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必修3同步练习:第6单元综合测试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2019年高二历史必修3 第六单元单元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

人教版2019年高二历史必修3 第六单元单元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

单元综合检测(六)(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6·湖北荆门高二测试)孙中山在《布告国民消融意见蠲除畛域文》中说:“中华民国之建设,专为拥护亿兆国民之自由权利,合汉、满、蒙、回、藏为一家,相与和衷共济,丕兴实业,促进教育……”该材料反映了()A.孙中山形成了平等的民族观B.辛亥革命有助于建立民主政治C.民国之时中国境内民族较少D.西方民主共和思想已深入人心解析:选A。

根据材料中“合汉、满、蒙、回、藏为一家,相与和衷共济,丕兴实业,促进教育……”得出当时孙中山主张各民族平等,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各民族的关系,未涉及民主政治,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五个主要少数民族,并不是说明当时民族多少,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影响,故D项错误。

2.(2016·江苏启东中学高二检测)“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

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政体。

……外人断不能瓜分我中国,只怕中国人自己瓜分起来,那就不可救了!所以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

”这一观点属于孙中山的() A.民族主义理论B.民权主义理论C.民生主义理论D.民本主义理论解析:选B。

根据材料“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政体”可见是强调建立民国,创立共和,属于民权主义,故选B;A是强调反对清政府,属于民族革命;C是强调平均地权,改善民生,属于社会革命;D不符合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概念。

3.(2016·长春十一中高二检测)孙中山曾说过“共产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好朋友”。

毛泽东在1940年的《新民主主义论》中说“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

其目的都是为了()A.推翻北洋军阀统治B.完成民主革命任务C.实行全民族抗战D.宣传新三民主义解析:选B。

材料内容说明中共革命纲领与孙中山新三民主义有共同之处,即在反帝反封建上有一致性,而反帝反封建属于民主革命任务,故B正确。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六单元测评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六单元测评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测评第六单元测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孙中山曾说:“试想明太祖驱除蒙古,恢复中国,民族革命已经做成,他的政治却不过依然同汉、唐、宋相近。

故此三百年后,复被……侵入,这由政体不好的原故。

”为此他提出()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建立民国D.平均地权解析:题干材料表明,孙中山要改变“政体不好”的局面,因此,C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答案:C2.孙中山是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最大的贡献是()A.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B.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三大政策解析:根据“亨利之学说”中要求“土地归公有”等信息,可联系孙中山“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等主张。

因此,C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答案:C5.1922年9月,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向导》发文指出,在军阀割据的现状下,战乱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建立“统一全国的中央政府,然后国内和平才能够实现”。

这表明,“打倒军阀”正在成为()A.人民的迫切愿望B.国民政府的执政理念C.知识分子的共识D.全体国民的共同选择解析:建立全国性的中央政府,必须结束军阀分裂割据的局面,这是当时中国人民的要求,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答案:A6.国民党“一大”宣言指出:“国民党人,因不得不继续努力,以求中国民族解放,其所恃为后盾者,实为多数之民众,若知识阶级、若农夫、若工人、若商人是已。

”这表明国民党()A.已意识到革命成功必须以民众为后盾B.政党的性质已发生了彻底改变C.已与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合并D.已经放弃了原来的革命目标解析: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

此时的国民党已经意识到,革命要获得成功,“所恃为后盾者”,必须是“多数之民众”。

因此,A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3第六单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3第六单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3第六单元试题及答案再过一段时间,就即将迎来重要的考试了,作为考生的你,做好了复习的准备工作了吗?让我们来做一张试卷测试一下你的学习水平吧!下面是络整理的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3第六单元试题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3第六单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蔡元培先生曾撰写过这样一副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时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他悼念的是()A.康有为B.孙中山C.李大钊D.毛泽东解析“三民五权”指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推翻历时数千年专制之局”指推翻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综合分析此联悼念的是孙中山。

答案 B2.新三民主义指出,“工人之失业者,国家当为之谋救济之道,尤当为之制定劳工法,以改良工人生活”。

这一观点在当时最主要的影响是()A.加快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进程B.推动国民大革命的开展C.促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D.调动工人的生产积极性解析材料表明新三民主义将民生主义与照顾工农的政策相结合,这有利于团结工农群众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B项正确。

新三民主义提出和第一次国共合作都以国民党一大为标志,同时发生,A项错误;引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是毛泽东思想,排除C项;调动工人生产积极性不是最主要的影响,排除D项。

答案 B3.孙中山说:“所以我们在中国革命决定采用民权制度,一则为顺应世界的潮流,二则为缩短国内战争。

因为中国自古以来,有大志向的人,多是想做皇帝……我们宣传革命主义,不但是要推翻满清,并且要建设共和……我们要把这种做皇帝的思想完全铲除,一概肃清。

”材料反映出孙中山的民权主义()A.从理论上解决了夺取政权与建设政权的问题B.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要求C.表达了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D.表达了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强烈愿望解析材料信息表明,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旨在中国建立民主共和的国家,反对封建专制,这是资产阶级要求夺取政权和建设政权的具体表述,A项正确。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练习试卷新课标人教版必修3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练习试卷新课标人教版必修3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练习试卷新课标人教版必修3第Ⅰ卷 ( 选择题共75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题 3 分.合计75 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公元前 6 到 5 世纪中期,古代希腊的自然哲学家主要研究:①自然界的各样现象②事物客观的和“神”的本质③人类的活动和创建性④人类社会的各样问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普罗泰戈拉特别重申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国家治理利害的标准,要看它能否对人有益和切合人性。

