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试题提升爬坡题_苏教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上册数学试题提升爬坡题_苏教版(含解析)

二年级上册数学试题提升爬坡题_苏教版(含解析)

苏教版2年级数学上册-爬坡题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第一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例1】快要开学了,妈妈想给小美买一个文具盒和一个书包,另外还想给弟弟买一辆玩具坦克,她带了100元钱,够吗?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49元25元18元解析:方法一:先算出买书包和文具盒共需多少钱:49+25=74(元),再算出买完这两样东西后还剩的钱数:100-74=26(元),最后用26元与玩具坦克的价格进行比较:26元比玩具坦克的单价多26-18=8(元),所以100元足够了。

方法二:直接求出买书包、文具盒和玩具坦克共需多少钱,然后与100元进行比较,比100元多,则不够买,比100元少,则够买。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厘米和米爬坡练习题含答案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厘米和米爬坡练习题含答案

第五单元 厘米和米【例1】请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棵大树高约8( ) 一本新华字典厚约3( )解析:在填单位前,先估计一下长度,再选择合适的单位。

测量比较小的物体,一般用厘米;测量比较大的物体,一般用米作单位。

做这类题时,不仅要看单位还要看数量的多少。

比如“一棵大数高约8( )”,数量是“8”,我们应该用米;如果给出的是“800”,我们就要用厘米。

解答:米 厘米【例2】在○里填上“>”“<”或“=”。

8米○8厘米 90厘米○1米解析:根据米和厘米直接的进率可知1米=100厘米,比较时,先观察长度单位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可以直接比较;如果不同,先把长度单位统一,再进行比较。

8米和8厘米的长度单位不同,先进行单位转换8米=800厘米,800厘米>8厘米,所以8米>8厘米;同理,1米=100厘米,90厘米<100厘米,所以,90厘米<1米。

解答:8米>8厘米 90厘米<1米【例3】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大约是多少米?解析:测量物体的长度应从物体的端点开始,一直量到另一端点,尺子要放平,这样才能保证测量准确。

动手量教室黑板的长。

如果一次没有量完,量完一次要做好标记和记录,下一次从标记起继续量,最后把每一次的测量数据加起来。

解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例4】下面的长度单位全用错了,请你改正过来。

(1)森林里最高的银杏树高20厘米。

(2)丽丽栽了一株蒜苗,才三天就长到了5米高。

(3)村里新建成的大桥长40厘米。

解析:要想正确使用长度单位,可以熟记几种常见物品的长度作参考。

例如:大拇指宽约1厘米,课桌高约1米。

银杏树高约20厘米,和一支铅笔的长度一样,是不符合实际的,因此银杏树的高应该是20米。

蒜苗高5米,比两扇门加起来还要高,不符合实际,因此蒜苗高5厘米。

大桥长40厘米,还不如课桌高,也是不符合实际的,因此大桥长40米。

解答:(1)森林里最高的银杏树高20米。

(2)丽丽栽了一株蒜苗,才三天就长到了5厘米高。

北师大(2022秋)二年级上册数学试题-提升爬坡题(含解析)

北师大(2022秋)二年级上册数学试题-提升爬坡题(含解析)

北师大(2022秋)二年级上册数学试题-提升爬坡题(含解析)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爬坡题-分一分与除法【例1】分草莓(圈一圈,填一填)。

【例2】根据“五六三十”这句口诀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例3】认真审题,动手操作。

【例4】看图列式计算。

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爬坡题-分一分与除法参考答案【例1】分草莓(圈一圈,填一填)。

解析:要点提示: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1)共有24个草莓,每个盘子装6个草莓,求需要几个盘子。

也就是把6个草莓圈一圈,圈成这样的4圈,故需要4个盘子。

(2)把24个草莓,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可以一个一个地分,也可以两个两个地分,全部分完,每人分得8个。

解答:(1)4(2)8【例2】根据“五六三十”这句口诀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要点提示:乘法口诀的积作为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法算式中的除数是乘法算式中的一个乘数。

解析:当乘法口诀的乘数不相同时,根据乘法口诀可以写出两道除法算式;当乘法口诀的乘数相同时,根据乘法口诀可以写出一道除法算式。

解答:30÷5=630÷6=5【例3】认真审题,动手操作。

要点提示: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实际上就是求几个这样的数相加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解析:(1)◇有10个,◇的个数是○的2倍,求○的个数。

也就是求10里面有几个2,选择除法列式计算,列式为10÷2,求出商是5,故○有5个。

(2)★有3个,△的个数是★的3倍,求△的个数。

也就是3个3相加的和是多少,选择乘法列式计算,列式为3某3,求出积是9.解答:(1)○○○○○10÷2=5(2)△△△△△△△△△3某3=9【例4】看图列式计算。

要点提示:根据一幅情景图可以列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解析:每行有5个☆,有这样的2行,求一共有多少个☆,也就是求2个5是多少,选择乘法列式计算,列式为2某5或5某2,根据乘法口诀二五(一十)求出积是10。

