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十三章

合集下载

13宏观经济学第十三章国民收入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13宏观经济学第十三章国民收入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宏观经济学)第六版第十三章国民收入决定:收入—支出模型选择题1.关于总支出曲线的描述,以下那种描述是正确的?()A.截距为负,斜率小于45°线的斜率;B.截距为负,斜率大于45°线的斜率;C.截距为正,斜率小于45°线的斜率;D.截距为正,斜率大于45°线的斜率;2.如果在消费—收入图形上,消费曲线向上移动,这意味着消费者()。

A.由于减少收入而减少储蓄S;B. 由于增加收入而增加了储蓄S;C.不是由于增加收入,而是其他原因使储蓄S增加;D. 不是由于增加收入,而是其他原因使储蓄S减少;3.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之时。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B.实际的消费加实际的投资等于产出值;B. 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D。

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

4.当消费函数为C=a+bY,a>0,0<b<1,这表明,平均消费倾向()。

A.大于边际消费倾向;B. 小于边际消费倾向;C. 等于边际消费倾向;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以5.在凯恩斯的两部门经济模型中,如果边际消费倾向值为0.8,那么自发支出乘数值必是()。

A.1.6;B.2.5;C.5;D.4。

6.如果投资支出I突然下降,那么凯恩斯模型预期()。

A.GDP将开始持续下降,但最终下降将小于投资I的下降;B. GDP将迅速下降,其量大于投资I的下降;C. GDP将迅速下降,其量小于投资I的下降量,但将没有进一步下降趋势;D. GDP将开始持续下降,直至下降量大大超过投资I的下降量。

7.如果由于计划投资支出的减少而导致原来GDP的均衡水平改变,可以预期()。

A. GDP将下降,但储蓄S将不变;B. GDP将下降,但储蓄S将上升;C. GDP和储蓄S都将下降;D. GDP不变,但储蓄S下降8.在凯恩斯的收入决定模型中,如果计划储蓄等于240亿元,计划投资等于200亿元,则()。

A.将导致非计划的库存投资,从而收入下降;B.收入必须上升以使条件I=S成立;C.节俭悖论预示着人们越节俭将会导致储蓄曲线越向下移动;D.为使经济达到均衡,投资将会上升至240亿元。

《宏观经济学课件》第十三章 消费与储蓄

《宏观经济学课件》第十三章   消费与储蓄

第十三章消费与储蓄一、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二、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弗兰科.莫迪利安尼)生命周期理论假说认为个人是在长期中计划其消费与储蓄行为,为的是在整个一生中以最好的方式来配备其消费。

其意义在于,恒常性收入、暂时性收入与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各不相同。

一般消费公式为:WL=⨯C YLNLNL为生活年限、WL为工作年限、YL为年劳动收入。

【案例】假定一个人20岁开始独立生活,计划工作到65岁,并将在80岁去世,每年的劳动收入(YL)为3万元。

独立生活年限为60年(NL),工作年限为45年(WL)。

思考:恒常性收入、暂时性收入与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MPC)的差异。

三、恒常收入理论(米尔顿.弗里德曼)恒常收入理论假说认为消费与现期收入无关,而与长期收入的预期有关,对长期收入的预期又被称为恒常收入。

=C cYPYP为恒常收入,c为边际消费倾向。

恒常收入是指已知的现存财富与现在和未来所赚取的收入,维持个人在其有生之年稳定的消费率。

四、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现代分析方法根据LC-PIH理论,消费将永远不变。

现代型的LC-PIH理论强调收入不确定性与消费变动之间的联系,并且采取更加形式化的方式分析消费者效用最大化。

根据新的模型,收入的意外变化引起消费变动,如无收入的意外变动,本期消费应与上期消费一样。

一生效用:11()()......()()t t T T U U C U C U C U C +-=++++∑约束条件:1111............t t T T t t T T C C t C C YL YL YL YL +-+-++++=+++财富+ 要使得总效用最大,跨时期的边际消费效用应相等,即1()()t t MU C MU C +=现在加入不确定性问题1:实际上,消费者无法实施边际效用相等原则,因为未来边际效用1()t MU C +在t 期无法确定,消费者只能将今天的边际效用等同于t+1期的边际效用作为最好的猜测,即1()[()]t t MU C E MU C +=。

