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十五讲》期末大作业
国家开放大学“形考”《心理学》23秋期末试题库含答案版
国家开放大学“形考”《心理学》23秋期末试题库含答案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20题)1.2.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3.能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有些原本学习很好的学生在升人高中之后,会出现学习成绩下降、心情烦躁、无所事事,甚至出现想退学的想法,这种现象通常属于()。
A.适应性障碍B.急性应激障碍C.心境障碍D.情绪障碍5.组块(名词解释)6.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描述的是人的不同心境状态B.“人逢喜事精神爽”描述的是人的激情状态C.应激是指在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人的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D.研究表明,人可以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下,对健康影响不大。
7.试述气质与性格的区别与联系。
8.什么是手段-目的分析,包括哪些步骤?9.注意的特点是()。
A.灵活性B.指向性C.集中性D.精致性10.11.12.语言的产生包含哪几个阶段?13.简述编码特异性原则。
14.在学校环境中,如何发挥社交动机的积极作用?15.绝对阈限(名词解释)16.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观点。
17.举例说明错觉产生的原因。
18.气质和性格(名词解释)19.诱因(名词解释)20.简述自我概念的内容。
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2.参考答案:智力多元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
加德纳认为,智力内涵是多元的,由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
每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可以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
第一种,言语智力,包括阅读、写文章或小说及用于日常会话的能力。
第二种,逻辑数学智力,包括数学运算与逻辑思考的能力,比如做数学证明题及逻辑推理。
第三种,空间智力,包括认识环境、辨别方向的能力,如查阅地图等。
第四种,音乐智力,包括对声音的辨别与韵律表达的能力。
第五种,运动智力,包括支配肢体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比如打篮球、跳舞等。
第六种,社交智力,包括与人交往且能和睦相处的能力。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关建字摘要:学生,知觉,策略,思维,课堂,语言,情绪,过程,学习,教师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本文为收集整理修正,共4页,请先行预览,如有帮助感谢下载支持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293)一、选择题(每个3分,共30分,含单选和多选,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中)1.()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与注意品质的好坏关系不大。
A.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起伏B.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转移2.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观,触摸到苹果光滑的果皮等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是()。
A.感觉B.知觉C.感受性D.感觉阈限3.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的基本过程是()oA.感觉一知觉一表象B.编码一存储一提取C.存储一编码一提取D.感觉一知觉一思维4.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而在头脑中出现客观事物形象的过程叫做()A.想象B.再认C.回忆D.表象5.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包括()oA.新颖性B.流畅性C.灵活性D.精致性6.以下属于投射测验的是()。
A.艾森克人格问卷B.罗夏墨迹测验C.主题统觉测验D.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7.下列行为中,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oA.从众B.合作C.竞争D.捐赠8.下列因素中,哪些能够影响人际吸引?()A.相似性B.互补性C.差异性D.熟悉性9.下列活动中,哪些容易出现沉浸体验?()oA.运动B.逛街C.做家务D.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10.增进幸福感的有效策略中包括()。
