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新生入学语文测试卷(有答案)
七年级入学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入学考试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0分)1.下列各项中对加下划线的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伫(zhù)立酝酿(liàng) 枯涸(hé) 骇(hài)人听闻B. 附和(hè) 落难(nàn) 看(kān)护忍俊不禁(jìn)C. 诱(yòu)惑雏(chú)形收敛(liǎn)猝(zhú)然长逝D. 玷(diàn)污泯(mǐn)灭宽恕(shù) 苦心孤诣(yì)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诀别头晕目眩憔悴一年之技在于春B. 倔强班门弄斧磅薄可望而不可及C. 闲适心旷神贻慷慨玲珑剔透D. 行乞走投无路迷漫多姿多采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是的,或许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地制造不被的清新。
②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一个技术人员,一个小孩儿,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迷醉于大自然的景色。
A. 固执珍重不是而是B. 固执珍惜不仅是而且是C. 倔强珍惜不是就是D. 倔强珍重不仅是而且是4.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B. 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C. 有时候我甚至还看到蝈蝈非常勇敢地纵身追捕蝉,而蝉则镇定自若地飞起逃窜.D. 不知什么时候,世间出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叫做女娲.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应当严格遵守交通规则.B. 非常雪白的墙壁,晃得人的眼睛都睁不开.C. 刘老师虽然年过六十,而且身体很健康.D. 经历了千山万水,他千里迢迢地从遥远的地方来到了青神.6.河中石兽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初一语文开学试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开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iàng)迸溅(bèng)应接不暇(yìng)B. 蹒跚(pán)猝不及防(cù)叱咤风云(zhà)C. 瞠目结舌(chēng)恣意妄为(zì)囫囵吞枣(hú)D. 踌躇(chóu)拈轻怕重(niān)咄咄逼人(duō)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B. 他虽然学习成绩优异,但是经常帮助成绩差的同学。
C. 为了避免不再发生类似错误,我们必须加强管理。
D. 他不但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答案:D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纪轻轻,却已经著作等身,真是不可理喻。
B. 他总是不拘小节,对工作总是敷衍了事,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C.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总是谦虚谨慎,从不妄自尊大。
D. 他总是喜欢夸夸其谈,对实际工作却一窍不通。
答案:C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老师问:“你今天为什么迟到了?”B. “我今天起晚了,”他说,“所以迟到了。
”C. “我今天起晚了,”他说,“所以迟到了。
”D. “我今天起晚了,”他说:“所以迟到了。
”答案:B5.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B. 他像一头老黄牛,默默无闻地工作着。
C. 他的话像一把锋利的刀子,直刺人心。
D. 他今天迟到了。
答案:D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他总是不拘小节,对工作总是敷衍了事。
(敷衍:勉强应付)B.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总是谦虚谨慎,从不妄自尊大。
(妄自尊大:过分地看轻自己)C. 他总是喜欢夸夸其谈,对实际工作却一窍不通。
(夸夸其谈:说话夸大其词)D. 他虽然年纪轻轻,却已经著作等身,真是不可理喻。
初一新生入学综合素质测试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1

②、池塘里的荷叶在微风中摆动。
(改写成拟人句)③、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改写成反问句)。
④、爸爸对小兰说:“我背你过去。
”(改写成第三人称转述)7、积累(10分)①、,勿施于人。
②、以子之矛,。
③、猪八戒照镜子——(歇后语)。
④、却看妻子愁何在,。
,青春作伴好还乡。
⑤、“打虎英雄”指的是,这个人物出自我国古代着名小说《》,着一件咖啡色的“长大褂”。
枫树的树叶像张开的手掌,而且纹路清晰。
阵阵秋风把枫叶吹得摇来摇去,“沙沙”作响,好似一个个脸蛋红红的小孩,正冲着我们点头,又像在和我们说悄悄话。
再往前看,经过几年秋雨的洗涤,一棵棵枫树仿佛比冬青还年轻。
经霜的枫叶火红火红的,好似天边飘落的红霞。
秋色被枫叶映衬得更加浓郁了!每当看见枫树叶,我总会想起代大诗人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绝句来。
①、用“﹏”画出文中表示递进关系的句子。
(2分)②、照样子写词语。
(2分)沙沙③、这段话主要写:(4分)④、把短文最后一句中的空填上。
(2分)⑤、这首诗的题目是。
(1分)⑥、这段话写出了枫林的,表达了作者对枫林的之情,(4分)③里外不是人④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
⑤武松、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8、(略)9、①枫林的叶子……纹路清晰。
②(略)③秋天傍晚时分枫林的美丽景色。
④、唐杜牧⑤、《山行》⑥、美丽景色热爱10、略。
初一语文新生测试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新生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é)B. 应届(yīng)C. 蹒跚(mán)D. 锲而不舍(qì)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哪位诗人的笔下?A. 李白B. 杜甫C. 王勃D. 白居易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老师的耐心教导,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B. 他那勤奋好学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C. 这个问题的答案,我到现在还没有弄清楚。
