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行业)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中各类成果图件制作方法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一、调查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土资源的利用与开发越来越重要。
因此,进行全面、准确地土地调查是国土规划的一个关键步骤。
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于六十年前(1954年)完成,此后国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人口和土地利用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的土地资源情况和变化趋势,更好地在规划过程中进行科学决策,需要进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
二、调查目的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潜力和变化趋势,制定相应的国土规划和总体规划,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本次调查的目的为:1. 系统、全面地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质量、数量、分布、利用等状况。
2. 系统评估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潜力,筛选出适宜的开发类型。
3. 研究并预测我国土地利用的未来发展趋势,制定合理的土地规划和总体规划。
三、调查内容和范围1. 调查类型。
本次调查主要涉及国土类别、土地资源、土地利用(含农业、畜牧、林业、水利、生态修复、城镇用地和工业用地等)、遥感监测等方面。
2. 调查数据。
本次调查包括土地利用、土地开发、土地质量、土地资源分布、土地利用量统计表、自然保护区县等的数据情况。
3. 调查范围。
本次调查覆盖全国范围,包括土地面积、土地利用状况、土地的品质等。
四、调查方法和技术1. 实地调查。
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土地利用和开发情况,收集土地变化、用地规模等信息。
2. 遥感技术。
本次调查应用遥感技术,收集高分辨率影像,并结合专业人员对影像图像的分析和判读,进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等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3. 地理信息系统。
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建立地理信息系统,对各地块进行精准测量和数据管理。
五、调查组织与管理1. 组织机构。
依托国土资源部,成立专门的调查组织机构,对调查的决策、协调、实施、监督、管理等进行统一管理。
2. 人员培训。
按照调查的需要,对参与调查的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熟练的调查技能和专业知识。
土地资源学—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注:开展农村土地调查时,对《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中05、06、07、08、09一级类和103、121二级类按上表进行归并。
平谷县 国防镇
建制镇 (仓储用地)
顺义区 马坡镇
城市 (工业用地)
比例尺:
——农村土地调查以1:10000比例尺为主,也可采用 1:2000、1:5000、1:50000比例尺(也可多比例尺组合)。 ——城镇土地调查比例尺宜采用1:500。
▲航天DOM制作平面控制采用GPS实测,或从大于 DOM比例尺的现有DOM、地形图等上采集,高程控 制采用DEM。
DOM比例尺 1:5 000 1:10 000 1:50 000
DEM比例尺 1:10 000 1:10 000或1: 50 000 1:50 000
图像处理:
▲以景为单元,采用物理模型或有理函数模型进行几何纠正。 重采样方法采用双线性内插或三次卷积,重采样像元大小同 原始遥感影像。
平地、丘陵地 1.0 2.5 5.0 25.0
山地、高山地 1.6 4.0 8.0 40.0
数据源选择:
基于胶片相机航空摄影时, DOM比例尺与摄影比例尺 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DOM比例尺 1:500 1:1 000 1:2 000 1:5 000 1:10 000
摄影比例尺 1:2 000~1:3 000 1:4 000~1:6 000 1:8 000~1:12 000 1:10 000~1:20 000 1:20 000~1:50 000
▲ 建立县级行政辖区工程管理文件,管理标准分幅 调查底图。
农村土地调查:
包括权属调查和地类调查,覆盖完整调查单位,其中 城市、建制镇、农村居民点、采矿用地、风景名胜及 特殊用地等按单一“地类”图斑调查。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数据缩编技术指标规范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数据缩编技术指标规范1. 引言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是我国重要的基础性调查之一,其成果数据对于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利用管理和资源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为了规范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数据的缩编工作,提高数据质量和可用性,制定本技术指标规范。
2. 缩编目标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数据缩编的目标是将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和加工,得到更为简化、易于理解和使用的数据集。
缩编后的数据应该具备一定的标准化程度,便于跟踪和比较分析。
同时,缩编后的数据还应该满足一定的计算机处理和存储要求。
3. 数据缩编流程数据缩编的主要流程包括数据清洗、数据整理和数据转换。
具体流程如下所示:3.1 数据清洗数据清洗是指对原始数据进行精细的处理和筛选,去除错误数据和冗余信息,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数据清洗的步骤如下:•去除错误数据:通过数据质量检查,识别和删除可能存在的错误数据,例如超出合理范围的数值或无效的记录。
•去除重复数据:去除重复的数据记录,确保每条记录的唯一性。