A.与自己的大家庭保持频繁来往C.保持和大白然的亲密接触B.让自己变得更加富有D.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1认知: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I:的过程•这是人的心理的最基本的过程。
它包感觉、知觉、记忆、想像、思维和言语等。
12.组块:是指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将几种水平的代码归并成一个高水平的、单一代码的编码过程。
13模仿能力:指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活动来学习各种知识技能.然后以相同的方式做出反应的能力。
东北师大《心理学(高起专)》期末考核 作业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心理学》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智力:智力是由思维、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等构成的一般能力。
2.暗适应:暗适应是从亮处进入暗处时,由看不清到逐渐看清物体轮廓的视觉感受性的变化。
3.图式:图式是知识的心理组织形式。
4.情景记忆:情景记忆是对个人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的记忆。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心理学主要的研究方法及其优缺点。
答:(1)观察法/自然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发展的规律。
优点:使用范围大;简便易行;所得材料比较真实。
缺点:结果难以重复验证、精确分析;难以控制目标现象的出现;受观察者主管影响(观察者效应、观察者偏差)。
(2)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分为实验室研究和自然研究。
优点:可揭示因果关系;可重复,可检验;数量化指标明确。
缺点:实验情境带有极大地人为性质,被试处于那样的环境中,又意识到自己正在接受检验,有可能干扰实验结果的客观性。
(3)测验法: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分为直接测验与间接测验(投射测验)两种。
测验法有三个基本要求:信度、效度、标准化。
(4)调查法:就某一问题要求,让受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态度或意见。
有两种方式:问卷调查、晤谈法。
使用时应注意:取样的代表性、被试受社会赞许性的影响。
优点:运用起来比较容易,收集数据比较快。
缺点:不够严谨;很难揭示因果关系;受研究者主观影响较大。
(5)个案法:对被试各方面或状况进行深入而详尽的了解,收集个体过去和现在的资料,经过分析推知其行为的原因。
优点:能够解释个体某些心理和行为产生、发展、变化的原因,有助于研究者获得某种假设。
缺点:个体的研究结论难以推广到个体。
2. 可以从哪些方面来理解意识。
答:(1)意识是一种觉知。
(2)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官能。
华师15年《心理学》期末公共作业.doc
1.第1题大四学生小A正担任某初三(2)班的实习班主任。
这天下午小A刚准备去上班,他的大学老师打电话来说因为名额调整,小A失去了原本确定的报送读研的机会,老师们正在想办法补救,但是要做最坏的打算。
小A真是又惊又气又急又无奈。
由于认为自己肯定会报送读研,小A既没有去找工作,也没有复习考研,现在该怎么办呢?心烦意乱的小A刚走进办公室,班主任打电话来说班上的丁同学因为打架被别人的父母告到校长那里了,让小A去了解一下情况。
小A来到教室找丁同学问情况,可是倔强的丁同学一声不吭,半个字都不说,一向对学生很温和的小A终于忍无可忍,对着丁同学就拍起了桌子……请分析:1、小A这天下午体验到了哪些情绪现象?2、如果你是小A,你会怎样处理自己今天下午的情绪?您的答案:1小A体验到的情绪形式是:惊讶、愤怒、焦虑、哀伤等小A体验到的情绪状态是:激情、应激 2.情绪管理的策略和方法有:情绪疏泄法、自我暗示法、身心放松法、幽默缓解法、情感升华法、认知调整等。
题目分数:50此题得分:352.第2题分析自己的性格,并谈谈影响自己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您的答案:本人性格属外向开朗型的。
人的性格形成与发展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生理、家庭、社会、自然、教育等方面的因素。
一个人从小开始,经受什么样的风雨洗礼,经受什么的磨难历练,经受什么样的环境熏陶,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性格和品格。
我们可以从六个方面进行考察:一、生理因素与性格。
有很多人认为,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性格是生就的,甚至是不可改变的。
其实,人的性格与人的生理基础有一定的关系,但与人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关系更大。
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认为,“人一面有着先天的品质,另一面也有着为生活情况所养成的品质。
”“这就是说,如果说到那些先天的品质时,这就是指神经系统类型而言,如果说到性格的话,那就是指那些先天的倾向、意向与那些生活期间受生活印象的影响所养成的东西之间的混合物了。
”有一位思想家说过:“人的性格是先天组织与人在自己的一生中,特别是在发育时期所处的环境这两方面的产物。
东师2017年秋季心理学高起专期末考核参考答案可直接上传标准
优点:
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可揭示因果关系; 2,可重复检验; 3,数量化指标明确。
