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审计法治建设问题研究
当前基层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基层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当前基层法治建设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和基础。
它是一项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共同推进的综合性系统工程,需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一体建设。
基层政府处在政府工作的第一线,承担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管理职责,直面广大群众,直面各种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
市、县、乡政府能否切实做到依法行政,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政府依法行政的整体水平和法治政府建设。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经济体制变革不断深化、社会利益格局不断调整,如何加强基层法治建设,促进依法治国在基层的有力推进显得尤为重要。
一、基层法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工作重点在基层”,“九层之台,始于垒土”,任何工作一旦脱离基层,就容易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基层组织是否坚强有力,基层干部是否身先示范,基层工作是否创新有效,直接影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伟大进程。
基层法治是一个系统,在这一系统中包括立法、司法、执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一系列要素。
目前,在基层法治建设这个系统工程中,诸多要素都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基层法治建设顺利进行。
二、基层法治建设的对策加强基层法治建设,促进依法治国在基层的有力推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治素质。
2.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战斗力。
3.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干部的素质和能力。
4.加强基层法律服务,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5.加强基层法律监督,提高法律监督的效果和水平。
6.加强基层法治建设的统筹规划和协调推进,形成合力。
只有通过以上措施的有力推进,才能够加强基层法治建设,促进依法治国在基层的有力推进。
立法和司法解释是基层法治系统中的关键和核心。
浅谈基层法治建设需解决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基层法治建设需解决的问题与对策浅谈基层法治建设需解决的问题与对策浅谈基层法治建设需解决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摘要基层是法治中国建设整体推进的基础环节,基层法治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或决定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目标的实现。
本文结合多年基层工作经历,深刻剖析了基层法治建设需要在思想认识、组织建设、司法公正、法律普及、法治环境等方面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为全面加强基层法治建设作了有益探讨。
论文关键词基层法治建设法治国家基础在基层,我们应该在推进依法治国的同时,着重于基层建设。
近年来,基层法治化建设进程显着加快,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各个领域的工作均取得新成效,为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是也应看到,基层法治建设与中央的新规定以及与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相比,存在不同程度的不适应、不符合等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不断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一、基层法治建设需解决的问题(一)在思想认识上,意识不强,“重人治、轻法治”现象没从根本上得到转变部分领导干部对法治建设在促进社会和谐、营造良好地社会发展环境、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作用缺乏足够认识。
认为法治建设费时、费力、费事,相对经济工作,见效慢,在年度考核中所占分值较小,是“软指标”、“软任务”,没把法治建设工作摆上应有位置。
表现在:个别基层单位仍然存在对依法治理工作重视不够,没有把法治建设工作的成效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目标考评体系,没有把依法治理工作当作一项常规工作来抓,安排部署工作仅仅依靠发个文、开个会,流于形式,以备应付上级检查之需;少数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观念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干工作时一味听从领导指示、不甄别正误,或者特权思想严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依然存在,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知法犯法时有发生;少数领导干部法律知识缺乏,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社会事务的水平和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重大决策面前不民主、利益面前偏亲重友、财务管理混乱、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等,官本位思想和人治意识没有得到有效根除。
基层审计整改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基层审计整改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当前,审计机关将整改作为审计工作的落脚点「治已病,防未病”的功效得到有效发挥。
但是,部分被审计单位审计整改落实中仍存在着态度消极、避重就轻、敷衍整改等问题,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落实不到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审计监督的实效。
本文就基层审计整改工作的现状介绍审计整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审计整改工作存在的几点主要问题(一)审计整改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有的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对审计整改工作不够重视,不亲自部署安排审计中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也没有将其纳入议事日程,严格督促相关人员进行整改和落实。
