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设计》《钢结构的检测鉴定与加固》.
某钢结构厂房检测鉴定与加固设计
某钢结构厂房检测鉴定与加固设计摘要:钢结构厂房在建成后需要技术人员对其质量进行检测鉴定,以确保其使用安全。
本文以本人参与检测鉴定的某钢结构厂房为例,结合该厂房质量检测中出现的如结构体系不符合实际要求、节点施工不规范、连接件松动等问题和相关加固措施,简要的介绍检测内容和加固要点,为相关厂房加固工作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钢结构厂房;检测鉴定;结构体系;加固我国对建筑质量的控制较为严格,土木工程在完工后,需要由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其施工质量进行检测和鉴定,及时的发现质量问题,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加强补救。
钢结构厂房是国内企业生产使用较为广泛的建筑,其钢梁承载力、连接件稳定性、施工偏差等都直接影响着厂房的后期使用和企业的人员安全。
1 钢结构厂房概况笔者参与检测鉴定的钢结构厂房是刚完工不久的一项工程,为了确保其使用质量,现需要工作人员对其进行质量检测。
该厂房的主体结构为三层钢结构形式,柱间距是9 m×l4m,厂房的总长度为五十四米,总宽度为三十米,总体建筑面积达到四千五百平方米。
厂房的每层楼底板和屋顶应用的都是预应力多孔板,墙体使用的是两百三十毫米的实心墙。
通过初步检测和鉴定发现,该厂房存在着较大的质量问题,包括厂房结构不合理、节点施工不规范等内容,因此,进一步的鉴定和加固工作十分必要。
2 厂房的检测鉴定该钢结构厂房的预定使用年限是五十年,依据厂房当地的基础抗震烈度,该厂房的抗震类别为丙类,结构安全等级是二级。
钢结构厂房质量鉴定结果如下。
结合初步鉴定结果和检测内容信息来看,该厂房的框架结构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工作人员需要对该厂房的钢框架实际承载力进行复查,通过查验结果和计算报告得知,该厂房的安全等级是C级,不满足国家的工程建设安全性质量要求,威胁到后期厂房的投入使用。
其具体问题如下:(1)该厂房的节点施工不符合设计要求,存在着严重的失误,钢框架上半部分结构安排不科学。
(2)从该厂房的纵向传力性能上看,其传力体系并未得到创建,可靠性低。
钢结构建筑检测鉴定与加固的发展与现状
钢结构建筑检测鉴定与加固的发展与现状1.概述[ 1 ]在竣工阶段对于钢结构建筑物的施工质量进行评定时或当钢结构建筑物由于某种原因不能满足某项功能的要求或对满足某项功能的要求产生怀疑时,就需要对钢结构建筑物的整体结构或某些构件进行检测。
当判定被检结构存在安全隐患时,就应该对其进行加固处理,或者拆除。
过去,钢结构建筑结构检测、加固的重点主要是面对旧厂房或者钢结构桥梁,但近十年来,在大型体育场馆、展览馆、机场、码头、火车站等公共建筑中,采用钢网架作为大跨度屋盖结构的愈来愈多。
钢网架的检测受到普遍重视。
针对该类结构的组件都是薄壁管、钢球和高强螺栓等特点,在实验研究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我国编制了具有行业特色的《网架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GJ78-91)和《螺栓球节点钢网架焊缝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法》(JG/T3034.2-1996)及《焊接球节点钢网架焊缝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法》(JG/T3034.1-1996)三本行业标准,这也标志着我国的钢结构建筑检测鉴定步入一个新的时代。
其实,无论是新或旧钢结构构筑物都存在着检测、加固的问题,故而钢结构建筑结构检测、加固的工作便也越来越多。
一般来说,在下列情况下要对钢结构建筑物进行检测、鉴定和加固:(1)设计不周或有误:如对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尾部和地基情况了解不全,地基承载力估计过高,漏算或少算作用于结构上的荷载。
设计人员受力分析概念不清,结构内力计算错误。
钢结构设计截面强度等级低于使用要求,或设计连接方法不当,造成承载力不足。
(2)施工质量低劣:如钢结构建筑构件有焊缝不符合要求等缺陷,钢结构构件涂装不当局部或整体产生锈蚀,截面降低;或钢结构的焊接质量或焊缝高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3)使用或改造不当:如未经核算就在原有钢结构建筑结构上加层或对其进行改造,造成原有钢结构承载力不足,使用过程中任意改变用途加大荷载或随意拆除承重构件。
(4)使用环境影响:如结构长期受到高温、振动、酸、碱、盐、杂散电流等不利因素作用,引起钢结构建筑构件的腐蚀性和损伤等导致钢结构构件截面削弱,承载力下降或出现影响使用的变形。
