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专题复习——中国历史综合探究题
2018年北京市中考历史试题解析
2018年北京市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第一部分——选择题【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境内的原始人类相关知识点。
所给图片为北京人头部复原像。
自然环境、打制石器没办法还原原始人的相貌,生活想象图是还原之后的想象。
【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汉字的演变历程。
青铜铭文的部分被称作“金文”。
四选项从远到近依次为“A-B-C-D”,故选A。
【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相关知识点。
题干限定的朝代为周,解题关键句为“封周王室贵族于燕”。
“封建亲戚,以屏藩周”,只有B项可选。
【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秦建立后巩固统一的措施。
左图反映货币的统一、右图反映文字的统一,可知为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AB不选,通过齐楚燕韩赵魏秦排除D。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三国鼎立相关知识点。
观察图片,可知孙刘联军在赤壁大破曹操,所给战役为“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基础,选B。
A项,“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战争为官渡之战,故错误;C,“三国鼎立正式形成”的时间为222年,故错误;D,“结束三国鼎立”为280年司马炎讨吴国获胜,故错误。
【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朝代顺序。
根据表中信息“南朝北朝、隋朝”之后, “五代十国”之前,“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可知该选唐朝。
AB分别属于北朝、南朝,C属于隋朝。
【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的相关知识。
建国、灭国、和议显示了民族政权间关系的复杂性和动态博弈,故选D。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知识。
第一幅图片中,主要经济区在北部的黄河流域,第二幅图里,宋代主要经济区转移到了长江流域。
D项,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故正确。
【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相关知识点。
根据关键词“达赖”、“班禅”,可判断这一地区为西藏。
【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明朝的对外关系和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两个知识点。
初中历史实验探究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历史实验探究练习题(含答案)
1. 以下事件与历史人物的关联,选出正确的选项:
a. 铸钟炮技术的发明者是
b. 纸的发明者是
c. 造纸术的发明者是
d.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
答案:
a. 王钟炮
b. 蔡伦
c. 蔡伦
d. 赵某
2. 以下关于中国古代科技发明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造纸术的发明使文字的传播更加快捷,扩大了人们的知识面和社会交流
b. 铁器的发明使生产力得到提高,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c. 火药的发明使军事技术得到革新,影响了历史的走向
d. 指南针的发明使航海技术得到提升,推动了海上贸易的繁荣
答案:
a. 正确
b. 正确
c. 正确
d. 正确
3. 请简要回答以下题目:
a. 明代的丝绸之路对中国和世界发展有何影响?
b.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你认为最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是哪一个?为什么?
答案:
a. 明代的丝绸之路对中国和世界发展有重要影响。
它促进了中
国与西方国家的文化、经济和贸易交流,推动了世界各地的发展和
繁荣。
b. 我认为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最具有重要影响力的。
它革新了书籍制作和传播方式,提高了文化知识的传播速度和
范围,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上是初中历史实验探究练习题及其答案。
希望能帮助到您。
最新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含解析
最新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唐太宗非常重视中书、门下两省在中枢政务机构中所发挥的作用。
他曾对群臣说:“中书召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然驳正。
”这反映了门下省的职权是()A.替皇帝起草诏令B.审核诏令内容C.负责诏令的执行D.负责监察百官【解析】本题考查三省的职能。
依据所学知识,结合题干材料“中书召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然驳正。
”可知,这反映了门下省的职权是审核诏令内容。
故选:B。
2.19世纪60年代,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为维护清朝的统治,掀起了一场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运动,该运动()①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②掀起了近代中国第一个思想解放的潮流③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一些抵制作用④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
据题干材料的关键信息“19世纪60年代”“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运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运动是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一些抵制作用,①③符合题意;掀起了近代中国第一个思想解放的潮流是戊戌变法,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②④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在探寻新航路的过程中,率领船队向西航行横渡大西洋的航海家是()A.迪亚士哥伦布B.麦哲伦达•伽马C.哥伦布麦哲伦D.迪亚士达•伽马【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的路线。
1492年,哥伦布受西班牙王室支持,率船队从西班牙启程,横渡大西洋,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
1519-1522年麦哲伦率领的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完成了环球航行。
C符合题意。
故选:C。
4.有学者认为:“1912年2月12日,由隆裕太后颁布的这道诏书……终结了秦始皇以来周而复始的王朝轮回,没有流血源櫓、尸横追野,……以最小的代价,和平完成了政权的更选。
2018年广东历史中考试卷+答案+解析
2018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
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 A.刀耕火种 B.游牧渔猎 C.农耕定居 D.铁犁牛耕2.有学者认为,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摒弃了重立列国的思想,从而为中央统一全国各地的集权管辖提供了手段。
