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
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
米芾《张季明帖》
旅游美学
谢谢观看!
——晋代
2)结构美
明代陶宗仪在《书史会要》:“夫得不偿失兵无 常势,字无常体: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 若来,若卧,若起,若日月垂象,若水火成形。倘 悟其机,则纵横皆成意象矣。”
3)章法美
飘若浮云, 矫若惊龙。 -----王羲之《兰亭序》
1.3、书法艺术的意境美
《祭侄文帖》颜真卿
1.4书法艺术的气韵美
5)草书 草书,沿袭多种古文字变化而成。
唐 张旭 《肚痛帖》
唐 怀素《千字文》
1.2、书法艺术的形式美
“无声之音,无形之相” 张怀瓘
1)线条美
线条美是书法美最为突出的形式特征。 (1).线条的力感 “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 “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 ”
卫夫人 《笔阵图 》 (2).线条的情感 线条的节奏感 线条的呼应
称之“八分书”。
东汉 隶书 书”或“正书”,从隶书、章草演变而 来。创始于东汉末年,首先起于民间,因为好辨认,又便于书 写,盛行于魏晋六朝,到了唐代臻于成熟。 欧阳询 《九成宫醴泉铭》 褚遂良 《雁塔圣教序》
4)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与 草书之间的书体。
“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兰亭序》
旅游美学
书法艺术的审 美特征
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
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出惊人奇迹无色而 具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心畅神怡。
——沈尹默
1.1、书法的体式多样美
商周的篆文、秦人的小篆、汉人的隶书八分、魏晋的行草、唐人的 真书、宋明的行草,各有各的姿态和风格
——宗白华
1)篆书
广义的篆书包括了甲骨文、金文、大篆(籀文)及 春秋战国时期通行于六国的文字和小篆。狭义的 篆书则是大篆、小篆的统称。
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
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摘要:我国书法的起源最重要的作用并不是满足审美,而是为了表达和记录,后来逐渐演变成艺术。
从类型上看,它从刀刻斧凿的甲骨文逐渐发展到用笔刀而成的隶书,再到纸笔书写的楷书以及行书。
这些不同的书法形式都体现出中国书法独具特色的艺术文化魅力。
而在不同类型的中国文化载体中,书法就是一种感官强烈而审美独特的视觉欣赏艺术。
而书法是汉字表现的外在形式之一。
只有通过汉字的表意表形,书法艺术才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展示。
其中,中国书法的独特线条笔法还有各种的字体结构,都属于书法艺术构成的主要元素,真正体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特点。
据此本文就深入分析了中国书法在审美方面的基本特征关键词:中国书法艺术;审美特征引言:一般而言,书法作为比较独具民族特色的一种文化方面的艺术表现形式,不仅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传统文化意识,而且还代表着我国的精神领域传承。
书法一般是一种以文字符号为载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其基本的艺术形式还有文化意义的表达,都能够体现出我国人民强烈的审美观念价值。
而书法以不同的汉字书写为载体,通过这些具体的线条以及别出机杼的字体结构,就是表达书法艺术价值的重要元素,也充分体现了书法艺术方面的审美。
因此,研究分析中国书法在艺术审美上的特征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一、在中国书法艺术上线条之美的表达书法过程中的线条,就是作为书法艺术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不仅是人们书写书法作品的主要方面,更是提升书法艺术水平的灵魂。
与此同时,书写不同的线条也是书法家抒发自身情感以及表达心声的重要物质媒介。
因此书法艺术是对汉字书写规则中线条框架的解放,通过运用特定的毛笔,以此来将线条的艺术发挥到书法创作的极致,从而成为书法家的思想与鉴赏者思维之间的沟通桥梁。
而这种对书法创作过程中线条美的艺术追求,就像中国画领域中的工笔流派对事物线条美的追极致求一样。
运用自然流畅的书法线条,不仅可以表达创作者此时的情绪,还可以深层次的蕴含作者的内在精神。
中国书法特点
中国书法特点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毛笔为工具,用书写方法表现汉字艺术之美的一种艺术形式。
它以其独特的韵味和文化底蕴,在海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
下面就是中国书法的特点:一、简而化之,意蕴深远中国书法以简约著称,它从汉字的本质出发,通过笔画的运用,将复杂的事物变得简单易懂。
简,是指以最少的笔画来表现最多的含义;化,是指把虚实、黑白、浓淡处理得恰到好处,使其内容丰富,而形式简洁。
这种简洁和发人深省的内涵,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内涵和精神追求。
二、既有规矩、又有个性中国书法融合了传统文化的基因,无论是篆、隶、楷、行等字体,都有着严格的规矩和要求。
但是,书法家们在创作中,也凭借独有的思想、性格、抒发自我情感,使作品具有了个性化的特征。
这既符合书法艺术本身的特点,也是其深受广大群众青睐的原因之一。
三、独特的形体美和笔墨韵味中国书法是一种吸引人的艺术形式,不光是由于其简介而深刻的文化内涵,更因为其独特的形体美和笔墨韵味。
书法中的形体美包括了字形、字体、字章等方面,既讲究大小、间距、比例等技巧,也强调笔画的力度、速度、转折等技法。
而笔墨韵味,更是将文化内蕴和艺术审美完美结合,包括了墨色、墨香、墨韵等方面,这就是中国书法的精髓之处。
