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预防及诊疗进展

合集下载

2023年静脉血栓栓塞预防和治疗的权威共识

2023年静脉血栓栓塞预防和治疗的权威共识

2023年静脉血栓栓塞预防和治疗的权威共识概述这份文档旨在总结2023年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简称VTE)预防和治疗的权威共识。

VTE是一种常见、严重且可预防的疾病,包括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简称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简称PE)。

本共识旨在为医疗专业人员提供指导,以改善VTE的预防和治疗。

预防以下是2023年VTE预防的权威共识:1. 风险评估:对于存在VTE风险的患者,包括住院患者和非住院患者,应进行风险评估,以确定是否需要预防措施。

2. 预防措施:对于高危患者,如外科手术患者、创伤患者和卧床患者等,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包括使用抗凝药物、弹力袜和早期活动等。

3. 个体化治疗:针对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预防方案,包括药物选择、剂量和疗程等。

治疗以下是2023年VTE治疗的权威共识:1. 诊断和评估:对疑似VTE患者进行准确定义、诊断和评估,包括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

2. 抗凝治疗:对已诊断的VTE患者进行抗凝治疗,包括使用肝素、华法林、直接口服抗凝药(DOACs)等。

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特点和病情进行个体化选择。

3. 治疗疗程:根据疾病类型和患者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疗程,包括急性期治疗和长期维持治疗等。

4. 并发症防治:注意并发症的防治,包括出血风险管理、VTE再发预防和患者教育等。

结论本文总结了2023年静脉血栓栓塞预防和治疗的权威共识。

在预防方面,根据风险评估制定个体化的预防方案是关键。

在治疗方面,准确诊断、个体化治疗方案和并发症的防治非常重要。

这些共识将为医疗专业人员提供权威指导,以改善VTE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工作手册

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工作手册

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工作手册第一部分、住院患者VTE防治工作得意义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rmbilism,VTE)包括肺血栓栓塞症(plumonary thromboermbilism,PTE)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thrombosisDVT)两种主要形式,在住院患者中发病率很高,就是院内非预期死亡及围手术期死亡得重要原因之一,已引起临床医务人员与医院管理者得高度重视、院内VTE涉及多个科室,与患者卧床、高龄、基础疾病或并发症、手术或损伤有关。

VTE就是可防可治得,针对VTE高危因素主动采取恰当得预防措施,可减少或避免发展成VTE;已经发生了VTE也要进行正确得评估,采取恰当得治疗措施,降低死亡率与致残率。

第二部分、院内VTE防治管理体系成员架构院内VTE防治管理委员会人员组成:医院领导及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职责:1.参与制定本医院院内VTE防治管理得规章制度病监督实施。

2.对院内VTE防治管理得基本标准与工作流程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

3。

研究并确定院内VTE防治得工作计划,并对计划得实施进行考核与评价、4.确定院内VTE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流程及采取得预防措施,明确各有关部门、人员在防治工作中得责任、5、其她院内VTE防治管理得重要事宜。

6.组织开展院内VTE方面得科研工作。

院内VTE防治质控办公室人员组成:医务部、业务部、护理部、信息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

职责:1.对有关院内VTE防治管理规章制度得落实情况进行检查与指导。

2。

对院内VTE防治管理进行检测、分析与反馈,针对问题提出控制措施并指导实施。

3.对医务人员进行院内VTE防治培训并考核。

各科室VTE防治管理小组人员组成:科室主任及指定人员或联络员。

职责:1。

科主任为科室内VTE防治管理第一负责人,对科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工作中得培训、考核及VTE发生负有管理责任。

2。

质控医生监督填报本科室院内VTE相关表格、3。

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工作手册

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工作手册

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工作手册第一部分、住院患者VTE防治工作的意义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rmbilism,VTE)包括肺血栓栓塞症(plumonary thromboermbilism,PT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thrombosis DVT)两种主要形式,在住院患者中发病率很高,是院内非预期死亡及围手术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已引起临床医务人员和医院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院内VTE涉及多个科室,与患者卧床、高龄、基础疾病或并发症、手术或损伤有关。

VTE是可防可治的,针对VTE高危因素主动采取恰当的预防措施,可减少或避免发展成VTE;已经发生了VTE也要进行正确的评估,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第二部分、院内VTE防治管理体系成员架构院内VTE防治管理委员会人员组成:医院领导及各职能部门负责人。

职责:1.参与制定本医院院内VTE防治管理的规章制度病监督实施。

2.对院内VTE防治管理的基本标准和工作流程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

3.研究并确定院内VTE防治的工作计划,并对计划的实施进行考核和评价。

4.确定院内VTE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流程及采取的预防措施,明确各有关部门、人员在防治工作中的责任。

5.其他院内VTE防治管理的重要事宜。

6.组织开展院内VTE方面的科研工作。

院内VTE防治质控办公室人员组成:医务部、业务部、护理部、信息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

职责:1.对有关院内VTE防治管理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

2.对院内VTE防治管理进行检测、分析和反馈,针对问题提出控制措施并指导实施。

3.对医务人员进行院内VTE防治培训并考核。

各科室VTE防治管理小组人员组成:科室主任及指定人员或联络员。

职责:1.科主任为科室内VTE防治管理第一负责人,对科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工作中的培训、考核及VTE发生负有管理责任。