缺点:
1, 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使实验情境带有很大的人为性质; 2,会受到实验者、外部环境的 多种影响;
3, 被是处在这种情境中, 意识到自己在接受实验可能干扰实验结果的客观性, 并影响
2,相关研究更接近于生活实际。
满分 100 分
、名词解释(每题 5分,共 20 分)
1. 智力 答:所谓智力,是有目的地行动,合理地思考,有效地处理环境的个人的综合能力。
2. 暗适应 答:暗适应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
3. 图式 答:图式是关于物体、人和情境的概念框架或知识群。
图式是对你所体验的环境结构进行综合概括的 编码的“知识包” 。
4. 情景记忆 答:情景记忆是指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
二、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40 分)
1. 心理学主要的研究方法及其优缺点。
答:实验法。
在控制或创设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 然实验法。
实验结果应用于日常生活; 4,对研究一些复杂的心理现象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关法。
相关研究是一种特殊的非实验性研究,当无法操纵自变量时,
我们使用相关研究。
优点: 1,有利于我们预测变量之间的关系,提出假设; 期末作业考核 心理学》。
《心理学》期末作业考核答案
《心理学》期末作业考核(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知觉定势:发生在前面的知觉直接影响到后来的知觉,产生了对后续知觉的准备状态,这种现象叫知觉定势2、注意的指向性:心理活动有选择地反映一定的对象,而离开其余的对象。
表现出人的心理活动具有选择性。
3、语义记忆:以概念,判断,推理等为形式以事物的关系及事物本身的意义和性质为内容的记忆。
4、表象:人脑中出现已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
想象:人脑对已有表象经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心理测量的基本要求。
答:使用心理测量要注意两个基本要求:测验的信度和测验的效度。
信度是指一个测验的可靠程度。
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有效地测量了所需要的心理品质。
另一个要求是测验的标准化。
2、简述人格的基本特征。
答:独特性、稳定性、整合性、功能性、3、动机的分类。
答:(一)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
(二)有意识的动机与无意识的动机。
(三)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
(四)原始动机与习得动机。
4、现代的几种认知理论。
答:期待价值理论,动机归因理论,自我动效理论,成就耳目理论。
情绪的认知理论:(一)阿诺德的“评定一兴奋”说(二)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阐述现代特质理论?答: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在人格的理论建模上形成了比较一致的共识,提出了几种有代表性的现代人格特质理论。
高德伯格称之为人格心理学中的“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1)“三因素模型”。
艾森克依据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人格的三因素模型。
这三个因素是:①外倾性,它表现为内、外倾的差异;②神经质,它表现为情绪稳定性的差异;③精神质,它表现为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偏于负面的人格特征。
(2)“大五”人格因素理论。
塔佩斯等运用词汇学的方法对卡特尔的特质变量进行了分析,发现了5个相对稳定的因素。
以后许多学者进一步验证了“五种特质”的模型,形成了著名的大五因素模型。
华师2015春《心理学》公选课期末作业
论述题第1题 (50) 分联系实际分析如何运用记忆规律来组织学生复习。
打开可视化编辑器输入内容第2题 (50) 分试述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家庭因素。
打开可视化编辑器输入内容联系实际分析如何运用记忆规律来组织学生复习。
答:记忆就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信息的编码、存储、提取的过程。
根据信息保持长短和记忆系统结构,记忆可被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按是否有意识参与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按性质分为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
长时记忆还可分为情境记忆和语义记忆。
记忆过程从感觉记忆开始,感觉记忆是感觉的暂时登记,在此阶段,只有受到注意的信息才能进入短时记忆进行进一步加工,没有受到注意的信息迅速消失。
信息在短时记忆中经过一定的加工转向长时记忆,在此过程中对信息进行编码,影响编码的因素有:①觉醒状态②信息组块③加工深度,刺激物的重复出现是短时记忆转向长时记忆的条件。
在长时记忆信息提取时候会发生遗忘现象,从艾宾浩斯的遗忘实验可以知道,遗忘的规律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遗忘的过程是先快后慢。