四、注重气质和功力中国书法是艺术和技能的结合。
在书法艺术的创作中,除了对笔墨的技法和搭配有一定的要求之外,对书法家的气质、修养以及功力也有着很高的要求。
气质和功力是书法家内在自然力量的展现,这方面的技能是需要时间和勤奋去沉淀和积累的。
综上所述,中国书法以其独特的文化背景、技巧和审美价值深受人们喜爱。
它自成一家,以其“意即形”的审美特色、规整的结构形式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核,涵盖着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文化精髓。
颜真卿祭侄文稿的书法审美特征
颜真卿祭侄文稿的书法审美特征一、颜真卿祭侄文稿的历史背景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在我国书法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其中,颜真卿祭侄文稿更是其代表作之一。
该作品创作于颜真卿的壮年时期,当时正值他担任宰相时的官场辉煌时期。
颜真卿的书法作品以其雄浑豪迈、气势磅礴而闻名于世,而祭侄文稿更是展现了其深厚的书法功力和独特的审美特征。
二、颜真卿祭侄文稿的书法风格1. 雄浑豪迈颜真卿的书法作品以雄浑豪迈而著称。
他运笔刚劲有力,墨迹苍劲有力,书法线条流畅有力,在祭侄文稿中尤为突出。
每一个笔画都充满着力量,作品整体气势磅礴,给人以振奋之感。
2. 藏锋露骨颜真卿的书法作品中,常有“藏锋露骨”的特点。
他善于利用笔墨的浓淡、粗细、挺拔、柔和等因素,使每一笔都饱满而富有张力。
在祭侄文稿中,这一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使作品更显雄健有力。
3. 线条流畅颜真卿的书法线条流畅有力,力透纸背。
在祭侄文稿中,他的笔墨运用娴熟,每一笔都刚劲有力,同时又保持着流畅的线条。
整体上呈现出雄浑苍劲、端庄大气的风范。
4. 状意超然颜真卿的书法作品非常注重状意,尤其在祭侄文稿中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
他不拘泥于笔法技巧,而是追求笔墨的自然流畅和意境的超然。
整个作品给人以自由奔放、超然物外的感觉。
三、颜真卿祭侄文稿的艺术价值1. 书法艺术的典范颜真卿祭侄文稿展现了其高超的书法艺术造诣,对后世书法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雄健有力的笔墨、流畅动人的线条、超然物外的意境,为后世书法艺术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2. 文化内涵的体现颜真卿祭侄文稿不仅在艺术表现上有着卓越的成就,更体现了我国古代文化内涵。
通过对祭侄文稿的欣赏,人们可以深刻感受到当时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和关怀亲情的情感。
3. 传统美学的体现祭侄文稿作为传统我国书法艺术的杰作,体现了我国传统美学的精髓。
颜真卿的书法作品在墨迹墨香之间,传达着我国古代文人墨客崇高的审美情趣和对艺术的追求。
四、颜真卿祭侄文稿的艺术价值评析1. 对笔墨运用的高超颜真卿的书法作品在祭侄文稿中展现了其卓越的笔墨运用能力。
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
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1. 书法的起源和历史发展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起源于商朝的甲骨文,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发展成为一种独具风格、唯美精致的艺术形式。
书法的主要作品有碑刻、真迹、手札等,书法家以笔为器,用黑白之间的线条、点、横、竖、斜、波等形式,表现出文字中的意境、情感和精神,是一种高度审美的都艺术形式。
2. 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2.1 内向的自我表达书法作品中的每一笔、每一字,都是书法家内在情感的表达。
书法以艺术手法体现出书法家的个性、情感和审美观念,这使得每一件书法作品都是非常独特的、有深刻意义的,成为了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
2.2 诗意的意境书法是一种自由而又灵活、自然而又鲜明的艺术形式,它注重描绘物象的感觉与形态的美感,随笔而行,尽显自然,形成了一种如诗般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灵感上的启迪。
2.3 和谐的美学感受书法的每一笔、每一卷,其美丽之处在于,线条的直线和曲线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和谐的比例和节奏。
书法家注重艺术创造力,将文学情感表现为线条,善于运用比例、节奏、节律、意向等组成要素,使整个作品达到了和谐、协调、透彻的艺术境界。
2.4 简洁的艺术形式书法是以极为简洁的画面来表现具有深度、丰富的含义,以极富表现力的笔触来写出最为优美的文字。
书法家注重创造力,用优美的笔墨表现起来鲜明生动,寓意深刻,就像是一首优美的诗篇,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3. 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自古以来就被文人墨客所倡导和传承。
现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书法艺术也得到了更好的发扬和传承,很多书法家运用互联网、移动端等先进技术,挖掘书法艺术的独特内涵和表现形式,通过新媒体的平台,将书法艺术带入更广泛的人群,加快了书法艺术的传播和发展。
4. 总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产,书法艺术不仅在中国文化艺术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对世界书法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体现在自由的创作、精简的画面以及内向的情感表达,并且这些特征在现代书法艺术的传承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延伸和发展。
