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间飞行的秘密》类文阅读+同步练习(附答案)四年级上册部编语文

合集下载

《夜间飞行的秘密》阅读理解含答案

《夜间飞行的秘密》阅读理解含答案

《夜间飞行的秘密》阅读理解含答案《夜间飞行的秘密》节选后来,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它()飞,()从嘴里发出超声波。

而这种声音,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

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知道蝙蝠在夜里如何飞行,你猜到飞机夜间飞行的秘密了吗?现代飞机上安装了雷达,雷达的工作原理与蝙蝠探路类似。

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

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1.在选文中的()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分)2.从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4分)相似——()重复——()清晰——()奥秘——()3.“终于”一词说明:4.选文中的“秘密”是什么?用“".”画出来(1分)5.根据选文内容连线。

(3分)声音雷达嘴巴无线电波耳朵荧光屏6.科学家受蝙蝠的启发发明了雷达。

生活中还有哪些发明也是受动物启发的?(3分)7、试着针对文段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对于内容:针对写法:回答:1.一边……一边……2.类似于反复知道秘密。

3.体现了科学家的研究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表明研究成果来之不易,也体现了科学家锲而不舍、坚忍不拔的精神。

4.而这种声音……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5.声音——无线电波嘴巴——雷达耳朵——荧光屏6.示例:猫头鹰的眼睛启示人们发明了夜视仪。

通过鲸鱼的流线型发明了潜水艇。

通过蜻蜓发明了直升机。

根据猪鼻子发明了防毒面具。

根据青蛙的眼睛发明了电子蛙眼。

7.为什么蝙蝠的耳朵能听见超声波,人的耳朵却听不见呢?。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6 夜间飞行的秘密 同步练习(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6 夜间飞行的秘密 同步练习(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6夜间飞行的秘密同步练习1.根据拼音和语境,填写恰当的字词。

yínɡ()眼照相机、wén()式止血钳、无人jià sh ǐ()飞机、léi dá()传感器……其中许多都是kē xué jiā()发明的,这也zhènɡ()明了“动物是人类的老师”。

2.下面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同的一项是()。

A.荧.屏/萤.火虫B.蝙蝠./篇幅.C.关系./系.鞋带D. 障碍./爱.护3.整理问题清单,完成练习。

(1)下列问题分别是从哪个角度提出来的?选一选。

A.针对题目B.针对内容C.针对写法D.联系生活实际①课文为什么以“夜间飞行的秘密”为题目?()②课文为什么没有具体写后两次实验?()③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还发明了什么?( D )④蝙蝠夜间飞行与飞机夜间安全飞行有什么关联?()(2)根据课文内容先将下面示意图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借助示意图可以解决问题④,还能解决的问题是:?⁠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大自然向人类传授灵感(节选)事实证明,人类的许多创造和设计灵感来自自然界的其他生物。

正如有的科学家所说的那样,我们人类应该向这些聪明的生物学习。

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也发表研究报告指出,蜜蜂与大黄蜂有一些可供人类分享的智能。

这些振翅飞行的小昆虫把空气动力学带入了一个传统理论无法触及的领域。

科学家们发现,这些小蜂设计了一套不同于大多数飞虫的飞行系统。

一些小昆虫靠大弧度地摆动翅膀来飞行,而蜜蜂的翅膀活动的弧度要小得多但振动的频率相当高。

这种小弧度高速度的翼动赋予这些蜜蜂一个更宽广的力度,这是其他昆虫无法享受到的。

当这类灵感被用于军事上的时候,军事科技便会产生日新月异的进步。

比如,乌贼体内有能分泌黑色液体的囊状物,遇到攻击者便会释放出黑色液体,诱使攻击者上当。

据此,潜艇设计者们就设计出一种酷似袖珍潜艇的鱼雷诱饵,它既可保持原潜艇的航向和航速继续航行,也可模拟噪音、螺旋桨节拍、声信号和多普勒音调变化,令敌方潜艇或攻击中的鱼雷真假难辨。

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上册 2-6 夜间飞行的秘密 同步练习1

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上册 2-6 夜间飞行的秘密 同步练习1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第二单元6 夜间飞行的秘密第一课时◎自主学习▏读准拼音▶(把正确的读音打“√”)蝙蝠(piān biān)漆黑(qīxī)启示(qíqǐ)障碍(zhàng zàng)荧屏(pín píng)▏静心练字▶(按照笔画顺序写一写)研究驾▏词语解释▶(根据意思写出相对应的词语):使暴露出来。

:感觉灵敏,眼光尖锐。

: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

:形容纵横杂乱。

◎整体感知▏初知内容▶(读课文填空)课文主要讲科学家从蝙蝠发出的得到启示,发明了,使飞机能够在黑夜里安全地飞行。

◎随堂测评一、书法展示。

(读拼音,写词语)jíshǐyán jiūwén zi zhèng míng()()()()kēxuéshéng zi jìzhe cāng yíng()()()()二、汉字魔术。

(加偏旁组新字,再组词)黾()曷()兑()()()()三、穿针引线。

(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不是……而是……如果……就……无论……都……1.飞机上装上雷达,()天空多么黑,它()能安全飞行。

2.飞机上()有雷达,夜间飞行()能保证安全。

四、修辞在线。

(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1.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2.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

