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学看地形图

合集下载

初中地理 地形图

初中地理 地形图

( A)
A.平原
B.高原
C.山地
D.盆地
5、表示陆地上地势由低到高的变化正确的是
( A)
A.绿色→黄色→褐色
B.绿色→褐色→黄色
C.黄色→绿色→褐色
D.褐色→黄色→绿色
6、下列地图中,能够最直观地表示地势高低起伏状况的是( B )
A.等高线地形图
B.地形剖面图
C.分层设色地形图
D.平面示意图
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7~9题。
认识世界陆地的地形类型(之最)
最 高 的 高 原
青藏高原
认识世界陆地的地形类型(之最)
最 高 的 山 脉
喜马拉雅山脉
认识世界陆地的地形类型(之最)
最 大 的 盆 地
刚果盆地
认识世界陆地的地形类型(之最)
东 非 高 原
认识世界陆地的地形类型(之最)
最 大 的 平 原
亚马逊平原
认识世界陆地的地形类型(之最)
东 北 平 原
三、地形剖面图
1、地形剖面图是以 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 转换成的。 2、它是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线下切而 显露出来的 地形垂直剖面。 3、地形剖面图,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 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 起 伏 和坡度 的 陡 缓。
地形剖面图
地形剖面图的应用 读“中国地形剖面图” 分析我国地势特点:
山 脊与山 谷
等高线的特征 山脊: 等高线的弯曲
部分向低处凸出; 山谷: 等高线的弯曲
部分向高处凸出;
陡崖 等高线的特征
等高线重叠
怎样判读常见的地
形部位?
① 山峰

② 山脊

③ 山谷

④ 陡崖

《学看地形图》教学设计

《学看地形图》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学看地形图》教学设计秭归县茅坪中学汪青【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它是地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教材主要通过实例,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指导学生学看地形图。

教材通过同一地区的三幅图形象地说明了分层设色地形图的来历、优点及阅读方法,以具体实例帮助学生“学看地形图”,同时培养学生通过分析“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地势的高低和坡度的陡缓变化,辨别出山脊、山谷等简单地形部位的能力。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地图”和“陆地地形与海底地形”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具备有将学习迁移的潜在基础。

但对于刚接触地理学科不久的七年级学生来讲,他们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的储备都较缺乏,使得他们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都比较弱。

【教学设计理念】等高线地形图是地形图的基础。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非常枯燥抽象,因此,挖掘利用感观教具,依赖学生最直观的自身体验,使学生主动接受知识,并构建知识体系。

实践探究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实用教法:即在绘制等高线地形图的活动中,逐步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和判读方法。

依据《地理新课标》,结合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好胜心强,知识层面低的特点,本节课设计了情景导入,微课直观展示,学生合作动手操作,学生合作探究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即按“探、学、议、演、练”的思路进行,借助多媒体,循序渐进。

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功能,彰显“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方法,夯实“学习对终生有用的地理”理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理解等高线的概念及特点。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3.了解分层设色地形图绘制原理及设色规律,能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辨认陆地的五种地形类型。

4.通过动手绘制等高线,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初中地理_学看地形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_学看地形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案第三节世界的地形——学看地形图教学目标:1、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过程。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读地势的高低和坡度的陡缓。

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五种地形部位。

3、能通过地形图识别五种陆地地形。

4、通过多媒体、地形模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

教学重点、难点: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在地形图上区别山脊、山谷。

教具:多媒体课件、地形模型教法与学法指导:利用多媒体、模型教学,使地形图的绘制过程形象、直观,把各种地形的实际形状与地形图紧密相联系,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看《红河谷》谈感受,突出地形图的重要性,引出课题。

【新课讲授】学看地形图过渡:如何把立体的地形转绘在平面图上呢?这就用到等高线(理解概念、强调海拔高度)。

[电脑演示]“等高线的绘制”。

通过电脑演示和学生观察,得出等高线的概念。

一、等高线:把海拔相同的各点的连结成线。

举一反三:解释等深线过渡:有了等高线我们就可以绘制等高线地形图了。

二、等高线地形图[电脑演示]“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

通过电脑演示和教师解说,使学生明白地形图是如何绘制而成的,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进一步熟悉等高线地形图。

[解释]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高度差,叫做等高距。

说出图中等高距。

合作探究:等高线的特点:①同一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高度相等;②同一地图上的等高距相等;③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④等高线愈稀,则坡度愈缓;等高线愈密,则坡度愈陡。

过渡: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那密到重合,会是什么地形呢?引导:等高线重合后形成近乎垂直的陡坡,即陡崖。