尤其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多为“先离后审”,对历史遗留问题的审计发现问题整改,现任负责人往往认为这是前任领导管理留存的问题,与本人关系不大,抱着“新官不理旧账”的心理,消极对待。
有些整改责任单位的审计整改主体责任意识不足,部署不实,未明确整改责任科室、相关责任人员,对整改问题也没有明确的解决流程,造成问题整改责任不清,相互推卸,不能全力支持审计部门落实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工作。
(二)审计整改实效取得不明显一方面,一些被审计单位存在应付整改检查,“蒙混过关”的思想,敷衍了事,如在审计整改验收时把挤占挪用的资金调账冲回,在后期慢慢恢复原状,掩盖了审计整改的本质,降低了审计整改效果。
另一方面,有的单位审计整改仅停留在审计发现问题表面,就事论事地进行整改处理,甚至主观上有意识地进行“选择性整改”。
没有对问题产生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举一反三,达不到治标治本的效果,过分强调客观原因,对审计发现的问题以各种现实困难来推脱逃避整改,导致审计发现的问题被现实情况弱化,造成审计机关独木难支,整改工作流于形式。
(三)督促整改的强制性手段有限目前,对被审计单位整改不作为、慢作为的责任追究法规制度和有效的问责机制还不健全,在实际工作中,审计机关缺乏强制性与威慑性手段,对一些单位拒绝整改、拖延整改的现象往往需要借用其他部门力量联动协作,合力推进。
基层审计机关法治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基层审计机关法治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基层审计机关是国家监督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对地方政府行政权力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效果性进行审计监督,保障国家和人民利益。
在法治审理工作中,基层审计机关存在一些问题,如审理程序不规范、执法资源不足、司法保障不足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法治审理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有必要及时总结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提高基层审计机关法治审理工作水平,促进国家法治建设。
一、存在的问题(一)审理程序不规范基层审计机关在审理案件时,程序不规范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审理程序不规范体现在审理程序不清晰、审理程序不严格、审理程序不公开等方面。
审理程序不清晰容易导致审计案件因程序问题被打回重审,从而影响审计效果和效率;审理程序不严格容易导致审计案件审理不公正,影响司法公信力。
(二)执法资源不足(三)司法保障不足二、对策建议基层审计机关应加强审理程序的规范化建设,明确审理程序的具体要求和内容,规范审理程序的操作步骤和时间节点,完善审理程序的信息公开和监督制度。
加强审理程序的执行力度,对不按程序操作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纠正,并对审理程序进行定期考核和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审理程序的规范、严格和公开。
基层审计机关应加大对执法资源的投入力度,增加审计人员数量,改善审计设施设备条件,加强审计资金保障。
加强对执法资源的管理和使用,优化执法资源的配置和调配,更好地满足审计案件审理需求。
并加强执法资源的保障和保障,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确保执法资源的充足、有序和安全。
基层审计机关应注重审计案件审理条件和环境的改善,提高审计案件审理的保障水平。
加强审计案件审理条件的建设,改善审计案件审理环境,保障审计案件审理的顺利进行。
加强对审计案件审理保障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审计案件审理保障的有效实施。
并建立完善的司法保障机制,保障审计案件审理的顺利进行,并及时解决审计案件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司法公信力和审计效果。
基层审计机关法治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基层审计机关法治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基层审计机关在维护国家财政经济利益、推动全面依法治国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开展法治审理工作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从基层审计机关法治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以期能更好地推动基层审计机关的法治审理工作。
一、存在的问题1.法治意识不够强。
在一些基层审计机关中,法治观念教育工作还不够到位,一些审计干部对于法治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对法律法规的理解和掌握有所欠缺,导致审计工作中的法治问题处理不当。
2.法律应用水平不高。
一些基层审计干部的法律知识面窄,法律应用能力有限,审计工作中对于一些复杂的法律问题处理不够得当,甚至因为不了解相关法律规定而导致审计结果的偏颇。
3.审理工作程序不规范。
在一些基层审计机关中,审理工作的程序和流程不够规范,容易出现程序性错误,导致审理结论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受到影响。
4.审计工作和司法机关合作不够紧密。
基层审计机关与司法机关在审理工作中的合作不够紧密,信息共享和案件协作不够顺畅,导致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有所下降。
5.技术手段运用不足。
一些基层审计机关在法治审理工作中,对于现代化审计技术手段的运用不够充分,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影响了审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对策和建议1.加强法治观念教育。
基层审计机关应加强对审计干部的法治观念教育,提高他们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推动审计工作向法治规范方向发展。
2.加强法律知识培训。
基层审计机关应加强对审计干部的法律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法律水平和应用能力,确保审理工作的法律准确性和公正性。
关于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调研报告近年来,我市加大了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力度,农村基层民主、村民自治、村务公开制度等到大力推进,尤其是今年实施的“民主议政日”、“四日合一”等制度和措施,进一步确保了广大农民群众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根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部署,笔者对大信镇各村庄进行了走访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调查问卷等形式,了解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真实状况,分析存在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多年来,经过大信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对大信镇的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在调研中看到,我镇农村民主法治建设仍然存在着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相适应的地方。