()3.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技巧点拨判断修辞的方法:①比喻分两种基本类型。

如甲像乙,出现“像、似的、好像、如”等,或甲是乙,出现“是、为”等;②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重语气的一种修辞手法。

反问只问不答,人们可以从反问句中领会别人想要表达的意思。

反问也叫激问、反诘、诘问;③设问常用于表示强调作用。

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短文阅读专项强化练习及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短文阅读专项强化练习及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短文阅读专项强化练习及答案一、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夜间飞行的秘密(节选)后来,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

而这种声音,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

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知道蝙蝠在夜里如何飞行,你猜到飞机夜间飞行的秘密了吗?现代飞机上(安装安置)了雷达,雷达的工作原理与蝙蝠探路类似。

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指示)在荧光屏上。

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1.用“√”在选文的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

2.飞机上的雷达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科学家经过反复..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这句话..研究,终于中,加点的两个词语能删去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自然界的动植物是人类的老师,请你再举一个动植物启发人类创造发明的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针对选文,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欣赏是一种善良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猎时无意间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

他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

作者( )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 )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钟爱有加。

他四处打听作者的住处,最后得知作者是姑母一手抚养照顾长大的,屠格涅夫几经周折,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他对作者的欣赏与肯定。

夜间飞行的秘密》类文阅读+同步练习(附答案)四年级上册部编语文

夜间飞行的秘密》类文阅读+同步练习(附答案)四年级上册部编语文

夜间飞行的秘密》类文阅读+同步练习(附答案)四年级上册部编语文飞翔之王”:蜻蜓蜻蜓被誉为昆虫中的“飞翔之王”。

在闷热的夏季,当暴雨即将到来或骤雨初歇时,蜻蜓常常三五成群在空中飞舞。

它像一架飞机,但是它的飞行技巧远远高于飞机。

它可以快速上下、快速或缓慢飞行,微微抖动翅膀来进行一个180度的急转弯,甚至可以悬在空中不动,这时它的翅尖每秒钟要挥动30-50次,作长“8”字形的运动。

大多数以飞翔著称的鸟类望尘莫及。

唐诗中的“蜻蜓飞上玉搔头”生动地描绘了这种“特技”表演。

蜻蜓飞得那么自由自在,是因为它的神经系统控制着翅膀的倾斜角度,微妙地与飞行速度和大气气压相适应。

蜻蜓这种“自动驾驶仪”比现代飞机更灵巧。

人们从仿生学的角度不断研究昆虫的飞行和构造机能的特点,并将其“移植”到飞机设计上应用。

例如,空气动力学中有一种“颤振”现象,如果飞机机羽不能消除“颤振”,在快速飞行时会导致机羽折断,从而造成机毁人亡。

蜻蜓是消除颤振的“先驱者”,它的翅端前缘有一块色深加厚的部分,叫做翅痣。

这是保而韧的蜻蜓翅不致折损的关键。

人们仿照翅痣,在飞机机羽上设计了加厚部分,从而战胜了颤振,保证了快速型飞机的安全。

1.解释词语。

骤雨初歇:突然而短暂的骤雨停歇。

自由自在:自由地随心所欲。

2.本文主要写了蜻蜓的飞行技巧和为什么它能够飞得那么自由自在的原因。

文章用到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比较等。

3.蜻蜓能够快速上下、快速或缓慢飞行,微微抖动翅膀来进行一个180度的急转弯,甚至可以悬在空中不动。

这些“特技表演”的根本原因是它的神经系统控制着翅膀的倾斜角度,微妙地与飞行速度和大气气压相适应。

4.除了唐诗中的“蜻蜓飞上玉搔头”之外,还有一些描写蜻蜓的诗句,例如:“XXX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和“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参考答案】1.一场阵雨突然停止。

形容没有约束,十分安闲随意。

2.蜻蜓的飞行技巧和为什么它能够飞得那么自由自在的原因。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夜间飞行的秘密》课后练习题 附加答案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夜间飞行的秘密》课后练习题 附加答案

6 夜间飞行的秘密第一课时一、读拼音,写词语。

ézi wén yínɡjíshǐkēxuéhénɡqīshùbā()()()()()shénɡzi jìshànɡzhènɡmínɡyán jiūjiàshǐ()()()()()二、加偏旁组字,再组词。

开()我()黄()加()斗()史()文()证()三、判断下列句子,意思对的打“√”,错的打“×”。

1.“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所以它能灵巧地避开。

”这句话使用的关联词是正确的。

()2.“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意思是蝙蝠的眼睛在夜里能看清所有的东西。

()3.“你知道蝙蝠在夜里飞行是怎样用嘴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吗?”这是一个疑问句。

()四、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五、连线题。

蝙蝠电子鼻(检查煤气管是否漏气)鸟儿雷达海豚飞机狗潜水艇六、蝙蝠在夜里是怎样飞行的?6 夜间飞行的秘密第一课时答案一、蚊蝇即使科学横七竖八绳子系上证明研究驾驶二、研究蛾子横线驾车科学驶入蚊子证明三、1.X 2.× 3.√四、比喻五、蝙蝠----雷达鸟儿----飞机海豚----潜水艇狗----电子鼻(检查煤气管是否漏气)六、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

