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与探究练习题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探究专项练习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实验探究专项练习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探究专项练一、实验探究专项练 (共8题;共116分)1.(29分) 作图题1) 用画线代替绳子,在下图中组装滑轮组。
2) 在下图中杠杆尺的右边哪个位置挂上钩码,才能使杠杆尺达到平衡?(要求每把杠杆尺的右边不超过两个钩码)2.(16分) 下面是探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 实验一:①我的假设:线圈的圈数可以影响电磁铁磁力的大小。
②我的研究方法:A。
将长导线按一个方向紧密缠绕在铁芯上,接通电源。
通电时铁芯能吸起大头针,断电后铁芯不能吸起大头针。
B。
用导线在铁芯上绕40圈,接近大头针,记下被吸起的大头针的数量。
C。
用导线在铁芯上绕60圈,接近大头针,记下被吸起的大头针的数量。
③我用来研究的材料:长导线、铁芯、电池、电池盒、大头针若干。
④实验中变化的条件:线圈的圈数。
实验中不变的条件:电池节数、铁钉大小、导线长度等。
⑤我们得出的结论:线圈的圈数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大。
2) 实验二:①我的假设:电池的数量(电流的强弱)可以影响电磁铁磁力的大小。
②我的研究方法:A。
制作一个电磁铁。
B。
在铁芯上缠若干圈导线,用一节电池接通电源,记下被吸起的大头针数量。
C。
用三节电池接通电源,不改变线圈圈数,记录被吸起的大头针数量。
③我用来研究的材料:长导线、铁芯、电池、电池盒、大头针若干。
④实验中变化的条件:电池的数量。
实验中不变的条件:线圈圈数、铁钉大小、导线长度等。
⑤我们得出的结论:电池的数量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大。
3.(10分) 我们在做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实验时:1) 需要改变的条件:纸张的厚度。
2) 不能改变的条件:垫圈的大小、形状和材质。
3) 实验后得到了如下数据:纸张厚度承受的垫圈个数1倍厚度 22倍厚度 43倍厚度 84倍厚度 14我们认为,纸的厚度越大,抗弯曲能力越强。
九年级生物实验探究题专题练习题

九年级生物实验探究题专题练习题实验题一:观察鱼的呼吸问题描述在一定时间内观察鱼的呼吸现象,找出鱼的呼吸方式及呼吸器官。
实验材料- 水缸- 活鱼- 观察笔记本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水缸,并加入适量的水。
2. 在水缸中放入活鱼,并记录下观察开始的时间。
3. 观察一段时间内鱼的呼吸现象,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实验记录- 观察开始时间:[填入具体时间]- 观察结果:[填入观察到的鱼的呼吸方式及呼吸器官现象]实验题二:植物光合作用研究问题描述通过观察植物的光合作用现象,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和过程。
实验材料- 水培的绿色叶片植物- 透明塑料袋- 水- 磁力搅拌器实验步骤1. 准备一片健康的绿色叶片植物,并将其放入一个透明塑料袋中。
2. 加入适量的水,并将塑料袋密封。
3. 将塑料袋放置在磁力搅拌器上,以保持透明塑料袋内的氧气含量恒定。
4. 观察一段时间内植物的光合作用现象,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实验记录- 观察结果:[填入观察到的植物光合作用现象]- 结论:[根据观察结果得出的结论]实验题三:动物生长速度比较问题描述通过观察不同动物的生长速度,了解不同动物的生长特点。
实验材料- 小鸟、小鱼和小狗实验步骤1. 准备一只小鸟、一条小鱼和一只小狗。
2. 记录下小鸟、小鱼和小狗的初始大小。
3. 每天观察一段时间内动物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实验记录- 观察结果:[填入不同动物的生长速度比较结果]以上是九年级生物实验探究题专题练习题的内容,希望能帮助您进行相关实验研究。
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咨询。
九年级上科学期中专项练习-实验探究题

九年级上科学期中专项练习-实验探究题一、实验探究题1.用如图装置完成 CO 还原 Fe2O3的实验。
缓慢通入一定量的 CO.点燃酒精喷灯,继续通入 CO.一段时间后,当粉末全部变为黑色时,停止通入 CO,熄灭酒精喷灯。
(1)CO 与 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在冷却过程中,为防止管中黑色粉末表面因与空气接触而变为红色,应补充的操作是。
(3)有同学提出黑色粉末中还可能含有 Fe3O4.资料:Fe3O4不与 CuSO4溶液反应。
为验证黑色粉末成分。
该同学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过量 CuSO4溶液,充分反应。
证明黑色粉末中含 Fe 和 Fe3O4的现象是。
2.有一瓶气体,可能由O2、CO、CO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为确定其组成,在老师的指导下,实验小组对该瓶气体进行了如下探究:[查阅资料]脱氧剂(还原铁粉)能够吸收氧气和水蒸气。
[实验设计]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已略去夹持装置)。
[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通入一定量氮气;③通入该气体,点燃酒精灯。
[实验现象]步骤③实验过程中,A装置无现象,B和F装置出现白色沉淀,E装置中出现光亮的红色物质。
(1)[实验结论]该气体由________组成。
(2)[实验反思]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
(3)步骤②通入一定量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
(4)E装置中氧化铜粉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将0.4%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2mL0.4%的盐酸中,测得混合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某学习小组对加入0~V mL氢氧化钠溶液过程中,所得混合溶液pH增大原因进行了如下探究:[猜想与假设]猜想Ⅰ:pH增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Ⅱ:pH增大是因为发生了反应,写出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为验证猜想Ⅱ,请你帮助该小组完成下列实验。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实验探究 练习题

实验探究题专练一、实验题1.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E 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垂直于镜面且可绕ON转动。
、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1)如图甲,当E F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便立即得出实验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你认为这样得出结论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_____方向射出,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的。
(3)如图乙,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在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B,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与________。
2.如图甲所示,晓豫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一块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白色纸板、两部分接成,接缝ON垂直于平面镜.竖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E F(1)实验中使一束光从A点射向O点,在O点处发生反射,则接缝ON代表了该反射现象中的________.、两部分在同一平面内来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如图甲),晓豫(2)实验时先令E F发现,每次用铅笔把反射光线描下来非常不方便,认真思考后,她认为只要在反射光的路径上标记一个合适的点就能确定反射光线了,她用到的光学知识是________.(3)如图乙,晓豫将纸板的F部分剪成上下两块,然后保持上半部分与E在同一平面内,将下半部分绕ON向后折,她发现只有在上半部分可以看到反射光线,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然后她又将下半部分绕ON向前折,她将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3.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某同学将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纸板ENF放置在平面镜上,如图甲所示.(1)使一束光贴着纸板EON沿某一角度入射到O点,纸板FON上没有观察到反射光,原因可能是_____.(2)正确操作实验,并在纸板上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如图乙所示.取下纸板,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_____,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并比较_____.(3)如图丙是由两个平面镜组成的直角镜前,点光源S发出一束光线SB射到镜面1上,经镜面1反射后恰好经过P点,再经镜面2射出光线为CD,画出完整的光路图.若将S发出的入射光线SB的入射角增加5°,则射出光线CD的反射角将_____A.增加5°B.增加10°C.减少5°D.减少10°4.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平板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镜面的接缝ON转动。
