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物交接制度

合集下载

医疗废物交接制度

医疗废物交接制度

医疗废物交接制度-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医疗废物交接制度
1、各医疗岗位每次医疗活动产生的医疗废物(包括纤维性医疗废物——污染的被服、敷料、一次性纤维性卫生用品、单独分类)由本岗位医务人员,按医疗废物不同类别分别置于专用包装物或容器内。

2、各部门负责人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管理的人员将已分类收集的医疗废物按规定要求交接给负责转运医疗废物的专职人员;必须做好详细记录,内容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以及交物者、接物者双签名等项目。

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

3、负责转运医疗废物的专职人员按规定时间、路线将各部门分类收集的医疗废物转运到医疗废物暂存点,并做好详细记录,内容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以及交物者、接物者双签名等项目。

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

4、负责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管理的人员将暂时贮存的医疗废物交接给经环保部门许可的集中处置单位太原市医疗废物管理处的收集人员,按规定包装好后称重,然后按要求填写好转运联单,签好名,并把联单存放在暂储处。

5、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有关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物性和化学性医疗废物的规定进行分类收集。

收集医疗废物使用的专用包装物或容器应当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
6、保洁公司的收运人员在转运医疗废物前,应先检查每个桶内的医疗废物是否规定包装,然后根据收运报告联单上填写的内容核对桶数、桶号和重量,签名验收后把其中一联单报告单留在暂储处。

7、如发现有问题,保洁公司人员报告医院有关负责人,解决问题后,在联单上签名。

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

医疗废物交接制度

医疗废物交接制度

医疗废物交接制度一、引言医疗废物是指医疗机构在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具有传染性、毒性或其他危险性的废弃物。

由于医疗废物的特殊性质,其处理和管理必须遵守严格的规定,以保障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

医疗废物交接制度是指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制度和流程,确保医疗废物从产生到最终处理的各个环节都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从而实现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理和减少环境污染的目标。

二、医疗废物的分类根据医疗废物的性质和危险程度,将其分为四类:感染性废物、化学性废物、放射性废物和一般性废物。

感染性废物主要包括带有病原体的废弃物,如病人体液、医疗器械等;化学性废物主要包括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如药品残余、酸碱废液等;放射性废物就是指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废弃物,如放射性药品残渣、研究所等;一般性废物主要包括非感染、非化学、非放射性的一般废弃物,如废纸、废塑料、废玻璃等。

三、医疗废物交接制度的建立医疗废物交接制度的建立涉及到医疗废物的产生、收集、运输和处置等多个环节。

下面将从四个方面介绍医疗废物交接制度的建立。

1. 规章制度的建立医疗废物交接制度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明确各类医疗废物的分类、包装、标识和处置要求。

制定规章制度时,要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确保制度的合法性和科学性。

另外,还应制定相应的操作规范和流程,明确医疗废物交接的具体步骤和人员职责,确保操作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2. 专门机构的设立为了有效管理医疗废物的交接,应设立专门的医疗废物管理机构或科室。

该机构应由专业人员组成,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负责医疗废物的收集、运输、储存和处置等工作。

同时,该机构还应与医疗机构其他部门保持良好的协作和沟通,确保医疗废物交接工作的顺利进行。

3. 人员培训和宣传教育为了确保医疗废物交接制度的有效实施,医疗机构应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和宣传教育。

培训内容包括医疗废物分类、包装和标识等基本知识,以及医疗废物交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技能。

医疗废物安全运输和交接制度

医疗废物安全运输和交接制度

医疗废物安全运输和交接制度一、总则为保障医疗废物的安全运输和交接,符合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要求,确保医疗废物排放不对环境和人类造成危害,订立本规章制度。

二、定义1.医疗废物:包含被诊断为传染性病原体感染和诊断为感染性的医疗废物,医疗废弃物及其包装物、废弃药品及其包装物、废弃药品容器及其包装物、废弃物集中处理堆肥场、焚化场内产生的废弃物,以及医疗机构使用过的传染性病原体、注射器、针头、注射器套管、输液器等具有传染性物质的一次性使用物品。

2.医疗废物运输车辆:指特地用于医疗废物运输的车辆,必需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三、医疗废物安全运输1.前置准备–医疗废物运输车辆应定期进行技术检验和维护,确保车辆状态良好、装载设施完好,并配备相关应急设备。