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

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6 夜间飞行的秘密第二课时一、读拼音,写生字。

1.叔叔yán()发的软件获得了国家颁发的专利zhèng()书。

2.“wén()子是怎样产卵的?”jiū()竟是怎么回事?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查阅kē()普书籍。

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上册 2-6 夜间飞行的秘密 同步练习2

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上册 2-6 夜间飞行的秘密 同步练习2
参考答案
1.D
2.B
3.B
4.C
5.A
6.达 蚊 科 研究 蝇 绳 证 驾驶
7.立即 驾照 驾驶 竖立 既然 书架 使用 坚定
8.横 竖 声 鼎 腾 驾 崩 裂 随 遇 疲 竭 妈妈工作了一天,精疲力竭地回到了家。
9.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11.读选文,写出下面几个事物之间的联系。
雷达的天线像是蝙蝠的;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像是蝙蝠的;雷达的荧光屏就是蝙蝠的。
课外阅读。大)的航天事业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仿生学却把它们紧密地联系起来了。
②苍蝇是声名狼藉的“逐臭之夫”,凡是腥臭污秽的地方,都有它们的踪迹。苍蝇的嗅觉特别(灵活 灵敏),远在几千米外的气味也能嗅到。但是苍蝇并没有“鼻子”,它用什么来充当嗅觉器官呢?原来,苍蝇的“鼻子”——嗅觉感受器分布在头部的一对触角上。
苍yíng(____) shéng(____)子
zhèng(____)明 jià shǐ(______)
7.比一比,再组词。
即(______) 驾(______)
驶(______) 竖(______)
既(______) 架(______)
使(______) 坚(______)
8.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任选其中的一个造句。
③每个“鼻子”只有一个“鼻孔”与外界相通,内含上百个嗅觉神经细胞。若有气味进入“鼻孔”,这些神经立即把气味刺激转变成神经电脉冲,送往大脑。大脑根据不同气味物质所产生的神经电脉冲的不同,就可区别出不同气味的物质。因此,苍蝇的触角像是一台灵敏的气体分析仪。

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上册 2-6夜间飞行的秘密 同步练习8

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上册 2-6夜间飞行的秘密 同步练习8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第二单元6 夜间飞行的秘密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据.说(jù)悲惨.(cǎn)坚.定(jiān)兹.润(zī)B.余.波(yú)血液.(yè)重叠.(dié)牢固.(ɡù)C.恐.怕(kǒnɡ)证.明(zhèn)盼.望(pàn)犹.如(yóu)D.操.场(cāo)著.名(zhù)住止.(zhǐ)空隙.(xì)2.下列句子语序调整后意思变化最大的一项是()A.你快点走。

你走快点。

B.我吃了饭再去。

我去了再吃饭。

C.虚度了青春。

青春虚度了。

D.这件事我要做。

我要做这件事。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鸭雀无声悄无声息B.志存高远精中报国C.眉清目秀亭亭玉立D.精皮力竭山崩地裂4.对下列句子中运用的描写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阳光照亮了一张张兴奋的脸,每张脸都像一朵花。

(神态描写)B.我匆匆地一路小跑,心里不住地埋怨自己:前几天爸爸刚说过,放学后要直接回家,不要到别处去玩。

(动作、神态描写)C.我向前滑行,左右转弯,猛然停止,又倒退滑行……(动作描写)D.“怎么可能呢?”我自信十足地说,“我一定考到第一名!”(语言描写)5.下面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A.蝙.(biān)蝠屏.(pin)幕B.荧.(yíng)光障.(zàng)碍C.系.(jì)鞋带铃铛.(dāng)D.启.(qǐ)发敏锐.(yuè)二、填空题6.科学家通过_______次试验证明______________。

这____次试验分别是_____________。

7.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模仿——()启示——()敏锐——()灵巧——()显示——()研究——()三、语言表达8.按要求写句子。

1.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

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上册 2-6夜间飞行的秘密 同步练习9

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上册 2-6夜间飞行的秘密 同步练习9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第二单元6 夜间飞行的秘密一、选择题1.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是用嘴、耳配合来探路的。

“证明”一词供选择的解释:()A.用可靠的材料来表明或断定人或事物的真实性。

B.证明书或证明信。

2.下面句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看到牛,我也不再无缘无故欺负它了。

B.直到现在我还能兴致勃勃地写下这些文字,便是一种有力的证明吧!C.在一间屋子里七上八下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

D.他难以抵抗来自侵略者随时随地的骚扰。

3.画去不正确的读音或字。

捕捉(bǔpǔ)(揭竭)开秘密荧光屏(yín yínɡ)障(碍得)重重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A.蝙蝠.扁.豆B.立即.既.然C.系.铃铛联系.D.荧.屏晶莹.5.“课文的题目是蝙蝠和雷达,为什么一开始要写飞机?”这是根据()来提问的。

A.课文内容B.课文的写法C.课文得到的启示D.课文的类别二、填空题6.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 )7.填入反义词清楚——( ) 灵巧——( ) 敏锐——( )横七竖八——( ) 虚弱——( )三、语言表达8.[综合实践]根据图片完成练习。

(1)这家店的招牌菜是____________。

(2)这家店的招牌菜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3)这家店的老板可能姓_________。

(4)爷爷的胃不好,医生嘱咐他不能吃刺激性食物。

那爷爷到这家店吃饭合适吗?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人们从鱼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潜水艇,使潜水艇能在水里自由沉浮。

