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三国演义教案

合集下载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以及作品的历史背景。

2. 通过阅读指导,使学生掌握《三国演义》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3. 培养学生对古典名著的兴趣,提高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介绍《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及作品背景。

2. 第二课时:概述《三国演义》的基本情节。

3. 第三课时:分析《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

4. 第四课时:讨论《三国演义》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5. 第五课时:进行课堂练习和总结。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者背景、作品情节、人物形象等。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 案例分析法:分析《三国演义》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

四、教学步骤:1. 第一课时:(1)介绍作者罗贯中及作品背景。

(2)讲解《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和历史价值。

2. 第二课时:(1)概述《三国演义》的基本情节,包括魏、蜀、吴三国的发展历程。

(2)介绍主要人物和重要事件。

3. 第三课时:(1)分析《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包括英雄人物、反面人物等。

(2)讨论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和特点。

4. 第四课时:(1)讨论《三国演义》的主题思想,如忠诚、义气、智谋等。

(2)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如叙述手法、人物描写、语言风格等。

5. 第五课时:(1)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谈谈自己对《三国演义》的理解和感受。

(2)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了解《三国演义》的作者和作品背景。

2. 学生能够概述《三国演义》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3. 学生能够分析《三国演义》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4. 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六、教学内容:1. 第六课时:深入分析典型人物形象关羽:义薄云天、忠诚勇敢诸葛亮:智谋无双、鞠躬尽瘁曹操:雄才大略、狡猾多端课堂活动:学生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人物进行深入分析,分享人物的特点和对故事的影响。

《三国演义》教案

《三国演义》教案

《三国演义》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三国演义》的作者、创作背景和主要内容。

2、分析书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曹操等。

3、探讨《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战役和策略,如赤壁之战、官渡之战等。

4、引导学生理解《三国演义》所反映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熟悉《三国演义》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2)理解书中所展现的智慧和谋略。

2、难点(1)对复杂人物形象的全面把握和评价。

(2)探讨作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三国演义》的基本知识,包括作者、背景、情节等。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书中的人物形象和经典情节,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3、阅读指导法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精彩章节,提高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播放一段《三国演义》的影视片段或讲述一个著名的三国故事,如“桃园三结义”,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导入课程。

(二)作者与创作背景介绍1、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相传他是施耐庵的学生。

他在民间传说、话本、戏曲的基础上,创作了《三国演义》这部长篇小说。

2、创作背景《三国演义》的创作是在元末明初的社会背景下进行的。

当时,社会动荡,人民渴望英雄,希望有能够拯救天下的人物出现。

同时,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为罗贯中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三)主要内容概述《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四)人物形象分析1、刘备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他以仁德闻名,善于招揽人才,有着兴复汉室的远大抱负。

但有时也显得过于优柔寡断。

2、关羽关羽为人重义气,武艺高强,威震华夏。

但他也有骄傲自大的缺点,最终导致败走麦城。

三国演义教案模板十九篇

三国演义教案模板十九篇

三国演义教案模板十九篇《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运用“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的方法进行读《三国演义》。

2、利用影视视频材料,培养课外阅读兴趣,3、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达到课内向课外延伸的目的。

二、指导重点:增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水平三、课前准备:1、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断。

(空城计哭诸葛)2、课件。

四、指导过程:一、歌曲导入,激发情趣师:刚才我们听得就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它让我们仿佛翻开了三国的历史画卷,回到金戈铁马的古战场。

我们今天就要走进《三国演义》。

老师想先问问大家下,平时看长篇小说是采用什么方法看地?出示:阅读方法。

出示:书中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同学们各说各的出示:书中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二、品味诸葛亮人物特性,小结学法。

提到诸葛亮,大家两眼放光。

确实,诸葛亮是三国的核心人物,谁来向大家描述一下你眼中的诸葛先生的形象。

简介诸葛亮。

师:《三国演义》一书中是这样描述的:(出示)师:小说在别的章节中还提到:诸葛亮执掌刘备军队后,常常手持羽扇,坐一辆四轮小车。

书中关于诸葛亮的哪些章节你最感兴趣,同学们相互交流一下。

师:提起诸葛亮,人们必然会想到“空城计”这个故事。

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个精彩的故事,请同学们看屏幕。

播放《空城计》视频,进行比较阅读。

重点段落研读(出示):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

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

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

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傍若无人,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

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

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

我兵若进,中其计也。

汝辈岂知?宜速退。

”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

三国演义阅读教案

三国演义阅读教案

三国演义阅读教案教案标题:三国演义阅读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三国演义》这部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作品的背景和故事情节。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引导学生思考作品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

教案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向学生介绍《三国演义》的背景和作者罗贯中。

2. 引导学生回顾他们对《三国演义》的了解,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阅读理解(30分钟)1. 分发《三国演义》的摘录或相关章节给学生阅读。

2. 学生独立阅读,然后回答一些与文本相关的问题,以检验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释。

三、角色扮演(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场景或角色进行扮演。

2. 学生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展示他们对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的理解。

