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网络阅读课《桥之思》教学案例word精品文档3页

合集下载

关于《桥之思》的教案设计

关于《桥之思》的教案设计

关于《桥之思》的教案设计第一章:教案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桥之思》的主题和内容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跨学科思考能力二、教学内容1. 《桥之思》的背景和作者简介2. 文本分析和解读3. 相关领域的知识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授法2. 案例分析法3. 小组讨论法4. 网络资源辅助教学四、教学安排1. 课时:2课时2. 教学过程设计第二章: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1. 熟悉《桥之思》的内容和结构2. 收集相关背景资料和知识3. 设计教学问题和讨论话题二、学生准备1. 阅读《桥之思》2. 预习相关知识第三章: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介绍《桥之思》的背景和作者简介2. 引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和思考二、文本分析和解读1. 梳理文本结构和主要内容2. 分析文本中的关键概念和观点3. 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解读第四章:知识与拓展一、相关领域的知识1. 介绍桥梁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2. 探讨桥梁在人类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二、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2. 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思考和创新第五章:总结与反思一、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知识点2. 强调桥梁的重要性和思考的意义二、课后作业2. 鼓励学生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教学反思:本教案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解读《桥之思》,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通过引入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拓展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提升学生的跨学科思考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和思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维发展。

教师还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的实现。

第六章:案例分析与讨论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通过对实际桥梁案例的分析,让学生理解桥梁设计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桥梁案例进行分析。

四年级上册语文《桥之思》公开课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桥之思》公开课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桥之思》公开课教案
《桥之思》公开课教案1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曲放松一下,注意听啊,听后你可要告诉大家,它唱的是什么。

(播放桥的歌曲)
师:谁来说说,它唱的是什么呢?
师:你听的真仔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桥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桥之思。

在我们的生活中,桥必不可少,它装点着乡村和城市,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各种各样的桥吧。

(课件:播放各种桥的图片,师解说其中的几种)
师:这么多形态各异,造型优美的桥,引发了作者樊发稼许多的考虑,相信同学们也一定对它们很感兴趣,也许会引发你更多的考虑,那就让我们赶紧来读读课文吧。

二、整体感知
1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不要忘记正确的读书姿势啊。

开始吧。

2师:课文读完了,生字朋友你们都认识了吗?同位两个比竞赛,看谁读得准记得牢。

(同位互相检查)
师:生词朋友们来了,看看你们是不是都认识它们了,注意了,我可不一定叫到谁啊,一个人读。

《桥之思》教案设计

《桥之思》教案设计

《桥之思》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桥梁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功能;(2)掌握桥梁设计的原理和方法;(3)能够分析桥梁在人类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实际桥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2)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学会从实际案例中提炼出桥梁设计的规律;(3)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桥梁设计和建筑艺术的兴趣和爱好;(2)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3)使学生认识到桥梁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桥梁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介绍桥梁的定义、功能及其分类,如梁桥、拱桥、悬索桥等。

2. 桥梁设计的原理和方法:讲解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如结构稳定性、强度、刚度等,以及桥梁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3. 桥梁在人类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性:通过介绍世界著名的桥梁,如赵州桥、卢沟桥等,使学生了解桥梁在人类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桥梁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功能;桥梁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桥梁在人类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桥梁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桥梁在人类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桥梁的知识;2.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桥梁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3. 组织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桥梁的设计和建造过程;4.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安排:1. 课时:本节课共45分钟;2.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桥梁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桥梁的兴趣和好奇心;(2)新课导入:介绍桥梁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功能;(3)案例分析:分析世界著名的桥梁设计,讲解桥梁设计的原理和方法;(4)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讨论桥梁在人类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性;(5)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桥梁知识。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桥之思》优秀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桥之思》优秀教学案例
(四)反思与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反思与评价,以促进学生自我成长。具体策略如下:
1.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不足,明确今后的学习方向。
2.组织学生进行同伴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他人的过程中,学会欣赏、尊重他人,提高自己的审美和判断能力。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桥之思》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桥之思》是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通过描绘一座历经沧桑的古桥,引发学生对于历史、文化和家乡情感的思考。本文旨在通过优秀教学案例,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审美情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细节,体会作者如何运用丰富的语言描绘古桥之美,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和保护意识。
3.分析课文结构,让学生了解作者是如何从不同角度描绘古桥之美。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部分,理解作者的情感脉络。
(三)学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组讨论
1.学生分小组,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课文中的古桥具有怎样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描绘古桥之美?
-你觉得古桥在家乡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培养学生关注家乡环境、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引导学生珍惜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尊重历史、敬畏自然、关爱他人的品质。
-增强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敬畏之心;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保护;
-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传递正能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有机结合,实现语文教育的育人目标。

