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以学定教”理念下课堂教学的思考
初中语文“以学定教”理念下课堂教学的思考
初中语文“以学定教”理念下课堂教学的思考萧山区教学研究室蒋华教学是规律性的,教学研究也要遵循规律。
随着教育的发展,特别是新课程标准实施后,课堂教学的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学科教学呈现螺旋式发展趋势。
教学研究也从关注“教”转向“学”,从关注教学方法转向关注学习方法。
这实际上是针对我们目前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旨在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逐一纠正和解决这些问题。
研究目的明确,研究方向可以理解。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对引进的教育理念和理念认识不足或有偏见,或由于教师自身技能的欠缺和操作不当,往往会出现矫枉过正,或突出一方,忽视另一方,甚至轻视排斥,造成教与学的不平衡,最终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本人就现在推行的些许学理谈些个人的认识,并结合学科特点说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
一、“学中教”概念解读本人认为如今推行的“教学范式”是以“以学定教”为理念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
因为任何一种范式(或称为模式),都应有教育理论或思想的支撑与指导,并经过实践检验而形成的一套规范有效的可以仿效的标准程序。
教学范式的研究与推行必须紧扣“以学定教”这个核心。
“一科多模”指的是一门学科多种模式,这种提法已开始尊重学科的特点,但如果是“多模”,必定是多种理念下的多种模式,那么研究与实践的外延将无限扩大化,研究不聚焦,重点不集中,“以学定教”思想将被稀释或挪位,研究主题就无法有效地实现。
所以本人认为,作为学科教学理解为“一模多型”,即一种模式多种课型,比较符合逻辑。
同时,现今流行的几多概念与提法,也需要进行辨析与匡正。
“教学生学”:指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引导学生学习。
“教学生学习”不仅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提供学习范式,也不是让学生自己学习。
教师还应引导和参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尤其是在处理教学重点和难点时,教学的作用不容忽视。
“先学后教”:只指教与学的顺序,强调学生先学,教师再组织教学。
那么如何学习和教学呢?这是非常特别的。
“以学定教”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以学定教”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中学语文论文“以学定教”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庞小君在当下的教学趋势中,越来越强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从带领学生学习变为学生主动学习,实现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双重提升。
从此种意义来说,“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值得尝试。
一、“以学定教”理念提出的背景和涵义笔者在长期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发现,主体各异的学生在统一的教学起点下收获不一。
笔者在进行古代散文的赏析教学时,常常发现,有些同学不能领会文章的美感,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也磕磕绊绊。
在课后询问这些学生时发现,他们对文章的翻译还没有彻底掌握。
笔者在进行翻译教学的过程中,认为该篇课文在意思表达方面比较清晰,只对重点字词进行了教学分析,让学生课后疏通文脉。
实际上,文言基础较差的同学在自主进行全文翻译时遇到了不少困难,自然跟不上后续的教学任务。
这一教学案例足以证明学情分析对教学的重大影响。
不同的学生,学习的能力和自主性都不一样,统一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要求不仅不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获得最大空间的提升;更可能伤害学生的学习信心与积极性。
“以学定教”的教学方案针对当前教学质量良莠不齐的情况,要求教师在确定具体的教学策略之前,必须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水准以及学习状态等各方面的具体学情;在分析学情的基础之上,确定教学的起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教学中活动知识与素质的拓展。
强调让教学去适应学生,以灵活的个体化的教学特色去为每一个学生服务。
二、“以学定教”的具体教学策略以学定教的具体方法有很多,落实到初中语文教学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课前预习工作以及预习反馈来掌握学生的学情,去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案。
例如:在学习《最后一课》之前,笔者鼓励学生尽最大努力预习课文。
在课堂教学开始时,笔者花了几分钟时间了解了一下学生的预习情况,发现不少学生对字词或者课文的意思并没有什么太大疑问,对文章的结构顺序也很清楚,反而是个人的疑问都很多,例如“法语真的有这么大的语言魅力吗?”“为什么最后一课引起了那么多人的重视,而平时大家都不甚关心?”看着学生踊跃的举手提问,笔者干脆临时转变了教学的切入点,删去了关于文章结构顺序的教学,直接从语言的魅力入手,来讲解课文。
基于“以学定教”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方法探讨
基于“以学定教”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方法探讨“以学定教”是指教学方式和方法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确定。
这种教学理念逐渐在语文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传统语文教育中,常常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背。
这种方式注重传授知识和技能,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和需求。
而“以学定教”的教学方式,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确定教学目标和方法,更加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从而提高语文教育效果。
本文将从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指导思想以学定教的语文教学指导思想是“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就是根据不同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特点和需要改编教材,因应不同的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节奏,更好地达到学科目标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因此,教学内容要紧跟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差异,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和构想的理解和掌握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以学定教的语文教学目标是基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求来制定。
其中,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和表达的能力。
根据学生的理解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进行适当的要求和鼓励,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注重学生的表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语文的交流中得到实际体验。
