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红素的生成代谢

合集下载

胆红素的代谢与各类黄疸的关系

胆红素的代谢与各类黄疸的关系

游离胆红素 间接胆红素,
血胆红素 未结合 慢或间接反应
小 不能

结合胆红素 直接胆红素,
肝胆红素 结合
迅速直接反应 大 能

➢ 当血浆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mol/L(2mg/dl)时,肉 眼可见皮肤、粘膜及巩膜等组织黄染,临床上称 为显性黄疸。
➢ 若血浆胆红素升高不明显,在1~2mg/dl之间时, 肉眼观察不到皮肤与巩膜等黄染现象,称为隐性 黄疸(jaundice occult)。
• ②血清非酯型胆红素↑:肝细胞受损后摄取、运输 、 酯化功能降低;酯型胆红素排泄障碍,反馈性抑制BGT活 性和肝细对胆红素的摄取;肝细胞受损时,溶酶体将酯型 胆红素分解为非酯型胆红素。
• 特点: 血清酯型胆红素↑↑;非酯型胆红素↑;粪胆素原↓

尿胆素原↑;尿胆红素(+)
3.阻塞性黄疸
➢ 阻塞性黄疸(obstructive jaundice),又称为 肝后性黄疸(posthepatic jaundice)。
(三)肝细胞向胆小管分泌结合胆红素
➢结合胆红素从肝细胞分泌至胆小管,再随胆汁 排入肠道,是肝脏代谢胆红素的限速步骤。
➢肝细胞向胆小管分泌结合胆红素是一个逆浓度 梯度的主动转运过程。多耐药相关蛋白2(MRP2) 是肝细胞向胆小管分泌结合胆红素的转运蛋白;
➢胆红素排泄一旦发生障碍,结合胆红素就可返 流入血。
胆色素(bile pigment)是体内铁卟啉类 化合物的主要分解代谢产物,包括胆绿素 (biliverdin) 、 胆 红 素 (bilirubin) 、 胆 素 原 (bilinogen) 和胆素(bilin)等。
胆红素处于胆色素代谢的中心,是人 体胆汁中的主要色素。
胆红素的生成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1.胆红素生成较多由于新生儿初生时红细胞数目相对较多,其寿命比成人短20~40d,破坏快,每日生成的胆红素约为成人的两倍以上,旁路胆红素来源多,产生胆红素的潜力大。

2.肝脏功能不完善肝细胞内Y、Z蛋白含量低,对胆红素摄取能力差,出生后5~15d可达到成人水平;肝细胞内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量及活力不足,形成结合胆红素的功能不足。

3.肠肝循环特殊性初生婴儿的肠道内细菌量少,不能将进入肠道的胆红素还原成粪、尿胆原,加之新生儿肠道内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较高,能将结合胆红素水解成葡萄糖醛酸及未结合胆红素,后者经肠壁吸收经门静脉到达肝脏,加重肝脏负担。

由于上述特点,新生儿摄取、结合、排泄胆红素的能力,仅为成人的l%~2%,因此极易出现黄疸。

胆红素的生成代谢通用课件

胆红素的生成代谢通用课件

02
胆红素的生成过程
血红素分解
血红素分解为胆绿素
血红素在血红素加氧酶的作用下分解 为胆绿素,这是胆红素生成过程中的 第一步。
胆绿素的还原
胆绿素在胆绿素还原酶的作用下被还 原成胆红素原。
胆红素原的生成
胆红素原的合成
胆红素原在肝脏中由甘氨酸和琥 珀酰CoA缩合而成。
胆红素原的分泌
生成的胆红素原进入血液,随血 液运输至肝脏。
总结词
胆红素代谢异常可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其中最常见的是黄疸。
详细描述
黄疸是由于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导致皮肤、巩膜和黏膜黄染的现象。其他与胆红素代谢异常相关的疾病还包 括溶血性疾病、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这些疾病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胆红素代谢异常,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05
胆红素检测与临床意义
胆红素的检测方法
塞性黄疸和溶血性黄疸等。
胆红素检测的注意事项
01
02
03
饮食控制
检测前应避免进食高脂、 高糖、刺激性食物,以免 影响检测结果。
药物影响
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胆红 素的代谢和排泄,检测前 应告知医生所服用的药物 。
标本采集
采集血液标本时应避免溶 血,以免影响间接胆红素 的测定结果。
THANK YOU
感谢各位观看
胆红素代谢异常是肝胆疾病的重 要标志之一,通过检测胆红素可 以辅助诊断肝炎、肝硬化、胆囊
炎等疾病。
溶血性疾病诊断
溶血性疾病会导致红细胞大量破 坏,释放出大量间接胆红素,导 致血清间接胆红素升高,通过检 测间接胆红素可以辅助诊断溶血
性疾病。
黄疸鉴别诊断
黄疸是胆红素代谢异常的常见症 状,通过检测胆红素可以鉴别黄 疸的类型,如肝细胞性黄疸、阻