甲骨文的书法审美特征
甲骨文的书法审美特征
一、古代甲骨文书法特点
1、字体朴实清秀:甲骨文书法融古代楔形文字(古汉字)、金文、铁楔文字,已经形成独立系统,是古代书法因文明历史发展而形成的。
书体朴素大气,清纯高雅,常以苍劲有力的风格著称。
2、构图简约有序:甲骨文书法独到的表现形式就像结构均匀的大型拼图,细
节的文字在字间充分空隙的表现了极佳的层次感,每一行字都表现出十分均衡的效果,可以被认为是历史文化学窠臼中极具代表性的产物。
3、造型端庄厚重:甲骨文书法结构明晰,表达朴头、流畅富有“入繁出简”的
美感,给人一种很感觉的端庄厚重的感觉,让看者获得一种抚今追昔的惊叹与赞叹之感。
4、意韵弦序悠长:甲骨文书法提出了“毛笔肌分尽,离言心有程”的原则,去
除平仄和腔抑的区别,将节奏和弦序统一到意象的形态,即使是长文也可以写出弦序悠长、意韵隐微而中肯的感觉,让人得心应手,令人叹为观止。
二、古代甲骨文书法审美特征
1、古朴雅致:古代甲骨文书法在描绘字形时,一直坚持历史传统书法,充满
古朴书香,书写出更加贴近古人书写和表达方式,使书写者可以享受古朴雅致的复古之恋。
2、清新洗练:古代甲骨文书法的风格清新洗练,通过古人的传说和书法的创新,表达出既古代书法特征又能表现现代主题,使文字更加动人,更加令人深思。
3、形象凝重:古代甲骨文书法着重表现字的丰满、章的凝重、行的中正以及
笔的流畅,把感情洋溢在书法中,彰显出甲骨文书法的娴熟艺术形式,给读者以深刻的感受。
4、墨旗庆象:古代甲骨文书法在书写时注重墨韵相生,意境浓厚艳丽,将古
代书法与现代书法完美结合,不仅能表现出古代的自然之美,还能够使书写的文文韵韵,给人以墨旗庆象的感受。
论书法审美特征及其艺术境界
论书法的审美特征及其艺术境界摘要: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只有中国的汉字能够从使用书写中发展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一方面说明汉字本身除了作为语言符号外还具有造型审美价值;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与审美习惯。
利用简单的工具和操作方式却创造出神采生动,变化丰富的艺术效果。
这种单纯与复杂的和谐统一,抽象形式与情感意趣的寄托表达,是中国各类传统艺术共同的境界追求,而在书法中则体现得最为典型与纯粹。
书法艺术在技巧原则上的严格性和表现情感上的丰富性,代表了中国民族艺术特征的核心精华。
关键词:审美价值审美特征神韵境界如果将艺术的审美形态视为一株娇艳的花朵,那么,艺术的文化内涵是养育花朵的肥沃土壤。
中国书法之所以具有诱人的审美形态,说到底也是因为它具备比其他艺术更丰赡、更渊邃的文化内涵。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与文学、绘画、戏剧、音乐等艺术门类不同,书法是中国文化独有的现象,也是中国哲学、东方文化、华夏民族精神气质的象征,是中华艺苑中光照于千古、根深叶茂的一朵奇葩。
它与文字共生,在点画的躯壳之上,钟灵毓秀,流美生辉,化育成意味携永、生机盎然,给人带来莫大的视觉享受与心灵满足的艺术。
一、书法的审美价值中国书法从实用性向审美性的过渡,是先民审美意识的觉醒过程,是中华民族审美经验的集中表现。
中国的书法不仅本身具有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各种书体、流派和许多独具风格的书家,而且在书法的发展中吸收了姐妹艺术(如绘画、音乐、舞蹈、建筑等)的经验丰富了自身的表现力,因此,中国书法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
我国现代书法家沈伊默曾说:“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示出惊人奇迹,无色而具有图画之灿烂,无声而有音乐之和谐,引人欣赏,心畅神怡”。
特别是书法与文学的结合,更加深入了书法的精神内涵,使书法成为一种表达最深意境和情操的民族艺术。
二、书法的审美特征书法是以书写汉字为基础,其技法原则主要包括笔法、结字和章法三个部分。
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王娜大全
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王娜大全
一、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
1.线条美:线条在中国书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书法艺术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线条的节奏感和力量感是中国书法中常见的审美特征之一
2.韵律美:中国书法强调节律感和音乐感,字体的布局、行间的间距以及字形的起伏都需要考虑到整体的音律协调。
3.空白美:中国书法注重留白和空间的布局,通过合理运用空白,营造出意境空灵的审美效果。
5.气韵生动:中国书法追求一种生动有力、有气势的艺术效果,通过墨痕的斟酌,呈现出作品的气韵。
二、王娜的书法艺术
王娜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女性书法家,她的书法作品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且在传承传统的同时也融入了自己的审美特色。
1.线条流畅:王娜的书法作品线条流畅,犹如游龙舞动,给人以视觉享受。
2.意境深远:王娜的书法作品往往表达着丰富的情感和深远的思考,自成一体的风格独具特色。
3.气势宏大:王娜的书法作品气势宏大,能够给观者带来强烈的艺术感受。
4.点画鲜明:王娜的书法作品点画鲜明,墨色浓淡变化丰富,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5.纸本结合:王娜的书法作品往往采用纸本作为载体,通过笔墨的运用,将书法的美感发挥得淋漓尽致。
王娜的书法艺术承载了中国传统书法的审美特征,同时也融入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出了属于她自己的艺术魅力。
总结,中国书法艺术具有线条美、韵律美、空白美、笔墨情韵、气韵生动和意境深远等审美特征。
王娜作为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通过她的作品展现了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美感,同时也注入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通过欣赏和学习中国书法艺术,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可以培养自己对艺术的欣赏力和审美情趣。
