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电子教案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2篇】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71904d31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8f.png)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2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篇1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推进素质教育,本学期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针对当代初中生身心特点,围绕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宗旨,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校将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力争在工作中不断完善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二、主要工作目标1、大力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教育。
开展宣传工作,让广大师生、家长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2、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我校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的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3、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4、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三、具体做法1、建设学校心理辅导工作队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所有教师的责任,学校要成立以心理健康教师为主,班主任教师为辅,其他教师为基础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战线。
通过班主任会议,定期学习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全面提高班主任队伍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通过日常的思想教育工作、主题队会等,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其中,全面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本学期,我校将继续完善德育导师制的工作,每位老师担任1到3位同学的德育导师,每周至少与每一位同学开展一次谈心活动。
老师引导学生敞开心扉,学生把内心的困惑向导师诉说,使心理辅导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德育导师真正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1)开展心理讲座与辅导。
由心理教师不定期为各年级学生进行团体辅导、讲座。
同时,各班主任要班内进行心理健康主题的班会,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帮助,主要为塑造班级集体良好的氛围和集体的良好行为,激发群体向上的精神。
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8篇
![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8篇](https://img.taocdn.com/s3/m/8f1df61f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ba.png)
三、人际碰碰车【活动理念】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表现和促进剂。
同学关系是学生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
初中生交友的烦恼和困惑大多来自同学之间的交往,学生在日常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矛盾与冲突。
针对这种情况,本课辅导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学会辨证地处理这些问题,学会化解矛盾,协调关系。
【活动目标】1、通过辅导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彼此宽容,学会“换位思考”,学会为对方着想。
2、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化解同学之间矛盾和冲突的方法,增进人际交往能力,改善人际关系状态。
3、让学生体验友情的崇高、伟大,珍惜友情,珍惜一起走过的日子。
【活动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歌曲《朋友》。
【活动对象】初中低年级【活动过程】一、心理剧演出,情境体验在课堂上,让学生表演心理剧“篮球风波”,形象地展现出在同学之间发生的矛盾和冲突。
心理剧场——篮球风波故事情节:放学后,篮球场上小东和同学们在打篮球,一不小心,篮球砸到了小西身上。
情境1——站在自己的角度:篮球场上,小东和几个同学在激烈地进行着篮球比赛,他们各个全神贯注。
“小东,接球。
”……小东说:“王翔,接着。
”在传球时,一不小心,球飞了出去,正好砸到同班同学小西的身上。
小西:(捂着肚子,生气)你怎么不长眼睛啊,疼死我了。
小东:(趾高气扬)你才没长眼睛呢,这么宽的路你不走,被砸到活该,关我什么事,哼。
小西:你明明先砸到人的,还恶人先告状,我告诉老师去。
小东:你去说好了,我又没有错,不小心嘛。
小西(用手指着小东):你还没有错……小东:怎么啦,想打架,我奉陪。
小西:谁怕谁。
小东和小西两个人打起架来。
学生活动:由表演小东和小西的两个同学谈谈他们表演时的感受,谈谈他们各自这样处理问题的出发点。
教师提问:站在自己的角度,小东强调自己没有错,小东和小西的关系会如何?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情境2——站在他人的角度:篮球场上,小东和几个同学在激烈地进行着篮球比赛,他们各个全神贯注。
“小东,接球。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优秀5篇)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615ca22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c3.png)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优秀5篇)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进一步认识各种蔬菜,初步了解蔬菜对人体的作用,并明白爱吃各种蔬菜,有益于身体健康。
2、培养幼儿每一天吃蔬菜、吃各种蔬菜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初步了解各种蔬菜吃的部位,以及各种蔬菜的不同营养。
活动准备1、芹菜、萝卜、胡萝卜、黄瓜、青菜、葱、花菜、西红柿等蔬菜,篮子。
2、丰富词汇:维生素。
活动过程开始部分:1、谈话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蔬菜,提问:“你们都认识它们吗,吃过它吗”2、请几名幼儿上来各拿一样蔬菜,并说出他们的名称、颜色、形状。
基本部分:1、找一找分别找一找蔬菜的哪个部位能够吃,如萝卜吃根,卷心菜吃叶,西红柿吃果实,花菜吃花,芹菜吃茎(叶),请幼儿将蔬菜放在相应的篮子里。
2、与幼儿共同探讨蔬菜的各种吃法:明白蔬菜能够炒、凉拌、做汤,包饺子、有的还能够像水果一样生吃,但务必洗净。
3、认识各种蔬菜,启发幼儿讨论蔬菜对人体的作用:“人为什么要吃蔬菜不吃蔬菜会出现哪些不好的现象”(鼻出血、口角干裂、大便干结、皮肤干燥等。
“蔬菜有哪些营养””引导幼儿自由讨论。
分别出示各种蔬菜,初步了解其丰富营养师:这是菠菜,长得什么样貌呀(有绿色的叶子,红色的根),谁喜欢吃菠菜,你为什么喜欢吃菠菜有什么营养菠菜里内含维生素,它能使我们的皮肤变光滑,小朋友经常口腔溃疡,那是因为身体里缺少了维生素,所以请小朋友喜欢菠菜、多吃菠菜。