D. 同学们都积极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的是:A. 月亮B. 星星C. 云彩D. 太阳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B. 窗外的小鸟在欢快地歌唱。
C. 河水静静地流淌。
D. 太阳从东方升起。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6. 请填写下列诗句的上一句或下一句。
- “床前明月光”下一句是:__________。
- “春眠不觉晓”上一句是:__________。
7. 请写出《静夜思》这首诗的作者:__________。
8.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岳阳楼记》,其作者是:__________。
9. 请写出《水调歌头》中的名句:“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
”10. “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春》朱自清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初一入学考试题及答案语文

初一入学考试题及答案语文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憧憬(chōng jǐng)迸溅(bèng jiàn)蜷缩(quán suō)B. 踌躇(chóu chú)缄默(jiān mò)瞠目结舌(chēng mù jié shé)C. 恣意(zì yì)旖旎(yǐ nǐ)蹒跚(pán shān)D. 徜徉(cháng yáng)蹂躏(róu lìn)峥嵘(zhēng ró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轻,但是工作能力强。
B.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精神得到了提升。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一读。
D.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有参加比赛。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受伤的小鸟,蜷缩在角落里。
B.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C. 她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D. 他的心情像过山车一样起伏不定。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熟了,秋天的叶子黄了,冬天的雪花飘了。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体育也好,还乐于助人。
C. 他喜欢唱歌,喜欢跳舞,喜欢画画。
D.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烁,她的笑容像花朵一样绽放。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B. 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呢?C. 你真的相信吗?D. 这难道不是一个奇迹吗?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语文?因为语文是我们的母语。
B. 他为什么没有来?因为他生病了。
C. 你准备好了吗?我已经准备好了。
D. 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困难?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声音震耳欲聋。
七年级新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与参考答案

七年级新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姓名得分一、知识积累与运用。
( 共59 分)1.看拼音写词语(10 分)pi ān p ìsh ēn q ǐng d ǐy ùp ái hu ái mi a sh ì()()()()()j īng zh àn li áo c ǎo ch úchu āng l íng l ìsh ǎn shu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 分)A.调.动(di ào)薄.烟( b áo ) 纤.弱(xi ān )B.猜度.( d ù) 下载.( z ǎi ) 削.足适履( xuē)C.露.骨( l?u ) 相称.(ch ang) 群雄角.逐(ju ? )D.惬.意( qi a ) 歼.灭(qi ān ) 一着.棋(zh āo )3.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 分)A.脉博静谧唏嘘焦躁不安 B .摩挲璀璨青睐谈笑风生C.伫立苍穹慷慨甘败下风 D .铿锵懒惰防碍世外桃园4.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温.故而知新(复习) B.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厌烦)C.鲜.为人知(少) D. 快走.踏清秋(奔驰,跑)5.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3 分)①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_ ____ 无穷。
②他是被____迫而跟从别人做坏事的。
③琳琳优美的演唱,赢得全场观众一片喝______。
④瞧她那______得意相,一定又有什么高兴事。
A.以至协采副 B .以致胁彩付1C.以至胁彩副 D .以致协采付6.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我们已经取得了抗洪抢险的决定性胜利,________洪水造成的损失是严重的,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工作十分艰巨,________是今年各项改革和经济发展的任务相当繁重,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倍努力地工作。
初一语文开学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都正确的一项是()A. 漫步(màn bù)赏析(shǎng xī)神采飞扬(shén cǎi fēi yáng)B. 漫步(màn bù)赏析(shǎng xī)神采焕发(shén cǎi huàn fā)C. 漫步(màn bù)赏鉴(shǎng jiàn)神采焕发(shén cǎi huàn fā)D. 漫步(màn bù)赏鉴(shǎng jiàn)神采飞扬(shén cǎi fēi yá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们班上的同学,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兴趣爱好广泛。