3. 鼓励学生在扮演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尽量还原角色的特点和情感。

四、道德伦理讨论(2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三国演义》中所涉及的道德和伦理问题,例如忠诚、背叛、权谋等。

2. 分组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辩论不同观点的利弊。

3. 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引导,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讨论结果。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的指定章节或相关资料,并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或书评。

2. 鼓励学生在作业中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观点,并提供一些写作指导。

教学资源:1. 《三国演义》摘录或相关章节的复印件。

2. 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等。

3. 阅读理解问题和讨论题目的准备。

教学评估:1. 学生对阅读理解问题的回答情况。

2. 学生在角色扮演和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3. 学生书面作业的完成情况和质量。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一步阅读《三国演义》的其他章节或相关作品,拓宽他们的文学视野。

《三国演义》公开课实用教案

《三国演义》公开课实用教案

《三国演义》公开课实用教案
介绍
本教案旨在帮助教师设计一节关于《三国演义》的公开课。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讲述了三国时期英雄豪杰之间的战争、英勇事迹和智谋。

教学目标
- 了解《三国演义》的背景和重要人物
- 理解《三国演义》的主要情节和故事
- 分析《三国演义》中的智谋和战略
-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创造思维能力
- 鼓励学生欣赏古代文学作品
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
1. 介绍《三国演义》的背景和作者:通过幻灯片展示和简短讲解,让学生了解《三国演义》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罗贯中。

2. 回顾中国历史:通过图表和讲解,帮助学生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包括政治格局、经济发展和文化状况。

3. 分析《三国演义》的主要情节: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
论和总结《三国演义》的主要情节,并展示给全班。

4. 探讨智谋和战略:通过教师引导和讨论,让学生分析《三国
演义》中英雄们的智谋和战略,并讨论其背后的道德和伦理问题。

5. 创作任务:以《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和情节为基础,让学生
分组创作一段小故事或改编的剧本,并进行表演或分享。

6. 结束和回顾:总结课堂内容,并给学生提供阅读《三国演义》的推荐资料和资源。

教学评估
- 学生小组展示的内容和讨论质量
- 学生创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和创意程度
- 学生对《三国演义》的理解和欣赏程度
参考资料
- 罗贯中,《三国演义》,商务印书馆,ISBN
- 《三国志》,陈寿著,中华书局,ISBN
- 《三国演义》电视剧(2010年版)。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三国演义》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名著之一,在人教版高二必修的课程中也被纳入统一教学计划中。

本文将以“《三国演义》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为主题,从课程标准、课程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评价方式等五个方面探讨如何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教学。

一、课程标准根据人教版高二必修的课程标准,学生需掌握基本的文学常识和写作技巧,了解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体验文学魅力,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对于《三国演义》来说,学生需要熟悉小说主要内容和故事情节,掌握小说的基本结构与人物形象,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和历史渊源,并运用文学知识进行分析和阐释。

二、课程目标基于课程标准,教师应该设定针对性的课程目标,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三国演义》的作者、成书历史与主要文学风格。

2.熟练掌握小说的主要情节、人物形象和基本结构。

3.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了解小说与历史、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4.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提高文学审美水平。

5.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文学创作热情。

三、教学方法针对上述的课程目标,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来达成。

首先是针对性的讲解和演示,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的基本元素和结构;其次是互动式的课堂问答,以激发学生思考和交流,增强课堂氛围;再次是学生自主阅读配以课堂讲解,让学生在自己阅读的过程中逐步理解和体味小说的艺术魅力;此外,还应增加文学创作环节,让学生在文学创作中得到启示和体验,并进一步发展创新能力。

四、教学内容基于上述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小说的作者、成书历史和文学风格介绍。

2.小说的基本情节及人物关系、人物性格等方面的分析。

3.小说的主题思想、历史背景及文学特点阐释。

4.相关历史背景的了解和归纳,探讨小说与历史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国演义》教案

《三国演义》教案

《三国演义》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三国演义》,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背景和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了解《三国演义》的作者、成书背景和题材内容;2. 掌握《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故事情节和历史事件;3. 分析《三国演义》中的主题和思想内涵。

三、教学内容1. 《三国演义》的作者、成书背景和题材内容a. 作者简介:罗贯中,明朝小说家,字思远,号南涧道人。

b. 成书背景:成书于14世纪末明朝末年,描写了公元184年至280年的三国时期。

c. 题材内容:围绕着曹魏、蜀汉和东吴三国的兴衰交替,讲述了许多英雄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历史事件。

2. 《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故事情节和历史事件a. 重要人物:- 刘备:汉中山靖王,建立了蜀汉政权;- 关羽:蜀汉五虎大将之一,义薄云天,被东吴所杀;- 张飞:蜀汉五虎大将之一,勇猛善战;- 曹操:曹魏的奠基人,为统一中国而努力;- 孙权:东吴的建立者,与刘备、曹操三国鼎立。

b. 重要故事情节:- 三英战吕布: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以少胜多击败了著名将领吕布;- 千里走单骑:关羽劫荆州的故事;- 三顾茅庐:刘备三次拜访草庐请诸葛亮出山;- 赤壁之战:刘备与孙权联合击败曹操的重要战役;- 卧龙诸葛亮:诸葛亮智勇过人,被誉为卧龙;- 南蛮入侵:孟获等南蛮族群入侵蜀汉的故事;- 孔明挂印:刘备为了遵循诸葛亮的遗愿,将丞相之印交给了姜维。

c. 历史事件:- 三国鼎立:曹魏、蜀汉和东吴三国的形成与发展;- 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与曹操军队的大规模战役;- 关羽东征:关羽为报大仇,率军攻打曹魏;- 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位杰出的蜀汉将领。