桥之思教案模板范文

桥之思教案模板范文

桥之思教案模板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桥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结构;(2)培养学生掌握桥的设计原理和建造技术;(3)使学生了解我国桥梁工程的发展历程和著名桥梁。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实际桥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设计桥梁模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3)通过参观桥梁工程,让学生亲身体验桥梁建设的艰辛和智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桥梁工程的兴趣和热爱;(2)培养学生尊敬桥梁工程师的职业精神;(3)使学生认识到桥梁建设在国家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桥的定义和分类(1)桥的定义:桥梁是一种跨越障碍物的建筑物;(2)桥的分类:梁桥、拱桥、悬索桥、组合桥等。

2. 桥的基本结构(1)桥墩:桥梁的支撑结构;(2)桥台:桥梁的端部结构;(3)桥面:桥梁的行车面;(4)桥梁跨越部分:梁、拱、吊杆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桥的分类和基本结构;(2)桥梁的设计原理和建造技术;(3)我国桥梁工程的发展历程和著名桥梁。

2. 教学难点:(1)桥梁的设计原理和建造技术;(2)桥梁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桥的定义、分类、基本结构和设计原理;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著名桥梁案例,让学生了解桥梁工程的发展历程;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桥梁设计问题和解决方案;4.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桥梁工程,亲身体验桥梁建设的实际情况。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桥梁工程的图片、视频和资料;2. 学生准备:提前了解桥梁的基本概念,准备相关问题;3. 教学场地准备:教室、投影仪、白板、桥梁模型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桥梁,激发学生对桥梁的兴趣;(2)通过展示我国著名桥梁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桥梁工程的好奇心。

2. 新课导入:(1)介绍桥的定义和分类;(2)讲解桥的基本结构和设计原理。

《桥之思》的教案案例分析

《桥之思》的教案案例分析

《桥之思》教案案例分析第一章:教案概述1.1 教案背景《桥之思》是一篇关于人们对于桥梁的认知和理解的文章。

通过对桥梁的功能、形态和文化内涵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桥梁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桥梁的基本功能和形态,理解桥梁的文化内涵。

1.2.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1.2.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桥梁的审美情趣和对建筑文化的尊重。

1.3 教学内容1.3.1 课文阅读:《桥之思》文章阅读。

1.3.2 课堂讨论:桥梁的功能和形态。

1.3.3 案例分析:桥梁的文化内涵。

第二章:教学方法2.1 讲授法:教师对桥梁的基本概念和知识进行讲解。

2.2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对桥梁的认知和理解。

2.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桥梁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桥梁背后的文化内涵。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相关的桥梁图片和案例资料,以便于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

3.2 课堂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桥梁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桥梁的兴趣和思考。

3.3 课文阅读学生阅读《桥之思》文章,了解桥梁的功能、形态和文化内涵。

3.4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对桥梁的认知和理解,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3.5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具体的桥梁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探讨桥梁背后的文化内涵。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4.2 学生作业:评估学生对桥梁知识和案例分析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过程和内容的反馈意见,以便进行改进。

第五章:教学反思第六章:教学拓展6.1 桥梁设计比赛:组织学生进行桥梁设计比赛,鼓励学生创新和发挥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6.2 参观桥梁:安排学生参观附近的桥梁,亲身感受桥梁的形态和功能,加深对桥梁的理解和认识。

6.3 桥梁文化研究:引导学生进行桥梁文化研究,深入了解桥梁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研究能力。