五大书体的审美特征
五大书体的审美特征中国的书法,从古文大篆,到秦代的小篆,从小篆到汉代隶、草、真、行,五大书体基本演变完成,形成了完备的汉字体系,每一种书体也各有细分。
不同的书体由于时代和审美情趣的区别,形成了不同时代的审美特征,但是每种书体都有着内在秩序和规律分布,加上他的历史文化的特征,组成了中国书法完整的体系。
1.篆篆书的基本审美特征是“圆”。
篆书以清圆劲拔为高。
李斯方圆廓落,李阳冰圆活姿媚……孙过庭《书谱》:“篆尚婉而通。
”周金文如《毛公鼎》,其用笔的起收,也以圆笔为主,线条或圆或曲如弓弦,篆字书写,藏头护尾,中锋用笔,婉转圆通。
关于篆书之美,王澍《论书语》:“一曰圆,二曰瘦,三曰参差。
圆乃劲,腴者中实,“参差”乃变化,“整齐”乃平衡。
皆因中锋圆笔。
李斯书法2.隶-破圆(体势)为方,变弯转为波曲。
篆书经西汉隶书特别是简牍的过渡,逐渐完成“隶变”,进入了东汉隶书的成熟和全盛时期。
隶书结体比篆书方正,线条也由圆为曲或由曲为直,隶书点画的起笔仍然保持着篆书的藏锋圆势,尽管不如篆书那么圆满,收笔以出锋为主,所谓“蚕头燕尾”就是隶书的典型特征,左右开张,一波三磔,乃隶书的基本特征。
优雅微妙波势之美是对隶书波势最好的形象概括。
汉隶《乙瑛碑》3.真书,楷书也称真书、正书,块架分明,端稳庄重。
楷书萌生于汉末及三国之际,经过魏晋南北朝的逐渐完善,至唐代臻于成熟。
楷书继承隶书的基本点画,但把隶书点画的藏头圆笔演变为以方为主又多变的方笔,线条的波曲之势,一变为简约平直。
用笔的重心移至笔画端部及折点,是楷书形成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它能很好地适应楷书方折分明的结构。
楷书点画的这种“直白外露”,很容易导致点画的楷模化、标准化。
楷书的结体必须应规入矩才能做到谨严有致,法度的要求也更加严密。
楷书点画多变,但整体稳静端庄。
颜真卿书法4.草-简、易、速、动草书起源于汉代,早于真书,行书是真书的简写和快写,草书一般早于行书。
草书从隶变之际的汉简分化出来,一路是隶书的草写,之后逐渐发展为带有浓重隶味的“章草”,经东汉“草圣”张芝变化为“今草”,魏晋趋于成熟。
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
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
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瑰宝,历史悠久,审美
价值观及其特征贯穿到今天。
中国书法审美的基本特征在于以“政治气质、中庸美感、文明精神”的特点,来体现审美价值。
“政治气质”即以宣扬正确政治理念为主题,努力使书法包含中
国传统文化,具有宣传义务性和普及文化性,融会贯通、交叉联系,
其政治气质强烈到结构完善,也有助于表达历史的发展向前移动。
“中庸美感”是书法的理想状态,它理想的状态,不太冷淡也不
太热情,它以可靠的价值观介入呈现的作品,引导观者进入完美领域。
并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它的审美价值更多的体现在心灵深处,更加深
刻地影响着受众。
“文明精神”即以文明和推进中华文化传承和提升为主旨,书法
可以给我们以更多途径来认识及深入理解传统文化,也可以以书法笔
法和篆刻字形表达出独特的文艺效果,生动活跃。
综上所述,中国书法艺术审美特征体现在:表达政治气质,体现
中庸美感,感受文明精神。
这种特殊的审美特征,不仅拓展了古代文
人的书法技艺与雅俗之间的美,也推动了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并影响
了现代审美价值观。
可以说,中国书法艺术是一种精致而完美的艺术
形式,是一种永不褪色的艺术经典,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书法艺术的特征
【艺术门类—书法艺术的特征】
【试述书法艺术的特征】
(1)线条与组合
书法是以线条的组合、变化来表现文字之美的艺术形式,它主要通过用笔、用墨、结构章法、线条组合等方式进行造型和表现人的审美情操。
书法用的毛笔用兽毛制成,有软豪、硬豪和兼毫诸种,它们能够表现出粗细、浓淡、虚实、方圆、厚薄、刚柔等种种线条。
书写在吸水性渗化性很强的宣纸上,能够创造出晕化的趣味和墨色的美感,从而具有图画的美,使书法艺术更韵味无穷。
书法的组合包括结构与章法两种。
书法的“结构”,包括字的结构,以及每个字的大小、疏密、斜正等。
书法的“章法”,是指作品的总体布局,即整幅字从总体上看应当错综变化、疏密相间、具有节奏和气势,从而体现出整幅作品内在的神韵。
(2)具象与抽象相统一
中国历史上有书画同源的说法,汉文字确实是从象形起源的。
因此,不仅书法文字的点画具有形象性,而且文字的字形结构也具有形象性的特征。
这使书法带有一定的具象性。
但实际上书法中的具象又不同于绘画中的具象,即使是象形字,也早已脱离了事物的具体形象。
书法主要是以线条点画为艺术语言,只能抽象地表现出书法家的思想感情,体现了一种抽象的形式的美。
(3)情感性与象征性
书法艺术,历来被人誉为“有情的图画,无声的乐章”。
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它最适宜表露主观意念、情趣、感受和理想,带有浓厚的抒情意味,建构了一个性灵世界。
书法又常常富于象征性。
俗话说:“书如其人”,书法艺术往往凝聚着笔者的心理和精神,反映出作者的性格,气质和审美情趣,诱发出一种独特的神韵气势和风格。
成为书法家人格、品性的象征。
中国书法的艺术特征
中国书法的艺术特征一、以简驭繁书法艺术的形式,最为简单不过——只有汉字、只有黑白的组合,至多加上纸色和装裱形式的变化以及红色印章的搭配。
但是,这最简单的形式中,却包含着无限变化、无限丰富的形态。
首先,字体的复杂性。
汉字的历史形态本身是丰富多样的。
从最初的甲骨文、到商周的金文、到秦汉的篆书隶书草书、汉代以后的行书楷书,还有处于这些形态之间的各种过渡样式,各种历史形态和过渡样式之间,又是既有区别更有联系的,彼此之间进行沟通的可能性极大。
可谓林林总总,自身构成了复杂多变的系统。
书法以汉字为艺术创作的材料,先天就具备了优越的基础,具备表现形态的丰富性。
这一点,由汉字衍生的日文、韩文和线性的西方文字是望尘莫及的。
其次,结构的可塑性。
汉字作为记录工具,每个字都有其构形上的基本要求,以保证字义识读的准确性。
但是,这个要求并不是僵化的。