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

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
3、“均衡产出指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可用下图表 示
用E代表支出,用Y代表收入。若支出<收入(需求<供给),则企业非意 愿存货投资IU>0 企业就要削减生产,若支出>收入(需求>供给),则企 业非意愿存货投资IU<0 企业就要扩大生产
E
直线上任意一点均为E=y
E
150
Y=c+s E=c+i
收入=100 100
利率变动对储蓄会产生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得率引起的用 未来消费代替现期消费称为替代效应,利率引起的未来收入 的增加称为收入效应。
2、价格水平
这里指的是整体价格水平对消费的影响,而不是指个别商品 价格对消费的影响。如果消费者只注意到货币收入增加,而 忽弱了物价的上升,则会误以为实际收入增加,从而平均消 费倾向也会上升,这种现象称之为消费者的“货币幻觉” (Monetary illusion)。
5、流动资产
随着一个家庭拥有流动资产的增加,它增加流动资产的迫切 性递减,这样,拥有流动资产多的家庭其消费倾向要高于拥 有流动资产少的家庭。
6、减税政策
R·巴罗认为减税对消费并没有影响,因为减税并不会影响持 久收入,也就不会影响消费,人们只是把减税引起的收入增 加储蓄起来以支付以后的增税,只是增加了储蓄。但实证研 究表明:人们一般不重视未来增税,认为那是以后几代人的 事。
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和掌握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的
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为了解和掌握整个宏观经济学 的核心理论——国民收入决定论打下基础。 重点与难点 均衡产出、消费函数与国民收入、乘数理论
宏观经济学的内容体系 国民收入水平的决定分析 凯恩斯主义的全部理论涉及四个市场:产品、货币、

(完整版)宏观经济学第十三章国民收入的决定

(完整版)宏观经济学第十三章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十三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1.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消费倾向就是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又称消费函数。

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考察,一是考察消费支出变动量和收入变动量关系,这就是边际消费倾向,MPC=CY∆∆或MPC=CY∂∂,二是考察一定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量和该收入量的关系,这就是平均消费倾向,APC=CY。

边际消费倾向总大于零而小于1,因为一般说来,消费者增加收入后,即不会分文消费不增加,也不会把增加的收入全用于增加消费,一般情况是一部分用于增加消费,另一部分用于增加储蓄,即ΔY=ΔC+ΔS,因此, 0<MPC=CY∆∆<1。

可是,平均消费倾向就不一定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

当人们收入很低甚至是零时,也必须消费,那么借钱也要消费,这时,平均消费倾向就会大于1。

例如,在图13-5中,当收入低于Y0时,平均消费倾向就大于1。

当收入低于Y0时,消费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的连线与横轴所成的夹角总大于45,因而这时平均消费倾向CY>1。

图17-56.什么是凯恩斯定律,凯恩斯定律提出的社会经济背景是什么?解答:所谓凯恩斯定律是指,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都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也就是说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和收入的变动,直到供求相等,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

这条定律提出的背景是,凯恩斯写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时,面对的是1929—1933年之后的西方世界的经济大萧条,工人大批失业,资源大量闲置。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总需求增加时,只会使闲置的资源得到利用从而使生产增加,而不会使资源价格上升,从而产品成本和价格大体上保持不变。

这条凯恩斯定律被认为适用于短期分析。

在短期中,价格不易变动,社会需求变动时,企业首先是考虑调整产量,而不是变动价格。

3.为什么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给贫者将提高总收入水平?解答:因为贫者收入低,为维持基本生活水平,他们的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重大于富者,富者的消费倾向较低,储蓄倾向较高,而贫者的消费倾向较高,因而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给贫者,可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倾向,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总消费支出水平,于是总产出或者说总收入水平就会随之提高。