一共有10个☆,每行有5个,求有这样的几行,也就是求10里面有几个5,选择除法列式计算,列式为10÷5,根据乘法口诀(二)五一十,求出商是2;一共有10个☆,平均分成2行,求每行有几个,也就是把10个☆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选择除法列式计算,列式为10÷2,利用乘法口诀二(五)一十,求出商是5.解答:2某5=1010÷5=25某2=1010÷2=5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爬坡题-数一数与乘法【例1】每瓶有()朵花,共有()瓶,一共有()朵花,列加法算式是(),列乘法算式是()或()。

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带答案(能力提升)

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带答案(能力提升)

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4<30,()里最大能填()。

A.7B.6C.82.不能先算除法的算式是()。

A.18÷2+35B.6÷(50–47)C.40–35 ÷73.算式50-6×8要先算()。

A.减法B.乘法C.无法确定4.一个汉堡12元,买3个汉堡,付了100元,应找回()元。

A.88B.36C.645.求2只手共有几根手指,列式不正确的是()。

A.2×5B.5+5C.2+56.从右面观察,所看到的图形是()。

A. B. C.7.二年级一班同学排队回家,站了6队,每队8个同学,其中有30个女同学,男同学有多少个?正确算式是()。

A.8-30÷6B.8×6+30C.8×6-308.64除以2与6的和,商是多少?列式为()。

A.64÷2+6B.64÷(2+6)C.(64÷6)+2二.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在除法计算中,每次除后余下的数不能比除数大。

()2.38里面最多有7个6。

()3.一个数除以7,余数可能是6、5、4、3、2、1。

()4.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5.有15米布,做一件上衣要用4米,这些布最多可以做3件上衣。

()6.求9里面有几个3,列式为9×3。

()7.笔算除法时,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

()8.□÷7=4……△,□里最大填34。

()三.填空题(共8题,共14分)1.先填空,再比较下面两题的运算顺序和计算结果。

48-30÷6=()(48-30)÷6=()2.幼儿园小班有19名小朋友,大班有21名小朋友,幼儿园共有()名小朋友。

吃饭时,每8名小朋友围一张桌子,这些小朋友共需要()张桌子。

3.做一个正方体要6张纸,35张纸最多能做()个正方体。

4.72加上72除以9的商,和是()。

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提升版

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提升版

二年级数学期末测试卷(二年级完成时间60分钟)卷首语:“亲爱的小朋友,请你在这张试卷上摘取丰硕的果实吧!不管你的果实是苦还是甜,都不要灰心,只要努力了,你就是最优秀的!”一、计算(27分)1.直接写出得数(18分)2×8 =45÷5 = 6×8 = 64+8 = 7×7 = 9×3 = 9÷1 = 10÷5 = 18÷9 = 42÷6 = 4×8 = 36-9=7×3 + 5 = 3×4-9 = 4×2×8 = 32÷4÷8 = 54÷9×8= 12÷4×5=2.用竖式计算(9分)38+13+37= 90-87+39= 81-47-28=二、填空(32分)(第4题3分,其余每空1分)1. 先填一填,再写出算式。

每盒有个茶杯,盒一共有个。

□○□=□一共有个茶杯,每盒个,有盒。

□○□=□把个茶杯平均放在个盒子里,每盒有个。

□○□=□2.7个8是(),比6个8多(),比8个8少()。

3.两个乘数都是5,积是(),列式为: 2个5相加的和是(),列式为:4. ()÷()=()÷()=()÷()=95. 在○里填“>”“<”或“=”。

1-1○1÷1 18-3○6 20÷5○1×46.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米=()厘米马路宽大约20()教室的门高大约是2()手掌宽大约8()7. ()只小鸟有12条腿,()只青蛙有12条腿。

8.有一堆糖,比40块多,比50块少,平均分给一些小朋友,每人分得的块数和小朋友的人数同样多,这堆糖有块()块。

三、选择合适的答案,在□里画“√”(10分)1.计算9÷9应想乘法口诀()。

九九八十一□一九得九□二九十八□2.明明有10枚邮票,芳芳有16枚邮票,明明给芳芳()枚邮票后,两人的邮票枚数同样多。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能力提升)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能力提升)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乐乐今年9岁,他爷爷今年的年龄差8岁就是乐乐年龄的10倍,爷爷今年()。

岁。

A.98B.82C.892.54+48÷6=()A.56B.62C.64D.83.9是3的( )倍。

A.3B.27C.244.(73-25)÷8=()A.8B.22C.6D.485.16-6÷2=()A.13B.5C.14D.26.(9+9)÷2=()A.9B.18C.11D.36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求9里面有几个3,列式为9×3。

()2.15÷2=6……3。

()3.把3+5=8和8×4=32改成一道两步计算的算式是(3+5)×4。

()4.□÷7=4……△,□里最大填34。

()5.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6.小花有40元钱,一支钢笔9元钱,她最多能买4支这样的钢笔。

