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骆驼》教学设计(6)
《找骆驼》教案(优秀4篇)
《找骆驼》教案(优秀4篇)《找骆驼》教案篇一课题:《找骆驼》(1课时)文是通过一个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老人在没有见过骆驼的情况下,凭着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正确分析判断,使商人找到骆驼的事,说明了遇到问题要多观察,多分析,多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找骆驼教案。
本文的寓意耐人寻味,引人深思。
课文共11自然段,运用人物对话的形式,按“丢骆驼--找骆驼--找到骆驼”的顺序,步步深入,故事富有哲理,是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和朗读训练的好教材。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质疑探究,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并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老人的推理过程。
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的生字,练习用因果句式造句。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3、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丢失骆驼的特点的。
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勾画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了解商人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么发现这些特点的。
理解老人为什么能够指点商人找回骆驼。
教学课件一、故事导入:从前有一位商人,他带着一只骆驼去赶集,回家的时候路过一家客栈,于是就进去吃饭,顺手把骆驼栓在了客栈的门口。
等他出来后,骆驼不见了,骆驼去哪了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找骆驼》(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1、请大家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句子,再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2、交流:(1)、说说特别难读的生字,再一起来读一读(如:跛、驼、愤、啃、竟)(2)、出示:走失、指点、果然用上这三个词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经过老人的指点,商人果然找到了骆驼。
三、借助阅读提示,明确研究重点:1、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可以借助前面的“阅读提示”来学习课文,(出示)谁来读一读?交流:提示中给我们提了哪两个问题?①商人丢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②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师:这节课,我们就围绕这两个问题来研究课文。
找骆驼教案4篇
找骆驼教案4篇找骆驼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商人走失的那只骆驼的`情况的,并能仿照例句,把不完整的因果句式补充完整。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能用因果倒装句式正确地把老人的推理过程说清楚。
三、教学过程:1、复习检查,听写生字。
2、学习课文1—9自然段。
(1)商人之所以要去找骆驼,那是因为——学生接说(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2)一个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心里非常着急。
这时候他看见前面有位老人在走,就连忙打招呼,请大家学着老人的样子招呼招呼看。
(3)商人和老人开始一问一答,谈得挺好的。
可是,商人怎么突然“忿忿”地说起话来?(4)老人详细地说出了骆驼的哪些情况?用自己的话说说。
(5)老人不仅知道骆驼左脚有点跛,还知道骆驼的右边驮着米,左边驮着蜜,而且连骆驼的嘴里缺了一颗牙都知道,老人知道的情况可真够“详细”的。
当老人说出骆驼的这些情况时,商人怎么说?(6)正当商人充满希望的时候,老人却说不知道骆驼往哪儿去了,难怪商人要“忿忿”地说起话来。
谁会用“忿忿”的语气读读商人说的话。
3、学习课文第10自然段。
(1)(过渡)是老人把商人的骆驼藏起来了吗?别说藏,其实老人连骆驼的影子都没见过。
为了向商人说明这是怎么回事,老人讲了一段话。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一段话。
(2)“不紧不慢”的“紧”是什么意思?谁能用不紧不慢的速度读读老人的话?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给句子编号,看看这段话一共有几句?(3)默读老人说的6句话,思考哪几句话是说明老人知道骆驼详细情况的原因的。
(4)第二至第五句都是说明原因的,可以分为一层。
第一层就是第一句,请大家读一读,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5)第二层是重点。
默读,边读边思考:老人为什么会知道骆驼的详细情况?从哪里看出老人的观察很仔细?他到底“看见”了些什么?请用——划下来。
读划下来的内容,体会“还“、”又“的用法。
小结:这有深有浅的脚印,星星点点的米、蜜和树叶上留着的牙印(出示图),一般人是不会注意到的。
找骆驼教学设计优秀4篇
找骆驼教学设计优秀4篇1、学会本课的生字,能区分多音字;理解“走失、哄、仔细、至于”等词,能区分“走失”和“丢失”的不同意思。
下面是的我为您带来的找骆驼教学设计优秀4篇,希望能够予以您一些参考与帮忙。
找骆驼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认得两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重点词句;3.理解课文内容,养成认真察看与认真思索的习惯。
重点难点:弄清老人能帮忙商人找回骆驼的原因;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过程:-、导入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找骆驼》这篇课文。
