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秦岭山脉生态状况的调查报告
秦岭生态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秦岭生态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f5e8edcb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75.png)
秦岭生态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秦岭生态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一、活动背景秦岭地处中国的中部,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山脉之一。
作为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秦岭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秦岭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威胁。
为了保护秦岭的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我校在暑假期间举办了一次秦岭生态社会实践活动。
二、活动内容本次实践活动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秦岭自然生态考察、环保意识教育以及义务植树。
1.秦岭自然生态考察我们首先来到秦岭的一个自然保护区,通过参观导游和解说员的讲解,了解了秦岭地区的自然生态状况,学习了保护秦岭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这里,我们了解到秦岭地区的物种多样性,包括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在考察过程中,我们还亲身体验了登山、穿越等自然活动,增强了对秦岭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
2.环保意识教育活动的第二部分是环保意识教育。
我们参观了当地的一家环保展览馆,通过观看图片、展品和视频,了解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应对环境问题的方法。
我们还与环保专家进行座谈,深入了解了环保工作的重要性和困难。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小游戏等方式,增强了对环保意识的理解和培养。
3.义务植树为了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保护秦岭的生态环境,我们还组织了义务植树活动。
我们来到一个被砍伐严重的山区,为这里重新种植树木。
在植树过程中,我们认真听取了导游的讲解和植树专家的指导,学习了如何正确地种植树木。
通过亲自动手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了植树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且真切感受到了植树的辛苦和困难。
三、活动收获通过秦岭生态社会实践活动,我获得了很多收获和体会。
1.增强了环保意识在活动中,我们了解到了环境污染和破坏对人类生存的严重威胁,意识到了保护环境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我们认识到,只有每个人都积极参与环保行动,才能共同保护地球家园。
2.提高了团队意识在活动中,我们需要集体行动完成各项任务。
美丽中国——秦岭山脉生态状况调查报告
![美丽中国——秦岭山脉生态状况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692e309b7360b4c2e3f6478.png)
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2 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实践报告
(2)第三十五条 禁止使用不符合国家规定防污条件的运载工具,运载油类、粪便 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通过地表水水源保护区。禁止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车辆通过饮用水地 表水水源保护区;确需通过的,应当采取有效安全防护措施,报公安部门依法办理有关 手续,并通知水源保护区管理机构。
(图为幼年羚羊群)
三、被调查者的愿望(期望、期待、梦想)
(一)一名牛背梁清洁工的愿望:希望以后来牛背梁玩的人不要随地乱扔垃圾,把垃圾 扔进垃圾桶。 (二)一名宠物主人的愿望:希望以后有更多这样有意义的活动,让宠物或者流浪狗们 都有机会体验人类对他们的爱。 (三)一名动物园驯兽师的愿望:希望游客们不要乱扔那些野生动物不吃的食品,他们 不喜欢吃,就算吃了也对他们身体不好甚至导致生病。
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2 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实践报告
活动中比较有意思的环节是一个比赛类游戏,让家庭宠物和动物园收养的流浪狗进 行比赛,内容大致是指定狗狗去一个地方取东西回来,比谁用时最短,第二项是执行一 些作揖、打滚、摇尾巴之类的简单行为,根据准确度来评分,最后得分最高的人获得一 张宠物医院储值卡。
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2 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实践报告
的行为,道德素养必须怀疑。 上山的路不算太长,也不算太险,甚至都是平坦的道路,总长度应该也就十几里,
下午四点多,我们家这些体力一般的人也顺利到达山顶,到达山顶以后我们乘坐景区大 巴下山。
秦岭保护调研报告
![秦岭保护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0692ca3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a5.png)
秦岭保护调研报告《秦岭保护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和目的秦岭作为中国的一大地理枢纽,不仅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承载着重要的生态功能。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人类活动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秦岭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生态系统遭受着巨大的压力。
为了进一步加深对秦岭保护的了解,为秦岭生态环境改善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秦岭地区的资源现状、生态环境状况以及保护措施,为进一步推动秦岭保护提供参考。
二、调研内容和方法1.资源现状调研:通过对秦岭地区的地质、气候、土壤、水文、植被等资源进行详细调研,全面了解秦岭地区的自然资源分布和利用情况。
2.生态环境状况调研:通过野外考察和实地调查,了解秦岭地区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包括植被分布、动物种类和数量、水土流失情况等。
3.保护措施调研:通过对秦岭地区的保护政策、法律法规以及相关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调研,评估现有的保护措施对秦岭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4.问题与建议调研:通过与当地政府、专家学者和居民的交流,了解秦岭地区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调研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和文件资料分析等。
三、调研结果和分析1.资源现状:秦岭地区蕴含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煤炭、金银等,以及丰富的水资源和林木资源。
然而,部分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存在着不合理和过度的问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2.生态环境状况:秦岭地区的植被分布不均衡,部分地区存在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问题,动物物种和数量减少。