三、教学内容以学定教的语文教学内容应该贴近学生的个人兴趣、情感和日常生活,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和意义。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为学生挑选适当的教材和演示示范。
针对性地进行语文知识的教学,追求学习效果和学习理解,以帮助学生对语文知识领域有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学定教的语文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讲解、讨论、示范、练习、交流等。
教师可以采用一些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题,展示探究的方法等和学生实际接触,使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相结合,形成全方位的语言训练,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和能动性。
基于“以学定教”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方法探讨
基于“以学定教”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方法探讨以学定教,是指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为依据,确定教学内容和方法,因材施教。
这种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注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
本文将围绕基于“以学定教”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一、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在以学定教的理念下,语文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学习习惯都不尽相同,因此教师需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
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放手让他们自主学习,引导他们探索更深层次的语文知识,开展扩展性学习活动。
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夯实基础,逐步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学生的兴趣爱好也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与之相关的语文教学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对热爱文学的学生,可以多安排文学作品的诵读、欣赏和创作活动;对喜欢历史的学生,可以多安排历史典故和古诗词的学习。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以学定教的语文教学方法,不仅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
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阅读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读好书,善于阅读和理解不同类型的文本。
可以利用课外阅读、小组阅读、朗读比赛等形式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提高他们的阅读综合能力。
写作能力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写作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培养自己的语文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一些写作机会,鼓励他们多写多练,提高写作水平。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互评互批,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不断改进。
表达能力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教师可以通过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演讲能力。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以学定教的策略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以学定教的策略中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重要环节,而实施以学定教的策略可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体差异,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本文将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探讨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以学定教的策略。
一、理论基础以学定教的策略是指在教学设计中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放在首位,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这一策略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以学定教的策略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和投入到语文学习中。
这种策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二、实践方法(一)个性化教学个性化教学是以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出发点,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差异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方案。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施个性化教学:1.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语文基础和学习能力,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
这样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水平上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2.差异化教学: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设计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如讨论、辩论、写作等。
通过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二)任务驱动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是指通过设置具有一定目标和挑战性的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施任务驱动教学:1.项目式教学:将学习内容组织成项目,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进行学习和探究。
通过完成任务,学生能够获得实用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语文运用能力。
2.情境模拟: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设计情境模拟任务,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进行语言交际和思维训练。
这种方式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真实性。
三、效果评估实施以学定教的策略需要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
基于“以学定教”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方法探讨