师:看了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二、自读自悟出示自学提纲:(1)自由读课文,读懂每段话的意思。
(2)利用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意思。
(3)本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老人依据什么指点商人找到了骆驼?(4)提出学不懂的地方。
三、检查自学情况1.指读课文,矫正字音。
2.你理解了哪个新词?3.讨论提纲3题。
老人的依据:脚印右深左浅左脚跛左有蜜右有米驮着蜜和米树叶的牙齿印缺牙齿四、引导朗读,体会感情1.自读,领悟情感。
2.指读,交流。
(引导:丢骆驼的商人当时心情怎样?老人说话时不紧不慢应是怎样的语气?)3.老师随机范读。
4.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总结1.学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认真认真察看,遇事要动脑筋分析、判定。
)2.以前的生活中,你碰到过仿佛的事吗,你怎么做的?倘若没做成功,你觉得应当怎么做?六、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七、板书设计6找骆驼脚印右深左浅左脚破左有蜜右有米驮着密和米树叶上齿印缺牙齿(认真察看分析判定)教案点评: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内容比较浅显,同学简单理解,可以放手让同学自读自悟,老师做适当点拨;老师也可以把侧重点放在培育同学学会认真认真察看生活的好习惯上。
该教学设计示例敢于放手让同学本身解决问题,但对同学学习自动性的调动上还是有些不够。
课时篇二1、教学过程商人听了老人的话,是怎样去找的呢?我们来学最终一段。
找骆驼教案6篇
找骆驼教案6篇找骆驼教案篇1教学目的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同学留心生活,仔细观测,勤于思索。
2.朗读课文,培育同学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技能。
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提出要求1.设疑导入。
商人走丢了一只骆驼,一位老人虽然没有见过那只骆驼,却援助商人找回了骆驼,你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读了《找骆驼》这篇课文后,同学们就明白了。
我们一起来学习《找骆驼》。
〔板书课题〕2.提出学习要求。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可以依据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来学习,并通过自读课文解决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让同学用自己喜爱的读书方式完全自由地读课文。
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对难读的词、句可重点练习,多读几遍,读通为止。
2.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再读课文,尝试解决“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圈画有关的句子,并找出不明白的地方。
三、讨论问题,合作探究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尝试解决问题。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老人特别具体地说了骆驼的哪些状况?〔3〕这些具体的状况老人是怎么知道的?2.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争论沟通,相互启迪解决问题。
3.各小组汇报学习收获,师生共同归纳整理。
4.重点段阅读指导。
仔细阅读老人最末说的一段话,解决以下问题:〔1〕读一读,议一议:老人是依据什么知道骆驼的有关状况的?〔2〕填一填,说一说:〔出示〕由于老人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老人又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老人还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尽量用文中的语句,也可依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填空,先在小组内相互说,再推选代表在班上说。
〕〔3〕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老人能指引商人找回骆驼〔启发同学思索理解,老人留心生活,擅长观测、分析骆驼留下的种种迹象,并且通过这些迹象来确定骆驼的特点。
《找骆驼》教学设计(15篇)
《找骆驼》教学设计(15篇)《找骆驼》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识记本课8个生字。
在语言环境中积累“骆驼、牙齿、详细、不紧不慢、指点、走失”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按照老人的指点,商人为什么能找到丢失的骆驼。
”并和伙伴们分角色演一演。
3、了解老人是通过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的,逐步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推理的良好思维品质。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沙漠里行走,最常见的交通工具是什么?(骆驼)2、对了,有一个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于是,他急得到处找。
出示课题,33、找骆驼(齐读课题)。
3、生字:骆4、学生质疑师: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这位商人是怎么找骆驼的,他究竟找到了没有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演示课文动画,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听到些什么?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生字:跛驮忿哄啃(1)小组读生字。
(出示)跛驮忿哄啃(2)书写:驮忿读词语:(出示)骆驼、牙齿、详细、不紧不慢、指点、走失(3)开火车分小节读课文,正音。
三、再读课文,感悟内容1、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指导朗读,体会人物的心情和语气。