水质污染和大气污染严重,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负面影响。
3.保护措施情况:秦岭地区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并实施了一些保护项目,如退耕还林、生态修复等。
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政策落地不彻底、资金不足等。
4.问题与建议:秦岭地区的保护工作面临着多重挑战,包括资源开发冲突、生态环境复杂性、政策执行难度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建议加强政府部门间的协调合作,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科学研究,并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
秦岭生态保护整治总结汇报
![秦岭生态保护整治总结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5a939041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c7.png)
秦岭生态保护整治总结汇报秦岭生态保护整治总结汇报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们:大家好!我是今天要向大家汇报的秦岭生态保护整治工作。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们针对秦岭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全面整治,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现在向大家做一个总结和汇报。
一、整治背景秦岭地区地势陡峭,植被类型丰富,是我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
但由于过去一段时间内人为的破坏和不合理开发,导致了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植被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突出。
为了改善秦岭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好这片宝贵的生态资源,我们展开了一系列的整治行动。
二、整治内容及措施1.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推动绿色发展。
我们采取了多种宣传教育形式,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呼吁人们主动参与到生态保护中来。
同时,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对环境资源的非法开采、破坏等行为进行了严格打击。
2.加强植被恢复,推进生态修复工程。
我们在秦岭地区大规模植树造林,栽种经济作物和防风固沙树种,努力增加植被覆盖率。
对于受损的森林和草原,我们进行了大规模的植被修复和草原恢复工程,逐步恢复了当地的生态平衡。
3.严厉打击非法采矿和破坏性开发行为。
我们加强了对秦岭地区的巡查力度,严厉打击非法矿产开采和破坏性开发行为。
对于违法行为者,依法进行了处理,让他们付出了应有的代价。
4.加强涉山地区的土地整治和防治水土流失工作。
我们组织了大规模的土地整治行动,加固了土地,修复了水土流失。
通过植树造林、建设水土保持设施等措施,有效地防止了水土流失的发生。
三、整治成果经过数年的整治努力,我们取得了积极成果:1.秦岭地区的植被覆盖率明显提高,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森林、草原和湿地等生态系统得到了有效保护和修复,生物多样性逐渐恢复。
2.非法采矿和破坏性开发行为受到了有效遏制,整体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一些原本严重受损的地区已经恢复了原有的生态面貌。
3.土地整治和防治水土流失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
秦岭生态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秦岭生态社会实践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24d8526e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6d.png)
秦岭生态社会实践心得体会秦岭生态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导语:秦岭,位于中国中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山脉之一,也是中国的环境保护重点区域。
在秦岭山脉上,不仅有壮丽的自然风光,还有珍稀的动植物物种。
为了加强对秦岭的生态环境保护,我参加了一次秦岭生态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该活动的参与与实践,我深刻感受到了生态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并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对其他人也有所帮助。
一、了解秦岭的生态环境首先,了解秦岭的生态环境是进行实践活动的前提。
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和参观秦岭的一些景点,我对秦岭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秦岭地势陡峭,地形复杂多样,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环境。
秦岭山脉北起陕西华山,南至四川省,横跨陕西、甘肃、内蒙古、陕北、陕南、陕南等区域,总长度约1200多公里。
秦岭山脉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格局的桥头堡,是我国华北地区海拔最高的山脉,也是海拔差异最大的山岭之一。
秦岭北部主要由丘陵构成,其地势平坦,山峦起伏,明暗相间,沟壑纵横。
南部秦岭山脉地势较高,南北走向狭长,多为中、高山地貌。
不同的地形各自形成了许多动植物物种的保护区域。
二、认识到秦岭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通过实践活动,亲自走进秦岭山脉,亲眼目睹自然景观,我更加认识到了秦岭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秦岭是我国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其山区河流众多,涵养了丰富的水资源。
秦岭山脉的植被覆盖率高,土壤保水能力强,有效保护了地下水资源的供应。
而且,秦岭还是华北地区的重要气候屏障,保持了良好的空气质量,对改善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对秦岭的生态环境保护不仅关系到秦岭周边居民的生活,也是对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贡献。
秦岭地区的物种多样性丰富,有很多具有独特地理分布特点的动植物物种,其中包括大熊猫、金丝猴、麋鹿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而秦岭地区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分布区域,必须要制定科学的保护计划和措施,防止开发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三、探索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方法了解和认识到秦岭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后,我们继续探索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方法。
秦岭调研报告
![秦岭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a1257f9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26.png)
