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举制度的形成及利弊】

合集下载

中国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利弊分析

中国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利弊分析
其 中 的 门道 。不 过 , 只 要仔 细 辨 析 , 问题 的核 心 还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6 - 2 2 作者简介 : 黄声豪( 1 9 6 6 一 ), 男, 广东汕头人 , 硕士生

8 0・

o , i 、 I 工





第2 0卷
是会 日益 显现 出来 。
中国的政 治 、 经济 、 文化 和教 育等 诸 多方 面都产 生过 极 大影 响 。其优 点主要 表 现 为考教 分 离, 公 平
竞争 ; 较 为科学地选拔人才 , 维护政 治统治; 推动文化传承发展 , 造就重学之风 ; 影响现代文官制度
的建 立。 其弊 端主要 表 现为 考试 内容 单 一 , 知 识 结构僵 化 ; 与 时代 和社 会发 展 严重脱 节 ; 仍 然存 在 选拔 不公 。得 到的 评价 也褒 贬 不一 , 在 选 官制 度 的视 野 里 , 应全面、 客 观地 审视 这 项 制度 , 综 合 其
在“ 江 西督 学道 为准复 鹭洲 书 院科 举 等事 ” 中特 别
明 了“ 科举 ” 一 词含 义 的演 变 对认 识 科举 起 源
问题 具有 重要 意义 。“ 科举” 一 词 的内涵 和 外延 都 非 常广 大 , 是一 个 含 义 十分 丰 富复 杂 、 具 有 动态 变
迁特征的词语 , 或者说是一个“ 横看 成岭侧成峰 , 远近高低各不 同” 的词语 , 在不 同时代和不同情况
科举 名 额 , 他在《 申议 洞 学科 举 详 文 》中说 : “ 查 吉 安 白鹭 书院 , 科举 四十 二人 , 衡其实, 恐不让才; 循 其名 , 何 绝相 远 !……伏 乞 俯将 鹿 洞 遗 才 , 照 白鹭 书院事 例 , 先 期另考 , 额 为 十名 。 ” 结果是 , “ 蒙 本 道 魏批 : ‘ 允洞 生科举八 名, 仍 先遗才 另考 , 定 为 永 例” ’ 。又如 , 清代 在吉 州府 的强烈 要 求下 , 江西 学 政给 予 了白鹭洲 书院一 定 的参 加 乡试 的科 举名 额 。

科举制度的利与弊

科举制度的利与弊

科举制度的利与弊-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科举制度的利与弊一、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隋开皇七年(公元587年),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规定采用考试方法选拔官吏,并于开皇八年设立“志行修谨”(有德)和“清平干济”(有才)两科,以选拔人才。

大业三年(公元607年),隋炀帝又在诸多科目中设立“明经”、“进士”二科,以考试策问取人。

这就是科举制的真正开始。

因其基本做法是设立科目,以考试举士,故称“科举”。

唐代继承、发展和完善了隋代开始的科举制。

唐代的考试方式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常科,二是制科。

考试合格被录取称为“及第”、“登第”、“登科”,考不上就叫“落第”。

宋代完全继承了唐代的科举制就,并且有一些重要的改革。

宋以后的元代也实行科举考试,而且已经实行三级考试,即乡试(各行省的考试)、会试(京城的礼部考试)、御试(殿试),考题都出自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

但是,科举考试的完备阶段却在明清两代,而流弊之盛也在明清两代。

两代制度基本相同,只是清代在录取时分为满汉两榜,满汉考生的内容也有所区别。

明清两代科举的正式考试也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录取,考试内容以八股为主,每级考试都严密而繁琐。

殿试以后,一般还要经过朝考才能分配官职。

二、科举制度的好处与弊端首先,科举制打破了门阀制度的出身限制,对国家而言,大大拓宽了选拔人才的基础,为选人用人开辟了更大的空间,对社会而言,是给更多中小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参与治国和施展才能的机会,这无疑有利于社会发展与国家稳定。

其次,它与以前的人才选拔制度相比,具有相对公平、公正和公开的优点,是用人制度的历史性改革与进步,非但影响了日本、韩国、越南的科举制,也影响了欧洲的文官制。

正是科举制为古代中国选拔了数以百万计的可用人才,虽然他们之中并非都是杰出之士,但能过关斩将,荣登金榜,也绝非等闲之辈。

那些通过科举考试走上国家管理高层的正直有才之士,也确实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

科举制度的利弊

科举制度的利弊

科举制度的利弊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起源于隋朝,盛行于唐宋元明清五代时期,是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中最重要的一种。

科举制度的实行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利弊。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制度运行、对人才选拔和社会影响等方面分析科举制度的利弊。

科举制度的利:1. 选拔人才: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员,强调了知识和才能的重要性,使得优秀的人才有机会得到重用。

不论身世背景如何,只要通过考试,就有可能成为官员。

2. 推动教育发展:科举制度需要进行大规模的考试,要求考生进行各种学科的学习。

这种制度的存在推动了古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了各种学科的研究和传承。

3. 增强统一性:科举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使得各地的官员都具备相同的考试标准和知识体系,从而增强了国家的统一性和文化的一体性。

4. 防止世袭和贪腐: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与官员的家庭背景无关。

这一特点有效地防止了官员职位的世袭以及贪污腐败现象的产生。

5. 宣扬儒家思想:科举制度注重儒家经典的学习和传承,推崇儒家思想,使得整个社会都沉浸在儒家文化的温泉之中,这对于社会的秩序和道德的提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科举制度的弊:1. 教育机会不平等:科举制度对考生的要求较高,官员的选拔基本上是依靠学术成就进行的。