胆红素代谢紊乱

胆红素代谢紊乱
2020/4/25
三、胆红素在肠道中的代谢
1.过程 结合胆红素
肠菌
游离胆红素
葡萄糖醛酸


胆素
氧化
胆素原
﹡胆素原:中胆素原,粪胆素原,d -尿胆素原 ﹡胆素:i -尿胆素,粪胆素, d -尿胆素
2020/4/25
2.胆素原的肠肝循环
肠道中有少量的胆素原(10%-20%)可被肠粘膜细胞 重吸收,经门静脉入肝,其中大部分再随胆汁排入肠道, 形 成 胆 素 原 的 肠 肝 循 环 ( bilinogen enterohepatic circulation)。
粪胆素原↓ 尿胆素原↓ 尿胆红素(+)
2020/4/25
各种黄疸时血、尿、粪中某些指标的改变
检查项目
溶血性黄疸 肝细胞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
血清中游离胆红素浓度
↑↑

- 或↑
血清中结合胆红素浓度
-

↑↑
血清胆红素定性试验 间接阳性 双相阳性 直接阳性
尿胆红素定性试验
阴性
阳性
强阳性
尿胆素原含量

↑或 -
尿胆素原↑;尿胆红素(+)
2020/4/25
三、阻塞性黄疸
各种原因引起的胆汁排泄通道受阻,使胆小管和毛细 胆管内压力增大破裂,致使结合胆红素逆流入血, 造成血 清胆红素升高所致。
原因:胆道系统的完全或不完全堵塞 机制:胆道内压增高致: ①毛细胆管和细胆管破裂,胆
红素反流入血;②肝细胞胆汁排泄障碍,胆红素从肝 细胞的窦面质膜反流入血。 特点:血清酯型胆红素↑↑
被吸收的胆素原少量经血液循环入肾随尿排出,氧化成 尿胆素。
2020/4/25
胆 素 原 肠 肝 循 环 的 过 程

胆红素的代谢

胆红素的代谢

胆红素的代谢胆红素是胆色素的一种,它是人胆汁中的主要色素,是人体内血红素的主要代谢产物,是临床上判断黄疸的主要依据,也是肝功能的重要指标。

一.胆红素的正常代谢1.胆红素的来源:1)衰老红细胞的破坏降解:由血红蛋白分子中的辅基—血红素,在肝胆脾和骨髓等网状内皮系统内降解而产生胆红素,约占人体胆红素总量的80%,称主流胆红素2)无效红细胞生成:即在造血过程中,骨髓内作为造血原料的血红蛋白或血红素,在未成为成熟红细胞成分之前有少量分解而成3)其他含血红素辅基的蛋白质分解:如肌红蛋白,细胞色素和过氧化物酶等降解产生,后两者约占20%,称为分流胆红素。

2.胆红素在血液中的转运:胆红素是难溶于水的脂溶性物质,在血液中主要以胆红素-清蛋白复合物的形式存在和运输。

正常人每100毫升血浆中的清蛋白能结合34-43umol胆红素,而血浆实际胆红素浓度只有1.70—17.2umol/L.一般情况下,胆红素与清蛋白分子中的第一位点结合,分子比1:1,当胆红素浓度增大,于第二位点结合,就容易被有机阴离子如磺胺类,脂肪酸,胆汁酸,水杨酸等从清蛋白分子里置换出来,增加透入细胞的可能性。

临床发生高胆红素血症时,这些药物应慎用。

3.胆红素在肝细胞内代谢过程(1)摄取:肝细胞摄取胆红素的有效性取决于1)血窦面肝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

胆红素-清蛋白复合物通过肝脏一次,即有40%胆红素脱离清蛋白而被肝细胞摄取。

2)肝细胞胞液中的两种可溶性受体蛋白----Y蛋白和Z蛋白,也称载体蛋白。

Y蛋白与胆红素的亲和力高于Z 蛋白,既能结合胆红素,又可以结合其他有机阴离子如类固醇,磺溴酞钠等。

在胞液中,胆红素与载体蛋白结合成复合物,阻止其回流入血,而增加其摄入的有效性。

(2)转化:肝细胞对胆红素的转化在滑面内质网上进行。

在胆红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的催化下,胆红素迅速与尿苷二磷酸-а-葡萄糖醛酸反应,通过其丙酸基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成极性较强的水溶性结合物—胆红素葡萄糖醛酸单酯和双酯,即结合胆红素。

胆红素代谢及其调节的研究进展

胆红素代谢及其调节的研究进展

胆红素代谢及其调节的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胆红素代谢及其调节是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对于理解肝脏功能、黄疸发生机制以及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胆红素是血红素分解的产物,其代谢过程涉及到多个生物转化步骤和复杂的调控机制。

本文旨在全面概述胆红素代谢及其调节的最新研究进展,从胆红素的产生、转运、结合、排泄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提高胆红素代谢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文章将首先介绍胆红素的基本结构和性质,阐述其在体内的生成过程和主要代谢途径。

随后,将重点介绍胆红素转运蛋白、结合蛋白以及排泄机制的研究进展,包括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蛋白结构的解析以及功能活性的研究等。

文章还将关注胆红素代谢的调控机制,包括激素、药物、环境因素等对胆红素代谢的影响,以及这些调控机制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作用。

通过对胆红素代谢及其调节的研究进展进行全面梳理和评述,本文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为推动胆红素代谢相关疾病的防治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胆红素代谢的生理过程胆红素代谢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生理过程,涉及多个器官和多种酶类的参与。