《桥之思》教案设计

《桥之思》教案设计

《桥之思》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桥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帮助学生理解桥的重要性和功能。

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桥的定义和基本功能。

展示不同类型的桥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桥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让学生观察不同类型的桥的图片,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作业:让学生选择一座他们最喜欢的桥,并简要描述其特点和意义。

第二章:桥的类型与结构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桥及其结构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桥的设计和建筑的兴趣。

教学内容:介绍不同类型的桥,如梁桥、拱桥、吊桥等。

讲解桥的结构组成部分,如桥墩、桥面、栏杆等。

教学活动:1. 展示不同类型的桥的图片,让学生识别和描述其特点。

2. 通过模型或图示,向学生展示桥的结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作业:让学生研究一种特定的桥,了解其设计原理和建筑材料。

第三章:桥的历史与文化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桥的历史演变和文化意义。

2. 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教学内容:介绍桥的历史发展,从古代的木桥到现代的钢铁桥。

讲解桥在各国文化中的地位和象征意义。

教学活动:1. 向学生展示不同历史时期的桥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其变化。

2. 让学生研究一种特定文化的桥,了解其在该文化中的意义和影响。

作业:让学生选择一座具有特殊文化意义的桥,并简要介绍其历史和文化背景。

第四章:桥的建筑技术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桥的建筑技术和工艺。

2. 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工程思维。

教学内容:介绍桥的建筑技术和工艺,如桥梁设计、施工方法等。

讲解现代桥梁建筑中的创新技术和材料。

1. 向学生介绍桥的建筑技术和工艺,并通过模型或图示展示施工过程。

2. 让学生了解现代桥梁建筑中的创新技术和材料。

作业:让学生研究一种创新的桥梁建筑技术,并简要介绍其原理和应用。

第五章:桥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桥的保护和维护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行动。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桥之思》优秀教学案例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桥之思》优秀教学案例
4.教师应定期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一张张美丽的桥梁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桥梁,激发学生对桥梁的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图片上的建筑物是什么吗?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桥梁的认识。
(二)问题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针对课文内容,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如:“桥是什么?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课文中的桥有哪些特点?”“作者为什么说桥是‘思念的象征’?”等。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小组合作
2.课后实践: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桥梁,发现桥梁之美,记录下来,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3.预习任务:布置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提前预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案例亮点
1.情境教学,激发兴趣
本教学案例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生动、具体的桥梁情境,让学生在感受桥梁之美的同时,激发了对桥梁文的兴趣。这种情境教学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课文,提高学习积极性。
4.反思与评价,促进成长
本案例注重学生的反思与评价,教师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反馈,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和互相评价,明确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学习指明方向。这种教学策略有助于学生不断成长,提高综合素质。
5.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注重实践
本案例将课文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桥梁、发现美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
3.小组汇报: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汇报本组的学习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补充。

小学语文网络阅读课《桥之思》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网络阅读课《桥之思》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网络阅读课《桥之思》教学案例作者:徐端斌来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年第01期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借助于专题学习网站,阅读有关桥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收集、整理能力。

4.体会“无形的桥”的深刻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体会“无形的桥”所蕴含的深刻涵义。

教学准备搜集相关素材,制作“桥之思”专题学习网站。

学情分析小学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朗读理解能力,也掌握了网络技术的基本操作。

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紧扣文本,充分利用专题学习网站中的学习资源,通过“初读、自读、精读、美读、欣赏”的学习策略,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增强自身的情感体验。

同时结合网站友好的交互界面自主浏览相关资源,引发思考,拓展语言文字的训练,并通过合作、探究等方式感悟“无形的桥”所蕴含的深刻涵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设疑启思1.观看Flash动画《桥》,欣赏北京金水桥、河北赵州桥、周庄双桥、杭州断桥、南京长江大桥等名桥。

2.提问:同学们在动画中看到了哪些桥?它引起你的哪些思考?你还想到哪些桥?3.揭示课题《桥之思》。

设计思想:在形象逼真、富有动感的演示中,让学生浏览千姿百态的桥。

在此基础上紧扣“思”字,巧设问题情境,唤醒学生的知识储备,激发他们的情感体验,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开启学生的心扉,从而达到“课伊始,兴已浓”的状态。