–医疗废物运输人员应经过特地培训后持证上岗,了解医疗废物的特性、分类、包装和运输方法,保证操作规范和安全。

2.分类和包装–依据医疗废物的特性和危害程度,将医疗废物进行分类,并采取相应的包装措施。

–对于传染性病原体感染的医疗废物,应先在源头处进行消毒处理,然后使用密封、可靠的包装料子进行包装。

–医疗废物包装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标识清楚、准确。

3.装载和固定–进行医疗废物装车时,应确保医疗废物被妥当分隔、装载和固定,避开运输过程中发生泄漏、外泄等情况。

–医疗废物必需与其他物品分开装载,尽可能减少与非医疗废物的接触。

4.运输过程中的掌控措施–在运输过程中,医疗废物运输车辆应保持稳定行驶,避开蓦地制动和急转弯。

–运输车辆应配备防滴漏设施,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防止医疗废物泄漏。

–严禁将医疗废物散落在道路上,必需时应掩盖防护。

5.突发情况和事故应对–医疗废物运输人员应具备应对突发情况和事故的本领,如发生泄漏、倾倒等情况,应立刻采取措施进行掌控和清理,并依照相关要求上报。

–运输人员应如实记录和报告医疗废物的数量、分类、起运地、目的地等信息,确保运输安全和可追溯性。

四、医疗废物交接1.交接责任–医疗废物交接由交接双方共同参加,并在交接记录上签字确认,以确保交接环节的可追溯性。

医疗废物交接制度

医疗废物交接制度

医疗废物交接制度一、目的为了规范医疗废物的交接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和公共卫生,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所有涉及医疗废物产生、收集、运输、交接、储存、处理和处置的人员和环节。

三、医疗废物的定义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医疗废物分为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五大类。

四、医疗废物的收集1.各部门应定人或定班负责与废物收集人员进行交接。

2.当专职收集人员到达各部门时,部门管理人员应将完好无损的包装袋(否则就加一层包装)交给专职收集人员,当面称重量。

3.填写记录单,内容包括日期、垃圾名称、科室、重量等信息,贴在包装外。

五、医疗废物的交接1.交接时,专职人员必须检查包装袋或容器的标识,标签及封口是否符合要求,有无渗漏等情况,不得将不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运送至《医疗废物暂存处》。

2.交接时应填写交接三联单,内容包括:日期、科室、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等。

3.三联单填写后,由双方核对确认后签名。

交接单由收集人员提供,一式三份。

一份由产生部门留存,一份交医院感染管理科,一份由暂存处管理员保存。

资料保存3年以上。

六、离院交接在每次医疗废物交给市指定单位时,应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按规定登记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交接时间,车牌号,并有双方签名。

月底将第一联和第二联交医院感染管理科。

七、医疗废物的储存医疗废物应储存于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暂存处,储存处应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人员活动区和生活垃圾存放场所,方便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及运送工具、车辆的出入。

八、医疗废物的处理和处置医疗废物应按照《医疗废物处理和处置技术规范》进行处理和处置,处理和处置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和公共卫生。

九、培训和宣传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医疗废物管理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员工对医疗废物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操作技能。

医疗废物交接管理制度

医疗废物交接管理制度

医疗废物交接管理制度医疗废物交接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内部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理起到了关键作用。

医疗废物不仅包括感染性废物、化学性废物、放射性废物等,还包括普通废物。

合理高效地进行医疗废物的交接管理,可以有效减少医疗废物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安全。

一、医疗废物的分类及包装为了方便管理和处理,医疗废物应根据其不同的属性进行分类。

感染性废物、化学性废物、放射性废物等应分别包装好,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普通废物也应通过特定的方式进行包装。

不同类型废物应在明确标识的袋子或容器中进行存放,严禁混装混运。

二、医疗废物交接管理的要求医疗废物的交接管理要求在医疗机构内部建立严格的操作规程,明确识别各类废物的接收、运输、储存、处理、处置等流程,并做好相关记录。

在医疗废物的交接过程中,需要操作人员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正确使用防护设备,避免发生交叉感染和事故风险。

三、医疗废物的交接环节医疗废物的交接环节包括医院内部部门之间的交接和医疗机构与专业处理单位之间的交接。

在医院内部,各科室之间应建立清晰的废物交接流程,明确责任部门和人员,保证废物安全稳妥地移交。

医疗机构与专业处理单位之间的交接,需要选择合法合规的废物处理单位,确保废物得到正确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四、医疗废物交接管理制度的实施与监督医疗废物交接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全员参与,提高员工的废物分类认识和操作技能。

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废物管理培训,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废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相关部门和监管机构应定期对医疗废物的处理情况进行检查评估,确保医疗废物交接管理制度得以有效执行。