仿写:人们从____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_____,使__________________。

2.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仿写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蝙蝠能在夜里飞行。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夜间飞行的秘密》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夜间飞行的秘密》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 6 夜间飞行的秘密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蚊子苍蝇既使科学 B.横坚绳子系上证明C.研究架驶雷达灵巧 D.绳子苍蝇模仿显示2.选出每组词语中一个下划线字的错误读音()A.笨拙(zhuō) B.塞外(sài) C.蝙蝠(biǎn) D.竟走(jìng)3.《夜间飞行的秘密》中,给飞机装上雷达来探路,科学家是从()得到的启示。

A.蜜蜂认路 B.老马识途 C.蝙蝠声波 D.燕尾平衡4.“驾”组词错误的是()A.驾驶 B.驾照 C.驾裟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堤岸(tí)笨拙(zhuō)撇嘴(piě)露(lòu)头B.琵琶(bā)破绽(zhàn )旦角(jué)霸占(zàn)C.蝙蝠(biǎn)挖掘(jué)模(mó)样模(mú)型D.踱步(duó)惩处( chéng)殷(yān)红殷(yīn)实二、填空题6.多音字组词系 xì( ) jì( )行 xíng( ) háng( )横héng( ) hèng( )传chuán( ) zhuàn( )7.看拼音写词语。

yán jiū jià shǐ zhèng míng kē xué( ) ( ) ( ) ( )léi dá wén zi héng qī shù bā( ) ( ) ( )三、语言表达8.句子练习。

1.泉水从地下往上涌。

(改为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上册 2-6夜间飞行的秘密 同步练习7

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上册 2-6夜间飞行的秘密 同步练习7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第二单元6 夜间飞行的秘密一、选择题1.下面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僵.(jiāng )硬揭.(jiē)开蝙.(biǎn)蝠兰.(lán)花B.蚊蝇.(yīng)障.(zhàng)碍荧.(yíng)屏震撼.(hàn)C.屋檐.(yán)依赖.(lài)潜.(qián)水炊.(chuī)烟D.物质.(zhì)青苔.(tái)漆.(qī)黑窗框.(kuāng)2.《夜间飞行的秘密》中,给飞机装上雷达来探路,科学家是从()得到的启示。

A.蜜蜂认路B.老马识途C.蝙蝠声波D.燕尾平衡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鸭雀无声悄无声息B.志存高远精中报国C.眉清目秀亭亭玉立D.精皮力竭山崩地裂4.下面三句话中,“结实”一词的意思与其他两句不同的是()A.临上台前,她把绑腿打得很结实。

B.他身体健壮、结实。

C.小萌结实得像头牛。

5.下面的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晴朗的夜空漆黑的夜空B.揭开秘密揭露阴谋C.自由地避开自由地飞行D.开展活动发展科技二、填空题6.读拼音,写生字。

1.叔叔yán( )发的软件获得了国家颁发的专利zhèng( )书。

2.“wén( )子是怎样产卵的?”“飞é( )扑火”jiū( )竟是怎么回事?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查阅kē( )普书籍。

7.读拼音写词语。

王叔叔是搞汽车发动机yán jiū( )的,他常常jiàshǐ( )着装有不同发动机型号的车辆在空旷的地方来回跑,测试发动机的性能。

三、语言表达8.按要求写句子。

1.电脑将相关的“集装箱”调运到指定的地方。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一定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

2023-2024学年小学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材同步知识点与配套练习6《夜间飞行的秘密》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小学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材同步知识点与配套练习6《夜间飞行的秘密》含答案

第六课夜间飞行的秘密【词语杂烩】学好语文的方法就是积累多音字系jì(系上)表示“打结、扣”的意思时读“jì”,如“系扣子、系鞋带”;其他情况下都读“xì”,如“联系、关系、系统、心系百姓”等。

xì(关系)行háng(银行)这次飞行(xíng)表演真是太精彩了,这些飞机一会儿排成整齐的一行(háng),一会儿向四面八方飞去,大家都为它们鼓掌。

xíng(飞行)解词语1.启示(qǐ shì):通过启发提示而领悟的道理。

例句:这篇文章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为我的成长指明了道路。

2.敏锐(mǐn ruì):(感觉)灵敏;(眼光)尖锐。

例句:他目光敏锐,一点都不像七十多岁的人。

3.横七竖八(héng qī shù bā):形容纵横杂乱。

例句:弟弟把一些竹竿横七竖八地摆在地上,我们都没法通过了。

4.超声波(chāo shēng bō):超过人能听到的最高频(20000赫)的声波。

例句:超声波的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在水中传播距离远,可用于测量距离。

近义词启示 - 启发灵巧 - 灵活敏锐 - 敏捷研究 - 探究模仿 - 仿照反义词清楚 - 模糊灵巧 - 笨拙敏锐 - 迟钝横七竖八 - 整整齐齐词语搭配(晴朗)的夜空(漆黑)的夜里(灵巧)地避开一(架)飞机一(次)实验一(间)屋子词语拓展带有数字的四字词语:横七竖八、一心一意、二龙戏珠、三阳开泰、四平八稳、五湖四海、六神无主、七上八下、八仙过海、九牛一毛、十全十美你学会了吗?我们来挑战一下下面的试题吧!【课内基础提优】打好地基,才能建起高楼大厦一、结合拼音和语境写词语。