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君主专制D.八股取士3.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汉武帝这一措施( )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抑制了农业生产发展 C.彻底解决了封国问题 D.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4.从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28万。
这一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 B.人口南迁土地荒芜 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5.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它所造就的是一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
“这一制度”最早出现在(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6.题6图所示情景应选自( )题6图A.《伤寒杂病论》B.《资治通鉴》C.《本草纲目》 D .《天工开物》7.题7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军机处设置一事的历史记述。
根据“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的史学研究方法,能够被认定的共同历史事实是军机处( )记述 出处“雍正十年,用兵西北……始设军事房,后改军机处。
” 《清史稿》“雍正七年六月始设军机房,十年三月改称办理军事处。
”《军机大臣年表》题7表A.因战事而设B.设于雍正十年C.强化了君权D.设于雍正年间8.英国在清末和中国一共打了三仗:一次是“全仗”,两次是和其他列强合伙来打的“半仗”。
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答案解析(2)
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答案解析(2)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图片符合北京人生活特征的是( )A. 半地穴房屋B. 打制石器C. 稻谷D. 彩陶器【考点】13:北京人.【分析】本题考查北京人,知道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解答】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他们会直立行走,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采集、狩猎)共同分享劳动成果;会使用天然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故符合北京人生活特征的是图片是B.故选B.2.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是在( )A.北宋B.南宋C.元朝D.明朝【考点】6K: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和外传.【分析】本题以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为切入点,重点查考指南针的这一识记知识点.【解答】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已发现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制成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广泛用于航海.还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故选A.3.“载初元二月,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殿前试人自此始”。
“殿前试人”这一考试形式的开创者是( )A.隋炀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考点】5A:女皇武则天.【分析】本题以“殿前试人”为切入点,考查武则天的相关知识.【解答】隋文帝利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拨官员,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到唐朝时期,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对科举制进行了完善,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武则天创立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故选C.4.“东交民巷的大炮注视和监督着紫禁城,象征着条约制度的权威和中国的国将不国”材料中导致中国“国将不国”的条约是( )A.《尼布楚条约》B.《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考点】8E:《辛丑条约》.【分析】本题考查《辛丑条约》的内容.《辛丑条约》中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解答】据所学知,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其中规定,东交民巷辟为使馆界,界内不准中国人居住,各国派兵保护.所以导致中国“国将不国”的条约是《辛丑条约》.故选D.5.如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A.为中国近代史开辟可道路B.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C.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D.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考点】92:戊戌变法.【分析】本题以一幅图片为切入点,考查公车上书的相关知识.【解答】由图片“公车上书记”可知,这反映的是公车上书.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义愤填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人议和,请求变法.即“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故选B.6.鲁迅曾说:“感谢……从此可以不带辫子而自由自在”,这里他要感谢(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考点】96:辛亥革命.【分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考查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解答】剪辫子发生在辛亥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先后颁布了剪发辫、易服饰、改称谓、禁缠足、倡女权等法令,使人们的生活方式简易化,方便化,具有民国生活特色开始出现;人人平等、人格独立的民主思想逐渐深入人心.故选C.7.1919年元旦他发表《新纪元》一文,指出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应当走十月革命的道路。
九年级历史专题复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
九年级历史专题复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下列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A.五四运动B.辛亥革命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某班开展历史知识竞猜活动。
有一谜语的谜面上有“南湖游船、开天辟地、焕然一新”等词,它的谜底是()A.五四爱国运动B.中国共产党成立C.红军长征胜利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 廖承志在1982年致蒋经国先生的信中说:“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
