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茶文化研究略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中国茶文化研究略评(转自丁以寿)
来源:婷Via臻的日志
当代中国茶文化研究略评
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丁以寿
真正学术意义上的中国茶文化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

到目前为止,基本形成了专职、兼职和业余的三支队伍,研究力量主要分布在高校、科研、文博三大系统。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陆续创办了一批茶文化杂志,为茶文化研究成果的发表提供了条件。

此外,各种茶学类杂志以及一些饮食文化、旅游文化类杂志、大学学报也刊发一定数量的茶文化研究论文。

全国数十家出版社也纷纷抢滩茶文化阵地,形成一股茶文化书籍出版热潮。

初步统计,近30年来全国刊发的茶文化研究论文约3000篇,共出版的茶文化书籍有600多种。

当代中国茶文化研究的主要成就表现在茶文化总论、茶史研究、茶艺和茶道研究、陆羽及其《茶经》研究和茶文化工具书编纂五个方面。

此外,在茶与儒道释、茶文学与艺术、茶俗、茶具、茶馆研究等方面,也有可圈可点的成果。

一、茶文化总论
(一)“茶文化”概念的确立
尽管中国茶文化在中唐时期已经形成,但“茶文化”这一名词的出现却是在当代的事。

在20世纪70年代末,吴智和撰著《茶的文化》(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1978年)。

20世纪80年代初,陈椽在《茶业通史》(北京:农业出版社,1984年)中列“茶与文化”专章。

其后,茶的文化、茶与文化、茶叶文化、茶艺文化、饮茶文化等频见文著,“茶文化”呼之欲出。

20世纪80年代,“茶文化”新名词在中国海峡两岸先后出现。

1984年,庄晚芳在论文《中国茶文化的传播》(《中国农史》,1984年第2期)中,最早使用“茶文化”一词。

1987年,张宏庸在《茶艺》(台北:台湾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87年)一书中使用“中国茶文化”。

1988年,范增平等发起成立了“中华茶文化学会”,“研究发展茶文化学术,发扬光大中华茶文化”。

[1]尽管如此,“茶文化”一词在当时还未被普遍接受。

1989年9月,在北京举行的大型茶文化展示活动仍称“茶与中国文化”。

1990年6月,孔宪乐主编《茶与文化》(春风文艺出版社)一书,还是称“茶与文化”。

??
不过,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作为新名词的“茶文化”已成潮流,势不可挡。

1990年8月,安徽省茶文化学会在合肥成立。

1990年10月,在浙江杭州举办“首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研讨会主题是“茶文化的历史与传播”,王泽农等向研讨会共提交了50多篇论文,后来出版了《茶的历史与文化——九0杭州国际茶文化研讨会论文选集》(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91年),“国际茶文化研讨会组织委员会”着手筹备成立“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

同年,在江西南昌成立了“中国茶文化大观”编辑委员会,计划编辑《茶文化论丛》、《茶文化文丛》、《茶文化译丛》。

到1990年,“茶文化”作为新名词被中国社会广泛接受。

1991年,王冰泉、余悦主编的《茶文化论》(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对构建中国茶文化学的理论体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同年,姚国坤、王存礼、程启坤编著的《中国茶文化》(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这是第一本以“中国茶文化”为名称的著作,筚路蓝缕,开创之功不可没;同年,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主办、陈文华主编的《农业考古》杂志推出“中国茶文化专号”,每年两期。

在第1辑上,发表了陈香白的《中国茶文化纲要》等一批有份量的学术论文。

1992年,《茶文化的传播及其社会影响——第二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论文选集》由台
北碧山岩出版社出版。

同年,王玲的《中国茶文化》(中国书店)出版,这是一部概念明晰、体系完善、结构合理、简明扼要的力作;而朱世英主编的《中国茶文化辞典》(安徽文艺出版社),则是第一部关于中国茶文化的简明实用辞典。

