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必修二圆周运动知识点
(完整版)圆周运动知识点
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及相互关系圆周运动1、定义:物体运动轨迹为圆称物体做圆周运动。
2、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物理量 (1)轨道半径(r )(2)线速度(v ): 定义式:t sv =矢量: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某点线速度的方向就在圆周该点切线方向上。
(3)角速度(ω,又称为圆频率):Ttπϕω2==(φ是t 时间内半径转过的圆心角) 单位:弧度每秒(rad/s )(4)周期(T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叫做周期。
(5)频率(f ,或转速n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圆周运动的次数。
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r t r v f T t rf Tr t s v ωθππθωππ==⇒⎪⎪⎭⎪⎪⎬⎫======2222 注意:计算时,均采用国际单位制,角度的单位采用弧度制。
(6)向心加速度r r v a n 22ω==(还有其它的表示形式,如:()r f r T v a n 2222ππω=⎪⎭⎫ ⎝⎛==)方向:其方向时刻改变且时刻指向圆心。
对于一般的非匀速圆周运动,公式仍然适用,为物体的加速度的法向加速度分量,r 为曲率半径;物体的另一加速度分量为切向加速度τa ,表征速度大小改变的快慢(对匀速圆周运动而言,τa =0) (7)向心力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常常称为向心力,向心力的来源可以是任何性质的力,常见的提供向心力的典型力有万有引力、洛仑兹力等。
对于一般的非匀速圆周运动,物体受到的合力的法向分力n F 提供向心加速度(下式仍然适用),切向分力τF 提供切向加速度。
向心力的大小为:r m rv m ma F n n 22ω===(还有其它的表示形式,如:()r f m r T m mv F n 2222ππω=⎪⎭⎫ ⎝⎛==);向心力的方向时刻改变且时刻指向圆心。
实际上,向心力公式是牛顿第二定律在匀速圆周运动中的具体表现形式。
3.分类:⑴匀速圆周运动(1)定义:物体沿着圆周运动,并且线速度的大小处处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圆周运动。
通用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圆周运动全部重要知识点
(每日一练)通用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圆周运动全部重要知识点单选题1、利用双线可以稳固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而不易偏离竖直面,如一根长为2L细线系一质量为m小球,两线上端系于水平横杆上,A、B两点相距也为L,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速度为v=√5√3g L2,则此时每根线承受的张力为()A.6mg B.2√3mg C.5mg D.5√33mg答案:B解析:设每根绳子的拉力为T,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Tcos30∘−mg=mv2 Lsin60∘解得T=2√3mg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在冬奥会项目中,运动员绕周长仅为111米的短道竞赛。
运动员比赛过程中在通过弯道时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速度,将发生侧滑而摔离正常比赛路线。
图中圆弧虚线Ob代表弯道,即正常运动路线,Oa为运动员在O点时的速度方向(研究时可将运动员看成质点),Oa,Ob把运动员的前方分成Ⅰ、Ⅱ和Ⅲ三个区域,下列论述正确的是()A.发生侧滑是因为运动员受到的合力方向背离圆心B.发生侧滑是因为运动员受到的合力大于所需要的向心力C.运动员若在O点发生侧滑,则滑向Ⅱ区城D.运动员若在O点发生侧滑,则滑向Ⅲ区域答案:C解析:AB.发生侧滑是因为运动员所受合力小于运动员所需的向心力,故AB错误;CD.因为运动员所受合力小于所需向心力,所以运动员做离心运动,将向圆弧的外侧滑动,但其合力由于仍指向弯道内侧,则向圆弧一侧略有偏转,故滑动方向在Ⅱ区域,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3、利用双线可以稳固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而不易偏离竖直面,如一根长为2L细线系一质量为m小球,两线上端系于水平横杆上,A、B两点相距也为L,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速度为v=√5√3g L,则此时每根线承受2的张力为()A.6mg B.2√3mg C.5mg D.5√33mg答案:B解析:设每根绳子的拉力为T,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Tcos30∘−mg=mv2 Lsin60∘解得T=2√3mg故B正确,ACD错误。
必修2第二章《 圆周运动》知识要点
高一必修2《第二章 圆周运动》知识要点一、圆周运动01.定义:物体的运动轨迹是圆周的运动,叫做圆周运动。
02.条件:物体受到向心力的作用 向心力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沿半径指向圆心。
03.特点:⑴、物体上各点围绕某点(即圆心)或某一轴线转动⑵、瞬时速度方向时刻改变——圆周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⑶、运动轨迹(或相对起点的位移)具有重复性(周期性)二、匀速圆周运动01.定义:运动速度大小恒定的圆周运动,叫做匀速圆周运动。
(有多种定义) 02.描述物理量设R 为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φ为半径转过的圆心角,N 为圆周运动的圈数。
⑴.线速度:V=t S =TR π2 =R ω 单位:m/s ⑵.角速度:ω=t ϕ=Tπ2=2n π 单位:rad/s ⑶.周期:T=ωπ2=n1 单位:s ⑷.转速:n=tN 单位:r/s 或r/min 03.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F (或a )和V 的大小、ω、T 、n 恒定不变,但F (或a )和V 的方向时刻改变。
04.特性:同一转动物体上各点的角速度相同 ★:传动装置中,两转动物体边缘上各处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三、向心力01.定义:使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力,叫做向心力。
02.特点:是效果力,不是性质力,方向时刻改变。
03.作用:只改变V 的方向,不改变V 的大小。
04.大小:F==ma 2ϖmr =r V m 2=ϖmV =224T mr π=mr n 224π 注意:⑴当m 、V 不变时,F ∝r1 ;⑵当m 、ω不变时,F ∝r 05.方向:总是沿半径指向圆心06.来源:来源于某一个力或某一个力的分力或某几个力的合力四、向心加速度01.定义:由向心力产生的加速度,叫做向心加速度。