()三.填空题(共6题,共13分)1.二(1)班有女生13人,男生17人,每5人一组做实验,可以分成()组。

2.要使4×(□+5)=36成立,则□里应填()。

3.填上“>”、“<”、“=”。

(1)72÷9()5 (2)20()20÷5(3)35()7×4(4)18()2×84.填空。

(1)7个8相加得()。

(2)把45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

(3)48是8的()倍,48是6的()倍。

5.5的8倍是(),42是7的()倍。

6.72加上72除以9的商,和是()。

四.计算题(共3题,共18分)1.脱式计算。

①4×9-20 ②15+5×5③35÷7+10④80-42÷6⑤(6+3)×9⑥24÷(17–9)2.分萝卜。

3.递等式计算。

(1)35-20÷4(2)(16+24)÷5(3)88-(24+19)五.解答题(共6题,共30分)1.饲养小组养了5条黑金鱼,13条红金鱼,红金鱼的条数是黑金鱼的几倍还多几条?2.小青买了5支铅笔,小林买了9支铅笔,小林比小青多用了3元2角,一支铅笔多少钱?3.母鸡有多少只?4.把47根萝卜装在袋子里,如果每个袋子装6根,全部装完,至少需要多少个袋子?5.在算式()÷6=()……()中,余数最大是几?如果这时商和余数相同,被除数是几?6.三班小朋友做玩具。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能力提升)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能力提升)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8的4倍是多少?( )A.32B.4C.22.12-3×4的得数是()。

A.0B.63C.363.把一些球每盒装6个,正好分完,这些球可能有()个。

A.24B.28C.324.(73-25)÷8=()A.8B.22C.6D.485.从右面观察,所看到的图形是()。

A. B. C.6.(28+35)÷7=()A.9B.18C.20D.63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一个数除以8,有余数,那么余数最大是7。

()2.植树节,一共有48棵小树苗需要被种植,有6个同学,每个同学只要植8棵小树苗就可以完成任务。

()3.20-4÷4=4。

()4.在除法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5.5+2×8=?这道题应先算加法,最后得数为56。

()6.一个数除以6,有余数,那么余数最大是7。

()三.填空题(共6题,共17分)1.计算54÷9=()时,用到的乘法口诀是()。

2.妈妈买了橘子和苹果各5千克,苹果每千克3元,橘子每千克2元,求一共用了多少元?列式是(),结果是()元。

3.看图填空。

(1)4×()=()(2)()×4=()(3)()÷4=()(4)()÷()=44.算一算,填一填。

++=21++=15=()=()5.在“8+18÷2”这个算式中,先算()法,再算()法。

6.平均每个()元。

四.计算题(共3题,共26分)1.口算。

28÷4=27÷9=5×5= 46-9= 40÷5= 36÷6= 9+81= 14÷7=42÷7= 29+5= 5×7=9×(9-4)= 3+3×4= 38-(12+12)=2.吹泡泡。

(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计算)3.口算。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能力提升)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能力提升)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7×4=8,□里应填()。

A.9B.20C.362.一个汉堡12元,买3个汉堡,付了100元,应找回()元。

A.88B.36C.643.(28+35)÷7=()A.9B.18C.20D.634.28个人去旅游,有6辆小轿车,每辆小轿车可以做4个人,请问剩下()个人无法做小轿车。

A.4B.14C.8D.25.64-64÷8=()A.8B.52C.56D.656.下面错误的题是:()A.16×4=2×4×8=64B.28-20÷4=8÷4=2C.12+6×3=12+18=30 D.50-4×5=50-20=30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把18支笔,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人分到的笔相等。

()2.一个数除以8,有余数,那么余数最大是7。

()3.在算式□÷7=8……□中,余数可能是9。

()4.一个因数是8,另一个因数是9,积是72。

()5.把3+5=8和8×4=32改成一道两步计算的算式是(3+5)×4。

()6.16里面最多有4个3。

()三.填空题(共6题,共14分)1.圈一圈,练一练。

1.一共有10块,每()块一份,分成了()份。

2.一共有()个苹果,每份3个,平均分成了()份2.7个6连加得(),5和4相加得()。

3.张老师买了一条42米长的绳子,做长跳绳用去15米,还剩()米,如果将剩下的绳子做成较长的跳绳,每条长3米,可以做()条。

4.计算18÷9=()时,用到的乘法口诀是()。

5.有24块糖,每人4块,能分给()人;如果把它们平均分成8份,每份有()块。

6.36÷4=9,这个算式读作(),其中除数是( ),被除数是(),商是()。

四.计算题(共3题,共21分)1.直接写出得数。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带答案(能力提升)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带答案(能力提升)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面的算式中,不一定等于0的算式是()。