基于“以学定教”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方法探讨以学定教,是教育理念中的一个重要原则。
它强调教学应该以学生的学习状态和需求为出发点,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和兴趣特点,设计教学方法和内容。
在语文教学中,以学定教的理念同样适用,它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本文将探讨基于“以学定教”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方法,希望能够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发。
以学定教的语文教学方法强调因材施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灵活地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鼓励他们进行探究和发现,开拓自己的思维。
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则需要采用具体明确的教学方法,适当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和强化,帮助他们夯实基础。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特点是决定教学方法的重要因素,只有因材施教,才能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
以学定教的语文教学方法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是一门涉及广泛,内容丰富的学科,教学内容的选取和呈现方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多样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展示演讲,开展课外阅读等。
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鼓励他们在诗词、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中感悟美的享受,促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
只有让学生对语文学习感到愉悦和兴奋,才能真正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和创造力,提高语文学习的质量。
以学定教的语文教学方法强调个性化教学。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分层教学、任务驱动学习等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深度。
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引导他们在语文学习中进行自主探究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才能真正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和创造力。
例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以学定教
例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以学定教随着课改的推进,新课程的理念打破了完全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硬式授课,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授课方式受到了追捧,由于教学着重点的变化,“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受也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并结合一些实例进行深入研究,来探究如何具体落实以学定教,体现以生为本,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标签:以学定教;生本课堂一、话题的提出即使有了《语文课程标准》等相关规定,但是当走进现在的初中语文课堂,发现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而且很多根本性问题并没有发生改变,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以教师为中心、忽视语文课的工具性特点、形式化的教学模式。
随着课改的推进,新课程的理念打破了完全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硬式授课,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授课方式受到了追捧,由于教学着重点的变化,“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受也到了广泛关注。
二、概念的思辨我认为所谓“以学定教”就是依据学情确定教学的起点、方法和策略。
这里的学情包括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学生的年段认知水准,学生课前的预习程度,学生对新知的情绪状态等学习主体的基本情况。
而“定教”,就是确定教学的起点不过低或过高,在恰当的起点上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运用高超的教学艺术,让每一位学生达到最优化的发展。
三、实施的策略怎样做到以学定教呢?这里有观念层面、方法和操作层面的问题。
1、从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解脱出来。
叶圣陶先生在多少年前就提出一个著名的观点“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经验之所以在全国产生广泛的影响,就是确立了以学为主,教为学服务的教学理念。
教学,教学,应是先学后教,以学为主。
从这个立场出发,“教学”应改为“学教”更为恰当,“教室”应改为“学室”更为准确。
只有当我们教师内心真正确立了学生第一、学习第一的观点后,我们的教才能真正为学服务。
2、了解学情,把准起点。
教学的起点在哪里?这是好多教师把握不准的。
有相当多的教师教学往往从零起点开始,他们认为新知理应从零开始。
以学定教语文教学反思范文
我们的语文教学为了谁?是为了展示老师的“博大精深〞?为了让老师“口假设悬河〞?当然不是,以前的教学形式早以淘汰,如今的我们是该静下心来,以儿童的心去解读我们的语文文本了。
这就要求老师在进展教学设计时,以学生的开展为本,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科学地进展学情分析,并在此根底上整合资源,处理教材,实在把教材中那些可以让学生理解和承受的语文因素开掘出来。
有的时候,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个标点,都会链接处一个话题、一段文字、一个故事、一缕情思,那么语文课堂上都要呈现出来吗?不是,我们要回挑选,挑选出需要理解的词句,需要积累的语言,需要揣摩的写法等。
力求使课堂深化浅出,高效简洁,让有效的课堂学习发生在每一位学生身上。
教学设计前,进展有效的学情分析是重要的一项工作。
我们可以采取的方法可以有:1、有效的学情分析可以通过观察、个别访谈、群体座谈、做预习卡等方法,提早预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2、要落在学生“最近开展区〞,从而使教学目的的设定,教学内容确实定和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可以合适学生的知识程度和心理特征,让每位学生都可以体验到“跳一跳,摘桃子〞的滋味。
3、在平日的教学中,要对学生付出更多的“情〞。
在设计教学时,假如老师可以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角度进展学情分析,可以把课上到学生心里去,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
4、反复研读教材,进展合理的取舍和预设。
如,学生兴趣点会在哪里?学习的重点是什么?难点会是在哪里?疑点和盲点又会是在哪里?学生会喜欢怎么学?怎样为学生营造自由而宽松的学习气氛?有了这些思索,有了针对性的问题,就可以减少课堂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所以从如今起,我们要试着将关注点从“他们还缺少什么〞转向“他们已有了什么〞。
找准自己教学设计的起点,不断地给予学生们新的起点。
基于“以学定教”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方法探讨