商人:有礼貌、着急、忿忿。
老人:不紧不慢、胸有成竹。
2、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3、指导读句子:(出示)商人听了,照老人的指点一路找去,果然找到了走失的骆驼。
理解词语“果然”,进行造句。
4、想一想:按照老人的指点,商人为什么能找到丢失的骆驼?小组讨论,说说理由。
5、说话练习(出示)老人看见(),就知道();又看见(),想到();还看见(),所以知道()。
6、交流并板书:观察分析归纳结论7、(出示)老人看见这些现象是怎么想的呢?8、学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9、齐读课文。
四、巩固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和小伙伴合作演一演。
3、(出示)比一比,组成词语。
跛()齿()忿()玻()龄()芬()4、(出示)想一想、说一说:(1)骆驼左脚有点跛,是因为。
(2)因为路的左边有些蜜,右边有些米,所以。
《找骆驼》优秀教学设计(优秀5篇)
《找骆驼》优秀教学设计(优秀5篇)课时篇一(一)教学准备1、揭示课题①今天我们学习13课,齐读课题《找骆驼》。
“骆驼”两个字有什什么不同和相同?②《找骆驼》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单元的重点学习目标是什么?请大家读单元提示。
2、指导读懂学习提示①这单元学习的重点目标是什么?②可以提些什么问题?③学会预习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有什么好处?3、指导预习课文要求:①读通课文不理解的词在书上做上记号,并提出不懂的问题,②检查预习情况、4、整体理解课文内容课文将谁在找骆?找到了没有?课文主要讲什么?《找骆驼》教案篇二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能区别多音字;理解“走失、哄、详细、至于”等词,能区别“走失”和“丢失”的不同意思。
2、能仿造例句,把不完整的因果句补充完整,认识4种不同的对话形式。
3、初步学预习课文提出不同的问题。
4、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商人走失的那只骆驼的情况的,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抓住事物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教学重点、难点第二段是教材的重点。
老人是根据哪些现象来判断骆驼的特点的,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句子之间的联系,读懂老人的话,学会观察——思维——判断的方法,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
三、课时安排3教时第一课时(一)教学准备1、揭示课题①今天我们学习13课,齐读课题《找骆驼》。
“骆驼”两个字有什什么不同和相同?②《找骆驼》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单元的重点学习目标是什么?请大家读单元提示。
2、指导读懂学习提示①这单元学习的重点目标是什么?②可以提些什么问题?③学会预习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有什么好处?3、指导预习课文要求:①读通课文不理解的词在书上做上记号,并提出不懂的问题,②检查预习情况、4、整体理解课文内容课文将谁在找骆?找到了没有?课文主要讲什么?第二课时(一)教学过程1、复习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2、讲读课文1——9自然段。
① 轻声读课文,思考,商人走失的骆驼有什么特点?然后完成下面填空。
找骆驼教案(4篇)
找骆驼教案(4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作者整理了4篇找骆驼教案,希望您在阅读之后,能够更好的写作找骆驼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找骆驼》的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感悟“在生活中只要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所发现”的道理。
2、过程与方法:(1)先复习《蜜蜂引路》一文,预习本课,进行联系比较学习。
(2)学习生字词,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
(3)在熟读,分角色读文的基础上,学会用心观察周围事物,认真思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用心观察周围事物,认真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
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老人是怎样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发现骆驼的特征的。
三、教学难点:学会初步的分析、推理,了解故事发展的顺序,启发学生思维、想像,对学生进行观察与思维的训练。
四、课前准备师生分头搜集一些测试观察能力的图片,也可制成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观察画面,激趣导入①教师引述:老师这里有一些挺有趣的图片,它能测出一个人的观察能力强不强。
同学们想不想一比高低?②出示图片或显示课件内容,开展观察竞赛活动。
③教师导学:其实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观察,认真思考,也会有许多发现的。
《找骆驼》这个故事讲述的就是这个道理。
想不想学一学?二、朗读课文,理出线索①建议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阅读全文。
②学生根据提示思考课文内容。
A、老师出示问题。
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后,是怎么做的?老人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B、教师提出要求:看谁课文读得认真,看谁问题答案找得准确、完整。
C、学生按问题提示和要求,到课文中寻找答案。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让几位同学把寻找的答案写在黑板上。
D、然后在交流中,把答案逐渐补齐。
三、根据线索,比较异同①启发学生思考。
看了这位商人走失了骆驼以后的表现,你觉得他和老人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先在小组里和同学交换一下看法。