遗忘的影响因素有以下:①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②学习的程度③识记材料的序列位置④识记者的态度以上记忆的规律启示我们在组织学生复习时,从过程上来说,根据遗忘的曲线,复习应该及时,新内容复习间隔短,旧内容复习间隔慢慢加长;从学生个体来说,应该培养其对学习良好的态度和认知,认识到复习的重要性;从复习材料来说,记忆的材应该重点突出,利于学生注意集中,内容清晰有条理,分成一定的信息组块,利于学生记忆,一次学习中复习数量适宜,不能贪多求快,重要的内容安排在材料首部分或者末部分;从复习方法上来说,运用视觉的、听觉的各种材料,调动各个感觉器官共同参与学习,提出比较有深度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加深对材料的理解,有利于学生记忆。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一种伴随在感知记忆等心理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教育心理学期末大题(缩印)
1.【简】简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以及教育意义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获得客体永恒性②前运算阶段(2—7岁):思维不可逆性、集中化、自我中心化;未获得守恒概念③具体运算阶段(7—11岁):思维可逆、去自我中心、具体逻辑推理;获得守恒概念④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抽象逻辑思维{理解符号隐喻等}、假设——演绎推理教学启发:①教学活动应遵循学生的思维发展阶段和特点a.通过学生间交流评估现在的发展水平,并使他们彻底了解更高水平学生的思维过程;b.在介绍抽象概念时,提供具体事例;c.提供与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相契合的练习。
②根据个别差异,实施个别化教学[因材施教]【简】简述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及条件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外部条件: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内部条件:①学习者必须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②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③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简】简述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①及时复习②合理安排复习次数和复习时间③恰当安排复习内容④适当进行过度学习【一般以学习程度达到150%为宜】⑤反复阅读与尝试背诵相结合2.【简】简述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及其教学的意义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立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现有水平)的差距。
教学启发:①教育的最佳效果产生在最近发展区②实施支架式教学(通过教师帮助将学习任务由教师逐渐转移给学生,最后撤去支架独立学习)③组织不同智力水平学生间的合作学习1.试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及在教育上的意义P145内容:①人有七种基本需要,即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求知与理解、审美、自我实现的需要;②这七种需要从低级向高级有层次排列;③只有低一级的需要满足后,才会产生高一级的需要。
东师心理学期末考试答案
东师心理学期末考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A. 人类行为B. 心理活动C. 心理过程D. 心理现象答案:D2. 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 弗洛伊德B. 威廉·詹姆斯C. 冯特D. 斯金纳答案:C3. 以下哪项不是心理学的主要分支?A. 发展心理学B. 社会心理学C. 神经心理学D. 化学心理学答案:D4. 心理学研究方法中,最常用的定量研究方法是: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案例研究法5. 以下哪种记忆类型属于短期记忆?A. 感觉记忆B. 工作记忆C. 长期记忆D. 语义记忆答案:B6. 情绪理论中,詹姆斯-兰格理论认为情绪的产生是由:A. 外部刺激引起的B. 内部生理反应引起的C. 认知评估引起的D. 社会互动引起的答案:B7.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皮亚杰B. 马斯洛C. 费斯廷格D. 罗杰斯答案:C8. 以下哪种学习理论强调了模仿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A.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 认知学习理论C. 社会学习理论D.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答案:C9.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B. 罗杰斯C. 马斯洛D. 弗洛伊德答案:A10. 以下哪项不是心理测量的主要类型?A. 智力测验B. 人格测验C. 能力测验D. 