宏观经济学_第十三章_收入-支出模型

宏观经济学_第十三章_收入-支出模型

c<y
自发消费
o
y
o
y
消费曲线
线性消费函数
[资料] 消费者信心指数
[资料] 消费者信心指数
Consumer Confidence Index 反映消费者信心强弱指标, 由满意和预期指数构成。
综合反映并量化消费者对当 前经济形势评价和对经济前 景、收入水平、收入预期和 心理状态的主观感受。
是预测经济走势和消费趋向 的先行指标,是监测经济周 期变化不可缺少的依据。
第一节 均衡产出
一 最简单的经济关系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爆发了空前大危机, 凯恩斯建立了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一是假设所分析的经济中不存在政府也不存在 对外贸易产;品二市是场假设不论需货求币量市为场多少,经济 制度以不变(的物价) 格提供相应的(供钱给) 量。
凯恩斯定律:当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 产量国和际收市场入变动,而劳动使市供场求相等,开但放不经会济 引起 价格变动,这一原理(适人用) 于短期分析。
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三、函数间的关系
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三 函数间的关系
c,s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 为补数,并且两者和的 值始终等于收入。
如果有 APC和 MPC 随 o
收入增加而递减,但是
APC>MPC,则有 APS 和MPS都随收入增加而 递增,但APS<MPS。
c = c(y)
为有应1 万对亿国是际中金央融政危府机投带 来资的,不其利余影3 响万,亿国用务政院府 常投务资会来议带确 动定 社当 会前 投进 资一 , 步通扩过大基内础需 设、 施促 建进 设经 的济 高 增回长报的和十提项 升措 消施 费。 需求。

宏观经济学第13章

宏观经济学第13章

Phillips 曲线
四、反通货膨胀与牺牲率
• 为了降低通货膨胀, 政策制定者可以紧缩总需求, 使失业率高于自 然率水平. • 牺牲率:是每减少一个百分点的通货膨胀必须放弃的一年实际 GDP 增长百分点.
• 尽管估算的差别很大,但一般是5左右,即减少1%的通货膨胀, 牺牲5%的GDP增长.
• 假设政策制定者希望把通货膨胀从 6%降到 2%. • 如果牺牲率是5, 那么降低 4 个点的通货膨胀将导致 45 = 20 个点的 GDP 牺牲. • 根据奥肯定律,失业率变动1%会引起GDP反向变动 2%。 • 由此得到:通货膨胀降低1%,则失业率上升2.5%。 (π和u反向变动)
Y = Y +α( P–Pe )
,α>0
以上三种模型意味着:
• 三种总供给模型:
• 粘性工资模型 • 不完全信息模型 • 粘性价格模型
• 一、粘性工资模型(sticky-wage model)
• 1、 工资粘性的原因: • (1)名义工资由长期合同确定,假设企业与工人在 并不知道将来价格实际情况的条件下通过谈判确定了 名义工资 • (2)工人与企业之间隐含的协定限制了工资的变动 • (3)演变缓慢的社会规范余与公正观念也影响了工 资的变动
AS2
e
长期物价 水平上升 短期物价 水平上升
P3=P3e P2
e P1=P=P1e 2e P1 1 =P

C
AS1
•A
•B
AD1
短期产 出波动
AD2
收入、产出 Y
Y1= Y2 Y Y1=Y3
未预期到的货币扩张
总 供 给
第二节 通货膨胀、失业和菲利普斯曲线
• 菲利普斯曲线就是描述失业与通货膨胀关系的 模型。重要的是,描述失业与通货膨胀取舍关 系的菲利普斯曲线其实是表示短期总供给关系 的另一种方法 一、从总供给曲线推导出菲利普斯曲线 (Phillips curve)

宏观经济学 第13章 课程作业

宏观经济学 第13章 课程作业

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一、单项选择C 1.张三每月的可支配收入1000元,每月消费820元;现在张三每月的收入增加了200元后,他每月消费960元。

此时张三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分别为① 0.8,0.9② 0.7,0.9③ 0.7,0.8④ 0.8,0.8A 2.令M等于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A等于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那么,① M =1 ,A=1② M =1 ,A<1③ M <1 ,A=1④ M<1 ,A<1B 3.在边际储蓄倾向等于20%时,边际消费倾向等于① 20%② 80%③ 30%④ 50%D 4.根据相对收入加说,消费倾向在下述哪种情况较高①教育程度较低②社会地位较低③拥有较多流动资产④周围人群消费水平较高A 5.下述哪一项不属于总需求()A、税收B、政府支出C、净出口D、投资B 6.边际储蓄倾向若为0.25,则边际消费倾向为()A、0.25B、0.75C、1.0D、1.25C 7.消费函数的斜率等于A、 APCB、APSC、MPCD、MPSB 8.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而是由他的永久收入决定。

这是()的主要观点。

A、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B、相对收入消费理论C、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D、绝对收入消费理论C 9.根据平均消费倾向(APC)、平均储蓄倾向(APS)、边际消费倾向(MPC)、边际储蓄倾向(MPS)之间的关系,下面哪种是正确的( )A、如果MPC增加,那么,MPS也增加B、MPC+APS=1C、MPC+MPS=APC+APSD、MPC+MPS>APC+APSA 10、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3,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可以预期,这将导致均衡水平GDP增加()。