【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题】 课题2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含答案)

【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课题2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一、单选题1.下列是取出少量固体粉末并装入试管进行加热的过程,各步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取出固体粉末B.装入固体粉末C.点燃酒精灯D.加热固体粉末2.下列仪器中,过滤和蒸发都必须要用到的仪器是()A.B.C.D.3.下列图示的与试管有关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加入锌粒B.倾倒液体C.加热液体D.连接胶塞4.下列各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取用固体药品B.读出液体体积C.检查气密性D.移走蒸发皿5.如图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闻气体气味B.加酒精C.加热液体D.滴加液体6.下列关于启普发生器(如图)的说法,错误的是()A.启普发生器是块状固体与液体试剂在常温条件下起反应制取气体的典型装置B.实验开始时先从装置中a处加液体药品,再从b处加固体药品,实验结束后从c处倒废液C.使用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启普发生器有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优点7.下列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实验设计中,方法合理的是()A.B.C.D.二、填空题8.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里,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块状药品用夹取。
液体药品通常存放在里。
实验室中应注意节约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按取用,液体通常取mL。
固体只需即可。
9.请从下列的四种仪器中选择一种主要的仪器,完成下列操作。
(1)量取一定体积的水应使用;(填仪器名称,下同)(2)进行过滤操作时应使用;(3)进行液体蒸发操作时应使用;(4)给液体加热时使用.10.下列仪器中不能加热的是;能直接放在火焰上加热的是,要放在石棉网上加热的是.(用序号填写)①烧杯②集气瓶③烧瓶④蒸发皿⑤量筒⑥试管.11.下列试剂:①二氧化锰粉末②试剂瓶中的稀硫酸溶液③锌粒④块状大理石⑤精盐.应该用药匙取用的是(填序号,下同),应该用镊子取用的是,应该用滴管取用的是.12.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时,误将药品和砝码位置放颠倒了.待平衡时,称得药品质量读数为9.5g(1g以下用游码),则药品的实际质量为.13.李彬同学就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一系列的探究,请你和他一起完成下列实验。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含答案)5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含答案)5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探究题1.按照规定,我国载货车辆的轮胎,对地面的压强应控制在700kpa以内,但有些司机,为了降低运营成本,不顾国家利益,肆意超载,有一辆自重为2t的6轮汽车,核准载货量为4t,实际装货8t,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2平方米(g=10N/Kg)求:(1)现该车对地面的压力多大?(2)通过计算说明,该车对地面的压强是否超过规定?2.为了探究影响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某小组同学利用木块A,砝码B,弹簧测力计等进行实验。
实验中,他们先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分别以不同的速度匀速拉动木块,然后通过木块A上增加砝码B以改变A对桌面的压力大小,并用测力计测量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研究过程如图(a)、(b)和(c)所示,三次实验中木块A的速度大小关系为v1=v3>v2.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1)比较(a)和(b)两图可知:___;(2)比较(a)和(c)两图可知:___.(3)c图中砝码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N.3.在图中,A是平面镜,B是镜前人眼位置,C是人眼睛在平面镜前看到的烛焰像上的一点。
(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像点C对应的物点D。
(2)完成眼睛看到C的光路图(画一条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即可)。
(_____________)4.(大连中考)小明在探究“物距和物高一定时,物体经小孔所成像的高度和像距的关系”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用发光二极管做成的物体、有小孔的方纸板、用半透明塑料膜做成的屏、量程为0~30cm的直尺。
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1)该实验应该在较________(填“亮”或“暗”)的环境下进行。
(2)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在方格纸上画出像高与像距的关系图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期中复习 实验探究题2 练习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1.某课外科学科技小组做了如下实验:①取5个同样大小的花盆,分别装满同样的沙土,并编号。
②将一个刚发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同样大小的5块,每块马铃薯上都有一个芽眼。
将这5块马铃薯分别埋进5个花盆的沙土中5cm深。
③把5个花盆按照表中的要求分别培养,并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花盆编号培养条件1号室温(2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2号室温(20℃),黑暗中,适量浇水3号室温(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4号室温(20℃),黑暗中,大量浇水5号室温(20℃),黑暗中,不浇水(1)该实验主要采用了实验方法,该实验中花盆组合可用来研究光照因素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其中1、3号花盆组合可用来探究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2)4号花盆中的马铃薯最终死亡的原因是。
(3)你认为该实验设计是否存在缺陷?请说明理由。
2.小明发现电脑是利用风扇来降温的,他想知道风扇产生的空气流动强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他猜想可能与风扇的扇叶宽度、扇叶长度、扇叶倾斜角度都有关系。
为此他制作了几不同的小风扇,并用一个转速为300转/分的电动机分别带动这几个风扇转动,去吹动同一位置的同一纸片(如图所示)。
下表为实验记录的数据:序号扇叶宽度/cm扇叶长度/cm扇叶倾斜的角度θ纸片被吹起的角度α13730°30°22730°20°33430°20°43745°40°(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来知道风扇产生的空气流动强度的。
(2)他在分析空气流动强度与扇叶长度的关系时,应选用序号为的两次实验数据。
(3)根据序号为1、2的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
(4)小明的父亲对他说:“生活中电风扇转动的速度都比较快,因此空气流动强度应与风扇的转动速度有关。
”针对这个猜想,请你帮助小明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加以验证。
3.斑马身上的条纹非常醒目,如图甲所示,条纹有什么作用呢?科学家提出以下假说:①防虫说:条纹能驱虻科昆虫(如舌蝇)。
实验探究专题训练

实验探究专题训练一、对提出问题能力考查例题:某生在河边玩耍,看见两女士在散步,一位穿高跟鞋,另一位穿平跟鞋,尽管看起来她们体重相当,但她们留在河边湿地上的脚印深浅有明显差异,高跟鞋后跟的印痕窄而深,平跟鞋的宽而浅。
请同学们经思考后提出一个相关问题?二、对猜想与假设的能力考查例题:用手将一块木板慢慢压向水中,当物体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多时,你的手感受到向上的力越大。
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提出一个假设或猜想。