2.质控医生监督填报本科室院内VTE相关表格。

VTE的预防与治疗课件

VTE的预防与治疗课件

VTE的预防与治疗课件1. 介绍VTEVTE(静脉血栓栓塞)是指在静脉系统中发生的血栓形成以及栓塞的一种疾病,主要包括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E)。

2. 预防措施2.1 高危人群的筛查高龄、长时间卧床、手术患者、肥胖、妊娠、服用避孕药、遗传血栓倾向等人群需要进行VTE的筛查。

2.2 提高个人行为意识养成活动习惯,避免长时间久坐或久站;避免过量饮酒、吸烟等不良行为;控制体重;穿戴适合的袜子或弹力紧身衣等。

2.3 应用药物预防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抗凝药物,例如肝素、华法林等,以减少中高危患者的血栓风险。

3. 治疗方法3.1 药物治疗对已发生的DVT患者,可采用抗凝药物治疗,如肝素、华法林等。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耐受情况进行调整和监测。

3.2 物理治疗应用外用药物或贴膏布局部按摩,通过改善部位的血液循环以促进血栓溶解。

3.3 静脉血栓摘除术对于高度危险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静脉血栓摘除术来清除血栓。

3.4 放置滤器对于肺栓塞的患者,可采用放置滤器来阻止血栓进入肺动脉。

4. 应急处理措施如果症状突然加重,或者遇到PE症状,应立即就医。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抗凝药物;物理治疗,如气囊压迫;手术治疗,如血栓摘除术等。

5. 合理饮食与生活方式保持合理的饮食习惯,摄入高纤维食物,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适量进行体育锻炼,避免长时间久坐或久站。

6. 对VTE的认识与心理支持对VTE的患者和患者家属进行相关教育,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应对疾病。

7. 结语VTE的预防与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全面、科学地进行,并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通过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及时的治疗手段,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VTE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静脉血栓栓塞(VTE)诊断、治疗和预防

静脉血栓栓塞(VTE)诊断、治疗和预防

静脉血栓栓塞(VTE)的远期危害
血栓后综合症
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
疼痛 肿胀 水肿 破溃 浅表溃疡
Zhanfeng Sun, Weiliang Jiang, et al.
静脉性营养不良
Zhanfeng Sun, Weiliang Jiang, et al.
VTE是如何发生的?
Zhanfeng Sun, Weiliang Jiang, et al.
临床DVT可疑
低危病人
高危病人
D-二聚体检测
(-)
(+)
排除DVT 静脉超声检查
诊断DVT
排除DVT
Zhanfeng Sun, Weiliang Jiang, et al.
静脉超声检查
(+)
(-)
诊断DVT
D-二聚体检测
(-)
前提下,首选导管接触性溶栓,如不具备 导管溶栓的条件,可进行系统性溶栓。
择性患者,如较严重的髂股静脉血栓患
者。
对于某些选择性患者,如较严重的髂股 静脉血栓形成,可考虑使用取栓术。
出现股青肿时应立即手术取栓,对于发病7 天以内的中央型或混合型DVT患者,全身状 况良好,无重要脏器功能障碍也可手术取 栓。
对于大多数DVT患者,推荐不常规应用 腔静脉滤器;对于抗凝治疗有禁忌或有 并发症,或者充分抗凝治疗的情况下反 复发作血栓栓塞症的患者,建议放置下 腔静脉滤器。
对多数DVT患者,不推荐常规应用下腔静脉 滤器,对于抗凝治疗有禁忌或有并发症或 者充分抗凝治疗的情况下仍发生PE者,建 议置入下腔静脉滤器。
1. 中华Zh普an通fen外g 科Sun杂, W志e2il0ia0n8g年Jia3n月g, 第et 2al3.卷第3期 2. 中华外科杂志2012年7月第50卷第7期

VTE的预防与治疗课件

VTE的预防与治疗课件

VTE的预防与治疗课件VTE(静脉血栓栓塞)是一种比较常见但也较为严重的疾病,能对患者的生命和健康产生重大影响。

对于VTE的预防和治疗,我们需要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本课件将详细介绍VTE的预防和治疗方面的知识。

一、VTE的预防1. 高危人群的筛查在进行VTE的预防工作时,我们首先需要确定那些是高危人群。

高危因素包括年龄、家族史、肥胖、吸烟、长时间不能活动、妊娠等。

对高危人群的筛查能够更精准地进行预防措施的制定。

2. 预防措施通过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可以降低VTE的发病率。

其中包括:- 促进活动:长时间久坐或卧床是VTE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定期活动对于预防VTE很重要。

- 心理疏导:长期精神紧张、压力过大可能增加VTE风险,因此,适当的心理疏导也是预防措施之一。

- 药物预防:对于高危人群,可以根据医生建议服用抗凝药物,预防VTE的发生。

二、VTE的治疗对于已经发生VTE的患者,我们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来避免进一步的并发症。