他的思想表现了:A.财产阶级的本质B.人文主义的本质C.封建主义的本质D.启发运动的本质3.在古代希腊,智者学派的的主张最难能难得的一点的是:A.对雅典公众的思想启发和解放起了踊跃作用B.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表现C.对于奴隶制不切合人性的看法D.重申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4.与智者学派对比,苏格拉底更重视:A.对人类社会的研究B.对自然界的研究C.对人的伦理道德的商讨D.对人性的研究5.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重申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等的学者是: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安提丰6.在《理想国》中把人分为几等,各尽其责,由富裕的“贤哲”做统治者的是: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安提丰7.以下对于亚里士多德的评论正确的选项是:①其哲学认识是从批评苏格拉底的伦理道德问题开始的②其最大的哲学贡献是创办了逻辑学③他使哲学真实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识④他使哲学真实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A.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②④8.使哲学真实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识的是A.普罗塔哥拉B.亚里士多德 C .苏格拉底D.泰勒斯9.以下名画的作者是:A.达·芬奇B.米爽朗琪罗C.拉斐尔D.顾恺之1专心爱心专心 119 号编写10.对于马丁 ?路德改革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它深重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学统治B.是一场社会、思想改革运动C.改革后创办的新教与天主教、东正教形成三足鼎峙的新场面D.它违反了基督教的本义,客观上造成了人们思想上的杂乱11.对人文主义中心精神的表述,正确的是A.反对神学世界观,要求自由同等B.一定人的价值,重申发展个性C.倡导个人奋斗,鼓舞发展私有制D.重申人性至上,反对宗教崇奉12.以下人物中,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的是:A .彼特拉克B .伏尔泰C.孟德斯鸠D.卢梭13.“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双方面—心里自省和外界察看都相同——向来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半醒状态。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同步习题:第六单元达标检测(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同步习题:第六单元达标检测(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单元达标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子路问政,子曰:“必也正名乎!”孔子将“正名”放在为政首位,合理的解释是()A.确立礼制等级,规范社会秩序B.迎合政治需要,提高儒学声誉C.推广学校教育,选拔政治人才D.整理文化典籍,恢复文化传统2.“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

”从根本上讲朱熹是在强调()A.教育旨在“明人伦”“正纲常”B.学校教育不能以词章为主C.学校教育要体现社会责任意识D.学习与修养要循序渐进3.1933年,教育部规定全国中小学外语课仍以英语为主。

1954年,俄语取代英语,成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

1964年,教育部重新确定英语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

1984年英语正式成为高考科目。

这些变化()A.说明英语成为国际主流语言B.反映我国建立了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C.实现了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D.受时代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的影响较大4.谢青等学者在《中国考试制度史》中评述道:“考试把相对公平的竞争机制引入学校培养人才和输送人才的运行中,吸引无数学子负笈入斋,晨诵夜读,刻苦学习,学校教育充满活力,迅速地兴盛起来。

”他认为考试()A.建立了合理的社会制度B.促进学校教育的繁荣发展C.推动古代教育体系形成D.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需要5.1913年6月15日,《大公报》专门刊登了一篇题为《粤女学生之怪装》的文章,称她们“穿着猩红袜裤,脚高不掩胫,后拖尾辫,招摇过市”。

为此广东教育司专门发出布告,下令整顿,称“近来有一种女子,举止佻达,长袜猩红,袴不掩胫,此在无知识者为之,尚不足责,不谓人格尊贵之学生,身佩襟章,亦有尤而效之者,殊非自重之道”。

由此表明当时()A.学校教育尚未开启近代化B.新旧文化在交融中激烈碰撞C.崇洋风气已成为社会主流D.新文化运动促进女性解放6.大英图书馆是世界上藏书最多的图书馆之一,而其最引以为豪的是它收藏了全世界最古老的书(有明确刊印日期),该书印刷于公元868年的中国,而有关该书的来历,大英图书馆的网站上只是淡淡地写着“没有为这些珍宝支付多少钱”。

人教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同步训练及答案第六单元过关训练(A)

人教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同步训练及答案第六单元过关训练(A)

第六单元过关训练(A)一、选择题1.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个阶层。

这一做法()A.动摇了周王朝的统治基础B.瓦解了西周的分封制C.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答案:C解析:孔子兴办私学,改变了“学在官府”的情形,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故选C项。

2.下面是某同学的历史笔记,记录了某件历史事件的重要信息。

他的学习内容最有可能是()B.齐国设“稷下学宫”C.汉武帝设立太学D.隋朝开创科举制答案:C解析:孔子创办的私学不是官办的,故A项错误。

齐国设“稷下学宫”体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并非仅教授儒学思想,故B项错误。

科举制是一种人才选拔制度,不是学校,故D项错误。

汉武帝创办的太学,教授儒学,是官办的国家培养管理人才的学校,故C项正确。

3.王安石在变法期间创立三舍法,将太学分为外、内、上三舍。

上舍生毕业成绩优秀的可以免试授官,中等的可以参加殿试,下等的经吏部考试再经殿试后也可授官。

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培养变法需要的人才B.推动学校教育的完善C.防止大官僚控制教育D.强化儒家思想的影响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为整顿太学而创立三舍法,使学校教育与仕途的结合更加紧密,其目的是培养变法需要的人才,故A项正确。