”历史上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后开展了()A. 南昌起义B. 台儿庄战役C.北伐战争D.重庆谈判4. 南昌起义与下列哪一节日有关()A.五一劳动节B.七一党的生日C. 八一建军节D.十一国庆节5. “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
”井冈山“历史红”的主要根据是中国共产党在这里()A.打响了武装反抗过敏的反动统治的第一枪B.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C.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D.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6. 有一首歌谣唱道:“打双草鞋送红军,表我百姓一片心。
亲人穿起翻山岭,长征北上打敌人。
”红军长征中经历的重大事件是()A. 遵义会议B. 重庆谈判C.淮海战役D. 血战台儿庄7.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取胜的根本原因是()A. 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各投掷一枚原子弹B.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C.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D.爱国华侨的援助8. 当人们看到矗立在长春南湖公园的解放纪念碑时,都不禁会想到1948年长春获得解放的那场战役,它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9.下面的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A.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B.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C.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历程10. 暑假小丽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夏令营活动,路线是“上海—南昌—延安—北京”你认为这条路线设计的主题是为了展示()A.土地革命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日战争 D.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二、归纳列举题(共15分)1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最新-2018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精品
西宁市2018年高中招生考试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1.史书记载:“每岁插秧毕,蜀人奉香烛,把李王,络绎不绝吁。
”材料中蜀人在播种季节供奉祭祀的“李王”应该是()A.李冰 B.李世民C.李春 D.李纲2.在山东曲阜,有一处常年游人如织的历史古迹“曲阜三孔”(孔庙、孔林、孔府),该古迹游人如织的场面说明了()A.主张“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对我国人民影响深远B.倡导改革和法治的法家思想符合当今中国改革发展大势C.墨子因为提倡“兼爱”“非攻”而被世人所敬仰D.作为封建正统的儒家思想依然被当代国人所推崇3.以下能证明“自古以来西藏与中央政府友好交往,中央政府有效管辖西藏”这一观点的史实有()①唐朝时将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吐蕃与唐“和同为一家”②清朝册封达赖、班禅③1727年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④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⑤清政府确立“金瓶掣签”制度⑥土尔雇特部回归祖国⑦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解放军进驻拉萨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⑦C.③④⑤⑧⑦ D.②③④⑥⑦4.“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通过描写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封建家族的衰败历程来揭示中国近代前夜危机和封建社会没落的文学作品是()A.《窦娥冤》 B.《三国演义》C.《西游记》 D.《红楼梦》5.以下所述史实不能佐证“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的是()A.中国的首都三次被侵略者占领((1860·北京/1900·北京/1937·南京)B.《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C.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新派变法图强D.《辛丑条约》签订后,北京东郊民巷划为外国“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6.以下口号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搭配正确的有()A.①③④ B.③④⑥C.②⑤⑥ D.①②⑤7.小轩去某纪念馆参观,看见镌刻在纪念馆门柱上的对联,“马嘶人叫角号吹,万面红旗天际挥”“赤水金沙辗转渡,雪山草地等闲飞”。
中考历史 中考专题探究 题型专题研究 特殊选择题
(1)(2022·安庆模拟)如表是1661—1766年耕地面积发生的变化,导致
出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DD )
年代
耕地面积(顷)
顺治十八年(1661年)
5 493 576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 6 078 430
雍正二年(1724年)
6 837 914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 7 414 495
设计选项,使设问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增强,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地图的 处理能力及依托地图信息分析说明历史问题的阐释能力,并运用地图信 息认识历史、感悟历史。这类题型不仅提供了生动活泼、直观形象的试 题意境,使试题呈现图文并茂的效果,而且也为考生提供了丰富的感知 材料和直观印象,为命题和能力考查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日渐成为 中考试题中常见的类型之一。
【解题方法】 首先,认真观察地图中的所有信息材料,比如地图的名称、图例和注 记、地图中的关键地名等;其次,善于将地图中看起来毫无关联的信息 变为互相联系的文字信息,并把这些信息进行横向或纵向比较;最后把 所获得的信息与教材知识密切联系,作出正确选择。 【真题示例】 (2022·安徽第15题2分)如图是某国际组织1958—1986年的发展历程示 意图。该组织( DD )
(5)(2022·沈阳)如图是1931年革命根据地农民获得的土地分配证。该 证件体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展土地革命,探索出一条符合 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这条革命道路是( BB ) A.城市暴动 B.井冈山道路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6)(2022·毕节)1949年4月23日,“京电号”轮船(如图),冒着密集炮 火,将解放南京第一梯队的解放军指战员运送过长江,被称为“解放南 京第一船”。“京电号”轮船见证了( DD ) A.太平天国都城天京的陷落 B.晋冀鲁豫解放军挺进中原 C.国民党军队的主力被消灭 D.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结束
2018年中考历史(人教版)真题专题汇编——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专题
2018年中考真题专题汇编----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专题1、(2018百色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0分)材料一唐大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明朝中期至清朝前期,我中边疆危机主要来自外来侵略和少数民族分裂势力的叛乱。