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一、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取得的可喜进展从调研的情况看,我镇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全面加强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村干部及广大村民的民主法治意识不断增强。
通过民主法治建设,带动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一)民主选举在农村基层普遍开展,村民的民主意识日趋成熟。
一是民主选举产生村党支部。
各村均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的规定,实行“两推一选”办法,选举产生村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
全镇95%的村党支部都能顺利完成换届选举任务。
二是海选产生村民委员会。
各村根据村委会组织法、《山东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的规定,实行无记名选举的办法选举村委会。
在选举村委会过程中,坚持选举程序公开、选举办法公开、选举结果公开,最大程度地保障选举的民主性,切实维护选民的合法权益,全镇村委会选举村民参选率达98%以上。
这种直接的民主选举,标志着村民民主意识正在逐步提高。
(二)民主决策在农村基层普遍得到贯彻,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明显增强。
实行民主决策,是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一环。
从调查走访的情况来看,全镇32个村庄,普遍实行了民主决策,程序也比较规范。
基层工作中的法治建设与法律服务
基层工作中的法治建设与法律服务法治建设和法律服务在基层工作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基层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法律问题和挑战。
在这篇文章中,将探讨基层工作中的法治建设和法律服务的重要性,并剖析其在提供公正、有效的服务方面的作用。
第一部分:法治建设在基层工作中的重要性法治建设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石。
基层工作是一个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基层工作的法治化是实现社会稳定和繁荣的关键。
基层工作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土地纠纷、劳动合同纠纷、社会保障问题等,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如果不依法治理,不仅会给基层社会治安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同时也会破坏人民群众对法律的信任和对党和政府的信心。
在基层工作中,法治建设可以提供公平、公正、公开的法律环境。
只有依法治理,才能够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得到全面地保护,避免腐败行为的发生。
同时,法治建设也可以为基层工作提供更加明确的法律规范和操作指南,提高基层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第二部分:法律服务在基层工作中的作用法律服务是法治建设的具体实践,是基层工作落实法治理念的重要手段。
基层工作人员应当发挥法治建设的主体作用,加强自身法律素养,提高法律服务能力,为人民提供更好的法律服务。
首先,法律服务可以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基层工作涉及到的问题广泛而复杂,人民群众往往对法律知识了解不足,不清楚自己的权益和义务。
基层工作人员应当通过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帮助人民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并提供相关的法律意见和指导,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其次,法律服务可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基层工作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和纠纷,如邻里纠纷、企业之间的竞争等。
通过提供调解、仲裁等法律服务,可以帮助解决这些矛盾和纠纷,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第三部分:加强基层工作中的法治建设和法律服务为了加强基层工作中的法治建设和法律服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首先,加强基层干部的法律培训。
基层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基层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基层法治建设是法治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然而,我们也不可否认,基层法治建设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基层法治建设的效果和成效。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基层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来推动基层法治建设的进步。
一、基层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1.法律宣传教育不足基层法治建设中存在着法律宣传教育不足的问题。
一方面,部分地区和部门对法律宣传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很多人对法律的了解不足;另一方面,存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存在敷衍了事、形式主义的现象,法律宣传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也不够生动有趣,无法引起人们的兴趣和重视。
2.法律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基层法治建设中的法律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一方面,一些社区和乡镇法律服务所的建设、设施和人员配置都比较薄弱,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另一方面,一些法律服务人员素质不高,服务态度不够热情,处理问题能力有限,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法律服务的需求。
3.法治监督机制不健全基层法治建设中的法治监督机制也存在不健全的问题。
一方面,对于基层干部和执法人员的监督不够严格,存在一些腐败现象、权力寻租等情况;另一方面,对基层社会组织和居民的合法权益保护不够充分,一些非法行为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制止和惩处。
4.法律意识淡薄基层法治建设中很多人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