B项是王安石培养变法人才的措施,不是目的,排除;C项不是王安石改革教育制度的目的,排除;王安石改革教育是为变法服务,不是强化儒家思想的影响,排除D 项。

4.宋朝文化教育相对普及,史载:“为父兄者,以其子与弟不文为咎;为母妻者,以其子与夫不学为辱。

”下列为这种现象提供技术条件的是()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B.科举取士人数的增加C.崇文抑武政策的影响D.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当时的人们以学习为荣,以不学习为耻,说明当时学习风气浓厚。

为这种浓厚学风提供技术条件的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故选A项。

B、C、D三项均与“技术条件”不符,故排除。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测试题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测试题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测试题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高二历史(必修3)第六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历史学家把XXX、XXX、XXX三位先进的中国人掀起的运动称为近代化运动,主要是基于他们要求()A.民主与科学B.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C.彻底废除旧制度D.发扬新思想,弘扬民主与科学2.1912年9月《时事画报》发表了漫画《中华民国将来之希望》,图中的火车满载货物。

认真观察图片,作者的意图可能是()A.赞美辛亥革命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B.反映辞职后的XXX投身民生建设C.赞扬在XXX领导下中国不断前进D.希望XXX领导人民推翻清朝统治3.XXX说:“共和国家成立以后,是用谁来做皇帝呢?是用人民来做皇帝,用四万万人来做皇帝。

”XXX的思想实质是()A.资产阶级民权主义的思想B.封建专制思想C.人民当家作主的思想D.君主立宪思想4.XXX认为:“可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

”“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

在此XXX强调()A.解决民生问题是国家之根本B.应通过合理分配社会财富改善民生C.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D.民生问题的解决就是政治问题的解决5.四位同学对新三民主义进行讨论,形成下列四种观点,其中不正确的是()A.新三民主义是XXX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B.新三民主义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C.新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的纲领D.新三民主义就是三大政策6.右图影片描绘了一代伟人书写的一幅中国近代史的真实画卷、一首壮丽的诗史。

下列说法不能证实这一诗史的是()A.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有利于的发展C.改变了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D.使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7.XXX在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教训时指出:“我们党开始也是不懂得农民工作的重要性,把城市工作放在第一位,农村工作放在第二位。

”此处的“开始”是指()A.国民革命时期B.国共对峙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8.“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

