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人的基本监测与护理

合集下载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一、常规和技术规范1.危重病人的观察与监测:对于危重病人,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和监测其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

同时,还需要关注病人的神志状态、疼痛程度以及其他异常情况。

2.心肺复苏技术:掌握心肺复苏技术是危重病人护理的基本要求。

护士需要熟练掌握心肺复苏的各项技术操作,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自动体外除颤等。

3.药物管理与监测:危重病人药物管理必须严格遵循规范,确保用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护士需要掌握药物的剂量、途径、频率、禁忌症等相关知识,并严格按照医嘱执行。

4.理疗技术:部分危重病人需要进行理疗,如床位翻身、被动运动、物理治疗等,护士应根据病人情况进行适当的理疗操作,确保病人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5.导管护理:危重病人常常需要留置各种导管,包括静脉导管、气管插管、胃肠道引流管等。

护士需要具备导管护理的技术能力,确保导管的畅通性和安全性,并注意相关的感染预防措施。

1.接诊和评估:危重病人护理的第一步是接诊和评估。

护士需要了解病人的病史、主诉和病情,进行初步的评估和观察,以便制定后续的护理计划。

2.制定护理计划:根据评估结果,护士需要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这包括药物管理、监测频次、饮食安排、导管管理等。

护士还需要根据病人的特殊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如心理支持、家属沟通等。

3.实施护理计划:根据制定的护理计划,护士需要准确执行各项护理措施,保证病人的安全和舒适。

同时,护士需要时刻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4.与医疗团队的沟通与协作:危重病人护理需要护士与医疗团队密切合作,包括医生、药师、物理治疗师等。

护士需要及时向医生报告病情变化,并根据医生的指示进行相应的处置。

5.家属教育与支持:危重病人的家属往往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护士需要给予家属充分的关心和支持,并向他们提供相关的疾病知识和护理技能,以提高他们对病人的陪护质量。

综上所述,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是确保危重病人安全和护理效果的重要保障。

危重病患者的护理及急救措施

危重病患者的护理及急救措施

危重病患者的护理及急救措施危重病患者是指生命体征不稳定,面临生命威胁的病人。

他们需要紧急而细致的护理,以及有效的急救措施来挽救生命。

在处理这样的紧急情况时,专业知识、团队合作和应变能力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危重病患者的护理1. 定期监测生命体征对于危重病患者,准确和连续监测生命体征是最基本的任务。

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和氧饱和度等指标。

同时,还需密切观察意识状态、尿量、皮肤颜色和灌注情况等其他相关参数,并记录在护理记录中。

2. 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呼吸道通畅对于危重病患者至关重要。

可通过给予氧气供应、采取正确姿势以利通气以及清洁鼻腔等方法来维持呼吸道通畅。

3. 给予足够的液体及营养支持危重病患者常常处于高代谢状态,容易引发脱水和营养不良。

护理人员应根据医嘱给予适量的液体,并监测患者尿量、电解质水平和静脉输液速度等指标,以确保患者体液平衡。

4. 控制感染并进行有效预防危重病患者的免疫系统可能较弱,容易受到感染的侵袭。

护理人员应执行严格的手卫生制度、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采用隔离措施来防止交叉感染。

5. 管理疼痛对于危重病患者,合理管理他们可能出现的疼痛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合适的镇痛方法和药物治疗,能够减轻患者的不适感,提高其舒适度。

6. 提供情绪支持和安抚因为身体健康状态受到严重威胁,危重病患者往往会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

护理人员需要给予他们情绪化支持和安抚,鼓励他们坚持下去,保持乐观的态度。

二、危重病患者的急救措施1. 快速呼叫急救人员当发现危重病患者时,第一时间应该拨打紧急求救电话,将患者转运至医疗机构。

专业急救人员具备必要的医学知识和技能,在紧急情况下可以采取正确的措施。

2. 开展心肺复苏(CPR)心脏骤停是危重病患者最常见的紧急情况之一。

在进行心肺复苏时,首先需检查患者是否有意识、自主呼吸和循环。

如果不存在这些反应,则需要立即开始按压胸部和进行人工呼吸等操作。

3. 及时处理出血或伤口对于因创伤而导致的大出血或开放性伤口,要迅速采取止血措施。

危重病患者的护理与监护策略

危重病患者的护理与监护策略

危重病患者的护理与监护策略1.严密监测:对危重病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体温等。

需要定期记录这些指标,并及时识别任何异常。

2.心理支持:危重病患者往往会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因此提供心理支持是至关重要的。

医护人员应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提供情绪支持和安慰。

3.定期翻身和床位转换:危重病患者容易发生压疮和肌肉萎缩,因此需要定期进行翻身和床位转换,以保持皮肤健康和防止肌肉萎缩。

4.防止感染:危重病患者抵抗力较弱,容易感染。

因此,医护人员应遵循正确的洗手和消毒程序,并确保患者的环境清洁卫生。

5.高效缓解疼痛:危重病患者常常会经历剧烈的疼痛,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快速而有效地缓解疼痛。

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止痛药物,并密切关注疗效和患者的反应。

6.密切关注呼吸功能:呼吸系统常常是危重病患者最受影响的系统之一、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和氧饱和度,并必要时给予氧气支持或其他辅助呼吸设备的支持。

7.液体管理:危重病患者的液体管理非常重要,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合理给予静脉输液,并密切监测体液平衡和尿液量。

8.管理并发症和并存疾病:危重病患者往往存在多种并发症和并存疾病,医护人员需要对这些状况进行及时的识别和干预,以避免进一步加重病情。

9.定期康复评估和干预:对于危重病患者,早期的康复评估和干预非常重要,以促进其尽早康复和恢复功能。

10.家属参与和教育:危重病患者的家属通常是最重要的支持者之一,他们需要得到必要的教育和指导,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患者的病情,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照顾。

危重病患者的护理与监护需要医护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提供高质量的护理。

在实施上述策略之前,还应根据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的评估和制定护理计划,以确保护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同时,护理团队应密切协作,相互配合,共同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与监护。

危重病人的护理措施

危重病人的护理措施

危重病人的护理措施
危重病人是指病情危急、生命垂危的患者,需要特别的护理措施。

以下是危重病人的护理措施:
1. 监测生命体征:危重病人的生命体征需要经常监测,包括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

护士需要及时记录这些数据,并及时向医生汇报。

2. 维持呼吸道通畅:危重病人的呼吸道需要保持通畅,避免呼吸困难。

护士需要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 给予营养支持:危重病人需要足够的营养支持,以维持身体机能。

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合适的饮食计划,并及时观察患者的饮食情况。

4. 防止感染:危重病人的免疫力较弱,容易感染。

护士需要注意手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同时,需要及时更换患者的床单、衣物等,保持环境清洁。