•填补缺失数据:对存在缺失数据的记录进行处理,可以通过合理的插值方法进行填补。
3.2 数据整理数据整理是指对清洗后的数据进行结构化整理,使其符合指定的数据模型和格式要求。
数据整理的步骤如下:•选择关键字段:根据缩编的目标和使用需求,选择与之相关的关键字段。
•重新组织数据结构:根据数据模型要求,对数据进行重新组织和排序,使其更加有序。
•转码和归类:对数据中的分类信息进行编码和归类,方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查询。
3.3 数据转换数据转换是指将整理好的数据转换为计算机处理和存储的标准格式。
数据转换的步骤如下:•格式转换:将数据转换为指定的数据格式,常见的格式包括CSV、Excel、JSON等。
•编码转换:根据需要,将数据进行编码转换,例如将数据从GBK编码转换为UTF-8编码。
•存储策略:确定数据存储的方式和策略,如存储为文件、数据库或云存储等。
4. 技术指标要求为了确保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数据缩编的效果和质量,我们制定了以下技术指标要求:•数据准确性:缩编后的数据应该与原始数据保持一致,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底图制作与影像判读

航天DOM制作
成果
控制点文件
纠正控制点残差文件。 配准控制点残差文件。
影像
纠正影像。 配准影像。 融合影像。
DEM文件。 其它文件。
其他
调查底图生产
DOM镶嵌
镶嵌前应进行接边检查。接边误差不超过卫星影像接边限差规定 (见下表)时,应视情况进行接边纠正。接边超限时应查明原因, 并进行必要的返工。
I 级错误
II 级错误
检查点平面位置 误差超限,每3处 记为1个 接边明显不合理 处 不属于前两类错 误的问题
色调不均匀,色 彩严重失真 影像局部扭曲、 变形 不属于前两类错 误的问题 影像过亮或过暗 对比度不适中
III级错误
标准分幅影像大 于规定范围
影像几何校正
辐射量校正
由遥感器的灵敏度特性引起的畸变校正
由光学系统的特性引起的畸变校正。 由光电变换系统的特性引起的畸变校正。
太阳高度及地形等引起的畸变校正
视场角和太阳角的关系引起的亮度变化的校正。 地形倾斜的影响校正。
影像几何校正
大气校正
太阳光在到达地表的目标物之前会由于大气中物质的吸收、 散射而衰减。同样,来自目标物的反射、辐射光在到达遥 感器前也会被吸收、散射。地表除受到直接来自太阳光线 (直达光)照射外,也受到大气引起的散射光(天空光: sky light)的照射。同样,入射到遥感器上的除来自目标 物的反射,散射光以外,还有大气引起的散射光(光路辐 射:path radiance)。消除这些由大气引起的影响的处理 过程叫大气校正(atmospheric correction)。
地籍测绘-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_测绘规范大全_地籍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了保证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质量,全面完成调查任务,统一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的程序、内容、方法和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县级土地调查成果、市(地)级汇总成果和省级汇总成果的检查验收工作。
成果的自检、抽查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检查验收的制度对县级调查成果实行自检、预检、验收、核查确认的检查验收制度。
检查验收工作分别由各级土地调查办公室负责,县级负责自检,市(地)级负责复查,省级负责预检和验收,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全国土地调查办公室”)负责核查确认。
市(地)级、省级汇总成果,实行自检和上级验收的检查验收制度。
第四条检查验收的依据(一)《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四)《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TD/T 1016-2007)(五)《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TD/T 1015-2007)(六)《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七)《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底图生产技术规定》(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八)《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 1001-1993)(九)《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技术规定》(国土资发〔2001〕359号)(十)《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国家土地管理局[籍]字第26号)(十一)《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数据汇交办法》(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十二)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布的其他技术文件第五条检查验收的程序(一)县级调查成果检查验收程序1.自检县级土地调查办公室组织调查承担单位及相关部门,对调查成果进行全面自检,并形成自检报告。
第二次土地调查耕地坡度图制作

8 1 8 0关 系点最靠 近雨水 线 , 反 映了其径 流途径 短 , 地 下水 在含 水层
中滞 流时间短 ,泉水出露点距补给区距离较近 的特征 ; Q Q . 泉的 8 D
3 . 1原则上不能打破调查 的耕地图斑界线 , 每个耕地 的图斑 确定
一
பைடு நூலகம்
个坡度级 ;
3 . 2 当调查 的耕地 图斑涉及 两个 以上坡度 时 , 面积最大 的坡 度级 为该耕地 图斑 的坡度级 ; 3 . 3 当耕地 图斑面积较 大( 如从 山顶 到山底为一个 图斑 ) 、 含 有两
图幅右下角注明编制时间。 5 .土地调查坡度 图制作流 程
3 .确定耕地坡度分级 确定 方法 ,县级第二次 土地调查领 导小组办公 室根据省级 第二 次土地调 查领导小组办公 室统一制作 的坡 度分级 图 ,在县级农 村土
地调查数 据库 中, 将坡度分级 图与地类 图斑叠加 , 确定 耕地 图斑 的坡 度级 , 并在地类图斑层 中对耕地 图斑赋耕地坡度级属性 。要求 :
入渗 , 之后顺层径 流 , 至 1 , 2 4 3 m处 , 遇渐新统砂质泥岩 阻水后 出露 成 泉, 与水动力学分析结果是一致的 。 行对 比, 分析了千里山泉域岩溶水的补径排等成 因条件 。得出如