练习:对影响液体蒸发快慢因素的研究中,学生发现衣服展开、晾在通风、向阳的地方干的快这一事实,情根据以上事实提出你的猜想三、对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能力考查练习1:在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实验过程中,同学作出如下猜想: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除了与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空气的流通有关之外,可能还与液体的种类有关,请你从以下器材中选出部分器材,设计一个实验对此猜想进行检验:器材:1、大小相同的两个烧杯,2、少量的水,3、与水等量的酒精,4、两个相同的碟子,5、电风扇,6、温度计①你所需要的器材:②简述主要的实验步骤。
练习2:小宇最喜欢的玩具是叔叔送给他的生日礼物,那是三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凸透镜,分别是由玻璃、水晶、塑料制成。
现在小宇想要探究“大小、形状相同的凸透镜的焦距与制作材料是否有关。
”请你帮他设计这次探究的全过程。
完成如下的工作:(1)这次探究所需要的器材有哪些?请你写出来。
(2)请你写出探究的主要步骤(3)请你设计出实验现象或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四、对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能力考查例题: 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这一问题时,班级“物理小博士”为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你从图中选出一些图,针对某一因素进行探究,并通过比较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说出你的探究结果。
(填图的序号)探究的因素是 ; 选择的图是 ; 探究的结果是 。
练习1:研究性学习中,有一组同学设计了“测定斜面的机械效率”的实验.如图16所示,用高为30cm 的木块将带有刻度的平木板垫起,构成一个斜面,并使它固定,把小车放在斜面底端A ,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小车从位置A 沿斜面匀速上升到B 位置,上升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1)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在下面的实验记录表格中完成相关的内容: (2)根据以上的实验记录,完成下列计算: 拉力F 在这过程中做的有用功是:拉力F 在这过程中做总功是:该次实验的机械效率是:练习2:小华同学在测定食用色拉油 的密度的实验中,其方法步骤完全 正确,图中显示的是他测量的相关 数据,请帮小华填写表中空白的测量 值和数据.五、对进行分析与论证能力考查例题:按右图所示电路对额定电压为3.8V 的小灯泡进行实验时,测得五组数据,并记录在请你仔细分析实验数据和实验现象。
九(上)科学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答案)

九(上)科学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答案)
1、(1)甲试管中不变色,乙试管变蓝色(2)对照(3)①②③
2、(1)化学增大(2)都大(3)水果电池电压太低(或电流太小)
3、(1)秒表刻度尺(2)A(3)小球振动的快慢与它被拉离O点的距离某无关
4、(1)做重复实验
一
(2)固体氢氧化镁中没有自由移动的OH离子,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3)隔绝空气证明红色消失与氧气和二氧化碳无关
(4)红色消失与氢氧化镁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有关5、(1)图略(2)左电压(电流)(3)0.30(0.3)1.14(4)C(5)不对。
因为烧开一壶水的用电量就是消耗的电能,电压低了,是电功率减小了;通过增加
时间,电能不变(只要能从电能的角度正确分析,就得分)6、SO3(1)氧气(O2)(2)B7、
8、(1)使用定滑轮提升同一重物时,拉力的大小与拉力的方向是否有
关(2)①②(答对1个且无错误选项给1分)9、(1)锥形瓶中溶液变浑浊(2)不能,因为二氧化碳气体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反应后
锥形瓶内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4)小科10、(1)测量燃烧后
的最高水温(2)食物燃烧产生的热量有相当一部分散发到空气中去、燃
烧过程中水的保温措施不够
(只要答出一种原因即可,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3)无水硫酸铜和澄清石灰水(此空有顺序,顺序错不能给分)11、(1)①用一根导线代替;②C3;③1.5V;
(2)根据滑轮绳的绕法可知,N点的移动距离范围小于M;②小亮50cm.
12、(1)丙的目的是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否则会影响实验的结果(2)(7.2-6.4):6.4(3)无影响。
幼儿园科学实验探究练习题

幼儿园科学实验探究练习题我亲爱的小朋友们,欢迎来到幼儿园科学实验探究练习题的世界!在这里,我们将一起进行一些有趣的实验,发现科学的奥秘。
准备好了吗?让我们开始吧!1. 实验题:探究水的凝固点材料:冰块、盐、烧杯步骤:1)在烧杯中倒入温水,让小朋友们观察水的状态。
2)用手指蘸一些盐,然后放到水中,观察会发生什么。
3)继续加入适量的盐,直到小朋友们观察到水开始结冰。
2. 实验题:探究物体的浮力材料:一个空的瓶子、一些水、一些小纸片、一些小玩具步骤:1)将瓶子填满水,并且放入一些小玩具,观察它们会发生什么。
2)取出玩具,将一些小纸片撕成碎片,放在水中,观察它们会发生什么。
3)小朋友们可以试着想办法,让纸片浮起来。
3. 实验题:探究叶子的吸水能力材料:几片新鲜的叶子、一杯水、食品着色剂步骤:1)将几片新鲜的叶子放入杯子中。
2)在另一个杯子里加入一些食品着色剂。
3)小朋友们观察叶子会发生什么变化。
4. 实验题:探究空气的压力材料:一个硬吸管、一杯水、一只瓶子步骤:1)将硬吸管插入水中,用手指捏住一端,小朋友们观察吸管里的水会发生什么变化。
2)小朋友们可以试着找出原因,并解释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5. 实验题:探究光的折射材料:一个玻璃杯、一张白纸、一支笔步骤:1)在纸上画一个箭头。
2)将玻璃杯倒置在箭头上,观察箭头变形的样子。
3)小朋友们可以试着解释为什么箭头会变形。
通过这些有趣的实验,小朋友们对科学知识进行了一次探索和学习。
希望你们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快乐和成长。
记得和家人、朋友分享你的实验成果,并鼓励他们也尝试着进行科学实验。
祝愿你们在科学的海洋中继续前行,探索更多的奥秘!。
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附答案)

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附答案)实验探究题1.把体积相同、轻重不等的3个小球同时放入水中静止后,沉浮情况如图所示。
1) 请按从轻到重的顺序给小球排队:C、A、B。
2) 3个小球中,A小球的重力小于浮力,C小球的重力大于浮力。
3) 3个小球中,B小球受到的浮力最小,因为它比其他两个小球更重,所以需要更大的体积才能产生相同的浮力。
4) 如果把B小球放入食用油中,则B小球会浮在食用油中。
2.下面是清水和浓盐水的一些特点,请分析它们的特点(把序号字母填入表中)。
相同特点不同特点清水①A ②B浓盐水③C ④D、E、F、G、H3.下图是用铁棒制成的实验装置,用酒精灯在圆心“O”处加热,A、B、C、D点处,都挂有相同的蜡环。
1) 经测量得知,圆心“O”到各点的距离(见下表),实验开始后,各点蜡环掉落的时间分别为5秒、8秒、12秒、21秒,但是该同学忘记是哪一个点先掉落的,你能把下表补充完整吗?距离“O”点 A B C D3厘米 5秒 8秒8厘米 12秒5厘米 21秒2) 在加热过程中,铁棒会发生的变化是B.变长、变细。
3) 通过研究,我们知道,热总是从加热的一端逐渐传向未加热的一端。
4.判断塑料块的沉浮。
1立方厘米塑料块重0.9克,根据下表中提供的数据,判断塑料块放入清水、浓盐水和食用油里的沉浮情况。
1立方厘米清水 1立方厘米浓盐水 1立方厘米食用油1克 1.3克 0.8克1) 塑料块在清水中浮。
在食用油中浮。
我判断塑料块沉浮的依据是它的密度小于水和食用油的密度。
2) 食用油在清水中浮,我判断食用油沉浮的依据是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5.某小组研究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用了下图的实验器材,测得实验数据如下。
30秒内摆动次数观察记录单重物位置重物离顶点30厘米处重物离顶点20厘米处重物离顶点10厘米处第一次 6 9 13第二次 7 10 14第三次 6 9 12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重物离顶点越近,摆摆动越快。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共4套附参考答案

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探究题》练习1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实验探究题骑自行车时会出现哪些运动方式?看图回答。
1 、把手的运动方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 ;2 、车轮的运动方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 ;3 、脚踏板的运动方式是 _________________ ;4 、小猫的运动方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实验探究题这是某组同学设计的轨道图,请你完成后面题目。
1 、用文字标明轨道的起点和终点。