1. 药物治疗- 抗凝药物:抗凝药物是VTE治疗的关键,能够有效抑制血栓的形成和增长。

常见的抗凝药物包括肝素、华法林等。

- 溶栓治疗:对于严重的VTE病例,溶栓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通过溶解血栓,恢复血液的正常流动。

2. 外科手术治疗- 静脉滤器:对于不能使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可以考虑植入静脉滤器来防止血栓的进一步蔓延。

- 血管重建手术:对于血栓堵塞严重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血管重建手术。

3. 其他治疗方法- 弹力束缚治疗:通过外部施加弹力束缚,帮助恢复静脉功能,预防血栓的形成。

- 物理治疗:如热敷、冷敷等,可以缓解疼痛和肿胀,促进血液循环。

总结:VTE的预防和治疗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高危人群的筛查,采取相关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VTE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VTE的患者,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方式。

同时,适当的外部治疗也可以起到辅助的作用。

通过深入了解VTE的预防和治疗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控

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控
如Wells评分、Padua评分等,是常用的VTE风险评估工具,可根据患者的具体 情况进行评分,判断其VTE风险等级。
电子化评估工具
一些医院采用电子化评估工具,根据患者的病历、医嘱等信息,自动评估其 VTE风险。
评估流程
患者入院时进行初次评估
出院评估
对患者进行初步的VTE风险评估,对 于高风险患者进行重点监测和预防。
直接口服抗凝剂
如利伐沙班、阿哌沙班等,可直接抑制凝血因子,有效预防血栓形 成。
溶栓治疗
尿激酶
01
直接激活纤维蛋白溶酶原,溶解血栓。
链激酶
02
激活纤维蛋白溶酶原,溶解血栓。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03
激活血栓中的纤溶酶原,溶解血栓。
其他治疗方法
手术取栓
对于部分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可采 用手术取栓治疗。
02
VTE的风险评估
评估方法
01
02
03
临床评估
医生根据患者的病史、体 格检查、生命体征等,对 患者的VTE风险进行初步 评估。
实验室检查
通过血液检查、凝血功能 检查等实验室检查,进一 步评估患者的VTE风险。
影像学检查
如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 ,有助于发现潜在的VTE 病变。
评估工具
风险评估量表
研发新型的抗凝药物和其他治疗药物,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预防和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 果和减少不良反应。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 应定期翻身、按摩受压 部位,以预防下肢深静
脉血栓形成。
饮食调节
控制饮食,保持健康的 体重,避免过度肥胖,
降低血液黏稠度。

血管血栓栓塞疾病(VTE)防治管理方案

血管血栓栓塞疾病(VTE)防治管理方案

血管血栓栓塞疾病(VTE)防治管理方案
简介
血管血栓栓塞疾病(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是一种血栓形成在静脉内并引发栓塞的疾病。

血管血栓栓塞疾病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

预防和合理管理VTE对于保护患者的健康非常重要。

高危因素
一些因素可以增加患者患上VTE的风险,包括:
- 外科手术
- 骨折或创伤
- 高龄
- 肥胖
- 孕期或产后
- 长期卧床不动
- 其他已知的血栓形成风险因素
预防措施
鉴于VTE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应采取一系列的预防和风险管理措施。

以下是一些建议:
- 术后早期活动,并配戴弹性袜子或使用机械性预防装置
- 对于高危患者,使用抗凝药物预防
- 给予高危孕妇肝素或低分子肝素
- 患者在长期卧床期间应进行定期活动和肌肉康复锻炼
- 对于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可以考虑长期使用低分子肝素或抗凝药物预防
管理方案
对于已确诊的VTE患者,需要根据病情制定个体化的管理方案。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管理策略:
- 对于DVT患者,使用抗凝药物治疗以减少血栓进一步扩散的风险
- 对于PE患者,抗凝药物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有时可能需要血栓溶解治疗或手术干预
- 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和再发病的管理方法可能包括药物治疗以及改变生活方式,如增加体力活动、戒烟和采取健康的饮食
结论
血管血栓栓塞疾病(VTE)的防治管理方案有助于减少患者的风险,并确保及时治疗和预防并发症。

预防和管理VTE需要个体化的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危险因素制定适当的预防和治疗计划。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诊断和治疗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诊断和治疗
VTE的治疗
药物治疗
抗凝治疗
通过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 林、低分子量肝素等,抑 制血栓形成和扩大,预防 VTE复发。
溶栓治疗
使用溶栓药物如尿激酶、 链激酶等,溶解已经形成 的血栓,恢复静脉通畅。
抗炎治疗
对于由炎症反应引起的 VTE,可以使用抗炎药物 如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抗 炎药等进行治疗。
手术治疗
导管溶栓术
通过导管直接将溶栓药物送至血 栓部位,提高溶栓效果,适用于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
静脉取栓术
通过手术取出静脉内的血栓,恢复 静脉通畅,适用于较大的血栓或急 性期的治疗。
机械血栓清除术
使用机械装置清除血栓,适用于部 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
其他治疗方式
压力治疗
使用弹力袜或充气加压装置等设备,对下肢施加压力,促进血液回流,减少血栓形成和复发风险。
类型
VTE根据发生部位可分为下肢深 静脉血栓形成、上肢深静脉血栓 形成和混合性深静脉血栓形成。
病因和风险因素
病因
VTE的病因较为Βιβλιοθήκη 杂,包括遗传因素 、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壁损伤、血流 缓慢等。
风险因素
长期卧床、手术、创伤、妊娠、恶性 肿瘤等是导致VTE的高危因素。
症状和体征
症状
VTE的症状包括患肢肿胀、疼痛、压痛、皮肤温度升高、浅静脉曲张等。肺栓 塞可能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咯血等症状。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 诊断和治疗
•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概述 • VTE的诊断 • VTE的预防 • VTE的治疗 • VTE的预后和护理
01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概述
定义和类型
定义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一组由 于静脉内形成血栓而导致的疾病, 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 栓塞(PE)。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管理方案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管理方案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管理方案目录一、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工作的目的二、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管理体系三、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管理四、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抗凝后严重出血的处理流程五、附件一、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工作的目的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TE)在内的一组血栓栓塞性疾病,是遗传性和获得性等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全身性疾病。