02.大小:a=2ϖr =r V 2=ϖV =r T 224π =r n 224π 注意:⑴当V 不变时,a ∝r1 ;⑵当ω不变时,a ∝r 03.方向:总是沿半径指向圆心04.意义:反映V 方向改变的快慢五、分析和解决匀速圆周运动问题的步骤01.明确研究对象,确定圆心位置及半径大小;0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03.找出向心力的来源及大小;04.代入向心力公式列出方程05.结合其它条件列出相关方程;06.解联合方程组,求出所求物理量。
物理必修二圆周运动的公式定律和二级结论的总结
物理必修二圆周运动的公式定律和二级结论的总结圆周运动公式
1、v(线速度)=S/t=2πr/T=ωr=2πrf(S代表弧长,t代表时间,r代表半径)。
2、q(角速度)=θ/t=2π/T=2πn(θ表示角度或者弧度)。
3、T(周期)=2πr/v=2π/ω。
4、n(转速)=1/T=v/2πr=ω/2π。
5、Fn(向心力)=mrω^2=mv^2/r=mr4π^2/T^2=mr4π^2f^2。
6、an(向心加速度)=rω^2=v^2/r=r4π^2/T^2=r4π^2n^2。
7、vmax(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gr(无杆支撑)。
2圆周运动的特点
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轨迹是圆,角速度,周期,线速度的大小(注:因为线速度是矢量,"线速度"大小是不变的,而方向时时在变化)和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不变,且向心加速度方向总是指向圆心。
线速度定义:质点沿圆周运动通过的弧长ΔL与所用的时间Δt 的比值叫做线速度,或者角速度与半径的乘积。
线速度的物理意义:描述质点沿圆周运动的快慢,是矢量。
角速度的定义:半径转过的弧度(弧度制:360°=2π)与所用时间t的比值。
(匀速圆周运动中角速度恒定)
周期的定义: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转过一周所用的时间。
转速的定义: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所转过的圈数。
高一物理必修二圆周运动重难点解析
高一物理必修二圆周运动重难点解析导读:质点在以某点为圆心半径为r的圆周上运动,即质点运动时其轨迹是圆周的运动叫“圆周运动”。
它是一种最常见的曲线运动。
例如电动机转子、车轮、皮带轮等都作圆周运动。
1.线速度V:①圆周运动的快慢可以用物体通过的弧长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来量度该比值即为线速度②V=Δs/Δt 单位:m/s③匀速圆周运动:物体沿着圆周运动,并且线速度的大小处处相等(tips:方向时时改变)2.角速度ω:①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快慢还可以用它与圆心连线扫过角度的快慢来描述,即角速度②公式ω=Δθ/Δt (角度使用弧度制) ω的单位是rad/s3.转速r:物体单位时间转过的圈数单位:转每秒或转每分4.周期T: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转过一周所用的时间单位:秒S5.关系式:V=ωr(r为半径) ω=2π/T6.向心加速度①定义:任何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都指向圆心,这个加速度叫做向心加速度②表达式a=V2/r=ω2r=(4π2/T2)r=4π2f2r=4π2n2r(n指转过的圈数)方向:指向圆心7.向心力F=mV2/r=mω2r=m(4π2/T2)r=4π2f2mr=4π2n2mr 方向:指向圆心8.生活中的圆周运动①铁路的弯道:②拱形桥:(1)凹形:F向=FN-G 向心加速度的方向竖直向上(2)凸形:F向=G-FN 向心加速度的方向竖直向下③航天器失重:航天员受到地球引力与飞船座舱的支持力,合力提供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所需的向心力mg-FN=mv2/R v=√gR时FN=0 航天员处于失重状态④离心运动(逐渐远离圆心):(1)做圆周运动的物体,由于惯性,总有沿切线方向飞去的倾向。
当向心力消失或不足时,即做离心运动(2)应用:洗衣机脱水加工无缝钢管(离心制管技术)(3)危害:公路弯道不得超速高速转动的砂轮飞轮不得超速否则会酿成事故。
合格性考试讲义 必修二 6-1 圆周运动
合格性考试讲义 必修二第六章 圆周运动 第一节 圆周运动一、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 1.圆周运动运动轨迹为圆周或一段圆弧的机械运动,圆周运动为曲线运动,故一定是变速运动. 2.线速度(1)物理意义:描述圆周运动物体的运动快慢.(2)定义公式:v =ΔsΔt .(3)方向:线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为物体做圆周运动时该点的切线方向. 3.角速度(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绕圆心转动的快慢.(2)定义公式:ω=ΔθΔt .(3)单位:弧度/秒,符号是rad/s. (4)对角速度的理解(1)角速度描述做圆周运动的物体绕圆心转动的快慢,角速度越大,物体转动得越快.(2)角速度的大小:ω=ΔθΔt ,Δθ代表在时间Δt 内物体与圆心的连线转过的角度. (3)在匀速圆周运动中,角速度大小不变.4.转速和周期(1)转速:物体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圈数. (2)周期:物体转过一周所用的时间. (3)对周期和频率(转速)的理解①周期描述了匀速圆周运动的一个重要特点——时间周期性.其具体含义是: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一些变化的物理量,每经过一个周期时,大小和方向与初始时刻完全相同,如线速度等.①当单位时间取1 s 时,f =n .频率和转速对匀速圆周运动来说在数值上是相等的,但频率具有更广泛的意义,两者的单位也不相同.①周期、频率和转速间的关系:T =1f =1n .二、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及其关系 1.描述圆周运动的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2.描述圆周运动的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理解(1)角速度、周期、转速之间关系的理解: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由ω=2πT=2πn 知,角速度、周期、转速三个物理量,只要其中一个物理量确定了,其余两个物理量也唯一确定了.(2)线速度与角速度之间关系的理解:由v =ω·r 知,r 一定时,v ①ω;v 一定时,ω①1r ;ω一定时,v ①r .同轴传动皮带传动齿轮传动A 、B 两点在同轴的一个圆盘上两个轮子用皮带连接,A 、B 两点分别是两个轮子边缘的点两个齿轮轮齿啮合,A 、B 两点分别是两个齿轮边缘上的点(两齿轮的齿数分别为n 1、n 2)角速度、周期相同线速度大小相同线速度大小相同三、匀速圆周运动1.定义:线速度大小不变的圆周运动. 2.特点(1)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不断变化,是一种变速运动. (2)角速度不变. (3)转速、周期不变.【学考演练】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其线速度的方向是不断变化的.