2 、在测试搭建的过山车时,小球停滞在 A 处(如图所示),你该如何修改设计图?3 、设计图是否合格,判断的标准是()A. 美观 B .简单 C.测试过程中,小球滚动流畅三、实验探究题:观察蚕卵1 、我们可以先用 _ _____ 观察蚕卵的形状、大小和颜色,然后借助 _ _____ 细致观察。
2 、在观察中发现有白色的蚕卵,且上面有小孔,这是是已经孵化出 _ ____ 的卵壳。
3 、蚕卵仔细观察很像 _ _____ ,宽约 1 毫米,厚约 0.5 毫米。
4 、蚕卵颜色的变化顺序是: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形状:椭圆形,略扁平,一端稍尖。
颜色:刚产下时为淡黄色或黄色。
其他:蚕卵外层是坚硬的卵壳,里面是卵黄与浆膜四、实验探究题如图,真实的太阳比月球要大很多,但我们看起来觉得差不多大,原因是是什么,让我们通过模拟实验来得出答案吧。
1 、实验材料及其用途连线:圆纸筒模拟太阳小圆纸片模拟地球视角大圆纸片模拟月亮2 、实验过程( 1 )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模拟的是 _ ________ 、 _ __________ 、 _ ____________ 。
( 2 )如果乙和丙两位同学位置不动,甲同学需向 _ _____ (填“前”或“后”)移动距离,直到看到的 _ _____ 大小和小圆纸片差不多为止。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专项练习之实验探究题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专项练习之实验探究题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一、实验探究题1.实验目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相同的鼓,在按压的时候()(填"会"或"不会")发出声音,在敲击的时候()(会"或"不会")发出声音。
这说明物体必须()才会发出声音。
2.下面是四(1)班同学们准备的一些器材,你能想办法让它们发出声音吗?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3.用手拍桌子时,我们可以听到声音,却看不到桌子的振动,你能想一个好方法让我们感受桌子的振动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二、实验探究题1.如下图,击打音叉,音叉发出了声音。
将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你会看到水()(A.迅速上升 B.溅起水花 C.没有变化),这一现象说明发声的音叉在()。
当用手用力捏住发声的音叉两端音叉将()发出声音(填"会"或"不会"),因为音叉不再()。
研究的物体研究的方法物体的状态鼓按压不振动敲击振动2.看下面这幅图,丙在写字,甲和乙都能听到丙写字的声音。
(1)甲和乙,( )听到的声音会更清楚。
A.甲B.乙C.无法比较(2)甲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他耳朵的.乙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她耳朵的。
A.桌面B.空气C.笔三、实验探究题如右图,小明用橡皮筋将一块绷紧的气球皮扎在杯口上,并在气球皮上撒了一些碎纸屑,然后在杯子的上方敲击音叉观察实验现象,根据实验装置图完成下面各问题。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一般)练习题(含答案)

一、实验探究题1.将光亮镁条放入一定量的氯化铵溶液中,发现最终生成灰白色固体[Mgx(OH)yClz]外,还有气体生成.某同学对该现象作如下探究.(一)生成气体可能是H2、HCl、NH3中的一种或几种.【查阅资料】①浓硫酸既可吸收水,也可吸收氨气②NH3+HCl NH4Cl;③2NH3+3CuO △ 3Cu+N2+3H2O④H2+CuO △ Cu + H2O【实验探究】收集气体,将气体通过如右装置:(各步反应均完全)① A装置中出现红色,证明有_________;② A、B实验装置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对调,理由是_________;③ C中玻璃管内观察到_________,证明有H2.【反思与评价】他认为不需要单独检验HCl,就能证明HCl不存在.请你评价这种说法是否合理__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二)过滤、洗涤、一定温度下烘干得灰白色固体.【查阅资料】灰白色固体Mgx(OH)yClz受热会分解,生成MgO和HCl。
【实验探究】取一定量灰白色固体样品,充分加热,得到4g白色固体和3.65g气体.【结论】x∶z =_________,所得碱式氯化镁的化学式为_________.2.氢化钙(CaH2)是一种常用的储氢材料,也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
【资料在线】Ⅰ.金属钙的活动性很强,遇水立刻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时产生一种气体。
Ⅱ.氢化钙要密封保存,一旦接触到水就发生反应,放出氢气。
Ⅲ.用氢气与金属钙加热的方法可制得氢化钙。
Ⅳ.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粉末吸水后会变蓝。
Ⅴ.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碱石灰和无水氯化钙都可以吸收水分。
【探究一:定性分析】(1)对于“金属钙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有如下猜想:甲:氧气,乙:氢气你支持________________(填“甲”、“乙”)观点,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2)CaH2中氢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_,写出CaH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八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实验探究专题练习(解析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实验探究专题练习(解析版)一、实验探究综合题1.如图所示为鸟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说明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1)图甲表示鸟的外形呈_______型,可以减少飞行时阻力,适于空中飞行生活。
(2)图乙表示鸟的前肢变成_______,它是鸟的飞行器官。
(3)图丙表示鸟的________发达,可以有力牵动两翼飞行。
(4)图丁表示鸟的骨骼特点是轻、薄、坚固,长骨中空可以________,适于空中飞行。
(5)图戊表示表示鸟体内与肺相通的_________,呼吸一次完成________次气体交换,从而大大提高呼吸效率。
2.如图是鸟的体内部分结构分布示意图,请看图回答问题。
(1)鸟的呼吸器官是图中的_________(填字母),它还具有发达的___________辅助呼吸,这种特别的呼吸方式称为___________。
(2)与鸟类不同,蝗虫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___。
(3)家鸽吸气时,气体流动方向是___________(用箭头或图中字母表示)。
(4)鸟的全身都是为飞行而设计,身体呈_______型,可以减少飞行中的空气阻力,骨骼___________、________、坚固,长骨中空,减轻体重。
3.下面是某校八年级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对校园及其周围的生物进行细心观察后进行的一次小组讨论与交流,请结合下列各图,认真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1)若根据体内有没有脊椎骨构成的__________将图中的动物分成两组,则与A不在同一组的动物有__________ (用图中字母表示)。
(2)A是一种农业害虫,它的体表有__________,可起保护和支持作用,并能防体内水分蒸发。
(3)B终生生活在水中,用__________呼吸;C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__。
(4)适于空中生活的D在骨骼上与飞翔生活相适应的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答出两点)(5)图中E所示动物生活在陆地上,而白鳍豚却生活在水中,两者在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上都有很大差异,但在分类学上,两者却属于同类动物,其原因之一是两者在生殖发育过程中都有__________的特点。
初中生物:精选十道探究实验题目+解析及答案

