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 》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对外汉语教学笔记整理

对外汉语教学笔记整理

蓬勃发展阶段(70年代(1978年以来)末至今)成立了全国性对外汉语教学领导机构:“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1998年已扩展为由11个政府部门组成)。

领导小组由当时的国家教委负责人任组成,日常工作由其常设机构“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后改称“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国家汉办”)负责。

国家教委在1989年5月指出:“发展对外汉语教学事业是一项国家和民族的事业。

”发展出多种教育类型和各种教学形式:对外汉语教学在事业的开创、巩固时期基本上只有汉语预备教育,即非学历教育。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来,针对外国留学生的汉语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才逐步发展起来。

外派汉语教师人数逐年增加:正式确立对外汉语教学学科:1978年,吕必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的“北京地区语言学科规划座谈会”上首次提出应当把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作为一个学科来建设。

1983年6月,参加筹备成立“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的前身)的专家学者正式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名称。

1984年王力为《语言教学与研究》创刊5周年题词时指出:“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学科”。

1998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列入了“对外汉语”这门新的学科。

该专业培养目标明确,即培养对外汉语师资或者储备师资。

它被列入05类一级学科“文学”类。

二级学科归属“中国语言文学”(代码:0501)。

该二级学科内共有3个分支:“汉语言文学”(050101)、“汉语言”(050102)和“对外汉语”(050103 )。

对外汉语专业代码后面加了“ ”号,文件说明是“目录内需一般控制的专业”,这表明还要受到某些条件的制约。

2007年1月,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3次会议上通过设置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 –MTCSOL)。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读书笔记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读书笔记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读书笔记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感悟:第一,关于教师拖堂的问题。

在教学中,我们教师由于种种原因,当堂的教学任务没有作结,或者为了要让学生多听一些知识点、多读几遍课文,多感受一些课堂的精彩,常常会拖堂几分钟,甚至到上课铃响还不想离去。

正如郑教授在书中所说的:“拖堂的几分钟,也许完成了教学任务,但这种‘多余的精彩’恐怕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真正能听得进的东西也非常有限。

”课间十分钟,学生喝水、上厕所、准备下节课,让紧张的身心得到松弛,以便以良好的状态进入下一堂课的学习。

我们试想想,一台好的机器要想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那只有劳逸结合,何况是正在成长的小学生。

作为教师,自己应该思考的是如何调控课堂教学的节奏,合理安排教学的时间节点,既能受到学生的欢迎,又有可能促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第二,板书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

郑教授在书中说:“板书是学习的工具,教学的手段,而不只是展示的平台,它要为教学服务,为学生学习服务。

”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对自己板书的呈现方式进行精心设计。

一个优秀的板书设计,能够把学生带进一种妙趣横生的境界,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随着老师板书的引导,踊跃举手发言,教学任务在一片热烈的气氛中顺利完成,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

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认为要求学生一味地拼命记答案,抄写板书,不但起不到抛砖引玉的效果,而且还会剥夺学生思考的权利,限制学生的思维,死读书,读死书。

在课堂上,学生看似回答流利,却丢失了学生思考的空间,缺失了思维碰撞的火花。

所以,在板书的整体设计上,在遵循逻辑思维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一种“留白”意识,给学生留下空白,留下更多思索的机会、易懂的欢快是我们教师应该注意,也是应该学习的。

第三,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问题。

郑教授列举的“主动走到讲台上的学生”、“主动发问和被动应答”、“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不均衡”、“高高举手的孩子获准回答问题的几率高”、“课堂上的沉默”、“课堂上的异口同声”、“廉价的掌声”、“无精打采的‘老师好’”、“与听课老师的‘互动’”、“闭不上眼睛的学生”……,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小问题”,但可以看出教师对课堂的调控,师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积极性存在一定的问题。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 》读书笔记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 》读书笔记

1. 以前/以来/以内/以后在表示时段的词语后面:在表示时点的词语后面:ﻫ注意:“以前”“以后”可以单用,“以来”“以内”不行2.以前/从前以前:表示过去,单用。