(√) (2)线速度越大,角速度一定越大. (×) (3)转速越大,周期一定越大. (×)(4)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相等时间内通过的弧长相等. (√) (5)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同. (×) (6)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匀速运动. (×)2.(2019·云南昆明期末)下列运动中,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是( ) A .自由落体运动 B .匀速直线运动 C .匀速圆周运动 D .平抛运动解析:选B.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运动状态不断变化,选项A 错误;匀速直线运动的运动状态不变,选项B 正确;匀速圆周运动是变加速曲线运动,运动状态不断改变,选项C 错误;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则运动状态不断改变,选项D 错误.3.(多选)对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B .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弧长相等 C .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D .在任何相等的时间里,连接物体和圆心的半径转过的角度都相等解析:选ABD.匀速圆周运动是指速度大小不变的圆周运动,因此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弧长相等,转过的角度也相等,A 、B 、D 项正确;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不一定相同,故C 项错误.4.(多选)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列物理量中不变的是( ) A .速度 B .速率 C .周期 D .转速解析:选BCD 速度是矢量,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方向不断改变;速率、周期、转速都是标量,B 、C 、D 正确.5.关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的关系,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线速度大的角速度一定大 B .线速度大的周期一定小 C .角速度大的半径一定小 D .角速度大的周期一定小解析:选D 由v =ωr 知,ω=vr ,角速度与线速度、半径两个因素有关,线速度大的角速度不一定大,A 错误;同样,r =vω,半径与线速度、角速度两个因素有关,角速度大的半径不一定小,C 错误;由T =2πr v 知,周期与半径、线速度两个因素有关,线速度大的周期不一定小,B 错误;而由T =2πω可知,ω越大,T 越小,D 正确.6.下列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是线速度不变的运动 B .是角速度不变的运动 C .是角速度不断变化的运动 D .是相对圆心位移不变的运动解析:选B 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保持不变,线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方向时刻变化,A 、C 错误,B 正确;相对圆心的位移大小不变,方向时刻变化,D 错误。
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六章圆周运动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带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六章圆周运动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单选题1、将火车在铁轨上转弯的过程近似看作水平面内的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转弯时内轨一定不受力B.转弯时外轨一定不受力C.转弯时火车速度越小越好D.转弯处应内轨低外轨高答案:D根据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向心力由其合力提供。
对火车进行受力分析,火车受到重力和轨道对火车的支持力,若火车轨道内轨低外轨高,设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则满足mgtanθ=m v2 r即当v=√grtanθ时火车内、外两侧铁轨所受轮缘对它们的侧向压力均恰好为零,火车的重力和轨道对火车的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
当火车速率大于v时,所需要的向心力增大,车轮轮缘对外轨施加压力;当火车速率小于v时,所需要的向心力减小,车轮轮缘对内轨施加压力;所以火车的速率过大或者过小都不好;综上所述选项ABC 错误,D正确。
故选D。
2、如图所示是“陀螺旋转醒酒器”,它可以绕底座的支点旋转,当其转动醒酒时,瓶上的A、B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杆上各点角速度大小都相同B.AB杆上各点线速度大小都相同C.AB杆上各点加速度大小都相同D.以上关于AB杆的说法都不正确答案:AA.AB杆上各点,相同时间内转过的角度相同,所以角速度大小相同,故A正确;B.AB杆上各点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不同,角速度相同,根据v=ωr可知,各点的线速度大小不同,故B错误;CD.根据a=ω2r可知,各点的加速度大小不同,故CD错误;故选A。
3、如图所示,小球在竖直放置的光滑圆形管道内做圆周运动,内侧壁半径为R,小球半径为r,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在水平线ab以上的管道中运动时,内侧管壁对小球可能有作用力)B.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v min=√g(R+r2C.小球在水平线ab以下的管道中运动时,外侧管壁对小球一定无作用力D.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v min=√g(R+r)答案:ABD.在最高点,由于外管或内管都可以对小球产生弹力作用,当小球的速度等于0时,内管对小球产生弹力,大小为mg,故最小速度为0,故BD错误;C.小球在水平线ab以下的管道中运动时,由于沿半径方向的合力提供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所以外侧管壁对小球一定有作用力,而内侧管壁对小球一定无作用力,故C错误;A.小球在水平线ab以上的管道运动,由于沿半径方向的合力提供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当速度非常大时,内侧管壁没有作用力,此时外侧管壁有作用力,当速度比较小时,内侧管壁对小球有作用力,故A正确。
高一必修2圆周运动知识点
高一必修2圆周运动知识点圆周运动是物体围绕一个固定点做规律性的运动。
在高一必修2的物理学习中,圆周运动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圆周运动的基本定义、相关公式和重要特点。