然而,贫穷的家庭由于无法支付高额学费,导致教育机会不平等,很多优秀的人才因此被边缘化。

2. 偏重文科:科举制度重视儒家经典和文学才能的考核,而对于科学和技术方面的考核相对较少。

这导致中国古代在自然科学和科技方面的进步相对滞后。

3. 考试内容过于死板:科举制度的考试内容主要侧重于传统的儒家经典和文学才能,缺乏实用性和创新性。

这使得很多考生只注重应试技巧而不注重实际能力的培养。

4. 腐败问题:科举制度虽然可以避免官员的世袭和贪腐问题,但是担任考官的官员却可能出现以权谋私、受贿受贿的问题,导致考试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受到损害。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优缺点分析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优缺点分析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优缺点分析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一种特殊的选拔制度,它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虽然科举制度在绝大多数人心目中都是一种权力等级制度,但是依然存在着许多的优点和缺点。

下面将就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优缺点进行详细的分析,以此来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重要的历史制度。

一、科举制度的优点1. 公平公正科举制度在某种程度上确保了公平和公正。

无论是什么出身的人,只要通过科举考试,就有机会成为官员。

这种机会平等的制度,打破了以贵族地位为衡量社会地位的惯例。

2. 考核成绩科举考试对考生的成绩有着明确的要求和标准。

这样,官员的选拔将不再受到个人的影响,而是根据考核成绩的结果来决定。

这种制度的结果是,官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借用自己的能力来推动国家的发展。

3. 诚实中国古代科举制度要求考生遵守诚实的考试规则。

这种诚实的价值观被广泛地认可和推行。

这在某种程度上改善了整个社会的风气状况。

二、科举制度的缺点1. 按策授官科举制度中的“按策授官”原则使得成千上万的官员依靠官员之间的人际关系和权力来提高他们的权利水平。

这种制度反而会导致官员腐败,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不断发挥自己的权力。

2. 国家权威科举制度降低了国家权威的权利。

因为科举制度中的官员依靠的是人际力量和权力而非政府机构。

这种制度让国家的领导阶层难以掌控官员,并且难以防止官员滥用权利。

3. 差别待遇科举制度使得财富和地位的差别越来越明显。

考生需要为了参加考试而投入大量资金,而那些贫穷的人很难有机会参加。

这种情况导致了一些考生自行放弃了参加考试,从而增加了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有其双方面的优点和缺点。

尽管科举制度试图打破传统的权力链,但是他的实施方式注定了他无法完全消除这样的结构。

这种制度的存在让官员获得了晋升为精英的机会,但也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权力在任意地决策和掌控他们权力利益的可能。

这是一种相对较为缓慢的进步,但我想,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中的一个闪耀的光点,代表着制度的希望留给后人。

中国科举制度的利弊

中国科举制度的利弊

中国科举制度的利弊中国科举制度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

它是中国古代教育和选拔人才的重要制度,也是中国古代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一项重要标志。

在中国历史上,科举制度历经数百年发展,对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利弊。

下面我们详细探究一下中国科举制度的优缺点。

一、优点1. 公正选拔人才科举制度是一种考试制度,全国范围内的学生都可以参加考试。

考试题目考查学生的文化、思想素质和才能,没有门第贵族或其他社会阶层的限制,这可以公正地选拔出优秀的人才。

在科举制度下,曾经有许多出身卑微甚至毫无背景的人通过考试成为了极富声望的文人或官员,使得社会阶层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2.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科举制度的试题考查许多重要的思想和文化任务,比如文学、历史、哲学、诗词、文章等。

参加考试的学生必须努力学习这些内容才可以有机会考上进士或举人。

这样就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人才,不仅有利于国家文化的发展,也有助于国家政治和经济的繁荣。

3. 推动了文化的发展科举制度的主要考试题目是文学和文化领域的专业知识,因此科举制度的出现和扩展也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文化的繁荣对于政治、经济、社会和地方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缺点1. 考试范围狭窄科举制度的试题考试内容局限于文学和文化领域的专业知识,对于其他方面的知识考查并不充分。

哪怕是军事、政治、社会经济和自然科学,考试也不会涉及。

因此,科举制度只能选拔一部分人才,其他人才则被排除在外。

2. 没有鼓励思辨科举制度以背诵为主要方法,为了得到好成绩,大多数学生会记住答案和掌握一定的技巧,而不是进行独立思考和创新性思考。

这种学习方式不仅限制了学生的思考能力,还限制了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3. 官僚制度的危害科举制度仅仅是一个选拔人才的桥梁,但随之而来一个不充分的选拔机制,即官僚制度的恶性发展。

官员可以通过权力的掌控来滥用权力,甚至侵犯人民的权益,这导致官员反应迟缓和效率低下。

浅析中国科举制度的利弊

浅析中国科举制度的利弊

浅析中国科举制度的利弊【摘要】中国科举制度起源于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考试制度。

在历史上盛行了千余年,其优点包括公平选拔人才、促进社会流动和提高治理能力等;但也存在着贵族阶层的垄断、考试内容狭窄等缺点。

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随着时代的变迁,科举制度逐渐演变,最终在清朝被废除。

其历史意义在于推动了中国古代官僚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启示在于重视人才选拔和教育制度的重要性,为现代教育体制的建立提供了借鉴。

科举制度的兴衰,既是中国古代社会变革的缩影,也留下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和启示。

【关键词】科举制度、起源、基本概念、盛行时期、优点、缺点、影响、演变、历史意义、启示1. 引言1.1 科举制度的起源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隋文帝杨坚实行了乡试、县试、会试等科举考试制度。

隋朝科举制度的确立,标志着中国科举制度的形成并逐渐完善。

随后唐朝进一步发展了科举制度,设置了进士、明经、明法等科目,形成了科举考试的三阶段制度。

唐代科举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奠定了中国科举制度长期存在的基础,并成为后代封建时代科举制度的范本。

科举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孔子提倡“诗礼”“礼乐”等传统文化,强调学者应该具备一定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

随着文化的传承,汉代开始出现乡试、会试等形式,选才制度逐渐得以确立。

随着历代王朝的兴衰更迭,科举制度逐渐发展完善,成为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

科举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而其根源则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推崇儒家文化的思想影响。