B. 这个公园的景色非常美丽,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
C. 我昨天晚上看了电影,感觉非常感动,特别是那个感人的情节。
D. 他虽然学习很努力,但是成绩还是不理想。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水落石出”中的“石”指的是石头。
B. “鸡飞蛋打”中的“蛋”指的是鸡蛋。
C. “画蛇添足”中的“足”指的是脚。
D. “一箭双雕”中的“雕”指的是雕刻。
4.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是()A.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B.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C.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5. 下列名著中,出自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的是()A. 《红楼梦》B. 《水浒传》C. 《西游记》D. 《三国演义》6. 下列词语中,属于多音字的一项是()A. 出发(chū fā)B. 胜利(shèng lì)C. 风景(fēng jǐng)D. 美丽(měi lì)7.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喜欢看书,特别是历史书。
初一语文入学考试试卷(含答案)

初一语文入学考试试卷(含答案)一、按要求答题<共20分.每小题2分>1、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纤()维仄()仄翁媪()B、恬()静撺掇()幽咽()C、连翘()奢侈()归省()D、阴霾()差()遣道()观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稍纵既逝拈轻怕重消声匿迹B、俯首贴耳叹为观止众妙必备C、谈笑风生芳草凄凄燥动不安D、忍俊不禁戛然而止亭亭净植3、下列加横线的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蔚然成阴(草木茂盛的样子)B、黄发垂髫(小孩)C、见异思迁(变动)D、翩然归来(形容动作轻快)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A、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知道。
B、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C、数字之妙远远局限于数字王国本身。
D、一种比饥饿更可怕的东西头一次平生潜入了我那童稚的心。
5、从词性的角度出发,选出不同类的一项,将其序号填写在括号:()A 阴狠B 阴险C 阴阳D 阴毒6.调整下列句子的顺序,完全正确的一项是()(1)在一定时间内要阅读大量的书却无暇细读时,可用泛读法;(2)要想具有广博的知识,请学会泛读吧!(3)泛读是一种很有用的快速阅读方法。
(4)泛读可以使我们增长知识,扩大知识面;(5)阅读与自己的学业联系不太紧密但又有一定帮助的书,可用泛读法。
A.(3)(1)(5)(4)(2)B.(3)(4)(2)(1)(5)C.(5)(1)(4)(2)(3)D。
(5)(1)(3)(4)(2)7、对课文的理解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蒙田的《热爱生命》和张晓风的《敬畏生命》这两篇散文的主旨相通,都是通过说理的方式,谈生命的问题。
B、《大自然的语言》标题用比喻手法,形象地告诉读者文章内容是谈大自然万物的各种物候现象的。
C、《桃花源记》中村人发现渔人后非常吃惊是因为他们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见过“外人”。
D、《卧看牵牛织女星》中记叙牛郎和织女的传说,可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级初一新生入学语文测试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1、用你最好的字把下面一句话写在方格子内。
(要注意格式哦!) (3分)2、请用“ ”画出句子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4分)只(zh ī zh ǐ)能怪你自己没(m ò m éi ) 有处(ch ù ch ǔ)理好,不能埋(m ánm ái )怨别人3、下面的几组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A 污辱 清廉 督都 竣工 菜羹 迥然不同B 慰籍 筋脉 慷慨 磅礴 妥贴 自相矛盾C 防御 允诺 咨询 脾胃 投掷 迫不及待D 辈份 屋檐 屹立 炊烟 申斥 腰缠万贯 4、用“_”画出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内改正 (3分)眼花瞭乱 莫名其妙 名符其实 完璧归赵 千钧一发 阴谋鬼计 改 改 改 5、平时你一定掌握了不少成语,现在就来考考你。
(6分)(1)我们在描写人们爱科学的时候,经常要用到这样的成语:见微知著、锲而不舍。
你还能写出三个与科学精神有关的成语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些带有动物的成语也特别有趣,如:鹤立鸡群、凤毛麟角。
你还能写出三个来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6分)(1)东东与人交往常常说话不算数,你会送他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格言)毕业小学 姓 名 第 考场 考号(2)你认为教室里应该张贴怎样的名言警句或千古佳句,任选其一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你写一句自己最欣赏的公益广告用语。
(听到的、看到的、自己设计的更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填空(10分)(1)留连戏蝶时时舞,。
(杜甫)《》(2),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3)水是眼波横,。
___(作者名)《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4)在美丽的春天,我们常常会想起古诗词中的许多咏春佳句:站在柳树下,我们会吟出,;在动物园里,当我们看到戏水的群鸭时,又会吟出,;沐浴春雨,又有了的惬意之感。
8、做个小诗人,发挥你的想象,把小诗补充完整。
(2 分)小苗会长成大树,幼鹰将飞上高空,今天的儿童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综合性学习(7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
材料一:各种媒体上经常可见“绯闻”一词,①许多人甚至一些著名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都把“绯”读为“fěi”,其实“绯”的正确读音是“fēi” 。
材料二:②有人对某学校一个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全班共45人,其中39人认为“绯闻”的“绯”读“fěi”6人认为读“fēi”;前者还认为“绯”是多音字,在“绯闻”中读“fěi”,在“绯红”中则应读“fēi”。
