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物交接制度
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
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
一、医疗废物产生地医务人员和运送人员应共同清点废物种类、数量,由运送人员统一记录。
二、记录内容包括日期、部门及医疗废物类别、重量或数量等项目,胎盘、一次性血液透析器、输血血袋、介入用导丝、导管、鞘管等,需按个数记录,交、接人员分别签名。
三、对拒不按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包装的,运送人员应当立即向后勤科报告。
四、每天由医疗废物暂存处人员与河南辰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回收人员当面交接,交接时应记录项目包括医疗机构名称、各类别废物质量、交接时间、车牌号码,回收人员签名、暂存处人员签名。
五、各项登记记录应当妥善保管,登记资料保存三年以上,随时备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80号《医疗废物管理条例》[S].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卫生部.《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S].2003。
医疗废物交接管理制度
医疗废物交接管理制度医疗废物交接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内部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理起到了关键作用。
医疗废物不仅包括感染性废物、化学性废物、放射性废物等,还包括普通废物。
合理高效地进行医疗废物的交接管理,可以有效减少医疗废物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安全。
一、医疗废物的分类及包装为了方便管理和处理,医疗废物应根据其不同的属性进行分类。
感染性废物、化学性废物、放射性废物等应分别包装好,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普通废物也应通过特定的方式进行包装。
不同类型废物应在明确标识的袋子或容器中进行存放,严禁混装混运。
二、医疗废物交接管理的要求医疗废物的交接管理要求在医疗机构内部建立严格的操作规程,明确识别各类废物的接收、运输、储存、处理、处置等流程,并做好相关记录。
在医疗废物的交接过程中,需要操作人员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正确使用防护设备,避免发生交叉感染和事故风险。
三、医疗废物的交接环节医疗废物的交接环节包括医院内部部门之间的交接和医疗机构与专业处理单位之间的交接。
在医院内部,各科室之间应建立清晰的废物交接流程,明确责任部门和人员,保证废物安全稳妥地移交。
医疗机构与专业处理单位之间的交接,需要选择合法合规的废物处理单位,确保废物得到正确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四、医疗废物交接管理制度的实施与监督医疗废物交接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全员参与,提高员工的废物分类认识和操作技能。
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废物管理培训,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废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相关部门和监管机构应定期对医疗废物的处理情况进行检查评估,确保医疗废物交接管理制度得以有效执行。
总之,医疗废物交接管理制度对于医疗机构的安全、卫生和环保工作至关重要。
医疗废物是一项特殊的废弃物,需要专门进行管理和处理,医疗机构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制度,做好医疗废物的交接管理工作,确保废物处理安全规范,保障医院环境的清洁整洁,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水平。
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
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
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是指医疗机构在处置医疗废物时,为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合规处理,与相关单位或个人进行交接时所遵循的规定和程序。
这一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交接双方必须明确:交接双方应为医疗机构与具备资质的医疗废物处置单位或个人。
2. 交接过程需规范:交接双方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医疗废物的交接,确保废物不泄漏、不散落。
3. 严格核对废物信息:交接时应核对医疗废物的数量、种类、标识等信息,确保与交接记录相符。
4. 完善交接记录:交接双方必须认真填写医疗废物交接记录表,详细记录医疗废物的来源、数量、处置方式等信息,并签字确认。
5. 定期汇报与检查:医疗机构应定期向主管部门汇报医疗废物的交接情况,并接受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6. 违规行为的处理:对于违反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的行为,应依法依规进行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医疗废物交接制度