坡度起伏最大的地形是山地,陡崖是山体的一个部位,在山体模型上认识一下其它部位的名称和特征。

让学生利用山体模型或自己的手,认识山体各个部位。

等高线地形图上是怎样显示山体各部位的?通过景观图、实物图、地形图、模型的比较认识陡崖的特征。

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地形图的判读》课件

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地形图的判读》课件
(2)等深线: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
各点连接成线。
2.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
等高线绘制


线
100 110
120
120 1结合图片和模型 图思考以下问题: 1.等高线是闭合的 曲线吗? 2.同一条等高线的 海拔有何特点? 3.相邻的两条等高 线的海拔差是多少? 4.坡陡、坡缓与等 高线疏密有怎样的 关系?
______2_0_0_____米。
4、读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F点的海拔是
___3_0_0_米。
(2)写出字母代表的地形名
称:
A__山__顶____ B__鞍___部___
C__山__谷____
D__山__脊____
E__陡___崖____
(2)若自A点沿直线向B点行进,那么行进方向是 A点到C点行进,则行进方向是 东南 。
东北 ,自
(3)若A点海拔265米,则该点高出B点 45 米。
3.读图,回答问题。
(1)A处的地形部位是____山__顶_______,位于村庄的
______西__北______方向。 (2)B点的海拔是______3_0_0______米,B点与C点的相对高度是
山顶
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
几种基本地形部位的判读

山顶
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
等高线闭合, 等高线的
数值由中间 弯曲部分
向四周逐渐 向低处凸
降低。
出。
等高线的 弯曲部分 向高处凸 出。
两个山峰 之间的低 地。
等高线重 叠在一起。
学习区分山脊和山谷:
40
等高线向低处弯曲 为山脊
等高线向40 高处弯曲为 山谷

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地形图的判读》课件

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地形图的判读》课件

模型变曲线
和你的伙伴一起动手, 1.将你手中的沙做出: 山顶、山脊、山谷、陡坡、缓坡、陡崖、鞍部等 形状。2.用棉线绕出不同的等高线。3.用笔在白纸 上画出等高线图,绘制的同时感受立体变平面的 变形过程。4.标注好海拔数值(假设)与山体部 位名称。5.然后总结规律,准备好讲解如何在等 高线图上辨认山体各部位。 (演习规则:全员参与,组长负责合理分工,必 须标注海拔数值与山体部位名称。)
2.B点的海拔是多少之间。 400~500米
3.图中的山坡M和N
哪一个较陡? 原因是 ? D N N处等高线较密
E C AN B
Part 05
知识总结
利用知识树,对本课的知识点进行梳理。
课堂总结
中间高,四周低
山顶 等高线比较稀疏 缓坡
辨别 地形
等高线比较密集 陡坡 等高线重合 陡崖
山坡
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低级) 山脊 山谷
两山顶之间是鞍部!
单位(米)
走出大山!
-200
-500
东南沿海某地地形图
场景四 曲线穿彩衣
分层设色地形图
涂颜色
乘飞船探地形!
场景五 找找我在哪儿
卓玛:我与外星朋友在同一海拔高度上! 扎西:我与卓玛的相对高度是200米! 巴桑:我在海拔180米的地方! 尼曲:我在西面山顶上!
单位(米)
尼曲 D
Part 03
场景解读
通过课堂呈现的五个场景,加深对地形图的 理解。
场景解读
场景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场景三
场景五
山体变 模型
模型变 曲线
场景二
地形辨 认
曲线穿 彩衣
场景四
寻位地 形
场景一 山体变模型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学看地形图 (新版)最新人教版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学看地形图 (新版)最新人教版版