下结论 :
( 2 ) 根据 Q Q 泉的 8 s 0分析 , 其 补给区 比泉水 出露 区高出 5 2 4 m, 这个位置是寒武 系灰岩裸露地段 ,岩溶水正是在 此处 接受降雨垂 直 补给 ,之后顺层 径流 ,至泉 口处遇渐新统砂质 泥岩阻水后而 出露 地
3 . 5当 D E M 存在缺 陷时 , 应 通过其他 手段补充 、 完善 , 确定 耕地
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技术路线与方法

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技术路线与方法(一)技术路线围绕第二次土地调查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农村土地调查按照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充分利用现有土地调查成果,采用无争议的权属资料,运用航天航空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定位和数据库及网络通讯等技术,采用内外业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形成集信息获取、处理、存储、传输、分析和应用服务为一体的土地调查技术流程,获取全国每一块土地的类型、面积、权属和分布信息,建立连通的“省一市一县”三级土地调查数据库。
城镇土地调查,严格按照全国城镇土地调查的有关标准,开展地籍权属调查和地籍测绘工作,现场确定权属界线,实地测量界址和坐标,计算机自动量算土地面积,并以调查信息为基础,建立城镇地籍信息系统。
(二)技术方法1、以航空、航天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农村土地调查将以1」万比例尺为主,充分应用航空、航天遥感技术手段,及时获取客观现势的地面影像作为调查的主要信息源。
采用多平台、多波段、多信息源的遥感影像,包括航空、航天获取的光学及雷达数据,以实现在较短时间内对全省各类地形及气候条件下现势性遥感影像的全覆盖;采用基于DEM和GPS控制点的微分纠正技术,提高影像的正射纠正几何精度;采用星历参数和物理成像模型相结合的卫星影像定位技术和基于差分GPS/IMU的航空摄影技术,实现对无控制点或稀少控制点地区的影像纠正。
2、基于内外业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农村土地调查以1:1万主比例尺,以正射影像图作为调查基础底图,充分利用现有资料,在GPS等技术手段引导下,实地对每一块土地的地类、权属等情况进行外业调查,并详细记录,绘制相应图件,填写外业调查记录表,确保每一地块的地类、权属等现状信息详细、准确、可靠。
以外业调绘图件为基础,采用成熟的目视解译与计算机自动识别相结合的信息提取技术,对每一地块的形状、范围、位置进行数字化,准确获取每一块土地的界线、范围、面积等土地利用信息。
城镇土地调查以L500比例尺为主,充分运用全球定位系统、全站仪等现代化测量手段,开展大比例尺权属调查及地籍测量,准确确定每宗土地的位置、界址、权属等信息。
MapGIS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建库流程

5、点“确定”后,出现保留该数据字典旳对话框,保留编辑后旳数据字典。
(本次实习忽视村民小组长度,只规定填写到村级代码)
新建
导入接图表,数据字典
导入数据
行政区,地类图斑,线状地物,农村权属层,零星地物
图斑、线状地物编号
编号重要根据数据坐落代码和空间位置
图斑自动编号(纵向范围选择10)
建库流程
地类图斑按照
意义:合并被线状地物分割旳权属相似,地类相似旳图斑。
制作农村权属层
新建接合图表
接图表文献是指这个地区旳原则分幅土地运用现实状况图旳图幅接图表,它记录了每个图幅旳图名、图号、经度、纬度等信息,也是原则图幅输出旳根据。
1、点击“地图文档”下旳“新建接合图表”,在弹出旳对话框中选择接图表并输入接图表文献旳名称和途径后单击确定按钮,弹出如下对话框:
4、再次点击线状地物属性赋值
5、零星地物属性赋值
6
“地类图斑”旳原则属性构造旳弧段构造中包括了“地类界线类型”这一字段,通过数据构造升级只能把“地类图斑”旳弧段构造升级为原则构造,不能给“地类界线类型”字段赋值,因此需要“地类界线属性赋值”这一特定功能以专题中旳图层文献为根据给地类图斑弧段构造中旳“地类界线类型”字段赋值。
2、建立接图表根据坐标旳不一样,有两种措施,实习采用根据经纬度建立索引
1选择经纬度:
在右边旳编辑框中输入本区域四个角旳经纬度值。此时X对应经度,Y对应纬度。经纬度旳输入措施为:将度分秒直接输入,例如:117度25分00秒旳输入为1172500,117度00分00秒为1170000。
2填写直接中央经线:
4、赋值过程中旳错误除了记录在“行政界线属性赋值.WB”表文献中,同步会在图形主窗口旳下方以记录旳形式显示。
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arcGIS作图步骤

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arcGIS作图步骤arcGIS, 土地, 调查1. 建立数据库文件。
例如36di.mdb和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样式库.style。
2. 将36di.mdb改为所作图号下的数据库文件,例如I49I026016-36.mdb,存在所作图的目录下。
3. 在arcGIS中导入I49I026016-36.mdb,I49I026016dom.tif,I49I026016TS.dwg及扫描后的外业图I49I026016.jpg。
4. 打开应用工具 main menu,advancededting,draw,editor,georeferencing,standard,tools。
5. 加载I49I026016-36.mdb中的“土地利用”中的全部,“基础地理”中的4个,“辅助要素”中的全部。
6. 配准7. 配准后,点georferecing,rectify…8. 进入后name改为I49I026016SL.tif,format:TIFF生成配准后的野外调绘扫描图9. 保存file----docment-----properties----data soureoptins-----store relative path names to taca saucos10. 矢量化⑴画线状地物⑵画行政界线、权属界线⑶画地类图斑边线⑷地类图斑属性点⑸零星地物⑹名称标注11. 生成图斑 arctoolbox-----bata managementtools---features----feature to polgon 进行选择线状地物、行政界线、地类图斑边线、权属界线等生成图斑。