为了建立院内VTE防治综合管理体系,在全院开展VTE风险评估、VTE综合预防和规范化治疗等工作,指导临床科学有效进行VTE防治,达到有效降低住院患者VTE发生率,对VTE做到早期识别、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的目的,制定本方案。

二、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管理体系1.成立医院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管理组,人员组成包括院领导相关科室负责人。

职责包括建立健全院内VTE防治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确定医院VTE防治工作流程;确定医院VTE防治重点部门、重点环节及采取的预防措施,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责任;通过信息化手段推动VTE防治工作的开展;定期对院内各科各级医护人员举办VTE 知识培训;将VTE防治管理纳入科室综合管理目标,完善院内VTE预防与管理体系;其他医院VTE防治管理的重要事宜。

2.以科室质量管理小组为基础的科室VTE防治管理小组,人员组成包括科主任、护士长及科室其他人员。

职责包括科主任为科室VTE 防治管理工作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科室VTE防治管理的各项工作;对本科室VTE防治环节进行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科室VTE发生率;发生院内VTE病例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将危害降到最低;定期评测分析科室内VTE防治工作效果;对本科室医护人员进行VTE防治知识培训。

三、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管理1.对住院患者进行VTE风险评估。

具体评估内容参照外科住院患者VTE风险评估表(Caprini评分)和内科住院患者VTE风险评估表(Padua评分)。

静脉血栓栓塞疾病症候群(VTE)防治管理方案

静脉血栓栓塞疾病症候群(VTE)防治管理方案

静脉血栓栓塞疾病症候群(VTE)防治管理方案简介静脉血栓栓塞疾病症候群(Venous Thromboembolism,简称VTE)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两个主要部分。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VTE的防治管理方案,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预防和治疗VTE。

预防措施VTE的预防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患有相关危险因素的患者。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1. 患者教育:教育患者了解VTE的风险因素、症状和预防方法,并提醒他们在行动减少期间进行适当的运动和活动。

2. 动态评估:对于高危患者,需要进行动态评估,及时发现和干预潜在的血栓形成和栓塞风险。

3. 弹力袜:对于有高风险的患者,建议佩戴弹力袜,以增加血液回流,减少血栓形成的可能性。

4. 药物预防:在一些需要长时间卧床或手术的患者中,可以考虑使用抗凝药物进行预防,但需要根据患者个体化情况进行判断。

诊断和治疗一旦疑似VTE,应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以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以下是常见的诊断和治疗措施:1. 临床评估:通过病史、体检和相关实验室检查,进行初步的临床评估,排除其他疾病并确定VTE的可能性。

2. 影像学检查:采用超声、CT扫描等影像学技术,对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进行定位和确认。

3. 抗凝治疗:对于已确诊的VTE患者,应尽早进行抗凝治疗,以阻止血栓的进一步发展和防止血栓栓塞的再次发作。

4. 支持治疗:在抗凝治疗的同时,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溶栓剂或进行手术治疗等支持措施。

随访和复发预防治疗完成后,需要进行随访和复发预防工作,以减少VTE的再次发作风险。

以下是相关措施:1. 定期随访:对于VTE患者,应定期进行复查和随访,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个体化护理:根据患者的年龄、患病情况、危险因素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复发预防计划,包括生活方式改变、药物治疗等方面。

3. 教育与指导:通过患者教育和指导,提高患者对VTE的认知和自我监测能力,以及掌握紧急处理措施。

vte的预防及治疗

vte的预防及治疗

vte的预防及治疗
VTE(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是严重的血管疾病,可能导致严
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

预防和治疗VTE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
些简单的策略:
预防VTE
- 运动:经常进行身体活动,特别是对于长时间坐在一个位置
上的人来说,如长途飞行或办公室工作。