?
可以说,到1992年,“茶文化”作为一个新概念而被确立。

但是作为一个新概念,对其内涵和外延的界定一时难以统一,所以后来不断有人通过论文、著作对茶文化的概念进行阐释。

如陈文华《中国茶文化基础知识》(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黄志根主编《中华茶文化》(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刘勤晋主编《茶文化学》(农业出版社,2000年)、姚国坤《茶文化概论》(浙江摄影出版社,2004年)等著作,如詹罗九《茶文化浅说》(《农业考古》,1994年第2期)、邹明华《养生,修性,怡情,尊礼——论中国茶文化的内涵》(《农业考古》,1994年第2期、第4期)、韩金科《唐代文化思想发展与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农业考古》,1995年第2期)、赖功欧《中国哲学中的自然与隐逸观念及其茶文化内涵》(《农业考古》,1998年第2期)和《茶文化:自然与人文精神的综合体》(《农业考古》,1997年第2期)及《茶文化与中国人生哲学(论纲)》(《农业考古》,2004年第4期)、周渝《茶文化:从自然到个人主体与文化再生的探寻》(《农业考古》,1999年第2期)、陈香白《“茶文化”通义》(《农业考古》,1999年第4期)、施由民《试论中国国民性与中国茶文化精神》(《农业考古》,1999年第4期)和《试论中国茶文化与中国文人的审美取向》(《农业考古》,2003年第2期)、鲁明《试论中国茶文化新世纪走向》(《农业考古》,2000年第4期)、余悦《东方闲情的精神品貌——中国茶文化价值显示悖论》(《农业考古》,1996年第2期)和《中国茶文化当代历程和未来走向》(《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7期)及《加强茶文化学科建设的理性思考》(《农业考古》,2005年第4期)、朱红缨《基于专业教育的茶文化学体系研究》(《茶叶科学》,2006年第1期)、丁以寿《中国茶文化研究现状、学科定位和研究队伍建设》(《农业考古》,2006年第5期)、陶德臣《试论中国茶文化研究现状
与科学发展》(《农业考古》,2006年第5期)、关剑平《从文化理论看茶文化研究属性-兼论茶学与茶文化的关系》(《茶叶科学》,2008年第5期)等论文,进一步阐明茶文化的概念、内涵、体系和精神。

(二)茶文化学科的确立
茶文化学科是茶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是一门新兴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科。

早在1991年,余悦就撰文呼吁建立“中国茶文化学”,[2]提出中国茶文化结构体系的六种构想,茶文化学必须研究和解决的六大问题。

王玲也同时提出建立“中国茶文化学”的构想。

[3]两位在当时就有自觉的学科意识,难能可贵。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以高校和科研系统为主体的一批茶文化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为茶文化学科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做出努力。

王玲《中国茶文化》、于观亭《茶文化漫谈》(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陈文华《长江流域茶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和《中国茶文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姚国坤《茶文化概论》、刘勤晋主编《茶文化学》(第二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等为茶文化学科建设添砖加瓦;阮浩耕、梅重主编《中国茶文化丛书》(浙江摄影出版社,1995年)、余悦主编《中华茶文化丛书》(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和《茶文化博览丛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阮浩耕、董春晓主编《人在草木中丛书》(浙江摄影出版社,2003年),对茶文化多方面进行专题研究。

此外还出版了许多单本的专题性茶文化研究著作,发表了大量的茶文化研究论文。

这些成果,为茶文化学科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2004年12月,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成立直属机构——学术委员会,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茶文化学术研究。

对中国茶文化研究进行全面规划,建立茶文化研究文库,组织全国茶文化专家进行课题攻关,目前已经推出一批研究成果。

2005年8月,江西社会科学院在婺源县晓起村主办“中国茶文化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研讨会”,次年8月,又主办了“中国茶文化研究现状、学科定位和研究队伍发展研讨会”,标志着茶文化学科建设的自觉。

更为关键的是,自本世纪初以来,在中国高校中,不仅有茶艺、茶文化专科专业和茶学本科茶艺、茶文化专业方向,而且在茶学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培养中也有“茶文化”方向,事实上已将“茶文化”作为茶学的一个子学科,尽管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本世纪初,不约而同,全国许多省市教育、科研人员都在致力于茶文化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终于使得“茶文化学科”地位初步确立。

二、茶史研究
在中国茶文化研究中,中国茶史研究起步最早,目前已成为中国茶文化研究中的热门。

茶史研究最早也是最重要的成果是陈椽《茶业通史》(农业出版社,1984年)。

《茶业通史》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通史著作,书中对茶叶科技、茶叶经贸、茶文化作了全面论述,是一部体大思精之著,是构建茶史学科的奠基之著。

其后,陈椽又著《中国茶叶外销史》(台北:碧山岩出版社,1993年),对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的历史作了深入研究。