12. 生成图斑后,改变颜色,右击joins and relates----join….,第一个对话框中选择第二个,第二个对话框中选择地类图斑属性点---ok13.对生成的图斑变为无色,右击open aetrilute faue查看图斑错误。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方法研究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方法研究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方法研究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为土地资源利用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支持,同时也可以推动我国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方法研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来实现。
首先,要在数据采集阶段加强有效性和准确性的掌控。
因此,可以采用人工调查、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多种手段进行数据采集,并进行数据校对和验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在数据处理和管理阶段,可以使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采集到的海量数据进行处理和管理,提高数据利用效率。
比如可以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找出其中的规律和趋势,为规划、决策和管理提供支持。
在数据库建设阶段,也需要注重数据安全性和可用性的保障。
因此,可以采用数据备份、加密和权限管理等手段,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同时,也要注重数据的可用性,需要建立完善的查询和分析系统,使数据的查询和利用变得更加便捷高效。
总之,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方法的研究需要整合前沿技术和方法,加强数据的有效性、准确性掌控,提高处理和管理的效率和精度,同时注重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的保障。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土地调查数据对城市化进程的支持和推动作用。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核查总体方案教学内容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核查总体方案教学内容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核查总体方案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二〇〇八年月目录一、目的和意义 (1)二、核查任务 (4)(一)农村土地调查成果核查 (4)(二)城镇土地调查成果核查 (5)(三)基本农田核查 (5)(四)土地调查数据库检查 (5)三、核查原则与依据 (6)(一)原则 (6)(二)依据 (7)四、技术路线与技术方法 (8)(一)技术路线 (8)(二)技术流程 (8)(二)技术方法 (8)五、核查的主要成果 (11)11(一)内业核查成果..............................................................................................11(二)外业实地核查成果.....................................................................................11(三)总体成果...................................................................................................... 六、组织实施 . (11)11(一)组织管理......................................................................................................13(二)责任与分工..................................................................................................13(二)进度安排......................................................................................................七、保障措施 (14)14(一)组织保障......................................................................................................15(二)制度保障......................................................................................................16(三)技术保障......................................................................................................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核查总体方案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06〕38号)的要求,依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为确保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以下简称“二次调查”)成果核查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方案。
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数据库建设

二.如何满足检查验收的要求?
2.2国家核查内容和方式 2.2.1数据质量检查
数据质量检查是通过 特定软件进行的,检 查的内容和规则主要 依据《土地利用数据 库标准》和第二次土 地调查技术规程。
二.如何满足检查验收的要求?
2.2国家核查内容
地类一致性核查:由 成果核查软件完成。
单幅图矢量化成果检查 单幅合并 接边处理
用MAPGIS检查
输出VCT、组织检查验收数据
用质量检查软件自查
修改有关问题,解决所有问题。
三.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
3.2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 3.2.1地类图斑与地类界线
1、关注点: 权属单位代码 座落单位代码
图斑面积 线状地物面积 零星地类面积 扣除地类面积 图斑地类面积
二.如何满足检查验收的要求?