5. 疼痛管理:危重病人常常伴随着疼痛,护士需要及时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并给予相应的镇痛治疗。

6. 心理支持:危重病人常常感到恐惧、焦虑、无助等情绪,护士需要给予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缓解情绪。

7. 安全管理:危重病人需要特别的安全管理措施,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护士需要注意患者的安全,避免跌倒、误吸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危重病人的护理需要细致、周到,护士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同时,护士还需要与医生、家属等多方面合作,共同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护理服务。

危重症病人护理常规

危重症病人护理常规

危重症病人护理常规1.病情评估和监测:对危重症病人进行全面的病情评估,包括生命体征、疼痛程度、血液、尿液等检查结果。

同时进行密切监测,包括心率、呼吸、血压、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的监测。

及时发现和处理病情变化。

2.呼吸支持:危重病人常伴有呼吸衰竭,需要进行呼吸支持,包括氧疗、呼吸机辅助通气等。

要定期检查氧合情况和呼吸机设置,确保病人的呼吸稳定。

3.心脏监测和支持:对危重症病人进行心脏监测,包括心电图监测、血流动力学监测等。

需要根据监测结果进行相应的心脏支持措施,如心脏除颤、血流动力学稳定等。

4.营养支持:危重症病人常伴有营养不良,需要给予营养支持。

根据病情和营养状况,选择合适的途径进行营养支持,包括口服、胃肠道喂养管或静脉肠内营养等。

5.液体管理:危重症病人常伴有液体平衡失调,需要进行液体管理。

根据体重变化、尿量、血液检查等指标,调整液体输入和排出。

6.感染预防和控制:危重症病人容易发生感染,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包括手卫生、环境清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

7.疼痛管理:危重症病人常伴有严重的疼痛,需要进行疼痛管理。

根据疼痛程度和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镇痛方法,如口服镇痛药、静脉镇痛药等。

8.精神支持:危重症病人常伴有焦虑、恐惧等精神问题,需要给予相应的支持和关爱。

包括提供信息、与病人家属进行沟通、提供心理支持等。

9.皮肤护理:危重症病人长时间卧床,易发生压疮。

需要进行定位、翻身、保持皮肤清洁等措施,预防和治疗压疮。

10.预防血栓:危重症病人长时间卧床,易发生血栓。

需要进行有效的预防措施,包括改善血液循环、进行体位调整、使用抗凝剂等。

11.专业团队合作:危重症病人护理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包括医生、护士、营养师、物理治疗师等,确保危重病人得到全面的护理。

急诊护理中的危重病人监测与处理要点

急诊护理中的危重病人监测与处理要点

急诊护理中的危重病人监测与处理要点在急诊护理中,危重病人的监测和处理是至关重要的。

及时准确地对危重病人进行监测和处理,可以有效地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介绍在急诊护理中,对危重病人的监测和处理的要点。

一、监测要点1. 生命体征监测在急诊护理中,对危重病人的生命体征进行持续监测是非常重要的。

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指标。

护士应该密切关注这些指标的变化,并及时作出反应。

2. 心电监护危重病人往往存在心律不齐、心力衰竭等情况,需要进行心电监护。

护士应了解心电监护仪器的操作方法,并随时观察心电图的变化。

3. 血氧饱和度监测危重病人常常存在氧合不足的情况,需要进行血氧饱和度监测。

护士应该熟悉血氧饱和度监测仪器的使用方法,并及时采取措施纠正低氧血症。

4. 尿量监测危重病人的尿量变化可能会反映病情的变化。

护士应该每隔一段时间记录危重病人的尿量,并观察尿液的颜色和性状,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二、处理要点1. 快速评估危重病人来院后,护士首先要进行快速评估,包括查看意识状态、呼吸状况、脉搏情况等,了解病情的急迫程度和处理的优先级。

2. 保持呼吸道通畅危重病人的呼吸道通畅是保障其生命安全的重要环节。

护士应该保持病人呼吸道的通畅,随时观察呼吸状况,并及时采取措施维持通畅。

3. 进行心肺复苏危重病人如发生心脏骤停,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护士应熟悉心肺复苏的流程和操作方法,并在发生心脏骤停时迅速进行相应处理。

4. 给予急救药物在急诊护理中,危重病人可能需要给予急救药物。

护士应该熟悉急救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剂量,并遵循医嘱进行给药。

5. 提供心理支持危重病人面临着疾病和治疗的巨大压力,护士应该给予他们必要的心理支持,关心和安抚他们的情绪。

总结:急诊护理中,对危重病人的监测和处理要点包括生命体征监测、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和尿量监测等。

在处理方面,要进行快速评估、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心肺复苏、给予急救药物和提供心理支持等。

危重病人的护理要点

危重病人的护理要点

危重病人的护理要点1.监测生命体征:危重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和血氧饱和度等,护士需要密切观察并记录这些指标的变化情况。

任何异常的变化都需要及时报告给医生或其他医疗人员。

2.给予足够的氧气:许多危重病人需要额外的氧气供应,以帮助他们保持足够的氧气水平。

护士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氧气饱和度,并确保氧气供应的稳定和适当。

3.维护通畅的呼吸道:危重病人常常存在呼吸道问题,例如气道阻塞或呼吸困难。

护士需要及时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正确安装和调节呼吸机,并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气管插管或刺激性咳嗽。

4.管理疼痛:疼痛是危重病人常见的症状之一,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有很大影响。

护士应该根据患者的情况,评估和记录疼痛程度,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缓解疼痛,如使用药物镇痛、留意患者的体位和提供心理支持等。

5.高效的沟通与交流:护士需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密切的沟通和交流,以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关切,并及时提供相关的信息。

在处理紧急情况时,护士需要清晰地和医疗团队沟通,并配合其他医疗人员的工作。

6.防止感染:危重病人的免疫系统通常较弱,容易感染。

护士需要遵守正确的消毒卫生操作流程,确保干净无菌的工作环境,并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和护目镜等,来避免感染的传播。

7.营养支持:危重病人通常会面临食欲不振或摄食困难的问题。

护士需要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并与营养师合作,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提供适量的营养支持。

8.心理支持:危重病人和他们的家属常常面临心理上的压力和困扰,护士需要提供情感支持和安慰,并鼓励他们积极面对治疗和康复过程。

9.注意体位调整:危重病人通常需要长时间卧床,容易出现褥疮和卧床不痛的情况。

护士需要定期检查病人的身体,注意褥疮的存在或发展,并帮助病人进行体位调整,以减少压力和刺激。

10.协调康复计划:危重病人在恢复期间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和控制,以恢复身体功能。

护士需要与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和言语治疗师等协调合作,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康复计划。

危重病员病情观察及护理

危重病员病情观察及护理

危重病员病情观察及护理首先,危重病员病情观察对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十分关键。