总之,医疗废物交接管理制度对于医疗机构的安全、卫生和环保工作至关重要。

医疗废物是一项特殊的废弃物,需要专门进行管理和处理,医疗机构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制度,做好医疗废物的交接管理工作,确保废物处理安全规范,保障医院环境的清洁整洁,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水平。

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

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

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
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是指医疗机构在处置医疗废物时,为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合规处理,与相关单位或个人进行交接时所遵循的规定和程序。

这一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交接双方必须明确:交接双方应为医疗机构与具备资质的医疗废物处置单位或个人。

2. 交接过程需规范:交接双方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医疗废物的交接,确保废物不泄漏、不散落。

3. 严格核对废物信息:交接时应核对医疗废物的数量、种类、标识等信息,确保与交接记录相符。

4. 完善交接记录:交接双方必须认真填写医疗废物交接记录表,详细记录医疗废物的来源、数量、处置方式等信息,并签字确认。

5. 定期汇报与检查:医疗机构应定期向主管部门汇报医疗废物的交接情况,并接受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6. 违规行为的处理:对于违反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的行为,应依法依规进行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医疗废物交接制度

医疗废物交接制度

目录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制度医疗废物暂存处管理制度医疗废物处置流程图医疗废物安全防护工作制度医疗废物交接制度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制度医疗废物相关消毒制度医疗废物突发事故应急处理制度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制度医疗废物事故报告制度医疗废物监控人员职责医疗废物产生科室工作制度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报告制度医疗废物交接制度1、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应当对收集的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

登记资料保存三年以上。

2、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在接收医疗废物时,应外观检查医疗废物的包装与标识,并盛装于周转箱内或桶内,不得打开包装袋取出医疗废物。

对包装破损、包装外表污染时应当重新包装。

对拒不按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包装的,运送人应当立即向感染管理人员报告。

3、实行危险废物转移登记本,由县卫计委指定的医疗废物管理人员和医院医疗废物管理人员交接时共同填写,保存时间为三年。

4、科室建立医疗废物处置制度,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

医疗废物安全防护工作制度一、认真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范性文件的规定,熟悉本院制定的医疗废物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各项工作要求及安全防护知识。

二、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的正确方法和操作程序执行。

收集、运送医疗废物的人员要有严格的防护措施,要穿工作服、戴手套、工作帽、口罩等。

三、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

每次运送或贮存结束后立即进行手清洁和消毒。

四、要掌握在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存及处置过程中预防被医疗废物刺伤、擦伤等损害的措施及发生后的处理措施。

五、医疗废物暂存处禁吸烟及饮食,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

六、每日对运送车辆及设施进行清洗消毒,对暂时贮存处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

七、在收集、运送、暂存医疗废物的过程中,要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情况的发生;要掌握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情况时的紧急处理措施。

医疗废物交接制度

医疗废物交接制度

医疗废物交接制度医疗废物是指在医疗过程中产生或者被废弃的有安全风险和污染危害的物质。

医疗废物的处理对于医疗机构和社会公共卫生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医疗废物的交接和处理,加强对医疗废物的管理,建立医疗废物交接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1.交接物品的清单:明确列出医疗废物的种类和数量,包括医疗器械、废弃药品、感染性废物、化学废物等。

这样可以确保交接双方了解所交接的废物种类和数量。

2.交接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明确医疗机构和废物处理单位在交接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例如医疗机构应对废物进行分类、包装和标识,废物处理单位应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接收和处理。

3.交接时间和地点:确定医疗废物的交接时间和地点,确保交接过程的安全和高效。

交接时间可以根据医疗机构的需求和废物处理单位的能力进行协商,交接地点应是一个双方都容易到达并符合相关规定的地点。

5.废物处理的方式:明确废物处理单位的处理方式,包括焚烧、填埋、消毒等,并确保废物处理的方式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同时,应建立废物处理过程的监督机制,对废物处理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估。

6.废物处理费用的支付:确定医疗机构需要支付给废物处理单位的费用,并明确支付方式和周期。

费用应根据废物的种类和数量进行合理计算,确保双方的利益平衡。

7.交接双方的培训与考核:医疗机构和废物处理单位应对其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对医疗废物管理的认识和能力。

同时,应建立考核机制,对交接双方的工作进行评估和监督。

8.监督与协调机制:建立监督与协调机制,由相关部门负责监督和协调医疗废物的交接和处理工作,确保医疗废物交接制度的实施和执行。

通过建立医疗废物交接制度,可以加强对医疗废物的管理,提高医疗废物处理的安全性和效率。

同时,可以加强医疗机构和废物处理单位之间的合作与沟通,促进医疗废物的全面处理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只有通过科学规范的医疗废物交接制度,才能更好地保护环境、维护公共卫生和人民的健康。