工程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第1章 工程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概论
工程结构的动力特性检测与长期健康监测
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
本章小结
第一部分
工程结构鉴定与加固的目的意义及现状
地震
地震后的北川县城
浙江奉化楼房粉碎性坍塌
撞击
911撞击
火灾
中南大学火灾
风暴潮
风暴潮对结构的影响
桥梁检测
桥梁检查、检测
桥梁动、静载试验
桥梁索力测试
桥梁健康监测
桥梁检测
桥梁桩基检测
第1章
工程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概论
本章学习目的
(1)了解工程结构进行检测鉴定及加固的原因; (2)了解现行工程结构检测鉴定及加固的国家规范、 规程、标准的应用; (3)了解工程结构鉴定加固行业目前的研究现状及发 展前景。
本章PPT组成
工程结构鉴定与加固的目的意义及现状 工程结构鉴定与加固的一般程序
损伤调查 荷载调查 结构形式确认 几何尺寸、材料强度检测
维持现状
Y
结构评判 N
建模计算
Y
数据处理
N
维修及加固处理方案
工程结构检测鉴定基本流程
1 损伤调查
1) 调查内容
结构形式 混凝土结构 砌体结构 钢结构 木结构 桥梁结构 损伤调查内容 混凝土裂缝的形态、分布;构件的几何尺寸;钢筋锈蚀;结构变形与 位移;节点损伤调查 砌体结构的裂缝、块体和砂浆的粉化、腐蚀 钢材涂装与锈蚀、构(杆)件变形、裂缝、连接的变形及损伤等、防火 措施的有效性和完备性(对有防火要求的构件)
1 损伤调查
C类--与使用或环境有关的损伤
混凝土墙面横向膨胀受 约束引起的八字裂缝
混凝土构件受冻胀作 用引起的饰面层凸起
其他损伤: 构件长期受高温作用使混凝土表面产 生网状裂缝; 长期受冻融循环作用,使混凝土起鳞 等现象; 保护层碳化出现的延筋裂缝或保护层 剥落; 酸、盐类化学介质的长期作用,致使 保护层剥落,钢筋锈蚀等。
某钢结构设备间屋面檩条检测鉴定与加固方案
某钢结构设备间屋面檩条检测鉴定与加固方案摘要:某门式刚架屋顶由于设备悬挂不当,需进行检测鉴定与加固。
检测到部分檩条受荷侧偏、檩条挠屈等问题,采用增加隅撑、对檩条增加抱箍等加固方法,可供同类厂房加固设计参考。
关键词:檩条加固;增设隅撑;增加抱箍1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十堰市人民医院内科大楼屋顶后期加建的门式刚架结构,长42.27m,宽18.5m。
钢结构屋面板采用彩钢板聚氨酯夹芯屋面板,檩条沿长度方向布置有6跨,除端部一跨为4.78m,其余5跨均为6m。
结构布置图见图1-1。
图11:屋面檩条布置图2 检测鉴定为了解该建筑的安全现状,为加固改造提供依据,对其进行结构安全性鉴定。
十堰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第一组),场地类别为Ⅱ类,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加固结构部分的设计使用年限为30年。
本次鉴定对象为屋面檩条,算围护系统的承重部分,所以在子单元的构件集层次对其进行安全性评级。
2.1 现场调查结果现场勘查发现,净化系统的所有通风管道及风机均通过吊索悬挂在C型檩条下翼缘处,另外还有部分檩条下方吊拉手术室无影灯。
通风管道及风机吊拉点的选取基本采取就近原则,有些管道并未处于相邻檩条的正下方处,则采用斜向吊拉的方式,加剧了檩条扭转效应,容易造成檩条失稳。
从荷载形式上看,檩条上的荷载主要为均布荷载与集中荷载,其中均布荷载包括屋面板自重、雪荷载;集中荷载包括通风管道吊拉荷载、高效排风口吊拉荷载、排风机组吊拉荷载及手术室无影灯吊拉荷载。
相邻两跨檩条虽然在腹板处用贴板连接,但多数未在支座处设置隅撑,支座处无法很好传递负弯矩,因此从安全计算角度考虑,单跨内檩条仍应按照简支梁考虑受力。
对十堰市人民医院内科楼顶部设备间屋面檩条外观检查,结果如下:部分跨横向拉条缺失;横向拉条端部未固定牢固;水平撑普遍未张紧;吊挂点扣在檩条下翼缘,构造不合理。
2.2 现场检测结果现场检测采用抽样检测,受限于现场操作环境有限,且不具备架设爬梯、脚手架等设施,故只选取方便攀爬的管道附近檩条进行抽测。
钢结构设计常用规范
16. 《热轧钢板和钢带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709-88)》
17. 《冷轧钢板和钢带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708-88)》
18.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热轧厚钢板和钢带(GB3274-88)》
18. 《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宽钢带(GB711-88)》
2. 《低合金钢焊条(GB/T5118-1995)》
