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城投行业研究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度城投行业研究报告

工商一部城投行业组

报告概要

融资环境方面,2017年,行业政策趋严,城投类企业融资环境趋紧,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系日趋完善,未来城投公司将加快与政府信用脱钩和市场化转型的进程,地方政府及城投公司融资行为将更加规范化、市场化、透明化。

从城投债市场看,城投债发行方面,2017年,城投公司融资环境收紧,叠加金融市场去杠杆持续推进导致资金面紧张,1~10月份城投债发行规模大幅下降,发行利率持续走高,发行利差波动较大。存量城投债方面,城投债存量规模持续增长,余额规模仍较大,江苏省存量规模遥遥领先;存量城投债集中在2018~2021年到期,2021年为兑付最高峰,届时将面临较大兑付压力。城投级别调整仍以调高为主,由AA-调升至AA的主体占比较高;级别调升触发因素主要为地方政府信用水平、政府支持力度和企业自身实力三方面的改善,级别调低触发因素则主要为地方经济和财政实力的弱化。

从财务表现看,城投类企业债务负担持续加重,但债务增速明显下降,债务期限结构更加长期化。同时,债务水平区域分化较为明显,除经济较发达地区外,陕西、广西、山西等地城投类企业债务负担较重。城投类企业营业外收入占利润总额的比例仍较高,政府补助对城投类企业可提供一定流动性支持。城投类企业现金流状况改善,收入实现质量有所提高,有助于偿债能力的提高。2016年城投类企业现金储备较为充足,2017年受限于融资环境趋紧、债务增速明显放缓,整体看,短期内城投类企业偿债能力尚可。

从未来发展看,2018年城投债将迎来兑付高峰,部分城投公司短期流动性将承压;长期来看,随着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城投公司市场化转型的推进,以及城投债兑付高峰的临近,城投公司信用水平将出现明显分化。

一、融资环境变化

1.城投债融资的周期性

城投类企业融资功能的放大与投资拉动经济政策密切相关,受宏观经济政策及融资政策双重影响,城投债融资存在明显的周期性特征。

从近年来城投债发行情况来看,城投债的发行基本上以2~3年为一个小周期,发行增速呈现出快慢交替的周期性特征。一方面,城投债发行增速较快的年份,通常是宏观经济遭受“金融危机”、“经济危机”或下行压力较大的年份,政府为刺激宏观经济复苏和发展,均出台了“以基建促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以拉动GDP的增长,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央政府和财政部推出的“四万亿”计划。可以看出,城投公司作为地方基建的主体,其融资平台功能的放大与投资拉动经济政策密切相关。

图1 近年来城投债发行情况(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Wind资讯,统计口径为Wind概念板块城投债。

注:17年1~10月份发行增速为与上年同期对比增速

另一方面,历史上城投公司的融资政策存在阶段性的收紧与放松,在融资政策较为宽松时,城投债发行增速较快、发行量大幅扩容;在融资政策收紧时,城投公司融资渠道受到限制,城投债发行增速较低,甚至出现增速下滑的局面。在宏观经济政策与融资政策共同影响下,城投债发行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特征。

表1 城投融资政策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联合评级整理

城投债发行之所以呈现出这样的周期性特征,究其本质,是政府对经济增长和债务风险进行平衡的结果。在近十年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国家实施的对内投资政策是关键驱动因素,尤其是我国经济进入“稳增长”为基调的中高速发展阶段之后,基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或是说对宏观经济的托底作用更加凸显。基建融资需求的加大导致地方政府及平台公司的融资规模加大、债务规模快速上升,从而引起外界及市场对地方政府债务(包括显性债务和隐性债务)风险的担忧,而城投公司是地方政府基建融资的重要渠道,为防止发生区域性系统性的债务风险,债务规模增长过快时,城投公司融资政策就会相应收紧;在未打通其

他可以完全代替城投公司的融资渠道之前,地方政府对城投公司仍存在融资和项目建设的依赖,如果完全禁止城投公司融资,可能会进一步加大地方经济下行压力,并增大债务周转的风险,此时融资政策则会出现阶段性的放松。在融资政策松紧交替的过程中,城投债融资呈现出周期性变化。

图2 经济增长与债务风险的平衡

债务

GDP

2.2017年城投融资环境

2017年以来,行业政策明显趋严,城投类企业融资环境趋紧,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系日趋完善,未来地方政府及城投公司融资行为将更加规范化、市场化、透明化,城投公司与政府信用脱钩和市场化转型的进程将加快。但在求发展和防风险的博弈过程中,城投公司仍然有较大的生存空间。

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2017年面临的下行压力仍较大,基建投资仍为稳增长的重要动力;长期来看,我国城镇化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因此基建融资需求仍较大,城投公司作为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主体,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将继续存在并履行其历史使命。

从政策层面来看,43号文作为纲领性文件,确定了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债务“开前门、堵后门”的长期监管思路。自2016年底以来,88号文、50号文、87号文等密集出台,仍然是对43号文内容的重申、强调、细化和补充,以及“开前门、堵后门”监管思路的进一步落实。在此之前,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已经基本形成了“闭环”制度体系,2017年监管政策的密集出台促使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系更趋完善。具体来看,“开前门”方面包括债务置换、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包括土地储备及收费公路专项债券等)、设立政府产业基金、PPP、政府出资成立市场化的担保公司等举措,为地方基建融资提供了一些新的渠道;“堵后门”方面包括平台公司债务的新老划断、融资平台债务与地方政府债务切割、强调城投公司信用与政府信用进行严格隔离、开展地方政府违法违规举债担保清理整改工作、严禁地方政府利用PPP及政府出资的各类投资基金等方式违法违规变相举债等;债务风险监测方面,构建了风险预警及应急处置机制、常态化的监督机制和追责机制、信息共享机制以及跨部门联合监测和防控机制等。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系构建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地方政府和城投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