医疗废物转移、交接登记制度

医疗废物转移、交接登记制度

医疗废物转移、交接登记制度
1.全院各科室医疗废物统一由物管公司专人、专用路线、专用运输工具按规定时间收集,及时封口后转运至医疗废物暂存间。

2.根据各科医疗废物产生量的不同每日转运-2次。

在运送过程中严格执行《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对需转运的医疗废物进行封口结扎,防止遗撒、流失、扩散,转运人员对医疗废物包装分类不规范的拒绝转运,同时报告总务科、护理部及医院感染管理科。

3.如在院内转运过程中发生遗撒和渗漏,应立即清理现场泄漏物,对污染的地面、物品以100o-2000rng∕L含氯消毒剂喷洒、浸泡或擦拭消毒,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工具给予相应消毒处理。

4.各科室收集完医疗废物后,医疗废物转运人员和产生科室工作人员按医院规定据实填写科室交接登记资料(“医疗废物回收登记本”),注明废物产生科室、废物名称、废物产生时间、废物数量及重量、交接时间、交接双方签字等。

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

5.医疗废物转运人员与暂存点管理人员交接登记,项目齐全,双方签字。

6.医疗废物交与委托处置单位中明公司时与暂存点管理人员进行交接登记并双方签字,登记内容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每月汇总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备案。

7.做好职业安全防护,操作时必须戴手套。

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出门必须锁门。

8.医疗废物应定点放置,禁止在非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其它废物和生活垃圾,严禁任何科室或个人转让或出卖医疗废物,如有违反按有关规定处理。

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

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

医疗废物管理规章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对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进行正规管理。

主要为了避免医疗废物造成危害,维护人类身体健康。

一、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1.由后勤科专人负责医疗废物的回收与转运交接工作,及时收集本单位产生的医疗废物,并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按照类别分置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物或者密闭的容器内。

2.建立院内交接登记记录,配备计量工具,准确记录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数量,交接时间,及双方经办人签名。

3.与政府指定医疗废物回收单位进行回收交接时,交接登记内容应齐全,项目包括来源、种类、重量、数量,交接时间及经办人签名等。

收集医疗废物的专职人员应当对医疗废物进行认真登记,执行三联单制度(交、收双方签字)。

4.交接登记资料至少保存三年。

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管理制度1、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医疗废物分置于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的包装物或者容器内;2、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3、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不能混合收集。

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4、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其相关的废物的管理,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5、化学性废物中批量的废化学试剂、废消毒剂应当交由专门机构处置;6、批量的含有汞的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报废时,应当交由专门机构处置;7、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应当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8、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排泄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9、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10、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

医疗废物交接制度

医疗废物交接制度

医疗废物交接制度
医疗废物交接制度是指医疗废物从产生到处置的全过程中交接
环节形成的一套规范化、标准化的制度。

医疗废物交接制度的实施,是保证医疗废物规范化处理和减少污染的重要保障措施。

首先,医疗机构应设立医疗废物专门收集处置部门,由专人管理。

在医院内,医疗废物应按照规定的分类、包装标准进行收集、
分类、贮存、交接和转移,避免直接与院内粉尘等环境排泄物一起
处置。

医疗废物包装应尽量减少外部包装,标识标志应醒目、清晰、规范。

当医院内的医疗废物量足够一定量时,医院应及时调度拥有
资质的医疗废物处理企业进行统一处置。

其次,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医疗废物收集和处理工作进行检查,
确保其交接环节合规有序,规范化和标准化。

各责任部门和人员应
在交接过程中互相核实,并在相应的交接记录上签字确认,确保医
疗废物的全程跟踪可追溯。

同时,定期对医疗废物处理设施进行安
全检查和维护,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最后,对于违反医疗废物交接制度的行为,应根据相关法律法
规及制度进行严肃处理,以确保医疗废物交接制度得以纪律严明地
执行。

同时,还应鼓励医疗机构在医疗废物管理方面积极推广科技、创新管理模式,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运作效率。

医疗废物交接制度是现代医院管理中非常关键的一项制度。


不仅能够更好地规范医疗废物的管理和处置,减少对社会、环境造
成的危害,还能够保证医疗机构的运行效率和形象,提高医护人员
的卫生健康保障水平,同时也是一项现代化医疗机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

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

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实用版3篇】目录(篇1)一、医疗废物的定义与分类二、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的意义三、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的具体内容四、医疗废物处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五、医疗废物管理的责任与处罚正文(篇1)一、医疗废物的定义与分类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分为五大类:感染性废物、毒性废物、损伤性废物、化学废物和病理性废物。