科举制度的起源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对于后来的历代王朝选拔人才、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2 科举制度的基本概念科举制度的基本概念是指以考试选拔人才,以科目为基础进行选拔的一种制度。

科举制度最初起源于隋朝,经过唐、宋、元、明等朝代的发展壮大,形成了完整的考试选拔制度。

科举制度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书院教育培养学生,然后进行科举考试选拔官员。

浅析中国科举制度的利弊

浅析中国科举制度的利弊

浅析中国科举制度的利弊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在1000多年的历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是,科举制度也存在着一些利弊。

利:一、提高了人才选拔的公平性。

科举制度不以家族背景或财富排名来选拔官吏,只以文化水平为衡量标准,因此,只要一个人有才能,就有进入仕途的机会。

这一制度打破了旧的世袭制度,推动了中国的社会流动。

二、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科举制度要求官员必须通晓经史子集等科目,进行终身学习。

这种制度使得中国古代文化得到了普及和传承,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三、提高了政府的管理能力。

科举制度对于官员的选拔是非常严格和细致的,这使得高层官员具备更专业的能力,提高了政府的管理能力和水平,为整个社会的稳定和改革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弊:一、选拔标准之限制。

科举制度虽然以文化水平作为选拔标准,但是同样也给了有钱人以“状元郎”这个头衔,让其享有荣誉。

这也导致科举制度中存在着卖官鬻爵的行为,而那些贫穷的人很难掌握高层官员所看重的技能,因此他们很难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

二、复试须备强干。

虽然科举制度能够进入仕途的机会非常公平,但是要进入最高级别的制度并不容易,因为考试非常艰难,而且要参加三次考试,需要准备专业知识和人生经验。

这也导致许多有才华但没有机会参加高级考试的人们无法向上流动。

三、过分重视“博闻强记”能力。

科举制度过分强调对文化知识的记忆能力,而不是创新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这也导致许多人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但是在人生中却不能贡献多少价值。

综上所述,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一个非常重要也非常有争议的制度。

科举制度既具有一定的优点,也有一些缺点。

在现代社会,我们需要从科举制度中吸取成功的经验,但同时也需要改善和调整科举制度中存在的缺陷,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优缺点分析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优缺点分析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优缺点分析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和文化制度的核心之一。

自唐代初期开始实施至清朝末年废除,近千年历史上,科举制度一直是中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举制度的实施,虽然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一、科举制度的优点1. 提高普及教育水平科举制度让更多的人接受了基础教育,从而提高了普及教育水平。

从唐代开始,科举制度逐渐成为教育普及的手段。

考试限制和公共教育贯穿于整个科举制度之中,从而使得更多人接受了基础教育,并从中获取了一些知识和信息。

这种教育方式是根据普遍教育的理念发展起来的。

科举考试的门槛设得不高,而且政府为贫困家庭提供了资金补贴。

2. 鼓励学术创新科举制度鼓励了学术创新,激发了人们的创造性思维。

在科举考试中,读书人必须表现出他们的新思想,并向考官展示传统经验的创新观点。

这种重视独创思想的文化反映在许多期刊杂志和科学会议上。

3. 提高官员素质和行政效率科举制度让社会中最优秀、最聪明的人选入官场,从而提高了官员的素质和行政效率。

官员的选拔,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平民族群中的族群垄断和地区独裁。

二、科举制度的缺点1. 限制社会上的人才科举制度限制了社会上其他领域的人才。

在科举制度存在时,只有在考试中表现优异的人才能成为高层官员。

这种选拔机制忽略了其他方面的才能,例如工匠、商人和家族企业CEO而只重视书本知识。

这从一个侧面导致了社会上的人才激励的不足。

2. 加强了传统文化的影响科举制度加强了传统文化对社会的影响。

传统文化在科举制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种文化注重原则和规范,强调个人责任感和教育素养,但也限制了创造性思维。

作为一种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秩序的思想,传统文化逐渐被视为队伍的标准,尤其是在考官的选拔中。

3. 滋长了贿赂现象科举制度滋长了贿赂现象。

通过贿赂,考生可得到有关科学问题的答案。

贿赂的问题在整个科举制度中都很常见,特别是对于那些家庭或地区贫困的读书人来说,更加普遍。

4. 增加了阶层差异科举制度增加了阶层差异。

科举制度的优点和缺点

科举制度的优点和缺点

科举制度的优点和缺点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的选拔官员的制度,自唐代开始实行,一直延续至清朝末年。

它具有其独特的优点和缺点,本文将对其进行分析。

一、优点1.选拔人才的公正性科举制度将选拔官员的权力从贵族阶层中夺取,使人才的选拔具有公正性,不再局限于出身、权势等因素,而是真正以能力为标准。

这样,能力强的人才可以站在平等的起点上,有了充分的机会展现自己,实现了人才选拔公正化。

2.培养文化良民科举制度的出现,促进了整个社会的文化发展。

此制度要求考生们考取功名,进而成为官员,因此,人们纷纷投入到学习中,自然而然地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

同时,也培养了一批文艺精湛、思维开阔的人才,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3.促进地方教育的发展科举制度中,每个乡村都有义务为考生提供学习场所和人员培训,使本地学问兴旺,地方教育亦随之发展。

这一点不仅推动了国家教育体系的发展,同时也弥补了一些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缺失,使得更多人有机会接受教育。