3. 《不锈钢焊条(GB/T983-1995)》
4. 《熔化焊用钢丝(GB/T14957-94)》
5. 《碳钢药芯焊丝(GB10045-88)》
6. 《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GB/T8110-1995)》
2.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8-87)》
3.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
4.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2002)
5. 《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7-91)》
6.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91)》
13. 《金属洛氏硬度试验方法(GB/T230-1991)》
14. 《金属夏比缺口冲击试验方法(GB/T229-1994)》
15. 《型钢验收、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GB/T2101-1989)》
16. 《钢分类(GB/T13304-1991)》
17. 《钢产品分类(GB/T15574-1995)》
5. 《焊接结构用耐候钢(GB4172-84)》
6.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94)》
7. 《热轧槽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707-88)》
8. 《热轧等边角钢(GB9787-88)》
钢结构检测主要内容
钢结构检测主要内容
钢结构工程检测包括钢结构和特种设备的原材料、焊材、焊接件、紧固件、焊缝、螺栓球节点、涂料等材料和工程的全部规定的试验检测内容。
主体结构工程检测,取样检测、钢材化学成分分析、涂料检测、建筑工程材料、防水材料检测等、节能检测等成套检测技术。
钢结构检测需要做的项目有:
1、无损检测:超声检测、射线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验。
2、性能检测:钢材力学检测、紧固件力学检测。
3、金相分析:显微组织分析、显微硬度测试等。
4、化学成分:对钢结构所使用的钢材进行化学成分分析。
5、涂料检测:对钢结构表面涂装所用的涂料进行检测。
6、应力测试:对钢结构安装以及卸载过程中关键部位的应力变化进行测试与监控。
钢结构检测项目
钢结构检测项目引言概述:钢结构检测是一项重要的工程质量控制措施,旨在确保钢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通过对钢结构进行全面的检测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从而保证工程的质量和持久性。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钢结构检测项目的内容和重要性。
正文内容:1. 钢材检测1.1 钢材成分检测:通过对钢材的成分进行检测,可以确保钢材符合设计要求,避免使用低质量的钢材。
1.2 钢材强度检测:对钢材的强度进行检测,可以评估钢材的承载能力,确保钢结构的安全性。
1.3 钢材外观检测:通过对钢材的外观进行检测,可以发现钢材表面的缺陷和损伤,及时采取修复措施。
2. 焊缝检测2.1 焊缝质量检测:对焊缝进行检测,可以评估焊缝的质量,确保焊接连接的可靠性。
2.2 焊缝缺陷检测:通过对焊缝进行缺陷检测,可以发现潜在的焊接缺陷,及时进行修复,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2.3 焊缝尺寸检测:对焊缝的尺寸进行检测,可以确保焊接连接的精度和符合设计要求。
3. 表面涂层检测3.1 涂层厚度检测:对钢结构表面涂层的厚度进行检测,可以评估涂层的保护性能,避免腐蚀和氧化的发生。
3.2 涂层附着力检测:通过对涂层附着力的检测,可以评估涂层与钢结构的粘接强度,确保涂层的牢固性。
3.3 涂层质量检测:对涂层的质量进行检测,可以发现涂层的缺陷和损伤,及时进行修复,保护钢结构。
4. 结构变形检测4.1 结构位移检测:对钢结构的位移进行检测,可以评估结构的稳定性和变形情况,及时采取加固措施。
4.2 结构振动检测:通过对钢结构的振动进行检测,可以评估结构的动力特性,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3 结构裂缝检测:对钢结构的裂缝进行检测,可以发现结构的缺陷和损伤,及时进行修复,避免结构的破坏。
5. 防腐检测5.1 防腐涂层检测:对防腐涂层进行检测,可以评估涂层的质量和保护性能,避免腐蚀的发生。
5.2 防腐涂层附着力检测:通过对防腐涂层附着力的检测,可以评估涂层与钢结构的粘接强度,确保涂层的牢固性。
工程质量检测鉴定内容有哪些?