在人体中,血红蛋白分解产生的血红素是胆红素生成的主要来源。

血红素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如肝脏和脾脏)中,通过血红素加氧酶(heme oxygenase, HO)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胆绿素、一氧化碳和铁离子。

胆绿素随后在胆绿素还原酶的作用下迅速还原为胆红素。

生成的胆红素主要以非结合胆红素(unconjugated bilirubin)的形式存在,这是一种水溶性的色素,可以自由通过细胞膜。

然而,非结合胆红素在血液中的运输需要通过与白蛋白结合来实现。

当非结合胆红素进入肝脏后,它会在UDP-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催化下,与UDP-葡萄糖醛酸结合,生成结合胆红素(conjugated bilirubin)。

结合胆红素是一种水溶性化合物,可以通过胆道系统排入小肠。

胆红素的代谢概念

胆红素的代谢概念

胆红素的代谢概念胆红素是红血球中铁的一种代谢产物,也是胆色素的主要成分。

胆红素的代谢过程包括胆红素的生成、转运、绝大部分的循环、分解和排泄。

第一步是胆红素的生成。

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在寿命结束后被破坏,释放出来的铁被回收利用,剩下的非铁部分则经过一系列的酶反应被转化为间接胆红素(Bilirubin Indirect, BR)。

间接胆红素是非溶水性的,需要与血浆中的白蛋白结合后才能被转运。

第二步是胆红素的转运。

血浆中的间接胆红素与白蛋白结合形成胆红素—白蛋白结合物,通过血液循环被运输到肝脏。

在肝脏内,胆红素通过肝细胞膜,进入肝细胞。

第三步是胆红素的循环。

在肝细胞内,胆红素与胆红素葡萄糖醛酸转移酶(Bilirubin glucuronyl transferase, UGT1A1)结合,经过胆红素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催化反应后,被转化为水溶性的直接胆红素(Bilirubin Direct, BD)。

直接胆红素可以从肝细胞向胆汁中分泌,一部分直接进入肠道排泄。

第四步是胆红素的分解。

在肠道中,直接胆红素被细菌分解为乙胆红素(urobilinogen),经氧化、脱氧等反应生成胆色素。

第五步是胆红素的排泄。

胆色素在肠道中的一部分被排泄,另一部分经门脉吸收到肝脏再次被肝脏清除,以避免胆红素过多积累。

整个胆红素代谢过程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一旦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胆红素代谢紊乱,引发相关的疾病。

在胆红素代谢中,有一种遗传性疾病叫做先天性非溶血性胆红素血症(Crigler-Najjar综合征)。

在这种疾病中,由于肝细胞中胆红素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缺陷,导致胆红素无法转化为水溶性的直接胆红素,从而导致高间接胆红素血症。

这种疾病在新生儿时期就会出现黄疸,如果严重的话需要进行光疗治疗。

此外,还有一种遗传性疾病叫做Gilbert综合征,也是由于胆红素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低下,但是相对于Crigler-Najjar综合征来说,活性的降低程度要轻一些。

胆色素的代谢

胆色素的代谢

第四节胆色素的代谢※胆色素的概念:体内铁卟啉化合物的主要分解代谢产物,包括胆红素、胆绿素、胆素原和胆素等。

述:胆色素是体内的代谢废物,主要随胆汁排出体外。

80%的胆色素来源于血红蛋白。

一、胆红素的生成简介:胆红素是人胆汁的主要色素,呈橙黄色。

其具有毒性,可引起大脑不可逆的损害。

但近年来人们发现胆红素具有抗氧化剂作用,可抑制亚油酸和磷脂的氧化,其作用甚至优于维生素E。

1.来源:体内的铁卟啉化合物――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过氧化氢酶及过氧化物酶。

※约80%来自衰老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分解。

2.部位:肝、脾、骨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细胞微粒体与胞液中3.过程:血红蛋白→珠蛋白+血红素↓↓氨基酸胆红素述:血红蛋白首先分解为珠蛋白和血红素。

珠蛋白进一步被分解为氨基酸,而再被利用;血红素在血红素加氧酶催化下,转变为胆绿素。

胆绿素在胆绿素还原酶催化下,还原成胆红素。

4.胆红素的性质:亲脂疏水,对大脑具有毒性作用述:胆红素分子的亲水基团包裹在分子内部而疏水基团暴露于分子表面,所以呈亲脂、疏水的性质。

二、胆红素在血液中的运输1.运输形式:胆红素-清蛋白复合体(少部分与α1-球蛋白结合)述:胆红素对血浆清蛋白具有极高的亲和力。

所以,胆红素在血液中主要与清蛋白结合而运输。

此时的胆红素因其必须在加入酒精后才能与重氮试剂起颜色反应,所以被称为自由胆红素或间接胆红素。

胆红素与清蛋白的紧密结合不仅增加了胆红素的水溶性,有利于运输;且还限制了胆红素自由通过各种生物膜,使其不致对组织细胞产生毒性作用。

2.意义:增加胆红素在血浆中的溶解度,限制胆红素自由通过生物膜产生毒性作用。

3.竞争结合剂:如磺胺药,水杨酸,胆汁酸等4.血胆红素述:游离胆红素与胆红素-清蛋白复合体尚未经肝细胞进行生物转化,故称未结合胆红素或血胆红素,它不被肾小球滤过,用普通方法检验正常人尿液,胆红素为阴性反应。