基于“以学定教”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方法探讨1. 引言1.1 引言“以学定教”是一种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出发点,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以及认知水平等因素来确定教学方法和内容,旨在实现个性化、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
在语文教学中,这一理念尤为重要,因为语文是一门需要理解和感悟的学科,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领悟能力。
基于“以学定教”的理念,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他们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本文将通过对“以学定教”理念的内涵和与语文教学的结合进行探讨,进一步分析基于这一理念的语文教学方法,并探讨提倡学生参与的教学模式以及因材施教的个性化辅导,从而为语文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2. 正文2.1 “以学定教”理念的内涵“以学定教”理念的内涵包括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这一理念认为教学应当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依据,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需求,因材施教,实现个性化教学。
在这一理念下,教师需深入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风格和动机,将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调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学定教”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独立性。
教师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和合作,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以学定教”理念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注重个性化教学和因材施教。
这一理念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
2.2 “以学定教”理念与语文教学的结合“以学定教”理念与语文教学的结合,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是以知识传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而“以学定教”理念则是要求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辅导。
基于“以学定教”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方法探讨
基于“以学定教”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方法探讨
“以学定教”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兴
趣爱好、学习动机等专门进行教学设计。
在语文教学中,也可以运用这种教学方法,以提
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需求。
每个学生的学习目标和需求都有所不同,教师应
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
对于喜欢阅读的学生,可以给予更多的阅读材
料和阅读任务,通过阅读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对于口语表达能力弱的学生,可以多组织
口语表达活动,帮助他们提升口语水平。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教学内容和任务。
喜欢写作的学生可以组织作文比赛,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喜欢音乐的学生可以通过
学习音乐作品中的词句,提高他们的语感和修养。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
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游戏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应该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发现
学生的问题和困惑,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可以通过测试、作业、期中期末考试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评估,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
“以学定教”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方法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
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
他们的语文学习水平和综合素质。
基于“以学定教”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方法探讨
基于“以学定教”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方法探讨在现代的语文教学中,“以学定教”已成为普遍的教学理念。
这意味着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特长、认知能力和学习需求,灵活调整和适应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育目标,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全面发展。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如何在基于“以学定教”理念下科学地设计和实施语文教学方法。
首先,针对语文教学的资源和课程内容,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保持多样性和灵活性,在满足基本的语文规范、知识和技能方面,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和认知风格。
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具有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
例如,在教学中可以引入科技、文艺、社会热点、实践活动等内容,让学生更有参与感。
此外,为了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更加全面,语文教学也应该和其他学科的教学相互交叉、相互融合,例如在文学、历史等公共领域中交叉探究,激发对语文知识的跨学科应用能力。
其次,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教师应遵循“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的教学原则,选用能够激发学生自由思考和表达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获得全方面的语文能力。
既有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笔记的讲授模式,同时也可以运用讨论教学、情境教学、游戏化教学、互动教学行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并在实践中让语文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
比如,在课堂上进行对话、小组讨论等互动式教学,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不断提升语文表达和交流能力,学习获得更有意义的价值。
此外,在课堂外,也可利用微信、QQ等互联网工具建立课外“问答社区”,让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
最后,在教学评估方面,语文教学应遵循科学化、个性化、客观化的评价原则,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评价材料和反馈,给予更具体的建议和改进建议,以便学生更好地发展语文能力。