庄晚芳的《中国茶史散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年)从茶的发展史、饮用史等来论证茶的发源地,并着重论述了茶的栽制技术的演变以及茶叶科学研究的进展等,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朱自振的《茶史初探》(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年),论述了茶之纪原、茶文化的摇篮、秦汉和六朝茶业、称兴称盛的唐代茶业、宋元茶业的发展和变革、我国传统茶业的由盛转衰、清末民初我国茶叶科学技术的向近代转化、抗战前后我国茶叶科技的艰难发展,为茶史学科建设作了重要贡献。

关剑平的《茶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选择中国茶史研究薄弱的时期——魏晋南北朝迄初唐时期入手,从文化史角度阐明当时饮茶习俗的发展状况以及饮
茶习俗形成的社会文化基础,特别是饮茶习俗产生的原因、茶文化在中国酝酿的过程,对汉魏六朝茶史作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陈文华的《长江流域茶文化》,“按本书的实际内容应该取名为《长江流域茶文化史》”;[4]滕军的《中日茶文化交流史》(北京: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对中国茶文化向日本的传播历程作了细致的研究。

夏涛主编的《中华茶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的上下五千年的中华茶史,对先秦、汉魏六朝、唐五代、宋元、明清、现代各个时期的中华茶叶科技、茶叶经贸、茶文化和茶的传播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郭孟良的《中国茶史》(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0年)是一部简明的中国茶史读本。

中华茶人联谊会编辑的《中国茶叶五千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是第一部编年体的中国茶史著作,对近现代茶界大事记载尤详;沈汉、朱自振的《中国茶酒文化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其中上篇是由朱自振撰写的《中国茶文化史》,这是第一部中国茶文化史;余悦的《茶路历程——中国茶文化流变简史》(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是一部简明的中国茶文化史著作;陶德臣等的《中国茶叶商品经济研究》(军事谊文出版社,1999年)论述中国茶叶商品经济发展的历程。

断代茶史或专门史著作有梁子的《中国唐宋茶道》(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沈冬梅《宋代茶文化》(台北:学海出版社,1999年),丁文的《大唐茶文化》(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1999年),孙洪升《唐宋茶业经济》(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刘淼《明代茶业经济研究》(汕头大学出版社,1997年)等。

还有少量地方茶史著作如贾大泉和陈一石著《四川茶业史》(巴蜀书社,1989年)、阮浩耕主编《浙江省茶叶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谢文柏著《顾渚山志》(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等。

王旭烽的《茶者圣——吴觉农传》(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则是第一部关于当代茶人的传记。

一些综合性茶著,如《中国茶叶大辞典》、《中国茶文化大辞典》中
也涉及到中国茶史的内容。

此外,各种杂志上还发表了一批关于中国茶史的研究论文。

关于茶叶科技史研究,有陈文怀《茶树起源与原产地》(《茶业通报》,1981年第3期)、王潮生《古代茶树栽培技术初探》(《农业考古》,1983年第2期)、史念书(朱自振)《略论我国茶类生产的发展》(《农业考古》,1984年第2期)和《我国古代茶树栽培史略》(《茶业通报》,1986年第3期)、陈以义《绿乌龙、红乌龙和青乌龙的发展史》(《古今农业》,1987年第1期)、程启坤和姚国坤《论唐代茶区与名茶》(《农业考古》,1995年第2期)、舒耕《中国茶叶科学技术史大事纪要》(《农业考古》,1997年第2期、第4期,1998年第2期、第4期)、王赛时《略论唐代的茶叶产地与制作》(《古今农业》,2000年第1期)。

关于茶叶经济史研究,有唐耕耦和张秉伦《唐代茶业》(《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第4期)、张泽咸《汉唐时期的茶叶》(《文史》第11辑,中华书局,1981年)、王洪军《唐代的茶叶生产》(《齐鲁学刊》,1987年第6期)和《唐代的茶叶产量贸易税收与榷茶》(《齐鲁学刊》,1989年第2期)、方健《唐宋茶产地和产量考》(《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年第2期),吕维新《唐代贡茶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农业考古》,1995年第2期)、《宋代的茶马贸易》(《农业考古》,1998年第2期)、《辽、西夏、金时期茶叶贸易史略》(《农业考古》,2000年第4期),陶德臣《近代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的发展阶段与特点》(《中国农史》,1996年第2期)、《中国古代茶叶商品化程度的发展状况》(《农业考古》,1999年第2期)、《中国古代的茶商和茶叶商帮》(《农业考古》,1999年第4期)、《近代中国茶农的经营状况(1840-1917)》(《中国农史》,2003年第1期)、《宋代茶商集团势力的发展》(《农业考古》,2004年第4期),林文勋《唐宋茶叶生产发展原因补充》(《中国农史》,2000年第1期)、孙洪升《明清时期的茶叶生产形态探析》(《中国农史》,2001年第4期)、刘淼《战前祁门红茶的海外销售和市场价格分析》(《中国农史》,2004年第4期)。