目录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制度医疗废物暂存处管理制度医疗废物处置流程图医疗废物安全防护工作制度医疗废物交接制度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制度医疗废物相关消毒制度医疗废物突发事故应急处理制度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制度医疗废物事故报告制度医疗废物监控人员职责医疗废物产生科室工作制度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报告制度医疗废物交接制度1、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应当对收集的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
登记资料保存三年以上。
2、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在接收医疗废物时,应外观检查医疗废物的包装与标识,并盛装于周转箱内或桶内,不得打开包装袋取出医疗废物。
对包装破损、包装外表污染时应当重新包装。
对拒不按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包装的,运送人应当立即向感染管理人员报告。
3、实行危险废物转移登记本,由县卫计委指定的医疗废物管理人员和医院医疗废物管理人员交接时共同填写,保存时间为三年。
4、科室建立医疗废物处置制度,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
医疗废物安全防护工作制度一、认真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范性文件的规定,熟悉本院制定的医疗废物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各项工作要求及安全防护知识。
二、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的正确方法和操作程序执行。
收集、运送医疗废物的人员要有严格的防护措施,要穿工作服、戴手套、工作帽、口罩等。
三、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
每次运送或贮存结束后立即进行手清洁和消毒。
四、要掌握在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存及处置过程中预防被医疗废物刺伤、擦伤等损害的措施及发生后的处理措施。
五、医疗废物暂存处禁吸烟及饮食,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
六、每日对运送车辆及设施进行清洗消毒,对暂时贮存处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
七、在收集、运送、暂存医疗废物的过程中,要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情况的发生;要掌握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情况时的紧急处理措施。
医疗废物交接登记管理制度
医疗废物交接登记管理制度
1.各医疗岗位每次医疗活动产生的医疗废物由本岗位医务人员,按医疗废物不同类别分别置于专用包装物或容器内。
2.各科安排专人负责医疗垃圾的收集登记工作,感染性废物放入黄色垃圾袋内、损伤性废物放入利器盒内,不得随意取出。
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四分之三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并在医疗废物包装袋、容器外表粘贴警示标识,标签内容有废物类别、生产日期、科室、对医疗废物进行秤重。
然后填写医疗废物交接登记表,内容包括医疗废物的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以及与科室人员双签名等项目。
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
3.院内各科室每天及时将医疗废物收集,交给运送人员并在交接本上签名,运送人员与科内人员核实后运送至暂存间。
医疗废物暂存间管理人员核对医疗废弃物收集运送登记的数量与实物是否一致、是否密封、有无粘贴警示标识等并在交接本上签名。
如不符合要求不得转运。
4.本院将医疗废物交与收购公司进行集中处置,并签署了委托处置协议书,医院医疗废物暂存间的工作人员严格执行交接制度,认真与收购公司工人进行交接并做好登记,且登记资料需保存5年。
5.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分类管理的要求存放,在医疗废物储存过程应当严防造成包装物或容器破损和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和扩散。
6.严禁回收买卖医疗废物,一旦发现将按有关法规给予严肃处理。
医疗废物交接制度
医疗废物交接制度医疗废物是指在医疗过程中产生或者被废弃的有安全风险和污染危害的物质。
医疗废物的处理对于医疗机构和社会公共卫生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医疗废物的交接和处理,加强对医疗废物的管理,建立医疗废物交接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1.交接物品的清单:明确列出医疗废物的种类和数量,包括医疗器械、废弃药品、感染性废物、化学废物等。
这样可以确保交接双方了解所交接的废物种类和数量。
2.交接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明确医疗机构和废物处理单位在交接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例如医疗机构应对废物进行分类、包装和标识,废物处理单位应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接收和处理。
3.交接时间和地点:确定医疗废物的交接时间和地点,确保交接过程的安全和高效。
交接时间可以根据医疗机构的需求和废物处理单位的能力进行协商,交接地点应是一个双方都容易到达并符合相关规定的地点。
5.废物处理的方式:明确废物处理单位的处理方式,包括焚烧、填埋、消毒等,并确保废物处理的方式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同时,应建立废物处理过程的监督机制,对废物处理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估。