秦岭调研报告秦岭是中国著名的山脉之一,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为了更好地了解秦岭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并保护这一独特的生态系统,我们进行了一次秦岭调研。
我们首先来到了秦岭的核心地带,参观了秦岭深处的原始森林。
这里有茂密的树木,清澈的溪流和各种野生动植物。
我们目睹了秦岭雄奇壮丽的自然风光,并深感秦岭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保护秦岭的生态环境对于维护全国的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在秦岭的高山上,我们见识了秦岭特有的植被类型,如岷江落叶松、杜鹃花等。
这些植被不仅美丽,还对于调节气候和保护土壤有重要作用。
我们也了解到,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一些特有的植物物种正在受到威胁,造成了一定的生态危机。
保护这些特有植被的生态环境至关重要,需要政府、科研机构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在调研中,我们还注意到秦岭的水资源丰富,有众多的山泉和河流,给附近的居民提供了充足的用水。
同时,秦岭的水环境也非常清洁,品质上乘。
这得益于秦岭内部少有工业活动和污染源,维护了秦岭的良好水环境。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也成为当务之急,以确保秦岭的可持续发展。
除了自然资源,秦岭还有丰富的人文资源。
我们参观了秦岭周边的古代仰韶文化遗址和秦始皇陵,了解了秦岭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的重要性。
这些文化遗址不仅具有历史价值,还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有重要意义。
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遗址是我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
综上所述,秦岭是一片自然和人文资源丰富的地区,具有重要的生态和文化价值。
保护秦岭的生态环境,保护特有植被和水资源,传承文化遗址,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秦岭调研的结果将作为我们进一步制定保护政策和管理措施的参考,并呼吁公众共同关注和参与秦岭的保护工作。
只有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才能使秦岭的生态环境更加美丽,文化遗址更加绚丽,让秦岭的独特魅力得以传承和发展。
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总体方案
![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总体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971324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9d.png)
CHAPTER
科技创新支撑作用发挥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生态工程技术等手段,加强秦岭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
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
通过研发和推广节能、节水、节地等资源高效利用技术,降低秦岭地区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资源高效利用技术
利用遥感、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加强秦岭地区环境监测和预警能力建设,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提高监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配备先进的监管设备和手段,提高监管能力和效率。
推进信息化技术应用
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监管的智能化、精准化水平。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完善监测预警体系
建立健全秦岭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置环境问题。
严格执行法律法规
加强对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
明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监管职责,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监管格局。
落实监管责任
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任务分解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明确责任主体和工作要求,确保各项任务得到有效落实。
加强监管能力建设
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
采取河道治理、土壤修复等措施,改善环境质量。
加强环境治理
加强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
推进固体废物处理
03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生态环保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保护的良好氛围。
01
发展绿色产业
鼓励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绿色产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02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关于秦岭山脉生态状况的调查报告PPT课件
![关于秦岭山脉生态状况的调查报告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722b243f242336c1eb95e3e.png)
在挖掘和传承历史文化与当地文化上下功夫,重视牛背梁生
物学、地质学特征的研究,充实公园文化内涵,重视文化活动投入,
将文化渗透到各个领域和每个环节,用文化吸引外来游客和影响当
地人群,以浓郁的文化氛围,增加新的亮点与卖点。牛背梁的成功
并不简单,在牛背梁的开发建设中,始终以“体现山水秦岭之壮美,
突出雄奇牛背之风骨”为主题,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生
关于秦岭山脉生态状况的调查报告
学号:13121048 调查人:王嘉豪
时间:2013年10月7日 地点:陕西省商洛市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
2019/10/19
1
一、调查情况介绍
10月7日上午8点,历经30分钟车程 穿过世界上第一座双洞高速公路隧道, 单洞全长18.02公里的秦岭终南山隧 道,到达了我们的目的地——牛背梁 国家森林公园,此次作为秦岭山脉一 带生态状况调查的典型。
2
一园的国家级森林公园。
二、调查内容
连续数里路都是 百年树龄的白栎, 稀疏均匀,高大挺 拔;笼罩在树顶上 的雾还是那么浓, 好像天是被树梢顶 着。虽然看不见远 景,但在路边不时 能遇见形态各异的 山石。
2019/10/19
3
一些藤本植物依然浓绿,在雾雨中青翠欲滴。一路上在白栎林
里不时看见骨瘦嶙峋的龙骨木、鸡骨木,还有野樱桃、山楂、
2019/10/19
10
2019/10/19
11
2019/10/19
近 距 离 接 触 了 野 生 的 小 松 鼠 , 它 们 对 人 类 似 乎 很 亲 切
12 。
三、存在问题
• 树木被采伐来建设景区环境 • 景区中留有游客遗弃的垃圾 • 景区有部分设施被损毁 • 石块被大量开采 • 水源受到一定污染
秦岭生态保护巡查情况汇报
![秦岭生态保护巡查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e45673e5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d1.png)
秦岭生态保护巡查情况汇报近期,我单位对秦岭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全面的巡查和调查,现将巡查情况汇报如下:一、巡查范围。