1100
900 4
700
500 3
300
100
7
地 形

部号
等高线特点

山 ① 等高线数值由中心向四降周低





两个山顶

)之间低
部② 地

6 1
山 脊

等高线数值由高处向高(
处凸出

山 ⑤ 等高线数值由低处重向叠( )
谷 ⑦ 处凸出
稀疏
5

崖⑥
等高线(
密集

最新初中地理缓坡精品课件设计等高线(


设计甲乙两条登山路线,哪条路线 比较省力?为什么?
甲省力。 因为甲路线上的等高线稀疏,是缓坡。
判读 (二):山体不同部位等高线特征
山顶
陡崖
鞍部
最新初中地理精品课件设计
判读 (二):山体不同部位等高线特征
山顶
陡崖
鞍部
最新初中地理精品课件设计
判读(二)山体不同部位等高线特征
100
300
2
500
瞧,生活处处有地理:
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等高线原理开垦的梯田。
最新初中地理精品课件设计
天然的“等高线”
天然的“等高线”
最新初中地理精品课件设计
天然的“等高线”
云南元阳梯田
最新初中地理精品课件设计
天然的“等高线”
原黄 土 高
急中生智
C
D
F
E
B
A
a.沿线路B至D向山上逃离
假设去我国西 南某地区,攀 登那里的一座 名山,按照 “A-B-C-山顶 甲”的路线登 山,当我们走 到B点时,突然 大雨倾盆,雨 水夹杂泥块和 碎石从山上急 泻而下,泥石 流随时会吞没 一切。

七年级地理上册 学看地形图课件

七年级地理上册 学看地形图课件

100
100
200 100
200 100
200
200
100
100 第四页,共十四页。
坡陡的地方
(dìfāng)
等高线绘法

400
300
坡缓的地方
(dìfāng)
200
100
密集 等高线
。(mìjí)
等高线 稀疏。
第五页,共十四页。
五种 地形图 (wǔ zhǒnɡ)
第六页,共十四页。
山顶
(shān dǐnɡ)
米50,0
这是两者的 相对高度 高度。
(xiāngduì gāodù)
米。
第十页,共十四页。
试一试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xiàliè)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
A 山脊 C 山谷 E 鞍部 G 山顶F
陡崖。
(2)(有shāAnjǐ)、B两条上山路线,从
A 处爬山比较(bǐjiào)容易。
高度(gāodù)差叫相对高度

1000米
1500米

某点到 海平面的垂 直距离叫绝 对高度 ,即 (juéduìgāodù) 海拔
500米
海平面
第三页,共十四页。
等高线图 等高线: 海拔高度相同(xiānɡ tónɡ)的各点的连
等深线? 线深。度相同(xiānɡ tónɡ)的各点的连线。
100
100
陡。崖(dǒu
甲 山顶(shā乙n 山谷。 yá)
2、甲山峰dǐ海nɡ)拔不超过
1200米
C、D两地相比,坡度较缓的是 原 D


3、此图的等高D处距等是高线稀疏,米坡。度缓

3.2.2 学看地形图(课件35张)-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3.2.2 学看地形图(课件35张)-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1.图中A地的海拔可能是 ( B )
A.400米
B.650米
C.750米
D.800米
2.到B地,爬图中甲、乙两坡,
哪个更省力 ( C ) A.一样省力 B.甲坡省力
C.乙坡省力 D.无法判断
等高线更稀疏
课时2 学看地形图 小海坨山位于延庆县西北部,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重要赛区之一。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两地的相对高度为800米-100米 =700米,由于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 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 约0.6℃,因此⑤地的气温约是30℃(700÷100)×0.6℃=25.8℃。
课时2 学看地形图
6.(2023黑龙江牡丹江4)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 C ) A.山地 B.丘陵 C.平原 D.高原
优点:醒目,有立体感
课时2 学看地形图
课堂小结
等高线地形图
海拔和相对高度 等高线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山顶(山峰):用“ ”表示 鞍部:相邻山顶的中间部分 陡崖:等高线重叠的部分 山谷:凸高为谷 山脊:凸低为脊
课时2 学看地形图
随堂练习
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读图,完成第1~2题。
第二节世界的地形
课时2 学看地形图
七年级上 湘教
课时2 学看地形图
学习目标
1.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 重点 难点 重点 难点
2.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读山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等 3.会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课时2 学看地形图
新课引入
地理学习中经常要用到地形图。有了合适的地形图即使是没有去 过的地方,我们也可以通过读图,了解那里的地形状况。

初中地理地形图解读方法全面掌握

初中地理地形图解读方法全面掌握

初中地理地形图解读方法全面掌握地形图是地理学中常用的工具,它通过符号、颜色和比例尺等方式,展现了地球表面的各种地貌特征,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形态和地理环境。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掌握地形图解读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将全面介绍初中地理地形图解读方法,帮助学生们提高地理学习的效果。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地形图的基本元素。

地形图通常由图例、等高线、河流、湖泊、山脉等要素组成。

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解释符号及其对应含义的一系列文字和图形。

等高线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地势高低的曲线,相邻的等高线之间会有相同的高度差。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基本元素,学生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地图上的信息。