关于茶文化史研究,有周兆望《略论两晋南北朝饮茶风气的形成和转盛》(《农业考古》,1994年第2期)、李斌城《唐人与茶》(《农业考古》,1995年第2期)、韩金科《试论大唐茶文化》(《农业考古》,1995年第2期)、王赛时《论唐代的饮茶风习》(《农业考古》,2002年第2期)、施由民《走向幽雅——晚明茶文化散论》(《农业考古》,1998年第4期)、王河《唐代古逸茶书钩沉》(《农业考古》,1998年第2期)和《唐代茶文化与茶杂著述略》(《农业考古》,2000年第2期)、方健《宋代茶书考》(《农业考古》,1998年第2期)、胡长春《从明代茶书看明人的茶文化取向等》(《农业考古》,2004年第2期)。

关于地方茶史研究,有李家光《古蜀蒙山茶史考》(《农业考古》,1991年第2期、第4期)和《巴蜀茶史三千年》(《农业考古》,1995年第4期)、姜世碧《四川茶史述略》(《农业考古》,1992年第2期);巩志和姚月明《建茶史征》(《农业考古》,1995年第4期)、徐晓望《清代福建武夷茶生产考证》(《中国农史》,1988年第2期)、陶德臣《清代福建茶叶生产述论》(《古今农业》,2003年第4期)、赵大川《徽茶考》(《农业考古》,2004年第2期);吴旭霞《宋代江西的茶叶》(《农业考古》,1991年第2期)、施由民和文士丹《元明清时期的江西茶叶》(《农业考古》,1991年第4期);朱自振《太湖西部“三兴”地区茶史考略》(《农业考古》,1990年第1期)、陶德臣《近代浙江茶业述论》(《古今农业》,2000年第1期)、杨载田和王鹏《历史时期的湘茶生产及其发展探索》(《中国农史》,2003年第3期)、邵宛芳和沈柏华《云南普洱茶发展简史及其特性》《农业考古》,1993年第4期)、黄桂枢《云南普洱茶史与茶文化略考》(《农业考古》,1995年第2期)、陶德臣《日据时代台湾茶业的经济结构与贸易》(《中国农史》,1995年第1期)、陶德臣《光复初期的台湾茶业》(《中国农史》,2000年第1期)等。

当前对中国茶史的研究基本集中于古代(清代及其以前),对20世纪中国茶史的研究则非常不够。

然而20世纪是中国茶学、茶叶科技发展最重要、成就最大的一个世纪,理应
得到重视和加强。

中国茶史研究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仍存在诸多不足。

[5]有关先秦的茶史,扑朔迷离;汉魏两晋南北朝茶史,语焉不详;中华民国茶史,新中国50年茶史,亦待补阙如之憾;除陆羽、吴觉农外,古今众多杰出茶人尚无传记。

中国茶史研究中还存在着一些缺憾和空白,亟待从学术上去填补、开拓。

三、茶艺和茶道研究
茶艺是茶文化的基础,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

虽然中华茶艺、茶道古已有之,但是它们在当代的复兴、被研究却是始于20世纪80年代。

台湾是现代中国茶艺、茶道的最早复兴之地。

蔡荣章、林瑞萱、范增平、吴智和、张宏庸、周渝等是台湾较早致力茶艺、茶道研究和实践的人。

蔡荣章自1980年以来长期致力于现代茶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其夫人林瑞萱主持坐忘谷茶道室。

蔡荣章著有《现代茶艺》(台北:中视文化出版,1989年)、《茶道教室》(台北: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2002年)、《茶道基础篇》(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说茶之陆羽茶道》(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年)、《茶道入门三篇》(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等,林瑞萱著有《中日韩英茶道》(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等,夫妇合著有《现代茶思想集》(台北:中华国际无我茶会推广协会,2000年)等。