4.增强了官员的服务意识科举制度最初的目的是选拔官员以服务于国家和社会。

通过科举制度选拔而来的官员,除了具备一定的能力之外,也同样具有一定的服务意识。

他们通过参加科举考试,已经认识到管理与服务国家与民众同时具有很高的价值,将秉承这种宗旨为国家和民众服务。

5.促进了学术研究的进步科举制度的推行对中国社会的学术研究有着积极的影响。

当时高级官员都要参加科举考试,对于推动学术研究有着极大的帮助。

同时,科举制度也为先哲们提供了广泛的研究对象,有利于他们收集资料,从而推动学术研究的进步。

二、缺点1.削弱人才流动性科举制度既然是一个考试制度,考察的是应试人员教育程度与知识水平,但是它也制约了人才流动。

一旦一个人通过科举制度成为官员,他将成为一种社会固定资本。

这将有害于社会的发展,因为优秀的人才无法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

2.影响社会进步科举制度的存在,限制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和行动自由,因此,它对社会进步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科举制度的利弊_0

科举制度的利弊_0

科举制度的利弊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篇一:科举制度的利与弊科举制度的利与弊一、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隋开皇七年(公元587年),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规定采用考试方法选拔官吏,并于开皇八年设立“志行修谨”(有德)和“清平干济”(有才)两科,以选拔人才。

大业三年(公元607年),隋炀帝又在诸多科目中设立“明经”、“进士”二科,以考试策问取人。

这就是科举制的真正开始。

因其基本做法是设立科目,以考试举士,故称“科举”。

唐代继承、发展和完善了隋代开始的科举制。

唐代的考试方式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常科,二是制科。

考试合格被录取称为“及第”、“登第”、“登科”,考不上就叫“落第”。

宋代完全继承了唐代的科举制就,并且有一些重要的改革。

宋以后的元代也实行科举考试,而且已经实行三级考试,即乡试(各行省的考试)、会试(京城的礼部考试)、御试(殿试),考题都出自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

但是,科举考试的完备阶段却在明清两代,而流弊之盛也在明清两代。

两代制度基本相同,只是清代在录取时分为满汉两榜,满汉考生的内容也有所区别。

明清两代科举的正式考试也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录取,考试内容以八股为主,每级考试都严密而繁琐。

殿试以后,一般还要经过朝考才能分配官职。

二、科举制度的好处与弊端首先,科举制打破了门阀制度的出身限制,对国家而言,大大拓宽了选拔人才的基础,为选人用人开辟了更大的空间,对社会而言,是给更多中小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参与治国和施展才能的机会,这无疑有利于社会发展与国家稳定。

其次,它与以前的人才选拔制度相比,具有相对公平、公正和公开的优点,是用人制度的历史性改革与进步,非但影响了日本、韩国、越南的科举制,也影响了欧洲的文官制。

正是科举制为古代中国选拔了数以百万计的可用人才,虽然他们之中并非都是杰出之士,但能过关斩将,荣登金榜,也绝非等闲之辈。

那些通过科举考试走上国家管理高层的正直有才之士,也确实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

中学生谈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利弊

中学生谈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利弊

中学生谈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利弊一、科举制度的诞生与背景咱们都知道,中国古代有个很特别的制度,那就是科举制度。

它诞生于隋朝,完善于唐朝,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前后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要说科举制度啊,它就像是古代的一个大舞台,让无数的读书人有了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能够靠着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实现自己的梦想。

1.1 隋朝开创科举想当年,隋文帝杨坚一统天下后,觉得之前的选官制度太不公平,都是靠门第、靠关系,那些真正有才能的人往往被埋没。

于是,他就搞了个科举制度,让大家都来考试,谁考得好,谁就能当官。

这样一来,那些出身贫寒但才华横溢的人,也有了出头之日。

1.2 唐朝完善科举到了唐朝,科举制度就更加完善了。

考试的内容也更加丰富,不仅有文科的诗词歌赋,还有武科的骑射武艺。

而且,唐朝的皇帝们还特别重视科举,经常亲自监考,选拔人才。

这样一来,科举制度就更加深入人心了,大家都觉得,只要好好读书,就能改变命运。

二、科举制度的积极影响科举制度啊,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那可是深远的。

它就像是一股清流,给古代社会带来了很多积极的变化。

2.1 打破门第限制首先啊,科举制度打破了门第限制,让那些出身贫寒但才华横溢的人有了出头之日。

在科举制度下,不论你出身如何,只要你考得好,就能当官。

这样一来,那些原本被门第制度压制的人才,就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2.2 选拔优秀人才其次啊,科举制度还能选拔出真正优秀的人才。

因为科举考试的内容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能够全面考察一个人的学识、才能和品德。

这样一来,那些真正有才能的人,就能脱颖而出,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2.3 促进社会流动再来说说科举制度对社会流动的影响吧。

在科举制度下,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那些原本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只要考得好,就能一跃成为社会的精英。

这样一来,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就更加频繁了,社会也就更加有活力了。

三、科举制度的弊端与反思当然了,科举制度也不是完美的,它也有一些弊端和不足之处。

科举制度的利与弊

科举制度的利与弊

科举制度的利与弊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起源于隋唐时期,发展于宋代,并延续到清代,对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深远的影响。

科举制度的利与弊各不相同,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科举制度的最大优点在于公平、公正。

科举制度突破了世袭的家族势力,以实力为本,选拔人才。

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生于何处,只要通过了科举考试,就有机会进入官僚体系,晋升为高级官员。

这无疑增加了社会的流动性,为社会底层的人们提供了向上攀升的机会,实现了社会公平的一面。

同时,科举制度还可以防范腐败,避免了权贵集团的形成。

通过公正的选拔机制,才德兼备、道德品质优秀的人才有机会参政议政,为国家治理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

其次,科举制度的劣势也比较明显。

首先,科举制度过于注重文化学问,对于工商农等实际技能的要求相对较少。

这导致了科举出身的官员往往思维僵化,缺乏实际操作的能力,对于国家的政务管理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

其次,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以经义、诗词为主,阻碍了科技、工艺、商业等领域的发展。

科举制度造成了中国古代科技的相对滞后,使得中国在一定时期内失去了在世界科学研究的竞争力。

另外,科举制度在选拔人才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科举考试以文化知识考试为主,对于选择人才的全面能力有一定局限性。

