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总复习试卷
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统考试卷(历社部分)第2套真题)

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统考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1. 叶圣陶的日记:“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
”从中我们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A . 黄花岗起义爆发B . 清政府已被推翻C . 起义的革命军占领了武昌D .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2. 1926年11月,胡适在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作了《中国的文艺复兴》的演讲。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胡适在英国演讲时,英方为胡适做广告时使用了“中国文艺复兴之父”来推介。
英方所称的“中国的文艺复兴”是指()A . 辛亥革命B . 五四运动C . 新文化运动D . 三民主义(2)在与英国友人的交流中,关于这一年中国革命形势的讨论,胡适可能提及的是()A . 袁世凯窃取了胜利果实,挤走孙先生,当上了民国总统B . 北伐战争顺利推进,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已经胜利在望C . 抗日烽火燃遍大江南北,我们希望得到英国朋友支持D . 孙中山创建黄埔军校,领导北伐,形式上统一全国3. 如图中所示,导致1928年至1934年党员人数变化的主要历史原因是()A . 五四运动的发生B . 革命根据地的建立C . 抗日战争的爆发D . 解放战争的胜利4. “一旦强掳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
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
嘿.游击战敌后方,铲除伪政权,游击战敌后方,坚持反扫荡!”这首军歌应出自()A . 八路军B . 中国工农红军C . 新四军D . 中国人民解放军5. 美国国务院的白皮书说:“中华民国政府的失败,不是因为援助不够,……中国人心掌握在共产党人手中。
”能体现上述观点的是()A . 共产党人在五四运动中领导学生进行罢工斗争B . 抗日战争中国民党的军队在正面战场消极抗战C . 国民革命时期国统区通货膨胀经济崩溃D . 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6. 图中1958年的数据反映了()A . 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B .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 . 大跃进运动中“浮夸风”盛行D . 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高7. 中共十九大报告对于我国目前主要矛盾作出了新的判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学期期末测试卷(四) 人教版-旧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历史与社会试题

期末测试卷(四)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下列口号提出的先后顺序应该是()①某某、科学②打倒列强、除军阀③抗日救亡④外争国权、内惩国贼A. ①④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②D.①②④③2.“晚上十点半,板垣征四郎下令按动了爆炸柳条湖铁轨的按钮,中日延续了十四年的第二次战争从此爆发。
”这里所指的事件是()A.淞沪会战 B.七七事变 C.甲午中日战争 D.九一八事变3.“日本帝国主义凶狠残暴,在中国犯下令人发指的罪行。
”以下与材料相符的罪行是()①某某大屠杀②凡尔登绞肉机③对后方城市进行轰炸④对国统区进行“大扫荡”,实行三光政策⑤细菌战A.①③④B.①②③C. ①③⑤D.②④⑤4.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抗战期间,中国军民伤亡人数3500多万,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
材料直接表明中国的抗日战争()①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②直接抗击了德日意法西斯国家③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付出重大牺牲④得到爱好和平与正义国家和人民的支持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5.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①交战的双方是帝国主义国家②战争深层次的原因是军国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盛行③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瓜分世界④为了应对经济危机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6.某某事变与某某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两者相似之处包括()A.X学良将军都直接参与其中 B.中国共产党都做出积极的努力C.国共之间都达成有利于和平建国的纲领 D.都预示着团结抗战的新局面到来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决定的内容不包括()A.通过《共同纲领》 B.接受《共同纲领》为政府的施政方针C.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 D.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8.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
下列关于《义勇军进行曲》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在20世纪30年代广为传唱②是《英雄儿女》的主题歌③吹响了解放战争的进军号角④今天已经成为我国国歌A. ①②B. ①③C. ①④D.②③9.20世纪历史的开篇,展现了一幅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图景,短短20年,非洲90%以上的大陆被列强瓜分,其中在非洲占据殖民地最多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10.百年前的一次灾难,“令全欧洲的希望之光消失了,这是一场野蛮兄弟的杀戮,欧洲没有哪个国家是这场战争的真正胜利者”。