在观察病情时,医护人员需要仔细记录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以便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和复杂病情的演化趋势。

此外,还需要观察病人的外貌、精神状态、疼痛程度等,以帮助医生全面了解病情,从而制定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其次,对于危重病员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医护人员需要密切关注病人的生命体征异常情况。

比如,病人的体温是否偏高或偏低,心率是否加快或减慢,呼吸是否困难或异常,血压是否偏高或偏低等。

这些异常情况都可能是病情进展或并发症的表现,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此外,医护人员还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神经系统状况、肢体活动情况等,以便及时识别出病情的恶化,并进行必要的治疗。

再次,危重病员的病情观察及护理,需要医护人员进行细致而全面的护理工作。

首先,医护人员需要保持病人的呼吸道通畅,定时清洁口腔、鼻腔,及时吸痰,避免分泌物阻塞呼吸道。

其次,需要保证病人的营养摄入,根据病人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合理安排饮食,保证病人的营养需求。

此外,还要注意保持病人的排泄功能正常,及时给予排便、排尿等操作和护理。

还要护理病人的皮肤,保持皮肤的干燥和清洁,避免压疮的发生。

另外,对于重症监护病人,医护人员还需要注意维持病人的体位,防止压迫神经和血管。

最后,危重病员病情观察及护理的最终目的是保证病人的安全和生命功能的稳定。

因此,在危重病员护理中,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病人的各种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抢救和治疗。

此外,还需要关注病人的心理需求,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和关怀,减轻病人的恐惧和焦虑情绪。

通过全面而细致的护理工作,医护人员可以为危重病员提供最佳的护理和治疗,提高其生存率和恢复率。

总之,危重病员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通过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通过全面而细致的护理工作,有效保证病人的安全和生命功能的稳定。

危重病人的护理要点

危重病人的护理要点

危重病人的护理要点1.监测:危重病人的生命体征必须得到密切的监测。

这包括监测心率、呼吸、体温、血压、血氧饱和度等。

护理人员需要定期记录这些数据,并对异常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2.呼吸道管理:呼吸是维持生命的重要功能。

危重病人的呼吸可能受到严重影响,需要特别关注。

护理人员应确保病人的呼吸道通畅,定期清洁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喉镜插管或气管插管的通畅,并定期更换导管。

3.心脏监测:危重病人通常需要进行心电监护。

护理人员应确保心电监测设备的准确性,注意观察病人的心律是否稳定,有无异常波形出现。

并随时观察和抢救病人出现的心律失常或心跳停止等紧急情况。

4.病人安全:危重病人往往处于昏迷、衰弱等状态,容易发生跌倒、滑倒等意外。

护理人员应确保床边有合适的扶手和护理设备,并时刻注意病人的安全情况,防止病人意外坠床。

5.血液管理:危重病人可能需要进行输血,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按照医嘱执行输血过程,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同时,也要密切观察病人的血液反应,如过敏反应、输血相关感染等,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6.营养支持:危重病人由于病情严重,常常无法正常进食。

护理人员应根据病人的病情和需要,制定合理的营养支持计划,如经胃管或经静脉途径给予营养支持,并定期检查病人的营养状况,做出相应的调整。

7.皮肤护理:病人长时间卧床不动,容易出现压疮或其他皮肤问题。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病人皮肤的状况,定期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并给予适当的皮肤护理措施。

8.疼痛管理:危重病人可能会出现各种程度的疼痛,护理人员应给予病人及时有效的镇痛治疗,减轻病人的疼痛感,并注意观察治疗的效果和病人的反应。

9.精神护理:危重病人往往处于焦虑、恐惧等情绪不稳定状态。

护理人员应通过温暖亲切的态度,安抚和支持病人,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帮助病人缓解焦虑和恐惧。

10.团队合作:危重病人的护理需要护理人员之间的紧密合作和有效沟通。

工作中护士要与医生和其他护理人员密切配合,及时交流相关信息,共同制定护理计划和进行抢救工作,确保病人得到最佳的护理。

危重病人生命体征观察要点与护理措施

危重病人生命体征观察要点与护理措施

危重病人生命体征观察要点与护理措施危重病人的生命体征观察是护理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准确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病人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危重病人生命体征观察的要点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一、体温观察危重病人的体温观察要点如下:1. 定时观察体温,并记录在病人的护理记录表中。

2. 使用准确的体温测量方法,如耳温计、口温计、腋温计等。

3. 确保测量体温的环境条件稳定,避免在进食、活动或药物使用后立即进行观察。

4. 危重病人应当全天候进行体温观察,特别是在发热、寒颤、出汗、低温等状况下。

相应的护理措施如下:1. 根据体温的变化,及时调整环境温度,保持病人的体温稳定。

2. 如发现病人发热或低温,应及时通知医生并给予相应的退热或保暖措施。

3. 注意观察病人的出汗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避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4. 提供适当的饮食和营养,确保病人体温的调节功能正常。

二、心率观察危重病人的心率观察要点如下:1. 定时观察心率,并记录在病人的护理记录表中。

2. 使用准确的心率观察方法,如听诊、脉搏触诊等。

3. 确保观察心率的环境安静,避免干扰。

4. 特别注意观察心率的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相应的护理措施如下:1. 如发现心率过快或过慢,应及时通知医生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口服或静脉注射心率调节药物。

2. 注意观察病人的心律情况,如有心率不齐等异常应及时处理,避免心律失常导致的并发症。

3. 提供适当的体力活动和心理支持,促进病人心率的恢复和稳定。

三、呼吸观察危重病人的呼吸观察要点如下:1. 定时观察呼吸,并记录在病人的护理记录表中。

2. 使用准确的呼吸观察方法,如观察呼吸起伏、听诊呼吸音等。

3. 确保观察呼吸的环境安静,避免干扰。

4. 特别注意观察呼吸的深浅和频率,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相应的护理措施如下:1. 如发现呼吸困难或呼吸急促,应及时通知医生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给予氧气治疗。

护士在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危重病人监测和护理要点

护士在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危重病人监测和护理要点

护士在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危重病人监测和护理要点引言重症监护室是医院内最关键的部门之一,负责护理和监测危重病人。

在这个环境中,护士的角色至关重要。

他们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本文将介绍护士在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危重病人监测和护理要点。

监测要点1. 生命体征监测•体温:护士应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温,以便及时察觉发热或低温情况。

•脉搏:护士需要记录患者的脉搏情况,包括心率、强弱和节律。

•呼吸:护士应定期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

•血压:护士需要经常测量患者的血压,以监测患者的血流情况和身体状况。

2. 血氧饱和度监测•使用脉搏血氧饱和度仪来监测患者的血氧水平。

•持续监测并记录血氧饱和度,以便及时发现低氧血症。

3. 神经功能监测•意识状态:护士应定期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并记录其清醒程度和反应性。