2.1国家核查数据要求
2.1.2文件命名要求
影像文件:“图幅号”+“DOM”+“.TIF”
定位信息文件:“图幅
--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DOM)号”+“DOM”+“.TFW”
元数据:“图幅号”+“DOM”+“.XLS”
二.如何满足检查验收的要求?
2.1国家核查数据要求 2.1.2文件命名要求
1.3县级初检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主要内容 1.调查技术方法 2.外业调查质量检查 3.成果的完整性
方法 以外业实地检查为主
一.如何开展成果检查验收?
1.4市级复检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主要内容 1.调查技术方法 2.数据库质量检查 3.成果的完整性
方法 以内业检查为主,结合外业检查。 使用数据质量检查软件检查数据库质量
浅析土地调查数据库成果图件编制

浅析土地调查数据库成果图件编制土地利用图件编制是农村土地调查的一项重要成果,它是以地图形式,全面地系统地反映本行政辖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利用现状,以及与自然、社会经济等要素的相互关系的专题地图。
文章将通过对土地利用等主要图件成果编制的过程、编制方法进行探讨分析。
标签:土地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图;图件编制在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农村部分)建设完成以后,图件成果是二次调查的重要成果之一,规范有效的编制方法是保证本次土地调查成果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在多个项目的实践中,就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农村部分)的各类成果图件的输出编辑、形成规范化的成果图册的方法和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整理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土地调查主要成果图册编辑方案。
1 主要图件成果内容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部分)的图件成果主要包括: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乡(镇)土地利用现状图,县级土地利用挂图;基本农田分布图件,耕地后备资源分布图件,县、乡(镇)土地权属界线图,图幅理论面积与控制面积结合图表,第二次土地调查各专题图集。
二次土地调查要求的成果图件主要有,土地利用现状图,基本农田分布图、后备资源分布图和图幅理论面积与控制面积结合图表。
2 图件编制的总体思路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部分)的图件成果编辑主要是通过建立的土地利用数据库输出各类成果图件,并根据成果图件的不同需要在输出过程中对数据库中的各个图层进行配置,输出符合不同图件标准要求所需的数据图层;然后按照制图规范、第二次土调查规程及标准图式要求,对图件内容、图廓等进行编辑,对需要缩编的图件成果进行比例尺转换并缩编。
3 土地利用现状图件的编制3.1 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编制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图中要求的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主要是1:10000或1:5000比例尺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编制过程主要是对图件输出和图廓外信息的设置与修改过程进行良好的控制,然后根据输出的结果进行整饰,将各图层显示关系设置正确。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二〇〇七年十二月前言为规范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的内容、程序、方法及要求,保证数据库成果质量,促进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的管理和共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按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以下简称《规程》)的相关要求,制定《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
其中,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依据《基本农田数据库标准》(金土工程试行)、《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TD/T 1016-2007),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依据《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TD/T 1015-2007)。
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本地区实际需要,对本规范的未尽事宜制定补充规定,但不得与本规范相抵触,并须报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全国土地调查办”)备案。
本规范的附录A、附录B、附录C………. 附录R均为规范性附录。
本规范由国土资源部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全国土地调查办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温明炬、韩永顺、张炳智、孙毅、曾珏、高莉、李琪、吴明辉、辛丽璇参加编写人员:杨祝晖、戴建旺、胡小华、陈红兵、梁耘、曾巍、陈金、王莉、王永俊、刘凤君目录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第一部分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 (2)4 总体设计 (2)4.1 建设任务 (2)4.2 数据库体系结构 (2)4.3 数据库逻辑结构 (3)4.4 数据库内容及分层 (4)4.5 数据字典 (5)4.6 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 (5)4.7 基本要求及技术指标 (5)4.8 数据库建设主要步骤 (6)5 准备工作 (8)5.1 方案制定 (8)5.2 人员准备 (8)5.3 软硬件准备 (8)5.4 管理制度建立 (9)5.5 数据源准备 (9)6 数据采集与处理 (12)6.1 数据采集原则 (12)6.2 数据采集方法 (12)6.3 各要素数据采集 (22)7 数据入库 (26)7.1 数据入库流程 (26)7.2 数据检查 (27)7.3 数据库参数设置 (28)7.4 矢量数据入库 (28)7.5 DEM数据入库 (29)7.6 正射影像数据入库 (29)7.7 元数据入库 (29)7.8 系统运行测试 (29)8 质量控制 (30)8.1 质量控制原则 (30)8.2 数据源质量控制 (30)8.3 数据采集质量控制 (30)8.4 接边拓扑处理质量控制 (30)8.5 数据入库质量控制 (31)8.6 数据建库信息管理 (31)9 数据库成果要求 (31)9.1 成果内容及要求 (31)9.2 成果质量评价 (33)10 数据库更新 (36)10.1 更新目的与原则 (36)10.2 更新方法及要求 (36)11 数据库管理功能 (36)11.1 数据处理功能 (36)11.2 数据管理与应用功能 (37)第二部分城镇土地调查(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 (38)12 总体设计 (38)12.1 建设任务 (38)12.2 数据库逻辑结构 (38)12.3 数据库内容 (39)12.4 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 (40)12.5 基本要求及技术指标 (40)12.6 数据库建设主要步骤 (40)13 准备工作 (41)13.1 方案制定 (41)13.2 人员准备 (41)13.3 软硬件准备 (41)13.4 管理制度建立 (42)13.5 数据源准备 (42)14 数据建库 (44)14.1 数据建库过程 (44)14.2 数据采集方法 (45)14.3 数据采集方式选择 (48)14.4 各要素数据采集 (49)14.5 数据检查 (49)14.6 数据入库 (50)14.7 成果输出 (51)15 质量控制 (51)15.1 质量控制原则 (51)15.2 数据源质量控制 (51)15.3 数据采集质量控制 (51)15.4 数据入库质量控制 (52)15.5 数据建库信息管理 (52)16 数据库成果 (52)16.1 成果内容及要求 (52)16.2 成果质量评价 (54)17 数据库更新 (55)17.1 数据库更新目的与依据 (55)17.2 数据更新方法及要求 (55)18 数据库管理功能 (55)18.1 数据采集与处理功能 (55)18.2 数据管理与应用功能 (56)第三部分:土地调查数据库安全管理与维护 (57)19 土地调查数据库安全管理与维护 (57)19.1 基本要求 (57)19.2 管理制度 (57)19.3 数据库安全 (58)19.4 数据库维护 (60)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作业情况记录表 (61)附录 B (规范性附录) 重大问题协商解决处理情况记录表 (62)附录 C (规范性附录) 图历簿 (63)附录 D (规范性附录) 数据源说明表 (65)附录 E (规范性附录) 数字形式数据源说明表 (66)附录 F (规范性附录) 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检查内容表 (68)附录 G (规范性附录) 数据源质量检查表 (70)附录 H (规范性附录) 质量控制检查及处理表 (72)附录 I (规范性附录) 交接检查卡 (74)附录 J (规范性附录) 数据入库前质量检查表 (76)附录 K (规范性附录) 数据入库后质量检查表 (77)附录 L (规范性附录) 数据库安全运行检查表 (78)附录 M (规范性附录) 文字报告编写参考提纲 (79)附录 N (规范性附录) 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成果质量评价指标 (82)附录 O (规范性附录) 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缺陷分类表 (84)附录 P (规范性附录) 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成果质量评价指标表 (85)附录 Q (规范性附录) 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成果扣分标准表 (87)附录 R (规范性附录) 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员日志登记表 (89)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的内容、程序、方法、成果质量要求、成果质量评价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功能要求等,适用于全国范围内县级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和城镇土地调查(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更新与维护。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底图制作工艺流程

作者: 耿丽艳
作者机构: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河南省地质测绘总院河南郑州450006 湖北武汉
出版物刊名: 科技资讯
页码: NULL-NULL页
主题词: 调查 底图 影像融合 配准
摘要: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根据国土资源调查任务要求,为辅助更新全国1∶1万土地利用现状图提供高精度基础数据,同时服务于年度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以及辅助检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执行情况和基本农田保护情况,结合土地利用动态监测项目,开展了2.5米数字正射影像图生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次调查数据库图斑、线状、零星、文字注记移地相关原则1、生成注记要求:1>、地类图斑注记生成:首先重新整理DLTB标识码,然后生成DLTB地Label点文件,用来保存DLTB属性,这个文件要一直保存.在输出地类图斑注记前,将DLTB 面用接合表按分幅重新构面,再从空间位置将图斑编号、地类编码地属性赋值2)在生成注记地时候要注意:国有图斑“图斑编号”属性里面不能有G,否则生成地注记会有两个G,新增地物注记不要生成B.3>、线状地物注记生成:直接从线状地物属性表中地线状地物预编号中转成注记4>、零星地物注记生成:直接从零星地物属性表中地零星地物预编号中转成注记.2、分幅图输出要求:将地类图斑、线状地物、零星地物注记添加到二调数据项目中,修改好地图参数, 并根据成果要求字体、大小、属性按要求修改好,输出分幅图,移注记•1、移注记地重要原则:1>、关于地类图斑注记:地类图斑注记原则上字体按国标大小,在注记特别密集地地方,注记可适当调到1.5.2>、关于线状地物注记:线状地物编号注记方向与线状地物平行,一般情况下长□32033度小于50M 不标注线状地物编号,即线状地物编号注记长于线状时不表示;线状 地物宽度一般在外业量测点处标注宽度,字头朝北,如外业无线宽量算点地补上并 加注宽度,字头朝北•3>、关于零星地物注记4>、移注记时请强调能放在图框内地注记尽量不要移到图框外.