可在出现在时点、时段后,可以表示将来,“时点+……” 从前:表示过去,单用。

不可以出现在时点、时段后,不能表示将来。

3. 以后/后来以后:表示过去和将来,可以加时间点。

单用表示未来。

ﻫ后来:表示过去,一个过程的后一阶段,不能加时间。

4.后来/然后后来:时间名词。

指在过去某一时间之后的时间。

强调时间的先后,只用与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

一般与“开始”“原先”“起初”等词语相对应。

然后:连词。

表示某一动作或情况发生后,接着发生另一动作或情况,强调动作或情况发生的顺序。

过去、将来都可以,一般与“首先”“先”等词语相对应。

5.之间/之内/中间之间:两点距离以内。

之内:不超过某个范围。

小于等于某个范围。

ﻫ中间:可以是点,也可以是面。

6.三年前/前三年三年前:距说话时三年以前的时间,是过去。

ﻫ前三年:一段时间的前面三年。

过去将来都可以。

注意:“前三年”可以表示将来,例如“接下来的五年时间,前三年学习绘画,后两年出国深造。

”7.头一天/前一天头一天:一段时间里的第一天。

可以是过去,也可以是将来。

前一天:某时间前的那一天。

可以是过去,也可以是将来。

有时可以表示“头一天”,例如:“这个周末,前一天写作业,后一天出去玩儿。

”8. ……上/……中/……下……上:某方面。

例如“在学习上,你要多用点心。

”……中:可以是范围,也可以是过程。

例如“在所有的老师中,我最喜欢李老师。

”“在上课过程中,她总是对我们微笑。

” ﻫ……下:指条件。

例如“在他的帮助下,我终于完成了任务。

”9.心里/心中共同点:“里”和“中”都是指一个地方/一段时间/一件事物里面。

里:用于社会单位、领导、单位成员。

例如“我们厂里有4台机器。

”“我们厂中……”不行。

ﻫ中:用于一个过程、一种状态或指感觉上范围无限大的事物。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笔记周小兵主编(推荐文档)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笔记周小兵主编(推荐文档)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笔记周小兵,李海鸥上编主要介绍学科建设以及教学方法,中编主要介绍语言要素以及文化教学,下编主要讲语言技能教学机测试。

第一编一教学简论1.语言学习的基本概念第一语言第一语言是指孩子最早习得的语言,也就是从父母或者周围其他人哪里自然习得的语言。

第二语言第二语言是指在第一语言之后再学习的其他语言。

目的语目的语是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

它的涵盖性强,可以包括第一语言,第二语言,母语,外语,本族语,非本族语,标准语,方言等。

不管是什么语言,只要是一个人正在学习并希望最终掌握的语言,都可以成为目的语。

习得与学习习得是指从周围环境中通过自然学习过的某种能力。

比如说,幼儿站立,行走,饮食的能力,就是自然习得的。

习得无需专门的教师,专门的教学。

习得理论包括强化论,传递论,内在论,认知论等。

学习是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训练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多数情况下,学习是指在专门场所由专门教师实施的专门教学,应该有教学计划,教材,教学实施和测试。

学习包括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多种辨别学习,言语联结学习,概念学习,原理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学习等。

2.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的差异儿童第一语言习得和成人第二语言学习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主体,动机,环境,方式,教育者及相关因素,过程和文化等方面。

3.基础学科和相关学科对外汉语教学的产生本身就是多学科交叉的结果,相关学科主要有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教育学等。

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很快成为应用语言学中最有影响的部分。

1.对比分析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习惯和偏误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两个重要概念。

对比分析的内容对比分析假说的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

假说有两派:强硬派和温和派。

对比分析的语言学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

它强调对语言进行细致描述。

对比分析遭遇的批评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比分析假说在发展中受到的批评主要来自一下三个方面:非干扰性偏误的事实,理论批评和来自实践的批评。

(完整版)《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读书笔记

(完整版)《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读书笔记

(完整版)《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读书笔记1. 以前/以来/以内/以后在表⽰时段的词语后⾯:在表⽰时点的词语后⾯:注意:“以前”“以后”可以单⽤,“以来”“以内”不⾏2. 以前/从前以前:表⽰过去,单⽤。