材料三军事史家富勒指出:美英所引以为幸的是,日本既没有足够的兵力占领和控制印度洋上的战略要点,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在太平洋上拼一死战,这正是中国抗战对二战的进程和结局产生重大影响的结果。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怎样的民族政策?(1分)请举两例说明(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出明清时期抗击外来侵路和平定地方分裂势力叛乱的历史事件各一例。
(2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3分)(4)党的十九大掀开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综合以上问题,你有何感悟?(2分)2、(2018常州1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三代时期,理想中的天下是一个以华夏为中心的政治共同体。
春秋时期,华夏大地上出现了多个政治实体并存的格局,身处乱象时代的孔子并未动摇对“天下共主”的追求,而是在规划井指点着中国历史如何重新通向大一统。
——摘编自闾小波《共识依赖:中华政治共识之传承与更张》材料二追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宇内,统治时期虽极短促,于“古人之道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
”——摘编自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材料三清代的雍正皇帝曾说,“中国之一统,始于秦。
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
——摘编自刘晓东《“华夷一家”与新的“大一统”)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代”是哪三代?身处乱象时代的孔子提出的政治主张及其政治目的分别是什么?(2)材料二中的“始皇”是谁?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的表现。
(4)概据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主题。
2018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8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统一?A. 推行郡县制B. 统一度量衡C. 修建长城D. 以上都是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中进士科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A. 诗词歌赋B. 经史子集C. 法律条文D. 以上都是3. 清朝末年,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下列哪次战争导致了《南京条约》的签订?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中法战争D. 甲午战争4.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与“戊戌变法”有关?A. 林则徐B. 康有为C. 左宗棠D. 张之洞5.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敌后开展的主要斗争形式是:A. 游击战B. 阵地战C. 城市战D. 地道战6.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指南针C. 火药D. 印刷术7.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活动,体现了中国对外交往的开放态度,其主要目的是:A. 贸易往来B. 宣扬国威C. 寻求盟友D. 传播文化8.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终结?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南京条约签订D. 抗日战争胜利9.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唐朝的诗人?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安石10.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与“文化大革命”无关?A. 红卫兵运动B. 大跃进C.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D. 批林批孔运动答案:1-5 D B A B A 6-10 D B A D 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是________,它位于四川省。
答案:都江堰2. 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________,因其美貌而闻名于世。
答案:貂蝉3.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________,发生在秦朝末年。
答案:陈胜吴广起义4. 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是________时期所著。
答案:战国5.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变法运动“王安石变法”发生在________朝。
山东省青岛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
山东省青岛市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00分)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农耕。
下列关于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原始农耕文明共同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普遍使用磨制石器②过着定居生活③种植粮食作物粟和水稻④会制造陶器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考点】15:河姆渡的原始农耕;16: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分析】本题以原始农耕生活为依托,考查的是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的知识。
【解答】半坡原始过定居生活,居住半地穴式房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的粮食作物是粟,能制造色彩艳丽的彩陶。
河姆渡原始居民过定居生活,居住干栏式房屋,种植是农作物是水稻,使用磨制石器,会制造陶器。
故选:D。
【点评】本题以原始农耕生活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的有关知识的记忆、历经能力。
2.(1.00分)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周代的诸侯,有王室的家属、商之子孙,和现有各部落国家的首长。
他们按国之大小,理论上以五等面积,封为五级。
这些诸侯各按所封地距国王都城的距离而有不同的功能和义务。
”材料不能说明()A.周朝实行分封制B.分封对象包括亲属、殷商遗民等C.分封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D.诸侯拥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考点】26:西周的分封制.【分析】本题以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的材料为依托。
考查的是西周分封制的知识。
【解答】由材料“周代的诸侯,有王室的家属、商之子孙,和现有各部落国家的首长……这些诸侯各按所封地距国王都城的距离而有不同的功能和义务。
”可知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的这段材料说明了周朝实行分封制、分封对象包括亲属、殷商遗民等、诸侯拥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没有说明分封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故选:C。