A.0+△B.0÷△C.0×△2.(100-46)÷6的得数是()。

A.54B.8C.93.8+40÷8=()A.6B.8C.13D.314.小明沿着马路栽树,每隔9米栽一棵,从头到尾共栽了7棵,这条路一共长()米。

A.63B.54C.455.这幅画表示的意思()。

A.一共有6瓶,每2瓶一份,分成3份。

B.6里面有2个3。

C.一共有6瓶,平均分成2份,每份3瓶。

6.( )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A.数学书B.图钉C.小刀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7=4……△,□里最大填34。

()2.小花有40元钱,一支钢笔9元钱,她最多能买4支这样的钢笔。

()3.5+2×8=?这道题应先算加法,最后得数为56。

()4.把18支笔,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人分到的笔相等。

()5.一个数除以8,有余数,那么余数最大是7。

()6.□÷5=☆……▲,▲最大能填6。

()三.填空题(共6题,共18分)1.填上“>”“<”或“=”。

(1)63÷9()27÷3(2)12÷3()12÷42.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使等号两边的得数相等。

(8+19)÷3=3×()3.括号内最大能填几?4×()<21 16÷4+()<164.根据算式填空:(1)32÷8=(),因为()×8=32。

(2)40÷8=(),因为()×8=40。

(3)48÷8=(),因为()×8=48。

5.我会填。

7×()+1=36 7×()-1=48 7×()+1=15()×9-9=54 8×()-8=40 ()×7+7=636.42减去35除以7的商,差是()。

2021年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提升练习及答案(全面)

2021年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提升练习及答案(全面)

2021年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提升练习及答案(全面)1、一根绳子长93米,剪下30米后,把剩下的绳子平均分成7段,每段长多少米?合多少厘米?2、每条船坐4个,35个人需要几条船?3、看图回答(1)淘气买1支钢笔和1个文具盒,一共要花多少元?(2)现在每本书比原来便宜多少元?(3)结合上面的情境,说说下面算式的意思,并算一算.9-18÷34、小静今年7岁,她妈妈今年34岁,再过8年后,妈妈比小静大多少岁?5、一共有多少个同学?6、.(1)买1个蛋糕和1盒牛奶,一共需要多少钱?(2)用5元买1个冰激凌,需找回多少钱?(3)买1个蛋糕和1袋饼干需要多少钱?可以怎么付钱?(4)菲菲有2元钱,想买1盒牛奶,还差多少钱?7、在英语大赛的面试中,每次只能进去5名同学,乐乐的序号是26号,乐乐第几次进去?8、有两篮鸡蛋,从第一篮拿5个鸡蛋到第二篮后,第一篮还比第二篮多2个,第一篮原来比第二篮多几个鸡蛋?9、.①买4个皮球的钱,正好买一辆小汽车。

一辆小汽车多少元?②丁丁有8张。

够买6只小狗吗?③商场促销:满40元减10元。

买哪两样商品可以减10元?写出你的想法。

10、有22条鱼,可以分给几人?还剩几条鱼?11、应找回多少钱?用两种方法计算.12、.(1)请你估计一下,大约要付多少元?(2)该付多少钱?(3)如果付100元给营业员,应该找回多少钱?13、一列火车往返于北京,上海,杭州,广州四地,要准备多少种不同的火车票?14、7个小朋友分38块饼干,每人能分到6块吗?15、爷爷今年63岁,小明今年7岁,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5倍,(1)爸爸今年多少岁?(2)爷爷的年龄是小明的几倍?16、一条围巾 50 元,一双袜子 3 元.小红带了 70 元钱买了一条围巾,剩下的钱还能买多少双袜子?还剩多少元?17、买文具(1)买一个铅笔刀和一盒水彩笔,共需多少元?(2)买一盒水彩笔和一个书包,付了100元,应找回多少元?(3)淘气拿出50元买哪两种文具,剩下的钱最多?最多剩下多少元?(4)如果要买任意三种文具,我想买( )、( )和( ).算一算,要花多少元?18、龙湖小学少先队展出30幅优秀书画作品。

2021年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提升练习及答案(完整版)

2021年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提升练习及答案(完整版)

2021年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提升练习及答案(完整版)1、阅览室里有22人在看故事书,看漫画书的比看故事书的少13人。

看漫画书的有多少人?看故事书和漫画书的一共有多少人?2、一根1米长的彩带,先剪去35厘米,又剪去5分米,这根彩带还剩下多少厘米?3、从下面的3张扑克牌中任选两张,把牌面上的数相加,能得到几种不同的和?4、春节之际,家家挂灯笼。

(1) 10个灯笼,每个大门挂2个,一共可以挂几个大门?(2) 10个灯笼,用去2个,还剩几个?5、.50千克 25千克 15千克(1)一袋大豆比一袋大米轻多少千克?(2)你还能提出其他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吗?6、工地上运来456吨水泥,第一天用去137吨,第二天用去175吨。

