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重点
中国现代文学史1、文学革命: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学形式和文学内容的大变革活动。
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诌议》,是文学革命开端的标志。
文章提出要以“白话文学”为中国文学的正宗。
1917年2月,《新青年》又发表了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举起“文学革命”的旗帜,提出以“国民文学”取代“贵族文学”,以“写实主义”取代“古典主义”,以“社会文学”取代“山林文学”。
1920年,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承认白话为国语,通令国民学校采用,成为文学革命成功的标志。
2、文学研究会(艺术倾向)1)主张“为人生”的文学,意思是文学要书写现实人生,表现人生,对人生有现实的意义。
就是很重视文学的现实功能。
反对游戏文学观念,反对消遣的文学态度。
2)文研会作家在创作方法上多注重现实主义。
这在沈雁冰的文论和文学研究会作家的创作中显示出来。
3)文学研究会注重翻译东欧、西欧现实主义名著,介绍普希金、托尔斯泰、屠格涅夫、易卜生、莫泊桑等人的作品。
3、创造社:1921年7月,创造社宣告成立,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张资平等。
刊物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中华新报》副刊发行)、《洪水》、《创造月刊》。
艺术倾向:1)崇天才,重神会,讲求文学的全与美,强调创作的无目的。
通常被歧视为“艺术派”。
2)富有浪漫主义特色,大都尊崇个性,表现自我,富有强烈的反抗色彩。
3)在翻译方面,主要翻译介绍歌德、雪莱、海涅、济慈、惠特曼、泰戈尔、王尔德、波特莱尔等人的作品。
大多数为浪漫主义,也有现代主义作家。
4、郁达夫:名文,是创造社的发起人和最重要的小说家。
在散文、旧诗词、文学理论、翻译等方面也有独到的贡献,以小说创作影响最大。
《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三篇小说于1921年结集为《沉沦》发行,是郁达夫自己第一部、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但其在轰动一时的同时也毁誉参半。
褒者认为它真实地抒写了青年的时代病,开创了小说的新体式,标志着“自我小说”的兴起;贬者攻击它为“诲淫”,是不道德、不端方的文学。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大全
第一章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1 双簧戏:1、1918年钱玄同和刘半农的双簧戏,正式拉开了这场“文学革命”、“封建复古主义”思潮斗争的序幕。
2、钱玄同把社会上的各种反对意见归纳起来,化名“王敬轩”写给《新青年》编者一封信,再由刘半农写答信王敬轩的信予以批驳,两信同时发表名为《文学革命之反响》,借以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
2 文学研究会:被称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1921年成立于北京,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
代表作家:周作人、茅盾、叶圣陶、许地山、朱自青、冰心等。
重要刊物:《小说月报》、《文学旬刊》理论主张:积极提倡“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和现实主义文学思想。
主要贡献:它承接了“五四”文学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使之发展成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占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
3 创造社:1921年在日本东京成立,发起人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
主要刊物:《创造季刊》《创造周刊》《创造日》。
理论主张:尊自我,重主观,强调艺术是自我表现、内心自然流露;强调文学的本质是感情;强调灵感在创作中的作用。
主要表现为浪漫主义特征。
4 新月社:1923年成立,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等,都是欧美留学生。
重要刊物:《晨报副刊》《诗镌》《新月》(后期)闻一多发表《诗的格律》的理论文章,提出诗歌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以闻一多、徐志摩为首的新格律诗的创作,称为“新月诗派”。
5 语丝社:成立于1924年,以创办《语丝》周刊而得名。
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等。
文艺思想接近于文学研究会。
《语丝》多发表杂文、小品、随笔,形成生动、泼辣、幽默的语丝文体,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鲁迅说《语丝》的基本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
6 简述文学革命的成就和意义:文学革命批评了“文以载道”、“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观念,宣传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想。
新文学浸透了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等近代思想。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1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一、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名词解释」双簧戏:1、1918年钱玄同和刘半农的双簧戏,正式拉开了这场“文学革命”、“封建复古主义”思潮斗争的序幕。
2、钱玄同把社会上的各种反对意见归纳起来,化名“王敬轩”写给《新青年》编者一封信,再由刘半农写答信王敬轩的信予以批驳,两信同时发表名为《文学革命之反响》,借以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
文学研究会被称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1921年成立于北京,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
代表作家:周作人、茅盾、叶圣陶、许地山、朱自青、冰心等。
重要刊物:《小说月报》、《文学旬刊》理论主张:积极提倡“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和现实主义文学思想。
主要贡献:它承接了“五四”文学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使之发展成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占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
创造社:1921年在日本东京成立,发起人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
主要刊物:《创造季刊》《创造周刊》《创造日》理论主张:尊自我,重主观,强调艺术是自我表现、内心自然流露;强调文学的本质是感情;强调灵感在创作中的作用。
主要表现为浪漫主义特征。
新月社:1923年成立,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等,都是欧美留学生。
重要刊物:《晨报副刊》《诗镌》《新月》(后期)闻一多发表《诗的格律》的理论文章,提出诗歌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以闻一多、徐志摩为首的新格律诗的创作,称为“新月诗派”。