一、基本概念圆周运动是指物体沿着一个固定半径的圆形轨道做匀速或变速运动的现象。
在圆周运动中,物体的轨迹是一个圆,而物体的速度向量则与物体运动的轨迹垂直。
二、相关公式1. 弧长公式弧长(s)是圆周上两点之间的弧所对应的圆心角(θ)与半径(r)的乘积。
弧长公式可表示为 s = rθ,其中,s的单位是米(m),θ的单位是弧度(rad),r的单位是米(m)。
2. 角速度公式角速度(ω)是一个物体单位时间内绕着固定点旋转的角度。
角速度公式可表示为ω = Δθ/Δt,其中,Δθ表示角度的变化量,Δt 表示时间的变化量。
角速度的单位是弧度/秒(rad/s)。
3. 周期公式周期(T)是一个物体绕着固定点做一次完整圆周运动所需的时间。
周期公式可表示为T = 2π/ω,其中,π是一个数学常数,约等于3.14。
周期的单位是秒(s)。
三、重要特点1. 圆周运动的速度是变化的在圆周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大小是保持不变的,因为物体匀速地绕着圆周运动。
然而,物体的速度方向是随着时间而不断变化的。
2. 圆周运动的加速度圆周运动的加速度(a)是指物体改变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在圆周运动中,加速度的大小等于速度大小的变化率乘以速度向心的方向。
加速度的方向指向圆心。
3. 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圆周运动的向心力(F)是使物体朝向圆心运动的力。
向心力的大小等于质量(m)与加速度(a)的乘积,即 F = m * a。
向心力的方向也指向圆心。
总结:在高一必修2的物理学习中,圆周运动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介绍了圆周运动的基本定义、相关公式和重要特点。
通过学习圆周运动,我们可以理解圆周运动中速度的变化、加速度的产生以及向心力的作用。
掌握圆周运动的知识,有助于我们理解和解决与圆周运动相关的物理问题。
高一物理必修2圆周运动知识点归纳
⾼⼀物理必修2圆周运动知识点归纳 圆周运动是⾼考的重点内容和命题频率最⾼的知识点。
下⾯店铺给⼤家带来⾼⼀物理必修2圆周运动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物理必修2圆周运动知识点 ⼀、考点理解 1、关于匀速圆周运动 (1)条件:①物体在圆周上运动;②任意相等的时间⾥通过的圆弧长度相等。
(2)性质:匀速圆周运动是加速度变化(⼤⼩不变⽽⽅向不断变化)的变加速运动。
(3)匀速圆周运动的向⼼⼒: ①是按⼒的作⽤效果来命名的⼒,它不是具有确定性质的某种⼒,相反,任何性质的⼒都可以作为向⼼⼒。
例如,⼩铁块在匀速转动的圆盘上保持相对静⽌的原因是,静摩擦⼒充当向⼼⼒,若圆盘是光滑的,就必须⽤线细拴住⼩铁块,才能保证⼩铁块同圆盘⼀起做匀速转动,这时向⼼⼒是由细线的拉⼒提供。
②向⼼⼒的作⽤效果是改变线速度的⽅向。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即为向⼼⼒,它是产⽣向⼼加速度的原因,其⽅向⼀定指向圆⼼,是变化的(线速度⼤⼩变化的⾮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不指向圆⼼,它既要改变速度⽅向,同时也改变速度的⼤⼩,即产⽣法向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
③向⼼⼒可以是某⼏个⼒的合⼒,也可以是某个⼒的分⼒。
例如,⽤细绳拴着质量为m的物体,在竖直平⾯内做圆周运动到最低点时,其向⼼⼒由绳的拉⼒和重⼒(F向 = T拉 - mg)两个⼒的合⼒充当。
⽽在圆锥摆运动中,⼩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则是由重⼒的分⼒(F向= mg*tanθ),其中θ为摆线与竖直轴的夹⾓)充当,因此决不能在受⼒分析时沿圆⼼⽅向多加⼀个向⼼⼒。
④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向⼼⼒⼤⼩可以表⽰为: F = ma = mv^2/r = mrω^2 = mr*4π^2/(T^2) 2、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 (1)线速度:v = s/t(s是物体在时间t内通过的圆弧长),⽅向沿圆弧上该点处的切线⽅向。
描述了物体沿圆弧运动的快慢程度。
(2)⾓速度:ω = θ/t(θ是物体在时间t内绕圆⼼转过的⾓度),描述了物体绕圆⼼转动的快慢程度。
圆周运动的知识点总结
圆周运动的知识点总结1. 圆周运动的基本概念圆周运动是指物体在固定半径的圆周轨道上运动的物理现象。
在圆周运动中,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以恒定的速度运动,运动轨迹为圆形或圆周。
2. 圆周运动的基本参数在圆周运动中,有一些基本的物理量和参数需要了解:1)角速度:角速度是指物体绕圆周轨道旋转的速度。
它的单位是弧度/秒或者转/秒。
2)线速度:线速度是物体在圆周运动中沿着轨道运动的速度。
它是物体每单位时间在圆周轨道上所走过的长度。
3)周期和频率:物体绕圆周轨道运动一周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周期,而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周期数称为频率。
4)向心加速度:向心加速度是指物体在圆周运动中指向轴心的加速度。
3. 圆周运动的运动规律在圆周运动中,物体遵循一些基本的运动规律:1)圆周运动的速度是恒定的,但是速度方向会不断变化,因此会产生向心加速度。
2)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与角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与运动半径的倒数成反比。
3)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与角速度和运动半径成正比。
4)根据牛顿运动定律,物体在做圆周运动时会受到向心力的作用,从而产生向心加速度。
4. 圆周运动的应用圆周运动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1)行星绕太阳的运动:行星在天体引力的作用下,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其运动规律和速度大小可以通过圆周运动的物理规律进行描述。
2)地球自转和公转: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也是圆周运动的一种,它们决定了地球的昼夜交替和季节变化。
3)机械设备的转动运动:例如汽车的轮子和发动机的转动、电风扇的叶片转动等都是圆周运动的应用。
4)摩擦力和离心力的应用:圆周运动的物体会产生向心加速度,从而在运动过程中会受到摩擦力和离心力的作用。
这些力在机械设备和工程设计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5. 圆周运动的相关问题在圆周运动中,会涉及到一些常见的问题和挑战:1)离心力与向心力的平衡:当物体在做圆周运动时,会受到向心力和离心力的相互作用,需要通过合适的设计来平衡这两种力。