工程质量检测鉴定内容有哪些?工程质量问题是一个工程是否合格的重要问题之一,要看一个工程质量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就必须要进行相关的检测,关于检测的内容在相关的法律规定当中也是有明确规定的,那么工程质量检测鉴定内容有哪些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工程质量问题是一个工程是否合格的重要问题之一,要看一个工程质量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就必须要进行相关的检测,关于检测的内容在相关的法律规定当中也是有明确规定的,那么工程质量检测鉴定内容有哪些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建筑工程质量鉴定主要内容有:▲一、建设工程质量检测鉴定1、建筑工程结构检测、鉴定(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塔桅及高耸建(构)筑物,建筑构配件质量检测,振动测试,结构应力测试,结构性能现场试验);灾后结构承载力鉴定。
2、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安全性、适用性、适修性、耐久性、可靠性鉴定;建(构)筑物抗震鉴定;沉降观测,采光日照鉴定、分析,容积率分析,面积测量,建筑物功能评价;民房检测鉴定;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检测鉴定。
3、市政工程及施工安装质量检测,道路桥梁功能性能和结构安全性能检测及维修加固鉴定4、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检测:空气成分鉴定、建筑装饰材料有害物质限量鉴定、噪声与振动鉴定、电磁辐射鉴定、遮光污染等鉴定。
▲二、建筑热工及设备系统检测鉴定建筑热工(节能)检测;建筑设备(采暖、通风、空调、给排水、电气及防雷)系统、锅炉房系统、冷库系统、厂房净化系统安装质量检测与运行测试;小区供热系统、小区排水系统质量检测与运行测试;建筑设备系统能耗分析与评价、节能性能检测;室内湿度、风速场、温度场测试;地下管网探测。
▲三、建筑物扩建、改造鉴定1、建筑物整体平移、顶升、纠倾的设计与施工鉴定;2、建筑加层、室内空间改扩、托梁换柱的设计与施工鉴定;▲四、建筑物结构加固鉴定1、建筑主体结构加固、补强设计与施工鉴定及混凝土裂缝修复鉴定;2、建筑地基、基础加固的设计与施工鉴定;3、建筑抗震、防灾、建筑结构灾后抢修及修复鉴定;▲五、工程造价及建筑图纸设计标准复核鉴定等。
钢结构建筑进行加固设计的流程和常用方法
现如今钢结构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但是由于设计、施工、使用、管理不当、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等因素的影响,在钢结构建筑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缺陷和损伤,严重影响结构安全。
传统的钢结构加固方法有钢板焊接、螺栓连接或在损伤部位粘贴钢板等方法。
本文结合《钢结构加固设计标准》(GB51367-2019)的钢结构加固标准,介绍钢结构加固知识,与大家一起学习分享。
一、钢结构加固流程基本流程如图所示:加固设计前,应根据建筑物种类,分别按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292和《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144和进行检测或鉴定。
当涉及抗震加固时,必须进行抗震能力鉴定,根据结果出具项目检测鉴定报告。
结构加固后的建筑物使用年限,应由产权人和设计单位共同商定。
当加固材料中使用结构胶粘剂或其他聚合物成分时,其结使用年限为30年,如果让结构加固后的使用年限超过50年,其胶和聚合物的应通过耐长期应力作用能力检验。
钢结构加固有减轻荷载、改变计算图形、加大原结构构件截面和连接强度、阻止裂纹扩展等方法。
当有成熟经验时,也可采用其他的加固方法。
经鉴定需要加固的钢结构,根据损害范围一般分为局部加固和全面加固。
结构加固设计,应与实际施工方法相结合,保证新增构件与原结构连接可靠,新增截面与原截面的结合面牢固,形成共同体,并不对未加固的部分,以及相关结构、构件和地基基础造成不利影响。
二、钢结构加固流程1、由荷载变化,超期服役,规范和规程改变导致结构承载力不足;2、由荷载变化,超期服役,规范和规程改变导致结构承载力不足;3、温差作用下引起构件或连接变形、开裂和翘曲;4、由于化学物质的侵蚀而产生腐蚀以及电化学腐蚀致使钢结构构件截面削弱;5、其它包括设计、生产、施工中的失误及服役期中的违规使用和操作等。
加固件的钢号应与原构件的钢号相同或相当,韧性、塑性及焊接性能应能与原构件钢材相匹配。
结构加固用钢筋的品种宜选用HRB400级或HPB300级钢筋,其质量和性能应符合相关国家标。
《结构试验与检测加固》实验教学大纲
《结构试验与检测加固》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结构试验与检测加固英文名称:Experimental and Detection Techniques in Civil Engineering Structures实验课程编号:课程性质:专业课课程属性:土木类必修教材名称:《土木工程结构试验》姚谦峰、陈平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建筑物可靠性鉴定和加固》姚继涛等编科学出版社2003年实验指导书名称:结构试验与检测加固课试验指导书课程总学时:48+12实验总学时:30(计划内学时:12)开设实验项目数:10(必开7项,选修3项)总学分:3.5应开实验学期:四年级7学期或全年开放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先修课程:钢筋混凝土原理,工程结构抗震┄┄┄┄┄┄┄┄┄┄┄┄┄┄┄┄┄┄┄┄一、课程的目标及基本要求结构试验与检测加固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必修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通过试验使学生掌握土木工程结构试验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试验现象的能力,学习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掌握建筑结构动力、静力实验技术,能对危旧工程结构进行可靠性检测鉴定与加固设计,对于该专业的学生将来从事结构设计、处理现场疑难问题及开发研究新型建筑是非常必要的。