语丝社:成立于1924年,以创办《语丝》周刊而得名。
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等。
文艺思想接近于文学研究会。
《语丝》多发表杂文、小品、随笔,形成生动、泼辣、幽默的语丝文体,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鲁迅说《语丝》的基本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
简述文学革命的成就和意义:文学革命批评了“文以载道”、“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观念,宣传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想。
新文学浸透了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等近代思想。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新文化运动------1917年,《新青年》由上海迁京。
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
这场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
其本质上是企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
并于1919年借“五四”运动将整个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推向高潮。
语丝社————得名于1924年11月在北京创刊的《语丝》周刊,由《语丝》主要馔稿人组成,主要代表人物有周作人、鲁迅、林语堂、钱玄同、孙伏园、俞平伯、刘半农等。
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以散文创作为主的刊物,主要发表杂感、短评、小品等。
语丝社作家的散文创作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语丝”文体,这种文体在思想内容上有任意言谈,斥旧促新,在艺术上以文艺性短论和随笔为主要形式,拨辣幽默,讽刺强烈。
以鲁迅为代表的尖锐泼辣的杂文和以周作人、林语堂为代表的幽雅的小品形成了该社散文创作两大类,对散文发展有重要影响。
问题小说——五四启蒙思想,造就了“思考的一代”,青年作家积极思考现实人生,尖锐提出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这是五四前后三四年间的一股小说“题材热”。
“问题小说”是充满各种矛盾的社会现实和写实派作家热心上下求索的创作心态碰撞的产物,也是五四启蒙精神和作家的人生思考相结合的产物,它适应了当时的社会精神心理的需求。
在当时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代表作家冰心、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庐隐等。
初期的问题小说大多是只问病源,不开药方,而以冰心为代表的作家也试图用爱的哲学解决当时社会存在的各种复杂问题,但“爱”不是万能的,问题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爱的作用,解决问题的方法过于简单。
并且问题小说的创作比较概念化,存在着文笔空虚、人物成为作者某种“主义”的传声筒等弊病。
新诗格律化——闻一多提出“新诗格律化”的主张,鼓吹诗的“三美”,即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音乐美强调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建筑美强调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绘画美强调诗画相通。
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一.《骆驼祥子》虎妞、祥子人物形象分析、理解。
1.祥子:祥子,是中国文学史上颇具代表的一个城市贫民的形象。
初到北平时,祥子是一个憨厚老实、坚韧、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的人。
他正直善良,乐于帮助穷人,顽强拼搏希望实现梦想。
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后,他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
但是接下来的日子里祥子连遭厄运。
生活上的“三起三落”使他尝尽了现实的苦难与无奈,在旧社会的逼迫和虎妞的诱骗下,他的生活与最开始的理想渐行渐远。
可以说,无论是买车还是娶妻,他都失败了。
但是在命运的捉弄面前他仍不甘失败、竭力挣扎、抗争。
虽然迫不得已娶了虎妞,但他仍然想自食其力,不愿依靠虎妞的经济优势和受她钳制。
他曾经企图反抗命运却最终屈于命运的安排。
当虎妞身亡,祥子卖车葬妻,而小福子也自尽而死后,祥子的精神支柱崩溃了,个人性格上心理上的弱点集中暴露,开始自暴自弃,自甘堕落,成为了一个吃喝懒赌、打架、占便宜、举止肮脏的一个无产者流氓。
甚至为了钱财出卖人命。
完全成了一个“堕落的、自私的、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2.虎妞:是一个工于心计,泼辣、粗俗的市井女性。
从小的生活环境使她沾染了剥削阶级家庭传给她的好逸恶劳、善玩心计和市侩习气,她缺乏教养,粗俗刁泼,她诱骗胁迫纠缠祥子,强势进入祥子的生活,设计欺骗刘四爷和祥子,逼迫祥子娶她,婚后仍好吃懒做,对祥子有着强烈的占有欲、支配欲和变态的控制欲。
另一方面,她也是一个勇敢的人,为了获取自由的爱情,敢作敢为,甚至敢于反抗父权的统治。
她对祥子真诚的爱让她即使与父亲闹翻也要义无反顾地嫁给祥子,主动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
同时她也是封建父权统治的牺牲品。
刘四爷出于私心(想让她作长期的免费劳动力、赚钱机器)而延宕了虎妞的青春,掌控了虎妞的人生和婚恋,在虎妞出嫁后不久就卖掉车厂离开北平,一点后路也不留给虎妞。
他自私自利,一点也不为女儿的幸福考虑,一心为钱。
虎妞对爱情与幸福的追求长期被压抑,深受封建剥削家庭的损害和压迫,心理也因之变态。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大全
第一章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目录第一章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 (1)1 双簧戏: (10)2 文学研究会: (10)3 创造社: (10)4 新月社: (10)5 语丝社: (11)6 简述文学革命的成就和意义: (11)7 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 (11)8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 (11)9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 (12)10 左联: (12)11 中国诗歌会: (12)12 京派 (12)13 论语派: (13)14 文协: (13)15 孤岛文学 (13)16 七月诗派: (13)17 九叶诗派: (14)18 战国策派: (14)第二章鲁迅 (15)1 分析《呐喊》、《彷徨》对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礼教的深刻批判 (15)2 分析《呐喊》中的阿Q、闰土、七斤等农民形象 (15)3 简析《呐喊》中对辛亥革命的描写及其思想意义 (16)4 分析评价《狂人日记》的思想艺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 175 分析评价《阿Q正传》的思想及其艺术成就 (18)6 分析《彷徨》中祥林嫂、爱姑、子君等妇女形象和妇女问题的提出 (19)7 分析《彷徨》中涓生、魏连殳、吕纬甫等知识分子形象和在知识分子道路的探索 (20)8 分析评价《呐喊》《彷徨》的艺术特色 (21)9 分析《呐喊》《彷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要地位 (23)10 分析鲁迅杂文的思想特色 (23)11 分析鲁迅后期杂文的思想特点 (24)12 分析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鲁迅杂文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25)13 简析《故事新编》中的古人形象 (26)14 简析《故事新编》的艺术特点 (26)15 简析《野草》的思想内容 (27)16 简析《野草》的艺术特色 (28)17 简析《朝花夕拾》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8)18 简析《朝花夕拾》的人物形象 (29)第三章郭沫若 (30)1 分析评价《女神》所表现的“五四”时代精神 (30)2 简述郭沫若小说的基本倾向和创作特色 (31)3 分析《女神》的浪漫主义特色 (31)4 分析评价《女神》在中国现代新诗发展史上的地位及不足 .. 