(1)两天一共用去多少吨水泥?(2)工地上还有多少吨水泥?7、根据已知信息编一道包括乘法、加法的应用题和一道包括乘法、减法的应用题,并解答。

小明有100元钱。

8、杯子里的水重多少克?9、一桶水连桶重13千克。

倒出一半的水,连桶还重7千克,那么水重多少千克?水桶有多少千克?10、.(1)笑笑一共要付多少元?(2)笑笑付给售货员阿姨400元,应找回多少元?11、有一条长18米的缎带,想要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多少米?12、义务献血者每次献血量一般为200毫升,照这样计算,如果有35人都参加一次献血,一共献多少毫升?合多少升?13、小剧场共有500个座位.一年级248人二年级247人先算一下小剧场的座位够不够坐.如果够坐,空多少个座位?如果不够坐,还差多少个座位?14、二年级40人排成4路纵队做体操,每相邻两个人相距2米,这支队伍一共有多少米?15、.(1)买4枝要花多少元?(2)一个书包比一个笔盒多27元,一个书包要多少元?(3)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式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下面是新城超市部分商品的价格。

2021年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提升练习附答案

2021年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提升练习附答案

2021年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提升练习附答案1、下面三个小朋友分别买了三种不同口味的牛奶。

她们分别买了哪种口味的牛奶?先连一连,再填空。

小美买的(),小丽买的()。

2、她原来有多少个竹筐?3、玩具师1时可以制作6个玩具,他从9:30一直工作到11: 30,可以制作多少个玩具?4、爷爷今年63岁,小明今年7岁,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5倍,(1)爸爸今年多少岁?(2)爷爷的年龄是小明的几倍?5、学校运动会,参加跑步的有7个,参加跳绳的人数是跑步的5倍.参加跳绳的有多少人?□○□=□(人)6、星期日同学们去游乐园玩,门票每张6元。

(1)买8张门票要用多少钱?(2)小莉拿50元,买9张门票,够吗?(3)小红买了3张门票,还剩2元钱。

小红带了多少元钱?(4)请你再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

7、园林工人今年植树4320棵,比去年植树棵数的3倍还多24棵,去年植树多少棵?8、任意选择两项运动项目,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9、8个橘子约重500克,48个橘子大约重多少千克?10、音乐兴趣小组的6名同学,在新年到来之际,每两名同学之间都互赠一张新年贺卡,他们一共要买多少张贺卡?11、周日,小明和4个同学去公园玩,公园的儿童票是每张5元,他们一共花了多少元?带30元去,买票的钱够吗?12、—根绳子长36米,对折两次沿折痕剪开,每段长多少米?13、一共有23人去公园划船。

(1)如果都租小船,至少要几条小船?(2)如果都租大船,至少要几条大船?(3)还可以怎样安排租船呢?14、.(1)小华买一架飞机玩具和一艘火箭玩具,一共多少钱?(2)小玲有64元钱,可以买哪几样玩具?请列出算式。

15、.(1)如果一件上衣搭配一条裤子,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请连一连.(2)妈妈带了60元钱买一套衣服,可以怎样买?16、玩具超市.(1)玉玉买了3套积木一共用去多少元?(2)洁洁有30元钱买4把玩具手枪,够吗?(3)请你提出一个能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17、小萍有2件不同的上衣和3条不同的裙子,她想每天穿一套不同的衣服去上学,可以多少天不重样?18、三年级两个班的同学组织在公园划船,三、一班有45人,三、二班有44人,如果每条船最多只能坐8人,两个班的同学至少租几条船?19、奶奶从一楼走到六楼一共用了10分钟,奶奶走一层楼用多长时间?20、图书馆共有2000本图书,分成10个书架摆放,每个书架有5层.平均每层放多少本书?21、二年级有66个学生,坐车去泰山旅行,每辆车限乘8人,至少需要几辆车?22、星期天,小明和4个同学去公园玩。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能力提升)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能力提升)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从45里面连续减()个6就等于9。

A.7B.6C.52.下面运算顺序一样的一组算式是()。

A.40÷8-3 40÷(8-3)B.90-18÷9 (90-18)÷9 C.8×(70-63)(70-63)×83.下面运算顺序一样的一组算式是()。

A.40÷8-3;40÷(8-3)B.90-18÷9;(90-18)÷9C.8×(70-63);(70-63)×84.一本84页的课外书,小刚已经看了42页,剩下的想6天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页?下面列式正确的是()。

A.84-42÷6B.(84-42)÷6C.42-84÷65.在计算49÷7+5时,要先算()法。

A.除B.加C.无法确定6.乐乐今年9岁,他爷爷今年的年龄差8岁就是乐乐年龄的10倍,爷爷今年()。

岁。

A.98B.82C.897.不能先算除法的算式是()。

A.18÷2+35B.6÷(50–47)C.40–35 ÷78.与计算7×8用同一句口诀的除法算式是()。

A.8×7B.56÷7C.65÷8二.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在除法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7÷5中余数可能是5。