6.废物处理费用的支付:确定医疗机构需要支付给废物处理单位的费用,并明确支付方式和周期。
费用应根据废物的种类和数量进行合理计算,确保双方的利益平衡。
7.交接双方的培训与考核:医疗机构和废物处理单位应对其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对医疗废物管理的认识和能力。
同时,应建立考核机制,对交接双方的工作进行评估和监督。
8.监督与协调机制:建立监督与协调机制,由相关部门负责监督和协调医疗废物的交接和处理工作,确保医疗废物交接制度的实施和执行。
通过建立医疗废物交接制度,可以加强对医疗废物的管理,提高医疗废物处理的安全性和效率。
同时,可以加强医疗机构和废物处理单位之间的合作与沟通,促进医疗废物的全面处理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只有通过科学规范的医疗废物交接制度,才能更好地保护环境、维护公共卫生和人民的健康。
医疗废物的交接制度
医疗废物的交接制度一、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在接收医疗废物时,应外观检查医疗卫生机构是否按规定进行包装、标识,并盛装于周转箱内,不得打开包装袋取出医疗废物。
对包装破损、包装外表污染或未盛装于周转箱内的医疗废物,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应当要求医疗卫生机构重新包装、标识,并盛装于周转箱内。
拒不按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包装的,运送人员有权拒绝运送,并向当地环保部门报告。
二、化学性医疗废物应由医疗卫生机构委托有经营资格的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处置,未取得相应许可的处置单位医疗废物运送人员不得接收化学性医疗废物。
三、医疗卫生机构交予处置的废物采用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
设区的市环保部门对医疗废物转移计划进行审批。
转移计划批准后,医疗废物产生单位和处置单位的日常医疗废物交接可采用简化的《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医疗废物专用)。
在医疗卫生机构、处置单位及运送方式变化后,应对医疗废物转移计划进行重新审批。
四、《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医疗废物专用)一式两份,每月一张,由处置单位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人员交接时共同填写,医疗卫生机构和处置单位分别保存,保存时间为5年。
五、每车每次运送的医疗废物采用《医疗废物运送登记卡》管理,一车一卡,由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人员交接时填写并签字。
六、当医疗废物运至处置单位时,处置厂接收人员确认该登记卡上填写的医疗废物数量真实、准确后签收。
七、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应当填报医疗废物处置月报表,报当地环保主管部门。
八、医疗废物产生单位和处置单位应当填报医疗废物产生和处置的年报表,并于每年1月份向当地环保主管部门报送上一年度的产生和处置情况年报表。
益盛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医疗废物转运车辆管理制度一、医疗废物转运车辆必须配置防止污染扩散的专用箱,专用箱内须备有:(1)消毒器械及消毒剂;(2)收集工具及包装袋;(3)人员卫生防护用品等。
二、为保证在非满载运输时车辆紧急启、停或发生事故时医疗废物周转箱不会翻倒,收运人员应对货物进行固定。
医疗废物医疗废物交接制度
医疗废物医疗废物交接制度一、目的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防止医疗废物对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危害,同时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内所有产生、收集、储存、运输和处置医疗废物的部门和人员。
三、职责1. 医疗废物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医疗废物交接流程,并监督执行。
2. 各科室负责本部门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和初步包装。
3. 医疗废物收集人员负责将各科室的医疗废物安全收集并交接给指定的储存区域。
4. 医疗废物储存部门负责对收集来的废物进行登记、分类储存,并确保安全。
5. 医疗废物运输部门负责将废物安全运输至指定的处置场所。
四、交接流程1. 各科室应使用专用的医疗废物收集容器,并按照废物的类型进行分类。
2. 医疗废物收集人员应每日定时到各科室收集废物,并与科室负责人进行交接。
3. 交接时,双方应核对废物的种类、数量,并在交接记录上签字确认。
4. 收集人员应将废物安全运送至储存区域,并与储存部门进行交接。
5. 储存部门应对废物进行登记,并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储存。
6. 废物运输部门应根据废物的类型和数量,安排合适的运输工具和时间,确保废物安全运输。
五、废物分类1. 感染性废物:包括使用过的针头、注射器、手术刀片等。
2. 病理性废物:包括手术切除的组织、器官等。
3. 药物性废物:包括过期、失效的药物等。
4. 化学性废物:包括化学试剂、消毒剂等。
5. 放射性废物:按照放射性废物管理规定处理。
六、废物储存1. 医疗废物应储存在符合安全标准的专用储存设施内。
2. 储存设施应有明确的标识,并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3. 储存期限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时限。
七、废物处置1. 医疗废物应由有资质的废物处置单位进行最终处置。
2. 废物处置单位应提供废物处置的合格证明。
八、记录和报告1. 医疗废物的收集、储存、运输和处置过程应有完整的记录。