一方面,由于法律宣传教育不足,很多人对于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法律的意义和作用都了解不足,无法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一些人对法律的尊重和遵守意识不够强烈,随意违法的现象比较普遍。
5.法律执行不力基层法治建设中法律执行不力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法律执行力度不够大,一些违法行为难以及时得到制止和惩处;另一方面,法律执行的效率和质量都有待提高,很多涉法事务很难得到有效解决和执行。
二、解决问题的建议1.加强法律宣传教育为了解决基层法治建设中法律宣传教育不足的问题,我们需要加强法律宣传教育的力度。
当前基层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基层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当前基层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基层法治建设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和基础, 是一项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共同推进的综合性系统工程,需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一体建设,而基层法治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法治的成败,基层政府处在政府工作的第一线,承担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管理职责,直面广大群众,直面各种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市、县、乡政府能否切实做到依法行政,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政府依法行政的整体水平和法治政府建设。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经济体制变革不断深化、社会利益格局不断调整,如何加强基层法治建设,促进依法治国在基层的有力推进显得尤为重要。
一、基层法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工作重点在基层”,“九层之台,始于垒土”,任何工作一旦脱离基层,就容易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基层组织是否坚强有力,基层干部是否身先示范,基层工作是否创新有效,直接影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伟大进程。
基层法治是一个系统,在这一系统中包括立法、司法、执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一系列要素,目前,在基层法治建设这个系统工程中诸多要素都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基层法治建设顺利进行。
(一)公民法律素质有待提高。
公民法律素质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综合性概念,涉及公民的法律信仰、法律意识、法律知识、法律情感、法律认同、法律心态、法律习惯、法律行为、法律价值判断等方面。
它不仅包含知法、守法、用法等法律意识,还包括把法律意识转化为自觉的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法律行为,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
造成我国公民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
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经过了漫长的人治时期,人们的思想很难立刻转变为法治观念。
基层审计机关法治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基层审计机关法治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近年来,随着法治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强,在基层审计机关中,法治审理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一、不同地区的法律和法规执行不相一致。
在基层审计机关进行审理工作时,经常会出现不同地区法律条文和法规执行标准不一致的情况,这给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二、审理人员专业水平有限。
在基层审计机关中,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普遍较低,很难胜任复杂的审理工作,影响了法治审理工作的质量。
三、审理工作难以及时处理。
由于复杂的审理工作量大,审理工作难以及时处理,很可能影响案件审理效率和公正性,侵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四、监督机制不完善。
在基层审计机关中,监督机制不完善,存在一定的漏洞和不规范之处。
如果不加以改进,将会影响到审理工作质量以及效率。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有以下对策可供基层审计机关参考:
二、提高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应当加强对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这样可以提升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三、加强审理工作与案件管理的协调。
应当加强审理工作与案件管理的协调,尽量减少审理工作的耗时,提高效率。
同时,要充分考虑当事人的权益,确保审理工作公正、合理。
四、完善监督机制。
应当完善监督机制,加强对基层审计机关法治审理工作的监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确保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公正性。
在实际工作中,以上对策仅为建议,基层审计机关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运用,逐步完善法治审理工作流程,将其打造成为高质量、高效率的法治审理工作示范机构。
基层法治建设的推进与难题
基层法治建设的推进与难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基层法治建设成为了保障社会稳定和促进人民福祉的关键环节。
基层法治建设旨在加强基层政府的法治理念和法治能力,推进基层社会管理的法治化。
然而,在推进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难题。
首先,基层法治建设存在资源不足的问题。
基层社会管理的法治化需要大量的经费和人力投入,但是在许多地方,基层资源有限,人才短缺,给推进基层法治建设带来了困难。
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基层法治建设的财政支持,并鼓励高素质人才到基层从事法治工作,提供更好的待遇和发展机会。
其次,基层法治建设面临着法官队伍建设的挑战。
基层法治建设需要专业的法官和法律人才来保障法律的正确实施,但是当前基层法官队伍结构不合理,素质参差不齐,很多基层法官的司法能力和责任意识有待提高。
因此,政府应加强基层法官队伍的培训和选拔,引进更多高素质的法官人才,提高基层法院的专业水平和司法公正性。
再次,基层法治建设存在思想观念的转变问题。