初中生物:精选十道探究实验题目+解析及答案一、练习题1.2009年8月15日,公安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整治“酒后驾驶行为”,对酒后驾驶的行为一律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的法定处罚上限实施,“禁酒令实施以来,广大驾驶员遵守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文明驾驶行为.全国各地交通安全事故明显下降.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某驾驶员酒后驾驶车辆在直线行驶时车子走了”S”型轨迹,当他经过收费站停车缴费时,车离缴费窗口很远就停了下来,上坡起步时车子后滑一米多,发动机好几次熄火还没将车子起步.以上多种情况可能是酒精麻醉了该驾驶员的______,至使手脚动作失去协调与准确性.(2)“红灯→感受器→神经中枢→效应器→停车”是汽车司机看见红灯停车的反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A.“红灯”的反射光进入司机眼球成像的先后顺序是(填序号)______;①角膜②晶状体③视网膜④瞳孔⑤视觉中枢⑥视神经B.某驾驶员看到发红灯亮就停车做出反应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分别是______.C.从反射形成的过程看,此反射属于______.(3)酒精等“绿色燃料”的研发备受世界关注,利用玉米秸秆生产燃料酒精的大致流程是:玉米秸秆→糖液→酒精.由糖液到酒精阶段需要的菌种是______A.酵母菌B.青霉菌C.曲霉菌D.乳酸菌(4)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在15℃的室温条件下,选用40只大小一致、生命活力相同的成年水蚤分成四组,分别放置在体积分数为5%、10%、15%、20%的酒精溶液中,A.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加真实可靠,应在表格中增加一组用______进行的对照实验,以了解水蚤的正常心率.B.实验结果表明,酒精的体积分数越大,水蚤心率______,由此可以推论,酗酒会______(填“危害”或“促进”)人体健康.C.请将表中数据转换成坐标曲线图绘在下边的方框内.(5)请你设计一句关于禁酒令的宣传词______.2.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某研究小组就香烟对人体的危害问题进行了探究.取两个底部有网格透气的鼠笼,分别标注为甲组、乙组.两组各放入一只大小和健康状况相同的小白鼠,相同条件下饲喂.甲组不点香烟,乙组笼外底部点燃香烟持续烟熏.一段时间后,甲组小鼠正常,乙组小鼠眼睛充血红肿、活动异常,最后痉挛、休克.(1)该实验方案有一处不科学,请指出:______,不科学的理由是______.(2)若改进不当之处后,实验结果仍然不变,则得出的结论是______.(3)吸烟有害健康.香烟中的有害物质直接损伤人体的哪一系统?______A.呼吸系统B.消化系统C.泌尿系统D.运动系统(4)当你在公共场所遇到有人吸烟,你会怎么办?______.3.生活中我们常发现酗酒后,一些人面红耳赤;一些人摇摇晃晃,站立不稳;一些人情绪激动,喜怒无常;还有一些人甚至呕吐…酗酒对人体健康会有危害吗?通过探究酒精对水蚤心律影响加以说明(1)提出探究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对水蚤心率影响的问题,并作出假设①提出问题______.②作出假设______.(2)实验方案及步骤:①用75%的酒精分别配制成5%、10%、15%、20%等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溶液.②选取大小一致的成年水蚤(10S内心律在40次以下)放置在水温15℃左右的水槽中.③观察水蚤在清水中和在5%、10%、15%、20%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溶液中的心律次数及现象分别是:33和24、21、18、死亡(10S内心跳次数,多次实验的平均值)(3)根据实验回答以下问题:①为什么要设计清水中观察这个对照实验?______.②请自行设计表格将上述实验数据记录下来.③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实验结果:______.得出结论:______.4.对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菜青虫的个体发育要经过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B.科技人员用一种蜕皮激素(加速幼虫的变态)喷洒在菜青虫身上,可加速其蜕皮变蛹,缩短菜青虫取食嫩叶的时间C.菜青虫只喜欢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说明此植物体内有着特殊的物质吸引菜青虫、菜粉蝶D.菜青虫只喜欢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5.在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的实验中,下列哪项操作是错误的()A.实验用的菜青虫是由虫卵孵化来的B.叶片和滤纸一样大小C.使用玉米的叶片最好D.滤纸的颜色和叶子一样6.探究“蟾蜍的学习行为”提出问题:蟾蜍是否具有学习行为?作出假设:______?制定并实施计划;材料用具:蟾蜍,小蝗虫(若干),大野蜂(若干),细线等.方法步骤;(1)用线吊着一只小蝗虫在蟾蜍眼前晃动,逗引一只饥饿的蟾蜍,观察蟾蜍的反应.(2)用线吊着一只大野蜂在蟾蜍眼前晃动,逗引这只蟾蜍,观察蟾蜍的反应.(3)用线吊着另一只大野蜂在蟾蜍眼前晃动,逗引这只蟾蜍,观察蟾蜍的反应.(4)最后,还用线吊着另一只小蝗虫在蟾蜍眼前晃动,逗引这只蟾蜍,观察蟾蜍的反应.分析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问题思考:(1)实验步骤1.2说明了蟾蜍有捕食昆虫的本能,这是______行为.(2)实验步骤3说明了蟾蜍通过生活经验,对大野蜂有了识别,因而不再吞吃,这是______行为.(3)实验步骤4显示出蟾蜍并没有吃饱,这证明了蟾蜍在实验过程中确实建立起的______(行为)7.下列探究活动中不需要测平均值的是()A.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B.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C.测定种子的发芽率D.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谱8.如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叶片基本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1)叶片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三部分.(2)[______]______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因为它能在______的控制下张开或者闭合.(3)1和5属于______组织,2和4应属于______组织.9.观察叶片的结构时,制成的玻片标本是.()A.涂片B.装片C.切片D.临时装片10.在观察叶片的下表皮永久装片时,看到的有叶绿体的细胞是()A.保卫细胞B.上表皮细胞C.保卫细胞和表皮细胞D.下表皮细胞二、解析与答案1.【解析】(1)、喝酒会严重损害人的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是指脑和脊髓,脑有大脑、小脑、脑干组成.小脑维持躯体的平衡,使动作准确协调,过量饮酒使小脑中毒,出现走路不稳的现象;过量饮酒酒精使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中毒,导致说话不清现象出现;过量饮酒酒精使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中枢中毒,出现幻觉现象;严重时酒精会使整个神经中枢中毒,导致思维混乱、失去知觉,昏睡.由此表明过量的酒精会麻痹人的脑,使行为失控.酒驾容易出现交通事故,因此《道路交通安全法》提高了对酒后驾车的处罚力度.小脑能维持躯体的平衡,使动作准确协调,可见题中叙述的情况可能是酒精麻醉了该驾驶员的小脑,至使手脚动作失去协调与准确性.(2)、A、B、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角膜、瞳孔(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晶状体的折射,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置的物象,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象刺激,将物象信息转变成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所以“红灯”的光线进入小明眼球形成物像时,光线进入眼球的先后顺序是:①角膜→④瞳孔→②晶状体→玻璃体→③视网膜.C、汽车司机看见红灯停车,是对“红灯”这种信号的刺激做出的一种反应,此反射过程中,有大脑皮层的参与,因此属于复杂反射.(3)、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酿酒时要用到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有题意可知,在利用玉米秸秆生产燃料酒精的大致流程中,由糖液到酒精阶段需要的菌种是酵母菌.可见A符合题意.(4)A、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因此可以假设:酒精浓度对水蚤的心率有影响.该实验的变量是酒精浓度.B、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实验中所有探究的问题,是可以改变的量,即酒精浓度的不同.再者为了显出酒精的影响,应在表格中增加的一组对照组为:只有清水不加酒精的一组.C、根据表格和曲线可知,当酒精的体节分数分别是:5%、10%、15%、20%,对应的水蚤心率分别是24、21、17、0(死亡).表明随着酒精体积分数的增加,水蚤心率逐渐下降,直至死亡.因此酗酒会使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引起酒精中毒,孕妇酗酒还会引起胎儿发育障碍或智力低下,甚至产生胎儿畸形等.(5)、酒后和醉酒驾驶机动车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因此我们要禁止酒驾,可以这样写宣传标语:珍爱生命,禁止酒驾【答案】(1)小脑(2)A.①→④→②→③→⑥→⑤B.视网膜和腿部肌肉 C.复杂反射(3)A(4)A.清水B.慢危害C.见右图(5)合理即可2.【解析】(1)、该实验方案有一处不科学,就是小白鼠的数量太少.这样偶然性太大,容易出现误差.结论没有科学性和说服力.(2)、若改进不当之处后,如各放入5只小白鼠,一段时间后,甲组小鼠正常,乙组小鼠眼睛充血红肿、活动异常,最后痉挛、休克.通过对比可以得出结论:吸烟有害健康.(3)、吸烟时产生的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这些有毒物质首先直接进入人体的呼吸系统,引起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故选:A(4)、吸烟者不但危害自身的身体健康,而且还严重妨碍他人健康,研究结果表明,吸烟者吸烟时对旁人的危害比对他自己还大.因此,如果在公共场所遇到有人吸烟,我们应该劝说吸烟者不要吸烟,并介绍吸烟的危害等【答案】(1)小白鼠数量太少;偶然性太大,容易出现误差.(2)吸烟有害健康(3)A(4)劝说吸烟者不要吸烟,并介绍吸烟的危害等.3.