1.李时珍夜宿古寺,wén zi()、cāng ying()、飞蛾等昆虫都来影响他,他还是一心一意地yán jiū()药材。

2.小明已经通过了所有kē mù()的考试,jí jiāng()拿到jià shǐ zhèng ()。

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上册 2-6夜间飞行的秘密 同步练习5

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上册 2-6夜间飞行的秘密 同步练习5
13. 为什么蝙蝠的耳朵能听见超声波,人的耳朵却听不见呢? “蝙蝠探路”还可以用在生活中的什么地方?
10.词语品味答题方法:1.了解词性感情色彩揣摩词语所表达的喜怒京乐2.分析修辞,体会词语的形象含蓄。
11.解题思路:1.读问题,弄清考查要点,以便能带着问题看文章。这样会心中有数,有的放矢。2.速浏览全文,掌握全貌,注意发现与问题有关的信息。3.读原文,捕捉相关信息词,掌握短文细节内容。
造句: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人民解放军也会迎难而上决不畏惧!
(3)本题主要考查修改病句。语序不当,把“一百多年前”和“科学家做了一次实验”交换位置。示例: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实验。
(4)仿写设问句。示例:这人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是大明。
(5)本题主要考查仿写句子。示例:人们从萤火虫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人工冷光,使生活更加便利。
本题考查了课文的理解。
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
《夜间飞行的秘密》主要记记叙了人们受到生物的启示而进行的发明、创造。为总分结构,第一句总说人类的很多发明来自于对动物的观察和启发。然后具体举例说明人类的很多发明来自于对动物的观察和启发。
阅读可知,狗鼻子最好使,人就造出了电子鼻,能检查出地下煤气管道是不是漏气。
②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种声音。这种声音叫作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6夜间飞行的秘密同步检测(含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6夜间飞行的秘密同步检测(含答案)

6. 夜间飞行的隐秘厚积薄发1. 推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荧(yíng )、蝠(hú)、铛(dāng )”三个字的读音都正确。

()(2)“障”和“屏”都读后鼻音。

()(3)“系”是一个多音字,读“jì”时组词“系红领巾”,读“xì”时组词“联系”。

()2. 看拼音,写词语。

蝙蝠捕获wén()子和苍yíng()的本事格外超群。

jí()使有很多物体héng()七shù()八,它也能快速避开。

为什么会这样呢?kē()学yán jiū()发觉,并zhèng míng ()了其中的缘由——由于蝙蝠的嘴里会发出超声波。

3. 选词填空。

机敏灵活灵敏(1)即使是一根极细的电线,蝙蝠也能()地避开。

(2)猫的嗅觉格外(),鱼腥味儿一下子就能闻出来。

(3)松鼠是一种秀丽的小动物,很讨人宠爱。

它四肢(),行动灵敏。

4.下面是一个小组问题清单上的问题,它们是从哪些角度来提问的?请填一填。

小组问题清单①课文的题目是《蝙蝠和雷达》,为什么一开头要写飞机?②题目中的“蝙蝠”和“雷达”有什么关系呢?③蝙蝠如何辨别障碍物和猎物呢?④生活中还有哪些创造是受到了动物的启发?我发觉:问题是针对课文题目来提问的,问题是针对课文内容来提问的,问题是从课文的写法上来提问的,问题是联系生活阅历提出的。

5. 依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蝙蝠处处乱撞。

运用比方的修辞手法改写句子:(2)照样子写句子。

例:蝙蝠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协作起来探路的。

不是,而是。

阅读迁移6. 句子品读。

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

(1)天线发出的无线电波,相当于蝙蝠的。

(2)蝙蝠靠来辨析障碍物,相当于雷达的。

7. 比较阅读。

(一)三次试验的结果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协作起来探路的。

小学语文四年级《夜间飞行的秘密》练习含答案

小学语文四年级《夜间飞行的秘密》练习含答案

小学语文四年级《夜间飞行的秘密》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学号: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判断题1. 蝙蝠在夜间飞行时,主要依靠眼睛来避免障碍物。

()2. 科学家通过在蝙蝠的屋子里拉绳子和系铃铛的实验,证明了蝙蝠飞行时不依赖视力。

()3. 蝙蝠飞行时发出的声音,人耳可以听到。

()4. 现代飞机夜间飞行时使用的雷达技术与蝙蝠的回声定位原理不同。

()5. 雷达可以显示飞机前方的障碍物,提高飞行安全。

()二、选择题1. 蝙蝠在夜间飞行时,主要依靠什么来避免障碍物?A. 眼睛B. 耳朵C. 嘴巴D. 触觉2. 科学家通过哪种实验证明了蝙蝠飞行时不依赖视力?A. 蒙上蝙蝠的眼睛B. 塞上蝙蝠的耳朵C. 封住蝙蝠的嘴D. 以上都不是3. 蝙蝠发出的超声波,人耳能否听到?A. 能听到B. 不能听到4. 雷达的工作原理与以下哪种动物的探路方式相似?A. 蝙蝠B. 狗C. 猫D. 鸟5. 雷达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导航B. 通信C. 探测障碍物D. 娱乐三、填空题1. 蝙蝠在飞行时,通过发出______波来探测障碍物。