2)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在圆周运动的机械设备中,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对于长期运行和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 第六章 圆周运动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第六章圆周运动6.1圆周运动 ........................................................................................................................... - 1 -6.2向心力 ............................................................................................................................... - 9 -6.3向心加速度 ..................................................................................................................... - 16 -6.4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 - 21 -专题课向心力的应用和计算............................................................................................ - 32 - 专题课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 36 -6.1圆周运动一、圆周运动及线速度1.圆周运动的概念运动轨迹为圆周或一段圆弧的机械运动,称为圆周运动。
圆周运动知识点总结总结
圆周运动知识点总结总结1. 圆周运动的基本概念在圆周运动中,物体沿着一个圆形轨道围绕一个点或轴线做运动。
这个点或轴线被称为圆周运动的中心。
在圆周运动中,物体离中心的距离被称为半径,用符号r表示。
围绕圆心的角度称为角度,通常用符号θ表示。
当物体在圆周运动中通过一个完整的圆周,它所围绕的角度是360度,或者用弧度表示为2π弧度。
2. 圆周运动的运动学描述在圆周运动中,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角度称为角速度,通常用符号ω表示。
角速度是一个矢量量,它的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旋转的角度。
角速度的单位通常是弧度每秒(rad/s)。
物体在圆周运动中所围绕的圆周的长度称为弧长,通常用符号s表示。
弧长和半径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描述:s = rθ在圆周运动中,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弧长称为线速度,通常用符号v表示。
线速度的大小等于弧长与时间的比值,即v = s/t。
线速度和角速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描述:v = rω这个公式表明线速度和角速度是成正比的关系。
当半径增大时,线速度也会增大;当角速度增大时,线速度也会增大。
这也说明了在圆周运动中,线速度的方向是垂直于半径的方向。
线速度的方向与角速度的方向有一定的关系,具体关系可根据右手螺旋法则来确定。
3. 圆周运动的动力学描述在圆周运动中,物体所受的向心力(或者称为离心力)是造成它做圆周运动的根本原因。
向心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质量和其线速度的平方与半径的乘积之比,即F_c = mv^2/r其中F_c表示向心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线速度,r表示物体所围绕的圆周的半径。
向心力的方向始终指向圆周运动的中心。
向心力是一种虚拟力,它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力,但是它却能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使得物体在圆周运动中始终保持向中心的方向运动。
圆周运动中的向心力和角速度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向心力的大小和角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F_c = mrω^2这个关系表明当角速度增大时,向心力也会增大,从而使得物体在圆周运动中的向中心的加速度也会增大。
圆周运动总结知识要点
圆周运动问题是高考考查的热点,物体在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中临界条件的考查在高考中多有出现圆周运动的特点:物体所受外力在沿半径指向圆心的合力才是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因此利用矢量合成的方法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同样也是本单元的基本方法;只有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沿半径指向圆心,物体才做匀速圆周运动。
另外,由于在具体的圆周运动中,物体所受除重力以外的合外力总指向圆心,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垂直,因此向心力对物体不做功,所以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一)匀速圆周运动1. 定义:做圆周运动的质点,若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圆弧长度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速圆周运动。
2. 运动学特征:v 大小不变,T 不变,ω不变,向a 大小不变;v 和向a 的方向时刻在变,匀速圆周运动是加速度不断改变的变速运动。
3. 动力学特征:合外力大小恒定,方向始终指向圆心。
(二)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 1. 线速度(1)物理意义:描述质点沿圆周运动的快慢。
(2)方向:质点在圆弧某点的线速度方向沿圆弧该点的切线方向。
(3)大小:(s 是t 时间内通过的弧长)。
2. 角速度 (1)物理意义:描述质点绕圆心转动的快慢。
(s /rad ),ϕ是连接质点(2)大小:和圆心的半径在t 时间内转过的角度。
3. 周期T ,频率f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叫做周期。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沿圆周绕圆心转过的圈数,叫做频率,也叫转速。
4. v 、ω、T 、f 的关系f 1T =f 2T 2π=π=ωω=π=r r T 2v5. 向心加速度(1)物理意义:描述线速度方向改变的快慢。
(2)大小:=a 0222222v r T 4r f 4r r v ω=π=π=ω=(3)方向:总是指向圆心(三)向心力向F1. 作用效果:产生向心加速度,不断改变质点的速度方向,维持质点做圆周运动,但不改变速度的大小。
2. 大小:rm r mv F 22ω==向3. 来源:向心力是按效果命名的力,可以由某个力提供,也可以由几个力的合力提供或由某个力的分力提供,如同步卫星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圆锥摆摆球所受向心力由重力和绳上的拉力的合力提供4. 匀速圆周运动中向心力就是合外力,而在非匀速圆周运动中,向心力是合外力沿半径方向的一个分力,合外力的另一个分力沿切线方向,用来改变线速度的大小。
圆周运动知识点总结