- 使用弹力袜:对于有高风险患者,如长期卧床的人或手术后
的患者,推荐使用弹力袜来改善血液循环和预防VTE。

- 药物预防:对于高风险患者,如手术后的患者或严重活动受
限的人,可以使用抗凝血药物来预防VTE。

治疗VTE
- 抗凝治疗:对于已经发生了VTE的患者,抗凝治疗是首选的
治疗方法。

抗凝药物可以阻止血栓进一步生长和预防新的血栓形成。

- 血栓溶解治疗:对于肺栓塞等严重VTE患者,可能需要进行
血栓溶解治疗来迅速溶解血栓并恢复血液流畅。

- 支持性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可以进行一些支持性治疗,如使用氧气治疗肺栓塞导致的低氧血症。

以上是关于VTE的预防和治疗的一些简单策略。

请在实际应
用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临床指南来做出决策,并咨询专业医生
的建议,以确保正确和安全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VTE的预防和护理

VTE的预防和护理

VTE的预防和护理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

它可能导致肢体残疾、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因此,了解 VTE 的预防和护理至关重要。

一、VTE 的成因VTE 的形成主要与以下三个因素有关,被称为“Virchow 三联征”。

1、血液高凝状态某些疾病如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长期口服避孕药等,会使血液处于容易凝结的状态。

此外,大手术、创伤、烧伤等也可能导致血液高凝。

2、静脉血流滞缓长时间卧床、久坐(如长途旅行)、下肢瘫痪等情况,会使下肢静脉血流缓慢,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3、静脉内皮损伤静脉内的损伤,例如手术、创伤、化学物质刺激等,会破坏血管内皮细胞,促使血栓形成。

二、VTE 的预防(一)基础预防1、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充足,能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液循环。

2、适度活动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久坐、久站或久卧。

对于需要长时间卧床的患者,应定期帮助其翻身、活动下肢。

3、健康饮食选择低盐、低脂、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过度肥胖。

(二)物理预防1、梯度压力弹力袜通过对腿部施加不同压力,促进静脉回流,减少血液淤积。

2、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可模仿肌肉收缩,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

(三)药物预防1、抗凝药物对于高危人群,医生可能会开具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

但使用抗凝药物需要密切监测凝血功能,以避免出血等并发症。

三、VTE 的护理(一)病情观察1、观察症状注意患者有无下肢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升高、皮肤颜色发红等DVT 的表现,以及有无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咯血等 PE 的症状。

2、测量肢体周径定期测量双侧下肢同一部位的周径,如大腿中段、小腿中段,比较两侧差异。

如果患肢周径明显增大,提示可能有血栓形成。

(二)患肢护理1、抬高患肢将患肢抬高 20 30 度,高于心脏水平,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和疼痛。

2023年版静脉血栓栓塞症诊治和预防指南

2023年版静脉血栓栓塞症诊治和预防指南

2023年版静脉血栓栓塞症诊治和预防指南简介本指南旨在提供2023年版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指导和建议。

VTE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血管疾病,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

诊断- 根据典型病史、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评估病情。

- 使用下肢超声检查和/或其他影像学检查确认DVT的诊断。

- 使用肺动脉造影和/或其他影像学检查确认PE的诊断。

治疗- 对于DVT和PE患者,初始治疗建议使用抗凝治疗,如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或华法林(Warfarin)。

- 对于高危患者(例如癌症患者、长时间卧床患者),推荐使用直接口服抗凝药(Direct Oral Anticoagulants,DOACs)作为初始治疗。

-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进展,调整抗凝治疗的剂量和疗程。

- 对于DVT和PE患者,推荐在抗凝治疗的同时进行自发溶栓治疗。

预防- 高危患者在手术前、手术期间和术后应接受预防性抗凝治疗。

- 长时间卧床患者应进行积极的机械预防,如弹力袜的使用。

- 长途旅行时,建议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VTE的风险,如定期活动腿部、保持水分摄入和避免长时间静止。

结论本指南为医疗工作者提供了2023年版VTE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指导和建议。

在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进展进行个性化的诊疗决策,并遵循最新的临床指南和研究成果。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诊疗及预防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诊疗及预防
静脉血栓一旦脱落,可随血 流漂移、堵塞肺动脉主干或 分支,根据肺循环障碍的不 同程度引起相应PE 的临床表 现。
VTE的远期危害
血栓后综合症(PTS)
一般是指急性下肢 DVT 6个月后 疼痛 肿胀 湿疹 色素沉着 静脉曲张 浅表溃疡
VTE诊断
近期有手术、严重外伤、骨折或肢体制动、长期 卧床、肿瘤等病史,出现下肢肿胀、疼痛、小腿 后方和/或大腿内侧有压痛时,提示下肢 DVT 的 可能性大;但当患者无明显血栓发生的诱因、仅 表现为下肢肿胀或症状不典型时,易出现漏诊、 误诊。
• 房颤 • 左心室功能障碍 • 活动受限(术后制动)或瘫痪 • 静脉机能不全或静脉曲张 • 肿瘤、肥胖或妊娠造成的静脉受压
凝血系统激活是静脉血栓形成的关键环 节
静脉血栓形成系由于血液高凝和淤血所致。血流缓慢 和高凝状态破坏了血液中凝血和抗凝因子间的平衡, 触发瀑布式凝血连锁反应,理论上讲静脉血栓形成对 血小板的依赖程度很低,而临床实践也证实抗血小板 治疗并不能带来明确的益处,因此静脉系统血栓的防 治以抗凝治疗为主。
VTE的预防
DVT预防方法
1. 基本预防措施 2. 物理预防 3. 药物预防
Caprini血栓风险因素评估表
参照上海长海医院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 指南
骨科大手术VTE的预防
参照2016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
指南根据Caprini评分将血栓风险分为低危、中危 、高危、极高危四个等级:
药物预防
普通肝素 低分子肝素(LMWH)
维生素 K 拮抗剂 华法林 抗血小板药物 阿司匹林 Xa因子抑制剂 间接 磺达肝癸钠
直接 利伐沙班、阿哌沙班
普通肝素
目前临床已减少运用 治疗窗窄,有增加大出血风险,引起严重出现可静滴硫酸