A 200亿元;B 60亿元;C 180亿元;D 20亿元。

B 11、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厂商投资增加将引起()A 国民收入增加,但消费水平不变B 国民收入增加,同时消费水平提高C 国民收入增加,但消费水平下降D 国民收入增加,储蓄水平下降。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第7版-第十三章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第7版-第十三章

税收乘数为负值,这表示收入随税收增加而减少,随税收减少而增加。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绝对值和税收乘数相同,但符号相反。
3
1
2
4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是指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
当税收为定量税时,政府转移支付乘数为:
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
投资乘数是多少?[中央财大2005研;暨南大学2012研]
解:(1)由两部门经济产品市场均衡条件
得:
解得:均衡收入 。
1
2
3
4
5
,总需求为 ,社会非自愿存货为12000-11600=400。由于总产出大于总需求,存在社会非自愿存货,理性的厂商会减少生产,因此总产出或总收入减少。
政府的收入主要来自税收,税收包括两种:一种是定量税,税收量不随收入而变动;另一种是比例所得税,税收量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STEP3
STEP2
STEP1
三部门经济宏观均衡的条件
加入政府部门后的均衡收入是计划的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之总和,同计划的消费、储蓄和净税收之总和相等的收入,即:
整理得:
图13-8 三部门经济收入的决定
2.储蓄函数
储蓄函数是描述储蓄随收入变化而变化的函数,用公式表示为 。当消费函数为线性函数时, 。 图13-3 线性储蓄函数
边际储蓄倾向( )指增加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储蓄部分的比率,即 。当储蓄函数为线性函数时, 。
可得均衡收入:
1
2
表13-3 均衡收入的决定 消费函数为:
(1)收入
(2)消费
(3)储蓄
(4)投资

宏观经济学 (13)

宏观经济学 (13)

0.97
0.64
E 13000 F 14000
12240 12830
0.94 0.59
0.92
0.53
G 15000
13360
0.89
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消费曲线
普通消费曲线
❖2、储蓄函数
❖ 储蓄: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或家 庭收入中未用于消费的部分。
❖ 储蓄函数:指储蓄与决定储蓄的各种因素之间的 依存关系。
❖ 此处I=S,是指经济要达到均衡,计划投资必须等于计 划储蓄。
❖ 如果I≠S,即计划的投资不等于计划的储蓄,经济将处 于非均衡状态:当:
▪ i = s(总需求 = 总供给)经济增长均衡 ▪ i < s(总需求 < 总供给)经济增长收缩 ▪ i > s(总需求 > 总供给)经济增长扩张
二、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均衡产出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 变动 乘数论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 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一节 均衡产出
一 、本章的一些重要假定前提
1假设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 相应的供给量。(为什么这样假定?)
2 政府税收政策
3 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所占的比例
第三节 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
❖ “消费之谜”(pozzles of consumption) ❖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强调了收入和消费支出之间的
关系,并提出了著名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20世纪40年代中期,库兹涅茨根据1869-1938年美国的

宏观经济学 第13章 技术进步:中期、短期与长期

宏观经济学 第13章 技术进步:中期、短期与长期

学以致用 经天纬地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3章 8
2.就业的变化
❖只有AS-AD模型,如果没有更多的信息, 仍然无法判断就业如何变化
因为N=Y/A:
则:就业变化=产出变化-生产率变化
gN=gY -gA
❖ 结论: ❖在短期内,生产率的提高对失业率的影响是不
确定的,仅仅依靠理论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学以致用 经天纬地
生产率提高对产出的短期影响
1.生产率变动使AS和AD曲线怎样移动
生产率从A提高到A′ ➢使总供给曲线下移。 生产率提高单位产出 需要的N降低(Y/A) 成本下降任何产出水 平下P下降AS下移。 ➢它对总需求曲线有一个 模糊的影响,它可以向 左或向右移动。因为AD 的变化要看最初是什么 因素引起生产率的提高。
❖生产函数:Y F(K, AN)
本节中心问题是技术进步而不是资本积累,为了简 单起见,将资本全部忽略,生产函数定义为:
Y AN
产出仅仅使用劳动N, 每个工人生产 A 单位的产出, A 增大代表技 术进步 。
❖A有两种解释:1.技术进步;2.劳动生产率(单位工人 产出):依据是A=Y/N(下文简称生产率)
学以致用 经天纬地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3章 2
第十三章 技术进步:短期、中期与长期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增长
短期的生产率、产出和 失业 生产率和自然失业率 技术进步,工作搅拌机 和分配效应 制度、科技进步和增长
学以致用 经天纬地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3章 3
第一节 短期的生产率、产出和失业
➢ 技术突破带来的高增长的前景使消费者乐观增加消费;
➢ 技术突破将带来更高利润的前景和更新技术的需要使 投资的繁荣。