【点评】本题以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的材料为背景。
考查的是学生对西周分封制的有关知识的记忆、历经能力。
最新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含完整解析)
最新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含完整解析)第I卷选择题(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孟子认为,统治者要让百姓有田有宅,有劳动时间,有物质保障。
这反映出孟子主张()A. “兼爱”“非攻”B. 实行“法治”C. “无为而治”D. “仁政”治国【答案】D【解析】题干孟子的“统治者要让百姓有田有宅,有劳动时间,有物质保障”体现的是以农为本的思想,这反映出孟子主张“仁政”治国。
故D符合题意;“兼爱”“非攻”是墨子的思想主张,故A不符合题意;实行“法治”是法家韩非的思想主张,故B不符合题意;“无为而治”是道教的思想,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
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在诗中充分肯定的秦始皇功绩是()A. 统一全国 B. 统一文字C. 实行分封D. 建立郡县【答案】A【解析】“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意思是“秦始皇扫灭六国,虎视天下,(这样的气势)是何等英雄啊!”。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由此可见,李白在诗中充分肯定的秦始皇功绩是统一全国。
故A符合题意;统一文字、建立郡县是秦始皇的功绩,与李白的诗句不符。
故BD不符合题意;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 有学者在评论中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时说:“它便于在全球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
”“它”指的是()A. 分封制B. 科举制C. 郡县制D. 行省制【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的“选拔人才”可知是一种考试制度。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由此可知,科举制便于在全球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
辽宁省沈阳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
辽宁省沈阳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一1.“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文化。
在该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的稻谷遗存。
这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稻类文化遗址。
上述选择题考古发现能为“河姆渡文化”哪一表现提供直接佐证()A、种植作物B、磨制石器C、饲养家畜D、打猎捕鱼2.XXX即位后,令各郡县保举贤良、方正、直言之士,由他亲自出题,让被举荐的人作答。
通过这样的考察,大汉呈现出人才济济的盛况:大经学家、政论家XXX,大史学家XXX,大文学家XXX,大军事家XXX、XXX,大探险家XXX都出现在这一时期。
上述材料说明了XXX()A、树立皇帝权威B、重视选拔人才C、削弱贵族势力D、推崇儒家思想3.清政府一些官员认为台湾土地狭小、人口稀少,设立地方政府要靠朝廷供养,浪费粮饷,主张放弃台湾岛。
大臣XXX劝告XXX,没有台湾,东南沿海不得安宁,虽然边远,其实是沿海要害所在。
于是,XXX决定设立台湾府管理台湾。
上述材料表明清朝设立台湾府的目的是()A、接受汉族文化B、发展海外贸易C、巩固东南海防D、鼓励官员进谏4.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同年,XXX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由XXX继任。
就任后,XXX于1914年修订《总统选举法》,不但自己可以终身担任总统,还可以由他的子孙继任,这与封建已无多少差别,体现辛亥革命成果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遭到破坏,“中华民国”只剩下一块空招牌。
上述材料中,“辛亥革命成果”遭到破坏的时间是()A、民国元年B、民国二年C、民国三年D、民国四年5.1927年,一声枪响掀开了XXX领导武装斗争的大幕,开启了创建人民军队的新时期。
XXX走上了一条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道路。
与上述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南昌起义B、汀泗桥战役C、百团大战D、辽沈战役6.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XXX向全世界庄严宣告:XXX成立了!接着,受检阅部队以海军的两个排为前导,步兵师、炮兵师、战车师、骑兵师依次通过主席台,空军14架飞机在会场上空飞行受阅。
江苏省南京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这一措施的作用是A.形成了森严的等级B.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C.开创考试选官制度D.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2、结束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重新统一全国的是A.秦灭六国B.西晋灭吴C.隋灭陈朝D.元灭南宋3、“贞观十五年,……公主嫁到吐蕃,加强了原与吐蕃的经济文化联系”,评述的是A.唐蕃和亲的意义B.宋夏议和的影响C.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D.土尔扈特部回归的原因4、宋高宗曾说“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
”材料表明A.五铢钱的统一铸造B.江南地区的开发C.政府重视海外贸易D.闭关锁国的危害5、他的足迹,“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他是A.张骞B.郑和C.戚继光D.郑成功6、林则徐曾上奏道光帝“窃臣等钦遵谕旨,将夷船缴到烟土二万余箱,在粤销毁。
”材料叙述的事件是A.虎门销烟B.鸦片战争C.武昌起义D.北伐战争7、1889年,张之洞在《筹设炼铁厂折》中说“近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
”他主张A.创办民用工业B.任用维新人士C.实行三民主义D.宣传民主科学8、“兹查通都大邑,剪辫者已多。
至偏乡僻壤,留辫者尚复不少。
……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
”此“令”的颁行时间应是A.1898年B.1912年C.1919年D.1927年9、1937年,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共产党将军队改编为A.中国工农红军B.抗日义勇军C.八路军和新四军D.人民解放军10、1937年12月15日的《芝加哥每日新闻报》刊出了《日军杀人盈万》的新闻报道。
这一报道揭露的暴行是A.割占香港岛B.火烧圆明园C.旅顺大屠杀D.南京大屠杀11、近代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
贵州省贵阳市2018年中考真题试题(历史 解析版)
一、请你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或符合题意的答案)1. 林则徐为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下令在广州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从英、美鸦片贩子手中收缴的大批鸦片,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虎门销烟”。
该事件开始于()A. 1839年6月3日B. 1840年8月9日C. 1841年7月17日D. 1842年10月10日【答案】A【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39年3月,林则徐到广州缉拿烟贩开展禁烟,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开始在广州虎门当众销毁鸦片。