找骆驼教案模板5篇
找骆驼教案模板5篇找骆驼教案篇1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道理。
2、理解词语:商人、至于、究竟。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反复读和理解老人前后的对话,从后面的对话证实结论的正确,是观察与推断的结果。
教学难点:理解老人为什么没看到骆驼却把骆驼的特点了解得那么清楚。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件:骆驼在沙漠上走的片断。
师介绍:骆驼是沙漠中主要的交通工具,商人想要在沙漠中运货,可离不开骆驼。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骆驼的一篇课文。
二、新课:1、板书课题,读题。
质疑,导入新课。
2、初读课文。
(自由读)3、按自然段读,边听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商人此时的心情怎样?你现在就是这个商人,你会怎么做?会遇到那些困难呢?4、具体学习课文。
(1)当商人问老人的时候,他们说了什么呢?同桌同学分角色读(1——7自然段)指名分角色读。
如果你是商人,听了老人的话,心里会怎样想?指导朗读(随机指导老人的话,与商人越来越紧张、急切的语气)(2)老人把骆驼的样子说得这样具体,又说不知道骆驼在哪,你这位商人会怎样想?指导朗读商人的话,读出生气、质问的语气。
(3)老人说的是不是真的呢?请你自己读读第10自然段。
老人说的是真的吗?他没看到骆驼,为什么对情况知道得这样清楚呢?谁能为在座的商人解释解释。
(4)结果怎样,齐读第11自然段。
5、小结。
(1)学过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2)教师根据学生情况点拨。
板书:16、找骆驼左脚跛左驮蜜右驮米观察所得果然找到缺了一颗牙找骆驼教案篇2教学目标:1、读懂重点词句,了解课文内容。
2、通过人物的对话,了解人物的性格。
教学重难点:通过理解__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老人为什么能帮助商人找回骆驼。
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挂图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俗话说“骆驼是沙漠里的船”。
今天,我们学的课文是讲这只“船”丢了,它的主人很着急,到处找不到,怎么办呢?二朗读课文,粗知课文内容1、学生各自朗读,解决难字、难词。
找骆驼教案3篇
找骆驼教案3篇找骆驼教案篇1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读懂课文。
2、学习老人是如何观测事物。
思索问题的。
重点难点弄清老人为什么能援助商人找回骆驼;理解重点词句。
课时安排:l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找骆驼》这课。
〔板书课题、齐读。
〕师:看了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二、自读自悟出示自学提纲:〔课件〕〔1〕自由读课文,读懂每段话的意思。
〔2〕利用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意思。
〔3〕本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老人依据什么指引商人找到了骆驼?〔4〕提出学不懂的地方。
三、检查自学状况1、指读课文,订正字音。
2、你理解了哪个新词?〔指名答,师生评议。
〕3、争论提纲3题。
老人的依据:脚印右深左浅左脚跛左有蜜右有米驮着蜜和米叶的牙齿印缺牙齿四、再读课文,品评人物品质你觉得那老人是一个怎样的人?五、指导朗读,体会感情1、自读,领悟情感。
2、指读,沟通。
〔引导:丢骆驼的商人当时心情怎样?老人说话时不紧不慢应是怎样的语气?〕3、老师随机范读。
4、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总结1、学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仔细认真观测,遇事要动脑筋分析、判断。
〕2、以前的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事吗,你怎么做的?假如没做胜利,你觉得应当怎么做?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板书设计:6找骆驼脚印右深左浅左脚破左有蜜右有米驮着蜜和米树叶上齿印缺牙齿〔认真观测分析判断〕附:【词语说明】忿忿〔fènfèn〕:同愤愤,很生气的样子。
指引〔zhǐdiǎn〕:指出来使人知道。
商人〔shāngrén〕:贩卖商品从中取利的人。
【难句解析】刚才我看见路上有骆驼的脚印,右边深,左边浅,就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跛。
我又看见路的左边有一些蜜,右边有一些米,我想骆驼驮的肯定是这两样东西。
我还看见骆驼啃过的树叶,上面留下了牙齿印,所以知道它缺了一颗牙齿。
这段话是老人所讲的他是如何推断骆驼的特征的。
找骆驼教案集合六篇
找骆驼教案集合六篇找骆驼教案篇1学习目标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通过学习,感悟“在生活中,只要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所发现”的道理。
课前准备师生分头搜集一些测试观察能力的图片,也可制成多媒体课件。
A案观察画面,激趣导入①教师引述:老师这里有一些挺有趣的图片,它能测出一个人的观察能力强不强。
同学们想不想一比高低?②出示图片或显示课件内容,开展观察竞赛活动。
③教师导学:其实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观察,认真思考,也会有许多发现的。
《找骆驼》这个故事讲述的就是这个道理。
想不想学一学?朗读课文,理出线索①建议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阅读全文。
②学生根据提示思考课文内容。
a.老师出示问题。
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后,是怎么做的?老人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b.教师提出要求:看谁课文读得认真,看谁问题答案找得准确、完整。
c.学生按问题提示和要求,到课文中寻找答案。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让几位同学把寻找的答案写在黑板上。
d.然后在交流中,把答案逐渐补齐。
根据线索,比较异同①启发学生思考。
看了这位商人走失了骆驼以后的表现,你觉得他和老人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先在小组里和同学交换一下看法。