325 分析郭沫若抗战时期历史剧作的基本思想 (33)6 分析郭沫若历史剧的悲剧精神 (33)7 分析《屈原》中爱国诗人屈原形象 (34)8 简述《屈原》的浪漫主义特色和诗情 (34)9 简述《屈原》的现实战斗意义 (35)第四章1917年-1927年的文学创作 (36)1 分析评价《尝试集》的思想和艺术形式及其地位与不足 (36)2 分析评价周作人小品散文的艺术特色与风格 (37)3 分析评价《倪焕之》的思想和艺术 (37)4 分析叶圣陶现实主义小说的特色和风格 (38)5 简析许地山早期短篇小说的特点 (39)6 简析许地山后期小说《春桃》等作品的现实主义特色 (40)7 简析许地山的散文集《空山灵雨》的思想和艺术 (41)8 简析王统照的长篇小说《山雨》的思想 (41)9 简析王统照小说创作的风格 (42)10 简析冰心的“问题小说”的发展 (42)11 简析诗集《繁星》《春水》的思想和形式 (43)12 简析《寄小读者》的思想和形式 (43)13 简析朱自清以事传情类散文的思想艺术特点 (45)14 简析朱自清借景抒情类散文的思想艺术特点 (45)15 简析朱自清对现代散文的贡献 (45)16 分析朱自清散文的创作特色 (46)17 简析《海滨故人》的思想和风格 (47)18 简析庐隐小说题材和思想特点 (47)19 简析《沉沦》的思想 (48)20 分析评价郁达夫小说的思想 (48)21 分析郁达夫小说的艺术风格 (49)22 分析郁达夫小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50)23 分析闻一多爱国主义诗篇的内容 (50)24 简述闻一多在新诗发展史上的地位 (51)25 分析评价闻一多诗歌“三美”的新格律诗理论主张及其创作实践 (51)26 分析评价徐志摩的前期诗集的思想 (52)27 简述徐志摩后期诗集的思想 (53)28 分析徐志摩诗的艺术特点 (54)29 简述冯文炳小说的思想特色 (55)30 简述冯文炳小说的艺术特色 (55)31 简述冯至的《作日之歌》的思想艺术特色 (56)32 简述冯至的《十四行集》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56)第五章茅盾 (57)1 分析评价《蚀》三部曲的思想内容 (57)2 简析《动摇》中的胡国光形象 (58)3 简析《蚀》的艺术特点 (59)4 分析《子夜》的思想内容 (59)5 分析《子夜》里吴荪甫的形象 (60)6 简析《子夜》里赵伯韬的性格特征和形象意义 (61)7 简析《子夜》的艺术特色 (61)8 分析评价《子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62)9 简析《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6310 简析《白杨礼赞》、《风景谈》的思想艺术特色 (64)第六章老舍 (66)1 分析老舍小说的创作特色 (66)2 通过祥子的悲剧分析《骆驼祥子》这部小说的思想 (67)3 分析祥子的形象 (68)4 简析老舍长篇小说《二马》的思想和幽默特色 (70)5 简析《猫城记》思想的复杂性 (70)6 简析老舍长篇小说《离婚》的思想和艺术 (71)7 简析老舍短篇《月牙儿》《断魂枪》等的艺术成就 (72)8 简析《骆驼祥子》中虎妞形象及其对祥子悲剧的意义 (72)9 分析《骆驼祥子》的艺术特色 (73)10 简析《四世同堂》中祁老者的形象 (74)11 简析《四世同堂》中祁瑞宣的性格 (75)12 简析《四世同堂》的结构特点 (76)13 简析《四世同堂》的文化反思色彩 (76)14 分析《四世同堂》的思想内容 (77)第七章巴金 (79)1 简析巴金《灭亡》的思想内容和杜大心形象 (79)2 简析巴金早期表现社会革命的作品的思想艺术特点 (79)3 简析《激流三部曲》的思想内容 (80)4 简析巴金小说创作风格的演变 (80)5 《还魂草》是风格转变的代表作。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篇一: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复习资料现代中国文学绪论(1)一、中国现代文学的含义1、1917年1月杂志刊出的胡适的为标志,发生的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
2、什么是现代文学?所谓“现代文学”,不仅是时间概念上所划定的1917——1949年这一通常所说的“现代”阶段的文学,更是“现代”性质意义上所指的区别于传统文学的新的文学。
即是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
从性质来看,“现代”是相对于“传统”中国文学而言的。
“现代”作为时间的标志,表明了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学的联系性,说明了中国现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到20世纪出现的一种形态的文学;“现代”作为性质的标志,则表明了中国现代文学是与中国传统文学有着本质区别的一种新型的文学。
绪论(2)二、中国现代文学的分段从1917年开始,到1949年为止,大体上每十年为一个发展阶段1、1917-1927年期间的文学,叫五四文学,也叫20年代文学。
其主要特点是文学革命和文化启蒙。
从整体上看,五四文学具有一种活跃、开放的青春气息(第一编)。
2、1928——1937年左翼革命文学、人文主义文学并存的30年代文学;30年代文学是20年代文学的发展和变化。
其整体特点是走向成熟。
具体标志有两点:第一点,文学多元化。
第二点,出现了一批优秀作家和作品(第二编)。
3、1937——1949年以全民族的抗战文学为开端以及继承、发展的多地域、多元化、大众化的40年代文学(第三编)。
三个十年中发生的重大事件背景第一个十年①1915年五四新文化运动,②1917年五四文学革命运动(二者者互为因果),③1919年的五四运动(爱国的政治运动)。
由于前两项而形成了文化统一战线: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敌人——封建文化。
后来随着五四文化运动的深入,这个统一战线逐渐分化。
中国现代文学史 复习资料
第一章文学革命与“五四”新文学(1917-1927)【一】难点解析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五四”文学革命发生的背景,了解《新青年》杂志在文学革命中的重要作用,领会“五四”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和意义,领会新文学与封建复古思潮的论战及其意义,掌握“五四”文学社团和创作思潮流派情况,重点把握以鲁迅、郭沫若等为代表的新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深刻理解”五四”时期新文学在诗歌、小说、话剧、散文创作方面的成就。
(解答见题型梳理,下同)【二】题型梳理第一节概述(一)单选、多选1.“五四”文学革命的直接背景和动力是(“五四”新文化运动)。
2.“五四”时期以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兴起了(“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思想启蒙运动。
《新青年》大力介绍自由平等学说、个性解放思想、社会进化论,给人们提供了思想武器。
3.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从(“八事”)入手,主张书面语要与口头语接近,要求以白话文学为“正宗”。
4.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提到的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即(建设国民的、写实的、社会的文学,反对贵族的、古典的、山林的文学)。