只要保持其点划和结构的相互位置关系基本稳定,其正斜、长短、方圆等等,在处理时都有很大的灵活性。
因此具体到每一个书写者的笔下,汉字的形体总是千变万化而非千人一面的,即使是清代馆阁体也不例外。
其三,点划的多样性。
每种汉字字体,都有相应的点划形态上的基本规范。
但这同结构一样,并不是僵化的。
在书写过程中,其具体形态具备极大的可塑性。
而汉字书法的书写工具——毛笔,在塑造点划形态上具有优越的性能。
两相结合,使得汉字书法艺术的基本形式元素——点划的形象,具有了无限的丰富性。
最后,篇章的综合性。
由单字、单词组织起来的汉字篇章,同其他文字的篇章一样,总是在符合语法的前提下,具有无限组合的可能。
而汉字的结构与点划本身是多变的、复杂的,组合成篇以后,彼此所形成的各种关系,较之一般文字的篇章关系更加复杂。
此外,作为一幅完整作品组成部分的印章和装裱艺术的形式也是丰富多样的。
可见,在这最为简单的形式中,却存在着多么复杂的形式关系问题!中国书法正是由此出发,以中国文化为基础,提炼出了一系列的关于形式处理问题的概念,形成一套关于形式美的观念体系,并辐射到其他艺术形式上。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艺术与审美思潮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艺术与审美思潮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艺术时期之一,特别是书法艺术。
这一时期的书法风格独具特色,影响深远,成为中国书法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同时,这一时期的审美思潮也是丰富多彩,涌现出众多优秀的文化人物。
一、书法艺术的特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风格独具一格,富有特色。
其中最显著的特征是以草书为代表的隶书发展,以及以“八分体”为代表的楷书创作。
隶书是一种汉字书写方式,源于秦朝的公文书写风格,被认为是书法的顶峰。
而在隶书的基础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家创造了草书,这种书法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运用广泛,成为书法史上的一个重要发明。
在楷书创作方面,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八分体”,这是一种书写艺术风格。
它由八部分组成,分别是:头、身、衣、带、股、腿、齐、足。
这种书法风格在后来的书法发展中仍有影响。
二、书法家与作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家非常多,他们的作品被后世的人们广泛收藏和学习。
其中,最著名的书法家应该是王羲之和颜真卿。
王羲之有“书圣”之称,他的书法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被后世传颂不衰。
他的代表作品有《兰亭序》、《九成宫醴泉铭》等。
颜真卿也是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具有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被誉为“赵州体”创始人。
他的代表作品有《祭侄文稿》、《法书二十七张》等。
三、审美思潮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审美思潮非常丰富多彩,有道家、佛家、儒家等不同的思潮。
其中,以“墨客”为代表的道家思潮是一个重要的流派,他们追求自由不羁,将艺术与生活紧密结合,崇尚随性而为的艺术创作。
佛家思潮则体现了其精神富有的内涵,重视人性、理性、神秘。
儒家思潮强调行为准则、道德品质等方面,将审美视为人的总体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的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重要阶段,其影响深远。
在这一时期,书法家们创新求变,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书法风格;同时,不同的审美思潮也在这一时期涌现,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这一时期的书法艺术和审美思潮对后世文化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一明确书法欣赏的审美标准
一明确书法欣赏的审美标准,是正确进行书法欣赏的基础;掌握书法欣赏的方法,是进行书法欣赏的关键。
一、书法的审美标准南朝书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
这里,强调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一般地说,“形”包括点画线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书法空间结构;“神”主要指书法的神采意味。
(一)书法的点画线条书法的点画线条具有无限的表现力,它本身抽象,所构成的书法形象也无所确指,却要把全部美的特质包容其中。
这样,对书法的点画线条就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要求具有力量感、节奏感和立体感。
1、力量感点画线条的力量感是线条美的要素之一。
它是一种比喻,指点画线条在人心中唤起的力的感觉。
早在汉代,蔡邕《九势》就对点画线条作出了专门的研究,指出“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点画势尽,力收之”。
要求点画要深藏圭角,有往必收,有始有终,便于展示力度。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强调藏头护尾,不露圭角,并不是说可以忽略中间行笔。
中间行笔必须取涩势中锋,以使点画线条浑圆淳和,温而不柔,力含其中。
但是,点画线条的起止并非都是深藏圭角不露锋芒的(大篆、小篆均须藏锋)。
书法中往往根据需要藏露结合,尤其在行草书中,千变万化。
欣赏时,既要注意起止的承接和呼应,又要注意中段是否浮滑轻薄。
2、节奏感节奏本指音乐中音符有规律的高低、强弱、长短的变化。
书法由于在创作过程中运笔用力大小以及速度快慢不同,产生了轻重、粗细、长短、大小等不同形态的有规律的交替变化,使书法的点画线条产生了节奏。
