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答案
六、论述题(请填写答案,每题5分,共24题)
![六、论述题(请填写答案,每题5分,共24题)](https://img.taocdn.com/s3/m/a3a861cc4028915f804dc2a4.png)
六、论述题1. 电工仪表按测量对象分类有哪几类?计量电能表有哪些类别?为什么要选用高精度电能表及互感器?答案:答:(1)电工仪表按测量对象分类,可分为电流表、电压表、欧姆表、绝缘电阻表、接地电阻测量仪、功率表、功率因数表、频率表及计量电能的电能表等。
(2)计量电能表的种类可分为:1)按相别分,有单相、三相三线、三相四线等;2)按功能用途分,有标准电能表、有功电能表、无功电能表、最大需量表、分时计量表、铜损表、铁损表、线损表等;3)按动作原理分,有感应式、全电子电动式、电解式、电磁式、机械式、机械电子式;4)按准确等级分,一般有0.2S、0.2、0.5S、0.5、1.0、2.0、3.0级。
(3)高精度的计量电能表是指准确等级为1.0级及以上的有功电能表和准确等级为2.0级及以上的无功电能表。
高精度的计量互感器是指准确等级为0.2级及以上的电压和电流互感器。
高精度的电能表和互感器的选用,可使计量装置合成误差降低,使电能计量的准确性提高,为维护电能销售者和消费者的正当权益提供了有效计量手段。
高精度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对象,应按有关规程的规定执行。
2. 什么是负荷曲线?它的作用是什么?答案:答:(1)电力负荷曲线表明了负荷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电力负荷曲线的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负荷的绝对值,曲线所包含的面积代表一段时间内用户对电能需求的总量,亦即要求电厂(电力系统)供出的电能供应量。
(2)用户耗电的多少和电能的使用方式,是决定电力系统和各个发电厂运行方式和制订生产计划的主要依据。
负荷曲线是表明用电情况的最好方式。
编制和正确使用负荷曲线,对电力系统制订长远规划和日常生产安排都起到重要作用。
使用负荷曲线还可以帮助或指导用户加强需求侧管理、调整用电负荷、提高设备利用率、削峰填谷、合理用电、减少电费支出、降低用电成本。
负荷曲线的种类繁多,在用电方面常按两类划分:按时间分类,如日负荷曲线、日平均负荷曲线等;按用电特性分类,如各个行业的用电负荷曲线等。
绪论论述题参考答案
![绪论论述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df20b0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39.png)
1.试结合当前的现实问题, 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2.有一种观点认为, 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 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 就不可能是科学的。
你怎么评价这样的观点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1)答: 我们之所以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原因是:(2)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正是适应了时代和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
它指导着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 是对人类文明的继承与创新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4分)(3)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特征:它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重要的理论品质, 体现了崇高的社会理想。
(4分)(4)结合实际展开论述(2分)2.答: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阶级性是相容的, 因为它代表的是工人阶级也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所以这种阶级性同时也体现了它的科学性。
(1分)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 他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它的科学性表现在: 坚持世界的物质性和真理的客观性, 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如实地认识世界;力求全面地认识客观事物, 并透过现象而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自觉接受实践的检验, 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2分)马克思主义具有革命性, 它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
它的革命性表现在: 坚持唯物辩证法, 具有彻底的批判精神。
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 毫不隐讳自己的阶级本质, 公开申明是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服务的, 坚持了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有机统一。
(2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统一的。
科学性并不意味着价值中立和没有立场, 革命性也并不意味着缺乏客观态度和科学精神。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相互支撑、相互促进、有机统一的。
这种统一不是抽象的先验的, 而是以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为基础, 并在这种实践中实现的。
这种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的关键, 就在与无产阶级的先进性。
论述习题参考答案新
![论述习题参考答案新](https://img.taocdn.com/s3/m/e1d98492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00.png)
第七章简答题论述题参考答案简答题:1、简述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答:第一,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达到了可以满足整个社会及其成员需要的程度。
第二,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彻底摆脱了私有制的束缚,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社会公共所有。
第三,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