把文学革命当做“开发文明”、改变“国民性”并借以“革新政治”的“利器”,也肯定文学自身独立存在的价值。
5.刘半农在《我之文学改良观》中,改革韵文、散文。
使用标点符号。
和(钱玄同)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双簧信”。
6.周作人认为新文学应当是(“人的文学”),反对封建的“非人的文学”。
7.鲁迅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把矛头指向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小说的形式完全是现代化的。
8.胡适、沈尹默、刘半农进行了第一批白话新诗的尝试,有(《鸽子》、《月夜》、《相隔一层纸》)等。
9.文学研究会的代表人物有(周作人、朱希祖、蒋百里、郑振铎、耿济之、瞿世英、郭绍虞、孙伏园、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12人。
主要刊物:(《小说月报》)。
10.创造社的代表人物(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寿昌、李初梨、冯乃超、彭康、朱镜我、李一氓、阳翰笙)。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
发起人有周作人,朱希祖,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等。
文学研究会宣称要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文学应当反映社会的现象,表现并且讨论人生的一般问题。
人们习惯称文学研究会的创作为“人生派”或“为人生”的文学。
在创作方法上,文学研究会强调写实主义。
会刊《小说月报》。
2.创造社: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东京。
主要成员有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等人。
他们创办《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等刊物。
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的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
3.语丝社:《语丝》周刊创办于1924年11月,多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以倡导这种幽默泼辣的“语丝文体”而获语丝派的称号。
鲁迅被称为语丝派主将,语丝社成员有:周作人,林语堂,章川岛,孙伏园等。
4.湖畔诗社:1922年3月成立于杭州,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汪静之曾出版诗合集《湖畔》,以写作爱情诗闻名。
5.象征诗派:指以1925年出版李金发的诗集《微雨》为起点的,活跃在20年代中后期的诗派,它的代表人物是李金发,后期创造社三诗人穆木天,冯乃超,王独清以及姚蓬子,胡也频也都是有影响的象征派诗人。
二简答题1.鲁迅小说《故事新编》的写作特点(1)依据古籍和容纳现代《故事新编》各个人物,各个事件都有文献依据,在这方面作者做了大量的考证,在历史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提炼,改造和发展,将现代人的生活融入古人,古事当中。
(2)不是“将古人写的更死,而是将古人写活”鲁迅的小说着重于对古人的性格,精神和心理状态的深入开掘与扩展,并用“画眼睛”的手法加以渲染和强调,在《故事新编》中,鲁迅主要是从现实生活出发,寻找古人,今人的思想感情上相同之处加以推向和发展(3)运用“油滑”手段,在穿插性的喜剧人物,赋予现代化的细节,为“借古讽今”服务是《故事新编》的重要手段鲁迅在《故事新编》中说,由于《补天》中穿插了一个古衣冠的小丈夫,陷入了油滑的开端,其它的作品中穿插性的喜剧性人物,不仅活跃于舞台而且有时候还满口现代生活的语言。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一、重要时间和事件1.1930.3.2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
2.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
3.1938.3 在武汉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抗敌协会。
4.1949.7 第一次中华全国文艺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
5.1896年梁启超主编《时务报》(当时影响最大)。
6.1891年苏曼殊翻译的《拜伦诗选》是中国最早的翻译诗集。
7.1902年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第一份中文小说杂志《新小说》。
8.1906年成立春柳社;1910年成立进化社,都专演话剧。
9.1915.9 《新青年》创刊于上海,第一卷名为《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
10.1917.1发表胡适《文学改良诌议》,它是“五四”文学革命正式开始的标志。
11.1917.2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
12.1917.2《新青年》发表白话新诗。
13.1918年5月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鲁迅的《狂人日记》发表。
14.1922.1成立学衡派;1914.5在东京成立的甲寅派。
15.1920.9《新青年》第八卷第一号迁回上海。
16.1924年《现代评论》创刊由徐志摩、王世杰、陈源等主编。
17.1921.1在北京成立了最早的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
18.1910.7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诗歌团体——中国新诗社。
19.1921.7创造社成立。
20.1924.11.17在北京成立语丝社,《语丝》周刊。
21.1923年在北京成立了新月社,《新月》月刊。
1927年多数成员南下,从此分为两个时期。
22.1921.5在上海成立了“五四”以后最早的话剧团体——民众戏剧社。
创办了第一个戏剧杂志《戏剧》周刊(1921.5~1922.4)。
23.1921年冬在上海成立了戏剧协社,是中国早期话剧团体中历史最悠久的一个。
24.1922成立“浅草—沉钟社”(1934年解散),被鲁迅称为中国最坚韧、最诚实的…….. 25.1917.2在《新青年》发表了《白话诗八首》,其中《朋友》一诗创作于1916.8。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一、选择: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于1942年2.《文学革命论》一文的作者是陈独秀3.《野草》的多数篇幅是以创造有物质感的形象来表现复杂的感受,在艺术上采用的手法是象征主义4.郭沫若历史剧代表作是《屈原》5.最早发表白话新文学作品的刊物是《新青年》6.最能反映出孙犁艺术境界追求的作品是《荷花淀》7.20年代“小诗派”的主要代表诗人是冰心8.茅盾的原名是沈德鸿9.丁玲从个人自传式写法对社会现实描绘的写法变化的标志性作品是《水》10.老舍作品中规模最大的长篇巨构是《四世同堂》11.“孤岛文学”指的是抗战时期上海租界的文学12.巴金描写一个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崩溃的作品是《激流三部曲》13.翠翠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边城》14.柔石揭露野蛮残酷的典妻制度的小说是《二月》15.《边城》中“善”的化身是老船夫16.曹禺的成名之作是《雷雨》17.《白毛女》的执笔作者是贺敬之、丁毅18.代表田间风格的优秀诗篇是他1937年底写的抒情长诗《给战斗者》19.刘半农的颇为人称道的处女作是《相隔一层纸》20.赵树理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李家庄的变迁》21.“五四”文学革命时最先发表理论文章倡导文学改良的是胡适22.提倡新格律诗的文学社团是新月社23.