只看重文化知识,忽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造成了一些有实际才干而没有学问的人才无法得到发展。

此外,科举制度对于女性的包容度也比较低,长期以来对女性人才的培养和评价存在局限。

这种性别歧视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社会发展的全面性。

综上所述,科举制度的利与弊并存。

科举制度有利于选拔人才,增加了社会的流动性和机会公平性,防范了权贵集团的形成。

然而,在对人才的具体要求、考试内容和选拔机制上仍然存在一定局限性,而且对技能和创新能力的需求相对较低。

对于科举制度的改革和完善,需要更加注重实际能力的考核,增加科技、工艺、商业等领域的内容,对于所有人才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

科举制度利与弊的看法

科举制度利与弊的看法

科举制度利与弊的看法引言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拥有较长的历史。

这个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选拔人才、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

本文旨在分析科举制度的利与弊,并给出个人观点。

科举制度的利益1.选拔人才:科举制度通过举行科举考试,对候选人进行综合考核,从中选拔出优秀的人才,以服务于国家。

这样的制度可以确保政府和社会能够有足够的人才支撑,推动国家的发展。

2.公开公平:科举制度相对公开和公平,所有报考的人在同样的条件下进行考试,不存在特权和特殊待遇。

候选人的选拔主要基于他们的知识和能力,而不受身份和背景的影响。

3.增进人的学识和素质:为了应对科举考试,候选人需要广泛学习各种科目的知识,这对他们的学识和素质是一种提升,促使候选人自我修养和自我发展。

科举制度的弊端1.独揽权力:科举制度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给官员独揽权力的机会。

由于科举制度的选拔权和政府的任免权掌握在一部分特权阶级手中,这种权力的集中导致了腐败和不公平的行为,使得选拔的过程不够公正。

2.偏重书本知识:科举制度主要以文化知识为主要内容,而忽视了实际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这导致了一些考生只注重应试技巧,而并不关注对社会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排斥人才:科举制度对于非富裕家庭的考生存在一定的不公平。

由于报考科举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使得经济困难的家庭不能报考科举,这将导致一些潜在的人才被排除在外,限制了社会发展的潜力。

个人观点就科举制度而言,我认为它在古代中国的历史背景下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在现代社会,我们需要更加公正和多元化的选拔机制。

科举制度的优点在于可以选拔出有一定知识和素质的人才,但它忽视了个人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对于现代社会来说,我们需要关注一个人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和成果,而不仅仅是对书本知识的掌握。

因此,我认为科举制度需要与现代的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来更全面地评估一个人的能力和潜力。

论述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利弊

论述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利弊

论述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利弊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自隋唐开始,直至清朝末年,历经1300多年。

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下面我们就来论述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利弊:
利:
1. 公平选拔:科举制度使得出身于社会底层的人才有机会通过考试,改变自己的命运,提高社会地位,对社会阶层的流动具有积极意义。

2. 文化传承:科举考试要求考生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使得古代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3. 选拔人才: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使得官员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行政能力,有利于国家治理。

4. 社会稳定:科举制度为广大学子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得社会各阶层都有机会为国家效力,有利于社会稳定。

弊:
1. 科举制度僵化: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考试逐渐僵化,考试内容和形式趋于单一,束缚了人才的发展。

2. 读书人的思想禁锢: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导致读书人的思想受到禁锢,缺乏创新精神。

3. 选拔人才局限:科举制度主要以文学为主,对于其他领域的
人才选拔存在局限性,不利于国家各方面的发展。

4. 腐败现象:科举制度的存在使得官员选拔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腐败现象,如贿赂考官、作弊等,影响了官员的选拔质量。

总的来说,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对于选拔人才和促进社会阶层流动具有积极作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制度逐渐暴露出一些弊端,影响了其选拔人才的质量和效果。

浅析中国科举制度的利弊

浅析中国科举制度的利弊

浅析中国科举制度的利弊中国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

自唐代开始,科举制度成为中国官员选拔的主要途径,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废除。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带来了一些好处,也存在一些弊端。

本文将从利弊两方面对中国科举制度进行浅析。

一、利1. 提高官员素质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官员的素质,因为科举考试相对客观公正,选拔出来的官员普遍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和管理能力。

这样一来,政府能够借助科举选拔出一些才干较高的官员,为政府的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 社会晋升机会科举制度为中国社会提供了一种相对公平的晋升机会。

在科举制度的影响下,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些从平民晋升为官员的成功案例,这些人因为通过科举考试成为官员,从而提高了家族的社会地位。

这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社会流动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 促进教育发展科举制度的实施,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为了参加科举考试,中国古代的学子们都需要接受一定的教育,这对传统中国的教育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科举制度对教育资源的分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弊1. 培养应试教育科举制度造成了中国传统教育培养应试教育的趋势,使得学生们更注重应试技巧,而非真正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这种情况造成了很多中国学生不会真正思考问题,只会死记硬背,这对整个中国的教育发展有很大的消极影响。

2. 阻碍社会进步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僵化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它使得中国古代直到清朝末年依然出现很多官僚主义现象,使得社会难以进步。

因为科举考试只能选拔一部分人才,很多其他有潜力的人才就难以得到施展的机会,这就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抑制作用。

3. 造成腐败科举制度也使得中国古代社会出现了很多腐败现象。

由于科举考试的重要性,很多官员就会通过行贿和其他非正当手段谋取高分进入官场。

这种现象使得中国古代的官场内部充满了勾心斗角和腐败。

这对整个中国的政治稳定和治理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总结来看,中国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提供社会晋升机会和推动教育发展。

简论中国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利弊

简论中国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利弊
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其产生和演变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历史上,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仍对现今社会有所作用。科举制度的宗旨是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它打破了世族门阀的垄断,使得更多平民知识分子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社会荣耀和职位。这不仅刺激了社会各阶层对知识和人才的敬慕,也推动了国家管理的有序和知识化进程。同时,科举制度还促进了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奠定了基础。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举制度自身的局限和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如考试内容的僵化、选拔标准的单一等,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教育和社会的进步。最终,科举制度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淘汰。尽管如此,我们仍应认识到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对现今社会在人才选拔、教育普及等方面的启示意义。