第四,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产生剥削阶级的社会条件不复存在,阶级和阶级差别都将消灭,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这些重大社会差别也将消失。
第五,全体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
第六,随着阶级和阶级差别的彻底消灭,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将完全消亡。
那时,管理公共事务的机构虽然存在,但它的社会职能已经失去其阶级性质。
2、如何理解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答: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和基本原则,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和马克思主义的归宿。
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自由人的联合体,是人的全面和自由的发展。
它是指每个社会成员的体力智力获得全面发展和自由运用,是使人自身个性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极高的境界,人不仅完全摆脱了自然界的奴役,创造出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成为自然界的主人,而且成为社会的主人和人自身的主人,实现了真正的自由发展。
第一,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
人的需要是对一定客观事物的表现,是人的本性,是人的全部活动的内在动力。
第二,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
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必将促使人的能力的多方面发展。
第三,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在人类最初的社会形态和资本主义社会,由于人对人和人对物的依赖关系,人的个性难以形成和发展;在共产主义社会,这种依赖关系被冲破后,人的个性得以充分发展。
第四、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人的社会关系最初主要表现为物质交易关系,只有人们在物质交换基础上进行政治、法律、道德、文化、情感等方面的交往,才能逐渐白头个体、地域和弥足的狭隘性,不断开阔视野,充实、完善和发展自己,最终在交往中形成全面的社会关系和丰富的个性。
第六章论述题参考答案
![第六章论述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88efa265ce050877321303.png)
第六章论述题参考答案三、论述题:1.怎样理解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历史必然性?2.为什么说社会主义事业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加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意义是什么?参考答案1.答:第一,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通过社会革命实现的。
从社会变革的物质条件和实现变革的主观力量的统一来看,社会变革的决定因素,在于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冲突。
但这是从“归根结底”意义上说的,并不意味着它是唯一因素。
实际上,任何社会变革都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过程,而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和阶级力量对比以及国际环境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无论是当时的俄国还是中国,劳动群众所受的多重压迫和剥削格外深重,使社会矛盾特别尖锐,出现了很好的革命形势。
反动统治阶级已经不可能照旧不变地维持自己的统治,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也不能照旧地生活下去了。
革命的主观条件也成熟了,集中表现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已经能够在马列主义的指导下,正确地分析革命的客观条件和革命队伍本身的状况,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斗争策略,广泛发动和组织群众,运用各种斗争形式,直到发动武装起义,进行武装斗争,夺取革命的胜利。
第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一定的社会形态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之上的,不可能出现先进的生产关系长期建立在落后的生产力的基础上,也不可能出现落后的生产关系能够长期容纳先进的生产力的现象。
但是如果从社会历史发展的某个阶段来看,由于广泛的国家交往,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也可以产生类似于经济发达国家的社会矛盾,从而会出现参差不齐、相互交错的现象。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论述题答案
![论述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4e352d7cd184254b353579.png)
论述题答案:1.根据神经系统解剖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阐述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表现及其差异?答案要点1)中枢性面瘫病变对侧瘫痪,周围性面瘫病变同侧瘫痪。
2)中枢性面瘫眼轮匝肌以上不瘫痪。
3)分别由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和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引起。
4)面神经核团内支配眼轮匝肌及额肌的神经核接受同侧和对侧皮质脑干束的支配。
2.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临床表现及其差异和解剖基础?答案要点1)上运动神经元瘫痪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2)下运动神经元瘫痪表现为肌张力下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肉萎缩3)肌电图表现(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神经传导正常、无失神径电位,下运动神经元表现为神经传导减慢、失神径电位)4)分别由锥体神经元或锥体束损伤(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和脑干运动神经核、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周围神经损伤(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引起。
3.周围神经损伤的三种病理形式及其特征?答案要点:1)华勒氏变性:神经纤维轴突断裂,断端远端轴突从近端向远端逐渐变性。