宏观经济学第十三章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

宏观经济学第十三章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

2、通货膨胀的经济影响
(1)对收入与产出的影响
不利于依靠固定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 如领取救济金、退休金、依靠转移支付和福利支出的人最 显著。 依靠工资生活的长期被雇佣者,工资变化缓慢。
对于储蓄者不利。
各种形式的储蓄、存款的实际价值下降。 有闲置现金的人损失最大。
依靠变动收入的人 收益。 其货币收入与通货
第十三章 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 周期
一、失业 二、通货膨胀 三、经济周期
一、失业概述
1.失业
处于法定劳动年龄阶段、具有劳动能力且有工 作意愿的劳动者找不到工作岗位的经济现象。
衡量失业的最终的 经济指标:
失业的分类: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季节性失业 和周期性失业(P15)
二、失业的经济学解释
1.古典失业: 认为不存在失业,如果存在只是摩擦性和自愿失业。
P3 P2
P1
只要通货膨胀一发生,成 本推动和需求拉动就同时 发挥作用。
AS
AD y
通货膨胀螺旋
(二)通货膨胀的后果
1、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 (1)“鞋底成本” 高的通货膨胀率会导致公众对存款信心的下降,比起储 蓄人们也许更加愿意将货币置换成其他商品,比如房产 或者黄金,以避免实际购买力的降低。 这样的话,银行所持有的货币减少,银行持有的货币量 直接影响着银行的利润,所以银行会提高利率来吸引储 蓄。 这种因为通货膨胀造成的货币持有量下降而带来的不方 便用术语说就叫做“鞋底成本”,这个词源于因为常常 去银行所造成的鞋底的磨损。
二、通货膨胀的成因
1.货币供给的过度
货币数量论的观点: 每次通货膨胀都有货币供给 的迅速增长。
MV=PY(费雪交易方程式) 即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总支出)=物价水 平*交易量

宏观经济学第五版(高鸿业主编)答案 第13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宏观经济学第五版(高鸿业主编)答案 第13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第十三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1.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之时。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B.实际消费加实际投资等于产出值;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D.总投资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

解答:C2.当消费函数为c=a+by(a>0,0<b<1),这表明,平均消费倾向()。

A.大于边际消费倾向;B.小于边际消费倾向;C.等于边际消费倾向;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解答:A3.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3,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这将导致均衡收入GDP增加()。

A. 20亿元;B. 60亿元;C. 180亿元;D. 200亿元。

解答:D4.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解答:当处于均衡产出水平时,计划存货投资一般不为零,而非计划存货投资必然为零。

这是因为计划存货投资是计划投资的一部分,而均衡产出就是等于消费加计划投资的产出,因此计划存货不一定是零。

计划存货增加时,存货投资就大于零;计划存货减少时,存货投资就小于零。

需要指出的是,存货是存量,存货投资是流量,存货投资是指存货的变动。

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存货投资是计划投资的一部分,它不一定是零,但是非计划存货投资一定是零,如果非计划存货投资不是零,那就不是均衡产出了。

比方说,企业错误估计了形势,超出市场需要而多生产了产品,就造成了非计划存货投资。

5.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解答:消费倾向就是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又称消费函数。

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考察,一是考察消费支出变动量和收入变动量的关系,这就是边际消费倾向(可以用公式MPC=ΔcΔy或MPC=d cd y表示),二是考察一定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量和该收入量的关系,这就是平均消费倾向(可以用公式APC=cy表示)。

边际消费倾向总大于零而小于1,因为一般说来,消费者增加收入后,既不会不增加消费即MPC=Δc Δy=0,也不会把增加的收入全用于增加消费,一般情况是一部分用于增加消费,另一部分用于增加储蓄,即Δy=Δc+Δs,因此,ΔcΔy+ΔsΔy=1,所以,ΔcΔy=1-ΔsΔy。