2024年统编版初三上学期历史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统编版历史初三上学期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关于我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大河流域文明起源于非洲B、大河流域文明起源于欧洲C、大河流域文明起源于亚洲的黄河和长江流域D、大河流域文明起源于美洲2、下列哪位人物被称为“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家”?A、亚历山大大帝B、恺撒C、拿破仑D、孙子3、下列哪一项不是秦朝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A. 实行郡县制B. 统一度量衡C. 推行科举制度D. 修筑长城4、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对西域的控制,采取了什么措施?A. 开通丝绸之路B. 派遣张骞出使西域C. 建立西域都护府D. 设立河西四郡5、题干:下列关于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不正确的是:A. 实行郡县制,加强地方行政管理B. 实行焚书坑儒,统一思想文化C. 颁布《九章律》,统一法律制度D. 开凿灵渠,加强南北水路交通6、题干:下列关于唐朝的描述,不符合史实的是:A. 开元盛世,国家经济繁荣B. 实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C. 唐太宗实行均田制,减轻农民负担D. 唐朝实行开放政策,与各国交往频繁7、明朝的建立者是:A. 朱棣B. 朱元璋C. 朱棣文D. 朱标8、下列哪一项不是清朝前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A. 设立军机处B. 废除丞相制度C. 加强对西藏的管理D. 设置驻藏大臣9、在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哪位航海家的航行直接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并发现了美洲大陆?A. 哥伦布B. 麦哲伦C. 达·伽马D. 迪亚士11、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五卅运动D. 抗日战争二、非选择题(本部分有4大题,每大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材料】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朝代,它分为西汉与东汉两个时期,共计约四百年。
汉武帝时期,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确立了儒学在思想界的主导地位。
九年级上历史与社会1-2单元试卷(中考知识点)

九年级(上)历史与社会(1-2单元)测试班级姓名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1.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下,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和世界各地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斗争主要围绕()A.争夺霸权和殖民地B.建立两大军事集团C.维持欧洲大陆均势D.争夺巴尔干地区2.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在19世纪末曾说:我们也要阳光下的地盘。
这说明德国()A.准备侵吞邻国,扩大疆域B.渴望重新瓜分世界C.继续和其他国家开展贸易竞争D.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强国3.应政治家帕麦斯顿说:“我们没有永久的盟友和永久的敌人,我们只有经常的、永久的利益。
”20世纪初,英国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加入了()A.协约国B.同盟国C.北约组织D.华约组织4.小明关于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性质的总结,列出了四项,最能体现他们性质的是()A.帝国主义侵略集团B.封建军事侵略集团C.资本主义国家联盟D.经济合作发展组织5.1882年,意大利参加了德奥军事同盟,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它又加入协约国对德国作战,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意大利不守信用B.列强之间的关系以自身利益为转移C协约国战争具有一定的正义性.D同盟国内部不团结)A.一场帝国主义战争B.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C.侵略和反侵略战争D.持续实践最长的战争7.第一次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失败的原因不包括...()A.美国参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B长期战争导致国家的崩溃.C.协约国参战是正义的D.同盟国参战是非正义的8.科技的进步使大量新式武器应用与战争,带来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下列对科技和人类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有()①科技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关系密切②科技对人类生活只有促进作用③科技的发展毁灭着人类④科技发展本身无害A.③④B.①③C.①②D.①④9.孙中山是伟大的中国革命的先行者。
1905年8月,在他的推动下,成立的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兴中会B.中国同盟会C.华兴会D.强学会10.1912年9月3日,孙中山发表演讲,指出“我国去年之革命,是种族革命,亦是政治革命。
九年级历史历史与社会复习题 试题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复习题1、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签订了____,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入的影响。
2、战后,HY为推行称霸的全球的HY,建立了针对苏联的HY事政治集团――____,简称___。
为抗衡北约,苏联和7个东欧国家在华约签订了?______?,建立了____。
3、____和____两大集团的出现,标志着东西方对峙格局的形成。
4、HY的冷战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二战后,东西冷战在政治上的表现是是________、在HY事上的表现是______和在言论上的表现是________等。
6、HY历史上历时最长、损失最大的一次侵略战争是_______。
7、_______是世界不得的主要根源,其主要形式是_______。
8、二战后,最具世界意义的两大变化是_________与___________9、20世纪40年代,____首先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____的HY 对HY殖民体系产生了宏大冲击。
____会议被称为“非洲HY年〞,_____的HY,标志着殖民时代的终结。
创作;朱本晓10、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出现“黄金时代〞,最重要原因是__________,亚洲四小龙是指____、____、____、____。
11、1964年,亚、非、拉美的77个开展中国家发表了?__________?,要求改变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
12、亚非会议上,周HY提出______的方针,今天,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公认的处理国际关系的根本原那么是_________,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项原那么。
13、1950年10月,________在____的带着下开赴朝鲜前线抗击侵略者,1953年,HY被迫在?_______?签字,中朝人民获得了反侵略战争的成功。
14、______使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消灭了。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学期期末测试卷(三) 人教版-旧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历史与社会试题

期末测试卷(三)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请选出各题中最符合题意的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某某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某某兴”。