()3.12-6×2和(12-6)×2计算结果相同。

()4.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5.比6个7多7的数是47。

()6.把18支笔,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人分到的笔相等。

()7.植树节,一共有48棵小树苗需要被种植,有6个同学,每个同学只要植8棵小树苗就可以完成任务。

()8.一个因数是8,另一个因数是9,积是72。

()三.填空题(共8题,共18分)1.芳芳今年7岁,妈妈今年35岁,妈妈今年的年龄是芳芳的()倍。

最新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能力拓展培优提升测评试卷(A3版)(附答案)

最新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能力拓展培优提升测评试卷(A3版)(附答案)

1 / 3最新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能力拓展培优提升测评试卷(附答案)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区域,注意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3.经过两周的认真学习,你一定又掌握了不少新的知识,你作好准备了吗?现在就让我们带着希望、带着微笑来挑战自己吧!相信你会做得很棒!记住:要细心哦!4.转眼学期过半,四年级想举办一场“自然科学技术与历史文化”主题展,丰富学生生活,展示学习成果。

请你帮助同学进行活动策划,布置展厅,加油吧!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24只蝴蝶,如果平均放在3个笼子中,每个笼子放 只;如果每个笼子放6只,需要 个笼子。

2.在横线上填“+”“-”“×”或“>”“<”“=”。

5 2=10 3 3=6 4×9 6×6 9 1=8 28+5 38 75-46+31 50 3.□□Δ□□Δ□□Δ……第25个图形是 。

4. 6的3倍是 ,6是3的 倍,比38少18的数是 。

5.上图中,如果横着看,★的颗数可以用 表示,算式是 ;如果竖着看,★的颗数可以用 个 表示,一共是 颗。

6.中一共有 个平行四边形。

7.萌萌有42块水果糖和19块巧克力糖,迪迪的奶糖比萌萌的总糖数少了37块。

迪迪共有 块奶糖。

8.最大的两位数连续两次减去17,结果是 。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6分)9.在20÷5=4中,5是被除数。

( ) 10.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 ) 11.6×8和8×5+8计算的结果不同。

( ) 12.一块正方形,剪去一个角只剩下三个角。

( ) 13.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14.除数和被除数都是5,那么商是1。

( ) 三、单选题(每题1分;共6分)15.要使23+40+<90,里最大能填( )。

A .26 B .27 C .28 16.与算式56-24-12得数不相同的算式为( )。

最新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常考易错培优提升测评试卷(附答案)(A3版)(附答案)

最新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常考易错培优提升测评试卷(附答案)(A3版)(附答案)

最新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常考易错培优提升测评试卷(附答案)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区域,注意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3.经过两周的认真学习,你一定又掌握了不少新的知识,你作好准备了吗?现在就让我们带着希望、带着微笑来挑战自己吧!相信你会做得很棒!记住:要细心哦!4.转眼学期过半,四年级想举办一场“自然科学技术与历史文化”主题展,丰富学生生活,展示学习成果。

请你帮助同学进行活动策划,布置展厅,加油吧!一、选择题1.下面哪句口诀只能计算一道乘法算式?()A.一六得六B.五六三十C.四四十六2.车上原有27人,到站下去了15人,又上来了26人。

现在车上多了()人。

A.28 B.11 C.413.南瓜的个数是冬瓜的()倍。

A.2 B.3 C.44.一本笔记本4元;2本笔记本多少元?列式为()。

A.4×2=8(元)B.4+2=6(元)C.2+2=4(元)5.下面图形中平行四边形有()个。

A.2个B.3个C.4个二、填空题6.8个4相加的和是( );2个6相乘的积是( )。

7.摆一个平行四边形至少需要( )根同样长的小棒,摆4个独立的平行四边形至少需要( )根同样长的小棒,20根同样长的小棒最多可以摆( )个独立的平行四边形。

8.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80-( )=26+18 ( )+13=26+47( )-12=30-16 ( )+34=72+289.被除数和除数都是3,商是( )。

2个5相加的和是( )。

10.找规律填空。

(1)3,6,9,( ),( )。

(2)( ),( ),24,18,12。

11.10块月饼,每5块一份,可以分成( )份,写成算式是( )。

12.在括号里填上“+”“-”或“×”。

3( )3=6 4( )6=24 6( )6=128( )8=0 2( )3=5 5( )3=1513.一层楼房的高度是3米,笑笑乘电梯从一层到四层,上升了( )米。

14.小华今天读了17页故事书,亮亮今天读了22页故事书,亮亮比小华多读了( )页。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能力提升)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能力提升)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同学们参加体操比赛,男生32人,女生24人,每8人一组,可分成()组。

A.8B.13C.4D.72.一拃长大约是()。

A.1米B.1厘米C.12厘米3.9×7-45=()A.9B.81C.11D.184.27-24÷3=()A.19B.38C.3D.85.36-36÷□=32,□里应填()。

A.9B.12C.5D.86.50比4与8的积多多少?正确的列式是()。

A.(50-4)×8B.50-4×8C.8×4-50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一个数除以7,余数可能是6、5、4、3、2、1。

()2.□÷7=4……△,□里最大填34。

()3.□÷9=□……□,余数最大是8。

()4.求9里面有几个3,列式为9×3。

()5.笔算除法时,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

()6.在除法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三.填空题(共6题,共17分)1.一个星期有7天,35天有()个星期。