可在出现在时点、时段后,可以表⽰将来,“时点+……” 从前:表⽰过去,单⽤。

不可以出现在时点、时段后,不能表⽰将来。

3. 以后/后来以后:表⽰过去和将来,可以加时间点。

单⽤表⽰未来。

后来:表⽰过去,⼀个过程的后⼀阶段,不能加时间。

4. 后来/然后后来:时间名词。

指在过去某⼀时间之后的时间。

强调时间的先后,只⽤与过去已经发⽣的事情。

⼀般与“开始”“原先”“起初”等词语相对应。

然后:连词。

表⽰某⼀动作或情况发⽣后,接着发⽣另⼀动作或情况,强调动作或情况发⽣的顺序。

过去、将来都可以,⼀般与“⾸先”“先”等词语相对应。

5. 之间/之内/中间之间:两点距离以内。

之内:不超过某个范围。

⼩于等于某个范围。

中间:可以是点,也可以是⾯。

6. 三年前/前三年三年前:距说话时三年以前的时间,是过去。

前三年:⼀段时间的前⾯三年。

过去将来都可以。

注意:“前三年”可以表⽰将来,例如“接下来的五年时间,前三年学习绘画,后两年出国深造。

”7. 头⼀天/前⼀天头⼀天:⼀段时间⾥的第⼀天。

可以是过去,也可以是将来。

前⼀天:某时间前的那⼀天。

可以是过去,也可以是将来。

有时可以表⽰“头⼀天”,例如:“这个周末,前⼀天写作业,后⼀天出去玩⼉。

”8. ……上/……中/……下……上:某⽅⾯。

例如“在学习上,你要多⽤点⼼。

”……中:可以是范围,也可以是过程。

例如“在所有的⽼师中,我最喜欢李⽼师。

”“在上课过程中,她总是对我们微笑。

”……下:指条件。

例如“在他的帮助下,我终于完成了任务。

”9. ⼼⾥/⼼中共同点:“⾥”和“中”都是指⼀个地⽅/⼀段时间/⼀件事物⾥⾯。

⾥:⽤于社会单位、领导、单位成员。

例如“我们⼚⾥有4台机器。

”“我们⼚中……”不⾏。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读书笔记(刘珣)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读书笔记(刘珣)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读书笔记(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科体系● 吕叔湘:学习语言不是学一套知识,而是学一种技能。

● 把第二语言教学归于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范畴,或者直接称之为语言学是不恰当的。

●语言教育学科实在受众多相邻学科理论的启示、综合应用相邻学科的有关理论基础上,主要是通过研究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的规律而形成了用于解决语言教育问题的一套系统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它不仅是“理论的应用”也是“可以应用的理论”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1. 普通语言学:研究语言的普遍性、共同规律和一般原理的理论语言学。

汉语语言学:对汉语进行描写和解释,对其规律进行揭示的具体语言学。

2.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是形式和意义通过社会约定俗成的符号构成的符号系统。

3. 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索绪尔)。

语言是对言语的抽象概括,言语是语言的表现形式。

4. 言语有生成性。

5.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6. 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思维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世界进行认识活动的过程。

概念、判断、推理。

7. 语言产生于特定的社团并体现该社团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9. 功能主语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1) 语言能力competence 和交际能力performance :语言能力主要与语言的形式有关,是一种脱离外部语言环境的内在心理机制。

2) 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Hyms 提出,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

逻辑来表达某个主题的连续的句子所构成的语言整体。

Turn-taking ,insertion sequence ,closing ,opening ,5)对外汉语教学的心理学基础1. 大脑功能侧化与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假说神经生理:在生命早期,大脑两半球都有语言的潜在能力,从两岁到青春期(12岁左右),是大脑语言功能向左侧化时期。

关键期假说:Lenneberg (60年代)所谓语言习得关键期就是指在青春期以前,由于大脑功能侧化尚未完成,左右脑都能参与语言习得的这段时期。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笔记整理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笔记整理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笔记整理一、引言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在汉语非母语环境下的汉语教学活动。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对外交往的不断增加,对外汉语教学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理论的研究和整理是非常关键的,本文将对对外汉语教学理论进行整理和总结。

二、基本原则1. 目标明确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是使学习者掌握汉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并能够在实际交际中灵活运用。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明确目标,并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水平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

2. 意义传递对外汉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传递汉语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观。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引导学生了解和理解中国文化,并通过语言表达来传递文化信息。

3. 学生主动参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是主动的学习者,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

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通过互动和合作来学习汉语。

4. 多媒体辅助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可以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教师应该善于运用各种教学资源,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方法1. 基于任务的教学法基于任务的教学法是一种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任务,让学生进行实际的语言运用和交际活动。

这种方法强调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2. 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通过模拟真实的语言环境来进行教学的方法。

教师可以设置各种真实的情境,如购物、旅游、用餐等,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语言表达和交流。

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沟通能力。

3. 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和互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教师可以设置小组讨论、合作任务等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帮助和学习。

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四、评估与测量对外汉语教学的评估与测量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效果的重要手段。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读书笔记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读书笔记