虎门销烟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A 项符合题意;BCD与题干的“虎门销烟”开始时间不符,故此题选A。
2. 孙中山先生在黄埔军校成立大会上说:“今天这个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黄埔军校创办于()A. 民国11年B. 民国12年C. 民国13年D. 民国14年【答案】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创办的黄埔军校,以培养军事政治人才为目的,为北伐战争的胜利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中华民国成立于1912年,1912年是民国1年,1924-1912+1=13。
1924年是民国13年,故C符合题意;民国11年是1922年,民国12年是1923年,民国14年是1925年。
故AB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
【点睛】中华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公式为:民国某某年=公元某某年-1911年,或者是公元某某年=民国某某年+1911年,因此中华民国十三年换算为公元纪年为:13+1911=1924(年)。
3. 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红军声东击西,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军事行动发生在下图中的()A. a处B. b处C. c处D. d处【答案】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a处是湘江,渡过湘江后,红军损失过半。
故A不符合题意;遵义会议以后,在毛泽东指挥下,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打乱敌人的围剿计划,图中b处是赤水河,故B项符合题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民主与法制建设都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民主与法制实现程度都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提高的。
我国也在不断地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为了探究中外民主法制建设的历程,九年级三班组织了一次主题:感受“中外民主与法制”的活动。
请你参与:★步骤一:回顾国外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1)近代社会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神权到人权、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的渐进过程。
请你用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相关法律文件加以说明。
(任意两个)(2)法制建设对资本主义国家度过经济难关,巩固资产阶级统治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请举一典型事例说明?★步骤二:反思我国民主与法制的探索历程(3)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
哪个事件开启了近代中国政治上的民主化?(4)民主法制建设是不断巩固、完善的过程。
总结我国“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
”(1949~1977年期间)的经验教训。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走上了依法治国的道路,请举出这一时期制定的一部重要法律加以说明。
★步骤三:感悟中外民主法制的真谛(6)民主法制建设与政治经济建设之间有什么关系,请谈谈你的看法?二、探索创新——拨正国家发展的航向。
中国、苏俄(苏联)两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差异。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各对此进行学习和探究,请你参与其中,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步骤一活动探究活动Ⅰ:对两国革命道路的探究(1)要求:模仿小军对俄国革命道路的解说,帮小芳将中国革命道路开辟的解说词补充完。
活动Ⅱ:以两国建设道路的探索为研究对象,结合以下材料,探究相关问题:“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2)材料中“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指的是他实施了什么政策?(1分)“苏联的模式”有何特点?(3)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十年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我们成功仿效了苏联的很多做法,但也有自己的创新,同时也出现过严重失误。
请就“成功仿效”、“创新”和“失误”各举一例。
步骤二感悟提高(4)比较两国探索的成功经验和惨痛教训,你得到的最大启迪是什么?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1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90周年,90载艰苦卓绝,90载荣耀辉煌,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
32000多个平凡但伟大的日子,承载了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要事件,谱写了壮丽辉煌的历史篇章。
--中央外宣办和中央党史研究室主办的《党史上的今天》开栏的话探究一: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1)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召开宣告了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请以西安事变为例说明。
(2)党成立后,经过长期革命斗争的磨砺,探索出了一条怎样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个“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例子。
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宣告了中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探究二: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3)1956年7月1日当生日这天,《长沙晚报》创刊。
同年,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请问确立的标志是什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争取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我国逐步探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请问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党作出了怎样的伟大决策?(3)综观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程,你认为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最成功的经验是什么?第1页(共3页)第2页(共3页)四、2014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93周年。
93载艰苦卓绝,93载荣耀辉煌。
93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
仔细阅读分析下面历史年代尺相关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联系1997年香港回归和中共十五大召开两件大事,给上面年代尺中与1997年相对应的方框填上两个适当的主题词。