《七月》刊物的主编是胡风24.阿Q性格的核心是精神胜利法25.鲁迅惟一的表现爱情题材的小说是《伤逝》26.长诗《王贵与李香香》是叙事长诗27.郭沫若开了一代诗风的诗集是《女神》28.20世纪尝试白话诗创作,发表白话新诗的第一人是胡适29.被朱自清誉为“五四”时期“唯一的爱国诗人”的是闻一多30.《子夜》的人物众多纷繁,然而其中心人物则是吴荪甫31.老舍表现北平人民被征服的痛史、恨史、愤史的长篇小说是《四世同堂》32.巴金小说《家》里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形象是觉新33.丁玲早期反映都市女青年时代苦闷的小说是《莎菲女士的日记》34.《暴风骤雨》的作者是周立波35.陈白尘影响最大的讽刺喜剧是《升官图》36.郭沫若创作《女神》时的重要思想之一是泛神论37.臧克家控诉帝国主义罪恶的诗篇是《罪恶的手》38.“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出自鲁迅的《集外集•自嘲》39.爱姑是鲁迅小说中的人物40.信奉“钱本位而三位一体”市侩哲学的老张出自老舍的《老张的哲学》41.中国现代写作和发表白话新诗的第一人是周作人42.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43.茅盾的小说处女作是《蚀》44.刘半农的颇为人称道的处女作是《相隔一层纸》二、多项选择1.鲁迅作品中写新知识分子的有(1)《幸福的家庭》(2)《伤逝》(3)《在酒楼上》(4)《孤独者》2.《女神》的思想内容集中在(1)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2)反抗、叛逆与创造精神的歌唱(3)爱国情思的抒发3.《三个叛逆的女性》是由哪三部作品组成的?(1)《聂萦》(2)《卓文君》(3)《王昭君》4.下列作品属于郁达夫的有(A、B、D、E)A.《银灰色的死》 B.《沉沦》 C.《给亡妇》D.《迟桂花》E.《春风沉醉的晚上》5.闻一多的两部诗集是《红烛》、《死水》6.茅盾的“农村三部曲”包括《春蚕》《秋收》《残冬》7.下列人物是《寒夜》中的形象的有 (B、D )A.鸣凤 B.汪文宣 C.冯乐山 D.曾树生 E.杜大心8.《四世同堂》分三部,这三部是 (A、C、E )A.《惶惑》B.《幻灭》 C.《偷生》D.《追求》 E.《饥荒》9.曹禺剧作的特点是(A、B、C、D)A.结构严谨 B.戏剧冲突尖锐 C.人物性格鲜明 D.语言个性化 E.讽刺性强10.下列是《暴风骤雨》里的人物形象的是 (A、B、C、D )A.赵玉林 B.郭全海C.老孙头 D.韩志云 E.李子俊11.下列作品收入《彷徨》的有 ( A、C、D )A.《祝福》 B.《故乡》 C.《伤逝》 D.《离婚》E.《风波》12.《爱情三部曲》由三个中篇组成,它们是《雾》.《雨》.《电》13.下列属于《边城》中的人物有( A、B、E )A.翠翠 B.天保 C.天天 D.滕长顺 E.傩送14.下列人物形象属于《雷雨》的有(B、C、D)A.陈白露 B.蘩漪 C.侍萍 D.鲁大海 E.愫方15.下列作品属于丁玲的有 ( B、C、D、E )A.《呼兰河传》B.《莎菲女士的日记》c.《韦护》 D.《一九三零年春上海》E.《水》16.下列刊物属于创造社的有(A、B、C、D、E )A.《创造日》 B.《创造周报》c.《创造月刊》 D.《创造季刊》E.《洪水》17.下列小说收入《呐喊》的有 (A、B、C、D、E )A.《药》 B.《狂人日记》C.《阿Q正传》D.《孔乙己》 E.《风波》18.《蚀》是由《幻灭》.《动摇》.《追求》三个系列中篇所组成的19.长篇小说《骆驼祥子》的艺术成就就是典型人物的成功塑造,尤为突出的典型人物是虎妞.祥子20.张爱玲最擅长的是叙说“家史性”的故事,较公认的代表作有(A、B、C )A.《沉香屑:第一炉香》 B.《倾城之恋》C.《金锁记》 D.《传奇》E.《沉香屑:第二炉香》三、判断1.创造社成立于1927年7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文学团体之一,主要成员有郭沫若等。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1、1917年1月《新青年》刊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从“八事”入手(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究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2、1917年2月《新青年》发表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陈独秀把晚清以来的文学革命运动推向了高潮。
3、钱玄同在致《新青年》的信中,以语言进化的角度说明白话取代文言的历史必然性,刘半农与钱玄同(化名为王敬轩)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双簧信”。
4、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从人性、人道主义的角度来要求新文学的内容,倡导新文学内容要从“肉”与“灵”的统一中去表现“人”;在另一篇《平民文学》中提出“人生的艺术派主张”,又提出“以真为主,美即在其中”的创作准则。
5、文学革命的实绩最主要在于创作,文学革命带来文学观念、内容、语言载体、形式各方面全面的革新与解放。
【《学衡》派:1、发起人及时间地点:1922年,南京东南大学的梅光迪、胡先骕、吴宓等创办了《学衡》杂志,因诸人观点态度相近,被称为《学衡》派2、主张:尊崇中国的古圣贤者,以融贯中西古今的姿态,标榜“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评之职事”,反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思想稳健保守,是“穿西装的复古派”。
3、代表作:梅光迪《评提倡新文化者》;吴宓、胡先骕《论新文化运动》《评<尝试集>》】(3)新文化阵营与章士钊《甲寅》上的复古论调的论争。
13、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1)自晚清以来的被压抑着的现代性获得了最大的生机,形成了新的文化与文学观念,开创了新的主题领域与人物形象谱系;(2)五四文学革命全面革新文学语言、文体形式,奠定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基本审美价值取向和多元并存的接受心理基础;(3)五四文学增添了世界维度,建立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密切关系,自觉的借鉴、吸收外国文学及文化的营养,形成了面向世界而又有本土特点的开放性现代文学;(4)五四形成的现代作家队伍是以后半个多世纪的文学创作的主体力量,这批作家和他们开创的文学内容及形式形成了新的现代传统,这一传统的赓续是文学现代性的基本保证。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精心整理)
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一、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起点19世纪、20世纪之交,中国文学开始了在民族存亡背景上的外部与内部双重的现代化努力,许多观念性的变革在1898年前后发生。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器物上感觉不足――制度上感觉不足――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近代社会制度、思想观念变革对文学发展的影响:1、西方知识观念对文学的促进西学东渐,中国知识分子逐步接受西方的近代科学观念,以此为基点思考国家和民族命运,变革和维新成为时代主潮。
2、社会变革对文学的促进文学活动和创办报刊有了法律保障,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规定了言论、著作、出版等自由。
具有大众化、平民化、民主特征的现代出版业逐步兴盛,为文化和文学的普及奠定了传播基础。
科举制度废除,社会出现了知识分子为主体的自由撰稿人队伍,出现了职业作家群。
文学平民化、大众化的价值取向。
3、文学自身发展的促进。
古典文学形式(诗词文赋)的式微,新的文学形式的孕育。
文学自身发展的现代性追求导致传统文学产生新的质变。
二、文学观念的变革(一)梁启超的“三界革命”晚清时期,出于“新民”目的和改良社会的需要,梁启超提倡“诗界革命”、“文界革命”与“小说界革命”,即“三界革命”。