学号 xxxxxxxxx读书笔记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关于《汉语语法问题分析》的读书笔记院(系)名称:文法学院专业名称:对外汉语学生姓名 : xxx指导教师:xxx关于《汉语语法问题分析》的读书笔记xxx(河北xxxx学院文法学院对外汉语专业 200x级02班)指导教师:xxx《汉语语法分析问题》是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创作的一部语法理论著作。

这本书篇幅不大,不到七万字,但内容丰富,视野开阔。

全书以语法分析为纲,结合我国语法学创建八十年来的历史和现状,对语法研究中几乎所有的问题,特别是涉及语法体系的问题,作了一个总的检讨。

吕先生在“前言”中开宗明义:“多年来想写一篇文章谈谈汉语的语法分析问题。

主要是为了说明汉语语法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何以成为问题,说明问题的来龙去脉,借以活泼思想,减少执着。

同时也可以安抚一下要求有一个说一不二的语法体系的同志们的不耐烦情绪,让他们了解,体系问题的未能甚至不可能定于一,不能完全归咎于语法学者的固执或无能。

这是本文的主要用意。

当然,如果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说明,能把研究工作向前推进一步,那也是‘固所愿也’。

”全书按“一引言”、“二单位”、“三分类”、“四结构”四部分展开论述。

主要是摆问题,促使读者进一步观察和思考,但也常常摆出几种看法加以比较,指示解决问题的途径。

著作讨论的问题主要涉及“语法单位及其划分”、“词类及其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和句子分析”等方面。

这些问题有大有小,大的如“结构关系”、“主语和宾语”等,小的如“量词”、’“是字句”等。

可以看出,作者是以一个个问题串联全文的,但是这些问题不是凌乱地堆积起来,而是被作者组织在一个语法体系之中。

可以说,作者既注重摆问题,同时也照顾到了语法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对于不同的问题,作者的原则是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所以有的问题是长篇大论,如“语素”、“补语”等,而有的问题则是一笔带过,如“词根”、“定语”等。

在讨论中,作者主要是摆问题,分析各种处理方法的利弊得失,同时也提出自己的观点或意见。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04版和19版区别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04版和19版区别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04版和19版区别摘要:一、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简介二、201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三、04版和19版的区别四、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性五、如何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效果正文: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是一本针对外国学习者汉语语法疑惑的专业书籍。

本书收集并挑选了在学习汉语过程中普遍存在的201个语法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分析和解答。

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经验的学习者,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自己需要解答的疑惑。

201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以《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为依据进行分类编排,以求解答外国学习者在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书中不同词性的语法条目进行对比,便于学习者理解和掌握。

为了便于查阅,书中还附上了音序索引。

04版和19版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内容的更新和补充上。

19版在04版的基础上,针对近年来汉语教学的发展和外国学习者的需求,进行了修改和补充。

新的版本更具实用性和针对性,能够更好地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求。

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

作为一种工具性学科,对外汉语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外国学习者掌握汉语语言,还能够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我国的文化。

因此,对外汉语教学不仅具有实用性,还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

要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效果,首先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

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研究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解答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疑惑。

此外,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也很重要。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汉语。

总之,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项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事业。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使用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使用

:标题:深度解读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使用一、前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法一直是学习者们比较头疼的问题之一。

尤其是对外汉语学习者,由于语言环境的不同,对汉语的语法理解和应用常常存在困难。

针对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释疑,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进行全面探讨,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法知识。

二、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使用1. 主题词:“语气助词”对外汉语学习者常常对语气助词的使用感到困惑。

语气助词在汉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体现说话者的语气,表达询问、疑惑、感叹等情绪。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气助词的使用尤为重要,学习者应该能够正确地运用各种语气助词,使语言表达更加准确和丰富。

2. 主题词:“动词的时态”动词的时态是语法学习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对外汉语学习者需要充分理解和掌握动词的时态使用规则。

在实际应用中,学习者常常会存在对动词时态的误用或混淆,因此需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重点进行讲解和实践。

3. 主题词:“名词的数”名词的数是汉语中的基本语法知识之一,而对外汉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通常会遇到名词数的误用或混淆。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重点针对名词的数进行解释和练习,帮助学习者准确地理解和应用名词的单复数形式。

4. 主题词:“形容词的使用”形容词的使用是对外汉语学习者在表达中常常遇到的问题之一。

形容词的位置、修饰对象以及使用时的搭配都是值得关注的地方。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需要对形容词的使用规则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习者正确地运用各种形容词。

5. 主题词:“副词的作用”副词在汉语中的作用并不像其他语言那么明确,因此对外汉语学习者往往对副词的使用存在疑惑。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需要重点解释副词的作用和使用方式,以帮助学习者正确理解和运用各种副词。