二、课程实验的目的要求结构实验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掌握结构试验、检测鉴定与加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观察、和综合分析,撰写实验报告等多方面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试验来检验结构构件是否符合结构设计规范及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并对检验结果做出技术结论。
要求学生在结构物或实验对象(实物或模型)上,以设备仪器为工具,采用各种实验技术在荷载(重力、机械扰动力、地震作用、风力……)或其它因素(温度、变形)作用下,通过量测与结构工作性能有关的各种参数(变形、挠度、应变、振幅、频率……),从强度(稳定性)、刚度、抗裂性以及结构实际破坏形态来判断结构的实际工作性能,估计结构的承载能力,确定结构对使用要求的符合程度,并用以检验和发展结构的计算理论。
钢结构检测鉴定及加固改造的目的和意义
1.4 钢结构检测鉴定及加固改造的目的和意义(1)检测为评定建筑结构工程的质量或鉴定既有建筑结构的性能等所实施的检测工作,称为建筑结构检测(以下简称检测)。
我国《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规定,建筑钢结构的检测可分为钢结构材料性能、连接、构件的尺寸与偏差、变形与损伤、构造、基础沉降以及涂装等项工作,必要时,可进行结构或构件性能的实荷检验或结构的动力测试。
对某一具体钢结构的检测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工作内容和检测项目。
(2)鉴定根据现场调查和检测结果,并考虑缺陷的影响,依据相应规范或标准的要求,对建筑结构的可靠性进行评估的工作,称为可靠性鉴定(以下简称鉴定)。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标准》(GBJ144)、《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125)(3)加固加固工作分为加固设计、加固施工及验收三个阶段,《钢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77:96)、《钢结构检测评定及加固技术规程》、《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116)、《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123)等。
(4)改造室温拉伸试验及性能检测室温拉伸试验是指在室温条件下,对拉伸试验进行单向拉伸直至断裂,测定钢的一项或几项力学性能的试验。
检测钢材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等力学性能指标,也可以测定钢材的弹性模量和应变硬化模量。
弯曲试验及性能检测冷弯性能是指钢材在常温下承受弯曲变形的能力。
冷弯性能是一项综合指标,冷弯合格一方面表示钢材的塑性变形能力符合要求,另一方面也表示钢材的冶金质量(颗粒结晶及非金属夹杂等)符合要求。
重要结构中需要钢材有良好的冷、热加工工艺性能时,应有冷弯试验合格保证。
冲击试验及性能检测冲击韧性是钢材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它用钢材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来衡量。
单向拉伸试验所表现的钢材性能都是静力性能,韧性则是动力性能。
韧性是钢材强度、塑性的综合指标,韧性低则发生脆性破坏的可能性大。
现有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标准
现有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标准
现有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抗震鉴定规范》(GB 50111-2010):该标准主要规定了建筑抗震鉴定的基本内容、鉴定方法和程序、鉴定结果等方面的要求。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该标准主要规定了建筑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要求、设计方法和验算要求等方面的要求。
3.《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该标准主要规定了钢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要求、设计方法和验算要求等方面的要求。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该标准主要规定了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要求、设计方法和验算要求等方面的要求。
5.《砖石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该标准主要规定了砖石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要求、设计方法和验算要求等方面的要求。
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具体的建筑物类型和工程要求,还需要参考其他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抗震鉴定与加固设计。
钢结构检测标准及其规范
钢结构检测标准及其规范1、构造1.1 钢结构杆件长细比的检测与核算,可按本章第6.4节的规定测定杆件尺寸,应以实际尺寸等核算杆件的长细比。
1.2 钢结构支撑体系的连接,可按本章第6.3节的规定检测;支撑体系构件的尺寸,可本章第6.4节的规定进行测定;应按设计图纸或相应设计规范进行核实或评定。
1.3 钢结构构件截面的宽厚比,可按本章第6.4节的规定测定构件截面相关尺寸,并进行核算,应按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进行评定。
2、涂装2.1 钢结构防护涂料的质量,应按国家现行相关产品标准对涂料质量的规定进行检测。
2.2 钢材表面的除锈等级,可用现行国家标准《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23规定的图片对照观察来确定。
2.3 不同类型涂料的涂层厚度,应分别采用下列方法检测:1 漆膜厚度,可用漆膜测厚仪检测,抽检构件的数量不应少于本标准表3.3.13中A类检测样本的最小容量,也不应少于3件;每件测5处,每处的数值为3个相距50mm的测点干漆膜厚度的平均值。
2 对薄型防火涂料涂层厚度,可采用涂层厚度测定仪检测,量测方法应符合《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程》CECS24的规定。
