牙齿,最后一部分内容是辛亥革命新中国文物。
三、学情分析初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学习的主要动机是兴趣,博物馆中的形态生动的展品正是符合其心理特点的认知素材。
初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历史,对很多知识还认识不多,而本学期正好学习中国古代史,学生可以通过博物馆的文物资源对古代史有更深刻的了解。
通过参观国家博物馆有助于他们形成具体的、形象的、完整的对古代史的宏观认识。
而大兴八中的学生大部分来自于乡镇家庭,也有很多外地生源,认知来源比较窄,国家博物馆对于他们来说,陌生而又神奇,有利于充分激发学生参观学习的热情。
四、教学目标分析(一)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中国古代从原始人类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知识难点: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青铜文化的发展(二)教学目标1.结合中国古代史所学知识,对远古人类的遗存,人类历史的变迁等形成形象的、比较全面的认知。
2.通过参观,听讲解,回答预设问题并发现问题,学习解决简单问题的方法,体验发现问题的过程。
通过观察文物、地图等各种非常形象的展品和相关活动的过程中,提高观察、联想、推理的思维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合作态度与团队精神。
中国国家博物馆佛宫寺释迦塔的介绍
![中国国家博物馆佛宫寺释迦塔的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fc59c8af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e1.png)
我国国家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中心,是我国历史文化的宝库。
其中的佛宫寺释迦塔作为博物馆的重要藏品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今天,我将带您一起深入探讨我国国家博物馆佛宫寺释迦塔的介绍,让我们一起领略这一历史古迹的魅力。
1. 历史渊源佛宫寺释迦塔建于公元652年,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砖塔之一。
它始建于唐代,是唐太宗李世民为纪念其母亲窦氏而建立的。
释迦塔原位于我国陕西省西安市市中心,是大雁塔之前的一个更古老的佛塔,被誉为“大雁塔之母”。
2. 建筑风格佛宫寺释迦塔采用了传统的我国古代塔式建筑风格,外型呈方形,共7层,高60.38米。
塔身以砖砌而成,结构严谨,宏伟壮观。
在塔的每个角落,都雕刻着精美的浮雕,展现出当时的建筑工艺和雕刻艺术。
3. 藏品珍宝佛宫寺释迦塔内部收藏着大量的佛教文物和文献,包括经典佛像、佛教经典、碑刻、书画等。
这些珍贵的文物不仅展现了唐代的佛教艺术风格,还为研究当时社会、文化和宗教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4. 文化价值佛宫寺释迦塔以其深厚的历史内涵和独特的文化价值,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
它见证了我国古代佛教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也是中外交流、文化交融的见证者。
通过对佛宫寺释迦塔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我国古代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形式,以及佛教在我国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总结回顾佛宫寺释迦塔作为我国国家博物馆的重要藏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其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内部藏品丰富多彩,展现了古代工艺和艺术的精湛技艺。
通过对其的揭示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古代的宗教信仰、文化传承和建筑艺术,为我们解读古代历史留下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个人观点我个人认为,佛宫寺释迦塔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座见证了我国古代文明的丰碑。
它的珍贵文物和深厚历史内涵,让我们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古代我国的宗教、文化和艺术。
这种文物的保存和传承,对于我们理解和珍惜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深入探讨了我国国家博物馆佛宫寺释迦塔的介绍,从历史渊源、建筑风格、藏品珍宝,到文化价值和个人观点,希望能为您呈现一幅全面、深刻的画卷。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介绍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4323ee07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31.png)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介绍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介绍一、简述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中国最重要的国家级大型综合性博物馆之一。
坐落于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6号,占地12.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万余平方米,是全国收藏最早、馆藏规模最大的一座综合性博物馆。
二、历史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名“中央博物馆”,成立于1925年,是中国第一座国立博物馆。