圆周运动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1、圆周运动的定义圆周运动,是指物体在圆周轨道上做周期性的运动。
在圆周运动中,物体不断地沿着圆周轨道运动,其位置和速度都随时间而变化。
2、圆周运动的基本要素圆周运动的基本要素包括:圆周轨道、圆心、半径、角度和角速度等。
3、圆周运动的基本特征圆周运动的基本特征包括:圆周运动的速度、加速度和角度变化等。
二、规律1、圆周运动的速度在圆周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随着它在圆轨道上的位置不断变化。
当物体在圆周运动中处于不同的位置时,其速度大小和方向也不同。
通常情况下,圆周运动的速度大小是不断变化的,而其方向则始终是切线方向。
2、圆周运动的加速度在圆周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是指它在圆轨道上的加速度。
圆周运动的加速度由两部分组成:切向加速度和向心加速度。
切向加速度是指物体在圆周运动中在切向方向上的加速度,它决定了物体在圆周轨道上的速度变化;向心加速度是指物体在圆周运动中朝向圆心的加速度,它决定了物体在圆周轨道上的加速度大小。
3、圆周运动的角度变化在圆周运动中,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绕圆心旋转的角度称为角速度。
角速度是圆周运动的重要参数,它决定了物体在圆周轨道上的位置和速度。
通常情况下,角速度大小与圆周运动的速度大小成正比。
4、圆周运动的动力学规律在圆周运动中,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是向心力,向心力与物体在圆周轨道上的质量、半径和角速度等参数有关。
根据牛顿定律,向心力与物体在圆周轨道上的加速度成正比,从而得出了向心力的计算公式。
三、应用1、圆周运动在自然界中的应用在自然界中,圆周运动广泛存在于各种物体的运动中,如:行星绕太阳的公转、月球绕地球的公转、地球自转等。
圆周运动在自然界中的应用非常丰富,它决定了各种天体运动的规律和周期。
2、圆周运动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在工程技术领域,圆周运动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机械工程中的齿轮传动、涡轮机械中的叶轮运动、航天器的轨道设计等,都是基于圆周运动的规律和原理进行设计和改进的。
高一物理必修二_第二章圆周运动知识点与例题练习
1.物体的运动轨迹是圆的运动叫圆周运动圆周运动圆周运动是变速..速率..运动,“速”特指匀速圆周运动:质点沿圆周运动,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圆弧长度相等(但任意相等时间内,位移大小..相等)2.线速度:方向:切线方向单位:m/s角速度:方向:右手螺旋定则单位:rad/s转速(n):质点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圈数。
单位:r/s或r/min周期(T):质点转动一周所用的时间。
单位:s3.几个有用的结论:①同轴转动的物体上各点转动的周期和角速度均相同②皮带不打滑时,皮带上各点和轮子边缘..各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③两齿轮间不打滑时,两轮边缘..各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4.向心力狭隘定义:物体做圆周运动时,所受的沿半径指向圆心方向的力(合力)。
向心力广义定义:质点(或物体)作曲线运动时所需的指向曲率中心的力,又称法向力。
向心力简单定义:改变物体运动方向的力..........。
5.对向心力的理解:①向心力是物体所受到的指向圆心方向的合力的新名字...,故受力分析时,不能“强迫”物体再受一个向心力.......,只能思考,是由哪些力去“充当”“提供”向心力。
②不是因为物体做圆周运动而产生了向心力,而是因为物体受到指向圆心的力(向心力)才做圆周运动。
③向心力是从力的作用效果..角度来命名的,它不是具有确定性质的某种类型的力。
相反,任何性质的力都可以作为向心力。
④向心力来源:它可是某种性质的一个力,或某个力的分力,还可以是几个不同性质的力沿着半径指向圆心的合外力。
⑤向心力总指向圆心,时刻垂直于速度方向,故向心力只能改变速度的方向,不能改变速度的大小。
6.向心加速度:与向心力相呼应的加速度,指向圆心,总垂直于速度方向。
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是变加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在变)。
7.变速圆周运动和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8.圆周运动方程F合== 的理解:左边F合是外界(如绳子)实际提供的...力右边是物体做圆周运动需要的...力的大小等号的含义是:“满足”、“提供”、“充当”①F合= 时,物体刚好..能做圆周运动;②F合< 时,物体做离心运动;③F合> 时,物体做近心运动。
圆周运动知识点总结
圆周运动知识点总结圆周运动是物体沿着圆形轨迹运动的一种基本运动形式。
这种运动常常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景中,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自行车轮子的旋转等等。
本文将重点总结圆周运动的相关知识点,并探讨其在科学和技术中的应用。
一、圆周运动的基本概念圆周运动是物体围绕一个确定的轴心按照圆形轨迹做直线运动的一种运动形式。
在圆周运动中,轴心是确定的,但是圆周运动的速度、半径、角度等参数可以不同。
二、圆周运动的基本量1. 弧长(S):物体在圆周上移动的路径长度,单位为米(m)。
2. 角度(θ):物体绕轴旋转的弧度数,用弧度(rad)或角度(°)表示。
3. 弧度(rad):表示角度的单位,1弧度等于沿单位圆对应圆心角的弧长。
4. 角速度(ω):单位时间内物体绕轴旋转的角度变化,单位为弧度/秒(rad/s)。
5. 周期(T):物体绕轴一周所需的时间,单位为秒(s)。
6. 频率(f):单位时间内物体绕轴旋转的次数,单位为赫兹(Hz)。
三、圆周运动的相关公式1. 圆周运动的速度(v):速度等于物体在圆周上运动的长度与所需时间的比值,即v = S/T = rω。
2. 圆周运动的加速度(a):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率,即 a =Δv/Δt = ω^2r。
3. 圆周运动的周期与频率之间的关系:T = 1/f。
四、圆周运动的应用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一周的周期为约24小时,而公转一周的周期为约365.25天。
这两个运动共同决定了地球的自然日、季节和年份等现象。
2. 车轮的旋转:自行车、汽车等车辆通过轮子的圆周运动来产生动力和行进。
利用圆周运动的变化,可以实现转向、制动等操作。
3. 常用物理实验:圆周运动也经常在物理实验中应用,如离心机、圆周运动的惯性等。
离心机可以通过圆周运动的离心力来分离物质,而圆周运动的惯性则可以用来研究物体在非惯性参考系中的运动规律。
总结:圆周运动是物体按照圆形轨迹绕轴旋转的一种基本运动形式。
圆周运动知识点总结
圆周运动知识点总结圆周运动是物体沿圆周路径运动的一种形式,它在物理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以下是关于圆周运动的一些关键知识点:1. 圆周运动的基本概念:圆周运动是指物体沿圆周轨迹运动的过程,其中物体的速度方向时刻变化,始终指向圆心。
2. 圆周运动的类型:圆周运动可以分为匀速圆周运动和变速圆周运动。