该事件()①使某某某某观念深入人心②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③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④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当凡尔赛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
这场运动是中国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
”这场运动()①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②揭开了新某某主义革命的序幕③工人是先锋,学生是主力军④具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性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穿越时空,见证历史!假如你穿越到1924年,可能看到孙某某、蒋介石与周恩来正在商量筹建()4.胡适回忆说:“民(国)十五六年之间,全国大多数人心倾向国民党,……”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发生了()5.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的重要成就是()A.基本上推翻了北洋政府的统治B.完成了全国性的统一6.八一起义纪念塔上的军旗雕塑(如右图)格外引人注目,仿佛提醒着每一个人——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
这座纪念塔位于()7.德国学者南特威希曾说过:“我想谈谈我个人对的评价,毫无疑问,他的最大的功绩在于,在一个困难的时代里找到一条路,把中国从封建残余以及帝国主义侵略中解放出来,建立统一的大国。
”材料中的“一条路”是指()“城市中心” B.工农武装割据8.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部队与领导的部队会师于()9.斯大林曾经说:“这次行动按其计划的周密,规模的宏大和行动的技巧来说,在战争史上还从来没有过类似的先例。
它迫使纳粹德国在两个战场上同时作战”。
斯大林所说的“这次行动”指的是()10.1945年5月8日中国《新华日报》消息:经过了五年八个月零六天的欧洲战争,终于在某某国家全盘而彻底的胜利中结束了。
“彻底的胜利”是指()A.打败了日本法西斯B.打败了同盟国集团11.20世纪40年代,朱自清总结了人们的普遍心情:“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了一口气,情不自禁的在心头描绘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
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复习专题:14 “九一八”事变与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 专项练习

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复习专题:14 “九一八”事变与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一、单选题1.下图是2018年6月9日《参考消息》登载的一篇文章的标题。
作为“十四年抗战说”开端的历史事件是()A. 九一八事变B. 八一三事变C. 西安事变D. 七七事变2.歌曲《松花江上》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结合歌词内容分析日本以东北三省为目标开始侵略中国的原因,下列选项中符合题意的是()①日本与中国隔海相望,东北三省在地理上离日本较近②为了转嫁经济危机,缓和国内矛盾③蒋介石政府忙于南方剿共,无暇顾及东北④东北三省自然资源丰富A. ①④B. ②③C. ①③D. ②④3.自古以来,浙江儿女就具有一颗爱国心。
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军队在东北寻衅”浙江人民立即宣布抵制日货,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群众运动。
下列哪一选项描述的是日本这次寻衅的结果?()A. “蛐蛐叫喊夜深长,茄子下来菊花黄;每到八月过中秋,小鬼便占领沈阳”B. “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C. “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
三十余万,生灵涂炭。
炼狱六周,哀哉国殇!”D. “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4.2020年是中国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
无数爱好和平的人们用鲜血和忠魂谱写了壮丽的诗篇。
拉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是()A. 九一八事变B. 德国突袭波兰C. 七七事变D. 萨拉热窝枪声5.民主人士章乃器曾说:“我们在不久以前,还在欢呼北伐的胜利,以为……我们这样生活在租界的人也可以不再受外国人的轻视、侮辱了。
孰知大好形势突然逆转,国家又濒于危亡,悲痛的心情真是难以言语形容的。
”国家又濒于危亡,是因为()A. 袁世凯独揽大权,中国进入北洋政府统治时期B. 北洋政府镇压五四爱国运动,激起全国人民反对C. 日本关东军发动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D.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企图三个月灭亡中国6.歌曲《松花江上》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九年级总复习历史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总复习历史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是唐朝的开国皇帝?A. 李世民B. 李渊C. 李白D. 李贺2.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最早出现的是?A. 指南针B. 火药C. 印刷术D. 造纸术3. 北宋时期的都城是?A. 长安B. 洛阳C. 开封D. 杭州4.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起点是?A. 福州B. 厦门C. 广州D. 宁波5. 清朝末年,哪次运动被称为“百日维新”?A. 戊戌变法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文化大革命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
()2. 唐朝时期,女性可以参加科举考试。
()3. 宋朝时期的海外贸易非常发达。
()4. 明朝时期,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夺取了皇位。
()5. 近代史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在1900年。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春秋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攻”主张的是______。
2. 唐朝时期,实行“贞观之治”的皇帝是______。
3. 宋朝时期,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的是______。
4. 明朝时期,戚继光抗击倭寇,被誉为“民族英雄”的是______。
5. 近代史上,领导太平天国运动的农民领袖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措施。
2. 唐朝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贞观之治”?3. 宋朝时期,为什么设立“市舶司”?4. 明朝时期,戚继光为什么被誉为“民族英雄”?5. 近代史上,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举例说明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
