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因素的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因素的探讨

摘要: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生态日益恶化、资源过度开采增加了环境监测难度。环境质量检测、相关评价、数据分析直接影响着环境管理制度的制定、相应措施实施、政府及环境监管部门政策法规的出台。本文重点对环境质量检测内容、指标;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因素以及相应提高措施展开深入探究,力求从代表性、完整性、精密性、准确性等全面科学分析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切实促进我国环境监测质量提高,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发展理念。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影响因素;提高措施;和谐理念

引言

2009年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192个成员国进一步商讨将生态环境保护、能源合理开发、提高环境监测质量作为新时期、新形势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然而长期以来,生态环境却遭受人们肆无忌惮的破坏,“工业三废”的乱排乱放造成空气、土壤、水质的大面积污染,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不节制开采,不仅造成能源进一步枯竭,同时对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破坏。为进一步提高环境监测力度,2007年根据《环境保护法》,我国环境保护总局发布了《环境监测管理办法》,明确环境质量检测应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求实创新的发展理念。

环境质量检测的主要内容及相应指标

环境质量监测主要是利用化学、物理方法、定期或不定期对环境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进行监测,并通过监测划分评级,进而相关部门根据数据进行科学、合理、全面分析,制定出环境治理措施。

、地表水质监测及其指标

根据《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地表水质监测主要对河流、湖泊进行监测,主要监测指标有PH值、水温、浊度、高锰酸钾、总氮、总磷;重金属元素、铜、汞、铅以及石油类的芳香烃等化合物。地表水质根据其监测方法可以分为、人力监测和自动检测,自动检测站对水体进行一天24小时内分阶段监测,并详细记录各指标数据。

、空气及大气监测及其指标

1、大气污染物监测主要针对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扩散、分布规律以及污染源的排放控制进行监测。针对分子状和粒子状两类污染物质。一氧化碳、卤代烃、碳氢化合物等为分子状物质,尘埃、悬浮颗粒等为离子状物质。大气环境质量监测还包括风速、气压、太阳光辐射强度等物理因素。

2、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指一定区域内,可以代表该地区内污染物的主要形式如PM10、SO2、NO2等进行定期、定点监测,主要依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对可吸入颗粒、总悬浮颗粒等进行监测采用,并通过数据分析该地区空气质量。

、噪声、震动等物理污染监测及其指标

环境监测物理因素主要包括一定区域内的噪声、振动、热、光辐射、电磁辐射以及放射性元素等。每一项物理因素都有严格的监测时间空间、数据指标,如噪声,主要监测对象为交通噪声和城市居住区噪声,一般交通噪声监测为春、秋两季各监一次,每次为期两个月。

探析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诸多因素

(一)、采样质量影响环境监测质量

1、环境监测过程中,对于样品采样的布点、时间、天气情况都会影响监测质量,无法

真实测量该地区的环境实际污染情况;

2、在选择化学试剂时,部分酸碱溶液、试剂等容易受到野外环境湿度、温度、光照的影响而降低功效;

3、当在同一片区域内监测如水质、大气、物理因素指标时,没有根据三者各自的特点、规律、组成结构全面分析,三者之间互相产生影响,影响样本质量。

、采样设备影响环境监测质量

1、监测采样设备过于落后、灵敏度、分辨率、鉴别能力无法满足当下复杂的生态环境,导致监测数据失真,无法真实判断环境质量;

2、样本保存、运输、管理过程中,设备、容器选择使用规格、型号不准确,对于一些测量精度比较高的样本,存在误差;

3、容器、设备如玻璃、金属、塑料等设备本身的材料与样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物理反应,导致样本质量出现问题。

、监测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以及监测方法不当

环境监测人员,自身业务水平不高,对于设备应用不纯熟,导致采样数据失真;

2、在整个监测过程中,各监测人员职能分工不明确,对于出现“意外情况”

如下雨、刮风等恶劣天气,监测步骤不清晰,自身综合素质不高;

3、监测方法的选择过于落后,受到经济条件、技术方法的影响。目前环境监测部门的监测方法都不能统一,导致数据数值失真。综合分析时,存在严重误差。

三、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的对策措施

(一)、合理控制采集样本时间、空间,把握样品质量

现场采集样本要充分考虑天气环境因素的影响,保证样本的完整性、精确性、全面性,对于检测地点的选择要科学、合理具备代表性、可控性,信息采集真实可靠。并对采集样品的采集时间、数量、记录人以及其他相关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对其进行一一编号,并描述采集过程中的环境状态、监测方法,把握好样品采集质量。

、增加投资力度利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进行监测

结合欧美等发达国家先进的监测理念和我国本土环境特点,制定出详细的环境监测方针,选取适合我国生态环境的监测技术。监测方法的选择要依据《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等,针对运输、保存、管理过程中的设备利用,方法选择,要根据实际样品特点、属性、容量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化学、物理因素的影响。对于容器设备的应用要科学合理。对于选取的监测试剂,要保证其稳定性,不会轻易受到温度、湿度的影响而变质。

、健全监测管理制度,提高检测人员业务水平

1、健全环境监测管理机制,完善规章制度,提高监测质量管理措施,相关领导对各环境监测站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审查,对各阶段环境监测工作开设研讨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定期对检测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全面提高业务水平,并采取季度、年度“绩效考核”结合“评优评先”制度,优胜劣汰,全面提高环境监测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环境监测中人为因素、环境因素、设备因素、监测方法、监测系统进行科学分析,明确了环境监测要切实提高采集人员的业务水平、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运用合理的设备技术,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切实推进我国环境监测工作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