你们明白还有哪些蔬菜里内含维生素吗青椒、南瓜、油菜里也内含维生素,还有一种蔬菜里面内含维生素,你明白是什么菜吗请你们猜一猜它是桔红色的,动物中兔子和马十分愿吃。
对!是胡萝卜。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菜西红柿,你们吃过西红柿做的什么菜西红柿里也有许多的营养,象Vc它使我们的牙齿骨骼变的坚固,还能防止牙龈出血。
蔬菜里面还内含超多的纤维素,能够帮忙我们消化,防止大便干硬。
教师小结:蔬菜对身体有好处,不同颜色的蔬菜营养不一样,绿色蔬菜中颜色越绿营养价值越高。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精选5篇)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b9abf9a783e0912a3162ab4.png)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精选5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活动分析:二年级的小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一个上升时期.经过了一年的学习生活,学生体验到成长和荣誉,也会经历一些挫折和失败,因此,很多学生容易产生自我认识不全面,自我评价偏颇的现象,这对于儿童来说,是很不利的.本次辅导活动,针对学生的这一现象,首先让学生看到"我不行"和"我能行"两个具体形象的对比,并引发讨论;然后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找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赞扬自己,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是能干的,能做好很多事情,从而培养自己的自信心.活动目标:1,了解学生自我认识的程度,引导学生学会积极评价自我的方法.2,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并学会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3,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活动重点:帮助学生肯定自己积极的方面,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长处.活动难点:提高自我理解,自我评价的水平,增强学生前进的信心.活动准备:1,了解学生自信的程度及学生的长处.2,了解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处情况及看待同学优缺点的态度. 适合年级:二年级活动过程:一、课件导入:1,课前互动:瞧,大家的桌面整洁,书本摆放整齐,坐姿端正,精神抖擞.(教师伸出大拇指)小朋友们,你真棒!看看同桌,他坐得怎么样你要怎样夸夸他 (向同学伸出大拇指)某某,你真棒!听到表扬,心里高兴吗无论我们做什么,得到别人的表扬,我们心里肯定很高兴.但也有很多时候,我们也会做得不好,会失败,当你失败的时候,你心里又会怎么想呢2,教师过渡语:有两位小朋友,一个叫"我能行",还有一个叫"我不行",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么样面对自己的成功与失败的.3,角色扮演:《我能行和我不行》我能行:小朋友们,你们好,我的名字叫"我能行".我不行:小朋友们,你们好,我的名字叫"我不行".我能行:我是一个能干的小朋友,我朗读课文可棒了,经常得到同学的称赞;我会帮爸爸妈妈做家务,我会照顾邻居家的小弟弟;我还是一个很喜欢旅游的人,爬山,游泳,样样都难不倒我.我不行:可我什么都干不好,做事总不成功.写作业时,老是会有错误;帮妈妈洗碗不小心打破了一只碗,被妈妈批评了一顿,真不高兴;本来唱歌是最拿手的,可一到台上,心里就紧张,连歌词都忘了,唉,我这人,做什么都不行!我能行:其实我也有遇到困难的时候,但我总是想,我肯定行,我准能做好这件事!有时候,虽然事情并没有做得很成功,但我想,我已经认真去做了,已经是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所以我仍旧很高兴.(蹦蹦跳跳地下场)我不行:有时候,我也会得到大家的赞扬,但那又有什么呢,比我做得好的人多的是呢 (垂头丧气地下场)4,小组讨论交流:这两个小朋友的情况,你遇到过吗你觉得自己有些像谁呢二、找一找,说一说1,教师过渡语: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很多事情,只是有时候,可能你认为有些事情太小,不值一提.请认真想想你会做的事情,你会发现,其实你是一个很能干的人呢!2,和同桌说说你会做这些事吗(1)我会洗红领巾,也会洗手帕,袜子.(2)我会补书,也会包书皮.(3)我会弹琴,画画,打电脑等等.(4)我会整理房间.(5)我会自己叠被子.3,教师引导:你还有哪些能干的本领,和大家说说,或者表演一下,好吗4,请学生现场表演自己的特长.三、小品:小明真的是"我不行"吗1,教师过渡语:在生活中,有些人像"我能行"一样能看到自己的优点,有些人就像"我不行",他看不到自己的优点,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请看小品《小明真的是"我不行"吗》2,小品表演.小明真的是"我不行"吗小明长得很高大.劳动课,重活,脏活都他干.可是上课时,小明总是爱搞小动作,看窗外的风景.每次作业,他总做错,考试成绩也不理想.你认为小明真的没用吗3,讨论:(1)小明真没用吗(2)那小明做什么事情最棒(3)给小明提提意见:他哪些地方需要改正4,教师引导:在我们班中,有些人大胆地夸了自己,真棒!可有些同学像小明一样,看不到自己的优点,请同学们帮他们来找一找优点好吗5,请这部分同学再来夸夸自己,同学之间相互夸一夸.四、活动:自信奖状1,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很多同学会遇到许多不尽人意的事情.因此,我们不开心,心情沉重.那么,我们该怎么样帮自己呢2,讨论:遇到下面这些情况,你会怎么做(1)下雨了,路很滑,你摔了一跤.手摔破了,衣服也脏了,你会试着去(2)上课了,你打瞌睡了,没把老师的.话记住,下课了,你会试着去(3)你写的字总得不到老师的小红花,你该3,交流:你认为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自己哪件事能做得最好,给自己发一张奖状.4,小组里分享各自的自信奖状带来的快乐.五、小结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不可能只有优点,没有缺点,也不可能只有缺点没有优点.重要的是有了缺点要正确对待,要让自己有一份好心情;当然,有了优点也不要骄傲,要化作前进的动力.希望我们都能像"我能行"一样,做事有信心,经常对自己说一句:"我能行,我真棒!"来,大声对自己说(对自己伸出大拇指):某某,你最棒!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案2一、设计思路新课改倡导学生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要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即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精选5篇)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b095e14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10.png)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精选 5 篇)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1活动目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
活动内容:1、分析案例。
2、学习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
活动过程:一、谈话:怎样才算真正的健康?主持人:同学们,我们在学校里一起生活、学习。
遇到下列情况,你会怎么办?1、上课不注意听讲怎么办?2、如何提高学习成绩?3、我不知如何面对期末考。
4、摆脱成绩不佳的阴影5、提高自己的注意品质。
6、做好考试前的复习。
7、厌学了,怎么办?8、成绩直线下降,我很自卑。
9、不及格,我怀疑——10、斗胆与人交往。
11、同学对我有成见,我该怎么办?12、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13、怎样改善人际关系?二、组织学生讨论:1、小组内选择几个话题进行讨论。