高中历史必修3(岳麓版)练习:第6单元测评 Word版含解析

高中历史必修3(岳麓版)练习:第6单元测评 Word版含解析

本资源的初衷,是希望通过网络分享,能够为广阔读者提供更好的效劳,为您水平的提高提供坚强的动力和保证 .内容由一线名师原创,立意新,图片精,是非常强的一手资料 .第六单元测评(时间:45分钟总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4分,共60分)1.某位科学家逝世后,媒体这样评价他: "在我们这一时代的物理学史上,他现在是,将来也还是人类宇宙中有头等光芒的一颗巨星.……他也许比牛顿更伟大,因为他对于科学的奉献,更加深刻地进入了人类思想根本概念的结构中.〞这位科学家是()B.爱迪生C.普朗克D.爱因斯坦解析此题考查近现代科技.根据材料信息"宇宙〞"比牛顿伟大〞"深刻地进入了人类思想根本概念〞,可知这是对相对论的提出者爱因斯坦的评价.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爱迪生的主要奉献是电器创造;普朗克进行的是对微观世|界的研究,都与题意不符.项.答案D年11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的头版文章有如下内容: "天之光歪斜〞"科学家急迫等待着日蚀观测的结果〞"恒星不是在它们似乎应该所在的或被计算出来的位置上,但不必担忧〞.这些内容介绍的科学理论应该是() (导学号52400096) A.经典力学 B.狭义相对论D.量子理论解析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认为,物质存在的现实空间不是平坦的,空间的结构取决于物,从而阐述了四维时空和物质的分布相联系的重要思想.材料中恒星的现实具体位置受多种因素制约,可能不会出现在预定轨道,这就验证了广义相对论,应选C项.答案C3.1945年,日本的广岛和长崎遭到了美国原子弹的打击,伤亡沉重.爱因斯坦闻知后,认为"人类翻开了潘多拉魔匣〞.人类翻开"潘多拉魔匣〞的钥匙是()A.牛顿经典力学B.相对论D.自由落体定律解析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质量和能量的关系,这就为原子弹的制造提供了理论依据.答案B4. "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根底,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开展.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这一发现〞指的是()A.牛顿万有引力定律B.法拉第的电磁学C.普朗克的量子理论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物理学研究的根底〞"分子〞"原子〞判断,可知这一发现指的是普朗克的量子理论.答案C5.数字通信、卫星通信、微波通信、光纤通信等通讯技术的开展,使各国的计算机开始联系起来,由此产生了国际互联网即"因特网〞.计算机网络技术诞生的最|重要的意义是() A.可以学习知识 B.便于联络C.把人们带进信息时代D.提供娱乐解析把人们带进信息时代是计算机网络技术最|重要的意义 .答案C6.1982年,美国?时代?杂志把"个人电脑〞选为当年的"年度风云人物〞,并预言"家庭电脑有朝一日会像电视和洗碗机一样普及,在20年后,将会有60%的美国人上网〞.2006年,?时代?杂志又把"YOU(你,指所有网民)〞选为"年度风云人物〞,其封面注释说: "是的,就是你.你控制着这个信息时代,欢送来到你的世|界.〞这反映了()A.?时代?杂志的预言非常准确B.信息技术开展迅速,影响深远C.计算机技术由个人电脑时代进入网络时代D.网络技术已十分普及解析短短的20年间,信息技术开展迅速,逐渐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深远.答案B7.世|界上第|一种转基因食品晚熟西红柿在美国正式投放市场.它易于贮藏,不易腐烂.这类食品最|早出现于()A.1950年年年年解析1993年,世|界上第|一种转基因食品晚熟西红柿在美国正式投放市场.答案C8.现代航天学和火箭理论的奠基人齐奥尔科夫斯基说过: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没有人能够永远留在摇篮里.〞新中国科学事业开展历程中符合上述说法的成就起步于 ()A.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B.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C.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D. "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在太空遨游解析此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材料反映的是航天技术开展的成就,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宣告中国进入航天时代.其他三个选项与题干要求不符.答案A9.右图是题为"袁隆平的梦〞的漫画.袁隆平备受人们喜爱的主要原因是他()A.使人类实现了"丰衣足食〞的梦想B.彻底解决了人类的生存问题C.推动了世|界人口的飞速增长D.对人类的生存和开展做出了突出奉献解析袁隆平备受人们喜爱,是因为他培育出的杂交水稻缓解了人类在粮食问题上的压力,他对人类的生存和开展做出了突出奉献.答案D10.曾经参与我国首|台"银河〞巨型机研制的李思昆教授依然对那一幕冲动人心的场景记忆犹新-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35周年的国庆大典上,中国自行研制的"银河-Ⅰ〞巨型计算机模型受阅通过天安门广场,向世人展示了它那迷人的风采.这台巨型机()A.是中国首|次制成每秒运算10亿次的巨型计算机B.标志着我国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取得新突破C.标志着中国在计算机技术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D.是中国第|一台运算速度每秒亿次的巨型计算机解析A、B、C、D四项分别指"银河-Ⅱ〞"银河-Ⅲ〞"银河-Ⅲ〞"银河-Ⅰ〞型计算机.答案D11.?世|界报?报道: "中国龙已经飞起来了,而且飞得很高,它使整个中国充满了自豪.〞德国?汉诺威汇报?: "中国正在奋起直追:中国人进入太空的事实证明了这个经济迅速崛起的国|家的实力.〞这两那么关于我国科技成就的评论,最|有可能是指()A.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B. "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C.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D. "神舟〞飞船发射成功解析解答此题应该抓住材料中的"进入太空〞和"经济迅速崛起〞两个关键信息.由材料信息"中国龙已经飞起来了〞"中国人进入太空〞判断,符合这一材料信息的是B、D 两项; "证明了这个经济迅速崛起的国|家的实力〞,中国的崛起是改革开放的结果,故只能选D项. "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 .答案D12.右图是中国"希望工程〞宣传画,这双"大眼睛〞曾经触动很多中国人的心灵. "希望工程〞的目的是()A.开展识字教育,减少文盲B.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C.解决高校开展的资金问题解析"希望工程〞的目的是解决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资金缺口问题,属于中小学教育阶段, .答案B年,邓小平同志曾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三个面向〞. "三个面向〞的实质是()A.通过教育的开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B.教育的开展要适合中国的根本国情C.教育的开展需要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三个面向〞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其实质就是|家和民族的竞争力 .14.毛泽东在1972年曾对当时的文化局面感慨道: "连百花齐放都没有了!〞这一文化局面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导学号52400097)A.经济建设重于文化建设B.科教落后影响文化开展C.(政|治)斗争影响文化建设"1972年〞即可判断,此时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政|治)斗争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用阶级|斗争分析法研究?红楼梦?成为红学的主流.自1978年至|现在,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红楼梦?研究与海外红学合流而相照应,从而进入了一个更加彻底的多元化时代.红学研究出现以上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实施了"教育大革命〞B.重新贯彻了"双百〞方针"科教兴国〞战略 D.科教落后影响文化开展,1978年以来,红学研究出现的变化是从单一的阶级|斗争分析法,这说明学术研究逐步脱离(政|治)斗争的影响,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态势,而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重新贯彻了"双百〞方针,选择B项.(此题共2小题,每题20分,共40分)16.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由于牛顿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整个思想界不禁为之亢奋.人们因此发现,原来整个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自然界,不过是按某种法那么运转的巨大的机械装置,而其中并没有上帝的地盘.于是传统的宗教信仰被动摇了,唯物主义思潮开始盛行.到18世纪后半期,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疑心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其突出.极富梦想天分的法国人还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绝|不会例外.- -?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科学对工业的影响的最|惊人的例子之一可见于煤衍生物方面.煤除了提供焦炭和供照明用的珍贵的煤气外,还给予一种液体即煤焦油.化学家在这种物质中发现了真正的宝物- -种种衍生物,其中包括数百种染料和大量的其他副产品如阿司匹林、冬青油、糖精、消毒剂、轻泻剂、香水、摄影用的化学制品、烈性炸药及香橙花精等.-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1999年11月20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初步实现了第|一步的航天器天地往返.此后,中国又先后发射"神舟〞系列的4艘飞船,并在"神舟〞五号发射、杨利伟成为中国"太空第|一人〞后,完成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请答复:(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近代自然科学的开展所产生的社会影响.(6分)(2)根据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开展呈现出什么新的特点?(4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从事航天战略活动的重大意义.(10分)参考答案(1)促进了思想解放,为冲破封建神学的束缚提供了有力武器;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开展;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活.(2)航天技术突飞猛进,人类科研和探索的领域扩展到太空.(3)意义:推动中国科技向新的层次和高度开展;是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综合国力增强的重要标志;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17.教育的开展,展示着社会的律动,它深受社会开展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思想变迁的影响.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北宋时,私人讲学的书院兴起.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正.(处事之要)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材料二明代顾宪成、高攀龙等人先后在东林书院,聚众讲学.在讲习之余,他们还讽议朝政,裁量人物,指陈时弊,锐意图新;主张志在世道,躬行实践,反对空发议论,脱离实际.书院内顾宪成撰写的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影响深远.清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纳书院于官学的轨道,将自由讲学改成时文(八股文)训练,与官学一样,完全成了科举的附庸,完全改变了书院传经讲学的初衷 .材料三京师同文馆和第|一批赴美留学的幼童材料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任务,要求我们不但必须放手使用和努力提高现有的人才……为九十年代以至|下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开展,大规模地准备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要解决人才问题,就必须使教育事业在经济开展的根底上有一个大的开展.-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年) 请答复:(1)北宋时,书院兴起的原因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指出朱熹办学的人才培养目标.(6分)(2)根据材料二,明清时期书院教育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3)根据材料三,洋务运动时期我国教育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4分)(4)根据材料四,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教育事业有一个大的开展,列举.(6分)参考答案(1)原因:北宋重文轻武;私人讲学传统的影响.目标:培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强.(2)明代倡导经世致用,有强烈的爱国意识;清代政府加强了对书院的干预,趋向应试功名.(3)创办新式学堂,培养各种实用人才;开展留学教育,开近代教育先河.(4)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制定?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迅速开展,实施"211工程〞方案;国|家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开展的力度 .(所举史实只要是1985年以后即可)。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3第六单元测试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3第六单元测试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3第六单元测试试题及答案高二往往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那么,对于高二历史往往要怎样做练习呢?接下来不妨和店铺一起来做份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3第六单元测试试题,希望对各位有帮助!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3第六单元测试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1920年11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推翻清室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了,这话实在错了。