后因国家局面变化,博物馆经历了三次更名:1949年改名为“国立北平博物馆”,1959年改名为“中国国家博物馆”,2003年正式改为现名。
三、展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共有5层楼,其中地下一层和一层是临时展览馆,二、三楼为常设展览馆,四层为音像资料室和会议厅。
博物馆常设展馆根据时间顺序分为古代中国、近现代中国和中国文物保护三个部分。
四、馆藏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馆藏是所有博物馆中最大规模、最为丰富的。
其中包括各种各样的文物、经典艺术品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中国八大瓷名和许多丝绸、金银器、玉器、骨雕、漆器、书法、绘画、青铜器、玺印等文物。
五、展品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展品非常丰富,其中有许多珍贵的文物。
比如,龙门石窟塑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唐代的骆驼俑、明代的宣德瓷器、清代的乾隆御笔书法等等。
这些文物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中国的伟大历史与文明。
六、展览活动中国国家博物馆每年都会举办许多有意义的展览活动,这些展览活动旨在宣传和弘扬中国人民的历史与文化。
它们包括临时展览和主题展览,以及面向各个年龄段的纪念性展览活动。
七、参观须知前往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可以通过在线预约或直接前往购买门票。
为了保证参观质量,博物馆每天限制参观人数,参观者需佩戴口罩,并注意博物馆的参观规定。
八、总结中国国家博物馆作为中国的国家级综合性博物馆,集文物收藏、文化传承、学术研究、宣传教育于一体,是全国各大博物馆中不可错过的一座重要文化遗产。
国家博物馆
![国家博物馆](https://img.taocdn.com/s3/m/de2347ca5fbfc77da269b1de.png)
国家博物馆基本介绍中国国家博物馆简称国博,是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中国国家博物馆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藏品数量120余万件,展厅数量48个,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是中华文物收藏量最丰富的博物馆之一,整体规模在世界博物馆中位居前列,2012年观众接待量达到537万人次[1] ,2013年达到745万人次(当年全球第三[2] ),是全世界最受游客欢迎的博物馆之一。
中国国家博物馆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与人民大会堂遥相呼应。
2003年2月在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两馆合并的基础上组建成立。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中国收藏本国古代、近代文物资料及研究历史科学和有关学术问题的机构,拥有一支专业的文物保护、修复队伍和国际一流的仪器设备。
国家博物馆的考古研究力量拥有水下考古、田野考古和航空遥感摄影考古的专门机构。
馆属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是中国唯一的水下考古专业机构,具备一支专业的水下考古队伍和先进水平的技术设备,所属“中国水下考古培训基地”2003年在广东省阳江市海陵岛。
独立发行刊物:《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月刊).中国国家博物馆已经走过百年的光辉历程。
百年来中国国家博物馆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已发展成为中国博物馆事业的旗舰。
这里记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足迹,展示着伟大祖国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社会发展的光辉成就,是中华儿女传承历史、开拓未来的精神家园。
同时,这里也是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对话的重要窗口,是展示整个人类文明的宏伟殿堂。
扩建情况扩建过程中国国家博物馆于2007年进行改扩建工程,2010年完成改扩建,建筑面积由6.5万平方米增加到15万平方米,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博物馆之一。
作为“十一五”期间我国重大文化建设工程项目,改扩建后的国博建筑面积由过去的6.5万平方米增加到近20万平方米。
800—2000平方米展厅达到49个,藏品数量超过105万件。
中国国家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原创)
![中国国家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原创)](https://img.taocdn.com/s3/m/ff6a9124a5e9856a5612605c.png)
中国国家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原创)转自“谢田的博客”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也是中国水平最高的考古博物馆。
此馆始建于1912年,叫做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
解放后隶属文化部,1959年中央决定在天安门广场修建新馆,终于成了今天的样子。
国博原本是由两个博物馆构成的,一个是中国历史博物馆,另一个是中国革命博物馆,2003年合并成了一个。
从1840年到建国后,几乎所有重要的近现代历史文物都在里面,还有建国初期全国各地的精品考古文物,大多也汇集于此。
2011年5月,国博装修完毕,首次以全新的面貌对外开放。
馆里面藏的一百多万件文物浩如烟海,就算走上一天也看不完。