其次,学生们需要学会读懂地形图上的地貌特征。

地形图上的符号、颜色和线条等表征了地球表面的各种地貌特征,比如山脉、河流、湖泊等。

学生们可以通过仔细观察符号和图例上的解释,结合地图上的标记来推断出地形特征。

例如,山脉通常用三角形的符号表示,河流则用蓝色线条表示。

通过对这些符号的解读,学生们可以将地图上的地貌特征还原出来。

第三,学生们需要学会利用地图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

地图上的比例尺是地图上一定距离对应于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

通过比例尺,我们可以计算地图上两点之间的实际距离。

学生们可以通过使用尺子或者直尺,按照比例尺在地图上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然后按照比例关系计算实际距离。

这对于学生们理解地图上的相对位置及地理距离非常重要。

最后,学生们需要学会利用地形图分析地理问题。

地形图不仅简单地展示了地球表面的地貌特征,还可以帮助我们分析解决地理问题。

比如,学生们可以通过分析地图上的河流走向、山脉分布等,判断出某个地区的水资源是否丰富,地势是否适合农业发展等。

通过地形图的分析,学生们可以更加深入地认识地理环境,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综上所述,初中地理地形图解读方法的掌握对于学生们提高地理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通过学习地形图的基本元素,读懂地貌特征,利用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以及分析解决地理问题,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形态和地理环境。

初中地理读图指导:地形图的阅读技巧

初中地理读图指导:地形图的阅读技巧

地形图的阅读技巧在初中地理的学习过程中,经常用到地形图。

如何阅读地形图,从图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下面就地形图的阅读技巧简单谈一下。

【地形知识】1.该地区以什么地形为主?阅读地形图,首先通过图例了解每种颜色或者线条的海拔情况并判断所属的地形类型,然后阅读地形图,分析本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

2.该地区有哪些主要的地形区?阅读地形图,通过注记找出主要地形区(含山脉)的名称。

3.该地区的地势怎样?可根据河流的流向、图例的海拔高度表或者地形剖面图判断地势的高低起伏状况。

(1)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根据各地海拔高低判断地势哪高哪低。

(2)根据河流的流向了解地势的高低起伏,判断地势哪高哪低。

(3)根据地形剖面图判断地势哪高哪低。

【河流知识】首先,阅读地形图结合图例和注记了解本区的主要河流的名称与分布(重要河流要了解其发源地、流向、流经的地形区、注入海洋、长度、地位等。

)其次,结合位置、地形与气候等方面了解本区河流的特点、影响。

(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水位、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

亚洲地形1.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2.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3. 地形区: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恒河平原、德干高原、印度河平原,伊朗高原等。

俄罗斯地形1.以高原、平原为主。

以叶尼塞河为界,以西主要是平原,以东主要是高原和山地。

2.地势南高北低,东高西低。

3.地形区:西部为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是亚洲最大的平原,东欧平原是欧洲最大的平原。

),东部为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南亚地形(1)地形以高原为主。

(2) 地势:南北高、中间低。

(3)地形区: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和德干高原。

亚洲的河湖(1)主要大河:注入北冰洋的有鄂毕河、勒拿河、叶尼塞河;注入印度洋的有恒河、印度河;注入太平洋的有长江(亚洲最长河流、世界第三长河),湄公河(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上2.3《世界的地形--学看地形图》 课件 (共22张PPT)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上2.3《世界的地形--学看地形图》 课件 (共22张PPT)
怎样才能把地面的高低起伏状况表示 在平面上呢?
等高线!
一、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 把地图上海拔相等的点连接成线。
130米
130米
130米
130米
等高距
120米
120米 120米
120米
120米
120米
110米
100米
100米
110米
100米
思考:等高线有什么特点?
110米
110米
100米
100米
当堂练习
1.等高线地图中的“高度”指 A( )
A.海拔
B.相对高度
C.两地之间的高度差 D.相对高差
死2.海世湖界面最为高_峰4珠00穆米朗,两玛地峰之海间拔的8相84对4.高43度米是,陆( 地B表面) 最低点
A.8448.13米 B.9244.43米 C.8848.13米D.8808.13米
3.海拔在500米以上,地表起伏较大的地形是( D )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点,海拔高度相同。
相邻等高线之间的等高距相等。
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陡缓有什么关系? 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在九九重阳节,小明和他的爷爷 去登山旅游。爷孙俩关于登山路线产 生分歧,请你帮他们分析一下,哪一 条线路上山最省力?为什么?
A
B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山 顶
山峰
D
A
3、图中B处和D处,哪里可能 形成河流,为什么?
B C
B处 因为B处等高线凸向海拔 高的地方,为山谷,可能形成 河流。
0 -100 -200 - 300
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 即 分层设色地形图 。
分层设色地形图中,绿色表示平原 ,蓝色