三、胆红素在肝内的转变1.摄取:胆红素自由双向通透肝血窦肝细胞膜表面进入肝细胞2.转运:在胞浆与配体蛋白→内质网3.转化⑴部位:滑面内网质⑵反应:结合反应(主要为结合物为UDP葡萄糖醛酸,UDPGA)⑶酶: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⑷产物:主要为双葡萄糖醛酸胆红素,另有少量单葡萄糖醛酸胆红素、硫酸胆红素,统称为结合胆红素⑸葡糖醛酸胆红素的生成胆红素+ UDP -葡糖醛酸↓UDP-葡糖醛酸基转移酶胆红素葡糖醛酸一酯+ UDP+UDP -葡糖醛酸↓UDP-葡糖醛酸基转移酶胆红素葡糖醛酸二酯(幻灯60)+ UDP临床:UDP-葡糖醛酸基转移酶是诱导酶,苯巴比妥等药物能诱导其生成,从而加强胆红素代谢。

肠肝循环——胆红素

肠肝循环——胆红素

肠肝循环——胆红素胆红素是胆色素的一种,是人胆汁中的主要色素,包括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

红细胞衰老后,释放血红蛋白,血红蛋白中的的血红素经体内代谢为不溶于水的间接胆红素(又称非结合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经肝脏形成可溶于水的直接胆红素(又称结合胆红素),可通过肾随尿排出体外。

人的红细胞的寿命一般为120天,红细胞死亡后变成间接胆红素,经肝脏转化为直接胆红素,组成胆汁,排入胆道,最后经大便排出。

,这就是肝脏内胆红素的正常转化。

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的总和就是总胆红素。

大部分的胆红素来自衰老的红细胞崩解;约15%左右是由在造血过程中尚未成熟的红细胞在骨髓中被破坏而形成的。

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是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的总和,胆红素是肝功能的重要指标,也是判断黄疸的主要依据,有助于肝胆疾病和血液疾病的诊断。

间接胆红素:是指不与葡糖醛酸结合的胆红素,间接胆红素难溶于水,不能通过肾随尿排出。

间接胆红素在肝细胞内转化,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成直接胆红素(结合胆红素)。

直接胆红素:溶于水,能通过肾随尿排出体外。

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起着重要作用,包括肝细胞对血液中未结合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三个过程,其中任何一个过程发生障碍,均可引起胆红素在血液中积聚,出现黄疸。

粪胆原:是指结合胆红素随胆汁进入肠腔后,被肠道细菌分解形成尿胆原,大部分随粪便排出体外。

尿胆原:是小部分由肠道吸收,经门静脉回肝,其中一部分再次回肝变成结合胆红素并再排入肠腔(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另一部分从门静脉进入体循环,然后进入肾脏,随尿排出变成尿胆原。

尿胆红素;由血中结合胆红素超过阈值从尿中排出形成。

至于我们平时说的尿三胆,即尿胆原、尿胆红素和尿胆素(尿胆原与空气接触后被氧化为尿胆素,尿胆素是尿的主要色素来源)三种物质。

胆红素代谢过程:a.体内胆红素主要来自血红蛋白的分解,此时的胆红素称为非结合胆红素。

b.非结合胆红素进入肝脏后,在葡糖醛酸基转移酶催化下,形成结合胆红素。

胆红素的代谢与各类黄疸的关系(共26张PPT)

胆红素的代谢与各类黄疸的关系(共26张PPT)

黄疸是由于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而引起的皮肤、巩膜、粘膜、大部分组织和内脏器官及某些体液的黄染。
目录
各种黄疸时血、尿、粪胆色素的改变
指标 血清胆红素 浓度 结合胆红素 未结合胆红素 尿三胆 尿胆红素 尿胆素原 尿胆素 粪胆素原 粪便颜色
正常
溶血性黄疸
<1mg/dl 极少 0~0.7mg/dl
>1mg/dl ↑↑
障碍,胆红素从肝细胞的窦面质膜反流入血。 1、胆红素主要源于血红素的降解
结合胆红素从肝细胞分泌至胆小管,再随胆汁排入肠道,是肝脏代谢胆红素的限速步骤。
4/5为游离胆红素,其余为结合胆红素。
• 特点:血清酯型胆红素↑↑ 通透细胞膜对脑的毒性作用
机制:大量红细胞破坏→生成增多﹥肝脏最大处理能力
机制:①血清酯型胆红素↑↑:肝细胞分泌排泄胆红素障碍;
胆红素处于胆色素代谢的中心,是人体胆 汁中的主要色素。
目录
胆红素的生成
1、胆红素主要源于血红素的降解 • 正常人每天可生成250~350mg胆红素 • 80%~85%的胆红素来自衰老的红细胞崩解
目录
• 生成部位:肝、脾、骨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细胞微 粒体与胞液中
• 胆红素是非结合性的(未与葡萄糖醛酸等结合)、 脂溶性的,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在血液中与血 浆白蛋白结合。由于其结合很稳定,并且难 溶于水,因此不能由肾脏排出。胆红素定性 试验呈间接阳性反应。故称这种胆红素为未 结合胆红素(间接胆红素)。
胆红素的代谢与黄疸
Metabolism of Bile Pigment and Jaundice
目录
胆色素(bile pigment)是体内铁卟啉类化合
物的主要分解代谢产物,包括胆绿素(biliverdin)、 胆红素(bilirubin)、胆素原(bilinogen) 和胆素 (bilin)等。