VTE的预防和康复

VTE的预防和康复

VTE的预防和康复一、VTE概述VTE(Venous Thromboembolism)即静脉血栓栓塞症,是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形成血栓,阻塞血管的一种疾病。

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

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中形成血栓,而PE是指血栓随血流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导致肺循环障碍。

VTE是住院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二、VTE的预防VTE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基础预防和药物治疗。

基础预防措施包括:1. 早期活动:鼓励患者在床上进行踝泵运动、膝胸运动等,以促进血液循环。

2. 保持水分: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足够的液体摄入,以减少血液浓缩。

3. 避免长时间久坐:对于长时间久坐的患者,建议每隔一段时间进行短暂的站立和活动。

4. 穿着弹力袜:对于高危险度的患者,建议穿着弹力袜,以减少下肢静脉的压力。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

抗凝药物如华法林、肝素等,可以抑制血栓的形成;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可以减少血小板的聚集,降低血栓风险。

三、VTE的康复VTE的康复过程主要包括血栓溶解、血栓吸收和静脉再通。

康复过程中,患者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遵医嘱用药: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按时按量服用抗凝药物,以防止血栓再次形成。

2. 早期活动: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应尽早开始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游泳等,以促进血液循环。

3. 避免长时间久坐:患者在康复期间,应避免长时间久坐,以防血栓再次形成。

4. 定期随访: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监测血栓溶解情况和血管再通情况。

5. 康复训练:患者可以进行一些康复训练,如瑜伽、太极等,以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运动能力。

四、总结VTE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预防和康复非常重要。

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如早期活动、保持水分等。

在康复过程中,患者需要遵医嘱用药,进行适量的运动,并定期进行随访。

只有通过科学的预防和康复,才能降低VTE的复发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诊断和治疗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诊断和治疗

力,合并感染时,动脉持续痉挛,表现
相对于远端DVT而言,近端
为全下肢肿胀,皮肤苍白和皮下网壮的
DVT导致PE的风险更高
小静脉扩张。
VTE的发病机制
静脉内膜损伤
静脉血流淤滞
Rudolf Virchow (1821-1902)
高凝状态
Virchow三要素 & 血栓形成
VTE产生和形成的危险因素
外科手术 创伤(重大创伤或下肢骨折)
长期应用有导 致骨质疏松的
需要出血新发生型率高、可相互预作用知疗效风险、安全的口服抗凝剂
长期应用有导致 骨质疏松的风险
长期抗凝治疗 者需换用华法 林
Alban. Eur J Clin Invest. 2005;35(suppl 1):12.
利伐沙班:独特的作用机制
全球第一个口服直接Xa因子抑制剂
利伐沙班通过抑制各种状态的Xa因子, 在凝血级联反应的早期对其进行干预, 从而阻断了凝血酶生成的爆发
周围型、中央型、混合型
远端DVT:包括胫前静脉,胫后静脉 两种特殊类型:股青肿、股白肿
和腓静脉,发生部位低于膝盖(腘静脉
以下)
股青肿:髂股V及其侧支全被白栓阻塞,
下肢高度水肿淤血,严重皮肤呈暗紫白,
近端DVT:包括腘静脉、股深静脉、
股浅静脉、股总静脉以及髂静脉(发生 于腘静脉或以上)
有剧痛、高度水肿、全身反应重,可伴 动脉痉挛。 股白肿:主要呈股V发生阻塞,数小时内 浮肿达最高程度、肿胀呈可凹性及高张
能障碍也可手术取栓。
静脉滤器
对于大多数DVT患者,推荐不常规应用腔静脉滤器; 对多数DVT患者,不推荐常规应用下腔静脉滤器,对于 对于抗凝治疗有禁忌或有并发症,或者充分抗凝治 抗凝治疗有禁忌或有并发症或者充分抗凝治疗的情况下 疗的情况下反复发作血栓栓塞症的患者,建议放置 仍发生PE者,建议置入下腔静脉滤器。 下腔静脉滤器。

vte的预防及护理

vte的预防及护理

vte的预防及护理VTE(静脉血栓栓塞)是一种常见但又严重的疾病,可导致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和护理是关键,以减少患者的风险并提供适当的治疗。

本文将详细介绍VTE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一、VTE的预防1. 评估风险:对于住院患者,应根据其个人因素评估VTE的风险。