2)轴突变性:神经元胞体损伤,病变神经元轴突从远端向近端变性。
3)节段性脱髓鞘:周围神经纤维局限性脱髓鞘,轴突基本正常。
4.试述Hunt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答案要点:1)急性起病2)一侧面部周围性面瘫3)同侧舌前2/3味觉丧失4)听觉过敏5)患侧乳突疼痛、外耳道或鼓膜疱疹治疗:1)皮质类固醇2)B族维生素3)扩血管4)功能康复5.试述海绵窦综合征的常见病因和临床表现。
常见病因:1)海绵窦血栓形成2)血栓性海绵窦炎3)外伤性海绵窦动静脉瘘4)肿瘤临床表现:1)患侧眼球突出2)上下睑和球结膜充血、水肿3)动眼神经(III)、滑车神经(IV)及外展神经麻痹(VI):眼球向各方向运动麻痹,睑下垂,瞳孔散大,光反射和调节反射消失4)三叉神经第一支麻痹症状:患侧眼及额部疼痛、麻木,角膜反射减弱或消失6.试从局部神经解剖的角度分析桥小脑角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成因。
论述题 答案
![论述题 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163cce6137ee06eff91824.png)
论述题答案 1.联系实际谈谈国际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1 尊重国家主权原则即各国对其管辖范围内的环境和自然资源享有永久主权的原则。
2 “新的全球伙伴精神”原则即环境保护国家合作原则。
其目标应既推动国际社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 又推动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合作 努力改善国际经济环境 应当同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相联系。
3 公平承担责任原则即在保护全球环境的国家责任问题上实行“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
在对保护国际环境应负的责任上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自的责任是有区别的 发达国家应负主要责任 发展中国家应坚持权利与义务相平衡原则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保护本国及国际环境的责任。
4 合理承担污染损害责任原则 即造成他国环境污染损害者应负赔偿责任 5 和平解决环境争端原则国家间的环境污染纠纷引起的争端和冲突时有发生。
在出现环境争端时 应有意识地防止冲突扩大。
2.联系实际谈谈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撰写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环境影响报告书是环境影响评价的书面表现形式 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最终成果 也是履行环境保护法律程序的法律文件。
因此 对报告书的内容要求论据充分、观点明确、结论可信。
其内容至少包括以下几方面 1 建设项目概况 2 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环境状况 3 建设项目对周围地区和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和预测 4 环境保护措施及经济、技术论证5 环境影响评价经济效益分析 6 对建设项目及实施环境监测制度的建议 7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3.联系实际 谈谈环境保护法与经济法、民法、和劳动法的关系。
1 环境保护法与经济法的关系环境保护法是从保护环境因素着眼 以减少或者减免人类活动造成的污染、浪费、破坏以及物种的灭绝 维护生态平衡 其目的是为了保障人类健康 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即生态效益 经济法是对自然资源的保护 是将其作为“资源” 目的主要是为了经济利益。
2 环境保护法与民法的关系环境保护法目的是为了维护生态平衡 保障人体健康 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对环境因素中的森林、草原、土地、珍贵濒危野生动植物的保护 是着眼于各国环境因素之间乃至每个环境因素内部的相互关联性。
论述题及参考答案
![论述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85b2b6647d27284b7351aa.png)
1、某软件开发公司的一名网管在上班期间用工作电脑上网浏览游戏网站,因嫌杀毒软件误报率高影响游戏体验该电脑未安装杀毒软件,从而导致电脑被植入木马,某项目的投标书及工作方案被窃。
失窃文档原以word文档形式保存在文件服务器上,该网管因为好奇于前几日拷贝到自己机器上。
标底泄露,导致该项目竞标失败,造成公司重大损失,该网管被处罚金通报批评并辞退。
三个月后,由于一直未找到工作生活窘迫,该网管对原公司心生恨意,于某夜用私留的门卡潜入原公司中心机房,删除了文件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上的所有数据,致使该公司的多项业务被迫中断达数月之久。
请就上述事件指出该公司在信息安全防护措施方面具有哪些问题(至少列出六点),并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给出一个整体的解决方案。
2、河北H-A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工作中发现会计电算化软件的重要性,委托某研究所开发基于Windows平台的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
我公司通过招投标流程承接对该系统的风险评估项目。
请你从项目的准备和启动开始,简述一下整个风险评估的流程。
3、2015年,国外某化工厂内发生了因碳氢化合物泄露引起的爆炸,其强度达到里氏3.2级,至少5名工人丧生,直接和间接财产损失预计超过11亿美元,其中直接财产损失估计为7亿美元,间接损失估计为4亿美元。
但该公司投保了13亿美元的财产保险,从而只损失了0.7亿美元的免陪额。
问题:(1)就该案例分析该企业采用了哪种方法来应对风险?(2)简要描述企业应对风险的方法有哪些及每种方法的优劣。
参考答案(要点)1、答:在信息安全防护措施方面的问题列表:(1)工作用机未安装杀毒软件;(2)关键岗位人员管理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到位;(3)机房管理制度不健全,工作用机应严格禁止打游戏;(4)人员权限划分不明确,网管应无权操作重要文档,重要文档应加密存储;(5)人员安全意识教育与培训不到位;(6)未及时终止离岗人员的所有访问权限,收回门卡;(7)未及时删除离岗人员的账户和设备使用权限;(8)没有相关的防盗报警措施来制约非工作时间的人员进出中心机房;(9)没有对关键设备的资源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测和报警。
语言学概论论述题含答案
![语言学概论论述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28a38b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a9.png)
论述题目录1.1.举例说明语言符号的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
1.2。
为什么以客观存在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存在着不同的理论、学说和观点?2.1.试述音位和音位变体的关系。