二、自主阅读感知大意1.点击进入《桥之思》专题学习网站中的“走进课文”栏,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利用专题学习网站中的“在线词典”助学。

2.交流:通过刚才的阅读,你知道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设计思想: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和方便快捷的学习工具,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奠定了基础。

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通过自主选择运用相应的工具予以解决,有助于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不断提高。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桥之思》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桥之思》教案、教学设计
4.实践活动,拓展思维:
-开展观察身边的桥梁、设计未来桥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组织课堂分享,让学生在展示成果的过程中,互相学习、互相启发。
5.情感升华,树立价值观:
-通过讲解桥梁建设背后的故事,引导学生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
-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桥梁建设案例,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责任感。
3.教师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改进表达方法,提升答题效果。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桥梁的类型、结构、功能等知识。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在小组讨论、课堂练习中的收获和不足。
3.教师强调桥梁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下一节课的期待。
4.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如观察身边的桥梁、编写桥梁故事等,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能够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分析不同的桥梁类型,了解人类智慧和创造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场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运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互相启发,提高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8.课后作业:设计富有创意的作业,如绘制桥梁画、编写桥梁故事等,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学情分析
针对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和阅读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善于观察和想象。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桥梁的认识可能还停留在表面,对于桥梁的结构、功能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了解不足。《桥之思》这篇课文旨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桥梁的奥秘,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桥之思》教案设计

《桥之思》教案设计

《桥之思》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桥的定义、分类和功能;(2)掌握桥梁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巧;(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桥梁工程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调查、研究等方法,了解桥梁的种类和功能;(2)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提高桥梁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桥梁工程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意识;(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善于合作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桥的定义与分类(1)桥的定义:桥梁是一种跨越障碍物的人工结构;(2)桥的分类:梁桥、拱桥、悬索桥、组合桥等。

2. 桥梁的功能与设计原则(1)桥梁的功能:通行、交通、观赏等;(2)桥梁设计原则:安全性、实用性、经济性、美观性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桥的定义、分类和功能;(2)桥梁设计的原理和技巧。

2. 教学难点:(1)桥梁设计原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2)创新思维在桥梁设计中的体现。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桥的定义、分类、功能和设计原则;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桥梁工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桥梁设计问题和解决方案;4. 实践活动法:动手制作模型桥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桥梁工程案例资料、图片等;2. 学生准备:了解桥梁的基本概念,准备相关讨论材料。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桥梁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2)提问:“你们对桥梁有什么印象?”,引导学生分享对桥梁的了解。

2. 教学环节:(1)讲解桥的定义、分类和功能;(2)分析典型桥梁工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桥梁设计原则;(3)分组讨论桥梁设计问题和解决方案;(4)动手制作模型桥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桥梁的功能、设计原则和实践意义。

桥之思教案

桥之思教案

桥之思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学生能够了解桥梁的基本定义、分类和构造原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桥梁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桥梁的定义、分类和构造原理。

2. 难点:桥梁的设计和建造过程。

三、教学内容:
本课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桥梁的定义:桥梁是指横跨天然或人造障碍物的建筑结构,用于连接两个地点或支撑道路、铁路、管道等交通线路。

2. 桥梁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构造原理和用途,桥梁可以分为梁桥、拱桥、索桥、悬索桥等多种类型。

3. 桥梁的构造原理:不同类型的桥梁有着不同的构造原理,例
如梁桥的主要构造元素是梁体,拱桥则是通过拱形来分散桥墩上的
荷载。

4. 桥梁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介绍桥梁设计和建造的基本步骤,
包括勘察、设计、施工等各个环节。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
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
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

2. 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桥梁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桥梁的思考。

(2) 桥梁的定义与分类: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桥梁的基
本定义和分类,并进行讨论和思考。

《桥之思》优秀教案

《桥之思》优秀教案

《桥之思》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桥梁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功能,提高学生的桥梁知识水平。