3.2 世界的地形——学看地形图 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湘教版(2024)

3.2 世界的地形——学看地形图 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湘教版(2024)

目录:
01/学看地形图 02/本课小结 03/随堂检测
PART 01
学看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
Learn to read topographic maps - contour topographic maps
地形图
按照一定的比例尺,用规定的符号将地物、地貌的平 面位置和高程表示在图纸上的正射投影图,称为地形图。
特点
随堂检测
1.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图中
C 山峰a的海拔高度可能为(
)
A.130米 B.150米 C.180米 D.210米
D 2.下列四图中,表示河流流向正确的是( )
300 200 100

100
200
300 B
300 200 100

100 200 300

随堂检测
3.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组织登山活动,目标是图中某地区的山峰,计
等高线的特点
①为闭合曲线 ②同线等高 ③同图等距 注意:除陡崖外,等高线 不相交,不重叠。
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
观察下列等高线地形图,根据等高线的概念判断此图是否 正确,为什么?
错误。同一条 等高线出现2个 高度。
陡坡与缓坡
缓坡
稀疏
陡坡
情境:小胖爬山如何看等高线 地形图,选择爬哪个坡?
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
四周高,中间低
共同点 地面起伏小 地面崎岖不平
学习目标
区域认知:学会判读等高线地形图,能够识别山峰、山谷、山脊、陡崖、鞍部 五种山体部位,初步认识五种基本地形。
综合思维:能够理解地形图不同部位形成不同景观的原因。 人地协调观:通过学习地形的不同部位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明白因地制宜进行

全国初中地理赛课《学看地形图》实践活动观察记录评价单

全国初中地理赛课《学看地形图》实践活动观察记录评价单

《学看地形图》实践活动观察记录评价单【学习目标】1.欣赏太行山的秀美景观,感受自然之美,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从地理视角观察山体部位。

2.利用提供的实验器材,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绘制原理,讨论将山体模型绘制成等高线地形图的方案,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填写实验结论,观察归纳等高线特征和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特点。

3.实验操作中,与他人分工合作完成实验,总结克服实验困难的方法,树立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提升地理实践力。

4.在真实的情境中,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学会应用等高线地形图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协作意识。

【实验探究】实验目的: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绘制原理,归纳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特征,判读山体不同部位。

实验器材:超轻黏土山体模型、透明板、标签、签字笔、透明箱子、颜色水、抹布。

小组分工:组长组织,明确各成员具体任务。

实验过程:1.在塑料膜上勾画出模型底部的轮廓,参考右图,一定要_______俯视水槽,并在所画线上标出0米。

2.倒水至100米,眼睛一定要 (平视、斜视)水面至100米刻度, 再在塑料膜上画出100米等高线,并标出100米。

3.重复上条操作,直到画完400米等高线。

4.观察塑料膜上绘制的等高线地形图,将山体不同部位的标签贴在图上相应位置。

实验结论: 1.等高线特征:(1)同一条等高线上所有点的海拔 。

(2)坡陡的地方,等高线_____(密集/稀疏);坡缓的地方,等高线_____(密集/稀疏)。

2.山体不同部位等高线特点:【实践应用】读“焦家屯景区等高线地形图”,各组将所选“项目”的最佳选址用“★”标到图上, 并说明理由。

A青春活力组:体验漂流。

夕阳运动组:从①②两条线中选择更适合的一条登山。

摄影爱好组:最高峰拍照。

极限挑战组:攀岩比赛。

B焦家庄景区等高线地形图【课堂自我评价】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看地形图班级 学生姓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看地形图》教学设计
湖北省孝感市杨店中学陈建国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实例,了解地形图的制作过程及如何阅读地形图。

2、初步学会在地形图上读出不同地点的海拔以及地势起伏和坡度陡缓,培养读图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完成实物模型的制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协作精神。

2、教学过程以问题情景为驱动,重视地理学科的过程教学和发现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3、教学过程中采用自主探究式和小组合作式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过程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地形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培养勤思考、乐动手、爱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通过对家乡地形的欣赏,让学生注意关注家乡,关注身边的地理事物,从而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

难点: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五种地形部位。

教学准备:
自制山体模型、多媒体课件,学生自备橡皮泥、棉线等
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板书设计 学看地形图
1、地形种类: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

山体部位:山顶、山脊、山谷、鞍部
2.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
看数值――――知地势高低
3.学看等高线地形图 看疏密――――知坡度陡缓
看形状――――知地表形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