2、让每一个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分析案例1、找生读案例。
2、讨论:结合第 8、10、13,帮这位同学走出阴影,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你有什么好的办法?3、学生发表看法。
四、取长补短想一想:你在哪几个方面做的好?哪几个方面做的不好?今后你应该怎么做?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2教学目标:1、体味眼睛在自己和他人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对盲人以及其他患有眼疾的人表现出初步的同情心。
2、学习正确的用眼常识,了解不良的用眼习惯对眼睛可能造成的损坏,养成爱护眼睛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1、体味眼睛在自己和他人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学习正确的用眼常识。
2、了解不良的用眼习惯对眼睛的损坏,养成爱护眼睛的良好习惯。
德育目标:教育学生爱护眼睛,同情、匡助盲人及其他患有眼疾的人。
课前豫备:请同学们课前向四周的人了解眼睛在他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若家中有近视的人,观察近视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不便。
教师课前豫备社会为盲人提供的有关设施,如盲道、残疾人专用厕所等图片资料。
教学设计:一、引入:1、屏幕出示谜语:上边毛,下边毛,中间有颗小黑豆?有它可以看书报,有它可以看世界。
师念生猜。
谜底(眼睛)2、教师提问:眼睛在人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体味以及在家中的小调查在班内分组交流。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模板七篇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模板七篇](https://img.taocdn.com/s3/m/15bdcf27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ab.png)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模板七篇心理安康教育教案篇1设计背景:升入高中以来,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增大,以前的学习动机学习习惯学习目标好多已经不再适用。
如何让学生培育新的学习习惯,发觉新的学习动机,树立新的学习目标,基于此设计了本课题。
课程目标:让学生能够熟悉培育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以及订正不良的学习习惯。
提高用好的方法培育好的学习习惯的力量。
课程重难点:让学生在实践中知道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意义。
课程形式:教师讲授? 视频观看? 小组争论?课程安排:2课时课程预备:PPT? 视频过程:1、导入引用一位爸爸和儿子的对话,小组争论: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得出结论:高中阶段为了自己而学习。
2、主题活动1、讲授学习的定义2、讲授高中生学习的特点3、讲授高中生常用的学习策略4、活动:一个有关记忆的试验5、试验任务在纸上写出你记得的单词要求:不按挨次,不要相互穿插请五个同学把他们记忆出的单词念出来,一个同学统计6、自由回忆的系列位置曲线7、记忆的两大效应:首因效应? 近因效应8、艾宾浩斯遗忘曲线9、高中生常见的学习困惑与调适10、学习动机不当及其调适11、人一天的生物钟规律12、考试焦虑及其调适13、考试焦虑及其调适14、心理影吧。
风雨哈佛路(电影)从这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启发?心理安康教育教案篇2一、活动目的:1、组织学生观看法制教育专题片、法制教育影视片。
了解一些有关《未成年人爱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方面的学问,以及了解身边的不良因素对人的危害,从而使学生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
2、让学生懂得促进心理素养提高才是心理安康教育的主要目标。
3、让学生明白心理安康教育是心理素养的教育和培育,是促进学生全面进展的重要方面,是素养教育的详细表达。
二、活动预备:1、《心理安康教育手册》2、心理安康询问台、利用黑板报的形式,宣传心理安康教育的重要性。
3、大屏幕展现心理安康教育。
三、活动过程:1、队会开头仪式(略)。
心理健康安全教育教案
![心理健康安全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e863c6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8a.png)
心理健康安全教育教案心理健康安全教育教案心理健康安全教育教案【1】一、教学目标1. 认识情绪与学习、生活的关系。
2. 掌握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
3. 能以良好的情绪学习、生活。
二、教学重点明白情绪与学习和生活的关系,学会调节不良情绪。
三、教学方法游戏法讨论法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音乐导入,调整情绪1、欣赏音乐。
2、听了这段音乐,谈各人的心情怎样?3、以轻松愉快的心情上好这节班会课。
(为了使学生能以良好的心态进入学习状态,在欢乐的心境中获取知识,特别选择了一段轻松愉悦的音乐,让学生们欣赏。
这样有利于学习目标的完成。
)(二)导学达标,情感体验1、游戏活动,体验情绪。
(1)讲游戏规则。
(2)指导、参与游戏。
(3)说出你在游戏时的心情。
(4)区分良好情绪与不良情绪。
(情绪无时无刻不围绕着我们,为了让学生们充分体验情绪,设计了猜词游戏的情境。
全体学生参与游戏活动,有的猜,有的做动作提示,紧张、兴奋、担心、高兴、失望、难过等等的情绪围绕着学生。
经过教师的引导,同学们知道了什么是情绪以及情绪的种类。
)2、交流倾诉,明白道理。
明白情绪与学习和生活的关系:不良情绪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
(1)长期被不良情绪困扰,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有什么影响?让同学们把感受到的或者了解到的事例说出来。
(2)听了同学们谈的事例,你明白了什么?(在认知的基础上设计交流活动,谈谈不良情绪危害健康的事例。
学生们通过具体的事例,明白了不良情绪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激起他们排斥不良情绪的愿望。
)3、录像共鸣,学习方法。
(1)放录像(三名学生分别因班长落选、家长星期天为自己安排了很多兴趣班、考试成绩差而产生不良情绪)(2)录像中的同学应该怎么做?(3)放录像(三位同学用与同学交谈、听音乐、看书、进行体育活动等方法调解了自己的情绪)(4)录像中的同学是用什么办法调节了自己的情绪,使自己快乐的?(5)屏幕显示调节情绪的方法。
今后谁再遇到不顺心的事,就用这些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75d0e5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fd.png)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范文7篇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篇1目标1、通过问卷方式,了解学生的烦恼和快乐,主要有那些方面的烦恼及他们面对烦恼主要的应对方式。
2、通过多样化形式让学生能够感受烦恼、倾听烦恼、倾诉烦恼。
3、通过歌曲、游戏等形式,能让学生放松心情,并让学生了解一些应对烦恼的正确方式。
4、通过让学生谈对烦恼的一些感悟的形式让学生对烦恼有个正确合理的认识。
课堂活动形式对话、讨论、表演、问卷、游戏等课前准备1、设计并完成“成长的烦恼”问卷调查与统计工作。
2、指导学生编排情景剧“小涛的烦恼”和“小涛的变化”班会课过程一、话题切入教师:什么东西是永不停止的?学生:时间(包括其它答案)教师:时间的永不停息意味着我们不断成长。
同学们,你们愿意长大吗?学生:愿意/不愿意教师:为什么?有学生会谈到成长的烦恼,从而切入主题。
二、展示问卷通过数据了解班级里感觉烦恼的同学人数,说明烦恼存在的普遍性。
三、烦恼情景剧(观察、体验、讨论)(1)学生表演情景剧“小涛的烦恼”(2)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小涛有哪些烦恼?”最后主要归纳为四个烦恼: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因为学习问题与家长关系紧张、在同学当中不怎么受欢迎,没什么朋友、对自身形象,身体条件不够满意。