(2)“开天辟地”对应的历史事件是中共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请说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以及见证其诞生的一个与会代表。
(3)有人说,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是新时期的遵义会议(1935年).请结合史实谈谈这两次会议的共同点。
(4)从“开天辟地”到“当家作主”,中国共产党经历过哪些艰难险阻?(请任举两例)从中你领悟出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应该具备怎样的精神品格?五、三、道路自信就是要进一步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阅读下列图片(注:国家领袖照片、地图均摘自国家审定通过的教科书),回答问题。
请回答:(1)图1人物探索在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他的探索失败说明了什么?(2)依据图2,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出的中国革命道路是什么?(3)图3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由图2到图3说明了什么?(4)从图4所示会议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走上了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六、在近现代史上,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由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三次变化。
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列强入侵是近代中国由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因素,写出促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列强侵华战争及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
(2)伴随列强的入侵,中国各阶层为救国,开始了学习西方的近代化探索历程。
请完成下面的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结构图。
从左到右依次为:① ,② ,③ ,④ 。
(3)在近代列强浸华的过程中,处于亚洲的日本表现尤为猖撅。
请写出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发动的导致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侵华事变名称。
(4)随着日本侵华战争的进行,中国进行了全民族的抗战,请列举国民党正面战场与共产党敌后战场中国人民抗战各一例。
(5)抗日战争的胜利给你怎样的启示?答案一、(1)①《权利法案》: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建立。
②《独立宣言》:倡导自由、平等、和平的原则。
③《人权宣言》:成为反对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的一面旗帜,对法国大革命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对封建专制制度尚占统治地位的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
④《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开创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对世界民主法制建设产生了重大深远影响。
⑤《拿破仑法典》: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世界法制建设产生了重大深远影响。
(另外还有《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等等)(2)《国家工业复兴法》;(3)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4)民主法制建设是不断巩固、完善的过程。
(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6)相互依存、相互统一的关系。
民主法制建设是经济建设的有力保障,经济建设反过来也会促进了民主法制的建设。
二、(1)井冈山革命(2)新经济政策。
(1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1分)(3)“成功仿效”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1分);“创新”是指改革开放(1分);“失误”是指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分,答文化大革命也对)。
(4)要根据本国国情制定发展政策(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给分)三、(l)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井冈山道路);红军长征(或抗日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4)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把马列主义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四、答案为:(1)洗雪国耻;高举旗帜。
(2)上海(或浙江嘉兴南湖).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
(写出其中一位即可)(3)都是党的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都确立了新的领导核心;都纠正了党的严重错误。
(4)北伐战争、蒋介石的“围剿”、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
(任举两例即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献身精神;勇往直前、英勇奋斗的大无畏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坚定理想、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百折不挠、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等等。
(符合题意即可)五、(1)道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道路(资本主义道路);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共和道路行不通(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
(2)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或工农武装割据)。
(3)事件:开国大典;说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正确的,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大意正确即可酌情给分)(4)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六、(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
(2)从左到右依次为:①洋务运动、②戊戌变法、③新文化运动、④资产阶级革命派。
(3)九一八事变。
(4)正面战场:台儿庄战役;敌后战场:百团大战。
(5)启示:抗战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人民抗战的结果;抗战的胜利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战的结果;应当不忘国耻,珍视和平,抵制战争,避免重蹈历史覆辙。
(答出3点,表述合乎题意即可)第3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