材料三:调查结果还显示,③学生对“绯闻”的认知来自平时收看电视、网络及广播的娱乐节目,而“绯红”一词则是通过正式的课堂学习获得的。
材料四:在一些新闻报道中,“绯闻”一词常被误写成“诽闻”。
如“④编造同事诽闻被判3000元。
”(注:“诽”读“fěi”,意思是说别人的坏话。
)⑴从第二则材料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1分)⑵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绯”字读错的原因有几条?(2分)⑶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纠正这种错误?(2分)⑷在上述材料的画横线句中还有两处语病,请指出错处序号并改正。
(2分)答:三、阅读(21分)敬重卑微①我读到一篇英国课文,讲的是蚂蚁。
②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
它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
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序有意义。
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③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④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
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jíjǐ)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⑤()没有抱成团的智慧,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会全军覆灭。
⑥生命的微小、体力的单薄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卑微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⑦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
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衣,刺痛我的灵魂。
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⑧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体积,()精神。
千里之堤(tīdī),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1.画去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拼音。
(2分)2.在⑤⑧自然段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分)3.将“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改为不含问号的句子,意思不变。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读④⑤自然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8分)(1)第④自然段中“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这句话与前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相照应。
用横线画出这一自然段中由事物引起联想的句子。
(4分)(2)第⑤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蚂蚁“抱成团”是一种“智慧”?(运用你已有的知识,结合短文内容回答)(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蚂蚁家庭“抱成团”逃离火海,避免全军覆没的行为体现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这样两种精神。
(2分)5.回答问题:“我”为什么要敬重卑微?(用短文中的原句回答)(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文章,你想起了相关的哪些人、哪些事?请选一个方面写下来。
(80字左右)(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写作表达1、小练笔:“六一”儿童节那天,同学们都会收到爸爸、妈妈等人送的许多礼物,同学们也喜欢互相比较谁收的礼物多,谁收的礼物贵重。
你认为这样做好吗?请谈谈你2、题目:我战胜了提示:在人生的历程中,我们面临着许多挑战,或悲惧、或羞怯、或自卑、或困难……请根据自身经历,把文章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真情实感的记叙文。
(不参考答案积累与运用1、略2、 zhǐméi chǔmán3、C4、瞭—缭符—附鬼—诡5、①坚持不懈实事求是求真务实鞭辟入里举一反三逐夲求源白首穷经知难而进刨根问底精益求精百折不挠孜孜不倦一丝不苟阐幽发微不求甚解不容置疑按名责实循序渐进金石为开窥斑知豹醍醐灌顶;②胆小如鼠汗牛充栋对牛弹琴九牛一毛气壮如牛放虎归山谈虎色变如虎添翼兔死狗烹狡兔三窟鸟飞兔走6、①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
——《资治通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德莱②略③略7、(1)自在娇莺恰恰啼(2)粉骨碎身全不怕(3)山是眉峰聚(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哪两句也可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或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主要符合语境即可。
8、是展翅欲飞的幼鹰。
综合学习(7分)⑴大多数学生将“绯闻”中“绯”读为“fěi”,并且认为“绯”是多音字。
⑵①受多数人和媒体误读的影响。
②受“诽”词义和读音的影响。
⑶①注意语文学习的课内外结合、书本与实践缬合。
②通过各种途径提高传媒从业人员的语文素养。
⑷③“收看”后加“收听”。
④“判”后加“赔”或“罚”。
)阅读(21分)1.不正确的:jítī 2.如果……就……不是……而是……3.比起蚂蚁,我们没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
4.(1)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2)蚂蚁如果不抱成团,将无一幸免;抱成团以后,外面的蚂蚁可能被火烧死,但里面的蚂蚁却可以活下来。
抱成团是一种自我保护措施,所以说是一种智慧。
(3)协作精神自我牺牲精神5.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
6.我想到了抗震救灾的战士们,他们不顾危险,为了人民的生命财产,不怕苦,不怕累,日夜不停地战斗在抗震救灾的最前线。
他们为了人民的利益,完全不考虑自己,有自我牺牲的精神。
写作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