【解析】(1)①根据生活现象和表格数据可知.提出的问题是: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什么影响?对照实验的问题、假设和结论最好一致.②因此可以假设:随酒精体积分数的增加,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也越来越大.(3)①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实验中所有探究的问题,是可以改变的量,即酒精溶液的浓度的不同.对照实验的对照组一般是条件正常的,变量没有变化的一组,实验组变量有变化的一组,因此设置清水这组,主要是起对照作用,确定实验结果是由实验变量引起的,增加实验结果的说服力.②根据题干信息水蚤在清水中和在5%、10%、15%、20%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溶液中的心律次数及现象分别是:33和24、21、18、死亡(10S 内心跳次数,多次实验的平均值)设计表格如下:③通过表格可知,表明随着酒精体积分数的增加,水蚤心率逐渐下降,直至死亡.因此本次实验的结论是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影响,因此较高浓度的酒精具有麻醉作用,会减缓心脏的跳动,酗酒对人体健康有危害.(1)①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什么影响?②随酒精体积分数的增加,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也越来越大.(3)①设计对照实验用来确定实验结果是由实验变量引起的,增加实验结果的说服力.③实验结果:酒精对水蚤心率有影响,随着酒精体积分数的增加,水蚤心率逐渐减小,在浓度达到20%时,因为酒精体积分数过大而导致死亡.得出结论:较高浓度的酒精具有麻醉作用,会减缓心脏的跳动,酗酒对人体健康有危害.(以上提出问题和作出假设只要符合题目要求即可)4.【解析】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地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A、菜青虫的发育是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地叫完全变态发育.故该选项符合题意;B、菜青虫有外骨骼,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生长而生长,因此在生长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加速其蜕皮变蛹,可以从促进菜青虫的发育,缩短菜青虫取食嫩叶的时间.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十字花科植物体内能分泌特殊的挥发性物质吸引菜青虫、菜粉蝶,因此菜青虫喜欢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菜青虫只喜欢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先天性行为,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5.【解析】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菜青虫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先天性行为.A、从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才可能说明观察或检验菜青虫的某些行为究竟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后天的学习行为,使探究具有可信度.因此试验用的菜青虫最好是由虫卵孵化来的.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叶片和滤纸一样大小、颜色一致,形状相同,目的是保证只有一个变量.叶片的性质不同,其它皆相同.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菜青虫总是喜欢取食十字花科的植物.因此试验最好应用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如萝卜叶,菜青虫不取食玉米的叶片.故该选项符合题意;D、叶片和滤纸一样大小、颜色一致,形状相同,目的是保证只有一个变量.因此滤纸颜色和叶子一样.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 C6.【解析】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做出假设是指对可能的方案做出的假设或猜想;根据提出的问题:蟾蜍是否具有学习行为?可以假设蟾蜍具有学习行为,或蟾蜍不具有学习行为.分析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蟾蜍具有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1)实验步骤1、2说明了蟾蜍有捕食昆虫的本能,这些行为都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2)实验步骤3说明了蟾蜍通过生活经验,对大野蜂有了识别,因而不再吞吃,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3)最后,还是用线吊着小蝗虫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又把小蝗虫吞吃了,显示出蟾蜍并没有吃饱.这证明了蟾蜍在实验过程中确实建立起的新的学习行为.蟾蜍还能区别出蝗虫与大野蜂的不同,并能够分别对待,说明它已经建立了新的行为活动,属于新的学习行为.【答案】蟾蜍具有学习行为;蟾蜍具有学习行为;(1)先天性;(2)学习;(3)学习7.【解析】需要求平均值的实验多数是一些具有实验数据的实验,例如: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在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谱这个实验中,探究的是营养搭配的问题,不需要测定平均值.【答案】 D8.【解析】(1)叶片的基本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图示中的1上表皮和5下表皮合成表皮,2栅栏组织和4海绵组织共同构成叶肉;3是叶脉,内有输导组织.(2)散布在表皮细胞中的由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的6气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也是植物体散失水分的门户,它的开、闭可以控制植物体的蒸腾作用;与植物的生活环境相适应,多数陆生植物的叶片,下表皮分布的气孔数多于上表皮.(3)观察图示可知: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整齐、紧密,细胞里有较多的叶绿体,是栅栏组织;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细胞里含叶绿体较少,是海绵组织;因此靠近上表皮的叶肉部分的颜色深、比重大,落叶时会导致背面朝上.构成叶肉的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植物的营养组织.1和5叶片的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保护组织.【答案】(1)表皮;叶肉;叶脉(2)[6]气孔;保卫细胞(3)保护;营养9.【解析】A、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涂抹而成如血液涂片,故不符合题意;B、装片--从生物体上撕取或挑取的材料制成,如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和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故不符合题意;C、切片--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观察叶片的结构时,切下的叶片薄片制成的玻片标本是临时切片.故符合题意;D、永久装片在染色时需要预先将材料染色,且需防止材料中的细胞脱水变形,所以需要进行封片--用加拿大的树胶密封载玻片和盖玻片,防止水分蒸发.临时装片--从生物体上撕取或挑取的材料制成,如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和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故不符合题意.【答案】 C10.【解析】我们把保卫细胞之间形成的凸透镜状的小孔称为气孔.保卫细胞区别于表皮细胞是结构中含有叶绿体,只是体积较小,数目也较少,但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保卫细胞因腹侧较薄而背侧较厚,保卫细胞吸水时,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时,气孔闭合.保卫细胞与表皮细胞的形状不同,保卫细胞成半月形.并且保卫细胞中含叶绿体,而表皮细胞中没有叶绿体.【答案】 A-。
初三化学专项练习(实验与探究题)

初三化学专项练习(实验与探究题)1.有1包粉末,可能由C、CuO、Fe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某同学为了探究它的成分,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
(1)先对实验做了如下设想和分析。
取少量粉末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则实验中可(2)的性质,他又利用这种混合物补充做了下面两个实验。
实验1将此粉末敞口在空气中灼烧完全,待冷却到室温后,取剩余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过量稀硫酸,反应完全后,静置。
烧杯中 (填“有”或“无”)不溶物,溶液呈色。
实验 2 将此粉末隔绝空气加热(若碳完全反应),待冷却到室温后,取剩余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过量稀硫酸,反应完全后,静置。