2. 培养学生对桥梁设计的兴趣和创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桥梁在人类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桥梁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桥梁的结构和功能3. 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技巧4. 桥梁工程的历史和发展5. 桥梁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和挑战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桥梁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功能,以及桥梁设计的原则和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桥梁案例,让学生了解桥梁工程的历史和发展。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桥梁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和挑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 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参与桥梁设计竞赛或动手制作模型桥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桥梁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功能,以及桥梁设计的原则和技巧等内容。

2. 经典桥梁案例资料:包括图片、文字和视频等,用于分析桥梁工程的历史和发展。

3. 桥梁设计竞赛或制作模型桥梁的素材和工具:为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2. 桥梁设计竞赛或制作模型桥梁的成果: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桥梁知识的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4. 学生自评和互评:鼓励学生自我反思和相互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需2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进度安排:课时1-2:介绍桥梁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课时3-4:讲解桥梁的结构和功能课时5-6:探讨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技巧课时7-8:分析经典桥梁案例,了解桥梁工程的历史和发展课时9-10:讨论桥梁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和挑战课时11-12:开展桥梁设计竞赛或动手制作模型桥梁课时13-14:总结课程内容,进行复习和测试课时15-16:学生展示实践活动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课时17-18:讲解桥梁安全的标准和措施课时19-20:探讨桥梁维护和管理的要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七、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了解桥梁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后续内容。

小学语文《桥之思》教案

小学语文《桥之思》教案

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实验资料小学语文《桥之思》教案课题桥之思设计者学习目标 1.理解词语:延坤、幽静、碧波粼粼、造型优美、和谐、巍峨雄伟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自己喜欢的词句,背诵喜欢的句段。

3.能概括课文三个部分的内容,说出桥引发了自己的哪些思考。

4. 培养学生整理、收集的能力,感受桥的美。

体会“无形的桥”的深刻含义。

学习重点目标2、3学习难点目标4辅助手段借助课件构建的学习平台,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板书设计桥之思路桥:功能、材料、方便、美化——路桥不可少心桥:尊重、谅解、关注、信任——心桥更可贵流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二次修改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课题,用“思”组词。

2.几种形式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快速默读课文,1.板书课题,教师发问:课题中哪一个字引起了你的注意?请用“思”组词,课题中的“思”是什么意思呢?桥会思考吗?是谁在思考?2.自由读文,扫清学文障碍。

3.分节检查朗读(选易错段)强调个别生字词的字音、字意。

4.齐读课文,注意刚才那些易错的字音。

,5.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每个部分写的是什么?批注在段落旁三、精读课文,感受体会边读边想:课文每个部分写的是什么?批注在段落旁边。

4.学生学习第一部分。

5.学习第二部分。

边。

6.学习第一部分,这部分你读懂了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概括:种类、功能。

(1)木桥、石桥、铁桥、水泥桥……主是根据桥的什么来分类的?(2)独木桥、石拱桥、浮桥、斜拉桥……又是根据什么桥的什么来分类的?你最喜欢什么样的桥?为什么?(3)指导朗读“有……有……有……有……“。

这样的句式叫排比句。

后面还有个省略号,什么意思?(4)小结:桥给人带来了方便。

7.通过第一部分的学习我们知道桥的确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方便,那各种造型优美的桥,在给人方便的同时,还有些什么作用呢?请同学们快快走进课文第二部分去读一读、找一找,好吗?(1)下面老师要带同学们去欣赏一种美丽的桥——出示图片九曲桥。

《桥之思》教案

《桥之思》教案

《桥之思》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

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三个部分之间的联系,概括地说一说课文三个部分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1.创设情景给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空间。