2. 雷达通过天线发出______波,遇到障碍物后反射回来,帮助飞机安全飞行。

3. 飞机夜间飞行时,雷达显示的荧光屏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前方的______。

四、简答题1. 根据课文内容,描述一下蝙蝠夜间飞行时是如何避免障碍物的。

2. 雷达技术是如何帮助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3. 你认为现代科技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自然界的现象?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 ×2. √3. ×4. ×5. √二、选择题1. B. 耳朵2. A. 蒙上蝙蝠的眼睛3. B. 不能听到4. A. 蝙蝠5. C. 探测障碍物三、填空题1. 超声2. 无线电3. 障碍物四、简答题1. 蝙蝠在夜间飞行时,通过发出超声波来探测障碍物。

这些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后反射回来,被蝙蝠的耳朵接收到,从而帮助蝙蝠判断障碍物的位置并避开它们。

6 夜间飞行的秘密 同步练习(含答案)

6 夜间飞行的秘密   同步练习(含答案)

步步为营——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夜间飞行的秘密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笼罩奋奋不平B.电据漫天卷地C.立既横七竖八D.违抗精疲力竭2.下面句子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

B.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C.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

D.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3.下列句子语序调整后意思变化最大的一项是()。

A.你快点走。

你走快点。

B.我吃了饭再去。

我去了再吃饭。

C.虚度了青春。

青春虚度了。

D.这件事我要做。

我要做这件事。

4.下列关联词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尽管..有骤雨,这里还.立刻就会干的。

B.蝙蝠夜里飞行,靠的既是..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眼睛,而且路。

C.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

D.不仅..一根细线,也.能灵巧的避开。

5.“固”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应查()A.囗B.口C.古D.十二、填空题6.看拼音,写词语。

雷dá(____) wén(____)子kē(____)学 yán jiū(______)苍yíng(____) shéng(____)子zhèng(____)明 jià shǐ(______)7.比一比,再组词。

即(______)驾(______)驶(______)竖(______)既(______)架(______)使(______)坚(______)8.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任选其中的一个造句。

(_____)七(_____)八人(_____)(_____)沸(_____)云(_____)雾山(_____)地(_____)(_____)(_____)而安精(_____)力(_____)三、现代文阅读课内片段阅读。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6课《夜间飞行的秘密》课内外阅读专项训练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6课《夜间飞行的秘密》课内外阅读专项训练试题(含答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6课课内外阅读专项训练一、阅读课文片段,并回答问题。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

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

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

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上,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

1.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是什么?用“”在文中画出来。

2.根据短文内容填表。

3.对文中加点的“终于”一词理解正确的是()(多选)A.体现了科学家的研究是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的。

研究成果来之不易。

B.体现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很容易被发现。

C.体现了科学家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精神。

4.科学家模仿_______________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我还知道人们从_______________中得到启示,发明了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动物界的出色“老师”野生动物界中也有一群和人类一样非常出色的“老师”——海岛猫鼬。

海岛猫鼬虽然不会教语文或者数学,却会积极主动地教给自己的后代捕食的本领,而这在野生动物界是非常罕见的现象。

对海岛猫鼬进行长期观察后发现,这种动物会“有意识”地给自己的孩子开设捕食“课堂”。

海岛猫鼬比其他动物要高明得多。

它们并不是让自己的孩子冒着被蝎子蜇到的危险,在实践中经历反复的碰壁来学会本领。

相反,它们会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告诉它们,哪些食物是可以吃的,哪些食物是危险的。

在把蝎子给小猫鼬吃之前,成年猫鼬还会把蝎子的刺拔掉,拿给小猫鼬看。

成年海岛猫鼬会刻意把捕捉到的猎物放在小猫鼬面前,让小猫鼬自己学习处置猎物。

海岛猫鼬十分注重循序渐进的教育方式,教小猫鼬吃蝎子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6夜间飞行的秘密(同步练习)四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6夜间飞行的秘密(同步练习)四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6夜间飞行的秘密一、下列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 蝙.蝠扁.担B. 即.使既.然C. 荧.屏晶莹D. 系.铃铛关系.二、读拼音,写词语。

kē xué jiā( )经过 yán jiū ()zhènɡ mínɡ():蝙蝠夜里飞行,捕食cānɡ yinɡ ( )、wén zi( )等,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三、选字填空。

【绳蝇】 ( )索苍( )【驾架】书( ) ( )驶【驶使】驾( ) ( )用【竖坚】 ( )立( )定四、选词填空。

灵巧敏捷灵敏1. 小松鼠行动非常( )。

2. 春风像一双( )的手,在柳条上剪出了小小的绿叶。

3. 【新材料】动车组列车内安装有多个( )的烟感报警器。

五、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新材料】“天宫空间站”的建立向世界( )了中国的实力,令我们深感自豪。

A. 证明B. 表明C. 证实2. 下面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一架飞机漆黑的夜里B. 一根电线清朗的夜空C. 两座灯晴朗的天气3. 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是( )A. 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

B. 这是一架飞机在夜航。

C. 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 知道蝙蝠在夜里如何飞行,你猜到飞机夜间飞行的秘密了吗?现代飞机上安装了雷达,雷达的工作原理与蝙蝠探路类似。

(照样子,写一个设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 )一根极细的电线,它( )能灵巧地避开。