蔡荣章、林瑞萱夫妇为现代茶艺、茶道的理论和实践做出重要贡献。

范增平出版了《台湾茶文化论》(台北:碧山岩出版社,1992年)、《茶艺学》(台北: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修订版)、《台湾茶艺观》(台北: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2003年)等,吴智和出版了《中国茶艺论丛》(台北:大立出版社1985)、《中国茶艺》(台北:正中书局,1989年)等。

张宏庸出版了《茶艺》(台北: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87年)、《台湾传统茶艺文化》(台北:汉光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等。

澳门的罗庆江在《“中国茶道”浅谈》(《农业考古》,2001年第4期)中对中国茶道概念进行阐述,此外,对茶席设计也有所探索。

大陆方面,在茶艺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上有突出成就的则有童启庆、陈文华、余悦、林治、乔木森、马守仁、周文棠、陈香白、丁文、朱红缨、袁勤迹、刘菂等。

童启庆出版了《习茶》(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96年)、《生活茶艺》(北京:金盾出版社,2000年)、《影像中国茶道》(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2年),为现代茶艺、茶道提供了范式。

陈文华不仅在《中华茶文化基础知识》、《长江流域茶文化》、《中国茶文化学》等著作中,对茶艺、茶道概念和特征、精神作了精要的阐释,而且还发表了《茶艺·茶道·茶文化》(《农业考古》,1999年第4期)、《论当前茶艺表演的一些问题》(《农业考古》,2001年第2期)、《论中国茶道的形成历史及其主要特征与儒、释、道的关系》(《农业考古》,2002年第2期)、《论中国茶艺及其在中国茶文化史上的地位》(《农业考古》,2005年第4期)等论文,进一步对茶艺、茶道进行理论阐释,并指出当前茶艺编创和表演中所存在的一些误区。

余悦在《中国茶韵》(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中对茶艺、茶道概念、茶道与儒道释的关系等作了精要的阐释,并在《儒释道和中国茶道精神》(《农业考古》,2006年第5期)、《中国茶艺的美学品格》(《农业考古》,2006年第2期)、《中国古代的品茗空间与当代复原》(《农业考古》,2006年第5期)等论文中进一步阐释了茶艺美学、茶道精神。

林治的《中国茶艺》(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年)、《中国茶道》(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年)、《中华茶艺集锦》(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年)、《茶道养生》(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年)对各类茶的冲泡技艺、茶艺六要素美的赏析、茶艺美学基础、茶道精神、茶道养生等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凯亚的系列论文《中国茶道的自然之美》(《农业考古》,2001年第2期)、《中国茶道的淡泊之美》(《农业考古》,2004年第4期)、《中国茶道的风度之美》(《农业考古》,2005年第2期)、《中国茶道的虚静之美》(《福建茶叶》,2005年第2期)、《中国茶道的人情之美》(《福建茶叶》,2006年第1期)、《中国茶道的简约之美》(《农业考古》,2006年第2期),阐释了中国茶道美学精神。

马守仁(马嘉善)出版《无风荷动——静参中国茶道之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并通过《茶艺美学漫谈》(《农业考古》,2005年第4期)和《中国茶道美学初探》(《农业考古》,2005年第2期)揭示茶艺美学的形式美、动作美、结构美、环境美、神韵美五个特征和茶道美学的大雅、大美、大悲、大用四个特征。

乔木森的《茶席设计》(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年),对茶席设计的基本构成因素、一般结构方式、题材及表现方法、技巧等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周文棠在《茶道》(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中对茶道的类型、形式进行探究。

陈香白在(《论中国茶道的义理与核心》(《农业考古》,1992年第4期)、《茶道即人道》(《农业考古》,1995年第2期)中对中国茶道义理和思想的论述,丁文在《我的茶道观》(《农业考古》,1998年第4期)里对茶道观的阐述,朱红缨在《茶文化学体系下的茶艺界定研究》(《茶叶》,2006年第3期)中对茶艺的思想性、艺术性、制度性、技能性等内容所进行的论述,都有一定的新见。