在一些地方,基层干部对法治建设的认识还存在偏差,依法办事、依法治理的观念还未根深蒂固。
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基层干部的法治教育力度,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训,提高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推动基层干部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并在日常工作中贯彻落实。
最后,基层法治建设面临法律意识素质的提升问题。
基层居民的法律意识普遍较低,在涉及法律问题时缺乏相应的法律常识和法律意识。
这给基层法治建设带来了困难,也容易导致法律纠纷的发生。
因此,政府应加强对基层居民的法律教育宣传,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素质,促进良好的法治社会建设。
总之,基层法治建设的推进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法官和居民共同努力。
解决基层法治建设的难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包括增加资源投入、加强法官队伍建设、转变思想观念、提升法律意识素质等。
只有这样,才能够推进基层法治建设,实现社会稳定和人民福祉的目标。
基层审计机关法治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基层审计机关法治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近年来,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化,基层审计机关在法治审理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了很多问题:审计机关法治审理工作的专业化程度不高,案件立案标准不明确,审理程序不规范,司法保障力度不够等等。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基层审计机关法治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果。
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加以解决。
一、加强专业化培训,提高法治素养对于基层审计机关来说,法律知识与技术水平是一项基本功。
因此,为了做好法治审理工作,首要的一步就是加强审计干部的专业化培训,提高其法律素养和技能水平。
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开展模拟案例演练、讨论研究和交流学习等活动,提高审计干部的审计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确保其在法律与实务方面具有扎实的基础和素养。
二、明确立案标准,严格执行立案是法治审理工作的第一环,也是关键环节。
为了确保立案工作的公平、公正和透明,应该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程序规定,制定并执行严格的立案标准。
明确立案标准,确保立案决定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避免立案滥用等问题的出现。
三、规范审理程序,加强司法保障审理程序是法治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和程序标准。
在审理过程中,应该注重保护被审计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严格依法采取适当的证据和调查方法,确保审理结论的科学和准确。
同时,还应通过加强审理程序的监督和评估,加强司法保障,提高审理质量。
四、完善体制机制,加强部门协调法治审理工作需要与其他部门、单位进行协作、协调,并有可能涉及其他领域的政策和规范。
为此,在建立基层法治审计机关体制的同时,应加强与其他机构、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合力,确保法治审理工作顺利进行。
此外,还应进一步完善机关内部的协调机制,确保各部门在审理工作中高效协作。
五、加强对外宣传和培训,提高社会认知度法治审理工作的意义和作用,是需要得到广泛认知和支持的。
因此,加强对法治审计工作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审计工作的认知度和理解度,进一步树立基层审计机关的公信力和形象。
基层审计机关法治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基层审计机关法治审理工作 存在的冋题与对策◊白忠汉基层审计机关法治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一)对法治审理工作重视不够审计法治审理工作是整个审计工作的核心环节,对审计质 量控制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但在一些基层审计机关中,对法治审理工作认识不够到位,领导不够 重视,总认为法治审理机构是二线、法治审理工 作简单、审理只是走形式,普遍存在重一线轻二 线,重审计轻审理,重查证轻复核,重结果轻过 程,致使法治审理工作被边缘化,得不到重视和支持。
安排的人员年龄偏大,知识老化,有的未力•略♦2020.02设法治审理机构,有的甚至连专职法治审理人员也没有^(二)对审计项目审理未实现全覆盖近几年来社会大众和各级领导对审计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加之审计监督全覆盖不断推进,导致审计项目数量逐年递增,新时代对审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地由法规审理部门承担的审理任务也越来越繁重。
然而,基层审计机关法治审理力量相对薄弱,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常常承担其他T作而不能专司其职。
法治审理人员既要负责法治建设和审理审计项目,又要承担审计项目审计任务,导致一些审计项目未经审理就上会,增大了审计风险。
(三)法治审理人员能力不足基层审计机关法治审理机构“人少质弱”,审计法治审理队伍结构不优。
经济管理、财会类占多数,学法律背景的少,大部分审ii"法治审理人员只偏重财务方面的知识,不熟悉法津法规。
审理I:作涉及领域宽广、政策性综合性强,对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要求较高,现有法治审理人员能力素质和知识结构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的法治审理T作要求,知识储备不足,知识更新慢,法治审理人员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人员年龄老化,知识结构单一,学习新政策新法规的积极性不高,出现本领恐慌、能力不足,一定程度制约着法治审理工作的水平。
(四)法治审理工作水平有待提高审计法治审理工作是规范审计行为,保证审计质量的重要环节。
然而,基层审计机关审理机构的审理方式多侧重程序局限于书面审理,审理内容多是审计程序审查,很多时候还仅停留在审计项目实施结束后对审计报告等文书质量的事后复核把关上,没有很好的以审计实施方案为基础,开展实质性的审理。
浅谈基层审计机关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基层审计机关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审计部门是一个经济监督部门,在维护财政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经济和社会事业的不断发展,审计事业的发展必须与其相适应。
县级审计机关的工作量和干部队伍在全国审计系统中占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基层审计机关建设不可忽视。
基层审计机关建设存在问题亟待解决。