1、“诗界革命”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下形成的文化运动。
“诗界革命”为梁启超首倡,其黄遵宪为主将。
“诗界革命”主张诗歌要有新意境,要有新语句,要以旧风格含新意境。
“旧瓶装新酒”,要求保留诗歌的旧形式,变革不彻底。
其目的主要是以诗歌革命的旗帜为政治改革张目。
黄遵宪提倡“我手写我口”,把新思想新材料入诗。
他最早提出了用俗语进行文学创作。
“诗界革命”在观念上影响到1918年的新诗运动。
2、“文界革命”梁启超在1899年提出“文界革命”的口号。
“文界革命”的具体内容:吸收西方的雄辩体、随笔体,结合魏晋文风,把古文从“义理、考据、辞章”中解放出来,以西方近代思潮替代圣贤义理,以丰富的世界进化维新的史实突破拘谨的考据,以俗语、外来语入文以丰富文章的表达方法。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1、中国现代文学(1917~1949)的两大基本主题是:一是揭露和批判国民性的弱点、病根;二是表现理想的人性。
2、文学研究会是最早成立的文学社团。
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发起人有:矛盾、郑振铎、叶圣陶、许地山等。
它的文学主张是: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人生派’为‘人生派’表现人生、探讨人生。
3、创造社:1921年7月在日本东京成立,主要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等,它的文学主张是:‘艺术派’,强调文学体现内心的要求,提倡浪漫主义文学。
它是第一个在国外成立的社团,也是唯一一个与文学研究会并肩齐驱的社团。
4、语丝社:1924年11月在北京成立,代表人物:鲁迅、周作人、孙伏园等,文学主张:针对社会生活和文化展开批评,形成泼辣幽默的创作风格,“语丝文体”。
5、新月社:1923年成立于北京。
主要成员有徐志摩、胡适、闻一多等,文学主张:提倡尊严和健康,不与民为伍,自命贵族文学。
6、湖畔诗社:1922年在杭州成立。
发起人有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汪静之等。
主张纯真与热情的诗歌创作,善于写抒情小诗,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7、胡适是第一个尝试新诗的人。
他的《尝试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新诗集。
8、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一觉醒者的形象(狂人日记中的狂人/伤逝),二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形象(闰土、阿q),三权势者与卫道者的形象(祝福中的鲁四老爷)。
9、冰心的创作:生平:现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女作家、世纪老人。
原名谢婉莹,祖籍福建长乐。
创作特点:1、爱的哲学:泛爱主义。
2、具有浓厚的宗教意识和女性写作特点。
3、语言上形成独特的‘冰心体’即典雅清丽、婉约雅致。
4、人物心理描写不铺张。
10、叶圣陶:生平:原名叶绍钧,汉族,字圣陶,江苏苏州人,著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创作概况:1、五四时期:现实主义的初期描写,暴露社会黑暗。
2、五卅运动后把对封建主义的反抗和现实的抗争结合起来。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1、《新青年》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思想史上最重要的刊物。
1915 年创刊于上海,原名《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
“”前后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同时进行了新文化运动和文学改革运动。
创刊号发布了胡适《文学改进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正式掀起文学革命。
19185 月,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志》发布其上。
该刊还宽泛译介外国文学。
19209 月,它成为上海共产主义机关小组机关刊物, 19267 月终刊。
2、《人的文学》 1918 年 12 月,《新青年》登载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对当时文学革命影响很大。
周作人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充足必定了人道主义,重申一种“”的“”,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关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 ,以为新文学即人的文学,应充足表现“”的人性。
这深深地影响了五四期间表现个性解放主题的创作。
在另一篇文章《老百姓文学》中,周作人进一步论述“”的主张,重申文学须应用在人生上,并声明“”的文学观点,这对“”期间特别是对人生派的创作影响很大。
3、文学研究会文学研究会是中国新文学运动中第一个纯文学集体,成立于19211 月,倡始人有茅盾等人,以《小说月报》为阵地,踊跃倡议文学革命。
其主要理论家茅盾提出文学要老老实实表现人生,特别应描述被压迫的人民,在创作方法上,他主要倡议现实主义,反对唯美主义和浪漫主义。
文学研究会作家的成就,主要表此刻小说创作上,如茅盾的《蚀》三部曲、叶圣陶的《倪焕之》,许地山的《缀网劳蛛》、冰心的《超人》等均以对现实的精密描述、深入剖析,显示出现实主义特点,而成为文学研究会这个显示主义文学派别的力作。
4、创建社成立于19217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文学社团之一,主要成员郭沫若、郁达夫等,主要第一版物有《创建季刊》、《创建周报》等。
创建社的文学主张有显然的为艺术而艺术的色彩,特别重申文学是作家的自我表现,全力反对文艺的社会功用,以为于是应除祛全部功利,力争自己之完满,同时,他们又全力反对社会黑暗,创建社的主要创作方法是浪漫主义的,重在抒发个人感情,表现自己个性。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一、基本结构框架(一)1949——1976文学思潮1949——1976年间的中国文学,包括十七年文学(1949——1966)和“文革”文学(1966——1976)两个阶段。
它们都强调文学的无产阶级与社会主义性质,都把文艺服务于现实政治、配合国家意识形态作为文学的基本目的,重视文学或审美的革命功能和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精神教育人民的作用。
十七年文学思潮的发展过程,首先体现在一系列的文艺运动——批判、斗争——的交替更移中。
这整个过程,既是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建构的实际步骤,也是确立文学新规范、新秩序的重要部分。
文艺界的批判、斗争,都是在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方针指导下,在文艺——意识形态领域进行的连续不断的斗争,当然每一次运动的政治指向又各有侧重。
文艺无条件地为现实政治服务,是贯穿“文革”文学思潮始终的一个基本理念。
服务于政治被作为文艺的基本属性,“反映革命本质”是完成服务于政治这一目标的基本方式,这些被一同看做文学史审美内同的基本构成。
这些作品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通过不同的题材和不同的表现手段,都在努力反映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特点和规律,努力塑造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英雄典型,努力运用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在凸现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主题上,进行卓有成效的实践。
(二)五六十年代小说概述这一时期小说题材的分类方式与尺度有鲜明的政治性。