3. 分析《三国演义》中的主题和思想内涵a. 主题:忠诚、义气、智勇、家国情怀等;b. 思想内涵:揭示了官场黑暗、江山易主、权谋之术等社会现象,强调忠诚、正义与智慧的重要性,讴歌英雄人物的品德和智谋。

《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教案)-2022-2023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

《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教案)-2022-2023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

《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教案)-2022-2023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三国演义》的作者、成书时间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中的地位;2. 能够理解《三国演义》的部分故事情节,懂得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这些情节;3. 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描述人物形象和情节场景,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体悟作品的艺术魅力;4. 能够交流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激发学生的文学兴趣和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第一回-第一百二十回)。

2. 对《三国演义》的作者、成书时间、世界历史背景等进行简要介绍。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掌握措辞通顺、表达准确的语言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语言特点,把握人物关系和情节变化,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读书会议法2. 讨论交流法3. 课堂表演法4. 个别辅导法五、教学过程第一节:介绍《三国演义》1. 给学生分发课本,让学生将《三国演义》翻到目录页,介绍《三国演义》的总共多少回。

2. 提供一张作者简介,让学生了解《三国演义》的作者和成书时间,并简单介绍《三国演义》在中国历史和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二节:了解《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1. 让学生自主阅读整本《三国演义》,并注意整个故事的情节变化,以及人物形象的刻画。

2. 选取若干段进行讲解,引导学生了解其中的情节变化和人物关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如,第五回:“玄德再拜华山”--讲述了刘备到华山拜见关公、张飞谋生计,最后结识了诸葛亮。

第十回:“破黄巾,斩华雄”--讲述了刘备、张飞、关羽、张辽、夏侯将领等参加黄巾起义,最终斩黄巾名将华雄。

第三节:组织较复杂的课堂活动1.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书中的人物,学生进行对话,去学习表演技巧和练习口语表达。

2. 学生进行展示,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并提出中肯的意见,帮助同学进一步提高。

三国演义教案

三国演义教案

《三国演义》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三国演义》的作者、创作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2.掌握《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历史事件及其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3.培养学生对《三国演义》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

4.引导学生从《三国演义》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教学内容1.《三国演义》作者简介:罗贯中,明代小说家,生平事迹不详。

2.创作背景:《三国演义》成书于明代,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描绘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的政治、军事斗争。

3.主要内容:《三国演义》共120回,主要讲述了曹操、刘备、孙权三家争夺天下的故事,展现了众多英雄人物的英勇事迹和智慧谋略。

4.人物形象: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

5.历史事件: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七擒孟获、失街亭等。

6.深刻哲理:《三国演义》通过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政治斗争的残酷、智慧和勇气的价值等。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介绍《三国演义》的作者、创作背景、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历史事件等。

2.情境教学法:通过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历史事件等,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比较分析法:比较《三国演义》与《三国志》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历史事件等方面的异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步骤1.导入:简要介绍《三国演义》的作者、创作背景、主要内容等。

2.讲授:详细讲解《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历史事件等。

3.情境教学: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历史事件等,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感受。

5.比较分析:比较《三国演义》与《三国志》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历史事件等方面的异同。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精选五篇]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精选五篇]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精选五篇]第一篇:《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了解《三国演义》的故事梗概,激发阅读《三国演义》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通过阅读《三国演义》,了解故事梗概,培养学生阅读古典文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1.欣赏《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激发阅读兴趣。

2.过渡:听了这一首雄浑的歌曲,让我们带着感慨“走近三国”。

二、阅读故事梗概了解三国。

1.教师朗读故事梗概,边读边理解。

2.欣赏《桃园三结义》。

三、布置自读欣赏1.继续阅读到《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将干中计》。

2.同学间开展互相讲《三国演义》故事。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通过阅读指导,知道《三国演义》的一些情节,以及故事中的人物特点和形象。

教学重点:基本了解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猜一猜:⑴桃园三结义三兄弟是谁?(刘备、关羽、张飞)⑵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凤雏分别指谁?(诸葛亮、庞统)⑶“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是谁说的?(曹操)⑷《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罗贯中)⑸“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周瑜)⑹闭月美女指《三国演义》中的谁?(貂禅)⑺《三国演义》中有哪“三绝”,分别指谁?(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奸绝:曹操)⑻“三足鼎立”指哪几个国家三分天下?(东吴、西蜀、北魏)二、说一说1.谁能向同学们说说《三英战吕布》的情节。