本次巡查范围涵盖了秦岭地区的主要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重点生态区域,共计涉及面积约XXX平方公里。
二、巡查内容。
1.植被覆盖情况。
在巡查过程中,我们发现秦岭地区的植被覆盖率较高,各类植被类型丰富,植被生长状况良好。
然而,也存在部分地区的植被退化、破坏的情况,需要加强保护和恢复。
2.野生动物保护。
我们在巡查中发现,秦岭地区的野生动物种类繁多,但部分地区存在违法捕猎、盗猎等现象,对野生动物造成了严重威胁。
需要加强巡逻和执法力度,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3.水质状况。
对秦岭地区的河流、湖泊进行了水质采样和监测,发现水质总体较好,但也存在部分地区受到农业、工业等活动的影响,水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需要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治理工作。
4.生态环境整治。
在巡查中,我们还发现了部分地区存在乱排污、乱倾倒垃圾等行为,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加大生态环境整治力度。
三、巡查成果。
通过本次巡查,我们对秦岭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巡查情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动秦岭地区的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四、巡查建议。
1.加强巡查力度,建立健全的巡查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2.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参与度。
3.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维护秦岭地区的生态安全。
以上就是本次秦岭生态保护巡查情况的汇报,希望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能够共同努力,共同保护好秦岭地区的生态环境,让其成为我们子孙后代的美好家园。
秦岭研究报告
![秦岭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0769f4d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ff.png)
秦岭研究报告研究报告名称:秦岭研究报告摘要:秦岭是中国重要的山脉之一,位于陕西、甘肃、山西、河南四个省份,具有丰富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
本研究报告通过对秦岭的地质、气候、植被、动物和人类活动等方面进行研究,全面理解秦岭的特点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和管理建议。
研究方法:1.地理调查:对秦岭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河流和湖泊等进行实地调查和测量。
2.气候分析:通过收集气象数据和文献研究,分析秦岭的气候特点和变化趋势。
3.植被调查:采用样方法和标本采集法对秦岭的植被进行调查和研究。
4.动物调查:采用红外相机、陷阱等方法对秦岭的动物物种进行调查和监测。
5.人类活动分析:通过文献研究和社会调查,分析秦岭的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研究结果:1.秦岭是中国重要的水源地,其河流和湖泊对附近地区的水资源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2.秦岭的气候特点包括较大的温差、多雨季节和较长的冬季,对植被生长和动物繁殖有一定影响。
3.秦岭植被类型丰富多样,包括森林、草原和湿地等,其中一些植物物种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
4.秦岭的动物物种也丰富多样,包括大型哺乳动物、鸟类和昆虫等,但部分物种存在濒危和退化的情况。
5.人类活动对秦岭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包括森林砍伐、土地开发和野生动物捕猎等。
建议:1.加强秦岭的生态保护,采取措施保护水资源、恢复退化植被和保护濒危动物物种。
2.加强气候监测和预警,提高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3.加强对人类活动的管理和监测,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限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4.加强科研和教育宣传,提高公众对秦岭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
结论:秦岭是中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域,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
加强对秦岭的保护和管理,对维护中国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巩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成果的调研报告
![关于巩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成果的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25dac3e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ac.png)
关于巩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成果的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秦岭位于中国中部,是中国著名的山脉之一,也是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区域之一。
近年来,中国政府对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重点推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本报告对巩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成果进行了调研分析。
二、调研内容1. 生态保护政策政府发布了一系列生态保护政策,包括禁止乱砍滥伐,严厉打击盗采矿产等措施,加强对秦岭生态环境的保护。
2. 生态保护成果通过调研和数据分析,发现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成果初步显现,植被状况好转,水域清洁度明显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
3. 生态环保措施加强巩固工作,推进林业防火、水土保持等措施,改善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
三、调研结果分析1. 生态环保成果调研结果显示,政府的生态保护政策实施效果显著,秦岭生态环境整体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2. 问题与挑战然而,调研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与挑战,包括部分地区违法建设、非法采矿等情况仍然存在,需要更加严格的执法和监管。
四、建议与展望1. 强化执法监管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强化监管措施,确保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有效执行。
2. 加大投入力度增加资金投入,支持生态环保工作,加强生态修复,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性。
3. 宣传教育加强对公众的环保意识教育,引导大家积极参与生态环保工作,共同保护好秦岭的生态环境。
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成果已初步显现,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只有持之以恒地加强生态保护工作,才能够确保秦岭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和保护。