②组织学生进行集体交流。
交流要点:a.这位商人走失了骆驼后,可能因为心急,到处乱找,结果没找着。
b.这位老人在走路时能留心观察,所以发现了路上的骆驼脚印、脚印的深浅和方向、路边的蜜和米,以及骆驼啃过的树叶上的牙齿印等。
这位老人还能根据观察到的情况认真思考,于是就知道了骆驼的许多特点。
③组织学生评价商人和老人。
假如你是一个旁观者,看到找骆驼这一幕,你想对商人和老人分别说什么?角色朗读,表现人物①小组内分配好角色,讨论一下商人和老人的对话该用怎样的语气读,然后开展角色朗读,并互相评议。
②展示角色朗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最好。
找骆驼教案篇2一、导入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找骆驼》这篇课文。
师:看了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二、自读自悟出示自学提纲:(1)自由读课文,读懂每段话的意思。
《找骆驼》教学设计(优秀5篇)
《找骆驼》教学设计(优秀5篇)教学重难点:篇一认真揣摩老人是如何推断骆驼的特点的过程,学习老人善于观察认真分析的好品质。
《找骆驼》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识记本课8个生字。
在语言环境中积累“骆驼、牙齿、详细、不紧不慢、指点、走失”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按照老人的指点,商人为什么能找到丢失的骆驼。
”并和伙伴们分角色演一演。
3、了解老人是通过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的,逐步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推理的良好思维品质。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沙漠里行走,最常见的交通工具是什么?(骆驼)2、对了,有一个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于是,他急得到处找。
出示课题,33、找骆驼(齐读课题)。
3、生字:骆4、学生质疑师: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这位商人是怎么找骆驼的,他究竟找到了没有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演示课文动画,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听到些什么?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生字:跛驮忿哄啃(1)小组读生字。
(出示)跛驮忿哄啃(2)书写:驮忿读词语:(出示)骆驼、牙齿、详细、不紧不慢、指点、走失(3)开火车分小节读课文,正音。
三、再读课文,感悟内容1、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指导朗读,体会人物的心情和语气。
商人:有礼貌、着急、忿忿。
老人:不紧不慢、胸有成竹。
2、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3、指导读句子:(出示)商人听了,照老人的'指点一路找去,果然找到了走失的骆驼。
理解词语“果然”,进行造句。
4、想一想:按照老人的指点,商人为什么能找到丢失的骆驼?小组讨论,说说理由。
5、说话练习(出示)老人看见(),就知道();又看见(),想到();还看见(),所以知道()。
6、交流并板书:观察分析归纳结论7、(出示)老人看见这些现象是怎么想的呢?8、学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9、齐读课文。
四、巩固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和小伙伴合作演一演。
3、(出示)比一比,组成词语。
跛()齿()忿()玻()龄()芬()4、(出示)想一想、说一说:(1)骆驼左脚有点跛,是因为。
找骆驼教案(精选10篇)
找骆驼教案(精选10篇)找骆驼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找骆驼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找骆驼教案篇1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能区别多音字“哄”、“吗”的读音,理解11个新词的意思,能区别“走失”和“丢失”的不同意思。
2.能仿照例句,把不完整的因果句补充完整。
3.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商人走失的那只骆驼的样子的,懂得遇事仔细观察,抓住事物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学会预习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理解老人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推理的过程;能用因果倒装句式正确地把老人的推理过程说出来。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预习课文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平时多观察,勤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幻灯机、幻灯片。
教学过程:1.揭示课题(1)幻灯出示骆驼图后问:这是什么动物?谁能说说骆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2)“从前有个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问:“走失”是什么意思?可以换成“丢失”吗?(3)商人走失了骆驼,于是就发生了一个“找骆驼”的故事,出示:6.找骆驼(齐读课题)(4)看了课题,你想知道哪些问题?2.引导质疑听老师读课文,想想刚才提的问题,哪些听了就解决了。
3.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想想这一段主要讲什么。
(2)这段主要讲什么?从哪里看出商人的心里很着急?用着急的语气读读商人的话。
4.学习2-9自然段。
(1)布置自学。
要求:①轻声朗读2-9自然段。
②同桌讨论:老人知道商人丢失的那只骆驼有哪些特征?老人说得对吗?你从哪儿看出来?(2)反馈。
①让学生用”老人知道商人丢失的那只骆驼--”的句式说出骆驼的三个特征,先分三句说,后综合起来说。
②商人三次回答老人话是怎么说的?③比较“是的”、“不错”、“对极了”的异同,说说商人的感情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从意思、用词、标点、语气、心情等方面去考虑。