即如我们住的租界,外国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果。

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压制的……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

”这番话表明孙中山( )。

A.仍坚持原来的三民主义B.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C.在反帝问题上模糊不清D.仍不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2.蔡元培曾撰写过这样一副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该挽联悼念的是( )。

A.孙中山B.宋教仁C.陈独秀D.鲁迅3.孙中山认为:“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历史上的政治和社会经济种种都归之于民生问题。

”为此,他提出的政策是( )。

A.平均地权B.奖励实业C.保护工商D.土地革命4.孙中山先生于1919年总结民国以来经验时说:“八年以来的中华民国,政治不良到这个地步,实因单破坏地面,没有掘起地底陈土的缘故。

这地底的陈土,就是官僚、武人、政客。

要建筑灿烂庄严的民国,须先搬去这三种陈土,才能立起坚固的基础来,这便是改造中国的第一步……”此后孙中山为“搬去这三种陈土”而采取的措施有( )。

①改组国民党②提出新三民主义③确立三大政策④发动“二次革命”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5.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演讲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这体现了他主张( )。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共和主义6.1924年孙中山在《建国纲领》中指出:“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

最新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最新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最新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含本单元综合测试题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学业达标]1.“革命”一词的古义是变革天命,即顺应天命改朝换代。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赋予“革命”以现代意义,其含义是()A.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恢复汉人的统治B.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实现民主平等,消除贫富不均C.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近代美国式的社会D.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近代法国式的社会2.“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兴中会这一入会誓词后来纳入“三民主义”思想中的() A.民族主义和民生主义B.民主主义和民权主义C.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D.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3.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一文中强调革命任务有三,即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它们分别是指()A.民族、民权、民生B.民族、民生、民权C.民生、民族、民权D.民权、民生、民族4.一百多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

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B.“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D.“涤二百六十年之龌龊,复四千年之祖国”5.孙中山在新三民主义纲领中提出“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的主张。

该主张()A.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要求B.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内容一致C.体现了对劳动阶级的关注D.反映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6.孙中山曾说:“有了这种以养民为目的的好主义,从前不好的资本制度便可以打破。

但是……不能够马上推翻。

”该段材料表明孙中山()A.揭示了资本主义不公平的根源B.放弃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信念C.主张用民生主义改良资本主义D.接受了社会主义思想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作为辛亥革命的成果之一,具有很大的历史进步性,但同时也存在缺陷,其最明显的缺陷就是“因人立法”。

“因人立法”主要体现的是《临时约法》规定()A.实行责任内阁制B.实行总统制C.实行君主立宪制D.国会有立法权8.在捍卫民主共和的一系列斗争失败后,孙中山认识到过去的办法行不通了,为救国必须寻求新途径、新力量。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综合测试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3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综合测试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3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综合测试新课标人教版必修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古希腊哲学发展的特征是()A.研究领域从神学发展到自然领域B.从研究自然领域发展到研究人的领域C.哲学成为独立的学科D.仍然以神学为主要研究对象答案:B解析:明确古希腊的发展阶段特点。