•神经症状:护士需要关注患者是否出现异常的神经症状,如肢体无力、抽搐等。

4. 尿量监测•护士应记录患者的尿量,并密切关注尿量的变化。

护理要点1. 保持通畅的呼吸道•护士需要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并经常清洁呼吸道分泌物。

•定期更换患者的气管导管,以防止气道堵塞。

2. 维持循环稳定•护士应监测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并及时采取措施来维持循环的稳定状态。

•给予患者足够的液体支持,并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液体输注速度。

3. 防治感染•护士应严格执行洗手和消毒程序,以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生。

•定期更换患者的导尿管和输液管,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4. 疼痛管理•护士需要积极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轻疼痛。

•记录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评分,并根据评分调整疼痛管理计划。

5. 心理支持•在患者康复的同时,护士应提供情绪上的支持和安慰。

•向患者和家属提供相关的信息和教育,以帮助他们理解患者的状况和治疗过程。

结论护士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工作非常重要,他们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同时,护士还需要提供全面的护理,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循环稳定、防治感染、疼痛管理和心理支持。

危重病人病情观察及护理要点

危重病人病情观察及护理要点

危重病人病情观察及护理要点1.重要生命体征的监测: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等,应定期测量并记录,以便及时观察病情变化。

2.皮肤状况的观察:危重病人长时间卧床,易出现压疮和皮肤损伤,应定期观察皮肤颜色、温度、湿度,并按时翻身、换位,保持皮肤干燥清洁。

3.呼吸系统的观察:观察病人的呼吸音、呼吸节奏、呼气气味,及时发现呼吸困难等问题,有条件的情况下配合医生进行胸部X光检查。

4.循环系统的观察:观察病人的心脏听诊、心率、脉搏、颈静脉压等生理指标变化,特别注意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情况,并密切关注心电图、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5.消化系统的观察:观察病人的口腔粘膜颜色、温度、口腔分泌物等,及时发现消化道出血、食管破裂等问题,并酌情给予相应护理。

6.泌尿系统的观察:观察病人的尿量、尿色、尿质、尿频等,定期进行尿常规、血肌酐等相关检查,并密切关注肾功能指标的变化。

7.神经系统的观察: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对光反应等,及时发现神经功能异常,配合医生进行脑电图、CT等检查。

8.检查结果的解读与报告:对医疗记录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归纳和总结,及时报告医生,与医生沟通病情变化,以便制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9.特殊护理的实施:根据病人病情变化,配合医生实施特殊护理,如气管切开护理、插管护理、中心静脉导管护理等,确保病人的生命体征稳定和安全。

10.心理护理:给予病人关怀和安慰,保持病房的安静和舒适,与病人家属交流,协助家属了解病情和治疗进展,以减轻病人和家属的精神压力。

11.安全防护:注意病房内的空气流通和卫生,保持病房的清洁,使用好抗生素和其他药物,严格按照消毒操作规程,以预防或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

12.协调团队工作:及时与医生、护士、营养师、康复师等其他医疗人员进行沟通和协作,共同制定和调整病人的护理计划,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效果。

总之,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及护理要点非常重要,通过灵敏的病情观察和恰当的护理措施,能够帮助医生了解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提高危重病人的治疗成功率和生存质量。

简述危重病人的护理要点

简述危重病人的护理要点

简述危重病人的护理要点危重病人是指由于疾病、创伤或手术等原因导致生命体征不稳定,面临生命危险的患者。

他们需要特别的护理和监护以确保他们的生命安全和康复。

以下是危重病人的护理要点。

1.生命体征监测: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危重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血压、体温、氧饱和度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2.呼吸支持:对于需要呼吸支持的危重病人,护理人员应确保呼吸通畅,及时清洁气道,满足氧气需求,并注意呼吸机设置和调整。

3.静脉通路管理:危重病人通常需要静脉输液和药物治疗,护理人员应确保静脉通路的安全性和畅通性,定期检查输液情况和输液量。

4.心电监测:对于有心脏问题的危重病人,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心电图,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异常情况,并配合医生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5.营养支持:危重病人由于疾病和治疗原因,常常出现营养不良,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饮食,及时纠正营养不足。

6.疼痛管理:危重病人往往伴有严重的疼痛,护理人员应通过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心理支持等方式,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

7.感染控制:危重病人由于其身体状况较差,容易感染,护理人员应做好感染控制措施,包括规范手卫生、消毒和隔离等,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

8.出血控制:某些危重病人可能存在出血风险,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出血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出血,如压迫止血、输注红细胞等。

9.神经功能监测:对于存在神经功能障碍的危重病人,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神经状态,包括意识水平、瞳孔反应、肌力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10.心理护理:危重病人往往面临生命威胁,情绪会受到很大影响,护理人员应给予心理支持,关心患者的情绪变化,积极与患者交流,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和恐惧。

11.守护安全:危重病人状况不稳定,容易发生意外,护理人员应密切注意患者的活动和位置,确保安全,避免跌倒、误吸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12.定期评估:护理人员应定期对危重病人进行综合评估,包括身体状况、疼痛程度、营养状况、心理状态等,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危重病人的护理措施

危重病人的护理措施

危重病人的护理措施1.病情监测:危重病人需要经常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包括测量体温、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护士迅速评估病人的病情,并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

2.密切观察:护士应密切观察病人的症状和体征变化。

他们应关注病人的呼吸、皮肤颜色、神志状态和疼痛水平等方面的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

3.高效呼吸支持:危重病人可能需要保持呼吸道通畅。

护士应检查病人的气道并保证其通畅性,使用必要的氧气辅助呼吸,如氧气面罩或插管。

4.点滴给药和输血:危重病人经常需要接受静脉给药和输血治疗。

护士应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速度,并监测输血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5.病情评估和计划:护士应定期评估危重病人的病情,并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这包括定期监测病人的体温、出血情况、尿量等,并及时调整计划以满足病人的需求。

6.皮肤护理:危重病人可能长时间卧床不起,容易出现压疮。

护士应定期翻身,保持病人的皮肤干燥清洁,并使用合适的压力减轻垫和床垫。

7.疼痛管理:危重病人常常面临疼痛的问题,护士应及时评估疼痛程度,并给予适当的药物和非药物疼痛管理措施,如使用热敷或按摩等。

8.情绪支持:危重病人和他们的家人可能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

护士应提供情绪上的支持和安慰,并与他们建立亲密的关系,以减轻他们的焦虑和恐惧。

9.液体管理:危重病人的液体平衡可能受损,护士应监测病人的尿量和液体摄入情况,并调整输液速率和种类,以维持正常的液体平衡。

10.重症监护:对于严重病情的病人,如心脏骤停或多器官功能衰竭,可能需要转入重症监护室。

在那里,护士将更加密切地监测病人的病情,并提供积极的治疗和护理。

总之,危重病人的护理关乎他们的生命安全和康复。

护士应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效地实施上述护理措施,并与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密切合作,以为病人提供最佳的护理。