2. 各相关部门应定期对医疗废物管理情况进行自查,并上报管理部门。
3. 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
医疗废物管理规章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对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进行正规管理。
主要为了避免医疗废物造成危害,维护人类身体健康。
一、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1.由后勤科专人负责医疗废物的回收与转运交接工作,及时收集本单位产生的医疗废物,并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按照类别分置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物或者密闭的容器内。
2.建立院内交接登记记录,配备计量工具,准确记录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数量,交接时间,及双方经办人签名。
3.与政府指定医疗废物回收单位进行回收交接时,交接登记内容应齐全,项目包括来源、种类、重量、数量,交接时间及经办人签名等。
收集医疗废物的专职人员应当对医疗废物进行认真登记,执行三联单制度(交、收双方签字)。
4.交接登记资料至少保存三年。
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管理制度1、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医疗废物分置于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的包装物或者容器内;2、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3、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不能混合收集。
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4、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其相关的废物的管理,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5、化学性废物中批量的废化学试剂、废消毒剂应当交由专门机构处置;6、批量的含有汞的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报废时,应当交由专门机构处置;7、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应当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8、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排泄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9、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10、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
医疗废物交接登制度
医疗废物交接登制度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一、目的: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合规处理,防止医疗废物对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危害。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内所有产生、收集、储存、运输和处理医疗废物的部门和个人。
三、定义:医疗废物:指医疗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四、组织机构:1. 医疗废物管理小组:负责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包括制定相关政策、监督执行和定期检查。
2. 医疗废物收集人员:负责收集和分类医疗废物。
3. 医疗废物运输人员:负责将医疗废物从收集点安全运输至指定的储存场所。
五、医疗废物分类:1. 感染性废物:包括使用过的针头、注射器、手术刀片等。
2. 病理性废物:包括病理组织、器官等。
3. 药物性废物:包括过期、损坏的药品。
4. 化学性废物:包括化学试剂、消毒剂等。
5. 放射性废物:包括放射性物质。
六、交接流程:1. 产生医疗废物的部门应在产生废物后立即进行分类,并存放在指定的容器内。
2. 收集人员定期到各部门收集医疗废物,并与产生废物的部门进行交接登记。
3. 交接时,双方需核对废物的种类、数量、来源等信息,并在交接登记表上签字确认。
4. 收集人员将医疗废物运输至指定的储存场所,并再次进行登记。
七、储存管理:1. 医疗废物应存放在符合安全标准的储存设施内。
2. 储存场所应有专人管理,确保废物不被非法转移或泄露。
3. 储存场所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八、运输管理:1. 医疗废物的运输应使用专用的运输工具,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2. 运输人员应持有有效的运输许可,并按照规定的路线进行运输。
3. 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医疗废物的泄露和污染。
九、处理与处置:1. 医疗废物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2. 处理后的废物应进行最终处置,确保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十、记录与档案:1. 所有医疗废物的产生、收集、储存、运输和处理过程都应有详细的记录。
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