二、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的意义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是为了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规范、有序地从产生地点运输到集中处置单位,防止医疗废物在运输过程中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这一制度对于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保护生态环境,预防疾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三、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的具体内容1.医疗废物产生单位与集中处置单位之间应当签订医疗废物交接、处置协议。

2.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应包括医疗废物的种类、数量、交接时间、交接人员等信息。

3.医疗废物产生单位在交接医疗废物时,应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进行包装、标识、记录等工作。

4.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在接收医疗废物时,应认真查验交接登记信息,确认无误后办理交接手续。

5.医疗废物产生单位和集中处置单位应建立医疗废物交接台账,保存期限不少于五年。

四、医疗废物处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医疗废物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严密的封闭措施,防止泄漏、遗撒和非法接触。

2.运输医疗废物的车辆应定期消毒和清洁,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

3.医疗废物的暂存场所应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人员活动区和生活垃圾存放场所,防止污染环境。

五、医疗废物管理的责任与处罚医疗废物产生单位和集中处置单位应遵守国家有关医疗废物管理的法律法规,对医疗废物进行规范化管理。

目录(篇2)一、医疗废物的定义及分类二、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的意义三、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的具体内容四、医疗废物处理的注意事项五、医疗废物管理的规范与建议正文(篇2)一、医疗废物的定义及分类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医疗废物交接制度

医疗废物交接制度

医疗废物交接制度
一、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有关规定执行。

二、由总务科派专人负责收集与运送医疗废物,按规定的时间和路线到各科室收集医疗废物。

三、收集运送人员清点医疗废物的数量,检查包装袋的完好和密封性,确认包装容器没有超量
盛装(不得超过包装袋容量的3/4)后进行封装,与科室负责人员交接,在《医疗废物交接登记表》上记录并签名。

登记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

四、在运送医疗废物前,应当注明医疗废物产生单位、产生日期及类别,检查包装物或者容器
的标识、标签、封口是否符合要求,不得将不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运至医疗废物暂存处。

五、运送至医疗废物暂存处后,应对分类收集到的医疗废物进行清点统计,资料至少保存3年。

六、医疗废物暂存处管理人员与泉州市医疗废物处理中心的收运工人的交接及处置过程按照国家“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采用二联单管理,做好交接登记工作,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

医疗废物转移二联单制度
一、为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按照《医疗废物
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要求,医院医疗废物采用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

二、每车每次运送的医疗废物采用《医疗废物转移交接单》管理,由医疗废物暂存处和市医疗
废物处置中心的日常医疗废物交接时填写,登记内容包括:医疗废物的数量、交接时间、运送车号、交接人员签名。

处置中心接收人员确认该交接单上填写的医疗废物数量真实、准确后签收。

一式两份,由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和医疗废物暂存点管理人员交接时共同填写,医疗废物暂存处与处置中心分别保存,保存时间为5年。

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

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

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医疗废物是指在医疗机构或个人进行医疗、保健、疾病预防、科研等活动中产生的废物。

这些废物中含有病原体、有害化学物质等,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

为了规范医疗废物的交接流转,避免交接环节中的风险和误操作,有效控制医疗废物的污染和扩散,多数医疗机构实施了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

一、登记制度的目的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医疗废物的顺利交接转运,减少废物处理过程中的风险和错误操作,保障环境和公众安全。

通过详细的登记记录,可以追踪医疗废物的流向,方便管理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二、登记内容及要求1. 交接登记表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应填写交接登记表,包括以下内容:医疗废物生成单位、交接单位、交接日期、废物类别及数量、废物包装方式等详细信息。

登记表应由医疗机构环保部门或相关负责人管理,每一份交接都需要妥善保存。

2. 登记过程交接登记过程应由双方共同完成,包括生成单位和接收单位的医护人员共同核对交接的废物类别和数量,并签字确认。

在登记表上填写时,要确保字迹清晰、不可更改,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交接登记的重要性1. 提供监督管理依据交接登记记录提供了医疗废物的详细信息,可作为相关机构监督和管理医疗废物处理流程的重要依据。

通过登记记录,相关管理部门可以了解到医疗废物的产生量、分类及处置情况等,进而制定合理的管理政策。

2. 落实责任追究交接登记制度有助于明确医疗废物的责任主体。

在产生医疗废物的医疗机构和接收废物的单位之间建立明确的责任分工,如果废物在运输过程中出现问题,可根据登记记录进行责任追究,以维护公众安全和环境卫生。

3. 便于核算与追踪交接登记记录对医疗机构管理层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登记记录,可以实时掌握医疗废物的产生量和去向,便于机构内部核算,更好地控制和分析废物的产生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减少废物产生的措施。