袁勤迹通过实践来诠释现代茶艺,她的《龙井问茶》、《九曲红梅》、《人淡如菊》等茶席设计及表演已成为经典。

刘菂的《普洱茶艺》(北京出版社,2004年)对当代普洱茶艺进行了探索。

丁以寿主编《中华茶道》(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中华茶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并以《中国茶艺概念诠释》(《农业考古》,2002年第2期)、《中
国茶道概念诠释》(《农业考古》,2004年第4期)、《新世纪中华茶艺发展问题的思考》(《茶苑》,2005年第2期)等论文,对茶道和茶艺的概念、构成要素、分类及两者的关系,中国茶艺发展的原则等作了深入探讨。

又在《中国茶道发展史纲要》(《农业考古》,1999年第4期)、《中国饮茶法源流考》(《农业考古》,1999年第2期)、《中国饮茶法流变考》(《农业考古》,2003年第2期)中对中国茶道发展的历史轨迹、中国茶艺的类型及其演变作了梳理。

工夫茶是中国茶艺、茶道的代表,围绕这方面的研究也有一些,如曾楚楠《潮州工夫茶刍探》(《农业考古》,1993年第4期)、丁以寿《工夫茶考》(《农业考古》,2000年第2期)、郭雅玲《工夫茶的由来与延伸的若干问题探讨》(《农业考古》,2000年第2期)、陈香白《工夫茶与潮州朱泥壶》(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年)和《潮州工夫茶》(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等。

当代中国茶艺、茶道还处在探索阶段,目前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四、陆羽及其《茶经》研究
陆羽《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著作,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经典茶书,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于陆羽及其《茶经》研究,是中国茶文化研究中的一个热点。

(一)《茶经》的辑校、注评
台湾最早从事《茶经》研究者为林荆南,他在1976年即将《茶经》今注今译,这是中国当代最早的茶经译注本。

张宏庸对陆羽及其《茶经》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整理工作,计已出版的有《陆羽全集》、《陆羽茶经丛刊》、《陆羽茶经译丛》、《陆羽书录》、《陆羽图录》、《陆羽研究资料汇编》,均由茶学文学出版社于1985年出版,可惜后来并未继续。

大陆对于陆羽及其《茶经》的研究起步较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产生了一批成果。

如张芳赐等《茶经浅释》(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傅树勤、欧阳勋《陆羽茶经译注》(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蔡嘉德、吕维新《茶经语释》(北京:农业出版社,1984年),吴觉农主编《茶经述评》(北京:农业出版社,1987年),湖北陆羽研究会编《茶经论稿》(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

20世纪90年代以后又陆续出版了一些,其中以程启坤、杨招棣、姚国坤《陆羽<茶经>解读与点校》(上海文化出版社,2004年)、沈冬梅《茶经校注》(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最为精审。

肖毛网络版的《茶经集注》,时有新见。

(二)《茶经》研究
在围绕《茶经》的研究中,有对《茶经》总体思想文化内涵的研究。

如寇丹《据于道,依于佛,尊于儒——关于<茶经>的文化内涵》(《农业考古》,1999年第4期)对《茶经》文化内涵的揭示,朱乃良《唐代茶文化与陆羽<茶经>》(《农业考古》,1995年第2期)、徐荣铨《陆羽<茶经>和唐代茶文化》(《农业考古》,1999年第4期)对《茶经》与唐代茶文化关系的研究,傅铁虹《<茶经>中道家美学思想及影响初探》(《农业考古》,1992年第2期)对《茶经》中道家美学思想的揭示,都有新见。

此外就是关于《茶经》某个方面的研究,如钱时霖《我对“<茶经>765年完成初稿775年再度修改780年付梓”之说的异议》(《农业考古》,1999年第4期)、《再论陆羽在湖州写<茶经>》(《农业考古》,2003年第2期)对《茶经》成书时间、写作地点的研究考证,游修龄《<茶经·七之事>“茗菜”的质疑》(《农业考古》,2001年第4期)对《茶经》所引《晏子春秋》中“茗菜”的质疑,丁以寿《<茶经·七之事>“<广雅>云”考辨》(《农业考古》,2000年第4期)对《茶经》所引“《广雅》云”的考辨,都有一定的创见。

在《茶经》研究中,除了对《茶经》的成书时间分歧较大外,对《茶经》的成书地点、历史地位和学术价值基本达成共识。

在当代这些《茶经》的注译和研究著作中,吴觉农主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