2.2.为什么说一个音位的区别特征是由特定的音位系统决定的?2.3.试述不同的语音在音节结构方面的差别。
2.4.试述音节的音高在声调语言和非声调语言里的作用。
2.5.为什么说重音和轻音通常都是由音强、音高、音长、音质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在一起来表现的,而不是仅仅同音强的增加或减弱有关? 2.6.试述声调语言与非声调语言在语调音高形式上的明显差异。
3.1.试述语汇的性质和特点。
3.2.试述语素、音节、字符间的关系。
3.3.汉语与外语的语素类型有哪些异同?3.4.试述构词中派生词的类型。
3.5.试述如何划分汉语的词与词组。
4.1.试述语法规则的性质和特点。
4.2.为什么说语法规律只有一种,而语法规则可以多种多样?4.3.为什么说方言语法实际上是共时语法现象对历时语法现象的反映?4.4.为什么说形态丰富的语言中词法问题重要,而汉语中句法问题更重要?4.5.试述语法单位之间的关系。
4.6.怎样看待语素的语法地位?4.7.试述汉语和英语动词谓语句的下位句型。
5.1.试述语义场的系统性和层次性。
5.2.试述语义场研究的意义。
5.3.举例说明为什么在描写句子的语义结构时,常常要从谓词入手,也就是把谓词看作处于支配地位的核心成分。
5.4.结合实例说明词的派生义产生的现实基础和基本途径。
6.1.语言和文字的关系怎样?6.2.应如何看待“文字发展三阶段论”的观点?6.3.试述“文字的创制”的含义及应注意的问题。
6.4.应如何看待文字的改革?7.1.试述几种不同的语言起源说。
7.2.试述语言发展演变的具体体现。
7.3.试述语言发展演变的原因。
7.4.试述能对语言产生影响的社会因素。
7.5.什么是意译词?请结合实例说明意译词与纯粹音译词及仿译词有什么不同。
论述题加解析答案
![论述题加解析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387c3ded630b1c59eeb5e1.png)
① 平面:单体特征是骨架结构
A、 中国古代受木材天然尺寸限制,梁多跨,梁由柱支撑,形成柱网结构
B、 木柱依木材纹理,受压合理
C、 因由柱梁承重,墙仅起围合作用,增加刚度,所以有“墙倒屋不塌”
D、 进深方向常相等,因有廊等原因也可能不等
② 立面:造型趋于程式化的三段式:台基、屋身、屋顶。即使是塔、楼阁等高层建筑,每一层也是由这三段组成,即数的叠加。
2、适应性强:木架建筑是由柱,梁,枋,檩等构件形成框架来承受屋面,楼面荷载有风力,地震力等,墙不承重,只是围蔽,分隔和稳定柱子的作用,故有“墙倒屋不塌”的说法。使用灵活性大,适应性强。
3、有较强的抗震性能:木构架的组成采用榫卯结合,木材本身具有柔性,加上榫卯节点有一定程度可活动行,使整个木构架在消减地震力的破坏方面有很大的潜力。 如:天津蓟县独乐寺的观音阁,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4、施工速度快:木材加工远比石料快,加上唐宋后使用了类似今天的建筑模数制方法,各种木构件的式样也已定型化,因此对各种木构件进行同时加工,制成后再组合拼装,速度较西方建筑快。
5、便于修葺和搬迁:榫卯节点有可拆卸性,替换某种构件或整座房屋拆卸搬迁,都比较容易做到。
缺陷:
1、木材越来越稀少:森林大量砍伐,使我国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木架建筑失去了发展的前提。
2、木架建筑易遭火灾:雷击,白蚁,受潮后易损坏。
3、木架建筑采用的基本上是简支梁体系,难以满足更大,更复杂的空间需求,木材消耗量也大,从而限制了它的继续发展前景。
总结:进入20C后,当新的建筑需求,新的建筑材料,新的结构理论出现后,传统木构建筑终于成为一种被逐步取代的构筑方式。
穿斗:用穿枋把柱子串起来,形成一品一品的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在沿檩条
论述题答案
![论述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27c8b1910ef12d2af9e7f0.png)
论述题答案论述题:1、试述小班幼儿正确的饮水方法,并用《指南》中的理念,阐述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饮水习惯。
答:小班幼儿正确的饮水方法,即从口杯柜中取出自己的杯子,放在自己座位的桌前方,等待教师倒水,或在教师指导下在保温桶边学着接水。
坐在桌边双手端杯,一手握杯把,一手扶着杯子,一口一口地喝水。
身体坐正,不洒水,不玩水杯,喝完水把杯子放回原处。
《指南》中强调以幼儿发展为本、尊重幼儿学习与发展规律养成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因此作为一名小班教师对待刚入园的新生,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阶段性的方式培养幼儿良好的饮水习惯。
首先,新生以记住自己的水杯标志为第一步。
教师选择幼儿喜欢的标志为每一位幼儿做好标志,让幼儿顺利过好“拿准”水杯关,增强自信,完成第一步;其次,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的方式让幼儿知道喝水时的方法步骤,并通过图示知道要喝适量的水,口渴时随时向老师要求饮水;第三,喝完水后要爱护水杯,物归原处的习惯培养。
第四,等到幼儿熟悉环境和方法后,教育幼儿要不浪费及安全保护措施。
2、在实施《指南》中我们教师应把握哪些问题答:实施《指南》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
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2).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
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
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
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3).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论述题及参考答案
![论述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7ae1497e21af45b307a85a.png)
论述题及参考答案1、乐清生态市建设的目的、意义及内涵乐清生态市建设的目的:——以乐清市本地资源条件为基础,按照生态优先的原则,逐步形成符合市情的社会经济与生态协调运作的发展模式;——突破资源、环境瓶颈,着力解决污染物排放、水环境治理、生态破坏、人地矛盾等重点环境问题,形成安全、舒适、安详、愉悦的生活、创业环境;——基于乐清市城镇复合生态系统生态承载力,构建与城乡建设体系相平衡的山-河-海-城自然生态体系;——优化产业布局,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传统产业的生态化改造,形成区域循环经济体系和生态产业链,凸显生态经济的强市地位;——启迪“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境界,诱导健康、文明的生产消费方式,和谐自然与社会的生态关系,培育整体、和谐、循环、共生,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为一体的生态文明体系。
乐清生态市建设的意义在于:——有利于从根本上缓解、控制、克服区域内潜在的水、气、海洋、生物等资源及生态环境压力对全市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利于对传统工业、农业、服务业等产业的生态化改造和整合,逐步形成高效、持续、有序、健康的生态产业结构和循环经济体系,在战略层次上解决传统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为乐清市未来进一步的发展提供系统的生态导向与生态基础保障。