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实用版3篇】目录(篇1)一、医疗废物的定义与分类二、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的意义三、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的具体内容四、医疗废物处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五、医疗废物管理的责任与处罚正文(篇1)一、医疗废物的定义与分类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分为五大类:感染性废物、毒性废物、损伤性废物、化学废物和病理性废物。
二、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的意义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是为了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规范、有序地从产生地点运输到集中处置单位,防止医疗废物在运输过程中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这一制度对于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保护生态环境,预防疾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三、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的具体内容1.医疗废物产生单位与集中处置单位之间应当签订医疗废物交接、处置协议。
2.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应包括医疗废物的种类、数量、交接时间、交接人员等信息。
3.医疗废物产生单位在交接医疗废物时,应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进行包装、标识、记录等工作。
4.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在接收医疗废物时,应认真查验交接登记信息,确认无误后办理交接手续。
5.医疗废物产生单位和集中处置单位应建立医疗废物交接台账,保存期限不少于五年。
四、医疗废物处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医疗废物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严密的封闭措施,防止泄漏、遗撒和非法接触。
2.运输医疗废物的车辆应定期消毒和清洁,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
3.医疗废物的暂存场所应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人员活动区和生活垃圾存放场所,防止污染环境。
五、医疗废物管理的责任与处罚医疗废物产生单位和集中处置单位应遵守国家有关医疗废物管理的法律法规,对医疗废物进行规范化管理。
目录(篇2)一、医疗废物的定义及分类二、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的意义三、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的具体内容四、医疗废物处理的注意事项五、医疗废物管理的规范与建议正文(篇2)一、医疗废物的定义及分类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医疗废物交接制度
医疗废物交接制度
一、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有关规定执行。
二、由总务科派专人负责收集与运送医疗废物,按规定的时间和路线到各科室收集医疗废物。
三、收集运送人员清点医疗废物的数量,检查包装袋的完好和密封性,确认包装容器没有超量
盛装(不得超过包装袋容量的3/4)后进行封装,与科室负责人员交接,在《医疗废物交接登记表》上记录并签名。
登记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
四、在运送医疗废物前,应当注明医疗废物产生单位、产生日期及类别,检查包装物或者容器
的标识、标签、封口是否符合要求,不得将不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运至医疗废物暂存处。
五、运送至医疗废物暂存处后,应对分类收集到的医疗废物进行清点统计,资料至少保存3年。
六、医疗废物暂存处管理人员与泉州市医疗废物处理中心的收运工人的交接及处置过程按照国家“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采用二联单管理,做好交接登记工作,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
医疗废物转移二联单制度
一、为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按照《医疗废物
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要求,医院医疗废物采用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
二、每车每次运送的医疗废物采用《医疗废物转移交接单》管理,由医疗废物暂存处和市医疗
废物处置中心的日常医疗废物交接时填写,登记内容包括:医疗废物的数量、交接时间、运送车号、交接人员签名。
处置中心接收人员确认该交接单上填写的医疗废物数量真实、准确后签收。
一式两份,由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和医疗废物暂存点管理人员交接时共同填写,医疗废物暂存处与处置中心分别保存,保存时间为5年。
医疗废物登记交接制度
医疗废物登记交接制度一、前言医疗废物是由医疗活动产生的含有病原体或有害化学物质等特殊性质的废物,其处理和管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特殊的危害性和严重性。