胆红素代谢过程讲解

胆红素代谢过程讲解

胆红素代谢过程讲解1. 嘿,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一个超级有趣的话题——胆红素的代谢过程。

别看这名字听起来挺吓人,其实它就是我们身体里的一个小画家,还会调皮地给咱们的皮肤"上色"呢!2. 故事要从红细胞说起,这些小圆球在身体里辛苦工作了120天后,就要退休啦!它们像是老年职工一样,要被身体里的"清洁工"——巨噬细胞给回收处理掉。

3. 当红细胞被拆解后,里面的血红蛋白就像是拆掉的积木,被分解成铁元素和血红素。

铁元素会被身体收起来重复利用,而血红素则会变成一种叫胆红素的物质,就像是红细胞留下的纪念品。

4. 这时候的胆红素可调皮了,它不溶于水,就像是油和水混在一起一样死活不肯融合。

这种胆红素我们叫它"非结合胆红素",它就像个任性的小孩子,到处乱跑!5. 幸好,咱们的血液里有一个叫白蛋白的"保姆",它会把这些调皮的胆红素抱在怀里,送到肝脏去。

肝脏就像是一个超级工厂,专门负责处理这些不听话的小家伙。

6. 到了肝脏后,胆红素要经过一个"改造"过程。

肝细胞给它加上一个叫葡萄糖醛酸的"帽子",这样它就变得乖巧了,可以溶于水了。

这时候的胆红素,我们叫它"结合胆红素"。

7. 改造后的胆红素会被送进胆汁里,就像是坐上了一辆专车。

胆汁会把它们运送到小肠,准备离开身体。

这个过程就像是一条生产线,每个环节都不能出差错。

8. 在小肠里,一部分胆红素会被肠道细菌继续加工,变成尿胆素和粪胆素。

这些物质就是让我们的便便变成褐色的"功臣"!是不是很神奇?9. 有意思的是,如果这个代谢过程出了问题,就可能会让人变成"小黄人"。

比如新生儿黄疸,就是因为宝宝的肝脏还没学会好好处理胆红素,就像是新手司机还不够熟练。

10. 在成年人中,如果肝脏功能出现问题,也可能会导致胆红素代谢紊乱。

简述胆红素的代谢过程

简述胆红素的代谢过程

简述胆红素的代谢过程
胆红素是一种由红细胞分解产生的黄色素,它在体内经历多个步骤的代谢过程。

以下是胆红素的代谢过程:
1. 红细胞分解:红细胞在血液循环中寿命有限,老化或损坏的红细胞会被脾脏、骨髓和肝脏等组织分解。

在红细胞分解的过程中,血红蛋白被释放出来。

2. 血红蛋白分解:血红蛋白在脾脏和肝脏中被分解成血红素和球蛋白。

球蛋白会被重复利用,而血红素则进入下一步骤。

3. 胆红素形成:血红素通过酶的作用转化为间接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

这种胆红素不溶于水,需要与血浆蛋白结合,以便通过血液运输到肝脏。

4. 转运到肝脏:间接胆红素通过血液循环被运送到肝脏。

5. 肝细胞内代谢:在肝脏内,间接胆红素进入肝细胞并被肝细胞内的酶系统(谷胱甘肽S-转移酶)转化为直接胆红素(结合胆红素)。

直接胆红素是可溶于水的。

6. 胆汁排泄:直接胆红素与胆汁中的其他成分结合,形成胆汁。

胆汁随后进入肠道,并参与消化过程。

7. 肠道细菌代谢:在肠道中,细菌可以进一步代谢胆红素。

这些细菌将直接胆红素转化为一系列化合物,如胆红素二甲酸和胆红素硫酸盐。

8. 排泄:大部分胆红素代谢产物通过粪便排泄出体外。

一小部分通过肾脏转运并以尿液形式排出。

这就是胆红素的代谢过程。

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器官和酶
系统的参与。

肝胆生化(3)

肝胆生化(3)

肝胆生化(3)第三节胆色素代谢与黄疸胆色素(bile pigments)是铁卟啉化合物在体内分解代谢时所产生的各种物质的总称,包括胆红素(bilirubin)、胆绿素(biliverd in)、胆素原族(bilinogens)和胆素族(bilins)。

正常时主要随胆汁排泄,胆色素代谢异常时可导致高胆红素血症--黄疸。

一、胆红素的生成与转运(一)胆红素的来源体内含铁卟啉的化合物有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过氧化氢酶及过氧化物酶等。

正常成人每天约产生250~350mg胆红素,其中80%左右来自衰老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分解,其他则部分来自造血过程中某些红细胞的过早破坏(无效造血)及部分来自非血红蛋白的其他含铁卟啉化合物的分解。

(二)胆红素的生成过程体内红细胞不断地更新,不断地衰老而被破坏。

红细胞的寿命平均为120d,衰老的红细胞由于细胞膜的变化而被肝、脾、骨髓的网状内皮系统识别并吞噬。

血红蛋白分解为珠蛋白和血红素。

正常成人每小时约有1~2×108个红细胞被破坏,释放出约6g血红蛋白,每一个血红蛋白分子含4个血红素分子。

血红蛋白的分解,其珠蛋白部分被分解为氨基酸,再被利用;血红素则在上述网状内皮系统细胞微粒体的血红素加氧酶(heme oxygenase)催化下,血红素分子中的α-次甲基桥(=CH―)的碳原子两侧断裂,从而生成CO、铁和胆绿素,此步反应需O2和NADPH的参与。