包括年龄、手术类型、肥胖、静脉曲张、既往病史等。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2. 动态压力装置(DVT):对于高危患者,应使用DVT,通过周期性充气和放气来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循环,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3. 抗凝治疗:对于高危患者,应考虑使用抗凝药物,如肝素或者低份子肝素。

这些药物能够抑制血液凝块的形成,减少VTE的发生。

4. 早期活动:对于住院患者,应鼓励早期活动,包括床上活动和床边活动。

这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栓的形成。

二、VTE的护理1. 监测病情:对于已经确诊为VTE的患者,应密切监测其病情变化。

包括体温、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等指标的监测,以及疼痛和肿胀等症状的观察。

2. 赋予药物治疗:对于VTE患者,应按照医嘱赋予抗凝药物治疗。

同时,应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给药时间,避免浮现药物过量或者漏服的情况。

3. 床位歇息:对于VTE患者,应保持床位歇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期站立。

这有助于减少血栓的形成和扩散。

4. 应用冷敷:对于VTE患者,可以使用冷敷来缓解疼痛和肿胀。

冰袋或者冷水浸泡的毛巾可以轻轻敷在患处,每次持续15-20分钟。

5. 饮食调理:对于VTE患者,应遵循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

避免高糖、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

6. 心理支持:VTE患者可能面临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

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匡助患者积极应对疾病,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

三、VTE的护理效果评估1. 疗效评估:对于接受抗凝治疗的VTE患者,应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包括凝血酶原时间、部份凝血活酶时间和血小板计数等指标的监测。