2. 结合单元金钥匙,通过自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

3.广泛查阅资料,拓展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识桥,体会桥的神奇、美丽。

激发创造美的意识。

2.感受课文优美的语言,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美。

二、教学重、难点1.诗歌的第三小节是理解的重点,抓其重点词句体会“无形的桥”的深刻含义2.第二小节描写比较抽象,理解有一定难度。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直接板书:思:同学们看到这个思字你能想到哪些词?(学生畅所欲言思念思考思想….)2.师:那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桥之思的思是(引出:思考)(随即完成板书:桥之思)3.是啊.作者由桥引发了许多的思考.桥之思这篇课文是通过三个部分来讲了作者的思考,这三部分分别讲了哪些桥?这些桥有什么作用?请同学们打开书47页默读课文,做好阅读笔记,桥用横线勾画出,桥的作用用波浪线勾画.时间为三分钟.(PPT打出核心问题)二.深入学习课文(一)学习第一小节。

1.师:谁来说说第一部分讲了哪些桥?有什么作用?生:木桥.石桥…….这些桥有沟通.交流的作用.2.师:是不是只有这些桥呢?(生回答不是)哪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生:省略号,在这里,证明还有很多很多3.师:你还知道哪些桥?生:沙河大桥….4.师:是的.有好多好多桥呢!有材料是木头做的木桥,有石头砌成的石桥,有钢铁架的铁桥,有水泥修建而成的水泥桥.除了材质不一样,咱们还有有样式各异的独木桥,有可以走穿的石拱桥,有舟船相连再铺上木板的浮桥,有跨过大江大河的斜拉桥(看图引读)5.师:是啊,正是这么多的桥,让我们在潺潺流水阻断了我们的去路时,发挥了它什么作用呢?6.师:所以我们说,桥也是路,是没有路的地方路,是路的连接和延伸。

小学语文网络阅读课《桥之思》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网络阅读课《桥之思》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网络阅读课《桥之思》教学案例
徐瑞斌;龚峰(点评)
【期刊名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年(卷),期】2007(000)001
【总页数】2页(P29-30)
【作者】徐瑞斌;龚峰(点评)
【作者单位】江苏如东县实验小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3.23
【相关文献】
1.图书室阅读课教学案例-数字图书馆资源网络检索体验活动
2.从情感体验到情感抒发——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课情感目标的落实
3.基于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
4.小学语文阅读课中,情境教学的思与行
5.小学语文阅读课中,情境教学的思与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网络阅读课《桥之思》教学案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文中词语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3.借助于专题学习网站,阅读有关桥知识,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能力。

4.体会“无形桥”深刻含义,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体会“无形桥”所蕴含深刻涵义。

教学准备
搜集相关素材,制作“桥之思”专题学习网站。

学情剖析
小学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朗读理解能力,也掌握了网络技术基本操作。

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紧扣文本,充分利用专题学习网站中学习资源,通过“初读、自读、精读、美读、欣赏”学习策略,使学生在主动积极思维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理解,增强自身情感体验。

同时结合网站友好交互界面自主浏览相关资源,引发思考,拓展语言文字训练,并通过合作、剖析等方式感悟“无形桥”所蕴含深刻涵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设疑启思
1.观看Flash动画《桥》,欣赏北京金水桥、河北赵州桥、周庄双桥、杭州断桥、南京长江大桥等名桥。

2.提问:同学们在动画中看到了哪些桥?它引起你哪些思考?你还想到哪些桥?
3.揭示课题《桥之思》。

设计思想:在形象逼真、富有动感演示中,让学生浏览千姿百态桥。

在此基础上紧扣“思”字,巧设问题情境,唤醒学生知识储备,激发他们情感体验,营造愉悦学习氛围,开启学生心扉,从而达到“课伊始,兴已浓”状态。

二、自主阅读感知大意
1.点击进入《桥之思》专题学习网站中“走进课文”栏,选择自己喜欢方式读课文,遇到不认识字与不理解词,利用专题学习网站中“在线词典”助学。

2.交流:通过刚才阅读,你知道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设计思想:丰富多彩学习资源与方便快捷学习工具,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奠定了基础。

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通过自主选择运用相应工具予以解决,有助于促进学生自学能力不断提高。

三、研读文本理解内容
1.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思考:这一部分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桥?
2.提问:桥有哪些样式?按建筑材料分又可以分为哪几种?
3.点击专题学习网站中“桥梁样式”栏,浏览各种各样桥。

4.思考:桥基本功能是什么?从文中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5.再读课文第一部分,体会第一句与最后一句之间关系。