四、交接登记制度的建立1. 宣传培训在医疗机构内部,应进行交接登记制度的宣传和培训工作。

医疗废物交接处理制度范本

医疗废物交接处理制度范本

医疗废物交接处理制度范本一、目的为了规范医疗废物的收集、交接、运输和处置过程,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和公共卫生,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内医疗废物的收集、交接、运输和处置工作。

三、医疗废物分类1.感染性废物: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如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用品、器具等。

2.病理性废物:人体组织、器官、肢体等医学研究、教学、病理检查过程中产生的废物。

3.损伤性废物:尖锐物品、锐器等可能刺伤或割伤人员的废物,如针头、注射器、口腔镊子等。

4.药物性废物:过期、变质、被污染的药品,以及中药煎药残渣等。

5.化学性废物:具有化学毒性、腐蚀性、反应性等危险特性的医疗废物,如化学消毒剂、废弃的化学试剂等。

四、医疗废物收集1.各部门产生的医疗废物应按照分类要求,分别放入指定的收集容器或包装袋中。

2.感染性废物应放入有警示标识的防渗漏黄色医疗废物袋中,当袋装量达到3/4时,应及时封口,保证封口紧实、严密,并在每个袋面粘贴标签,注明产生科室、日期、类别、特别说明。

3.损伤性废物应放入专用利器盒内,并在盒面粘贴标签,注明产生科室、日期、类别。

4.药物性废物可放入感染性废物袋内,但应在标签上注明。

5.化学性废物应放入专用容器内,并在容器上粘贴标签,注明废物性质、日期等。

五、医疗废物交接1.各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与废物收集人员进行交接。

2.交接时,专职人员应检查包装袋或容器的标识、标签及封口是否符合要求,有无渗漏等情况,不得将不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运送至暂存处。

3.交接时应填写交接三联单,内容包括:日期、科室、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等。

4.三联单填写后,由双方核对确认后签名。

交接单由收集人员提供,一式三份。

一份由产生部门留存,一份交医院感染管理科,一份由暂存处管理员保存。

资料保存3年以上。

5.专职收集人员另外登记一份,每日作全院各类废物统计,月底总计。

医疗废物交接制度

医疗废物交接制度

医疗废物交接制度医疗废物交接制度指的是医疗机构内部,特别是医疗废物产生、存储、搬运和处理过程中,通过严格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稳定和环保性的一系列措施和管理规定。

医疗废物是一种特别的废物,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侧紧要的角色,由于它的不规范处理可能会对人类造成极大的危害。

为了更好地保障整个社会的公共卫生,掌控医疗废物的污染与传播,各地的医院和医疗机构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医疗废物交接制度。

一、医疗废物的分类及性质1.医疗废物的分类依据《医疗废物管理方法》中的定义,医疗废物按其有害性、传染性和化学性质等特点,分为五类:(1)一类医疗废物:指对人体没有直接传染危害的医疗废物,如:废纸张、废纱布、废棉布、废口罩等;(2)二类医疗废物:指单独收集、存放、运输和处理的有可能传染病原体的医疗废物,如:包括感染性口腔、呼吸道、血液、体液等的医疗废物等;(3)三类医疗废物:指对人体有潜在危害、但处理不当也不会直接传染的医疗废物,如放射性医疗废物等;(4)四类医疗废物:指对环境和其他物质有污染和破坏作用的医疗废物,如:含汞温度计、废灯管、废电池等;(5)五类医疗废物:指由于物品的成分不确定或由于清洁不彻底而产生的医疗废物。

2.医疗废物的性质(1)化学性质:医疗废物中有很多化学品,其中包含有毒有害物质,如不安全废物、汞、染料等。

(2)感染性质:包括病菌、防治过程中所产生的细菌、病毒、霉菌等,可以造成传染病的传播。

(3)物理性质:如剪切手术、脱臼手术、断头手术等所产生的医疗废物,它们的物理性质和其他物质不同,所以在传播和处理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二、医疗废物交接制度的意义1.保护医务人员和社会大众健康建立医疗废物交接制度,首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医务人员和社会大众的健康。

处理医疗废物是一项高危操作,一旦操作不当,便会对操作人员和四周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

2.保障公共环境安全医疗废物的处理涉及到人体、环境等多个层面。

医疗废物登记交接制度(5篇)

医疗废物登记交接制度(5篇)