情绪测验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A. 遗传因素B. 社会环境C. 个人经历D. 经济状况答案:ABCD12. 以下哪些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的概念?A. 本我B. 自我C. 超我D. 潜意识答案:ABCD13. 以下哪些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A. 知觉B. 注意C. 记忆D. 情绪答案:ABC14. 以下哪些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A. 认知发展B. 社会性发展C. 情感发展D. 道德发展答案:ABCD15. 以下哪些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A. 群体行为B. 社会影响C. 人际关系D. 文化差异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东师2014秋《心理学》期末作业及答案
《心理学》期末作业考核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视觉适应:答:视觉适应是视觉器官的感觉随外界亮度的刺激而变化的过程;有时也指这一过程达到的最终状态。
视觉适应的机制包括视细胞或神经活动的重新调整,瞳孔的变化及明视觉与暗视觉功能的转换。
由黑暗环境进入明亮环境,眼睛过渡到明视觉状态称为明适应,所需时间为几秒或几分钟。
由明亮环境进入黑暗环境转换成暗视觉状态称为暗适应,这个过程约需要十几分钟到半小时。
频繁的视觉适应会导致视觉迅速疲劳。
2、诱因:答:诱因驱使有机体产生一定行为的外部因素。
3、辐合:答:因为地面加热作用,造成气层不稳定以及高原上盛行的低涡、切变线等天气系统造成系统性的运动称为辐合上升运动气流辐合上升中的“辐合”指的是气流从四周向中心流动,4.、定势:答:所谓思维定势,就是按照积累的思维活动经验教训和已有的思维规律,在反复使用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定型化了的思维定势路线、方式、程序、模式(在感性认识阶段也称作“刻板印象”)。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答:1.问题情境:2.问题表征:3. 知识经验:4.认知策略:5.心理定势:6.功能固着:7.酝酿效应:8.原型启发:9.情绪和动机状态:2、简述语言产生的阶段。
答:整个过程划分为语言准备期和语言发展期两大阶段。
3、动机的特征。
答:动机基本特征是动机特点的征象与标志4、当代心理学的观点。
答:认知心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用模拟计算机的程序来建立人的认知模型,并以此作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途径。
当前,认知心理学开始与认知神经科学相结合,把行为水平的研究与相应的大脑神经过程的研究结合起来,深入探讨认知过程的机制。
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罗杰斯、马斯洛。
他们认为,一切不安的根源在于对人的内在价值的认识,心理学家应该关心人的价值与尊严,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反对贬低人性的生物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
东师2015秋季《心理学》期末考核满分答案
东师2015秋季《心理学》期末考核满分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知觉定势答:知识定势指准备好在特定的情境中知觉到特定的刺激。
2、注意的指向性答:注意的指向性指人在每一瞬间,它的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
3、语义记忆答:语义记忆是学习、概念、规律和公式等各种概括化知识的记忆,它与一的特定时间没有什么联系。
4、表象答:表象指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心理测量的基本要求。
答:信度效度测验的标准化2、简述人格的基本特征。
答:独特性稳定性整合性功能性3、动机的分类。
答:(1)与需要相对应,可以把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2)根据动机在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将动机分为主导性动机与辅助性动机(3)根据动机的起源,可将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4)根据动机行为与目标远近的关系,可将动机划分为近景动机和远景动机4、现代的几种认知理论。
答:期待价值理论动机的归因理论自我功效论成就耳目理论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阐述现代特质理论?答:1. 首要特质所谓首要特质(cardinal trait),是一个人最典型、最具概括性的特质。
小说或戏剧的中心人物,往往被作者以夸张的笔法,特别突显其首要特质.如林黛玉的多愁善感。
2. 中心特质所谓中心特质(central trait),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在每个人身上大约有5-10个中心特质。
如林黛玉的清高、聪明、孤僻、抑郁、敏感等,都属于中心特质。
3. 次要特质所谓次要特质(secondary trait),是个体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情境下才表现出来。
如有些人虽然喜欢高谈阔论,但在陌生人面前则沉默寡言。
