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之死导学案配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杨修之死

谈起三国里的风云人物,我们如数家珍。特别是曹操,大家仍然记忆犹新。曹操是个性格很复杂的人,他既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他的名言:“宁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就反映了他猜忌的性格。吕伯奢想杀猪犒劳要刺杀董卓而成为天下闻名人物的曹操,没有想到却成了他这种性格的第一个有分量的牺牲品。那么,杨修这样一个“恃才放旷”的人,数犯曹操之忌,会有什么样的结局对于此,引起了你哪些思考

1.借助注解和工具书,疏通文句,把握文意。

2.概括典型事件,分析人物性格,学习本文通过典型事件展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探讨杨修的死因及做人的启示。

4.培养、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从而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教师播放视频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一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以其雄浑和古朴为我们翻开了三国的历史画卷,作为欣赏者的我们,仿佛又被带到了金戈铁马的古战场。经受了一番刀光剑影的洗礼。是呀,在三国的历史舞台上,曾经有过许多鲜活的面容,涌现出许多的人物。今天,让我们共同学习罗贯中的《杨修之死》,感受作者笔下两位鲜活的人物形象。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庖.官(páo)夏侯惇.(dūn)鸡肋.(lèi)主簿.(bù)恃.才放旷(shì)

分食讫.(qì)佯.装(yáng)心恶.之(wù)大簏.(lù)伺.察(sì)

谮.害(zèn)麾.军(huī)阜.(fù)绰.刀(chāo)

2.解释下列重点词义。

主簿:文书之类的官。

班师:出征的军队回朝。

恃才放旷:依仗(自己的)才能而对自己的行为不加约束。

谮害:诬陷,中伤。

佯装:假装。

绰刀:抓取。

适庖官进鸡汤:适,正好。

数犯曹操之忌:数,多次;忌,忌讳。

人皆不晓其意:意,意图。

丕如其言:如,遵照。

植然其言:然,认为……对。

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但,只要;之,代词,指曹操。

3.作者简介。

罗贯中(约1330~1400),名本,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相传是施耐庵的得意门生,才华出众,但时局动乱、政治腐败,才人志士流落荒野。罗贯中郁郁不得志,转而编着《三国演义》,以古鉴今,抨击时弊。他是继施耐庵之后,又一个以小说流芳百世的小说家。

他广泛搜集材料,以史实为根据,创作了“七实三虚”的历史小说巨着《三国演义》。罗贯中在巨着中,借叙述魏蜀吴三国征战的历史故事,对暴政作了愤怒的抨击,提出了自己的鲜明政治主张——仁政。这个观点形成全书鲜明的拥刘反曹倾向。

4.背景链接。

《杨修之死》选自《三国演义》第72回,故事发生在曹操、刘备两个军事集团争夺汉中之地最为激烈的时候。当时诸葛亮已智取汉中,曹操屡屡受挫,又不甘心失败,只好退兵斜谷口,以待时机。但终因蜀兵积极防守,难以进取。“杨修之死”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整体感知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交流,老师巡视各组,参与学生讨论。)

1.文章记叙的内容是什么

【交流点拨】记叙了曹操杀杨修的经过和缘由。

2.课文围绕杨修数犯曹操之忌写了哪几件事试着概括复述。

【交流点拨】①鸡肋事件。②改建园门。③分食酥饼。④语破奸心。⑤轻视吴质。⑥教植斩吏。⑦巧作答教。

3.找出后六件发生在曹杨之间的矛盾故事中,曹操心理反应的词语。

【交流点拨】按曹操对杨修的忌恨程度为序,即曹操从“心甚忌之”——“心恶之”——“愈恶之”——“愈恶之”——“亦不喜植”——“有杀修之心”。可以说是层层加深,最后导致杀死了杨修。

4.再读课文,划分文章的层次。

【交流点拨】①(第1—3自然段)曹操焦虑战事,以惑乱军心为名,处死杨修;

②(第4—9自然段)插叙杨修之死原因;

③(第10—12自然段)曹操强行进兵失败,厚葬杨修。

5.课文中哪些情节是顺叙哪些是插叙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前三段和后三段是顺叙;中间六段是插叙。顺叙是以“现在时态”正面讲述故事的发生发展,一般是叙事的主体;插叙是把时间闪回到过去,补充一些情节,给“顺叙”提供背景或强化其合理性。

四、板书设计

杨修之死

罗贯中

1.改建园门甚忌之

2.分食酥饼心恶之

3.语破奸心愈恶之

4.轻视吴质愈恶之

宫廷争斗5.教植斩吏曹大怒

6.巧作答教曹大怒

7.“鸡肋”事件大怒斩之

五、拓展延伸

默读课文,理清七个材料的前后顺序,分析插叙与倒叙的区别。

【交流】插叙:是在顺叙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插入有关的另一事情的叙述,叙完接着顺叙中心事件。插叙的内容是一个片段,它不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插叙的部分是安排在顺叙的过程之中,位置居中。插叙的目的,有时是为了对某事件做注释、说明,有时是为了突出主题。

倒叙:是把事件的结果提到开头来说,然后再顺叙全文的中心事件,最后再回到倒叙与顺叙的接榫的地方上来,结束全文。倒叙内容是文章的主要部分之一,只是叙述顺序上的变化,位置在前。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1.复述故事比赛。

2.复习导入:刚才我们通过复述故事的形式,把握了文章的基本情节,接着我们来深入探究人物在这些故事里所体现出的性格特点。

二、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

人物赏析

1.再读课文,由文中写杨修犯曹操之忌的几件事,再结合杨修与曹操的表现,分析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

【交流点拨】曹操借故梦中杀人,暴露出残酷与多疑的本性;对杨修的忍耐,杀侍卫后的痛哭,“佯怒夏侯惇”,厚葬杨修,又表现出狡猾虚伪的性格特征。

曹操性格:嫉贤妒能,狡猾虚伪,老谋深算。

曹操梦中杀人,修指出“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写出了杨修的聪明,也暗示了杨修的聪明反被聪明误。一个“梦中耳”形象地写出杨修恃才放旷,卖弄聪明的神态。

在吴质事件中,“修知其事,径来告操”,写出杨修聪明机敏,却办事不严密的特点,“径来”一词,将得意洋洋的杨修写得栩栩如生。随意与轻狂的杨修的形象跃然纸上。

杨修性格:恃才放旷,卖弄聪明,轻率大意。

2.曹操为什么要杀杨修用原文回答。

【交流点拨】因为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3.结合前面所分析的,依据课文,总结归纳杨修被杀的原因。

【交流点拨】依据这篇课文,杨修被杀可以归纳出三个原因:

①杨修恃才放旷,为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置军纪于不顾。

②由于杨修能够摸透曹操的心思,曹操既嫉妒他的才能,又担心他左右自己的家事。

③杨修已深深卷入曹丕和曹植争夺接班人的斗争之中,在曹丕已经得势的情况下,他必将成为这场斗争的牺牲品。

三、板书设计

四、拓展延伸

如何评价曹操其人和小说中曹操的形象鸡肋事件

改建花园大门分食塞北酥饼点破梦中杀人告发曹丕事件教曹植斩门吏为曹植作答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