2.指名讲《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故事。

3.讲《美髯公千里走单骑》的故事。

三、群英聚会1.《三国演义》情节曲折,人物众多,它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一个产生英雄的年代。

同学们,你心目中的三国英雄是谁?用一两句话说出你敬佩他什么?2.理解下面一段话的意思。

却说云长所骑赤兔马,日行千里,本是赶不上;因欲护送车仗,不敢纵马,按辔徐行。

忽听背后有人大叫:“云长且慢行!”回头视之,见张辽拍马而至。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关公教车仗从人,只管望大路紧行;自己勒住赤兔马,按定青龙刀,问曰:“文远莫非欲追我回乎?”辽曰:“非也。

《三国演义》教案3篇

《三国演义》教案3篇

《三国演义》教案《三国演义》教案3篇《三国演义》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名著的形成和文学地位2.掌握名著的人物形象特征和名著的主题思想3.初步领悟欣赏名著的方法教学重点:鉴赏人物形象和三绝的性格教学难点:了解名著的主题思想以及名著的启示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辅助点拨法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头曲开场,打开“滚滚长江东逝水”幻灯片开始,导入内容: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由明代杨慎作词,当代艺术家杨洪基演唱这首穿越时空的天籁之音带着我们走进“名著导读《三国演义》”二.名著的影响:放幻灯片成语和熟语,以及歇后语,让学生说出人名和歇后语的下句。

激发学生课堂兴趣。

三.名著的形成看课本2-5段,依据幻灯片,理清名著形成的过程四.名著的内容和主题让生浏览课本高度归纳名著内容的情节,依据幻灯片,掌握情节,老师课堂补充名著的三大部分。

特别指出,名著主要内容是以蜀国为主,依此引出主题。

探究:名著从桃园三结义写起,到孔明病逝,后文只有5个回合,作者如此安排情节,是要表现怎样的主题?明确:拥刘反曹是因为刘备出生正统,仁义(打出关于主题幻灯片)作者是要表现忠义思想,仁政思想五.鉴赏任务形象1.了解三绝是谁2.鉴赏曹操打出有关曹操的幻灯片,让学生说说曹操,评价曹操。

让学生说出曹操在自己心中的形象。

老师归纳:曹操多疑但是爱才,奸诈然而有雄才大略。

(打出幻灯片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3.欣赏关羽打出有关关羽的幻灯片,根据关羽的故事,让学生讲出自己喜欢的故事,并说说喜欢的理由,以此总结关羽的性格老师归纳:桃园三结义,华容道可见他的义;刮骨疗伤温酒斩华雄可见他的勇但是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可见他的骄傲,狂妄。

第二课时一:复习二全班交流1、了解诸葛亮打出有关诸葛亮的幻灯片,老师读出对联,学生齐读《蜀相》。

让学生积累有关诸葛亮的诗词。

2、合作探究:(讨论并概括诸葛亮的故事。

《三国演义》-人教版必修5语文教案

《三国演义》-人教版必修5语文教案

三国演义 - 人教版必修5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相互关系;2.掌握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事件;3.了解原著传统文化的影响和价值;4.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5.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主要人物性格、小说基本情节和主要事件;2.教学难点:原著传统文化背景和影响。

三、教学内容第一课《三英战吕布》课文简介《三英战吕布》是《三国演义》中的经典篇章之一,讲述了吕布与三英张飞、关羽、刘备的战斗故事。

通过对吕布、张飞、关羽、刘备等人的形象和性格的刻画,揭示了忠诚、仁义、勇武等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

教学目标1.了解吕布、张飞、关羽、刘备等人物的形象和性格;2.掌握小说基本情节和主要事件;3.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人物性格刻画和情节分析;2.教学难点: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的理解和应用。

第二课《桃园三结义》课文简介《桃园三结义》讲述了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在桃园结拜为兄弟,立下了保家卫国、忠勇耿爽的誓言。

通过这个故事,强调了忠诚、义气、友情等中华传统美德。

教学目标1.了解故事中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2.掌握小说基本情节;3.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人物性格刻画和故事情节分析;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理论讲解、PPT展示等方式讲解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2.朗读法:通过学生或教师朗读故事,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3.分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分析等,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4.视听结合法:通过电影、动画等视听材料结合讲解,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故事。

五、教学评价1.在理解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方面,进行笔试、问答等形式的考察;2.在思考和创造能力方面,采用写作、PPT制作等方式进行评价;3.在传统文化价值观方面,利用课堂讨论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三国演义》的作者、成书背景及文学地位。

2. 通过阅读指导,帮助学生掌握《三国演义》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3.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介绍《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及成书背景。

2. 第二课时:分析《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3. 第三课时:梳理《三国演义》的基本情节。

4. 第四课时:探讨《三国演义》中的历史与虚构。

5. 第五课时:评价《三国演义》的文学价值及影响。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者、成书背景、人物形象、情节等内容。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人物、情节的理解和看法。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情节和人物,进行分析解读。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三国演义》原著或简版《三国演义》。