如定期进行期中、期末考试,作業考核,在教学过程中兼顾知识、技能和情感等多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文水平发展。
同时,也可以进行学生反思性评价,鼓励学生自我对所学知识、技能及反映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基于“以学定教”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方法探讨
基于“以学定教”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方法探讨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应该以教材为主导,而是要以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为出发点,以“以学定教”为指导理念。
根据这个理念,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发展,
注重学习策略的培养和提高,让语文教学真正实现“以学为本”。
首先,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发展。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习惯和
能力,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发展制定教学计划,给予差异化的教学,才能让学生
的语文学习真正得到提高。
教师可以通过调查问卷、课前反馈和学情分析等方式了解学生
的需求和特点,从而制定适合他们的学习计划和教学方案。
其次,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学习策略的培养和提高。
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
方法、技能和行动,包括阅读策略、写作策略、思维策略等多种形式。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
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通过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成果。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策略,如“问题导向式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合作学习”等,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能力。
最后,实行“以学定教”的语文教学需要教师具有高超的教学技能和优秀的教育素养。
教师应该具备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注重课堂氛围的烘托和情感教育的引导。
在
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反馈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确保教学过程和
教学效果的质量。
总之,通过“以学定教”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方法探讨,我们可以发现,这种教学方法
强调差异化教学、学习策略培养和提高,注重教师素质和课堂氛围,是能够有效提高语文
教育素质和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一种优秀教学方法。
基于“以学定教”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方法探讨
基于“以学定教”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方法探讨
学校语文教学应遵循“以学定教”理念,民主参与指导学生语言基础和能力建设,充
分考虑学生个性特征。
首先,针对语文教育中具有不同思维模式、学习能力等多维度特征的学生,学校语文
教育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把握学生的学习节奏,依据其个性特征,从教材材料中,引导
学生深入思考、自我研究。
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探究、推理和试探新的知识,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实际生活中的故事、谚语、诗词
等融入到语文教学活动中,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效地提升
其学习成绩。
此外,为了让学生学得更好,学校应当提供不同层次和形式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课
余时间和课堂外多一些活动,丰富其生活,加强学习氛围。
另外,学校还应该进行对学生
的持续综合评估,对学习成绩的较低的学生,及时开展知识和技能的补充性指导,从而扩
大学生的学习面,提高其学习效果。
最后,学校还应当加强和家长、同学之间的沟通与支持,形成良好的激励学习氛围,以便让学生更加敢于尝试,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总之,学校和教师遵循“以学定教”的理念,应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参与学习,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以更高效的方式做好语文教学。
“以学定教”——浅谈初中语文教读课中“教与学”的关系
“以学定教”——浅谈初中语文教读课中“教与学”的关系摘要:“教与学”是教学理论中很基础的问题,也是教师教学中的本质问题。
在课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提倡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升能力、实现自主精神,教学过程则应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是共同发展的过程。
基于这一点,我们应该认识到“教与学”的本质在于以交流、互动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方法,以此来培养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关键词:“以学定教”初中语文教读课“教与学”引言:语文教读课课堂教学实质在于以教材为载体,依托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并构建一个和谐、开放的平台。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语文教读课堂教学固守“以教定学”,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的模式,本文将从打破思维定式,变“以教定学”为“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尝试通过以学生实际认知为起点,在师生交往互动沟通中互相启发、互为补充,以此来实现“教为不教”的奥义。
改变“以教定学”的思维定式。
跟随考试指挥棒的指引,就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部分语文教师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为了能让学生在考试中获取高分,就针对必考知识、疑考知识大讲特讲,然后甚至通过机械记忆、以背诵默写甚至罚抄的形式进行语文知识点的巩固和加强,这就是典型的“以教定学”的思维模式,课堂怎么教、教多少,全由自己说了算。
既没有师生交往,也没有师生互动,完全不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殊不知这样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既不符合纲要要求,又不能有效实现学生的自主成长。
基于此,我们必须痛下决心改变“以教定学”的思维模式,尝试变“以教定学”为“以学定教”!确立“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
所谓“以学定教”,即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教学起点、内容和授课方式,实践要求教师要依据学生已有知识储备、思维能力、文本认知水平、文本预习程度来确定教学起点、方法、策略。
这样的教学方式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基础之上,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之后的“定点”为教师教学的“起点”。