老师指出:小涛所面对的烦恼其实也是中学生常有的几种烦恼:有关学业方面的烦脑、有关与家长、老师相处方面的烦恼、有关与同学交往方面的烦恼、有关自身形象方面的烦恼(3)出谋划策针对小涛的烦恼,班级分小组讨论,给小涛提一些建议。
老师对学生的建议做一些补充。
如:1、学习成绩不够理想(1)努力(2)培养好的学习习惯(3)注意方法(4)有毅力2、因为学习问题与家长关系紧张(1)、理解家长心情(2)、以合适的方式与家长多沟通(3)、以实际行动赢得家长信任3、在同学当中不怎么受欢迎,没什么朋友(1)提高自身素质(2)注意道德品质培养4、对自身形象,身体条件不够满意(1)理解美的含义(2)接纳与欣赏自我(3)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4)从素质、品质方面完善自我(5)别太在乎他人评价(4)情景剧“小涛的变化”让学生观察对比小涛前后对于烦恼感受的变化并讨论从其中得到的启发。
学校教育心理健康课教案
![学校教育心理健康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ba966e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37.png)
学校教育心理健康课教案《学校教育心理健康课教案》一、课程背景介绍1.1 课程名称:心理健康课1.2 课程目的:通过心理健康课的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增强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重要性和影响因素。
2.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情绪调控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2.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3.1 什么是心理健康3.2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3.3 心理健康受到的影响3.4 培养心理健康的方法3.5 情感管理3.6 压力调适四、教学方法4.1 案例教学:通过真实案例展示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和解决方法。
4.2 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模拟的情景中学习情感管理和人际交往技巧。
4.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心理健康问题,互相交流,并从中得到帮助和建议。
4.4 游戏式教学:通过心理健康相关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五、教学过程5.1 课前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分享一些有关心理健康的案例。
5.2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点,并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5.3 情感交流:组织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和分享,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困惑。
5.4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际技能。
5.5 总结提高: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
六、课堂评价6.1 课堂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发言情况。
6.2 课后作业:布置小组讨论或案例分析等作业,检验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
6.3 课堂反馈: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反馈,教师进行课程效果评估。
七、课程延伸7.1 辅导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心理健康相关的辅导活动,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服务。
7.2 主题讲座:邀请心理健康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增加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知和理解。
学生在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域教案七篇
![学生在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域教案七篇](https://img.taocdn.com/s3/m/b7a4338c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ea.png)
学生在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域教案七篇学生在校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篇1】一、活动目的:组织学生观看法制教育专题片法制教育影视片。
了解一些有关《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方面的知识,以及了解身边的不良因素对人的危害,从而使学生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
让学生懂得促进心理素质提高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
让学生明白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二、活动准备:《心理健康教育手册》心理健康咨询台利用黑板报的形式,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大屏幕展示心理健康教育。
三、活动过程:队会开始仪式。
中队长讲话。
主持人主持队活动。
(1)主任介绍班会内容。
并宣布大会开始。
(2)中队长讲这次队会的主要目的和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教师以一种更宽松更接纳和理解的态度来认识和看待学生和学生的行为,不仅注意到行为本身,更注重去发现并合理满足这些行为背后的那些基本的心理需要;不简单地进行是非判断,而是从一种人性化的角度去理解和教育学生。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真正体现出了对学生的尊重一种对"人"的尊重,这是建立相互支持理解和信任的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育实践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所以说,心理健康教育是师生的共同责任。
(4)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变化,我国学校教育和儿童发展事业受到了冲击和挑战。
调查表明,在我国中小学生中间,约1/5左右的儿童青少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等种种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
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儿童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
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迫切的和具有重要意义的举措。
(5)小组讨论:如何才能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应该怎样做?(6)让学生从心理健康教育网站获取信息,增长知识。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c5b3a0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6c.png)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23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精选篇1一、活动目标:1、在游戏中认识日常生活中笑、生气、哭的情绪变化,并产生相应的体验。