根据检查结果,评估治疗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状况
下肢功能减退甚至致残 加重社会负担:美国每年因本症直接花费
2亿美元,间接损失可导致每年丧失200万 劳动日。 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长期以来是学者们研 究的世界性课题。
Kahn SR. The post-thrombotic syndrome:progress and pitfalls[J]. Br J Haematol, 2006, l34;357-365. Heit JA, Rooke TW, Silverstein MD, et al. Trends in the incidence of venous stasis syndrome and venous ulcer: a 25-year population-based study[J].J Vasc Surg, 2001,33, 10221027.
The Principle: As velocity increases
– pressure decreases
Where the velocity is the greatest, the pressure is
the lowest
生活中伯努利原理无处不在
病例分享
患者,男,54岁,外院下肢静脉曲张术后1周,左 下肢肿痛5天。
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的患者有20%-50%发展到此状态。因此,它 是静脉栓塞性疾病最常见的并发症。
Susan R. Kahna. The post thrombotic syndrome[J]. Thrombosis Research 127 Suppl. 3 (2011) S89–S92
病例分享2
患者,女,83岁,左下肢肿痛2周。
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脑梗后遗症、冠心病
D-二聚体>20ug/L
静脉彩超:左髂总、髂外、股浅静脉内见不均质 回声,未见血流信号,考虑深静脉血栓形成。
机械血栓抽吸前
机械血栓抽吸后
机械血栓抽吸前
机械血栓抽吸后
术前
机械血栓抽吸联合 置管溶栓5天后
抗凝治疗
可抑制血栓蔓延、促进血栓自溶、降低PE 发生率和病死率
常用抗凝药物
种类
代表 药物
肝素类
肝素
低分子
肝素 (依诺 肝素)
凝血酶Ⅱa抑 制剂
阿加 达比加群 曲班 希美加群
(退市)
间接 直接Ⅹa 香豆素 Ⅹa抑 抑制剂 类 制剂
安卓 利伐沙班、 华法林
阿哌沙班
抗凝治疗
可抑制血栓蔓延、促进血栓自溶
AngioJet Ultra血栓抽吸系统
POWER PULSE™功能
一根导管 两种用途 方便转换
Drug
+
Devices to debulk the thrombus
Lower doses of lytic
流体力学伯努利原理
高速流动的液体或气体可以产生低压,从而产生真空效应
Daniel Bernoulli was a Swiss scientist
国外最早1994年已经报道:Semba 21例 (27条肢体),完全溶解率72%,部分溶 解率20%。
灌注溶栓示意
腔内机械联合药物血栓去除
近年来机械联合药物血栓去除逐渐受到重视
通过经皮介入途径治疗,借助常见的介入器械,较 传统Fogarty导管手术创伤小
常见有:长鞘吸栓、导管碎栓、球囊碎栓等,廉价 但操作步骤较繁琐
单纯抗凝不能有效清除髂股静脉血栓
大量临床研究严重慢性肢体静脉功能不全
所以ACCP-8指南上把溶栓或手术取栓等移除血 栓策略作为治疗方案的一部分。
抗凝禁忌症 (卢瑟福血管外科学第七版)
➢潜在的出血风险 ➢血友病 ➢血小板减少症(<70000/mm3) ➢活动性出血 • 食管静脉曲张 • 活动性消化道溃疡 • 过去3个月内有颅内或消化道出血 •颅内动脉瘤或血管瘤 ➢肝素过敏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病史 ➢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危医疗条件
腔静脉滤器禁忌症
慢性腔静脉闭塞 腔静脉畸形 无法通过腔静脉 腔静脉受压 腔静脉中无可放置的位置
深静脉血栓治疗现状
诊治医师流派众多:血管外科、心内科、介 入科等
诊疗技术参差不齐
结果:少部分得到有效治疗 大部分延误形成PTS
PTS背景及定义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 PTS)是深静脉血栓形成 以后的一种慢性状态, 是一种表现为患肢慢性 疼痛、肿胀、甚至溃疡的综合征。
水沉 肿着 、、 色溃 素疡
PTS发生机制
PTS易发因素
•初次血栓的位置 (全肢型>髂股型>周围型) • 再发血栓 • 残留血栓的范围 • 劳作方式:长时间站立易发生PTS
• 口服抗凝的质量、强度和持续时间 • 持续高水平的D-二聚体 • 年龄(>65岁) • 性别 • 体重指数BMI • 其他:如恶性肿瘤,手术,轻微的损伤,石膏型铸
D-二聚体>20ug/L
静脉彩超:左髂总、髂外、股浅静脉内见不均质回 声,未见血流信号,考虑深静脉血栓形成。
机械血栓抽吸前
机械血栓抽吸后
术后2天
术后5天
腔内机械联合药物血栓去除疗程结束 溶栓时间:6天 溶栓使用尿激酶总量:500万U 较以往病例溶栓时间缩短,溶栓药量明显减少
(-)
诊断DVT 排除DVT
D-二聚体检测
(-)
(+)
静脉造影
(-)
(+)
排除DVT
诊断DVT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
抗凝治疗:防止血栓蔓延、减缓血栓 机化、促进自体纤溶作用利于血栓溶 解;
手术取栓:通过手术清除静脉内的血 栓组织;
溶栓治疗:通过药物清除静脉内的血 栓组织;
腔内机械联合药物血栓去除
每年VTE导致的死亡人数比乳腺癌或艾滋病 死亡人数多4-5倍1,2
在美国每年肺栓塞症(PE)导致约三十万 人死亡1
VTE住院患者致死率1 = 12% PE: 老年患者中年死亡率达 39% 3 DVT: 老年患者中年死亡率达 21% 3
多数术后VTE没有症状
24 ~ 36 小时
血栓
形成
20%
深静脉血栓
什么是静脉血栓: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静脉中的不正 常凝结。好发于下肢。发病率:国外统计发病率为1‰;
美国年发病数约100万
血栓形成的原因
血流淤滞
Virchow’s 三要素
深静脉血栓的分期
急性期:发病时间<14天 血栓未机化、疗效最好
亚急性期:发病时间15—30天 血栓部分机化、疗效较好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 预防 及诊疗进展
福建省立医院
王沆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
一个需要整体理解的概念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肺栓塞(PE)
VTE=DVT+PE DVT与PE是同一疾病在不同阶段、不
同部位的表现
主要的致死性疾病
静脉血栓栓塞综合征(VTE)是继心脏病和 卒中之后最常见的血管疾病。
造等
临床表现
症状
沉重 疼痛 肿胀 瘙痒 抽筋 疼痛 久站后症状加重
体征
浮肿 湿疹 色素沉着 发红 侧支静脉曲张 脂性硬皮病 静脉性溃疡
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
病变在近端(髂股静脉) 损害在远端(足与小腿)
PTS分级——Villalta PTS评分
5个症状(疼痛,痉挛,沉重感,皮肤瘙痒,感觉异常) 6个体征(浮肿,皮肤硬结,色素沉着,静脉瘤样扩张,发红, 小腿压痛) 每个症状和体征评定为0(无),1(轻度),2(中度)或3( 重度)
手术取栓治疗
使用于发病5天以内,有溶栓禁忌或有股青 肿危险的病人
常用Fogarty导管,经股静脉切开取出髂静 脉血栓,用挤压驱栓或经腘股静脉顺行取 栓清除股静脉血栓;
手术取栓是消除血栓的有效方法,可迅速 解除静脉梗阻。
统计近十年国内的文章:通畅率 44-57%
手术取栓治疗
缺点:开放手术,血栓不易取尽且易脱落
临床症状
临床预后及转归
致命性肺栓塞
• 在多于4项风险因素 的患者中,发生率为 1%-5%
• 3个月死亡率16.7%
• 35%的PE患者为猝 死
血栓后综合症 25%的DVT患者会发生 血栓后综合症,7%为严 重患者 2-5年内可能症状不明 显 甚至无症状性DVT患者也 会并发
Geerts WH, et al. Chest. 2008;133(6 suppl):381S-453S. Anderson FA Jr, et al. Am J Hematol. 2007;82:777-782. Salinger MH, Feldman TE. Dis Mon. 2005;51:94-103. Michota FA. J Gen Intern Med. 2007;22:1762-1770.
积分相加得出总分: 0-4:轻度PTS 5-14:中度PTS 15分及以上:严重PTS 出现溃疡即为严重PTS
Villalta S, Bagatella P, Piccioli A, et al. Assessment of validity and reproducibility of a clinical scale for the postthrombotic syndrome (abstract)[J]. J Haemostasis, 1994 24,158a Kahn SR;Partsch H;Vedantham S,et al.Definition of post-thrombotic syndrome of the leg for use in clinical investigations:a recommend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J].J Thromb Haemost, 2009,7,879-8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