危重病人病情观察及护理要点

危重病人病情观察及护理要点

危重病人病情观察及护理要点一、病情观察要点:1.呼吸系统观察:监测呼吸频率、深度、匀称性,注意呼吸困难、咳嗽、痰液性质和量的变化。

2.循环系统观察:经常监测血压、心率、心律和心电图变化,注意是否存在心脏杂音、颈静脉压力增高等征象。

3.神经系统观察: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和对光反应,注意头痛、意识改变和痉挛等症状。

4.消化系统观察:监测胃肠功能,观察饮食摄入量及排泄情况,注意有无腹胀、恶心、呕吐和腹痛等症状。

5.肾功能观察:定期监测尿量、颜色和尿液质量,注意是否存在排尿困难、血尿等异常。

6.皮肤观察:检查皮肤颜色、湿度和温度,注意有无皮疹、瘀斑、糜烂和坏疽等情况。

7.药物治疗观察:注意监测药物使用后的效果和副作用,包括药物过敏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等。

8.危重病人病情观察: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尤其是疾病进展、并发症发生等情况。

二、危重病人护理要点:1.保持通气道通畅:定期清洁呼吸道,经常转换体位,有条件时可使用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

2.保持循环系统稳定:监测血压、心率和心律,及时发现和处理心脏骤停、心律失常等紧急情况。

3.控制感染:加强手卫生,提供干净的环境,避免与其他患者交叉感染。

4.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定期监测血液化验结果,调整液体和电解质的输注和摄入量。

5.监测疼痛:评估病人的疼痛程度,及时给予镇痛药物和其他疼痛缓解措施。

6.注意营养支持:评估病人的营养状况,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如静脉输液或肠道营养。

8.床位休息和体位翻身:确保病人有良好的睡眠环境,避免压疮和肌肉痉挛。

9.监测和管理并发症:关注病人是否存在感染、肺栓塞、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及时处理。

10.交流和沟通:与医生、护士和病人家属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沟通病情和治疗方案。

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及护理

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及护理

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及护理1.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等。

这些生命体征对于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指导护理决策至关重要。

特别需要注意病人的呼吸状况,如有氧饱和度下降、呼吸困难或突然停止呼吸等,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

2.观察病人的意识变化:特别要关注病人的神经系统状况,包括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和反应等。

意识状态的改变可能暗示病情的恶化或并发症的发生,如脑梗塞、脑疝等。

必要时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处理。

3.观察病人的血氧饱和度和呼吸模式:使用血氧饱和度监测仪、呼吸机等设备,随时监测病人的血氧饱和度和呼吸模式。

准确的监测结果对于调整气管插管和呼吸机参数非常关键,以确保病人的呼吸功能得到充分支持。

4.观察病人的排尿情况:尿量的改变可能暗示肾功能受损或循环不稳定等问题。

特别要注意病人的尿量、尿色和尿频等变化,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5.观察病人的皮肤状况:危重病人往往长时间卧床,容易发生压疮。

要定期检查病人的皮肤,特别是易发生压疮的部位,如脊椎、坐骨突等。

保持皮肤清洁,使用特殊的床垫和护理措施,预防和治疗压疮。

6.配合医生进行特殊治疗:危重病人常常需要进行特殊的治疗,如氧疗、吸痰、中心静脉置管、胸腔引流等。

在进行这些治疗时,护士需要严格遵循操作规程,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7.给予注重营养支持:危重病人的代谢水平较高,需要提供足够的热量和营养物质来满足能量需求和促进组织修复。

根据病人的情况,可以采取口服、静脉注射或其他途径给予营养支持,并定期评估病人的营养状况。

8.给予心理支持:危重病人常常情绪低落、焦虑和恐惧,需要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和鼓励。

护士可以通过与病人和家属交流,提供积极的言语和行动,帮助病人调整情绪和面对病情。

总之,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是医护人员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及时准确地观察和护理,可以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促进病人的康复和生命质量的提升。

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及抢救护理

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及抢救护理

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及抢救护理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及抢救护理是指对人体重要生命指标进行监测和评估,并在发现异常情况时,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

这是医务人员在现场及时有效救治病人的关键环节。

以下是对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及抢救护理的详细介绍。

病情观察是危重病人护理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通过病情观察,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病情观察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命体征的观察: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指标的观察。

特别要关注体温的变化,因为体温异常往往是机体有炎症反应的表现。

2.神经系统功能的观察:包括意识状态的观察、瞳孔的变化、肌力的变化等。

意识状态改变可能是脑功能异常的表现,瞳孔的变化可能是颅内压增高的信号。

3.呼吸系统的观察:包括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呼吸节律等指标的观察。

呼吸异常可能是肺功能障碍的表现。

4.心血管系统的观察:包括心率、心音、血压等指标的观察。

关注心率的变化,可能是心律不齐等心脏疾病的表现。

抢救护理是在病情观察的基础上,对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以保障危重病人的生命安全。

抢救护理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保持通畅的呼吸道: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采取相应的呼吸支持措施,如气管插管或呼吸机辅助通气等。

2.维持循环功能:保持病人的血液循环,及时处理心肺复苏等危急情况。

3.控制感染:对于感染性危重病人,应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控制感染的发展。

4.给予液体支持:对于血容量不足的危重病人,需要及时给予液体支持,保持循环稳定。

5.给予营养支持:对于体力消耗大的危重病人,需要及时给予营养支持,保持营养平衡。

综上所述,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及抢救护理是确保危重病人生命安全的重要工作。

通过病情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进行相应的抢救处理,可以有效提高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因此,在实施护理工作时,医务人员需要充分了解病情观察的内容和抢救护理的措施,并能合理应用。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危重病人的生命安全,提高其生存率。