算式:()。

2.在计算有乘法,又有加减法的两步式题时,先算(),再算()。

3.计算54÷9=()时,用到的乘法口诀是()。

4.72加上72除以9的商,和是()。

5.填上“+”、“-”、“×”或“÷”14()7= 49()7 36()6 =2()38()6=16()8 18()3= 5()16.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和(),1米=()厘米。

四.计算题(共3题,共16分)1.直接写出得数。

36÷9=72÷8=42÷7=25÷5=63÷7=81÷9=21÷7=20÷5=2.按要求写算式。

(1)把32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多少?(2)42里面有几个7?(3)被除数是(25+20),除数是5,商是几?(4)被减数是35,减数是27÷3,差是几?3.列式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2年级数学上册■爬坡题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 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第一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TMO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例1]快要开学了,妈妈想给小美买一个文具盒和一个书包,另外还想给弟弟买一辆玩;具坦克,她带了100元钱,够吗?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 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49元25元18元解析:方法一:先算出买书包和文具盒共需多少钱:49÷25=74 (元),再算出买完这两样东西后还剩的钱数:100—74=26 (元),晟后用26元与玩具坦克的价格进行比较:26元比玩具坦克的单价多26-18=8 (元),所以100元足够了。

方法二:宜接求出买书包、文具盒和玩具坦克共需多少钱,然后与100元进行比较,比100元多,则不够买,比100元少,则够买。

49 + 25+18=92 (元),100元>92元,所以100元钱足够买这些东西了。

解答:49 + 38+18=92 (元)答:妈妈带的100元够买书包、文具盒和坦克。

【例2】用26、27、28、29这四个数(每个数只能用一次),编一道加减混合等式。

解析:仔细观察这四个数,很容易发现中间两个数相加的和等于首尾两个数相加的和,这样就可以写⅛ 26÷29-28=27, 29 + 26-27=28, 29 + 26-28=27……一共有8 种答案。

解析:26 + 29-28=27 26+29-27=28 29 + 26-27=28 29 + 26-28=2727+28-26=29 28+27-26=29 27+28-29=26 28+27-29=26【例3】一本故事书一共90页,小明笫一天看了25页,笫二天看了38页,笫三天应该从哪一页开始看?解析:根据題意可知,小明第一天看了25页,笫二天看了38页,可以先求出前两天一共看了的页数,闵为第三天再看就要从下一页开始看,所以第三天应该从25 + 38+1=64 (页)开始看。

解啓:25 + 38+1=64 (页)啓:第三天应该从64页开始看。

【例4】在□里填上合适的数,使竖式成立。

解析:先看第一步的和是62,个位上7加几得2呢?只有(5) +7=12,和的个位写2向十位进1,所以“3□”的□里填5;十位上3加进位的1得4, 4加加几得6呢?4+ (2) =6,所以“口7”的□里填2。

再看笫二步的和是95,个位上2 加几得5呢?2+ (3) =5,十位上6加几得9呢?6+ (3) =9,所以“”是33。

解咎:第二单元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例U下面四边形中有5只鸡,怎样在下图中再画一个四边形,把它们彼此隔开?解析:首先要知道有4条边的图形叫四边形。

在图中画一个四边形,就要画4条边,4条边把5只鸡隔开,可连接四边形的各边的中点,正好画一个四边形。

解瞥:【例2】判断:四边形只有长方形和正方形。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四边形含义的理解。

四边形不是只有长方形和正方形,只要由四条边首尾顺次相接围成的图形就是四边形。

解啓:×【例3】数一数,下图中一共有()个四边形。

解析:解答本题的时候需要注意:不仅要数单个的四边形,还要数由几个小四边形组合成的大四边形,不要出现了漏数的现象。

我们先数单个的四边形①、②、③、④共有4个;再数由两个四边形组成的大四边形,有①和②组成的1个,③和④ 组成的1个,共2个;晟后■数由4个四边形组成的晟大的四边形,由①②③④组成的1个,这样共有4+2+1=7 (个)四边形。

解啓:7第三单元表内乘法(一)【例H 一共有多少只小狗?解析:要求有多少只小狗,可以用加法计算,囲为每组都有2只小狗。

共有4组,就是4个2相加,是一道加数相同的加法题,即2 + 2 + 2 + 2=8 (只)。

在算式2 + 2 + 2 + 2中加数都是2,所以2叫作相同加数,像这样的加法,可以用乘法来计算,即2X4=8或4 X 2=8o解答:2X4=8 (只)答:一共有8只小狗。

【例2】把口诀补充完整,再根据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的乘法口诀来解啓;()六二十四相同的数宇是6,用6的乘法口诀来解啓;二五()相同的数宇是5,用5的乘法口诀来解啓。

解答:三四十二3X4=12 4×3=12四六二十四 4 × 6=24 6 × 4=24二五一-1- 2×5=10 5 × 2=10【例3】看下图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一句口诀。

