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研究

合集下载

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实践研究

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实践研究

《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问题的提出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习惯:就是在某种时间、某个地方、某种条件下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定型的动作和行为。

每个人都有自己多方面的习惯,如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习惯、工作习惯、交往习惯等等。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

学习习惯有好坏之分,如:课前预习,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等都是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了它,学生可以轻松快捷地学好知识。

反之,一个人如果养成书写潦草,做题马虎等不良的学习习惯,不仅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而且有损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都非常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孔子说:“少若成天性,习惯如自然”。

这也正如俗话所说的那样“积千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

”英国科学家培根也有句名言:“习惯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天性,习惯在人的性格、情感、意识、思想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好的习惯能让人受益一生;坏的习惯,有时会毁掉一个人的一切!”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更是给我们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可是,目前的现状令人担忧,父母普遍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较多地把目光集中在分数上。

有些孩子家里过分宠爱,对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比较忽视。

有些孩子,他们虽然聪明,但往往习惯很差,课堂纪律散漫,注意力不集中,听讲效果欠佳,因此成绩也就不如人意。

有些同学上课时精神不集中,讲话时摆弄东西,甚至做一些与学习毫不相干的事;有的一边写作业一边玩橡皮、铅笔,哪里说话哪搭茬儿;有的在家一边看书一边看电视,或者一边学习一边吃喝,这些小动作已经成了他们的不良习惯,这自然会降低他们的学习效率,影响学习成绩。

“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

”小学低年级是义务教育的最基础阶段,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奠基时期。

低年级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策略研究【文献综述】

低年级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策略研究【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小学教育低年级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策略研究一、前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内外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加深,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刻不容缓,让学生学会如何掌握知识、形成终生学习的能力才是教育者所要传授的重要内容。

素质教育包括诸多方面,我认为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重要方面。

二、相关概念(一)习惯很多国内外教育家及心理学家们给“习惯”下了定义。

培根在《论人生》中明确指出:“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另外,美国心理学家阿瑟·S·雷伯在其所著的《心理学词典》中将心理学中关于习惯的含义概括为四种:(1)一般指一种习得的动作。

本义是指运动模式或身体反应,现在已不限于此,人们也常说知觉的、认知的、情感的习惯。

(2)通过重复而自动化了的、固定下来的且无需努力就轻而易举实现的活动模式。

(3)对药物的癖嗜,常用术语是药物的依赖。

(4)指特定动物物种的特征性行为模式。

他特别指出,最后一个与前面几种意义是大不相同的,它的内涵通常是指一种天生的、物种特有的行为模式,而其他几种意思都明确含有“习得的行动”之意。

我国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也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了习惯的含义,他认为,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倾向,习惯是指长期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方式,是条件反射的建立、巩固并臻至自动化的结果。

从心理学的诸多解释中得知习惯是自动化了的反应倾向或行为方式,它是在一定时间内逐渐养成的,与人后天条件反射系统的建立有着密切关系,而且,习惯还可以包括思维的、情感的内容,习惯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对人的学习、生活可能起到积极和消极的双重作用。

(二)学习习惯对于“学习习惯”这个概念,很多研究者做了详细而明确的界定。

曾曙春在《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习惯》一文中指出“什么是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呢?所谓小学生的学习习惯,是指以小学生为研究和培养对象,以学习内容为活动内容,以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为目标的,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重复或练习而逐渐形成,进而巩固下来并为之需要的学习行动方式。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doc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doc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doc《小学低年级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研究》开题报告习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指出:"简单地说,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

"英国教育家洛克也曾说过,一切教育都可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

由此可见,从一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2013年9月,一年级新生入学,为了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上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我与同组三位教师主动承担了题为“小学低年级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研究”课题研究任务。

为了更好的开展课题研究,加强教师对此课题的认识,提高教师实施的自觉性,特举行本次开题会。

一、课题的提出在儿童身心发展的早期,能否给予系统的、良好的教育,对人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基础教育的任务不应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并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

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

小学是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奠基时期。

因此,必须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可塑性强,习惯易于养成,通过有意识的进行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依据良好的学习习惯较之知识和能力对学生的发展更重要,新课程改革的方向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条件。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个体的学习习惯是个人内部自相适应的一种自动化行为的动力系统。