2. 参考资料:有关《三国演义》的评论、分析文章等。

3. 投影仪、白板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讨论、提问等情况。

2. 阅读笔记:学生对《三国演义》的阅读笔记和心得体会。

3.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的有关《三国演义》的练习题和写作任务。

六、教学步骤第六课时:分析《三国演义》中的战略与智谋1. 导入:回顾上一课时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三国演义》中的智谋策略。

2. 内容讲解:讲解《三国演义》中的著名战略和智谋案例,如赤壁之战、空城计等。

3. 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让学生选取一个战略或智谋案例,分析其背景、过程和影响。

4. 小组分享:每组汇报分析结果,其他组成员进行评价和讨论。

5. 总结提升:强调智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鼓励学生学会思考和策略性解决问题。

七、教学步骤第七课时:探讨《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关系与忠诚1. 导入:回顾《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关系,如刘备、关羽、张飞的桃园结义。

2. 内容讲解:分析人物之间的忠诚、背叛、合作与矛盾。

3.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不同人物,模拟其关系和互动,增进对人物性格的理解。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精选8篇)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精选8篇)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三国演义》教学设计(精选8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国演义》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篇1阅读指导目标:1、通过阅读《三国演义》,了解三国故事,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2、通过了解成语背后的三国故事深入理解成于含义,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并学会全面认识事物。

3、通过分小组汇报阅读成果,训练学生收集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1、阅读少年版《三国演义》,每人准备一个有关三国的成语故事,要求了解成语背后的故事并能够用自己的话讲一讲2、摘抄其中优美的语言或收集关于“三国”的成语、俗语、歇后语,谈谈自己的感悟。

评价任务:1、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成语故事。

2、了解成语故事背后的深意,会运用部分成语。

阅读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激趣导入1、师:让我们首先来观看一个片段,欣赏一首曲子(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及开剧片段)。

知道这出自哪一部电视剧吗?2、生:(齐答)《三国演义》。

3、师:悲壮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把我们带到了群雄争霸的三国时期,《三国演义》让我们认识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诸葛孔明,骁勇善战、忠义为先的关云长,雄霸江东的孙仲谋,一代奸雄曹阿瞒,旷世奇才周公瑾等生动传神的人物。

也让我们目睹了桃园结义、官渡之战、火烧赤壁、草船借箭等场面。

让我们再次漫游“三国” ,本节课我们将重点学习三国中的成语(板书课题)活动一成语知多少师:我们先畅游知识园,考考大家对“三国”中的成语到底了解了多少。

(多媒体出示“畅游知识园”及相关题目。

)(1)魏国的霸主是谁?(曹操)蜀国的霸主是谁?(刘备)吴国的霸主是谁?(孙权)(2)《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罗贯中)是哪朝人?(明朝)(3)这部著作写的是哪段时间到哪段时间的历史故事?(汉末年到晋代初)(4)“七擒七纵”跟谁有关?(诸葛亮、孟获)(5)“羽扇纶巾”描写的是三国中的哪位人物?(诸葛亮)(6)请列举“过五关斩六将”中的“五关”或“二将”。

《三国演义》教案

《三国演义》教案

《三国演义》教案教案:《三国演义》教学目标:1.了解《三国演义》的作者、背景和创作动机;2.了解《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3.分析《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主题和意义;4.通过阅读《三国演义》的摘录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三国演义》的相关资料和教学素材;2.学生准备《三国演义》的相关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用问题导入:“你们是否听说过《三国演义》?你们对它了解多少?”2.请学生回答,并进行相关的介绍。

探究(20分钟)1.介绍《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的背景和创作动机。

2.讨论《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3.分析《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主题和意义。

实践(30分钟)1.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章节或篇章的摘录进行讨论。

2.学生阅读选定的篇章,分析该篇章中的主要人物、情节和主题。

3.小组讨论并展示自己的分析结果。

总结(10分钟)1.回顾学习的内容,总结《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2.总结《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主题和意义。

3.提出问题:“你们对《三国演义》有什么进一步的思考和感受?”拓展(15分钟)1.推荐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的全文,在阅读过程中记录相关问题和想法。

2.组织学生进行读后感的分享和讨论。

3.通过学生的分享,进一步深入探讨《三国演义》的价值和意义。

评价(10分钟)1.进行课堂讨论和问题解答,检验学生对《三国演义》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评论学生的阅读效果和分析能力。

教学反思:本教案以《三国演义》为主题,通过教师导入和引导学生探究,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通过分组讨论、阅读选定的篇章、总结和拓展等环节,让学生深入了解《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主要人物、主题和意义。

同时,鼓励学生阅读全文,进行读后感的分享和讨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整个教学过程相对灵活,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三国演义》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阅读能力。

3. 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和社会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介绍《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及其创作背景。

第二章:概述小说的整体情节和主要历史背景。

第三章:介绍小说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

第四章:分析小说的开篇章节,理解故事的开端和发展。

第五章:讲解小说中的重要事件和战役,如赤壁之战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人物。

2. 互动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和分析小说的内容。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评估其参与度。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提问和作业,评估学生对小说情节和人物的理解程度。