以上是对巩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成果的调研报告,希望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可以根据报告内容提出更合理有效的保护措施,共同守护秦岭的美丽生态环境。
2024年秦岭生态保护心得体会范本(2篇)
![2024年秦岭生态保护心得体会范本(2篇)](https://img.taocdn.com/s3/m/841f0cdc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a3.png)
2024年秦岭生态保护心得体会范本秦岭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我国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区之一。
为了保护秦岭的生态环境,我参加了一次秦岭生态保护实践活动。
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认识到了秦岭的重要性,也对生态保护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首先,我了解到了秦岭的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秦岭地形复杂,地势险峻,是我国最重要的山脉之一。
我参观了秦岭的自然景观,如陕北黄土高原和秦岭山脉的交汇处,这里的植被丰富多样,有着独特的生态系统。
我们还参观了秦岭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区,看到了珍稀的植物和动物。
这些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生物资源需要得到保护和管理,否则将会带来灾害和破坏。
其次,我深刻认识到了人类活动对秦岭生态环境的破坏。
在参观秦岭的过程中,我看到了许多农民在山脚下开垦土地、砍伐树木,这些活动对秦岭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我也了解到了秦岭地区因为盗伐和滥砍滥伐导致土壤侵蚀严重,水土流失严重,也对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通过这次活动,我明白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秦岭的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如果我们不采取措施保护秦岭的生态环境,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首先,生态破坏会导致土壤流失和水土流失。
这将会导致山区农田的丧失,同时也将会对周围的水源造成污染,严重威胁到人类的水资源。
其次,生态破坏还会导致种类灭绝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秦岭地区有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而这些资源正面临着被滥砍滥伐和非法盗猎的威胁。
如果我们不保护它们,它们将会灭绝,最终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在实践中,我了解到了相关的生态保护政策和措施。
为了保护秦岭的生态环境,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制定了保护秦岭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砍伐、盗伐和滥砍滥伐等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对秦岭地区的巡查和监测等。
同时,政府还鼓励和支持农民转变农业结构,逐步改变传统的农耕方式,推行科学种植、生态农业等方式,减少对土地的破坏。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明白了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到生态保护中来。
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汇报
![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ab8d91d2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17.png)
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汇报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秦岭生态环境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自然景观。
长期以来,秦岭生态环境一直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面临着重要的生态保护难题。
为了保护秦岭生态环境,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一直致力于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秦岭是我国著名的生态屏障,在保护水源、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秦岭地区的植被种类繁多,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是中国东部和西部生物多样性的过渡地带。
秦岭还是我国人口密集地区的重要水源涵养区,保护秦岭生态环境对维护区域的生态安全和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二、秦岭生态环境面临的挑战长期以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秦岭生态环境一直受到损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旅游业的兴起,秦岭地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压力。
乱砍滥伐、乱开矿、乱排污等问题屡禁不绝,严重危害了秦岭生态环境的整体稳定性和生态平衡。
为了有效保护秦岭生态环境,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大了对该地区的环境保护工作。
一方面,加强了对乱砍滥伐、乱开矿、乱排污等行为的打击力度,严惩违法行为,消除了部分对秦岭生态环境的破坏。
加强了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建设,完善了生态保护体系,促进了秦岭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
尽管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解决。
一方面,由于地区内部分地方政府政绩观念浓厚,环保工作难以得到有效推进,导致环保意识不足。
由于生态环保工作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矛盾,一些地方政府在环保和经济发展之间难以取舍,导致环保工作受到影响。
为了更好地保护秦岭生态环境,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加强立法,建立健全的生态环保法律法规体系,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环保行为。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监督环保工作的落实情况,确保环保政策的有效执行。
秦岭整治调研报告
![秦岭整治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360f920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85.png)
秦岭整治调研报告秦岭整治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近年来,秦岭的环境问题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为了解秦岭地区的整治情况,本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秦岭地区的环境问题和整治措施的有效性。
二、调研对象和方法我们选择了秦岭地区的几个重点地点进行实地调研,包括:陕西、甘肃、重庆等地区。
通过走访当地政府官员、环保部门和社会团体代表,采集了大量的信息和数据。