3 对厚型防火涂料涂层厚度,应采用测针和钢尺检测,量测方法应符合《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程》CECS24的规定。
涂层的厚度值和偏差值应按《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规定进行评定。
4 涂装的外观质量,可根据不同材料按《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规定进行检测和评定。
3、钢网架3.1 钢网架的检测可分为节点的承载力、焊缝、尺寸与偏差、杆件的不平直度和钢网架的挠度等项目。
3.2 钢网架焊接球节点和螺栓球节点的承载力的检验,应按《网架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GJ78的要求进行。
对既有的螺栓球节点网架,可从结构中取出节点来进行节点的极限承载力检验。
在截取螺栓球节点时,应采取措施确保结构安全。
3.3 钢网架中焊缝,可采用超声波探伤的方法检测,检测操作与评定应按《焊接球节点钢网架焊缝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法》JG/T3034.1或《螺栓球节点钢网架焊缝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法》JG/T3034.2的要求进行。
钢结构使用规范
钢结构使用规范(一)一般规范《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J18-87)《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91)《高强度螺栓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钢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77:96)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二)专门规范《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高耸结构设计规范》(GBJ135-90)《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98))《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定》(JGJ7-91)《压型钢板拱壳结构技术规程》(三)组合结构规范《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规程》(DL/T5085-1999)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钢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YB9082-97)冶金工业部《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CECS28:90)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四)其他规范《上海地方标准轻型钢结构设计规程》(DBJ08-68-97)《上海地方标准高层钢结构设计暂行规定》(DBJ08-32-92)《上海地方标准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程》(DG/TJ08-008-2000))建筑钢结构技术标准一览序号标准名称版本号一、材料标准1.1材质标准1碳素结构钢GB/T700-19882优质碳素结构钢GB/T699-19993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19944高耐候结构钢GB/T4171-20005焊接结构用耐候钢GB/T4172-20006耐热钢板GB/T4238-19927桥梁用结构钢GB/T714-20001.2型材标准1热轧等边角钢GB/T9787-19882热轧不等边角钢GB/T9788-19883热轧工字钢GB/T706-19884热轧槽钢GB/T707-19885热轧H型钢和部分T型钢GB/T11263-1998 6普通焊接H型钢YB3001-19927结构用高频焊接薄壁H型钢JG/T137-2001 8冷弯型钢GB/T6725-20029结构用冷弯空心型钢GB/T6728-198610通用冷弯开口型钢GB/T6723-198611建筑用轻钢龙骨GB/T11981-20011.3板材标准1热轧钢板和钢带GB/T709-19882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钢带GB/T3524-19923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薄钢板和钢带GB/T912-1989 4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钢带GB/T3274-1988 5冷轧钢板和钢带GB/T708-19886碳素结构钢冷轧钢带GB/T716-19917厚度方向性能钢板GB/T5313-19858连续热镀锌薄钢板和钢带GB/T2518-19889彩色涂层钢板及钢带GB/T12754-199110建筑用压型钢板GB12755-199111冷弯波纹钢板GB/T6724-198612焊接钢管用钢带GB/T8165-19971.4管材标准1结构用无缝钢管GB/T8162-19992无缝钢管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T17395-19983钢管的验收、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GB2102-884结构用不锈钢无缝钢管GB/T14975-20025直缝电焊钢管YB242-636冷拔无缝异型钢管GB/T3094-20001.5焊接材料标准1电弧螺柱焊用圆柱头焊钉GB/T10433-20022储能焊用焊接螺柱GB/T902.3-19893手工焊用焊接螺柱GB/T902.1-19894机动弧焊用焊接螺柱GB/T902.2-19895碳钢焊条GB/T5117-19956低合金钢焊条GB/T5118-19957熔化焊用钢丝GB/T14957-19945气体保护焊用钢丝GB/T14958-19946碳钢药芯焊丝GB/T10045-20017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GB/T8110-19958碳素钢埋弧焊用碳钢焊丝与焊剂GB952939低合金钢埋弧焊用焊剂GB/T12470-199010铸铁焊条及焊丝GB/T10044-198811堆焊焊条GB/T984-200112铝及铝合金焊丝GB/T10858-19891.6连接标准1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GB/T1228-19912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型式尺寸与技术条件GB1231-1991 3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连接副型式尺寸与技术条件GB3633-19834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GB/T1230-19915钢网架螺栓球节点用高强度螺栓GB/T16939-19971.7其他标准1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程CECS24:19902室内钢结构防火涂料通用技术条件GB/T14907-19943钢结构防火涂料GB14907-20024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23--88。