2、试分析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心理因素影响着问题的解决?答:(1)问题解决的策略;策略不同,问题解决的效率不同。
(2)已有知识的数量和组织方式等;如专家和新手解决问题的效率差异。
福建师范大学2020年8月课程考试《心理学》作业考核试题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2020年8月课程考试《心理学》作业考核试题答案《心理学》期末试卷A一、试述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教学含义(50分)。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个体在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此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其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获得动作经验,形成图示。
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使他们探索周围世界的主要手段。
这一时期,儿童的认知能力也是逐渐发展的,从对事物的被动反应发展到主动的探究。
本阶段儿童还不能使用语言和抽象符号来命名事物。
(2)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在感知运动阶段获得的感知运动图示在这一阶段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图示,由于语言的发展,使得儿童的表象日益丰富,认知活动不局限于感知活动,但此阶段思维仍受具体知觉表象的束缚,难以从知觉中解放出来。
此阶段儿童的心理表象是直觉的物的图像,还不是内化的动作格式;还不能很好的把自己和外部世界区分开来。
认知活动具有具体性、不可逆性、刻版性。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此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已发生了重组和改善,具有了抽象的概念,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其标志是出现?°守恒?±的概念,能运用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
但此阶段儿童的思维仍然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因此,这一阶段儿童应多做事实性的技能性的训练。
(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出现逻辑思维此阶段儿童的思维已经超越来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又称命题运算阶段)。
本阶段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用逻辑推理解决问题,能理解符号的意义。
此阶段儿童不再刻板的恪守规则,常常由于规则与事实的不符而拒绝规则。
以上四个阶段与阶段之间不是简单的量的差异,而存在质的差异。
前一阶段的行为模式总是整合到下一阶段,而且不能互换。
心理学期末综合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1.简列五个心理学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以冯特和铁钦纳为代表的构造主义心理学;以詹姆斯为代表的机能主义心理学;以华生和斯金纳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以魏太默、考夫卡、苛勒为代表的格式塔心理学;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心理学:以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5.简述舒茨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舒茨的人际需要三维理论分为两个方面,首先,他提出了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即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其次,他根据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以及个体在表现这三种基本人际需要时的主动性和被动性,将人的社会行为划分为六种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
8.简述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奥尔波特把人格特质分为共性和个性两类:共性特质是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群体所具有的共同特质,个性特质是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
个性特质又分为三种: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
9.简述社会交换理论社会学家霍曼斯(G.C.Homans,1958)采用经济学的概念来解释人的社会行为,提出了社会交换理论,他认为人和动物都有寻求奖赏、快乐并尽少付出代价的倾向,在社会互动过程中,人的社会行为实际上就是一种商品交换。
人们所付出的行为肯定是为了获得某种收获,或者逃避某种惩罚,希望能够以最小的代价来获得最大的收益。
人的行为服从社会交换规律,如果某一特定行为获得的奖赏越多的话,他就越会表现这种行为,而某一行为付出的代价很大,获得的收益又不大的话,个体就不会继续从事这种行为。