三、调研结果根据调研结果,秦岭地区存在以下环境问题:1. 违法建设问题:在秦岭地区,存在大量违法建设项目,导致了森林破坏、土地沙化等问题;2. 涉黄采矿问题:秦岭地区存在着大量的非法采矿活动,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3. 投资不到位问题:尽管各级政府对秦岭地区的整治给出了支持,但资金投入仍然不足,导致整治工作进展缓慢;4. 整治措施不力问题:尽管有一系列的整治措施出台,但执行效果不佳,一些问题依然存在。
四、整治建议为了解决秦岭地区的环境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执法力度:政府应加大对违法建设和非法采矿行为的打击力度,严厉处罚相关责任人;2. 增加资金投入:政府应加大对秦岭整治项目的资金投入,确保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3. 完善整治措施: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更加完善的整治措施,并确保其有效执行;4. 激发公众参与:政府应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秦岭整治,可以成立专门的志愿者组织,扩大整治的影响力;5. 加强宣传教育:政府应加大对秦岭环境问题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对整治工作的认识和支持度。
五、结论秦岭地区的环境问题不容忽视,在整治过程中仍面临一定的挑战。
但只要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相信秦岭地区的环境会得到有效整治,实现可持续发展。
秦岭生态保护工作情况汇报
![秦岭生态保护工作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9e609d9d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99.png)
秦岭生态保护工作情况汇报一、秦岭概况秦岭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障碍,也是中国著名的山脉之一,素有“蜀道难,秦岭险”之称。
秦岭山脉位于陕西省中部,东南至河南省的淅川县,全长1200公里,最高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
秦岭山脉属于中国的一级水源涵养林、一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地质遗迹点,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自然景观。
秦岭山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这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情况1. 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自1995年起,秦岭生态保护领导小组就委托专业的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对秦岭生态环境进行了全面监测和评估。
通过监测和评估,我们了解了秦岭地区的大气、水质、土壤和植被等多个生态环境要素的状况,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2. 小流域生态修复自2000年起,我们在秦岭选择了一些破坏较严重的小流域进行生态修复工作。
主要工作包括水土保持工程、植被恢复和生物多样性恢复等。
在经过几年的努力后,这些小流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水土流失减少,植被覆盖率提高,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的恢复。
3. 林地治理和管护秦岭山区的森林资源非常丰富,但因长期大规模砍伐和滥伐,导致森林覆盖率明显下降,林地质量严重下滑。
为了治理和管护好秦岭的林地,我们对森林资源进行了全面清查,对乱砍滥伐的行为进行了取缔,对幼林进行了定期护理和管理。
通过这些措施,秦岭的林地得到了有效的恢复,森林覆盖率、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4. 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秦岭地区拥有多处珍贵的自然保护区,这些自然保护区是维护各种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保护珍稀物种和保护自然景观的重要地方。
我们加大了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力度,对保护区内的植被、土壤、水源等环境要素进行了全面监测和调查,并实施科学的保护措施。
通过这些努力,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陕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陕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7a8d1650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e5.png)
陕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秦岭,横亘于中国中部,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天然氧吧。
陕西秦岭地区,更是拥有着独特而丰富的生态资源,对于维持生态平衡、提供生态服务、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秦岭的生态环境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切实保护好这片美丽的土地,特制定本纲要。
一、秦岭生态环境现状秦岭拥有多样的生态系统,包括森林、草地、湿地等,栖息着众多珍稀野生动植物。
然而,当前秦岭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
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森林覆盖率有所下降,部分区域的树木遭到无序砍伐,影响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功能。
水资源方面,由于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排放,以及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一些河流和湖泊的水质受到污染,水生态系统受到破坏。
非法采矿、采石等活动屡禁不止,不仅破坏了山体和地表植被,还引发了一系列地质灾害,威胁着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此外,旅游开发过程中的过度建设和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也给秦岭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压力。
二、保护目标与原则(一)保护目标短期目标:通过加强执法监督,打击各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中期目标:在未来 5-10 年内,逐步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水质,增加野生动植物的种群数量。
长期目标:实现秦岭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二)保护原则生态优先原则:将生态保护放在首位,一切经济社会活动都要服从于生态保护的需要。
预防为主原则:加强源头防控,提前规划,避免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综合治理原则:采取多种手段,包括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对秦岭生态环境进行全方位的保护和治理。
公众参与原则: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生态保护,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秦岭的良好氛围。
三、保护措施(一)加强生态修复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提高森林覆盖率,选择适合当地生态环境的树种进行种植,同时加强对新造林地的养护管理。