某钢结构厂房检测鉴定与加固设计
( ) 厂 房 1 钢 柱 为 等截 面钢 管 柱 , 、 大 部 分 钢 3该 层 2 3层 管 柱 为 2个 不 等 直 径 钢 管 柱 通 过 点 焊 形 成 .柱 截 面 形 式 见
图 1 主梁 为 工 字 形 钢 梁 , 梁 为 H形 钢 梁 。 ; 次
pr a h o c
1 工 程 概 况
( ) 管 柱 基 础 为 条 形 基 础 , 础 埋 深 为 1 5 m, 础 2钢 基 . 基 2 混 凝 土 强 度 为 l . MP 。 68 a
某 厂 房 为 主体 3层 钢 结构 厂 房 .柱 距 为 9 l. m, .mx 4 6 4 总 长 为 5 . m, 宽 为 2 建 筑 面 积 约 为 40 0m , 、 42 总 5m。 5 2楼 屋 盖 为 预 应 力 多 孔 板 , 护 墙 体 为 2 0mm 实 心墙 体 。该 建 围 1 筑 缺 少 设 计 等 相 关 资 料 .经 业 主和 当地 质 检 站 等 有关 单 位
因 此 . 要 对 该 厂 房 进行 检 测 鉴 定 和 加 固。 需
2 检 测 鉴 定
为 了解 该 建 筑 的安 全 现 状 . 供 加 固改 造 技 术 数 据 。 提 对
其进 行结 构 安 全 性 鉴定 该 厂 房 地 区抗 震 设 防 烈 度 为 6度 ,
[ 关键 词】 钢结构厂房; 检测鉴定; 固 加 设计; 结构体系; 节点做法 【 图分 类 ̄ ]U 9 [ 中 - 3 1 文献标 识码] [ T B 文章 编号]0 5 6 7 {0 2 0 — 0 7 0 1 o — 2 0 2 1 )4 0 3 — 3
既有建筑钢结构检测评定与加固改造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石永久
我国大量既有工业与民用建筑钢结构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出现了结构性能退化、安全性和耐久性降低的问题,工业建筑钢结构的腐蚀和疲劳损伤问题尤其突出,建筑钢结构受地震、火灾和暴风雪等自然和人为灾害的作用,也造成了既有建筑钢结构不同程度的破损,部分建筑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且使用功能不完善,房屋舒适性低,亟待更新改造和功能提升。我国的建筑钢结构已进入改造和新建并重阶段,提出了发展对既有建筑钢结构安全性检测评定与加固改造新技术的战略需求。
(3)开发了修复钢结构疲劳损伤的关键技术、提出碳纤维加固疲劳损伤钢结构的理论机理和提高剩余疲劳寿命方法,提出了钢结构疲劳损伤修复、加固效果评价技术,解决了既有工业建筑钢结构疲劳损伤修复与加固的技术难题。
(4)相关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冶金、石化、机械、电力行业的厂房建筑钢结构检测鉴定和加固改造工程中,成功解决了上百项建筑钢结构在腐蚀、重载、动载等环境下建筑钢结构诊治问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本项目取得9项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国家级工法,2项软件著作权。
发明专利
1、王元清;周晖;石永久。一种咬扣式金属屋面板抗风加固自适应装置。专利号:ZL 201210291252.5
2、侯兆欣;刘浩;魏云波;吴明超;蔡昭昀。屋面板抗风标准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专利号:ZL 200810006474.1
(3)对建筑钢结构安全性检测评定与加固技术研究成果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5、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对既有建筑钢结构检测与安全评定技术方面开展了大量系统研究工作,对本项目的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贡献情况如下:
(1)对地震发生后既有建筑钢结构的快速评估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既有建筑钢结构震后安全状态快速评估方法。
钢结构使用规范
钢结构使用规范(一)一般规范《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J18-87)《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91)《高强度螺栓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钢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77:96)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二)专门规范《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高耸结构设计规范》(GBJ135-90)《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98))《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定》(JGJ7-91)《压型钢板拱壳结构技术规程》(三)组合结构规范《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规程》(DL/T5085-1999)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钢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YB9082-97)冶金工业部《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CECS28:90)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