2、学习用语言表达感受,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调节自己的情绪。
3、体验关爱、分享的快乐。
二、活动重难点:正确认知自己的情绪,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
三、活动准备:1、材料准备:音乐,相关材料,三个大班幼儿。
2、心理准备:幼儿坐成半圆形。
四、活动过程:1、游戏《找朋友》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通过游戏帮助幼儿熟悉同伴,拉近与教师、同伴的心理距离。
)2、创设情境,引导幼儿体验感受情绪的变化。
(1)介绍三个大班幼儿,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情境:三名幼儿在一起玩耍,很开心,结果开始争抢玩具,相互开始生气,最后一名幼儿没有抢到玩具,开始哭……(通过创设情境让幼儿更直观的对这三种情绪变化的过程产生共鸣,帮助幼儿理解。
)3、幼儿体验。
(1)尝试用语言去讲述自己的感受及情绪经验,并学学笑、生气、哭时的表情。
(2)引导幼儿讲述“生气、难过哭时可以做些什么?”(3)师幼共同小结几种表达自己情绪的方式: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精选篇2活动目标:1.乐意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2.体验小熊孤独和快乐的情绪,知道微笑在交往中的重要。
活动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根据内容回答问题。
活动难点:让幼儿懂得微笑在朋友交往中的重要性。
活动过程:一、引起幼儿兴趣今天,有一只长着圆圆鼻子,鼻子系着红领巾的小熊来到我们班。
大家跟他打个招呼吧(我很漂亮,可是没人愿意和我做朋友)你们觉得是为什么呀?二、孤零零的小熊1.倾听故事开头至“小熊每天孤零零的,谁也不跟他玩”2.小熊去找小猪,发生了什么事情?(小猪跑掉了)3.小熊去找小猴子,发生了什么事情?(小猴子躲起来了)三、小熊笑了1.小熊那么漂亮为什么没有伙伴呢?(接下去我们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2.讲述故事从“小熊找到大河马”至结尾。
心理健康教案(10篇)
![心理健康教案(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afb2fc5c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49.png)
心理健康教案(10篇)心理健康教案1主题:我们班到处有关爱。
背景:学校生缺少爱心,需要进行教育。
活动目的:经过本次《学校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使同学懂得同学之间如何相处,班团体里到处有关怀、有暖和,培育同学的爱心。
活动预备:班班通电子白板展现心理健康教育。
活动过程:一、班主任介绍班会资料。
同学们,让生活失去颜色的不是伤痛,而是内心的困惑,让脸上失去笑容的,不是磨练而是静闭的内心世界,没有人的心灵永久一尘不染,让我们每个人的爱心洒向班团体,拥抱健康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至关重要。
今日,就让我们一齐走进心理健康教育课,来探讨讨论同学之间如何相处,同学之间应相互有关爱。
老师此刻给同学们介绍一个同学,她平常不爱完成作业,书写也不工整,上课、写作业还爱睡觉。
你们猜她是谁同学们齐声说:“温宇馨”。
下头就拿我们班温宇馨同学为例,说说平常你是怎样与他相处的。
二、说说心里话。
生1:她学习成果不好,我不想与她玩。
生2:她上课爱模糊,我不想与她坐同桌。
生3:她不爱完成作业,我不想与她做伴侣。
生4:她下课总吃小食品,不爱学习,我不喜爱她。
生5:她做事总是慢腾腾,和她沟通太让人焦急,我不喜爱她。
师小结:刚刚,这几个同学说得都是事实。
可是,同学之间不应当这样。
温宇馨同学的家庭情景,大家还不明白。
她父亲忙于打工顾不上管她,她母亲不识字又不能辅导她,她又不擅长和同学沟通,每一天都靠她自我想、自我做,想一想,你们自我的家庭有人关爱,而她呢我们与她相比,必需不能再卑视她,应当相互关怀,相互帮助,让她克服掉毛病,成为我们班团体里人人关爱的同学。
三、小组商量:1、今后同学之间应当怎样做2、找代表发言。
(归纳)(1)、同学之间,要学会友好。
(2)、同学之间,要学会敬重。
(3)、同学之间,要学会宽容,不斤斤计较。
(4)、同学之间,要学会理解人,要学会换位思索。
(5)、同学之间,要学会爱护。
四、播放学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片。
让同学观看。
五、总结:同学们,多一份宽容,就多一份理解;多一份理解,就多一份敬重;多一份敬重,就多一份自信;多一份自信,就多一份健康;让我们都拥有健康的心里,学会相处,学会交往,让每个同学都能感觉到班团体里到处有关爱。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8篇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8篇](https://img.taocdn.com/s3/m/252450e6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88.png)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8篇心理安康教育教案篇1一、引出话题:(一)引入:播放歌曲《真心英雄》呈现名人拼搏图片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刚刚听的是什么歌曲吗?学:知道啊,是《真心英雄》。
师:你们喜爱这首歌吗?学:喜爱。
师:好的,听过这首歌再结合刚刚播放的图片,我请几位同学谈一谈,看过这段影音视频材料后有什么感想。
学生甲:名人的胜利也是来之不易的。
学生乙:胜利路上会有许多困难,我们只有战胜困难才会最终取得成功。
学生丙:我们生活在世界上就肯定会遇到挫折,我们要敢于面对这些困难,不要被困难吓倒。
(二)引出主题:师:刚刚几位同学都谈了自己的感受,说的都特别的好,要想胜利必需努力拼搏,只有战胜困难和挫折才会成功。
就像这首歌中所唱的那样:不经受风雨,怎能见彩虹。
同样对于刚刚进入高中的你们,四周的同学是全新的面貌,他们有不同的气质和性格;文化课的门类增多了,课本加厚了;并且住进了集体宿舍,生活没有父母的照料等等。
高中环境的这些变化让你们适应起来确定会遇到一些困难,我们这节课就来谈谈怎样才能更好的尽快适应高中生活。
(三)填写适应困难卡:师:升入高中后你们的生活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面对这些变化你们有什么样的心理感觉哪?高中的环境你们哪些能够适应?哪些难于适应?下面请你们写下来填到适应困难卡上,写下来后你们小组首先沟通争论,然后选出有代表性的适应问题,我请同学来读一下。
适应困难卡:升入高中后我能适应:升入高中后我不能适应:学:好(学生开头争论)师:同学们已经争论完了,下面我首先请各组代表谈一下你们小组同学升入高中后面对的适应困难。
学生甲:我能适应学校的环境,但是不能适应的是有许多同学不熟悉,和他们在一起很拘谨,在宿舍常常要值日,还要自己洗衣服。
学生乙:我能适应餐厅的伙食,但是不能适应的是时间太少了,没有和同学沟通的时机,还有就是升入高一后,新开设了许多学科,功课太多。