小说批评的价值判断,就是以所写的内容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关联程度为标准。
工业、农业、军事,是重大的题材领域。
写当前政治运动与中心任务的,如抗美援朝、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大跃进,属于“重大题材”,被高度重视;其他是“非重大题材”。
在题材方面,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受到重视。
主要作家作品:赵树理《三里湾》、高云览《小城春秋》、曲波《林海雪原》、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梁斌《红旗谱》、周立波《山乡巨变》、杨沫《青春之歌》、冯德英《苦菜花》、周而复《上海的早晨》、吴强《红日》、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冯志《敌后武工队》、刘流《烈火金刚》、欧阳山《三家巷》、草明《乘风破浪》、柳青《创业史》、罗广斌、杨益言《红岩》、欧阳山《苦斗》、姚雪垠《李自成》、浩然《艳阳天》等。
中国现代文学史考试复习资料-最有用的。
导言(1)从晚清开始,中国文学现代化发生期的观念变革,首功归诸梁启超。
(2)梁启超:揭起“诗界革命”的旗帜,是以诗评家身份出现,倡导“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变革观念【他重在理论倡导】。
真正以诗人面目倡言诗界革命的是:黄遵宪(他主张用俗话作诗——所谓“我手写我口”)【重创作实践】。
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一、五四文学革命——中国现代文学革命的开端1、时间:1917年5月4日2、直接背景和动力:五四新文化运动3、主要阵地:以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4、主要目标和任务:“三反”、“三提倡”A、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B、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C、反对专制迷信,提倡民主与科学5、兴起:1917年1月,《新青年》刊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从“八事”入手注重形式方面的改革。
高潮:2月,《新青年》发表了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从此文学革命就正式展开了。
发展:(得到了钱学同、刘半农等人的响应)A、得到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其他先驱者的响应,钱玄同最早表示“绝对赞同”;刘半农发表了《我之文学改良观》。
B、文坛上的“双簧戏”(钱玄同化名王敬轩,仿照旧文人的口吻,汇集反对新文学与白话文的种种观点与言论,写成一封致《新青年》的信;刘半农根据王敬轩的信逐一辩斥。
此举引起了广泛的社会注意,扩大了新文学的影响,新文学摆出了与旧文学对峙的主战姿态)。
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与《平民文学》,从人道主义出发,对运动做出指导。
6、主要实绩:1918年5月,鲁迅发表他的第一篇百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新青年》4卷5号)二、20年代最有名的三次文学论争:1、对以林纾为代表的“国粹派”的批判;2、对以梅光迪等人为代表的“学衡派”的批判;(1922年)3、对以章士钊为代表的“甲寅派”的批判。
(知识点:吴宓、胡先骕都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立场写了《论新文化运动》、《评<尝试集>》【《尝试集》出自胡适】胡适和李大钊引起了新文学内部的“问题与主义之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1、《新青年》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思想史上最重要的刊物。
1915年创刊于上海,原名《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
“”前后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同时进行了新文化运动和文学改革运动。
创刊号发表了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正式掀起文学革命。
19185月,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其上。
该刊还广泛译介外国文学。
19209月,它成为上海共产主义机关小组机关刊物,19267月终刊。
2、《人的文学》1918年12月,《新青年》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对当时文学革命影响很大。
周作人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充分肯定了人道主义,强调一种“”的“”,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认为新文学即人的文学,应充分表现“”的人性。
这深深地影响了五四时期表现个性解放主题的创作。
在另一篇文章《平民文学》中,周作人进一步阐述“”的主张,强调文学须应用在人生上,并申明“”的文学观念,这对“”时期尤其是对人生派的创作影响很大。
3、文学研究会文学研究会是中国新文学运动中第一个纯文学团体,成立于19211月,发起人有茅盾等人,以《小说月报》为阵地,积极倡导文学革命。
其主要理论家茅盾提出文学要老老实实表现人生,尤其应描绘被压迫的人民,在创作方法上,他主要提倡现实主义,反对唯美主义和浪漫主义。
文学研究会作家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小说创作上,如茅盾的《蚀》三部曲、叶圣陶的《倪焕之》,许地山的《缀网劳蛛》、冰心的《超人》等均以对现实的细密描绘、深入剖析,显示出现实主义特色,而成为文学研究会这个显示主义文学流派的力作。
4、创造社成立于19217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文学社团之一,主要成员郭沫若、郁达夫等,主要出版物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等。
创造社的文学主张有明显的为艺术而艺术的色彩,非常强调文学是作家的自我表现,极力反对文艺的社会功用,认为于是应除祛一切功利,力求本身之完美,同时,他们又极力反对社会黑暗,创造社的主要创作方法是浪漫主义的,重在抒发个人感情,表现自己个性。
如郭沫若的诗集《前茅》、郁达夫的《茑萝行》、《春风沉醉的晚上》等都以浓重的主观抒情色彩、鲜明的浪漫主义倾向而成为创作社的代表作品。
5、新月社新月社于19231927年春迁往上海,1933年结束,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
他们把《晨报副刊》作为阵地,后又创办《诗刊》周刊,《新月》月刊。
新月社是一个涉及政治、思想、学术、文艺各领域的派别,在思想上和组织上都表现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特点。
它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主要贡献在于新诗,闻一多、徐志摩等人针对自由体诗体现的散文化倾向,提出新格律诗的主张。
他们对于对于诗歌艺术的追求带有唯美倾向,但在当时对于新诗在艺术技巧上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闻一多的《死水》等是新月派的佳作。
6、语丝社得名于192411月在北京创刊的《语丝》周刊,由《语丝》主要馔稿人组成,主要代表人物有周作人、鲁迅、林语堂、钱玄同、孙伏园、俞平伯、刘半农等。
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以散文创作为主的刊物,主要发表杂感、短评、小品等。
语丝社作家的散文创作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文体,这种文体在思想内容上有任意言谈,斥旧促新,在艺术上以文艺性短论和随笔为主要形式,拨辣幽默,讽刺强烈。