危重患者的护理常规

危重患者的护理常规

危重患者的护理常规对于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护士不仅要注重高技术性的护理,同时也不能忽视患者的基础生理需要,它是危重病护理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其目的是满足患者的基本生理功能、基本生活需要、舒适安全的需求,预防压疮、坠积性肺炎、废用性萎缩、退化及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护士应全面、仔细、缜密地观察病情,判断疾病转归;必要时设专人护理,并于护理记录单上详细记录观察结果、治疗经过、护理措施,以供医护人员进一步诊疗、护理时作参考;一、危重患者的病情监测危重患者由于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因此对其各系统功能进行持续监测可以动态了解患者整体状态、疾病危险程度以及各系统脏器的损害程度,对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诊断和抢救处理极为重要;危重患者病情监测的内容较多,最基本的是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肾功能的监测等;1.中枢神经系统监测包括意识水平监测、电生理监测如脑电图、影像学监测如CT与MRI、颅内压测定和脑死亡的判定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意识水平监测,可采用GCS计分;颅内压的测定可了解脑积液压力的动态变化,从而了解其对脑功能的影响;2.循环系统监测包括心率、心律、无刨和有创动脉血压、心电功能和血流动力功能监测如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肺动脉楔压、心排量及心脏指数等;3.呼吸系统监测呼吸运动、频率、节律、呼吸音、潮气量、死腔量、呼气压力测定、肺胸顺应性监测;痰液的性质、量、痰培养的结果;血气分析;胸片等;其中血气分析是较重要的监测手段之一,护士应了解其各项指标的正常值及其意义;4.肾功能监测肾脏是调节体液的重要器官,它负责保留体内所需物质、排泄代谢产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细胞内外渗透压平衡,同时它也是最易受损的器官之一,因而对其功能的监测有重要意义;包括尿量,血、尿钠浓度,血、尿的尿素氮,血、尿肌酐,血肌酐清除率测定等;5.体温监测是一项简便易行、反映病情缓解或恶化的可靠指标,也是代谢率的指标;正常人体温较恒定,当代谢旺盛、感染、创伤、手术后体温多有升高,而极重度或临终患者体温反而下降;二、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醒患者应鼓励患者定时做深呼吸或轻拍背部,以助分泌物咳出;昏迷患者常因咳嗽、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呼吸道分泌物及唾液等积聚喉头,而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故应使患者头偏向一侧,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通过呼吸咳嗽训练、肺部物理治疗、吸痰等,预防分泌物淤积、坠积性肺炎及肺不张等;三、加强临床基础护理1.保持患者良好的个人卫生按要求为患者进行晨晚间护理,必要时行床上擦浴,及时更换污浊的床单位及病号服;保持口腔卫生,根据需要进行口腔护理,增进食欲;对不能经口腔进食者.更应做好口腔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对眼睑不能闭合的患者应注意眼睛护理,涂敷眼药膏或用盐水纱布覆盖患者双眼,以防角膜干燥而引起的溃疡、结膜炎;排便后清洁会阴部,定时会阴冲洗以保持会阴部清洁;2.皮肤护理由于长期卧床、大小便失禁、大量出汗、营养不良及应激等因素,有发生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故应加强皮肤护理,做到“六勤一注意”,即:勤观察、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更换、勤整理,注意交接班;通过规律翻身变换体位,保持床单位清洁,使用缓解局部压力的装置来避免患者发生压疮;3.维持排泄功能排便护理,协助患者大小便,必要时给予人工通便;留置尿管者应执行留置导尿护理常规;4.保持肢体功能经常为患者翻身.做四肢的主动或被动运动;患者病情平稳时,应尽早协助其进行被动肢体运动,每天2或3次,轮流将患者的肢体进行伸屈、内收、外展、内旋、外旋等活动,同时作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肌肉张力,帮助恢复功能,预防肌腱及韧带退化、肌肉萎缩、关节僵直、静脉血栓形成和足下垂的发生;必要时可给予矫形装置;5.做好呼吸咳嗽训练,防止坠积性肺炎通过呼吸咳嗽训练、肺部物理治疗、吸痰等,来预防呼吸道分泌物淤积、肺炎、肺不张等;6.注意患者安全使用床档或其他保护用具约束患者,防止坠床或自行拔管等;对谵妄、躁动和意识障碍的患者,要注意安全,合理使用保护具,防止意外发生;牙关紧闭、抽搐的患者,可用牙垫、开口器,防止舌咬伤,同时室内光线宜暗,工作人员动作要轻,避免因外界刺激而引起抽搐;准确执行医嘱,确保患者的医疗安全;7.保持导管通畅危重患者身上有时会有多根引流管,应注意妥善固定、安全放置,防止扭曲、受压、堵塞、脱落,保持其通畅,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注意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防止逆行感染;四、危重患者的心理护理在对危重患者进行抢救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会导致患者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这些因素包括:①病情危重而产生对死亡的恐惧;②突然在短时间内丧失对周围环境和个人身体功能的控制,完全依赖于他人;③不断地进行身体检查,甚至触及身体隐私部分;④突然置身于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⑤治疗仪器所产生的声音、影像、灯光等对患者的刺激;⑥因气管插管和呼吸机治疗而引起的沟通障碍等等;患者的家人也会因自己所爱的人的生命受到威胁而经历一系列心理应激反应,因而,心理护理是护理人员的重要职责之一;护士应做到:1.表现出对患者的照顾关心、同情、尊敬和接受;态度要和蔼、宽容、诚恳、富有同情心;2.在任何操作前向患者做简单、清晰的解释;语言应精练、贴切、易于理解;举止应沉着、稳重;操作应娴熟认真、一丝不苟,给患者充分的信赖感和安全感; 3.对进行呼吸机治疗的患者,应向其解释呼吸机的使用意义,并向患者保证机械通气支持是暂时的;4.对因人工气道或呼吸机治疗而出现语言沟通障碍者,应与患者建立其他有效的沟通方式,鼓励患者表达他的感受,并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情况,保证与患者的有效沟通;5.鼓励患者参与自我护理活动和治疗方法的选择;6.尽可能多地采取“治疗性触摸”;这种触摸可以引起患者注意,传递关心、支持或接受的信息给患者,可以帮助患者指明疼痛部位确认他们身体一部分的完整性和感觉的存在;7.鼓励家属及亲友探视患者,与患者沟通,向患者传递爱、关心与支持;减少环境因素刺激,病室光线宜柔和,夜问减低灯光亮度,使患者有昼夜差别感,防止睡眠剥夺;病室内应安静,尽量降低各种机器发出的噪音,工作人员应做到“四轻”,即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在病室内适当位置悬挂时钟,令患者有时问概念;在操作检查治疗时使用床帘,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发热的护理常规护理诊断/问题1.体温过高2.体液不足的危险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4.焦虑护理措施1.饮食护理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2.活动与休息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维持室温在18-22℃,温度在50%-70%;3.药物治疗及护理1)药物降温遵医嘱给予抗生素、退热剂、静脉补液;2)物理降温在头部及大血管经过的浅表部位敷冰袋、降温贴;温水或酒精擦浴,冰水灌肠等;3)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对年老体弱及患心血管疾病的者应防止虚脱或休克现象;4)实施降温措施30分钟后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和交班;4.观察要点1)定时测体温每4小时测量一次,待体温恢复正常;2)观察生命体征及伴随症状如是否寒战、淋巴结肿大、出血、单纯疱疹、关节肿痛及意识障碍伴随症状;3)观察饮水量及饮食摄取量、尿量变化5.心理护理1)体温上升期患者会产生紧张、不安、害怕等心理反应,应加强巡视,给予精神安慰,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2)高热持续期尽量解除高热带来的身心不适,满足患者合理的要求;6.其他1)口腔护理鼓励多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对不能进食或昏迷的患者行口腔护理,口唇干燥时给予涂护唇膏;2)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协助其翻身,防止压疮等并发症;7.健康教育1)告知患者和家属保证充足营养及足量饮水的意义;2)指导患者及家属识别体温异常的早期表现;休克的护理常规一、观察要点1.意识与瞳孔2.肢体温度和色泽3.血压4.尿量5.心率、脉搏6.呼吸7.全身状况二、护理措施1.维持有效的通气功能1)保持呼吸道通畅2)及时供氧,提高动脉氧分压,改善组织缺氧;3)呼吸困难者,尽早使用机械通气;4)动态自主监测自主呼吸,辅助通气,血氧饱和度变化;2.维持有效循环1)快速补液开放静脉通路1-2条,并保持通畅,一条扩容,一条输抢救用药;2)血流动力学监测根据病情动态监测CVP、co等;3)体位平卧或仰卧中凹位,更换体位后密切观察病情;4)正确记录出入量,记每小时尿量;3.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护理1)在补充血容量前提下,适当应用血管活性药;2)由微量泵持续匀速泵入,优先选择中心静脉,防止渗漏;3)使用期间严密观察血压变化,根据血压调节药量;4.预防潜在性损伤感染,压疮,坠床,意外拔管;5.心理护理稳定病人情绪、减轻病人痛苦,安抚家属;昏迷病人护理常规护理诊断/问题1.清理呼吸道无效2.有误吸的危险3.有感染的危险4.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5.营养失调6.排便失禁护理措施1.饮食护理予鼻饲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流食;4-6次/日200-300ml/次;2.休息与活动1)头偏向一侧,取下活动性假牙,以防误吸,确保呼吸道通畅;2)保持肢体功能位置,早期遵医嘱中频/气压治疗,预防肢体血栓形成;3)谵妄、烦躁不安者,立起床边护栏,避免坠床;遵医嘱给予镇静剂,适当约束,防止外伤,剪短指甲,防止抓伤;3.观察要点.1)神志、瞳孔、T、P、R、BP、Sao22)皮肤黏膜有无压疮、感染等;3)进食情况有无呕吐、腹泻或便秘等;4)并发症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压疮,应激性溃疡;4.其他1)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平整、翻身、拍背q2h,按需吸痰;2)眼睑不能闭合者,以凡士林纱布盖于眼上,以免角膜干燥或受伤;张口呼吸者,用湿纱布覆盖;3)腕带标识要准确、清楚;5.健康教育1)保持肢体功能位,加强功能锻炼,预防肌肉萎缩、关节畸形;2)定期复查血压、血糖、血脂等,遵医嘱调整用药;。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及流程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及流程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及流程危重患者护理是指对生命体征不稳定、病情较重,需要进行紧急抢救、监控和治疗的患者进行的护理工作。