已知血红素加氧酶有三种异构体,即诱导型的血红素加氧酶-1和组成型的血红素加氧酶-2与血红素加氧酶-3,其中血红素加氧酶-1的分布广泛,可受血红素、缺氧等多种因素的诱导而使其表达增加,所以与血红素加氧酶-2和血红素加氧酶-3相比,血红素加氧酶-1在应激状态下对胆红素生成的影响更大。

血红素中的铁进入体内铁代谢池,可供机体再利用或以铁蛋白形式储存,一部分CO从呼吸道排出体外。

胆绿素进一步在胞液中胆绿素还原酶的催化下,还原生成胆红素。

胆红素代谢的基本过程

胆红素代谢的基本过程

胆红素代谢的基本过程1.引言1.1 概述胆红素代谢是人体内一个重要的生物化学过程,它涉及到血液中红细胞的新陈代谢、胆红素的产生、运输和转化,以及最终的胆红素的排泄。

胆红素是由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分解而来的产物,经过一系列复杂的代谢过程最终被排泄出体外。

在人体内,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主要成分之一。

当红细胞老化或损坏时,血红蛋白会被分解成血红蛋白链、血红蛋白铁和血红蛋白衍生物。

其中,血红蛋白衍生物通过一系列的酶促反应,被转化为间接胆红素。

间接胆红素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需要经过运输和结合过程,最终转化为可溶性的直接胆红素。

胆红素的运输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血液循环与血浆蛋白结合后被运输至肝脏,另一种是直接通过细胞膜进入肝细胞。

在肝细胞内,直接胆红素会经过一系列的转化反应,形成胆红素的水溶性结合物质,即结合胆红素。

结合胆红素通过胆汁的形式排泄出肝脏,进一步参与消化和吸收过程。

胆红素代谢的过程中还涉及到一些酶的参与,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胆红素结合蛋白和胆红素转运蛋白。

它们分别负责将直接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或胆红素葡萄糖醛酸化酶结合,以及将结合胆红素转运至胆汁中。

胆红素代谢在人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和病理意义。

它不仅与肝脏疾病、溶血性贫血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还直接影响到胆红素的水平和代谢产物在体内的稳态平衡。

因此,深入了解胆红素代谢的基本过程对于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胆红素代谢的流程、相关酶的作用以及其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的意义进行详细探讨。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所述: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为读者提供本文的整体框架和组织结构。

本文主要由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组成。

引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背景和目的。

其中,概述部分提供了对胆红素代谢的基本介绍,简要说明了胆红素代谢的重要性。

文章结构部分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导读,使读者能够理解整篇文章的结构。

正文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主要讨论了胆红素代谢的基本过程。

胆红素代谢图示PPT课件

胆红素代谢图示PPT课件

与胆红素的代谢。
胆红素代谢的生理意义
01
维持体内胆红素平衡
胆红素的代谢过程有助于维持体内胆红素的平衡,确保正常的生理功能。
02
促进脂质和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吸收
胆红素作为胆汁的主要成分,有助于促进脂质和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吸
收。
03
保护机体免受氧化应激损伤
初级胆红素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保护机体免受氧
药物治疗需要长期坚持,并根据病情调整药物剂量和种类,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 果。
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胆红素代谢异常的疾病,如胆道闭锁、先天性胆管 扩张等,手术治疗是必要的。手术方法包括胆道疏通、胆肠 吻合等,以恢复胆汁的正常排泄,降低胆红素水平。
手术治疗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严格掌握手术适 应症和禁忌症,以确保手术安全有效。
CHAPTER
血液检测
血清胆红素测定
通过抽取静脉血液检测血清中胆红素 的含量,包括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 。
肝功能检查
通过检测血液中相关酶的活性,间接 评估胆红素代谢的状况。
尿液检测
尿胆原测定
检测尿液中尿胆原的含量,了解胆红 素代谢的情况。
尿胆红素测定
检测尿液中尿胆红素的含量,有助于 鉴别黄疸的类型。
胆红素代谢的重要性
胆红素是人体内重要的代谢产物,其 代谢过程对于维持人体健康具有重要 意义。
了解胆红素代谢的过程有助于预防和 治疗黄疸等疾病,提高人们的健康水 平。
02 胆红素代谢概述
CHAPTER
胆红素的来源
血会分解产 生胆红素。
肠道细菌作用
总结词
由于肝内或肝外胆管梗阻导致胆汁排泄受阻,胆汁逆流入血而形成梗阻性黄疸。
详细描述