汉字的笔画长短、大小不等,更加强了书法中点画线条的节奏感。
一般而言,静态的书体(如篆书、隶书、楷书)节奏感较弱,动态的书体(行书、草书)节奏感较强,变化也较为丰富。
3、立体感立体感是中锋用笔的结果。
中锋写出的笔画,“映日视之,画之中心,有一缕浓墨,正当其中,至于折处,亦当中无有偏侧。
”这样,点画线条才能饱满圆实,浑厚圆润。
因而,中锋用笔历来很受重视。
审美特征
艺术诸形态的审美特征一、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中国书法真可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中国书法艺术是我国一种独特的:“线的艺术”。
他兼备具象和表现两种功能。
无色而具备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
在书法作品中,可以看到笔法墨法相间相润,使得字体肥瘦枯润,巨细收纵,变化无穷。
而汉字从殷商的甲骨文、金文;经过秦始皇时小篆发展为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他的自由而多样的线条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象和传达出各种形体、情感和气势,形成中国的审美风貌的书法艺术。
不少人坚持书法是抽象艺术。
其中一种典型的看法:汉字只不过是一种符号而已,而书法艺术是“抽象符号的艺术”总之,中国书法美学在艺术本体上的争论,反映了我国书法审美意识的自觉和书法精神的高扬。
书法艺术审美特征书法艺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弛思造化古今之故,寓情深郁豪放之间,像物于飞潜动植流寺之夺”。
那么,我们要问,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是什么。
1、姿态美。
书法艺术的姿态美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取之于具象的书画和结构所体现的一定的形体美,二是取之于偏于抽象的“形势”,即动态美。
书法以点画和结构反映事物的具象美,点如“高山坠石”,横如“千里真云”。
一般来说,汉字字形结构在书法创作者有意识的局中,可以形成一种间接曲折的艺术效果。
加上对自身人格生命的反应,使点画笔墨形成一种用笔之力、运笔之势,而反映出生命的动态美。
孙过庭对书法的具象美与动态美同意形成的姿态美非常赞赏,惊叹道:“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姿,鸾舞蛇惊之态,绝岸痜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这里,既有具象美、又有动态美,其“异”、“态”、“势”就是书法姿态美的不同层次和纬度。
在书法作品中,篆书的回环曲折的用笔,给人一种字若飞动,流畅飞扬美。
而结构整体统一,分行布白的圆润整齐,宽舒飞动的姿态美令人赏心悦目。
而隶树和楷书的各种上、下、左、右挑起或拖拽的笔势,能给人在安定中以飞动流美的审美感受。
而草书行书以富于运动感的点线去表现生命运动的或轻盈、或敏捷、或矫健的动势,都具动态美。
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一)
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一)
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
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价值。
下面是书法艺术的几个基本特征:
1. 笔墨独特性
•书法艺术独特之处在于用笔墨表现文字之美。
•通过变化墨色、运用笔法技巧,使书法作品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2. 字体多样性
•书法艺术涵盖了众多的字体,如楷书、隶书、行书、草书等。
•不同字体各具特色,展现了书法家的个人风格和创造力。
3. 书写结构的重要性
•书法艺术注重书写结构的和谐美感。
•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布局和平衡,使整个作品呈现出一种和谐、整齐的美感。
4. 线条韵律感
•书法作品通过线条的铺陈和结构的把握,表现出独特的韵律美。
•线条的粗细、曲直、起伏变化,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审美体验。
5. 气韵生动的意境
•书法艺术注重意境的表达,追求气韵生动的效果。
•书法作品透露出书法家的情感和境界,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
6. 规范的书写要求
•书法艺术强调规范的书写要求。
•书写的笔画、结构、形态等都需要符合规范,才能达到艺术的境界。
7. 独特的文字表现力
•书法艺术通过字体的变化和组合,体现出文字的独特表现力。
•不同的字体、笔画的运用,使书法作品能够传达出丰富的意象和情感。
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是它与其他艺术形式相区别的重要标志。
通过笔墨独特性、字体多样性、书写结构的重要性、线条韵律感、气韵生动的意境、规范的书写要求以及独特的文字表现力等特征,书法艺术成功地构建了自己的独特艺术体系。
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王娜大全
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王娜大全一、笔墨独特中国书法的魅力主要源于其独特的笔墨表达。
书法家在写作之前,会仔细挑选毛笔,调制墨汁,并根据字体风格选用不同类型的笔锋。
这些细节决定了字体的线条特征和气韵。
中国书法以线条和墨色为主要表现手法,线条的粗细、曲直、虚实展现了书法家的意境和个人特色。
墨色的深浅、濡湿、干涩则表现了书法作品的情感和气氛。
墨色的浓淡运用巧妙,既能使作品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也能使作品呈现柔和和谐的美感。
二、形神兼备中国书法的审美特征中,形神兼备是最重要的一点。
书法追求形与神相结合、形神兼备的境界。
形指字的形态,神指字的气息和灵动。
书法家通过筆致与顿挫的交替使用,使字形具有韵律,从而使字体富有生命力和个性。