习惯一经养成,人们的优势心理反应是维持一种习惯而不是去改变这种习惯,这是学习习惯形成应遵循的心理规则。

古代教育家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成功,成就大未来。

小学生语文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小学生语文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小学生语文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的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倾向。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倾向。

在国外,有一项关于名人大家成功因素的调查研究,其结论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名人成功的第二个重要因素。

一个人习惯形成,特别是良好习惯的形成,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受后天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影响逐渐产生并固定下来的。

一些习惯一旦固定了,就会自觉不自觉地从言行举止等行为中表露出来。

中国教育的鼻祖——孔子对从小养成习惯的重要性作了很好的诠释:"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认为,“教育是什么?往简单了说,只需一句话,即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认为:“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开始形成的阶段,培养良好的习惯对于学生本身,对形成和完善儿童个性、对儿童的主体发展乃至对提高整个下一代的身心素质,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反观我们当下的教育,除了关心学习成绩还关心什么呢?会听课吗,会做笔记吗,会阅读吗,会记忆吗,会独立完成作业吗,到了大学却反过来补幼儿园、小学的教育——不逃课,不作弊,不大声喧哗,不乱扔垃圾,不抄袭作业。

我们的教育出现了偏差,做了太多的无用功。

儿童时期是一个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和最佳阶段,如何在儿童少年时期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础,是我们基础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21世纪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结合我国“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教育目标,在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上,应该集中在三个大的方面,即:做人、做事和学习。

因此,学习习惯是习惯的一个重要方面。

基于以上的认识和经验,结合实际的工作,我决定开展小学生语文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问题研究。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课题研方案设计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课题研方案设计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课题研方案设计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课题研方案设计篇一: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深化新课程改革实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特制定“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让学生学会学习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基础教育的任务不应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并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当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习惯后,不仅能提高学习质量,而且能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人受益无穷。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

多年的教育实践使我们体会到,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学习习惯对于小学生智力、能力和道德品质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我们班主任在进行教学的同时,十分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坚持严格要求,从日常学习生活做起,让儿童通过克服学习中的困难,磨练意志,养成良好习惯。

我校学生大都是周边农村孩子,没有接受过良好的学前教育,学习习惯养成方面更无从谈起,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不善于合理安排时间,缺乏有计划学习的习惯;②书写不规范,不注意认真书写的习惯;③缺乏预习和课前准备的习惯;④不善于做笔记,有的甚至没有作笔记的习惯;⑤不善于使用工具书,缺乏查资料和课外阅读的习惯;⑥上课精力不集中,沉迷于幻想的习惯;⑦学习懒散,依赖性强,缺乏认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⑧不善于温故知新,有的甚至没有自觉复习的习惯;⑨考试审题不严,缺乏认真仔细检查的习惯;⑩学习死记硬背,只求结论,不重探究过程,缺乏大胆质疑、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习惯……因为低年级小学生可塑性、模仿性强,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期,因此本学期我们二年级班主任决定将“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研究课题。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课题研究方案《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课题研究方案(语文学科)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指出:“简单地说,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

”英国教育家洛克也曾说过,一切教育都可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

同样,在我国古代也早就有了“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说法。

由此可见,从一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并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中小学,特别是小学素质教育的一项基本要求。

小学是一个人学习的起始阶段,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

这一阶段学习质量的好坏,对孩子的一生有着无法估量的影响,一旦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学习方法就形成于其中了,最后习惯内化为素质。

因此,开展“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课题很有必要,尤其适应当前我市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二、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主动的、自主化了的持久学习方式,往往它成为一个人学习品行的一部分。

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一个人成长中有多方面的作用,它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智力发展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重要手段,它广泛存在于学习的所有内容中,体现在学习过程里。

习惯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建立稳固的生理和心理的"动力定型"。

习惯是人在较长时间内形成的规律性的行为方式,一旦形成便难以改变。

长期有规律地安排学习的人,便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好处:(一)好的学习习惯可以通过生物钟、条件反射自动提醒人自觉地去做应该做的事。