2. 请分析唐朝时期,为什么会出现“安史之乱”?3. 请分析宋朝时期,为什么会出现“靖康之变”?4. 请分析明朝时期,为什么会出现“土木堡之变”?5. 请分析近代史上,为什么会出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对后世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总复习试卷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19世纪末,海军上将梯尔匹茨奉德皇之命将德国海军建成一支可以向英国皇家海军挑战的强大部队。
这反映了德国A.预谋与英国争霸世界B.在欧洲拥有显著地位C.欲与英国进行商业竞争D.要助殖民地实现民族解放2.阅读下表,分析当时中国民族工业出现表中变化的外部原因是:A.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B.“实业救国”思潮的鼓舞C.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掠夺D.中国民族工业实力雄厚3.同盟会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这里“鞑虏”指的是A. 西方列强B. 满族人民C. 满清贵族(清政府)D. 少数民族4. 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进程。
这两大领域的开创性事件是A、洋务运动B、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C.甲午中日战争D.五四运动九年级同学小谢在学习了两次世界大战后整理学习资料,请你帮忙完成5—8题。
5.科学技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发挥重要作用,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其中首次在战场使用的化学武器是A. 远程大炮B. 坦克C. 飞机D. 毒气弹6.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欧洲国际关系的新体系,即“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列强在( 统治的“新秩序”。
①欧洲②西亚③非洲④拉丁美洲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7.巴黎和会失败后,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在五四爱国群众运动的压力下北洋政府①被迫释放被捕学生②免去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③收回④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8.二战前夕,意味着法西斯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的是A. 兴建大规模公共工程解决失业问题,确立战争经济体制B. 大力发展以军备工业为基础的重工业C. 宣布实现普遍兵役制,把军队人数扩大数倍D. 推行反犹、排犹政策9.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1905年,他在日本东京建立了统一的全国性革命组织,即A.兴中会B.中国同盟会C.强学会D.中国国民党10.下列会议容或影响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革命道路的历程,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确定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②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③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主席④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A. ②①④③B. ①②③④C. ②①③④D. ②④①③11.2014年9月21日,传奇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被拖往俄罗斯国防部船厂进行修理。
使“阿芙乐尔”号巡洋舰闻名于世的事件是【来源:21cnj*y.co*m】A.第一次世界大战B.二月革命C.十月革命D.太平洋战争12.一曲凄怆的《松花江上》曾传唱大江南北,唱出了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之情。
歌曲《松花江上》的背景是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事变D.“七七”事变13.下图,是九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制作的一个反映世界史上重要会议的年代尺。
在这个年代尺上标出的会议中,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的会议是()14.阅读右图,首先在该杂志上发表文章,系统提出了文学革命的主,倡导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是A. 胡适B. 独秀C. 大钊D. 鲁迅15.1933年罗斯福就任总统前夕,曾对美国民众说“我们唯一感到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下列选项中,对“恐惧”原因的理解最为贴切的是A.30年代大危机B.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C.法西斯主义肆虐D.胡佛竞选失败16.20世纪初的《新青年》杂志上,文学革命派与守旧派唇枪舌剑,争论不已,新文化运动也因此风生水起,波澜壮阔。
《新青年》的创办者是A.胡适B.大钊C.鲁迅D.独秀17.人们后来用“南北,相约建党”说明独秀、大钊在中共建立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其中“南”所指的地方是A. B. 上海 C. D.18.2014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克强等在“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来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每年的A.4月30日B.8月15日C.9月3日D.9月2日19.“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平静的书桌了。
”这句名言生动准确地概括了爆发前,广大学生当时所面临的严峻社会形势。
A. 一二·九运动B. 九一八事变C. 事变D. 大屠杀20.中共中央军委曾给某次战役的前线指挥部发了这样的电报:“现在不是……而是第一步歼敌于淮河以北,第二步歼敌于长江以北的问题……此战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全国局面亦可基本上解决”。
这一战役应是( )A.辽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二、非选择题(共6题,60分)21.(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材料一中的两图片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4分)材料二:沿着复兴路,共筑“中国梦”。
六集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浓缩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历程。
【千年局变】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府,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2)“巨变”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为什么这是“历史性巨变”?(3分)【中国新生】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