中国书法的审美追求注重字形的变化和技巧的使用,字形可以有不同的排列、联缀、繁简。
书法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采用不同的字体,使字形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字的形态与神韵的表现也关系到书法家个人修养和境界的体现,通过书法艺术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三、内涵丰富四、意境深远中国书法追求的不仅是文字之美,更是意境的深远。
作品通过简洁的笔触、独特的布局以及适当的留白,构建出一种超越文字本身的美感,引发观赏者的联想和思考。
观赏者可以从书法作品中感受到书法家的审美情趣和思考方式,营造一种与书法作品共同生活的氛围。
总之,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体现在它独特的笔墨表达、形神兼备、内涵丰富和意境深远四个方面。
这些特征使得中国书法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无论是在传统还是现代的艺术领域,中国书法都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二、书法,是指文字的书写方法,规律和法则。
中国书法其特定含义是指具有美的欣赏价值的艺术作品。
从广义上讲,世界上各民族文字的起源都可追溯到“象形文字”,都有自己的文字和书写技巧,都有自己的“书法”。
但是,各国文字都从象形中断了,从“表意”走向了“表音”,只有中国的汉字从原始象形的“表意”,一直延续了下来。
长期的发展使中国书法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
可以说,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字的创立,最初都是为了记录语言。
但是,纵观大千世界,在流传下来的这么多种文字当中惟有汉字兼具了实用和审美的功效,衍生出了独具魅力的书法艺术。
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也是毋庸置疑的--书法就是传统文化的缩影。
三、构成审美的基本要素.书法是以书写汉字为对象、是以笔画、结构、章法为基本要素,通过笔、墨的运用达到表现艺术的目的。
中国书法之所以能成为一门艺术,是因为中国汉字具有非常大的可塑性、可为性,就是说中国的汉字天生就具有艺术素质。
例如,(1)汉字的造型是变化多端的:有正方形、长方形、扁方形、品字形、到品形;有上宽下窄、下窄上宽;有左高右低、右高左低等等。
(2)汉字的字体是不断演变的:甲骨文、金文、籀文、战国文字、小篆、竹木简书、隶书、章草、今草、魏碑、正楷、行书等。
(3)汉字的每种字体又有丰富的不同的风格和书写特色:或厚重、或飘逸、或庄严、或典雅、或苍劲、或灵秀、或稚拙、或老辣、或恬淡、或典雅、或茂密、或疏朗……(4)书法的特有工具——毛笔、墨汁、宣纸各有特殊功能的:“墨色的浓、淡、干、湿”;笔法的“方圆、刚柔、提按、顿挫、疾徐、收放”等等,以及又能写出不同意趣的“点、线、面、结构、章法”(5)不同的时代,文化背景的不同:殷商的契刻甲骨、周朝的铸造金文、春秋战国的帛书竹简、汉魏的碑志摩崖、晋唐的尺牍等。
可谓名碑法帖浩如烟海,方家大师群星灿灿,所有这些都足可以构成了中国书法美学的基本要素,足可以构筑了中国书法悠久灿烂文化历史。
我国当代书法家沈尹默说:“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示出惊人奇迹,无彩而有图画之烂漫,无声而有音乐之和谐,引人入胜,心畅神怡。
特别是书法与文学的结合更加深了精神内涵,使书法成为为一种表达最深意境和情操的民族艺术。
”中国书画收藏在线.四、由此可见,书法同其它姐妹艺术一样,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书家往往借助手中的毛笔抒发情怀,或借物托志、或修养身心。
将自身的生命情思,精神意蕴和审美趣味有机的与笔墨线条交织融合。
画家吕子凤说:“在造型过程中作者的感情就一直和笔力融合在一起活动着,笔所到之处,无论是长线短线,是短到极短的点和由点扩大的块,都成为感情活动的痕迹2.字体与书体风格的庞大体系(1)篆书篆书泛指秦代以前的古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战国文字、小篆.五、甲骨文是商代契刻龟甲兽骨上的文字,也是中国书法史能够见到的最早的构成相当规模的文字体系,并且具备了很强的书法艺术性。
古文字学家董作宾先生曾根据甲骨文的不同风格变化,将其划分为五个时期,其风格表现为“一期书风雄伟、二期书风整饬、三期书风颓靡、四期书风劲峭,五期书风严整”。
使甲骨文呈现出多种艺术风格,有的率真天成,有的严整秀丽,有的奇异险绝,有的雄浑朴茂,有的肆意放纵等。
甲骨文的书法艺术性开启了后世书法风格变化的源头。
六、金文是指周朝时铸造鼎、壶、盘、簋、盂、钟等青铜器皿上的文字,因为是铸造,所以比较起甲骨文更加庄重、雄强、厚重。
金文总体上体现方正,笔画布置相对匀称,从前期、中期、晚期的风格划分来看,亦是有很大区别。
比如《散氏盘》的苍劲古朴、肆意天成;《墙盘铭》的厚重俊秀;《大盂鼎》刻利奇崛;《毛公鼎》严整规范等,各领风姿。
七、小篆是大篆简化的字体,是秦朝统一六国后推行的具有一定威严的正统文字,其笔画粗细均匀一致、线条圆润、笔画对称、行笔舒缓、结构严谨,极具美观性、装饰性。
后世将小篆发展到了及至,称小篆为“铁线”、“玉柱篆”。
八、(2)隶书隶书又在篆书的基础上进行了重大改革,由篆书形体的长方变为扁方,由用笔的圆转变为方折,删繁就简,使隶书成为今文字与古文字的分水岭。
隶书萌生于秦代,成熟于汉代。
东汉时期遗留了下来大量的石刻,碑版铭文,可谓一碑一姿,一碑一奇,是书法史上一个辉煌顶峰时期。
大抵隶书的风格可分为三个路数,以《曹全碑》为代表的一路隽永、阿娜;以《张迁》碑为代表的一路方正、奇崛;以《石门颂》为代表的一路肆意方纵、翩翩自得。
隶书的简化,也萌生了隶书自身的快速写法o(3)草书汉代的竹木简就是汉人日常应用的手书草写,又在此基础上行成了当时最初的草书——章草。
章草每字独立而不互相连属,保留着隶书笔法行迹。
汉简、章草又是隶书向今草的过度体。
今草去掉了章草的波折,使上下字之间笔画连属,字与字之间互相映带,连绵不断,线条流畅婉转,富有表现力和韵律感。
按着草的程度不同,有小草、大草、狂草的区分。
大草、狂草用笔更加飞动放纵,回环萦绕,跌宕起伏,龙蛇蜿蜒,气势磅礴,使书法的表现力大大的增强。
草书也被誉为书法中的最高表现形式。
九、(4)楷书正统的碑版隶书发展了楷书,楷书发萌于汉末,盛行于魏晋南北朝。