宏观经济学第13章 课后练习 参考答案

宏观经济学第13章 课后练习 参考答案

第十三章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P407-408 )1.C2.A3.D4.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总产出等于计划总支出,所以非计划存货投资一定等于零,计划存货投资不一定等于零,主要看企业是否有计划存货投资。

5.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增加的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的比率。

由于增加的消费只能来自增加的收入,所以边际消费倾向的取值范围为[0,1],通常为(0,1),对单个个人而言,边际消费倾向可以为0或1,但对总体而言,不可能出现等于0或等于1的情况。

平均消费倾向一定是大于零的,但不总是小于1,当收入较低或为零时,消费支出大于收入,此时平均消费倾向大于1,当居民将所有的收入都用于消费时,平均消费倾向等于1,只有当收入较高,居民除消费之外还有剩余时,平均消费倾向才小于1。

6.凯恩斯定律是指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社会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

即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和收入的变动,使供求相等,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

凯恩斯定律提出的社会经济背景是1929年到1933年的大萧条,工人大批失业,资源大量闲置。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总需求增加时,只会使闲置的资源得到利用,生产增加,而不会使资源的价格上升,从而产品成本和价格大体上能保持不变。

凯恩斯定律只适用于短期,因为在短期中,价格不易变动,当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就只引起产量的变动。

(参看课本P381)7. 参见第十二章课后练习的第6题。

简单地说,就是转移支付已经包括在C和I里了。

8. 因为富人的边际消费倾向小于穷人的,当把一部分收入从富人那里转移给穷人时,富人减少的消费小于穷人增加的消费,所以整个社会的总消费或总支出是增加的,根据凯恩斯理论,整个社会的总收入就会得到提高。

9. 因为政府购买支出增加后首先直接引起总支出和总收入等额增加相当于政府购买支出的量,然后收入的增加又引起消费的增加,消费和收入之间的相互作用最终使收入的增加是政府购买支出增加的数倍,形成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宏观经济学 第十三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宏观经济学 第十三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4.“创新”经济周期理论:技术革新和发明非连续和 非均匀导致经济波动。 5.心理预期理论:心理上的乐观预期和悲观预期导致 了经济中繁荣和衰退的交替。 6.太阳黑子论:太阳的周期造成农业产出的变化,进 而影响工业和整个经济。 7.政治周期理论
28
(二)二战后的理论
1.乘数—加速数模型
乘数原理:回忆投资乘数 Y ki K
(一)菲利普斯曲线三种表达方式
1.原始的菲利普斯曲线
1958年,菲利普斯根据1861-1957年间英国失业率与 货币工资增长率的统计资料提出。 该曲线表明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存在交替关 系: 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 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
14
2.修改的菲利普斯曲线
9
二、通货膨胀的影响
(一)通货膨胀的惯性
——导致通货膨胀的初始原因消失了,通货膨胀也可以 自行持续下去。
原因:通货膨胀预期的存在 工人要求提高W
生产成本上升,P进一步上涨
W进一步提高
10
通货膨胀的持续性
AS2 P4 P3 P1 P0 AS1 AD2
工资增加导致更多消费 ,P进一步上升
AD0
工资上升使AS上移,P AD1 进一步上涨 总需求冲击使P上涨
真实性。
2.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 降低固定收入阶层实际收入水平 对储蓄者不利:考虑实际利率 通胀使债权人受损而债务人受益 将居民财富转移到政府手中
3.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 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非平衡的通货膨胀会 对产出带来影响。
13
三、菲利普斯曲线和预期理论
引言:回忆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P↑,且y↑ P↑,就业↑ P↑,u↓
补充1:对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组合的理解

宏观经济学第13章 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

宏观经济学第13章 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

(13.10)
u 代表失业率, u * 代表自然失业率。将式(13.10)代入式(13.9),就得到了最终版本
的菲利普斯曲线:
E (u u* )
0

0
理性预期与菲利普斯曲线
理性预期是指,人们在预测
• 在理性预期成立的情况下,人们对
经济变量未来的走势时,会利用所
理性预期与菲利普斯曲线
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LPC
政策性含义:
• 由于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存
在着此消彼长的交替关系,因此,
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就是沿