匀速圆周运动是指物体以恒定速度沿圆周轨迹运动,而变速圆周运动则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方向在运动过程中发生变化。
3. 圆周运动的描述:描述圆周运动时,通常使用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频率等物理量。
线速度是物体沿圆周轨迹的切线方向的速度,角速度是物体绕圆心转过的角度与时间的比值,周期是物体完成一次圆周运动所需的时间,频率是单位时间内物体完成圆周运动的次数。
4. 圆周运动的物理量关系:对于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v、角速度ω、周期T和频率f之间的关系为v = ωr = 2πr/T = 2πf,其中r是圆周运动的半径。
5. 向心力:物体做圆周运动时,需要一个指向圆心的力来维持运动,这个力称为向心力。
向心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速度和半径有关,其公式为F_c = mω^2r = mv^2/r。
6. 向心加速度:物体做圆周运动时,由于速度方向时刻改变,会产生向心加速度,其大小为a_c = vω = ω^2r = v^2/r,方向始终指向圆心。
7. 圆周运动的实例: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涉及到圆周运动,如行星绕太阳的运动、车轮的旋转、钟摆的摆动等。
8. 圆周运动的动力学分析:在分析圆周运动时,需要考虑物体所受的所有力,包括向心力、摩擦力、重力等,并通过牛顿第二定律进行动力学分析。
9. 圆周运动的稳定性:圆周运动的稳定性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小,圆周运动越稳定。
10. 圆周运动的实验研究:通过实验可以研究圆周运动的规律,例如使用旋转圆盘实验来测量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关系,或者通过测量物体在圆周运动中的向心力来验证物理定律。
这些知识点为理解和分析圆周运动提供了基础,对于深入学习物理学中的动力学和运动学问题至关重要。
高二物理《圆周运动》知识点总结
高二物理《圆周运动》知识点总结
一、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线速度、向心加速度
1.匀速圆周运动
(1)定义:做圆周运动的物体,若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圆弧长相等,就是匀速圆周运动;(2)特点: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始终指向圆心,是变加速运动;
(3)条件:合外力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且指向圆心;
2.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物理量
3.模型处理
(1)竖直面内圆周运动两类模型
一是无支撑(如球与绳连接、沿内轨道运动的过山车等),称为“绳(环)约束模型”,二是有支撑(如球与杆连接、在弯管内的运动等),称为“杆(管)约束模型”.
(2)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的两种模型特点及求解方法
最高点无支撑最高点有支撑。
物理必修二圆周运动知识点
物理必修二圆周运动知识点圆周运动是物理学中比较基础的运动形式之一,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运动形式之一。
在高中物理课程中,我们必须学习圆周运动的相关知识点。
本文将从圆周运动的概念、圆周运动的基本量、圆周运动的三定律以及应用举例等多个方面,详细介绍圆周运动的知识点。
一、圆周运动的概念圆周运动指的是质点或物体在某一固定中心点处,围绕着该中心点旋转运动的过程。
这种运动一般是在平面内进行的,因此圆周运动也常被称为平面运动。
二、圆周运动的基本量圆周运动的基本量包括角度、弧长、线速度、角速度、角加速度和半径等。
下面分别介绍这些基本量:1. 角度角度是指在圆周上所扫过的弧度数。
角度常表示为角度符号“°”,一个圆的角度为360°。
当角度为180°时,就是所谓的“半圆”。
2. 弧长弧长指的是圆周上弧所对应的圆心角所表示的弧长,弧长常用符号“s”表示,单位为米。
3. 线速度线速度是指圆周上某一点在单位时间内所走的弧长,即单位时间内质点或物体在圆周上运动的位移。
线速度常用符号“v”表示,单位为米/秒。
4. 角速度角速度是指圆周上的角度变化率,即单位时间内质点或物体在圆周上所旋转的角度。
角速度常表示为符号“ω”,单位为弧度/秒。
5. 角加速度角加速度是指圆周中某一点的角速度变化率,即单位时间内角速度的改变量。
角加速度常表示为符号“α”,单位为弧度/秒2。
6. 半径半径是指圆周上某一点到圆心的距离。
在圆周运动中,半径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量,在许多计算中都需要用到。
三、圆周运动的三定律圆周运动的三定律与牛顿运动定律、牛顿引力定律以及热力学定律一样重要,也是圆周运动研究的基础。
圆周运动的三定律包括: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1.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指的是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将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2.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指出,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它上面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必修二圆周运动知识点
自然界万物的运动和变化,以及人们创造的一切,都是我们兴趣的取之不竭的泉。
让我们在自己的心灵中点燃起强烈的求知的火花,以浓厚的兴趣进入物理的大千世界,接下来WTT 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物理必修二圆周运动知识点,供大家学习和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物理必修二圆周运动知识点
曲线运动
1.在曲线运动中,质点在某一时刻(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是在曲线上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2.物体做直线或曲线运动的条件:
(已知当物体受到合外力F作用下,在F方向上便产生加速度a)
(1)若F(或a)的方向与物体速度v的方向相同,则物体做直线运动;
(2)若F(或a)的方向与物体速度v的方向不同,则物体做曲线运动。
3.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合外力的方向总是指向轨迹的凹的一边。
4.平抛运动:将物体用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
分运动:
(1)在水平方向上由于不受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2)在竖直方向上物体的初速度为零,且只受到重力作用,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5.以抛点为坐标原点,水平方向为____轴(正方向和初速度的方向相同),竖直方向为y轴,正方向向下.
