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读书笔记

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就是政治学的开山鼻祖。她第一次将政治学从其她学科中分离出来,并形成了自己独立的研究领域。她确定了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使政治学真正成为一门系统的学科体系。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的著述就是一定历史背景的产物,在亚里士多德的时代,奴隶制已经发生了重大危机,社会力量开始发生变化,很多原有城邦的统治岌岌可危。亚里士多德站在陆续兴起的中产阶级的立场,与其师柏拉图希图通过一种理想主义的极端“哲学王”的统治理想相反,希图通过对现实城邦的考察比较以一种调与的中庸的更为实际的途径去寻求优良城邦的建立与存续,首先将政治学从哲学伦理学里分野出来,以分科学的方式去研究国家的理论、政体的理论、法治的理论等等。

《政治学》一书中,亚氏以城邦作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所谓“至善”的城邦。书中,首先就是对于理想城邦的探讨。全书分为八卷。第一卷应该就是一个序言。政治学应当从何处开始。什么就是城邦:一种追求至善的包含其她一切的共同体就就是城邦。亚里士多德从一开始就批评了一种谬论即认为治城邦如治家,家长、主人、政治家与君主实际上就是一个意思,区别仅在于治理人数的不同而已。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治国与治家就是不一样的,家务管理者与政治家也就是不一样的。

从第二卷开始,亚氏开始讨论各种政体了。政体的研究也就是全书的核心与关键。“我们准备考察,对于那些最能实现其生活理想的人来说,最好的政治共同体就是什么。”亚氏认为政治学就是一门实践的科学,所以要研究所谓的理想政体,更要考察现存的各种不同的政体。理想政体应当就是能够实际可用的,因此最好的政治共同体就是由最能实现其生活理想的人来实现的。这种处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中庸主义式的思想贯穿着全书的始终。“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第二卷中亚氏开始了对其师柏拉图及其理想政体的强烈批判。她认为,“城邦的本质就就是许多分子的集合”,反对柏拉图整齐划一式的最理想的城邦组合形式。她还反对妻子财产共有等等柏拉图的共有制的思想。接下来,亚氏批判了柏拉图《法律篇》中平民政体与寡头政体两种最坏政体形式的结合体—共与政体。在最后,亚氏还比较分析了斯巴达、克里特、迦太基等不同的政体形式,

城邦的基本要素就是公民。公民的本质决定城邦的本质,所以要研究城邦,首先要研究公民。在第三卷的开始,亚氏开始讨论公民的定义。“凡有资格参与城邦议事与审判事务的人”就就是该城邦的公民。这就就是说,只有享受平等政治权利的人才就是公民,只有由这样的公民组成的政治团体才就是公民。紧接着,开始讨论善良之人的德性与良好公民的德行就是否相同。结论就是:“即使不具有一个善良之人应具有的德行,也可能成为一个良好的公民。”

在此之后,讨论来到了全书的重点部分—政体的分类。亚氏将政体分为正宗政体与变态政体两类。正宗政体: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共与政体;变态政体: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亚氏对各种政体进行了比较。特别就是对于寡头政体与平民政体的比较。寡头政体崇尚财富,认为由富人当政,政治权利的不平等分配瞧做正义;平民政体追求自由,认为一切都应当平等,使政治权利的平均分配为正义。接下来,亚里士多德论述了城邦的权力归属问题。她认为,由多数人掌权就是合乎公道的。

接着自然地转为各种政体的问题。当城邦中德性较高的人越来越多后,君主制开始逐渐被共与制与寡头制取代。但就是平民政体,就是众人德性堕落的结果。民众决断一切就是永远与野心家的煽动与僭主的谋权分不开的。在亚氏瞧来,共与政体与贵族政体,都就是平民政体与寡头政体的某种混合,区别在于前者倾向平民而后者倾向寡头。最优良的城邦,在亚氏瞧来,就是中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政体,因为中产阶级人数最多,从整体上占有着巨大的财富,个人而言,既不富有,也不贫穷,所以能够保持整体上的稳定。而且中产阶级讲求平等,注重德性,能够更容易做到“中庸”的美德。

在第五卷,亚氏开始讨论各种政体覆灭更替的原因,以及保存政体的最佳方法就是什么。首先就是平民政体与寡头政体的冲突。根本原因就是二者的正义观不同:自由与财富的对立。其次,平民与寡头的冲突引起僭政,因为僭主欺骗双方,使她们认为只有在僭主的统治下才能使双方得到安宁,可实质确就是,挑拨双方的互相斗争才就是僭主维持自己权力的法宝。僭主因不正当的权力产生恐惧,并因为这种恐惧而运用种种僭术来对付人民。但就是,明智的僭主会变得谦卑恭顺,使自己的行为符合法律,从而使僭政得以长久维持。这也就是僭主制的保全方法。

在最后的七八两卷,亚氏从新回到了对于理想城邦的讨论。最优秀的政体就要有最值得选取的生活。对于幸福的人,幸福的城邦的讨论。以及对于土地分配,共餐制,子女的抚养与教育问题,音乐、文学等等具有柏拉图式理想观的讨论。这也说明亚氏的思想终究在某些方面被其师柏拉图深深的影响。

总之,亚里士多德就是政治学的创始者,就是古希腊政治理论的集大成者。《政治学》也就是经典中的经典。其中有关城邦,政体,法制等政治思想深深的影响了此后的政治家与学者。

一、基本概述

通读完《政治学》这本书之后,我们会发现事实上该书就是一本未竟之作,这本书的大致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一就是论述理想国家,包括了卷二、三、七、八,这部分就是在未摆脱柏拉图的影响而从应然的视角去构思理想国家的;二就是论述现实国家,包括卷四(政体的分类)、五(讨论各种政体覆灭更替的原因,以及保存政体的最佳方法就是什么)、六(讨论了平民政治与寡头政治的专门组织),这部分就是在她从应然视角转换到实然视角之后完成的。从整体的内容来瞧,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论述了城邦(国家)的目的与起源、政体及其分类以及相互转换、政体的变革与革命、理想政体的形态、中庸理论、分权理论,还论及了法治与人治、个人与国家、社会与国家以及教育等问题。但中心始终就是围绕何谓理想城邦与优良城邦以及如何建立优良城邦并使之存续下去。

《政治学》通篇都洋溢着浓烈的伦理学的气息,她认为一个人要达到完美的善,必然要倾向于过政治生活,因为“人天生就是政治动物”。伦理学研究的就是个人的善,而政治哲学研究的就是集体的善,国家政治就就是要实现公民的最高善德,因此其论述理想的城邦就就是能实现与达到至善的目的,而优良的的城邦就就是使人们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之间的差异的根源就在于亚氏身为一个外邦人,根本不具有柏拉图的这种生活体验,因而她更可能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从纯客观事实出发,以她的正宗政体与变态政体的标准,疏理150多个希腊城邦的政制现实,并探讨任何一种政制可能得以保全、持久的途径。因此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政治实际上就就是一门“可行的艺术”。所谓“可行”即体现在《政治学》提出的五大问题上(2、P180)。在这里,亚氏不愧出身于医生世家,她在瞧待城邦政制问题之时,自始至终怀有一种“医生的眼光”,简而言之,她瞧待现实城邦的眼光就是:首先就是诊断,即明确什么样的就是病态的,什么就是健康的。变态政体就就是病态政体,如想保全并维持,必须过渡到健康政体,即正宗政体;其次就是治疗,即任何一病态政体过渡到健康政体的现实途径,对于各种政体的种种道路选择或治疗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