我去过好几次,有幸见到了国博馆藏的各种文物精品,在此特列出国博最经典的十个镇馆宝物,给大家做个参考。
1 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出境文物第一号。
器高47cm,1978年河南省汝州阎村出土,此缸本是盛放人骨所用,上画鹳鸟叼鱼及石斧。
中国的石器时代图画极其罕见,而这幅图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史前图画,价值无可估量。
2 陶鹰鼎,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出境展览文物,1993年洛桑申奥展览会七件代表中国文化的文物之一,中国史前雕塑的代表作。
这个陶鹰鼎威武雄壮,鹰胸为鼎腹,器口开于鹰背,鹰的双足和尾部为鼎足,后收的双翅围过鼎的中后部,形成一种前扑的动势。
是中国史前文物中绝无仅有的神品。
3 后母戊鼎,也称司母戊鼎。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中国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礼器。
中国古代对财富的标准是计重制,越重越值钱。
大鼎重达832.84公斤,在当时属于国之重器了。
器身饰兽面纹及夔龙纹,耳外廓饰双虎食人纹。
腹内铸有“后母戊”三字,字体雄健丰腴。
该鼎是商王为了祭祀其母“戊”而作。
大鼎于1939年3月在安阳出土,险些被切割卖走。
村民将其埋在土里,终于熬过了八年抗战。
战后大鼎被运到南京,由于太重,没被运到台湾。
国家博物馆关于唐朝的文物
![国家博物馆关于唐朝的文物](https://img.taocdn.com/s3/m/eac3f695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1b.png)
国家博物馆关于唐朝的文物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繁荣而辉煌的时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物。
国家博物馆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博物馆之一,收藏了大量关于唐朝的文物,展示了唐朝的辉煌文化和艺术成就。
本文将介绍国家博物馆关于唐朝的文物,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唐朝的历史和文化。
一、唐瓷唐代瓷器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于世。
国家博物馆的唐代瓷器收藏丰富多样,包括青瓷、白瓷、黑釉瓷等。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唐三彩,它是唐代瓷器的一种特殊风格,以釉上彩绘为主要特征,色彩鲜艳、形象生动。
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唐三彩作品,如卧虎、跃鱼等,体现了唐朝时期绘画和雕塑艺术的高超水平。
二、唐画唐代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留下了众多精美的绘画作品。
国家博物馆的唐代绘画收藏丰富多样,包括壁画、手卷、工笔画等。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女史箴图》,它是唐代宫廷女画家周昉的作品,展示了唐代女性的美丽风采和社会地位。
这些唐代绘画作品不仅艺术精湛,同时也是研究唐朝社会生活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三、唐诗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唐代被誉为“诗的黄金时代”。
国家博物馆的唐代文物中收藏了大量的唐代诗作和诗人的手迹。
其中最有名的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这是一首描绘北国壮丽景色的千古名篇。
还有杜牧、李白、白居易等众多唐代文学家的作品,它们以其深远的艺术感染力和高度的艺术创造力,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
四、唐乐器唐代是中国音乐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乐器。
国家博物馆的唐代乐器收藏丰富多样,包括筝、琵琶、笙、箫等。
其中最有名的是文锅琴,它是唐代名琴,形状独特、音色优美。
唐代乐器不仅是音乐的载体,也体现了唐朝文化的繁荣和宫廷音乐的发展。
总结:国家博物馆关于唐朝的文物丰富多样,展示了唐朝的繁荣和辉煌。
唐瓷、唐画、唐诗、唐乐器等各种文物都反映了唐朝时期的艺术成就和文化特点。
通过欣赏这些宝贵的文物,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唐朝的历史、艺术和文化,感受唐朝给我们留下的珍贵财富和深远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濒危动物No.2朱鹮
古称朱鹭、红朱鹭, 朱鹮系东亚特有种。 朱鹮为雄雌同形同色 的鸟类,国际鸟类保 护委员会在1960年将 朱鹮野生朱鹮, 历时三年终于在1981 年找到7只,现目前已 经有2000多只。
濒危动物No.3川金丝猴
别名狮子鼻猴,为中 国特有的珍贵动物, 群栖高山密林中,为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主要天敌有豺、狼、 金猫、豹、雕、鹫、 鹰等。
国家动物博物馆
北京十一学校 陈欣冉
保护 动物是人类的责任
人类 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至六十年代,人类杀 撂了太多动物,所以, 保护动物是人类的责 任
濒危动物 No.1华南虎
华南虎是中国特有的虎亚 种,生活在中国中南部, 也叫做中国虎。识别特点: 头圆,耳短,四肢粗大有 力,尾较长,胸腹部杂有 较多的乳白色,全身橙黄 色并布满黑色横纹。在亚 种老虎中体型较小的华南 虎,是中国的十大濒危动 物之一,目前几乎在野外 灭绝,仅在各地动物园、 繁殖基地里人工饲养着 100余只。
中国四个省总计约 25000只左右。据1987 年估计,川金丝猴的 总数不超过1.6万只。
关爱生命,停止杀戮!
我们花费50年的时间和精力保护一只动物,濒 临灭绝也许就是人们的一个无心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