比如每天早晨及时起床,自觉地为工作、学习做好一切准备。

对于一个有良好习惯的人来说,几乎都是靠生物钟、靠条件反射来自动控制的。

如果不是靠习惯,这许许多多看似平常的事做起来就会显得手忙脚乱,甚至丢三落四,以至于使人动辄被动,造成心烦意乱。

(二)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发挥下意识的作用。

如何培养低年级小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低年级小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低年级小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这些习惯不仅有助于他们在学业上取得成功,还能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低年级小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一、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首先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教室应该整洁有序,书籍和学习材料应该摆放整齐。

同时,教室里的物品应有固定的摆放位置,方便学生找到所需的物品。

教室墙壁上可以贴上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的提示,以鼓励学生主动学习。

二、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制定每日、每周或每学期的学习目标,并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励。

学生将目标具体化,能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学习任务和努力方向,并能更好地调整学习计划。

三、培养良好的学习计划和时间管理能力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需要学生有良好的学习计划和时间管理能力。

学生可以制定每日的学习计划表,安排好时间,合理分配各个科目的学习时间。

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使用时间管理工具,如闹钟、定时器等,提醒自己控制学习时间。

四、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学生不断的重复和坚持。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定期复习课堂内容、按时完成作业、养成整理书包和学习桌的习惯等。

通过反复的巩固和训练,学生将自然而然地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培养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材,使学习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学习活动和竞赛,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六、家校合作促进学生学习家长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家长应与学校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

家长还可以与教师共同制定学生的学习计划和目标,提供学习支持和指导。

家长的鼓励和支持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

结论培养低年级小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小学阶段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与实践

小学阶段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与实践

小学阶段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与实践【研究方案】一、研究背景与意义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时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业发展。

然而,当前小学阶段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主动学习意识、学习习惯不规范等,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与实践,为改善学生学习习惯提供有效建议和措施。

二、研究目标1.了解小学阶段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与特点;2.探索有效的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策略;3.提出针对小学阶段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新观点和方法。

三、研究方案1.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实地观察法和实验法相结合的方法。

2.样本选择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不同地区的小学中选择一定数量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包括学生的性别、年级和学习成绩等方面的差异。

3.研究内容和步骤(1)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与特点调查通过设计问卷,了解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和特点,包括学生的自主性、时间管理、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方面的情况。

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形成综合报告。

(2)有效的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研究结合文献综述和实地观察,分析目前常用的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的优点和缺点,并提出改进措施。

在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中,采取不同的培养策略,比较其学习习惯培养效果。

通过实地观察和访谈等方法,了解学生对培养策略的态度和满意度。

(3)针对小学阶段学生学习习惯的新观点和方法研究基于分析结果和前期研究成果,提出创新的学生学习习惯培养观点和方法。

通过实验、访谈和案例分析等方法,评估其实施效果和可行性。

四、方案实施1.问卷调查阶段设计问卷,明确调查内容和目标,并保证问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选择适当的调查时间和场所,确保样本的代表性。

一次性发放问卷,并耐心解答学生的疑问。

收集问卷后,进行数据整理和初步分析。

2.实地观察阶段选择不同地区的小学进行实地观察,观察学生的学习环境、学习动态和学习习惯等方面的情况。

浅谈低年级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浅谈低年级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浅谈低年级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低年级是孩子们的成长初期,孩子们一系列良好习惯的养成将对他们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习惯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共同努力的目标。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习惯。

一、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小学,教师在课堂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他们是学生们的引路人,需要引导学生培养良好习惯。

教师要通过自身言传身教来影响和激发学生们养成良好习惯的意识。

1.教师要以身作则。

教师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要做出一个榜样,身体力行地遵循良好的生活习惯。

例如,教师要遵守纪律,遵循规则,做课前准备和课后总结等。

2.教师要通过言传来教育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教师在开展课堂教育时可以通过直接讲解和教导的方式来教育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比如,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每天按时睡觉、早起、早饭吃好等对健康成长很重要。

3.教师还要通过场景模拟来引导学生培养良好习惯。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的情景中去体验一些好的习惯。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公民、家庭成员、朋友等,从而让他们了解和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待人接物的习惯。