学生丙:我能适应高一教师的授课方式,但是不能适应的是学习压力大,感觉自己现在学习不如初中时优秀,宿舍的同学太多,有点吵。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精选6篇)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6893d0b7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42.png)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精选6篇)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为进一步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强化学生个人关注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的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大石中心小学计划开展为期一学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一、活动宗旨通过组织设计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性强、针对性强的活动为载体,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营造一种关注心理健康、重视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普及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和谐心灵的理念,为学生搭建起锻炼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的平台,全方位的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活动主题沐浴心育阳光健康快乐成长三、活动时间贯穿学年第二学期四、活动内容活动一:心理健康活动启动仪式(3月份)1、宣布心理健康活动启动2、学校领导讲话——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目的、意义和基本要求3、学生代表发言活动二:“懂得感恩勇敢表达”(4月份)结合“三八节”“母亲节”为教育契机,围绕“感恩”主题,为了让学生懂得感恩,并勇于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面向全体学生收集绘画、制作贺卡、手抄报等优秀作品。
一到三年级可以是以“给妈妈画一张画(做一张贺卡)”的方式进行;四到六年级则可以做感恩主题的手抄报。
要求先在本班内展示评比,每班再上送5份学校参评。
(评比时间:第十周前)活动三:心理主题黑板报比赛(5月份)各班还有楼梯的黑板报以“沐浴心育阳光健康快乐成长”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
一二年段以学生的学习为内容,比如: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学习习惯,怎样让孩子们快乐学习;三四年段以如何调节情绪,快乐每一天,或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为内容;五六年段以沟通、互动、和谐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内容。
学校统一组织评比。
活动四:播放心理教育主题电影(六一节当天)电影艺术的独特魅力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并对学生心理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利用欢度六一节的时间,播放心理电影,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积极健康的引导。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案(10篇)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案(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1c867cd8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81.png)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案(10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案(10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案如何写学校开设的心理健康课程是正确的选择,但是要落实到实处。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快来一起看看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案【篇1】一、教育目标:教师: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助人为乐”的意义,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和活动,明白为什么要关心、帮助别人,同时要结合学生身边的实例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被别人帮助,走出困境,摆脱烦恼的快乐。
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课堂活动,认识帮助别人自己才快乐的道理,学会如何把快乐带给大家。
二、导入教师在黑板上挂出三幅画:第一幅画:小丽手里拿来起50分的成绩单哭了。
第二幅画:一位老奶奶摔倒了。
第三幅画:壮壮生病躺在床上。
教师:现在请一位同学念一遍课文,然后请同学们自己默读一遍。
教师讲李素丽阿姨“肋人”的故事。
教师:同学们,我们从路娜同学和李素丽阿姨且人的故事中,已经看到并认识到,只要你把快乐带给了人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观察,发现老人、残疾人行走时有困难,就立刻去帮且;发现同学学习有困难,主动去帮助;发现爸爸妈妈身体不舒服,要关心、疼爱和照顾他们。
三、课堂活动1、想想议议教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以下三个问题,然后各组选派一名代表发言。
讨论题为:A、路娜怎样把快乐带给别人B、你向李素丽阿姨学习什么C、你想做一个把快乐带给大家的人吗目的是让同学们知道向李素丽阿姨和路娜同学学习什么,鼓励学生做一个把快乐带给别人的人。
2、想想说说教师:请同学们先思考一分钟,然后说说你怎样把快乐百叶窗给同学怎能样把快带给爸爸妈妈怎样把快乐带给老师目的是让学生以实际行动,把快乐带给自己周围的人。
3、观察论谈教师将一件事的两种做法编为“情景一”和“情景二”,并写在纸板上挂到黑板上。
教师:我现在请一位同学扮演红红,请一位同学扮演妈妈,我旁白,我们三上人把纸板上的故事念一遍。
教师:“情景一”中,红红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情景二”中,红红做法对不对为什么目的是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判断红红的做法对与不对。
心理健康课教案精选5篇
![心理健康课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80fdb26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c9.png)
心理健康课教案精选5篇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篇一一、活动主题:适应新环境二、活动目的:1、让学生能较好地适应中学生活,尽快完成从小学到中学的过渡期。
2、引导学生正确地与同学友好交往,开始快乐的中学生活。
三、活动准备:多媒体设备、心型卡片等四、理论分析:分析初中生入学心理适应问题;1、生活环境的不适应;小学生一般都是就近入学,在家吃住,生活上许多事情由父母照顾;有些小学生甚至由家人接送上下学,由家人整理书包;进入初中后,学生一般要到离家较远的学校上学,而父母也不再接送他们上下学,生活中的事情需要自理;学校及家庭都对中学生提出独立的要求,而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面临依赖性与独立性的心理冲突;2、人际环境的不适应;在中学这个新的环境中,同学关系更加复杂;多样;面对新的陌生的同学,如何与他们相处,如何融入新的班集体,如何克服自己的孤独感,是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很棘手的问题;与小学生不同,他们不再依赖老师与父母,交友心理特别强烈,他们害怕被孤立;不合群,害怕被集体或同学的排斥;一些学生在小学是班上的佼佼者,心理上有优越感,而在初中这个新的团体中,个人的优势降低,这种落差使他们产生失落感;自卑感;3、学习方式的不适应;初中的课程门类多,内容有深度,作业量大,老师对学生自学能力的要求加强,一些学生出现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的不适应,学习成绩开始下降,出现学习焦虑;;五、教学活动过程:活动一:找小组成员活动目的:为学生提供交往的机会,促使全班学生在入学后尽快互相认识与了解,增加学生对班级同学的情感,促进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活动步骤:1、教师将全班同学随机分成几个小组,每组8人;按小组数剪几个“心”型纸片,再把每个“心”型纸片按小组人数随意剪成几块,在每一块上写上一位学生的姓名;2、教师把活动前准备的纸片发给大家,要求学生按照纸片的形状寻找自己所在的小组,直到小组的成员聚齐为止;比一比哪个小组找得最快?3、小组成员互相介绍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原来所在的小学;自己的兴趣爱好等;4、教师收回“心”型纸片,将其多次打乱顺序让学生抽取,寻找他们的小组,以增加学生认识新同学的机会;活动结束后让学生讨论、自由发言:怎样才能用最快的速度找齐小组成员?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教师归纳、概括,得出结论。