三、总结与展望本文从语气助词、动词的时态、名词的数、形容词的使用以及副词的作用等方面对外汉语教学语法进行了深度和广度的探讨,旨在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语法知识。

本文也共享了个人对这些语法知识的理解和观点,并提出了未来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的展望和期待。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一、汉语名词的数量词的使用1. 名词+量词+数词例:一本书、两个苹果、三张桌子2. 数量词+名词例:两本书、十个苹果、五张桌子二、动词的时态使用1. 一般现在时例:我读书(我现在正在读书)2. 现在进行时例:我正在读书(目前,我正在进行阅读行为)3. 一般过去时例:我昨天读了一本书(昨天进行的动作)4. 过去进行时例:我昨天这个时候正在读书(过去某一具体时刻正在进行的动作)5. 一般将来时例:明天我会读书(将来某个时间进行的动作)6. 将来进行时例:明天我会在读书(将来某一具体时刻正在进行的动作)三、形容词的使用1. 形容词+名词例:漂亮的花、好吃的食物2. 名词+的+形容词例:这个女孩漂亮的(女孩很漂亮)3. 形容词+了例:这个问题很难了(强调现在的状态)四、句型的排列1. 主谓宾例:我买了一本书(主语+动作+宾语)2. 主谓例:我走了(主语+动作)3. 主谓宾宾例:她给我写了一封信(主语+动作+间接宾语+直接宾语)4. 主谓宾补例:我觉得这个事情很难(主语+感觉动词+宾补)5. 主系表例:她是老师(主语+系动词+表语)6. 主系表补例:他很害怕(主语+系动词+表语+宾补)五、副词的使用1. 表时间例:他昨天来了(副词+动作)2. 表地点例:他在这里休息(副词+位置)3. 表程度例:这个问题很难(副词+形容词)六、连词的使用1. 并且例:我喜欢唱歌,并且喜欢跳舞2. 或者例:你可以选择阅读或者写作3. 不但…而且例:他不但唱歌好,而且跳舞也很好七、介词的使用1. 表位置例:书在桌子上2. 表动作例:我在看书3. 表时间例:我昨天去了图书馆结语以上是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通过对基础语法知识的整理和解释,希望能够帮助学习汉语的同学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法知识,从而提高汉语学习的效果。

学习语言需要长期坚持和不断练习,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大家一定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

祝愿大家在学习汉语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不断取得进步!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语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笔记周小兵主编解析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笔记周小兵主编解析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笔记周小兵主编解析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笔记周小兵,李海鸥上编主要介绍学科建设以及教学方法,中编主要介绍语言要素以及文化教学,下编主要讲语言技能教学机测试。

第一编一教学简论1(语言学习的基本概念第一语言第一语言是指孩子最早习得的语言,也就是从父母或者周围其他人哪里自然习得的语言。

第二语言第二语言是指在第一语言之后再学习的其他语言。

目的语目的语是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

它的涵盖性强,可以包括第一语言,第二语言,母语,外语,本族语,非本族语,标准语,方言等。

不管是什么语言,只要是一个人正在学习并希望最终掌握的语言,都可以成为目的语。

习得与学习习得是指从周围环境中通过自然学习过的某种能力。

比如说,幼儿站立,行走,饮食的能力,就是自然习得的。

习得无需专门的教师,专门的教学。

习得理论包括强化论,传递论,内在论,认知论等。

学习是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训练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多数情况下,学习是指在专门场所由专门教师实施的专门教学,应该有教学计划,教材,教学实施和测试。

学习包括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多种辨别学习,言语联结学习,概念学习,原理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学习等。

2(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的差异儿童第一语言习得和成人第二语言学习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主体,动机,环境,方式,教育者及相关因素,过程和文化等方面。

3(基础学科和相关学科对外汉语教学的产生本身就是多学科交叉的结果,相关学科主要有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教育学等。

二(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很快成为应用语言学中最有影响的部分。

1(对比分析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习惯和偏误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两个重要概念。

对比分析的内容对比分析假说的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

假说有两派:强硬派和温和派。

对比分析的语言学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

它强调对语言进行细致描述。

对比分析遭遇的批评 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比分析假说在发展中受到的批评主要来自一下三个方面:非干扰性偏误的事实,理论批评和来自实践的批评。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笔记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笔记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笔记第一篇: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笔记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笔记周小兵,李海鸥上编主要介绍学科建设以及教学方法,中编主要介绍语言要素以及文化教学,下编主要讲语言技能教学机测试。