医疗废物登记交接制度1、各医疗岗位每次医疗活动产生的医疗废物由本岗位医务人员,按医疗废物不同类别分别置于专用包装物或容器内。

2、各科室保洁工人负责医疗垃圾的收集登记工作,感染性废物放入黄色垃圾袋内、损伤性废物放入利器盒内,不得随意取出。

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并在医疗废物包装袋、容器外表粘贴警示标识,标签内容有废物类别、生产日期、科室、对医疗废物进行秤重。

然后填写医疗废物交接登记表,内容包括医疗废物的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以及与科室人员双签名等项目。

登记资料至少保存____年。

3、院内各科室每天按照规定的时间及时将医疗废物收集,交给运送人员并在交接本上签名,运送人员与科内人员核实后运送至暂存间。

医疗废物暂存间管理人员核对医疗废弃物收集运送登记的数量与实物是否一致、是否密封、有无粘贴警示标识等并在交接本上签名。

如不符合要求不得转运。

4、本院将医疗废物交与肇庆医疗垃圾处理站进行集中处置,并签署了委托处置协议书,医院医疗废物暂存间的工作人员严格执行交接制度,认真与肇庆医疗垃圾处理站工人进行交接并做好登记,且登记资料需保存____年。

5、医院医疗废物暂存间实行专人负责制。

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分类管理的要求存放,在医疗废物储存过程应当严防造成包装物或容器破损和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和扩散。

6、严禁回收买卖医疗废物,一旦发现将按有关法规给予严肃处理。

医疗废物登记交接制度(2)是指医疗机构对产生的医疗废物进行登记和交接管理的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规范、高效处理,防止废物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和伤害。

具体的医疗废物登记交接制度包括以下内容:1. 登记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废物登记制度,对医疗废物的产生、分类、数量、处理情况等进行登记记录。

2. 交接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废物交接制度,明确废物的交接责任人、交接地点和交接时间等要求。

医疗废物登记交接制度范文(4篇)

医疗废物登记交接制度范文(4篇)

医疗废物登记交接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疗废物管理,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置,制定本登记交接制度。

第二条本登记交接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产生的所有医疗废物。

第三条医疗废物登记交接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医疗废物的登记交接流程,记录医疗废物的产生、收集、运输、处置等全过程,并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理。

第四条医疗废物登记交接制度的相关术语定义如下:1. 医疗废物:指医疗或其他保健机构在诊疗活动中产生的东西,包括医疗用品(如注射器、针头等)、医疗器械、医用材料、药品残渣等。

2. 产生单位:指医疗废物产生的部门或单位。

3. 接收单位:指医疗废物交接后进行处理的部门或单位。

4. 登记员:指负责医疗废物登记工作的人员。

5. 医疗废物交接单:指医疗废物的登记交接记录表格,用于记录医疗废物的产生、收集、运输、处置等全过程。

6. 医疗废物交接验收人员:指在医疗废物交接过程中进行验收工作的人员。

第二章医疗废物登记交接流程第五条医疗废物登记交接流程如下:1. 产生单位将医疗废物交接单填写完整、准确,包括医疗废物名称、数量、包装方式等信息。

2. 产生单位将医疗废物交接单与医疗废物一起进行严密包装,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标识。

3. 产生单位将医疗废物交接单交由登记员进行登记,同时将医疗废物交接给接收单位。

4. 登记员对医疗废物交接单上的信息进行核对,确保准确无误。

5. 接收单位接收医疗废物,并在医疗废物交接单上签字确认。

6. 登记员将医疗废物交接单存档,并将相关信息录入医疗废物管理系统。

7. 医疗废物交接验收人员对医疗废物进行验收,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理。

第三章医疗废物登记交接责任第六条产生单位的责任:1. 按照规定将医疗废物交接单填写完整、准确,并通过包装、标识等方式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交接。

2. 按时将医疗废物交接给登记员,并配合登记员进行相关登记工作。

第七条登记员的责任:1. 对医疗废物交接单上的信息进行核对,确保准确无误。

医疗废物交接的制度

医疗废物交接的制度

医疗废物交接的制度医疗废物交接制度一、目的确保医疗废物得到妥善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和公共健康。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内所有产生医疗废物的部门和个人。