早期的楷书(当时称今隶)受着隶书的影响,结构趋于扁形,用笔自然活泼,天真烂漫。
北魏时期大量的碑版、墓志是这一时期楷书风格的代表,其出土的规模和水准,可与汉代的隶书相媲美,世称北碑、魏碑。
楷书到了唐代,书体结构由扁形变为长方形,楷书的发展达到了顶峰,结构端庄严谨,笔法完备。
唐代以后楷书大家辈出,风格多样,著名的有欧体、颜体、柳体、赵体。
唐楷一经定体既成为现行规范化通行汉字至今一千多年,中国书法的字体再未演变。
(5)行书行书是在正楷的基础上,笔画借用了草书的灵活,对楷书进行了省简,笔势连贯,由折变圆,书写流畅又字型美观,书写快洁又易识易认,非常具有实用性。
行书的风格亦是丰富多彩,自汉代以后每个时代都有代表性大家,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米芾、苏东坡、、赵孟俯、文征明等。
十、二、书法艺术鉴赏的综合层面十一、对书法艺术能够达到了懂得欣赏的程度,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欣赏它的难度,就在于它太抽象了。
抽象的本身,在于区别再现艺术能够直观撷取生活的一个画面、一个场景,使观赏者参照生活的阅历,对艺术作品作出赏评,(当然这也需要观赏者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如绘画、影视、戏曲、小品等。
对于书法艺术的欣赏,要求欣赏者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艺术素养,尤其是曾经受过书法艺术的审美教育,对不同的线条美感能作出鉴定或感悟能力,同时对历代法帖具有常识性的了解,并经过长期的积累才能对书法达到一定的欣赏能力的目的。
书法艺术的抽象性,应该等同于音乐、舞蹈。
音乐旋律的起伏、节奏的长短快慢,以及节奏的或舒缓或流畅,声调的明暗等,都与书法休戚相关,它的相同取决于作者对音乐声音或对书法线条的驾御能力,并介乎生活与抽象艺术之间的集中提取,从而应用抽象语言符号,进行想象力丰富的创造,这种想象空间就是抽象的、不固定、不具体的反映生活,但艺术自身又具有很强的规律性。
对于抽象性,不同的人对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感受,下出的结论也会截然不同。
所以对欣赏者来说也同样是具有不固定性。
然而,要想达到欣赏音乐的目的,就是要抓住音乐欣赏的规律这样一个前提。
掌握这个规律也是欣赏者的起码的音乐素养。
对书法的欣赏也同样要掌握书法语言,对书法线条的美感有一个确切的审美能力,也就是象掌握音乐欣赏规律一样十二、1、传统的书法审美观十三、历来中国书法传统的审美观,或是结合自然,比拟自然界的山水、云雾、风雨、雷电;或比拟龙蛇、鸟兽;或比拟人文等,晋朝人放浪飘逸,崇尚清谈,对书法风气也崇尚“韵致”;唐朝人以彪炳赤诚为上,忠心耿耿,所以唐代的书风及至“法度”;宋朝人秉承晋朝遗风,崇尚书法的“意境”;元、明人更注重仪表、礼仪,其书风更崇尚字的“姿态”。
就是说无论是那个书家,都很难在大的时代背景下背道而驰,只是每个人有个性差异而已。
孙过庭说的“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就是这个意思。
例如形容王僧虔的书法:“如谢家子弟,纵不复端正,奕奕皆有一种风流骨气”;形容卫夫人的字“若舞女插花”等是用人来形容书法的美。
形容王羲之的书法“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每作一‘点’如高山坠石”;“每作一‘横’如千里阵云”;“每作一‘撇’如陆断犀象”;“每作一‘竖’如万岁枯滕”……事实上不同的线条却给人以不同的感受,“直线”给人以挺拔刚劲的感觉;“斜线”给人以惊险的感觉;“弧线”给人以生命力的感觉;“曲线”给人以动态的感觉;“圆线”给人以柔和的感觉;“方折线”给人以硬朗的感觉,以及粗线厚重,细线灵巧,斑驳线苍劲,飞白线苍茫等等。
古人还把书法中具有自然、动感、劲健、凝重的线条,比喻成“屋漏痕”、“断墙壁”、“折钗股”、“锥划沙”、“印印泥”。
十四、于是,无论是真、草、隶、篆、行那种字体,其自身都具有不同的风格,又都是在以上这些不同的线条组合、作用下形成的。
欧阳询楷书严谨峭拔、用笔奇险、化险为夷。
是用简洁、硬朗、内厌、直斜线并用,形成这样的风格;颜体楷书体势宽博、雍容大度,用笔遒劲、厚重、外拓,起止转折,圆笔居多的线条所形成的;柳公权的楷书和颜体结构大抵相似,比较之下柳体更趋于挺拔、清劲;赵孟俯的楷书隽永、抚媚、平和。
用笔更采用笔势连贯,轻巧、富有动感的线条构成的风格。
那么其它字体如隶书、篆书、北碑、行书都同样具有相同的线条进行组合,比如欧体对应《曹全碑》;颜体对应《石门铭》,赵体与王羲之一脉相承。
至于草书的线条应用更是变化多端,丰富多彩。
十五、2、时代背景和现时条件十六、-欣赏书法对线条的认识固然是重要基础,是根本。
除此而外,了解每一个书家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书家的师承、文学的修养和书家当时的心情的不同,环境的差异的了解,也都是作为欣赏书法所应具备的基本常识,时代背景例如:晋朝人放浪飘逸,崇尚清谈,对书法风气也崇尚“韵致”;唐朝人以彪炳赤诚为上,忠心耿耿,所以唐代的书风及至“法度”;宋朝人秉承晋朝遗风,崇尚书法的“意境”;元、明人更注重仪表、礼仪,其书风更崇尚字的“姿态”。
就是说无论是那个书家,都很难在大的时代背景下背道而驰,只是每个人有个性差异而已。
孙过庭说的“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就是这个意思。
个性的差异最应当受到的制约和显现,是师承的影响、熏陶、天资、功用、性格的集中体现。
比如献之学羲之,小欧学大欧,乃至初唐时的互师互学。
书写作品时,书家当时心情和所处的环境也是影响作品风格的重要条件。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是王羲之和当时很有名气的四十二位文人墨客集聚在绍兴的兰亭,当时情形是“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又有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一殇一咏”的畅快心情下,乘着微醉,挥毫写下了千古佳作《兰亭序》。
与这个心境相反,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文稿》是唐代大书家颜真卿的侄子颜季明平定叛乱时,被叛将砍了头,颜真卿在悲痛万分的心情下写完了这份《祭文草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