胆红素的代谢

胆红素的代谢
合物,以便在血液中运输
02
这个复合物可以避免胆 红素在血液中自由流动, 从而防止其对周围组织
产生毒性作用
3 胆红素的转化
胆红素的转化
01
胆红素在肝脏中被转化为胆汁 酸,这是一个重要的代谢过程
04
这个过程需要能量和辅酶的参 与
02
胆汁酸是胆汁的主要成分之一, 可以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03
胆红素在肝脏中经过一系列的 酶促反应,被转化为胆汁酸
4 胆红素的排泄
胆红素的排泄
转化后的胆汁酸通过胆道 系统进入肠道,参与脂肪
的消化和吸收
部分胆汁酸也会被重新吸 收回肝脏,这个过程称为
胆汁酸的肠肝循环
未被重新吸收的胆汁酸随 粪便排出体外
5 胆红素代谢的调节
胆红素代谢的调节
胆红素的代谢受到多 种因素的影响,包括 饮食、药物、疾病和
遗传等
某些药物可以干扰胆 红素的代谢过程,导
致药物性黄疸
遗传因素也可以影响 胆红素的代谢过程,
如先天性黄疸等
x
x
x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x
x
饮食中的胆固醇和脂 肪可以影响胆汁酸的
合成和分泌
疾病如肝炎、肝硬化 等可以影响肝脏对胆 红素的代谢能力,导
致高胆红素血症
6 总结
总结
01
胆红素的代谢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涉及到多个组织和器官的协调作 用。了解胆红素的代谢过程有助 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黄疸等疾病的 发生和发展机制,也为治疗这些 疾病提供了理论基础
病理因素 一些病理因素如肝炎、肝硬化、胆结石等可以影响胆红素的代谢过程。这些疾病可以 导致肝脏功能受损,影响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此外,一些肿瘤疾病如肝癌等也可以 影响胆红素的代谢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制:①血清酯型胆红素↑↑:肝细胞分泌排泄胆红素障碍;毛细胆管破裂、阻 塞、通透性增高,酯型胆红素随胆汁反流入血。 ②血清非酯型胆红素↑:肝细胞 受损后摄取、运输 、酯化功能降低;酯型胆红素排泄障碍,反馈性抑制BGT活 性和肝细对胆红素的摄取;肝细胞受损时,溶酶体将酯型胆红素分解为非酯型 胆红素。 特点: 血清酯型胆红素↑↑;非酯型胆红素↑;粪胆素原↓
红素、硫酸胆红素,统称为结合胆红素
胆红素
UDPGA
GA转移酶
胆红素 - GA
UDP
葡萄糖醛酸胆红素(肝胆红素/结合胆红素/酯化胆红素/直接胆红素)
葡糖醛酸胆红素的生成
胆红素 +
UDP -葡糖醛酸
胆红素葡糖醛酸一酯 +
UDP -葡糖醛酸
UDP-葡糖醛酸 基转移酶
UDP-葡糖醛酸 基转移酶
胆红素葡糖醛酸一酯 +
C33H36N4O6 相对分子量584. 66214 g·mol−1(Da)
一、胆红素的生成
胆色素(bile pigment)是体内铁卟啉化合物(血 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等)的主要分解 代谢产物,包括胆红素、胆绿素、胆素原和胆 素等。
(一)胆红素的来源
胆红素(bilirubin)来源
尿胆素原↑;尿胆红素(+)
三、阻塞性黄疸
各种原因引起的胆汁排泄通道受阻,使胆小管和毛细胆管内压力增大破裂, 致使结合胆红素逆流入血, 造成血清胆红素升高所致。
原因:胆道系统的完全或不完全堵塞 机制:胆道内压增高致: ①毛细胆管和细胆管破裂,胆
红素反流入血;②肝细胞胆汁排泄障碍,胆红素从肝 细胞的窦面质膜反流入血。 特点:血清酯型胆红素↑↑
肝血窦壁内皮细胞与肝细胞之间有狭窄间 隙,约0.4um宽,称狄氏间隙(又称窦周 隙)。肝血窦内的血浆成分经内皮细胞的 窗孔进入窦间隙,肝细胞血窦面的微绒毛 伸入窦周隙,浸入血浆中。窦周隙是肝细 胞与血浆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肝细胞间通 道与窦周隙相通,故小叶间的窦周隙是相 互通连的细微间隙。肝细胞以广大面积(72 %)与窦周隙的血浆进行物质交换。
粪胆素原↓ 尿胆素原↓ 尿胆红素(+)
各种黄疸时血、尿、粪中某些指标的改变
检查项目
溶血性黄疸 肝细胞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
血清中游离胆红素浓度
↑↑

- 或↑பைடு நூலகம்
血清中结合胆红素浓度
-

↑↑
血清胆红素定性试验 间接阳性 双相阳性 直接阳性
尿胆红素定性试验
阴性
阳性
强阳性
尿胆素原含量

↑或 -
↓或 -
粪胆素原含量
UDP
胆红素葡糖醛酸二酯 + UDP
(四)胆红素的排泄
肝细胞浆内的结合胆红素在高尔基复合体、溶 酶体等作用之下,与胆汁酸盐一起经胆汁分泌 器被排入毛细胆管,随胆汁排出肝脏。毛细胆 管中结合胆红素浓度较低,因而该排泄过程是 逆浓度梯度的较复杂的耗能过程,容易发生障 碍,是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薄弱环节。若发生障 碍,结合胆红素就会返流入血,使血浆中的结 合胆红素水平升高,造成肝细胞淤滞性黄疸。
结构
胆红素是由两个次甲基桥和一个亚甲基桥连接的链状四吡咯化 合物,属于二烯胆素类,含有四个吡咯环。虽然胆红素含有2个 羟基或酮基、4个亚氨基和2个羧基这些亲水基团,但胆红素的 亲水基团在分子内部形成六个分子内氢键,将极性基团隐藏于 分子内部,无法与水分子形成氢键而溶于水中。因此胆红素是 非极性的脂溶性物质,难溶于水,但对血浆白蛋白具有很高的 亲和力。胆红素在离开巨噬细胞之后,在血液中主要是与白蛋 白结合而运输。