二、学校和家庭的合作学校和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主要的两个环境,良好的学校和家庭合作对孩子培养良好习惯非常重要。

学校方面,要建立健全的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学校可以将培养身心健康、团队合作、自律自信等习惯的相关内容融入课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同时,学校也可以组织一些活动和社团,通过集体活动的方式来培养学生们的良好习惯。

例如组织团队合作的活动、讲座等,加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家庭方面,家长是孩子们的第一任教师。

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1.家庭要给予孩子良好的家教环境。

家长可以在家里设计一个适合孩子学习和生活的环境,鼓励孩子遵守家庭规则和纪律。

2.家庭要注重表扬和奖励。

当孩子养成了良好习惯时,家长及时鼓励并给予适当的奖励,可以是口头上的表扬,也可以是一些小礼物。

浅谈低年级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浅谈低年级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浅谈低年级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和方法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习惯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从小培养良好习惯对于塑造孩子的性格、培养自律和形成积极价值观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教育者和家长应该重视并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指导以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良好习惯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良好习惯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规律的生活方式,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

例如,定期作息、按时完成作业等,这些习惯可以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自律的意识,帮助他们更好地安排时间和提高效率。

其次,良好习惯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耐心和毅力,教会他们面对困难时不轻易放弃。

例如,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不仅可以增强孩子的体质,还可以让他们明白只有通过长期的努力和坚持,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此外,良好习惯还可以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礼貌习惯等,使他们在与他人交往时更加友好和谦虚。

那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良好习惯呢?教育者和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和培养。

首先,教育者和家长应该树立良好榜样。

孩子们往往通过模仿来学习和了解事物,因此,教育者和家长应该成为良好习惯的榜样。

只有他们自己能够做好示范,孩子们才能更好地接受和践行良好习惯。

其次,教育者和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具体习惯行为,并及时给予指导。

例如,当孩子犯错或不良习惯表现时,教育者和家长不应该轻易放过,而应该及时给予批评和指导。

同时,当孩子表现出良好习惯时,也应该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让他们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是正确的,什么样的行为是值得被称赞的。

此外,教育者和家长还可以通过游戏和活动来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例如,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游戏,孩子们可以在娱乐中学习各种好的习惯,例如:捡垃圾不落地、和同学分享、按时完成作业等。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可以在愉快的氛围中培养良好习惯,并且不会感到乏味和枯燥。

最后,教育者和家长还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习惯养成计划,并进行监督和检查。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策略的研究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策略的研究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策略的研究标题: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策略的研究引言:小学生时期是孩子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全面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许多小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不爱读书、不会自主学习、学习计划不合理等等。

因此,本文将探讨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教育策略,希望为教育者和家长提供有效的指导。

一、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1. 课堂环境:教师应营造积极、开放、互动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家庭环境:家长应为孩子提供安静、整洁、有书籍和学习工具的环境,以及时间规划上的支持,避免过多干扰和娱乐活动。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 养成规律作息:每天坚持按时起床、上学、吃饭和睡觉,提高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和自律性。

2. 制定学习计划:学习计划可以帮助孩子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明确学习目标,并培养孩子的计划意识和执行力。

3.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孩子学会自主学习,如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和指导,指导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培养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4. 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资源,如教学游戏、实践活动等,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成为一种乐趣。

5. 提高学习动力:通过积极采用正向激励策略,如表扬、奖励等来提高孩子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三、加强学习方法指导1. 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和家长应指导孩子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如做笔记、归纳总结、思维导图等,提高学习效率和记忆力。

2. 合理的复习安排:教师和家长应引导孩子掌握良好的复习方法和安排,如定时复习和内容回顾,避免抱佛脚式的复习。

3. 积极的解决问题态度:教师和家长应帮助孩子树立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鼓励他们勇敢面对问题,寻求解决办法。