2.将道德和知识结合起来的哲学家是()A.智者学派B.苏格拉底C.亚里士多德D.泰勒斯答案:B解析:明确四位人物的哲学贡献。

苏格拉底提倡善良的道德,他的伦理思想是“道德就是知识,知识就是道德”。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柏拉图主X把人分为几等,由富有的贤哲做统治者B.亚里士多德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C.柏拉图是亚里士多德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是苏格拉底的弟子D.苏格拉底重视人的伦理道德,追寻人生真谛答案:C解析: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弟子。

4.下列关于智者学派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普罗泰戈拉和安提丰等B.智者学派在人与法律的关系问题上意见完全相同C.智者学派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作用D.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同时代,但不属于智者学派答案:B解析:智者学派在人与法律的关系问题上,意见是不完全相同的。

5.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核心是()A.人文主义B.理性主义C.神学主义D.某某主义答案:A解析: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就是主X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6.“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是()A.薄伽丘B.但丁C.乔托D.达·芬奇答案:B7.《十日谈》反映的主流思想是()A.反教会思想B.纵欲思想C.古典文学思想D.人文主义答案:D解析:从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角度思考,其反某某等实质是体现人的伟大与人的尊严。

8.某某改革对欧洲历史发展突出的影响是()A.打破了罗马天主教对人们的思想控制B.各国都信仰新教C.天主教被各国放弃D.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答案:A解析:某某改革是一次反对天主教统治的思想政治运动,主要矛头是对准天主教统治,结果形成新教和天主教、东正教并立的局面。

东阿一中高二历史必修三 第六单元测试题 + 答案与解析学生版 】

东阿一中高二历史必修三 第六单元测试题 + 答案与解析学生版 】

东阿一中高二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测试题命制:张福斌审核:刁峰一、选择题1.【解析】民族革命对应民族主义,政治革命对应民权主义,社会革命对应民生主义。

【答案】 A2.【解析】从题干材料中“革命”“剪掉辫子”“独立”等词语来看,这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歌谣。

据此可知,“鞑子”指满洲贵族,这一称呼体现了一种不正确的大汉族主义色彩的民族主义思想,并且当时这种思想已经影响到民众。

辛亥革命的主要目的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排除A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排除C项;反帝并不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思想主流,故D项也排除。

【答案】 B3.【解析】“三权分立”的“五权宪法”在于维护民主共和制度,反对专制独裁,体现了孙中山民权主义的思想。

【答案】 B4.【解析】在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前提,民权主义(创立民国)是核心,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是补充和发展。

【答案】 C5.【解析】本题考查对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的理解。

根据题干“致国家富强……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的提示,孙中山关于解决民生方面的办法是平均地权。

故选C项。

【答案】 C6.【解析】四个选项都是孙中山的主要活动,但孙中山被民众认为是“国父”主要因为他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

【答案】 A7.【解析】A、B、C三项反映的是民主政治相关历史现象;D项从政治、国民素质、风俗习惯等方面说明,符合题意。

【答案】 D8.【解析】辛亥革命和此后一系列维护共和斗争的失败,使孙中山的革命思想不断升华,意识到三民主义的不足。

基于这种认识,孙中山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答案】 D9.【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旧三民主义思想异同点的准确理解与领悟。

新三民主义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是对旧三民主义的最大发展,故B项正确;A、C、D三项说法错误。

【答案】 B10.【解析】新三民主义中平均地权的本质是限制地主的剥削,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节制资本是减轻对工人阶级的剥削,其中隐含了富民思想。

历史必修3:第六单元单元综合检测

历史必修3:第六单元单元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中指出:“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乐享幸福……然而试看各国的现象……富者极少,贫者极多……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

”其倡民生、解决贫富不均问题的核心措施是()A.平均地权B.节制资本C.发展实业D.实行社会救济解析:选A。

“平均地权”“土地国有”是孙中山的土地方案,主要内容为“当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归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孙中山认为这一方案的实施可以防止垄断,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贫富不均的问题。

2.1918年,孙中山致电新建立的俄国苏维埃政府,“希望中俄两国革命党团结一致,共同奋斗”。

这表明孙中山()A.已经接受了列宁主义B.重视十月革命的国际意义C.希望在中国建立苏维埃政府D.确立了“联俄”政策解析:选B。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孙中山也从十月革命中看到了“人类的希望”,因此他希望中俄两国革命党团结一致,共同奋斗。

A项错,孙中山的思想仍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C项错,孙中山也仍是要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D项错,到1924年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才最终确立了“联俄”政策。

3.1924年,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把“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

这在客观上反映了()①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加剧②民族资产阶级继续保持了其革命性的一面③中国各革命阶级开始了联合斗争④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③④解析:选A。

新三民主义事实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依靠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农民阶级的联合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正是由于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从而使民主革命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4.1924年8月孙中山指出“我们国民党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不过办法不同”。