(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并用这组关联词语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人们受下列生物的启发发明了什么?请你连一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类文阅读+课时练习(附答案)类文阅读-6 夜间飞行的秘密“飞翔之王”:蜻蜓蜻蜓被誉为昆虫里的“飞翔之王”。

在闷热的夏季里,暴雨将至或骤雨初歇,蜻蜓常常三五成群在空中飞舞。

它好似一架飞机,而飞行技巧却远远高出于飞机之上。

它能忽上忽下、忽快忽慢地飞行,它能微微抖动翅膀来一个一百八十度的急转弯,它能悬在空中不移动位置,这时它的翅尖每秒钟要挥动30-50次,作长“8”次运动。

就这一手,大多数以飞翔著称的鸟类也望尘莫及。

它可以长途飞行,一小时飞行六七十公里而不着陆;也可以突然降落,停在一个尖尖的枝梢上,瞬间又飞得无影无踪。

唐诗中“蜻蜓飞上玉搔(sāo)头”,生动地描写了这种“特技”表演。

蜻蜓飞得那么自由自在,是靠神经系统控制着翅膀的倾斜角度,微妙地与飞行速度和大气气压相适应。

蜻蜓这种“自动驾驶仪”比现代飞机灵巧得多。

人们从仿生学的角度不断研究昆虫的飞行与构造机能的特点,“移植”到飞机设计上加以应用。

例如在空气动力学中有一种“颤振”现象,如飞机机羽不能消除“颤振”,快速飞行时就会使机羽折断,招致机毁人亡。

蜻蜓则是消除颤振的“先驱者”,它的翅端前缘有一块色深加厚的部分,叫翅痣。

这是保护薄而韧的蜻蜓翅不致折损的关键,人们仿照翅痣,在飞机机羽上设计了加厚部分,于是战胜了颤振,保证了快速型飞机的安全。

(选自《开心趣味百科》)1.解释词语。

骤雨初歇:自由自在:2.本文主要写了。

文章用到的说明方法有、、等。

3.蜻蜓能做哪些“特技表演”呢?用“”在文中画出来。

再说一说,蜻蜓能做这些“特技表演”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文中引用了“蜻蜓飞上玉搔头”的诗句,你还知道哪些描写蜻蜓的诗句呢?写一写吧。

【参考答案】1.一场阵雨刚刚停止。

形容没有约束,十分安闲随意。

2.蜻蜓具有高超的飞行能力的根本原因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3.画出:它能忽上忽下、忽快忽慢地飞行,它能微微抖动翅膀来一个一百八十度的急转弯。

它能悬在空中不移动位置,这时它的翅尖每秒钟要挥动30-50 次,作长“8”字运动。

就这一手,一小时飞行六七十公里而不着陆。

根本原因:蜻蜓飞得那么自由自在,是靠神经系统控制着翅膀的倾斜角度,微妙地与飞行速度和大气气压相适应。

4.示例: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荷花之谜盛夏荷花,娇艳盛放。

它何以出淤泥而不染?是因为荷花的表面十分光滑,污垢难以停留?非也。

经科学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荷花的花瓣表面像毛玻璃一样,尽是20微米大小的“疙瘩”。

这一被称为“荷花效应”的发现给人意外的启示。

它启发人们去研制涂料和油漆,使墙面像荷花一样不受污染,永葆鲜艳色彩。

荷花能自身加热,即使外界温度降到10℃,它也能保持花朵内35℃的温度。

一株盛开的荷花可提供1瓦的功率。

这一能量来自荷花细胞内能发热的线粒体——细胞的“动力机械”。

荷花的自身加热有利于花粉传播。

晚间,花瓣关闭,待在温暖的花朵里的昆虫欢悦得很;第二天清楚,荷风送香,身上沾满了花粉的昆虫立即可以起飞,不必先晒太阳(许多昆虫的起飞需要30℃以上的胸廓温度),从而可避免成为敌人的猎物。

荷花有一种潜藏于莲子的旺盛的生命力。

科学家用一颗1288年以前的古老莲子培育出新的健康荷株。

这颗莲子和其他6颗莲子一起是从中国古代一个枯竭的荷塘里被发现的。

沉睡了近千年的莲子竟然在4天后长出嫩绿的新芽。

科学家从千年古莲中离析出一种酶,发现是这种酶在修理细胞本身的蛋白质损坏造成的缺陷。

倘若能从莲子中分离出负责修理“衰老损坏”的基因,不是也可以把这种基因移植于其他植物乃至人身上,让人类的不老梦想成真吗?(选自《生物奇趣》)1.“出淤泥而不染”中的“染”意思是()。

①用染料着色。

②感染;沾染。

③中国画笔墨技法之一。

2.第二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和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3.第三自然段“沉睡了近.千年的莲子竟然在4天后长出新的健康荷株”句中加点的“近”字能不能去掉?为什么?4.本文作者介绍了荷花的哪些特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5.盛夏荷花,娇艳盛放,深受人们的喜爱。

你积累了哪些描写荷花的诗句呢?写出来和大家分享吧。

【参考答案】1.②2.举例子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荷花能自身加热的特点3.不能。

“近”表“接近”,句中的“近千年”是概数。

如去掉,句中的千年就变成确切的数据,与事实不符,不能体现语言的准确性。

4.本文作者介绍了荷花不受污染、能自身加热、有旺盛的生命力的特点。

5.示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统编)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类文阅读练习(附答案)类文阅读-6 夜间飞行的秘密“飞翔之王”:蜻蜓蜻蜓被誉为昆虫里的“飞翔之王”。