着短期菲利普斯曲线进行选择,
SPC2
SPC1
把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都控制在
临界点以内的安全范围内。
0
失业率
通货紧缩和停滞膨胀
通货紧缩的定义
提高了消费者和企业持有货币的成本。
菜单成本 : 又称为调整价格的成本。在通货膨胀期间,企业可能不得不经常更换
产品的报价,就会使得成本开支更大。
税收扭曲 : 因许多税收条款在制定时并没有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通货膨胀的发
生将改变人们的税收负担。
通货膨胀的影响
➢ 通货膨胀的经济影响
1. 对收入与分配的影响
一旦发生通货膨胀,这一通货膨胀会有不断持续下去的趋势。造成通货膨胀持
续发展的原因来自预期,或者来自需求拉上和成本推动的共同作用。如果经济
社会的大多数人预期下一个时期的通货膨胀率与上一期一样,这种对通货膨胀
现象的预期就会变成经济运行的现实。
通货膨胀的影响
(二)通货膨胀的后果
➢ 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
鞋底成本 : 持币者频繁出入银行增加了他们的鞋子的磨损。实际上它指通货膨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宏观经济学
y=c+s
APC + APS = 1 MPC + MPS = 1
2.4 居民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
宏观经济学
社会消费函数是家庭消费函数的总和,但并非简单加总。
国民收入分配:收入分配公平的社会消费总量大于收入差
距较大的社会 政府税收政策:通过税收和转移支付的方式将富人的财富 向穷人转移,就会提高社会的总消费水平 公司未分配利润:更多的利润分配和更少的未分配利润, 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
储蓄函数公式
宏观经济学
非线性储蓄函数: s = s(y) (并满足条件ds / dy > 0)
线性储蓄函数:
s=y-c=y-(α+βy)=-α+(1-β)y
2.2 储蓄与储蓄函数
宏观经济学
储蓄倾向:储蓄倾向是指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储蓄 倾向又可以分为平均储蓄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两个指标。 边际储蓄倾向(MPS):储蓄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是该点 上储蓄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率。 平均储蓄倾向(APS):储蓄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相连而成射 线的斜率,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
2.1 消费与消费函数
宏观经济学
消费倾向: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分为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两个指标。
边际消费倾向:MPC
—— 表示增加或减少的消费量与增加或减少的收 入之比率。
平均消费倾向: APC
—— 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
宏观经济学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凯恩斯第一心理规律) 收入 A B 9000 10000 消费 9110 10000 0.89 MPC APC 1.01 1.00
1.2 均衡产出的概念
1.3 投资=储蓄
1.1 最简单的经济关系 假设 凯恩斯定律
宏观经济学
——需求变动,只会引起产量变动,使供 求均衡,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
凯恩斯定律成立的原因。
1.2 均衡产出的概念
宏观经济学
均衡产出(均衡收入) ——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 等于居民和厂商想要有的支出。 产出>需求,厂商所的存货会增加,减少生产。 产出<需求,厂商库存减少,为了增加利润,增加生产。
宏观经济学
T = T0 + tY
可支配收入
YD = Y - T = Y (1 - t ) - T0
宏观经济学
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收入-支出模型
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 2. 3. 4. 5. 6. 均衡产出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消费理论的发展 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宏观经济学
乘数理论
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各种乘数
1. 均衡产出
宏观经济学
1.1 最简单的经济关系
宏观经济学
G
s=-a+(1-β) y y y
O
A
0
线性储蓄曲线 :s=-a+(1β)yy 非线性储蓄曲线: s = s( )
几点说明:
宏观经济学
MPS 是储蓄函数的一阶导数;或者说,边际储蓄倾向
MPS 是储蓄曲线上任一点切线的斜率。
当储蓄函数为线性函数时,MPS 为常数(1-β)。 当储蓄函数为非线性状态时,MPS将随收入的变化而 变化,且有递增的趋势。 MPS 和 APS 都递增,但是 MPS>APS 。 1 > MPS > 0
12830 13360
0.64
0.59 0.53
0.94
0.92 0.89
G 15000
2.2 储蓄与储蓄函数
宏观经济学
储蓄: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或