——有利于促进城乡经济,实现城乡统筹,促进市域经济现代化和社会进步,建立良好的人居环境,形成浓厚的生态文化氛围,实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
乐清生态市建设的内涵生态市建设的基本内涵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范围内,运用生态学原理、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改善环境质量为前提,调整生产方式、消费方式以及决策和管理方法。
创建资源利用高效、废弃物利用充分的循环经济体系,建设体制合理、法制规范、社会公正、文化昌盛的文明社会和生态良好、景观优美、人际和谐的环境。
以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哲学论述题及答案
![哲学论述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d974f1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d3.png)
哲学论述题及答案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人类思想史上伟大的革命?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包含哪些内容?3.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科学内涵及其理论意义。
4.意识的起源、本质和能动作用。
5.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内容及其意义。
6.怎样理解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为什么说实践决定认识?7.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及其现实意义。
8.如何理解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之间的关系?9.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10.如何理解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1.真理及其客观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2.如何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什么说实践标准既是确定性的又是不确定性的。
1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及其意义。
1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15.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16.怎样理解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7.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如何在实践中坚持群众观点,做到以人为本。
18.如何理解商品的二因素、劳动的二重性、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
19.价值规律(内容、表现形式、作用)。
20..资本不同成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时人类思想史上伟大的革命?答:1、产生:19世纪40年代。
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社会历史根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欧洲的一些主要国家已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开始激化,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经济关系决定一切社会关系的事实也暴露在人们面前,社会发展的唯物辩证性质就比以前更加明显地揭示出来了。
阶级基础: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已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1831-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的武装起义,1836年英国的宪章运动,1844年的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但都失败了。
论述题及参考答案
![论述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21e843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f8.png)
叙述题教育学1.结合实际谈一谈高等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P13-15)答:文化同教育有着内在联系,首先文化是制约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另首先,高校又通过其特有的文化功效反作用于社会。
具体体现以下:(一)文化对高等教育产生影响①文化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内容;现实文化的特定内涵及发展状况影响着高校教育内容的取舍范畴。
②文化系统与文化设施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实施;当代大众传媒既属于传统文化又是教育系统的构成部分,如网络教育等,而图书馆、博物馆等设施作为补充,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
③文化传统影响着高等教育特色的形成;不同国家高等教育特色的形成无不受本国文化传统的影响,德国崇尚学术自由,学生爱科学、独立思考;英国大学重视培养学生成为有教养的人,师生面对面交流,强调导师人品等;美国高教采用功利主义等等,这些特点都反映了本国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
④社会文化深刻影响了高校中的校园文化。
(二)高等教育的文化功效高校部门本身就属于文化机构,它通过教育教研活动反作用于文化:①高等教育含有选择、传递、保存文化的功效教育是文化传递保存的重要途径和渠道,当代社会,人类文化宝库浩瀚无比,学校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肩负着传承的重任。
②高等教育含有创新和发展文化的功效首先文化是精神产物,高校是产生新的文化的重要场合,它们通过学术研究增加新知识和新成果,为文化输入了新的血液,丰富和发展了已有的文化。
另首先,高等教育通过国内外学术交流,发挥着吸取、融合各国文化的功效,兼容并蓄,取长补短,发明出符合本国国情的新文化。
再次,高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明新文化能力,推动了文化更新。
(三)高教与文化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文化是高教的资源,高教应含有文化的性格,特别是在高教与文化相对撕裂的当下,加强其联系尤为重要。