四、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评价机制1. 提供具体、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标准:教师和家长应与孩子一起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并告诉他们什么是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低段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低段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研究结题报告
班级日常教育管理:在日常教育活动中, 做到了“三结合”:背诵歌谣及行为教育相结合, 教师监控及学生干部管理相结合, 班委会干部负责监控及学生互相督促相结合。
这样持之以恒, 不断强化训练, 使学生在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同时, 逐渐养成了良好学习习惯。
(4) 优化环境重培养。
校园是师生生活学习地方, 校园环境是丰富育人资源。构建优美、高雅教室环境, 做到整体布局、精心设计, 让每一面墙壁, 每一个角落都能发挥独特育人功能, 让师生在享受美丽环境同时, 陶冶情操, “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师生行为和思想。
做作业时, 特别是家庭作业拖拉, 耗时长, 做一会儿, “玩”一会儿, 不能一次做完, 效率不高, 做完后没有认真检查习惯, 包括考试也一样。
②认真倾听、做笔记习惯欠缺
上课能认真听老师讲课习惯是很好, 但许多学生不善于听取同伴发言, 至于评价或补充意见就更谈不上, 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往往只顾自己想发言, 而不听他人在说什么, 以至于自己站起来回答及前面某人回答一模一样, 他都浑然不知, 说明没认真倾听别人发言。
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说过这样一段话:21世纪教育首先应该关心人们如何在密切相关地球上求同存异,协力发展,进行有关人类共同生存基本意念教育,这其实是一种行为习惯教育。”对此,我们在内心产生了深深共鸣。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目睹了一届届学生成长历程,有成才了,有却走了歪路。这里面问题多多,原因种种,但有一点是共同:养成好习惯者成,染坏习惯者败。对教育而言,培养习惯是头等重要事。因此,本组成员选定了这个课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2)学校方面原因
学生在书写、倾听、预习、积累、作业、阅读等习惯方面存在问题, 跟老师教育也有直接关系。在调查中发现, 一些教师存在如下问题: ①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心中只装着教案, 没有注意调控课堂纪律, 没有采取有利措施引导学生参及学习活动, 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②有教师教法比较陈旧, 教学内容枯燥, 学生在课堂中主体地位没有确立, 课堂氛围不够民主、和谐, 致使部分学生思维不活跃, 发言不积极;③有教师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出要求不明确, 学生不明白这种良好学习习惯内涵, 自然也不知道怎么做;④有教师不注意以身示范。⑤教师培养措施不多, 效果不是很好。

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研究

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研究
1.以“活而不乱”和“实与活”的课堂教学展示交流活动检查落实习惯的培养情况
每年10月是我校“活而不乱”——课堂常规展示交流时间,每年4月是我校“实与活”课堂教学展示交流时间。两次活动中,我们既展示教师讲课的教学水平,又观察学生课堂常规的养成情况。每次活动涉及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科学七个学科的教师,每位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展示课堂常规培养方面取得的效果以及教师灵活驾于课堂的能力。活动中教师们积极参与,适时评价、教法灵活,每次活动之后,课堂常规已初见成效。
我们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契机,如“奉献爱心,体验成长”一年级学生重回幼儿园、学校读书节、班队主题活动、庆六一活动等,加强对好习惯的宣传,开展小品表演、故事会等,大力宣传优秀学生事迹,让学生学有榜样。
同时,利用各种机会对家长进行宣传,如班级博客,家长教师协会,家长讲堂,家长心苑,家长开放日,家长联系本等活动方式使家长与老师携起手来共同教育孩子。有的教师在课题研究起始阶段就把课题研究的目标、方法等告知家长,让家长充分体会到这个研究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好处,愿意当老师的助手,共同承担起对学生习惯的培养任务。在研究过程中,教师把孩子的变化,最近重点研究的内容及时与家长沟通。对于行为习惯比较差的学生,教师进行个案跟踪调查,重点指导。
(三)学生个案研究有了显著成效
在进行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时,总会出现性格比较特殊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学习习惯比较差,因此,他们的学习习惯养成就会花费大量时间,花费更多的精力悉心养护,为了真实记录学生习惯培养的过程,我们每位教师都根据本班情况填写了学生个案反馈表。
附:学生个案反馈表
学生姓名
方诩铮
学生性别
四、研究成果:
(一)经过两年的深入研究,制定出我校各学科习惯培养目标。
例:一年级数学学科习惯培养目标:

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培养课题研究方案[推荐五篇]

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培养课题研究方案[推荐五篇]