一、土地利用现状分幅图制作1、土地利用现状图地图式规范笫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十.地分类图式、團例、色标地娄 ttk 炎ir011 041ITHO El012013021023031* i#d sj z IP"DOG 皿R2SO GL 酣日20042051A 0□&1RB <■□ m052Q&3063n I4»□ I3D BK D>H 235 G IM B 150日eR 210 G I 朋日 135R 21町 n I 沪 R 115:|0 0 | 创 B I-hi R 310 a145 B 1350402地类 编号071RGB【数据]地类 编号RGB【数据]城饿住宅用地RO GO B0 R 240 G 110 B 125072农村宅基地3 0R24O G 110 B 125091081 札关团体川地R220 G40 B30R255 G 170 B200092093082出版川地RO GO BO R255 G 170 B200083科教用地084氏卫慈祥用地085上体娱乐用地086公共设施用地087088R22O G22O B 210 R255 G )70 B200R22O G3O B80 R255 G 170 B200RO GO BO R 255 G 170 B200R210 G 120 B 140 R255 G 170 B200R1A0 G24O B50 R255 G 170 B200R255 G 170 B2000940951011020402K 城军事设施用地使旗馆用地监教场听用地宗«用地铁踣用地 面状线状公路用地 面状线状 高速公路W 道县乡<<V) 以上公略0 )2rzi so 加(3®R 0 GOBOR 0 Q 0 BO R 240 G 100B200R24O G100 B200R 240 G 100 B 200R 240 G 100 B200R 24() O 100 B200RO G 0 B 0R 178 G 170 B 176R 178 G 170 BI76RO G 0 B 0 R 170 G85B80RI7O G85 B8OR 170 G85 B80R 170 G85 B8OR 150 G24O B25502地类地类 式样编号名称 RGB【数据]地类 编号RGB[数据]103 104 105 街卷MJ 地 农村道路 面状 线状机场用地RO R 180 GO G80BO B30114坑塘水面106 107 111 港口码头用地管道运输用地而状线状河流水而 112 湖泊水而 113水库水ifii200 |6。
・03(02)RO R 170ROR235RO R235R23,R2S5 R235 RO R 150RO R 150G 85BO B8O115 沿海漳涂2 0 (i 5)G85 B 80116117GO BO118G215G ISOB 150 B ISO® T O 一般沟来水匸建筑川地ifii 状R0 G120 B200 R 160 G2O5 B240R0 G 120 B200 R215 G255 B255R0 G 120 B200 R2I5 G255 B255R 180 G22O B25O R 160 G205B240R0 G 120 B200R180 G22O B25OR23O G 130 B JOOGI50 BI3O0 1SG 120 G 120 G240 B200 B255B200 B255RO GO BO RO G 120 B200 119121122123 冰川及水久枳雪空闲地设施农用地III 坎R230 G 130 B 100R0 G 150 B22OR I35 G2O5 B240R225 G22O B225R70 G 150 B 100 R22O G 180 B 130RO GO B 0盐碱地RGB【数据】地类编号(10) 1020 40 3(0 2)2(X1 5)40(30)RO GI40B80R200G2O5B200R0G 140B22OR 185G 185 B 190R 140G80B6OR200G 190 B 170R 160G 100B80R2I5G200 B 185R0G0 B 0R22O G 100 B 120R0R22OGOG100B 0B 120R0GO B 0R230G 140 B 160R0OO B 0R23O G 120 B 130R0GO B 0R23O G 120 B 1302 0 0 15地类名称界线IH界耒沱国刃宅、自治区■ftttm界地区.州.地级市界县•区.县级巾界乡.m.街逍界H 界村民小组界争议界工作界上地权風界上地权城争议界地炎界海岸线RGB【数据]滩涂界线3 0Q0)40 06(30) (0 1)G 150地类编号1241251261272012022032042052 0 0 15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分类图式、图例、色标地类编号地类名称式样RGB【数据]地貌要素沖曲线计曲线012------RR190 G190 0130130BB90900 25 ”示坡线05o OR190 G130B90岛程点・”R0G0B0三角点△ 2 0. 0 2R0G0B0埋石点□ 1.5. 0 2R0G0B0权城拐点(界址点〉© 15. 0.2R0G0B0地物要索陡道10 0.5单线“ -U _________ L- R0G0B0取线1 !•R0G0B00.5 =- = = - = = = -- = ==^=0 121.0桥梁& zR0G0B00 12注记地类编兮WH. 2CM.5R0G0B0图斑編号烹体.正体.20~15R0G0B0权屈拐点匕界址点号中毎线.正体.2 0R0G0B0大型江河名称仿宋体.左無体・6 0R70G180B235一般河流名称仿宋体・尼41体・5 0-35R70G180B235干樂名称仿宋体・尼斜休• 4 0-3 0R0G150B220支架名称仿*体・圧斜休・3 0-20R0G150B220地类编号地类名称式样RGB【数据】大眾湖泊名称仿宋体・圧直休.6 0R0G150B220-般湖泊名称仿宋体.左刘体・5335R0G150B220人❻水炸名称仿木侔.丘料体.6 0K0G150B220般水库名称仿宋体・庄斜体.5 0-3 5R0G150B220坑塘水面名称仿宋体.足农体.375R0G150B220齐级政府舵地名称5!体.正体.60R0G0B0地(市)级政府驻地名称鹽体.正体.5 5R000B0县(市)级政府戟地名称鷺体.正体.45R0G0B0乡(恤)级政府牝地名称中等线.1E休.3 75R0G0B0村.权属仿宋体•止体.30R0G0B0村民小组名帐仿宋休.n-H. 2.5R0G0B0自然村名称仿來体・il:H. 25R0G0B0等剧线注id 熬体.正体.20R190 G130B90高程点注记黑体.正体.20R0G0B0线状地物宽皮注记5R体.正体.2 0R0G0B0铁路名称注记仿宋.正体.4.0-2 5R0G0130道路名称注记仿采.