危重患者护理的目的是迅速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以下是危重患者护理的常规及流程。

一、常规:1.确定责任护士:每位危重患者都应有一名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全程的护理工作,确保沟通和协调无缝。

2.监测生命体征:对危重患者进行心率、呼吸、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的监测,记录及时,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保持呼吸道通畅:采取适当的方法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如吸痰、拍击背部等。

4.保持患者体位:根据患者的病情确定最佳体位,比如半躺位、头低位等,以保证氧气供应和呼吸顺畅。

5.确保静脉通畅:危重患者多需要长时间的输液和药物治疗,护士需保证静脉通畅,避免输液管路堵塞。

6.管理导尿:如患者尿量明显减少或无尿,需采取导尿措施,监测尿量及质地。

7.防止压疮:危重患者长时间卧床,易发生压疮,因此护士需进行定期翻身和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8.注意感染预防:危重患者抵抗力较差,易受感染,护士需按照感染控制的原则进行手卫生、环境清洁等工作。

二、流程:1.接诊评估: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护理需求,包括病史、过敏情况、病情进展等,并与家属沟通交流。

2.高危严密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记录在表格上,定时向医生汇报患者的病情变化。

3.心电监护:对危重患者进行心电监护,监测心电图变化,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等异常。

4.输液治疗:按医嘱及时给予患者输液治疗,注意输液管路的通畅,记录患者的入量和出量。

5.有效通气: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如有分泌物需要进行吸痰,放置气道通气导管等,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6.定位导尿:如患者不能自行排尿,需进行导尿操作,监测尿液的颜色和量。

7.镇痛和镇静: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疼痛程度,及时给予镇痛药物和镇静药物,保持患者的舒适。

8.床旁会诊:定期组织多学科的床旁会诊,讨论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

危重病人的护理要点

危重病人的护理要点

危重病人的护理要点1.病情评估和监测:对于危重病人,护士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并及时记录。

此外,还需监测重要器官的功能状态,如心脏、肺部、肝肾等,以及血液气体指标、血液电解质平衡等。

护士应随时留意患者出现的任何异常症状,及时采取措施。

2.疼痛管理:危重病人常常伴随着疼痛,护士要及时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并根据医嘱合理使用镇痛药物。

同时,护士还需关注患者在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或药物相互作用,确保疼痛得到有效控制。

3.呼吸管理:对于呼吸不稳定的危重病人,护士应加强呼吸监测,包括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呼吸节律等。

必要时,可协助患者进行人工气道插管,并做好相关护理工作。

此外,护士还需提供合适的氧疗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感染。

4.心血管管理:危重病人常常存在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等状况,护士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心脏指标,如心率、心律、血压等,并根据医嘱及时给予药物治疗。

同时,护士还需留意心电图监测结果的异常变化,及时通报医生。

5.液体管理:危重病人的液体管理非常重要,在给予液体治疗时,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嘱,合理给予输液或口服补液,并监测患者的液体平衡,包括尿量、体重、血液电解质等。

6.皮肤护理:由于危重病人常常卧床不动,易发生压疮和皮肤感染,护士应定期进行皮肤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定时翻身、保持皮肤清洁、使用合适的垫子等。

如果发现有皮肤问题,应及时处理和记录。

7.预防感染:危重病人的免疫力通常较弱,易受感染,因此护士在护理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勤洗手,并教育患者及家属要注意卫生习惯。

对于有感染风险的患者,还需进行隔离措施,以避免交叉感染。

8.营养支持:对于危重病人,由于身体状况较差,有时无法正常进食,护士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医嘱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如静脉输入营养液或胃肠道营养。