3. 思考和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在讨论中表达自己的观点,评估其思考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1. 《三国演义》原著或简化版教材。

2. 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和图片。

3. 教学PPT或黑板,用于展示和讲解内容。

教学计划:第一周:介绍作者和创作背景第二周:概述整体情节和历史背景第三周:介绍主要人物和性格特点第四周:分析开篇章节和故事发展第五周:讲解重要事件和战役六、教学内容:第六章:分析小说中的英雄人物形象,如刘备、关羽、张飞等。

第七章:探讨小说中的反派角色,如曹操、司马懿等。

第八章:讲解小说中的女性角色,如貂蝉、孙尚香等。

第九章:分析小说中的友情、忠诚、智谋等主题。

第十章: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中的历史与虚构的平衡。

七、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挑选具有代表性的英雄、反派和女性角色进行深入分析。

2. 对比法:引导学生对比小说中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走向。

3.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对小说主题的思考。

八、教学评价:1. 角色分析能力:评估学生对小说中英雄、反派和女性角色的分析能力。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三国演义》,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背景和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

2.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文学特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培养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介绍《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及其创作背景。

2. 第二章:讲述三国时期的起源和背景,以及故事的开端。

3. 第三章: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刘备、曹操、孙权等。

4. 第四章:通过具体故事情节,探讨作品中的忠诚、背叛、智谋等主题。

5. 第五章:分析作品中的文学特色,如诗词、成语、典故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2.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具体故事情节的解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分享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 运用批判性思维训练法,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的进度和理解程度。

2. 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文学特色的分析能力。

3.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观点的独创性。

1. 《三国演义》原著,要求学生自行阅读。

2. 与《三国演义》相关的影视作品,用于辅助教学。

3. 参考资料,如学术研究、评论文章等。

4. 课堂讨论平台,如黑板、白板等。

六、教学活动1.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即将学习的章节,了解故事背景和相关人物。

2. 课堂讲解:教师对重点章节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3.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作品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增强对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的理解。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作品中的主题、人物关系和故事发展,促进思维碰撞。

5. 课堂分享: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讨论成果,激发学生思考。

七、教学安排1. 每周安排两节连堂课,共计45分钟。

2. 第一节课:教师讲解新章节,引导学生关注重点人物和情节。

最新三国演义读后交流课教案

最新三国演义读后交流课教案
文学手法的运用
作者通过对比、夸张等文学手法,进一步强化了曹操的奸雄形象,如通 过描写曹操误杀吕伯奢一家的情节,展现了曹操多疑、残忍的性格特点。
03
历史背景的映衬
在东汉末年的社会背景下,曹操的崛起和统一北方的成就与其复杂的性
格和手段密不可分,这也为作者塑造曹操奸雄形象提供了历史依据。
刘备:仁君形象与民间信仰
通过设置悬念、预埋伏笔等手法,使情节跌宕起伏, 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期待感。
对比与衬托
运用对比、衬托等艺术手法,突出人物性格特 点和事件重要性,加深读者印象。
人物塑造技巧及心理描写深度
个性化语言与行为
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和行为描写,塑造出各具特色、 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心理活动与内心独白
深入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展现人物复杂多变的情感和 心理状态。
三国演义中,忠孝观念是儒家思 想的核心,诸如关羽、张飞等武 将的忠诚和赵云的孝道,都是儒 家忠孝观念的体现。
仁爱精神
刘备的仁爱、宽厚,以及诸葛亮 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都体现了儒家的仁爱思想。
中庸之道
在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政治斗 争时,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往往采 取中庸之道,寻求平衡和妥协, 这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体现。
通过赵云单骑救主、张飞据水断桥等情节,展现了蜀汉将领的勇猛和忠诚。同时,以曹操的追击和刘备的逃 亡为主线,揭示了战争中的生死攸关和人性光辉。
战略战术运用与智慧较量
01
02
03
连环计
空城计
借东风
王允利用貂蝉的美貌,离间董卓与吕布 的关系,最终成功诛杀董卓。这一计策 展示了智谋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同时 也揭示了人性的弱点。
著名战役介绍及战争描写手法
赤壁之战

五年级名著阅读《三国演义》教案

五年级名著阅读《三国演义》教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课教案学习目标:1、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

2、在具体情景中让学生进行思考、体会,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习重、难点:归纳阅读方法,进行课外阅读,实现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学习过程:一、创设意境,走近人物1、说说喜欢阅读课的原因2、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创设意境3、检测阅读情况,出示书中主要人物图片,说出人物的名字想想他们的精彩故事。

二、畅谈方法,分析故事1、交流拿到这本书后首先要做什么师相机指导封面、前言、目录的作用。

2、交流读书的方法师相机引导并板书:通读、精读、思考课件出示通读和精读的相关知识3、运用方法,指导读《草船借箭》(1)出示视频《草船借箭》(2)通读故事,理清情节通读故事,理出故事的主要情节。

(板书:理情节)(3)精读故事,分析人物师:以小组为单位,精读故事,探究一下这些人物丰富的内心和鲜明的性格。

(板书:析人物)(4)深入思考,得出启示掩卷深思,想想从这个故事中,这些人物身上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