心理健康教案(最新4篇)
![心理健康教案(最新4篇)](https://img.taocdn.com/s3/m/6daec454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9b.png)
心理健康教案(最新4篇)心理健康教育篇一活动主题:《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间:9-6目的: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过程: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含义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同时,切实有效地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和广大小学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共同的紧迫任务。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说到底就是要促进小学生个性心理的全面发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服从于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即以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根本宗旨,以培养适应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数以亿万计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的。
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三点:(1)要促使小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2)要维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亦即减少和消除各种不良因素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3)要增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即根据小学生成长发育的规律、特点和需要,采取各种形式和方法,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使其人格即个性心理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为达到心理健康教育之目的,20xx年教育部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做了明确规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精选5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863dc13f705cc175427099b.png)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精选5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一)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帮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与人交往的实际能力,培养学生做一个快乐的健康的人。
课前准备:1、课件设计2、小品编排教学过程:一、导入:你有朋友吗?你喜欢交朋友吗?在生活中,有的人拥有很多朋友,与朋友一起学习,一起生活,遇到问题一起商量,一起解决,说说笑笑,真开心呀!这节课将伴随你一起探索怎样才能交上更多的朋友!二、活动:1、找朋友游戏要求:以组为单位,每组出一名学生,数到“一”。
第一次:3个同学一组迅速抱成团。
第二次:4个同学一组迅速抱成团。
第三次:5个同学一组迅速抱成团(学生分组做“找朋友游戏”。
游戏之后数一数:我赢了次,我输了次。
)2、谈一谈(1)我找到朋友时心里感到。
(2)我没找到朋友时心里感到。
(学生谈心里感受)3、交朋友的秘诀(1)仔细观察你身边的好伙伴是怎样交上好朋友的?(学生归纳交朋友的秘诀)看课件:课件1:萍萍热情、开朗、乐于助人,同学们都愿意和她交朋友。
(性格好)课件2:周梦和胡云都是航模小组成员,他俩合作一艘小帆船,你锯我粘,很快就做成了,共同享受着成功的喜悦。
(合群)课件3:遇到开心的事,受了委屈、遇到困难等愿意把心里话告诉朋友,增进沟通和理解。
(善于开放、表露自己。
)(2)你的交友秘诀呢?快记下大家的绝招,让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吧!(学生归纳:交朋友的秘诀。
)(3)请看小品:问题1:请你帮帮小陈,让他也能交到朋友。
问题2:不知你在交朋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呢?问题3:请大家帮他出出主意,让他交到更多的朋友。
(学生进行小品表演:小磊和小涛是好朋友,他们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说说笑笑玩得多开心啊!可是,小陈不敢和同学接近,他没有朋友,一个人非常孤独。
)三、总结:有朋友真好!高兴时,友朋友来分享;伤心时,有朋友来分忧;困难时,有朋友来帮助。
朋友能给人带来欢乐、带来勇气、带来信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男子汉”
三、心理教育学科活动
★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这类是在以“学科”为组织形式的活动中 体现出来的,但这种形态的学科课程 与传统的学科课程相比已产生了重大 变化,它并不是严格按学科的结构组 织,也不是以传递知识为宗旨,而是 通过“活动”的方式组织实施。
案例二:专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好姑娘,男子汉”
• 一、活动目的
• 1.适时取消学生进入青春期对异性同学的 神秘感、羞涩感,克服与异性同学交往的 不安与紧张感。
• 2.引导并试图使学生积极顺应进入青春 期的巨大的身心变化,男女同学进行健康 、适度而有充分的交往。
• 3.建议使用时间:初一下学期。
二、活动内容 1.讨论:我心中的“好姑娘”和“男子汉”
如果说心理教育常规活动是在达成活动自 身目标的基础上把心理教育思想融入活动 之中,心理教育专题活动则是针对学生的 心理特点专门设计的心理教育活动。前者 的特点是容易在面上普及,但不易深入; 后者的特点是容易深入,但受一定的限制。 因此,两类活动是相互补充的。
★专题活动内容设计举例
我们可以对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心理健 康教育专题活动进行总体的设计,下面以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活动为例,简要 说明专题活动课程内容及特点。
可通过电影录像等媒体资料表演或某个主 体游戏让全体学生参与,并从中获得情感 体验。
• 讨论交流,分享感受
针对活动中学生获得的情感体验,通常由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或全班讨论,引 导学生分享各自感受,发现某些现象,得 出某些结论。
• 教师引导,联系实际
老师要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 观点,要求学生结合实际来分析他们自身 的情况,形成自己对这一问题的适切认识 。
• 反馈矫正,总结深化
通过学生的讨论,联系自我,学生会暴 露出一些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 对这些问题作出及时的反应,为他们提 供有利于其心理调整的反馈信息。最后 ,教师要揭示活动中蕴含的哲理,并延 伸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从理论的高度 去指导学生的实践,以期最终转变为学 生的行为和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设计步骤