(3)请你说说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标志事件及其历史意义。
(3分)22.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淮海战役中国民党被俘将领伯涛回忆:经过几十里的行程,……呈现出千千万万人民群众支援解放军作战的伟大场面。
我当时就大为感慨,认为18军的最后败灭,非战之罪,应归咎于脱离人民群众,进而敌视人民群众,在人民群众的大海里淹没了。
—王弊书等《中共华中工委史略》(1)据材料一,说说淮海战役获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此次战役期间进行的另一场战略决战是什么?(2分)材料二:林肯的话也是一个有力的证明,他说:“倘若没有黑人的支持,北方将无法取得胜利。
”—崔连仲等《世界通史》(2)林肯政府当时颁布了什么法令获得了黑人的支持?材料三中的“胜利”是指哪场战争的胜利?(2分)材料三:奥格涅茨省的一个农民在给苏维埃机关的信中写道:1920年对余粮征集额的加,这是我们无力负担的。
—人民版高中教材《历史(必修2)》(3)苏俄新经济政策中的哪项具体措施解决了材料四中提到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材料四: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在群众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
—焦裕禄(4)根据材料四,请你谈谈在生活中应该如何向焦裕禄学习?(2分)23.(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共两党关系变化(两次合作、两次分裂)(1)根据表格容在①②③④填上合适的容。
(4分)(2)为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共产党在汉口召开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容是什么?(2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共第二次合作有什么重大影响?(2分)(4)列举第二次分裂时期国共两党之间发生的重大战役两例。
(2分)24.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推翻幕府统治后,日本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它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迅速发展成为一个亚洲强国。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成为战败国,但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采取扶持日本的政策,同时日本政府也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促进了日本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成为了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实行“科教立国”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材料三1984年日本文部大臣在北京大学的演讲:“日本是缺乏资源的国家,是用教育的作用开采人的脑力、心中的智慧资源和文化资源的。
这是今天日本在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发展的原动力。
”请回答:(1) 从历史学习角度而言,你认为材料一是对明治维新哪一方面的认识?(2分)(2)明治维新具有什么性质?请你写出在政治上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具体容。
(4分)(3)通过上面(1)—(3)问的回答,结合三则材料容,你认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中借鉴些什么?(4分)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今天在这里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要从今天起,重新来做革命的基础,另外成立一种理想上的革命军。
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实行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一心一意的来革命。
”——材料二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之势力不被推翻,则不但统一政府之建设永无希望,而中华民国唯一希望所系之革命根据地且有被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联合进攻之虞。
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宣言》(1)依据材料一说出创办这个“军官学校”的目的。
(2分)(2)他曾经是这个“军官学校”的校长,但后来背叛了革命,建立了反动的国民政府。
请问他是谁?国民政府代表什么阶级的利益?(2分)(3)材料二中“卖国军阀之势力”具体指什么?(2分)(4)从材料二可以看出这场战争的目的是什么?(2分)(5)材料一中的“军官学校”与材料二中的“出师北伐”有什么关系?(2分)26.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90周年华诞,央视一套隆重播出电视剧《中国1921》。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火到建国大业,从改革春风到小康蓝图,90年波澜壮阔,90年壮丽辉煌。
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南湖红船”上召开了重要会议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次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政党?(2分)(2)“八一枪声”是在哪个地方打响的?重大的历史意义?(2分)(3)“长征壮歌”中被认为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是哪一会议?这次会议在我党历史上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2分)(4)“抗日烽火”中,国共两党重新合作,中华民族出现了空前团结抗战的局面。
试举出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在敌后战场抗战的著名战例各一例。
(2分)(5)“建国大业”离不开朱德、彭德怀、伯承等元帅的传奇、坎坷、辉煌的一生。
请你说出以上几位元帅在解放战争中做出的重大贡献(即参加的历史重大事件)?(2分)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总复习答题卷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二、非选择题(共6题,60分)21.(1)(2)(3)22. (1)(2)(3)(4)23. (1)(2)(3)(4)24.(1)(2)(3)25.(1)(2)(3)(4)(5)26.(1)(2)(3)(4)(5)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总复习试卷答案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二、非选择题(共6题,60分)21.(共10分)(1)1926年,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后进行北伐战争,沉重打击了反动军阀和外国列强;(2分)1937年,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实现全民族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