(板书:得启示)三、延伸阅读,交流收获1、用刚才的方法结合自己的方法,以喜欢的方式,读喜欢的故事,可小组读也可独立完成2、自由读书,师相机倾听、交流3、班内交流读书收获四、倡导读书,教师赠语1、推荐图书馆的相关名著2、教师赠语:《阅读,终身的承诺》附:教师赠语:阅读,终身的承诺世界上最动人的皱眉是在读书时那苦思的刹那;世界上最舒展的一刻是在读书时那会心的微笑。

自己再累也要读书;学习再忙也要谈书;收入再少也要买书;住处再挤也要藏书;交情再浅也要送书。

最庸俗的人是不读书的人;最吝啬的人是不买书的人;最可怜的人是与书无缘的人。

同学们,让我们与书为伴,让书香伴我们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名著导读教学设计
张_妍发布于 2012-04-17 00:07 评论22条浏览8,737次
顶 (37) 踩 (5)
郭庆喜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了解三国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让学生学会积累语言素材,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

3、通过分析、评价三国人物,不仅使学生对人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而且让学生养成勤思考、善分析的读书习惯。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从事学习活动。

2、引导学生有见解,有创意地阅读文学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
启发学生热爱中国文学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断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评价三国人物,不仅使学生对人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而且让学生养成勤思考、善分析的读书习惯。

教学准备: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三国》的连环画、《三国》故事情节的幻灯片、搜集相关的歇后语和成语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刚才我们听到的高亢浑厚,意境深邃悠远的这首歌,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也是小说的卷首词《西江月》。

它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三国演义》已经远播于海内外,俄国汉学家称赞该书是“一部真正丰富人民性的杰作”。

法国学者认为“在历史小说中《三国演义》是最著名的一部”。

在崇拜英雄的美国社会,人们夸奖《三国演义》是“描写英雄业绩的一部早期的杰作”。

英国学术界一致推荐《三国演义》为“史诗般的作品”。

而在中国的古典小说中,《三国演义》享有崇高的地位,没有任何一部小说比得上,近三百年来,向来称之为“第一才子书”。

作为中国的一名莘莘学子,你想不想了解《三国演义》?今天,就让我们大家共同走进《三国》。

二、收集材料:
(一)你对《三国演义》了解多少呢?
(提前了解一下有多少同学看过电视剧和作品)下面,我想请同学们来抢答几个问题?
1、《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
2、“三国”指哪几个国家?三国鼎足之时他们的统帅分别是谁?
3、“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是谁说的?
4、“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
5、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凤雏分别是谁?
6、你知道桃园三结义的三兄弟是谁吗?
7、“过五关斩六将”的人是谁?
8、闭月美女指《三国演义》中的谁?
9、“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是谁说的?
10、“死诸葛吓走生仲达”仲达指谁?
(教师出示正确答案:1、罗贯中2、魏蜀吴曹操刘备孙权3、曹操4、周瑜5、诸葛亮庞统6、刘备、关羽、张飞7、关羽8、貂禅9、吕蒙10、司马懿)过渡:看来大家对《三国》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那麽我们在读《三国》的时候应该注意欣赏哪些内容呢?我觉得首先来了解一下它的语言艺术,今天我们且不去分析它的语言艺术如何精湛,只要来看一看大家所积累的成语和歇后语,就知道它的语言已经深入骨髓,影响到我们的生活了。

(二)积累语言——歇后语、成语
1、歇后语:你知道后半部分吗?
刘备摔阿斗——周瑜打黄盖——诸葛亮借箭——徐庶进曹营——
曹操败走华容道——三个臭皮匠——张飞穿针——张飞妈妈姓吴—
(教师给出答案:收买人心、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有借无还、一言不发、走对了路、顶个诸葛亮、粗中有细、无事生非、)
2、你知道哪些与三国有关的成语?
3、知道以下成语与哪些人物有关吗?
望梅止渴身在曹营心在汉乐不思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割发代首
一身是胆刮目相看七步成诗
(教师可以适时加以点拨:曹操、关羽、刘禅、诸葛亮、曹操、赵云、吕蒙、曹植)过渡:的确,三国的内容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而三国的故事也成了中国大众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人民从其中接受道德教育与价值标准。

这,也是我们需要欣赏的情节艺术。

(三)关注故事情节:
由学生点击故事情节介绍:桃园三结义、捉放曹操、温酒斩华雄、小霸王孙策、青梅煮酒论英雄、大意失荆州、火烧连营、三国归晋
(学生通过此环节对作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也可以激发学生潜在的阅读兴趣。

)(四)分析《三国》中的战争及谋略
“三国”里最精彩的是战争,而作者并不注重战争过程的描写,而是表现人物间的斗智斗勇,所以说到“三国”必要说到谋略。

有人说《三国》是一部军事著作,就连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年轻时也总是随身携带两本书,一本是《孙子兵法》,一本是《三国演义》。