2.如何看待“社会本位说”与个人本位说之间的关系。
(40-42)参考答案要点:(一)从不同的社会背景角度来考察不同的价值选择揭示各自的由来和多个教育价值取向的性质。
论述题参考答案
![论述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2ba66af5335a8102d22015.png)
参考答案:(1)(8分)官营手工业衰落;家庭手工业开始面向市场;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作坊产生(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2)(16分)阶段:“原工业化”;工业革命(工业化)。
(4分)阶段性特征:“原工业化”阶段:手工工场快速发展;商人参与;使用雇佣劳动。
工业革命阶段:大机器生产;需要大量资本;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阶级。
(12分)(3)(13分)解题思路:“历史前提”是什么?恩格斯有关“历史前提”的观点是什么?怎样认识这一观点?(论证)观点:市场的发展是“历史前提”,市场的需求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前提论证:英国正是海外市场的需求极大刺激了纺织业的发展,原有手工生产无法满足市场需要,从而催生工业革命,机械化大生产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重要特征。
中国明清时期,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农民贫困导致的购买力极低、重农抑商政策等限制了国内市场,海禁政策、闭关锁国导致海外市场萎缩,从而使中国失去推进工业化的契机。
结论:所以,恩格斯的观点是正确的。
其他答案:观点2:自由劳动力是前提;恩格斯所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历史前提是劳动者的人身是自由的,劳动者可以自由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劳动力变成了商品。
只有在这个前提下,雇佣劳动才能转化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劳动者虽有人身自由,却被剥夺了生产资料。
而奴隶制度下,奴隶属于奴隶主,并没有人身自由。
所以只有当劳动者的人身是自由的这个前提成立,劳动者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卖并被资本家购买以后,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才能结合起来,进行资本主义生产,雇佣劳动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观点3:资本积累是前提;观点4: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是前提;。
论述题最终答案
![论述题最终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dc4b313968011ca30091f5.png)
一、在我国当前经济形式下,借鉴消费理论扩大消费需求,首先要了解清楚西方四大消费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强调消费支出是实际收入的稳定函数,其实际收入是指现期,绝对,实际的收入水平,即指本期收入,收入的绝对水平和按货币购买力计算的收入,因此,扩大消费需提高居民的实际收入,如城市居民每隔一年一次的加薪,但如何提高农民的实际收入却始终没有切实的措施,这是我国总消费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杜森贝的相对收入理论:消费已相对收入为函数。
相对别人—示范效应,向高消费看齐。
我国称之“攀比效应”。
相对自己过去—习惯效应,收入水平变化后消费有滞后性。
(三)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消费与生命周期有关,与财产收入有关。
如下公式:C=Awr+Byl……WR为财产收入;a为财产收入的消费倾向;YL 为劳动收入,实为个人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或不同年龄的收入;b为劳动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
表明消费取决于财产收入和个人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劳动收入。
(四)费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消费以持久收入为函数。
C=bYp……Yp为持久收入,如下公式:Ypt=θYt+(1—θ)Yt-1……Ypt为现期持久收入,Yt为现期收入,Yt-1为上期收入,θ为加权数。
表明,现期持久收入等于现期收入与前期收入的加权平均数。
二、分析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式。
从发展水平上看我国现阶段正处于发展中国家的行列。
随着我国近年来对教育,民生,科技,等多个重要领域的重视与大力发展,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总体国力有所增强。
很多行业已经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国际竞急更加激烈,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就是说我国国内市场巨大,这是我国的一大优势。
我国在应对2008年初始的世界经济危机中,表现出色。
很多省份通过科技改革,加强国际贸易等通径实现了弯道超车。
如何在国际经济形势不是很好的情况之下,搞好经济建设是一项重大任务。
论述题(请填写答案每题5分共24题)
![论述题(请填写答案每题5分共24题)](https://img.taocdn.com/s3/m/f462032d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9c.png)
六、论述题1. 电工仪表按测量对象分类有哪几类?计量电能表有哪些类别?为何要选用高精度电能表及互感器?答案:答:(1)电工仪表按测量对象分类,可分为电流表、电压表、欧姆表、绝缘电阻表、接地电阻测量仪、功率表、功率因数表、频率表及计量电能的电能表等。
(2)计量电能表的种类可分为:1)按相别分,有单相、三相三线、三相四线等;2)按功能用途分,有标准电能表、有功电能表、无功电能表、最大需量表、分时计量表、铜损表、铁损表、线损表等;3)按动作原理分,有感应式、全电子电动式、电解式、电磁式、机械式、机械电子式;4)按准确品级分,一般有、、、、、、级。
(3)高精度的计量电能表是指准确品级为级及以上的有功电能表和准确品级为级及以上的无功电能表。
高精度的计量互感器是指准确品级为级及以上的电压和电流互感器。
高精度的电能表和互感器的选用,可使计量装置合成误差降低,使电能计量的准确性提高,为保护电能销售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有效计量手腕。
高精度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对象,应按有关规程的规定执行。
2. 什么是负荷曲线?它的作用是什么?答案:答:(1)电力负荷曲线表明了负荷随时间转变的规律。
电力负荷曲线的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负荷的绝对值,曲线所包括的面积代表一段时间内用户对电能需求的总量,亦即要求电厂(电力系统)供出的电能供给量。