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培养课题研究方案[推荐五篇]第一篇: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培养课题研究方案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培养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将这些学习行为自觉反复操练或不自觉重复,逐步形成与学习需要相联系的自动化学习行为习惯,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学会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主体学习的重要体现。

通过对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调查表明:当前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存在明显的差距,许多学生在独立思考习惯、认真作业习惯、预习习惯、质疑问难习惯、复习习惯及阅读积累习惯上存在缺陷,不良的语文学习习惯必将会对这些学生的语文素质的提高带来负面影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已迫在眉睫。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逐步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模式,语文学习习惯则是在语文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行为方式。

它一经形成就将成为语文学习活动的一种倾向和需要,并自动地表现出来,在当前新课程标准的新形势下,如何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其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无疑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当今社会的发展给人类提出了新的要求,终身学习是未来社会的生存的必要条件,而学习习惯的养成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学习的空间,也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语文,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当前的语文学习,而且对其今后的学习工作都将产生较大的影响,使之终身受益,这对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和长远发展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拟研究解决的问题(一)观念问题:必须从学生基本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抓起,使学生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为学生终生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果基本的学习行为习惯都没有,何谈素质教育?本课题必须着力解决教师教育观念更新的问题。

(二)理论问题:依据现代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念以及有关行为习惯研究的理论,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水平为目标,确立良好学习习惯的本质特征和层级结构水平,总结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模式和评价方法等理论与实践操作技术。

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开题报告

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开题报告
实践意义
研究结果可以直接指导教学实践,帮助低年级学生更好地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提 高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研究目的
探究影响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因素
通过研究找出影响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因素,为后续研究提供支持。
研究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方法和策略
针对影响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因素,提出具体的方法和策略,为实践提供指导。
3
研究方法实施方案
详细介绍各种研究方法在本研究中的具体实施 方案和操作流程,包括研究对象、研究时间、 数据收集和处理等方面。
0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研究内容
确定研究问题
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深入研究其影响因素,并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策略和方 法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文献综述
收集和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分析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提出有效的学习习 惯养成策略和方法。
研究目标差距分析
理论目标差距
针对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需要从理论上探讨其内在机制和影响 因素,现有研究尚未完全揭示。
实践目标差距
虽然已有研究提出了一些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但在实践应用中 效果不佳,需要进一步探讨更有效的实践策略。
研究重点和难点分析
研究重点
探讨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和内在机制, 研究不同学科、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低年级学生的良好学习 习惯的共性和个性。
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研 究开题报告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文献综述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研究预期成果和创新点 • 研究现状和研究目标差距分析 • 研究方案设计和实施计划 • 研究伦理和保障措施

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研究

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研究

《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研究》研究报告一、课题界定关键词之一:“习惯”。

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倾向,是一种定型性行为,具有简单、自然、后天性、可变和情境性等特点。

关键词之二:“良好学习习惯”。

语文新课标十分强调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并明确了具体的要求。

良好学习习惯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自动化的动作,能够为更好的学习提供保证。

关键词之三:“低年级学生”。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是他们的天性,有争强好胜、渴望表扬的特点,学习习惯的养成中表现出不稳定性,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完善、纠正,反复抓,抓反复。

课题解读: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是低年段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的指导是关键,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指导和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二、理论价值(一)相关理论层面: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就是养成习惯。

”由此可见,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的教学研究统计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

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主要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位置。

良好的学习习惯较之知识对学生的发展更重要,可使学生顺利地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小学生可塑性大,各种习惯容易养成,也易于改变。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建立稳固的生理和心理的“动力定型”。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培养小学生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但是,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上往往是零碎的,不成系统的,随意性很大。

本课题研究就是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整理学生应该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深化,反复抓,抓反复,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存在的问题及
对策研究
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系列习惯,包括学习时间安排、注意力集中度、学习方法、记忆能力等。

这些习惯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学习习惯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

在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研究中,可能会发现一些问题,如:
学习时间安排不规律,注意力集中度不够。

学习方法单一,缺乏创新性。

记忆能力较弱,难以掌握新知识。

缺乏学习自律能力,容易分心。

对于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帮助学生制定规律的学习时间安排,并且在学习过程中注意保持注意力集中。