因此,建立医疗废物的登记交接制度对于医疗机构保障工作安全、环境和居民的生态环境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法规和规定医疗废物登记交接制度主要依据以下法律法规和规定:1.《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医疗机构感染管理规定》3.《医疗机构职业卫生管理规定》以上法规和规定中均明确规定了医疗废物的分类、包装、贮存、运输、处置等方面的规定,并在医疗机构中落地实施。
三、主体内容1.登记制度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废物的登记制度,对医疗废物产生、收集、处置等过程进行严格管理,并将其登记在医疗机构防疫系统中。
登记时应当记录医疗废物类别、数量和处理方式等信息,并进行时间戳记录。
同时,对医疗废物的处理情况进行相关记录。
2.交接制度医疗机构要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的交接制度。
每天医疗废物应当在指定时间内集中交接。
记录医疗废物的数量、类别和处理方式等信息,并由医疗废物的二次负责人进行签字确认。
同时,医疗机构应当设置专门的运输通道和交接点,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交接。
3.运输制度医疗机构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将医疗废物交由专业的医疗废物处理单位进行处理,确保医疗废物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二次污染。
在运输过程中,医疗废物应当遵守相关规定进行封装和标识,并在运输过程中进行隔离和防护。
4.质量管理医疗机构内的医疗废物管理应当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质量管理,包括与医疗废物管理有关的管理人员及员工的培训,以及建立相应的内部管理制度和监督检查制度等,确保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总结建立医疗废物登记交接制度,可以有效的规范医疗废物处理的流程,保障医疗机构工作安全、居民和环境健康安全。
医疗机构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管理水平,加强对医疗废物的管理,落实责任,全面提升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和规范化水平。
医疗废物交接制度
医疗废物交接制度医疗废物交接制度指的是医疗机构内部,特别是医疗废物产生、存储、搬运和处理过程中,通过严格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稳定和环保性的一系列措施和管理规定。
医疗废物是一种特别的废物,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侧紧要的角色,由于它的不规范处理可能会对人类造成极大的危害。
为了更好地保障整个社会的公共卫生,掌控医疗废物的污染与传播,各地的医院和医疗机构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医疗废物交接制度。
一、医疗废物的分类及性质1.医疗废物的分类依据《医疗废物管理方法》中的定义,医疗废物按其有害性、传染性和化学性质等特点,分为五类:(1)一类医疗废物:指对人体没有直接传染危害的医疗废物,如:废纸张、废纱布、废棉布、废口罩等;(2)二类医疗废物:指单独收集、存放、运输和处理的有可能传染病原体的医疗废物,如:包括感染性口腔、呼吸道、血液、体液等的医疗废物等;(3)三类医疗废物:指对人体有潜在危害、但处理不当也不会直接传染的医疗废物,如放射性医疗废物等;(4)四类医疗废物:指对环境和其他物质有污染和破坏作用的医疗废物,如:含汞温度计、废灯管、废电池等;(5)五类医疗废物:指由于物品的成分不确定或由于清洁不彻底而产生的医疗废物。
2.医疗废物的性质(1)化学性质:医疗废物中有很多化学品,其中包含有毒有害物质,如不安全废物、汞、染料等。
(2)感染性质:包括病菌、防治过程中所产生的细菌、病毒、霉菌等,可以造成传染病的传播。
(3)物理性质:如剪切手术、脱臼手术、断头手术等所产生的医疗废物,它们的物理性质和其他物质不同,所以在传播和处理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二、医疗废物交接制度的意义1.保护医务人员和社会大众健康建立医疗废物交接制度,首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医务人员和社会大众的健康。
处理医疗废物是一项高危操作,一旦操作不当,便会对操作人员和四周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
2.保障公共环境安全医疗废物的处理涉及到人体、环境等多个层面。
医疗废物登记交接制度(5篇)
医疗废物登记交接制度1、各医疗岗位每次医疗活动产生的医疗废物由本岗位医务人员,按医疗废物不同类别分别置于专用包装物或容器内。
2、各科室保洁工人负责医疗垃圾的收集登记工作,感染性废物放入黄色垃圾袋内、损伤性废物放入利器盒内,不得随意取出。
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并在医疗废物包装袋、容器外表粘贴警示标识,标签内容有废物类别、生产日期、科室、对医疗废物进行秤重。
然后填写医疗废物交接登记表,内容包括医疗废物的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以及与科室人员双签名等项目。
登记资料至少保存____年。
3、院内各科室每天按照规定的时间及时将医疗废物收集,交给运送人员并在交接本上签名,运送人员与科内人员核实后运送至暂存间。
医疗废物暂存间管理人员核对医疗废弃物收集运送登记的数量与实物是否一致、是否密封、有无粘贴警示标识等并在交接本上签名。
如不符合要求不得转运。
4、本院将医疗废物交与肇庆医疗垃圾处理站进行集中处置,并签署了委托处置协议书,医院医疗废物暂存间的工作人员严格执行交接制度,认真与肇庆医疗垃圾处理站工人进行交接并做好登记,且登记资料需保存____年。
5、医院医疗废物暂存间实行专人负责制。
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分类管理的要求存放,在医疗废物储存过程应当严防造成包装物或容器破损和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和扩散。