这就是社会交换。
10.简述心理健康的三个基本原则。
1心理活动与外部环境是否具有同一性。
2心理过程是否具有完整性和协调性。
3个性心理特征是否具有相对稳定性。
4.简述斯皮尔曼的智力二因素说。
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认为,在一切心理任务上,都包括一般因素(g因素)和某个特殊因素(或称s因素)两种因素。
g因素是人的一切智力活动的共同基础,s因素只与特定的智力活动有关。
7.简述情绪的功能。
动机作用;调控功能;健康功能;信号功能。
东师2015心理学期末考核作业
期末作业考核《心理学》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差别预限答: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
2、语言生成答:人们通过语言器官或手的活动把所要表达的思想说出或写出来.3、自我效能感答: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的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推测与判断,它与自我能力感是同义语。
4、错觉答: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对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经验主义的观点。
答:由洛克提出,认为婴儿生来并无知识和机能,经验(或人类的学习)在婴儿洁白无瑕的心灵上刻下深深的烙印。
2、简述视觉刺激中最常用的深度线索。
答:相对大小,视野中的高度,遮挡,线性透视,纹理变化,光照与阴影。
3、简述线索提取依赖的条件。
答:与编码信息联系的紧密程度,情境和状态的依存性,情绪的作用。
4、简述语言理解的三个水平。
答:词汇理解或词汇识别,句子的理解,课文或话语的理解。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阐述对于问题解决的主要观点。
答: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其中主要观点就是克服生活、学习、实践中新的矛盾时的复杂心理活动,其中主要是思维活动。
2、阐述任一种智力测验量表。
答:个体智力测验: 1.比内量表(1),斯坦福-比内量表。
(3),比内-西蒙量表。
(2),中国比内测验。
1924 年陆志韦在斯坦福-比内表的基础上修订而成,1936 年发表 2 次修订本。
1978 年,吴天敏主持第 3 次修订,1982 年完成。
2.韦克斯勒智力测验(1)韦氏成人量表(2)儿童量表(3)幼儿量表。
福建师范大学15春学期课程考试《心理学》作业考核试题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心理学》期末考核试题论述题:论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教育含义。
案例分析数学试卷发下来了,小林瞟了一眼分数,脸唰地一下红了。
试卷上写着80分,这可是他从来没有考过的分数。
不用抬头,小林也能感受到数学老师责备的目光。
唉,都怪自己,这段时间花太多的时间在新买的电脑上了。
结果就……与小林的懊丧相比,他的同桌小刚则显得有些高兴。
他考了70分,这个分数大大出乎他的意料,小刚的数学一贯不好,他也知道自己不是学数学的料。
因此这个分数多多少少让他有些吃惊。
大概是那些选择题碰巧选对了吧,他想,否则,怎么能得这样的分数呢?……下课铃响了,小刚迫不及待地抱着球冲出教室,而小林还坐在座位上,检查自己做错的题目。
请以维纳的归因理论分析小林和小刚的行为表现,并就如何提高其学习动机水平提出适当建议。
1、结果归因理论结果归因理论是从结果来阐述行为动机。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将行为结果的归因划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稳定性归因和不稳定归因。
它的理论价值与实际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助于了解心理活动的因果关系;二是有助于根据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推断个体心理特征;三是有助于由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的学习行为。
2、案例分析小林平时学习成绩较好,80分对他而言是个失败,数学学习上他是个自我效能感比较强的人。
他将本次失败归因为“这段时间花太多时间在新买的电脑上”,这是属于内部可控归因。
小林课间仍在“检查自己做错的题目”,这样的行动表明,他相信以后只要自己在学习上再多花些时间,是可以再次获得成功的。
以他过去的基础,只要学习策略适当,经过努力,是可以重获成功的,这样又将进一步增强他的自我效能感,进入一种良性循环。
小刚平时成该较差,70对他而言已经是个成功,在数学学习上他是个自我效能感比较弱的人。
他将本次成功归因为“选择题碰巧选对”,这是属于外部不可控因素,这样的归因并不会提高他的自我效能感,也不会对他今后的学习产生积极的触动。
华师《心理学》期末作业
华师《心理学》期末作业1.焦虑对学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有什么规律?答:一般来说,焦虑程度与学习效率之间呈“倒U型”曲线,焦虑程度过强或过弱都会降低学习效率,中等程度的焦虑学习效率最高。
焦虑对学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不同程度的焦虑对知识影响。
由于焦虑是在对个体自尊心有潜在威胁的情境中产生因此,焦虑势必会促使个体改变自己目前的唤醒状态。
无论是正常的焦虑还是过敏性焦虑只要程度适当对知识学习是有促进作用的。
相反过低的焦虑和过高的焦虑都不利于学习,老师在日常教学中要通过避免挫折和失败来培养或恢复学生的自尊心,减少或防止神经过敏性焦虑。