以鲁迅为代表的尖锐泼辣的杂文和以周作人、林语堂为代表的幽雅的小品形成了该社散文创作两大类,对散文发展有重要影响。
“中国现代文学史”文体及文学现象7、问题小说冰心是最早创作“”并产生较大影响的作家之一。
她于1919年发表了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接连创作了许多“”。
所谓“”就是以家庭、妇女、婚恋、劳工、青年等各种社会问题为题材,催人疑问,促人警觉,发人深省的小说作品。
冰心“”,涉及面很广,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代表作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庄鸿的姊妹》、《还乡》等。
女作家庐隐也是“”的创作者之一。
8、20年代,中国现代文坛上出现了一批比较接近农村的年轻作家,他们的创作较多受鲁迅的影响,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形成所谓“”。
乡土文学是在“”文学主张的影响和发展下出现的。
作家们在探求人生真谛,追求理想社会的过程中,关注受压迫最深重的农民问题。
对农民的破产,农村妇女悲惨的命运,封建农村的陋习和农民思想的麻木,以及中小地主和小有产者的败落都有深入的表现。
代表作家作品有:王任叔的《疲惫者》。
许钦文的《疯妇》、《鼻涕阿二》、台静农的《天二哥》等。
9、语丝文体因语丝社成员创作的共有共同特征的散文而得名。
语丝社得名于192411月在北京创刊的《语丝》周刊,由《语丝》主要馔稿人组成,主要代表人物有周作人、鲁迅、林语堂、钱玄同、孙伏园、俞平伯、刘半农等。
《语丝》发表的主要是散文,在创作上,尽管语丝社同仁的思想和艺术主张不尽一致,但在针砭时弊方面形成了共同的风格:排旧促新,放纵而谈,古今并论,庄谐杂出,简洁明快,不拘一格-这就是“”的鲜明特色。
最具代表性的散文创作有两大方面:一是以鲁迅为代表的杂文,一是以周作人为代表的小品散文。
10、京派小说在2020年代末期到30年代,文学的中心南移到上海,继续留在京、津地区或其他北方城市的一个自由的作家群,当时也称“”派。
“”并没有正式的组织,只是一种名称的沿用。
“”作家创作的小说被称为“”。
京派小说文风淳朴,贴近底层人民的生活,在现实主义的创作中融入浪漫主义的、表现主观个性的多种艺术手法。
主要代表作家有沈从文、废名、芦焚等。
沈从文的小说《边城》、《萧萧》、《长河》等是其中较为出色的作品。
11、新感觉派小说2030年代初出现的“”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创作的一个组成部分。
“”小说的根本特点是特别强调作家的主观感觉而不太注重对客观生活的真切描写。
刘呐鸥是“”小说的最初尝试者,他创办于19289月的《无轨列车》半月刊,标志着中国“”小说实践的开始。
他的短篇小说集《都市风景线》是现代中国第一部“”小说集。
穆时英和施蛰存把“”小说推向成熟和引身运用蒙太奇、人物心理分析等手法,凸现对现实生活的感觉和印象。
《上海狐步舞》、《梅雨之夕》等是他们的代表作。
12、诗歌的“三美”“三美”“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这是由闻一多倡导的,是他对新诗理论做出的贡献。
“”理论主张诗歌创作要有建筑的美、音乐的美和绘画的美。
它是针对当时的新诗形式过分散体化而提出来的。
这一主张奠定了新格律学派的理论基础,对新诗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13、现代派诗歌30年代在中国产生的现代派诗歌普遍受到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启发和影响。
同时又承接了李金发为代表的20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特别追求诗歌创作在总体上所产生的朦胧的美,追求以奇特观念的联络和繁复的意象来结构诗的内涵。
现代派诗人往往以其特有的青春病态的心灵,咏叹着浊世的哀音,表达着对社会的不满和抗争,也流露出对人生深深的寂寞和惆怅。
戴望舒是30“现代派诗歌代表”14、沦陷区文学是抗战时期文学创作的一个组成部分。
1941年,上海完全沦陷时,最有影响的文学杂志《万象》,团结了一大批在上海的进步作家,发表了大量揭露旧社会黑暗腐朽生活的具有爱国主义理想的作品,如师陀的《无望村的馆主》、《大马戏团》(剧本)和张爱玲的小说集《传奇》等。
因北平沦陷区,最突出的是周作人的闲适小品。
他的《药党语录》、《药味集》等散文集典型地表现了一个民族变节者进退失据的矛盾心灵。
一、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重要阶段?各阶段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着重某一阶段)1.1917-1927年,五四文学运动时期。
文学革命开端时间,开创性的作品: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鲁迅《狂人日记》、郭沫若《女神》、胡适的白话新诗,戏剧、小品散文的出现,最早的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现实主义)、创造社(为艺术浪漫主义)。
★2.1928-1937年,开始的标志是革命文学运动的开始。
创造社、太阳社于1928年正式发起革命文学运动,革命文学标志现代文学从艺术形式到思想内容的深刻变化。
(1)左翼革命文学的发展,集中出现了一批革命文学的作家作品,左联五烈士、东北作家群、蒋光慈、叶紫、鲁迅后期、茅盾前期的创作,都看作左翼时期的创作。
(2)左翼之外,风格独立,卓有特色的艺术大家有:巴金、老舍、沈从文、曹禺等。
特点:从思想到艺术都进入成熟阶段,整个文学创作呈现繁荣、复杂、多元的格局。
(关键词:成熟)3.1938-1949年,开端标志:抗战爆发进一步深化的阶段。
特点:(1)抗战爆发,形成全国规模的抗战文艺运动,使现代文学又出现一次深刻的变化,抗日救亡成为压倒一切的主题,现代文学密切配合社会发展。
(2)由于政治变化,出现国统区、解放区。
解放区与国统区已经是不同的社会制度,解放区已经是不同于国统区的“”,局面更复杂,流派更多(关键词:抗战文艺运动、国统区、解放区)二、初期白话新诗对中国诗歌的重大变革和贡献主要体现在哪里?1.语言方面:以白话写诗,将中国诗歌从几千年来的文言语体中解放出来;2.诗体方面:创立了自由诗体、无韵诗体、散文诗体,将中国诗歌从旧诗词的体式中解放出来,彻底打破了几千年来传统诗歌的模式。
三、为什么在五四新文学初期,散文的成就最大?谈谈你的看法。
1.中国有史以来的文学,以文为本,文章是正宗,文以载道,这样一种文学主张,对五四散文的发展依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它无形地在思想中影响着人们。
2.散文创作具有无形庞大的作者队伍,这是其他几种文体不能比的,诗人不一定写小说,剧作家不一定写诗,但所有人都写散文,造成了队伍无形壮大,带来作品数量的优势,成就相对来讲就高一点。
3.五四时期是一个思想大解放的时期,思想空前自由,而散文最能适应当时时代特点,可严肃、可放松,可大可小,这几个方面,决定了散文成就更大。
★四、郭沫若的美学主张是什么?4.重视灵感的作用。
5.主张形式的绝对自由。
★6.强调文艺的社会职能。
五、从文学研究会诸作家的创作实践,可以看出文学研究会“”的现实主义创作主张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1.文学研究会的基本文学主张,一是强调“”,二是强调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2.代表作家有茅盾、叶绍钧、冰心、朱自清等人,他们创作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积极探索现实人生问题,他们的作品都注意暴露和谴责黑暗的社会和污浊的人生,显示出鲜明的现实主义特色。
3.如茅盾的《子夜》是一部深刻而广泛地反映30年代初期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大规模描写了当时的社会景象,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再现中,深刻地揭示出当时中国社会的本质特征。
六、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兴起的意义是什么?(文学革命——1.革命文学:文学从艺术形式到思想内容的深刻变化,进一步密切了文学与时代社会的关系,知识分子关注的问题从个性解放转移到社会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