第一编一教学简论1.语言学习的基本概念第一语言第一语言是指孩子最早习得的语言,也就是从父母或者周围其他人哪里自然习得的语言。

第二语言第二语言是指在第一语言之后再学习的其他语言。

目的语目的语是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

它的涵盖性强,可以包括第一语言,第二语言,母语,外语,本族语,非本族语,标准语,方言等。

不管是什么语言,只要是一个人正在学习并希望最终掌握的语言,都可以成为目的语。

习得与学习习得是指从周围环境中通过自然学习过的某种能力。

比如说,幼儿站立,行走,饮食的能力,就是自然习得的。

习得无需专门的教师,专门的教学。

习得理论包括强化论,传递论,内在论,认知论等。

学习之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训练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多数情况下,学习是指在专门场所由专门教师实施的专门教学,应该有教学计划,教材,教学实施和测试。

学习包括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多种辨别学习,言语联结学习,概念学习,原理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学习等。

2.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的差异儿童第一语言习得和成人第二语言学习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主体,动机,环境,方式,教育者及相关因素,过程和文化等方面。

3.基础学科和相关学科对外汉语教学的产生本身就是多学科交叉的结果,相关学科主要有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教育学等。

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很快成为应用语言学中最有影响的部分。

1.对比分析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习惯和偏无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两个重要概念。

对比分析的内容对比分析假说的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

假说有两派:强硬派和温和派。

对比分析的语言学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

它强调对语言进行细致描述。

对比分析遭遇的批评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比分析假说在发展中受到的批评主要来自一下三个方面:非干扰性偏误的事实,理论批评和来自实践的批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以前/以来/以内/以后在表示时段的词语后面:在表示时点的词语后面:注意:“以前”“以后”可以单用,“以来”“以内”不行2. 以前/从前以前:表示过去,单用。