正体.5425R0G0B02、土地利用现状图地图框整饰示意图 图名(黑体,字高8.0>图号(宋体,字高6.0> Xx 省XX 市浦XX 县(仿宋体,字高3>小接合表 (用图号 >(黑体字高2.0> (黑体,字高3.0,字宽4.0>X (黑 县体 国5.0 土 > 资涧距 4.0>2001 年11月航摄. 地面分辨率为0.8m. 1980西安坐标系. 1985国家高程基准,等高距为 (宋体 2.5,3.0> 土地利用现状图地一些作业规则 比例尺(黑体 3.0> 5m. 作业单位:xx 调绘者: 调绘日期: 检查者: 检查日期:(宋体3.0> (1>、关于界端注记: (a>、 一XX 市(县>,界内注XX 县XX 镇 (b>、乡(镇> 界界端注记:标注两级即 XX 镇XX 村 (c>、村界界端注记: (2>、(3>、 XX 村 关于村委会名称:每幅图内每个村委会内只有一个村委会名称 ,名称注记地间距由村委会 地大小决定,原则上较大地村委会要求在注记间加入空格 ,根据村委会地形状决定横排或竖 排 关于线状地物编号:线状地物编号在移注记时 量靠近线状地物.,应旋转至与线状地物基本平行地方向并尽乡镇图制作地基本流程1、乡镇图地比例尺为1万,符号参数地配置由出图比例尺来确定.图框整饰按以下要求制作:<1 )图名•统一采用“X镇土地利用图”名称,配置于北图廓正中处•<2)比例尺•统一采用数字比例尺,配置于南图廓正中处•<3)“字样,配置于北图廓右上角•<4)图廓四角、经纬网注记大地坐标.<5)编制单位.“X县国土资源局”等,配置于西图廓左下角.<6)图示图例可根据辖区形状合理配置.<7)土地调查截止期、成图时间及说明配置于南图廓左下角<8)指北针放置在图幅右上角<9)面积表根据辖区形状合理配置•XXX 镇(乡> 土地利用(等线体,字高6.0> <正北居中新魏体,字咼22.0)X X (黑县体 国10> 土 资 源 局土地调查截止日期:(等线体,字高5.0>制图日期:作业员: 检查员:(等线体,字高5.0>三、县挂图制作地基本流程Xx 单位编制 1:10000 (等线体,字高5.0>(一>、县挂图制作过程中使用以下作业原则:2、关于图斑面地综合取舍综合取舍地原则是:土地利用图地上图图斑应与调查图斑地地类面积比例保持一致,形状相似;道路、河流等应成网状,充分反映不同地区分布密度地对比关系及通行状况,以及路网、河系与土地利用现状地内在联系•<1 )一般图斑:图斑最小上图指标•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为2〜4mm2;耕地、园地及其他农用地为4〜6mm2;林地、草地等为10〜15 mm2.小于上图指标地一般舍去,或在同一级类内合并•对特殊地区地重要地类,如深山区中地耕地、园地等,可适当缩小上图指标•不够上图标准地,可用设计专门符号定性、定位表示•对图形复杂地图斑(如鸡爪形和梳形图斑> 地轮廓要作图形地综合处理,矢长小于0.4mm或弦长不足0.6mm地弧段,通常进行合并或舍去,综合后地图形要突出反映图斑总体轮廓地基本特征.<2)水系:水库、湖泊、坑塘选取•水库、湖泊应全部选取,图上坑塘面积大于1mm2地一般应选取;坑塘密集区,可适当取舍,但只能取或舍,不能合并•<3)岛屿选取.图上岛屿面积大于1 mm2地依比例尺表示,小于1 mm2地用点状符号表示•<4)双线路、双线河在县级挂图中一般用单线来表示(5> 一般建设用地地图斑面,尤其是有正式名称居民点、厂矿等用地均要保留保留•2、关于线状地物地综合取舍(6>当耕地地面积在可合并范围内,但刚好又是农田保护区范围内时,此耕地图斑不可合并要<1 )道路选取•一般情况下,铁路、乡<含)以上公路应全部选取•平原中地农村道路和丘陵、山区地机耕路可适当选取•对土地调查中以图斑表示地交通用地,按《规程》中相应地图式图例符号表示.<2)河流沟渠选取•河流干流、一级支流应全部选取,二级以下支流和沟渠可适当选取•3、关于注记:居民点,路、渠、江、河、湖、水库等有正式名称地应注记名称,其余注记均舍弃<二)、县挂图图框整饰地一般重要内容<1)图名•统一采用“x县土地利用图”名称,配置于北图廓正中处.<2)比例尺•统一采用数字比例尺,配置于南图廓正中处•<3)“字样,配置于北图廓右上角•<4)图廓四角、经纬网注记经纬度坐标.<5)编制单位.“X县国土资源局”等,配置于西图廓左下角.<6)图示图例可根据辖区形状合理配置.<7)土地调查截止期、成图时间及说明配置于南图廓左下角<8)指北针放置在图幅右上角<9)面积表根据辖区形状合理配置•<三)、县挂图制作地一些要求13(1>、所有界端注记全部舍弃,每个村委只有一个村委会名称 •(2>、原则上地类编码注记不移出图斑外,如果图斑太小,可适当缩小注记(3>、原则上一般大小地飞地界、争议界可不表示 (4>、图斑在进行综合取舍时应以行政村为单位 ,不可跨村合并图斑3、图框整饰示意图XXX 县(市> 土地利用图<正北居中新魏体,字高36.0)(等线体,字高10.0>X X (黑县体 国15> 土 资 源 局Xx 单位编制 (等纟外业调查底图制作是指外业清绘图制作,由内业数据库建设完成后再输出分幅外业清绘图•为提高工作效率,目前采用在整个数据库修改必须图层后再输出分幅图地原则进行 •具体工作流程如下:1:50000言体,字高10.0>四、外 业调查底图制作土地调查截止日期:(等线体,字高10>制图日期:作业员: 检查员:(等线体,字高10>2 3图名(黑体,字高8.0>图号(宋体,字高6.0>Xx省XX市浦XX县(仿宋体,字高3> 小接合表(用图号>(黑体字高2.0> (黑体,字高3.0,字宽4.0>XX(黑县体国5.0土>资涧距源4.0>局2001年11月航摄. 比例尺作业单位:xx地面分辨率为0.8m.(黑体3.0>调绘者:调绘日期:(1>、关于界端注记:(a>、县(市〉界界端注记:界外注XX市(县〉,界内注XX县XX镇(b>、乡(镇>界界端注记:标注两级即XX镇XX村(c>、村界界端注记:XX村(2>、关于村委会名称:每幅图内每个村委会内只有一个村委会名称,名称注记地间距由村委会地大小决定,原则上较大地村委会要求在注记间加入空格,根据村委会地形状决定横排或竖排(3>、关于线状地物编号:线状地物编号在移注记时,应旋转至与线状地物基本平行地方向并尽量靠近线状地物.6、附表14、土地利用现状图根据图示规范对应地参数表此参数表所对应地子图库文件由邓立争制作五、各类派生图(派生图一般是指由各类现状图源生出来地图件,包括耕地坡度分级图、基本农田分布图等等>六、图幅理论面积与控制面积接合图表地制作方法1、测区图幅结合表必须具有地内容包括以下几种(1>、测区内外围控制界线(2>、测区内各个镇界地界线(3>、测区内各个图幅地图幅号、图幅名(4>、测区内每幅图地界内面积和界外面积(5>、测区内图幅地经纬度(6>、测区内各行与各列累加后地面积和2、测区图幅结合表必须具有地图框整饰示意图XXX县图幅理论面积与控制面积接合图表(黑体,字高由比例尺大小决定>单位:平方M(宋体,字高由比例尺大小决定>1985 国家高程基准,等高距为5m. ( 宋体3.0>( 宋体2.5,3.0> 编制单位:xx 日期:(宋体,字高由比例尺大小决定> (宋体,字高由比例尺大小决定>3、测区图幅结合表制作地一些原则(1> 、测区内每图幅平差后地椭球面积应该等于图幅地理论面积(2> 、测区内所有经度地面积和应该等于纬度上面积地和(3> 、测区内经过平差地所有图幅地椭球面积之和应该等二调办下发地控制区面积之和(4> 、测区图幅接合表地比例尺大小由测区范围面积地大小决定, 作业组长在作业之前请试打印图幅出来以决定测区接合表地文字注记地大小4、测区图幅结合表成果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