请回答:①烧杯中 (填“有”或“无”)不溶物;②若静置后溶液呈无色,则该溶液中溶质是 (写化学式);③若静置后溶液呈蓝色,该实验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为了检验在氢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中是否混有一氧化碳,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试回答:A B C D(1)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2)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说明混合气体中一定混有一氧化碳.(3)如果混合气体中混有一氧化碳,为了保护环境,应在D装置的排气管口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3.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的钙、镁的化合物,其钙的化合物为Ca(HCO3)2,受热易分解,对其加热生成水和大量的气体,还有一种难溶性的盐,它是水垢的成分之一。
⑴〖提出问题〗探究Ca(HCO3)2受热分解的另外两种生成物。
⑵〖猜想〗①小刚认为生成物中的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
②你认为生成物中固体可能是。
⑷〖现象与结论〗如果小刚的猜想正确,现象应该是;如果你的猜想正确,现象应该是。
⑸写出Ca(HC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4.某小组的同学在课外进行科学探究,以验证铜片在空气中灼烧后,表面生成的黑色物质确实是铜与氧化合生成的CuO,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2)为进一步证明步骤二铜片表面黑色物质的元素组成,他们选用了以下装置继续进行实验:A B Ca.甲同学向A 装置中通入纯净的H 2,为检验反应产物,A 的右边应连接上面的装置 (填番号),所选装置中的实验现象为 。
八上生物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附答案)

八上生物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一、实验探究题1.当动物和它所发现的食物之间设有障碍物时,它可能会经过若干次“尝试与错误”,学会绕道取食。
(1)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是一种________行为。
(2)学习行为是在________基础上,通过________的作用,由________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3)动物的绕道取食研究反映了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________,尝试和错误的次数越________。
2.科学探究小组做了四个生态瓶,编号分别为A ,B ,C ,D .在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澄清池塘水(pH=7)、一定量的小鱼、螺蛳、小虾,并放入等量的水草,瓶口密封(如图所示).然后摆放在阳光充足的窗台上.对四个生态瓶进行了一个星期观察,发现瓶内的生物生存状态良好.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1)图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是________(2)在生态瓶中,水草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3)持续光照8小时后,瓶内液体pH 最接近7的生态瓶是________.(填字母标号)(4)若要研究小虾对水草生长的影响,最好选择________两个生态瓶进行观察比较.(填字母标号)(5)通过对四个生态瓶内水草、鱼、螺狮、虾的进一步观察,结果却发现:D 生态瓶内的虾存活时间最短,你认为其重要原因之一是________.3.通常人们认为大蒜具有抑菌作用。
大蒜真的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吗?某生物小组利用大肠杆菌在无菌条件下做了如下实验:实验准备:取等大的10片滤纸片,5片浸泡于大蒜滤液中,5片浸泡于无菌水中备用;将接种了等量大肠杆菌的10个培养基平均分成甲、乙两组。
实验操作如下:(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
(2)乙组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
(3)每组使用了5个培养基,实验结果取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4)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5)大肠杆菌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实验探究题专题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实验探究题专题练习八年级生物上册实验探究题1、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某人设计了以下实验:在甲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在甲、乙两瓶中同时各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
实验结果表明,乙瓶中的蚯蚓蠕动减弱,一段时间后就不动了,说明环境中水分是影响蚯蚓生活的重要因素。
此外,蚯蚓的呼吸依靠湿润的体壁来完成。
乙瓶中的蚯蚓无法完成呼吸,也是导致其死亡的原因。
在本实验中设置乙瓶的作用是进行对照。
基于以上实验,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实验来说明土壤中农药对蚯蚓的生存有影响。
2、我们常听说“饭前便后要洗手”,这是因为我们的手上分布有很多的细菌。
为了验证这一说法,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实验:使用两套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无菌棉棒、透明胶带、标签纸、放大镜等材料。
实验步骤包括:在两个培养皿上分别贴上标签纸,注明A,B;用无菌棉球擦拭没洗过的手心,在A培养基上轻轻涂抹,为实验组,B套不做任何处理,为对照组;用透明胶带将两套培养皿密封,放在温暖的地方培养;每隔一定时间用放大镜进行观察,记录观察结果。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回答以下问题:为什么要设置B 组?与A组形成对照实验。
为什么要用无菌棉球接种?避免棉球上的菌类污染培养基。
两套培养皿和培养基在接种前为什么要进行高温处理?杀死培养皿和培养基中的细菌或真菌的孢子。
预期结果是A培养基上长出了许多菌落,B培养基上没有菌落。
3、家庭制作甜酒的工序包括:将酒曲粉末与糯米饭拌匀,将糯米饭放入中压实后挖一个坑,淋一些凉开水,用凉开水将糯米饭冲淋一次,冷却到30℃,用水将糯米浸泡一昼夜,淘洗干净,将盖好,用毛巾包裹起来置于温暖的地方,将糯米倒入蒸锅中蒸熟。
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消毒、毛巾等材料。
制作工序的先后顺序为:④→⑥→③→①→②→⑤。
酒曲含有的主要菌种是酵母菌。
酿好的甜酒表面有气泡出现,这是由二氧化碳引起的。
如果制作过程中出现了糯米饭发霉的情况,可能的原因是不干净或没有盖好,有杂菌进入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与探究练习题
1.(2017·成都一诊)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探究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能观察到新细胞壁的生成过程
B.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有丝分裂实验中,可用甲基绿染色剂对细胞中的染色体进行染色
C.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实验中,要定期向试管中添加培养液
D.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需要3次在低倍显微镜下对装片进行观察
2.(2014·课标Ⅱ,4)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
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 )
A.实验后,a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b组的高
B.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小于b组的
C.a组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ATP大于b组
D.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mol·L-1)之间
3.(2017·全国Ⅲ,5)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 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面积
4.把一株牵牛花放置在黑暗中一昼夜,然后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该实验不能用于验证( )
A.光合作用需要CO2 B.光合作用能产生O2
C.光合作用需要光D.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5.在下列科学研究中,没有设置对照或对比的是( )
A.科学家用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证明了细胞核的功能