一、基层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知识比较单一,缺乏“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一方面基层审计机关中绝大多数审计人员所学专业是会计和审计专业,从事财务收支审计人员较多,而金融、法律、计算机、工程预决算等专业人才很少,所占比例不足10%,金融、工厂预决算和计算机辅助审计人员极缺。
第二,审计机关内部人才交流较少,审计人员专业知识教育不够,缺乏长效、系统、专业性的知识培训和更新。
干部造成“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的成长和培养受到限制,导致各审计机关普遍缺乏“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第三,人员进入大多是政策性安置,不懂业务的人员居多。
表面上,审计机关人员有所增加,力量在加强,但真正从大学毕业生中招聘进来的少之义少,调入的人员多是政策性安置或外单位提拔进来的,没有经过系统专业性的培训学习,多数不懂业务知识,交流出去的也少,造成审计机关内部缺乏活力,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审计工作的需要。
(二)审计手段落后,特别在查处经济案件方面更为明显。
审计手段落后主要表现在:1硬件建设跟不上审计工作的需要。
在如今的网络信息时代,部分基层审计机关办公用计算机没有上网,且计算机老化配置极低,很难适应工作需要。
2计算机审计水平低。
一方面是审计人员自身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运用AO审计的能力低,且没有参加系统学习和培训,短期内还难以满足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是电子账务未普及。
特别是乡镇级单位,手工做账的还比较普遍。
3审计的侦查手段弱,强制性不强。
特别是查处经济案件的法律手段明显不足。
基层审计机关法治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基层审计机关法治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随着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审计机关的法治审理工作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基层审计机关作为履行职责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法治审理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审理程序不规范一些基层审计机关在审理案件时,程序不够规范,有时会出现超过规定期限的情况,有时还会在审理过程中出现逾期或未逾期的庭前准备不充分等情况。
这不仅会影响到案件的公正审理,还容易引发当事人对审计机关的不满和争议。
2. 判决理由不充分一些基层审计机关的判决理由不够充分,可能会存在主观臆断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当事人往往难以理解审计机关做出的判决,甚至质疑审计机关的公正性,因此判决理由的充分性对于审计机关的公信力至关重要。
3. 相关法律法规熟悉度不高一些基层审计机关的工作人员在法律法规的理解和运用方面存在不足,往往不能很好地理解和运用相关法律法规,从而影响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4. 案件审核不严谨一些基层审计机关在案件审核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失误率,甚至存在案件出现漏洞或不严谨的情况,这也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
二、对策1. 增加培训力度基层审计机关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对法律法规及审计工作的理解与应用水平。
此外,应举办针对性的研讨会和座谈会,加强基层审计人员法律知识和工作技能的培训和交流。
2. 加强内部管理基层审计机关应加强对审计工作的内部管理,严格审计程序和流程。
审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有严格的控制,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审计机关还应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和答辩,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 加强法律意识基层审计机关应加强对法律意识的培养,使工作人员全面掌握法律规定,提高法律意识和法律能力,明确自身的职责和义务,更好地履行审计职能。
此外,还应建立起一个全方位、多元化的法律咨询体系,帮助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遇到的法律问题。
4. 深化改革基层审计机关应加强制度建设,深化审计改革,推进审计责任制和监督机制的建设,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提高审计程序和流程的标准化、规范化。
基层治理体系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层治理体系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如何提升基层治理体系的效能,是当前社会治理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层治理体系建设中,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以下将从不同角度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办法。
首先,基层治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组织结构混乱、职责不明确、权责不配套等方面。
在一些地方,基层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不清晰,导致工作推诿和责任推卸现象频发。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基层政府的组织建设,明确各部门的职责范围,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协调机制,确保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
其次,基层治理体系的建设还存在着部门间信息孤岛问题,信息共享不畅、数据孤立等情况普遍存在。
这给基层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甚至影响了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为了解决信息孤岛问题,我们需要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推动各部门间数据交换,提高信息的流通效率,并加强对信息的规范管理,确保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
在基层治理体系中,监督机制不健全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些基层政府和部门存在权力寻租、腐败问题,影响了政府工作的公信力和透明度。
为了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我们需要加强对基层政府和公职人员的监督,建立健全的问责机制,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检查,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此外,基层治理体系建设中,人才储备和培养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些基层政府和部门存在人才短缺、人员素质不高等情况,制约了基层治理效能的提升。