找骆驼教学设计(优秀6篇)
找骆驼教学设计(优秀6篇)《找骆驼》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2.过程与方法: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丢失骆驼的特点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的习惯。
重点难点:通过分角色朗读的方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朗读的时候,要读出老人与商人的口气。
这是本课的重点;重点是理解老人观察很仔细,分析很具体。
教学过程:一、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1.读准字音,了解这一课里写谁找骆驼,找到了没有,大致上知道怎样找到骆驼的。
2.在大体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探究老人是怎样指点商人找到骆驼的。
(1)阅读老人的判断句子,再读他观察的发现的。
句子。
(2)引导学生将老人的判断和观察到的现象—一对应,从中弄清现象与判断、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3.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
二、通过阅读理解词语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如“忿忿”“不紧不慢”“至于”“果然”,在课文当中都有特定的意义,如“不紧不慢”,既反映了老人性格上的特点,更体现了他的胸有成竹;再如,用了“至于”一词,就强调了与发现骆驼沿途出现的一些现象相比,骆驼往哪去了的问题,就显得不重要了。
三、学生问题提出与讨论1.课文为什么先写了老人的判断,然后才写老人的观察?2.说说自己用心观察,认真思索,获得的发现。
板书设计:找骆驼判观断骆驼察找骆驼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过程与方法:1、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词;2、在熟读,多种形式读的基础上,体会老人是如何认真观察、仔细分析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认真观察、分析事物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对任何事物只有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老人是如何知道商人走失的骆驼有这些特点的。
学前准备:预习课文,课件,多媒体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观察画面,激趣导入1.激趣:上课之前呢,老师有个小游戏想和大家一起玩,这里有两张有趣的图片,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要睁大眼睛仔细观察哟!2、出示图片,学生观察,说出两幅图片不同的地方。
找骆驼教学设计(合集5篇)
找骆驼教学设计(合集5篇)第一篇: 找骆驼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过程与方法:1、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词;2、在熟读,多种形式读的基础上,体会老人是如何认真观察、仔细分析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认真观察、分析事物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对任何事物只有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老人是如何知道商人走失的骆驼有这些特点的。
学前准备:预习课文,课件,多媒体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观察画面,激趣导入1.激趣:上课之前呢,老师有个小游戏想和大家一起玩,这里有两张有趣的图片,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要睁大眼睛仔细观察哟!2.出示图片,学生观察,说出两幅图片不同的地方。
师:这只骆驼可不可爱?(可爱)但这么可爱的骆驼却丢了,这节课,我们一起把它找出来,好吗?老师这里设置了三个闯关游戏,只要我们闯过这三关,就能顺利找到骆驼,大家有没有信心?(有)师:好,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16课《找骆驼》。
3.教师小结,板书课题。
二、精读课文,整体感知(一)听故事,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师:现在看看第一关:我是识字小能手。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认识的字词。
师:大家预习的很认真,不认识的字词都已经悄悄地注音了,老师这里呢有几个词语考考大家,看小朋友们能不能准确的读出来,小小火车哪里开?(小小火车这里开)好,就从这位同学开始。
(认读生字词:骆驼跛脚驮着愤愤脚印啃过究竟不紧不慢)看来大家都认识这些词语了,想一想“愤愤”是什么意思?(很生气的样子)跛脚的动作谁能学一下?(动作比划)看来你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那我们大家一块来读一读这些词语。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师:好,我们顺利闯过第一关,给自己鼓鼓掌,接下来我们看看第二关:“课文内容我知道”。
找骆驼教案集合5篇
找骆驼教案集合5篇找骆驼教案篇1【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感悟“在生活中,只要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所发现”的道理。
【课前准备】师生分头搜集一些测试观察能力的图片,也可制成多媒体课件。
一、观察画面,激趣导入1、教师引述:老师这里有一些挺有趣的图片,它能测出一个人的观察能力强不强。
同学们想不想一比高低?2、出示图片或显示课件内容,开展观察竞赛活动。
3、教师导学:其实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观察,认真思考,也会有许多发现的。
《找骆驼》这个故事讲述的就是这个道理。
想不想学一学?二、朗读课文,理出线索1、建议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阅读全文。