设计思想: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

在阅读实践中借助提问,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理解文本、领悟文本;在对网络资源进行阅读学习活动中享受审美乐趣,使阅读活动更加兴味盎然。

四、品读词句欣赏美景
过渡:桥是路连接与延伸,使没有路地方有了路。

各种各样造型优美桥在给人方便同时,还有些什么作用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读第二部分。

1.提问:这一部分告诉我们桥还有什么作用?
2.桥不但给人带来了方便,而且还成了一道亮丽风景。

这部分写了公园里九曲桥与城市中立交桥,在这两种桥中,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3.朗读第二节,注意体会怎样读才能体现自己喜爱。

4.请同学们再读这一部分,思考:从文中哪些词句看出了桥所带来美?
5.评析: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
6.点击进入专题学习网站“桥梁欣赏”,先欣赏各种桥梁,而后完成练习:
____因为有了_____桥,更_____。

设计思想:朗读是书面语言有声化,是对文本再创造。

让学生带着感情去朗读文本,不仅是一种必备技能,更是一种引领与熏陶。

在读中记忆储存,在读中想象思考,在读中品味欣赏……有感情朗读可以使学生对文本思想感情与作者丰富情感产生更深体验。

五、拓展延伸感悟真情
1.美丽雄伟桥引发了我们无限遐思,作者从这些有形桥又想到了什么呢?
2.默读第三部分,思考:这一部分主要写什么?
3.提问:“无形桥”指什么?这种无形心桥是怎样构筑呢?它又存在于哪里呢?
4.讨论:为什么说“这样桥越多、越普遍,我们这个世界就越与谐、越美好”呢?
5.交流:在同学之间、父母之间、老师之间有没有这样一座相互尊重、谅解、关注、信任心桥?我们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怎么做?我们应该怎么做?
6.点击进入专题学习网站中“心桥架设”,先自主阅读“电话――沟通桥”、“贺卡――友谊桥”、“对话――理解桥”等材料,将自己想法或讨论结果写在BBS留言板上与他人进行交流。

7.选择部分体会展示。

设计思想:利用文本,超越文本,开展多角度、有创意阅读,可以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

借助网络资源实现由对桥直观认识拓展到人与人沟通、心与心交流延伸,不仅使学生深刻体验作者情感,深入领悟文本精妙,还可以从中获得对社会、对人生有益启示。

六、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通过这节课学习,我们深切体会到:在我们生活中,路桥虽必不可少,但心桥更为珍贵。

心与心相通,就会构建起一座座心桥,谅解之桥、友谊之桥、信任之桥……这样桥存在于心灵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

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来架起这一座座无形心桥!
点评
语文是一门具有丰富人文内涵工具性学科,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与健康审美情趣,形成正确价值观与积极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重要目标。

这节阅读课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独特优势,依靠丰富教学资源,拓展课堂教学时空,以情境激趣,以问题导向,以朗读感悟,以交流深化,改变了学生学习方式,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首先,借助网络平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开发“《桥之思》专题学习网站”,以“课文再现”、“在线词典”、“桥梁样式”、“桥梁史话”、“桥梁欣赏”、“心桥架构”等栏目为学生研读学习提供了较为完善信息系统,有效地激发与调动了学生学习欲望。

其次,依靠网络资源,增强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剖析意识。

专题学习网站丰富扩展资源,生动教学场景,友好操作界面,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环境,改变了传统教学单一灌输局面,让学生通过教师引领在网络中自由地遨游,促进了知识主动建构。

再次,依托网络优势,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心桥架构”是本课学习重点与难点。

学生依靠网络,通过阅读剖析与交流,将内容理解、语言文字表达与创造力培养综合在一起,实现了多角度、有创意阅读,使阅读课成为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真正载体。

(点评人:龚峰)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上帝说:你要什么便取什么,但是要付出相当的代价。

2、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

没有它,天才会在矛盾
无定的迷径中徒劳无功。

3、当你无法从一楼蹦到三楼时,不要忘记走楼梯。

要记住伟大的成功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学会分解你的目标,逐步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