6、严禁回收买卖医疗废物,一旦发现将按有关法规给予严肃处理。
医疗废物登记交接制度(2)是指医疗机构对产生的医疗废物进行登记和交接管理的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规范、高效处理,防止废物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和伤害。
具体的医疗废物登记交接制度包括以下内容:1. 登记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废物登记制度,对医疗废物的产生、分类、数量、处理情况等进行登记记录。
2. 交接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废物交接制度,明确废物的交接责任人、交接地点和交接时间等要求。
医疗废物登记交接制度范文(4篇)
医疗废物登记交接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疗废物管理,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置,制定本登记交接制度。
第二条本登记交接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产生的所有医疗废物。
第三条医疗废物登记交接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医疗废物的登记交接流程,记录医疗废物的产生、收集、运输、处置等全过程,并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理。
第四条医疗废物登记交接制度的相关术语定义如下:1. 医疗废物:指医疗或其他保健机构在诊疗活动中产生的东西,包括医疗用品(如注射器、针头等)、医疗器械、医用材料、药品残渣等。
2. 产生单位:指医疗废物产生的部门或单位。
3. 接收单位:指医疗废物交接后进行处理的部门或单位。
4. 登记员:指负责医疗废物登记工作的人员。
5. 医疗废物交接单:指医疗废物的登记交接记录表格,用于记录医疗废物的产生、收集、运输、处置等全过程。
6. 医疗废物交接验收人员:指在医疗废物交接过程中进行验收工作的人员。
第二章医疗废物登记交接流程第五条医疗废物登记交接流程如下:1. 产生单位将医疗废物交接单填写完整、准确,包括医疗废物名称、数量、包装方式等信息。
2. 产生单位将医疗废物交接单与医疗废物一起进行严密包装,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标识。
3. 产生单位将医疗废物交接单交由登记员进行登记,同时将医疗废物交接给接收单位。
4. 登记员对医疗废物交接单上的信息进行核对,确保准确无误。
5. 接收单位接收医疗废物,并在医疗废物交接单上签字确认。
6. 登记员将医疗废物交接单存档,并将相关信息录入医疗废物管理系统。
7. 医疗废物交接验收人员对医疗废物进行验收,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理。
第三章医疗废物登记交接责任第六条产生单位的责任:1. 按照规定将医疗废物交接单填写完整、准确,并通过包装、标识等方式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交接。
2. 按时将医疗废物交接给登记员,并配合登记员进行相关登记工作。
第七条登记员的责任:1. 对医疗废物交接单上的信息进行核对,确保准确无误。
医院医疗废物交接管理制度
一、目的与意义为加强医院医疗废物管理,保障医疗废物安全处置,预防疾病传播,保护环境,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产生医疗废物的科室、部门及工作人员。
三、职责分工1. 医院成立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院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监督、指导与协调。
2. 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的制定、实施与监督。
3. 各科室负责人为本科室医疗废物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本科室医疗废物管理的组织实施。
4. 医疗废物专职回收人员负责医疗废物的收集、分类、运输及交接工作。
5. 各科室医务人员负责垃圾的分类投放,确保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分离。
四、交接管理制度1. 医疗废物交接应遵循“谁产生、谁负责”的原则,各科室应设立兼职管理员,负责本科室医疗废物的分类、包装及交接工作。
2. 医疗废物交接时,双方应核对以下内容:(1)医疗废物名称、数量、重量及种类;(2)包装容器标识、封口及完整性;(3)医疗废物分类是否正确。
3. 医疗废物交接时,双方应在交接单上签字确认,并注明交接时间、地点、责任人等信息。
4. 医疗废物交接单应一式三份,分别由产生科室、回收人员和医院感染管理科保存。
5. 医疗废物交接过程中,如发现医疗废物数量、种类、包装等问题,应及时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
五、交接记录与保存1. 医疗废物交接记录应包括:交接日期、时间、地点、责任人、医疗废物名称、数量、重量及种类、包装容器标识、封口及完整性等。
2. 医疗废物交接记录应保存3年以上,以备查阅。
六、奖惩措施1. 对认真履行医疗废物交接职责,积极做好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医疗废物交接管理制度,造成不良后果的个人或单位,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医疗废物交接的制度
医疗废物交接的制度医疗废物交接制度一、目的确保医疗废物得到妥善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和公共健康。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内所有产生医疗废物的部门和个人。
三、职责1. 医疗废物产生部门负责收集、分类和临时储存医疗废物。
2. 医疗废物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更新和监督执行医疗废物交接制度。