家庭收入中未用于消费的部分。
储蓄函数:指储蓄与决定储蓄的各种因素之间
的依存关系。凯恩斯主义认为是储蓄与可支配 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
2.2 储蓄与储蓄函数
宏观经济学
消费: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或家庭为
满足消费欲望而用于购买消费品和劳务的所有支出。
消费函数:指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间的
依存关系,凯恩斯主义认为是消费与可支配收入之间
的函数关系。
2.1 消费与消费函数
宏观经济学
消费函数: 非线性消费函数: c = c(y) (满足条件dc / dy > 0) 线性消费函数: c = + y ( 0 < <1 )
宏观经济学
△Y=100+100×0.8+100×0.8×0.8+…+100×0.8n-1 =100(1+0.8+0.82+…0.8n-1) =[1/(1-0.8)]×100 =500亿美元
乘数
5. 乘数理论 投资乘数的代数表达式
乘数 = 或 :k =
宏观经济学
1
1 - 边际消费倾向 1 1 - MPC 1
1.2 均衡产出的概念
宏观经济学
均衡产出公式:
y =c + i
意愿 消费 意愿 投资
与总支出(总需求)相 一致的产出
关于公式的两点说明:
y、c、i 均为小写,表示剔除了价格变化因素。
y 表示实际产出或者实际收入,c 表示实际消
费,i 表示实际投资。
1.2 均衡产出的概念
均衡产出的分析工具:NI-AE 、45o 线
E(总支出=总需求)
宏观经济学
AE = y
IU > 0 AE
y*:均衡产出(AE=y) y1:AE > y IU<0,非意愿存货↘ => 增加产出 y2:AE < y
IU < 0
IU>0,非意愿存货↗
45º O y1 y* => 减少产出 y2 y(总产出=总供给)
1.3 投资=储蓄 总支出(总需求): E = c+i 总产出(总供给): y = c + s 均衡时:E = y c+i = c + s
他将这一现象称之为乘数现象。
5. 乘数理论 5.2 乘数的含义及其表达式 乘数或支出乘数:
宏观经济学
——国民收入的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增加的自发总 需求增加量之间的比率。即总支出增加后所引起 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乘数效应也称倍数效应 或放大效应。
用K表示支出乘数,乘数的数学定义为: Δ NI Δ AE
3. 消费理论的发展 3.1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 [Absolute Income Hypothesis]
宏观经济学
3hesis]
3.3 莫迪里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 [Life Cycle Hypothesis] 3.4 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假说 [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
宏观经济学
某家户储蓄表 收入y 消费c
A B C D E F G 9000 10000 11000 12000 13000 14000 15000 9110 10000 10850 11600 12240 12830 13360
储蓄s -110 0 150 400 760 1170 1640
MPS
6.1 三部门经济模型假定
不考虑折旧,投资仍然是净投资;
分析的经济仍然是封闭型经济,没有进出口; 政府收入都是个人所得税; 公司利润全部分配。
宏观经济学
在这些假定下,NDP、NI、PI都相等,但个人可支 配收入小于个人收入,因为个人可支配收入是扣除 个人所得税后的收入。
6.2 政府的收入和支出 收入:税收——定量税和比例税。 税收函数
总支出
又 c=+y
自发总支出 引致总支出
AE=c + i = (+i) + y
4.1 消费函数决定收入
假设计划净投资i是一个固定的常数 均衡收入公式为:AE=y 总支出:AE=c+i=y 消费函数:c=+y
宏观经济学
+i y = + y + i y = 1-
所以,知道了消费函数和投资,就可以求得均衡的国 民收入。
O -α
y1
y0
y2
y
5. 乘数理论
宏观经济学
5.1 问题的引出
5.2 乘数的含义及其表达式
5.3 乘数的形成机制
5.4 投资乘数
5. 乘数理论 5.1 问题的引出
宏观经济学
1920——1930年,英国的经济危机。
1931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卡恩认为:总需求 任何的变动,都会引起国民收入的更大变动。
2.1 消费与消费函数 对线性消费函数的说明 c = + y ( 0 < <1 )
宏观经济学

自发消费
y 引致消费 边际消费倾向,该函数的斜率
消费是自发消费和引致消费之和。
宏观经济学 45度线
45度线
c c
A
c=c(y)
B C DEF G
c = + y
450
OO
y
y
线性: c = c +) y 非线性: c= (y
APS -0.01
MPC
APC
1.01
0.89 0.85 0.75 0.64 0.59 0.53 1.00 0.99 0.97 0.94 0.92 0.89
0.11 0.15 0.25 0.36 0.41 0.47
0 0.01 0.03 0.06 0.08 0.11
储蓄曲线 s s BC D E F
宏观经济学
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决定公式:
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i=y–c=s,即i=s 储蓄函数:s= -+(1-)y 联立方程组,得:i= -+(1-)y,得 均衡收入:y=(+i)/(1-) 所以,知道了储蓄函数和投资,就可以求得均衡的国民收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