科举制度利与弊

科举制度利与弊

科举制度利与弊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由汉代演变而来,经过经历了明确的考试内容和评判标准后,在唐代形成了完整的制度。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于选拔人才和推动社会进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弊端和问题。

本文将分析科举制度的利与弊,以及对现代教育体制的启示。

首先,科举制度的最大优点在于它提供了公平的竞争平台。

在古代中国,社会地位和财富很大程度上与出身背景相关,而科举制度打破了这种局面。

只要考生能够通过考试,无论他们来自何种家庭背景,都有机会得到官职。

这种公平的选拔机制有助于激发社会上下层之间的竞争动力,促进社会的流动性。

其次,科举制度也强调了对于知识和才能的重视。

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包括经文和文章的解析、理解和创作能力。

这种考试形式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学识和文化素养,同时也鼓励考生积极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才能。

因此,科举制度对于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弊端和问题。

首先,科举考试的范围有限,主要围绕着经学和文学方面的知识。

这种考试形式十分死板,没有考察到其他方面的才能和能力。

因此,科举制度对于全面发展人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其次,科举制度过分依赖考试成绩,容易造成应试教育的倾向。

在科举制度下,学生们通常会以应试为目标,为了追求高分而背诵大量的诗文和经典书籍。

这种应试教育的方式可能会导致学生们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丧失。

另外,科举制度的考试内容和标准容易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

历史上有一些政治动乱和权力争夺导致了科举考试的内容和标准的改变,使得一些有才能但与当权者不和的人被排除在外。

这进一步削弱了科举制度的公平性和公正性,造成了能力和权力之间的脱节。

然而,尽管科举制度在古代中国存在一些弊端,但它对于现代教育体制仍然有着一定的启示。

首先,科举制度的公平竞争机制提醒我们,选拔人才应该遵循公开、公正的原则,不应被家庭背景和身份所左右。

《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利弊分析》

《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利弊分析》

《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利弊分析》【摘要】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官的一种考试制度,其产生及发展到最后被废除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的时间。

科举制度具有相对公正性,对保持社会阶层的流动性以及文化继承方面有积极作用,同时科举制度也有考试内容僵化、重伦理轻技艺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社会发展等消极影响。

【关键词】科举;演变;利弊一、引言中世纪的欧洲,贵族实行世袭制,社会底层的民众永远都没有进入贵族阶层的机会。

人生下来所处的环境就决定了自己的未来,贵族永远是贵族,平民永远是平民。

在这种社会制度下面,人们没有任何进步的动力,这也造成了中世纪的欧洲极度缓慢的发展。

相比之下,封建制度下的中国,由于“科举”制度的存在,底层的民众可以通过考试的方式进入贵族阶层,这对于促进社会的进步以及维护的统治是很有益处的。

科举制度凭其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可以称为我国古代文明的一大优秀政治遗产。

科举制度以其合理的选官制度给封建王朝平民百姓进入仕途和提高政治地位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相对于之前历朝历代的选官制度要公正、合理得多。

经过一千三百多年的运行,科举制度为庞大的封建帝国选拔了大量优秀人才,广泛的传播了儒家思想,对保证社会安定、促进社会流动、巩固国家统一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科举制度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对世界文明的进程也有重要的影响。

二、科举制度的兴衰始末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选官制度。

从科举制度的形成、发展到衰落直至被废除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其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一)兴起及完善阶段科举制度起始于隋朝。

公元583年,隋文帝打破了以往根据门阀等级而选拔人才为统治阶级所用的举士方法,采取一些较为简单且无严格程序的考试,按照国家统一需要的人才科目,不分身份阶层地位直接从社会中考评人才。

隋炀帝于大业二年(公元6xx年)开始设立进士科,完善了通过平等考试从社会中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且较之以前更加严格。

中国科举制的演变与利弊

中国科举制的演变与利弊

中国科举制的演变与利弊科举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通过分科考试方式公开选拔官吏的一种选官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的一大创举。

科举制是唐朝开始正式实行的,结束于清朝光绪二十七年。

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政治稳定以及中华文化的传播继承等,都产生过不可低估的作用,而且对世界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举制自身的局限和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最终被历史淘汰。

一、科举制的演变(一)确立先秦居于主流的选官制度是世卿世禄制。

它是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在固定的贵族家庭中选拔官吏,职位世代承袭。

两汉时,世卿世禄制被察举征辟制所取代,这为中小地主出身的贤良人才提供了参政的机会。

但是,这种进步是有限的,没有改变官员选拔由某一社会阶层所操控的局面,任职中的任人唯亲现象没有完全被打破。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了“九品中正制”。

隋朝统一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废除了九品中正制,确立考试取士制度。

(二)兴起隋文帝规定要以考试取士,由吏部主管考试,并把九品以上官员的选任权收归中央。

其意义就在于为官员的任免制定了一个严格的选任系统,加强了中央集权。

但是,作为一种考试任职制,虽然有众多的考试科目,但并未定期化,而且应试也有一定的条件限制,不允许士人“投牒自应”,所以,这时科举制并未真正兴起。

唐高宗时,对科举考试的内容、评取标准、录取程序等进行了大量的改革,使科举制走向了真正的定期化、程式化,科举制真正兴起。

“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旧,然其大要有三。

由学馆者曰生徒,由州县者曰乡贡,皆升于有司而进退之。

其科目,有秀才,有明经,有俊士,有进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开元礼,有道举,有童子。