“以学定教”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探讨
从教 学策略的本质来进行分析 , 先学后教的本质就在 于充分 尊重学生 的主体地位 , 在 于以提升学生的语 文素养与创新能力 为 基本 出发点 。而要将先 学后教 的教学理念落 在实处 , 笔者 以为 , 抓好预 习环节是决定其成败的重要一环 , 是积极践行素质教育 的 必经 途径 。无论 是教师组 织学生 自主阅读 , 合作分 析 , 还 是 印制 导学 案进行学 习 , 我们都需要 以课程标 准为指针 , 以每节课三 维 教学 目标 的高度 达成 为根 本 , 扎扎实实地 将预 习环 节抓好 , 不仅 有益 于先学后 教教学模式的成功构建 , 更有利于学生整体素养 的 提升 与养 成。在如何指导学生预 习方面 , 我们要在预 习内容 和预 习步 骤几个方 面展开指 导 , 在 预习 内容方 面 , 我们要学 生阅读 文 本, 处理生字 , 了解主 旨, 分析 结构 , 概括故事情节 与人 物形 象 , 赏 析重点词 句与描写方法 、 修辞 手法 、 写作特色 、 语言特点等等 。在
同讨 论 , 通过生生 之间 , 师生之 间的这种讨论 、 质疑、 交 流等互 动 方式 来学 习 , 解决 在 自学过程 中 出现 的问题 , 达到掌握 知识 的 目 的, 这种 方式学生 之间可 以互相 帮助 , 已经掌握 了知识 点的学生 可 以教还没有 掌握知识 点 的学生 , 学生 之间通过合 作 , 协作来 完
句在语 言环境 中的意义和作用” 。通过品味作 品中富于表现力 的 语言, 让学生对课 文 中 自己特 别喜欢 的部分做出反应 , 确定 自己 认 为特别重要 的问题 , 从而了解人物的情 感 , 把握文章的 中心 。
最后 , 拓展延伸 。这一 环节是本课 的高潮 。通 过师生与作者 的对话进入这一阶段拓展 。这阶段是拓展 阅读 的深度和广度 , 让 学生在欣赏作品有 自己的情感体验 的基础上 , 获得 对人 生的有 益 启 示。 总之 , 语 文教师 的善 就是对学生学 习起 点的把握 , 语文教 师 的恶就是对 学 习个体 的无视 。语 文阅读教学走 向高效 的起点是 以学定教 , 如果教 师能够认 识到生命 的差 异并 采取有效 的措施发 现母语的智慧保护学生学 习母语 的兴趣 , 那么我们 的语 文阅读教
基于“以学定教”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方法探讨
基于“以学定教”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方法探讨语文教学是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仅是教授学生掌握语言表达能力的一门学科,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
而基于“以学定教”理念的语文教学方法,强调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方式,让学生在参与、合作、实践中感受语文的魅力,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动力。
本文将对基于“以学定教”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以学定教的语文教学理念下,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在语文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认知水平、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积极参与中体验语文的美妙,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内容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不同难度的阅读材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内容;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经历选择写作题材,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表达能力。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发挥自己的潜能。
二、注重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语文教学中,情感体验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基于“以学定教”的理念,教师应当注重激发学生对语文的情感共鸣,帮助他们在阅读和写作中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
通过情感体验,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语文中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张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情感表达能力。
在情感体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活动和案例来引导学生,让他们在情感共鸣中感受语文的魅力。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朗诵、表演等方式来深入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帮助他们在情感共鸣中提高对作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活动,让他们通过亲身经历来寻找写作灵感,激发他们的写作激情和创作力。
基于“以学定教”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方法探讨
基于“以学定教”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方法探讨“以学定教”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即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发展特点等来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以学定教”的理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要关注学生的兴趣。
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学习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有趣的语文材料,如经典诗词、名人名篇、寓言故事等,让学生在欣赏中提高语文素养。
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安排不同的语文活动,如辩论、演讲、写作比赛等,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发展语文能力。
要重视学生的能力。
每个学生的语文能力都是不同的,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因材施教,不能一刀切地对待所有学生。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学习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
可以设置不同难度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适当的程度上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要关注学生的发展特点。
每个年龄段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上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小学阶段,可以通过游戏、歌谣、趣味故事等方式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在初中阶段,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文学剧演、写作比赛等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在高中阶段,可以通过阅读大量的名篇经典和进行写作训练来强化学生的语文素养。
通过针对学生的发展特点的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全面发展。