(2)用户耗电的多少和电能的利用方式,是决定电力系统和各个发电厂运行方式和制订生产计划的主要依据。
负荷曲线是表明用电情况的最好方式。
编制和正确利用负荷曲线,对电力系统制订久远计划和日常生产安排都起到重要作用。
利用负荷曲线还可以帮忙或指导用户增强需求侧管理、调整用电负荷、提高设备利用率、削峰填谷、合理用电、减少电费支出、降低用电本钱。
负荷曲线的种类繁多,在用电方面常按两类划分:按时间分类,如日负荷曲线、日平均负荷曲线等;按用电特性分类,如各个行业的用电负荷曲线等。
4. 什么是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答案:答:(1)数据库就是在计算机中依照必然数据模型组织存储和利用的彼此关联的数据集合。
7论述题
![7论述题](https://img.taocdn.com/s3/m/e4b91af8770bf78a652954a5.png)
七、论述题1.试述煤矿提升运输的基本任务?答案:把井下采区的煤炭,矿石及其它需要送到地面的东西通过提升运输系统送到地面。
②把井下进行用于生产、安全维护、巷道修护等所需的器材、设备等送到工作面,为安全生产服务。
③运送井下工作人员。
2.试述带式输送机的运输特点?答案:带式输送机具有运输能力大,运输距离长,工作阻力小,耗电量小的特点,并且运输过程中煤块破碎性小、撒煤少,降低了煤尘和能耗,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煤矿井下的工作面运输巷以及主要运输巷道中。
3.钢丝绳为什么要有绳芯?答案:①支持绳股,保持钢丝绳断面的形状,减小钢丝的挤压和变形,还可降低绳股间钢丝的接触应力。
②使绳芯富于弹性,在钢丝绳弯曲时,允许绳股间和钢丝间有相对移动,以缓和弯曲应力。
③绳芯可贮存润滑油,预防钢丝绳内部的钢丝锈蚀,并减少钢丝间的相互摩擦。
4.试述钢丝绳的选用原则?答案:答:①在井筒淋水大、淋水的酸碱度高,以及在回风井中,腐蚀严重,应选用镀锌钢丝绳;②在斜井提升等磨损严重的条件下使用的钢丝绳,应尽可能选用外层钢丝较粗的三角股钢丝绳;③当弯曲疲劳为主要损坏原因时,应选用线接触式顺捻或三角股绳;④多绳摩擦轮提升机采用左右捻各半;⑤单绳缠绕式提升机的钢丝绳捻向与绳在滚筒的缠绕时螺旋线方向应一致;⑥ 罐笼用钢丝绳最好用密封或半密封钢丝绳,也可选用表面光滑、比较耐磨的三角股绳;⑦用于温度较高或有明火的地方,如矸石山等,应选用金属绳芯钢丝绳。
5.试述提升机的安全保护回路的作用?答案:当由于某种原因安全接触器断电时,一方面使安全制动电磁铁释放,进行安全制动,使提升机停车;另一方面使换向器及线路接触线圈电路断开,从而使高压换向器断开,使提升机电动机停电,安全停车。
6.弯道处为什么要将外轨抬高?答案:当车辆经过弯道时,如果两根轨道仍在一个水平面上,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使车轮轮缘向外轨挤压,既增加了行车阻力,又不断使钢轨和轮缘的磨损加重,严重时还可能造成翻车事故,为此在弯道处要将外轨抬高。
论述题及参考答案
![论述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e13e461ed9ad51f01df2fd.png)
论述题教育学1.结合实际谈一谈高等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P13-15)答:文化同教育有着内在联系,一方面文化是制约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另一方面,高校又通过其特有的文化功能反作用于社会。
具体表现如下:(一)文化对高等教育产生影响①文化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内容;现实文化的特定内涵及发展状况影响着高校教育内容的取舍范围。
②文化系统与文化设施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实施;现代大众传媒既属于传统文化又是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如网络教育等,而图书馆、博物馆等设施作为补充,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
③文化传统影响着高等教育特色的形成;不同国家高等教育特色的形成无不受本国文化传统的影响,德国崇尚学术自由,学生爱科学、独立思考;英国大学注重培养学生成为有教养的人,师生面对面交流,强调导师人品等;美国高教采取功利主义等等,这些特点都反映了本国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
④社会文化深刻影响了高校中的校园文化。
(二)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高校部门本身就属于文化机构,它通过教育教研活动反作用于文化:①高等教育具有选择、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教育是文化传递保存的重要途径和渠道,现代社会,人类文化宝库浩瀚无比,学校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肩负着传承的重任。
②高等教育具有创新和发展文化的功能首先文化是精神产物,高校是产生新的文化的重要场所,它们通过学术研究增加新知识和新成果,为文化输入了新的血液,丰富和发展了已有的文化。
其次,高等教育通过国内外学术交流,发挥着吸收、融合各国文化的功能,兼容并蓄,取长补短,创造出符合本国国情的新文化。
再次,高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造新文化能力,推动了文化更新。
(三)高教与文化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文化是高教的资源,高教应具有文化的性格,尤其是在高教与文化相对撕裂的当下,加强其联系尤为重要。
2.如何看待“社会本位说”与个人本位说之间的关系。
(40-42)参考答案要点:(一)从不同的社会背景角度来考察不同的价值选择揭示各自的由来和各种教育价值取向的性质。
思想道德与法治论述题
![思想道德与法治论述题](https://img.taocdn.com/s3/m/f894f601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c0.png)
《思想道德与法治》论述题(共37 题)第1题:请问如何正确认识人的本质?参考答案要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本质的认识的主要看法;辩证认识个人与社会关系。
第2题:请论述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要点:人生目的的主要内涵;人生态度的主要内涵;人生价值的主要内涵;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三者的相互关系。
第3题:请问如何正确认识人生观与世界观、价值观的关系?参考答案要点:人生观的主要内涵;世界观的主要内涵;价值观的主要内涵;世界观与人生观的相互关系分析;世界观与价值观的相互关系分析;人生观与价值观的相互关系分析。
第4题:请论述如何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答案要点:1、人生须认真;2、人生当务实;3、人生应乐观;4、人生要进取第5题:请论述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
答案要点:1、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2、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3、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第6题:人的一生中总会遭遇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矛盾?答案要点:矛盾具有普遍性。