三、职责1. 医疗废物产生部门负责收集、分类和临时储存医疗废物。

2. 医疗废物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更新和监督执行医疗废物交接制度。

3. 医疗废物处理单位负责接收、运输和最终处理医疗废物。

四、医疗废物分类1. 感染性废物:包括使用过的医疗器械、敷料、血液制品等。

2. 病理性废物:包括人体组织、器官等。

3. 化学性废物:包括过期药品、化学试剂等。

4. 放射性废物:包括放射性物质和放射性污染物品。

五、医疗废物收集1. 医疗废物产生部门应使用专用容器收集医疗废物,并进行适当的消毒处理。

2. 容器应有明显标识,标明废物类别和产生部门。

六、医疗废物交接流程1. 交接前,产生部门应填写医疗废物交接记录,包括废物种类、重量、交接人等信息。

2. 交接时,产生部门与处理单位应共同核对废物种类、数量,并在交接记录上签字确认。

3. 交接后,处理单位负责将医疗废物安全运输至指定处理场所。

七、医疗废物储存1. 医疗废物应存放在指定的临时储存场所,避免与非医疗废物混放。

2. 储存场所应保持清洁、通风良好,并有防止废物散落的措施。

八、医疗废物运输1. 医疗废物运输应使用专用车辆,并采取防漏、防散措施。

2. 运输人员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医疗废物安全、及时地送达处理单位。

九、医疗废物处理1. 处理单位应按照国家规定的方法和标准对医疗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2. 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应按照医疗废物管理规定进行处理。

十、监督与检查1. 医疗废物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医疗废物交接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

十一、培训与宣传1. 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医疗废物管理知识的培训。

2. 加强对医疗废物管理重要性的宣传,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
一、有专职负责人负责医疗垃圾的收集工作,感染性废物放入黄色垃圾袋内,损伤性废物放入锐器盒内,不得随意取出。

二、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 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三、在医疗废物包装袋、容器外表面粘贴警示标识,标明医疗垃圾产生的科室和产生日期。

然后填写医疗废弃物收集登记本并签名,档案保存三年。

医疗废弃物卫生安全防护制度
一、认真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范性文件的规定,熟悉本机构制定的医疗废物管理规章制度、工
作流程,各项工作要求及安全防护知识。

二、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暂时储存的正确方法和操作程序执行。

三、防治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每次运送或储存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

四、要掌握医疗废弃物分类、收集、暂时储存及处置过程中预防被医疗废物刺伤、擦伤等伤害的措施及发生后的处理措施。

五、医疗废物暂时存储处禁止吸烟饮食,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

六、在收集、暂时储存医疗废物过程中,要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情况的发生,要掌握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情况的紧急处理措施。

医疗废弃物暂时储存制度
一、袋装的废弃物必须装入暂时储存室内,袋口密封。

二、医疗废物暂时储存时间不得超过三天。

三、储存室要严密的封闭措施,有专人管理,不得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

四、有防鼠、防蚊蝇、防蟑螂的安全措施。

五、室外设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室内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

六、室内要每日进行清洁和消毒,可用含氯消毒剂喷雾擦拭。

医疗废物暂存室
诊所医疗废物管理应急预案
1、个体诊所负责人应自觉严格遵守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切实做好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

2、发现有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的现象,了解情况后应立即向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报告具体情况。

3、由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调查,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

对现场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和相应的补救措施。

4、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漏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者其它无害化处置,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

5、消毒工作从感染性废物污染最轻的区域向污染最重的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进行消毒。

6、调查处理工作结束后,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

7、医疗废物刺伤、擦伤等损伤后的处理方法:
1)可用肥皂水、清水、无菌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局部的重力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0.5%碘伏等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

4)保留物品,以便辨认其传染性。

5)报告内容包括发生时间、发生地点、直接参与人及其相关
的情况。

6)根据具体情况尽快采取医疗措施,医学观察。

8、对破碎体温计、血压计泄漏的水银收集方法:
①收集人需佩带口罩、手套,用硬纸片做成小套,收集散落的水银珠;
②将套内收集的水银珠放进有盖的小药瓶中,药瓶中须放有一定量的水;
③将装有水银的小药瓶送到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备科仪器维修部保管。

医疗废物内部运送方法
1、运送人员必须做好卫生安全防护后进行转运
2、负责转送医疗废物的人员在转运医疗废物时,应检查包装物或容器的标识及封口是否符合要求不得转送没有标识或标识不明的医疗废物。

/3、运送人员每天下午5 时从医疗废物产生地收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并按规定的路线送至门诊内指定的暂时贮存
地点。

4、运送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时应防止造成包装物或容器破损和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和扩散并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

5、运送医疗废物应当使用防渗漏和遗撒无锐利边角、易于装卸和清洁的专用运送工具。

6、每天转送结束后应当对转送工具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后备用。

7、每天转运结束后运送人员必须做好医疗废物登记,登记内容包括医疗废物的种类,重量、交接时间、交接人(单位)、经办人等,比做好签字。

登记资料保管三年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