6.①水平分速度:
②竖直分速度:
③t秒末的合速度
④任意时刻的运动方向可用该点速度方向与____轴的正方向的夹角表示
7.匀速圆周运动:质点沿圆周运动,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圆弧长度相同。
8.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线速度v:质点通过的弧长和通过该弧长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s/t,单位m/s;属于瞬时速度,既有大小,也有方向。
方向为在圆周各点的切线方向上
9.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非匀速曲线运动,因而线速度的方向在时刻改变
(2)角速度:ω=φ/t(φ指转过的角度,转一圈φ
为 ),单位 rad/s或1/s;对某一确定的匀速圆周运动而言,角速度是恒定的
(3)周期T,频率:f=1/T
(4)线速度、角速度及周期之间的关系:
10.向心力:
向心力就是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一个指向圆心的合力,向心力只改变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不改变速度大小。
11.向心加速度:
描述线速度变化快慢,方向与向心力的方向相同,
12.注意:
(1)由于方向时刻在变,所以匀速圆周运动是瞬时加速度的方向不断改变的变加速运动。
(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向心力方向总指向圆心,是一个变力。
(3)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就是向心力。
13.离心运动: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所受的合力突然消失或者不足以提供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的情况下,就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1.万有引力定律:
引力常量G=6.67× N?m2/kg2
2.适用条件:可作质点的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若是两个均匀的球体,r应是两球心间距.(物体的尺寸比两物体的距离r小得多时,可以看成质点)
3.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中心天体质量M, 天体半径R,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g )
(1)万有引力=向心力 (一个天体绕另一个天体作圆周运动时 )
(2)重力=万有引力
地面物体的重力加速度:mg = G g = G ≈9.8m/s2
高空物体的重力加速度:mg = G g = G <9.8m/s2
4.第一宇宙速度----在地球表面附近(轨道半径可视为地球半径)绕地球作圆周运动的卫星的线速度,在所有圆周运动的卫星中线速度是的。
由mg=mv2/R或由 = =7.9km/s
5.开普勒三大定律
6.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质量
7.通过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公式计算环绕速度
8.大于环绕速度的两个特殊发射速度:第二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含义)
功、功率、机械能和能
1.做功两要素: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位移
2.功:
功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但有正功和负功之分,单位为焦耳(J)
3.物体做正功负功问题 (将α理解为F与V所成的角,更为简单)
(1)当α=90度时,W=0.这表示力F的方向跟位移的方向垂直时,力F不做功,
如小球在水平桌面上滚动,桌面对球的支持力不做功。
(2)当α<90度时,cosα>0,W>0.这表示力F对物体做正功。
如人用力推车前进时,人的推力F对车做正功。
(3)当α大于90度小于等于180度时,cosα<0,W<0.这表示力F对物体做负功。
如人用力阻碍车前进时,人的推力F对车做负功。
一个力对物体做负功,经常说成物体克服这个力做功(取绝对值)。
例如,竖直向上抛出的球,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对球做了-6J的功,可以说成球克服重力做了6J的功。
说了“克服”,就不能再说做了负功
4.动能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表达式
5.重力势能是标量,表达式
(1)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是相对于选取的参考面而言的。
因此在计算重力势能时,应该明确选取零势面。
(2)重力势能可正可负,在零势面上方重力势能为正值,在零势面下方重力势能为负值。
6.动能定理:
W为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m为物体质量,v为末速度,为初速度
解答思路:
①选取研究对象,明确它的运动过程。
②分析^p 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各力做功情况,然后求各个外力做功的代数和。
③明确物体在过程始末状态的动能和。
④列出动能定理的方程。
7.机械能守恒定律:
(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没有任何外力做功。
)
解题思路:
①选取研究对象----物体系或物体
②根据研究对象所经历的物理过程,进行受力,做功分析^p ,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
③恰当地选取参考平面,确定研究对象在过程的初、末态时的机械能。
④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列方程,进行求解。
8.功率的表达式:
,或者P=FV 功率:描述力对物体做功快慢;是标量,有正负
9.额定功率指机器正常工作时的输出功率,也就是机器铭牌上的标称值。
实际功率是指机器工作中实际输出的功率。
机器不一定都在额定功率下工作。
实际功率总是小于或等于额定功率。
物理必修二学习方法
学习期间,在课堂中的时间很重要。
因此听课的效率如何,决定着学习的基本状况,提高听课效率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课前预习能提高听课的针对性。
预习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可进行补缺,新的知识有所了解,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盲目性和被动性,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
预习后把自己理解了的知识与老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p 即可提高自己思维水平,预习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2、听课过程中要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不能开小差。
全
神贯注就是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做到耳到、眼到、心到、
口到、手到。
若能做到这“五到”,精力便会高度集中,课堂
所学的一切重要内容便会在自己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要保
证听课过程中能全神贯注,不开小差。
上课前必须注意课间十
分钟的休息,高中物理不应做过于激烈的体育运动或激烈争论
或看小说或做作业等,以免上课后还气喘嘘嘘,想入非非,而
不能平静下来,甚至大脑开始休眠。
所以应做好课前的物质准
备和精神准备。
3、特别注意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
老师讲课开头,一
般是概括前节课的要点指出本节课要讲的内容,是把旧知识和
新知识联系起来的环节,结尾常常是对一节课所讲知识的归纳
总结,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本节知识方
法的纲要。
4、作好笔记。
笔记不是记录而是将上述听课中的重点,
难点等作出简单扼要的记录,记下讲课的要点以及自己的感受
或有创新思维的见解。
以便复习,消化。
5、要认真审题,理解物理情境、物理过程,注重分析^p 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坚持下去,就一定能举一反
三,提高迁移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理必修二学习技巧
1、死记硬背: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规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练。
课文必须熟悉,知识点必须记得清楚。
至少达到课本中的插图在头脑中有清晰的印象,不必要记得在多少多少面,但至少知道在左页还是右页,它是讲关于什么知识点的,演示的是什么现象,得到的是什么结束,并能进行相关扩展领会。
2、独立做作业:要独立地(指不依赖他人),保质保量地做一些题。
题目要有一定的数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质量,就是说要有一定的难度。
任何人学习数理化不经过这一关是学不好的。
独立解题,可能有时慢一些,有时要走弯路,有时甚至解不出来,但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个初学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把不会的
题目搞会,并进行知识扩展识记,会收获颇丰。
物理必修二圆周运动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