3. 医疗废物处理单位负责接收、运输和最终处理医疗废物。
四、医疗废物分类1. 感染性废物:包括使用过的医疗器械、敷料、血液制品等。
2. 病理性废物:包括人体组织、器官等。
3. 化学性废物:包括过期药品、化学试剂等。
4. 放射性废物:包括放射性物质和放射性污染物品。
五、医疗废物收集1. 医疗废物产生部门应使用专用容器收集医疗废物,并进行适当的消毒处理。
2. 容器应有明显标识,标明废物类别和产生部门。
六、医疗废物交接流程1. 交接前,产生部门应填写医疗废物交接记录,包括废物种类、重量、交接人等信息。
2. 交接时,产生部门与处理单位应共同核对废物种类、数量,并在交接记录上签字确认。
3. 交接后,处理单位负责将医疗废物安全运输至指定处理场所。
七、医疗废物储存1. 医疗废物应存放在指定的临时储存场所,避免与非医疗废物混放。
2. 储存场所应保持清洁、通风良好,并有防止废物散落的措施。
八、医疗废物运输1. 医疗废物运输应使用专用车辆,并采取防漏、防散措施。
2. 运输人员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医疗废物安全、及时地送达处理单位。
九、医疗废物处理1. 处理单位应按照国家规定的方法和标准对医疗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2. 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应按照医疗废物管理规定进行处理。
十、监督与检查1. 医疗废物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医疗废物交接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
十一、培训与宣传1. 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医疗废物管理知识的培训。
2. 加强对医疗废物管理重要性的宣传,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
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
1、进行医疗废物转移交接时,交接双方应严格执行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
2、医疗废物产生地人员每天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在交给医疗废物收集人员前,应当检查包装袋或者容器的标识、标志及封口是否符合要求,不得将不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交给收集人员,双方进行交接登记,登记内容包括医疗废物的种类、重量、交接时间、经办人签名等项目。
3、运送人员在接收医疗废物前,应当检查包装袋或者容器的标志、标识及封口是否符合要求,不得将不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运送至医疗废物暂存地。
4、医疗废物暂存地人员,应当每日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交接时间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
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
5、医疗废物暂存地人员与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人员进行交接时,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规定,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制度,填写和保存转移联单。
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
楚雄市东华镇中心卫生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废物交接制度
1、各医疗岗位每次医疗活动产生的医疗废物(包括纤维性医疗废物——污染的被服、敷料、一次性纤维性卫生用品、单独分类)由本岗位医务人员,按医疗废物不同类别分别置于专用包装物或容器内。
2、各部门负责人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管理的人员将已分类收集的医疗废物按规定要求交接给负责转运医疗废物的专职人员;必须做好详细记录,内容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以及交物者、接物者双签名等项目。
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
3、负责转运医疗废物的专职人员按规定时间、路线将各部门分类收集的医疗废物转运到医疗废物暂存点,并做好详细记录,内容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以及交物者、接物者双签名等项目。
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
4、负责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管理的人员将暂时贮存的医疗废物交接给经环保部门许可的集中处置单位太原市医疗废物管理处的收集人员,按规定包装好后称重,然后按要求填写好转运联单,签好名,并把联单存放在暂储处。
5、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有关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物性和化学性医疗废物的规定进行分类收集。
收集医疗废物使用的专用包装物或容器应当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
6、保洁公司的收运人员在转运医疗废物前,应先检查每个桶内的医疗废物是否规定包装,然后根据收运报告联单上填写的内容核对桶数、桶号和重量,签名验收后把其中一联单报告单留在暂储处。
7、如发现有问题,保洁公司人员报告医院有关负责人,解决问题后,在联单上签名。
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