为了解决人才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对基层公务员和领导干部的培训和考核,激励他们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增强公务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此外,基层治理体系中还存在着决策机制不灵活、反应迟钝等问题。
一些基层政府和部门的决策缺乏前瞻性和灵活性,不能及时调整政策和措施,导致治理效果不佳。
为了提升决策机制的灵活性,我们需要建立多元化的决策机制,鼓励各级政府和部门更加注重市场反馈和民意调查,及时调整政策和决策,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适应性。
基层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基层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基层法治建设在中国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涉及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公平正义、保护人民合法权益等方面。
然而,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就基层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问题分析1.法治意识薄弱。
基层干部对法律法规的认识不够深入,法治观念薄弱。
一些干部依旧存在依仗权力任性行使、以权谋私、不按程序办事等问题。
2.法律执行不到位。
一些基层单位对法律执行态度不够重视,对涉法问题敷衍了事,不能真正做到依法行政。
这导致了一些涉法案件长期得不到解决,甚至出现不正当干预司法的情况。
3.法治机制不健全。
一些地方基层单位在制定法规和规章方面存在不规范、不透明等问题,法规制度不完善。
同时,部分单位法律顾问制度未能得到有效运用,法律风险隐患较大。
4.基层法律服务不足。
由于基层法律服务机构和人员的不足,部分群众无法及时得到法律援助和咨询服务。
有些地方基层法律服务网点建设和设施条件不完善,给群众的法律权益保护带来了困难。
二、建议提出1.加强法制教育。
针对基层干部,要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其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可以通过组织法律培训班、开展法律知识竞赛等方式,提高干部对法律法规的了解和守法意识。
2.完善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基层法律监督机制,加强对基层单位的法律执行和依法行政的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对于涉法案件的处理,要强化司法独立和依法判断,不受不正当干预。
3.加强法规建设。
地方基层单位要规范法规和规章的制定,提高透明度和合法性,确保各项规章的实施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建议各单位加强法律顾问制度建设,及时咨询专业律师,避免法律风险。
4.加强基层法律服务建设。
完善基层法律服务机构,加大对基层法律服务站点的建设和设施投入,提高服务能力和效率。
鼓励各级政府加大对法律援助工作的支持,确保困难群众能够得到及时的法律援助。
5.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
加强对基层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执法水平和能力。
基层内部审计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基层内部审计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近年来,地方各级审计机关积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决策部署,不同程度开展了内部审计工作。
金湖县在对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指导和监督过程中,发现各单位在推进内部审计工作上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需要研究加以解决。
一、存在问题(一)内部审计机构设立不健全。
多数重点行政事业单位(部门)未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即使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也未能配备独立专职审计人员,容易导致审计工作缺乏严明性,审计结果缺乏科学性。
(二)对内部审计工作认识不到位,启动较晚,内审队伍力量薄弱。
绝大部分基层单位对内审计工作的性质、作用和意义不了解、认识不到位,未主动开展内审工作,发展迟缓。
(三)内部审计发挥职能有限。
内部审计工作多数停留在财政财务检查,工作内容较为单一。
但政策落实、资金使用效益、经济责任、基本建设项目等方面未得到有效开展,内部审计监督作用发挥有限。
(四)内部审计工作程序不规范。
在准备阶段仅通过口头通知方式告知,实施阶段不重视工作底稿的编制,工作底稿随意性强,缺乏规范性和统一性,严重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
二、问题原因分析(一)受机构编制限制。
县级行政事业单位(部门)三定方案没有核定内部审计机构、岗位和编制,未能设立独立机构。
(二)由于被审计单位主要领导对内部审计重视程度不够,内审机构设立滞后,内审人员配置严重不足,内审人员不具备从事审计工作所需要的职业胜任能力。
(三)内部审计意识淡薄。
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定位认识不准确,认为内部审计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同时在制定内部审计的审计目标停留在财务账的差错纠错,忽视了内部审计的主要作用是监督和管理,使得内部审计执行结果有限。
(四)忽视教育培训。
在补充人才队伍过程中不重视审计人员的配备,忽视审计人员的培养,审计人员知识储备严重不足,审计方法落后,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
三、对策建议(一)健全内部审计机制制度,保障内审工作持续有效运行。
基层法治建设 调研报告
基层法治建设调研报告一、引言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不断深化,基层法治建设不断推进。
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基层法治建设的现状和需求,本次调研报告旨在提供对基层法治建设的真实反映和有针对性的建议。
二、背景基层法治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环节。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基层治理面临新的挑战。
因此,加强基层法治建设,优化基层治理,成为了当下的重要任务。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我们选择了不同地区、不同层级的基层单位作为调研对象,并针对法治建设的要素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四、现状分析(一)法律意识普及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在基层干部中,法律意识的普及程度有所提高,但依然存在欠缺的情况。
一些基层干部对法律政策的了解不够深入,对法律规定的执行不够严格。