2、学生根据提示思考课文内容:⑴老师出示问题: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后,是怎么做的?老人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⑵教师提出要求:看谁课文读得认真,看谁问题答案找得准确、完整。
⑶学生按问题提示和要求,到课文中寻找答案。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让几位同学把寻找的答案写在黑板上。
⑷然后在交流中,把答案逐渐补齐。
三、根据线索,比较异同1、启发学生思考。
看了这位商人走失了骆驼以后的表现,你觉得他和老人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先在小组里和同学交换一下看法。
2、组织学生进行集体交流。
交流要点:⑴这位商人走失了骆驼后,可能因为心急,到处乱找,结果没找着。
⑵这位老人在走路时能留心观察,所以发现了路上的骆驼脚印、脚印的深浅和方向、路边的蜜和米,以及骆驼啃过的树叶上的牙齿印等。
这位老人还能根据观察到的情况认真思考,于是就知道了骆驼的许多特点。
3、组织学生评价商人和老人。
假如你是一个旁观者,看到找骆驼这一幕,你想对商人和老人分别说什么?四、角色朗读,表现人物1、小组内分配好角色,讨论一下商人和老人的对话该用怎样的语气读,然后开展角色朗读,并互相评议。
2、展示角色朗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最好。
找骆驼教案篇2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能区别多音字;理解“走失、哄、详细、至于”等词,能区别“走失”和“丢失”的不同意思。
找骆驼教学设计 《找骆驼》教学设计优秀11篇
找骆驼教学设计《找骆驼》教学设计优秀11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为了加深您对于找骆驼教学设计的写作认知,下面作者给大家整理了11篇《找骆驼》教学设计,欢迎您的阅读与参考。
找骆驼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哄”“跛”意思。
2.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商人走失的那只骆驼的情况,懂得遇到事情要仔细观察,抓住事物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3.通过学习感悟“在生活中,只要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所发现”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么发现这些特点的。
教学难点:理解老人为什么能指点商人找回骆驼?学会观察——思维——判断的方法,启发学生思维、想象,对学生进行观察与思维的训练,认识事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收集骆驼的资料教学时间:1课时一、猜谜语,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脊背突起像山峰,沙漠之舟能载重。
风沙干旱都不怕,戈壁滩上逞英雄。
(谜底:骆驼)2、介绍骆驼3、谈话激趣:在沙漠里发生了一个有关骆驼的有趣的小故事,同学们想不想一起去看看?让我们一起来学《找骆驼》。
(板书课题《找骆驼》)。
二、整体感知:1、那么,《找骆驼》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说)2、教师追问:你能按照这样的提示来说吗?(出示)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找骆驼》这个故事讲了商人()一只骆驼,向老人(),经老人(),()骆驼的事。
这样我们就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说清楚了,你觉得这样表达是不是清晰呀。
3、读读课文,想一想:商人丢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三、细读理解:(一)一部分:1、我们先来解决一个问题,我们读一读课文,从文中找一找,走失的骆驼有几个特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来标画出来。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学生汇报三个特点。
谁来先给大家读一读他们的对话,然后再说说骆驼的特点?(教师板书:左脚跛;左蜜右米;缺一颗牙)追问:“跛”什么意思?在文中呢?做一个动作告诉我?你能用一句话说出这几个特点吗?我们是从老人的问话中知道了骆驼的三个特点。
找骆驼教学设计找骆驼教案(优秀15篇)
找骆驼教学设计找骆驼教案(优秀1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本页是细心的小编帮家人们收集的15篇找骆驼教案,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找骆驼》教案篇一一、背景分析: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主渠道。
但原有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模式显然已被人们否认和排除,那么怎样的教学模式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较佳途径呢?小语课堂“对话式”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目标,不在教给学生新知识、新技能,而是师生共同探讨出一种提高自身辨证思维的途径,重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在师生互动的合作关系中,教师置身于一个学习者和咨询者的位置,让学生自由发挥,通过语言传递交流思想,成功地让信息畅通,大面积提高学生发言水平。
让课堂上不开口的学生“撬”开口,从说得响—说得多—说得精。
这种教学方法有益于学生从中受到的启示,开发出的新思路又反作用于对各学科的消化吸收,从而达成教育的系统化。
二、教学研究省编义务教材语文第七册第13课《找骆驼》是通过描写一个商人寻找好骆驼的事,说明遇到问题,要多观察,多分析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一篇进行对话式教学的好教材。
课文共有11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写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向一位老人打听它的下落。
第2-9自然段写老人——说出那只骆驼的情况,商人以为老人把骆驼藏起来了。
第10-11自然段写老人说出自己是怎么知道那只骆驼的的情况和为什么要商人顺着脚印去找骆驼,使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受到思维的训练和因果关系的句式训练。