而明经之别,有五经,有三经,有二经,有学究一经,有三礼,有三传,有史科。

此岁举之常选也。

其天子自诏者曰制举,所以待非常之才焉。

”(《新唐书选举志》)由此,科举制基本形成。

(三)发展唐朝科举名目繁多,致使许多教育资源白白浪费,所以王安石变法时曾对科举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特别是创造了八股文的前身—四股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景帝时代,蜀郡太守文翁在成都市开办了第一个地方官学“石室学校”,并依据这个“石室学校”而建设出了西蜀地区的教育系统,因为当时这个学校是由石头砌成,所以,这个学校又叫做“石室”,“石室”这个名称不仅仅是“蜀学”的一个代名词,也是中国教育的一个代名词。西蜀的“石室学校”的建设经历,可以说是当时中国的教育和政治发生联系的范例,因为,当时文翁之所以要在蜀地建设石室学校,就是为了要使用中央政府的官方思想文化路线去“大化”蜀地,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实行教育同化的政治措施。
综上所述可知,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内涵,并不单纯指社会的知识形式,同时蕴涵着扩张自己文明的因素在其中。纵观人类历史,就可以发现,刘向实际上已经发现了人类文明进化中的一个规律,这就是,文化如运动中的水,文化也是要向外扩张渗入的。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特别是思想文化的价值体系上,几乎没有多元共同存在的可能性,否则,就要发生各自为阵的冲突情况。所以,我们应该承认,中国由于在春秋战国时代已经走过了自己武力扩张的历史时代,历史经验使得汉朝以后,中国就已经不再是一个军事和经济的侵略扩张性的国家了,但是,汉朝以后,中国保持和延续了自己在思想文化价值体系上的强大扩张性能量!也就是坚持了“先礼后兵”的国家扩张战略方针,所以,中国后来反而是“柔弱胜刚强”,使得中国的文化价值观不断延伸同化各地各民族,甚至影响和同化了整个东南亚地区。
中国历史上,一统和大家都能够接受的思想文化价值体系一旦普及,标志着国家文明高级形态形式中的从各地选拔人才共同参与国家管理的制度也会因此而应运而生,这就是汉武帝时代的“察举”和“荐举”的人才选拔制度的出现。
汉朝产生所谓的“察举”,就是由各级地方官员经过自己的考察和考核,而向上方举荐的人才的一种制度,他们推选的人才,在当时是分了类别的,当中有尊长爱幼品德廉洁的“孝廉”;有善于天地和国家大事研究的“贤良方正”和“茂才”,有巧于技术发明的“异能”,也有敢于批评劝谏的“直言”等,当时的官员按照这样的分类科目去考核人才,然后向上方推荐入档备用。所谓的“荐举”,则是当地官员和乡绅及其老百姓按照一年一度的时间,定期向上方推荐各种他们认可人才的一种固定政治制度,这样的“荐举”制度往往是与“察举”是配套的,只不过“荐举”的渠道和范围比“察举”更为宽广,带有相当的群众自由公选性质。
新莽改革时期的文化革命主将刘歆编篡了“三礼”,推崇出了据说是孔子的《孝经》经典,又编辑了《左传》,这就是说,刘歆在新莽时代,创造了一套以《左传》史学和《孝经》及“三礼”(周礼、礼记、礼仪)而配套的的“新儒学”思想文化路线,后来,虽然新朝灭亡,但是,东汉“白虎观会议”实际上是继承了新莽刘歆等人的“新儒学”路线,这就是说,新莽王朝的许多文化革命举措,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儒学”,而这样的儒学的创造者,并不是孔子,而是刘歆!刘歆的这条以“左传、孝经、三礼”为中心的“新儒学”思想文化体系在中国实行了近2000年,即使是程朱理学崛起的时候,也没有从改变上改变这样的“新儒学”思想文化的基本理论架构。“新儒学”一直使用到了康有为时期,才由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及其梁启超的“新史学”去动摇了这条“新儒学”理论架构。当然,康梁之所以能够动摇这个统治中国近两千年的“新儒学”理论体系,有着深刻的历史缘由,还不能够说他们的几部著作就有如此大的能量,但是,他们的言论和行为,的确又是动摇这条“新儒学”理论架构的导火索。
中国乃至于世界上最早的民间教育形式,当然是由孔子所开创的!孔子在中国历史上开创的那种漂流式的“有教无类”的私家教育模式和同时传播自己学派的礼乐思想体系的教育方式,带有亚宗教的性质,这,是我们今人所应该充分注意到的。但是,由于春秋战国时代背景和其他多种复杂原因,孔儒学派最终没有演变成一门宗教,而是成为了一门积极入世为现实政治服务的学术派别。中国的教育和政治的紧密关系,一直是中国教育的主要特征,即使是已经进入了 21世纪的中国,也不能够说就已经摆脱了这样的教育特点,而且,恐怕也没有必要一定要去摆脱这样的特点;因为,纵观世界教育的发展情况,就可以发现,教育要么和宗教有很深的渊源关系,要么就和政治有很深的渊源关系,教育本身并不可能独立的存在。当然,我这里说的政治,和以前人们说的“政治”概念是不一样的,它应该是这样的一种关系式:A(政治)== C(文化)·B(经济),或者是:CBA==1 式中,A、B、C不能够为零,1代表社会的系统和谐程度。从这个等式中可以看出,政治A和文化B及其经济C有彼此相因的关系,政治对经济和文化有反作用影响。
根据以上所说,我们来估价一下中国古代的社会文明应该属于什么样的层级。中国在秦汉朝两朝通过长时期的努力,已经在西汉后期基本建设出了以上所说的三个社会高级社会文明形态形式,所以,我们应该肯定地说,中国在汉朝已经先于世界上的其他文明而进入了人类文明的高级形态了。但是,我们也应该承认,由于中国的自然科学技术一直不发达,所以,中国文明的能量一直不强大,以致于中国在外族侵略的时候,往往处于守势;而之所以导致中国的科学技术长期不能够飞跃的原因很多,但是,却也与中国社会文明形式中的一些固有的结构功能有相当的关系,其中,和中国的教育体系的性质和形式有相当的关系。中国传统的教育结构和功能性质不仅仅遏制了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且,还扭曲了许多读书人的身心,从而给中国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内耗。下面,我梳理论证中国的科举制度的形成及其在社会中的利弊:
中国科举制度的形成及利弊
衡量一个社会文明是否属于低级或者高级形态,主要的判别标准应该有这样的几条,1,该文明是否是建立了符合天地人和谐生存发展规律的经济生产、开发、销售、交流和贸易的系统管理体系;二,该文明是否是已经具备了国家政治组织里的官员的选拔、监督、上下有序流动及其政治制度的自我变革和自我修复的规范系统;3,该文明是否是已经具备了完善的文字语言体系和平民普及教育系统及其教育与社会应用的互动系统。一个国家文明内部所持有的科学技术程度的高低,与一个国家文明的能量程度相关,但是和这个文明的高低级社会形态本身无关。
刘歆的“新儒学”是中国宗法制度的催化剂!也是魏晋南北朝时代世族门阀制度猖獗的历史原因。同时,新莽时代实行的军政一体化改革,造就了后来中国的地方军阀的出现和屡禁不绝,这些,都是新莽改革给中国带来的历史副作用。
魏晋南北朝时期,各国的吏部为国家选拔人才,按照品格、知识、才能、出身的综合情况,将社会中的人们分成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这样的九等,然后,考评的“中正官”再根据自己对这些人的考核情况向上方推荐他们去做官。这样的“九品中正”制度,虽然也是撒大网网络人才的有效作用,但是,由于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世族门阀和军阀现象严重,一般平民百姓中的人才由于身份低贱而很难登上社会管理阶层,所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教育曾经严重萎缩,许多佛教寺院和道教道观承担了平民教育的责任。如果不是后来的隋唐及时产生了科举制度,中国完全有可能因此而蜕变成为政教合一的国家。
中国商周时代,当时的教育就已经开始和社会文明中的经济生产及科学技术存在发生了分离,而与此同时,中国的教育开始与国家政治组织的管理体系建设的关系开始紧密联系了起来;之所以中国的教育这样早的和政治组织建设联系起来,很可能与当时的中国需要建设一个大一统国家文明的迫切历史任务直接相关。
中国历史上的教育,有两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一个,就是孔子在春秋末期创造了“有教无类”和重视礼乐的“齐鲁之学”。另一个重大教育标志事件,就是中国在汉景帝时代形成了中央和地方有嫡系联系的教育新形式——蜀学,蜀学在与中原文化沟通一致的前提下,一直保持了自己充分的文化特性。这就是说,中国历史上的系统教育文化体系,实际上主要是由“齐鲁之学”和“蜀学”去代表的。某种程度上讲,齐鲁之学代表了黄河文明的思想文化学统,蜀学则代表了长江文明的思想文化学统。
汉朝开辟的“察举”和“荐举”,已经使汉朝具备了寒门布衣可以直接走上国家高级职位的社会良性运作功能,这在2000多年之前的时代,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根本不能够相比的。其中,比较典型的实例,一个是奴隶出身,后来成为了汉武帝时代的大将军的卫青;一个就是后来被人称之为“东道孔子”的扬雄走上国家高层思想文化领域的事迹。扬雄家道本十分贫寒,他生前曾经做《逐贫赋》讲述了自己当年极其穷困和不得志的景况,“扬子遁世,离俗独处。左邻崇山,右接旷野。邻垣乞儿,终贫且窭,礼薄义弊,相与群聚。惆怅失志,呼贫与语。……”(《扬子云集·逐贫赋》四库全书本)。扬雄几近乞丐的贫困情况,反映了社会中无权无势的下层“知识分子”的普遍窘迫和失意心境,后来,扬雄的乡人扬庄有意向汉成帝举荐他,便故意在汉成帝面前朗诵扬雄的《绵竹赋》,汉成帝听后以为是司马相如的作品,扬庄便乘机说这是当世的自己家乡人扬雄的作品,汉成帝赞叹之余立即拜扬雄为朝中给事黄门郎,从此,一介寒门的下层书生便直接走上了国家上流社会阶层。如果当时没有这样的“荐举”制度,象扬雄这样的人是根本不可能冒现出来的,中国也许就因此少了个伟大思想家、文学家和语言学家了。
பைடு நூலகம்
齐鲁之学和蜀学的合成,标志着中国汉学文化基础体系的形成,后来的中华文化,就是在这个基础文化体系的平台上不断地融会百川文化而逐步壮大的。
文明如同生物形态,也有生长和消灭的对待关系,有内在活力的文明文化,都是要对外扩张的,缺乏活力的文明文化,就会消亡。但是,纵观人类历史可以发现,中国文明的扩张和西方文明的扩张的途径和方法是大不一样的,西方的古罗马和16世纪以来西方各国的对外扩张,主要是使用的是军事武力杀戮和贱买贵卖的商贸方法;而中国历史上的扩张,则主要是使用的文化扩张政策,也就是主要通过去帮助发展当地地方的经济和教育而实现这个扩张目的的。我们现在经常使用的这个“文化”词汇,最早就是产生于这样的历史背景。西汉末期刘向就总结说:“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夫下愚不移,纯德之所不能化而后武力加焉。”(《说苑·指武》)。刘向对中国文明的历史任务和发展战略还有许多很睿智的看法,他曾经这样精辟的总结道:“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夫功成制礼,治定作乐,礼乐者,行化之大者也。孔子曰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是故圣王修礼文,设庠序,陈钟鼓,天子辟雍,诸侯泮宫,所以行德化。诗云: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此之谓也。”(《说苑·修文》)。刘向这里说的“庠、序”就是指的学校教育,由此可知,汉朝时期的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还不是发展经济,而是为了移风易俗而行化天下,这样的教育取向,当然和汉朝时期的一统历史任务直接相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