在“以学定教”的理念指导下,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发展特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只有通过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和有效的教学手段,才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实现语文教育的目标。
基于“以学定教”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方法探讨
基于“以学定教”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方法探讨【摘要】本文探讨了基于“以学定教”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方法。
在这种教学方法下,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灌输变为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
课程设计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实践,强调知识的实际运用和跨学科的联系。
教学评价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难点,比如如何平衡学生自主性和教师指导性,如何保证教学效果的可衡量性等。
尽管存在挑战,但基于“以学定教”的语文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逐步完善这一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以学定教、语文教学方法、理念确立、教师角色转变、课程设计、教学评价、实施难点1. 引言1.1 引言在语文教学领域,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改革,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倡“以学定教”的理念。
这一理念强调以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和能力为出发点,通过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来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方法。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常常是由教师主导教学内容和进度,学生在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基于“以学定教”的理念,教学过程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参与性,教师的角色也更多地转变为引导者和辅助者。
通过灵活多样的课程设计和实施方法,学生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和兴趣。
本文将从理念的确立、教师角色转变、课程设计、教学评价和实施难点等方面对基于“以学定教”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以期为语文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2. 正文2.1 理念确立在“以学定教”的语文教学理念中,理念确立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我们需要明确“以学定教”的本质,即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为出发点,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来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理念的确立还需要教师具备开放的思维和包容的胸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以学定教”理念下课堂教学的思考萧山区教学研究室蒋华教学是有规律的,教学研究同样应遵循规律。
随着教育的发展,特别是新课程标准实施后,课堂教学状貌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学科教学呈螺旋发展形态势,教学研究也从重视“教”的研究转到重视“学”的研究,从重视教学方法研究转到重视学习方式的研究。
这实际是针对我们的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旨在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并逐一加以纠正与解决,研究目的明确,研究方向也无可厚非。
但在实施中,由于对引进的教育思想与理念理解不到位或偏颇,或教师技能不及、操作不当,往往矫枉过正,或突出一方面,忽视另一面,甚至贬低排斥,使教与学失衡,最终达不到预想的目的。
本人就现在推行的些许学理谈些个人的认识,并结合学科特点说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
一、“以学定教”概念的阐释本人认为如今推行的“教学范式”是以“以学定教”为理念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
因为任何一种范式(或称为模式),都应有教育理论或思想的支撑与指导,并经过实践检验而形成的一套规范有效的可以仿效的标准程序。
教学范式的研究与推行必须紧扣“以学定教”这个核心。
“一科多模”指的是一门学科多种模式,这种提法已开始尊重学科的特点,但如果是“多模”,必定是多种理念下的多种模式,那么研究与实践的外延将无限扩大化,研究不聚焦,重点不集中,“以学定教”思想将被稀释或挪位,研究主题就无法有效地实现。
所以本人认为,作为学科教学理解为“一模多型”,即一种模式多种课型,比较符合逻辑。
同时,现今流行的几多概念与提法,也需要进行辨析与匡正。
“教学生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指导学生学习。
“教学生学”不仅仅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提供学习的范式,也不是让学生自己学习。
教师还要引导和参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特别是在处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时“教”的作用仍不容忽视。
“先学后教”:只是指教与学的顺序,突出先让学生学习然后教师再组织教学。
那么怎么学,怎么教呢?这其中很有讲究。
再说,在实际的教学中并不只有“先学后教”,另有几种常用且必须运用的教学顺序,即“先教后学”、“边学边教”和“边教边学”。
其实,这几种教学顺序是依据需要而选择使用,有时很可能同节课均需用到。
教学中只片面强调“先学后教”也是不合理的。
“多学少教”:是对于教与学时间或内容的量比提出的一个概念,突出学生“多学”,减少教师讲授。
但这里的“多学”并不是机械的作业型的训练,而更重要的是课堂学习时的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强调的是思维训练,这是“多学”的核心内容。
“教”也不是越少越好,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与学生学习的需求决定。
如果一味强调“多学少教”,教师将被边缘化,“教”功能将会丧失。
“导学案”(导学单):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本是“先学后教”量化操作的载体。
但理解有误,操作中违背了本意,将学习方案变成了增加学生负担的大量练习题,所谓的“导学案”变成了依据题目的顺序进行教学的“教案”,或称之为“学案”,在使用“导学案”的现实课堂教学中,大多变相为“作业前置”后的“校对答案”。
虽然也还有讨论的补充的交流,可只是为了题目的答案。
于是,教学变成分解知识点的解题训练,课堂教学变得支离破碎、机械枯燥,语文学科倡导的“灵动课堂”、“艺术感染”、“诗意语文”荡然无存,教师的风格与魅力不再。
本人亲眼所见昆铜中学的语文课是这样,从杜郎口学来在本地实施的语文课也是这样。
这不是我们语文学科课堂教学所追求的,并且是很不愿看到,要坚决杜绝的。
本人认为语文的导学单只能是起到预习的作用,一是课前准备,二是发现问题——预学中已存在和不能解决的。
先学、预学是为了发现问题,以学定教,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导学单不是一节课的教学主体,只是教学的前奏。
不能主次不分,喧宾夺主。
“合作学习”是一种新课程倡导的有效而常用的学习方式。
但不是唯一的绝对占主导地位的一种学习方式。
我们强调的是教学内容重要,(这里所指的内容,即具有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
)教学形式次之;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