2、焦虑的作用与学习的难度。
对于不十分复杂的学习和机械的的学习,一般讲焦虑是有促进作用的,而对于比较复杂的学习如对于非常征收知识的学习或需要依靠随机应变较灵活犡听深层次,高度焦虑则有抑制作用。
3、焦虑的作用与学习能力,焦虑对知识学习的影响还受学生学习能力的制约,对于一般学生来说中等程度的焦虑是一种最佳的焦虑水平对学习有促进作用而过强的或过弱的焦虑则会降低学习效率。
甚至破坏学习。
4、焦虑的作用与持续时间。
短期焦虑对学习影响不十分明显而长期的焦虑不仅会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水平而且还会对学习产生消极影响。
5、焦虑的作用与个体的年龄。
对年幼的学生如小学学生来说焦虑对其学习易产生不良影响抑制其学习。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焦虑的消极影响逐渐减少,而积极影响则逐渐增大。
6、考试焦虑与学习。
从总体上说考试焦虑与学业成绩之间存在一种负相关:考试焦虑越高其学业成绩越差,就不同学科而言,学习材料越复杂越抽象,其受考试焦虑影响也就越明显,严重的考试焦虑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危害:第一是认知的僵硬性,第二是社会适应障碍;第三是病态生恐惧和分裂症。
教师要发展学生适当焦虑,使之保持一定水平,首先应注意加强学生的思维修养,使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有正确的定向,遇到困难时要冷静对待妥善处理;成功了,不要过度兴奋,忘乎所以。
心理学公选课期末作业
第1题(50) 分答:1、小A这天下午体验到了哪些情绪现象?答:小A体验到的情绪形式是:1、惊讶:意外失去了报送读研的机会,老师们正在想办法补救,要小A 要做最坏的打算,远远超出了小A的原来预期与希望。
2、愤怒:在处理班上丁同学事件时,沟通时遇到阻碍加上心情郁闷,事情烦恼,情绪终于爆发。
3、焦虑:小A由于认为自己肯定会报送读研,既没有去找工作,也没有复习考研,不知该怎么办。
4、哀伤:小A失去了原本确定的报送读研的机会,真是又惊又气又急又无奈。
心烦意乱,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格外的懊恼与痛恨。
小A体验到的情绪状态是:1、激情:小A由于认为自己肯定会报送读研,既没有去找工作,也没有复习考研。
他的大学老师打电话来说因为名额调整,小A失去了原本确定的报送读研的机会。
心理剧烈的反差预期,导致小 A 情绪很是低落与情感上失落感。
2、应激:意外失去了报送读研的机会,老师们要小A要做最坏的打算,打破了小A原有预期与希望、计划。
情况出乎意料,引起了小A 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又惊又气又急又无奈。
2、如果你是小A,你会怎样处理自己今天下午的情绪?答:遇到很不开心的事情,只要是正常人都会有情绪的,因而对自己的情绪管理就变得很重要了情绪管理的策略和方法有:1、情绪疏泄法:对突如起来的不如意事件,要想办法开导自己,性格开朗一些,尽可能忘记不愉快事件。
中国老话:既来之,则安之。
心随所意,意随其形。
2、自我暗示法:对不利事件的发生,要自我安慰,因为天无绝人之路,此路不通,自有其它办法解决,柳暗花明又一村吗。
3、身心放松法:在不利事件的发生,人的生理反映必然是比较紧张的,很正常,对这不如意事件,要放下心中的禁锢与不快,可以找点节目,调整心情与情绪,转移对问题与事件的注意力,分散注意力与思考,内心的焦虑就不会那么强,看问题就容易多了。
4、幽默缓解法:要有应付突发问题的能力,要有藐视问题的傲骨,要对自己增强幽默感,把挫折当作人生的一次磨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十五讲》期末大作业
第一部分:题目要求
关于《心理学十五讲》这门课程学完后的感受和体会或与心理学有关的理论或现象分析。
第二部分:格式要求
1.字数要求:不少于1200字。
2.参考文献:若有参考文献请在文章最后注明参考文献。
3.格式要求:文章用A4纸打印,页边距分别为:上2cm、下2cm、左3cm、右3cm。
(1)封面填写:封面按统一格式填写打印。
见附件。
(2)行距设置:文章内容及各种标题(包括摘要、参考文献等)的行距设置统一选用1.25倍行距。
(3)字体设置:正文一级标题选用“小三号黑体”;二、三级标题选用“四号黑体”;正文内容选用“小四号宋体”。
(4)正文格式:正文分章节撰写,一级标题用“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等连续编号,标题末尾不加标点,标题居中排列。
从二级标题开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在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加一个下圆点相隔,最末数字后不加标点。
如二级标题为“1.1”、“2.1”、“3.1”等,三级标题为“1.1.1”、“2.1.1”、“3.1.1”等。
正文中的标题一般不超过三级,标题层次要清晰,均单独占一行。
第三部分:评分标准
1.90-100 格式规范,有自己的真实感想与切身体会,见解鲜明,结构合理,体现出一定的学术研究的潜质。
2.80-90 格式较规范,语句通顺,理会课程精神,有一定的个
人独立观察与思考,有启发。
3.70-80 格式基本规范,语句较通顺,有自己的观察与思考。
4.60-70 格式基本符合要求,语句基本通顺,有整段内容抄袭,或与课程内容有关,但论说浅显。
5.60分以下全文抄袭,或未按时交作业,或所写内容与课程毫不相关。
第四部分:注意事项
1.心理学十五讲课程不另外安排考核,此次课程大作业将作为此次课程的期末考核成绩,各位同学需认真对待此次安排的大作业。
2.最后一次课前的任何一次均可以交,逾期不收。
3.引文要注明出处,请勿抄袭。
南京邮电大学
《心理学十五讲》大作业
文章题目
学生姓名
班级学号
学院
上课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