↓或 -
Thank you
第二节、胆红素代谢紊乱(黄疸)
黄疸是由于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而引起的皮肤、巩膜、粘膜、大部分组织 和内脏器官及某些体液的黄染。
正常血清胆红素浓度:1.0-16.0 umol/L 高胆红素血症:﹥19 umol/L 隐性黄疸: 17.1 umol/L - 34.4 umol/L 明显黄疸: ﹥34.4 umol/L
宣武医院急诊科 王春源
胆红素的生成与代谢
第一节 概念
胆红素(英文:Bilirubin)是胆色素的一种, 它是人胆汁中的主要色素,呈橙黄色。它是体 内血红素的主要代谢产物,对身体而言是废弃 物,有毒性,可对大脑和神经系统引起不可逆 的损害,胆红素是临床上判定黄疸的重要依据, 也是肝功能的重要指标。
种类(按血清胆红素的来源) 溶血性黄疸 (hemolytic jaundice) 肝细胞性黄疸(hepatocellular jaundice) 阻塞性黄疸(obstructive jaundice)
一、溶血性黄疸
是由于红细胞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破坏过多,超过肝细胞的摄取转化 和排泄能力,造成血清游离胆红素浓度过高所致。
胆汁的排出途径: 胆小管→赫令氏管→小叶间胆管→肝管
胆小管(bile canaliculi):胆小管是位于相邻肝细胞之间由质膜 局部凹陷形成的微细管道.以盲端起于中央静脉周围的肝板内,互 相吻合成网,其腔内有微绒毛. 肝细胞分泌的胆汁直接进入胆小管。当肝脏发生病变肝细胞坏死 时,可引起胆小管的正常结构受到破坏,胆汁外溢,经窦周隙、 肝血窦入血流而出现巩膜、皮肤黄染。
二、肝脏对胆红素的处理
(一)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 (二)肝细胞对胆红素的运输 (三)肝细胞对胆红素的酯化 (四)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排泄
(一)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
胆红素可以自由双向通透肝血窦、肝细胞膜表面进入肝细胞 肝细胞对胆红素有极强的亲和力 肝细胞膜表面有结合胆红素的特异受体
(二)肝细胞对胆红素的运输
* 约70-80%来自衰老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分解。
衰老红
血红 网状内蛋 皮白
珠蛋白
氨基酸 分解或再利用
细胞
细胞
血红素加单氧酶
识别 吞噬 血红素
胆绿素
NAD微 PH 粒 ++C 体 HO++F+e+胞液胆 还绿 原素 酶
胆红素
(二)胆红素的生成过程
• 部位 肝、脾、骨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细胞微粒体与胞液中
胞浆两种载体蛋白: 肝细胞内阴离子结合蛋白(Y蛋白、Z蛋白)与胆红素形成 复合物,并进入滑面内质网。
胆红素-配体蛋白复合体不仅可以增加其水溶性,胆红素被细胞内蛋白固定, 还可防止胆红素再反流入血液。
在胞浆与配体蛋白结合
内质网
(三)肝细胞对胆红素的酯化
• 部位:滑面内网质 • 反应:结合反应(主要为结合物为UDP葡萄糖醛酸,UDPGA) • 酶: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BGT) • 产物:主要为双葡萄糖醛酸胆红素,另有少量单葡萄糖醛酸胆
• 过程
衰老的RBC Hb
网状内皮系统
血红素
胆绿素
胆红素
胆 红 素 的 生 成 过 程
N
N Fe 2+ N
HOOC
N
血红素
HOOC
2O 2
血红素加氧酶
Fe 3+
H ON
CO +H 2 O N
NADPH+H
+
NADP +
H N
PP
胆绿素还原酶
NADPH+H
+
NADP +
H ON
H HHH
N
N
PP
H NO
原因:免疫性(异型输血)、生物性(原虫感染)、理化性(烧伤、蛇 毒)、遗传性因素(地中海贫血) 机制:大量红细胞破坏→生成增多﹥肝脏最大处理能力 特点:血清非酯型胆红素↑↑
粪、尿胆素原↑ 尿胆红素(-) 核黄疸
二、肝细胞性黄疸
由于肝细胞破坏,其摄取、转化和排泄胆红素能力降低所致。
原因:感染性肝疾病;乙醇、四氯化碳等损伤肝细胞;肝硬化、肝癌。
胆绿素
H NO
胆红素
(三)胆红素在血液中的运输
• 运输形式 胆红素-白蛋白复合体
• 意义 胆红素在生理pH情况下显亲脂疏水的性质,可自由透过细胞
膜进入血液,再与血浆白蛋白结合成复合物转运到肝。 加强了血浆对胆红素的运输 限制了胆红素通过细胞膜而对组织造成毒害
• 竞争结合剂 如磺胺药,水杨酸,胆汁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