“合作学习”的方式也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时、恰当地运用。
同时,并不一定是六人小组整节课一成不变地摆着的合作学习,六人小组可用,两人的、四人的、八人的,坐着的、有时起立的,只要适切舒服的有效的就行。
当然不需要时,只是摆摆形式的不起作用的就坚决不用。
“学为中心”:是以学生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以学情分析为教学的依据,以任务为学习活动的基本组成单元,以促进有意义的思维为教学活动的目的,以主动而有质量的参与为有效学习的标志。
这是浙江省教研室张丰老师提出的原文。
“学为中心”是从课堂“学”的角度强调了学生学习。
那么,怎么把握学情?怎么确定任务,呈现任务?怎么组织学习活动,促进有意义的思维?怎么让学生主动而有质量的参与?这不还是一个需要“教”吗?本人认为课堂教学应该重视学生学习,但也不能忽视“教”的功能与教师的作用。
“以学定教”:是教育理念,也是教学方式,是学科教学发展的方向。
“以学定教”的“学”是“学情”。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生活阅历、学习水平,更要从学生的角度思考,研究分析学生学此教材时会有哪些问题,还包括重视学生当堂的学习状况,再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顺序进行教学。
而此时“以学定教”的“教”,是指导学习,引导学习,促进学习的意思,不是简单的讲授。
所以说,教与学并驾齐驱,不可偏废;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与学互为作用,辩证统一。
二、“以学定教”遵循的标准“以学定教”理念指导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本人认为应遵循两条标准:一是看教师的教学导引,二是看学生的学习增量。
从“教”与“学”两个维度来考量。
1、看教师导引问题具有价值指的是课堂提供讨论探究的问题或话题具有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它包含了教材本身的难点,源于学生学习的疑难,语文教学的目标指向,以及教师教学设计中的艺术。
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话题或提出或整合或生成至关重要,往往起到牵一发动全身,或纲举目张,或点石成金的功效。
提供学习充分是指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学习时间与利于充分学习的方式。
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学的需要,考虑到学情,有节奏地选择、安排好学生诸如朗读、阅读、独立思考、合作研讨、课堂交流、书面表达等有静有动的学习方式,并且给予必需的时间。
教师要学会等待,学会倾听,也可适当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
导引适时得法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高度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状态和反应,当学生学习受阻、思路走偏、争执不相上下、生成了新问题等状况出现时,应适时加以导引,不拘泥于课前预设,而是根据不同的教学需求,采用得当教学方式与手段,解决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达成教学目标。
教师评点得当指的是针对不同学生的差异与不同的教学要求,采用具体、积极、灵活的评价方式,适时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一是激励性评价:紧扣学生学习行为的特点,进行表扬、肯定、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与成功感;二是甄别性评价:当学生对交流、表达的内容难以评判时,教师介入作出有依据的评点,此类评判包括是否正确,是否全面,是否有创意等,意在让学生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
三是导引性评价:当学生学习出现偏差、阻塞时,教师应通过评点性的语言加以引导,按教学目标指向,使教学能顺利进行。
2、看学生增量主动积极在教师的调动下,学生学习精神状态好,学习兴趣浓,求知欲望强,学习积极性高,参与面广,特别是勇于主动质疑提问,发言交流。
此种状况的出现往往看后半节课,那更显效果。
专注深入在教师组织指导下,学生精力集中,神情专注,静静思索,小组合作学习时讨论深入,发言积极,学习有深度。
思维含量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积极投入学习。
善于发现问题,问题有教学价值;探究疑难问题,思维有广度深度;善于独立思考,有独到的创见。
交流时思路清晰,观点明确,考虑全面,依据充分,思维严密,表达成句成段成篇。
增量提升在教师指导和引导下,在原有的基础上学生获得扎实的知识,学会学习和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形成了能力,上课起始学生的状貌与课内学生接下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了发展变化。
如情绪变化:平和——兴奋;专注度:游离——专心;发言人次:寥寥无几——遍地开花;发言质量:不得要领——头头是道。
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愉悦。
三、“以学定教”实践的课型推究本区“以学定教”理念指导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研究,起始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时,直到现在,研究缘于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特别是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随着理念理解与研究的深入,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也渐趋成熟。
通过梳理与提炼,总结出初中语文“以学定教”课堂教学的“一种模式”,“三种课型”。
下面按研究的进程和逐步发展完善的阶段,具体述说之。
1、课堂提问型课堂提问型,课堂教学中的主问题或话题具有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教师课前设计的探讨问题与学生学习时遇到或思考的难题不期而遇、不谋而合。
当然,这是教师通过钻研教材,分析学情,确定教学重难点,设定教学目标后设计的问题,是在充分考虑到学生实际与需求的前提下提出的问题或话题,符合“以学定教”原理。
这种课型的基本程序是:感知课文——提出问题——讨论探究——对话交流——归纳小结。
这种课型现今的语文课堂常常采用。
2003年,本人在党湾镇中施教了《珍珠鸟》一文,主问题是这样设计的:文中有一句“有人说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你读了这篇文章后认为这鸟到底怕不怕人?为什么?这个问题理解指向有三:怕人的鸟;不怕人的鸟;先怕人后不怕人的鸟。
于是引起了学生的争议与探究,接下来就有了对鸟的先怕后不怕的神情、心理等分析,然后就必有对“我”护鸟、爱鸟的行为解读,最后自然领悟了文章的主题。
2004年,在杭州市优质课比赛中,金山学校杨英老师执教《济南的冬天》。
她从让学生概括济南冬天的特征入题,课堂教学的主话题是:济南的冬天是“温晴”还是“慈善”的呢?请依据文中语句来分析。
于是,学生沉浸在对具体的文章语言的品味、赏析、交流中。
教师适时地点拨“景语”和“情语”的关系: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那是一种就天气而言给人的一种感受,是景语。
而慈善是这种天气中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一种内心里流露的真切的体会,是情语。
学生深有感触地领悟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2007年,回澜初中何明析老师示范《云南的歌会》一课,将“美妙有情”作为教学主话题展开课堂教学。
先是“说一说美妙有情的歌声”,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再是“品一品美妙有情的生活”,让学生进一步品味了解云南歌会中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歌会产生的现实土壤,最后“议一议美妙有情的内涵”,让学生体悟文章主题,使学生感受到云南歌会的独特美丽,从而产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个层次的安排具有层递性,以“美妙有情”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挖掘课文内涵,加深对“美妙有情”理解,提高学生品读课文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