可在出现在时点、时段后,可以表示将来,“时点+……”从前:表示过去,单用。

不可以出现在时点、时段后,不能表示将来。

3. 以后/后来以后:表示过去和将来,可以加时间点。

单用表示未来。

后来:表示过去,一个过程的后一阶段,不能加时间。

4. 后来/然后后来:时间名词。

指在过去某一时间之后的时间。

强调时间的先后,只用与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

一般与“开始”“原先”“起初”等词语相对应。

然后:连词。

表示某一动作或情况发生后,接着发生另一动作或情况,强调动作或情况发生的顺序。

过去、将来都可以,一般与“首先”“先”等词语相对应。

5. 之间/之内/中间之间:两点距离以内。

之内:不超过某个范围。

小于等于某个范围。

中间:可以是点,也可以是面。

6. 三年前/前三年三年前:距说话时三年以前的时间,是过去。

前三年:一段时间的前面三年。

过去将来都可以。

注意:“前三年”可以表示将来,例如“接下来的五年时间,前三年学习绘画,后两年出国深造。

”7. 头一天/前一天头一天:一段时间里的第一天。

可以是过去,也可以是将来。

前一天:某时间前的那一天。

可以是过去,也可以是将来。

有时可以表示“头一天”,例如:“这个周末,前一天写作业,后一天出去玩儿。

”8. ……上/……中/……下……上:某方面。

例如“在学习上,你要多用点心。

”……中:可以是范围,也可以是过程。

例如“在所有的老师中,我最喜欢李老师。

”“在上课过程中,她总是对我们微笑。

”……下:指条件。

例如“在他的帮助下,我终于完成了任务。

”9. 心里/心中共同点:“里”和“中”都是指一个地方/一段时间/一件事物里面。

里:用于社会单位、领导、单位成员。

例如“我们厂里有4台机器。

”“我们厂中……”不行。

中:用于一个过程、一种状态或指感觉上范围无限大的事物。

例如“空中”,“空里”不行。

10. 时间/时候时间:可以用数字、数量表示。

可以是点,也可以是段。

例如“给我一点时间好吗”“明天开会的时间是8点。

”时候:指某一特定的时刻。

常常说“……的时候”。

但“什么时候”问的是具体时间。

11. ……的时候/以后我觉得这个没什么问题吧……12. 明天/第二天明天:今天的下一天。

下一天:某天的下一天13. 最近/现在最近:说话的前一段时间,或说话的后一段时间。

现在:说话的时候,或说话前后一段或长或短的时间14. 一天/有一天/有时一天:一昼夜,一个白天,过去的某一天。

有一天:过去的某一天,将来的某一天。

有时:有的时候。

15. 刚才/刚/刚刚a. 意思不同刚才:说话前不久的那个时间,跟“现在”相对。

刚:事情发生不久。

与“很久”相对。

还有恰好达到某一点或某种程度的意思。

b. 词性用法不同刚才:时间名词,可作状语、主语刚:副词,只能放在动词前,作状语。

可以和“就”“又”连用表示前后两个动作中间时间很短,例如:“刚下课,他就冲出了教室。

”某事即将发生但并未发生。

例如“他刚要签字,电话就响了。

”c. 否定形式不一样刚才:~+没/不刚:不是+~刚刚:两个词都可以换成“刚刚”。

16. 处处/到处a. 相同点都可以表示各个地方。

b. 不同点到处:如后面是具体的动作,只能用“到处”。

(即可抽象,可具体)处处:表示各个方面。

(仅抽象)17. 二/两二:数字、序号、号码。

重量、长度、容量也可用“二”。

“二”在一些名词前,表示第二。

“二楼”两:百、千、万前面。

个位数、量词和一些可以作量词的名词前面一般用“两”。

(这里是不是有点不好理解,就是说,我们可以说“一年”,那么“年”是可以作量词的,所以,在“年”的前面,就一般用“两”,类似的还有“两辆”、两岁)其实可以总结一下,其实就是说“二”是序数词,而“两”是基数词,为了区分才有了这两个不同的词,比较“二月”和“两个月”。

18. 口/名/位/个口:家里有多少人的时候。

名:说明身份。

例如“一名教师”位:尊敬、礼貌个:随便、口语。

19. 只/头/各/匹只:比较广。

(很多原来用其他量词的,现在都可以用“只”了)头:体形大。

条:细长。

匹:马、骆驼、骡子、狼。

20. 一群/一批/一堆一群:聚集的人或动物。

一批:同一段时间中或一次出现多个东西或人。

一堆:堆积的东西。

21. 次/下/趟/遍次:表示一件事情发生的数量,也可用于名词前表示重复出现的事务。

例如“这一次的毕业晚会请到了知名校友参加。

”下:时间很短的动作,或尝试。

例如“她听了一下,觉得是鸟叫。

”趟:用于一来一去的动作和火车。

(注意,火车的一来或一去叫“一趟”)遍::表示动作从头到尾地完成一次。

22. 10多斤/10斤多10多斤:11~19斤10斤多:(10,11)斤把斤看成小数点,所以是十多斤,而是十斤多。

同样的,630000是60多万,63000是6万多。

23. 个个/每个(量词重叠/每+量词)个个(量词重叠):①一般要出现“都”。

有强调的语气。

②不能说明宾语位置的事物。

③不能表示习惯性行为(个人认为并非如此。

例如“他每次吃饭都要点蜡烛。

”“他次次吃饭都要点蜡烛。

”两种都可以说,而“他每次打完球就去洗澡。

”能说,“他次次打完球就去洗澡。

”不能说,是因为“次次”后面不能跟多种动作,例如同样不能说的是,“我次次先刷牙后吃早饭。

”每个(每+量词):①一般也要出现“都”;②可以说明宾语位置的事物;③可以表示习惯性行为(同样的,这里见上一个括号)。

24. 一个个/个个名量词前有“一”:①表示every sigle one,一般有“都”,这个“一”不能省。

②表示动作的方式,常有“地”,例如“一个个地走了出去。

”③数量多,例如“一排排杨树。

”动量词前有“一”:表示重复多次,不能省“一”,例如“我一遍遍地检查我的拼写。

”25. 一一表示一个一个地。

例如“一一回复”。

26. 要/想想:语气稍弱,想法,打算,不一定去做。

和副词“有点儿”“很”“比较”搭配。

不想:没有打算。

要:强烈的愿望,是决定、决心。

和副词“一定”“非”“决不”搭配。

不要:用来禁止别人。

(台湾剧里会有“我不要去。

”这种说法,感觉有点撒娇的味道。

)27. 愿意/肯愿意:心里的感觉,心里面接受甚至喜欢去做。

和“很”“非常”搭配。

肯:付出一定努力、作出一定牺牲。

用语言或行动表现出接受。

在别人的要求下做某事,不加升读副词,自己主观付出,可以用“愿意”替换的情况下,可以加程度副词(但是我感觉,“他很肯吃苦。

”还是读不通啊……)28. 应该/必须应该:①认为怎样做是正确的。

②猜测。

必须:不这样不行,一定要这样,没有别的选择。

①命令、决定;②客观陈述。

29. 表示能力的“能”和“会”会:①通过学习具有的某种能力。

②没有某种能力只能用“不会”。

③强调技巧。

能:①强调能力,(例如,“他会开车”是说他有这个技巧,“他能开车。

”是说他今晚虽然太累了,但是还是可以去开车回家的);②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水平、效率,例如“能吃5个馒头”;③表示恢复某种能力。