我们应该鼓起勇气,积极面对,辩证地处理人生矛盾。
具体包括:1、正确看待得与失;2、正确看待苦与乐;3、正确看待顺与逆;4、正确看待生与死;5、正确看待荣与辱。
第7题: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
新时代大学生如何成就出彩人生?答案要点:当代大学生担当新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不管选择什么样的人生目标,不管选择做什么,只有坚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才能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1、与历史同向;2、与祖国同行;3、与人民同在。
第8题:请论述理想的内涵与特征。
答案要点:1.什么是理想;2.理想的超越性;3.理想的实践性;4.理想的时代性第9题:请论述信念的内涵与特征。
答案要点:1.什么是信念;2.信念具有执着性;3.信念具有支撑性;4.信念具有多样性第10题:请论述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答案要点:(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部分论述题及答案
![部分论述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198b2d915f804d2b16c1e4.png)
部分论述题及答案1、运用辩证否定原理,论述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应该怎样对待历史文化遗产。
①辩证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是包含着肯定因素的否定,是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否定又肯定,既批判又继承,其实质是“扬弃”。
②依据辩证否定原理,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对待历史文化遗产必须坚持辩证否定的原则,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任何一个国家都面临着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如果离开对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继承和弘扬,就会失去历史的基础,而难以更好地推进。
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毕竟又不是对历史的简单重演,在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必须将文化传统元素进行与当今时代相适应的改造与变革,而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
③应反对割裂肯定和否定辩证关系,肯定一切的复古主义和否定一切的历史虚无主义。
2、运用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的原理,论述我们在实践中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①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虽然是真理的两种相反的属性,是有区别的,但二者又是统一的,是紧密联结、不可分割的,任何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第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互相包含、互相渗透。
第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又是辩证地转化的。
②马克思主义是经过实践反复检验过的科学理论体系,具有绝对性。
因此,我们在实践中应该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没有穷尽真理,没有解决世界上一切领域的一切问题,具有相对性。
因此,我们在实践中由应该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③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反对割裂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3、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原理阐述“要把社会主义看成一个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命题的正确性。
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述题练习
1.试述转变员工态度的方法。
2.试述什么是工作压力以及如何进行工作压力的管理。
3.分析团队与群体的区别,并阐述如何管理一支团队。
论述题参考答案:
以下答案只给出了答题要点,学生要结合网络课堂和教材,查找相关内容,积极思考、扩充题目答案。
1.试述转变员工态度的方法。
解答:
在不同的组织管理条件下,对不同的员工应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改变他们的态度,从而使员工的态度与管理者不相违背,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
1、通过态度测量方法掌握组织员工的态度状况。
2、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改变组织员工的态度。
①宣传。
针对员工的不同反应程度,在组织中做大量的宣传工作,改变人们的偏见及一些不恰当的观念。
②说服。
通过与个别员工交换意见、谈心的方式,改变他们的态度。
3.、采取一系列相应措施,使员工的态度与组织一致。
①引导员工参加实践活动。
②制定组织规章制度,利用组织的公约、规则可以有效地改变员工的态度。
③注重员工激励。
总之,在具体的态度改变过程中,要结合态度改变理论和具体的实施方法,才能显著地改变员工的态度,使其符合生产和管理的要求,更好地提高生产效率。
2.试述什么是工作压力以及如何进行工作压力的管理。
解答:
工作压力管理通常包括三个部分:一是针对造成问题的外部压力源本身去处理,即减少或消除不适当的管理和环境因素;二是处理压力所造成的反应,即情绪、行为及生理等方面症状的缓解和疏导;三是改变个体自身的弱点,即改变不合理的信念、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等。
一套完整的工作压力管理方案应该包括:压力评估、管理改进、教育培训、压力咨询等内容。
①压力评估。
压力评估就是运用科学、专业的方法和工具来测评员工的压力、心理健康水平、压力来源以及压力对组织的影响和结果(如工作满意度、缺勤、离职)等。
②管理改进。
管理改进是工作压力管理方案的重要内容,其目的在于通过减少、消除造成工作压力的不合理的外部管理和环境因素,从而预防和减轻工作压力。
③教育培训。
即向员工提供必要的职业压力管理培训,如时间管理、工作与生活协调、
工作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培训和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