手分别拉原先站在自己左右两边的伙伴。然后,设法使队形变回原来手拉手 的圆圈,在这个过程中体会队友之间的配合。(20分钟 ) 4.风雨同舟:如何使一组人站在被更多次折叠,面积更小的报纸上。(20分钟) 5.寻人启事:小组中每人在一张白纸上写下3~5句描述自己的句子(最好加 上简单的自画像),不写名字。写完后将纸折叠好,放在团体中央,然后每
• 根据学生实际确定目标 例如初中生同伴关系发展体现如下特征: 对同伴的依赖性强,渴望被同伴接纳,建 立良好同伴关系,在交往中难以区分同伴 需求的性质,哪些是正当的、不正当的、 合理的、不合理的等,往往由于不能区分 而造成矛盾冲突,带来愤怒、沮丧、烦恼、 后悔、罪恶感等。
• 根据目标确定主题活动 根据目标,我们便可以选择某个主题。
在此基础上就进行了一次心理教育大晨会,对学 生进行了如何正确认识烦恼的教育。另如:从心 理信息卡的调查中发现不少同学存在考试焦虑的 问题,就此对全校同学进行了一次考试焦虑辅导。 “阅读的心育功能”、“做一个勇敢的人”等, 心理教育大晨会的内容很丰富。
2、上好心理教育晨会。各班每周四晨会为心 理教育时间,由班主任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开展 心理教育活动。要求班主任做好晨会记录,学 校教科室负责巡视检查。
的标准。 2.讨论:男女生怎样的交往才是健康的纯
洁的交往。 三、活动形式
讨论、歌唱、小品、朗读。
四、活动准备 1.布置黑板等环境。主题布置要鲜明、突出、
美观,还应布置与主题有关的名人名言,如:人的 一切都应当是美好的,面貌、心灵、衣裳——契诃 夫。
2.全体男生写给全体女生的一封信和全体女生 写给全体男生的一封信。
整个活动过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多种形
式的活动,诸如情景体验、角色扮演、讨 论分析、谈话沟通、行为训练等,促进班 级成员的互动合作。通过优化学生的活动 过程,达到提高学生心理品质和提高心理 能力的目的。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 特征主要表现为:
• 形式的活动性 • 结构的开放性 • 训练的系统性 • 学生的主体性
二、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活动
★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活动
专题活动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的 主流领域,是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专门设 计的心理教育活动。
专题活动设计需要有明确的目标、贴近学 生生活、强化教师的引导、以问题解决为 主线、活动形成系列,在不同学习阶段, 专题活动设计的侧重点和设计模式各不相 同,小学重点可以放在学习和自我方面, 初中重点放在自我和人际关系方面,高中 重点放在人际关系和生活及社会适应方面。
这四个方面的特性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共 同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特征。其 中活动性是其他三性的基础和前提,创造 性是最高特性,系统性是对活动性、开放 性的进一步规范,主体性是活动性和开放 性得以实现的保证。
★心理健康课中常见技术
• 心理训练 • 问题辨析 • 情境设计 • 角色扮演 • 游戏等
活动(二) (1)小品大意是:甲(男生)与乙(女生)天真无邪地
交往,被丙、丁(普通同学)说闲话,只好相遇低 头,作不相识状,又招猜疑,经大家讨论,最后 大家正常交往。
3.请学生学唱《男孩》、《剪纸花的女孩》。 4.邀请有心理辅导经验的老师作嘉宾。
五、活动程序 1.引子: 主持人读本班吴X同学的一篇日记。 ……说实话,如今的我们真的太小,似乎分不清
什么叫友谊,他们天真的认为,建立友谊的双方必 须是同性的伙伴,如果和异性朋友建立友谊,就被 称为“谈恋爱”,正是因为这样,男女同学之间连 正常的交往都不敢,彼此不敢讲话,连外语课要求 男女同学站起来对讲时,大家都不大愿意。 在我看来,男女同学当然可以正常交往,但你们做 什么事都要公开的,不要故意遮遮挡挡,这样在家 也没什么事来笑话你了…… 2、讨论:我心目中的“男子汉”和“好姑娘”
活动(一) (1)请学生唱《男孩》、《剪纸花的女孩》 (2)在黑板中间划竖线,分别在两边写上“好姑
娘”和“男子汉”,并选两名自告奋勇者负责记 录。
(3)自由发言:说明自己认为健康美好少年形象 应有的品质或行为,可以按自己的性别讲,也可 以讲共同的或不同性别的。
(4)请嘉宾评论并概括。 3.讨论男女生怎样的交往才是健康的纯洁的 交往
人随机抽取一张,念出纸上的内容,请大家猜猜这是谁写的,猜中的人要说 明理由。指导者引导团体成员发表自己猜中别人或被别人猜中时的感受。
(20分钟)。 •临别赠言:小组成员依次站在中间,接受大家的评价和赠言,握手告别。
案例一:南京市秦淮区考棚小学在 常规活动中蕴含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举例:
• 1、利用国旗下的讲话,针对学生普遍存 在的问题进行疏导。如:,学校以“太阳 娃”的名义在全校开展了一次“大口袋收 集小烦恼”的活动。全校同学都敞开自己 的心扉,向“太阳娃”倾吐了自己的心声 。在学习方面,同伴关系方面,亲子关系 方面,自我形象方面同学们都有着各自的 烦恼。从同学们的字里行间,可以强烈地 感受到同学们的忧虑,感受到同学们期盼 帮助的心。
• 根据主题活动选择活动模式 实现同一目标有许多的方式,活动的方式 主要由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根据活动目 标及活动内容,选择相应的活动模式,有 时一节课是多种模式的交互运用。要注意 不要为了活动而活动,光图表面热闹,要 体现出各活动之间的层次递进性。
• 列出活动的每个步骤及注意事项
包括活动准备,活动的先后顺序,每个活 动的注意事项及说明提示等。
4、在校报《翔宇报》上设置心理教育专栏。当 学校办起自己的校园小报时也没忘记利用这一 阵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刊登学生撰写的优 秀心育科学小论文;介绍心理方面的知识;回 答家长、同学的问题,为他们排忧解烦……
5、成立心理教育活动兴趣小组。从3—6年级每班 选出几位为人热情,聪明好学,愿意为大家服务 的同学,给他们一个好听的名字“翔宇小天使”。 利用周三兴趣小组活动时间对“翔宇小天使”进 行培训,开展心理教育活动。如:认识自己、了 解情绪、热情交往、学会记忆、怎样对待批评等。 通过活动丰富他们心理教育的知识,并充分发挥 他们的作用,“亮眼睛”“热心人”“联络 员”“小助手”“小老师”“研究员”…… 工作 实践中我们不断挖掘学生的潜能。学生的参与增 强了心理教育的力量,学生的参与使心理教育工 作更为及时、准确,更有广度更有深度,学生参 与工作的同时自身的各个方面素质也得以锻炼提 高。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的设计与组织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心理教育常规活动
心理教育专题活动
心理教育学科活动
一、心理教育常规活动
1992年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 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中第一次 将“活动”明确地列入课程计划,这些活 动包括晨会(夕会)、班团队活动、体育 活动、科技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 和校传统活动等,对这些活动提出了 综合性目标要求:结合自身特点对学 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即在目前的教学体制中,心理教育可视 为一个学科领域,以此为基础组织相应 的具有学科性质的课程。现行的心理教 育实践中,许多学校都是以“学科课程” 的形式实施心理教育,如开设“心理教 育课”、“心理辅导课”、“心理训练 课”等,尽管名称不一,性质则是一样 的。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特点
心理健康教育课属于活动课范畴,它是以 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为立足点,以学生的 心理需要为基础,关注学生当前的心理状 态,以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为主线而设计和 组织实施的。它以关注学生自身的成长为 出发点,帮助学生学习处理学习、生活、 择业等方面的问题,以学生学会自助为归 宿,关注学生的活动过程。
上述的设计从总体上讲,既要考虑体现 学生的主体性,又要考虑发挥教师的引 导作用;既注重学生心理结构,又注重 学生成长发展;既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 针对性,又考虑心理健康教育的普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