保护秦岭需求调研情况及结果分析
![保护秦岭需求调研情况及结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72b7811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88.png)
保护秦岭需求调研情况及结果分析
经过对秦岭地区进行调研,我们收集到了许多有关保护秦岭的需求和意见。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尽量避免了涉及可能在中国是敏感的内容,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我们发现大部分受访者都高度关注秦岭的生态环境保护。
他们普遍认为,秦岭地区的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系统脆弱,需要采取措施保护其生态平衡。
受访者们希望加强对秦岭地区的保护力度,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
调研结果显示,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应该加强对秦岭地区的立法和执法力度。
他们认为只有通过法律的保护,才能有效地限制非法采伐、盗猎和其他破坏性活动的发生。
同时,他们也呼吁加强对秦岭地区的监督和管理,确保相关政策的有效执行。
调研还揭示了公众对秦岭旅游开发的矛盾态度。
尽管许多受访者认为秦岭具有巨大的旅游潜力,但他们也担心过度开发会对秦岭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因此,他们提出要在旅游开发中寻求平衡,保护秦岭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的同时,提供合理的旅游服务。
保护秦岭的需求调研结果显示公众普遍关注秦岭的生态环境保护,希望加强立法和执法力度,保护秦岭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
同时,公众也呼吁在旅游开发中寻求平衡,保护秦岭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的同时,提供合理的旅游服务。
这些结果为制定秦岭保护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渭南秦岭保护工作总结报告
![渭南秦岭保护工作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2744262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56.png)
一、前言秦岭山脉是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和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被誉为“华夏文明的龙脉”。
渭南市地处秦岭腹地,秦岭北麓的生态环境保护对于维护区域生态平衡、保障人民群众生存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渭南市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积极推进秦岭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现将渭南秦岭保护工作总结如下:二、工作成效1. 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保护机制渭南市成立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职责,形成了齐抓共管的保护格局。
同时,建立健全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确保了保护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
2. 加强生态修复,提升生态系统质量渭南市积极开展秦岭北麓生态恢复治理工作,关停了全部石材企业,通过招标形式与专业公司签订生态项目修复协议,26个生态恢复治理点已全面展开。
目前,秦岭北麓植被覆盖率逐年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3. 严格执法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行为渭南市两级法院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环资审判专门化建设,依法惩处非法采砂、滥伐林木等违法行为。
同时,与检察机关联合出台19项措施,建立行政执法检察监督司法审判环资保护合作机制,形成高压态势,确保秦岭生态安全。
4. 强化公众参与,提高环保意识渭南市通过举办各类环保活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同时,充分利用媒体宣传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存在问题1. 生态修复任务艰巨。
秦岭北麓部分区域生态破坏严重,修复任务繁重。
2. 监管力量不足。
部分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力量薄弱,难以有效遏制违法行为。
3. 公众环保意识有待提高。
部分群众对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参与度不高。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 持续推进生态修复。
加大投入,加强秦岭北麓生态恢复治理,提升生态系统质量。
2. 加强执法监管。
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采砂、滥伐林木等违法行为。
3.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秦岭生态环境保护。
2024年秦岭生态保护心得体会样本(2篇)
![2024年秦岭生态保护心得体会样本(2篇)](https://img.taocdn.com/s3/m/786e3adc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8f.png)
2024年秦岭生态保护心得体会样本秦岭山脉位于中国中部,是中国著名的山脉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之一,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宝贵的自然资源。
我有幸参加了一次秦岭生态保护的实地考察活动,深入了解了秦岭的生态环境和面临的挑战。
通过这次考察,我深切感受到了保护秦岭生态的重要性,并形成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保护秦岭生态必须加强宣传教育。
我们在考察中了解到,一些当地居民和游客对于秦岭的生态保护意识较弱,存在非法砍伐、乱扔垃圾等不良行为。
这是因为他们对于秦岭的重要性和保护意义缺乏了解。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如举办宣传活动、开展教育课程等,向公众普及生态保护的知识,提高他们的保护意识。
其次,加强秦岭的管理和监察是保护生态的关键。
在考察中,我们了解到秦岭生态保护区存在管护不到位、监察力度不够等问题,导致一些非法砍伐、盗采等行为屡禁不绝。
这说明了管理和监察的重要性。
我认为,应该加大对生态保护区的经费投入,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积极性,同时加强监察力度,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确保秦岭的生态环境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
再次,秦岭生态保护需要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
我们在考察中了解到,由于科研力量的不足,对于秦岭生态系统的研究还存在较大的空白。
这导致我们对于秦岭的生态环境和物种分布了解不够全面,无法做出科学的保护规划和措施。
因此,我认为有必要加强科研团队的建设,提高对秦岭生态系统的研究力度,尤其要注重对稀有濒危物种的研究和保护,为秦岭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最后,秦岭生态保护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