(二)法治建设成效在实地走访中,我们发现一些地方政府积极推进法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些基层单位建立了健全的法治宣传教育体系,增强了干部和群众的法律意识。
然而,也有一些地方在法治建设方面存在滞后和不完善的问题。
(三)法律顾问制度通过专家访谈,我们了解到一些地方在基层法治建设中推行了法律顾问制度。
这种制度可以帮助基层单位加强法治建设,解决一些法律难题。
但是,由于资源有限和制度不健全,一些地方在实际操作中面临困难。
五、问题与建议(一)加强法治宣传教育针对法律意识普及不足的问题,我们建议加大对基层干部的法律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
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加强法治文化的普及,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
(二)完善法治建设体系为了推进法治建设,地方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并加强对法律政策的落实。
在基层单位设立专门的法治建设部门,配备专业人员,从而确保法治建设工作的专业性和持续性。
(三)健全法律顾问制度为了解决法律顾问制度存在的问题,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合理规划资源,加大对法律顾问的培养和引进力度。
浅谈基层开展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基层开展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审计工作在推动经济发展、维护财经秩序、促进政策落实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从当前基层的审计实践情况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基层审计工作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经济社会新形势的突出问题,需要尽快加以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一)政策法规规范不到位。
首先,没有一个规范标准。
从一定意义上说,审计就是事后监督,对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是党委和政府督查部门的事。
跟踪监管是财政部门和资金使用部门的职责,对违纪违法的处理是执纪执法部门的义务,作为一种新型的审计方式,谁来跟踪、跟踪什么、怎样跟踪,审计机关还没有一个规范标准。
其次,没有一个规范制度。
审计机关跟踪介入的时机、跟踪组织方式、程序、内容和重点等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规范。
第三,没有一个规范政策。
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是审计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审计机关如何在日常工作中主动出击,提前介入、跟踪审计、由过去的事后监督转变为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跟踪监管,没有一个具体细则,缺乏操作性。
(二)审计手段相对落后。
首先,政策措施贯彻落实跟踪审计是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审计,理论性、政策性、专业性和综合性都比较强,审计程序与方法更加复杂。
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传统的审计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通晓和掌握经济学、政策学、金融学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当前各级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素质、工作能力等与开展政策措施贯彻落实跟踪审计所需要的复合型审计人才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其次,审计工作的强制性较差,侦查手段不强,要想查清楚一些疑难问题,困难重重。
(三)审计质量相对不高。
政策落实跟踪审计不同于常规审计。
必须多措并举,综合施审。
基层审计机关要想有效地开展好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必须吃透政策,需要广泛收集、整理、汇编各级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还要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多种审计方法进行审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层审计法治建设问题研究
近年来,随着中国审计工作的不断发展,基层审计的作用日益突显。
基层审计是国家机关在基层单位进行的审计活动,是保障国家财务经济正常运转的重要环节。
在推进法治建设的大背景下,如何加强基层审计的法制化建设,实现基层审计的合法合规化,已经成为一个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现状分析
目前,基层审计的法制化建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方面,部分基层单位对基层审计缺乏重视,甚至存在着对审计人员工作干扰的情况。
另一方面,部分审计人员在工作中未能认真履行职责,缺乏审计精神和审计技能,出现了一些审计违规现象。
同时,基础制度建设还存在一些不足,审计人员的监督管理和责任追究机制还不完善。
二、关键问题
基层审计的法制化建设需要重点解决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1.制度完善。
要在加强基层审计制度建设中加强法制化,健全完善审计制度和规章制度,确保审计权力的合法行使,明确监督与管理职责,规范审计程序和实施规范。
2.审计人员培训与管理。
要重视审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工作,提升审计专业素养和信息化技能,使其在审计实际中能够更加科学高效地履行职责,做到“权力在手,责任先行”。
3.监督与问责机制。
要建立健全的审计监督与问责机制,加强对审计人员的管理和监督,对失职失责的审计人员及时追究责任;同时,加强对基层单位与领导干部的监督,确保审计实践的公正公开。
三、建设对策
为加强基层审计的法制化建设,应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制度建设。
“一法一规”健全制度体系,明确基层审计各方面的法规和规章制度。
同时,加大对制度执行的监督力度,对制度不严不实的基层单位及领导干部实行问责。
2.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开展各级审计人员的岗前培训、专业培训和业务竞赛等活动,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同时,加强对审计人员的绩效考核和管理,对于违纪现象或失职失责的人员,依法追究责任。
3.建立监督与问责机制。
完善基层审计经验交流和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审计人员内部
监督机制;建立领导干部对基层审计工作的监督责任制,并制定监督考核标准和问责机制,对于审计不公正行为及时查处。
四、结语
随着我国审计工作的不断发展,基层审计的法制化建设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只有
在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和建立监督责任机制三个方面取得突破,才能全面加
强基层审计的法制化建设,进一步保障财政经济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