高二历史必修3同步练习:第6单元综合测试题

高二历史必修3同步练习:第6单元综合测试题

第六单元综合测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表是1999年9月英国广播公司(BBC)评出的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对此评论错误的是()B.爱因斯坦排在第二位,是因为他提出的相对论完全否定了牛顿的力学体系C.牛顿排在第三位,是因为他创立的经典力学体系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体系的形成D.达尔文排在第四位,是因为他提出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进化论【答案】 B【解析】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与发展。

2.被西方教会势力指责为“意在扰乱对神的信仰,企图毁灭上帝”,而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则认为“其彰人耳目,改易思理,甚于奈端(牛顿)氏之天算格致”的学说是()A.日心说B.进化论C.量子论D.相对论【答案】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这道试题较易,只要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即可作出正确解答。

首先这个学说“企图毁灭上帝”,然后是这个学说被严复推崇,联系教材可知,进化论否认上帝造物说,严复翻译《天演论》在中国宣传此学说,故B项正确。

3.(2011·临沂)德意志诗人诺瓦利斯(1772~1801)认为,哲学是全部科学之母,科学的发展又会推动哲学的进步。

他能够举出的最佳论据是() A.牛顿及其《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B.达尔文及其《物种起源》C.爱因斯坦及其“相对论”D.康德及其《纯粹理性批判》【答案】 A【解析】《物种起源》发表于1859年,相对论提出于20世纪,均在诺瓦利斯之后,故首先排除B、C两项;A、D两项相比,显然A项更符合题意。

4.现代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使人类的生产、生活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下列能体现这一变化的是()A.乘火车旅行B.打越洋电话C.用电灯照明D.网上购物【答案】 D【解析】乘火车旅行始于工业革命,打越洋电话、用电灯照明始于第二次工业革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综合测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表是1999年9月英国广播公司(BBC)评出的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对此评论错误的是()论B.爱因斯坦排在第二位,是因为他提出的相对论完全否定了牛顿的力学体系C.牛顿排在第三位,是因为他创立的经典力学体系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体系的形成D.达尔文排在第四位,是因为他提出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进化论【答案】 B【解析】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与发展。

2.被西方教会势力指责为“意在扰乱对神的信仰,企图毁灭上帝”,而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则认为“其彰人耳目,改易思理,甚于奈端(牛顿)氏之天算格致”的学说是()A.日心说B.进化论C.量子论D.相对论【答案】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这道试题较易,只要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即可作出正确解答。

首先这个学说“企图毁灭上帝”,然后是这个学说被严复推崇,联系教材可知,进化论否认上帝造物说,严复翻译《天演论》在中国宣传此学说,故B项正确。

3.(2011·临沂)德意志诗人诺瓦利斯(1772~1801)认为,哲学是全部科学之母,科学的发展又会推动哲学的进步。

他能够举出的最佳论据是()A.牛顿及其《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B.达尔文及其《物种起源》C.爱因斯坦及其“相对论”D.康德及其《纯粹理性批判》【答案】 A【解析】《物种起源》发表于1859年,相对论提出于20世纪,均在诺瓦利斯之后,故首先排除B、C两项;A、D两项相比,显然A项更符合题意。

4.现代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使人类的生产、生活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下列能体现这一变化的是() A.乘火车旅行B.打越洋电话C.用电灯照明D.网上购物【答案】 D【解析】乘火车旅行始于工业革命,打越洋电话、用电灯照明始于第二次工业革命。

5.最早把“嫦娥奔月”神话和“腾云驾雾”遨游太空的神话变为现实的国家分别是()A.美国、苏联B.苏联、中国C.法国、苏联D.中国、美国【答案】 A【解析】最早登上月球的国家是美国,最早进入太空的国家是苏联。

6.江泽民指出:“现代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

”下列重大科技成就中,中国参与的是()A.电子计算机的问世B.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的公布C.世界首次克隆动物成功D.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答案】 B【解析】1999年,中国加入了人类基因组计划。

7.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不同的历史话语。

在人类科技发展的历程中,先后出现了下列科技词语,按时间顺序排列为()①电子计算机②经典物理学的危机③人造地球卫星④杂交水稻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②①③④D.④③②①【答案】 C【解析】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内容分别出现于1946年、19世纪末、1957年、1973年。

8.“对于我来说,这是一小步,对于人类来说,这是一大步。

”最能体现这种说法的是()A.莫奈创作印象派绘画B.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C.卓别林演绎《摩登时代》D.杨利伟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答案】 B【解析】这是1969年美国第一次登上月球时,宇航员所说的话。

9.(2010·吉林模拟)上海文广新闻传播集团总裁助理陈梁认为“……文字不再依附于报纸,声音不再依附于电台,而电视对声音和画面拥有的独占权,也已经被网站、手机和其他数字媒介打破……”这段话说明通讯手段发展的趋势是()A.数字化B.多元化C.网络化D.日常化【答案】 B【解析】结合题干所给的材料内容,即可得出“多元化”的趋势。

10.20世纪90年代,我国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相继投入商业运行。

这表明我国核工业的发展方向是()A.打破超级大国核垄断B.提高军事战斗力C.和平利用核能D.成为核武器强国【答案】 C【解析】“投入商业运行”说明我们和平利用核能。

11.下列烟标反映的史实是()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中国成功发射“东方红-Ⅰ”号C.中国成功发射“神州”5号D.中国首枚自行研制的火箭发射成功【答案】 B【解析】依据“卫星牌”这一信息可判断出。