本文的教学目标除了常规的字词教学阅读理解外,力图体现“观察-思考-判断”这一探究形式。
让学生在对话、讨论的过程中学会提问、学会合作、学会辨证,培养矮良好的学习习惯及综合能力。
我按照“对话式”教学的五大环节开展课堂对话:一环节:激活话题,导入新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找骆驼》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这组课文围绕“观察中的发现”这一专题组合来编排。
众所周知, 观察中要有发现,极为重要的就是要善于提出问题。
因此,构思这一课文的教学,从语言文字学习的角度着眼,需要加强引导学生学会提问能力的培养。
我以课文前“学习提示”中体现阅读方法指导的两大问题——商人走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以及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为主线展开学习。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体会老人是如何认真观察、仔细分析的过程。
培养认真观察、分析事物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反复读和理解老人前后的对话,从后面的对话证实结论的正确,是观察与推断的结果。
教学难点:
理解老人为什么没看到骆驼却把骆驼的特点了解得那么清楚。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谜语揭题,激发兴趣
1.猜谜语:沙漠里有只船,船上背着两座山,个子高又大,耐暑顶瓜瓜。
2.学生自由交流对骆驼的认识。
3.板书课题。
二、明确学习要点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六课《找骆驼》。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2.学习提示:让我们思考什么问题?(问题一:骆驼有什么特点?问题二:老
人是怎么知道这些特点的?)这节课,我们就围绕这两个问题来研究课文。
三、根据学习提示,练读课文对话,解决问题一
过渡:现在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走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请标上记号。
(生自读并标注)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问题一。
2.汇报交流。
(1)老人说出了走失骆驼的几个特点?(三个)
(2)商人听到老人说出骆驼的特点后,心情如何?(心里高兴)从哪儿看出他心里高兴?
3.分角色朗读。
(1)现在老师来扮演老人,谁来扮演商人?(指名学生扮演)
(2)再读对话,你们发现商人说话的语气有什么变化?(着急
—高兴一生气)
(老人说的骆驼的特点具体、全面,然而又说骆驼去哪儿了他也不知道,难怪商人会愤愤地指责老人。
请大家读一读商人说的话。
)
四、根据学习提示,细读老人的话,解决问题二
过渡:我们知道骆驼有这些特征,那么,老人又是怎样知道走失的骆驼有这些特征的呢?一起来学习第10自然段。
1.学生读第10自然段,完成表格
2.师生交流表格完成情况。
出示句子一:刚才我看见路上有骆驼的脚印,右边深左边浅,就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跛。
(1)哪些是老人看到的?得出什么结论?板书:脚印右深左浅
(2)为什么脚印深浅不同?与脚跛有什么关系?(可找同学做脚跛走路的动作,体会一下。
)
(3)练习:加上“因为……所以……”说这句话。
出示后两个句子:我又看见路的左边有一些蜜,右边有一些米。
我想骆驼驮的一定是这两样东西。
我还看见骆驼啃过的树叶,上面留下了牙齿印,所以知道它缺了一颗牙齿。
(4)自学讨论:(方法同上句)板书:左有蜜右有米树叶的牙齿印小结:板书:仔细观察认真分析
3.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从哪个词看出商人找到了骆驼?(果然)
五、回顾全文,总结
1.故事很有趣,读了课文大家肯定受到很多启发。
谁能说说,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遇事你会怎样做?
2.分角色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16 找骆驼
看见脚印左深右浅左脚跛
又看见左蜜右米左驮蜜右驮米
还看见叶上留有牙齿印缺颗牙齿
仔细观察认真分析- 得出结论
教学反思:
《找骆驼》》是一篇略读课文。
讲的是商人丢失了一只骆驼,老人在没有见过骆驼的情况下,凭着对观察到的现象的准确分析和判断,使商人终于找到了骆驼。
课文以“找骆驼”为线索进行叙述,起因、经过、结果十分清楚。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放
手让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渐渐掌握基本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学生根据阅读提示独立阅读、思考,初读感知故事的主要内容,然后抓住“商人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么发现这些特点的”这一重点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懂得遇到问题要仔细观察、认真分析,这样才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课文情节简单,对话较多。
教学中,我不放过任何一次朗读训练的机会,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将学生引入找骆驼的现场,充分融入文本,激发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
弓I导学生品味语言,从中感悟,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
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达成学习目标。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
在这一课时中,我抓住教学难点,即“老人为什么会这么详细地知道商人的骆驼的情况” 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但由于时间仓促,问题答案的得出并不是全体学生共同讨论的结果。
从课后的练习中可以看出,少数中等生和差生并未参与讨论,致使练习错误较多。
每一次教学的深思,都是一次改进的起点。
不断地发现和完善自己!
2015.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