B.萨顿基于实验观察的基础上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C.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
D.赫尔希和蔡斯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6.酸碱物质在生物学实验中有广泛作用,下列有关实验中描述正确的是( )
A.鉴定还原糖时需先加斐林试剂甲液,目的是为CuSO4与还原糖的反应提供碱性环境
B.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漂洗后用碱性染料将染色体染成深色
C.利用浓硫酸为重铬酸钾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提供酸性条件
D.盐酸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甲基绿进入细胞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
7.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到的叶绿体结构照片属于物理模型
B.在探究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时,为了减小实验误差需要设置预实验
C.孟德尔遗传规律和摩尔根果蝇眼色遗传的研究过程均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D.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用浸泡法处理要求溶液浓度高
8.(2017·全国Ⅰ,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
B.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
C.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
D.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
9.下列所学到的生物学实验未用到模型方法的是( )
①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②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明实验③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规律④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A.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0.(2017·江苏,4)下列关于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转换物镜时应该手握物镜小心缓慢转动
B.以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不能观察到质壁分离
C.苏丹Ⅲ染色后的花生子叶细胞中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
D.在新鲜黑藻小叶装片中可进行叶绿体形态观察和计数
11.下列对有关生物学实验及研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调查人类遗传病应选取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作为调查对象
B.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CO2,可判断其呼吸方式
C.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不需要设置空白对照组
D.鉴定还原糖时,在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试管内呈现无色,加热后变成砖红色
12.下列关于教材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观察线粒体②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③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④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A.只有①需要活体材料B.只有④不需要用显微镜
C.只有③需要设置对照 D.只有③不需要染色处理
选择题答案:姓名
二.填空题
1.重庆一中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小麦做了一系列实验:
(1)取小麦根尖经解离、________后制成的临时装片,在其分生区细胞中能看到被明显染色的染色体。
(2)取小麦的根毛细胞,浸泡在一定浓度硝酸钾溶液中发生了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与其质壁分离复原相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2个)。
(3)用白炽灯给小麦植株提供光源使其正常生长,若更换为相同光照强度的绿光灯,短时间内叶肉细胞中的NADP +
/NADPH 的比值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4)为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在T 1和T 2两种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利用等量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 编组为A 、B 。
反应结束后使淀粉酶失活。
第二步:从A 、B 两组装置中取出等量溶液,分别倒入U 形管的甲、乙两侧, 此时两侧液面高度相同,一段时间后观察U 型管两侧高度变化。
若甲侧液面高于乙侧,则说明该淀粉酶的活性在T 1温度下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T 2温度下。
为确定T 2温度和该淀粉酶最适温度的关系,利用T 3温度(T 3>T 1)替代T 2温度重复上述实验,若甲侧液面低于乙侧,则说明该淀粉酶的最适温度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大于T 1温度。
2.为探究中国楤木总皂苷对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处理1:将60只健康的雄性大鼠进行适应性饲喂5 d 后,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50只)腹腔注射3%糖尿病诱导剂(ALX),获得糖尿病模型鼠,乙组(10只)不做处理。
处理2: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注:SAC 为中国楤木总皂苷提取液;二甲双胍为临床上使用的降血糖药。
(1)胰岛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ALX 作为糖尿病诱导剂,它能特异性识别并作用于大鼠的________细胞,使该细胞损伤、坏死,导致________分泌量减少,血糖升高。
(2)本实验中对照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果表明,随SAC 浓度增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 组的实验结果与D 组的相比降血糖的效果基本一致,此结果在实践上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进一步研究发现,SAC的作用机制可能是两方面:一是它能________(填“减弱”或“增强”)ALX对胰岛素分泌细胞的损伤;二是它能________(填“提高”或“降低”)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以减轻胰岛素分泌细胞的负担。
3.如表所示为科学家以绿色向日葵下胚轴为材料对植物向光性的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对黄质醛分布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质醛的生理功能是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植物生长。
(3)根据上述生物实验事实,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应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4)为了验证(2)中得出的结论,可以重新设计实验,在________(填“有”或“无”)单侧光照射下,对绿色向日葵下胚轴的一侧施加蒸馏水,另一侧施加黄质醛。
如果出现________的结果,说明该结论是正确的。
4.薇甘菊原产于中南美洲,后来入侵我国,它生性喜光,善于攀缘,生长迅速,致使许多植物被其覆盖后因缺少阳光而死亡。
薇甘菊入侵某生态系统后植物种类数及碳储量变化如表所示:
(1)薇甘菊入侵后导致植物群落的丰富度____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将逐渐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土壤中分解者的分解作用逐渐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
(2)田野菟丝子的茎缠绕在薇甘菊植株上,可以吸收薇甘菊植株中的营养物质。
田野菟丝子与薇甘菊之间存在________关系,可利用田野菟丝子控制薇甘菊的数量。
(3)关于薇甘菊的成功入侵,研究者认为,这是由于入侵种群在迁入新环境后发生适应性变化,把原来用于防御原产地天敌的能量投入到生长和繁殖中。
为验证该假设,研究者将薇甘菊入侵种群和对照种群种植在与入侵地气候、土壤等条件相同的环境中,除草、治虫,测定株高、分枝数和生物量。
①实验中,对照种群应从________获取。
②若测定结果为薇甘菊入侵种群,则该结果支持上述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