12.他是“感动中国”的人物,是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的科学家,他是()A.邓稼先B.焦裕禄C.袁隆平D.汪道涵【答案】 C【解析】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指的是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13.邓小平指出:“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的地位。

”对邓小平这段话理解比较准确的应该是()①核武器成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根本因素②当代社会激烈的经济竞争和军事政治角逐,实际上是科技力量的竞争③“两弹一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国际影响④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 C【解析】解决国际争端的根本因素是综合国力,排除含①选项。

14.(2010·淄博)张爱玲曾说:“历史”能供给卡通数不尽的伟大美丽的故事。

如果要给卡通“现代中国辉煌的科学”提供素材,可以选取的是()①“神舟”五号②“南优2号”③月球漫步④“两弹一星”A.①②③④B.②④C.①②④D.①②【答案】 C【解析】中国并没有实现月球漫步,排除③即可选出正确选项。

15.(2010·宣城)2009年7月12日,“欢乐中国行·魅力宣城”大型活动如期进行,看过演出后,宣城市民想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想,最便捷的方式是利用()A.电视B.报纸C.广播D.网络【答案】 D【解析】网格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人人都可以自由参与,资源共享,信息传播与交流便捷,是市民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想的最便捷的方式。

16.“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

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

”图中的“他”是()A.杨利伟B.费俊龙C.翟志刚D.加加林【答案】 A【解析】“中华飞天第一人”是杨利伟。

17.55岁的老王经常向他的孩子谈起他的高中时代:同学们都认为“读书无用”,老师一个个被打倒,混完高中就上山下乡去“插队”,自己的学业都被耽误了。

据此你可以判断出老王最有可能是哪个历史时期的高中生()A.新中国成立初期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以后【答案】 C【解析】材料体现了“文革”对教育的破坏,据“55岁”这一信息可推断出老王上高中的时间。

18.小华已年满六岁,他的父母欲把她送到当地的学校学习,可学校以种种理由拒收,于是小华父母把学校告上法庭。

他们依据的是我国哪部法律的规定()A.《宪法》B.《义务教育法》C.《未成年人保护法》D.《教师法》【答案】 B【解析】保护青少年享受教育的相关法律是《义务教育法》。

19.1950年7月,毛泽东指示:文字改革应首先办“简体字”,不能脱离实际,割断历史。

当时简化汉字的出发点可能是() A.有利于扫盲,普及文化B.有利于对传统文化的全面清算C.有利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D.有利于双百方针的贯彻【答案】 A【解析】1950年,党和政府召开全国工农教育会议,以“开展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为宗旨,指出扫盲教育应配合国家各项生产建设的开展。

B项的说法不正确,对传统文化不存在全面清算的问题,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于1995年,双百方针提出于1956年。

20.“双百”方针的一个很大特点是“自由”,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文学艺术在形式风格上可自由发展B.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自由争论C.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D.可以把学术问题当作政治问题斗争的自由【答案】 D【解析】学术问题不能当作政治问题。

21.1957年2月,中央实验歌剧院在北京上演了古典歌剧《茶花女》,这是第一次将西方古典名剧全本在新中国公演。

这主要是因为()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C.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D.“双百”方针的提出与实施【答案】 D【解析】A项是1949年,时间相差太晚,排除;1957年,社会主义改造已完成,排除C项;B、D两项,D项是与文化有关的方针,因而符合题意。

22.1978年,舞剧《丝路花雨》的出现引起极大轰动,并创造了中国民族舞剧巡演世界的纪录。

这一成果的取得主要是因为() A.“文革”结束B.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改革开放C.中共中央提出“双百”方针D.中共中央强调坚持贯彻“百花齐放”【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选项A“文革”结束只是新时期文艺繁荣的重要前提,不是主要原因。

十一届三中全会中的“改革”主要指改革经济体制,“开放”是指引进外资、技术,学习管理经验,而不是在文学艺术领域。

中共中央提出“双百”方针是在1956年,因此答案选D项。

2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文学创作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局面,这归功于()①改革开放新局面的形成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③“双百”方针的提出④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 B【解析】“双百”方针提出于1956年。

24.从1996年至今,我国开展了“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是指()A.文化、艺术、科技B.文化、科技、卫生C.文化、文艺、卫生D.文艺、科技、卫生【答案】 B【解析】考查对“三下乡”内容的理解。

25.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

此后2000多年却是“万马齐喑”般的沉寂。

新中国成立后学术思想又经历了1956年的昙花一现,改革开放后的欣欣向荣。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思想文化现象与国家的政治政策息息相关B.领导者素质的高低决定文化繁荣的程度C.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百争家鸣”现象出现的因素之一D.不同时代的“百家争鸣”所争论的主要内容是不同的【答案】 B【解析】个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起决定作用。

第Ⅱ卷(非选择题50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3分,第29题12分,共50分。

)26.(12分)科学是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它既能改造人的主观世界,也能改造人的客观世界,科学的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根据相关知识回答:(1)世界近代自然科学是从中世纪的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而发展的,并对教会和宗教神学产生了极大冲击。

试举例说明近代自然科学是怎样冲击教会神学的?(4分)(2)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了技术的革新,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观察下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图一的应用对生产产生了哪些影响?图二的应用如何丰富了人们日常生活?图三的出现有何负面影响?(6分)(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始终重视科技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