口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横着看上图,每行有6个苹果,有3行,可以看作“3个6”,列出的乘法算式是6X3=18 (个);竖着看上图,每列有3个苹果,有6列,可以看作“6 个3”,列出的乘法算式是3X6=18 (个)。

根据这幅图写出的两道乘法算式,乘数都是6和3,积均是18,所以计算时可以用同一句乘法口诀“三六十八”。

解答:6×3=18 3×6=18 三六十八【例4】他们一共买了多少本书?「我和我的五个好朋友一起去书店〜*⅝Z L买书,我们每人买了4本。

—解析:解啓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一共有几位同学去买书,根据题意可知,“军军和他的五位同学去买书”,也就是1+5=6 (位),每人买4本,用乘法计算,6X4, 想:四六二十四,所以6×4=24o解答:6×4=24 (本)啓:他们一共买了24本。

【例5】□和O各代表几?解析:将这两个加法算式转化为乘法算式,也就是□X3=18, O×4=120想几乘3得18,三六十八,所以□=6;想几乘4得12,三四十二,所以0=3。

解答:□=6 0=3【例6]计算:l+2 + 3+4+5=?解析:方法一:1+2=3, 3 + 3=6, 6+4=10, 10 + 5=15o所以和为15。

方法二:先把1和4合起来是5,2和3合起来是5,—共有3个5,3X5=15,所以和是15o方法三:把3和4合起来是7,把2和5合起来是7,这样有2个7,2×7=14,14再加1等于15o解答:1+2 + 3+4 + 5=15【例7】找规律,在下面的□里填上合适的数解析:每个图形中都有三个方框,现在只有第一个图形里的三个数都填全了。

仔细观察笫一个图形里的三个数:10、2、5,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呢?不难发现: 2×5=10o所以这组图形中的规律是:下面两个方框里的数相乘,积等于上面方框里的数。

根据这一发现看第二个图形,已知下面两个方框里是4和5,要想:四五(),所以□里填20。

笫三个图形要想()六二十四,□里填4。

解答: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一)【例1】小猴摘了8个桃子,每2个装一盘,能装几觉?解析:方法一:要求能装几盘,可以通过操作直观得出。

方法二:每2个装1盘,8里面有几个2 Array就可以装几盘。

这个平均分的过程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

列成除法算式写成8÷2,利用乘法口诀求商,先看除法算式中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

因为除数是2,想2和几相乘得8,所以用口诀二(四)得八,得出商是8。

因此,8 ÷2=4o解咎:8÷2=4 (盘)答:每2个桃子装一盘,能装4盘。

【例2】有12枝花,平均插在3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枝。

解析:解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时,先考虑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再看是全部分完,还是有剩余,要结合具体情况解决。

根据题意可知,一共有12枝花,平均插在3个花瓶里,也就是平均分成3份,可以列式为12÷3,想3的乘法口诀, 闵为三四十二,所以12÷3=4o解啓:4【例3】有16个苹果,正好是梨的4倍。

怎样把这些水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解析:题中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梨的个数,所以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先算出梨的个数。

已知苹果的个数是梨的4何,“四四十六”,所以,有4个梨。

把苹果和梨分别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4个苹果;4个梨平均分给四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分到1个梨。

解答:16÷4=4 (个)4÷4=1 (个)啓:每个小朋友分得4个苹果和1个梨。

【例4】有些一些草莓,个数比10个多,比20个少,分的份数和每份的个数同样多。

这些草莓有()个。

解析:要使分的份数和每份的个数同样多,可以想除法算式中的除数和商要相同,也就是对应的乘法算中两个乘数相同。

这样的算式有:1X1, 2X2, 3X3, 4X 4, 5X5,根据乘法口诀可知,积在10和20之间的只有“4X4”,口诀是“四四十六”,所以草莓的个数是16个。

把16个草莓平均分成4份,每份4个,这样就使分的份数和每份的个数同样多。

解啓:16【例5】小明和5个小伙伴一起去植树,一共种了30棵树,平均每个人种了多少棵树?解析:棵树一植树的人数;一共植了30棵树,植树的人数是:1+5=6(人);所以平均每人种了30÷6=5 (棵)。

解瞥:1+5=6(人)30÷6=5 (棵)啓:平均每人种了5棵树。

【例6】一根绳子长16米,对折以后,再对折,每折长几米?解析:方法一:根据题意,我们可以画图帮助理解,一根绳子长16米,对折以后是一半,就是8米,再对折以后是8米的一半,也就是4米。

方法二:还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计算。

16米的绳子对折以后是把16米平均分成两份,可以列算式16÷2=8 (米),再对折以后就是把8米平均分成两份,可以列算式8÷2=4 (米)。

方法三:一根绳子长16米,对折以后是把绳子平均分成了两份,再对折,就是把这两份再平均分成两份,就是说把原来的绳子平均分成了4份,可以列算式16÷4=4 (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