例如“他又能下地走路了。

”30. 表示可能的“能”和“会”能:客观上有条件做某件事。

例如“1块钱就能买到一本书。

”会:主观愿意或估计某事可能性(这里的估计还是根据那个人的主观意愿进行估计)。

例如“已经半个小时了,他不会来了。

”31. (如果)……就能/(如果)……就会……就能:达到某种目的。

就会:出现某种结果。

32. 不能出来/不会出来/出不来不能:不准许。

多用于疑问或否定。

(复习一下,能目前学到了三个意思,能力/可能/许可)不会:没有这种可能性。

(主观可能性,即个人意愿)出不来:可能补语,,没办法出来。

(没能力出来,即客观可能性)33. 表示能力的“能”与“可以”能:善于做某事;能力达到一定程度。

可以:能力达到一定程度。

(即“他真能说。

”这里的“能”不能换成“可以”,但是“他能说一天一夜。

”这里的“能”可以换成“可以”。

)34. 表示可能的“能”与“可以”35. 表示许可的“能”与“可以”能:疑问句、否定句。

可以:肯定句、疑问句、否定句36. 听了听/听一听动词重叠:①动作时间短,次数少,如果是双音节动词,不加“一”,加“一下”;②试着做某事;③使语气柔和、客气;④轻松、随便。

37. 来来回回少数动词可以有AABB的重叠形式,表示量大。

(这里似乎是作者忘记讲二者的区别了,简而言之就是,前者已发生,后者未发生,可表祈使)38. “我要帮忙他”为什么不对帮助:完整的词,(或者说,两个词素都是动词性)。

帮忙:是动宾结构离合词,可以拆开。

离合词:①不能加宾语;②A了着过B;③A时量补语/动量补语B;④重叠是AAB39. “你别吵她的架”为什么不对吵架是双方共同行为,单人不可控。

相对的,“生气”则是单人行为,单人可控。

如“你别生他的气。

”40. 他很忙/他是很忙他很忙:描述。

他是很忙:同意、肯定,“是”重读。

41. 他胖,我不胖形容词单独作谓语含有比较义或回答问题。

否则前面要加“很”等程度副词。

42. 高高兴兴/高兴高兴形容词重叠一般为AABB,少量可以说ABAB,此时转变为动词。

(有使动义)与之类似的词还有“热闹”“痛快”“轻松”等。

43. 很高兴/高高兴兴的形容词重叠后,有表示程度的意思,所以不再加程度副词。

(原文说形容词重叠有程度加深的意思,我觉得并不是这样,比如“胖胖的”和“胖”,听起来后者程度更深,所以我改成了“表示程度”,不管是使之听起来可爱还是增加了描述义,总之是有了对程度的修饰,所以不再加其他程度副词。

)44. 人家/别人(简单解释一下,“人家”不能用于“其他人”的意思就是不能用于“除了我方的其他人。

”例如,“这里没别人,你就说吧。

”)45. 咱们/我们咱们:包括说话人和谈话的对方在内。

我们:可以包括也可以不包括对方。

46. “我穿的一双鞋”对吗“一”表示不确指,当听话人知道是哪一个的时候应该用“这/那+(数)量词。

”47. 这么/那么这么:指代的事物离说话人比较近。

那么:指代的比较远。

说不清远近的,两者皆可。

48 这么高两种意思:①程度高。

so②替代某种量度,this。

49. 这么/这样区别在于,“这样”可以代替情况,例如“你怎么这样”而“这么”不可以。

相同点在于,都可以加动词,加形容词,加心理动词,加名词。

加名词时有限制,例如只能说“这么一种人”不能说“这么的人”,而“这样”则两者皆可。

(理解这两者的区别的关键就在于,“这样”是名词性的,而“这么”是副词性的。

所以副词无法代替一件事,也不能作定语)50. 很多/多少“很多”的否定形式是“没(有)多少”。

51. 你想吃点什么/你要不要吃点什么什么:①疑问②说不清楚的、不太肯定的人或事物。

52. 什么/怎么什么:问事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