引导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学习方法。

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记忆能力的培养,可以使用多种记忆方法,如联想、归纳、分类、规律归纳等。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培养自律能力,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充分肯定和奖励学生的学习成绩,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通过这些对策,可以帮助小学低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为他们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一、课题的提出1、课题研究的背景:习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指出:“简单地说,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

”英国教育家洛克也曾说过,一切教育都可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

同样,在中国古代也早就有了“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说法。

由此可见,从一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习惯是一种能够主宰人生的顽强的、巨大的力量。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倾向性。

小学生的学习习惯是以小学生为培养对象,以学习活动为内容,有目的地经过重复或练习逐步形成,进而巩固下来并为之需要的学生行动方式。

学习习惯是影响各门学科学习的重大因素,因此,从所有学科的第一课时开始,就应该根据教学条件、学习情况、课本、教师所用教学法体系以及所依据的教学理论,有计划地、持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主动的、自主化了的持久学习方式,往往它成为一个人学习品行的一部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一个人成长中有多方面的作用,它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智力发展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重要手段,它广泛存在于学习的所有内容中,体现在学习过程里。

例如正确的坐姿、书写习惯、阅读习惯、听课习惯、作业习惯等都属于学习习惯内容。

少年儿童中却普遍养成了一些不良学习习惯,如作业马虎,拖拉,上课开小差等,而且农村家长的素质普遍不够高,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没有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如果任其发展,必然影响学生日后的健康成长。

2、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学习习惯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是明显的,它是提高学习质量的诸多重要条件之一,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指标。

学会学习是指个体在以往活动中学到的态度、习惯、方法、技能技巧等综合经验,运用到新的学习情境时,使学习变为容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研究
西夏区“三名”培养第三期学员
课题申请·评审书
课题类别一般课题
课题名一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
课题负责人
负责人所在单位
填表日期2013 年5 月15 日
西夏区“三名”培养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2013 年4 月
、数据表
、课题设计论证
方法,还注重教师、家长对待学生学习习惯的观念转变,让他们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始终
伴随着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2)研究角度上的新:研究者目前研究的对象大多是对农村学生,范围比较大,缺少对移民学生这个群体的研究,而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是农村移民学校一年级学生,范围小,
对象明确,对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可操作性比较强。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1.课题的研究思路
第一步,我们将采用调查法,对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进行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

并认真分析,兴泾一小一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有哪些,哪些是对学生学习有帮助的良好学习习惯,哪些是对学生学习有害的不良学习习惯,并分析它们各自形成的原因,并结合学生实际制定出适合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第二步,我们通过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前人研究的相关经验,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理论研究法制定实施方案。

第三步,我们将采用个案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探索纠正不良学习习惯和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

在此过程中,及时根据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动向对方案进行调整、充实第四步,对研究的结果进行成败分析,进行研究总结。

2.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课题开题前,通过设计问卷、召开座谈会、访谈等方式进行相关调查,了解兴泾一小一年级学生目前的学习习惯的现状,并进行归因分析。

同时,还要了解与学
习习惯培养有关的理论和做法,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

(2)理论研究法。

收集资料、学习理论,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深入研究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

在这基础上研究制定良好学习习惯培
养的具体目标和工作策略,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新经验,研究新问题。

、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第二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13年8月——2013年10月)
主要工作包括:观察、调查与分析,对研究对象在课题研究开始前学
习习惯的真实状况进行调查摸底,了解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同时了解家长
和其他教师对出孩子学习培养的重视程度以及对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方法的掌握情况,为本课题研究做好铺垫性和实证性工作,并撰写课题实施方案。

第三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13年10月——2015年1月)
主要工作包括: 1.按照课题实施方案启动研究;2.运用个案分析法、行
动研究法等研究方法,渐进地开展研究活动,探索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策略;3.通过课堂教学考察、家访、教师观察等活动,探索提炼小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课题实施方案。

4.不断进行阶段性的反思和总结,在行动研究中归纳研究成果。

第四阶段:研究总结阶段(2015年1月——2015年4月)
主要工作包括: 1.全面收集、整理和总结本课题的研究成果;2.撰写结题报告和研究总结,申请课题验收。

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