四)其他规范《上海地方标准轻型钢结构设计规程》(DBJ08-68-97)《上海地方标准高层钢结构设计暂行规定》(DBJ08-32-92)《上海地方标准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程》(DG/TJ08-008-2000))建筑钢结构技术标准一览序号标准名称版本号一、材料标准1.1材质标准1碳素结构钢GB/T700-19882优质碳素结构钢GB/T699-19993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19944高耐候结构钢GB/T4171-20005焊接结构用耐候钢GB/T4172-20006耐热钢板GB/T4238-19927桥梁用结构钢GB/T714-20001.2型材标准1热轧等边角钢GB/T9787-19882热轧不等边角钢GB/T9788-19883热轧工字钢GB/T706-19884热轧槽钢GB/T707-19885热轧H型钢和部分T型钢GB/T11263-1998 6普通焊接H型钢YB3001-19927结构用高频焊接薄壁H型钢JG/T137-2001 8冷弯型钢GB/T6725-20029结构用冷弯空心型钢GB/T6728-198610通用冷弯开口型钢GB/T6723-198611建筑用轻钢龙骨GB/T11981-20011.3板材标准1热轧钢板和钢带GB/T709-19882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钢带GB/T3524-19923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薄钢板和钢带GB/T912-1989 4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钢带GB/T3274-1988 5冷轧钢板和钢带GB/T708-19886碳素结构钢冷轧钢带GB/T716-19917厚度方向性能钢板GB/T5313-19858连续热镀锌薄钢板和钢带GB/T2518-19889彩色涂层钢板及钢带GB/T12754-199110建筑用压型钢板GB12755-199111冷弯波纹钢板GB/T6724-198612焊接钢管用钢带GB/T8165-19971.4管材标准1结构用无缝钢管GB/T8162-19992无缝钢管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T17395-19983钢管的验收、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GB2102-884结构用不锈钢无缝钢管GB/T14975-20025直缝电焊钢管YB242-636冷拔无缝异型钢管GB/T3094-20001.5焊接材料标准1电弧螺柱焊用圆柱头焊钉GB/T10433-20022储能焊用焊接螺柱GB/T902.3-19893手工焊用焊接螺柱GB/T902.1-19894机动弧焊用焊接螺柱GB/T902.2-19895碳钢焊条GB/T5117-19956低合金钢焊条GB/T5118-19957熔化焊用钢丝GB/T14957-19945气体保护焊用钢丝GB/T14958-19946碳钢药芯焊丝GB/T10045-20017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GB/T8110-19958碳素钢埋弧焊用碳钢焊丝与焊剂GB952939低合金钢埋弧焊用焊剂GB/T12470-199010铸铁焊条及焊丝GB/T10044-198811堆焊焊条GB/T984-200112铝及铝合金焊丝GB/T10858-19891.6连接标准1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GB/T1228-19912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型式尺寸与技术条件GB1231-1991 3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连接副型式尺寸与技术条件GB3633-19834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GB/T1230-19915钢网架螺栓球节点用高强度螺栓GB/T16939-19971.7其他标准1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程CECS24:19902室内钢结构防火涂料通用技术条件GB/T14907-19943钢结构防火涂料GB14907-20024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23--88。
检测与加固答案
思考题1.建筑结构加固改造的基本原则是什么?①安全可靠,不留隐患②满足使用要求③经济合理④施工方便⑤所用材料、机械设备能够满足要求。
2.化学介质侵蚀破坏有哪些?①酸侵蚀②碱类侵蚀③硫酸盐侵蚀3.氯离子引起钢筋锈蚀的作用机理有哪些?①破坏钝化膜②形成腐蚀电池③去极化作用④导电作用4.钢结构表面质量检测技术由哪些?①磁粉检测法②渗透检测法③超声波检测法5.混凝土结构裂缝修补方法有哪些?①表面封闭法②注射法③压力注浆法④填充密封法6.简述现场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有哪些方法?①回弹法②超声-回弹综合法③后装拔出法④钻芯法7.砌体结构损伤原因有哪些?8.检测砌体抗压强度的主要技术有哪些?①原位轴压法②扁顶法③切制抗压事件法9.造成建筑工程需要检测鉴定与加固的原因有哪些?①工程地质勘察引起的缺陷②设计计算引起的缺陷③房屋维护和使用不当引起的缺陷④灾害性事故引起的缺陷等10.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降的的原因有哪些?①建筑物基础位于软土地基上②土层厚度变化大③建筑物立面高度差异大④建筑物平面复杂⑤建筑物过长⑥荷载差异过大等11.混凝土结构裂缝修补方法有哪些?适用条件是什么?①表面封闭法,适用于微细独立裂缝(ω<0.2mm)②注射法,适用于裂缝宽度为0.1~1.5mm的静止裂缝③压力注浆法,适用于大于0.5mm的裂缝④填充密封法适用于允许开槽大于0.5mm的裂缝12.钢筋混凝土结构直接加固法有哪些?①外加面层加固法②外包型钢加固法③外加扶壁柱加固法等。
13.构件、子单元、鉴定单元的4个安全性等级分别如何表示?①a u、b u、c u、d uu;A u、B u、C u、D u;A su、B su、C su、D su14.需要进行可靠性鉴定的情况包括哪些?①建筑物大修前。
②建筑物改造或扩容、改建或扩建前。
③建筑物改变用途或使用环境下。
④建筑物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拟继续使用时。
⑤建筑物遭受灾害或事故时。
⑥建筑物存在较为严重的质量缺陷或出现较严重的腐蚀、损伤、变形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