在闷热的夏季里,暴雨将至或骤雨初歇,蜻蜓常常三五成群在空中飞舞。

它好似一架飞机,而飞行技巧却远远高出于飞机之上。

它能忽上忽下、忽快忽慢地飞行,它能微微抖动翅膀来一个一百八十度的急转弯,它能悬在空中不移动位置,这时它的翅尖每秒钟要挥动30-50次,作长“8”次运动。

就这一手,大多数以飞翔著称的鸟类也望尘莫及。

它可以长途飞行,一小时飞行六七十公里而不着陆;也可以突然降落,停在一个尖尖的枝梢上,瞬间又飞得无影无踪。

唐诗中“蜻蜓飞上玉搔(sāo)头”,生动地描写了这种“特技”表演。

蜻蜓飞得那么自由自在,是靠神经系统控制着翅膀的倾斜角度,微妙地与飞行速度和大气气压相适应。

蜻蜓这种“自动驾驶仪”比现代飞机灵巧得多。

人们从仿生学的角度不断研究昆虫的飞行与构造机能的特点,“移植”到飞机设计上加以应用。

例如在空气动力学中有一种“颤振”现象,如飞机机羽不能消除“颤振”,快速飞行时就会使机羽折断,招致机毁人亡。

蜻蜓则是消除颤振的“先驱者”,它的翅端前缘有一块色深加厚的部分,叫翅痣。

这是保护薄而韧的蜻蜓翅不致折损的关键,人们仿照翅痣,在飞机机羽上设计了加厚部分,于是战胜了颤振,保证了快速型飞机的安全。

(选自《开心趣味百科》)1.解释词语。

骤雨初歇:自由自在:2.本文主要写了。

文章用到的说明方法有、、等。

3.蜻蜓能做哪些“特技表演”呢?用“”在文中画出来。

再说一说,蜻蜓能做这些“特技表演”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文中引用了“蜻蜓飞上玉搔头”的诗句,你还知道哪些描写蜻蜓的诗句呢?写一写吧。

【参考答案】1.一场阵雨刚刚停止。

形容没有约束,十分安闲随意。

2.蜻蜓具有高超的飞行能力的根本原因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3.画出:它能忽上忽下、忽快忽慢地飞行,它能微微抖动翅膀来一个一百八十度的急转弯。

它能悬在空中不移动位置,这时它的翅尖每秒钟要挥动30-50 次,作长“8”字运动。

就这一手,一小时飞行六七十公里而不着陆。

根本原因:蜻蜓飞得那么自由自在,是靠神经系统控制着翅膀的倾斜角度,微妙地与飞行速度和大气气压相适应。

4.示例: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荷花之谜盛夏荷花,娇艳盛放。

它何以出淤泥而不染?是因为荷花的表面十分光滑,污垢难以停留?非也。

经科学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荷花的花瓣表面像毛玻璃一样,尽是20微米大小的“疙瘩”。

这一被称为“荷花效应”的发现给人意外的启示。

它启发人们去研制涂料和油漆,使墙面像荷花一样不受污染,永葆鲜艳色彩。

荷花能自身加热,即使外界温度降到10℃,它也能保持花朵内35℃的温度。

一株盛开的荷花可提供1瓦的功率。

这一能量来自荷花细胞内能发热的线粒体——细胞的“动力机械”。

荷花的自身加热有利于花粉传播。

晚间,花瓣关闭,待在温暖的花朵里的昆虫欢悦得很;第二天清楚,荷风送香,身上沾满了花粉的昆虫立即可以起飞,不必先晒太阳(许多昆虫的起飞需要30℃以上的胸廓温度),从而可避免成为敌人的猎物。

荷花有一种潜藏于莲子的旺盛的生命力。

科学家用一颗1288年以前的古老莲子培育出新的健康荷株。

这颗莲子和其他6颗莲子一起是从中国古代一个枯竭的荷塘里被发现的。

沉睡了近千年的莲子竟然在4天后长出嫩绿的新芽。

科学家从千年古莲中离析出一种酶,发现是这种酶在修理细胞本身的蛋白质损坏造成的缺陷。

倘若能从莲子中分离出负责修理“衰老损坏”的基因,不是也可以把这种基因移植于其他植物乃至人身上,让人类的不老梦想成真吗?(选自《生物奇趣》)1.“出淤泥而不染”中的“染”意思是()。

①用染料着色。

②感染;沾染。

③中国画笔墨技法之一。

2.第二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和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3.第三自然段“沉睡了近.千年的莲子竟然在4天后长出新的健康荷株”句中加点的“近”字能不能去掉?为什么?4.本文作者介绍了荷花的哪些特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5.盛夏荷花,娇艳盛放,深受人们的喜爱。

你积累了哪些描写荷花的诗句呢?写出来和大家分享吧。

【参考答案】1.②2.举例子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荷花能自身加热的特点3.不能。

“近”表“接近”,句中的“近千年”是概数。

如去掉,句中的千年就变成确切的数据,与事实不符,不能体现语言的准确性。

4.本文作者介绍了荷花不受污染、能自身加热、有旺盛的生命力的特点。

5.示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