9.心理支持:危重病人常常面临生命威胁,护士除了进行生命体征监测之外,还应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嗜睡 意识模糊 昏睡 昏迷
Glasgow评分
格拉斯哥评分应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昏迷 患者,客观地表达患者的意识状态。动态观 察评分可以了解病情变化方向。
Glasgow评分
睁眼反应(E) 一看、二叫、三刺激 4分:能自行睁眼:靠近患者时,患者能自主
睁眼,操作者不应说话、不应接触患者。 3分:呼之能睁眼:正常音量呼叫患者,或高
危重病人的基本监测与护理
危重病人护理特点
病人病情重----治疗护理任务重 病情变化快----观察必须仔细 抢救频率高----各种急救物品、器械准备齐全 管道线路多----了解管道位置、作用、维持功
能状态
写的多--------做所写的,写所做的,真实、
全面
危重病人监测内容及观察方法
监测内容: 一般系统的监测 特殊系统的监测
1分:不能发音。 T分:因气管插管或切开而无法正常发声,
以“T”表示。 D分:言语障碍病人,言语反应无法测,以
“D”表示。
Glasgow评分
肢体运动(M) 6分:能按吩咐完成动作:按指令完成2次不
同的动作。 5分:刺痛时能定位,手举向疼痛部位:予疼
痛刺激时,患者能移动肢体尝试去除刺激。 疼痛刺激以压眶上神经为金标准。 4分:刺痛时肢体能回缩。
V2:胸骨左缘第4 肋间 V3:在V2-V3连线中点 V4:第5肋间锁骨中线 V5:左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
ECG监测
ECG通道1:通常设定II导联以显示良好的心 率, P波清楚。
ECG通道2:常根据需要选择导联 avF显示良 好的ST水平, 房颤-V1,一般-V5。
任何导联的QRS波振幅应足以触发心率计数。 为了在需要时便于除颤电极放置,必须留有
颅内压监测
观察危重病人的一项重要指标,它的改 变可能在颅内疾患出现症状前出现。 测压方法: 脑室内:颅骨钻孔、硅胶管置入侧脑室 硬膜外:压力换能器置于硬膜外 腰部蛛网膜下腔测压:颅内高压时不能用 纤维光导颅内压监测
意识状态的观察
意识障碍是指个体对外界环境刺激缺乏 正常反应的一种精神状态。
危重病人监测内容及观察方法
一般系统的监测: 发育与体型 饮食与营养 面容与表情 体位 姿态与步态 皮肤与粘膜 呕吐物 排泄物
危重病人监测内容及观察方法
特殊系统监测: 中枢神经系统 循环系统 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体温
危重病人监测内容及观察方法
观察方法: 直接观察法:视、触、叩、听、嗅 间接观察法:通过与病人及家属的交 谈和查阅病历资料及检验报告了解病 人的病情。
Glasgow评分
3分:刺痛时双上肢呈过度屈曲:呈“去皮质 强直”姿势。
2分:刺痛时四肢呈过度伸展:呈“去脑强直” 姿势。
1分:刺痛时肢体松弛,无动作。
Glasgow评分
运动反应注意事项: 消除镇静剂等因素的影响,运动评分
左侧右侧可能不同,用较高的分数进行评 分。疼痛刺激范围一般限于胸部以上,刺 激部位常选择耳垂、上臂内侧、眼睑等部 位,可让患者做伸舌、闭合眼睑等动作。
观察方法
视诊: 指、趾甲床颜色 皮肤色泽 引流液 尿量及颜色 面部表情 瞳孔变化
观察方法
触诊: 足背动脉搏动 肢体温度 痰液振动位置等
观察方法
听诊:用听诊器(不是医生专用的)听: 心率 心音 血压 呼吸音 肠鸣音
观察方法
问诊: 病人不适感 疼痛部位 了解意识状态 病史 相关因素等
监测内容
中枢神经系统监护: 颅内压监测 意识状态的观察 瞳孔的观察
瞳孔的观察
瞳孔的大小与对称性 :正常瞳孔呈圆形, 两侧等大等圆,位置居中,边缘整齐,直 径为2-5mm。 <2mm—瞳孔缩小 <1mm—针尖样瞳孔 >5mm—瞳孔散大
形状 对光反应:直接、间接
监测内容
循环系统监护: 心电监测 动脉压的监测 中心静脉压的监测 血流动力学监测
心电图监测
临床意义: 1、及时发现和识别心律失常 2、心肌缺血或心肌梗塞 3、监测电解质改变 4、观察起搏器功能
Glasgow评分
语言反应(V) 5分:能对答,定向正确:能清晰表达自己的
名字、居住城市或当前所在地点、当年年 份和月份。 4分:能对答,定向有误:回答与所问相关, 答案可能有误。 3分:胡言乱语,不能对答:回答与所问不相 关。
Glasgow评分
2分:仅能发音,无语言:对疼痛刺激仅能 发出无意ຫໍສະໝຸດ 叫声。并暴露病人的心前区。
心率监测
正常值:60~100次/分 临床意义: 判断心输出量 进行性心率减慢是心脏停搏的前奏 计算休克指数:HR/SBp,提示失血量 估计心肌耗氧量: SBp× HR,应≤12000
S-T段监护
1、监护系统能根据报警时的不同状况
发出不同的报警信号。 2、注意:心率报警识别,分级警报。
心电信号通过导联线上的电极获取。
ECG监测
床边ECG监测仪 1、皮肤准备(洗净皮肤 沙轮干擦 除去角脂层油脂,
增加毛细血管血流 )
ECG调整
2、心电图电极放置位置: (1) 5导联电极的安放: 红-右臂 黄-左臂
绿-左腿 黑-右腿 白-胸 (2) V导联的放置:常规置V5 (3) V导联位置:V1:胸骨右缘第4肋间
红色***(紧急报警) 黄色** (提示注意) 白色 *(干扰)
***:心博停止 QRS间隔>4秒 室颤 心动过缓<60 ; **:心率>上下限
血压监测
无创ABP测量 :监护仪、手动、电子 有创ABP测量 :动脉内置管
血压监测
临床意义: 1、收缩压SBP :保证脏器的供血 2、舒张压DBP:维持冠状动脉灌注压 3、平均动脉压:与心排血量和体循环血管阻
Glasgow评分
记录方法: 记录总分 分项记录:E _V_ M _ 如:GCS11=E3V3M5 人工气道的病人E2VTM3
Glasgow评分
意识与GCS的相关性:
正常:15分 轻度昏迷:14-12分 中度昏迷:11-9分 重度昏迷:8分以下 其中4-7分者预后极差,3分及以下者多
不能生存
音量呼叫,不能接触患者。
Glasgow评分
2分:刺痛能睁眼:先轻拍或摇晃患者,无反 应后予强刺激,如:以笔尖刺激患者第2或第 3指外侧,并在10秒内增加刺激至最大,强刺 激睁眼评2分,若仅皱眉、闭眼、痛苦表情, 不能评2分。
1分:不能睁眼。 C分:如因眼睑水肿、面部骨折病人睁眼反应
无法测,应以“C”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