今天,我们就以“三国”中最精彩的战争——赤壁之战来谈一谈。

你知道孙刘两家是如何以较少的兵力取得最终的胜利吗?(其中运用到诈降计、苦肉计、连环计、反间计)教师可边放连环画,边让学生叙述。

据说,满清第二代君主皇太极使用“反间计”骗得明朝的崇祯皇帝杀了大将袁崇焕,这计谋就是照抄《三国》中周瑜骗得曹操杀了水军都督蔡瑁、张允的计策。

由此看来《三国》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谈到谋略权术问题,大家定会非常感兴趣。

难怪人们都说“少不看《水浒》,老不读《三国》”你能举一处有关谋略权术的例子吗?
小结:现在有不少成功的企业家也越来越多地借鉴《三国演义》中的谋略。

他们认为一个成功的企业要有“桃园三结义”那样的团结,有“三顾茅庐”那样的求贤,要有“挥泪斩马谡”那样的纪律严明,要有“诸葛亮”那样的高瞻远瞩,要有曹操那样的“深谋远虑,要有周瑜那样的机敏聪明。

(五)徜徉人物画廊
在三国的舞台上,曾经出现了许多鲜活的面容,据统计此书中大约描写了1200多个人物,在这些众多的人物中,你认为谁是英雄?你最佩服谁?(教师可以加以引导: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青梅煮酒论英雄”其中曹操认为“夫英雄者,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

”他认为所谓的英雄只有俩个人,那就是自己和刘备。

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你对曹操的印象如何?)学生因为学过《杨修之死》所以对曹操奸诈、虚伪、狡猾、多疑、自私、残暴的特点会如数家珍。

因此,学生对人物的认识可能会有偏颇,教师须加以全面加以指导:
1、曹操——治国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这位自称英雄的人物有哪些“英雄”的壮举呢?
(1)、挟天子以令诸侯,想称霸天下,具有胸怀大志,最后终于统一了北方。

(2)、他主张屯田,发展农业生产。

(3)、他不但腹有良谋,能够礼贤下士,而且知人善用。

例如:曹操听说许攸来了,顾不上穿鞋,急忙光着脚迎出来。

(4)、他有豁达的胸襟。

例如赤壁惨败,曹操并未一筹莫展,而是三次大笑,表现出他对待挫折的乐观态度。

(5)、其它:他不仅是叱诧风云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诗人。

我们学习了他的《观沧海》和《龟虽寿》等
(小结:可见,对于曹操这个人物的评价,应全面,客观。

要一分为二地去看待这个人物。

不能仅仅凭借个人的好恶去评析,他之所以给许多读者留下了“歼”的印象,也是与作者罗贯中的“拥刘反曹”的正统思想分不开的。


2、刘备——世之枭雄。

他最令人佩服的地方在哪呢?
(1)、此人仁义、宽厚(2)、善于招纳贤才,例如:三顾茅庐(3)、善于识别人才,例如:他曾经在生前告诫诸葛亮不能重用马谡“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只是,庞统来投靠他的时候,他却因其相貌丑陋而没有重用。

(4)、充分信任人才,例如:长板坡一战,有人说赵云投奔曹操了,刘备始终不相信。

(教师可以加以引导:刘备是罗贯中着力刻画的仁义之君。

为了刻画他的仁义,作者还借他爱哭来加以表现:护庶民,他大恸;尊爱将,他边哭边摔子。


3、诸葛亮——神机妙算之谋士。

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对这一人物都较为熟悉,所以应让学生自由发)
4、关羽——忠义的象征。

据说,香港的警察和黑社会人物都要设神坛拜关公,绝不拜孔子,也不拜耶酥,也不拜如来。

小说中的人物成为大众宗教式崇拜的对象,这是全社会任何文学作品都做不到的。

5、小人物—-例如:徐庶之母为了让儿子一心去辅佐刘备,在曹营中上吊而死;糜夫人为了让赵云安心救出阿斗,投井而亡。

教师小结:真是说不完的三国英雄事,道不完的千古壮士情。

三拓展延伸:
1、你认为在当今经济日益发展的时代,再读《三国》有必要吗?(由学生自由发言,观点正确即可)
2、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同时,精神文明的需求相应的物质化了。

当你因成绩提高了而向父母提要求的时候,你会向父母索要什麽东西?会不会要书呢?
结语:(给出名人名言,倡导读书)随着中外文化的广泛交流,《三国演义》已经被译成几十种文字传播到世界各个大洲。

作为一名中国学子你定想了解更多的三国知识,对吗?那就赶快投入到读书行列中来吧!
四、总结反思:
《三国演义》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它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语言特色,塑造人物形象,描写战争等几个方面,所以,在教学中,注重从这几个方面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

部分学生已经通过电视和教材-对人物有了一些了解和认识,但这种了解是模糊的,片面的。

所以,此次“导读”用意还在于让学生充分、全面地认识《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汲取古典小说的丰富营养,从而找到打开阅读古典小说之门的钥匙。

如果说,这节课的导入环节是在解决“为什麽”读的问题,那麽后面的环节就是在解答“怎麽”读的困扰。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不仅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还要让他们懂得阅读名著还有古为今用的实用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