秦岭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不仅对于中国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于世界的生态平衡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秦岭的生态保护不仅仅是中国的责任,也是国际责任。
我认为,应该加强国际合作,与世界各国共同研究和保护秦岭的生态环境,共享科研成果和经验,提高秦岭的保护水平。
总之,秦岭生态保护是一项重大而长期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牛背梁国家森林公 园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 独特丰富的生态资源,获得 专家团的一致好评,荣获 “中国最美原生态旅游景区” 称号。 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被 誉为“秦岭主脊、终南之 冠”,是商洛市打造“秦岭 最美是商洛”旅游品牌、建 设西安第二生活区的重要旅 是陕西省确定的十大生态旅游项目之一。该公园2008年4月开工 游项目,也 建设,截至目前完成投资3.1亿元,建成了羚牛谷山水游憩区、六 尺岭峰林景观区、牛背梁高山风光区等3大景区和综合服务区、羚 牛谷服务区、月亮垭服务区、红桦林服务区等4大功能服务区,成 功创建成为国家AAAA级景区。2013年上半年接待游客达25.3万 人次,实现收入2780万元,入园人数和收入与上年同比增长35% 和40%。
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秦岭南坡的 柞水县营盘镇,海拔1000--2802米, 总面积2123公顷,距西安42公里,秦 岭长隧穿腹而过。茂密的原始森林, 清幽的潭溪瀑布,独特的峡谷风光, 罕见的石林景观,以及秦岭冷杉、杜 鹃林带、高山草甸和第四纪冰川遗迹 所构成的特有的高山景观造就了这里 中国少有的景观多样性与独特性汇聚 一园的国家级森林公园。
生态文明观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协调发 展”。对陕西而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首先要从秦岭入手。把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好, 不仅是陕西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整个秦 岭山脉区域及周边地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我国大陆广 阔地区水源涵养和保护气候环境的需要。要 统筹规划、协调力量,规范秦岭资源开发, 坚持在发展中突出生态环境保护。
构造景区文化同样不可忽视。牛背梁建设以老 庄文化为主线,以儒释文化做点缀。打造陶冶性情, 益智健身的认知之旅;打造走进峰林,感悟沧桑的 探险之旅;打造登梯游心,骑牛得福的逍遥之旅; 打造山水归宗,尊崇秦岭的朝拜之旅,让人们在一 次旅游中感受多样的文化。 南来北往的先民迁移秦岭南坡,也带来了各地 风俗民情,这里自然景观旖旎多姿,山光水色交相 辉映;移民文化源远流长,秦风楚韵各竞风流。在 文化包装过程中,景区着力挖掘语言、饮食、民居、 民歌、戏曲等民俗文化,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表现出 独特的民俗文化魅力,让浓郁的特色文化与蓝天碧 树相映成趣,构成清纯自然、质朴俊雅的优美画卷, 让文化成为牛背梁蓬勃发展的灵魂。
牛背梁的成功并不简单,在牛背梁的开发建设中,始终以“体 现山水秦岭之壮美,突出雄奇牛背之风骨”为主题,坚持高起点规 划、高标准建设、生态保护第一的原则,立足公园区位、资源和气 候三大优势,把牛背梁建设成为秦岭最逍遥的地方。景区景点策划、 规划瞄准国内大市场,大手笔、大气派规划,高规格、高起点建设。 同时,在理念上敢为天下先,在建设上实干争一流,在服务上品牌 创一流。 在挖掘和传承历史文化与当地文化上下功夫,重视牛背梁生物 学、地质学特征的研究,充实公园文化内涵,重视文化活动投入, 将文化渗透到各个领域和每个环节,用文化吸引外来游客和影响当 地人群,以浓郁的文化氛围,增加新的亮点与卖点。牛背梁的成功 并不简单,在牛背梁的开发建设中,始终以“体现山水秦岭之壮美, 突出雄奇牛背之风骨”为主题,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生 态保护第一的原则,立足公园区位、资源和气候三大优势,把牛背 梁建设成为秦岭最逍遥的地方。景区景点策划、规划瞄准国内大市 场,大手笔、大气派规划,高规格、高起点建设。同时,在理念上 敢为天下先,在建设上实干争一流,在服务上品牌创一流。 在挖掘和传承历史文化与当地文化上下功夫,重视牛背梁生物 学、地质学特征的研究,充实公园文化内涵,重视文化活动投入, 将文化渗透到各个领域和每个环节,用文化吸引外来游客和影响当 地人群,以浓郁的文化氛围,增加新的亮点与卖点。
参考文献:
• 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_公园简介_公园概况_ 陕西牛背梁国原生态 旅游景区 附:实践日志
日期 2013.10.7 地点 牛背梁国家森 林公园 调查对象或内容 生态状况及旅游 对其影响 备注
迚入高山景观区,在梁 脊上行走,两旁是连片 癿高山树木不是在长高, 而是在长着各种盆景形 状,随便你细看哪一棵, 都如人工制作癿一般。 连偏坡上偶尔出现癿岩 松也是秃秃癿,一边无 枝,一边癿枝飘出巧夺 天工癿盆景园,那好进, 似是伸手迎客。
牛背梁开发前景十分广阔:景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资源丰富,集“奇、险、清、幽”于一体,汇“峰、瀑、 溪、林”于一山,牛背梁森林茂盛、峰林矗立、冷杉健 硕、杜鹃吐芳、草甸生香、冰川似海;植物垂直分布的 形态、羚牛等珍稀动物的生活规律、湿润多雾的天象景 观是学术研究和科考探险的绝佳场所;境内森林覆盖率 高达91%、常年平均气温12℃、负氧离子含量为每立 方厘米5万个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而且 从西安市区到公园仅56公里,把喧嚣的闹市与宁静的 森林连为一体,走进牛背梁便可感受一脚踏南北、一天 历四季的豪迈与旷达。
二、调查内容
连续数里路都是百 年树龄癿白栎,稀 疏均匀,高大挺拔; 笼罩在树顶上癿雾 还是那么浓,好像 天是被树梢顶着。 虽然看不见进景, 但在路边不时能遇 见形态各异癿山石。
一些藤本植物依然浓绿,在雾雨中青翠欲滴。一路上在白栎林 里丌时看见骨瘦嶙峋的龙骨木、鸡骨木,还有野樱桃、山楂、 野花椒、刺海棠等各种大小乔木和大叶紫荆、五角枫、水青等 一些名贵树木。快到石林的时候,一丛高大的五角枫屹立在一 处光光的石上,脚下几乎没有土,基围约有四五米,根扎在山 崖的缝隙里,主干却如滚龙抱柱。整体看去,气势庞大,枝生 云梦、叶拍苍天。
关于秦岭山脉生态状况癿10月7日 地点:陕西省商洛市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
一、调查情况介绍
10月7日上午8点,历经30分钟车程 穿过世界上第一座双洞高速公路隧道, 单洞全长18.02公里的秦岭终南山隧 道,到达了我们的目的地——牛背梁 国家森林公园,此次作为秦岭山脉一 带生态状况调查的典型。
近 距 离 接 触 了 野 生 的 小 松 鼠 , 它 们 对 人 类 似 乎 很 亲 切
。
三、存在问题
• • • • • 树木被采伐来建设景区环境 景区中留有游客遗弃癿垃圾 景区有部分设施被损毁 石块被大量开采 水源受到一定污染
四、分析总结
如果说秦岭是中国人的中央国家公园,那么牛背梁就 是一颗镶嵌在秦岭之巅的“绿宝石”。牛背梁国家森林公 园风景区所在的秦岭梁是秦岭山脉的一部分,是我国黄河、 长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是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此处山 高、云淡、风劲,极目眺望,北方的厚重阳刚雄浑大气, 南方的俊俏妩媚温软灵秀,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下全部都 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 牛背梁那逶迤苍莽的原始森林、自在欢快的珍禽异兽、 温润清爽的气候环境、五光十色的烟霞暮霭、幽眇神秘的 长沟峡谷、仪态万千的峰林巨阵、甘洌飘彩的飞瀑泻泉、 如梦似幻的植物演替、气贯南北的隧道天桥、兼容并蓄的 民俗风情、动人心魄的历史传说以及羚牛谷的三峡六园、 八瀑十桥、三十六潭、四十八怪,让其成为秦岭最富殖的 地方和自然山水博物馆。
离得进点癿高山红桦林在 雾里只是绺绺红云,靠近 一点癿,鲜红鲜红。
这是一组在半山腰拍摄癿视频,通过进眺和俯瞰观察 到秦岭山脉秋季色彩斑斓、层次鲜明癿景色。
置身牛背梁,群峰绵延,云雾悠 闲,山风劲爽,风光无限,草甸 风凉,草织如毯,野草返青,, 无边无际,平铺高山,花蕾吐蕊, 山花野草点缀其间,芬芳高远, 山深林幽,天高云淡,崖壁陡峭, 山野高峻,溪泉清冽,鸟语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